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十篇

时间:2023-06-16 17:39:30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1

关键词: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整合;模块构建;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76-03

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重学科、重系统、重理论的固有模式与高职高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格格不入。虽然很多高职高专都针对基础化学课程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多数是追求形式而不注重效果。合而不整、补丁式缝合、本科压缩饼干式等缺乏科学性的整合现象极为普遍。为此,我们从课程构成的核心要素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和我校课程整合成果,对基础化学课程整合特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整合模式。

基础化学课程间的基础性分析

基础化学一般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各课程的基础相关性为:

由图1可知,无机化学是所有课程的基础;分析化学是各门课程中需要的一种检测手段,其他课程对它的依存度不是特别大;有机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基础。

基础化学课程整合分析

(一)基础化学课程知识模块

以我校在(曾)用教材为依据,药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大致的知识模块如表1所示。

通常,当讲解分析化学中各类滴定法时,总要重提无机化学中的四类反应方面的模块知识;在讲解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时,也要重提有机化学中生命活动基础物质模块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课程间重叠、交叉、分化现象明显。

(二)理论课程模块整合分析。

1.基础化学课程跨科式模块整合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都有较多的重叠和交叉部分,可以进行不同学科间的跨科式整合,最适宜跨科式整合的知识模块如下页表2所示。

无机化学中反应与平衡模块是分析滴定模块的前期知识,滴定是反应与平衡理论的应用,整合后构成“反应平衡滴定”这种递进的知识层次关系,符合教育学原理,内容由原来的8章缩减为4章。同样,有机化学中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模块是生物化学中蛋白质、核酸、代谢模块的前期知识,整合后构成“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结构性质代谢”这种递进的知识层次关系,内容由原来的11章缩减为5章。

2.基础化学课程关联式模块整合分析。

美国学者Robin Fogarty将学科的教学仍然独立进行,但是经过重新安排,相似的内容出现在同一教学时段中,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出现的整合称为关联式整合。在基础化学课程中,当反应、平衡、滴定三内容跨科式整合之后,就引入了化学分析知识。因此,需要在整合模块前先介绍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即将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重新安排,按关联式整合法构建一个模块,列在跨科式整合模块前,保证课程的有机衔接。同样,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跨科式整合模块前,将生化的基本知识按关联式整合成一模块,列在整合模块前,使知识构成连贯自然。根据药类专业的特点,生化课程的基因工程和肝脏生化等模块在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中应用相对较少,也可以进行关联式整合,并适当融入药品信息;而生物制药和药检专业此类知识则不必整合。

(三)理论课程模块整合构建

围绕专业的课程整合就是要本着服务专业、贴近岗位、易于学习、方便教学的思想,以“适用、实用、够用、必需”的“三用一需” 原则筛选构建内容。

从整合的课程看,由于药典中有机药物的数目超过药物总数的70%,药物生产中离不开药品检测。因此,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药类专业四门基础化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整合时分属在两门课程中才能凸显核心作用。又由于原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通常药类专业已单独开设了仪器分析课程,并且药类分析检测中重量分析法较少使用。因此,分析化学实际被筛选的模块是不包括重量分析法和仪器分析的化学分析部分。结合前面的跨科式整合分析,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和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是最适宜的跨科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为基础化学(上)(含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部分),基础化学(下)(含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两门课程。

从整合的模块构成看,既要服务专业课程和贴近岗位,又要依据教学规律构建知识模块。药类涉及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药检、药物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基础化学课程与诸专业课程及岗位的关联程度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基础化学近源的专业是药学、药检、药物制剂和生物制药等,根据专业课程重点知识及生产岗位技能的要求,基础化学(上)课程的模块有: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溶液及浓度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分析基础、四类反应及平衡与滴定6个模块,约12章。基础化学(下)课程的知识模块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烃、羟基及醚类、羰基类、羧基类、含氮类、对映异构、生物化学基础、几种重要的药物组分、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及代谢、其他生化类药物11个模块,约16章。

与基础化学远源的专业是药品经营与管理,根据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岗位技能要求,需要基础化学的知识是更加纲领性和广泛性的,着重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知识的掌握。因此,可以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三学科之间进行跨科式整合,化学分析知识可以基本删去,实训可以不开。

(四)实训课程模块整合构建

1.化学实训课程单列分析。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四门课程都是专业基础课,内容多,难度大,学时长,三所院校基础化学(表中“基化”表示整合后的课程)课程学时数如下页表3所示。由于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多,整合后各专业基础化学(上)的理论时数达到70~90,基础化学(下)的理论时数(除安医专生制专业)达到90~110,基础化学实训时数超过24。整合后实训课宜单列为一门课程。

2.实训课程模块的构建及特点。

实训模块构建基于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思想,从能力培养有层次,内容“必需和够用”两个角度出发。按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技能创新能力的四梯度纵向能力培养递进框架;精选药物生产、检测和简单研发三方面所必需的知识及技能内容,构建多覆盖的横向知识体系。基于实训模块彼此比较独立,采用以能力为主题的串联分立式整合法,形成“一遵循、两角度、三方面、四梯度、多覆盖”的模块构建特点。基础化学主要的实训内容如表4所示。

经过整合避免了氨基酸和糖等性质实训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课程中重复的现象。增加了不少高职高专药类专业都不做的萃取技能模块,从而满足后续药物分析、中药化学等课程对萃取知识的需求,构成“三用一需”的实训教学体系。

基础化学课程整合后的构成体系分析

第一,整合后的基础化学课程构建特点。虽然基础化学的整合方式有多种类型,但分析得出药类专业以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整合最合理,形成基础化学(上)和(下)两门理论课程;基础化学实训一门实训课程。基础化学课程构建具有“一大类两段式三课程四学科多模块”的特点,具体如图3所示。

第二,整合后基础化学的课程目标。基础化学课程的核心是基础,目的是服务。因此,基础化学的总知识目标是掌握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四学科中,与药学专业课联系最密切、最基本的知识;总能力目标是知道常见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实训操作;总素质目标是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诚信求实的品格和严肃认真的行事风格,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整合后基础化学课程实施要素梳理。整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1)定位准确和目标明确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内容及要求、建议、注意事项、课时安排、考核与评价中突出基础化学整合的特点。(2)配套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等都要以大纲为准则。(3)实训条件要求。实训作为一门课程单列,会存在与理论课内容错位的问题,可以通过制作PPT或光盘,让学生业余时间预习观看。(4)其他教学资源。要围绕大纲和教材重新书写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编写学习辅导和出试卷,制作PPT等,完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绅崇,欧慧敏.统整课程理念与实务[M].台北:心理社,2000:3.

[2]丛立新.课程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25-30.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2

[关键词]“微课”;物流专业;教学模式

0引言

近几年,课堂中利用微课教学已经成为顺应时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教师利用微课,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合在一起,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和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学互动,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内化能力。

1“微课”概述

1.1“微课”的内涵

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一位美国学者,而在我国,是学者胡铁生先生在2010年创立了首个“微课”平台,引起了教育界的轩然大波,也开创了新的教育时代。微课就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将课堂内容融合在一起,将其以一种短小精炼的课件形式展示出来,微课多以视频媒介为主,因此,一般在课堂中出现的微课都是小视频。在微课的教学模型中,教师会围绕某个教学理论展开论述,并且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在“微课”教学流程中,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建立一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型,将整体课程的逻辑结构以及教学过程展现出来,具有非常高效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能从根本上改善课堂内教学模型的实效性。也就是说,“微课”教学机制实现了半结构化以及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学生态环境。除此之外,“微课”模型中,还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课堂反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了解“微课”的实际内涵,从而建构更加完整的教学课堂。

1.2“微课”的教学优势

“微课”之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其教学价值和直观化的教学呈现方式是最大的优势。

第一,“微课”建构了一个精致化的教学模型,实现了教学传播的便捷化操作,教师能利用“微课”的课件开展教学活动。一般而言,“微课”的教学时间约为5分钟到8分钟,由于其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讲解过程中,“微课”围绕的是一个固定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清晰明确地展示出来,能提升学生对于该项知识的内化能力,也正是由于其较短的时间,学生能保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借助短时间的教学过程,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内化能力。另外,“微课”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上传、下载以及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传播。

第二,“微课”建构了一个丰富且趣味化的教学模型,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课”课件中,教师会利用不同的形式和教学模板进行设计,将一个教学知识点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将动画、图片、视频以及PPT等教学模式揉捏在一起,建构统一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知识点的趣味性,这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提升了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确保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之间的协同性。

第三,“微课”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将课程教学内容和中心思想Y合在一起,形成更加有效且完整的教学机制。在实际教学机制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诉求出发,建立多元化教学课堂,正是基于此,要保证教学模型和教学维度之间的匹配度,就要提升整体教学系统的完整性。相较于传统的教学体系,“微课”中的课堂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固化约束。学生只要掌握资源链接,就能随时下载和观看,在浏览课件的过程中,有效复习和巩固。

第四,“微课”构建了互动性和反馈性的课堂,借助微课资源,教师通过学生观看课件的反应,对其学习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正是基于这种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在线进行资源共享,借助教学资源以网络留言的方式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全面解答。正是基于这种方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会更加的畅通有效,确保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完整性。

2物流专业教学现状

物流专业是新时期新兴的科目,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物流项目也受到了各方关注,高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主要是将物流管理和物流控制作为教学重点,建立健全物流的成本管理机制。本文以物流专业中的物流管理成本课程为例,在其课程讲解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物流成本分析,对成本管理以及动态化控制项目进行细化分析,指导物流管理人员如何借助动态化管理操作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效益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模型中,由于课程的理论知识点较多,教师一般采取的就是传统化教学模式,大量理论的堆砌,但是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尽管已经了解并学会了数据的分析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学习能力,在应对更多物流管理模式时往往手足无措,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整体知识网络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学习结构的落后导致学习效率也随之滞后。正是基于此,在物流专业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新型教学模型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基于“微课”背景下的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式

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更加有效且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践行“微课”教学的教学主旨,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1教学内容“微课”化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积极建构更加全面且系统化的教学流程,积极应用“微课”的教学机制,升级教学视频的针对性,利用直观的教学措施和教学资源组合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教师要在“微课”中,细化教学重点。针对物流专业的学生,课程的专业化较强,课堂上的重点也较多,教师要在合理的时间内讲解大量知识点,依托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因此,教师要将知识点进行划分,并组合教学重点,按照逐级递增的方式应用在“微课”课件中,确保学生能在每堂课中有效地掌握知识重点。第二,教师要在“微课”中,升级教学难点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课程中的难点十分关键,若是一味的理论化讲解,学生会出现抵触情绪,因此,教师用更加生动的形象将其讲解出来,能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且进一步将难点内化为常规知识点。

3.2教学实践“微课”化

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出发,确保教学理念的完整性,也要对教学措施展开多元化分析。特别是物流专业,本身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和教师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教学互动,才能从实践的角度有效分析和内化相关知识点。正是基于此,教师在利用“微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创造更加有效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框架。学生要对物流成本和管理知识有所认知,就要借助“微课”的知识汇总机制,将重点和难点进行统筹处理。在课程落实过程中,学生也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的直观化教学,为学生展示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视频,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得以有效应用的基础上,更加直观化地了解实践技能,确保教学维度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正是基于此,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顺利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学习框架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优化。

3.3教学观念“微课”化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微课”的实际效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思想意识和理念层面提高对于“微课”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应用“微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要提高重视程度,并且进一步有效内化“微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W生在观看“微课”时,要秉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真正从知识点总结的体系中获得教育。学生也要灵活应用“微课”课件,利用资源共享的方式,保证知识点得以落实。另外,学生也能利用网络化教学媒介和教学进行课程交流,确保教学维度和教学体系的完整度。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对“微课”教学的理解,在实际教学机制建立过程中,教师要认知到“微课”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将课程以“微课”形式展示出来后,能引导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学互动,确保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优化,整体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在转变教学思想后,应当对物流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划分教学知识的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且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和综合分析微课资源,进而对教学知识展开深度分析和综合化理解,有效地处理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的设计规划结构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形成有效的分析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化处理水平和教学素质。

3.4教学平台“微课”化

教师要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维度,确保教学平台的最优化,教师要对教学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教学“微课”资源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对课程结构和教学重难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确保知识模型和知识结构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处理策略,确保知识体系和知识分析机制之间的完整度,划分教学知识体系的同时,将微课资源和物流专业教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建构系统化网络平台,深度贯彻落实一致性教学设计规划,提升整体设计效果和教学效果。

3.5教学考核“微课”化

在建立基础“微课”模式后,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控制措施,确保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得以有效延续,就要集合“微课”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更加合理化的考核机制,学生能通过互联网课程的签到,提高考核水平,并且结合考核模式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和集中处理。教师在划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以及教学模块的过程中,也要对物流信息技术进行综合性分析,确保视频处理技术和学习内容能得到有效的考核。学生只有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就感,才能在实践能力升级的基础上,结合考核成绩,建立动态化评价机制,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维度之间的关系,顺利地完成课程内容,并且保证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3

一、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⑤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近几年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立足教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学生在复习时应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

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

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

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

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

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使教材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勇于号脉高考。

1.多选做中等难度的题。

学生应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血液”,以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为“营养”,对课本知识进行扫描式清点,多选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尤其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2.复习先考虑主干重点知识。

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尽可能与高考试题接轨。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重点、琢磨重点、强化重点、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一定要避免盲目地追赶时髦、花较多时间去找热点材料和热点题目的做法。

特别提醒的是,学生除了要留心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内容才是基础,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学生首先要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考虑其它。

3.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要全面浏览教材章节,熟悉教材内容,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按专题构建复习体系,形成“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

近三年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如下:(1)阿伏伽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大小的比较);(10)离子共存;(11)溶液的pH值及计算;(12)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13)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5)四大反应;(16)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化及计算;(17)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基本操作;(18)混合物的计算;(19)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20)新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4.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4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或物理过程,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过程;可增大课堂信息童,拓展学生知识;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休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就物理学科而言,信息技术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是附加的、辅助的、可有可无的,而是与物理课程有机结合的、融为一体的。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物理学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物理现象给课堂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充足的素材。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以录音、录像、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物理课程内容科学地、有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进入视、听、思并用的教学环境,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易于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为符合人的认识过程,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使图、声、文集于一体,将生活本身、事物实貌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感知学习对象,在正确而全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学生就能正确掌握知识。信息技术利用光、声、电等手段使教学内容声形并茂,学生眼耳并用,视听结合,提高知识记忆保持率,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运动的描述”一节中的“参照物”一知识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然而我运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等速救护的过程,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等全方位感受,如置身于其情景,直观地掌握该节的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或物理过程,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过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用语言、用文字、用挂图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而利用信息技术却能变静为动、变难为易,实现静态的物理过程动态化分析,动态的物理过程静态化分析。如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演示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室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演示实验过程流畅、直观,而且结合常规实验共同完成,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很容易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过程直观,使学生记忆深刻。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可增大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花较多的时间板书,尤其是习题课,画图用的时间很多,课堂效率难以提高。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提前在电脑中输入必需的文本、公式及图片,在上课前做好课件,上课时鼠标一点就可显示出来,从而省下大量的时间用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或者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课堂信息量自然增大子。如在复习电学内容时,如果在课前用信息技术把有关的电路图、实物图以及一些常用公式及练习题准备好,那么在上课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就图启发、由图比较、看图推导公式,为学生提供记忆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物理规律。然后利用练习强化训练,增强记忆。这样,一节原本时间仓促的复习课,由于引入信息技术就变得“游刃有余”,不仅复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复习效果非常好,还拓展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头脑。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5

有机基础阶段:包括,自然界较简单的有机物——烃类化合物;生物体中重要的代谢中间物——醇、酚、醚、醛、酮、醌;重要的基本生物分子——羧酸及其衍生物;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含氮、含磷、含硫有机化合物等。以官能团教学为主线,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及反应等;以对生物体影响为纽带,掌握应用,加强基础学习。与药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生物次生物质——杂环、生物碱,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等。体内有机物质反应的基础,酶、生命必需物质——维生素、生物氧化等。生物体内四大物质。供能者——糖类化合物;储能与供能者——脂类化合物;生命的表达者——蛋白质(氨基酸);生物遗传的决定者——核酸(核苷酸)从结构,性质,功能,代谢意义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关系。生物代谢调节及器官生化(水,电解质代谢;肝脏生化)从水,盐代谢方面理解、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及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功能。以上整合加强了知识体系性,注重专业联系,突出实际应用。

实验教学的整合

遵循两个原则:(1)层次要合理;(2)满足岗位要求。①结合药学,拓宽基础实验:如:一般的有机合成实验可改为药物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②重组两门课程相关实验,形成综合性实验。如:酮体的结构性质实验与脂类代谢异常疾病的尿酮症实验合二为一:尿中酮体定性测定。既考察了结构性质,又掌握了疾病诊断方法。③结合学生就业方向以及职业技能等考试内容增设探究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创新思维。通过实验把药学中常用的两门课程的知识如:分离、提纯、识别、检测、合成方法与原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在药学工作岗位的实践技能。

整合优化过程注意的事项

两门课程的整合优化不是简单的叠加和重组,而是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体系《有机及生物化学》,所以应注意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完整性和实用性。(1)连贯性:通过有机化合物在体外与体内反应基础的对比,将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衔接起来。如有机化学(在体外)——化学催化剂,高温、高压的条件与氧化还原;生物化学(在体内)——酶,温和的条件,生物氧化。虽有差异,但反应原理相同。(2)完整性:通过四大物质代谢过程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以揭示生命的本质规律。(3)实用性: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释代谢异常与疾病产生,为用药提供依据。

教学方法的优化

(1)结合临床巧设案例,提高学生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用有机化学解释生物现象的本质。如讲解脂类时,通过案例: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脂肪肝,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乙醇会在肝脏内合成脂肪且堆积。从而总结出乙醇在体内代谢反应的过程,将有机与生化结合起来。(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后的课程教学注重实践,并且信息量大,所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3],如采用超文本结构即按照人的联想思维方式和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实现了知识的横向联系。(3)依托咸阳步长医院(校医院)资源,以就业方向及岗位需求,设计开展多样性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满足就业岗位需求,故以就业方向和岗位把学生分组,遵循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督促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结论以实验报告形式汇报,报告内容以使用的化学结构,反应式,表格,图像等为主,探讨实验所遇的问题及实践意义。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中独立完成工作。

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整合以后,通过平时作业、达标测试、实验报告、操作技能考核和考试等实行阶段性综合考评,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6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三复习 有机化学基础 备考方法 备考策略

《有机化学基础》是历年高考选考内容之一,例如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等,考生历来把这一模块的考题作为得分项目,不会轻易放弃或疏忽。然而这些知识大多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能源、交通、医疗、环保、科研等密切相连,还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这就增加了这部分考题的广度和难度。学生要熟练掌握,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加强训练并讲究复习的技巧,方能事半功倍,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一、备考复习方法

首先,要学会对有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有机化学的零碎知识较多,如果只是无条理地堆积,那么堆积的知识越多,头绪就越乱,也越不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对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条理化、纲领化,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忆,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牢固和完整的知识结构。

其次,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在教学中联系有机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有机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最后,优选习题,综合处理。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堂例题讲解,课堂或课后练习,以及习题讲评等教学活动,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检查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等具体情况的有效方法。练习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通过课堂练习能够及时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准确定位,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高质量地选择和处理习题极为重要。

二、备考复习策略

复习时要结合《考试说明》中考点范例的分析,明确有机化学知识考什么,怎么考,从而在复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夯实基础抓主干,注重基础性。

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纲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主要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掌握知识网络。①有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②各类有机典型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③有机反应基本类型;④重要有机物质的转化关系;⑤有机化工、环保、用途等;⑥有机实验;⑦有机计算。

(2)抓住物质结构主线。①从结构上认识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规律;②从结构上分清重要有机物的异同并理解一些概念;③分子里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④注意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

(3)不能忽视物理性质。重点关注状态、密度和溶解性。

①常温下呈气态:分子内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烷烃、烯烃、炔烃;CHCl;HCHO等。

②与水分层比水轻:烃(己烷、苯、甲苯和汽油等)、酯(CHCOOCHCH和油脂等)。

③与水分层比水重:卤代烃(CCl、溴乙烷和溴苯等)、液态苯酚等。

2.建立网络系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复习中通过分析对比,前后知识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以“结构决定性质与制法”的逻辑关系为桥梁,理清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建立知识网络图。只有具备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成网络的能力,有了网络图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序储存,在解推断题和合成题时,才能迅速将网络中的知识调用、迁移,与题给信息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在知识再次加工和整理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将STS问题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体现学科的发展性和时代性。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也应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中与科学技术、生产有关的热点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重视使用STS路线,情景素材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如:医药、材料、能源、环保等),再结合图像、图表、数据、化学生产流程等,培养学生在对信息的阅读、分析、整理、重组、再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将已学的内容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可以以书本上的生活常识为背景,也可以联系一些现代科技,最新的发展动态,以促进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教学更具时代性。

4.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7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使学生借助这些认知工具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探究问题、更新知识和追踪科技前沿研究成果。

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物理课程信息化,即物理课程内容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化、课程评价信息化。其本质也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应用到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直接参与、主动进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的适应,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点,而要从课程整体上考虑信息技术的作用。我们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模式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并不是每节课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完成。有的用实物或投影演示,更加直观形象。若要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更加完美整合,应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对那些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或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清的,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突破难点,以真正达到“现代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整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1.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

物理教学过程中,对许多复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用语言、用文字、用挂图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可视化教学情景,却能变静为动、变难为易,从而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2.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

“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学习必须处于丰富的情景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是建构主义技术应用的具体反映,建构主义认为信息技术应当作为学习者思维发展的参与者和帮助者,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加工和处理,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3. 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与中学物理实验整合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越来越多参与探究性课题中,进而意识到他们自己所学知识与科学发展、社会生活的关联。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从而达到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环境氛围。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教学内容离不开实验,需要实验来探索、来验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实验是良好的开端。边实验,边研究,边讨论,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应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找到整合的切入点,并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可遵循以下三方面的策略。

1.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教学形式要符合心理学认知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的过程是通过感觉、感知、记忆、想像、思维等形式对客观现实和外界事物予以反映和揭示的认识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基本上依赖于感觉和感知,并逐步形成和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掌握。要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就应调动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觉和感知的兴趣。实践证明,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多种剌激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丰富信息。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

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教学方法要实现开放式学习环境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研究;举措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且独立的学科,将对中学物理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物理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热情,提升学习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就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例如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录像和电子计算机等,对中学物理教学进行创新性的整改。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学物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体制的改革的方向,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沿用的方式只是枯燥的单项式灌输教学,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觉得物理知识难教,学生会觉得物理知识难学,就造成了物理课堂上的教学瓶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辅助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结合物理知识,设计出各种图形和三维动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脑海中构建物理知识框架。这将极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多媒体技术在光、声、色、形方面的表现能力都很强,又不受空间的限制,能够通过图形的闪烁、翻滚、定格等表现效果向学生展示出更为生动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从多媒体设计出的假设情境中,联系到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从而加深学习印象。

2.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中学的物理实验课堂上,会给物理知识的学习氛围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能够打破传统物理实验课堂上的限制,化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还能够更好的实现物理场景再现,为学生展示出物理知识的魅力。

(1)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充分调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手段,能够运用计算机制造出动画模拟效果,能够对一些复杂的实验进行过程再现和情景再现,对于揭示物理定理和规律有优化的作用。

(2)中学物理中很多现象是不能通过常规实验来进行教学的,比如说,原子结构或粒子散射等,即使教师讲解的再详细也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完全理解。但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功能,就可以将这些难以解释的现象通过动画模拟展示出来。

(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和电场中的运动情景和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计算机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形成意识和理解。比如说,带电粒子在带电极板之间被多次加速,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微观粒子在场内运动情况的观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的概念。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是时展的要求

中学物理教师对中学生的教育必须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要审时度势,对中学物理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整合,实现自身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2.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

现代的中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技术手段的发展将极大限度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式,也在改变着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我们并不否认传统的认知方式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但是面对信息化与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程度。从空间和时间的跨度来看,物理的知识教授程度和质量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在物理教授的过程中,仅仅考虑知识本身,必然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学生要想加强自身的知识含量和掌握技能,就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多方面的了解知识,学习知识,从而满足学习需求。

3.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整合能够体现教育价值

经过调查研究显示,在物理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之前,物理知识的讲授主要以教科书为主,这样会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在认知能力方面欠缺,获取物理知识的模式受到限制。在多媒体技术手段走进物理课堂之后,教学模式发生了创新,由传统的陈述性教学转变为多样化教学。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点

1.定位科学,运用合理

现代教育技术的首要功能是实现对教学内容质量的管管,在新型教授平台上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认知规律,实现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不然很容易成为形式主义。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多媒体教学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是帮助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手段。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是将教案内容和知识点搬到屏幕上的做法,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对技术运用的误区,如果不能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对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形成束缚与伤害。多媒体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学生作为主体的原则,不仅要在教师“教”的过程中提出创新手段,还要在学生“学”的过程中给予帮助,这样多方面实行改革,才能总体提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和创新,首先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基础,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教师营造理想的物理教学环境,实现多重交换、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综合提升学习效果和质量,完成教育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包国庆.基于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09).

[2]秦炎福.物理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3]何蓁,王沛清.试论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4]陈建.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9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 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有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同时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一、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1.高中生物教学在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教育作为信息社会中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涉及很多微观世界,用传统图片等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很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的运用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教改的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教育方法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出现成为改革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师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资源”的建议,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方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获得更直观的影像,对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

3.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如具有视频、图像及文本等多元化的展现形式,具有极丰富的资源优势,同时可以让师生之间互动,因此有利于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现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学生通过技术手段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其较好的文化素养,并具有在信息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的方法

1.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现代化信息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各大网络搜索,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信息、科研成果及理论动态进行及时的课堂讲解,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了解更多学科知识,有效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授课期间,当讲解到《动物细胞工程》这部分知识时,应该对知识点的原理进行讲解,其中包括细胞工程意义的常规课堂内容。同时应该运用网络搜索,获取更多与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开阔视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今世界上的动物细胞工程研究情况,包括我国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等。当学生在全面掌握所学的内容时,必定会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修养,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能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知识,培养学生在学生生活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到勇于创新。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应该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开发思维模式,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大大提高。

2.反映动态信息变化,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生物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动态变化的知识点。如果一味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则很难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要点。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很好地反映生物知识中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举个例子,还是在教学植物的根对无机盐进行吸收的教学内容上,在开始授课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便利,设计课件,模仿植物种植。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鼠标操作给植物施肥,不同的肥料会给植株带来不同反应。要让植株开始成长,学生就要进行多种尝试,以找到最佳方案,培育出健康的植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无机盐对植物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课程复习,迅速高效。在生物复习课中,教师借助计算机网络和投影技术,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投到大屏幕上或是投到学生计算机的屏幕上,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加大课堂的容量,更便于教师精讲。在复习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网络体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瞬间勾起学生对以前所学大量知识的回忆,省时高效,而且有利于分层教学、自主复习。实际上每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同的,教师把知识网络教给学生以后,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水平对未掌握的知识有侧重点地复习或重新学习,有的放矢,新旧结合,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课中,一个较好的课件,既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起到提纲挈领、高效系统复习的作用,又可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起到“新授”、重新学习的作用,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所学内容,不至于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教学评价,反馈调节。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交互性和智能化很强的人机对话系统。利用这个系统,我们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智能分析,以取代传统的评价手段中相当繁琐重复的工作。例如:开发即时测试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等。教师依据考试系统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实现快速准确的教学评价,以便调整教学进度和实现个别辅导。

参考文献:

[1]杨春.辉高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科技创新导报,2012.8.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篇10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物理课程改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改变课程资源结构和物理教学方式,为课程资源的优化和物理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动力。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我们应该走进新课程,理解学生的学习,加强计算机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和知识的传授、消化与应用。

一、本文中整合概念的界定

“整合”(integration)是信息技术时代的时髦词、常用词,特别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网络得到充分应用之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更需要课程学习与信息技术的互动融合。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对整合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整体中,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整个课程体系。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④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以及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这种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大多数专家学者站在课程改革高度上来探讨课程整合问题,赞同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相同。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间中的主流观点。

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第二种观点更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所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第二种观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中指出:“鼓励教师将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物理实验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学前沿”。《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中直接指出:“将信息技术整合于物理课程中,既有利于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这里的学科渗透包括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可见,我们平时所说的整合就是指实践层面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各个教学层面的实践。

二、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功能

1)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一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缺少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学生主动性不强,教学效率不高。我们现在的教育宗旨是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们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发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包括了解物理学史、解题思路和发法、网上答题等,通过BBS、收发E-mail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局域网,使学生资源共享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自觉的进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自觉地把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 促进课程内容向直观化、简单化呈现。

过去我们的知识单纯的靠印刷技术来呈现,他是线性的、平面的。而信息技术工具不是简单的表述物理知识,更是以灵活多样的图形、动画、表格等多种方式呈现,而超文本链接技术更是将物理知识以分支的方式呈现信息,为我们学好物理课程提供了广袤的空间。以高二物理《电磁振荡》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为例。要很好地理解“电磁振荡”这个物理现象及其规律,仅仅靠利用课本和挂图是不够的。学生对LC电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方向的变化规律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教师要在做好电磁振荡演示实验的前提下,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模拟显示电容器中电场线、电压,线圈中磁场线自感电动势及电路中电流的同步协调的动态变化情况,再辅以电流、电压、自感电动势周期性变化的图像,这样就清楚地反映了电磁振荡中电流、电压、自感电动势三者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了的LC电磁振荡规律,同时也揭示了各物理量的辨证关系,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在同学们头脑中形成了清晰、形象、连贯、动态的电磁振荡的物理图景,有效地建立概念、掌握规律,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解说法不一。我觉得创新的源泉是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就成为现代教育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仅以记忆储存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再现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体现物理中前后知识的联系,理解物理知识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例如我校机房物理实验室安装了由南京金华科技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仿真物理实验室》教学软件,它不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与课件制作的工具,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验探索的平台和想象空间。软件不但提供了质点模型、小球、弹簧、电荷等各种实验器具,并集成了重力场、电场、磁场等实验环境,学生可以在任意组合的实验环境下,搭建自己的实验,实验过程不但显逼真的动画,也提供了实时数据。学生可以设计并验证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物理中的未知世界。其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要比过去传统教学好得多,不但改变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其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而且对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三、相关思考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在新课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教育适应学生发展、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师是一个创造者、引导者、解惑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观念的变革。新技术的熟练运用与掌握对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教案成了课件,设计水平成为教学质量的重要指针。粉笔黑板逐渐被电脑投影掩去,教师面临全新的操作工具的挑战。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来说同样也面临从“教我学”向“我要学”困难的转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虽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学生的适应也要潜移默化,自学能力的建立应成为学习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力量,这需要我们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正确理解新课标的理念,适应新课程,运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以全面促进新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注释:

①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 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45页

③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