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数字化十篇

时间:2023-06-13 17:15:20

教育的数字化

教育的数字化篇1

增加个性化服务

一要建立站并转变其网站功能使其功能多样化。大多数的教育期刊都有其特定的网站,但其功能单一化,读者难以从网站上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资料,这间接影响着读者对于期刊的信任度。所以教育期刊的数字化营销的第一步就是要转变网站的单一功能,使其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信息资料的采集,针对广大读者的特定需求来制定相关服务策略。上海等许多大城市的教育报刊在其网站上增加了很多与教育职能相近的社会内容,如相关教育培训学校和机构,这样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教育信息的同时获取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料。二要着力打造具有相关特色的教育期刊,设立教育论坛。教育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方向来打造不同风格的教育期刊,并在这些期刊下设立教育论坛,其中可以设置相关的教育主题,同时聘请一些教育专家担任讲坛人,在线与广大读者朋友进行教育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三要根据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和兴趣增设相关阅读书籍和资料,打造个性化阅读空间。各教育期刊社要根据读者在教育网站上阅读的水平和书籍类型进行特色书籍分类和整理,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为读者制定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四要增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教学服务。通过设置这些项目,让读者对教育期刊更加具有信任度,也大大地推动了教育期刊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其营销利润。

与读者进行互动

第一,寻求新的互动方式。传统的读者互动仅仅是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来实现,具有很大的信息滞后性,同时也不能及时反馈读者的教育需求从而更新相关教育信息。而现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期刊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来与广大读者进行线上的沟通和交流。营销策略中国市场2017年第13期(总第932期)第二,可以开设相关教育类的公众微博,微信号来进行读者互动。通过最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来把最新的教育资源实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广大读者时时刻刻地接受新知识,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同时,这也能更好更及时地了解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时事政治,从而开设相应的教育栏目和专项期刊,拉近读者与期刊之间距离,增加读者与期刊之间的互动。第三,可以把期刊与图书结合起来,让各类读者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互动。读者互动,并不是简单的教育期刊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包括不同类型的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一方面,教育期刊可以利用相关数字化技术把期刊与图书结合起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网站和信息交流平台,拓宽读者的阅读空间和范围;另一方面,图书也可以利用期刊杂志的网站平台来开辟新的阅读市场。这既有利于增加读者互动,也能够提高市场效益。

教育的数字化篇2

关键词: 数字化教材;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4-46-02

Impact of digital textbooks on higher education

Ma Xinnian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textbooks 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for example, on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equipments and teaching mode, analysis and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igital material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equipment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数字化”时代。具体到出版业,“数字出版”则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话题。电子书有很强的优势,这一点对教科书出版商和学术出版商来说会有直接的感受,但电子书在教材出版领域仍然处于实验阶段。在出版巨头云集的英美两国,对数字化教材的探索成果已经初现。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材计划还未开启,目前仅在几个学校部分科目进行试点,但已有不少软件公司已瞄准了中国数字化汉语教科书市场。在高等教育教材方面,数字化教材项目在许多高校已作为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立项,正处于研究阶段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数字化教材必将替代传统的纸质教材成为主流。本文试从数字化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设备、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数字化教材对我国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或变革。

1 数字化教材的三种形式

1.1 “无书包”模式

所谓“无书包”模式,即是将教材内容电子化,制作成多媒体光盘或电子书等形式。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终端阅读器进行阅读,而不再需要携带课本出行。多媒体光盘和电子书模式在专业类和学术类市场等大众出版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图书馆,将文档制作成pdf格式,读者通过专业阅读器阅读。但在教材出版领域,“数字化”尚处于实验阶段。

1.2 “无校园”模式

网络的便捷性,使用户需求多样性达到最大化。通过前期的尝试,人们意识到,“无书包”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教材,它仅仅是传统教材向数字教材转变的过渡。我们需将视野放在教育的整体数字化上,开发与数字化教材相配套的在线学习工具和在线教学流程,这就随即产生了“无校园”模式。所谓“无校园”模式是指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其他任何地方与教师直接沟通,接受学校教育。

1.3 “无教师”模式

回顾教材数字化发展的简短历史不难发现,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数字化发展方式都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模仿,它并没有能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思考性。实力雄厚的出版社大多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并正在努力通过合作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一些具体的行动表现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独立地完成学习,不需要教师的参与,这种模式被称为“无教师”模式。

2 数字化教材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数字化教材时代的来临,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篇章,也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和支持,给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

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的研究、分析和归纳的内容,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此外,教学内容重点还应锚定在知识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学必须向深度开掘。在教学中加强内容的深度性不仅是信息时代使然,更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应尽可能地提供有见地的,有科研含量的个人见解,这也是学生异常欢迎的和希望听到的。这些对教师的要求会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真正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深化的良好局面,这无疑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境界。

3 数字化教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其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很好的路径。数字化教材时代,年轻一代所具有的优势通常超过年长者,这一点已毋庸置疑,这也是人类在数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数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学习理念已成为一种网络的标识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理念培养的往往是一种互动精神,而互动能协助孩子成长,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训练其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和帮助他人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以及学业的需要,自行斟选、组织相关教学资料和学术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建构知识的能力首先需要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模式而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而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教师传播知识到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让学生直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的大好机会,也是检验其学习能力、学习收获的途径之一。

4 数字化教材给学校教学设备带来的影响

目前,各高校学生上课的地点可分为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专业实验室等四类,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是理论课程教学场所,计算机机房是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场所,专业实验室是特定的实验课程的教学场所。目前,学生上课需要带教材、参考书、纸、笔等学习用品,而在数字化教材时代,教材、参考书都是电子版本,学生学习是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终端阅读器或在线学习工具,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的;学生作业也是电子版本,按照任课老师的要求上传到指定的地方;考试也通过网络在线完成。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足够多的计算机(数量与学生人数相当),那些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都要改成计算机机房,在各专业实验室中也要安装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并且需要各机房、实验室的网络畅通。在教学资源分配时,给每个教学系、部分配备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这样该部门机房工作人员就可在学期初将本学期需要用到的教材、参考书、阅读器以及在线学习工具等内容安装好,以便于老师和学生使用。每个学生为了便于自己学习,必须配备一台计算机并且安装学习所需软件。

5 数字化教材带来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现行教学模式中,受教学条件限制,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过程。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播,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主动性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数字化教材时代,资源共享对现在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不再是单一的,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构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具备的才能不一定比教师差,这一点教师不仅不能回避,而应给予鼓励和激发,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数字化教材时代,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老师解惑为辅的模式。

6 结束语

数字化教材项目在我国才刚刚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材取代传统纸质教材已成必然趋势。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好迎接数字化教材到来的准备。在教育领域有很多需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比如,不同学科的教材如何数字化的问题,数字化教材的销售问题,数字化教材对出版业与教育业产生的影响与变革问题等。本文仅就数字化教材对我国高等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发表个人的一些拙见,供大家参考。总之数字化教材必将对教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史上起到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材出版如何应对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华读书报,2012.8.28.

[2] 数字化全面开启数字教科书成趋势.http://,2012.5.24.

[3] 探索教材数字化道路.http://.cn/cbck/7s/201101/t20110106_1010562.htm.

教育的数字化篇3

1.人力资源是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建设高校成人教育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

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

2.数字化资源是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高校成人教育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成人教育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3.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高校成人教育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高校成人教育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成人教育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4.数字化信息服务是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是现代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数字化信息需求将会构成今后读者信息要求的主体。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随意选取信息。现代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在不断利用现代技术改善其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要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以适应现代读者信息需要及时化、个性化、快捷化的趋势。二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将会改变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使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信息服务走上现代化之路。三是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特点使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数字化信息的交流传递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使得馆与馆之间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为现代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数字化服务环境下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1.利用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网络的优化组织与协调,使数字化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中得以充分实现,促使数字电子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2.高校成人教育应该从宏观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加强与科技、教育、经济等专网及其网络的联系,使高校成人教育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强化数字化服务条件下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现数字化服务资源配置的优化,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有计划、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开展更多的有高校成人教育特色的数字化服务。

4.实现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和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管理,建立数字化服务信息保证组织和体系,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确保网上信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高校成人教育图书馆利用自己“社会大学”的特殊环境,有意识地通过数字化服务和计算机技术,培养高校成人教育读者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能力。

教育的数字化篇4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阅读的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书本纸质阅读逐渐转变为网络阅读、数字阅读。所以,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势必带来教育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教育图书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在丰富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延伸了教育图书出版的空间,拓展了图书出版的形式,满足了消费者对现代化图书的需求。因此,实现传统教育图书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数字出版内涵的分析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所谓的数字出版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存储技术和显示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融合传统教育图书出版的内容,并在传统教育图书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改进,是一种新兴的出版产业。数字化在出版的过程中,将所有的图书信息都以二进制码的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通过光盘和磁盘等介质,把信息存储起来,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图书信息的处理和接收。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整个过程都是数字化的,其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也是数字化的,使得人们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也实现了数字化。虽然,数字化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图书互联网络和图书期刊等新型阅读模式的潮流。

二、传统教育图书向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根据《2013―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数字出版总产出由2006年的213亿元扩张至2010年的1058.4亿元。中国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指出,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中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数字出版产业相关基地的纷纷设立和行业协会联盟的成立加强了社会对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了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的建设进程,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出版业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数字出版,这一方面来自于数字出版本身所具备的潜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国家对数字出版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此外,读者阅读环境、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的改变都在不断增加着数字出版的市场容量。同时,由于网络与生俱来的特质,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使得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孕育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想实现教育图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图书向数字化的发展。

三、如何由传统教育图书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

(一)做好教育图书数字出版的基本准备

教育出版社要想实现图书从传统型向数字化的转变,首先就要做好图书数字化的基本准备,对现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做好各类传统教育图书的数字处理,对出版社现有的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积累各类数字出版的资源,建立起专门的数字资源书库。通过这些数字化的处理,既可以实现出版社内部的资源共享,也可以为以后的查询创造条件,为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便利。教育图书在向数字化图书的转变过程中,在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上都面临着困难,因此,教育出版社要积极参与到解决这些困难的工作中来,为早日实现图书数字化出版争取时机。

(二)教育图书的数字化转型要找准重点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范围非常的广泛,如果在数字化转型的初期,想要实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进行图书数字化的转变过程中,教育出版社还要注重数字化的形态选择。数字化出版有点对点服务的优点,可以实现读者和出版社零距离的沟通,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的服务要求。出版社要根据传统教育图书出版中存在的缺陷,选择合适的出版形态,从而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图书数字化的转型奠定基础。这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已经出版的中小学生教材教辅入手。按照教育出版社自主研发的知识资源库平台,将中小学的各科内容进行数字化的转变,分别建立起各个学科的知识资源库。这样的数字化转变,既有利于实现数据的规范积累,也有利于图书的修订。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快速地发展各类同类产品,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二是从建立中小学网络教育平台入手,对纸质的图书进行广泛的宣传,另外读者可以对图书进行评价,使得出版社能够了解读者的需求,对图书做出实时的修订,使图书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在系统构建上,平台可以设置图书讨论区、同步课堂、名师指导、答疑中心、试题库、课外天地以及为家长开设的家长园地等栏目。三是遵循需求导向、应用为主原则,积极建设教育服务平台,推动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基于Intel CMPC及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开展应用研究,注重知识点体系构建,提供电子教材、导学本等多种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内外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数字化篇5

关 键 词 :数字化 艺术教育 创新教育

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必将冲击到设计艺术领域。随着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在艺术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驾驭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给我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巨大的革命。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数字化技术使人类对世界的把握已经突破语言的抽象概括而更为直观、更为图像化了。体现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将感性的认识理念用严密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并对美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数字化艺术教育必将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

一、数字化发展的必然与现状

现代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产品使我们的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真实图像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首先是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书籍印刷,作为几百年来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将逐渐被比特运算的方式所取代,即实现知识的数字化。这种变革使知识可以以更简单的方式传播,以更大的容量存取,以更低廉的成本让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声音的数字化,还可将人类世界的一切物质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示。wWw.133229.cOM其次,通信方式的数字化使信息能够突破国界、文化及时空的限制而任意传播,互联网的开通使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数字化的进程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而这势必导致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必须转化成批量的资讯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各种新的数字媒体,以数字方式传输。甚至可以这样说,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该具备将知识转化为电脑语言的能力,并为人类几千年来沿袭的教育加入新的概念及内涵。

二、数字化带来的影响

从设计工具的变革到新的设计形态的产生,数字媒体的作用已日趋显著,它使设计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媒介的应用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高效的数字化技术工具

设计教育从美术教育中衍生而来,在传统教学中,从概念构思到图形设计或实体建模分成多个层次和阶段,学生的设计水平相应逐步提高。设计学习是在一定的绘画基础、绘画技能及在掌握了有关工具和材料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数字化时代,电脑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行为,大量的手工绘画、制图及模型工具转变为计算机图形设计、制图及建模系统。电脑还替代了学生有关重复计算和公式化、格式化、优化选择等大部分的理性工作,从而使设计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学生集中精力更多地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构思、选择评价等方面。当一个构思成熟后就可交由计算机去修饰、扩展、强化或试验。专业化的电脑软件具有准确方便的参数化、变量化的功能,在设计中只要随时存储变化的结果,就能随时回到设计创造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对以前的步骤进行修改并反复调试。

2.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出现

计算机对设计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计算机构造物体的方式及图像处理上的特点,使计算机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了新的风格,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传统的手绘技法与电脑设计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它们有本质的区别。运用虚拟的概念而非物质实体进行设计表现,是设计表现领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变革。在平面设计中,由于扫描仪及数码相机的出现,使设计者能直接地输入真实图像,通过二维或三维技术的辅助,就能模拟出逼真的虚幻世界。在立体设计中,计算机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设计师在观察物体时,它能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同时也能在空间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构筑和修改。艺术设计语言与网页设计语言结合,融入了互动语言和数字符号。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创造出新的美学形态和设计形态。

3.多学科的交融与新学科的兴起

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的分界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性发展、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有些专业出现综合、合并,甚至消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各种交叉、综合学科大量出现。

设计师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言的表达。这就促使当今的艺术教育必然要融入新的理念,构筑新的教学体系——数码艺术教学。数码图形基础、internet资源及传播应用、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多媒体技术、数码影像处理等都被纳入艺术设计教学中。目前,艺术教育先进的国家已经将艺术设计的教育重心转向多媒体设计,设立了新的专业——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数码电影特技专业、数码游戏设计专业等。

4.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电脑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以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方便地检索。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网络的出现和远程传输技术的发展,使交流的发生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际互联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的存在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

5.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受限于繁杂重复的技能示范过程,而限制了设计过程中的偶然性、多变性。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后,直观丰富的表现方法以及全方位、跨时空的思维方式,让设计的翅膀摆脱了美术基础的制约,简单的操作过程可产生多样性的结果,这才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

互动式教学更是改变了以往单向线性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并最大限度地支持个性的发展。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开设一直感到有必要却没有能力和条件开设的课程。网上通讯可以排除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使教师和学生能在全球范围内检索信息,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教师的教学也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辅导者。学生的地位也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只有完成这几种转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对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艺术教育创新与数字化教学

在数字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美术人才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凭借网络可更快地更新艺术观念,更快地创作艺术品,更快地把艺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在美术人才的培养上,将从传统的、单一的某一画种或艺术风格的临摹、复制式的教育,发展成为传统手法与电脑数字技术综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将对现存的传统艺术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在数字化时代,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强调培养方式的创新。

虽然数字化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方面,但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围绕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会不会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降低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一问题不能看作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负面结果。一方面,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合理与传统价值取向等各种深层次矛盾反映在大众教育观念中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的动手能力并非都是有价值的能力。就像现代绣花工人只需了解绣花的原理、针法,而无需学会手工绣花一样,科技进步总会使一些旧的技能失去意义,进而产生新的技能,使知识与技能达到新的平衡。

此外,数字化技术不仅为艺术类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也给理工科学生插上了艺术创新的翅膀,使设计艺术学科更加显示其艺术学和工学的边缘学科优点。笔者所在院校近几年,已经有部分专业将理工科学生与艺术生同时招收、对照培养,工科生与艺术生的界限变得模糊,美术基础已经不是阻止工科学生从事设计工作的障碍。

结语

我们面对的是崭新的数字化时代,它对我们的冲击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文化形象,而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效的数字技术工具,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开辟了新兴的交叉学科,给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带来了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强调创新教育,才能造就一批掌握视觉设计、互联网及多媒体设计,具有创意潜能,能牢牢把握艺术创新和设计未来的专门人才,这是艺术设计教育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

[1]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王波.数字化时代的美育思考.山东电大学报,2004年第1期.

[3]陈实.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14卷第3期.

[4]薛生健.数字化时代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期.

[5]周发强.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综合性美术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7卷第3期.

[6]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1).

教育的数字化篇6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主要的创作元素包含了画面和声音,在影视教育中,录制声音是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影视录音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影视录音基础、影视声音精品读解等,在数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数字技术和设备等,为开展影视录音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想和方法,因而为影视录音教育的开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一、数字化时代影视录音教育理念下的“声音录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频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增强,基于音频技术角度,影视录音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分别是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但这两大过程的声音制作理念和制作方法却是有很大的差异。

 

从初期影视制作中可以看出,影视制作时采用的是模拟录音方法,所使用的录音设备包含效果器和调音台等,工作人员将现场中的声音加以录制,将声音和画面“贴上”。

 

在进行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也采用此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向学生传授如何操作和使用设备的方法,将有关声音录制下来。然而,因为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创作产生了影响,主要问题如下:

 

(一)声音设计空间和创作题材具有局限性

 

在实践过程中,重点放在了操作录音设备、录制现场声音,使得画面和后期制作相吻合。那么,在对设计声音时,对现场声音予以真实还原和记录,或者是运用平铺直叙的方法,但缺少创造声音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学生用声音记录故事和有着戏剧冲突的场景,如果要对其进行创作,只是在后期加上音乐,甚至是运用设备对声音进行夸张和变形处理。

 

(二)设备操作比较复杂

 

在模拟录音阶段,采用的是一系列设备,包含周边设备、调音设备进而抢音设备等,学生无论操作哪种设备都需要掌握较多的技术要领,学生在连接各种设备时常常出现错误,常见的问题有连接线屏蔽效果不佳、电池电量不足,从而导致串音信号问题频繁发生。这些训练是对录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对其他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要求其具有声音制作和设计能力,并不是连接和操作设备等,导致非录音专业学生有心理负担。

 

(三)声音制作时的线性逻辑未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在模拟制作期间,因为技术水平偏低,在声音和画面制作时,主要是线性编辑的过程。学生在后期制作时,将重点锁定为如何确保声音和画面精确同步,但缺乏对创作性的思考,部分学生录制的录像中声音和画面质量难以保证,可是欠缺试验性尝试,尤其是在模拟录音时期,在制作时,通常不能看到声音的波形,如果需要编辑,必须通过反复进退磁带,在听力时找到编辑点,采取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难以找到正确的编辑点,严重的损害素材片段,从而未能达到声音设计的目标。

 

二、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声音创作”

 

当前,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浪潮下,打造了全新的影视制作模式,为影视制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途径。

 

当产生了数字媒体传播方式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和娱乐需求,所以数字音频制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如何运用数字音频设备和匹配创作要素成为重点。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录音时,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制作出需要的声音,不单纯录制现场声音,灵活的运用数字录音技术和设备,为影视录音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实施数字录音,实现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用量化比特数和采样频率两大参数予以描述。当前,人们对16bit量化和48kHz采样频率的理解程度增强,对模数/数模转换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有最佳的音质。当然,受到技术的限制,数字化技术不会完全取代模拟技术,然而,人们认为数字录音制作却拥具有一定的优势,模拟技术并不能和其相互抗衡。在影视录音教育期间,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的扩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较大,有利于拓展创作空间

 

对于数字音频工作站而言,其多轨录音机、非线性编辑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音频系统,具有的功能如下:

 

1、拥有专业的声音播放和音质录入功能。在模/数转换过程中,最低的取样频率是44.1kHz,量化比特数是16bit,而且频响在20Hz-20kHz范围内。同时,信噪与动态范围等都超过了90dB。

 

2、可以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观看彩色信号波形。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能够实现“声音创作”,尤其是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并从音频工作站屏幕上观察到彩色信号波形,观察效果更加有效、直观。

 

3、具体的操作在平面上能够直观的显示出来,由于能正确到帧的声音波形,在补录时,结合显示器中波形继而找到正确的出、入点。若对某段声音予以多种形式录音,能够在同一声轨和时间展开多层次和无损伤录音,被记录下来的音频可以进行自动编号和保存,所以为后期优选声音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精细音频剪辑功能更加全面。数字音频功能站能对所录入的声音素材予以快速和准确的复制、删除和移位等,移调和拼接等操作更加便捷,所以展开编辑工作时工作质量和效率更高。

 

4、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提供了更多的数字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在PC机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控制的作用,对不同数字效果进行处理,提供了变调、声音压扩、电平调整和混响等诸多功能,

 

(二)设备操作更加简便

 

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的作用下,对“声音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由于设备操作更加简便,所以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对于原来专业的录音棚而言,因为设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便于非录音专业的学生操作设备,即便是专业录音学生面对大型设备上诸多按钮也不利于其操作。

 

然而,音频工作站中具有一些虚拟设备,在音频工作站中,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虚拟混响器和虚拟调音台等设备,这些设备中的可调参数以及控制界面风格和传统法设备基本保持一致,几乎所有的操作都能够在工作环境下进行,甚至是有些操作在传统设备上不能完成。例如,在进行多轨录音期间,常使用调音台,通过数字音频软件上,虚拟调音台对声像和音量等进行定位,便于对其调节。此外,虚拟调音台拥有立体声扩展和均衡等效果器,能够达到所加的效果。因此,学生结合其想法展开声音制作,不仅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

 

在数字化浪潮下,构建了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实现对声音的创作,通过对多种声音效果予以设计,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从而实现对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

 

当前,在数字化浪潮下,能够达到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同时,在声音制作过程中,不能只是限于录制时代,应当对声音进行制作,通过在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的作用下,学生充分发挥其创作力和想象力,思考采用哪种素材制作声音,对声音素材中的音头、音尾和余音等进行编辑合成,从而制作出相应的声音。

 

目前,在影视声音创作过程中,科学的运用数字技术,对生活中的音响加以采集,通过实施倒相、变速等操作,进而制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声音。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音加以合成,能够创作出另外一种新的声音。例如,在《侏罗纪公园》中,将老虎、企鹅和鳄鱼等声音进行合成,可以制作成恐龙的声音[6]。同时,对声音的音调和长度等予以改变,运用声音逆转的方法,从而制作出全新的声音。

 

三、运用数字音频教学软件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些高校在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加入了数字音频教学内容。通过建设了数字音频实验室,并大力开发操作方便和具有多种功能的数字音频软件。比如,在Nuendo实验中心中,安装了Nuendo音频软件,该软件主要是进行环绕声、录音和混音等的制作,而且能够完成视频配音配乐工作。由此可以看出,Nuendo音频软件作为混音和录音等功能的软件,具有其优势,主要运用于专业影视录音和后期制作等领域。

 

将数字音频制作软件安装在音频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中,常用的数字音频软件有Adobe Audition和Audio cutpro,对于AdobeAudition音频软件而言,其是基于Windows平台上比较专业的音频工具,前身是CoolEdit,该音频软件具有混录、特效处理和高级编辑等功能,根据波形,然后进行编辑视图和环绕声制作等处理。由于这两种音频软件操作难度小,非录音专业学生很容易掌握,所以是影视录音教育中的主要辅助设备。

 

(二)提高创作能力

 

数学设备和技术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学生创造的作品题材范围更加广泛。

 

学生所创造的作品内容不只是局限于记录事件和讲述爱情故事,在数字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出现了枪战作品和星球大战等作品。同时,学生在非线性音频工作站中,运用声音能够表达相应的内容,而且在声音制作期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对于数字录音而言,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常见的问题包含录音电平较小或大、音频信号混浊阻塞和音频信号信噪比高等,如果存在过载的问题,会产生数字噪声的现象。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数字录音基准电平(REFLEVEL)设置不正确导致的,在数字录音过程中,所参考的基准电平是-20dBfs,也就是20dBfs=0VU。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过载的问题,在进行录音制作期间,可以采取一次或者是录制两条声轨,对录音电平予以控制,如果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是-20dBfs,那么,另外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应当降低,降低的范围是4-6dBfs。从而形成了过载的备份,进而为可录制高质量的数字声音节目提供了有利保障。

 

总之,在数字化浪潮下,将数字技术和设备等合理的应用在影视录音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尤其是利用数字音频加工站,能够对影视录音教育质量的增强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并提高了影视录音教育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在数字化浪潮下,将数字技术和设备广泛应用在影视录音教育,能够实现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完善,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为影视录音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教育的数字化篇7

关键词:科技信息数字化;高师;美术教育;影响;发展趋势

0 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国家以及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增长趋势。在当下信息数字化为主流的社会发展趋势背景下,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已然成为艺术界不可避免的一次重大的颠覆性改革。本文主要针对载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高师美术课程教育体系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索、研究、分析,从而能够为高师美术教育做出合理、有效的发展贡献。

1 科学技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高师美术教育体系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科技信息数字化艺术是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性成果,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并由此派生出来的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图像学,其全新的高师美术课程内容的教育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将对传统教育方式挑战。[1]科技信息数字化艺术也应运而生,此现象对我国各大高校的美术教育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

(1)科技信息数字化给高师美术教育体系带来改变的契机。

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师美术教育带来极其重要的深远性影响意义。在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给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带来跨越性的变革,由原来的书本、画板、画笔之间的组合,改变为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网络化教育模式,此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深刻的改变了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由此看来,各高校重视美术信息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体系中,必须要面临的教育改革模式。同时在教师美术教学过程中,也可运用计算机各信息间的快速转换,轻而易举的绘制出优秀的美术拼图作品。在此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2)科技信息数字化给高师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一领域的改革、创新,使高校美术教师不再抱着画笔画板与教案来回奔波,只需要会使用现代多媒体产品就可以完美的实现教学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之一――互联网,其联通全球的特点使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艺术大师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上,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教学资源。[2]当今很多国家、地区的艺术博物馆都有属于自己的开放性网络平台,各高校美术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很容易就能了解到世界艺术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对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时效性具有正确的把握水准,同时在根本上根除了美术教学模式落后的时代弊端。

2 科学技术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正确认识高师美术教育在当下科技信息数字时代背景中的教学优势。

古老、传统的绘画方式和所用工具都能基本相同,都是通过画笔以及颜料,遵循一定的绘画流程,在画板上进行美术作品临摹或创作。这样的绘画方式,很容易受到环境,颜料成分以及画笔型号的影响,不仅在作者绘画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破坏,并且此创作作品难以进行长久的保存。与传统绘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计算机绘画,传统的绘画工具让位于键盘、鼠标,作品的展示也由画布变成了电脑显示器,通过绘画软件,我们用数字化图形来展现创意与设计。[3]利用计算机绘制出来的作品,可以进行长久的保存,作者在绘制过程中完全不用考虑颜料污染、画笔型号不对等问题,计算机绘制出的作品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渠道进行作品展示,还可以通过拷贝、复印等方法进行作品的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度及效果。

(2)合理地运用信息数字化科学技术来提高美术研究、学习者的自身美术素养。

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正确性合理运用,能够使学生摆脱同一幅作品进行反复临摹练习的过程,把类似于颜料调色等耗时费力的事情交给电脑去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画面的构建以及造型技巧的锻炼上,在数字化绘画技巧也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软件功能的强大使我们可以较为容易的处理以前只有大师才可能完成的复杂技法,这种与大师对话的感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断重走大师的道上增加其艺术素养。[4]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数字化的美术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各高校的美术教育率。

(3)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共存的高师美术教学模式。

数字化绘画技术并不是对传统绘画的颠覆,相反,它是对传统绘画不足之处的有效补充,为高校美术教育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我们可以将时间与精力放到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美术灵感及艺术素养的提高上来,通过二者的有机配合,更为有效地提高高校美术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艺术素养。[5]计算机高效率的绘画技术,在美术作品临摹、创作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工具,在利用此工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甚至放弃对传统绘画技术的运用和继承,传统的绘画技术它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绘制出来的作品,更能够接近于人的生活,更加真实、自然。

(4)加强高校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强化以及提升。

数字化时代,美术教育从表态走向动态,这给了高校美术教师更广阔的发挥自己教学才能的机会,通过计算机动画技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创作设想动态的全景式的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更为真实地感受一个优秀的美术工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灵感变成画布上的或是屏幕上的那令人叫绝的作品的,这种教学效果无疑会让学生深深铭记。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网络教学的基础前提,也保证教学成果的硬性条件。[6]

3 结语

高师美术教育一定要跟随信息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进程,其现代高科技的科学产品,对高师美术教育体系不仅带来了空前的改革、创新,同时为人类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美术人才,为人类艺术的提升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成.设计教育的数字化生存――美术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02).

[2] 李果.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美术教育的变革[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11(4).

[3] 刘晓慧.高师本科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J].华南师范大学,2013(4).

[4] 刘琼.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美育、德育、智育功能[J].武汉理工大学,2009(7).

教育的数字化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 网络数字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在实现高校政治教育过程中,各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如何进一步探索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主动占领和开辟网络新阵地,是现代高校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新任务,是新时期、新环境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 高校的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扑面而来的网络和数字时代,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充分利用丰富可用的网络数字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就是在继承传统优秀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大学生素质的数字化测评,进而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教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彻底改变以往教育中单向式、直排式灌输所引起的大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为大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实现测评手段的革命,实现教育方式、方法、机制的变革。 

 

1 建立适合网络平台运行的素质测评体系 

 

总体来说,目前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都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颁发的《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评评估手册》等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基本上按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考核,并根据各高等学校自身实际及新时期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溶入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等内容,使测评体系结构更趋合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在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中,把基本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结合网络的特点,本文把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作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在智育素质和体育素质的测评方面,各学校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测评的方式方法都比较成熟,结果也比较客观,其成绩可直接参与测评信息的管理。在这里重点探索如何建立适合网络平台运行的德育素质和发展素质测评体系。 

关于德育素质测评。德育素质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以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表现,具体地说,应包含政治表现、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内容。德育素质分为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两个方面。有形行为是指可以用时间、空间、数量、形状来描述的、能够观测和记录的客观存在的具体行为,如出勤,劳动等;无形行为指无法观测和记录的,只能透过大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和语言交流展现出来的其内心的主观世界。所以,对有形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定量测评的方式,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制定出具体的赋分标准,通过观测记录,给被观测者打出测评成绩。对无形行为只能采取定性测评,既透过被观测者的外在表现,对被测评者的内心世界做出的主观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给其打出测评成绩。定性测评由于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也可以称定性测评为模糊评价。 

定量测评的内容包括: 

1.1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行为; 

1.2 学校提倡、鼓励学生做到的行为; 

1.3 学校反对并予以纪律处分的行为; 

1.4 学生在宿舍的表现。根据确定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制定出大学生素质定量测评细则,依据细则计算出素质测评成绩。定量测评成绩可根据需要分阶段进行总评。 

定性测评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表现”、“集体观念”、“遵纪守法”、“道德修养”“劳动卫生”五个指标,每个指标各占定性测评成绩的20%。定性测评总成绩由同学互评,班主任辅导员评议,班委会团支部评议,任课教师评议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占定性总评成绩的25%。其中每个部分的测评成绩公式为:同学互评成绩=[全班学生对该同学评议分数之和-(n个最高分之和)-(n个最低分之和)]÷[全班学生数-2n],其中n

=全班学生数×5%(取整数)。班委会团支部评议成绩=[班委会团支部对该同学评议分数之和-(n个最高分之和)-(n个最低分之和)]÷[班委会团支部-2n],其中n一般都取1,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的评议成绩=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依据测量表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分数。 

在德育素质测评中,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的权重分各占50%,用公式表示为:德育素质测评得分=定量测评成绩×50%+定性测评成绩×50% 

关于发展性素质的测评。随着现代社会对什么是人才的重新定位,发展性素质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形成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职业技能、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诚信意识,文体艺术等指标。发展性素质的测评和德育素质的测评一样,也包括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两个方面,只不过所包含的内容不同。 

发展性素质定量测评以学生实际参与的活动数量、质量,获奖情况,获得的荣誉、工作成绩等作为测评的指标,制定出具体的测评赋分标准。包括:创新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采取写实方法进行考核,包括科技竞赛、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等;组织管理能力。主要考核在校院班级任职的学生干部、各级学生社团负责人、有关部门的学生负责人(如宿舍长,学习小组长,值日小组长等);社会实践。主要考核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实践等方面的情况。通常包含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职业技能。主要考核与求职就业有关的公共技能以及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特定技能。公共技能包括英语、计算机、求职就业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方面的能力。特定技能则由相关专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职业技能的测评中也可以包括学生参加职业培训方面的情况;文体艺术。主要考核学生参加文艺、体育等活动的表现,包括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文艺、体育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如校运会、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元旦文艺会演等)获奖励或表彰、获得各类考级证书等。 

发展性素质定性测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科学精神,组织协调、社会实践、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诚信意识等。其测评由同学互评,班主任辅导员评议,班委会团支部评议,任课教师评议四部分组成,其每个部分的测评及发展素质测评总成绩的计算方法与德育无形行为测评基本相同。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我们将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项,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5,0.15,0.15,综合素质总分=德育素质分×20%+智育素质分×50%+体育素质得分 ×15%+发展性素质×15%。

2 以测评体系为基础,开发科学系统的综合测评软件和网络运行平台。 

 

在测评体系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智育、体育、发展四个方面的素质测评,但智育和体育一般参考教学部门的考试成绩,所以在测评软件的建立过程中,以德育素质和发展素质的测评作为软件开发的重点,智育和体育成绩可直接参与测评信息的管理。

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采用网络化管理,就是给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根据德、智、体和发展素质的权重,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及配套制度和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建立科学、系统的综合测评软件。根据综合测评网上软件系统中的指标体系,通过教育者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手段,采用互动式、网络化的管理方法,建立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对于定量测评的内容,根据测评软件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动态观测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公示,每月进行一次数据输入,数据输入后,测评软件自动算出学生的德育、创新素质定量测评单向积分和综合素质积分。对于定性测评的内容,可按月或学期为时间段,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测评。软件可对单项测评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随时进行班级和年级综合素质积分排名。同时设立素质教育文字影像资料库,储存学生个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的素质教育相关影像、文字资料。建立起与家长、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团体、学生个人及相关管理部门等教育主体之间的网络互通,通过登陆校园网或互联网可进行测评、查询、观看影像资料等。也可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信息传输等。 

 

3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 

 

测评信息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虽然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发展素质四个方面,但此方法在感性与理性、定性与定量、教化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探索促进高校

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法的创新,也是对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3.1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了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以往的思维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生是被测评的对象,而数字化的测评方式使学生也成为了测评的主体,学生参与测评的过程实际是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思想总结提高的过程,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学习过程。长期以来,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重思想灌输,轻主体内化,以他律为主要教导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内心需求。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内化过程来显现和检验。通过数字化的测评,能很好地发挥测评过程、结果的激励和教育功能,因而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引导作用。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主体作用,培养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新观念。 

3.2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测评系统凭借网络平台的优势,将网络的便捷化、信息化、动态化溶入其中,能够及时地输入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便于对学生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统计和分析,有利于长期的、动态的存储、快速检索、及时查看学生的各类信息,使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测评系统弥补了传统评价系统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缺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各阶段、各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进行阶段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而一改以往只作系统性、总结性评价结果存储的情况,及时发现德育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领导,从而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3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保证了评价工作的透明度,维护了评价的公正性。传统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中,大学生往往只知道自己的总体评价结果,而对具体细节和其他同学的评价结果无从所知。网上测评系统在程序设计上,遵循“实证性”的原则,对管理权限进行了限制性设置,所有的操作在网上一目了然,并可以随时查询,被测评者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可对测评过程进行监控和诊断,也可对测评结果提出质疑和申诉,杜绝了以往的人为因素影响,增强了测评的客观性和透明度, 有利于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为评定奖学金及评先推优提供客观依据;有利真正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这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隐性教育手段。 

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评价方式的有益探索,其目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诸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与内涵.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8月第八卷第六期 

[2]陶钦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4):36-38. 

[3]王立民,韩俊彦.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5): 132-134. 

教育的数字化篇9

目前,我国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全面到来,人们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与网络来处理生产、处理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比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电影、视频等等。在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养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处理的信息应用到生活与工作的实践当中去,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社会与工作中去,增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二、数字化学习中的教育双方

所谓的数字化学习指的是在教育的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完全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都称之为网络化的学习。数字化的主要资源是通过计算机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下运行该处理的多媒体材料。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到最后处理信息的整个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的能力,从而使得数字化学习能够很好的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数字化学习中的教育双方教师与学生而言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第一个就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坐在讲台下学,如今数字化的学习将打破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接收知识的方法也不再是单纯只由教师一个人教那么呆板,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现在的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去学习,是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学习的道路,是让学生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将潜能发挥的极限。因此,这样一来学生就由传统的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了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如今,随着数字化教育的深入,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教学中大多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对着课本照本宣科的讲学,课本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唯一的方法。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有了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介入后,多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数字化的设备将课本里枯燥的知识转变为非常好玩的情境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们的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特别是那些理科课程很多知识非常重要,可是又因为太过于抽象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得不那么高涨,而数字化的设备可以通过建模型,将公式等方法将那些抽闲化的知识重点更加的具象化,从而使得学生能更直观的去学习到更多深涩难懂的知识。

三、数字化在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的教育要想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就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及偶遇环境,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唯我独尊,而是能够很好的换位思考,以学生的思维去设计教学过程。第二就是学生基于网络进行学习过程的构建,如今,对于教师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要将教育的观念给转变过来,从而带动教学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在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蛀牙哦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所谓的让学生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通过学生们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等多种方式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

(2)使得学生的个人信息素质得到提高。数字化的学习使得学生们可以不再只是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现在只要想学什么课程就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什么课程的教学的视频,想什么时候学都可以,数字化的学习为学生的自身学习提供了非常多的机遇。然而中学生要想充分的利用好数字化学习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可以将终身的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才可以对信息化处理后所得到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学生通过数字化的学习之后,学习能力又了稳步的升高。很多课本里无法将清除的知识难点、重点太过于复杂,比如数学、化学、物理等的课程太抽象,教师无法给学生们讲解清楚,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困难。而数字化的学习可以让教师将知识难点重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转变成图片、视频等等,通过这些多媒体呈现出来的图片或视频等就可以将知识点变得更加的很直观,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结语

教育的数字化篇10

【关键词】大专;计算机;数字化;教学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专计算机教育是我国21世纪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大专计算机教育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知识,应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熟练使用计算各种功能,为将来学生就业、生活等创造良好条件。

大专计算机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信息化素质,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机兴趣,进而使得掌握计算使用方法,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大专教学课程上,同时也体现在计算教学方法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新时代大专计算机教学也应紧跟时代脚步,将新方法、新理念引入新时代大专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大专计算机课程数字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实现新时代大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大专计算机教学当中存在很多问题,注重硬件建设忽视教学资源、教师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我国大专计算机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点讲解,考察方式注重笔试,这些都使得目前大专计算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传统教学方式内容单一,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法呆板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使得教学效果很差。

大专计算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大专计算机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大专计算机教学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大专计算机教学当中的逐渐应用,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计算机机房、以及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料的出现,都为大专计算机教学提供很大帮助。数字化教学资料相比传统教学资料具有多媒体、超文本等特性,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实现资源的远程共享。因此,数字化教学大大丰富了大专计算机教学资料、提高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信息化条件下数字化教学及其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是目前我国大专计算机教学研究和探讨的核心和重点。

1 数字化教学资源内涵及其教学优势

1.1 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料是计算机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的产物,教学资料数字化处理使其具有计算机存储能力、网络化分享能力、多媒体显示能力,教学资料更具开放性、共享性等诸多特点。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当中的应用,各种音频、视频、图片等新型的教学材料广泛应用于大专计算机教学当中,以满足网上教学和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学习的需要。同时这些教学资料经过归类、加工存储在网络化系统当中,能够实现教学资料快速分享、网络化教学,大大扩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资料内容。

大专计算机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教师合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料,改变传统单一讲课模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大专计算机课程学习。在多媒体和数字化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交互技术等技术应用应面向学生、立足教学。努力将新技术、新思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更好的为大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服务。其次,在信息化教学过程当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现在大专计算机数字教学过程当中更多注重硬件设施、软件环境、人文气息的建设,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料的准备和丰富却重视不够,因此,在大专计算机数字化教学当中应注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最后,在大专数字化教学过程当中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完善计算机数字化教学体系建设。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大数字化教学投入,合理规划和分配资源使得硬件、软件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料等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数字化资料的挖掘和利用,是推动大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

1.2 数字化教学优势

数字化教学资料相比于传统学习资料,内容更丰富、共享更灵活,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广大师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数字化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能够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当中的难点和重点。数字化教学方式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还远程连线有关专家和学者极大丰富教学内容,能够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数字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新的教学体验,使得大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数字化大专计算机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信息化环境下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教授者的角色,同时还应该是学习指导者和帮助者。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应利用数字化资源,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传统大专计算机教学内容一般来源于教材或者教师自己总结,相对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很难达到大专计算机教学的初衷。数字化与大专计算机教学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及时、方便、大量的获取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极大丰富了大专计算机教学内容,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要求,多媒体教学能够轻松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大专计算机课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还有就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共享变得简单,便于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共享变得简单易行,有利于保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科学性、综合性。

2 结语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专计算机教育是我国21世纪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方式。大专计算机课程数字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实现新时代大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数字化资料的挖掘和利用,是推动大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郑琦婧.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05).

[2]周莉,李金龙.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