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1:41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1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更清晰的奋斗目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三集五大”政策下的影响,企业越来越重视青年职工的以职业生涯的规划情况,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十分的迷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这不利于企业青年职工未来的l展。因此,企业关于目前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按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职工 职业生涯 规划工作 建设 探索

企业未来的发展基础,是现在的青年职工,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有经验的老职工。青年职工在成长阶段,是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企业的青年职工,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同时经过调查发现,青年职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原因,就是没有接收到相关的培训。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提高职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一、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以及原因

企业在调研的时候发现,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生涯十分的迷惘,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一部分青年职工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详细的调查可以发现,是因为企业没有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不清楚。同时职业规划工作,也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和工作内容,也是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不愁的工作。所以,企业青年员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工作建设不完善也是有关系,因此,需要针对企业的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索。

二、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

(一)建立企业青年职工指导制度

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是青年职工,因此,需要针对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迷惘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首先,企业需要开展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建设,就要建立企业指导制度,这是为职工进行培训的依据和基础,而且该制度必须是行之有效的,能够照顾到所有的职工,实现公正培训。其次,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中,还需要满足心理和思想的指导,除了明确为职工规划未来职业的走向以外,还要帮助青年职工梳理思路,确定青年职工的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想是正确的。

(二)为青年职工聘请专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培训

由于职业规划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行业,所以企业在建设职业规划工作的时候,也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因此,想要培养一批优秀的职工,就要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进行讲座,这样在青年职工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相关领导者,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完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而且由于青年职工是企业构成的终端,是企业制度实行最终的执行者,所以,聘请专业的老师为青年职工进行宣讲和培训,有利于职工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的发展方向,而且也给企业建设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借助企业局域网,青年职工可以规划职业生涯

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资料,企业的发展史,企业在不同时期,所设立的不同的部门的职能,以及企业依据政策改革,未来还会增添或者删减的部门岗位有哪些,这些都是对青年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后职工可以依据企业的构成,和自身的优势以及特征,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借助于企业为青年职工开设的绿色培训通道,可以让青年职工对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分为,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四)老职工为青年职工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建议

企业的构成,是青年职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栋梁,而老职工则是企业的瑰宝。因此,企业想要帮助青年职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请教老职工,让老职工带领新职工,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当时工作的时候,没有职业规划的行业的时候,是如何做到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改变,同时,应该向老职工请教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现在的建设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可以让企业的建设工作完成的更快、更好、更科学。

(五)引入职工技术测评机制

企业中的年轻职工,很多都是比较有潜力的,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发乎自己的特长,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职工技术测评机制,这是内部的一个测评机制,对每个职工建立档案,然后依据平时的表现进行记录,有擅长技术的职工,未来可以成为优秀的“工匠”,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有擅长管理的,则可能是企业未来的领导者。因此,应该针对青年职工的不同特性,进行测评。

三、结语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设计未来的发展计划的时候,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中的重点,因为青年职工未来就是企业栋梁。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了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是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培训、指导制度,其次是需要聘请优秀的职业规划讲师,进行指导。在其次,则是借助于局域网,让青年职工有一个学习的地方,最后,则是让老职工传授经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帮助企业按成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戚伟亮.关于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6):155-158.

[2] 郝敏宏.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基于X集团整合改制背景[J].电子科技大学,2013(07):166-168.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2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外虽然对人力资源规划也有不少的研究,但大都忽视了其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密切相关性。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企业战略下的人力资源规划模型、规划方案设计以及如何贯彻实施该理念,如何将其应用于企业实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论文关键词: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概念 (一)人力资源规划概念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不断地审视其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以确保在组织需要时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人力资源的系统过程。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各种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包括长、中、短期计划。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进行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1.数量规划。人力资源数量规划是根据企业战略对未来业务规模、地域分布、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确定未来企业各级组织人力资源数量及各职类职种人员配比关系或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供给计划。 2.结构规划。人力资源结构规划是依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未来战略重点发育的业务及业务模式,对企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同时设计和定义企业的职类职种职层功能、责及权限等,从而理顺各职类职种职层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3.素质规划。人力资源素质规划是依据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对员工行为要求,设计各职类职种职层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包括素质模型、行为能力及行为准则等等。人力资源素质规划是企业开展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原则 1.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任何时候,规划都是面向未来,而未来总是含有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内部变化包括发展战略的变化、员工流动的变化等;外部变化包括政府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人力供需矛盾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对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规划就会出问题。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要消除一种不好的倾向,即狭窄性,考虑问题的思路比较狭窄,在各个方面考虑得不是那么开放。这种情况反映在企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战略上,也反映在产权制度方面。 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应体现在如何将企业中众多数量的人力资源联结成具有竞争能力的核心力量。这就需要利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众多的人力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地发挥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的优势,实现优化功能。此外,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还需要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规划出发,将人力资源规划置于企业的整体发展中考虑。 4.科学性原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遵循人力资源发展、培养的客观规律,以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发展规律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人力资源规划。 [论文网 Www.LunWenNet.Com]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水平还不高,企业很难预测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质量偏低的现象。但究竟数量过量多少,人力资源质量有哪些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科学的数据,显然,这无法保证企业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我国企业在人力供求平衡、人力资源的征聘补充、人员培训计划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全面。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作的人力资源规划或人力资源年度计划, 大多数是把人力资源规划仅仅看成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于是人力资源规划就成了人力资源部的规划,最多加上一些其他部门的人才、培训需求的调查和汇总。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思考与探索

引言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的根据战略目标来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实现战略性的规划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确定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情况。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思考,正确认识当前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概述

(一)战略性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涵

战略性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指企业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保持和获取市场的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生产经营的发展目标,并针对当前企业生存的环境和特点,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求情况,保证企业发展中对人才数量、种类、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相关政策,不断的激励企业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其竞争能力,全面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通常情况下,战略性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通过企业领导决策层的指导,并由各个部门经理人员来共同参与制定和实施的活动方案,随时可以对其进行方向性的调整,是形成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略性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和内容

一方面,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空间上来看,战略性规划是相对比较完整性的规划,它主要涉及了企业目标和企业愿景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从企业人力资规的时间上来看,战略性规划是相对比较长远的规划,它主要涉及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而不是企业的短期发展利益,涉及了企业发展的远期发展环境而不是近期的发展环境。一般将企业战略规划分为明确企业发展远景、分析企业发展环境、设立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企业目标体系、具体的实施规划、合理控制规划活动的实施等程序。

战略性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整体规划和人力资源业务计划等两个层次。企业人力资源整体规划主要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目标、政策、具体实施流程和整体预算的安排。企业人力资源的业务计划主要有员工补充计划、员工提升计划、员工工资计划、员工福利计划、员工教育计划、员工分配计划等等。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意义

(一)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

由于企业整体运营环境、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变化,使得企业人员出现一定的变动,并对新的企业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根据现有的人力状况、人力需求的预测和市场的人力供应等方面,合理的对企业人员调整、增加以及教育培训进行规划,保证企业发展中对人力的需求,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

(二)优化企业员工配置

因为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还没有实现最佳的状态。战略性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不平衡现象进行调整,科学合理的使用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此外,它还可以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寻找企业人力资源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有效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

相对成熟的战略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在企业和员工的基础上而制定的。企业发展经营的过程中,将人力资源规划加入到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去,有效的将企业和员工进行有机的结合。员工可以按照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具体规划,预测未来企业的空缺职位,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根据空缺职位的具体要求来不断的培养和丰富自身。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提升企业员工的成就感和自信。

三、当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员工短缺,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素质、较高的学习能力、强大的领悟能力等,尤其是在企业人员的规划编制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要具有灵活的协调能力以及独特的战略眼光。但是,在当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相对短缺,存在明显的不足现象,有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严重缺乏人力资源的管理经验,只是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信息处理、信息规划、科学技术等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缺乏严重的可行性。所以,高层次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此外,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低下现象普遍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略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落实。例如,我国相对大型企业员工中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仅仅在10%左右,而那些相对小型的企业员工水平更是低下,甚至还不到大型企业员工的四分之一。

(二)忽视了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机融合

当前,在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企业领导者过于重视企业经营计划和开发计划等方面内容,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视力度相对较为低下。首先,企业领导者对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关键,所以导致企业领导者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和高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有时甚至会将它“隐藏”于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去。其次,还有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过于注重企业短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忽略了企业长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只是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看作是简单的人事变化,没有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的方法很容易使人力资源管理者忙于应对短期问题,而造成符合职位需求的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延滞现象,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最后,虽然有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无法全面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从而就不能科学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源模型和预测技术,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水平。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不清晰,缺乏准确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普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正确、定位不清晰、缺乏准确性的问题。虽然有的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却未能有效的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发展形式不是很理想,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企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为了简单的处理企业人员的档案工作,主要包括员工考勤和企业合同管理两方面工作,没有真正的发挥人力资源规划的管理职能。例如,从一家企业人力经理工作的相关调查可以看出,企业人事经理将70%的工作精力都投入到了企业的行政事务中去,像员工档案的管理、相关表格的填写等,其中20%的精力是对企业员工所开展的咨询服务,只有10%的精力是槠笠捣⒄构婊战略提供相应的人力支持。这种形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只能是提供简单服务的内部管理部门,对企业长期发展缺少有效的统筹和规划,没有正确的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所实行的战略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发展的对策

(一)规范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行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人处于相对核心的位置,能力水平较高的企业员工可以提升业务的服务水平。提高项目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企业在发展中应该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严格规范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行为,尽量选择高品质、高水平的优秀员工。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工作,通常包括企业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两方面,首先入职培训就是对新招聘的员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增强员工的专业水平。在岗培训就是根据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工作潜力,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开展合理有效的培训活动有利于达成企业员工的预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二)深化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就是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动态预测活动,有利于推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落实。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市场上人力资源的供应是其主要的发展目标,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招聘合适的人员,并在达成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升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与企业用人需求、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企业员工的晋升、解雇和离职等因素也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领导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准确预测企业发展对人员数量、质量和种类等方面的需求,满足企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此外,企业该应该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不断满足企业员工的发展需求。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三)及时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由于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及时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顺应市场的发展要求,来达成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目标。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应该突出员工的凝聚力,树立正确的业务导向,逐渐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技能的新型社会人才,组建一个高质量的管理队伍。通过选拔和培养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拓展企业的发展队伍:其次,在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应该凸显出企业战略发展优势,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更加注重管理的职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有效落实人力资源规划的常规秩序。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和运行,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再次,人力资源规划应该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全局出发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应对各种战略发展的变化情况:最后,要全面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注重企业员工的各方面发展,例如,专业素养、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职位的匹配程度等。

(四)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

相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主要是运用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和良好运转。将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支持战略发展的具体组织作为依据,并将企业未来所需要的人员类型作为主要内容,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所以,应该将人力资源规划融入到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中去,优化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效落实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预测性工作,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4

今年是苏宁发展的第三个10年的起始年,近一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苏宁一直在构筑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苏宁第一个10年起步时,仅有一到两年的发展设想,第二个10年起步时苏宁有了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为什么在第三个10年开始时,苏宁要构筑长达10年的发展规划。很重要的原因是,苏宁新10年发展的起点不同了,未来10年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同了。

新10年苏宁是站在中国商业连锁第一、中国民营企业第二、中国企业前50强的位置开始起跑,苏宁是作为领跑者在引领行业共同发展。未来10年苏宁的目标是比肩全球一流公司,成为国际化的世界级企业。这是一个新的目标,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与过去20年苏宁的两次创业不同,新10年不是新的创业,苏宁必须要在成就世界级大企业的进程中,预先规划出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径。为此,苏宁要从长计议、谋定而后动。面对世界级大企业的发展目标,苏宁未来规划的着力点聚焦在两方面。

第一,苏宁在规模越来越大的发展中,一定要越来越强。大企业要防范大而不强的问题,必须要提高专业化和精益化经营管理的能力。企业经营不专不强,企业管理不精不强。专业经营是苏宁继续坚持的方向,精益管理对苏宁来说则不能仅靠敬业的态度和勤勉的努力,更要靠先进的手段和平台,要借助科技的手段、信息技术的平台实现苏宁的精益管理。未来10年,苏宁处于全球市场一体化、知识经济实体化的时代,没有科技的转型,没有智慧再造,就没有苏宁大企业的未来。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5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构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趋势下,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剧烈的企业变化和动荡的新挑战,在市场化改革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促进企业组织开发、流程重组和管理变革,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发挥并提升人力资源的潜能,是一个关乎企业战略成败的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从一项事务性、辅的管理活动转变成为一个战略性、导向性的管理系统。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企业需要构建与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创新,特别是机制创新以激活人才队伍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人力资源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指导下制定的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的使命和价值观,人力资源发展的目标、方向、方针与政策等。人力资源战略核心工作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管理和文化管理三大领域。人力资源规划是在人力资源战略基础上对企业未来人才的需要、供给,培养与选拔方式进行科学、整体的预测和规划,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其它职能的基础。组织管理是在企业流程设计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设计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岗位配置、人员配置(定编、定岗、定员)以及在新的企业发展阶段和新的经营环境下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和变革等,广义的组织管理还包括对企业基本制度的安排,即法人治理机制,其涉及到对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和经营权的合理安排。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其涉及到对企业现有文化的分析和创建,构建一个包括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表象文化等多层次、相互影响的文化体系,为员工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氛围。企业文化管理还包括对企业文化的创新和重塑等。总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体系,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主要内容

1.1工作分析体系:核心是职位分析与建立任职资格体系,完善素质模型。

1.2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人力资源规划则包括员工队伍的规划和管理规划。根据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制定在未来3—5年内的公司人力资源平衡计划,保证企业的人才需求得到满足。

1.3绩效管理体系: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的需要,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绩效反馈与面谈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实现组织与员工个人共同发展。

1.4薪酬和福利管理体系: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公司的薪酬和福利管理制度,使公司的薪酬和福利富有竞争力。从而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1.5培训开发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依据企业任职资格标准对各类人员所需要知识,技能的要求,设计课程,同时实施中,结合企业阶段战略和策略需要,解决企业真正的短板问题,使员工的个人潜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

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工作分析是平台,人力资源规划是方向,绩效管理是关键,薪酬福利是动力,培训开发及生涯规划是保证。

二、具体实施

2.1工作分析体系

职位分析旨在客观准确的对职位相关要素进行描述,是针对职位的,通常包括该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工作主要内容、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职权、在履行工作时与其他职位发生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环境等内容,这是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任何一个新入职者都可以通过职位分析来了解这个职位。工作分析的结果就是编制《岗位说明书》。

任职资格是对能胜任职位者所具备特征进行客观描述,是针对任职者的,通常包括任职者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专业、性格等)、工作经验要求、工作技能、任职前需要的培训以及可能的特殊要求(例如本地户籍要求)等内容。通过任职资格的描述,企业就可以把人和职位进行合理的匹配。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的建立的重点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在分析企业的发展要求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优秀与一般业绩人员的行为特点的对比提取企业需要的胜任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工作能力等;建立测评系统,开展潜能评价并将结果应用于以有效开发与利用核心人才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这为包括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提供了基础。

2.2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6

战略管理就是未来企业管理需遵循的基本方向及原则,基于战略管理视角实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备较强的现实性。本文首先阐述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原则,接着简单分析了企业实施人力资源规划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若干强化措施,希望能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组成模块,是对企业未来的环境及任务的大胆预测,为企业完成战略管理目标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在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不可或缺,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所在,是值得企业深入分析和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要求企业基于战略管理及发展现状,对未来某个阶段的人力资源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和管理,目的在于满足企业持续变化的人才需求,并为制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1]。首先,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要重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定位指导,不仅要满足企业在人才数量、质量上的需求,还要与各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相互配合,是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保持相互统一的战略规划。其次,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基于决策者的指导、由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及实施、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息息相关的行动方案,其意义在于使企业在今后的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找出企业在动态环境中将会遭遇的人力资源问题,它其实是与企业内外人员相关的战略决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方向。最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需以长期的分析与总结为基础,优先将总体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确定出来,从而进一步制定出适应性较强的人力资源规划。

2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较传统的人力资源规划而言,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规划具备战略高度,需在实施环节兼具动态性、整体性,应遵循几项原则:一是时刻关注环境变化,因为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其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需在规划过程中仔细评估、合理预测内外部环境,并时刻关注变化,以便人力资源规划能迅速反应。二是严格遵循企业的战略管理,因为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是制定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旦企业形成了总体战略,就需人力资源规划向其靠拢,以便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与人力资源规划保持一致。三是注重员工成长,因为企业并不是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唯一主体,它还包括全体员工,员工的努力与企业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员工缺少企业的支持也无法成长,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应综合考虑企业与员工,坚持以人为本,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四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众多,实践操作往往都是相互独立的,对整体效率产生较大的制约影响,而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规划就需综合考虑各个模块的作用,促使它们相互作用,将人力资源规划变成有机整体[2]。五是重视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分层次储备企业人才等。

3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实施人力资源规划面临的问题

3.1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稳定性不足传统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看似全面、科学,但规划部门往往会陷入失去方向的困境,虽然企业具备战略管理规划,但没能战略分解人力资源,且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也不明确,忽视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只要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改变,人力资源规划就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其稳定性不足。

3.2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效性欠缺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供需情况进行合理预测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大多数企业虽然单独设立了人力资源部门,却缺乏专业人员,在预测企业人力资源供需情况时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且传统人力资源规划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样本数量过多、情况复杂,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实效性。

3.3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灵活性欠佳当今,现代企业面临多元化挑战,传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快速应变能力不足。随着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人力资源不再是简单的人员集合,而是一个团队或组织,这就使人力资源规划面临新的要求,它离不开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但由于灵活性欠佳,当需要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时,就很难第一时间进行,企业人力资源也遭受损失[3]。

4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加强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

4.1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仔细评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针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进行系统的排查和分析,有效掌握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信息,这是战略管理视角下加强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一大前提。与此同时,掌握的人力资源信息务必要准确、全面,一旦出现数据偏差,很可能导致人力资源规划失效。当准确认识了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存量之后,应合理评估企业当前的岗位情况,将核心岗位上的核心人才找出来,并以此为基础评估人力资源,了解他们的职业需求是否与岗位匹配,并找出差距。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分析企业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的方式,让企业了解人力资源存量及员工胜任能力之间的差距,为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的针对性。

4.2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需进行科学预测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方式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进行科学的预测。企业战略管理能指导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分解的人力资源战略是预测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的基础[4]。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综合分析发展的总目标、战略管理、构建人力资源的原则等信息,预测得到的人力资源供需情况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作为人力资源规划的必备环节之一,预测人力资源供需的准确性异常重要。在具体的分析与预测过程中,通常会涉及两类方法:一是主观类方法,具体有问卷调查法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缺点在于数据信息缺乏普遍性,结论的主观性较强,往往很难定量,只能定性;二是客观类方法,主要手段包括数学线性规划、人力资源预测模型,优点在于量化预测的内容,站在理论的高度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但目前企业运用模型的能力相当有限,在运用很多数据时都很难确保精确性,计算出的结果往往也缺乏准确性。因此,不管采取哪种方法,企业都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及发展契合的方法,尽可能将预测的准确度提高。

4.3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实践操作当企业仔细评估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科学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需情况之后,管理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能对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状况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基于此来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企业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从而有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当然,企业在操作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因为人力资源规划并非一次性,需在实施环节保持动态平衡,必要时还需合理调整。大多数发展成熟的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时都非常注重培养后备人才,使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变得立体化,因为企业需基于对人员总量的严格控制,将每一位员工具备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员工不仅能胜任企业不同的岗位,还能大大节约用人成本,同时避免浪费人才。在实际的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环节,企业要以不改变战略管理原则为基础,对各种各样的资源要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增强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灵活性。

4.4为实施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制度保障为促使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务必要配合一系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绩效评价以及薪酬福利等。因此,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务必要相互协调、配合,完善建立以人力资源的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科学建立企业的人才观,将传统的论资排辈观念打破。在实施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企业必须以战略管理的实现为目标,辅以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同时,企业建立相应机制对优化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有利,能与企业内部人员岗位的变动与调整相互适应。一是进一步健全企业员工岗位动态管理体系,基于员工岗位标准工作的加强,强化企业良性竞争机制,通过良性循环取得新的机制性突破;采取加强人员职业培训的手段,促进人员积极重塑自我职业观,并结合企业的人员流动机制,详细制定规范各个岗位的要求及步骤,鼓励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努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将民主制度充分应用于企业对关键岗位人才的选拔,确保选拔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企业的劳动就业体制,虽然大多数企业现有的用工制度比改革劳动就业体制之前有明显改善,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依旧司空见惯,需要企业对劳动关系作出进一步规范,并结合企业内部员工流动机制,加强管理劳动合同。

当然,企业只有完善激励机制,才能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支持和制度保障,才能推动企业开展后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5]。因此,企业应坚持采取有机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方式,选用荣誉激励、经济刺激的方法,坚持推进企业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如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结合企业在各个阶段取得的经营成果,适时给予员工精神鼓舞,选择板报、报纸、网络平台等形式积极宣传企业经营成果,通过人才影响的扩大来增强企业人才的荣誉感,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并积极调整工作方向与态度,在企业发展中竭尽所能。通过良性竞争确定企业员工的职位,员工的薪酬也取决于他们对企业所做的贡献,从而将工资分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员工的晋升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能力,充分发展员工的职业技能;为提高企业优秀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企业应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加大培训资源投入,促使员工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希望,能在企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以满足各层次员工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价值,为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人力资源规划的进一步实施。

5结语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广泛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只有各个部门做到相互的协调与配合,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才能使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变得稳定、有效和灵活,从而为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为企业的战略管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祥昭.建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9).

[2]张少燕.基于战略角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实施[J].经营管理者,2013(32).

[3]张建宁,高敏芳.国有企业集团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4(01).

[4]王军.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其实施——以邯钢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1).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7

虽然矿山企业的资质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矿山企业资质管理显得十分混乱,企业资质管理缺乏总体规划、缺乏相应人才资金投入,也对企业资质的升级更迭不加重视。

1.企业资质管理缺乏规划

目前,许多矿山企业对资质管理主要是迎合国家的监管需要,企业没有从更加长远上来认识矿山企业资质管理对企业带来的好处。事实上,采矿企业资质管理如果是一种管控手段的话,那么矿山企业资质管理的长远规划则是企业自我发展的体现,是在适应国家管控前提下的企业自主意识的体现。开采资质是具备开采主体资格的企业,除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外,还需要具备那些条件才能开采特定矿产资源,例如开采煤炭,应持有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六证。市场主体的开采行为需要申请取得至少六项证书。具有开采资质的企业,经过开采经验的积累及市场风险的洗涤,矿山企业在人员、核心设备、技术及经营业绩方面都出现了与设立之时的分化,监管部门根据企业注册资本、关键技术人员比例、安全记录环保监察记录、矿产监管记录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对矿山企业进行资质分类,然后进行分类管理。可见,企业资质需要加强长远规划,不仅是必备资质还需要对企业资质进行合理布局,方能够使得企业在未来开采过程中获得更高等级的证书。

2.企业资质管理投入不足

企业资质管理投入不足主要是企业对资质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的。这也很显然能够理解,企业办理一个资源资质证书,前期投入很大。在企业获得了开采证书之后,企业需要回报才能维持证书升级和企业的发展,毕竟矿山企业是需要经济利益的。因此许多没有超前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资质管理投入并不是非常迫切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资质管理需要投入专业的人才和资金。在目前矿山企业业务多元化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多领域的矿山开采资质,那么企业即使具有开采机会,也会将市场拱手让给其他竞争对手,这对企业来说将是一项更大的损失。企业资质的投入主要表现在人才投入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才方面,许多大型企业并没有招聘专门的人才来对企业资质进行管理,更别说哪些小型企业了,另一方面企业资金投入上则遵循能省则省的观念,忽视了企业对资质的培育和升级。显然,如果企业因为资质等级低,那么也从客观层面上反馈出企业发展规模小、实力弱等特征,因此在全国目前资源整合的情形下,企业未来被兼并的可能就会加大,对企业未来发展来说,得不偿失。

3.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资质管理不健全指的是许多矿山管理企业关于企业资质管理的制度缺失或者形同虚设,没有得到真正执行。矿山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有时候对企业影响非常深远。如果企业资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没有制定专门的制度进行管理,容易造成企业资质丢失,而如果企业资质年审没有及时办理,那么对企业将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企业如果对企业安全使用没有做出相应规定,对企业资质复制、出租、遗失追究等加以强化管理的话,未来企业将会面临不必要的法律麻烦。总体来说,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投入不足和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是企业发展意识不足的体现,企业投入不足影响企业资质升级,而企业缺乏长远规划更不可能加强投入和健全制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对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矿山企业资质管理改进策略

为了克服上述企业资质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资质管理需要从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以及完善企业发展战略三个方面入手,综合解决企业“只管办、不管用,只管用、不管办”的突出矛盾。

1.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

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并不是有一句空话,需要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完善、梳理已有的企业制度。特别是关于制度中专人管理、资质审核、资质安全等方面的制度需要着重突出。矿山企业资质管理不仅包括了采矿许可证书、安全生产证书等公司证书,还包括了企业员工所取得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证书,这些证书都需要公司统一管理和运用。企业证书的出借、复制等都需要严格的审批流程和规定,因此,加强证书内部制度建设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矿山管理企业资质管理的第一步。

2.加强企业管理投入

如上所述,企业资质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企业资质看管。加强企业管理投入包括了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只有通过引入高端人才,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更多的价值,也能够使得企业的未来竞争中抢的先机。而加强企业资源资金的投入,则能够使得企业形成鼓励员工提高专业素质的氛围,能够使得企业形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员工专业技术不断加强,企业良性发展的局面。因此加强企业对人才和资质管理方面的资源投入从长远来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3.完善企业战略规划

而完善企业战略规划则是从长远来为企业资质储备管理提供思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未来的思考和预判。而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服从企业的整体布局,并且要形成相应的合力,方能够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从这点来说,许多矿山企业仍然缺乏这样的管理思路。战略管理规划对企业至关重要,做不好战略管理规划,就意味着不能把握企业的前途,也就难以预料企业的兴衰与生死。因此,矿山企业要把握企业战略管理规划的关键因素,只有规范出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才能帮助企业清晰的了解自身情况,以促进其在资质管理中提高效率。众所周知,提升企业战略执行力、强化组织能力,本质上就是要求企业各级员工能够按照战略、组织的要求,按照经营理念和文化观念的要求,能够采取协同、一致的有效行动,所以光有市场营销策略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战略管理规划体系让全体员工明确什么是企业成功必须做的正确的事情,怎么样将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最终交出正确有效的结果。这也包括了如何在战略规划指导下加强企业资质管理的问题。

三、结语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8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其实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做出长远或短期的战略实施计划。

(2)人力资源组织规划。人力资源组织规划是在对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细致而针对性地做出计划。其中包括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采集,对框架组织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对组织框架的整体绘制蓝图,对组织框架的主要调查和评价手段,对组织框架进行宏观设计和微观调整,以及对整体组织框架的机构进行订正设置等问题。

(3)人力资源制度规划。人力资源制度规划是整体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要素也是重要保证。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措施制定,以及主要内容的规划决策等内容,都属于制度规划。

(4)人力资源人员规划。人力资源人员规划是企业总体包含的员工数量,企业整体内部人员的结构构成,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企业对员工的预测量和企业人员两边人员供给是否平衡等问题。

二、人力资源规划措施对就业影响的综述

(1)维持企业人员带来的影响。企业在经济状况较好的态势下,提倡使用这种维持企业人员的方法。因为维持企业内部平衡是每个企业应该具有的企业精神,若在企业经济状况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其裁减人员或者其他等对企业人员自身利益遭受损失的做法,不仅是增加了社会负担,导致其失业人员持续增长,社会形势更加严峻,而且导致了人才流失,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多种状况的发生。反之,如果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企业人员等多种福利上的照顾,不仅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使员工提高自身方面对企业上的技能,而且还为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增添了贡献。这不仅是对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而且是对社会对企业人员的认真负责。

(2)开拓企业人员带来的影响。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最主要的就是需要不断对企业技术的不断改革,企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所以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不断培养第三方的高科技人才,或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批有利于自己企业的骨干型人才,从而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有利方面,同时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另外,我国当今改革的主要形势,便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使国家更加强大,使未来形势更加可观。然而,改革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大都存在于人民,存在于劳动主体,存在于各个企业当中,所以,必须依靠企业等各方面的实践,创造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才能更好地建设出一批有利于企业的开拓性企业人员。

(3)驱除企业人员带来的影响。驱除企业人员,即第三方与所在企业的合同终止,且不再续约,所在企业有权单方面与其第三方人员解除其劳动合约,也就是终止与其的劳动用工合同。这种做法导致的影响主要是,使社会失业人员增加,使个人失业失去其主要经济来源,使基本生活质量遭受损失,最终一切回归到了社会。这种驱除企业人员的做法,主要完全看企业本身有何主观或者是客观的经济看法,依事实而定,依此来得出结论。消极影响是这种方法带来的负面损失。

(4)培养企业人员带来的影响。针对企业相应部门人员短缺的问题,有一个对企业人员进行培养的方法可以起到加以改善现状人才缺失的状况。可以采用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的方法而使得人员短少但精悍的方法,提升内部人员的技能档次。或者可以通过招聘专职对应专业人士的方法,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并使其迅速进入工作岗位融入企业环境的做法,以其换取长期的收益。这两种做法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为社会劳动岗位做出了贡献,为社会提供了工作岗位,同时提升了企业人员的整体水平,能够更好地发展,未来更加光明。

(5)调整企业人员带来的影响。调整企业人员是在企业工作紧蹙的情况下,得出的又一方法。这是对企业人员的整体整合,主要是通过企业人事调动,企业人员的迁移,企业人员的资源调整等方法,进行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便是在一定情况下,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一定情况下,也增加了员工们的就业压力。总之,调整企业人员整合人力资源是把双刃剑。

(6)吸收企业人员带来的影响。吸收企业人员是对企业人员供不应求的时候一种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具有能够立竿见影的特点,同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挖掘新的人才,提拔对企业做出极大贡献的模范员工。这种方法能够快速使企业的内部人员系统焕然一新,传递了新思想开拓了新思维,给企业内部带来了新福音。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1)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战略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未来也以政府为依托,提供良好的现有条件,同时也有不缺或缺的硬性因素:企业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调整,定时整合资源;企业做好备用型的人才后备工作;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发掘对人才的重视性。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以企业整体要素为依托,企业人员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标志一个企业的道德修养,企业应在培养建设性人才、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基础上、培养有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多多斟酌考虑。

(2)人力资源考核要素。企业内部针对人力资源的考核方面,具有一定的严格要求,这不仅关系以后工作的严谨性,更是与企业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企业一般遵循公平发展严谨考核作风的原则,这也是企业人员能否成功进入企业内部并任职的重要门槛。通常是绩效考核来对其划分主要依据。绩效考核从工作的质量数量成正比反比的情况下,对其划分主要性质有哪些,主要至少包括三方面来讨论:工作环境是否变动;工作内容的程序;工作人员的独立效果。绩效考核也有其主要方法:绩效排列法、绩效平行法、绩效处理应急事件法、绩效硬性分布法、绩效评价法、绩效等级制定法、绩效管理法。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9

【关键词】职业生涯;企业员工;职业目标

1.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1.1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企业员工与所在企业相结合,对员工在企业中与职业相关的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本企业的人员需求,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是由进入所在企业开始一直到员工离开为止的全过程,它要解决的是企业员工怎样在企业中工作、学习、发展、取得成绩、实现理想的岗位目标。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自我认识开始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特长、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确定理想的职业目标、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在企业中学习、工作计划,一步一步的实现职业目标。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是企业员工从事职业的经历,它包括员工在企业中所有与职业有关意愿与行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企业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1.2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的特征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是员工在职业道路的经历,不同的员工职业生涯道路会有不同,具有地说有如下特征:

1)独特性:企业员工具有不同的学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社会环境,他们对岗位的要求和未来发展不会完全相同的。

2)终生性:人生从小到大都在追求目标职业,规划着职业生涯路线。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游戏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这就是职业生涯萌芽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职业特点进一步了解,会有自己的职业倾向,并会有意识地向理想的职业目标发展。

3)发展性:随着工作环境变化,理想的职业目标也在变化,职业生涯就要重新规划。

4)多面性:每个人在某一时期会有多重身份。像厂矿的工人,即是工厂里的生产者,也可能是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

1.3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意义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企业员工对在本企业中将要从事某种工作岗位的测定、分析、总结、确定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质是根据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未来的职业进行策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意识、行为都将围绕既定的职业目标而展开的,并为实现最终理想目标而做各种准备工作,以求得实现理想的职业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树立了理想和职业奋斗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自己“跳”得更高、更远。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理想的职业目标,这个目标要相应地高于企业员工现在的工作环境。

2.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企业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所在社会、企业、家庭紧密相关,员工要想被社会承认,被企业认可,被家人赞赏,就要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而成绩的取得是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下取得的。

2.1事业成功能够被社会承认。物以类举、人以群居,我们生活在人类的社会,大家都有被别人尊敬的需要。如果事业成功了,就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会得到精神满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的。比如大家常说的厂长、经理、教授、专家等。

2.2事业成功能够被企业认可。在企业中考核员工的主要办法是对员工在本企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对企业贡献大的企业员工会被领导重视,安排在关键岗位,认命为专家,或者担当部门领导,也许从此会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2.3事业成功能够被家人赞赏。企业员工在企业中辛勤工作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家庭生活又是企业员工最主要的一部分。受到父母欣赏、爱人关爱、子女敬仰这是每个人追求的美好而理想的生活环境。

因此,企业员工在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一定要规划职业生涯,做事业的成功的人士。

3.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和补就办法

3.1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

现在的企业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多数员工每天都是听众领导的安排,完成领导下达的生产任务。有少数员工追求的安逸、享受,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所以会不择手段地谋取某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工作中,这些除了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之外,还与员工没有规划好职业生涯有关。这不但影响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也会影响企业发展。因此笔者强烈的建议企业管理者要和员工都要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3.2补就办法

1)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者应积极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推进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聘请专业人员辅导企业员工,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并及时地把企业的战略、企业的发展通报给员工,让员工结合自身特点,找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此外可以像心理咨询一样设立员工职业生涯咨询室,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咨询。

2)企业员工要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开展企业员工职业生涯教育,员工基本上掌握了职业生涯理论,结合员工自身的特点和企业未来制定出一份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4.企业员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

4.1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自己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从职业认识开始的,通过对职业含义的理解,明确所在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然后结合自己的职业倾向,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职业规划。企业员工是和所在企业紧密相联的,所以员工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自身的因素和本企业岗位的特点及本企业的人员需求。

1)了解自身的因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即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岗位,是做技术、搞生产,还是做行政工作。其次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这要结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确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最后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

2)了解企业岗位要求及企业人员需求。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从业者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另外企业的人员需求也是员工未来发展的客观因素。

3)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主要有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通过这些理论测定、分析、确定自己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以及发展目标,制定出行之有效地计划。

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篇10

摘要:目前国内外虽然对人力资源规划也有不少的研究,但大都忽视了其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密切相关性。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企业战略下的人力资源规划模型、规划方案设计以及如何贯彻实施该理念,如何将其应用于企业实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概念

(一)人力资源规划概念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不断地审视其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以确保在组织需要时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人力资源的系统过程。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各种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包括长、中、短期计划。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进行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1.数量规划。人力资源数量规划是根据企业战略对未来业务规模、地域分布、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确定未来企业各级组织人力资源数量及各职类职种人员配比关系或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供给计划。

2.结构规划。人力资源结构规划是依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未来战略重点发育的业务及业务模式,对企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同时设计和定义企业的职类职种职层功能、责及权限等,从而理顺各职类职种职层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3.素质规划。人力资源素质规划是依据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对员工行为要求,设计各职类职种职层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包括素质模型、行为能力及行为准则等等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原则

1.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任何时候,规划都是面向未来,而未来总是含有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内部变化包括发展战略的变化、员工流动的变化等;外部变化包括政府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人力供需矛盾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对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规划就会出问题。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要消除一种不好的倾向,即狭窄性,考虑问题的思路比较狭窄,在各个方面考虑得不是那么开放。这种情况反映在企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战略上,也反映在产权制度方面。

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应体现在如何将企业中众多数量的人力资源联结成具有竞争能力的核心力量。这就需要利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众多的人力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地发挥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的优势,实现优化功能。此外,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还需要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规划出发,将人力资源规划置于企业的整体发展中考虑。

4.科学性原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遵循人力资源发展、培养的客观规律,以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发展规律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人力资源规划。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水平还不高,企业很难预测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数量过剩、质量偏低的现象。但究竟数量过量多少,人力资源质量有哪些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科学的数据,显然,这无法保证企业拥有合理的人员结构。我国企业在人力供求平衡、人力资源的征聘补充、人员培训计划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全面。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作的人力资源规划或人力资源年度计划,大多数是把人力资源规划仅仅看成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于是人力资源规划就成了人力资源部的规划,最多加上一些其他部门的人才、培训需求的调查和汇总。

2.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一般中小企业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定岗定编工作不像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规划,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人力资源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的发展阶段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为了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调整其竞争战略。相应地,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二)企业的外部环境

在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企业尤其应该考虑地域因素对人才引进方面的影响。所以在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企业人员扩张的影响。

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设计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步骤

1.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依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结合本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和周边影响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的总体指导思想,并以此贯穿整个规划的始终。

2.确定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确定以后,还要进一步明确各个阶段性的具体目标,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总体目标顺利和有效实施作出的约束性子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对企业战略进行分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战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而对企业人力资源所进行的,要进行具体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战略分解。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内容

1.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与任务陈述。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设计首先要确定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结果。并考虑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分解、落实,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每一阶段性计划都应从目标、任务、预算、方法措施、时间等方面进行考虑,以承接人力资源规划,使其实施结果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实现。

2.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人口环境、科技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企业一般特征、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企业实际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供给预测的影响因素如业务总量、专业与组织结构、阶段性工作变化、人均工作时间、人均日工作量、人员的稳定状况以及现有人力资源、部门可利用和流动人员、劳动力市场情况等进行分析,而形成规划报告。

3.确定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基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而进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将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分解到人力资源规划当中,让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能真正体现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需要得到公司领导层的大力支持,成立实施小组,制定相应的实施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理念培训。

4.规划人力资源需求量。根据企业环境和所收集的资料来选择人力资源预测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在规划动态执行过程中,基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进行净过剩量、净需求量分析。如为长期过剩则进行辞退、终止合同、人员调出规划,如为短期过剩则进行短期培训、缩短工作时间规划;如为长期需求则进行对外招聘、内部调入、培训、晋升规划,如为短期需求则进行加班、培训、暂调、工作再设计规划。当上述方案计划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时,就需制订招聘计划。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实施研究

在评价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效果时应从以下因素进行分析:(1)实际的员工绩效与事先建立时的雇员的要求相比;(2)生产力水平与建立的目标相比;(3)实际人员流动率与期望的人员流动率相比;(4)实际执行的行动方案与规划的行动方案相比;(5)方案执行的结果与期望的产出相比;(6)方案执行的成本与预算相比;(7)方案的投入产出比。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陈京民,韩松.人力资源规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