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6-05 18:00:10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概念教学 理性思考

概念是指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属性,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阐述。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初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新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50个重要概念,要求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笔者在认真学习《标准》的基础上,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重视凸显重要概念传递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生物学概念的原因

1.前生物学概念影响。前生物学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以前已经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物学概念。由于现在的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产、生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生活空间有限,缺乏对复杂生物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又没有正确的指导,使他们对生物学形成片面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例如八年级上册中的生活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鸟类”,有很多学生潜意识中已经把它认为是会飞翔的动物,这样的错误概念对我们今后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是学生接受正确概念的障碍。

2.日常概念和生物学概念易混淆:日常概念是我们生活中对一些生物学现象习惯性的概括和称呼,这些概念是不科学的、错误的。例如鲸鱼、娃娃鱼、墨斗鱼等都认为是鱼,这些日常概念对我们生物学概念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 抽象概念本身的影响:有的概念比较抽象,有的概念比较具体,具体的概念容易掌握,抽象的概念不容易掌握。如染色体、基因、细胞、光合作用等概念,抽象不容易掌握。

4. 感性认识欠缺的影响: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扦插、嫁接、胚、胚乳、种皮和果皮等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5.旧知识的影响:部分概念间有递进的关系,最基本的概念不清楚,必然会影响其他概念。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个概念,如果种群不清楚就会影响群落、生态系统,只有掌握了种群、群落才能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这个概念。

二、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意义

1.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基础。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基础对他的后续学习很重要。50个重要概念的提出,要求学生平均每周掌握1―2个,免除了学生对大量孤立事实和知识的学习、记忆和耗时,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学生在教师重要概念教学设计下有时间加强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获得扎实的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为将来学习高中的生物核心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由于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和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好生物学重要概念,有利于巧妙地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学得更加灵活、主动、有成就感。如学生了解了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后,对布拖的土豆为什么特别好吃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等问题必然能做出正确的思考。这样既使学生在做题中深化了对相关重要概念的理解,又切实体会到能活学活用、学习知识的乐趣和意义,从而又更加愿意去学习、去探究、去关注生命科学、去完善自身,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衔接学生初高中生物知识。凸显50个重要概念的教学夯实了学生学习基础,学生掌握了较低层次的规则,获得了较强的生物知识迁移能力,有利于重新组合成较高层次的规则,即利于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使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许多。如学生在初中时对呼吸作用的重要概念记忆清晰,在学习高中生物学“细胞呼吸”这一核心概念,可以直接深入到分子水平。

4.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50个重要概念有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中,去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如学生掌握了呼吸作用的重要概念后,会知道:萝卜放入盐水中浸泡会变软,如何去让摘下的水果、蔬菜保鲜;如何去让粮食合理贮存;如何降低夜间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以增产增效……能正确解释身边发生的生物学现象,表现出学生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做好重要概念教学的一些方法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2

[摘 要]设计管理源于设计业的发展,自从它诞生日开始,就对设计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设计管理和其它科目一样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这门课程的教学既能够满足于学生将来从事设计行业的工作又能满足于学生将来从事于管理方面的工作。在一个设计里面从开始到结尾,都有许多不同的积极因素,也存在许多消极的干扰因素,为了使得这些设计能够顺利成功完成,它的设计活动必须被很好地管理。

[关键字]设计管理计划与控制领导创新

2011年上海车展期间,前宝马设计总监Chris Bangle在“设计师之夜”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中国并不缺乏有创造力的设计师,而是没有好的管理者,没有一个优秀的‘管理’设计的管理者,就不懂得如何利用设计。”目前,我国的一般的设计师们大都在思想上倾向于艺术方面的设计,强调设计的艺术上的品位和鉴赏能力能及感彩等,而忽略了管理这方面的重要性。实际当中一个设计上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结合,管理质量高才能保障设计的有效、顺利,才能达到即定的设计目标。

一、设计管理的概念

设计管理这个定义,开始是由英国的设计师Michael 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的。设计管理概念的界定,由于理解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认识, 归纳起来说, 我们可以对设计管理作也旭如下的概括: 设计管理是一个企业中发展的策略和经营思想特定计划的实现或施实, 是我们的视觉形象与技术的高度统一体; 也可以这样说,设计管理是范围较大的一个研究领域, 研究者把设计管理看作一个管理的战略上的工具, 研究产品的管理者、设计师和专家高度结合在一起, 共同来实现组织目标并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产品; 设计管理的目的旨在有组织地联合起来,创造性、合理性地去完成一定的组织战略, 并最终为促进环境文化做出贡献 。所以说,设计管理是一个漫长过程,它对企业的各种活动(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进行设计,合理化和组织化地去安排并进行有效管理,并对设计的资源进行彻底的整合与提升,要调动各部分的通力合作和谐调工作,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确实创造出富有竞争力的设计产品。

二、在设计类方面,组织的设计活动必须被管理

从某种科学意义上来解释,人类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了调节所有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管理就是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方面的协调,是为了要达到一定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会有越来越多的设计组织,他们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并有效地运用一切资源,以更快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功地学习和应用设计管理,学生们通过运用设计来组织有限的资源,对现有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有利于在设计组织中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我们各企业产品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力,提高我们生产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设计管理有利于促进技术突破和不同领域的合作,设计团队各方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预防和杜绝浪费和腐败,从而实现设计的创新,推动技术迅速转化为商品。现代设计总的来说,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活动了,所有优秀的设计作品都是由许多设计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一个设计中从开始到结尾,都有许多不同的积极因素,同时也存在许多消极的干扰因素,为了能够使顺利成功完成,必须对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我们说管理是设计的一种必要的手段。设计管理是现代各企业组织迈向成功的必要的方面,他们的设计活动必须进行严格管理。

三、设计管理在设计类组织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设计管理这个学科在设计组织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有计划地控制、领导和创新都是设计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设计类组织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同时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能够使设计类组织高效率地的达到所预期的目标。

1、睿智的计划与控制

在设计管理当中,设计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都需要特别睿智的详细计划与严格的控制。计划就是指依据对设计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总的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和途径。设计管理也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一个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过程控制的好坏决定了设计的成败,也决定了是否能使设计活动达到“美妙”的境界。

“宜家”的计划与控制——管理者睿智的计划与控制使“水土不服”的宜家在中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宜家”的设计管理团队最初在欧美的设计目标定位是‘为大多数的人生产他们买得起的,实用、美观而廉价的家居产品,’目标消费者锁定的是:想要高格调又付不起高价格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在中国却变身成了高档消费品牌。他们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让宜家很沮丧:“宜家”,这个一贯是针对大众消费者的中低档的品牌,在中国的消费者心目当中,不知什么原因,却被定位为了高端产品,与小资、中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个性的中国市场让中国人普遍认为宜家“卖的是格调,而不是家具”,宜家的产品就逐渐成了被中国消费者认可其风格,却不肯接受其价格品牌。这之后,宜家设计管理团队这重新评估并界定了中国的目标市场,宜家在坚持了自身的同时,吸收了“中国特色”,在中国找到了清晰的定位,并通过内外部环境及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合计的计划。

2、领导的艺术

领导是那些来指引和引导个人或组织,在某些具体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人。领导作为在设计组织中的重要核心部分,是公司正常开展工作的灵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领导应该具有娴熟的处事和沟通能力,亲和力强,能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能够让你团队成员充分了解设计团队的需求,团队成员也很清楚领导所做的决定。领导者能够针对设计组织特定的战略,统合相关的资源,整理所有相关事宜,加之有序引导、推动设计组织成员最终达成目标。

3、不断的创新

设计管理的核心是开发新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创新,一个好的产品之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主要是因为在设计的应用和行销上经常创新,而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具有良好的设计管理。比如,苹果公司二十年来一直是引领IT设计潮流的一个形象,无论从任何排名看,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它的每一代产品推出的时候一定要比前一代迈一个很大的步伐,不管它的产品往前迈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能延续创新的精神。设计组织团队通过不断的大踏步的创新的商业决策的研究,促使企业开发出新的产品,从而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束语

设计管理这个学科是社会发展到一程度的必然产物,他既能够满足于取得设计上的工作,又能取得在管理上的技术,他对于设计组织来说可以更好的提醒管理者进行睿智的计划和控制、组织和领导优秀的设计团队设计出好的产品,同时又与科学研究、物资生产以及产品营销等行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成为了现代经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一个有机的系统化的设计管理无疑将会给设计组织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使设计组织内部系统的各个方面协调运行而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建立一个优秀的设计管理体系,正是我们获得好的设计的所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书目:

[1] 柯杨君顺, 唐波. 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出及其面临的问题,2003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3

中学档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党政管理及其他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各种文字、?D声、声像等不同载体的真实记录。是联系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保存好可以为学校及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信息。但就目前中学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使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使其更适用、更有效[1]。所以,结合中学学校实际情况,优化中学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学档案管理实施的重要性

1.反应现有教研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学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职工队伍管理改革等不断推进。此种情况下,中学学校要想良好改革,提升本校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发展,强化档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为提供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档案,以便充分了解学校教学设备的容纳量及新旧程度、教师的教学质量、生源质量等方面,使教职人员总结前期发展经验、规律、理论等,并根据时代特点,合理规划教育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从而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同时促进本校良好发展。由此看来,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中学教学改革创新。

2.建立真实可靠的档案,促进教学评估合理展开

学校教学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教学的主要信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但从以往中学教学评估来看,其评估标准比较单一、评估准确度不高。然而,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则可以改变教学评估现状。因为采用丰富的档案资料,可以为教育评估提供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的信息,如此教育评估可以此为准,对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进而准确判断教育教学水平。由此看来,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教育评估合理展开[2]。

二、中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确定中学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无论是对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从目前中学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作用发挥。

1.观念方面

主要是小领导及管理者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从思想意识方面来看,领导层并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实施的重要性,从而认为可有可无的,为此在档案管理人力物力财力配备上所欠缺,使档案管理无法有效、合理的落实,致使在学校中发挥作用不大,相应的领导也不会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档案管理形同虚设。从档案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来看,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了解档案管理,更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实施的作用,因此在日常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比较随意、比较马虎,导致档案管理效果不佳。

2.制度方面

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规范。因为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为档案管理设定统一、规范的标准,以便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按照此标准执行,进而使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作用。但现实是诸多学校内并没有设置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或照搬其他学校档案管理制度、或参考相关理论及文献直接编制而成,知识档案管理制度并不适用于本校,即便是实施,也不能合理规范档案管理、处理好本校档案方面存在的问题[3]。

三、中学档案管理的优化途径

针对当前中学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来优化。

1.做好档案基础工作

1.1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观念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舍本逐末,而是辅助教学,为促进整个教育事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而要想形成现代化管理观念,需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管理观念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只有树立现代化的管理观念与思想,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为此,在实际工作中,中学学校管理者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形成现代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管理、高校管理的观念,改变过去重视管理、忽视档案利用的观念,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观念。

1.2做好档案收集工作

也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档案收集工作,及时收集教研方面、政务方面、学生方面等档案材料,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工作及评估工作,对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存放,如此可以保证中学档案资料及时归档,入卷保存。

1.3构建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

也就是详细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实施档案管理责任制,将各项档案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管理人员头上。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以便管理人员在执行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遵照统一的标准来执行,保证工作准确无误的落实。

2.创建档案开放性服务

为了使档案的使用价值可以最大的发挥,在优化中学档案管理工作之际,还要注意创建档案开放性服务,具体内容为:(1)根据学校各项工作的需要,主动提供服务。详细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需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进而提供切实所需的服务,以便学校教职人员能够有效的利用档案,开展教研工作或政务工作等。(2)借助现代化手段来创新服务。也就是利用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构建现代化档案管理平台,为档案管理提供帮助,以便档案查找、档案保管、档案录入等工作得以更好更快进行[4]。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其重要性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有所差异。对大型企业而言,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市场敏锐力、资本运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对于增加利润、提高竞争力和保护多方利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具有综合性的科学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筹资等方面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牵动着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荣辱。纵观实际情况,不管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只要财务活动管理的好,其经济效益也一定很高。但是,财务管理在不同规模的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有所差异的。

一、财务管理在大型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大型企业的资金运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量大,运转频率高。因此,要实现大型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高效组织企业的财务和资金活动,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使组织内部从上到下都认识到财务管理对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大型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灵敏度,实现企业决策的科学化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充分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出正确而科学的决策至关重要。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具体分析,企业管理者不仅能够了解企业自身运作情况,更能把握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从而做出相应的市场决策。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可以反映大型企业盈利状况,通过对盈利状况的分析就可以使企业在盈利较好的时间段制订较好的销售策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针对在盈利较弱的时段状况做详细调查,分析原因,采取应对策略。财务管理也可以反映出企业负债情况,针对企业负债的高低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提高大型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大型企业资金量大、流动频繁,一旦资本运作不畅,那么企业再生产就出现困难,最终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如果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那么资本运作管理就是大型企业经济管理核心的核心。资本运作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活动来实现的,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收益分配[1]。要实现资金筹集的快速化、资金运用的合理化和收益分配的公平化,都离不开企业财务管理。因此,大型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对于提高其资本运作能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3.有利于提高大型企业预防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

企业经营风险是指由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大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提高自己抗风险的能力。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都会受到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生产方面不对路、产品更新周期掌握不好、销售决策失误等等,而这一切可以通过财务管理活动来解决。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组织财务活动,可以提高大型企业预测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避免经营上的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二、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灵活的运转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这也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一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陷入了困境[2]。也有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和受管理者素质的限制,往往存在财务管理模式陈旧、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缺位的现象。中小企业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谋求发展,就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1.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

相比大型国有企业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却普遍存在生存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起各种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特别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中小企业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合理地计划、调度、运用和分配企业的资金,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加快发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规范中小企业资金的获得和合理使用,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

我国中小企业还存在筹资困难、营运资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3],且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匮乏,往往在已筹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科学的管理,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受损。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使中小企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筹资成本、风险和难易度,选择企业最佳筹资方案;通过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对投资回报、资金回收、投资风险等进行科学论证,来确定投资的方向和规范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目标。

3.有利于保护国家、劳动者、投资者和企业等多方利益的实现

中小企业的发展涉及国家、劳动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多方的利益,对企业财务的科学管理将有利于这多方利益的实现。在保护国家利益上,通过财务管理贯彻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使用好国家支持的贷款资金,取得更高效益以税收回报国家;在劳动者利益上,财务管理在保护劳动者劳动时间、报酬、福利等利益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如合理制定企业分配政策等;在投资者利益上,中小企业可以以更高的经济收益回报投资者;对企业自身利益而言,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保护企业的资产不受侵害,保护企业的经营权和受益权不受侵犯,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三、结束语

尽管财务管理在大型和中小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但它都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都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处于核心地,对促进国家、企业和社会利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其他方面管理为协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占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9):56.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地理学 地理空间能力

一、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评估、比较、分析、批判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概括地说, 批判性思维有这样的特征或者能力:第一,求真。即对信息、观念采取怀疑的态度,力求辨伪求真。第二,理性态度。即观念和行动必须建立在合适的证据、推理之上进行论证。第三,具体思考。即要求具体的证据和推论,在具体环境中分析论证。第四,深入思考。即挖掘论证下面的深层假设。第五,广阔思考。即通过不同的、替代的选择来论证。第六,反思性。即批判性思维是自我思考的思考, 而不只是针对别人。第七,建设性。即找到正确的思维和知识。“批判”是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不只是挑错。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性思维,提出建设性观点。

二、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第一,要突破盲从,批判性思维考查和破除产生盲从的来源,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分析事件,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实际和全面分析,使盲从无立足之地。第二,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能促进人们主动思考,对事件进行分析、比较、解释,最终得出结论。第三培养学习能力,只有经过批判思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学习, 才能产生新知识。第四增强决策和行动的合理化,批判性思维能让人们从主观意识上清晰地去分析、思考、批判事件,从而更合理、更理智地做出决策并付出行动,得到最优化的效果。

三、 当今教育界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教书工匠化――基础教育被高考绑架

一当教师已经逐渐成为高考题目的研究者与教材的传授者,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考试题的研究当中,对于课改理念的贯穿实际上是片面的。教师一切为高考而教,为学生灌输了一切为高考而学的思想。

(二)学习模式化――学生因分数被拖着优秀

目前应试的痕迹明显,学生作业量过大,更多的时间是机械而重复地完成作业与背诵知识点,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研讨与思考。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进行直接套用,过度训练形成模式化思维。

(三)教学格式化――师生被课本绑架

市场经济下的浮躁,套用和复制教师、课本的知识。教师和学生缺乏对课本知识的批判,认为课本知识就是真理,就是正确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理解状况,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问题。教学评价只是偶尔走秀,实践实验流于形式。

(四)视野本土化――视野被地区绑架

在教学中,教学视野很局限,常以个人的视野看待世界地理事物。理念制约学生的思考空间,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地理学力培养的探索

(一)地理学力

学力是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学力包括:地理事物的识记力、地理过程和机制的思考力、正确的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思辨力、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实践力。

地理的学习与研究,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支撑,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来质疑、验证和思考,从而使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更具有科学性。

(二)注重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

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训练强化。第一,要求对地理空间基本要素的表现方法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如分层设色地形图、气候分布图、风向玫瑰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等。第二,掌握地理空间基本要素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并能熟练识记。主要方法是以“海陆分布轮廓经纬网图”为背景,结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落实自然地理要素的全球分布规律,批判性地思考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人文地理要素的形成,以不同等级区域为单位构建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要素的逻辑空间关系(如图1)。第三,用批判性思维工具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演变。结合高中地理必修2和必修3的内容,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评价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环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可持续的发展观点。

(三)转变考查试题的设置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前可行的措施是关注综合题的设置,可尝试开放性设问、答案权重给分。开放性设问能防止思维定势,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其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答案,提出相反看法,真正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参考答案设置时应该根据答案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因素,区别给分。

(四)创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的教授式教学,重新构建教学环节:质疑-验证-评价-建议,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授角色,转变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环节的调控和教学过程的解惑等。在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过程中抓住区域案例,教师创设区域教学情境,设定教学环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针对该区域某一人文地理要素的发展提出质疑,接着组织调用相关地理空间信息,把握地理要素间整体性和差异性特点,坚持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

(五)结束语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地理学科学力培养,是以地理学科能力培养为载体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在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逐渐激励学生成为公正的思考者,学会进行分析、评估、创造性的思考。本文从建议高考命题改革为突破点――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试题的设置,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响应。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循序渐进的进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构建,以期实现对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和反哺于地理学科学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2] 陈慕泽,余俊伟.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3]刘叶涛 , 张雅楠.论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J] .学术论坛,2007(03).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创新性思维;培养途径

物理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建立联系,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的基础。创新性思维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新时期教育教学重点发展的方向。但长久以来,高中物理并没有给予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方面以足够的重视,而是总把成绩作为高中教学水平的最重要考核指标,导致整个学校的教学目标都指向成绩,而至于教学过程中是不是融入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这个并不重要。 新课改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及素质教育的要求[1]。本文拟对高中物理教学展开分析,提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途径,为构建高中高效物理课堂提供参考。

1.营造创新性思维培养环境

一种教育的环境,可以形成一种特定的学习导向,形成一种学习模式,进一步可以使学生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学习方向。以往我们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导致学生普遍不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各学校需要积极地营造可以促成学生物理学习中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环境,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构建一套具有激励措施的制度。比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的求异思维、质疑的做法;在平时举行一些解题思路、思考角度创新的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操作环节的创新比赛,鼓励学生们动手制作物理实验所用的简易装置,鼓励学生们运用书本知识指导生活。同时,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能勇敢质疑、有求异思维、求新思维、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需要从精神上到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作为一种榜样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学习,让全学校都呈现一种为积极的创新物理思维而努力的局面。

2.构建创新性思维培养体系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对感知到的物理现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找出其内在的原因、发生条件和规律,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逐步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2]。第二,学校及社会要为培养优秀的师资投入更多精力,尤其需要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理念要及时的更新;第三,要建立完整的考评评价体系,把终结性评价逐渐演变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都纳入到学生整体成绩的构成中,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的意识,逐步形成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比如,学生是否对公式有新的理解,在课堂上对于解题思路是否提出过问题或者新的建议,建议是正确还是错误,这些都要记入学生的最终成绩考核中。

3.搭建创新性思维培养平台

创新性思维的形成还要紧密的把课堂知识与理论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可以转换到实际生活中去,构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平台,并作为学生创新的基础。其实,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太多了,每天看电视、用电脑、用手机,这都离不开电;每天的一举一动都涉及力学知识,戴的眼镜涉及光学,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离不开声学,做饭离不开热学……可以说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去思考。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归纳总结,让学生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把握知识,例如,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复习中,将“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的模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模型、“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模型、“圆锥摆”的模型等归类,可发现表面形式虽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因此,可将它们统一概括为“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对学生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4]。具体来说,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在传统的思考分析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的考证、探寻,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拓思维方式。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知识迅速膨胀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更是举足轻重,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当然,培养创新性思维并非朝夕之事,不仅关系到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还关系到教学理念的完善、教学硬件设备的配备等环节,只有在多方面协同配合的条件下,才能逐步地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殷钟祥.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知报(教师版),2012(39).

[2]谢玉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5).

[3]李书来.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浅析[J].新课程(上),2011(5).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数学 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对于人的综合素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于理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是理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方式.素质教育有一个重要改革趋势,就是弱化推理证明,强化图形直观的理解能力.在这种形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势,综合学生自身的特征和数学教学的特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进行综合的思考,促进数学教学中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我们知道,数学理性思维,并不是在数学教学中才可以培养.数学的理性思维应贯穿于学生的生活,让理性思维真正地指导其学习.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素质教育减少了推理题的要求.其实这并不意味素质教育对理性思维培养的削弱.只是出于整体的考虑,减少推理题,可以在另外的方面增加理性思维的训练.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部综合考虑全国教育模式提出的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时,要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对于某一数学难题,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开展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智力竞赛.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同时也触及了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

数学教育要注意学生主体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小学数学教育,可以采用稍微娱乐性的数学理性思维训练的教育方法.用游戏以及抢答等来让学生积极思考.初中学生可使用激励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或者是分组解题、团队协作等,都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愿意思考,才有可能进入理性的道路.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如换几个方式进行问答,或者改变一些数据进行不同方式的解析,或者用同类型试题进行类比解答.

面对高中学生,数学教学应更加深入.高中学生在知识积累上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他们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需求.高中数学教学在某些程度需要和学生一起去深挖,把学生当做助手而不是接受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特点之后,我们进入理性思维培训的方法论中来,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强迫学习,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来达到这个要求.

三、数学推理题的思考训练

在学校进行数学理性思维训练,最直接的莫过于大量习题的训练,但是习题也要有目的性.不能搞题海战术,这种战术只会麻痹学生的思维,让其进入惯性的圈套.我们需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去积极思考.虽然素质教育减少了推理题,但是我们可以继续引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运用的不是套路,而是学会的方法.推理题的训练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口头的阐述,也可以在作为附加题,鼓励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来讲,无论对与错,只要是一个逻辑的思维,就要进行表扬.然后教师再对这种逻辑思维进行点评,纠正其不足的地方.这样学生就更愿意与教师接近,甚至愿意配合师进行课堂的演练.学生需要鼓励,也需要训练.

推理题需要选择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试题.因为学生的年龄都处于青春期,活力旺盛,他们更愿意去接受有意思的事物.

四、进行深入题的研发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批判性思维;创设氛围;设计问题;组织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对于一些问题产生质疑的想法,以理性思维思考现实生活和社会。让学生通过思品课堂,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从而使思品课真正达到其教育目的,有效地提升思品课的教育作用。

一、创设适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民主课堂氛围

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对问题产生质疑主要是由于教师的压迫性,而老师也习惯于自身的权威性,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质疑思维,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应从课堂氛围入手,为学生创设适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民主课堂氛围,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起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畅所欲言地交流,充分展现自身的思想,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一些思想或者观点进行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产生质疑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提出一些能够引发学生不同观点争论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激发其质疑意识。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宽容,让学生敢于产生质疑,在学生的质疑产生错误的时候,教师应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养成质疑意识,增强自身的自信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二、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碰撞的问题

问题是引发思维的一个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扩大思维范围,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在进行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这里一定要注意问题设计的目的性,让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意识,激发学生以批判性的思维对问题产生思考。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问题的梯度性原则、争议性原则、两难性原则以及理论与现实的差异性原则。学生的任何思维都是逐步形成的,具有梯度性的问题能够逐步引发学生思考,从浅显到深入逐步加强学生思维的范围和层次;注重问题的争议性,让学生产生不同的观念并进行争论,让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对于一些问题并没有唯一的评判标准,所以,两难性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社会的复杂性产生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思维更加理性;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但是这些正确的道理,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育,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道理的深刻内涵。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完全不符合这些原则,这样课堂教育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通过这种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差异性问题,让学生对书本上的道理对比现实进行思考,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理论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组织具有批判性思维意味的主题辩论活动

对于批判性思维来说,其内在的含义就是对一些观点或者事物的怀疑、分析以及批判,而这正符合辩论的本质,即思维观点的冲击,所以通过辩论,能够使批判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样将辩论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创造性。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材料和紧张的辩论,加强自身的思维逻辑,冲击对方的思维逻辑漏洞,提升自身观点的严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思品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升问题的有效性以及课程的辩论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思想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着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社会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内在素质。

参考文献:

[1]马萍,孙萍.高中生统计论断批判性思维水平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为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

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9

1评判性思维的课程设置

鉴于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护理教育者必须评估护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在设置与评判性思维相关的护理课程时,护理教育者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质量、组织方式以及学生如何吸收及评价这些知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抽象的理论知识或短时间的临床实践,学生应主动参与评判性思维的训练。例如,老师可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易行的护理操作,并让他们分析操作中包含的护理知识和关键的概念,逐渐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和情感倾向。通过练习,护理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辨证分析的思考能力,并且使评判性思维变成一种日常的思维习惯。正因如此,美国护理联盟要求所有的护理课程都应包含和注重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将评判性思维设置成一门独立的课程,融合了有效的评判性思维教学方法的护理课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考能力。正如Conger等所说,学习知识不止是获取事实,更是一个通过主动审慎的思考和理解以获得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的过程。

2评判性思维教学过程中的困境

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工作,有很多的教学困境。第一是教育工作者本身评判性思维知识的缺乏。如果老师不能评判性的思考,他也无法培养和传授学生高水平的评判性思维;反之,如果老师不固守陈规,信任和重视学生的观点与想法,愿意接受学生的质疑和挑战,则他的学生更容易学习和领会评判性思维的技巧和倾向。Facione等认为,角色示范对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尤其是评判性思维倾向十分有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然而,评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多维的概念,护理教师应认识到评判性思维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思考的策略和技巧、相关知识和使用评判性思维的倾向。护理教育者应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传统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研究证明,死记硬背,课堂教学和老师的绝对权威不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的技巧和能力。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国内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提出问题,质疑老师的观点。很多学生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害怕犯错或是太专注于正确答案。因此,我国的护理教育者应适当改变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评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Mangena等研究指出,参加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比上课或记笔记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他们提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因为学生的兴趣是学习评判性思维的基础。最近的研究表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导向学习法,概念图、询问法、反思写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3.1问题导向学习法(PBL)问题导向学习法是目前在护理教育中最被广泛研究和运用的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国外许多护理和医学课程都已运用问题导向学习法,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演绎推理、独立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能力。Tiwari等纵向研究表明,采纳PBL学习法的护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明显高于普通课堂教学的学生(P<0.01)。PBL组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愉悦的,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而普通课堂教学的学生认为他们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极度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Ozturk等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的确对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卓有成效。

3.2反思性写作指的是学生将其参与过的活动,例如课堂阅读、临床实践、小组讨论等内容记录下来,并反思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反思性写作可以给予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以供他们不断地总结和回顾所学知识,纠正学习中的误区和偏差,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护理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内容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建议。国外学者认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反思性写作对于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因而推荐护理院校应在护理课程中加入反思性写作的内容。Naber等研究表明,观察组学生在完成6次反思性写作的作业之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比对照组学生有了显著提高(P<0.05)。因此,研究者们建议,反思性写作可用于培养或评估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方法,从而弥补传统考核方式不能衡量学生评判性思维的缺陷。Fonteyn等研究也显示,相比于写普通的护理计划,学生更愿意完成反思性写作的作业,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作业能引导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3.3概念图是一种应用于护理或其他学科中的评估学生思维过程的学习方法。概念图是根据Ausubel的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和不同之处,从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长期记忆。简单来说,概念图是一个促进学生将新接触的知识与以往所学组织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通过这种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实现从记忆知识到自我思考的转化。除此之外,概念图能够减少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差距。研究表明,使用概念图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评判性思维的水平。

4小结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4-03

基金项目:本文为青岛农业大学2015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S152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兰兰,女,山东潍坊人,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公信力和信任度[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研究对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全面落实,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特殊性

1.评价目标的多维性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更多维度的目标定位,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能力,同时引领“三观”,进而灌输意识形态知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目标包括传授知识为重的知识之维,关爱生命为重的意义之维,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无疑要经过“知”与“行”的两次根本性转化。一是“知”的过程,即将书本知识内化,表现为学生对课程概念、内容及相关理论的记忆、理解和把握程度;二是“行”的过程,即将所学知识外化,表现为引起学生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及行为层面的变化,并进而表现为对集体、社会的积极影响[3]。第二个转化以第一个转化为前提和基础。

2.评价时段的综合性

与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目标多维性相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两大块,这就决定了在现实教学实效性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测验及卷面成绩的表现等,还要关注其延时性效果,包括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水准的提升,“三观”的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养成等。如果评价只注重即时效果而忽视潜移默化的延时效果,则失去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为核心和关键效果的评价,意义不大;如果只关注延时效果而忽视立竿见影的即时效果,则必然使延时效果失去作用基础,结果只能是既没有延时效果,又没有即时效果。所以,必须将即时效果与延时效果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时段的综合性。

3.评价原则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实效性评价原则的多元化:既注重科学性,又注重政治性,同时关注价值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与一般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巨大差异,不仅要侧重书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及应用,而且要考查背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该变化背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调整和转变[4]。简单来说,就是不能仅从学生的卷面成绩和课堂表现僵化地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而是要考量和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立场观点、道德规范是否内化为学生的意识理念和价值导向,是否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否有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

4.评价方法的双重性

思想政治理论n教学实效性评价是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对教学质量实证评估作出的质的鉴定。要对学生的有关书本概念、知识点及相关内容理解、记忆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查,无疑要增加量化指标,对其整体效果和业绩做数量化说明。但同时要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要处理的还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意义等主观层面很难量化甚至不可量化的指标,具有质性评价的内涵属性,只能用语言予以直观表述,只能定性分析,难以量化判断[5]。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中,要适当地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力求实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偏重显性效果,忽视隐性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可能显露于外,也可能潜隐于内。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卷面成绩更多反映的是有形的、可知的、外在的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往往是潜隐于内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未来行为准则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都会产生深远且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这种内在影响难以捕捉衡量,但在其评价过程中却不容忽视。在实际教学评价中,人们往往看中外在的、直观的卷面成绩及课堂感受,而忽视内心的、思想等深层面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隐性效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影响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真实评价。

2.偏重近期效果,忽视长远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期效果主要是指学生能否记住和理解所学课程的概念和基本观点,以及是否具备运用相关理论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效果的测评主要通过练习、考试、考核等方式来检验,并且往往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近期效果,其远期效果更不容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远期效果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及日常行为变化,以及其思想行为变化是否对集体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根据意识决定行为的理论,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反映的是学生内在素质转化为外在行动的程度,而这一转化往往在教学过程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现实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衡量标准,往往偏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是否学会了、真懂了、真信了以及是否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实践缺乏监测和跟踪。

3.偏重直接效果,忽视间接效果

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之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起学生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精神面貌的积极变化,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和工作,这是直接作用效果;由直接教学效果带来的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工作积极性提高往往会在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对集体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当时,还会影响未来,这是间接效果[6]。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间接效果的作用要远大于其直接效果。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教学实效性评价中却往往偏重直接效果,忽视间接效果,很大程度上存在“本末倒置”现象。

4.偏重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内容只注重对学生所学书本知识、概念和知识点的考核和评价,相对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养成程度的衡量,忽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程度的评价,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主要是一种质性评价的内涵属性[7]。这种评价方法静态单一,无法体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进行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考查需要做到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评价,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的特殊性和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构建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和教W目标的实效性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1)评价目标方面,构建知识、能力及价值的多维度考查目标。就知识而言,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课程中牵涉到的概念、术语、理论、信息的理解、记忆和掌握程度;就能力而言,除了一般意义的技术和能力,在此更多强调的是政治层面上的敏感力、鉴别力、判断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就价值而言,取决于其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支柱、价值内核、理想信念去身体力行[8]。

(2)评价时段方面,将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学生课堂表现、卷面考核成绩这一即时教学效果,又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三观”变化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养成情况等这一相对长期的教学效果。

(3)评价原则方面,努力实现科学性、政治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考查,既要考查其作为专业课程的科学性,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概念、内容及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又要考查该课程在满足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政治主渠道作用,同时,还要考查该课程相关理论和规范是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并作用于其未来“三观”的确立。

(4)评价方法方面,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既涉及基础知识、理论观点这些可以量化而且能够量化的指标,又要处理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价值理念等主观层面的难以量化甚至不可量化的指标[9]。对于前者,我们在现实的实效性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定量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增加量化指标,对其整体效果和业绩作更为明晰的数量化说明;对于后者,我们要意识到其需要质性评价的内涵属性,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陈述评价作用。

因此,要想客观、全面和科学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的要素领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巧妙结合。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2]李 萍,林 滨.试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 61-64.

[3][6][7]闫华飞.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