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1:52

金融工程的概念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1

关键字:资金融通;辩证逻辑;商榷

引言

林宝清教授在《金融研究》04年第9期发表的《论保险功能说研究的若干逻辑起点问题》(以下简称林文)一文中详尽阐述了在研究保险功能等问题时应注意的一些逻辑起点问题,强调建立共同的逻辑平台是研究保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具有相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文中所提出的四个议题也颇有兴趣。但仔细拜读后发现林文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和阐述有待商榷。

一、保险的属概念和保险的种概念

正如林文中所指出的,在对保险理论演绎推理时首先应当对保险概念的属种关系进行严格的界定,明确是从保险的属概念还是种概念范畴来阐明保险形态。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对于保险属概念来说都是种概念。但是在研究保险功能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坚持从保险属概念的定义出发,来演和推理保险的功能”,从而得出“保险种概念的功能应多于保险属概念的功能”这一结论呢?

这首先要解决应该采用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来分析的问题。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作为思维科学在认识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着眼界水平的差异,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在反映事物确定的特性和简单的关系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遵守形式逻辑的要求仅仅是认识的初步,要反映现实的矛盾,要反映充满矛盾和运动着的客观世界,要把握具体真理,仅靠形式逻辑这一思维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辩证逻辑。辩证逻辑体现着认识的更高深的阶段。

辩证逻辑要求我们,在认识概念时,要从抽象概念阶段上升到具体概念阶段。在抽象概念阶段,外延与内涵之间呈反比关系,概念所概括的对象范围越大,它所概括对象的内涵就越少,也就是说,作为种概念的财产/人身保险比作为属概念的保险具有更多的属性;但是在具体概念阶段,其情形恰恰相反,概念所概括对象的范围越广,它所反映对象内部本质就越丰富,内涵就越深刻,即保险应当比财产/人身保险具有更多的属性。因为具体概念是从质和量、内涵和外延的对立统一中来反映对象的,因此它克服了抽象概念单纯从量上和形式上考察的局限性。

综上分析,对于保险属概念与保险种概念的探讨,建立在辩证逻辑的基础上似乎更为合理,保险属概念的功能应当涵盖保险种概念财产/人身保险的功能。并由此可知,我们说储蓄寿险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那么,保险也就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

二、保险金融说与保险非金融说

在这个问题上我赞同林文的观点,即保险非金融。但对此结论的某些论证过程存有异议。原文中存在两点值得商榷之处:1.“寿险相对于保险来说是种概念,它是保险与储蓄的嫁接。而在保险的性质中不存在任何的储蓄因素。”2.“保险既非金融,那么,保险是否具有资金融通功能呢?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显然仍应归结到应当运用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的问题上去。寿险是保险的一种,在对寿险及保险概念的认识上升到具体概念阶段后,应当认识到,寿险所具有的属性包含在保险的属性当中。这一点已在前文中作了具体阐述,不再赘述。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保险虽不是金融,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保险不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首先,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应该具有完全相同的内涵和外延,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质疑。根据逻辑学的知识,这一命题的逆否命题也为真,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完全相同,或者说只要有一点不同,这两个概念就不相同。保险和金融显然有种种功能上的区别,所以保险不等同于金融。但是概念的不同不能推出其外延的互不相容。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苹果和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苹果有“甜”这个属性,梨也具有。显然不能因为他们概念的不同而否定他们在所有属性上的共同点。其次,保险和金融不单单是概念的不同,它们本不属于同一个概念层次。普遍认为银行、保险、证券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而且从学科划分上来说金融是二级学科而保险是三级学科,金融较保险而言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划分必然是因为保险具有金融的某些特点,单从逻辑意义上讲,由保险不是金融推出保险不具有资金融通的属性这一论证过程也是值得商榷的。

三、保险功能说与保险公司功能说

将保险功能与保险公司功能区别开来讨论是有必要的。林文将保险的功能总结为“分散危险、补偿损失、积蓄保险基金和监督危险”四点,保险公司的功能总结为“组织经济补偿、掌管保险基金、防灾防损、吸收储蓄和融通资金”五点。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保险公司的前四项功能均能与保险的功能对应,唯独“融通资金”一项不能与保险功能形成对应。在保险不具有资金融通功能的前提下,却将资金融通划为保险公司的基本功能,这一点值得商榷。

保险是保险公司的核心产品和服务。保险公司缘何能融通资金?因为积聚了大量保险费。保险费的积聚是保险发挥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的前提,保险公司只需保留一部分保险资金满足一段时间赔偿和给付需求而将大量保险资金进行投资也是保险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保险资金的积聚和投资是紧密联系的过程,是由保险本质决定的基本功能,因此,将保险从融通资金这一功能上剥离是不太妥当的。同时,保险公司将其核心产品所不具有的功能列为自身的基本功能也是令人费解的。

四、结语

面对关于保险的林林总总的说法,林文及时地提出从研究保险的逻辑起点入手,建立共同的逻辑讨论平台无疑为当前理论界的探讨起到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对于保险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林教授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和初衷无可非议。我对于原文提出的“保险功能内源说与保险功能外源说”等观点十分赞同。但在一些问题上特别是在保险是否具有资金融通功能的问题上我认为还有商榷的必要,因而在此提出。逻辑是认识真理的工具,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应采用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建立共同的逻辑平台才能使学术争论处于同一个起点、具有共同的基础。常以正确的逻辑来规范当前对于保险的讨论对于保险理论研究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宝清.论保险功能说研究的若干逻辑起点问题.金融研究,2004年第九期.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2

关键词:物流金融 融通仓 仓单市场 物流银行 物流保险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 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 、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 (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 “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 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等主要职能,总结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等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收到成效。UPS的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中储股份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等案例对理论做出很好的印证。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3

关键词:金融工具 发展 应用

1. 研究的背景

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中,金融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金融工程在世界金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世界金融业发生了全面的改观。近10多年来,中国金融业走过了由依附发展和金融压制到逐渐形成金融体系和加快金融深化的过程,这无疑得益于中国的后发优势。由于发展金融工程可能是中国实现金融赶超甚至经济赶超的重大机遇,这种独特的战略位置要求中国必须将金融工程的发展提到应有的独特地位。因此,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我国经济、金融将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关键时刻,探讨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金融工具的分类

金融工程要想解决实际的金融问题,必须使用一套工具。马歇尔和班塞尔将金融工具分为概念性的和实体性的两大类。

(1)概念性工具包括使金融学科成为正式学科的那些思想和概念。概念性工具包括估值理论、证券组合理论、套期保值理论、会计关系、以及各种不同企业的税收待遇等。概念性工具是金融工程的灵魂,在概念性工具的指导下,金融工程师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使金融工程思想得到具体的应用。

(2)实体性工具包括那些可被组合起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的金融工具和手段。从一个很宽的层面看,这些金融工具包括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期货、期权、互换协议,以及由这些基本工具所形成的许许多多变形。金融手段则包括了如电子证券交易、证券的公开发行和私募、存架登记,以及电子资金转移等新事物。

3. 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金融工程工具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可以说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金融工程的工具。从直观的现金工具,如商业票据、同行拆借、货币、借贷,到资本市场中的工具,如股票、国债、国库券,再到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大家所熟悉的“四期”:远期、掉期(互换)、期货、期权,甚至连贵金属和固定资产都可以作为有效的工具为金融工程解决问题服务。而从狭义的角度讲,金融工程工具主要为“四期”,以及在它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衍生金融工具。

(1)我国多将货币期货称为外汇期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中国外汇管制的放松,一些未经政府批准的外汇期货经纪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公司在沿海沿江城市从事所谓“外盘”买卖,即帮助国内客户在境外市场进行交易,交易多以非标准的外汇期货—外汇按金交易形式出现。保证金比率由1%一20%不等。由于大多数期货公司不具备境外市场操作资格,或根本就没有连通国际市场,只在内部“对冲”、“对赌”,搞“黑箱操作”,同时也大量存在隐瞒交易、收取高额手续费等蒙骗坑害顾客权益,将资金大量汇出境外等现象。

1993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令在当年6月底前封掉一切非法外汇期货交易机构。但为了方便国内企业保值和调剂外汇头寸,1992年7月,上海外汇调剂中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汇期货市场。深圳外汇经纪中心后经批准,深圳外汇经纪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一家开办代客外汇按金买卖业务的金融机构,保证金比率为5%。1998年起,中国银行开始办理远期外汇交易业务。

(2)股票指数期货

中国股市发展不久,海南证券交易中心便在1993年3月推出了深圳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标的物有6个(交割时间3个乘以股票指数2个),并依照国际惯例建立保证金等各项制度。有关方面认为当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会加大市场的投机性,不利于培养股民的投资意识和股市的健康发展,故于1993年9月底全部平仓停止交易。近几年,国内理论界一直有人呼吁要开办股票指数期货,不少论著甚至设计出了中国股票指数期货的运作机制。

(3)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

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属于股票期权的两个变种。可转换债券是股份公司发行债券或优先股时,规定其具有转换特性,持有者在债券有效期间可以选择按规定获得应有的债券利息(如为可转换优先股,则为优先股息),或者按规定将之转换成发行机构的普通股票。认股权证允许持有者按一定价格(认购价格)在一定时期内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认股权证和一般期权一样,其时间价值是随剩余有效期的缩短而递减的,其内涵价值则随股票市价与权证认购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中国过去发售的新股认购中签表就属于这种权证。

(4)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是一种利率期货。中国国债期货交易最早于1992年12月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当时针对市场上流通的国库券设计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但由于当时国债期货市场尚不发达,证券金融秩序比较混乱,投资者对这一新兴投资工具难以理解,所以只在20多个会员中内部交易,而实际交易的却只有万国证券等5家会员。伴随国债市场发展和金融环境的改善,上海证交所对国债交易运作机制、合约设计等进行了较大修改,并于1993年10月25日正式向社会范围内推广。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国债期货的功用与交易方法逐渐为广大投资者所认识和利用。成交量开始猛增,由日成交量不足亿元的小市场发展到1995年初日成交超千亿元的庞大市场。

参考文献: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4

【关键词】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实践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背景、概念及在我国的进展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并将其用来作为讨论危机的原因之一。2009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此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所采用。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得到G20峰会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同时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要求。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与集中清算,以及信用评级、银行业务模式和“影子银行”等等。

就目前而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有关工作,重点是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在总行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深入学习领会有关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切入点,积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运用。

二、准确理解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过程管理而非单纯的结果追求。理论层面已经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作了初步的概况和归纳,并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过程中。宏观审慎强调系统性和风险防控,所以它只能通过过程管理去实现终极目标,没有扎实的过程监督、风险提示、预警和防控机制,最终的结果也很难确保理想。另一方面,如果只追求结果而对过程重视不够,由于宏观审慎管理效果的评估滞后性,其结果往往可能表现“良好”,而其中的风险也许正在积聚甚至一触即发,所以必须强调过程管理。

(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系统管理而非单纯的功能监管。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看,到目前仍然实现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或者说微观审慎管理的职责很明确。但具体到整个金融体系或者系统性金融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定位和表述已经很清楚,央行应承担更多的职责和具体工作。人民银行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具体推动者和实施者,必须以系统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分类、计量和处置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避免整个金融体系或较大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爆发和蔓延。功能监管无论从口径、手段还是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操作工具看,其都有很强的边界范围,但系统性风险往往“无的放矢”,所以它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客观上要求实施者必须保持不间断的警觉。

(三)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微观层面的技术支撑。由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还在不断的改革完善过程中,金融活动仍在深化当中,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领会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基本理念的条件下,在区域层面做出最积极最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在技术层面对管理手段的探寻,等等。换句话说,还没有统一的工具服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只能在大的政策框架下,探索适合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征的具体宏观审慎管理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从而推动金融稳定工作的细化和深化。

(四)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管理的主流趋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对危机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在金融监管层面的共识还是取得了较大共识,那就是必须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构建逆周期的政策框架体系。我国也在这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和推动,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也必须在金融宏观管理理念更新、手段创新和步伐跟进上做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尤其在民间融资和金融行为活跃的地区,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人民银行要做的工作很多、内容很丰富,加之实践对象相对全面,还能在培育人才、锻炼队伍和扩大影响等诸多领域和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三、分支机构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前提和思路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5

在银行股的带动下,包括券商、保险在内,金融股发动了一波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不但轻松突破半年线、年线压力位,还一举站上2200点大关。

四因素促成银行暴涨

上海自贸区触发更多的金融改革、优先股、经济回暖态势明确以及低估值是银行暴涨的主因。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成为最近经济改革的热点话题,金融改变也催生银行的希望但更直接的导火索是优先股的推出。优先股到底是什么?为何对银行股有那么大的推动作用?

通俗易点说,优先股不能流通,每年分红固定,没有表决权,没有规定最终到期日,它实质上相当于一种永续性债券。

优先股对大盘股是大利好,大股东天量股份被锁牢,大盘股变中盘股了。这样对二级市场的压力会小许多。实行优先股制度,主要是针对大蓝筹,银行股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银行股分红率高,保险资金、养老金都喜欢这类固定收益类。而且银行股如果再融资时选择优先股,不会增加流通股,对二级市场就没有了压力。

除了政策利好以外,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确立对银行股也是利好。从最新公布的CPI、PPI、发电数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8月份经济数据都充分表明经济回暖,历史经验表明,银行上涨周期和经济增长周期密切相关,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向好无疑为银行股的上涨奠定基础。

银行股此前极度不理性的低估值也构成了巨大投资价值。其实2012年12月份至2013年2月份市场已经领略过估值弹簧压缩至极致之后的反弹动能之狂暴。过去的半年,银行受贷款质量、利率市场化等压力而深跌,但极度不理性的低估值构成的巨大投资价值。

对于银行股上涨能否持续、能涨多高?国泰君安认为:经济悲观预期边际改善是本轮反弹的核心逻辑,只要逻辑未破坏,上涨将继续;预计9月经济数据还会惯性向上,三中全会前政策维稳预期强烈,因而,判断有银行股有接近3个月的安全期。

银行个股基本面大致相当,选股优选与自贸区概念有交集的个股。预计自贸区的首批试点银行名单将更多地来自于总部在上海的银行,主要是浦发和交行。这些试点银行将有望获得自贸区内利率竞争的自由度和相对优势。国泰君安认为浦发银行在自贸区受益程度、优先股获批进度、政府对浦发的整合力度、银行内部改革力度、金融互联网推进速度等方面存在超预期,是本轮反弹当仁不让的龙头。若以自贸区的线索延伸,则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会是下一批受益者

参股金融股随风起舞

随着金融板块的大幅飙升后,一些参股金融概念股的上市公司的估值应重新估算,尤其是一些大幅参股的投资类公司,必然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目前参股金融股的上市公司主要分为四类,一类是参股银行的参股金融概念股;一类是参股券商的参股金融概念股;一类是参股保险的参股金融概念股;还有一类是参股信托的参股金融概念股。

去年12月至今年年初金融股也有过一波颇为壮观的行情,除了银行股大幅飙升以外,参股金融概念股也都有非常不错的涨势。哈投股份、西水股份、东方集团、新希望、南京高科等尽皆出现飙涨。这样的情况本周也开始出现。

不过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重复。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核心是金融改革,上海本地参股金融股因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参股银行的个股)。本次参股金融股的炒作也首先从具有参股上海本地金融的概念股开始。周二,锦江股份(600754)、新黄浦(600638)、航天机电(600151)、上海建工(600170)、上海贝岭(600171)集体涨停。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6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体系解释;司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7)05-0063-07

一、问题提出

美国次贷危机后,“金融消费者”及相关概念进入我国理论界、实务界视野,围绕金融消费者的讨论方兴未艾。汲取历次金融危机教训,各国着力于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构建,我国以金融消费者身份识别为中心的保护机制框架也逐渐清晰;然而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实务与理论界未形成统一意见①,甚至各自内部尚有分歧。学界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范围呈扩张态度;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看,多见于行政执法对于行业的整顿,缺乏具体条文对司法进行具体指引,且效力层级各异的法规中,难以梳理出一条“主体确定、保护方式明晰、救济方式统一”的逻辑主线,因此司法适用“金融消费者”保护态度较为谨慎。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理论、立法与司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前者的争议往往导致司法的不确定性,金融消费者司法裁判结果目前尚无明确梳理,金融消费者研究也鲜有实证研究方法②。

本文对“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进行梳理,对整个体系过度依赖体系解释、扩大“消费者”内涵以解决体系逻辑不畅提出质疑;结合2012―2016年涉及金融消费者概念阐释或演绎的司法判例,将部分涉及的问题置于实践范畴中进行考量,针砭以金融消费者概念为核心的保护体系在实践中的弊端,以期找到其他替代性思路,从而对当下“金融消费者”理论研究、立法工作产生一定指导性作用。

二、体系解释与上位概念疏漏

既往研究对金融消费者概念主要存在两种阐述模式:体系解释的阐述与比较法的引证,但后者往往是前者论述的注脚、补充,因此实为一种界定方式――现有立法与理论框架中金融消费者概念从属于消费者,以属概念的定义范围对其进行确定,而后兼顾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性,对其展开种差内涵的具体补充。但是属概念即消费者之定义中存在的争议在种概念的讨论中也会涉及,在金融领域中甚至会产生异化,进而影响整个解释体系。体系解释背后难免存在着“法教义学”的影子,而经济法、金融法领域对教义学的概念较为陌生。

(一)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解释逻辑

从法律法规看,我国最早的成文“金融消费者”规定来自银监会2006 年颁布并施行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该指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监管要求,过于原则化的条文没有厘定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这也是次贷危机前金融消费者保护未受重视的一个缩影。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2013年印发文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的通知,对金融消费者做了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买、使用金融机构销售的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自然人”。该定义实则突破了消费者属概念中强调以“生活消费”为目的的限制,但从效力级别与适用范围来看,该试行办法与理论界的期望相去甚远。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保护金融消费之措施做了进一步说明,但对于其定义依然没有正面回应。

学界试图通过将“金融消费者”概念纳入到“消费者”概念之下,这也是体系解释使然,但不论属概念逻辑的自洽还是种概念特殊性的演绎都难言圆满。理论界将《消费者保护法》(下称《消法》)第二条进一步归纳为“消费者”若干基本特征:自然人主体,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行为以及生活需要目的(梁彗星,2001),并将该特征延伸至金融领域③。思及传统消费者概念适用于金融领域时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有金融行业立法在保护性上的不足,因此在种概念之外,有必要对属概念进行进一步明确。对于属概念的忧虑来自现行立法――由于我国消费者保护体系自身尚未成熟,在传统消费者领域还不能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以此延伸的金融消费者特殊保护举步维艰。

从性质上看,金融消费者较消费者而言权益更易受到侵害,若不采取精细、针对性规范,难以有效维护金融秩序。对种概念特征的具体论证,学者多引入域外事件或观点相左,譬如本轮次贷危机中美国住房贷款次级抵押贷规则、信用卡市场的坏账处理方式等等,甚有引用激进观点认为消费者保护不力为次贷危机产生原因者(PWG,2008)。同时引入外域立法经验对自身观点进行佐证,反复出现的立法例有1999 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2012年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2000 年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以及2011 年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等等,各国法律对于金融消费者定义或宽松或揽粒因而总有自证之据。当前金融消费者之定义大意可概括为,“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商品或接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的个人投资者”,且对其具体保护当建立专门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以具体实现。

(二)上位概念模糊界定

消费者被视为金融消费者的上位概念,消费者定义的分歧并未在金融消费者的讨论中消弭,上位概念本身的不明确性给实践带来很大困难。《消法》颁布至今历经两次修正,就概念而言未对其内涵、外延做出正面界定,而是通过调整范围“间接”阐明“消费者”为何。详言之,1993年《消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该条也为2009年、2013年两次修法所沿袭。从纠纷看,体系内部未形成统一意见的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对于“生活消费”的具体理解与对于单位是否能构成消费者的讨论。

其一,法条中“生活消费”措辞框定的狭小行为范围让很多行为难以纳入《消法》保护。消费者是消费主体,但从字面看《消法》中涉及的消费者仅指“生活资料的消费者”,并未囊括所有消费者,概念的错位难以区分个人消费行为与个人经营行为。实践中对于农业生产者购买农产品生产原料的认定,难以划入“生活资料”的范畴;另外对于“知假买假”行为的判断,非“生活目的”的行为是否构成惩罚性赔偿各地判断亦不同。

其二,《消法》未言明单位能否受其保护。1985年《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第二条明确排除单位消费者的规定已被1993年《消法》抹去,然而近年来持有单位亦受《消法》保护的观点应者寥寥。主流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指个体社会成员, 不包括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最高法院近期明确了该观点④。客观上看,合伙、公司等商事主体为自身存续、维系组织基本运转,的确存在购买或接受一定服务的需求;该问题当前在实践中依司法惯例已得到了解决,但无法依原本概念体系获得圆满解释。

(三)体系解释延续与扩大的问题

体系解释必然会使属概念的争端进一步延续。从当前争议看,“消费者”概念的若干问题悬而未决对整体法律适用及消费者保护产生很大影响,这些问题往往处于解释学的边界点、传统消费者理论未讨论之处。

一方面,与上文所述“消费者”的自然人属性基本确定不同,“金融消费者”是否限于自然人尚未有定论。有观点认为仅自然人可构成金融消费者,非自然人进入金融领域一般具有相应技术与经验,不应当受特殊保护。另有观点认为决定是否参照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情况是具体判定“交易双方实力悬殊、交易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邢会强,2009),若符合该条件均可以金融消费者处之;金融作为一种资金融通方式,非自然人亦有平等接触之机会。有学者进一步指出金融消费者之定义并不是依据是否为自然人而定,自然人亦可能为金融专家,而“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可作为其标尺。从立法来看,前述《管理办法(试行)》将金融消费者界定为自然人,但是该条款效力仅限于人行下辖系统而非整个金融行业,囿于人行监管业务的传统与特殊性,自然人与法人原本即分而视之,鉴于当前“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该条效力是否扩张适用于整个金融行业尚不确定。

另一方面,消费者概念行为需符合“生活所需”要件延伸至金融领域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金融行为”与日常消费行为不同,难以满足“生活所需”的要求。普遍认为当下除金融企业从事金融投资服务外,大多数个人或家庭的财产都存在投资金融服务获取利益以保值、增值之需要,“金融行为”可使个人、家庭的生活水平提升。另外,带有“投资目的”的行为是否依然能涵摄于“生活所需”扩大解释的范畴,何为“投资目的”亦难获得清晰解释。事实上该问题与前述问题存在一定重合之处――对于保护主体之确定前述问题以“自然人”标准区分,而此处讨论行为以是否带有“投资目的”纳入保护范围。有观点认为基于“投资者的适当性”应当区分投资者与金融消费者身份,其中有理由认为依据原有证券、银行等立法,对于投资者之保护已然足够;又有观点认为机构无法构成消费目的因此难以归入金融消费者之列,“金融企业的经营客体不是消费品不能用来进行生活消费,金融企业客户实施的主要是投资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反对者认为传统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买者自负”理论有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金融交易中的买方依然有必要受一定保护(陈洁,2011)。

体系解释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解释、补漏目前并未达成一致,未回应之问题并非在司法实践中不会出现。因此很多学者尝试从消费者体系解释之外对两者进行解释,譬如有学者认为金融消费者之概念独立于消费者概念,应当尊重其自身发展轨迹,也是“对投资服务的消费者保护法制独立发展的回应”。当然,金融法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并非利用体系内部逻辑解释新概念,应对纷繁复杂的金融创新,金融法采用相应创新方式应对,较之英、美立法进程,金融消费者内涵与外延的确立非理论推演的结果,而是实践产物。因此对金融消费者解释的未圆满之处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实践赋予该概念体系的含义。

三、“金融消费者”司法现状:一个实证研究

金融法领域实践往往给理论带来极大支撑,甚至有学者指出金融法的规制路径并非法律指引,而是社会、政治甚至文化的选择,因此研究裁判性文书中对金融消费者展开的阐述实有必要。囿于金融消费者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等制度尚未成型,司法判决依然是金融消费者获取救济的主要途径。笔者以2012―2016年全国法院裁判文书为样本,对于司法实践中“金融消费者”进行实践问题的归类。笔者发现金融领域消费者纠纷案例较多,但鲜有在判决书明确提出“金融消费者”概念,并进行进一步说理的案件。本文在比较理论、实践差异的基础上,对判决书中涉及“金融消费者”概念案件的整体情况进行一定梳理。

(一)研究方法综述

本文以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1日,时间跨度47个月的57份判决书为研究对象,最后检索时间为2016年12月2日。笔者以“金融消费者”为关键词在“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目标结果97个,其中包括行政案件5个(具体包括(2016)沪03行终273号等五起行政诉讼案件)。因检索报告将数据库判决书中含“金融消费者”语词案件全部纳入检索结果,笔者进一步筛选样本中目标民事案件,将内容不合格的判例剔除出颖荆共得原、被告诉求及法院说理中提及并适用“金融消费者”含义案件57个。该筛选中剔除案件包括以下三类:第一,判决书中“金融消费者”仅为指代作用,未对具体含义展开;第二,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条,说明非金融消费者相关问题;第三,涉及“银行金融消费者投诉书”等具体适用中非为说明“金融消费者”等情况证据(譬如(2015)株中法民二终字第141号)。

从数据库检索结果看,数据存在数据缺失现象。本次实证研究对象为涉“金融消费者”且民事诉讼中对其含义展开讨论之案件,在符合要求的57起案件中包括36起二审判决、22起初审判决,但所有36起二审民事判决中有13起裁判文书数据库中并无对应一审判决文书。从样本分布时间看明显存在2013年前的数据断层期,虽有涉及“金融消费者”概念尚未普及之因,但从数据内生原因看不能排除数据库2012年前数据残缺因素。

(二)案件数量

将57起涉及金融消费者裁判案件按判决时间归类,2012年以来诉讼案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从增长趋势上来看,以每年接近2―3倍的速度增长。因研究未统计2016年全年数据,且判决时间与上传时间存在时间差,导致2016年数据偏少,笔者预计2016年案件约50―60起。从具体判决时间看,现有2016年数据以8月之前的案件为主,若以平均数处之约50起;若参照2013、2014年涉及金融消费者案件判决书上网时间,大约为8个月,如此计算2016年案件大约为60起。

金融消费者保护在实践层面案件的匮乏并非个案,以金融消费者保护起步较早的美国银行业为例,金融消费者保护成效远未达预期:有实证研究表明,1990―2004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没有提起一起违反金融消费者保护条款的诉讼; 2000年至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在OCC职权范围内进行的69 起件行政罚款案件中,仅6 起涉及金融消费者(Levitin,2009)。由此也可以看出,实践中即便存在“金融消费者”制度,其运行也并非顺理成章。

(三)案件地域性

从案件发生地点上看,案件分布于上海、内蒙古、北京、浙江等14个省份。笔者统计、归类案件属地时以审判地原则为主,兼考虑民事诉讼l生之特殊情况。譬如(2016)内01民终120号等8个案件实际由内蒙古法院管辖,但该管辖权基础为指定管辖,具体来看天津爱尔爱司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在诉讼前两年已撤销,因此笔者将其依然归入天津市。

从数据看,上海、天津、北京、广东发生的案件远超其余省份,其中自然有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保护意识较其他地区强的优势,亦有金融服务和产品复杂,纠纷经常产生的原因;尤其笔者注意到在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小额借贷等金融交易频繁的城市往往诉讼案件发生频次较高,譬如涉及天津期货交易所的纠纷与温州法院判罚的一系列案件。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一种嵌入原有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新内涵,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入司法实践的“试验田”也不失妥当。

(四)消费者弱势地位

诉讼案件的原告、被告间关系较为一致,57起案件中有55起围绕客户与金融机构间的委托合同、服务合同等契约关系展开,主体涉及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仅有的两起非契约关系案件为不同原告光大证券内幕交易,均以原告败诉结案((2015)沪高民五(商)终字第61号、(2015)沪二中民六(商)终字第323号)。

在全部的57起案件中,适用“金融消费者”概念的主体以法院为主,在47起案件中法院主动在说理过程中加入了对于“金融消费者”特殊身份的保护,另有9起案件由原告提出金融消费者特殊保护之诉请、1起案件由证监会认定金融消费者身份((2014)闵民四(商)初字第108号)。

法院援引“金融消费者”概念主要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认定金融消费者在诸如举证能力、过错分担、告知义务等程序与实体方面存在保护必要。在法院支持或部分支持原告诉请的47个案件中,因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技术疏忽过错不应由其承担而支持原告的案件居多,为22个;一般法院通过利益衡量得出该结论,“从利益衡量角度来看,对于本案因伪卡盗刷产生的损失风险,由被告先行承担能更好地真正保护原告作为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整个银行卡业务的良性健康发展”((2015)浦民六(商)初字第1525号)。另有小部分案件因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收集证据困难,法院将部分举证责任转嫁于金融机构,此时法院认为,“因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提供者,相比储户以及其他金融消费者而言,举证能力更强、距离证据更近,故根据公平原则和诉讼经济原则,对储户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银行应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2016)鲁1002民初3329号)。另外,基于消费者尤其是金融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法院特别强调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从数据整体来看,金融消费者在司法程序中的地位依旧不甚明确,适用标准也远未统一,相关问题正在得到重视却依然远远不够:金融消费者涉及的诉讼虽逐年增多,但是整体的数量依旧十分稀少;从案件体量分布看,金融活跃地区的案件较多;对于金融消费者具体含义的理解各地均有自己的经验,但是整体并不统一;案件整体种类较少、类型化现象严重。从样本所反映的情况看,理论对于“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模糊,司法实践正逐渐形成既有的一套裁判经验,但这种裁判经验颇受地域限制。

四、理论争议的司法回应

实证研究与解释学并非矛盾,而有取长补短之功效。司法并未直接回应金融消费者概念之问题,对于其保护的裁判逻辑也未有统一,在讨论焦点与高频案件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理论未给予实务足够的支持,且学界未有争论结果的问题给实务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模糊地带正是体系解释延伸问题:消费者针对的具体对象。尤其是“投资行为”是否应当纳入保护范畴存在很大争议。

(一)理论与实践关注点偏离

体系解释在阐述金融消费者特点时往往将其置于P2P、小额贷款等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予以讨论,从现实情况看,金融消费者涉诉案件远未涉及该方面,反而多见于“银行卡”相关纠纷案件,具言之,审判文书内容集中于银行与储户之间的信用卡、储蓄卡纠纷,亦有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合同权利义务问题。

上述案件类型单一亦体现在案件模式的类似,统计的57起案件中有26起信用卡“盗刷”案件,对于此类案件又因持卡者是否存在过失分为两种保护模式:若为盗窃、抢劫或其他不当方式取得消费者银行卡,并利用该卡盗取财务的,法院判定对于持卡人密码的保护存在疏忽情况由银行举证;若为伪造持卡人银行卡盗取财物的,法院则认定由银行先行承担责任,后由银行向违法人追责。

涉及P2P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类案件尚未出现援引“金融消费者”定义,并非该定义无适用余地,更多体现着法院对未有明确指引概念的谨慎态度。这在大多数案件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援引被用于举证责任的分担和判断是否存在过错方面可见一斑,两者均为法官自由心证判断范围。互联网与新金融业态下的金融运行的确可能使消费者更多地暴露在不利环境之下,其具体行为规范指引等实有讨论必要;但对于传统金融常见不当行为,亦需要进一步明确法律之适用。

(二)地区性判例习惯形成

对于单一案件类型,笔者发现对于金融消费者内涵与救济措施的具体认定存在着一定分歧,但这种分歧体现出地域效力――不同地域对于案件审理、消费者权利的认定往往不同,而相近法院在具体裁判方面达成一定共识。

在消费者与金融消费者差异方面,各地法院也达成共识,“在金融领域消费者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在信息搜集、获取、了解方面更为薄弱”;虽然基于一定共识,但对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保护停留在“理念”指引层面,法院除《消法》外难以援引更为贴切的条文,判决书的说理仍须依托其他法条,甚至出现了法院以未生效法条说理的情形。

对于具体案件的判断,地域相近的法院基本统一意见。譬如信用卡纠纷案件,法院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大致有过错减轻、告知义务与举证能力弱三方面,相同法院对于金融消费者之内涵及救济判断大致相同。譬如浙江温州中院在(2015)浙温商终字第2320号与(2015)浙温商终字第2331号案件中认定银行比信用卡被盗刷的金融消费者“举证能力更强、距离证据更近”,而判决支持部分诉讼请求。同样的,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16)内01民终120号等8起案情类似案件中,均认定一般金融消费者不具备辨认金融机构是否具有一定资质的能力,并确J金融消费者与涉诉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关系。整体上看,上海各区、浙江各地法院亦基本保持同案同判,对于金融消费者的认定标准也比较统一。

(三)理论的“弱实践性”

前文提及体系解释延伸产生的两个问题:对“投资者”身份判定困难与金融消费者之主体是否当为自然人。前者在个案中频繁体现;后者并无相关争端,即当前案件未有单位援引金融消费者保护维护自身利益。

各地法院对于投资行为是否属金融消费者保护涵摄之范围意见不同,有判决书承认“包括业余证券投资者在内的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人的消费者身份”((2016)粤03民终4548号),也即法院认为符合金融消费者的投资者需具有两层特征:个人与非专业。亦有法院认为,“股票交易属于投资行为,其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证券投资活动,并非消费,不适用《消法》”((2016)辽02民终344号)。

但是从救济的行为看,涉诉案件的投资行为绝大多数包括银行存款、保险、股票以及其他理财产品,投资行为的具体界定对个案的法律适用十分关键。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纠纷占到了所有案件的23%,此类案件中一般法院判令金融机构对其金融产品负解释、明示告知风险等其他义务。从判决看,对于银行存款、保险各地法院均视其为金融消费者正常之行为;但是对于股票投资,各地法院均视其在金融消费者常规行为之外,法院争议大多聚集在个人理财产品是否构成“金融消费者”保护之范围。

在57起案件中共有24起涉及理财产品,笔者发现对于理财产品处理问题中法院存在“骑墙”做派:对于投资者以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或其他基本权利之案件,除个别特例外均以因保护金融消费者正当权利为由支持,“将消费者保护理论及立法扩展到金融领域,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培育理性的金融消费意识,规范金融市场服务行为,推动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有效维护金融创新、发展和安全,是中外金融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领域的普遍理论共识和立法趋势”((2016)粤03民终4548号);但对于投资者以金融消费者身份,以获得惩罚性赔偿案件,法院无一例外驳回,“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不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适用惩罚性赔偿”((2016)沪民终146号)。

五、解释学反思与可能路径

整体上看,金融消费者保护在理论上的讨论对司法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案件发生数量变化趋势上;但是囿于高位阶规范的缺失,整体诉讼案数量偏少,各地裁判结果、适用法律差异较大。对于学界讨论的自然人主体、投资者保护等问题,实务界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立法、理论对于司法的作用不但体现于法条、学理指引上,对于司法实务中法院具体问题适用法律明确性的要求亦需要有足够的关怀。虽当下司法裁判环境并不理想,但司法仅仅只是法律适用的一个环节,还有诸如行政执法、守法等等环节,金融消费者定义对整体立法构架的作用当纳入一个更宏大的背景进行讨论。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金融消费者保护既不能简单理解为普通消费者保护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也不能狭隘理解为金融监管目标的扩张”(林越坚,2015)。

不论金融消费者保护采取何种制度,其初衷与归宿均是保护特定交易中的交易方。目前立法主张对“特定行为人”进行优先识别,而后针对分类主体提供不同的保护与救济措施;囿于前述情况,短期内对于金融消费者概念达成一致,并将其成文化难度较大。金融并非一个封闭的系统,对于金融的规制也应随着创新而改变,基于“消费者”的解释学难以适应外部环境迅速的变化,且金融创新可能在短时间内对社会带来毁灭性打击。

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并非局限于个人与金融机构间,在非自然人主体与金融机构间亦可能存在,且非自然人主体无可避免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某些金融活动,因此仅针对主体分类进行保护并不合理。金融消费者识别并非弱势群体保护的唯一途径,从美英立法看,通过不同的风险评级识别金融消费者并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进而对相应投资者提供不同的保护亦是一种思路。此种立法模式的思路为“特定行为―主体―规制”,由行为确定保护主体并提供相应保护。通过产品分级,对购买风险标识产品或服务的主体提供同质保护,并对特定金融产品投资市场进行准入限制。高风险产品依然按“高风险、高收益、风险自负”的机制,遵从“买者自负”原则,仅针对专业投资者放开;而其余金融产品的购买视为金融消费行为,对其进行适当保护。

概念的厘定依然十分重要,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很难清楚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上文简略提及之方法也仅是一种参考思路。金融风险防控、规制几乎不可能出现解决问题的圆满方案,这与解释学方法在理念上是相冲突的;不论选择何种立法路径,为保证法院作为金融领域相关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的有效性与统一性,立法机构迅速、明确地出台条文明确法院在金融案件中对弱势方的保护是理论与实务界共同的目标。

注:

①参见杨东:《论金融法的重构》,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4期。传统金融法未将因金融创新而诞生的新金融法客体、新金融法主体金融消费者以及由此构建的新的金融法律关系即金融服务关系纳入其调整对象。基于出发点的不同,之后展_的论述学界与实务界多有冲突。

②相关研究参见齐萌:《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实证研究――以40部金融消费者保护规范性文件为样本》,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马一德:《解构与重构:“消费者”概念再出发》,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6期。直接实证研究文献较少,譬如有学者曾对我国现行涉及“金融消费者”立法进行穷尽式检索,位阶之低、数量之少、规范冲突之剧烈,让人咋舌。

③ 参见吴弘,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载《东方法学》2009年第5期。定义延伸之方法详见吴弘文;笔者私以为该种归纳不无疑义,《消费者保护法》保护之消费者并非涵盖所有消费者,前文所述第二条为对其限制;因此其实消费者概念远大于《消费者保护法》指向之“消费者”。

④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食品药品纠纷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奚晓明编:《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237页。

参考文献:

[1]Levitin A J.A Critique of Evans and Wright’s Study of the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 Act.Ssrn Electronic Journal, Oct.21 2009.available at: https:///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492471.

[2]PWG(President’s Working Group on Financial Markets),Policy statement on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s,March 12,2008.available at http:///DocumentStore/4b778dd4-1302-4d7b-8bf7-c6b8e5e3eb63.pdf, 2016-12-01.

[3]梁慧星.关于消法四十九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4] 邢会强.投资者保护与证券法转型[M].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研讨会论文集(下),2009.

[5]陈洁.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嬗变[J].法学研究,2011,(5).

[6]林越坚.金融消费者:制度本源与法律取向[J].政法论坛,2015,(1).

The Ought-to-be and Should-be of Constructing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e Dogmatics of Law

――Empirical Study on 57 Verdicts from 2012 to 2016

Ding Lei

(School of Economic Law,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1620)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7

[关键词] 服务创新 “四纬度”模型 金融服务创新

一、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介绍

四维度模型是Bildenbeek等学者在1998年提出的,这一模型将技术创新作为其中的一个维度,更多的关注了服务创新中的非技术因素。它的具体框架如下:

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创新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四纬度模型正是基于服务质量形成而建立的,它的四纬度要素都会对最终服务的质量产生影响。从上面的模型中可以看到四纬度指的是新服务概念、顾客界面、服务传递系统以及技术。

二、金融服务创新中的四纬度要素

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的、满足客户需要与信用、与信用联系在一起的金融机构活动和结果。在这里我们把金融服务分为第一服务和第二服务。从微观层面上讲第一服务指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业务,而第二服务指那些与具体的业务没有技术联系却又关系到金融业务能否顺利开展和广泛推广的一系列配套服务。金融服务创新应包括这两类服务的创新,第一服务的创新主要是指新工具、新业务,这种创新更多的注重技术纬度,第二服务的创新则包括新市场、新方式、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因此第二服务的创新则需要四纬度要素的参与,尤其是除技术以外的其他三个要素。当然,任何一种形式的金融创新都是通过几种要素综合作用来实现的,只不过不同的金融创新形式侧重的纬度或界面不同。

依据前面四纬度模型,金融服务创新中的四个要素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新金融服务概念,很多时候,金融服务的创新仅仅是一种新的概念的引入。比如,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资产,他们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完成对其金融资产的管理和经营,于是企业就可以开发一种帮助顾客进行金融产品管理的服务并在竞争者之前占领市场。

2.新的客户界面,这里包括现有和潜在的金融服务的接受者以及如何与他们进行交流。金融服务创新的成败取决于能否被现有和潜在的客户所接受。例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当前推出了所谓“直接服务”,但这并意味提供了新的服务,而是银行和保险企业与顾客的联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3.金融服务传递系统,这一纬度的核心是强调现有的金融企业组织机构以及现有员工的能力必须适应新服务开发的需要,如不适应,就要通过新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员工能力的培训,促使创新顺利进行。

4.技术选择,它主要指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网上银行、ATM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

三、从四纬度要素角度看我国金融服务创新中的问题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客观上改变了我国金融业的垄断局面,竞争的加剧迫使各金融企业加大了服务创新的力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四纬度要素角度分析,这些问题主要是:

1.金融服务的创新主要看重第一服务即业务的创新,而对新业务的配套服务重视不足。缺乏配套服务的跟进,金融服务企业的新业务往往不能被顾客理解和接受,甚至其员工对新业务也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服务的推广;

2.金融服务企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其创新的内部驱动力不足。首先我国的金融服务企业的员工素质偏低,对于创新本身就有惧怕的心理,害怕创新的结果造成自己的利益损失;其次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很少定位在创新方面;最后,R&D部门的工作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精神;

3.金融服务创新存在着盲目跟从的现象。一般来说,服务创新的生命周期较短,极易模仿,但在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企业中存在着盲目模仿的现象,缺少对市场和客户的分析与调查是很难取得创新的成功。

四、如何根据服务创新的四纬度模型提升金融企业的服务创新水平

就我国金融企业的服务创新现状来看,前三个维度的创新还相当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创新的质量与效益,而以四纬度模型为基础的服务创新系统不仅同时兼顾了第一、第二金融服务,同时又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足够的内部驱动力。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一创新系统提升我国金融企业的服务创新水平呢。

1.新的服务概念来源于顾客、员工以及研发部门,而前两个往往被我们忽视,这就要求金融服务企业加强与顾客的交流,研究有效的交流方式,从顾客中获取尽量多的代表市场需求的信息,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

2.建立合理、完整的创新流程,一项服务创新的产生过程应该包括产生创意、发展产品概念到营销规划、试销再到投放市场、顾客评价,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创新的失败;

3.创建有效的金融服务传递系统。首先要对企业进行组织再造,改变现有的垂直的、刚性的企业组织结构,建立扁平的、能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映的组织结构;其次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短期学习,确保员工对本企业的服务创新动态有及时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的四纬度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4,3

[2]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研究方法综述.科研管理[J],2004,3

[3]刘书翰:新熊比特服务创新研究:服务经济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05,4

[4]许庆瑞吕飞:服务创新初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2003,3

[5]李刚余倩:浅析服务业服务创新.商业研究[J],2004,4

[6]叶芳:金融创新的背景、表现及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今日科技[J],2001,3

[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对我国金融创新的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1998,2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8

列宁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入研究,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中,从“说明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的高度得出了“垄断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最新成就”等一系列科学结论”。列宁认为,“20世纪是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从一般资本统治到金融资本统治的转折点。”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列宁经济国际化思想亦即全球化理论的集中表达。这一理论实质上是关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发展新时代的理论,是新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等著作发表已近百年,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重大的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新变化。从发展的趋势看,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由其转化而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进而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演进,或者说发展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正如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在金融领域。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认为,列宁指的新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称之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经历列宁所论述的由传统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向现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即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阶段的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转变到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阶段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这称之为传统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向现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现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亦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从本质上说虽然依旧是在列宁讲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内的变化,但确实是重大变化,甚至是某种质的变化。

“注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研究是同志一再要求的,正如我们所认为的,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必将产生多种极不相同的与全球化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重挑战,并非仅仅来自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骤然剧变,还有来自全球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

因此,如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由传统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向现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和根源即转变的内在机制、影响及历史地位,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定位和阶段性特征,以便在扑朔迷离的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中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更主要的是对于我们在揭示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中,利用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规律、做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梳理与辨析

“金融资本”的概念不是时下才出现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中。“金融资本”的概念是由拉法格首先提出的。奥地利学者鲁道夫·希法亭首先对“金融资本”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列宁对金融垄断资本的概念、必然性、形式、特征等进行了科学阐述,全面、科学地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金融资本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将列宁称之为“金融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

列宁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做的理论和历史的分析,证明了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那么,马克思是怎样论证这种转变的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特别是《资本论》中,马克思从生产力发展基础上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必然导致的结果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必然性。“在一个生产部门中,如果投入的全部资本已融合为一个单个资本时,集中便达到了极限。”就是说,所谓垄断资本是由于资本集中而达到极限的资本。马克思不仅通过对资本积累历史趋势的分析,从理论上推断垄断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且敏锐地发现当时所出现的垄断组织萌芽。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为保证这种生产的顺利进行,资本家之间的原料供给和产品销售方面形成的资本家联盟就是最早的垄断组织形式。恩格斯晚年沿着这一思路,更多地关注垄断资本形式问题。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金融资本”的概念,但他们关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资本集中进而到垄断的形成、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信用、股份公司以及银行的作用、工商业关系的分析等,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研究金融资本问题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进入20世纪,金融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导形式,金融资本垄断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

拉法格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第一个深刻把握“金融资本”精髓的人。他在1903年就发表了《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文,文中以美国为典型,通过对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的研究,看到了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日趋结合的趋势,分析了金融垄断资本的基本特征。拉法格指出:“金融资本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控制着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金融企业,在各种金融活动扩展的同时,银行作为新型的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起来,“金融业已成为强大的吸压泵,它把资本集中起来,再压进工商业各条渠道上去”。这样,工商业和银行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工商业需要银行为其筹集资本,而银行集中资本只有重新回流到工商业中才能为其筹集资本;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二者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是一个不断融合、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由此可见,尽管拉法格没有明确为“金融资本”这一概念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他已经明确地指出“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其要旨在于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拉法格还认为,金融垄断资本的产生是合乎规律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即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是对中世纪封建社会行会组织垄断的否定,而金融垄断则是由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否定之否定”,垄断资本主义是一般商品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

奥地利学者鲁道夫·希法亭首先对“金融资本”做了系统的阐述,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希法亭在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一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一书中,以当时德国的银行资本为研究对象,明确提出了“金融资本”这一理论范畴,探讨了金融资本形成的原因、途径、运行规律及银行资本在金融垄断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第一个对金融资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考察的人。希法亭由货币问题分析入手,着重考察资本发展的历史,把资本区分为三个阶段:高利贷资本、银行资本和金融资本,并围绕货币流通和信用发展,系统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信用、股份公司等。通过考察,希法亭将“金融资本”界定为“固定在产业资本中的银行资本”,强调在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融合的过程中银行资本的统治作用。

希法亭把金融资本的研究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考察密切结合起来,将“现代的”资本主义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相区别,他清楚地指出两者的密切联系。希法亭认为,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标志就是由银行资本同工业资本融合而形成的金融资本取代了产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并认为“不懂得金融资本的规律和职能,就不可能了解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就不会有科学的经济学和政策”。他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叫做金融资本的时代,而把帝国主义视为金融资本的对外政策。所有这些表明,希法亭已经了解了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对金融资本问题的研究,以及建构在金融资本科学范畴基础上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站在历史和时展的高度,对前人研究成果合理吸收、辩证扬弃、科学把握的结果。在金融资本概念界定上,列宁虽然较多受到了希法亭《金融资本一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一书的影响,借鉴了他的一些观点,但不是照搬移植,而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现实,给以科学改造。他不同意希法亭给“金融资本”所下的定义,他认为生产领域中资本关系的变化是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即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就会造成垄断,“现在,垄断已经成了事实”。而这一重要因素恰恰是希法亭所忽略的。列宁进一步分析认为,构成金融资本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大资本的发展和增长达到一定程度;银行的作用(积聚和社会化);垄断资本(控制某工业部门相当大的一部分,以致竞争被垄断所代替)”。列宁指出,随着银行的集中,大工业更加依赖少数大银行,同时大产业资本家为不被银行控制,也开始向银行渗透,因此,“生产的集中,从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在列宁看来,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与混合生长,而这种融合与混合生长既可以以银行垄断资本为中心组成,也可以以工业垄断资本为中心组成。列宁认为,垄断资本有多种形式,最简单的形式是短期的价格协定,一般的形式是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而典型形式或最高形式是金融资本。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亦即帝国主义时代五大基本特征的概括,准确把握了金融资本关系从国内垄断向国外垄断扩张的特征。

列宁认为,金融资本一经形成,就要实现对社会的全面统治。在经济领域,金融资本通过“参与制”来实现自己的控制;在政治领域,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来实现自己的控制。因此,“帝国主义,或者说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对帝国主义历史地位做了准确概括。关于帝国主义寄生性、腐朽性、垂死性即金融垄断资本的“过渡性”,如列宁指出:“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列宁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中,尤其重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重要作用,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给予重点论证,并且揭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特征,既指出金融资本的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的资本主义性质,又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人口”,为社会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表明它的发展对未来社会的重要意义。帝国主义战争是由于金融垄断资本对世界领土瓜分不均所导致的,而帝国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则是基于对金融垄断资本主轴分析而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一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无疑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取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因此,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一国胜利学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月革命作为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实践是在“世界历史”或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中展开的一个过程,是在全球化浪潮激荡、砥砺运行中产生的社会制度效应。

因此,列宁的金融资本概念就其内核来说是科学的,列宁在金融垄断资本科学范畴基础上建构的关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即金融垄断资本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基本结论也是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重大发展,是当今指导认识和把握新时期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特征和规律的理论依据。当然,肯定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并不等于说列宁当时所作的分析及所得出的结论就是绝对真理。恰恰说明,随着时展,不仅需要对金融垄断资本概念加以拓宽,也需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进一步发展其帝国主义理论即金融垄断资本理论。这是因为:一是二战以后,尤其在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银行一统金融业的局面已被打破;二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其他行业如商业、运输业、公用业及信息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金融自由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增强,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不断出现,尤其是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大发展和广泛运用,一个规模空前、真正的全球金融市场形成并迅速发展。

那么,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垄断资本概念的界定如何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精神,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当代西方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特征,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变化的现实呢?

金融垄断资本属于资本范畴,是资本存在的一种形态,是资本运动发展的最高形态,它区别于非垄断资本,特别是非金融垄断资本,如果我们把列宁关于“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与混合生长,而这种融合与混合生长既可以以银行垄断资本为中心组成,也可以以工业垄断资本为中心组成”称为

传统金融垄断资本概念的话,那么现代金融垄断资本则在传统金融垄断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拓宽为:金融垄断资本是金融业垄断资本与非金融业垄断资本的融合与混合生长,金融资本既可以以金融业垄断资本为中心组成,也可以以非金融业垄断资本为中心组成,还可以由金融业垄断资本和非金融业垄断资本平行组成。这种业已拓宽了的金融垄断资本的新概念既是对列宁时代金融资本概念合理内核的继承,又是一个“时代超越”。

金融垄断资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垄断资本是传统金融垄断资本与现代金融垄断资本的总称,既是列宁所指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通过银行与企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而形成的金融垄断资本或垄断组织,也包括在传统金融垄断资本概念基础上深化拓展,即金融业垄断资本与非金融业垄断资本的融合与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权势资本。狭义的金融垄断资本是指能够产生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债务工具、权益工具及其衍生的金融工具等具体形式。

金融资本是历史范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金融资本的发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金融产品是最抽象的商品,它不同于其他商品,其区别在于它只有价格而没有价值。因此,金融产品是虚拟产品,金融资本是虚拟资本。金融资本作为资本演进的最高形态,垄断是其本质特征,表现为生息性、运动性和国际性等特性。金融资本概念的形成、深化拓展,或者说由传统金融垄断资本向现代金融垄断资本的转化,揭示了垄断资本的实质、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向。

金融垄断资本概念的实质,体现在金融垄断资本作为极大的权势资本对经济社会的控制力上。金融垄断资本概念不仅揭示了私人垄断金融资本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即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引起集中和垄断,各种垄断资本必然融合为金融资本,而且还揭示了私人垄断金融资本的发展趋势,涵盖了国家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财团在战后的崛起,反映了国际垄断资本或国际垄断财团在20世纪70、80年代特别是90年展的新趋势,这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也是金融垄断资本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力强化的过程。

因此,金融垄断资本概念、范畴的进一步厘定和拓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实践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金融资本理论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也为当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新发展提供了进一步认识的理论武器。同时,金融垄断资本概念的界定,也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金融垄断资本全球化、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金融垄断资本不等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金融垄断资本属资本范畴,是资本存在和演进的最高形态,它区别于非金融垄断资本。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制度范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形式,区别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是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制度阶段内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现代金融垄断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的制度形式。除了区别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内制度本质属性相同外,还表现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不同发展的阶段性制度特点。因此,金融垄断资本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两者有内在联系,但不能等同。

那么,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化是否等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呢?我们把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考量,从金融垄断资本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中可以更进一步的把握。经济全球化包含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等诸多方面,其中资本(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这无论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还是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素的结构来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

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来看,资本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无限追求自身的价值增值,而且通过不断运动,尤其是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得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增值的最大化,资本演进扩张的最高实现形式就是金融资本,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史就是金融垄断资本不断走向全球化的历史。或者说,金融垄断资本作为资本运动的最高形态包括从传统金融垄断资本向现代金融垄断资本的演进,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全球化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关系来看,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先导,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条件,而资本(金融)全球化则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灵魂。因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金融,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必然也是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到更高层面则演化为金融垄断资本全球化,金融垄断资本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以金融垄断资本要素为主导的全球化。金融垄断资本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它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达到最高程度的集中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金融垄断资本的内涵会愈加丰富,金融全球化的特征会更加凸显,但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化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不等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9

关键词:业务建模系统;文档生成;模型架构体系;交互式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当今处在一个超竞争和客户主观价值不断变化的时代,此背景下,企业中的现有的金融业软件系统项目开发中,需要大量的文档支撑软件系统的开发,与此同时软件系统设计经常会遇到大量的文本需要以某一标准模板要求的格式导出,例如软件系统设计的概要设计书,数据逻辑文件,物理文件等等。现在对这些文档的编写还是靠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联合编写。但是各个部门有自己的专业语言,这样就会由于部门间的专业语言不通,给文档的编写及相关人员的阅读和理解带来很大的不便,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并不能及时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这样会造成有时编写的文档和客户真正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最后编写的文档并不是一份合格文档。

一、领域建模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

2004年Eric Evans发表Domain-Driven DesignCTackling Complexity in the Heart of Software(领域驱动设计),简称Evans DDD。领域驱动设计分为两个阶段:以一种领域专家、设计人员、开发人员都能理解的通用语言作为相互交流的工具,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领域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设计成一个领域模型;由领域模型驱动软件设计,用代码来实现该领域模型,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是建立正确的领域模型。

(一)金融业领域模型。但是DDD方法会由于一些基础交流模式,架构,等等,总是想将实际生活中的概念和程序工件进行对应。他们希望看到要建立哪些对象类,要如何对对象类之间的关系建模[1]。他们会习惯按照封装、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编程中的概念去思考,会随时随地这样交谈,这对他们来说这太正常不过了,开发人员就是开发人员。但是业务领域专家通常对这一无所知,他们对软件类库、框架、持久化甚至数据库没有什么概念。

通过领域驱动设计和模型驱动设计建模方法对金融业务建立领域模型,利用模型驱动开发。对金融领域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综合建模,将金融业务领域划分为业务,技术,应用,数据,四个维度,再将金融业务领域在四个维度不断地细化分层,例如:在业务维度中金融业务细化方法为业务领域业务系统业务功能块业务流程业务活动规则。各个维度中的各个节点在本维度内或者不同维度间通过柔性规则建立约束性关联关系,达到对整个系统达到综合管理的目的。下图为金融业业务领域模型总览。

(二)业务需求领域建模研究。业务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业务模块中建立需求点模型,可以实时的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极大的解决了现在由于沟通不便带来的需求点变更新不及时的问题,金融业IT架构管理系统由业务模型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组成[2]。在业务模型编辑器中我们只需要从节点库中选择我们需要的节点建模或者以自主命名的方式建模,节点库由专业的人员设计和维护,这些节点的信息都是遵循各自标准建立的规范节点,专业人员会对节点库进行专业的管理和分析。在建立的过程中,业务人员只需要在节点库中找到想要的节点,然后拖拽到模型编辑界面即可建立标准的模型,这样就降低了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带来建立模型不统一需要修改的工作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客户可以参与到整个模型的建立,减少了以往沟通不便带来的大量重复修改工作。建立需求模型后,再通过专业的建模人员进行审核入库[3]。下图为需求模型架构设计。

(三)交互式模式设计研究。在现在的金融软件项目开发中,大部分的软件需求都是客户完全提出后才进行整理,在这期间有很多的时间,客户和项目开发方基本是不联系,客户需求不能及时更新。所以需要一种交互的模式来技术的处理需求更新和规范规范化的问题。

金融业业务领域模型和需求模型界面系统同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管理,同时,技术人员根据客户需要编写好标准的模板文件和脚本文件。在业务模型编辑系统中提供导入脚本文件和模板文件的接口,在模型编辑器中结合模板文件,脚本文件,需求模型就可以导出标准的文档文件。

二、结束语

基于金融业软件设计中标准文档生成的业务模型能很好的解决金融业软件开发中的各种文档生成及对需求的管理和更新,对各种突发的变更能快速的反应,为开发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不同部门由于专业领域带来的沟通困难问题。缺点是现在标准文档对需求的影响范围调整还没有很好评估,同时这种模式还需要以不同的展示页面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参考文献:

金融工程的概念篇10

【关键词】绿色金融;环境保护 

一、引言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要有效治理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以改变目前污染型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据初步估计:我国未来每年至少需要2万亿元至4万亿元的绿色投资,而财政资金最多只能提供其中的15%,而85%以上的绿色投资必须来自于社会资本。这就要求我国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动员和激励大量社会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特别是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了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总体战略。 

二、绿色金融的含义 

绿色金融是在最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的,其又经常被人们称为环境金融或者是可持续性融资。绿色金融在世界范围中发展的20多年里相关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十分广泛的研究,通过对其研究将绿色金融的概念分为四种情况。下面我将对这四种不同内容的概念进行一一阐述。 

首先一种概念是在《美国传统词典》中描述的,在这个词典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绿色金融进行了如下的定义: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保护环境的方式进行研究,并且在保护环境的时候使用金融工具来进行,从而使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绿色金融的第二种概念是针对金融业来进行规定的,在这个规定中相关的研究人员指出金融业对贷款政策以及贷款对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地方政策如果想要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应该将绿色产业作为一个主要的发展项目,并且在信贷投放、投量等方面对其进行支持。 

绿色金融的第三个概念是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基本准则,利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发展绿色产业就能够使企业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绿色产业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带动企业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的最后一个概念是将绿色金融作为一种资本市场手段进行发展的。对于这个定义,相关的研究人员结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就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含义就是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应该要从环境与金融两个方面入手,在发展金融的过程中引入生态观念,并且在发展的时候使用金融手段对企业的投资方向进行引导,使企业的发展方式能够因此得到改变,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标。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绿色金融概念的表述上虽然都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看都有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绿色金融是一种为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融通资金的活动,它要求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将环境变化视为一种营运风险,在投资决策时考虑投资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把这种影响所带来的相关成本、风险及报酬融入到考核项目的体系中。 

三、我国绿色金融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我国的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律体系不是十分的完善 

尽管绿色金融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对绿色金融发展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在实行的过程中所依据的体系不是十分的完善,除此之外,我国也没有建立起能够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以及政策。对于我国的法制建设,我国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相关部门忽略了对投资以及监管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尽管在我国的制度中存在一些与绿色金融有关的制度,但是其建立的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很难适应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在我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这种不完善的体系就会使实施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对于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针对绿色金融实行的政策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出现与政策不相符的情况。绿色金融存在的这个问题体现的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些企业在进行高碳与低碳的转换之后,企业运行的成本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进而使企业的盈利减少,从而使部分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2.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内部的驱动力 

尽管在当今的时代中,我国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绿色金融对企业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也很愿意在企业中实施绿色金融,但是相关的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实施绿色金融的时候还要需要相关的政府对其进行推动,并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少企业自身及金融机构产生的驱动力。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早已经习惯了高消耗、高利润的发展能力,因此要想使企业完全接受这种能够对环境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是所获得的利润比较少的发展模式还是十分的困难的。尽管绿色金融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潜能,但是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绝大多数企业对绿色金融存在的潜能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即使在企业中开展了绿色金融业务,但由于其具有的专业能力十分有限,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因此,企业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时候就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针对这个现象相关的政府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就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驱动。 

3.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出的战略准备并不是十分的充足 

我们之所以说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做出的准备不是十分的充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还局限在行业信贷的短期目标之上,对绿色金融长远的发展的管理还不是十分的完整。除此之外,一些已经在其内部实施了绿色金融的企业对其进行刮泥的时候也没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管理目标以及规划,对企业的文化以及组织的保证也十分的欠缺。二是一些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学习以及宣传的力度并不是很大,这种行为就会使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对绿色金融的了解不足,所以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环保意识就很容易被高利润的诱惑所打压,进而使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三是相关的单位进行绿色金融的时候需要对金融业、环保以及法律等多个专业的相关内容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实施绿色金融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一个比较强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种全面型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所以说绿色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4.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及市场缺少创新 

我国的绿色金融还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够。尽管相关的金融机构针对绿色金融推出了很多对节能减排具有一定支持作用的产品,但是将这些产品与国外的相关产品进行比较就能够知道其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当前我国的相关工作人员对金融产品进行研究的时候还停留在绿色信贷这一个十分浅显的层次之上,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产品涉足的领域也都是一些中下游环节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的水平都比较低,获得的利润相比于其他的产品来说也比较小。除此之外,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还存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绿色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十分的完善。在当今世界中,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在发展产品的过程中,仍然主要是对绿色信贷进行融资的,这就导致参与的单位中很少有非银行性质的单位,因此,在金融市场中绿色证券的发展就不是十分的完善。 

5.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经常会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众所周知,要想使我国的绿色金融获得比较长久的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对金融系统进行格外的关注,并且还应该要保证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与环保部门以及企业进行协调,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应该要进行及时的沟通,避免问题越演越烈。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单位并没有对绿色金融的发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环境评估的标准,对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共享机制的建立也不是十分的完善。对于环保问题很多的企业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了隐瞒,进而使信息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解决我国绿色金融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创新,完善绿色金融的基本制度 

要想使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得到解决,相关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要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出发,使制度的制度能够真正的实行。另外,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还应该要对政策支持进行一定的努力。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在制定支持政策的时候应该要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外部环境,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具有激励意义的机制,从而使相关的企业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建设当中。 

2.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的对其进行创新 

绿色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发展的情况影响的最为严重的就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绿色金融产品进行创新的时候应该要树立一个绿色金融的理念,并且还应该对绿色金融与时展的意义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使相关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将绿色金融充分的应用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另外,为了能够使绿色金融受到更多的人的了解,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对绿色金融的优势进行宣传,使社会大众与相关的企业都能够接受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式。还有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要做绿色金融的实践者,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发展的机遇,是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得到很大的优化,企业的能力也能够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 

3.对监管的体制进行创新,对于实行绿色金融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防范 

要相对监管体制进行创新,相关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相应的环保信息进行完善,并且在完善的过程中应该要与相应的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环保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因此相关的环保单位在制定环保标准的时候应该要与时代的发展进行结。另外,相关的银行机构在进行环保的过程中纳入的信息应该要全面,如果相关的银行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使环保的意识被社会大众所了解。如果绿色金融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风险,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出现的风险对企业的运行产生太大的影响。还有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要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防范措施,尽量避免风险的产生。 

4.对绿色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使其工作的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要想使绿色金融在我国的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要对相应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要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引入到产品当中。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大力的推行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支持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使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还有最后一点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要加强对相关工具的创新,积极地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取长补短。 

5.对相应的市场体系进行创新,使市场能够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市场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个现象,要想使绿色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得到改善,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要对相关的参与主体进行扩大,并且还应该要调动其他企业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实现绿色金融。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绿色金融管理机构,进而使企业在实施绿色金融的时候能够实现有据可依,绿色金融对企业所起到的作用也会得到很大的高,绿色金融就能够由此深入到企业的运转当中。 

五、结束语 

从上面文章中描述的内容我们就能够知道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趋势,相关企业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共同发展,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绿色金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对其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我国很多大型企业也没有真正的实现绿色金融,针对这个内容,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积极地借鉴,并且选择性的将其实施在我国的企业当中,使我国企业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霖.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