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贸易方式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2:26

外贸贸易方式

外贸贸易方式篇1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和谐

(一)经济效益的不和谐

1.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效益型、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矛盾。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的方式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数量上的低水平扩张,即粗放型的增长方式。[2]表现在出口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粗加工产品为主,而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如2003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鞋类、玩具、纺织品、服装、塑料制品、一般机电产品(包括彩电、冰箱、空调)等7类产品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70%。

2.经济增长与资源约束、低收益的不和谐。尽管我国外贸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是质量和效益并没有同步增长。如,2003年我国出口鞋类占世界市场的60%,平均单价分别只有西班牙的1/5、意大利的1/12。同时,我国部分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已经很大,纺织品出口占日本市场的73%、美国的17%、欧盟的16%,市场份额都居第一,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我国出口效益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出口为加工贸易,只有较少的加工费。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只是做贴牌加工,自主品牌产品所占比重仍较低。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商品出口。

3.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不和谐。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相当于美国的56.3%、德国的81.5%、日本的127.9%,而服务贸易仅相当于美国的24.6%、德国的47.4%、日本的73.1%。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过于集中,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项目,对货物贸易的依赖性较强,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发展较快,运输和旅游服务的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一半以上。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较大的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4]

(二)社会效益的不和谐

1.国内出口定价价格的无序竞争。虽然我国已经确立了贸易大国的地位,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不足,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一直走以量取胜、靠低价占领市场的路线,没有在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从而不能奠定长期经营、树立国际名牌的基础,使我国出口产品经常处于低价倾销的尴尬境地。由于企业出口门槛很低, 一个企业开拓某个国际市场或某项出口产品后,众多企业竞相进入,导致出口秩序混乱,自相低价竞销,自律缺失。有时为了争夺客户,对同一种原料性产品,众多企业同时采用低价大量出口,导致这种原料产量迅速减少。单纯依赖价格竞争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成效,但由于企业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来支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必然影响其发展后劲。且出口竞价秩序混乱导致外贸行业整体效益不高,随着出口产品的价格下降,企业利润空间不断遭到挤压,使得外贸出口价格指数恶化,行业整体效益滑坡。

2.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随着外贸规模的急剧扩张,尤其是廉价商品出口的急剧增加,我国贸易招致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实施保障性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从1995 年至2005 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5 年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对我国纺织品等出口产品设限。此外,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诸如环保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和劳工标准等隐蔽的保护主义做法。

(三)生态效益的不和谐

1.资源利用效率低。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大,铁矿石、石油、铬、钴、铂、钾盐和金刚石等资源严重短缺,主要依靠进口;锰、铜、铝、硼等则需部分依靠进口,其中尤以石油、铁矿石的进口增长急剧,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已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压力,我国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已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

2.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①由于国内一些企业盲目出口产品,造成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②一些企业对出口型矿产资源的乱采滥挖,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破坏和地质灾害;③我国在引进外资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有害环境的技术、设备、产品向我国转移;④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成为一种趋势。[3]

二、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构建和谐对外贸易

(一)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由于一些地方和企业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使得我国的出口增长越快, 资源消耗就越多, 环境压力就越大。因此,首先应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从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其次,要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资源和能源,对无法再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实现由低效益、低附加值的数量型增长,向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出口战略转变。再次,要增强环保意识, 努力占领国际绿色市场,要大力开拓环保市场,绿色产品是未来消费的主流。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制度, 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成本的最小化的经营决策, 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之中, 采用社会经营决策, 统筹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并加以宣传、推广,保证我国出口商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 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减少贸易摩擦。

(二)内、外贸易的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需要保持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以扩大内需和外需为立足点,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内需方面,特别要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努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外需方面,要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资源型产品出口、扩大重要资源和技术进口,促进贸易基本平衡。

(三)产业结构和谐发展

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首先, 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作为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重点, 积极推进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 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从而提高出口国际竞争力,使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其次, 要帮助国内企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培育自有品牌, 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扩展全球销售渠道, 逐步走向依靠质量效益实现外贸可持续增长。通过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结构层次和技术能力,实现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和谐发展

“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政策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走出去,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有条件引进更新的技术,发展新的产业;发展并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以利于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通过吸收外资给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活力,逐步拉近与国际水平的距离,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将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国内已经失去市场发展空间的产业转移出去,留出空间吸引外资,以达到产业升级改造的目的。在坚持“引进来”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在境外建立加工基地、营销服务网络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和谐发展

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与货物贸易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我国在扩大货物贸易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服务贸易,要加快国内服务业开放的步伐, 逐步放宽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限制, 提高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建筑、运输等优势服务业出口,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健全服务贸易支撑体系,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城乡居民扩大国外消费。要转变观念, 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要进一步推进服务贸易国际化,①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进服务业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服务产业的改组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形成新的科学的营销方式和业态;②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引进先进管理和优秀人才,带动服务业水平提高,增强国际竞争力;③要废除或调整那些与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不相适应、不利于商务服务业走向国际的规定和做法,制定鼓励服务出口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服务业出口的法律、法规;④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扩大服务业对外投资。

(五)构建和谐的外贸环境

首先,扩展贸易空间, 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比较大, 所以, 首要的扩展市场空间就是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 众多国外企业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 国内市场变成了国际市场, 而且国内市场规模与潜力大,我国企业应与其竞争。

其次,协调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通过共同努力共建和谐的对外贸易体系。建立重要商品出口预警机制,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 增强贸易争端解决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行业协调,制止进出口中的恶性竞争。

最后,遵守国际规则,构建和谐全球贸易架构。推进和谐贸易、开展有序竞争、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加大对外经贸交涉力度, 积极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处理贸易摩擦, 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积极参加国际谈判, 推动区域和多双边经济合作, 充分利用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规则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妥善处理与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加强区域和多双边经贸合作。

三、结语

外贸贸易方式篇2

发端于美国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国际经贸格局、全球治理结构、社会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际经贸形势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新特点新趋势。

(一)世界经济缓慢回升。可能经历较长时间中低速增长过程

过去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经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经济复苏的影响正在扩大。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一是全球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各国高额赤字和债务暗含新的危机。三是新的经济泡沫风险不断积累。全球通胀预期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过早攀升震荡。对正处在恢复阶段的世界经济来说,又增添了新的变数。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正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的上升期,转入深度调整期。2009年12月,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如果目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得以持续,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缓慢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但治理和规范全球化倾向上升

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在理论层面引发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反思,要求重拾政府干预的呼声增高。一些保守思潮借机主张国家利益至上,要求加强政府干预,对本国企业或产品进行保护,限制外国资本和商品流入。

总体判断,以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为基础的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全球化使各国得到的好处总体大于损失。从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看,全球化的制度基础仍然存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国通过高水平的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背景下,全球已经形成了不断深化、相互依赖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将在完善全球治理中得到加强。

(三)各国增长模式加快调整,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

当前各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亚洲生产、美国消费”模式的“再平衡”;二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两者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美国“低储蓄、高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是国际分工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体现。从二战后美国历次经济危机的波动轨迹看,每次危机大体经过3-8年的后危机震荡,其储蓄率可以恢复到正常值,国内消费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从近期看,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率下降,国际市场需求短期不会恢复增长,但长远上看,发展中国家国内需求增长无法完全填补美国消费缺口。美国靠消费拉动、亚洲国家资源流向制造部门的增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普遍提出实行“再工业化”,其主要方向是发展新能源和“低碳产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纷纷制定“低碳经济”计划,并投以巨资。这些战略和政策调整,有可能使发达国家继信息技术之后,加快形成以新能源产业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并促进相应产品和服务出口。

但应看到,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不会终止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在低端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已几乎没有比较优势。因此,发达国家在加快发展新能源、环保、高科技产业过程中,客观上会加快传统产业对外转移。

(四)新兴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发展格局更加明朗

这场危机发端于发达国家,虽然也重创了发展中国家,但总体而言后者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是可控的。在可预见的将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这无疑是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

但应认识到,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主导地位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根本改变,美欧主导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规则制定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的立场和态度依然影响着国际重大问题的走向。今年年初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统筹利用G20、G8等机制,在经济、金融、贸易等规则制定上维护既得利益。他们既想通过把发展中大国纳入现行体系为其分忧解难,又不希望自身主导作用和优势地位受到挑战,各国将经历一个激烈复杂的博弈过程。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外贸易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积累了巨大优势,同时面临的调整转型压力日益突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近期内,国内外环境变化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外需回复进程的不确定性

当前,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迹象,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在经历了连续13个月的出口负增长后,去年12月起我国出口已连续4个月正增长,近两个月回升幅度较大。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危机已真正过去,外需已彻底恢复。因为当前出口回升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回稳、进口商补充库存等因素,也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有关,今年以来出口规模与2008年同期基本相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足,债务风险犹存,各国复苏进程很不均衡,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这些都导致外需回复进程存在很大变数,出口高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从全球格局看。国际金融危机是对当前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但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情况下,全球生产能力反而有所增加。全球供需结构深刻变化,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很难再有前几年的宽松环境。

(二)生产成本的上升趋势

从资源能源看,―方面,我国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这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铜、棉花等初级产品价格已大幅上涨。预计在相当长时期内,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将成为必然趋势,这将对出口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从劳动力看,虽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随着国民收分配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既是客观的,也是必要的。今年以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难、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快等问题开始重新显现。外贸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压力增大,担心“好不容易回来的出口订单很可能又因为成本上升而减少”。

(三)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外部压力

随着出口“由负转正”,国内外对我进出口走势判断分歧加大,企业政策调整预期不断增强。特别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今年以来引发广泛关注,美国频频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国内各界也有许多争议。汇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金融问题,也不仅仅是贸易问题,其间掺杂相当多的政治、社会因素。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美欧急于摆脱危机的经济需要和对我进行战略打压的政治图谋。当前我国内部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减弱的。虽然国家多次重申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增大,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不利于接单特别是接长单。今年以来,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汇率再大幅升值,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出口企业将无法承受。

(四)国外贸易保护形势的严峻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更是“重灾区”。2009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达历史峰值。针对我钢材、轮胎、化工品等优势产品和行业,摩擦国别扩散,救济措施叠加,挑战我国内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2010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年,各国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经济在全球率先回升和占国际贸易份额的增加,各国针对我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持续升温,各种隐形或变相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加严峻,这对我们如何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但辩证地看,世界经济每次大危机都会带来大调整、大洗牌,都是新的大国崛起的历史契机。只要我们增强在危机中捕捉机遇的能力,挖掘我们的潜在优势,不失时机地扩大开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一)我国内需市场广阔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我们讲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内需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首先,城镇化带来的消费需求增加,将为扩大进口创造机遇。其次,城镇化带动的投资需求,将为投资品进口提供空间,将形成对先进技术、装备和基础材料的巨大需求。第三,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带动的投资品进口,还会提高国内工业装备水平,发挥技术外溢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

(二)国际分工格局变动为改善贸易结构创造了外部条件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可以说,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在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有条件在竞争中齐头并进。只要我们抢抓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苦练内功,完全可以在战胜金融危机挑战同时,提升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国家竞争力,使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国际上对我借重增加为改善对外贸易环境提供了重要契机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影响力不降反升,我们积极开展经济外交工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全面阐述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主张和举措,积极参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合作,推进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了我国对外经贸利益。当前,国际上看重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对加强与我国经贸合作意愿增强。这为我们争取道义制高点、加快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我国软实力影响、改善国际舆论环境,打开了新的机遇窗口。国际经济环境的有利变化,对我国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

关于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问题的思考

总书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对外贸易更是如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为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必须把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既是短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内外经济双重冲击的迫切需要,也是长期推动外贸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转变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更多注重数量扩张,竞争力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各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为适应国际经贸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吸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贸易,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贸易变革的外在要求。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跻身世界贸易大国行列,出口位居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但我企业的研发、设计、营销能力,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附加值,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重要商品进出口话语权等方面与贸易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进程的重要举措。

(二)加快转变的总体要求

坚持推进“六个协调”的总体原则。坚持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坚持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坚持外贸与外资、外经协调发展,增强互动作用;坚持外贸和内贸协调发展,实现有效互补;坚持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的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要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更加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化;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加注重从国际分工的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提高大宗商品国际定价能力,更加注重从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制定者转变;提高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参与能力,更加注重从接受既定规则向更多地主动参与制定规则转变。

(三)加快转变的主要任务

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商务平台建设。逐步打造若干个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部级会展平台,培育若干个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若干个有一定规模的商品市场。

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建设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以自有品牌产品出口为主的基地企业。鼓励低碳排放、节能环保产品贸易,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建立和完善各种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走出去”带动贸易,加大对边境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边境地区对外开放。

外贸贸易方式篇3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后发优势;西部地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统计数据和资料表明: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率逐步提高,绝对增长数额逐年增大,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增长幅度逐年加大。但西部地区外贸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仍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为:西部外贸在全国外贸中所占份额相当小,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外贸方式不协调,利用外资规模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等等。十七大报告指出,应该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贸易摩擦加剧等等,对于西部地区同样面临着如此问题。因此,加快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1985年,中央在制定“七五计划”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其中西部包括宁夏、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四川、贵州和云南九个省区(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直至1999年,中央宣布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将内蒙古、广西两个省份纳入其中。目前为止,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国土面积为 685万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1.4%,人口为 3.6298 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7.47 % (2007)。虽然,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最丰富、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但其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却极其落后破,究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释说明。

(一)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外贸易规模小、利用外资水平低

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约为1060.60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约为4.3%,其中出口额为647.05亿美元、进口额为413.55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额和进口额比重分别为4.8%和3.8%。上海市弹丸之地其进出口总额为3221.38亿美元,是西部12个省份进出口总额的3.03倍。江苏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约为西部十二省份总额的2倍(2008)。??

(2) 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构成不合理

贸易方式是指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各种交易的具体做法,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每一笔交易都要通过一定的贸易方式来进行。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 贸易。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都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导。其中,青海、宁夏两省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98.3%和97.7%。贵州、重庆、云南、陕西、广西的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也都在50%以上。分别为89.9%、83.75%、80.7%、69.7%。尽管加工贸易在西部地区某些省份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和一般贸易相比较仍然占有很小的比例。作为西部外贸大省四川,加工贸易的出口总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约为23.5%(2008).同时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对进出口总额的贡献率仍然很高。如云南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占总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60.83%,而外资企业占6.6%。陕西、广西、青海、宁夏等省份尽管国有企业进出口所占份额有下降趋势,但是仍占有很大的比例,国有企业进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48.93%、24.39%、21.1%、41.06%。从甘肃1-8月份统计数据看,国有企业进出口所占比重仍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3) 贸易路线或是贸易对象较为集中

从近几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主要贸易对象集中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在这三个地区中又分别以东盟、欧盟和美国主要集中地。2008年宁夏和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区总额比例均达80%以上。云南和广西两省对东盟和欧盟两个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也均在40%以上。陕西省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日本和美国的交易总量占全省交易额的52.3%。出口市场集中于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和韩国的青海省其2008年的出口额80%左右集中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新疆作为一个内陆边境口岸其中90%的贸易额集中于中亚五国。2008年澳大利亚和韩国仍分别为甘肃省第一大进口国和出口国。??

(4)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

西部地区出口对象主要为初级农副产品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工业制成品。进口也多集中于资源性产品及其制成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所占份额甚小。从2008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四川、陕西、宁夏和重庆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所占份额有较大提高。其中四川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2008年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和20%,并且和2007年相比增幅较大,分别增长79.2%和67.7%,重庆市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约为70%,宁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区出口总值的32.1%,陕西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增长约50%,占进出口总值55.7%。尽管某些省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进出口进出口额与往年相比也有较大提高,但所占份额仍然较小,甚至出现有下降趋势。??

(二)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不合理的原因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来,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之所以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不合理。

所谓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指对外贸易发展所依赖的要素源泉构成、运行机制及路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即是对对外贸易发展所依赖的要素源泉构成、运行机制及路径进行转变。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不合理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政策因素,也有观念意识和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表现产业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由于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未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资源,“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较为普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高效农业少,工业档次低,普遍不景气,缺少拳头产品,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产业结构雷同,导致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传统出口、粗加工商品多,而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精加工产品出口比重较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2)政策因素

我国东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政策导向的结果。“渐进开放”模式和倾斜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东西部贸易差距不断扩大。在这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到东部沿海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各种税收减免、外汇和信贷资金支持,协助开拓国际市场等各种优惠待遇。而西部地区长期以来,仅作为东部地区资源供应地,竞争优势逐渐减弱。

(3)交通基础设施因素

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深居我国内陆与边陲,远离海岸。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加上起步较晚的原因,与东部先发地区比较起来差距很大,并且差距仍在拉大。

(4)观念意识因素

新观念、新思想是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形成的重要途径,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地域封闭、生活范围狭窄等。长期以来,人们大都思想观念保守,安于现状,墨守陈规,缺乏创新和竞争意识。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

尽管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相对落后,与东部先发地区比较,仍存在很明显的优势,从而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两个方面。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

占全国70%以上土地面积的西部,在其独有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丰富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156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38,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24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以上,西部天然气保有储蓄量占全国的85%以上,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 此外我国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我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区域。

(2) 劳动力优势

我国西部地区省、市、区有人口 3.6298亿(2007),占全国的27.47% ,其中大部分为农村人口。2007年东部地区和全国劳动者报酬的平均水平均高于西部地区,分别约是西部的1.22倍和1.04倍。(依据的是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西部地区有如此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贸易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很大。

(3) 区位优势

尽管西部地区没有东部地区沿海优势,但与中亚、俄罗斯、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直接毗邻,有很长的边境线,连接十五个贸易口岸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经济上有较大的互补性,便于发现市场需求的结合点,生产适销的产品,减少市场进入障碍,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

(二)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的。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指后发展国家或地区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存在有技术的后发优势、制度的后发优势和环境后发优势。

(1) 技术后发优势

技术的后发优势主要是源于技术的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所产生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通常先发国家和地区是技术创造和发明的主导力量,因此面临着风险大,耗时长,投入高的压力。而对于后发的西部地区而言,可以通过最大限度的吸取率先者的经验教训,继承其优秀成果,有针对性行的对先进产品和技术进行模仿创新,从而减少时间和资本投入,降低其风险。

(2) 制度后发优势

主要是指西部地区学习、模仿和借鉴先发国家和地区先进制度,并经过本土化改造产生的发展效率。一项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如果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制度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后发的西部地区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成本支付,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以较小的社会成本获取较大的由制度变迁和创新导入的发展收益。

(3) 环境后发优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已经成为当前最时髦的词汇之一。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相对较轻,加之地域辽阔,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状况要优于东部地区。同时,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光,热,土地资源丰富,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污染较轻,有利于发展无公害,生态型绿色食品的生产。

(三)金融危机所创造的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新一轮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重组,我国东部先发地区工资水平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原本所具有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东部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必然。金融危机爆发致使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受到严重的冲击。外部需求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贸易摩擦加剧等等。这些外部压力加快了我国产业大转移战略实施的进程,对于西部外贸的发展是一个机遇。

加快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加快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市场多元化为目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

西部地区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地方政府往往过多的干预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习惯充当资源配置者的角色。并且在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高,地方政府往往把保护当地国有企业视为己任,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为了西部外贸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逐步消除地区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此外政府应该灵活运用多种经营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金融、法律等方面的软环境。国家也应该给予西部地区优惠政策,但这种政策很大程度上是“逆市场”调节的,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市场机制的不足。

(2)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黄静波认为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症结在于企业层面,主要表现为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技术创新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核心。企业创新固然重要,但也要依据自身条件来进行选择。西部地区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不会太突出。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学习与模仿先进技术,通过研究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我们不仅可以很好的吸收先进技术,而且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并创新,从而增强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在缩短了研发时间的同时,还大大的节省了研发支出。

(3)抓住机遇,发展加工贸易

我国西部地区,现有的加工贸易产业大都为基于比较优势的一些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重组进程的加快,西部许多省市已将加工贸易发展作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目标。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其中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一般贸易比重逐渐降低,加工贸易比重逐渐上升。西部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西部地区特色的资源加工基地。比如西北地区有着与中东、中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地缘优势,这些国家在有色金属、电力、化工和重型机械制造业等比较发达,而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主要是技术设备不足,一些重化工原料也需要进口,双方经济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使得双边合作有了很广阔的前景。

(4)发展特色产业,走绿色贸易道路

“差异形成特色,特色产生优势”,不同的自然条件与多民族聚居使得西部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只有赋予产品特色,才能创造需求,赢得市场;只有大力特色外贸,才能改变市场结构,提高市场地位,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西部地区应该依靠自身优势,打造一条绿色贸易通道。着力发展以矿产资源为主要增长点的特色矿产业;以茶、棉和水果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以中药材为特色的中医药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国际旅游业;以科技信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

(5)实施开拓多元化市场战略,扩大出口容量

扩大市场规模、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必须要有多元化的市场作保证。一、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要根据国际经济局势变化,调整进出口结构,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市场。(如以往美国都是借世界的钱、购买世界产品来扩大消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已经开始扩大国内产品生产,促进出口增长,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式在改变。欧盟、日本也是如此)。所以要改变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实现以新兴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贸易为支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市场结构。二、出口渠道多元化。在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大型交易会的同时,还应多走出去参加境外一些知名交易会、博览会。在扩大贸易成交量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最新市场行情信息。

注释:

①2008年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2008年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http://

参考文献:

[1]刘用明.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外贸支持.生产力研究.2004 ,(4)

[2]岳咬兴.西部开发与外贸出口结构战略思考.财经研究.2000,(11)

[3]黄静波.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山大学学报. 2008,(3)

外贸贸易方式篇4

[关键词]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外贸虽然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柱,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比重偏小,缺乏竞争力;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低,而其中又以原油、化工原料、羊毛、铁矿砂等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为主;服务贸易比重小、地位低,而且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服务,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几乎都呈现贸易逆差;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持续扩张,引起较多的贸易摩擦等。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就如何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积极地创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

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在不放弃甚至要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积极地创造和形成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我国技术密集产品的出口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着重发展成熟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出口;二是以高新技术和新生代重化工业产品为主,比如光纤通讯、生物工程、遗传工程、航空航天、汽车、计算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的出口。不过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要注重发展我国技术密集产品的出口;二要注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商品化率。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从宏观来看,要求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因为出口产业结构,决定着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是由于出口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而出口产业结构又取决于投资结构(包括外商投资结构),因此,必须合理地引导内、外企业的投资方向。当然,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朝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从微观来看,外贸企业应在自身身上下功夫。一是要变以量取胜的经营策略为以质取胜的经营策略;二是要变现有的标准、国内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为国际通用的标准;三是紧跟国际商品结构发展变化潮流,努力开发智能化、无形化和绿色化商品;四是要加强行业协调管理,统一对外,避免抬价抢购货源、低价竞销出口现象。

二、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

1.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的基础,中国服务贸易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差距,必须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实现服务行业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2.制定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对具有一定优势的服务产业,可考虑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对于比较落后,不具备优势的服务行业,可考虑进口替代和适当保护,并以引进促出口,从而达到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并为服务出口提供更好的基础。

3.优化服务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发展中小企业,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实施对外贸易标准化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纽带。在对外贸易工作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施标准化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冲破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商品出口;二是有利于加快我国企业、商品,、服务同国际市场接轨;三是有利于加快生产技术的更新速度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商品和服务质量;四是有利于保护本国市场,维护本国消费者的利益等。因此,加强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符合世界潮流、努力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1.转变观念,重视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有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条件。同时积极地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能够及时地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

2.注意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调整本国产品的质量指标。国外公司标准和行业标准经常修订,一旦有了技术上的新成果,即制定成标准,供生产直接采用,滞后时间短。标准对设计、生产、使用中出现的变化,反应迅速及时。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过程中,如果坐等标准正式颁布才开始采用,滞后时间很长。应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密切注意其动向,不失时机地进行跟踪。其方法是直接采用,缩短滞后时间:编制过度试行标准,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动,包括以国际标准制定过程技术活动的跟踪,而且是全过程的跟踪。

3.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开展国际认证是一项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准化工作。按照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一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获得“白色通行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认证。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和产品,意味着在国内外有良好的企业信誉,相当于获得了进入别国市场的“钥匙”成为国际市场免检产品,其市场竞争力不言而喻。因此,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主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在目前的国际上所采用的国际标准有很多都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或者是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的企业标准转化而来的,充分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这显然不利于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不仅能让我们跟踪国际标准动态,而且还能使国际标准充分反映我国的意见和合理要求,扩大我国的影响。对我国的先进标准,也应积极地向国际组织推荐,争取纳入国际标准。只有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才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四、大力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我国商品出口市场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这种状况极易引起贸易摩擦,增加外贸风险,带来外贸增长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正如投资学上所告诫的那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中国必须大力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今后在对美、欧盟、日本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同时,要花大力气开拓非洲市场(如南部非洲国家、埃及、尼日利亚等)、拉丁美洲国家市场(巴西、智利、墨西哥等)、俄罗斯、东欧市场等,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发展潜力大,完全可能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未来的重要增长点。只要加大力度开发,我国商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就会不断提高。

我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已有几年了,但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家缺乏政策引导,配套措施滞后,国家应在财税、金融、贸易管理、投资保险及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鼓励措施。特别是外贸主管部门在帮助外贸企业摸清这些市场的消费习惯、市场容量、法律限制和经贸政策等情况,使企业出口有很强的目的性。

五、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品牌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空间。品牌是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重要武器,现在我们最缺的正是这个武器。这需要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从战略高度重视自主出口品牌建设。

一是相关政府部门要出台一套综合性的扶持政策,从研发设计、政府采购、境外投资、出国参展、广告宣传、整体推广、国际营销体系建设、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服务等方面对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同时鼓励各地、各行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分类扶持政策,指导全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

二是要扩大自主出口品牌的宣传。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合作,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宣传国家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的扶持政策和各地、各行业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的做法与经验,重点介绍名牌出口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成功道路,同时,利用政府网站、课程培训等途径,宣传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理论和实务。

三是出口企业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特别是要保护国有品牌。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的保护。

外贸贸易方式篇5

关键词:贸易增长方式 转型 制度创新

一、制度安排制约外贸增长方式

一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形成不仅由该国的要素结构、科技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贸易政策导向等因素所决定,而且也受制度安排的制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诺斯、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兴起,他们通过把制度因素作为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生变量,考察了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基于科斯所确立的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以及诺斯强调制度因素变化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本文将制度分析法引入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中。

(一)制约外贸增长方式的制度层面

诺斯将制度分为三个层次:正式约束制度、非正式约束制度和实施特征的制度。基于诺斯对于制度的理解,即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可以把影响贸易的制度因素分为三类:正式约束制度,包括产权保护制度、法律规范程度等;经济制度,包括贸易制度、货币制度、外资政策、金融政策等;企业运行制度,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研发机制、政府干预程度和工资政策等。另外,鉴于企业是国际贸易活动及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将制约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制度因素分为两个层面,即内生动力制度层面和外部督导制度层面。

1、内生动力制度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把国家作为贸易主体,忽视了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这对于一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研究是偏颇的,企业才是参与国际贸易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主体。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是外贸企业的行为,是投资者对经济利益的具体追求,涉及到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可以说,影响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内生动力机制即是企业内生制度。内生动力机制反映了企业潜在的能量与现实行为之间的转换过程和转换效应,机制越完善,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希望就越大。

企业内生动力制度涉及到政府干预程度、市场透明度、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企业研发投入机制和企业工资政策等。政府干预,一国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会无形中加大企业的运行费用和交易商之间的交易费用。因此,政府干预越小,贸易额越大。另外,政府干预会扭曲企业内生动力机制,对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会有负面的影响。对于市场透明度来说,如果一国市场透明度越低,获取其市场信息所支付的交易费用越大,促成交易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至于工资政策,如果一国的工资水平由市场决定,则企业的交易费用就小,促成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就越大。

2、外部督导制度

外部督导制度主要涉及到正式约束制度和经济制度。

正式约束制度主要是指产权保护制度和法律规范程度。权责明确、清晰的产权保护制度和公允、规范的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的基本要求。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制度,它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它能帮助降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对于国际贸易来说,一国对财产保护的程度越高,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对贸易的健康发展就越有促进作用。同样,一国法律体系越完善,则越有利于交易和贸易的实现。建立健全约束制度体系,是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及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制度保障。

经济制度包括货币制度、贸易制度、外资政策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等。经济制度的功能在于约束人的选择、引导人的预期来减少经济运行中的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其中,货币制度对外贸影响的主要变量是汇率,货币制度通过对外贸易传导的机制也称为汇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对于对外贸易的影响虽然是深刻的,但是对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推动性却是间接的,作用有限。贸易制度是指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表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其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措施的总和,是一国政府在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的方向,数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干预和调节行为。外资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是为了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短缺,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推动本土企业提高竞争力等。

(二)制度制约外贸增长方式的一般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劳动力、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技术可以转移,资本可以转移,劳动力也可以转移,但制度因素却无法转移。制度安排作为重要的制约内因,与其他因素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制度安排是通过作用于其他内因,从而对一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产生作用的。

1、制度启动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遵循的是差价套利原则。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市场差价越来越小,几乎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然而,世界贸易却仍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究其原因是各国制度的差异。新制度经济学的创立者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这个分析工具,用来解释和比较不同制度的效率。在他看来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作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即如果交易费用等于零,那么,一国的贸易发展并不受制度因素的影响。但是正的交易费用是常态,那么一国的制度结构就成为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诺斯在科斯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由制度启动的命题。他通过调查得出制度与贸易产生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制度越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贸易产生的可能性越大。他将制度经济学真正引入到对贸易的研究中,并提出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交易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而市场的有效性又依赖于制度环境,从而贸易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制度环境的改善。

外贸贸易方式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效果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115-01

一、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式

(一)单纯保护转变为“奖出限入”保护

改革前,中国寻求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方针。同时受“-中心”理论的影响,中国把国际分工看作是强国控制弱国的工具,因而对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实行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对外贸易提高本国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经济建设方针转变为“利用两种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发展本国经济”,出口开始受到鼓励,贸易政策转变为“奖出限入”保护。

(二)从隐形保护转变为规范性显性保护

主要体现在贸易政策手段由原先的行政手段转变为现今以经济手段为主。改革前,政策手段虽然有,但作用不大,调控对外贸易活动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计划贸易。计划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于很难估算,因此我们说它是一种隐形保护。改革以后,随着计划经济的作用逐渐减退,隐形的保护贸易难以为继,而又不可能取消贸易保护,因而只有加强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经济手段在进出口中的调控作用。同时在逐步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政策手段日趋规范化。由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国内经济影响可以大体上进行估算,这样原先隐形的保护贸易做法便转变为规范性显性保护贸易做法。

(三)政策调整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延伸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大体经过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7年),重点是改革微观经营机制,通过放权,实行外汇留成等激励外贸企业出口积极性;第二阶段(1988年~1993年),重点是改革外汇资源配置制度,实行汇率双轨制(是一种让利方式,同样属于微观领域的改革),取消出口补贴;第三阶段(1994年以来),重点是改革宏观政策环境里的汇率,取消汇率双轨制,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贸易政策的调整先从微观领域经营机制环节入手是有其合理性的。微观经营机制方面的放权让利可以使改革所涉及的经济集团得益,同时又不会损害其它经济集团的利益,因此它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

(四)政策目标由“调剂余缺”转变为“推动经济增长”

改革前,由于对外贸作用的片面认识,贸易政策追求“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目标。改革后,中国对外开放十几年的经验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贸易实践表明,越是开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得越快。随着中国对外贸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转向追求贸易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目标。

(五)以“扩大出口”为基本方针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即打破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局面,赋予更多企业外贸经营权。尔后的每一次重大调整亦都是在原先政策中存在着不利于出口扩大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扩大出口”成为外贸政策调整的基本方针。

(六)从最初无意识到最终有意识地实现贸易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台鼓励出口措施,其初衷只是为了鼓励企业多出口,并不是为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但它实际上是在无意识地为中国实现贸易自由化铺设道路。“奖出限入”政策使中国出口迅猛发展,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活动向比较优势回归。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只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出口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本国的比较优势。因而,“奖出限入”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是殊途同归。

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效果

(一)提高了国内资源配置效率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只有当一国进出口真实地反映出本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时,本国资源方得到最佳配置。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而资本、原料匮乏的国家,因此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80年中期以前,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全部出口50%以上,其中资源密集型的石油是中国出口主导产品。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低加工的纺织、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占有很大比重。说明中国仅仅是利用了自己的资源而已,并未发挥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如今,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品及出口加工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进出口与本国资源禀赋状况趋于一致,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二)减少了国内价格扭曲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减少了国内产品价格扭曲,我国越来越多的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逐步接近。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内价格同国际价格是完全脱钩的,国内在生产、消费领域里都存在着扭曲。因而,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实现接轨是国内扭曲不断消除的重要标志。

(三)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目标。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就越快,而要充分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就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实现贸易自由化。为此,从90年代中期起,我国加快贸易自由化脚步,大幅度降低贸易壁垒,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这些都对国内经济体制及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了转换机制的压力,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四)推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猛扩张。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06亿美元,2000年上升到4743.1.亿美元。22年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为14.8%,高于同期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迅速上升。

参考文献

外贸贸易方式篇7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 增长方式 转变

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就

与对外贸易增长原因的回顾与分析 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出口在世界总份额中已占6.5%左右,我国大陆商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三位,如果将香港2920亿美元的出口额计算在内,我国则是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根据目前预测,2006年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6000亿美元。从数量和规模看,近3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均达到30%以上,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举世瞩目,贸易大国地位已基本确立。作为一个经济整体,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机构考虑经济发展时给予的权重越来越大。

拉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1.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稳定是我国对外贸易获得较好发展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尽管受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困扰,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仍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和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年4月的《世界经济展望》说明,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世界贸易组织报告,2005年全球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00亿美元,达到101200亿美元,实际增幅为6%。美国2005年GDP高达125000亿美元,经济增速快于发达国家总体增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日本经济2005年步入稳步增长阶段,国内需求旺盛。2005年,欧元区经济虽然低速增长,但欧洲经理人和消费者的信心指数达到5年来最高值。根据IMF统计,2005年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增长率达7.2%,超过发达国家一倍以上:而发展中大国的进出口贸易更令人瞩目,2005年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均达到两位数。石油及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产油国和一些非洲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发展。这一切都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有利机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获得较好发展的直接原因。

2.近年来一直存在的内需不足与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迫使众多国内企业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的重要诱因。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消费率长期徘徊在60%左右,最低年份的2011年仅为53.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0%左右。在消费率走低的同时,投资率却连年攀升,从2000年的36.4%上升到2011年的43.9%和2005年的接近50%。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率一般在60%以上,近年来我国多重原因导致的较低消费率直接造成居民消费水平的低下。与此同时,投资不断扩大使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主要工业产品过剩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造成国内市场绝大部分产品供过于求,企业急于寻找海外市场,从而推动出口不断扩大。

3.外资企业进出口与加工贸易持续增长是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主要力量。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即两个50%现象已持续多年,近年对外贸易发展仍不例外。2005年,我国出口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其中55%以上是加工贸易,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

4.相关战略引导使企业一味追求低劳动成本、低价格换取数量增长的失误不容忽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少人再次高谈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比较优势战略,使企业忽略了出口产品非价格竞争因素及价格弹性问题,一味地以低劳动成本、低价格换取数量增长而忽视了质量增长。战略误导下的结果是以劳动者低工资与劳动者福利增长缓慢为代价,是资源性产品大量出口埋下的隐患。 5.“政绩经济”成为“数量型”增长的重 要推动力。近年来,官员升迁需要“政绩”,“政绩”来自于数字。但数字如何产生则不是考察官员的指标。一时间,高额的GDP、不断增加的税收、连续增长的对外贸易创造的“政绩经济”成为官员时尚,“数量型”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重要推动力。

二、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面临的问题

1.对外依存度提高,受国际经济传递影响程度加大。2005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5%,预计未来5年内,对外贸易年增长不会低于20%,说明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都将处于较高态势。目前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为45%左右,而我国已超过70%。2005年,鞋类生产国内产量90亿双,出口60亿双,占67%;彩电产量7600万台,出口4900万台,占64.2%;DVD产量1.5亿台,出口1.3亿台,占87.2%;摩托车产量1580万台,出口1000万台,占63.9%。这些产品大多出自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有172种商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包括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电子产品和一般消费品;其中激光视盘机、拖拉机和集装箱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钟表(主要是电子表)和收录机占60%以上,显示器、照相机和家用陶瓷占50%以上,彩电、笔记本电脑占40%以上,手机占30%以上。由此造成我国在劳动力就业、商品生产、转移过剩产能等方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度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和国际经济传递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2.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反倾销压力加大。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扩大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反倾销压力日益加大。如上所述,大量不讲究技术、品牌的贸易方式不仅无法获得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容易让别国留下倾销之嫌,进而引发贸易摩擦,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更成了贸易摩擦的焦点。据WTO统计,1995-2005年,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世界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1/6是针对我国的。当前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在卷入国家、波及行业、传播速度以及使用手段方面都有趋强的态势,应对更加复杂。在中欧、中美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一致后,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方面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国都可能继续对我国的纺织品设限,而欧美还可能对我国轻纺、家电、化工、钢铁产品发起新的摩擦。美欧日等国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禽流感疫情再度爆发防范、“孔雀石绿”等问题都将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

3.消耗资源与能源,影响技术提升速度。粗放的增长模式一方面导致国内资源、能源消耗高速增长,对外部资源、能源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另一方面阻滞了技术提升的速度。在以数量为主的粗放增长模式下,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我国对外部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例如:目前我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达到41.3%,铁矿砂40.2%,铜矿砂82.8%,氧化铝45.5%,铜材59.8%,铝材38.8%;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对外依存度达到85%以上,其中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依靠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车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仍依赖进口。资源与能源,高新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将使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进一步增大。部分生产性资源的短缺,以及需求量增加带动价格持续上扬,不仅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

4.贸易结构存在严重不平衡。贸易结构不平衡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不平衡,在我国的进出口主体构成方面,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其主导特点显著。2011年、2005年,外资企业进出口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57.5%和58.3%,显示我国进出口出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而在外资企业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国际知名厂商的贴牌生产,这些生产多以加工贸易为主,从而导致了商品贸易内部结构的不平衡。众所周知,近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近半壁江山,2011年、2005年所占比重达47.6%和48.6%。在加工贸易出口中,即使有高新技术产品,也基本处于加工的中低端环节上,属于我国自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对外贸易的份额一直比较低。

这种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进出口依赖性产生的后果是:

第一,陷入产业低级化和低技术陷阱,导致恶性低价竞争,牺牲劳动者福利;

第二,受制于外部资本流动

;第三, 市场过于集中降低了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第三,目前在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设立的外资企业,投资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它们生产的产品又返回发达国家市场,从而造成市场过分集中在美日欧几个大市场上,使我国对外贸 易渠道减少;第四,加工贸易依赖数量扩张,资源消耗大,分享利润少。 其次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速度不平衡矛盾突出。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仅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2.8%;2005年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中占10%左右,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左右,与目前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20%左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滞后于货物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不断加快的形势不相协调。

5.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外贸增长利润微薄,经济效益不高。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外贸增长虽然创造了漂亮的数字,但主要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的加工优势,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利润微薄,经济效益不高,且容易引发贸易摩擦。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属于中低档次,例如,2011年,我国出口的电风扇4.5亿台,平均每台3.8美元;打火机52亿个,平均每只0.063美元;手表9.6亿块,平均单价1美元(其中浙江省出口600万块,平均单价O.3美元);出口鞋59亿双,平均单价仅2.5美元,不及意大利的1/3(一些省出口单价仅1美元);出口DVD1.3亿台,平均单价45.6美元,不及日本的1/3;出口传统照相机5600万台,平均单价5.9美元,不及日本的1/20。另外,这种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因国际产业转移造成溢出

效益大大减少,导致了上述的对资源、能源的高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6.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储备增加,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加。2011年底,外汇储备6100亿美元,2005年超过8500亿美元,居全球第一;2006年前5个月,贸易顺差再添4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已超过9000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既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又使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数量上的贸易大国未必就是质量上的贸易强国,我们有必要对多年来实行的数量规模主导型对外贸易粗放式增长战略进行反思,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实现新形势下的对外贸易战略转型。

三、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战略的反思

1.过度强调比较优势,导致“比较利益陷阱”产生,出现了战略失误。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说明自由贸易的基本理论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技术,拥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丰富的优势。因此,基于比较优势原则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自由贸易,就可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我国有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比较优势战略论,按照这一理论,假如发展中国家政府选择优先发展和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相符合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优先发展部门内的企业将缺乏自生能力。为了使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能够被建立起来并生存,政府将必须扭曲利率、汇率和其它价格并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来补贴或保护这些企业。发展中国家政府只有以比较优势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准则,该国经济才会有运行良好的市场,才易于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维持高的资本积累率,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并实现现代化。日本、韩国等国的迅速发展实际上是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

应该承认,比较优势原则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原理之一,在一定条件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使一些国家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但比较优势原则的作用是有限和有条件的,不顾历史特定条件过分强调比较优势原则,最终将导致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加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还会引致发展中国家出现贸易条件恶化的结果。一味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自由贸易,往往会造成出口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绝对下降,出现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和“低技术陷阱”之中。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理论 与政策长期强调利用劳动力数量巨大,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实际的结果是已经陷入了“比较利益陷阱”和“低技术陷阱”之中。在这一陷阱中,企业不愿更新技术和提高工人技能,在资本和劳动两者之间的选择上,常常是用多雇用劳动来取代设备更新。即使是一些掌握新技术的外商,在中国设厂也宁愿多雇用廉价工人,少用昂贵的先进设备,这在客观上大大影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低工资、低教育、低技术、低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制约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

2.“政绩经济”的制度缺陷,导致了新一轮恶性循环产生。随着改革深化发展,我国的民主进程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出现的较大变化是干部终身制终于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任期制和选举制。我们在肯定政治制度改革成绩,肯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观念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种制度下,由于各级官员的“政绩观”,出现了各地的持续投资热,铺大摊、摊大饼式的发展在各地充分体现出来。各级官员为了“政绩”,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漂亮的数字(如较高的GDP、就业、税收和出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阴影加上对“政绩”的渴望,形成了近年来我国“数量型”增长的双重推动力,出现了中国特色的“政绩经济”,对外贸易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认为,如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政绩经济”带来的不良后果,投资过热与外贸数量型高速增长在短期内将不会改变,经济与外贸同步高速增长将导致新一轮恶性循环出现。恶性循环的过程是经济增长需要投资增长,投资增长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推动出口增长,出口增长推动经济继续增长,在这一恶性循环中损失的是土地减少、资源消耗、社会福利减少。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过度强调比较利益制造了比较优势陷阱,从而推动外贸增长数量大质量低,使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失衡,由此而出现了贸易结构低级化、贸易方式初级化、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单向化的特征;而“政绩经济”将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推入一个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发展观念与制度如不及时改变,将很难实现对外贸易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 四、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思路与战略,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最近提出,尽管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投资、信贷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但从全年发展的情况来看,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大势基本确定①。

进入2006年,世界经济开局良好,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及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与消费持续活跃,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会连续第四年超过4%,世界贸易量增幅则可超过2005年达到7%以上。 国家商务部从2005年就提出要实现对外贸易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这是基于我国对外贸易长远发展所做的战略性考虑。笔者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稳定和较好的经济形势为对外贸易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是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最佳时机,从国家到企业都应抓住这一好时机,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1.重新认识比较优势,注重比较优势动态效应克服其固化模式。比较优势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有其自身的内生演变机制,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不论比较优势来自于要素禀赋差异还是来自于技术水平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产关系变化,各国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存量都会发生变化,由此而来的各国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也应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比较优势演变机制中有两种驱动力:一种是自身资本积累、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不断强化原有的比较优势;另一种是技术扩散、产业间发展速度的差异和政府干预将促使比较优势发生转化。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要素禀赋差异下的比较优势变迁动因,但不能说明比较优势的分布特征和演变特征,因而需要对比较优势进行相对和动态的研究与运用。 国际贸易发展历史表明,简单强调比较优势,会导致比较优势产业和比较劣势产业均具强化趋势,由于对外贸易活动容易巩固和强化一国原有的产业分工模式,在比较优势模式下形成的专业化贸易模式演变就具有了固化性的特征,在市场机制驱动下,专业化贸易模式的固化特征又固化了东道国原有的产业结构形式,体现为东道国贸易模式的自我强化性和自我累积性。

发展中国家如果过度强调比较优势,则容易使其贸易模式被锁定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上。导致我国出口部门被锁定在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和工序上,使我国难以摆脱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初始形成的不对等地位,正是比较优势的这种固化性特征产生的结果。

我国不能再被动地按照已有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而应重新 认识比较优势,在注重其动态效应的前提下,依照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借助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力量谋求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同时与竞争、产业、劳动力、资源等综合优势相结合,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地位。

2.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是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所谓创新型贸易增长方式实际上就是发挥综合优势原则的贸易发展战略。首先,调整外资利用战略,调整外资来源结构和地区结构,提高外资溢出效应。其次,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升级换代。

第三,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努力增加服务业出口,鼓励企业走服务外包道路,积极发展包括科技研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律师与会计师事务、电信、物流、市场营销、旅游等在内的服务贸易,也就是要在国际服务贸易的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等领域拓展更大空间,在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同时,提高服务出口的比重,优化出口结构。

3.完善政治制度改革,杜绝“政绩经济”与“政绩外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卢中原2005年曾指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的六个体制性因素之一是“政治领域的改革还不适应经济领域的改革,导致增长速度攀比和数量扩张的冲动”,尽管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已经不小,但经济增长速度仍居高不下,这与政治领域的改革缓慢不无关系①。

外贸贸易方式篇8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包括义乌在内的浙江外贸遭受了重大挑战,发展中累积的产业结构矛盾、进出口失衡、内外贸比例和附加值较低等问题集中显现。义乌的经济金融受到国际贸易下降的影响,一度也陷入发展的低潮和探索的迷惘。在致力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历程中,在先发优势有所减弱的背景下,2011年3月,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获批又给义乌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和活动,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难能可贵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根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提升贸易管理效率,加快增长贸易总量,探索建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核心任务。义乌市政府为了能够使经济解冻,不断寻求改革,转变发展模式,由此“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应运而生。

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概要及试行成效

在该方案推广中,义乌市政府起到了较为积极的推进作用,大力引导在义乌注册的外贸公司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主要试行了以下一些政策。

(一)工商部门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注册登记工作,颁发专门用于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义乌市各类市场及专业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凭工商营业执照向义乌市商务局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二)检验检疫部门制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监管办法。对“市场采购”商品实施风险评估、分类管理,采取自检、验证、核查三种检验方式实施检验。实施《市场采购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规范》。

(三)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下称“试行外贸公司”)的出口货物,以“旅游购物商品”方式(代码0139)报关出口,每票报关单货值最高为5万美元。海关对试行外贸公司给予优先接单、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等优惠服务措施。对仅涉及通关单问题的出口货物分类处置、从轻处罚。

(四)市场经营户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委托出口的货物免征增值税(按“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进行税收征管),试行外贸公司留存“海关出口报关单”、“委托出口货物协议书”备查。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市场经营户,可以向义乌国税局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照进销项核算办法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继续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五)试行外贸公司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既可以由试行外贸公司收结汇,也可以由其出口的个人收结汇。由个人收结汇的,凭协议、正本出口货物报关单办理。外汇管理局对试行外贸公司的贸易真实性实行主体总量核查。

除此之外,为了使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能够便于管理和统筹,还建立与之配套的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联网信息平台,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和共享程度。一是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信息共享的联网信息平台。二是鼓励市场经营户、试行外贸公司通过联网信息平台向检验检疫和海关如实申报“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货物,向国税部门免税备案。三是通过联网信息平台对外贸公司、市场经营户信用进行综合评价,分类管理。

自2012年8月份“市场采购”贸易试行政策推行以来,得益于“管得住”和“通的快”两大优势,义乌市场的贸易量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大幅逆转,获得很好的效果。9月义乌自营出口呈爆发性增长,单月出口额达到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倍,创历史新高。到10月底,当地海关监管的出口集装箱达到54.4万标箱,同比增幅30.8%,单日业务量连创新高,实现翻倍。2013年上半年,义乌进出口总额达96亿美元,同比增长375.8%;累计出口额94.3亿美元,同比增408.2%。在国际外贸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义乌外贸能有持续“爆发式”增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及相关改革配套政策的驱动功不可没。

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建立后义乌外贸企业的发展趋势

按照建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要求,通过政府的管理和疏导,义乌外贸企业的发展将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既可以借此契机突破转型阶段的瓶颈,也可以以此为跳板跃升新的发展平台。概括起来,义乌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将因此呈现以下“六化”趋势,即身份特殊化、监管规范化、贸易高效化、成本低廉化、信息透明化和贸易协作化。

(一)身份特殊化。通过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市场和专业街的外贸企业,其享有的权力和应履行的义乌将区别于普通贸易企业,其特殊的身份将决定其享受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也必须履行一些特殊的义务。

(二)监管规范化。被纳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内的外贸企业,将按照规定接受工商、税务、质检、外汇管理等部门的统一管理,其规范化程度必定较以往有所提高,其信息更加透明、信用程度也更加高。

(三)贸易高效化。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外贸企业,凭借其获批的特殊身份,在接受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接受政府部门许多的优先、优惠服务,在海关检验、免抵退税、结汇收汇等方面的贸易环节上,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可以极大的提高单位时间贸易量和资金周转速度。

(四)成本低廉化。接受统一管理的“市场采购”外贸企业,其运作的专业化程度将极大提高,运作的流程也更加顺畅,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支出、税收的支出及人力成本将减少,贸易成本会逐步降低。

(五)信息透 明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联网信息平台的建立,外贸企业的各种信息披露将更加完善,信息透明度提高,外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越来越高,信用程度也随着管理规范而提高,更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六)贸易协作化。由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主要是整合小型外贸企业的资源,使其聚少成多,灵活流通。因此,部分贸易企业为了提高贸易效率,会整合零散订单,通过委托贸易的方式互相帮助,降低贸易成本,因此外贸企业之间的协作会更加的多,使企业之间的优势资源实现整合,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主体特征

按照义乌市政府的总体规划,探索实施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系统性工程将是国贸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命题,力争要在2015年确立“市场采购”的体制框架,到2020年实现外贸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意识到“市场采购”将是义乌小商品经济向纵深方向改革迈进的必然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市场采购”贸易的队伍中。高效便捷的贸易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贸公司把注册地迁回义乌,整体的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据数据显示,义乌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两个月后,新增外贸公司156家,同比增长57.6%。截至2013年7月底,义乌涉外经济主体已达5208户。这些具备特殊身份的贸易主体的经济特点会较以往有所变化,将主要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资金周转越来越快。由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使外贸企业在贸易效率上迅速提高,其资金周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资金回笼的能力大大强加。

(二)贸易规模得到提升。随着企业贸易资金回笼速度的提高,企业的贸易吞吐能力也会随之增加,这使得企业在市场景气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贸易规模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企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三)汇率风险降低。由于“市场采购”方式的外贸企业结收汇的方式更加灵活,企业在外汇持有时间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空间,便于企业随时根据汇率变动情况作出贸易决策,降低汇率风险的影响。

(四)贸易利润提升。通过“市场采购”方式进行贸易的企业,其税务成本、人力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等,都会不同程度降低,这使得企业的单笔贸易利润获得提升,也使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五)存货处置能力增强。随着“市场采购”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外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在存货处置上,一方面,存货周转速度会伴随贸易效率的提高而加快,存货积压的风险降低;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共享使得存货的调剂和处理变得容易,企业贸易风险将显著下降。

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金融支持探讨

在国务院批复的《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改革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筑区域合作优势和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等六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中,三方面的保障措施都和金融支持息息相关,为此伴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探索和建立,外贸企业的经济特点发生变化,经营实力得到提升,获取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综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特点,笔者认为银行及其他机构对其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降低授信准入门槛。由于外贸企业管理和监管规范化提高,小微外贸企业的信用程度也会有所提高,银行可以考虑在授信客户的选取上,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充分沟通和企业信息共享,更好利用风险缓释因素。银行在研发金融产品过程中,可以考虑降低对外贸企业资产规模、从业人员、从业年限等要求,按照企业资金运转的速度,为其实际融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通过与工商、税务、经侦、海关等部门的合作,准确的把握企业的风险。准入门槛的降低,可以为银行带来更广大的客户群,也可以使更多的优质商贸流通企业获得急需的金融服务。

(二)推出标准化的金融产品。由于“市场采购”方式的外贸企业有统一的工商登记、统一的税收政策、相似的采购渠道和贸易路径、相近的资金周转能力和盈利能力,与之适应的标准化金融产品很容易为其接受。尤其标准化金融产品具备准入门槛标准化、授信条件标准化、审批效率标准化等特点,便于同质外贸企业的使用。例如一些联保贷款产品,给予相同的授信准入要求、给予相同的授额度、给予相同的结算存款回笼条件等,非常利于同质外贸企业间互相联保获取银行授信。

(三)创新国际业务。外贸企业是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支柱,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建立,许多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的小微外贸企业,管理都会越来越规范,贸易效率越来越提高。针对“市场采购”外贸企业的国际业务产品创新,不仅可以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培育其健康快速的成长,也可以为银行国际业务的提升带来契机。由于市场采购外贸企业资金周转更加稳定和迅速,一些信用证、保理、代付等业务将更有用武之地;随着结收汇方式的更加灵活,一些押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也将会更加活跃国际贸易市场。不断创新国际业务,为外贸企业提供配套的综合金融服务,将使得“市场采购”的贸易方式更加丰满、成熟。

(四)建立网上融资平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建立,还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联网信息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银行可以建立与之链接的网上融资平台。通过对贸易企业真实金融需求信息的获取,与贸易企业建立客户关系,扩大金融服务营销的渠道。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产品组合,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网上金融服务。诸如订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将极快的普及到网络,使得金融服务的效率更加高,也使金融服务的信息更加对称,金融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五、金融服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政策建议

给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外贸企业以更全面更深入的金融支持,是义乌金融行业发展 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不仅可以推动义乌国际贸易的综合发展,更能为义乌金融市场的发展开辟肥沃土地。除了依靠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导向性和倾斜政策,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验涉及更多面,获取更多经验。

首先,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出台鼓励金融支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政策。例如给予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奖励、提供授信利率的下浮补贴、鼓励推动“市场采购”贸易专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允许民间资本通过金融机构运作为“市场采购”贸易融资等新思路、新做法;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和地区金融发展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外贸贸易方式篇9

商务部近期的一项公告,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商务部将重新设立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负责应对新一轮的国际贸易争端以及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副部长高虎城出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副部长钟山兼任谈判副代表,王超和崇泉也升为副部级的谈判副代表。“此举将开创中国外贸的新局面。”长期研究和指导外贸工作的副部长钟山,在谈到我国外贸在新时期的发展时,显然有着十足的信心。

外贸新举:贸易谈判代表重进公众视线

“目前中国涉外的贸易摩擦已经到了比较严峻的时候,如果在较低层级谈不成,就会派出部级别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来牵头谈判。”

针对此次人事调整,钟山表示,早在2004年,中国就曾成立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主要负责对外谈判的政策研究、业务协调、法律咨询、信息管理、新闻、对外联络、参与谈判等事务。2005年4月起,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兼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时任商务部部长助理、现任商务部副部长的易小准,当时兼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

该职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根据龙永图的简历,他曾在1997年至2002年,担任外经贸部党组成员、首席谈判代表,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事实上,他在中国入世以后就曾担任过一段时间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只是一直没有明确。”一位商务部官员说。

据了解,2005年中欧、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磋商长达半年之久,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之后,这一办公室淡出公众视线,其网站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07年10月8日。

外界普遍猜测,商务部此次人员调整,将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职位提到如此的高度,是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摩擦。据记者了解,该职务可能不仅要应对贸易摩擦,还要负责多双边区域合作与谈判。

钟山曾在多处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中国涉外的贸易摩擦已经到了比较严峻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了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分析人士认为设立此贸易谈判代表职位意义正是在此。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不明朗的情况下,遇到这样的困难也是正常的。钟山说:“这个职位一直有编制,与各个司局都有联系。”

当谈到如何与其他谈判司局协调时,钟山指出,其他司局的是司局级的谈判,如果在较低层级谈不成,就会派出部级别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来牵头谈判。

外贸转型:关键时期的应对策略

“外贸发展方式需要适应性转型、主动性转型、战略性转型,站在更高层面,着眼于推动贸易强国进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外贸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钟山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指出,从我国外贸与国民经济关系看,外贸发展方式需要适应性转型。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经济发展方式决定外贸发展方式,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有先导作用。当前,我国外贸还有一些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高三低”:一是对有形要素投入依赖程度高,对无形要素投入依赖程度低。二是对二次产业发展贡献度高,对一、三次产业发展贡献度低。三是对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贡献度高,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贡献度低。

从我国外贸与世界贸易关系看,钟山认为外贸发展方式需要主动性转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外贸已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在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同时,我国外贸也存在一些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是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出口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2009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116起,涉案金额127亿美元;我国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却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二是贸易比较利益较少。当前,我国处在国际贸易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比重低。据测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三是贸易不平衡较为突出。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960.7亿美元,今年15月贸易顺差为353.9亿美元。长期贸易不平衡既不是我国的政策选择,也不利于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主动性转变。

从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关系看,钟山认为外贸发展方式需要战略性转型。贸易大国是贸易强国的基础。实现贸易强国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目标。2009年我国出口居世界第一,进口居世界第二,已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国际经验表明,贸易强国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在政府、行业、企业、商品四个层次上均具有强大的协调能力和竞争力。我国在“四个能力”上与贸易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亟待提高。一是出口商品竞争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二是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从数量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变,培育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的跨国公司;三是行业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从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制定者转变,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行业内有威信的商协会组织;四是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加注重从接受既定规则向主动参与国际规则转变。

外贸速度:要在“加快”上下功夫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变革。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环境,建立工作机制。”

钟山阐述了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他认为,解放思想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改革意识。改革是加快转变的根本途径,僵化守旧没有出路。要加快改革制约外贸发展的管理体制、促进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体制机制。二是开放意识。开放是加快转变的外部条件,关起门来没有出路。要继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准确把握全球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拓展外贸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创新意识。创新是加快转变的不竭动力,墨守成规没有出路。要结合客观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外贸发展后劲。四是发展意识。发展是加快转变的根本目的,停滞不前没有出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

对于如何完善政策环境这一问题,钟山指出,政策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完善“四方面政策”,形成有利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环境。一是在财税政策上,稳定财政对外贸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优化关税结构,发挥关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二是在货币政策上,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和规模,积极开展海外人民币业务,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三是在金融政策上,完善金融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降低保费费率水平,扩大对风险国别和市场的承保范围。四是在贸易政策上,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多双边和自贸区谈判;积极研究全球气候谈判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影响,提前研究调整相关贸易政策。

在如何建立工作机制方面,钟山提出了四大建议。他认为,工作机制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快构建“四个机制”。一是建立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的外贸绩效评价机制,引导各地区外贸科学发展,在“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分类指导的全国外贸绩效评价机制。二是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合作、高效协调的工作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执行的协调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建立分工合理、相互协作、运转高效的贸易促进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贸易促进体系,完善中小外贸企业促进机制。四是建立反应迅速、应对有效、反制有力的贸易摩擦应对协调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外贸务实:要在“转变”上求实效

“四个优化、六个协调和举措三者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钟山对外贸工作的创新务实深有感触,他表示,外贸系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在“转变”上求得实效。

钟山创新性地提出要努力优化贸易结构,实现“四个优化”。他进一步阐述到,优化贸易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优化贸易结构既要着眼于解决外贸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更要致力于增强外贸发展的长期动力,使外贸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要努力实现“四个优化”:一是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争创新的竞争优势产品出口,保障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三是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四是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

积极推动外贸协调发展,促进“六个协调”也是钟山的工作创举。他强调,促进外贸协调发展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促进外贸协调发展既要发挥我国现有比较优势,又要进一步提升动态比较优势,还要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对外贸易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动“六个协调”:一是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二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三是外贸和外资、外经协调发展,增强互动作用;四是外贸和内贸协调发展,实现有效互补;五是多种所有制主体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六是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钟山还提出了大力创新工作抓手,实施“举措”的建议。他分析说,创新工作抓手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创新工作模式既要继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促进外贸发展的主要做法,也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体现加快转变的工作要求。因此,需要大力实施“八项举措”:一是积极扩大进口。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完善进口促进体系。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清理不适应形势的进口管理措施。利用自贸区、零关税优惠、贸易投资促进等平台,加强与重点国家贸易对接。二是打造商务平台。打造若干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部级会展平台;培育若干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若干辐射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境外贸易中心。三是建立出口基地。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保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一批出口基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四是提升商品质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提升传统优势产品出口附加值。五是拓展新兴市场。按照经济规模、人口总量、消费能力、市场环境等指标分类,形成拓展的重点地区、重点国别。深度拓展拉美、中东欧、东南亚及我周边等市场。扩大边境贸易,在管理权限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给予边境地区政策倾斜,推动边贸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政策的落实。六是提升加工贸易。引导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七是扶持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扩大服务外包规模。培育国产服务品牌出口,加大对软件、文化、动漫等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八是发展“走出去”带动贸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投资办厂、建立销售网络。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积极推动海外资源开发合作。发挥优买优贷等政策支持大型成套设备、技术对出口的带动作用。

钟山认为,在“十二五”期间,要本着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创新工作模式,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开创我国外贸工作的新局面。

外贸热点:中美贸易是双赢博弈

“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潜力巨大,中美之间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钟对中美贸易问题,钟山指出,中国受益于中美经贸合作,而中美经贸合作给美国带来的利益也是巨大而实在的。中美经贸关系该向何处去?钟山强调,一是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积极落实双方元首在经贸领域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充分发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的平台作用。

二是扩大经贸合作契合点。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当前,两国都在调整产业结构,应充分发挥各自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在服务贸易、低碳经济、高新技术产品等领域的合作。

三是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政策透明度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在华的合法权益。希望美国放宽对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不合理限制,并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外贸贸易方式篇10

一、60年对外贸易的巨大成就

(一)对外贸易规模由小到大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28年间,对外贸易增长了12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1年的23年间,对外贸易增长近25倍,年平均增长22•1%;加入WTO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机。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2-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倍多,年平均增长为25•9%,七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60年进出口总额的70%以上。60年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中国的出口总额经过30年徘徊到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由不合理到相对合理

新中国初期,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则主要是机器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战略性转变,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接近出口总值的一半,1989年上升到71•3%。从根本上扭转了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进口的落后局面。进入90年代,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军。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7•9%,到1998年,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36•2%,成为中国出口第一大类商品。同期,机电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5•6%。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进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2002年至2008年七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6•8%和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进口比重从28•1%上升到30•2%。

(三)对外贸易额由逆差到顺差

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经历了从小额逆差到微量顺差再到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到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的历史性转变。1950-1977,其中头6年全部为逆差,平均年逆差约8•5亿美元,其后年份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978年以来,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增加。1995年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5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8年末达到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四)贸易伙伴由单一到多元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半。8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中国的贸易伙伴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8年,中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8•4%。

(五)自由贸易区建设由少到多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2003年以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得到大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和渠道。中国与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自由贸易区,到2008年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4以上。中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凸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诸多自由贸易区建设如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等的带动效应。同时拓展跨地缘优势,建设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正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6国)谈判建设自由贸易区议案。

二、巨大成就的理论与战略保证

60年对外贸易巨大成就的取得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和中国特色对外贸易战略的不断优化、形成合力的必然结果。

(一)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的保证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又对实践产生反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主要引进于前苏联,此时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持否定态度。加之世界政治二元化格局,形成东西方对峙的两大阵营,人为地把统一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市场体系分割成“社会主义大家庭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致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十分狭窄。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呼唤中国化的国际贸易理论问世。邓小平基于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客观趋势,依据中国的国情,科学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观点、思想和理论。其基础理论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外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大块组成,其应用理论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帮助中国发展对世界有利;一国两制、共同开发;利用好中国这个大市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等六大观点组成。邓小平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于马克思、列宁和前苏联的国际贸易理论(时代不同、任务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世界经济走势不同),更不同于西方古典和现代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所回答及解决的问题和重点,不再是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利益的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发挥,而是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针对国际经贸关系中存在失衡的现状,突出地解决当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贸易利得的公平分配,三是反对贸易歧视。因此,以邓小平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指导中国的国际经贸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更能促进中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本着外为中用原则,从抵制-引进-借鉴到运用之路。由于中国对国际贸易理论理解不深、与中国国情结合不够,它们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带来了负面效应(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不少问题,或多或少地与其有关)。

(二)国际贸易战略的保证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兼容互补的模式。这一战略模式要求:沿海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强的轻纺行业以推行出口导向为主;其他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弱的重化工行业,以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兼容互补战略模式的战略重点,在出口贸易战略方面,要求合理安排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和完善出口产品生产体系;在进口贸易战略方面,把进口的重点放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及软件上,实行以进养出,把来料加工出口作为发展中国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中国拥有10多亿人口,国土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实行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综合兼容的战略模式,较之实行单一的出口导向战略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新阶段。大经贸战略指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产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外贸、外资、外汇、外援等各种经贸活动相互融通、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战略构想。中国是潜在的贸易强国,中国对外贸易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经济的走势。大经贸战略正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顺应国内“两大转变”和国际“三大潮流”(经济市场化、经济国际化和经济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实践证明,它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极大的推动效应。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全方位开放和发展的更高阶段。中国加入WTO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从而要求:(1)中国对外开放从自主单向开放变为相互双向开放;(2)从政策导向开放变为按照WTO规则要求开放;(3)从货物市场开放变为服务贸易市场和技术贸易市场的开放;(4)从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变为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即通过谈判确定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p#分页标题#e#

三、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回顾历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在于运用逆向思维和反思,找准影响和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害问题,那就是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非科学性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

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是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之关键所在。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已卓有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非科学性,若掉以轻心,让分散的非科学性聚集起来,将引致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倒退。外贸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尚未摆脱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认识误区。认为转型只是指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那什么是集约型呢?一般认为,集约型即质量型、资源节约型、科技高含量型。上述理解是欠科学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包含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以及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型转变为内延扩大再生产型两个层面的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集约型和内延扩大再生产型具有复合和综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它们包括生产进步、科技进步、管理进步、信息进步和教育进步的全面要求,不能简单地把集约型(或内延扩大再生产型)等同于质量型、节约型和科技高含量型;在实现过程上,它们是一种动态要求,不是静态指标,而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不能简单地以近期出口业绩等指标加以衡量;在目的和手段、过程和结果上,它们体现出既管目的又管手段,既管过程又管结果的有机整体和高度统一,不可分割,更不可对立起来,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只管结果而不管过程。二是尚未走出速度和数量的惯性漩涡。对外贸年增长速度,以及对对外贸易总额最大化、对外贸易顺差最大化和外贸企业利润最大化表现出由衷地偏爱。以为只要把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提高起来,把对外贸易总额增加起来,对外贸易效益就会提高,国民从中得到的社会福利就会增加,转型的目标就会实现,而淡化了对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危机的洞察、防御、化解和转嫁能力的培养。应该看到,速度和数量不过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直观现象,转型的科学标准和实质性要求,是以应对危机、化解风险的潜在素质和能力作为衡量尺度的。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家、货币汇率、消费偏好和贸易规则等的制约。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包括有独立关税的地区)都可以通过更换外贸政策,出台贸易规则而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中国外贸企业创造的效益减下去,把他们的损失转嫁给我们。因此,中国外贸及其企业的抵制压力、规避风险、化解转嫁的能力大小,理所当然地应成为转型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和核心标志。

(二)关于外贸发展的均衡性

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方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具有决定意义。在理念上,既要看到中国飞跃发展的可能性,学会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承认“自然是不能飞跃的”,即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长时间内和整体上,更多的发展形式是渐进的。因此,中国跨越式发展之后,必须实现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均衡,即回到稳定和协调的均衡状态,以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不例外。应该看到,中国在外贸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大量非均衡现象,集中表现在:第一,国家在宏观政策,如行政手段、贸易差额目标、出口导向战略、对外贸易依存度、“两个”市场安排、贸易利得、国民待遇等方面,存在失衡:偏爱行政手段、偏爱贸易顺差、偏爱出口导向、偏爱对外贸易依存度及国际市场,偏爱贸易利得和偏爱外国国民(超国民待遇)的倾向;轻视市场机制与行政措施均衡、贸易顺差与逆差均衡、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均衡、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内贸易依存度均衡、贸易利得与规则利得均衡,以及中国国民待遇与外国国民待遇均衡。第二,企业在微观策略,如发展战略设计、市场营销渠道布局、“三大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内部结构比例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失衡:重出口、重发达国家市场、重传统货物贸易,轻进口、轻发展中国家市场、轻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第三,行业协会在中观协调,如行会规则、监控系统和措施、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排名奖励等方面,存在失衡:明显地倾向或偏爱于外贸出口的有功之臣,重业绩轻德行,重“荣文化”轻“耻文化”,重“战文化”轻“和文化”,使外贸企业之间摩擦日益加剧,很难造就出规模经济给全行业每个成员带来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外国采取歧视政策面前,形成不了合力;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扩散面前,表现出软弱无力,致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社会成本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