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03:19:22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1

■中国改善营养状况的经验值得世界学习,营养产业担负着国民健康任务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代表Mrs.Antheawebb女士说,30年前,世界粮食计划署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有30%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8岁儿童的身高平均增长了6厘米。中国营养状况改善成功的例子告诉世界,中国凭着自己的努力是完全能够战胜饥饿的,中国的经验值得世界上许多贫困国家学习和借鉴。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于主任在开幕词中说,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七次党代会上,将党对“民生”的关注提高到了空前的历史地位,总书记在报告中将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作为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而真正要做到不断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公众健康水平,将关心民生落到实处,则需要大力发展“民生产业”。他强调,营养产业正是由传统的农业、食品、中医保健、饮料、粮油等产业与现代生物、化工产业及营养科学技术等结合的产物。由于现代营养产业的出现,人们通过食物不仅解决“吃饱”和“好吃”的问题,还可以针对当前环境(包括药物)污染、食物本底营养含量衰减、食物高精细加工、不良饮食习惯、经济条件限制等对人类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对食物进行科学的营养成分调整,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成长和成年人充足均衡的营养需求与健康维护。营养产业已从战略的高度成为民生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民生和国民健康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的任务。

■“营养”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类别,营养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

本次论坛旨在探讨产业的未来,把握产业的方向,制定产业的规则,形成产业的声音,组织产业的队伍,论坛由主论坛和若干专题论坛组成。主论坛主要围绕我国营养发展规划、法规、政策及措施;同时,大会还举办了“益生元国际论坛”、“大米营养强化”、“国际螺旋藻营养论坛”、“WGP在食品中的应用”、“坚果营养与公众健康”等一系列专题论坛。

2006年3月,国务院总理所做的第十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报告中,首次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随后,在由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颁发的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纲要中,进一步将“营养”确定为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并且具体列出国家将重点扶持的营养产品类别。

由此可见,公众营养改善已经纳入政府职责,营养健康产品的生产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我国营养产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支持和关注,营养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

■“食育”迫在眉睫,“食育”还包括弘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

近代,人类的饮食状况和结构,由饥饿时代迅速跨入饱食时代。数万年人类在饥饿条件下形成的摄食经验,继续在饱食时代实践,必然造成了今天的生活方式疾病迅速蔓延;糖尿病、肥胖症、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过敏体质、癌等,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另外,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导致营销大战、广告泛滥,现代化工技术、感官设计,使得食品形色味的诱惑越来越多。许多儿童、青少年往往成为厂家营销战争的俘虏。甚至一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新型食品,影响了许多孩子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开始摧残他们年轻的生命。

公众营养知识的推广和普及不仅关系到国民健康问题,而且关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竞争力,所以站在符合国家、人民利益的角度普及和提升公众的营养意识和营养知识是当务之急。据了解,本次论坛对筹建营养大学和营养产业园区(营养硅谷)提出了建设思路。

同时,公众食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食育的做法是每个人都要通过食育的活动,给自己留下一系列健康美味的记忆。例如:咖啡、茶、酒等嗜好食品,有的人非常喜欢,这就是已经在一些场合,对这些东西形成了愉快的记忆。

食育的实施不仅有营养食品科学知识的普及,还包括食文化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者由于近代技术落后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产生自卑,对中华传统食品的自信似乎动摇,甚至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例如,不少人把欧美作为样板,提出要按照西方人的食物消费。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2

一、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食品类专业的基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别,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要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综合职业素质。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的食品检测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和食品质量监管人才。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食品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起到了基石和阶梯的作用。

二、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关系到国计民生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融通的课程,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就必须认清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地位与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膳食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营养健康的新问题。营养相关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患病率迅速上升,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次,随着食品加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加之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出现了许多食品安全新问题,如黄曲霉毒素、二恶英、丙烯酰胺等对食品的污染,三聚氰胺、地沟油、疯牛病、禽流感等事件的出现,这些都表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对国计民生以及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社会属性的科学,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十分重视灾区的饮水、饮食安全,“三鹿奶粉事故”发生后,政府积极应对,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给食品专业学生以重要的启示: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食品营养与卫生事业关系国计民生。

三、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养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食品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以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等课程为基础,且与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等课程有密切联系。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包括人体健康的生理基础、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社区营养、营养配餐等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还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及各类食品卫生、食品中毒及其预防等卫生学知识。因此,该专业课对培养学生的营养与卫生观念、扎实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苦于无一技之长、缺乏工作经验。但是,我国的营养专业人才却十分紧缺,公共营养师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公共营养师可以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做营养咨询、指导工作,不仅可以在社区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为企业员工、白领、高级管理人员、运动员、家庭提供教育、辅导、指导等服务,是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的使者,是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食品类专业学生若在校期间将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学好、学精,考取“国家公共营养师”资格,无疑将有一道崭新的大门向他们敞开。

总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在高职食品类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该专业的教师必须根据本课程的重要性,系统地安排教学环节,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小丽,葛秀涛.《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探究.滁州学院学报,2011(02).

[2]王瑞兰,苏新国,等.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3

关键词一:财富第五波

解析:蒸汽机、电力、生物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人类社会从18世纪开始,在不到300年的时间中,经历了四次工业技术革命,跳跃式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那么,谁将引领第五次工业革命?答案是——健康(保健)技术。健康产业实际上是一种革命,代表着继计算机和网络之后的‘财富第五波’。”也就是说,“健康经济”是“财富第五波”。

关键词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美国甚至是整个西方国家,在公众营养方面犯过的最大错误是,政府或某个雇主,对一个生病的人,无论手术还是其他治疗措施,都会支付所有费用。但是,对于此前的预防,却是预算极少甚至一分没有。现在,美国的新法律要求雇主,将员工医疗费的20%预留出来,作为预防性的保健费用。说实在话,这个改变来得有些晚了。

未来5年内,美国整个营养健康产业将会翻番,达到1万亿美元。目前美国总体医疗方面的花费是25000亿美元,而以保健、预防为代表的营养健康产业已达到了5000亿美元。

关键词三:天然食品的质量在下降

解析:蔬菜和水果质量与其生长的土壤质量息息相关。现代农业大量使用人工肥料和杀虫剂,使得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导致天然食品的质量下降,其中,营养素含量要比几十年前的低很多。而且,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大量现代精加工程序又使得食物本身的营养进一步减少。如面粉、大米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77%的锌、铬、锰等元素;由于部分食品还添加了过量的防腐剂、合成色素、香精等,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人建议在摄入营养素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

关键词四:营养补充剂之争

解析:关于营养补充剂的使用与否,一直是健康界争论的话题。尽管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最新的报告中指出:“不推荐使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癌症”。但实验显示,某些营养补充剂的确具有防癌作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刊文指出,许多美国人的饮食中仍然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物质,尽管不会导致营养缺乏症,但不使用营养补充剂却难以获得理想的健康状况。专家们认为,人们尽可怀疑以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疾病是夸大的宣传,但一些证据仍然支持服用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的好处。例如,钙可预防结肠癌,高剂量硒可预防前列腺癌,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和预防感染。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电子版去年发表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每天服用鱼油1000毫克,死亡率和住院率都略有下降。就连一向不主张服用药剂营养的营养权威也不得不说,那些不常吃含油丰富鱼类(如金枪鱼、三文鱼)但有心脏病危险的患者,每天加服鱼油1000毫克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四:锻炼+营养保健

解析:“锻炼+营养保健”,这是一个简单的健康常识,关键是人们要理性地自觉地接受这个常识,然后投入实践,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即使是老年人,只要坚持“锻炼+营养保健”,也可以做到越老越健康。保罗?皮尔泽平时也很注意饮食营养,他坦言:“可乐、汉堡等快餐食品我是不碰的,但我每日都会吃营养补充剂。”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4

【关键词】 中小学生;营养;食品卫生;调查

少年阶段的良好的营养是以后成人的健康的基础。合理的营养是促进儿童正常发育和预防各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此外,营养不良也有着一定的发生率,这势必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发育。为配合健康教育,对学生普及营养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合理营养的观念,现于2010 年6 月对我地区600 名中小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抽样调查,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菏泽地区某中小学60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该组学生身体状况良好,排除急性感染、应激、肿瘤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学生。其中男310 例,占51.7%;女290 例,占48.3%。年龄7~13 岁,平均(9.9±2.5)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的并经专家审核通过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的母亲、调查人员及调查者本人共同填写,调查前班主任详细讲解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解除学生的顾虑。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校、身高和体重等;②营养与食品卫生:包括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早餐、早餐的地点、课间餐及课间奶、零食以及营养保健品的摄入情况)。本次共方法问卷600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600 份,有效率100%。

2 结果

2.1 营养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该组中小学生在营养素、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知识有较好了解,其中知道食糖过多或引起肥胖者有372 名,占62.0%。知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者有480 名,占80.0%。知道富含维生素食品者有510 名,占85.0%。知道富含钙元素的食品者有498 名,占83.0%。知道富含脂肪的食品者有有480 名,占80.0%。

学生对某些营养知识的了解较为缺乏,其中知晓富含蛋白质的食晶者有348 名,占58.0%。知道缺铁与贫血的关系者有330 名,占55.0%。知道缺碘与甲状腺肿大的关系者312 名,占52.0%。知晓富含纤维素的食品者有270 名,占45.0%;知道知晓富含铁食品者有246 名,占41.0%。知道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者有222 例,占37.9%。知晓高血压与食盐的关系者有172 名,占29.0%。对膳食宝塔的了解相对较差。其中有24.0%的学生了解,48.0%的学生了解,28.0%的学生完全没有听说过。

2.2 态度

该组学生中对营养知识感兴趣者有432 名,占72.0%。认为早餐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者有492 名,占82.0%。平时看电视、广播获得营养知识的学生有560 名,占70.0%。

2.3 行为

①早餐:有89.0%的学生吃早餐,11.0%的学生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为没有时间者占58.0%。有83.3%的学生在家吃早餐,75.0%的学生在学校吃午餐。②课间餐、课间奶:有60.0%的同学吃课间餐,50.0%的同学喝课间奶。学生不吃课间餐、课间奶的原因见表1。③零食:不吃零食者占8.0%,偶尔吃零食者占56.0%,每周吃1~2 次者占15.0%,每天吃零食的学生占12.0%,每吃3~4 次者占9.0%。④营养保健品:有55.0%的学生在吃营养保健品。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对富含钙、维生素、脂肪的食品及对食用过多甜食和缺乏钙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方面的知识较为了解,对其他了解率均不理想,尤其对膳食宝塔的知晓率较低,仅有24.0%的学生了解。这可能与目前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选用合适的教材,通过多种途径,如:广播、电视、报纸、讲座的形势宣传,包括基础营养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与健康[2]。中小学生处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早餐质量对健康和学习效率都很大的影响[3],结果显示有89.0%的学生吃早餐,情况总体说来较为乐观。虽然有的学生认为吃零食过多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该组学生中不吃零食的学生仅为8.0%。另一方面,学生食用课间餐和课间奶的比例还未达到理想水平,课间餐和课间奶有利于及时补充学生消耗的能量。调查原因中显示,学生不吃课间餐、课间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不提供,因此,要改善这一情况,学校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营养早餐或者课间餐,,促进生长发育,在预防营养不良的同时,控制超重和肥胖。

参考文献

[1] 张文静,陈发慧,钱虹.中学生超重肥胖与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调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70-71.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5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由国家卫计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联合举办的方便食品与国民营养健康论坛指出,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加工食品在居民膳食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这需要食品工业在推进国民营养行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多维度多渠道创造健康饮食价值;与此同时,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国民营养行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府,除了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以引导公众科学消费,还应该让“政府之手”发挥更多作用,比如通过制订法规标准,以支持和引领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如此,方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国民营养健康的强大合力。

从《规划》到《计划》

2016年初,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了一份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调研报告:消费逐步开始向高端产品升级,在食品消费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品尝到美味,而且希望获得营养和健康。

彼时,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食品工业,已经明白无误地察觉到这一市场发展大势:通过扩充产能和打价格战等无法消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产业必须转型升级,以营养健康食品为发力的重点,寻求突围。

当然,食品业以营养为抓手、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绝不仅仅是基于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做出的选择,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2016年10月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能量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实施临床营养干预。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在期望寿命增加的同时,却可能无法健康终老,“这样的膳食营养变迁对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食品工业必须向营养转型”。

2017年6月《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对于食品工业向营养转型可谓一锤定音。作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全方位顶层设计、未来14年营养工作的行动纲领、对全国营养工作的整体统筹部署,《计划》将“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实施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框架: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开展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广;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会专家认为,在膳食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要求食物不仅仅是果腹,更要安全、营养、好吃。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工食品在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占比逐年上升,食品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应找好定位,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方便食品龙头企业康师傅为例,2017年快消品产业调查数据显示,有9亿多的老百姓购买其产品;作为一家综合性食品企业,其渗透率高达83%,平均购买频次6.7次。如此可观的产品普及率说明,包括方便食品在内的加工食品,有条件成为重要的营养载体,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产品,把实实在在的营养带给更多的消费者。而方便食品在向营养化转型的同时,还应传承发扬中国饮食文化,将诸如茶文化、汤文化等融入到产品中,比如茶饮料、方便面中的汤料等,让产品兼具美味、营养和方便。

积极践行《计划》,从产品设计到最终的消费者沟通,每一步都值得食品企业去努力。专家认为,食品企业可借助多方平台和工具,开展线上线下的科普活动,传播更多正确的营养知识,助力国民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

从《计划》到“标准”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营养需求的明显提升,我国在营养法规、管理、标准、供给等方面存在着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现。与会专家表示,在食品企业多维度多渠道创造健康饮食价值的同时,“政府的手”要发挥更大作用,应根据《计划》,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领、支持食物营养健康產业的发展。

事实上,《计划》所确定的7项实施策略的第一项,就是完善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其中包括推动营养立法和政策研究;开展营养相关立法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健全营养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临床营养管理、营养监测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完善营养健康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各级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加强营养与健康政策、法规、标准等的技术咨询和指导。

营养标准体系由五个板块构成:除营养基础性标准(营养标准制定规范和营养名词、术语标准)外,主要有人体营养、膳食营养指导与干预、临床营养、食物营养、方法标准。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张兵说:“在营养标准的研制方面,我国有着很大的需求以规范营养工作,比如膳食调查方法及问卷的标准化,营养评价的工具、适宜推荐量和程序,营养指导的要点和流程。以膳食调查方法为例,我国年年都在做膳食调查,不同的省、市、县开展的调查监测,首先调查方法要统一,否则数据就无法汇总和相互比较。”

据张兵介绍,我国营养标准颁布的节奏在2017年明显加快了。2017年8月1日、2018年2月1日起实行的营养标准有《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人群维生素A缺乏筛查方法》《学生餐营养指南》《肿瘤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老年人膳食指导》《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等9项;2017年9月14日、2018年4月1日起实行的营养标准有《高温作业人员膳食指导》《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一部分:宏量营养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三部分:微量营养素》。这批标准既能对普通人群和临床相关疾病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也能对普通人群中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或某些营养素缺乏提供评估和筛查手段,充分体现了标准制定“以人群营养健康需求为中心、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的指导思想。“今后,在国家卫计委的组织领导下,还将陆续制定更多的营养标准,助力《计划》的实施,为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卫计委明确了推动《计划》“三步走”的具体路径:第一阶段是现阶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加强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普及应知应会,提高能力水平,初步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第二阶段,针对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营养健康多元化需求,在科学营养基础上,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推动发展健康产业和营养产业,提供现代精准科学便捷的营养健康,实现营养健康精准化和现代化。第三阶段,面向未来的国民营养健康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创新驱动,推进营养健康与科技革命、新生物学革命、人工智能、全息数字人、学习及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国民营养健康智慧化和个性化。

那么,如何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呢?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韩军花研究员看来,需要把营养理念适当纳入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基础上的营养相关标准。因此,在食品安全标准征集和筛选确定立项时,充分考虑《计划》的有关部署和现有标准的实施情况(年限、存在的问题、与监管的衔接等),逐步推进和实现从“安全”标准到以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的提升。

以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修订为例,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营养强化是解决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手段,但强化食品改善人群营养状况的作用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有消费者认知还不到位的原因,也有法规标准不太合理的因素。为落实《规划纲要》和《计划》中关于改善居民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要求,结合中央“放管服”政策,同时根据对国外营养强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我国人群营养素摄入现状、基于最新调查数据的风险评估结果,标准修订工作组提出了扩大可强化的食物类别、增加各类食物中可以强化的营养素种类的修订思路,以保障消费者微量营养素摄入、激发行业新产品研发活力、规范行业强化行为。

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修订思路也体现了这種理念。强制标示营养成分含量是国际趋势;各国强制标示的营养素内容和个数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营养问题、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强制标示营养成分含量是营养标签上最基本的内容,可以真实、客观、科学、规范地表达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低。目前GB28050的修订方向是增加强制标示营养素的个数,初步建议增加的核心营养素有糖或者是添加糖、饱和脂肪、维生素A、钙等;修订NRV数值(如维生素D);修订部分营养素单位;进一步完善格式;进一步修改完善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考虑FOP(包装正面标示)的使用;考虑引入“食物分量”概念。经过了一年多的工作,GB28050的修订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至于备受关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韩军花介绍,将配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注册管理,与监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进行修改,把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作为配套标准,进一步完善技术指标,减轻临床试验的负担。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主要修订方向目前也已经确定,即以最新研究证据为准,跟踪国际法典进展,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特别是2、3段产品),对其他各种营养素全部进行重新评估;并充分考虑目前注册的要求和与基础标准有效衔接。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6

【关键词】 健康管理; 营养指导; 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R15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144-01

健康管理指的是全面管理个人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并通过健康管理公司来评估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最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方案[1]。营养指导属于健康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以一系列营养学理论为指导和基础,运用一些合理的营养技术,结合各营养措施,解决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究营养指导对健康管理产生的影响,以便指导人们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健康管理,本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接受半年健康教育的100例人群的健康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并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调查的100例人群,年龄均50岁以上,要求接受半年以上营养指导,其中男50例,女50例,要求接受问卷调查者诚实回答并按时交回规定地点,问卷全部收回。

1.2 研究方法

笔者成立问卷组调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接受调查者均接受半年以上的营养指导,通过问卷研究人们对营养指导类知识的认识情况,同时获得营养指导和健康管理之间相关关系。

2 结果

2.1 饮食意识及行为的变化

100例人群接受营养指导后,饮食行为水平整体显著提高,普遍使用量化工具,合理确定每日食用油盐的数量,明确每天能量的摄入量,这说明营养指导明显影响人们的饮食意识和行为。

2.2 体重的变化

据统计显示,体重变化的有效数据100份中,体重与腰围都下降者90例,说明营养指导后人们对于体重和腰围影响健康的意识增加。

2.3 疾病状况的改变

统计显示,健康指导后,各种慢性病发病率均出现降低趋势,这不仅仅表现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多发病,还包括其他如冠心病、肥胖症等,进一步说明健康指导的重要性。笔者针对两种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发现,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此次总问卷数100份,有高血压疾病者共80例,占80.0%,通过指导后血压恢复正常50例,占62.5%;高血压正常,停药4例,占5.0%;药量减少者10例,占12.5%;药量保持不变的6例,增加的仅10例。可以看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有明显好转,说明了营养指导的重要性。

本统计表明,100份的问卷调查中,糖尿病患者共28例,占28%。营养指导餐后血糖下降11例,占39.3%;停药的1例,占3.5%;药量减少9例,占32.1%,药量不变者6例,占21.4%;药量增加者1例,占3.6%。可以看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出现一定程度好转,这说明营养指导可以有效控制对糖尿病病情。

3 讨论

营养指导在人体健康的保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健康管理中的成功使食品营养学在实践应用领域中所涉及的范围进一步拓宽,未来的实践中营养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在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营养指导配合心理调节,以及运动管理等健康保障的措施应用于实践时,其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北京市卫生局以及疾病监控中心在不久前进行了调查[2],我国慢性疾病的发生与人群不良的饮食结构有一定关系,其中高油、高脂、高盐是饮食中最常见的。例如肥胖患者以及血脂存在异常人群中的大多数膳食常以脂肪含量极高的畜肉为主,而肥胖是痛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认为肥胖患者一旦合并有痛风,治疗起来将会比较麻烦。

本组研究表明,营养指导有益于身体健康,健康管理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必须有多方面的指导,如运动管理和心理调节,还有用药管理等。健康管理成功表明营养指导必须更加人性化、健康化、科学化,也只有全方位的健康指导才能立足。如慢性疾病与高油、高盐饮食密切相关,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研究发现,近几年来对慢性疾病生活方式指导效果不是非常显著,与食堂提供的高盐膳食有关,所以健康饮食属于控制慢性病的重要环节,应该在健康管理时受到足够的重视,要采取措施加强营养指导方面的教育,尤其是针对饮食相关人员。

综上所述,营养指导不可小觑,合理正确的健康指导亦不可忽视,它是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张坚.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研究进展及安全管理[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3):282-286.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7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31-02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由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组成,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中含有的或混入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安全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推进《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提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考试分数,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难以真正提升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采用大班上课,教师是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同时,因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导致学生机械性地“学”,这样以来,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减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压制。同时,学生的思维局限于书本,不能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者从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索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内容繁杂,讲授时应结合专业实际。鉴于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营养学》部分以介绍营养学基础知识为切入点,从营养与健康以及与疾病的关系、不同人群和不同生理状况下的营养需要和供给、合理膳食和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与选择以及社区营养等较全面系统地展开教学。关于《食品卫生学》部分,我们还要继续关注食品的卫生质量,防止食品中出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保护食用者安全。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知识且不感到乏味,这就要求把问题讲透,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熟练应用,起好老师的引导作用,即课堂上虽然只讲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但对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要精讲。

二、教学手段多元化,提高课程讲授水平

目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多,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本课程教学内容所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掌握授课内容是提升授课质量的关键。

1.采用先进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已是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显得更加直观、形象。因此,授课过程中尽量少文字、多图片。例如,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过量症状的图片等,可以用图片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直观地领会教材内容,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针对特定章节增加视频教学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放弃教学的主导位置,避免“满堂灌”的模式,打造宽松与和谐的教学环境。例如,开展讨论式、互动式、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同时选取简单章节让学生采用多媒体方式模拟教师授课,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口头表达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结合案例式的教学模式,例如我国近些年出现的“大头娃娃”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地沟油事件等,这些都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案例,鼓励学生从应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所学知识的角度找出解决办法,使学生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建立以科研带动教学课堂模式。授课过程中,将目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路,提高其科研能力与整体素质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开展膳食调查活动。为加强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膳食调查活动,以大学校园或社区为实践环境,把“理论所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同学们设计《膳食营养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人员肉、蛋、奶、盐、油、水等摄入量及一日三餐的比例,同时记录其职业、年龄、身高、体重。结合调查结果,使同学们在了解膳食摄入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宣传营养与卫生知识。通过膳食调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2.开设实习课程。实习课程采取教师带领学生到相关生产车间进行实地参观的形式,主要包括白酒生产厂、豆制品加工厂、甜点加工厂等,向学生讲述在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食品卫生问题,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食品卫生质量监督体系来控制,使理论知识服务于实际生产。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作为食品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我们只有不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从而为改善和提高国民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食品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长颢,凌文华,黄国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魏振.《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91-92.

[3]赵春,徐芳,张雪辉,芮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32).

[4]石亚中,伍亚华,钱时权.《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工化工,2012,1(39):154-156.

[5]刘燕群.以“学为中心”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3,1(2):134-135.

[6]刘,杨爱丽,王晶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践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8)4:32-34.

[7]李新莉.基于社会需求前提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3.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JQ30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1090213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Z111021304)。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调查

近些年以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为了对驻保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个更加全方位的了解,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驻保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做了问卷调查。

一、身体素质调查现状

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肥胖和营养不良的问题,总体来说,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一般。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每天摄入的营养不足,平时爱吃零食,而且,很多大学生三餐没有规律,吃饭速度快,运动量少,导致很多大学生比较肥胖。在大学生中,女生的营养不良率要高于男生,而男生的肥胖率高于女生。因为很多女生比较注重自己的身材,男生平时爱暴饮暴食,不爱运动,经常熬夜。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就必须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营养情况现状

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不太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了解营养知识和营养结构。有很多学生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营养搭配,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合理的饮食,对于什么事物中含有什么营养元素更是一知半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很多学生从来不喝奶,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不吃豆制品,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缺钙,营养不良。很多相关研究都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以,立足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讲座、海报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宣传营养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意识。

三、饮食习惯现状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展,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吃饭速度快,乱吃零食,抽烟、喝酒,不喝水只喝饮料等。在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爱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女生,其中有多一半的女生更加偏爱零食,但是,零食中的营养不均衡,不能为我们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其中糖和脂肪的含量比较高,影响学生的正常进食,导致学生营养不良。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学生不喜欢在学校食堂吃饭,她们更加喜欢去校外的一些小餐馆去吃,她们认为校外的饭菜口味更加好;还有一些学生起床非常晚,食堂已经不供应早餐,她们就会到校外去买一些肉夹馍、豆浆等,吃完之后直接把垃圾丢在课桌里,导致教室的卫生非常差劲;很多学生到校外的一些小摊上或者小餐馆就餐,因为消毒设施不完善,所以,很多餐具都没有进行消毒,非常不卫生。不去校外就餐的学生的数量非常少,尤其是女生,因为很多女生都会吃早餐。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有些学生虽然吃早餐,但是营养含量却比较低。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一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吃早饭的,还有一些学生偶尔会吃早饭,也就是吃不吃早饭完全看心情,只有少数的学生平时会吃早饭。其中,女生吃早餐的数量要高于男生。因为很多男生爱熬夜,晚上上网玩游戏,爱睡懒觉。根据国内外的调查显示,不吃早饭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会影响人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大学生知道早餐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搭配早餐。在大学生中,抽烟喝酒的现象不多,一般在校期间,学生都不会吸烟或者酗酒。但是,很多学生用饮料代替水,这对他们的健康极为不利。

四、膳食结构现状

在2007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每天吃豆类及其制品”。奶制品和豆制品的钙的含量比较高,人体可以从这些食物中获得所需要的钙。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喝奶制品的大学生数量非常少。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从来不喝奶,因为摄入的奶制品不足,所以会影响学生的骨骼发育以及其他系统的发育。豆制品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广西巴马村老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平时吃很多豆制品。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每天吃豆制品的非常少,这与我们的膳食标准相差很多。除了奶制品和豆制品,蛋类也是主要的营养物质,但是每天能吃一颗蛋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大学生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非常少。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摄入量不足,则会引起人体缺乏维生素或者矿物质,影响机体的功能。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组织提出了每天要吃够5种蔬菜和水果。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每天能吃两种蔬菜的大学生就非常少,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从来不吃水果,这就导致大学生的营养摄入不足。而且,很多大学生不喜欢喝水,尤其是女生,每天的饮水量严重不足,他们都是等到非常渴的时候才会喝水。水中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保护我们的肾脏。

五、结语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营养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向大学生普及营养健康的知识,让大学生有健康饮食的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当面临健康的问题时,能够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卢雪.大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2]王大江.对大学生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3)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9

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党校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100

【摘 要】本文论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从一般饮食习俗、膳食结构、传统饮食方法等多方面讨论和人体健康的联系,并本着传承祖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利用科学合理的膳食理论解决传统饮食中的不良现象,推进我国烹饪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饮食;健康;营养素;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的饮食文化,有口皆碑,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这和我国人民通过长期的不断实践、创新的精湛烹饪技艺,及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分不开的。如何吃出健康是当今社会关住的热门话题,传统饮食与人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人体健康关系中的优势

1.1 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看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 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在我国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1]。

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相对于西方国家因高蛋白,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而导致普遍发生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及糖尿病,肥胖病的结果,从反面表明以素食为主,综合平衡的饮食是合理的,正确的。

1.2 民间传统习俗中的饮食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繁华城市还是美丽的乡村,依旧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食风。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各种节日有着不同的寓意,其中饮食是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不同的节日中,根据不同的特产加工出丰富多彩的食品,用现代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分析,好多节日中的饮食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如食素、节日中荤菜不利于人体健康,食素有利于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农历腊八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多种收获的粮食和瓜果混合熬制成,通常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红豆、小米、绿豆、小豆、花生、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粉条、海带、豆腐等[2];过年吃的饺子,有各种面粉、蔬菜等,多样性的荤素搭配符合了膳食营养互补原理。

1.3 饮食原料的加工操作方法和人体健康的联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高效率的机械加工带动了现代厨房工作效率,但是有很多传统饮食中的加工方法是机械取代不了的。在神农时代,发明了陶器,用陶器作为器皿,对食物原料进行煮、蒸、焖等多种操作, 标志着我国的烹饪技术已由简单的烧烤进入蒸煮的新阶段。蒸、煮、炖等,是最益人体健康的。因为它的温度在100℃上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使用蒸煮方法来烹饪食物,避免采用高温的烹饪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致癌物质的危害,而且有利于消化吸收。使用铁锅是国人烹饪食物的传统厨具,一般不含化学物质,不会氧化。在炒菜、烹煮食物的过程中,铁锅很少有溶出物,即使有铁物质溶出,对人体也有好处。

2 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人体健康关系中的缺点

2.1 食品的加工方法对食物营养素的影响蔬菜先切后洗,菜中的维生素会通过刀口溶于水中而丧失,切后放置太久,维生素C 会被氧化, 温度越高,放置越久,破坏越多。淘洗能使大米中的VB, 损失29-60、VB2 及尼克酸损失23 -25, 搓洗次数越多’淘米前后浸泡时间越长,水温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多。食物的加工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科学的加工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加工对食物营养素的影响。

2.2 饮食中的营养素摄入不均衡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对各种营养物质和氧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如果不能保证大脑的各种营养成分的供应,则会导致人的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智力下降,记忆力及记忆再现能力退化,甚至精神异常等症状发生。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3]。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 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

2.3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腌肉食品制作时需添加亚硝酸盐, 从而导致致癌物质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熏制食品由于熏烟而引入致癌物质苯并(a) 芘及其它多环芳烃;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转化成有毒成分。另外,高温长时间加热油脂也可使油脂产生有毒的氧化产物。

3 饮食文化与人体健康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秉承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饮食文化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规范,只有懂得饮食文化,才能谈身体素质;健康是人们最起码的物质保障,没有强壮的身体他能干什么,什么都不会,健康是人们最理想的生活改观,健康强壮的身体,注意各项营养均衡搭配,不食垃圾食品,饮食卫生。

参考文献

[1] 冯磊, 沈建. 基础营养学[M].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9).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篇10

陈宗卿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养生研究员,他解释说,“养生”,“养”是保养、营养、调养、补养之意,“生”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达到增强精力或恢复健康的目的。

身体健康包含生殖健康,生殖健康不是靠医生和药品来维持的,而是靠营养,营养来自食物,食物的营养才能被均衡营养吸收。营养学是一项专门的学问,一般人不可能详细明了的,营养学是研究吃下的食物。精粗搭配,经过脾胃运行功能生化气血,产生营养源。充沛的精微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机体,机体逐步由阴转阳,才能维持人体脏腑各个器官组织功能正常运行。尤其是生殖功能的问题,在一般男性中要求“雄起”服用含有类似化学催情激素之品,满足一时乐性,忘了养生节欲保精,其后果带来终身隐患,肾虚则五脏必虚,导致人的衰老加速,尤其是“脑”的衰老更为突出,人的衰老脑为先。大脑细胞有极大贮备,只要科学用脑,注意保护脑的功能,就能使脑永葆青春。

人是生物体,以“生物之养,助生物之本”,了解性生活与健康才能创造延年益寿,尤其是老年人对性生活力不从心,身心不充实,需要。性是一门科学,是艺术,我们需要生殖健康,更需要常饮养生鹿酒滋养肾精,增加生殖能力、活力,保持适度有节制的性生活,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女性,由于一生中经历经带、胎产、生育的生理过程,比男性更加容易出现肾虚,主要表现为下降或没有,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四肢酸软,精神不振,头发干枯,脾气暴躁,宫冷不孕等,所以女性为了自身的美丽与健康,也需补肾益肾。近年来的女性,常籍化妆品以保持形象的魅力,而性生活不正常,常感忧郁。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更需要补肾,补肾才能健康,常饮用养生鹿胎酒,调养肝肾,养护卵巢,补充性腺荷尔蒙,充实气、血、肾、调节内分泌、养颜护肤,肌肤丰满,红润光泽、延长女性活力青春。可以说,养生鹿胎酒是更年期妇女的“健康伴侣”。健康是美、老年人不仅要追求内在美,而且要讲究外表美、心灵与外表的统一。外表美可以使内在美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真正使一个人形象年轻健壮。

思想意识健康生殖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密不可分。拥有这些健康,能使人颐养天年,健康长寿。

养生鹿酒是根据中医养生的理论,吸取“药食同源”之精华,汇集陈氏中医膳食养生实践经验,精选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性和药性集合起来,组成新一代鹿产品配置酒。依据国家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物酶工程和高科技技术手段,将动植物组织内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过酶工程技术释放出活性因子溶于酒中,与现代科学的营养学、卫生学同中医食养、食补、食疗融为一体,改变了中国传统浸泡酒的制作动植物保健(养生)酒的方法,展示了中国酒文化的精髓,并使中国数千年酒文化得到升华和发展。体现了传统酒业加工工业的一次创新工程,是现代生物医学、预防医学创新品牌――“康壮”牌养生系列酒。该系列酒由成都康壮酒业有限公司与成都彭州市康壮食品有限公司联合生产,下属系列酒有 “康壮”牌养生全鹿酒、养生鹿肾酒、养生鹿骨酒、养生鹿胎酒、养生鹿血酒、养生鹿茸酒以及植物药香型配制酒:中华灵芝酒、中华枸杞酒、中华黄精酒;果香型配制酒有:中华杨梅香槟酒、中华葡萄香槟酒、中华沙棘酒。该酒具有动植物的滋味和香气,入口柔和。诸香和谐纯正。醇和舒顺,此乃中西合璧且创新养生配制酒,是新世纪男女饮酒养生的最佳选择,纯天然,饮用安全,酒度低,营养丰富,使人体易吸收,无副作用。

陈宗卿介绍,经过生物技术酶化后的鹿组织母液与糯米发酵后制成的保健酒,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浸泡制作药酒的方法,使酒具有醇香和独特的脂香和药香,对传统药酒加工业是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