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6:04

古代英雄故事

古代英雄故事篇1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论题。对于两者关系,实际上涉及“同源”与“转换”问题。对于“同源”问题,从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关系就能看到。而且还可分析出满-通古斯民族英雄故事没有发展成为繁复的英雄史诗的原因。对于“转换”问题,英雄故事转换到英雄史诗是英雄史诗形成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对于英雄史诗或者英雄史诗的有关情节转化为英雄故事,则涉及到英雄史诗衰落、艺人表演方式转换、采录者整理的问题。

关键词 :英雄故事;英雄史诗;口头传统

中图分类号:I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4-0127-05

①阿地利·居玛吐尔地.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的本土界定和分类——语义学视角[R].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报告,2012-05-23.

②斯钦巴图.青海蒙古史诗艺人与传统[R].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报告,2012-05-23.

收稿日期:2015-02-01

作者简介:吴刚(1973-),达斡尔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对于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两者相似性。仁钦道尔吉在《关于阿尔泰语系民族英雄史诗、英雄故事的一些共性问题》[1]中,探讨了英雄史诗、英雄故事在“题材、情节和结构”、“英雄与恶魔搏斗”、“英雄特征”等方面的共性,提出有的整体相似、有的部分相似。巴·丹布尔加甫在《新疆蒙古英雄故事浅析》[2]中,总结了他在新疆蒙古族地区记录了40多篇英雄故事,它们的内容与英雄史诗几乎完全相同,并探讨了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在散韵、乐器、情节等方面区别。两位学者并没有把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归为一类。巴·丹布尔加甫认为英雄故事和英雄史诗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间文学体裁。

二是认为两者相同。阿地利·居玛吐尔地在《论突厥语族民族史诗类型及分类》[3]中认为,两者虽然在术语上自相矛盾,但不能无视它们的关联。在2012年第四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报告上,他提出要把英雄故事纳入英雄史诗范围,两者属于一个类型。①就在这次史诗讲习班上,斯钦巴图以青海民众对蒙古英雄史诗与英雄故事散韵形式都相同为依据,提出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没有分界线。②德国学者卡尔·赖歇尔(Karl Reich)则认为有些英雄故事篇幅数千行,因此,对它使用“史诗”这个术语要比使用“故事”更为公正些。[4]

三是两者不同。俄罗斯神话史诗专家E·M·梅列金斯基(E.M.Meletinskij)认为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有着本质的区别。俄罗斯学者普罗普也强调他们的区别,[5]认为“勇士歌”意味着演唱,民间故事意味着讲述,叙事体(婆维斯特)意味着阅读。[6]乌日古木勒认为,从情节结构上很难划清两者关系,主要区别还在于史诗的圣神叙事性,史诗脱离仪式则失去圣神性,很容易演变为英雄故事。[7]李丽丹在《论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英雄故事》[8]中,从主题、母题角度阐述了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关系,认为两者存在差异。

对于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关系,笔者则认为涉及“同源”与“转换”问题。

在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中,蒙古语族、突厥语族民族的英雄史诗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中的英雄故事是“同源”关系,具有共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在不同的社会地理文化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文类样式。

学界一般认为,英雄史诗主要存在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和汉藏语系诸民族。对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有无英雄史诗一直是争论的话题。其中,对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学界就有不同认识。徐昌翰认为,它们属于说唱文学,认为其内容虽有强烈的英雄性,但缺乏行动的民族规模,缺乏个性化的英雄形象,也未产生出集中完整的神话故事体系。[9]潜明兹认为,《伊玛堪》《摩苏昆》具有英雄性,但尚未发展为成熟的英雄史诗,属于英雄史诗范畴的英雄复仇故事。[10]马名超认为,《伊玛堪》《摩苏昆》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英雄史诗的亚种。即兼有诗体韵文和散文讲述体两种语言成分的讲唱类型(或称说唱类型)。[11]上述学者还是在英雄史诗、英雄故事、说唱文学上进行争论,但无论怎样争论,他们都认可一点,那就是有一部分《伊玛堪》《摩苏昆》具有英雄性,也就是说认可一部分《伊玛堪》《摩苏昆》属于英雄故事。

对《伊玛堪》中的英雄故事较早认定的是民族学家凌纯声。20世纪30年代,他在所撰写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说:“据Jochelson氏的调查,英雄故事在土耳其雅库特(Turkish Yakut), 蒙古布利雅(Mongol Buryat)楚克欺(Chukchee),科利雅克(Koryak)人中都是有的。——这样看来,英雄故事是起源于蒙古、土耳其的。雅库特是故事,故事中英雄征讨的目的是在得妻寻姊,英雄间比武和夸耀武艺,这些是和赫哲故事相同的。”[12]凌纯声把采集来的19篇故事分成四类,即英雄故事、宗族故事、狐仙故事、普通故事,其中英雄故事有14篇,占绝大部分。到20世纪50至60年代,学界又采录到《安徒莫日根》《爱珠力莫日根》《松香德都》等数篇作品,至今已调查搜集到20余篇英雄故事。对于《摩苏昆》,徐昌翰认为:“其中呈较古老形态的是一些英雄说唱故事,它们很可能同蒙古英雄说唱传统有着一定渊源关系。”[13]对于鄂伦春族英雄故事典型的有《英雄喜勒特根》《伦吉善和阿依吉伦》《阿拉坦布托》《阿拉塔尼》。[14]

满族的《乌布西奔妈妈》《天宫大战》《恩切布库》《西林安班玛发》等篇目俗称“神龛上的故事”,也称“窝车库乌勒本”,是满族一些姓氏萨满讲述的萨满神话故事。以郭淑云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乌布西奔妈妈》属于英雄史诗,其他故事也都程度不同地具有史诗性。[15]鄂温克族典型的英雄故事有《沙嘎吉嘎拉岱汗》《聘娶多道布金可汗的女儿》《宝吉勒岱汗》《阿拉坦乃夫》。锡伯族典型的英雄故事是《额尔登巴图》,由《七兄弟和七姐妹》《别有洞天》《蛇王三难女婿》《七好汉斗邸枭精》《历尽磨难归故乡》五部分组成。[16]

也就是说,满-通古斯语族五个民族都有英雄故事。如果要讨论这些民族的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关系,那么我们要回到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口头传统中。对于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共性问题,仁钦道尔吉所论的“题材、情节和结构”的共性,基本由婚事斗争故事与征战故事组成。巴·丹布尔加甫总结的新疆蒙古故事六类,基本也属于婚事斗争故事与征战故事。这就是说,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共性因素中最突出的是具有相同的主题。此外,仁钦道尔吉所论的“英雄与恶魔搏斗”的共性,在巴·丹布尔加甫调查的新疆蒙古故事中也都存在。英雄“莫日根”与恶魔“莽盖”,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口头传统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对立形象。也就是说,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另一共性因素是具有相同的母题。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共性因素是具有相同的主题与母题,如果不具备相同的主题或母题,那么不能认为某类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有关联。比如,达斡尔族乌钦《少郎和岱夫》,这部作品产生于20世纪初,是根据1917年至1919年间发生在龙江县(今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罕伯岱屯以少郎和岱夫为首的达斡尔族农民起义事件,经过多年口头流传和民间歌手演唱而成的。这部作品属于近代英雄叙事诗,而不是英雄史诗。由“少郎岱夫乌钦”派生出来的故事虽属于英雄故事,但与本文所论的英雄史诗没有丝毫关系,不具备传统的相同主题和母题。因此说,我们所论的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要讲时代性,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是在氏族、部落战争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英雄故事中,它们具有婚事斗争与征战故事的主题,具有“莫日根”、恶魔等相同的母题。也就是说,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具有共性因素。由此,我认为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英雄故事与蒙古语族、突厥语族民族的英雄史诗具有同源性,即它们具有共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土壤。

既然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英雄故事与蒙古语族、突厥语族民族的英雄史诗是“同源”关系,那么为什么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英雄故事没有发展成为繁复的英雄史诗?这就涉及不同的历史地理条件。

在谈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跳出满-通古斯语族英雄故事圈子,从东北民族视角思考这一问题。对英雄故事的说唱形式,徐昌翰认为,满-通古斯民族说唱故事具有共同特点,“说唱交替,特殊的宣叙腔调,特有的衬词,唱段具有表达人物语言的功能,而讲述部分具有表现故事情节的功能等等。”[13]他认为,这种说唱故事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主要在东北民族中比较普遍。原因就是东北民族还没有像西北民族那样典型的英雄史诗。而东北民族这种说唱英雄故事就是典型的文类样态。达斡尔族也是东北民族,尽管属于蒙古语族,但由于达斡尔族生活在东北,共同生活地域造就达斡尔族英雄故事的形成。达斡尔族英雄故事较多,有数十篇。东北巴尔虎蒙古人讲述的英雄故事没有乐器伴奏,说唱富于乐感。蒙古族学者满昌称其为“散文史诗”,以区别卡尔梅克韵文史诗、扎鲁特和科尔沁地区的朝尔史诗。[17]由此认为,东北民族英雄故事是一种独特的口头传统样式。那么,东北民族英雄故事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英雄史诗?笔者试从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关系紧密的达斡尔族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关系来回答。

达斡尔族不缺乏英雄史诗产生的氏族、部落战争历史条件。《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和《绰凯莫日根》这两部史诗就反映了氏族、部落战争的社会现实。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和绰凯莫日根是英雄时代的部落首领,都有征服对手的故事情节。按照通常认为的英雄史诗具备抢婚型史诗和氏族复仇型史诗的类型看,《绰凯莫日根》具备这两个类型,而《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属于氏族复仇型史诗。不过,它们都属于中小型英雄史诗。达斡尔族还没有看到留存的大型英雄史诗。

达斡尔族也不缺乏英雄史诗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达斡尔族有丰富的神话、传说等散文体文学体裁,也有丰富的祭词、萨满诗、祝词、赞词、古歌谣和谚语等韵文体体裁。也有散文体作品与韵文体作品相结合而形成的原始叙事体裁。以上所说的文类,在达斡尔族文化生活中广泛存在。

那么,为什么达斡尔族没有发现更多的英雄史诗?达斡尔族缺乏孕育产生繁复英雄史诗的社会现实。我们知道,与达斡尔族毗邻的蒙古族,不仅有大量的中小型英雄史诗,更有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封建领主之间的战和民族之间的战争是长篇英雄史诗的产生的社会基础。《江格尔》的主要部分就形成于15世纪至17世纪初的200年间,《玛纳斯》第一部分产生在13-16世纪,其他7部约在16-18世纪形成。那么,在这些时间段,达斡尔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是怎样呢?一般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的后裔。达斡尔族先民契丹族所建的辽国存在时间是公元907-1125年,随后辽国与西辽国先后被金、元所灭,至此契丹族分散在各地,根据历史记载,一少部分契丹人在北方艰难生存,可以说12世纪以后一蹶不振。因此说,达斡尔族及其先民契丹族不具备封建混战的条件,也就无法产生出长篇英雄史诗。没有长篇英雄史诗,自然也就很难产生职业艺人。因此,在氏族、部落时期产生的中小型英雄史诗没有发展起来,而大量中小型英雄史诗逐渐衰落,和早期的英雄故事混在一起。

当然,这大量中小型英雄史诗在流传过程中,有可能变成英雄故事,这种转换现象是存在的。前文提到,转换需要艺人条件,即社会越来越缺少演唱史诗的艺人,大多逐渐变成了普通的民间讲故事的人。这种现象在达斡尔族中是存在的。达斡尔族英雄史诗《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和《绰凯莫日根》的搜集过程,就能说明这一点。

最早搜集整理《阿勒坦嘎乐布尔特》的是苏联社会科学院通讯院士、蒙古学学者尼·波配先生,他在1927年调查蒙古语喀尔喀方言时,曾找几位达斡尔人调查过达斡尔语,这几位达斡尔人都操海拉尔方言。后来,他撰写了《达斡尔方言》(1930年列宁格勒出版)一书。该书收入的《阿勒坦嘎乐布尔特》是散韵相间的版本,散文部分占四分之一。对于《阿勒坦嘎乐布尔特》,恩和巴图说“据一些老人回忆,史诗《阿勒坦嘎乐布尔特》直至本世纪(指20世纪——本文作者注)二三十年代还流传于达斡尔族地区。那时他们听到过有人讲述它,而且还能讲好几个晚上。但据调查,到五六十年代时在达斡尔族地区已经无人能咏唱或系统地讲述《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只流传其中的某些片段。”[18]《绰凯莫日根》是孟志东在1963年3月到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自治旗凯阔屯搜集到的,演唱者是敖德永(当时约58岁)。1996年内蒙古教育学院中文系学生金文萃搜集民间故事时,无意间搜集到《绰凯莫日根》变体,讲述者叫敖造荣(1929-1997),鄂温克族,据说带病唱了近一个小时。[19]以后,就没有听说谁会唱了。除此之外,目前没有发现其它英雄史诗。

达斡尔族不像蒙古族那样有职业艺人,因此也就限制了英雄史诗的繁荣。达斡尔族生活的地理环境主要在森林、江河、草原三位一体的地带,不像蒙古族那样生活在草原,具备传播与繁荣英雄史诗的条件。此外,一般认为,史诗发达的民族往往出现了职业艺人,在达斡尔族文献、调查资料以及当今社会生活中,尚未发现有专门的演唱艺人,但是萨满兼歌手是存在的。比如,海拉尔的平贵,又名平果(1904-1960),男,登特科莫昆第四代萨满(18岁当萨满),上世纪50年代内蒙古电台录制了他吟唱的敖拉·昌兴乌钦以及萨满曲调。达斡尔族有产生艺人的基础条件,即萨满兼歌手的现象。在突厥语民族中,歌手具备萨满职能的有很多,他们第一身份是歌手,潜在身份才是萨满,但在达斡尔族当中,第一身份是萨满,第二身份才是歌手,也就是说萨满的职业功能要比歌手都要突出,这可能与突厥、蒙古出现藏传佛教信仰有关,史诗的娱乐功能增强,而在达斡尔族社会中,还是以萨满教信仰为主,萨满生活在民众当中,严肃的精神需求与娱乐生活让萨满一人完成,这也许是达斡尔族为什么没有出现职业艺人的一个原因。

由此说,大量的英雄故事有可能没有发展成为英雄史诗。还有可能是英雄故事在向史诗发展孕育的过渡阶段。前文提到达斡尔族有数十篇英雄故事。比如散韵兼有以散为主的篇目《昂格尔莫日根》《库楚尼莫日根》《洪都勒迪莫日根》《哈热勒贷莫日根》《绰库尔迪莫日根》,这些篇目属于英雄故事,虽然是散体形式,但内容与英雄史诗相符合,因此说与英雄史诗关系紧密。还有婚姻斗争故事,如《阿尔塔莫日根》主要反映莫日根与两个妻子及妹妹的故事,莫日根每天打猎回家,先把好的皮毛珍物留给妹妹,引起两个妻子的不满,俩人害死了莫日根的妹妹,后来妹妹复活,两个妻子被莫日根处死。《德莫日根和齐尼花哈托》《珠贵莫日根》等,也都反映了家庭生活的矛盾[20]。在达斡尔族口头传统当中,也有一些散韵交叉的形式,比如《德莫日根和简色楞萨满》反映了封建社会内容,明显形成于封建社会。英雄故事一般都是情节简单叙事结构。不过,也有派生情节的英雄故事,如《洪都勒迪莫日根》。这都具备了发展成为英雄史诗的条件。

因此,我们再回到本节提出的问题,为何满-通古斯语族没有发达的英雄史诗?也许从上述社会地理、艺人条件能够得到答案。由此看来,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虽然内容相似,但由于容量大小不同,传播载体、传播形式不同,两者还是属于略有区别的文类形式。不这样看待这两种文类形式,就无法回答达斡尔以及满-通古斯语族缺少英雄史诗的问题。

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除有“同源”关系外,还有“转换”关系。在英雄史诗发达的地方,这种“转换”关系尤为明显。

对于英雄故事进入到英雄史诗,是英雄史诗形成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比如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在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绰罗斯部族源传说》《孤儿灭蟒古思》《孤独的努台》《北方孤独的伊尔盖》《杭格勒库克巴托尔》等英雄传说故事。《玛纳斯》(第一部)与《江格尔》就是由许多独立成章的诗篇组成。这独立的诗篇就包含着许多零散的英雄传说故事。也就是说,这些英雄故事转换成了英雄史诗的一部分。对于这种“转换”情况,是英雄史诗形成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对于英雄史诗或者英雄史诗的有关情节转化为英雄故事,则涉及到英雄史诗衰落、艺人表演方式转换、采录者整理的问题。英雄史诗发展并不平衡,难免要产出史诗衰落现象。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一千多部英雄史诗在向前发展时,一些古老的史诗被人们遗忘则在所难免。这些被遗忘的史诗在衰落过程中,英雄故事片段留存于民间。对于艺人表演方式转换,前面提到斯钦巴图接触的案例,对于青海蒙古英雄史诗与英雄故事而言,它们可以转换。艺人身体不适时会进行散韵转换;或者根据搜集者的要求进行散韵转换。同样,散韵转换在采录者、整理者那里也可完成。据达斡尔族整理者讲述,这是经常遇到的现象。达斡尔族学者奥登挂60年代搜集《德莫日根和齐尼花哈托》故事时,表演形式是完全用达斡尔语演唱,非常动听。唱者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乔泽成先生的爸爸,老人的名字叫图木热,采访以后才得知老人还是个萨满。那时也没有录音机,整理时只好根据记忆,译成了散文。又据孟东志先生介绍,他收集莫日根故事时艺人们也都是用达斡尔语唱的。可是翻译、整理时,译成汉文的韵文体有一定的难度,采风时又没有录音设备,回来后,根据记忆,只好整理、翻译成了散文。对于达斡尔族英雄史诗《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和《绰凯莫日根》,除有韵体之外,还有散体形式。并且散、韵的两种形式,都由达斡尔族学者孟志东搜集整理,这就说明整理者也能够决定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形式。巴·丹布尔加甫说过“一部分英雄故事是某些史诗流传过程中派生出来的。”[2]实际上存在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之间转换问题。对于这样的英雄故事,我们要把它纳入英雄史诗的研究范围。

谈到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转换”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关系紧密的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我们可以认定这种转换关系。反之,关系不够紧密,我们不能认定这种转换关系。比如,达斡尔族著名乌钦艺人那音太既能唱韵体又能讲散体,两者之间可以自由转换,但是由于乌钦《少郎和岱夫》属于近代英雄叙事诗,而不是英雄史诗,因此这种散韵转换与英雄史诗无关。由此看来,散韵转换是一个大范畴,要区别对待。

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转换”问题,还涉及到民众立场。斯钦巴图在阐释青海蒙古英雄史诗与英雄故事时说,那里的民众都统称为“toq”,对于“toq”来说,是否运用散韵形式并不重要。斯钦巴图以当地民众对散韵形式都认同为根据,说明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没有分界线。①实际上,对于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概念划分是学者的界定标准。民众有自己的概念认知系统。学界界定系统与民众认知系统可以有交叉,但不能混同。在各民族口头传统中,术语概念范围比较宽泛。比如说“达斯坦”在突厥语民族中,既包含英雄史诗,也包含英雄史诗之外的所有韵文体长篇叙事作品。[3]达斡尔族“乌钦”既包括英雄史诗、近代说唱故事,还包括文人母语诗歌。赫哲族“伊玛堪”包括既包括英雄故事,也包括传奇故事、生活故事。鄂伦春族“摩苏昆”既包括英雄故事,也包括生活故事。显然,各民族口头传统术语系统范围宽广,如果不加分析,就会产生概念混淆情况。因此,我们不能以民众的概念系统作为判别英雄故事与英雄史诗的依据。因为,“英雄史诗”是从西方传入概念,“英雄故事”也是研究者对故事进行的分类概念。这与各民族口头传统术语系统不同。我们既要重视并尊重各民族民间口头传统分类系统,同时也要认真辨别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仁钦道尔吉.关于阿尔泰语系民族英雄史诗、英雄故事的一些共性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1989,(6).

[2] 巴·丹布尔加甫.新疆蒙古英雄故事浅析[J].民族文学研究,1997,(5).

[3] 阿地利·居玛吐尔地.论突厥语族民族史诗类型及分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 卡尔·赖歇尔(Karl Reich),阿地利·居玛吐尔地.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 E·M·梅列金斯基(E.M.Meletinskij),王亚民,张淑明.英雄史诗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2007.

[6] 普罗普,贾放.故事形态学[M].中华书局,2006.

[7] 乌日古木勒.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M].民族出版社,2007.

[8] 李丽丹.论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英雄故事[J].民间文化论坛,2013,(2).

[9] 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文学[A].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430;徐昌翰,隋书今,庞玉田.鄂伦春族文学[C].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

[10] 潜明兹.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168.

[11] 马名超.论东北冰缘区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类型及其文化联系[A].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民族研究论文集(第一辑)[C].黑龙江省出版总社,1986.399.

[12]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民族出版社,2012.547.

[13] 徐昌翰,隋书今,庞玉田.鄂伦春族文学[M].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212.

[14] 巴图宝音.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集[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15] 郭淑云.《乌布西奔妈妈》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1.

[16] 关宝学.锡伯族民间故事集[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237-270.

[17] 满昌,海德.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历史发展[M].民族文学研究,1987.S1.

[18] 恩和巴图.关于达斡尔族英雄史诗《阿勒坦嘎乐布尔特》[A].达斡尔族研究(第六辑)[C].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学会,1998.52.

[19] 赛音塔娜,托娅.达斡尔族文学史略海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38.

古代英雄故事篇2

这本书是一部讲述古代英雄事迹的书。书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古代英雄的辉煌事迹,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非常逼真传神。

《精忠说岳全传》讲述了英雄岳飞一心报国抗金却遭到奸臣秦桧陷害的故事。在第二十二回中写到岳母为岳飞刺字,要求岳飞一生都要精忠报国,为国为民的故事。说明了岳母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儿子的关心,从而体现岳母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母。岳母刺字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在《精忠说岳全传》中的第六十一回中写到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害死于声波亭中的愤人故事。读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不觉的燃烧起来,对奸臣秦桧深感痛恨,对英雄岳飞感到非常敬佩。又在第七十四回中写到高宗驾崩,孝宗即位。在孝宗即位以后为岳飞立下了英雄墓地,建立忠侯祠,还在岳飞的墓地前有铁铸成秦桧、王氏、张俊、万俟?l四个奸人的人头象,并永远跪在岳飞的墓地前受后人的唾骂。

古代英雄故事篇3

[关键词] 《赤壁》;英雄;现代;民族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1]一时多少豪杰的热血三国,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反复吟诵的对象;三国人物的故事,是中国人文化记忆中历久弥新的经典。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三国重要人物集中出彩的重头戏。三国的“东风”助吴宇森导演的影片《赤壁》赢得商业的成功,无数三国迷也借着《赤壁》的浪花与心中的豪杰们来了一次全新的相逢。

一、大场面,大英雄

流传千年的三国故事,在我国文化史中是一部恢弘的史诗,影片也正是采用了很多气势磅礴的场面描写,力图重现那段辉煌的历史。《赤壁》上部以一头一尾两次战役撑起场面。开篇新野之战,刘备部队因掩护百姓转移行军缓慢,虽张飞、关羽等骁将浴血奋战,然终不敌曹军汹涌攻势,情状激烈,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最后一场八卦阵之战,黄沙漫天却又井然有序,曹军跋扈的骑兵团最终溃败于精妙的步兵阵法中。影片的镜头语言丰富,战争场面的近景把腥风血雨描绘得淋漓尽致,远景俯拍又把万人列阵的大场面刻画得气壮山河。

影片中的大场面,不仅是为了吸引眼球,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衬托大英雄。赤壁之战本身是人物巨卷,民间广为传诵的也是一个个豪气冲天的三国豪杰。因而,影片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描写,最终也归为个人英雄主义。并且,这不是某一个英雄的战役,而是一个群雄云集的战役。新野之战重点刻画了赵云、关羽、张飞以一敌万的盖世武功;八卦阵中,甘兴、赵云、关羽、张飞、周瑜纷纷登场,同仇敌忾,各显神勇。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塑造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英雄形象。

所谓“大英雄”,不止是行动的英勇,更表现为精神上的光明磊落。影片所反映的政治,不像《夜宴》《投名状》那样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赤壁之战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之战,设计布阵,有勇有谋;团结互助,心无旁骛。其中,“忠义”二字是影片所浓墨书写的:刘备不肯舍下百姓、孙刘联军不肯降曹,这是对国之忠;关公徒手放倒战马只为护旗,赵云长坂坡单骑救孤,这是对主之忠;周瑜为赵云身挡一箭,这是兄弟之义……影片中的群雄,个个都是赤胆忠心、义字当头,精神内核是理想化的,更阳光,也更大气。在众多英雄豪杰中,重点刻画的是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影片颠覆了《三国演义》中那个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形象,瑜亮之间不存在嫉贤妒能的狭隘心理,二人互相欣赏,互为知音,既切磋音律,又联手抗敌。这其实延续了吴宇森在《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片中惯用的“双雄”模式,用两个男性角色的故事来串起全戏,共同书写浩然之气。诸葛亮与周瑜这两位足智多谋的儒将,团结协作,在赤壁之战中谱就了一段佳话。

单纯的浩然精神,并不意味着影片对角色把握的单一、单调。《赤壁》中的英雄形象是丰富多样的,既有单面的扁平型人物,也有复杂多面的圆形人物。最典型的是孙权形象,这一人物在《三国演义》等作品中多表现为有勇有谋的霸主形象,然而影片在其霸气之下也重点刻画了他的阴郁与隐忍。他胸有大志,渴望继承父兄霸业,却屡困于反战势力之间,无法施展抱负。在祖嗣面对先人牌坊和曹操招降书,他拔剑又合剑,合剑又拔剑,神情忧虑、彷徨,反映了他举棋不定的心理,镜头处理得十分细腻。周瑜通过打猎来劝说孙权,当孙权的箭头射向恶虎的一瞬间,镜头转向他在群臣面前拔剑断案以明抗曹之志,干净洗练的蒙太奇手法展现了人物决心的坚定。这种跌宕起伏的电影语言,写出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使得最终表现出的豪情更为感人。

另外,对待敌军坦荡荡的君子风度也是影片的一个动人之处。被围的关羽飞刀直指曹操却在鞍前戛然而止,吓得曹操一身冷汗却不致命,原因是关羽不放暗箭。即使是对充满暴戾之气的反派人物曹操,也表现出对敌营英雄的欣赏和爱护:在看到赵云沙场豪举时喟然而叹:“我旗下怎无如此猛将”;在俘获关羽时也不忍杀之,劝降无效后放走他。曹操期望平定荆楚、东吴之后把各路猛将尽收麾下,这种野心是建立在“英雄惜英雄”的情感基础上的,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无论是非成败,皆是令人仰慕的英雄,影片显示了真正的史诗气魄。

二、小幽默,小情怀

正如片头中锈迹斑斑的古剑渐渐变新,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影片对人物生活、人物性格的表现也力图还原本色,这种还原的努力免不了艺术想象和加工。影片融入了富有现代感的喜剧元素,在庄重严肃的大环境下,以小幽默、小情怀来做一个轻巧的解构,展现出一个现代化的赤壁。

《赤壁》中的小幽默,表现在英雄人物日常生活的展示中。影片节奏张弛有度,文武戏安排得错落有致,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之外营造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情趣。周瑜无疑是吴宇森所偏爱的人物,比如开战当天,镜头在周瑜和曹操之间快速切换,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显示出周瑜料事如神的机智。然而在此之外,影片还运用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展现周瑜的“小资”生活:他弹一手好琴,优雅而闲逸;他与小乔琴瑟相和,情深义重;他为新生的马驹而展欢颜,爱心洋溢……诗情画意的周瑜让战场上雄姿英发的周瑜更显生动,小情怀让大英雄更加光彩夺目。另一主要人物――百姓心目中那个无所不能、近乎神人的诸葛亮,在影片中却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翩翩青年,“略懂”“我需要冷静”等有意为之的口头禅,给小马接生、为鸽子洗澡这些有趣的生活细节,一改常见的中年持重、高高在上的诸葛先生形象,这种无伤大雅的反讽带来的是喜剧的幽默效果。

小幽默的元素,还集中体现在一系列有趣的场景中,最典型的是张飞写书法、关羽教儿童读《诗经》,这两个场面是观众感到陌生的,在影院现场引起了很多观众的笑声。然而,这并不是纯粹的杜撰,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历史上的张飞据称书画水平极好,“喜画美人,擅草书”,影片为草莽张飞正名:他并不是只知舞枪弄棒的草莽英雄,也有意料之外的精细和雅致。关公更是文化人,史称他喜读《左传》,在影片中他对学童讲的“读好了书,将来才有饭吃”,其实正点出了三国时代重视文化的事实,当时诸葛亮、曹操父子、孔融、陈琳、王粲等一大批纵横驰骋的政治家,同时也是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赤壁》部分地还原了三国乱世中漫天黄沙所掩盖不了的璀璨文气,它所引发的不是无厘头的、闹剧般的笑,而是有意味的笑。

除此之外,影片还故意设置一些类似恶作剧的笑点:孙尚香说“天下兴亡,匹女有责”,鲁肃的一句“匹马还有责呢”幽默机智,接下来古灵精怪的孙尚香给马点了穴,当即让鲁肃歪下马来;为见识张飞的洪亮嗓门,周瑜故意抽走凝神书法的张飞的纸,引得张飞一怒而啸,旁边诸葛亮赶忙捂起耳朵……这种故意设计的“麻辣三国人物”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三国,不管观众容不容易接受,影片竭力让史书中那些庄重、遥远的人物生活化、让他们更为可爱可亲。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并不沧桑,影片为观众奉上的是一个人性化的、妙趣横生的三国。大英雄身上的小情怀,把他们从只可远观的“神”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但这并不破坏观众原有的敬仰之情,反而使这些人物由于更加立体、生动而更为深入人心;刻意设计的小幽默,使严肃的历史剧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观众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得到暂时的轻松,两个半小时的观影时间因此而不至于太过沉重和疲惫。可见,看似细小和漫不经心的小幽默和小情怀,却恰恰是这部影片特色和魅力的重要体现,显示出导演的大手笔,也是不容小觑的。

三、民族的,世界的

吴宇森从1993年起即赴好莱坞执导,《变脸》《碟中谍2》《风语者》等影片奠定了他在好莱坞的坚固地位。此次回归华语电影,他一再表示希望打造一个国际化的《赤壁》,以此证明中国也能拍出好莱坞式的大片。影片对人物的刻画方式,也常常流露出导演的心迹,显示出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的追求。

首先,作为一部耗资巨大的商业电影,《赤壁》必然要照顾国际市场的接受需求。三国故事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但对缺乏背景知识的西方观众而言,人物众多、理解困难,因此影片常为人物安上一个显著的标记,简笔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关羽采用了中国戏曲造型,大红脸、长髯须,常做略带京剧碎步的亮相;刘备闲暇时为兄弟们编草鞋,显示了他的仁义品格,也点出了他早年的卖草鞋平民经历……这是一种简练的人物介绍方式,能很快让观众记住他们各自的性格和身份。此外,独特的意象也是《赤壁》传达人物性格、心理的重要方式。譬如影片开场的一段汉室宫廷戏:虽满朝大臣却寂静无声的朝廷上,年轻的汉献帝饶有兴味地逗着画眉,这时环作响有人走来,画眉开始躁动不安,等这人站定大堂时一声厉叫飞开,一个特写――原来是曹操。镜头在画眉和泠泠响动的环这两个意象之间来回切换,充分外现了汉献帝的紧张、畏惧心理和曹操权倾一时、飞扬跋扈的特点,让观众对人物关系一目了然。

其次,影片有意地把古代中国的一些典故、趣味融入剧情之中,以民族元素来彰显特色。比如,我国古有“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说的是周瑜风流倜傥,精通音律,有仰慕他的女子为一瞻风姿而故意吹错曲调,引得周郎回头一顾。《赤壁》中周瑜的出场显然是借鉴了这一传说并结合剧情进行了改编:鲁肃带诸葛亮来练兵场探访周瑜,周瑜并没有闻声而起,他安然而坐,从容指挥兵阵,迟迟不露正脸而以背影示人;这时,有牧童吹长笛,一段之后周瑜起身走向牧童,要过笛子用尖刀削了削音孔,牧童重新一吹笛声顿显清爽。一个清高而儒雅的周瑜呼之欲出。又比如,周瑜与诸葛亮,闻弦音而知雅意,不置一词而心知肚明,以写意手法展现了自伯牙、子期以来的雅士情趣,境界高远、空灵,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而,影片为追求新意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牵强的地方。最明显的,曹操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影片居然为他设计了一个单相思逻辑:挂念小乔多年并一直珍藏她的画像,希望在征服东吴之后从周瑜手中夺过小乔。为一个女人打一场旷古奇仗,让人联想起古希腊因美女海伦而引发的特洛伊战争,影片中这一大胆设想颇具西方浪漫情怀,然而放在一代枭雄曹操身上,虽然改变了中国戏曲一贯丑化曹操的传统、让他也有儿女柔情,但并不符合中国古代文化氛围,难免失之真实,很多中国观众难以接受。可见,对人物性格作新的解读,还需审慎考虑民族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在出新的同时也更为出彩。

大江东去,说不尽的三国,淘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赤壁》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新颖的影像三国:这里不仅有恢弘的场面和壮丽的风景,更有史诗般的故事和真正完美的英雄世界;这里古典与现代、严肃与幽默实现了巧妙的融合,厚重的历史故事焕发出青春的气息。

[参考文献]

古代英雄故事篇4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诗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只有这不尽的长江之水永远滚滚东流。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载(1203)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禧元年(1205)作者知镇江府任上。镇江,又名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南宋朝庭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

【典故化用】

1.“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是借用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诗写的是一个客居异乡的诗人,看到时节的代谢、大江的东去,有感自身身世飘零的一种低沉的叹息。但词人此处借用,便将其与收复失地的宏大志愿联系在一起,同眼前祖国南北分裂的形势和千古兴废的历史往事结合在一起。因此,作者在此所发出的是一种忧时忧国的感慨,境界更为阔大,意蕴更为深远。现在这一名句常常被理解为“揭示了人世间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将永远向前发展”的哲理。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是借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故事。书中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他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反衬当权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现在常常被用来形容竞争的对手很少。

3.“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借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的故事: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只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但言外之意却十分明显,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既表达了自己对孙权这样杰出人物的倾慕与怀念,同时也曲折含蓄地对南宋当权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现在常常被用来比喻希望晚辈胜过长辈。

【内容主旨】

词的上片写“千古兴亡”的感慨,下片写对孙权的怀念与倾慕。全篇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和昏庸无能,抒发了强烈的爱国、卫国之情。

【表现手法】

这首词通篇运用了“三问三答”的方式,既层次分明,又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既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又巧妙地将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借古讽今,述志抒怀。

【重要词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句中的“望”和“满”两字用得极其传神,前者是动词,因词人身在高处,且所关注的是中原广袤的失地,所以只有用“望”字才能准确地表现他的阔襟和豪迈气概;后者是形容词,意为“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它既交代了“望”的结果,又与作者心之所往形成鲜明的反差,揭开了词人胸中的郁积,使其不禁兴起了对“千古兴亡”的感慨。

【诗词风格】

豪放明快,乐观昂扬。

【模拟练习】

1.(1)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篇来看,诗人是运用何种方式来述志抒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英雄故事篇5

《希腊神话故事》是一部沉重的书。人物的繁多和关系之复杂使人烦闷,叫人不忍卒读;而许许多多触目惊心的事情又使人感到压抑、沉闷,甚至是窒息,希腊神话中,无论是神袛还是神化的人(英雄),都具有人的情感,思想都刻上人的烙印。虽然希腊神话主要是歌颂英雄的事迹,但我认为也深深地揭露和批判了人性的丑恶,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希腊神话读后感,请您阅读。

希腊神话读后感1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希腊神话的书,无论是目不识丁的老农,还是牙牙学语的孩童,都听过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白蛇传,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大家总听过一两个。我看的那本希腊神话里就有许多神话故事。

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的传说组成的。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和人类的起源。希腊神话中神分老神和新神,老神以盖亚和乌拉诺斯为代表,新神就是以宙斯为主宰的奥林波斯众神十二主神等。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大都是神和凡人女子所生的半神他们都有坎坷的经历和非凡的业绩。俄耳浦斯,伊阿宋等英雄,构成了希腊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完了这本书后,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了一时的权利,并不能控制一切,掌握一切,如果再狂妄自大,得意忘形,最终将空无一切。还知道一时的贫困,一时的跌落并不说明自己的未来将一直贫困下去,只要鼓起勇气,学会坚持,那你的未来将光明无阻!

只要一看这本书,你就一定会被吸引,甚至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时时刻刻沉迷在希腊神话这本书中,所以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大家去看。

希腊神话读后感2读了《希腊神话》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希腊神话》是伴随着希腊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

《希腊神话》塑造了众神宙斯,天后郝拉,以及他们的女儿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他们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还讲述了伊阿宋夺取羊毛的传说,特洛亚战争传说,忒修斯勇杀怪兽为民除害的传说……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宙斯和伊俄的传说。

宙斯和伊俄的传说主要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波拉斯戈斯国国王的女儿,牧羊时,宙斯被她迷住了,伊俄知道了,飞一样地逃开,还是陷入了宙斯的罗网中,宙斯听到了妻子郝拉的脚步声,便将伊俄变成了一头雪白的小母牛,郝拉要求宙斯把它送给自己,宙斯只好将伊俄交给了她。伊俄被郝拉交给百眼巨人看管,宙斯忍受不了分离的痛苦,便派郝耳墨斯救回伊俄,郝耳墨斯先让百眼巨人睡着,然后砍下它的头颅,宙斯向郝娜拉发誓,永远放弃对伊俄的爱情,伊俄这才能获得自由,她在尼罗湖畔统治多年,当她死去时,当地人民为她建立了神庙,她成为著名的伊西斯神!

《希腊神话》是伴随着希腊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前,处于对自然的认识的局限,往往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想象成神的意识和力量,所以才出了一本《希腊神话》这样的书,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中,还有许多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呢?

希腊神话读后感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最喜欢看的是《希腊神话》。

这本书是伴随着希腊逐步完善的。《希腊神话》这本书,我知道了众神领袖宙斯很残酷;赫拉克勒斯神勇、很善良;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冒着险,为人类盗取圣火,不怕被宙斯惩罚等等英雄人物,我最敬佩赫拉克勒斯,他一共做了很多好事,所以我敬佩他。

他做了一些非常伟大的事,有一件是:勇斗巨狮。详细的是:国王交给赫拉克勒斯的第一件任务是:赫拉克勒斯必须为他剥下尼密阿巨狮的兽皮。这头巨兽生活在阿耳戈利斯地区的伯罗奔尼撒,尼密阿和克雷渥纳之间的'大森林里。

这头狮子凶猛无比,人间的武器根本不能伤害它。有人说,狮子本是巨人堤丰和半人半蛇的女怪厄喀德那所生的儿子,还有人说,它是从月亮上掉到地上来的。赫拉克勒斯出发去捕杀狮子。他一路他一路奔波来到了伯罗奔尼撒一位穷苦人热情地招待了他,他叫莫诺耳库斯,莫诺耳库斯正想宰杀一头牲口献祭宙斯。“善良的人哪。”赫拉克勒斯说,“让你的牲口再活三十天吧!如果那时我能顺利地打猎回来,那幺你就可以给救星宙斯献祭,如果我死了,你就应当给我献祭,把我当作升入神衹的英雄之一吧。”

最后,当国王欧律斯透斯看见赫拉克勒斯披着可怕的狮皮回来时,吓得双腿发颤,他畏惧英雄的神力,从此,再也不让赫拉克勒斯走近自己。

看,这本书多么精彩呀!我就说到这里,心动就赶快去看一看。

希腊神话读后感4在人类的初始阶段,出于科技的落后,往往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视为神的意志和力量,通过文学的渲染,便箸成了神话。《希腊神话》以引人入胜的有趣,情节不仅世代相传,且不断被丰富、被提高,使其成为了文学著作,成为了世界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文学经典塑造了众神之王宙、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尔弥斯、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等……书中还讲述了一些半神半人英雄的传说,包括赫拉克勒斯完成伟大业绩的传说、伊阿宋率领阿尔英雄夺取金养毛的传奇故事、特洛亚的战争、阿尔克迈翁和项链以及俄狄浦斯的故事等,但我最欣赏的是英雄普罗米修斯。

天地创造之初,大海风平浪静,鱼儿在水中嬉戏,小鸟在天上歌唱。天神之子普罗米休斯却还认为了一样东西,于是他模仿天神的形象捏出了一个人,将善与恶封闭在人的胸膛里,教他们观察星辰和季节,教他们说话和写字。他训练马匹拉车,给病人寻来草药,指导人类一切生活上的技能。但在一次宴会上,普罗米修斯冒犯了众神之王宙斯,使得人类得不到火。但普罗米修斯却再次得罪了宙斯,取来了火种,造福了人间,可自己则被困在了高加索山上,迎接他的将是无边的黑暗与痛苦。普罗米修斯这种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希腊神话读后感5我看了一本名叫《希腊神话》的书,这本书装帧精美,选取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最经典的故事,包括古希腊神话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一拿到手,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每次读着书里的英雄故事,总是心潮澎湃,还会碰到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我总会拽着爸爸问这问那,有时爸爸也闹不明白,就会不耐烦地说,自己看去。

这本书,和古希腊的神有了亲密地接触,让我了解了很多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对于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产生又多了一个认识的窗口。我认识了众神之主宙斯,我认识了天后赫拉,我还认识了古希腊奥林匹斯的十二大神,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他们组成了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英雄传说源于对于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的一种回顾。传说中的主人公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大都有坎坷的经历和非凡的业绩,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我还知道了《希腊神话》是远古希腊先民对于大自然的惊奇与遐想,是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看完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深深地懂得一时的权利,并不能控制一切,掌握一切,如果狂妄自大、得意忘形,最终将一无所有。懂得一时的贫困、一时的挫折,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未来就一直贫困,只要鼓起勇气、正确面对、坚定信心、学会坚持,那你的未来将无限美好。

总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解古希腊神话的大门。里面的英雄传说跌宕起伏,扑朔迷离,英雄人物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怎么样,你也找来看看吧。

希腊神话读后感6在我用金丝编织的童年里,我认为,书是不容错过的精彩。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没有它们的哺育滋养,我们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没有它们的意味深长,我们的人生是缺憾的;没有它们的充实诱导,我们的精神是虚无的。它们好像浩瀚苍穹中的一轮明月;更像茫茫大海的一盏航标灯,把我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本书令我终身难以忘怀,使得我浮想联翩。《希腊神话》这本书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经阅读过,以前可能不大能理解,现在重新来看这本书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希腊神话》讲述了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等内容,希腊神话主要是歌颂英雄的事迹,同时也深深地揭露和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让我走进了神话的世界,让我同天神们一起主宰着地球和宇宙,认识了古希腊奥林匹斯的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光明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弗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德墨忒尔,灶神赫斯提亚。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普斯神统体系。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的一种回顾。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古代英雄故事篇6

关键词:英模文化;历史因缘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们常常标榜那些为人类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塑造英雄形象、倡导英雄精神,使之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信念,凸显社会主流意识的正义性和崇高性。

英雄,以及其他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代表,站在时代的前沿,高举理想主义旗帜,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引路人。

一、“英雄”一词的语意

1、历史上的“英雄”认知

“英雄”一词最初是相对于动植物的品种而言。“英”,即百草之英华,指花朵,《诗经》中就有“颜如舜(即木槿)英”的比喻,《离骚》中也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词句;后来“英”字被用来喻指才能超群的人物,在诸子作品中广为应用,《文子.上礼》中就有“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的界定。“雄”,即百兽之雄杰,是雌性的反义。《说文》解释“雄”为“鸟之父也”。人们将雄性的有力强壮喻指勇武胆力的人物。《墨子.修身》就有言“雄而不修者,其情必惰”,即含此意。

“英”和“雄”的本义是指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强大、精明善变的生灵。将“英”与“雄”合在一起称呼那些有作为的人物,最早见于先秦兵书《六韬》和《三略》,主要指代当时的文武兼备的士人阶层;后来又有东汉方望的《辞谢隗嚣书》和班彪的《王命论》中使用了英雄一词;此后人们开始对英雄的定义进行界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时期刘劭,在其《人物志·英雄》中刘劭解释:“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刘劭接着对“英雄”作了进一步引申:“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最后,刘劭将“英”与“雄”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作了深刻剖析,“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則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刘劭有关英雄的注解被后世的人们广为征引。与刘劭同时代的曹操以其政治家的视野诠释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他认为那些能够顺时应势、叱吒风云、定国安邦、建功立业的经世之才,方可称为英雄。

2、现代社会的“英雄”解读

在现代社会里,英雄的概念比较宽泛。现代汉语词典对英雄词条的解释有三:“一是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二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三是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按照这种阐释理解,英雄必定是具有超乎一般人的才力、业绩或品行,且为大众所接受或公认的人;而事实上,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英雄的语意似乎更注重英雄在精神或道德层面的影响。

在希腊文中,英雄一词是“Hero”,意思是统治者,主人。古希腊人眼中的英雄,介于人、神之间,他们救助人们的苦难和不幸,保护人们免受灾害和祸患的侵扰。在现代社会,西方人对“hero”一词的理解是是那些因为勇敢的业绩或高尚的意图而闻名的人,特别是那些以生命为代价作出努力的人。西方人一方面肯定英雄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也强调英雄要有所牺牲。《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为:“A person, especially a man,who is admired by many people for doing something brave or good.”。由此看,西方人的英雄概念要宽泛很多,凡是勇敢和作出了有益贡献的人均可称之为英雄。在这里,我们借用一个似乎确实超越历史或意识形态的定义,所谓“英雄与偶像”意指那些“向我们展示了勇气、忘我、超人的能力和令人惊异的优雅”的人们。

3、“英模”一词的现实指代

“模”的本义是铸造器物的模子;按《说文》中的解释:“模,法也。”“模”逐渐引申为可为规范和法则的标准。后来“模”用来喻指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左思《咏史》诗有言:“可为达士模”即为此意。

所谓英模,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其基本语意是英雄和模范的合称,因而概括英模的定义,理应包含英雄和模范两个范畴,而在现实的指代意义上也更突出二者的紧密关系。英雄,即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英雄与模范的差别在于模范是被树立为典型学习对象,而英雄是人们自然认可的杰出代表。

对于英模的定义,我们理应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作出阐释。其基本的价值判断,是符合大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敢于牺牲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英模概指由党和政府的认可、树立和宣传的,在革命和建设中,忠于职守、贡献突出、具有全国性影响、且具有道德或精神引领功能的典型人物或团体。

4、英雄观和英模文化

英雄观作为人们对英雄看法和态度的总和,源于英雄人物的实践活动,以英雄的概念为核心,表现在从实际鼓励到哲学思辨等多个层面,并因时代、民族、文化、个人的不同而有差异。

英模文化,是指以英模崇拜功业理想为基础,以英模人物为主要构成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文化精神。主要内容包括:英模人物的事迹、故事、传说、有关遗迹,时人和后代围绕英模人物的演义、小说、戏剧等文艺文化,以及无形的英模精神,人民大众的趋从、仰慕和崇尚情感等。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英雄文化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肇始阶段,那些具有英雄主义情节的神话传说成为文明传承的最初思想载体。、夸父、伏羲、神农等一些传说中的英雄形象,逐渐演化为原始社会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在现实中寻找这种理想的代表,英雄逐渐脱离神话,开始回归人本身。

在古代史书记载中,人们常常将那些于乱世中拯民,或者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政治人物作为英雄朝拜。中国传统语境下的英雄,大都崛起于乱世之中,成就于危难之际,传统史书中的“本纪”、“世家”、“传”、“表”、“书”等,承载了这种英雄文化的书写模式,无数的英雄共同写就了一部彪炳史册的中华英雄谱,形成了熠熠生辉的中华英雄文化。

先秦时期,“英雄”一词开始在兵书中出现,借以指代那些文武兼备的人才,而在先秦群雄争霸的时代背景下,英雄并未形成独立的角色定位,实际是等同于“士”阶层。《三略》有言:“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秦朝灭六国,实现大一统,后“秦失其鹿,群雄并起”;刘邦“总揽英雄”一统天下,建立汉朝,汉朝将政治和伦理价值紧密结合,通过道德和政治伦理来规范和约束英雄,为帝王和封建统治所用,这一时期的英雄主要就指那些具有政治或军事才能的杰出人物。三国时期,英雄的涵盖范围有所拓展,豪强、霸主、谋臣、良将和勇士,均可称为英雄,其标准也涉及才智、勇武、性情等多方面因素,而尤为注重的是英雄的政治气魄和谋略。隋末乱世,英雄豪杰纷攘不息,于是有了“隋失天下,英雄竞逐”的说法。到了唐初,李世民“设四科而罗俊彦,提二柄而御英雄”,把英雄境界推上了时代的顶峰。宋代英雄的主要特征是对于祖国无比忠诚,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这一时期最有名也最为文学化的,为民间偶像崇拜化的是岳飞。到了明清时期,通过《水浒》、《说岳》两个系列的小说戏曲作品,展示英雄世界,构成这一时期英雄文化的独特景观。

潘天强在考察中国古代的英雄群体后,将其分为四类:民族英雄、帝王英雄、民间英雄和武侠英雄。在其《论英雄主义》一文中,潘天强作了进一步阐述:“以岳飞为代表的民族英雄是中国长期战乱造就的结果,国土的分分合合,为了维护中国大一统的家国理念,每一次与外族的抗争都会造就一批英雄,但凡是维护中国大一统地位,反抗分裂的英雄都将留名千古。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帝王英雄是维系大一统中国的象征,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对纣王、隋炀帝这些暴君和昏君的批判,但是丧失国土是帝王最大的罪孽,维系统一是帝王最大的功绩,这是中国历来划分英雄的标准。民间英雄在《水浒》中表现得最出色,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是这些民间英雄的共同本色,但是无论是刺秦王的荆轲还是砍贪官的李逵,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维系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武侠英雄实际上是民间英雄理想化的结果,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民间英雄具有了中国特有的武功,便具有了超人的特点。”

中国古代英雄观的主要理念来源于传统的儒家思想。儒家经典著作倡导的仁、礼、信、义、智、忠等,成为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核心价值观。相较于西方文化中的英雄形象,中国古代社会一直缺乏为寻求真理和社会进步殉道的英雄。顾准评价中国传统的英雄们,很少具备“社会上升进步中的殉道精神与自我实现”;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缺少“像布鲁诺那样宁肯烧死在火刑柱上也不愿放弃太阳中心说”的追求真理的英雄。

三、英模文化的革命历史渊源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众多的英雄志士谱写了一部抗争与探索的悲壮历史,也讲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可以说,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史和抗争史,是促使革命英雄主义在近代中国盛行的心理诱因。而革命英雄主义的盛行又为英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英雄主义传统

所谓革命英雄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他革命者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魄和人格特质,是一种伟大而坚强的意志力。其主要特征是为了革命和建设事业,而英勇顽强、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精神气魄。革命英雄主义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及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对革命事业的前途充满必胜信心;在实践中,革命英雄主义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杰出的个人不过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同时,革命英雄主义肯定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个人必须为了革命利益作出牺牲。

中国共产党历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传统。、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有着诸多论述。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39年,军委主席、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通过联名发出了《关于注意收集各部民族英雄事迹的通知》;1943年3月、撰文称赞“刘老庄连”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944年7月撰文专门论述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认为:“革命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革命之忧而忧,以革命之乐而乐,赤胆忠心,终身为革命战争事业奋斗,而不斤斤于作个人打算,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已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1945年4月24日,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论述:“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1947年12月25日,为鼓舞人民军队的战斗士气,号召人民军队“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及全国人民中,积极倡导革命英雄主义,并要求把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在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进作的战斗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不怕任何困难,任何艰险的大无畏革命勇气和战胜任何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具体地说,在革命斗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生死壮举;在和平建设时期,勇挑重担,努力开拓,奋发进取,表现为一种勤劳奉献的模范行为。革命英雄主义得以延续的原因就在于它表达了主流社会和大多数人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需求。

2、中国共产党的平民英雄观

革命英雄主义是“群众英雄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革命英雄主义产生于人民的支持,集体的帮助。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英模主体,可以发现,基层官兵和平民英雄形象占据了舞台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人民史观”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把群众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之后,逐步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号召基层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建立功勋、争取荣誉。众多的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有儿童团员王二小、有农民群众中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有乡村民兵中的“地雷大王”于化虎、有工人群众中的节振国、有普通士兵张思德和“狼牙山五壮士”、有基层连队“刘老庄”和“马定夫连”、有游击区的“铁道游击队”;在巾帼英雄中有刘胡兰和赵一曼、在少数民族英雄中有马本斋;还有“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等等。从英模的群体特征来看,具有鲜明的民本主义特色。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包括武工队及地方武装)共授予183人英模称号,其中150人属于军队序列,而在军队序列中,获得英模称号的连以下指战员占了146人,营职干部有2人,而团以上领导干部就只有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长王宗槐和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2人。此外,英模称号还被授予30名民兵和3名普通群众,占抗战英模总人数的18%。大量表彰民兵和群众中的抗战英模,也是人民战争的重要标志,仅此一条,就开创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英模在事迹类型上,不仅包括战场上的“战斗英雄”、“侦察英雄”、“孤胆英雄”、“刺杀英雄”、“杀敌英雄”、“爆破英雄”、“爆炸模范”、“地雷大王”、“登城英雄”、“救护英雄”等;还包括反映军队和根据地建设工作中的“模范共产党员”、“模范指导员”、“爱兵模范”、“青年英雄”、“劳动英雄”、“生产模范”、“群众工作模范”、“模范医务工作者”、“战邮模范”等等。“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项工作,只要干出成绩,就能获得荣誉,就能博得大家的尊敬。”

结语

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无怪乎张贤亮在其《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一书中感叹:“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英雄”这个概念,可是中国人是把英雄和做大事业的人与领袖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崇拜圣人、皇帝、国家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等等具有高度文化权势、社会权势和政治权势的人物。不管什么人一旦取得这样的地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英雄了。尽管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数不胜数的英雄行为,也会被有权势的英雄发射的光辉所淹没。”

而至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受到了猛烈批判,旧中国传统的英雄形象被彻底颠覆了,“草根”英模形象开天辟地逐渐占据了英雄舞台。“中国广大民众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愚弄,受等封建级秩序的压迫,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宣传平民英雄的做法,即便基于西方学者‘人性论’的角度,也无可否认其解构旧中国等级秩序和等级观念方面的启蒙意义”。

参考文献:

[1]俞祖华、王国洪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新时代的英模:全军英模代表大会集萃》,中国人民总政治部组织部编,出版社,1987年版.

[3]刘德明、裘兴棠:《当代军魂——建国以来人民著名英模事迹选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共和国英模谱》,本书编写组编,中国人事出版社.

[5]《追寻永恒——共和国英模的昨天和今天》,《党建》杂志社编,学习出版社出版.

[6]赵庆环:《军魂:著名英模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出版.

[7]雷京娜、汪鹤林:《英烈千古——解放战争英雄谱》,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8]《热血颂:英模事迹》新华社、总分社编,新华出版社.

[9]镡德山、熊华源:《共和国的象征》,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7月.

注 释:

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英雄》.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曹操语.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书局,1983年版,第1384页.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美国1999年6月14日《时代》周刊在1999年评选最具影响的世纪百人时对“英雄与偶像”一栏的定义.

《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传说黄石公撰,传与汉初张良得以问世(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黄石公传与张良的书为《太公兵法》,而非《三略》).据当今学者考证,《三略》成书于西汉末年,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

潘天强:《论英雄主义》,《人文杂志》,2007年第3期.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选集》第一卷第156页.

:《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延安文萃》(上卷)第192一19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选集》第三卷第1039页.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选集》第四卷第1247页.

古代英雄故事篇7

关键词:鲧禹治水 英雄 初民 不死情结

我望着那月下的海波,/想到了上古时代的洪水,/想到了一个浪漫的奇观,/使我的中心如醉。/那时节茫茫的大地之上/汇成了一片;/只剩下几朵荒山/好象是海洲一样。/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树在水中飘摇,/孑遗的人类/全都逃避在山椒。

——郭沫若《洪水时代》

洪水滔天,人民陷入无边的灾难,救民心切的鲧没有请示黄帝而盗取神土“息壤”来堰塞洪水,黄帝因而勃然大怒,命令火神祝融前去惩办鲧,鲧被杀于羽山之郊。然而鲧死后,三年不肯化土,祝融刨开鲧腹,后来治水成功的禹就此诞生,鲧则化为黄龙。

鲧无疑是一位悲情英雄,他救民被杀,心中满怀愤恨和冤屈,郁郁不能平,不甘心就此死去,治水大业未完,他时刻担心百姓的安危,为了必须进行下去的事业,他物化了另外一个自己,禹。与其说禹是鲧的儿子不如说禹是另一个鲧,与其说鲧死腹生禹不如说这是鲧死亡与重生的过程,鲧作为解救天下的英雄是不死的。

神土“息壤”已经给了我们暗示,《海内经》郭璞注云“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这是一种自生自长的神土,生生不息,鲧也是如此,鲧的精神也是如此。在初民心中,鲧不可以死。鲧被杀后,由鲧而来的禹所做的事仍是治水,而不是向黄帝抑或是祝融复仇,不管理解成黄帝处死了前世的自己还是自己的父亲,他都放下了,这是一种怎样残酷的深明大义,无所谓自己,无所谓家族,只有天下。心怀黎民百姓到鲧的程度,个人已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这是天下的壮举的同时是鲧个人的悲剧。

鲧腹生禹后鲧本身的结局先秦各种文献的记载都较为混乱。

郭璞云:“《开筮》曰‘鲧死后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死化为黄龙’也。”

《楚辞·天向》云“化为黄熊.巫何活焉?”王逸注言“鲧死后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岂巫医所能复生活也。”

《左传·昭公七年》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人于羽渊。”

《拾遗记》:“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之上,见者谓之河精。”

鲧所化的神兽有黄龙、黄熊、玄鱼三种,其中黄龙与玄鱼是可以入水的,熊亦可以游泳捉鱼,但在这里还是有点牵强,有学者认为“熊”古字为“能”,“能之古字与龙之古字字形极相似,黄熊之说或出自黄龙说的讹传。”如果真是这般的话就好理解了,玄鱼入水,便是进入死亡的冥界;黄龙升天,继而重获新生,这又是一种英雄死而复生的暗示,是初民对于英雄结局的美好祝愿。

如果说禹的复制是鲧精神的不死,那么鲧化为神兽这种身体的不死则可以理解成一种象征。鲧的精神得到禹生生不息的延续并注定泽被后世,禹和鲧来源是同一个人(或神)但最终是不同的,鲧需要独到的铭记。同是英雄,禹是成功的,鲧是悲壮的,人们愿意看到成功典范绵延不尽甚至永留我们身边,人们也愿意看到伟大而悲情的英雄以一种物质化的姿态留下,供人们瞻仰,以不死纪念他的死。

中国上古神话中另有两位不死英雄的代表,精卫和刑天。鲧悲壮的意味更多的在于死,精卫和刑天悲壮的意味更多的在于死后的生。

精卫代表了初民艰苦卓绝、锐意进取的浩然志气,她带给我更多的精神深处的震撼。她美丽,倔强,命运悲惨,溺水而死后她没有一丝哀鸣,而是一点一滴地企图征服海洋,她永远不会成功,她也永远不会放弃。日日,月月,年年,幸或不幸,她有了无尽的生命,无尽的意志,无尽的悲哀。和鲧类似的是,“她不仅仅是为自己复仇,更重要的是替后人消灾除祸”,精卫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如此,以一抹娇弱之躯,成为最让人动容的不死英雄。

刑天无名,只剩了一个霸气而略显凶恶的代称,刑天。他为什么要反抗天帝,是为了黎民苍生还是个人恩怨?亦或兼有之。或许,这才是刑天。“死亡不是斗争的终结”,刑天被斩首后,黄帝把他葬在常羊山上,他以乳当眼,以脐作口,继续宣战。没有更多的文献了,刑天不死的神话到此结束,这之后应该还有被历史淹没的故事,进入等级社会后初民是在流传一种精神,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后人一直在吟诵英雄,立碑,建祠堂,塑雕像,建造主题公园,设定纪念日……这些行为都来自于历史深处、人性本源的悸动。现如今初民的大部分信仰成了后人的神话,然而人们依然执着于一种情结,并且会继续执着下去。就如同臧克家那句各处引用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初民相信,他们的英雄不死,我们也相信。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王嘉,萧绮,齐治平.拾遗记[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3]左丘明.左传[M].岳麓书社:2006.

[4]朱熹.楚辞[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古代英雄故事篇8

一、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自然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希腊罗马神话中所体现的自然观,超自然的力量,以及诸神那强大的魔力都深深的影响了英美文学中大部分作品的创作风格。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可以影响人,也可以塑造人,甚至影响到人类文化艺术,人类创作等各个领域。正是希腊罗马神话这种自然、简单而又神秘的内容深深影响了一大批英美文学的创作者。有一些英美文学爱好者开始接纳并喜欢上了希腊罗马神话的自然与朴实的风格———通常被人们称为“自然观”的风格。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许多神的典故都被吸收到英语语言中,并且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的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发现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词组与语句。

美国大诗人惠特曼(WaltWhitman)曾经简明扼要的讲:“神话真是伟大”。在他的诗歌里,所提到的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高达三十多个,可见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对这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影响之深。英国文学鼻祖莎士比亚曾经运用希腊罗马神话创作了许多动人的剧本,如《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也来自希腊罗马神话故事。

二、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对欧美文学的影响

在希腊罗马神话中,神与人的形象是同行同性的。古希腊的人和他们意念中的神同样具备了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古希腊人总是认为神是人完美的化身与体现。他们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诸神既有人的形体,也有人所具备的各种感情和生活需要,包括人类的各种美德和恶习。但神与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神比人更富有力量、更聪明、更伟大且永生不死,并能够主宰人类的命运。所以说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实际上是人化了的神,显示了希腊罗马社会的进步性和社会性。介于人与神之间的一个载体就是英雄,在希腊罗马神话中涌现了许多的英雄,而大多数英雄都是神与人所生的半人半神。事实上,这些英雄都是集体力量和大众智慧的代表,他们身上所表现的勇敢、执着、力量、不屈不挠等优秀品质,更进一步能展现了社会初始时期的天真纯朴、活泼浪漫,以及希腊人渴望战胜自然的顽强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有英雄人物的刻画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艺术手法上,即有些浪漫夸张,又有些现实描写,表现出希腊人民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代英雄故事篇9

随着历史的推移,“英雄”这个词语内涵得到不断扩充,中国《古籍汉典》中将“英雄”定义为“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而英雄一般都与世界的兴旺存在着关系。无论是中西方文化,英雄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气吞山河、攻城拔寨的将军,貌似潘安、玉树临风的才子,或者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人,或是日进斗金、家财万贯的财主都可能是人们眼中的英雄。这些英雄给后人留下了说不尽的话题,每个时期的人们都会对这些英雄形象有着不同的间接与阐释。而下文以《奥德赛》与《西游记》两部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为例,从文学角度比较中西方文化中英雄观念的异同。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英雄观念的相似之处

1.英雄漂泊的相似之处

小说《奥德赛》主要讲述的是在特洛伊打完十年胜仗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凯旋的故事,这一路上奥德修斯备受折磨,起因仅仅是由于得罪了波塞冬。因此虽然奥德修斯在大海上漂泊了十年之后,却依然凭借自己的智慧一路降妖除魔,抵挡了各种诱惑,最终回到故乡。而相比之下,小说《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叛逆的孙悟空一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游记》中的四个主人公在外漂泊了十余年,跨过了十万八千里长的路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纵观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奥德修斯和孙悟空不仅漂泊经历相似,甚至在叙事结构与空间方面也趋于相同。两部小说在叙事空间方面将故事发展定位在了人、神、魔的三层空间内。除此之外,作者在叙事方式上都采用了一明一暗两条主线的方式。小说《奥德赛》中的明线是主人公奥德修斯历经磨难在海上漂泊的故事情节,而小说的暗线则是天神宙斯和美神雅典娜对于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的帮助。而在《西游记》中,唐僧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是故事的明线,而各路神仙对于他们师徒四人的帮助则是故事发展的一条暗线。由此可见,虽然创作者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是在英雄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一般来说,这些传奇英雄实际会表现出两层意义,第一层比较容易被大家理解的是,在自然领域中遭遇到磨难象征着人类物质所存在的平凡世界与将要面临的生存环境;而第二层含义主要表现的是,外来的诱惑象征着人类固有的风光旖旎的内心世界,而人们必须要经历双重磨难才可以收获成熟的心智,实现多彩的理想。

2.女神帮助的相似之处

在希腊神话中具有多个神灵,每个人做什么都会被上天观察到。在奥德修斯的路程中,天神宙斯一直在天上看着,每当这个英雄遭遇到磨难束手无策的时候,女神雅典娜也会及时出现对其伸出援手。即便奥德修斯智勇双全,也无法斗得过海神波塞冬,只得屈服于他。孙悟空所处的世界也有诸多神灵,天上有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地上有妖怪、野兽、美女等。他跟随唐僧取经的路上一直被如来关注着,每当师徒四人遭遇到困难的时候,观音就会前来帮助。尽管孙悟空本领高超,会七十二变,但是终究无法翻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只得乖乖服从佛祖的安排,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这些英雄在经受磨难旅途中都会有一个女性神灵来帮助自己、引导自己,例如雅典娜女神和观音娘娘。这些女神有时候会以女性面容露面,有时候会变成别的物体,象征了自然中的保护力量,就像人类幼年时期来自于母亲的保护力量。坎贝尔曾经说过:“这种保护力量来自于内心……这些英雄们勇敢地走下去,他逐渐会发现所有力量都可以被自己利用。”

(二)中西方文化中的英雄观念的不同之处

1.不同的追求和价值观

尽管奥德修斯和孙悟空等英雄有着相似的漂泊经历,但是因为创作人的文化环境的不同,所以英雄形象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异,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了英雄的个人追求。在小说《奥德赛》中,体现出古希腊社会中对于英雄个体的发展,因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极力彰显英雄的个人价值和个人荣誉的体现。换句话说,就是将人类作为事物发展的中心,将人类作为决定生物生存的尺度。古希腊神话中塑造的英雄具有冒险精神,追求独立、自由,而这也恰恰体现出西方古典文化的个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文化价值思想。这些英雄并不甘于平庸的生活,而是希望为后人留下自己的姓名、身影,即便牺牲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能够名垂青史。奥德修斯在归家途中遇到了海神,当波塞冬怒气冲冲掀起巨浪想要去杀死奥德修斯的时候,奥德修斯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就这么在海上悄无声息地死去是一种悲哀。在西方国家中,这些英雄觉得即便牺牲也要轰轰烈烈,充满英雄主义气概和令人震撼的悲情氛围,进而净化与升华人们的内心。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唐僧的影响下所追求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观念。他们在取经过程中凸显出了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拯救老百姓的生存问题为己任。唐僧去西天取经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度众生,“与陛下求取真经,祁保我王江山永固”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在小说的八十六章中,唐僧被狼精抓住之后,他最开始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问题,而是觉得无法完成唐王托付的任务,这显然辜负了所有人对自己的期望。孙悟空与唐僧等人身上也留下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尽管师徒四人都皈依了佛门,但是交谈中依旧是满口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例如孙悟空指责宝象国公主说:“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而这恰恰能够体现出孙悟空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思潮。

2.放纵和克己戒色

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英雄对于欲望、情感方面的追求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西方传统文化中,鼓励要大胆追求人性的自由。但是在中国古文化中追求却是被人们所不齿的,甚至在社会中绝不会被道德人伦所接受。因此在小说《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尽管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佩涅洛佩,但是当美女主动投怀送抱,他也欣然接受,与其同床共枕。奥德修斯先后和神女基尔克、卡吕普索共同居了八年。但是反观孙悟空、唐僧却并不被女色所动,观音菩萨为了考验他们专门派来黎山老母、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与自己一起装扮成四个美女来诱惑他们,但是两人不为所动。猪八戒看到之后心痒痒,唐僧看到呵斥其“我们是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这体现出儒家传统伦理文化中自我克制精神和男女之大防的观念。

二、结语

古代英雄故事篇10

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的角度,通过近代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穿透演义迷雾,还原历史真相。三国的政治,战争,故事,文化,在易中天的口中显得真实生动。纵观三国历史,从魏武扬鞭到重归一统,始终是曹操集团在演绎历史,曹操虽然是战场上的胜利者,却在人格是失败者,世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1.枭雄曹操

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曹操,只能算个枭雄。从政治角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篡国的野心昭然若揭;从道德角度,"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视为不仁;从感情角度,他杀许攸,孔融,杨修等等,是不义之举。其实,曹操是有过人之处的,从现代的眼光看曹操,是个好老板,又是个好CEO。做为老板他用人的原则是:一 德才兼备,唯才是举,二 名至实归,更重实际,三 重用清官,不避小贪,四 招降纳叛,尽释前嫌,五 抓大放小,不拘小节,六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七 推诚取信 用人不疑,所以他麾下人才济济。做为CEO,他懂得管理,业务能力非常强,军事才能均在孙刘之上。这两点决定了他统一中原,雄霸天下。

2.好人刘备

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易中天品三国》中,刘备都是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好领导,是个英雄,是个仁义之君。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临终托孤是最好的例证。他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气,有英雄之魂,有英雄之义;但他没有英雄之地,没有英雄团队,没有英雄战绩。刘备在"四有三无"的情况下是怎样兴复汉室的呢?我想原因有三个:其一刘皇叔代表正义之师讨伐曹魏,民心所向;其二为人宽厚仁慈,礼贤下士,招揽天下名人志士;其三刘备在"四有三无"的境况下博得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刘备带领军队,指挥战役很少打胜仗,可见军事才能不强。没有处理好诸葛亮与关张二人的关系,管理不到位,致使将相不和。做为老板他没有资本,做为CEO他不业务能力不强,不会管理。相比之下,能力不如曹操,品德比曹操好,刘备只能算个好人,算不上人中之龙。他依靠的是特殊的政治身份和人格魅力赢的半壁江山。

3.智慧的较量

这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古琴弹奏一曲空城计,一把火烧败千军万马。江山如画,英雄风流,谈笑间,创造历史。踏着朝圣的足迹去聆听赤壁的诉说,莫不是英雄又见英雄,怎会有这般千古绝唱?

英雄是孤独的,没有对手的英雄是寂寞的。当孔明遇周瑜,一段段传奇故事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后人顶礼膜拜,望尘莫及。他们的较量如高山流水般高雅,如十面埋伏般悲壮!

诸葛亮,隆中对策,三分定天下,刘备三顾茅庐求得奇才。当潜龙遇上卧龙怎能不闹出点动静呢?东吴舌战群儒促使孙刘联盟,与周瑜联手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千军万马,孤城上一曲十面埋伏击退司马大将,把战争视为party,何其潇洒,何等壮观!

遥想周郎当年,少年英才,风流儒雅,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携小乔笑看赤壁风云淡,与孔明把酒临风看未来。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关于周瑜之死,并非气死,而是担心自己功高盖主,抑郁而亡。历史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器重颇大,雅量高致。《三国演义》中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4.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