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案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4:27

劳动纠纷案例

劳动纠纷案例篇1

原审法院曾认定,原告王勇于1980年通过招工进入A银行文中分行王庄县支行工作,1996年调往王庄县B银行工作,1998年5月又被调回A银行王庄支行工作。1999年5月26日A银行文中分行以王勇吸毒为由,依据监察部驻金融系统监察局关于《金融系统工作人员、吸毒、贩毒、、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有关规定,作出了《关于对王勇所犯错误的处理决定》,对王勇予以除名。因原告王勇当时已外出打工,A银行王庄县支行指派其职工张某送达其父,此后原告王勇未再到A银行王庄县支行上班。2004年5月27日,原告王勇委托其妹刘娣华递交一份申请,交给A银行王庄县支行,该申请表明原告于1999年与A银行解除了工作关系,申请将本人1999年在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转入文中市养老保险经办处。文中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于2004年3月30日出具证明一份,其主要内容是:“王勇同志已与原告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于今年自愿在我处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并托管人事档案”。原告王勇未到文中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办理个体接续手续。2007年4月6日,原告到文中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文中市仲裁委于2007年8月16日以超过仲裁时效而驳回其申请,原告王勇对此不服,遂法院,要求撤销A银行文中分行作出的《关于对王勇所犯错误的处理决定》。经二审审理查明,除上诉人所持的上诉理由和请求外,原审所查明的原告王勇于1980年招干进入A银行王庄县支行工作中,1996年调往王庄县B银行工作,1998年5月又调回A银行王庄县支持工作及1999年5月26日A银行文中分行以王勇被公安机关强制戒毒过为由,依据银行系统的相关政策、规定,作出对王勇的除名决定。通过一审、二审开庭质证,双方均无异议,对此节事实予以认定。二审法院对一审所认定的“吸毒”、被上诉人将处理上诉人的决定已送达给了上诉人之父、转办养老保险申请等事实做了纠正,并撤销王庄县人民法院(2007)第305号民事判决书主文;撤销A银行文中分行《关于对王勇所犯错误的处理决定》。

案件争议焦点

从二审审理和裁判来看,本案的主要争议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事实认定争议

在二审中,上诉人诉称,原判认定的主要事实错误即原判称被上诉人以上诉人“吸毒”为由将上诉人除名与事实不符,因被上诉人的处理决定中明确写明上诉人因在县公安局曾进行过“强制戒毒”而被除名,但原判故意将“被强制戒毒”说成“吸毒”,明显是将被上诉人不符合行政规定的处理行为变成符合规定的处理行为之事实错误;另原判认定被上诉人将处理上诉人的决定已送达给了上诉人之父,但原审中缺乏相关证据证明其已送达的事实;原判认定上诉人曾委托其妹向被上诉人递交过转办养老保险申请一节,在没有事实、证据来确认的前提下,原审仅凭被上诉人的主张就予以认定错误一词,经审查被上诉人处理决定之内容及送达决定的相关程序和认定转办养老保险申请之过程,上诉人所诉此节的基本事实属实,对此,二审法院予以纠正。

原告主张权利的时效问题

原审法院认为,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法定前置程序,当事人应当遵守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原告主张其2007年3月才知道自己被A银行文中分行除名。该院认为,2004年5月27日原告王勇委托其妹向A银行王庄县支行递交了转移养老保险书的申请,能证明原告王勇知道自己于1999年5月26日被A银行文中分行除名。值得注意的是,原审法院还强调了《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本案不具有溯及力。该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由于该司法解释第十八条明确指出:“本解释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本解释施行前本院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规定为准。”且“本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一审、二审案件适用本解释。”该案是2007年才立案审理的,显然该司法解释有溯及力。二审法院对此作出了适用该司法解释的认定。同时,二审法院基于银行一方未能充分证明原告王勇知道自己于1999年5月26日被A银行文中分行除名,故不支持一审法院有关王勇主张权利已过时效的认定。

劳动违纪处理规定适用是否妥当

该案审理的焦点之一在于A银行文中市分行对王勇在B银行的违纪能否处理的问题。一审法院认为,金融系统属特殊行业,监察部驻金融系统监察局《暂行规定》对金融行业所有工作人员均有普遍约束力、A银行文中分行有权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上述规定对王勇的违纪行为做相应处理。另一审法院还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相关规定判决上诉人败诉。由于上诉人被强制戒毒发生在“B银行工作期间、是1997年10月以前”而被上诉人“A银行”在1999年处理上诉人时,上诉人并未再吸毒、戒毒,A银行无权处理过去在B银行工作人员犯的错误,且该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适用该规定是对“本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二审法院另审查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作处理决定所依据的相关政策规定来看,《暂行规定》第八条之规定对上诉人不适用。

举证责任与证据收集

在一审中,被上诉人未提供相关证据,第一次开庭后,一审法院认为证据不足,而主动调查收集若干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代被上诉人所调查、收集的证据均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第十六条之规定,故此,原审将其自行收集的证据作为(被告)提交的证据予以认定,是明显的程序违法。

对银行的启示

从本案的审理与裁判来看,银行在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尤其是《劳动合同法》适用的背景下,更应慎重对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问题。

第一,在法律适用问题上,应该谨慎区分劳动法规是否有效,是否具有溯及力。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生效后,银行不仅面临新旧法的关系问题,而且还面临大量劳动法规和规章的适用问题,银行不应简单搬用曾经有效的劳动关系管理规章来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而应该慎重论证这些规章是否与新的劳动法律法规相协调。

第二,银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应该符合法定的情形。根据我国新近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做了明确的规范,即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另外,该法第四十一条还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对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应该通过劳动合同来任意新增,这可能导致仲裁机构和法院否认这种合同条款的效力。

第三,银行应注意是否存在法律规定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法》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该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银行解除劳动合同应该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做了严格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这里的程序也不应该通过劳动合同来任意改变。

第五,银行应注意保存办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相关证据。尤其是对于事先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事宜的理由通知工会并将研究工会的意见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等环节,应该确保书面证据的完整保存。尤其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单方解除合同时,银行应该有证据证明其曾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纠纷案例篇2

基本案情:某移动公司营业部(下称“营业部”-注:具备原告主体资格)于2002年2月16日聘用某甲为营业员,双方没有签定书面劳动合同。营业部安排给某甲的工作内容为:1、负责销售、保管其经手的手机;2、负责销售手机充值卡、201卡、301卡,3、每日将销售收入交会计进行结算。为便于管理,营业部提供给某甲一只专用保险柜(钥匙由其本人掌管),要求其每日上班时将手机从保险柜中取出摆放到柜台里,下班时再将手机从柜台中取出放进保险柜里,如果丢失,则由其本人负责赔偿。2002年8月20日,营业部在盘点时发现某甲负责保管的一部价值4500余元的手机丢失,营业部要求某甲赔偿损失,某甲次日辞职离开。营业部于当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认为不够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未予立案。营业部随之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双方系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为由要求某甲赔偿经济损失4580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营业部的申请不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而不予受理。后营业部至法院。

此案应该如何处理?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此案应驳回营业部的。理由是:第一,某甲是营业部的职工,是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与营业部发生的纠纷,应先由单位内部自行处理,依据是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下称“条例”)第17条,该条规定对职工因、工作不负责任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应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可从职工每月工资中扣除不超过20%的金额;1983年劳动人事部《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若干问题的解答意见》(下称“解答意见”)第(十五)条也规定“赔偿是职工应负的经济责任”;第二、营业部与某甲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此纠纷是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第三,即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该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不予受理,因营业部与某甲系不平等的民事主体,法院受理后,仍应以该纠纷不属于民事审判范围驳回。

第二种意见认为:某甲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理由是:第一、劳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法律关系,既包括人身关系也包括财产关系,就人身关系来讲,营业部与某甲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双方是不平等的。就财产关系来讲,营业部与某甲是平等的。本案中,营业部仅要求某甲赔偿损失,这种与某甲在执行职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是财产关系而不是人身关系,因此,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法律主体,形成的纠纷是民事纠纷而不是劳动争议;第二、《条例》第17条及《解答意见》第(十五)条均规定了职工因、工作不负责任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可以通过本单位行政手段责令其赔偿损失,从而对职工应负的经济责任以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形式进行了确立。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职工基本上在一个单位“从一而终”,企业可以通过扣发工资等行政手段要求职工赔偿损失,其行政决定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执行。因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条例》没有规定也不可能规定如果职工在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后“溜之大吉”,企业应该采取何种法律手段要求该职工承担经济责任。就本案来讲,营业部已无法通过行政手段即从某甲每月工资中扣除20%来补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其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只有采取法律手段:一是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是因丢失手机价值达不到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未予立案;二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遗憾的是,《劳动法》对此没有相关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部《〈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均未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该类纠纷列入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这两条救济途径因不符合立案标准或不属于受案范围而被堵死,营业部只有采取向法院提起 民事诉讼的唯一方式取得司法救济。第三、我国法律对此类纠纷的法律依据并非空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明确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处理营业部与某甲之间纠纷的最直接的法律依据。

劳动纠纷案例篇3

论文关键词 劳资冲突 劳资纠纷 刑事犯罪

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处于人力资源供应相对过剩和企业产业层次较低并存的现状,金融危机的不断冲击,利益分配不公平问题不断凸显,“强资本、弱劳动”格局也不断凸显,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越发严峻,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劳资纠纷呈现多发态势,很多纠纷也升级成为刑事犯罪,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笔者对浙江某市进行调研,对该市近几年的因劳资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进行分析,剖析这类案件的特点及成因,立足于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探讨如何可以更好地缓和劳资关系、解决劳资纠纷,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劳资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特点

(一)故意伤害犯罪居多

2009年至2011年,某市移送审查起诉的因劳资纠纷引发刑事案件总计98件,犯罪的主要表现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故意杀人、破坏生产经营、寻衅滋事、放火等,以故意伤害罪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如2011年,因劳资纠纷引发故意伤害事件31件,涉案人数56,引发的刑事案件占总数的82.1%,伤亡人员中约80%为轻伤,约20%造成为重伤甚至死亡。

(二)主要为临时冲动型犯罪

临时冲动型犯罪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为事前未预谋,现场因冲动实施犯罪;另一种为当场未实施犯罪,但在短期内实施打击报复的犯罪活动。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劳资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为临时冲动型犯罪,有些务工人员认为受到用工单位不合理的处罚或工资纠纷,临时采取过激行为而触犯刑律。涉案者通常没有前科劣迹,多是在劳动纠纷激化时情绪失控而使用暴力,在犯罪后这些人员的悔罪表现很明显,大部分都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交代。在很多案件中,涉案者向用人单位讨要工资,因用人单位不予支付或对支付的工资不满意而产生争执,主要以持刀、持棍和踢打进行作案而造成人员伤亡。

(三)多为同乡间或工友间共同犯罪

劳资纠纷案件极易引发群殴事件,在一些劳资纠纷案件中,受害人亲友、家属数十数百人聚集在公司门口,有时甚至会产生肢体冲突;在有些案件中,数百名务工人员聚集在一起讨要工资,甚至围堵公司,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由于务工人员处于弱势地位,在处理劳资纠纷时会感到自身力量不足,所以会找老乡、亲友来帮忙,尤其在某个用人单位出现较大规模的劳资纠纷时,务工人员很容易受到煽动,而出现过激行为。如在曹某寻衅滋事案中,由于用人单位老板肖某没有及时支付工资,曹遂聚集10余名同乡到该厂,用铁棍、木棒等物群殴肖某。

(四)案发特征带有明显的时间性和行业性

案发大部分发生在年底,时间比较集中,特别是因工资结算、讨要工资引发的案件,大部分发生在接近年底的时段。劳资纠纷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大部分产生劳资纠纷的用工单位为私营企业,多数为小企业或手工作坊,以招纳短工为主,管理不规范。通过数据分析,在近三年的劳资纠纷案件中,这类企业平均占92%,劳资纠纷主要发生在这一类企业中。

二、劳资纠纷引发刑事案件的原因

(一)劳资双方法律意识淡薄

一方面有些用工单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有些管理措施是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制定一些不公平条款,这些都为引发劳资纠纷埋下隐患。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较低,通过对某市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统计分析,初中以下占60%,中专或高中占29%,大专以上占11%,而劳资纠纷刑事案件的涉案人文化程度更低,90%以上为初中以下学历。在农村人口过剩时,涌向城市打工,在劳资关系中处在弱势地位,不能有效地通过法律手段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一旦权利受到损害时,容易采取过激行为而导致刑事案件的发生。

(二)劳动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地区的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表现为:(1)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不够,规范力量不强,相关劳动政策措施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劳资矛盾不能及时得到发现并制止,产生矛盾积压甚至激化;(2)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案件中,未及时采取有效方法,不够重视案件的敏感性,没有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释法说理等工作,未能使当事人积怨及时化解,以至于矛盾进一步激化;(3)当前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处罚不力,起不到震慑的作用。

(三)企业内部劳动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在招工签约方面,有些用人单位的劳动协议条款模糊、简单,还有些私营企业为了避免日后遗留法律问题,直接在劳动力黑市招工,不办理任何签约入职手续,为劳资纠纷埋下隐患。如2011年发生的30件劳资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中,绝大部分务工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以至于无法实现事后合法讨薪。二是在生产管理方面,用人单位实行太过严厉的惩罚制度,特别是罚款制度,得不到员工的普遍认可,极易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导致矛盾的激化,也为日后纠纷埋下隐患。

(四)司法程序维权成本高周期长

通常情况下,在发生劳动争议后,需要双方要在两个月内提请仲裁,经仲裁、审理后,一般的案件仲裁和诉讼的时间在四五个月左右,特别复杂的案件甚至要拖到一年。对于务工人员来说,很难有精力和时间采用这个渠道来维权。而且很多的劳资纠纷案件涉及的金额不大,很多甚至只有不到千元的工资。即使务工人员意识到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权,按司法程序来处理劳资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但是要花费诉讼费及律师费和大量的时间,所得的利益和维权成本不协调。所以在务工人员认为受到不合理劳资待遇时,通常选择和用人方当面解决,以至于出现私下报复泄愤甚至使用暴力的现象。

(五)弱势群体的被剥夺感和无助感促就犯罪心理

转型时期的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贫富出现差距,社会结构的分化使得弱势群体产生不满足感和不公平感,这种心理进一步僵化了劳资双方的关系。若企业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劳动者实行剥削,那么处于弱势方的劳动者将感到严重的被剥夺感,而这种敌意的内心感受通常需要一种方式来发泄出来,而当前社会也缺乏疏导这种敌意心理的正确方式。加上有些劳动关系没有形成正式的劳动合同,以至于劳动部门处理纠纷时久拖不决,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无助感。在这二种心理的压力下,很多人采取了极端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在目前外出务工人员普遍在文化、法律知识及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着重对该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作为劳务输出的当地政府,要集中并有针对性的对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及专业技能上的培训,特别要组织对该类人员进行有关劳动法的学习和教育,以此提高个人法律知识。再者是劳务输入区域的政府,要为劳务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及职工文化学习的环境,提高劳务人员的劳动技能、自护能力、文化素质等。另外,作为用工单位,在加强劳务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也要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培训、彼此交流等的环境。

(二)规范单位用人制度并强化监察力度

用人单位要规范企业用人制度,与务工人员签署劳动合同,并建立能够得到大多员工认可的管理制度,设立与务工人员良好的沟通机制,从而调动务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与劳务人员就劳资问题萌生矛盾。各企业要建立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样不仅能够在企业与员工出现劳资纠纷时,通过工会或职代会进行解决,而且还能协助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作为劳动监察部门,要设立拖欠工资处理事务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监察档案,并不定期的对其在劳动法规及政策上的落实情况进行监察,并及时纠正企业在工资支付等方面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对于存有拖欠工资的企业要对其采取处分、曝光、纳入不诚信企业范畴等办法。

(三)完善的矛盾处理机制

在处理矛盾时,首先要保证处理方法是建立在正确依法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真仔细的向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和释法说理等工作,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积怨矛盾。在处理劳资矛盾中,司法机关要依法对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进行教育,对于用人单位要尊重劳务人员,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劳务人员,对于劳务人员要依照劳动法,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在劳资纠纷的案件中,多数劳务人员是由一时冲动造成的犯罪,被判刑后常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轻微的刑事案件,主要以双方谅解、赔礼道歉、认罪悔过或积极赔偿来得到被害人的谅解,双方达成共识的基本原则来处理;对于造成刑事犯罪的,要依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对于犯罪情节较轻、初犯等的案件要从宽处理。

(四)确保劳动者的合理诉求权益

加强劳动纠纷仲裁委员会的实体建设,并提高仲裁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劳动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受理所有涉及劳动纠纷的案件;法律援助中心要及时准确的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援助;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对于家庭困难、无法提供诉讼费用的要及时进行减免,以使该类人员打得起官司,获得个人合法权益;建立一个专门解决劳动纠纷的司法程序,例如专门针对拖欠工薪的劳动纠纷,在审理案件时要求快、求准的基本原则,及时解决案件。同时针对家庭较困难的劳动者,法院可以采用诉讼保全、先予执行和诉前保全等法律手段;检查机关要强化与基层群众直接联系的优势,拓宽联系平台,例如开展网上论坛、问卷调查等及时准确的掌握社情民意,尽可能的在基层就将劳动纠纷进行化解。另外,基层检察院要加强预测判断、现场指挥、舆论引导、依法处理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劳动纠纷案例篇4

一、 劳资、经济纠纷的特点

(一)因追索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经济利益争议居主导地位。劳动关系双方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高于对其他权利的重视程度,由于劳动者处于劳动关系的弱者地位,个人很难为维护权利与用人单位抗衡,因此多从经济利益方面找回损失,而用人单位对违约出走的劳动者,也大多以经济赔偿为由提出申诉。

(二)拖欠工资纠纷案件多。绝大多数劳资、经济纠纷是由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经济权益被侵害,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而致。劳动报酬是引发劳资、经济纠纷的第一原因,其次是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再次是自动离职或辞职。

(三)集体劳动争议上升幅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集体争议呈现突发性强、人数增多、处理难度大的特点。

(四)寻求解决的途径转变很大。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往往不自愿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是采取集体上访、封堵政府机关,甚至有集体堵塞道路交通的行为发生。

(五)涉及利益的人员多,规模不断扩大。如20__年1月份来访中有11批集体访反映劳资、经济纠纷问题,人员最多的达22人。

二、劳资、经济纠纷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萎缩,利益矛盾冲突复杂。一些合同无法履行,拖欠工程工资无法兑现。一些企业停产、倒闭矿产,债权难以实现等产生劳资、经济纠纷。

(二)管理监控环节薄弱。如有的企业用工不规范,无用工合同,有的工程是层层转包。

(三)民工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有的民工已半年未付工资,才来申诉,有的没有工资结算单。

(四)承包商为转嫁风险损失。有的承包商以未领到工程款为由,拖欠民工工资,把矛盾推向社会、交给政府。

(五)劳动关系双方法律意识淡薄。有的用人单位忽视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一些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有的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条款显失公平,导致劳资、经济纠纷的发生。

三、解决劳资、经济纠纷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劳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劳资双方依法履行权利义务,促进用人单位自觉规范用工行为。通过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双方在用工时能自觉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工资报酬数额或计算方法,避免产生劳资、经济纠纷。同时,通过正反面案件的宣传教育,使劳动者认识其采取堵路等极端手段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消除一些劳动者“打官司跑断腿,不如集体上访、上路拦车讨钱快”的错误认识。注意发挥新闻舆论和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对违反劳动法、用工严重不规范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和批评。

(二)切实加强管理,创新快速调解机制,依法高效化解纠纷。要求企业将合同文本送到劳动保障部门鉴证,以便及时检查和纠正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对劳资、经济纠纷发生较多的企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予以建档和进行重点监控,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这些企业中检查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特别是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标准和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劳动标准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情况,督促企业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同时建立职工欠薪保障制度,由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要求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缴纳欠薪保障金,缴费比例标准应与过去和现在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有关指标挂钩。如果受保企业职工出现拖欠工资问题,可用该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金向职工支付拖欠的工资,不足部分可通过变现企业资产来筹集。畅通诉讼、仲裁、、调解等渠道,创新健全调解机制,坚持完善下访约访等联系群众制度,及时掌握矛盾纠纷隐患。

劳动纠纷案例篇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劳动关系性质也由过去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与劳动者构成的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劳动关系转变为雇主与雇员两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的关系。劳资纠纷正是劳动关系内在利益差别与矛盾的外在表现,是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从农民工讨薪,到飞行员罢飞,都是劳资纠纷的表现。私营企业主在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往往难以取得较大程度的一致,许多私营企业存在经营行为不规范,用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矛盾与争议不断增多,一部分已演变成劳资冲突,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有效的劳资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形成协调和稳定的劳动关系,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劳资纠纷的特点,分析造成我国企业劳资纠纷的种种原因及总结出解决我国企业劳资纠纷的对策。关键词:劳资纠纷原因对策一、劳资纠纷具有的特点:1、劳资纠纷案件总量居高不下。随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网络不断健全,劳动争议呈显性化,使近几年来我市劳资纠纷数量明显上升。2、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纠纷形式已从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形式转化。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的争端中,过去纠纷主要表现在企业拖欠工资,员工追讨工资这一形式上,而现在的纠纷不仅表现在员工追讨工资,还表现在员工为争取社会保险、劳动保护、休息休假权利等形式上,而且后者争纷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3、因追索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经济利益争议居主导地位。劳动关系双方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高于对其他权利的重视程度,由于劳动者处于劳动关系的弱者地位,个人很难为维护权利与用人单位抗衡,因此多从经济利益方面找回损失,而用人单位对违约出走的劳动者,也大多以经济赔偿为由提出申诉。4、拖欠工资纠纷案件多。绝大多数劳资纠纷是由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经济权益被侵害,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而致。劳动报酬是引发劳动争议的第一原因,其次是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再次是自动离职或辞职。5、集体劳动争议上升幅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集体争议呈现突发性强、人数增多、处理难度大的特点。6、劳动争议案件发生量地域差异大,且更加集中。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集中在沿海县(市、区),山区县劳动争议数量较少。7、无证无照的家庭作坊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不断增多。大量无证无照的家庭作坊,雇工人数少则几人,多则20几人,用工不规范,劳动管理混乱,是劳动争议产生和矛盾激化的多发地。8、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往往不自愿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是采取集体上访、封堵政府机关,甚至有集体堵塞道路交通的行为发生。二、劳资纠纷产生的原因:1、劳动者的权益受侵害又不能适时合理解决,这是引发劳资纠纷的直接原因。这种侵害主要涉及劳动者的劳动工资和劳动条件。在国有企业出现的劳资冲突,主要是由于企业改制、关闭破产和裁员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损所致。在非公企业,主要是劳动条件恶劣和就业条件恶劣,特别是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成为劳资纠纷的主要原因。目前企业缺乏合理的劳动力价格标准,往往先行确定应得利润,再将剩余毛利分摊到产品中,计算人工成本,据此制定生产定额标准和工人工资。职工只有通过超时加班才能获得多一点的工资,只好“自愿加班”甚至“要求加班”。劳动条件差所导致的职业病也是劳资纠纷的直接原因。2、企业片面追逐利润,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多、小、散、杂”,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用工制度不规范,片面追逐利润,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劳资纠纷乃至劳资冲突的发生,有的企业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力成本,驱动劳动者尽可能多地创造剩余价值,甚至减少劳动者正常的社会保障支出,不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恶意拖欠克扣工人工资,任意延长劳动时间,以获取丰厚利润,甚至减少劳动者正常的社会保障支出,不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恶意拖欠克扣工人工资,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尽量节省企业支出,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日趋严重,引发的劳资纠纷不容忽视。3、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是其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是劳资双方的社会地位不同。广大的农民工和外来工,文化层次较,社会地位不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社会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很小。二是劳资双方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同。公有制企业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虽然一些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甚小。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尚未建立工会、党支部等组织,企业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劳资关系调整机制。此外,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家族制管理,许多重要岗位由企业主的亲友担任,一般劳动者在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另外,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调委会的问题的规定不够明确,对阻挠建立调委会的企业缺乏有力的制约手段,使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的老板趁机钻法律的空子,并以种种借口抵制建立调委会。由于企业没有调委会组织,一旦发生劳资纠纷时,职工在企业中便往往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由于企业内部的协商调解机制未建立完善起来,劳动纠纷处理和沟通渠道较为不畅。而有些企业内部虽然成立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但由于企业职工对该组织不了解不信任、企业领导不重视、调解员素质不高等原因,企业调委会作用没能得到发挥,劳资纠纷不能在萌芽状态得到化解。4、劳动关系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引发劳动争议。一方面,有的用人单位忽视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一些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有的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条款显失公平,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另一方面,一些劳动者守法意识差,不认真履行合同,擅自离职违约“跳槽”。有的外来员工缺乏长期就业的准备,抱着临时就业和流动就业的思想,劳动纪律观念差,在其权益受侵犯时,不能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个别人甚至采取过激的行为,引发治安刑事案件。5、劳动关系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劳动制度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特别是劳动合同的普遍推广,使得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劳动组织,已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至不同所有制的多种经济组织,劳动关系主体之间也因劳动合同制的推广,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平等的民事关系,劳动时间、劳动保护条件、劳动纪律、劳动报酬等产生的权利、义务也因企业经营自的不断扩大而发生较大变化。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企业和职工双方还不太适应这种变化,而劳动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劳动关系的矛盾表现比较突出,导致劳动争议纠纷不断增多。三、妥善处理劳资纠纷的对策正确处理好劳资纠纷,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且对于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当前劳资纠纷的新变化,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考虑其发展趋势,政法机关和劳动监督维权部门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职能作用,正确处理好因劳资矛盾引发的纠纷和,真正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管理: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促使雇员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的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使雇员的个人观念和意识与时代进步的步伐保持一致。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劳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劳资双方依法履行权利义务,促进用人单位自觉规范用工行为。通过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双方用工时能自觉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工资报酬数额或计算方法,避免产生劳资纠纷。同时,通过正反面案件的宣传教育,使劳动者认识其采取堵路等极端手段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消除一些劳动者“打官司跑断腿,不如集体上访、上路拦车讨钱快”的错误认识。注意发挥新闻舆论和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对违反劳动法、用工严重不规范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和批评。2、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便捷、高效优势的主渠道作用,对于符合条件而又没有建立调委会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在各镇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采取有力措施,督促这些企业尽快组建调委会。对于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小企业,可设立调解小组和调解员,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由当地调委会向企业派驻专业调委会干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要把协调劳动关系的支点放在村企,充分发挥村企“近”(离企业近)、“明”(对企业情况明)、“快”(就地解决问题快)的特点,及时就近妥善处理劳资纠纷。3、建立欠薪保障制度。针对目前一些中小型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状况,特别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建立职工欠薪保障制度。由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要求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缴纳欠薪保障金,缴费比例标准应与过去和现在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有关指标挂钩。如果受保企业职工出现拖欠工资问题,可用该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金向职工支付拖欠的工资,不足部分可通过变现企业资产来筹集。4、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当前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重点,并要求这些企业将合同文本送到劳动保障部门鉴证,以便及时检查和纠正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5、加强对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对劳资纠纷发生较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予以建档和进行重点监控,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这些企业中检查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特别是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标准和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劳动标准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情况,督促企业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并予以必要的处罚。6、加强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三方机制的作用加强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三方机制在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中的作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三方就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协商,共同促进劳动关系长期和谐稳定,不仅有助于发生在产业或社会区域内的一些较大规模的争议事端能够通过劳动关系双方代表组织的积极介入得以理性化解,也有助于雇主的行为在其代表组织影响及约束下能够得以自律和更加理智。当前,应加快三方机制建设,逐步向市、县延伸,并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7、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惩处用工者的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多数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有的纠纷发生时,劳动者经济十分困难,个别的甚至连衣食都难以保证,如不能及时处理,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从而影响社会安定。因此,法律援助中心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法院要积级开展司法救助活动,对经济困难无力缴纳诉讼费并申请缓减免的劳动者,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依法及时办理诉讼费的缓交、减交、免交手续费,保证有理有据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要坚持公正裁判,强化效率意识,充分运用诉前保全、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等法律手段,及时解决劳动者的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确保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对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法院要提前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协调工作,受理后尽快判决,判决后及时移送执行,执行庭采取拍卖等措施筹集资金,并优先发放工资款。8、建立高效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我国劳资纠纷在整体上明显呈现逐年攀升、显现化、不断扩展甚至加剧的趋势,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迫在眉睫。(1),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体化建设,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效率和质量。(2),扩大劳动仲裁机构的受理范围。所有的劳资纠纷均应列入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形成全方位受理劳资纠纷的格局。(3),完善劳动仲裁监督程序。明确上级仲裁委员会有权监督下级仲裁委员会的工作,赋予市以上各级仲裁委员会在行使仲裁监督职能时的责令改正权、直接处理权和建议处理权。另外,还应发挥仲裁机构自身监督作用,严格办案程序,加大劳资纠纷处理工作的法制宣传,增加劳资纠纷处理工作的透明度,拓宽仲裁监督的多种渠道。9、完善《劳动法》体系,使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有法可依随着加入WTO后,《劳动法》的修改首先应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接轨,将我国已批准或应批准的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在《劳动法》中体现出来,把以不当解雇和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权的保护问题作为修改的核心内容,增强《劳动法》的强制性和适用性。同时还应尽早形成《劳动法》体系,在立法层面解决诸如事实劳动关系、多重劳动关系等新出现的问题,使劳动关系协调和劳资纠纷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法可依。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我国企业的劳资纠纷日益突显,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案情越来越复杂,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劳资纠纷如果得不到及时预防和有效处理,将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工资引发各类刑事案件,对企业主进行人身攻击、群体性暴力事件、游行示威、阻碍公共交通等行为会引起一定范围的社会恐慌或社会波动,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社会秩序,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劳资纠纷对社会的影响,加强社会各方面的协力作用,为解决我国企业的劳资纠纷献计献策,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企业劳资关系。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统一协调,既要对企业实行有效的监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有效解决劳动纠纷,又要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共赢。1、赵媚夏、余坪,《外来工期盼劳资和谐》,南方月刊,2007,9。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2-2006。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4.胡占国主编,《最新解决劳资纠纷必读》,蓝天出版社5.高沫丽、汪安佑,企业劳资冲突现状分析。

劳动纠纷案例篇6

关键词:劳动纠纷;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立法

对于劳动纠纷的频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劳动者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但又无法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这是劳动纠纷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过分片面地追逐利润,忽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综合两方面来看,劳资双方的社会地位不同,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劳资双方在企业中的地位也不同,资方在企业中处于主导地位,虽然一些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甚小。加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劳动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劳动合同的普遍推广使劳动关系的日趋复杂化、多样化。

能否正确合理的解决好劳资纠纷,不仅关系到社会能否安定和谐,而且对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根据目前劳资纠纷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通过教育宣传的手段,增强劳资双方法律意识。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来促使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自觉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并认真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注明工资数额以及如何计算工资,从而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说,用人单位应该自觉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给予劳动报酬;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劳动者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来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并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

二、 建立劳资纠纷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既然劳动者不论在社会地位还是企业中都处于弱势地位,那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劳动者。建立劳资纠纷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有利于劳动者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合理且合法,避免了因为劳动者求助无门而发生的一些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恶性事件。

三、 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如欠薪保障制度。对于因拖欠职工工资产生劳资纠纷频繁的中小型企业设立专门的欠薪保障制度。由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要求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缴纳欠薪保障金,缴费比例标准应与过去和现在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有关指标挂钩。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薪水时,可以通过欠薪保障制度来补偿劳动者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 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监督与管理。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既有助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又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劳动纠纷的经常性主体之一,应将其作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应督促用工单位将合同文本送至劳动保障部门鉴证,对于合同中出现的漏洞与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并告知劳资双方当事人,促使劳动合同规范化、合法化。

劳动纠纷案例篇7

关于当前劳动争议纠纷的成因、对策及法律思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和发展,国家经济体制结构已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性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元性转型,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劳动关系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特点由行政性特点转变为利益化、市场化的特点。在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转换、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大量生长、外来劳动力交叉流转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冲突不断升级,矛盾愈加激烈,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呈持续上升趋势,劳动者以群体性上访、自杀威胁甚至暴力追讨工资报酬的严重事件频频发生,从而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劳动争议纠纷已成为政府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历届的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中,也是代表们对此提案数量最多之一。本文将对近年来我院及区、市、省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审理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归纳总结近年来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类型和特点,剖析成因,研究对策,探讨相关法律问题,从而为政府和司法部门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提供有益的帮助,为今后完善劳动立法、执法机制提供法律建议。一、关于当前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成因1、引发纠纷的主要类型(1)事实劳动关系争议纠纷案件。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必须是书面合同,这既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益形式,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是劳动关系稳定、社会稳定的调节器。然而事实劳动关系在实际用工中却大量存在,尤其在民营、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较为突出,纠纷较多。(2)用人单位拖欠、扣发劳动者的薪金、欠缴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统筹金纠纷案件。用人单位为追求自身利益,无视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随意拖欠、扣发劳动者的报酬,甚至欠缴劳动者社会保险统筹金。根据有关资料反映,20xx年度我市8个企业主管管理局下属的企业和部分区属企业有26000多人被拖欠工资4000多万元①。(3)劳动合同内容争议纠纷案件。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除采用劳动部门提供的标准范本外,还经常另行签订补充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附件内容在权利、义务上违法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乡镇企业和城镇私营企业中更为突出,如一边倒合同、生死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②。(4)劳动者辞职引发的巨额赔偿及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人才流动性增大。劳动者在“跳槽”后,有的人将原用人单位的经营信息资料、客户资源资料以及有关技术秘密用于新的用人单位,从而引发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有的人因与原用人单位签订了巨额违约金条款,从而引发巨额赔偿纠纷。(5)国有或集体企业改革引发纠纷案件。根据党中央制定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引发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经济补偿金纠纷,在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引发雇员纠纷、竞争上岗纠纷、岗位变动纠纷、收入分配变动纠纷。2、争议纠纷的主要特征(1)劳动争议纠纷的数量和升幅日趋增大。根据劳动仲裁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20xx年受理劳动争议纠纷案113件,涉及劳动者212人,比20xx年分别增长了94.8、241.9。根据我院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统计资料反映,在20xx年受理劳动争议案81件,涉及劳动者81人,与20xx年相比,均增长了125。(2)劳动争议的主体和内容复杂化。多种经济结构形式使得用工主体的扩大,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就业格局呈现多元化,造成劳动关系多样性,劳动争议涉及的主体日益广泛,争议内容不仅包括合同履行期间的权利义务,还包括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所产生的附随义务,不仅包括常见的工资报酬、社会福利待遇纠纷,也包括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出现的特殊纠纷,劳资纠纷的内容日趋复杂。(3)劳动争议纠纷的社会性特点日益显露。在当前,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经济补偿金等内容的纠纷占劳动争议纠纷总量的50以上,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成为纠纷的主要焦点,尤其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企业改革所引发的劳动关系剧烈变动和冲突,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生存权,是社会敏感问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3、劳动争议形成的原因分析(1)劳动关系利益化。这是劳动争议纠纷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这势必使劳资双方在利益方面构成了矛盾性,形成了利益冲突,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职工的合法权益,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了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不和谐,并且这种利益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而有增多和深化的趋势,劳动争议纠纷将在一段时间内急速暴发增长。(2)企业的不规范管理。这是劳动争议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体现在:①企业制度的不规范。企业没有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内部规章制度,造成企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者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规章制度的违法性,直接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争议纠纷的产生。②劳动合 同管理的不规范。劳动合同是规范劳动用工关系、明确劳资双方责权利的关键,一些企业法律观念淡薄或不愿遵守法律,采用不签订、拖延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或者采用签订“霸王合同、生死合同”等,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利益,致纠纷不断产生。③企业改革的不规范操作。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改组、改制工作全面推进过程中,一些企业不能严格执行法律和政策,操作不规范,宣传不到位,不断引发集体上访,有的企业甚至以资产变现难为由,采取拖延赖帐的办法,扣发补偿金或安置费。(3)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供过求的局面,劳动关系力量对比明显不平衡,造成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企业不用担心劳力资源的枯竭,往往轻视或者损害劳动者权益,而劳动者尤其是外来劳动力,维权意识不强,仍抱有陈旧的就业思维定式,为了自己的就业岗位,采用以“尊严换就业”的方式,对企业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忍辱负重,迫使自己放弃权益。(4)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监管职能薄弱。劳动监察是政府运用行政职权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立法的原因,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力相对软弱,强制性手段有限,在执法过程中与其他行政部门的配合不协调,造成对企业的惩处力度不够有力,加之自身在经费、设备和人员的不足,削弱了执法力量,致使对违规企业失去有效的监督。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担心因严格执法管理影响区域的投资环境,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往往采取过多的干预政策,致使劳动保障部门执法查处力度大打折扣,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大,企业违法现象依然照旧。(5)工会组织的监督力量不足。工会组织是劳动者的利益代表,具有与企业进行内部协调的职能。政府设置的工会机构仅仅是进行宏观管理,真正参与劳动者的维权活动较少。在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织,由于没有完整的机构,没有足够的经费,没有足够的人员,甚至工会领导人都是由企业指派,使工会组织形同虚设,劳动者对工会的信任度下降,导致大量的劳动关系矛盾在企业内部得不到调解,最终引发劳动争议纠纷。在非公有制企业,尤其外资企业、新建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大多未建立工会组织,如我区珠江路科技一条街,林林立立数百家电脑商家,工会组织难予以寻觅,劳动者的救济途径只能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进行解决。(6)劳动立法不完善。我国劳动法总共13章107条,大多是原则和纲领性条款,对相关术语未能定义,对事实劳动关系、违约赔偿等缺乏规范,相关法律责任在立法时存有遗漏,配套的法规不健全,涉及到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领域尚无相应的法律予以规范,劳动保障部门颁布的规章、政策存有冲突或矛盾,致使一些企业钻了法律和政策的空子,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对策劳动争议纠纷是劳动关系不协调、不稳定所致。劳动争议的多发,不仅是经济体制转变所带来的必然现象,而且也是劳动关系主体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史中利益对抗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已加入WTO组织,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改组、改制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规则、惯例和标准对现有劳动关系的冲击等形势下,劳动关系的协调和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秩序安全稳定。因此,如何调整好当前的劳动关系,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纠纷,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劳动者以及立法机构都应共同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政府方面1、应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政府虽不能对劳资纠纷直接进行干预,但对劳动关系具有指导和调整的功能。政府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官本位主义,在努力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的同时,积极调查研究,培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劳动关系,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支持政府职能部门正确行使监督检查职权,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与各经济主管部门、工商、税务、财政、工会的配合。2、强化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察手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劳动保障部门应严格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及时纠正和处理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通过深入企业进行日常巡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内部规章制度,通过专项活动检查,如对利益冲突较为集中的用工行为、拖欠工资行为、欠缴社会保险金行为、强制加班行为等进行检查,杜绝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制止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行为。3、强化工会组织作用,及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是劳动者的代言人。在《劳动法》和《工会法》中,均赋予了工会组织的职权。一方面,工会组织应加强参与性,不仅要对劳资双方的合同履行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谈判和协商机制,对企业处理职工的行为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通过工会与企业之间自主协商,促使劳资双方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从而减轻劳动保障部门的压力,避免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工会机关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尤其是加强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对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员应由地方工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并积极参与劳动行政执法,承担劳动争议仲裁职能,并建立长期的咨询服务机构,促使劳动者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在劳动保障部门中内设预警机构,建立与信访部门、公安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工会、法院的信息网络系统,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重心放在事前和事中,增强主动性,开展前瞻性和预警工作,通过及时了解当前劳动争议纠纷的新特点,预测发展趋势,研究对应策略,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在预警机制中,明确信息成员单位之间预防处理原则,做到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监控、预防、报告制度,对事件隐患进行排查和调处,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控制、果断解决,从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5、加强劳动法宣传力度,提高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政府、工会、及劳动保障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劳动法》及配套规章。一方面,采取就业或上岗前劳动法规培训、印发劳动法小册子、举办《劳动法》宣传周,在员工聚集地定期设点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劳动法》,鼓励、支持员工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胆投诉举报企业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法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漠视劳动法、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普遍存在的现象,要加大力度进行劳动合同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自觉依法经营。(二)企业方面1、强化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不仅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而且也是合同中平等关系。劳动合同具有稳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作用,是劳动关系的调节器。企业在行使用工自主权时,应规范用工行为,以合同管理作为动态管理方式进行劳动力管理,从而有效避免无效劳动合同和事实劳动关系的出现,防止劳动合同争议的发生。因此,企业强化劳动合同管理事关重要,具体表现在:(1)在订立合同时,应注意:①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说企业提供合同草案后,应给予劳动者一定时间考虑,劳动者有权对劳动合同草案的条款进行修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②要求劳动者提供失业凭证,或者查验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及其他能够证明劳动者与任何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防止因使用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而向原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或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而承担赔偿责任。③要求劳动者亲自到场签订合同,或者依法委托他人签订。④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⑤企业在向劳动者提供劳动合同草案时,必须向劳动者提供或详细介绍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告之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作为劳动合同附件。(2)在变更合同时,应注意:①必须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且变更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②变更合同中常见的岗位变更,如果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种和岗位的,企业不得随意变更,除劳动法规可以变更的法定条件外,企业必须与劳动者进行协商,企业不能因协商不成而解除劳动合同。③企业因工作需要,将职工派驻参股的企业或下属公司时,必须对岗位、报酬、福利待遇等内容进行变更。④企业的合并与分立,造成用人单位发生变化,在合同主体中应变更为新的用人单位,并由新的用人单位承担原有合同的权利和义务。(3)解除合同时,应注意:①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时,往往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或《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进行除名、开除或辞退,但企业通常忽略两种条例所规定的程序,造成程序违法,且《辞退条例》已经废止,因而尽量依照劳动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行使解除权。②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劳动者的档案关系移至有关部门,不能因与职工存有其他利益冲突而扣档。2、依法制定内部规章制度。依照《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这既是权利条款,也是义务条款。依法制定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必须注意:(1)内容必须合法。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收入分配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等制度中,内容不违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政策。(2)程序必须合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合法程序为:①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即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或者是经过职工集体讨论通过,用人单位单方制定的应属无效。②必须向劳动者公示的,即规章制度应向全体劳动者公开告之。(3)禁止行使经济处罚权。大多数企业往往在规章制度中有对劳动者违纪等行为进行处罚的规定,其依据来源于1982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在该条例中规定企业享有给予职工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的权利,然而该条例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出台,具有浓烈的行政管理模式。在1995年颁布的《劳动法》中并未赋予企业该项权利,劳动者的法律责任是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在1997年颁布《行政处罚法》中更加确定了企业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经济处罚。依据《立法法》的规定,《条例》属行政法规,不能对抗上位法即《劳动法》和《立法法》。因而,企业不能对劳动者行使经济处罚权,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经济处罚权是无效的。3、理顺劳动关系,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随着国企改制深入进行,原有机制下不正常的劳动关系也随之暴露出来,出现的矛盾亦愈加突出。根据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的企业改制的政策,国企在理顺劳动关系时,应注意:(1)坚持四个原则:即依法办事、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完备相关手续的原则。(2)规范劳动合同管理:①对于改制中出现生产经营和生产岗位变化,导致原合同需要变更的,企业应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按照规定给付经济补偿金。②企业改制后变更法人,应与劳动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与原劳动合同期限一致,并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与劳动者协商相关内容。③对于股份改造的企业,不能强迫职工入股,不能因此而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或者解除劳动合同。④对从原主体企业分流进入改制企业的富余人员,应由原主体企业与劳动者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并由改制企业与其变更或重新签订三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⑤清理特殊的劳动关系,如停薪留职、挂名挂靠、两不找、离岗休养、长期病休、放长假人员,在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实现以劳动合同来规范劳动关系。(三)劳动者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劳动者的就业岗位竞争愈加激烈,尤其是当前国有企业体制性的失业人员增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不能够解决,造成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不平等,劳动者的地位处于劣势。在用人单位享有高度的用工自主权的情况下,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应勇于面对,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依法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1、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增强竞争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和加入WTO组织以后,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中,非常注重劳动者职业素质,有的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规定了企业员工素质标准和要求,并作为劳动合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使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服务型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在劳动争议纠纷中,由劳动者素质不高而引发的纠纷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劳动者的职业素质高低是决定劳动关系是否稳定的重要砝码。劳动者必须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在企业文化中树立诚信意识、兢业意识,增强竞争意识,才能做到认真、积极履行地劳动合同。2、增强劳动合同意识。劳动者要克服和消除一些陈腐观念和糊涂认识,要深刻认识劳动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或终止以及续订来进行的,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法制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劳动者切实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因此,劳动者在与用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具有强烈的签约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双方在合同中不仅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还享有对合同内容进行协商的权利,从而避免大量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减少劳动争议纠纷的隐患。劳动者在合同履行中,应依法行使进行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权。针对当前劳动者跳槽现象,尤其是核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中跳槽,应依遵守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不仅要依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避免让用人单位措手不及,造成工作衔接不上、业务停滞、管理损失,而且还要注意竞业禁止条款的约束,避免因侵犯原企业的商业秘密而承担法律责任。3、增强劳动维权意识多数劳动者面对激励的就业岗位竞争,对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十分珍惜,对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忍气吞声,农民进城务工者为了短期利益,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纵容了企业有恃无恐,侵害行为日益严重。劳动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及时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制止企业侵害行为的继续,使企业自觉依法进行管理,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安全,使劳动关系整体地和谐稳定地发展。(四)立法方面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包括《劳动法》、劳动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规章及有关司法解释、政策等。随着劳动关系向多元性、复杂性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已明显滞后,有的甚至出现法律的空白点,造成无法可依的局面,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力保护。因此,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劳动法律体系是当务之急,真正体现出有法可循,违法必究的立法效果。1、修订劳动法。现有《劳动法》劳动法总13章共107条,大多是原则性和纲领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在今后的修订中,应增强维护劳动者权利和查处劳动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功能。如:明确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完善对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协商的制度,规范违约赔偿责任,对企业违法行为加重行政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增强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管职能,赋予强制措施职权等。2、完善劳动立法体系。在加快完善和修订劳动法同时,应建立健全劳动立法体系。以《劳动法》这一基本法为母法,配套出台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如安全卫生法、社会保险法、就业法、劳动合同法(现已有草案)、工资法、劳动监察法等。劳动行政部门应配套出台相应规章和政策,并清理和废止过去所颁上的陈旧的、与时代不符弥的部分,以补形势需要和操作需要,但应保持规章、政策的科学性和延续性,避免与劳动法律冲突或矛盾,造成执法混乱。审判机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弥补现行法律的不足,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我国劳动法的颁布,对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着重大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在劳动立法中存在的缺漏和操作性不强的弱点日渐显露,造成劳动部门和司法部门就执行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存有认识的差异。在此,本文将对劳动争议纠纷中具有典型性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和建议。1、关于劳动争议申诉仲裁时效的法律性质在劳动争议纠纷中,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依照我国《劳动法》第82条的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书面申请。这是法律对劳动争议申诉仲裁时效的规定,且这里的申请仲裁时效应为除斥期。有的学者认为劳动争议申诉时效存有中断制度,其理由是依照《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断制度而来,认为申诉时效与诉讼时效一样,也因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而中断,强调发生劳动争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向对方主张权利后就发生中断,申诉时效应重新计算。然而在《劳动法》中,没有规定申诉时效中断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仲裁以超过仲裁申请期限为由不予受理的,法院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这条规定其立意是为了保护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这应视为在法律上的突破,但并未明确是中断制度。因而劳动争纠纷的申诉时效,在法律上的性质应为除斥期间。诚然,最高人民法院在《解释》规定了“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作为未超过申诉时效的法定情形,但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条款,又是审判实践中的新问题。该条款充分赋予了法官的高度自由裁量权,造成在执法过度法官与法官、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执法尺度不一现象。因此,在今后立法或司法解释中,应该进一步规范和界定申诉时效制度,设立申诉时效的中断、中止制度,并明确起算时间。2、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与法律后果。事实劳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是当前劳动争议纠纷中的焦点。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无论是在《劳动法》还是在原劳动部或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均未阐述。由于事实劳动关系与民法中的劳务合同、雇佣合同、承包合同存有交叉或相似,所以,在审判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一直是难点,出象认定标准不一的现象,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在理论上,事实劳动关系就是指属劳动法调整范围,但不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主要体现为事实劳动关系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尤其是缺乏劳动法律关系赖以确立的法律事实的有效要件,如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无效等。在实践中,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应从劳动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来分析,即主体、客体和内容。在多数的事实劳动关系中,主要表现为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残缺。因此,以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来判断事实劳动关系是否成立较为适宜。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后果。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第1款的规定,即“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应当予以终止。”从该《解释》中可以推论出事实劳动关系是可以终止的。终止劳动劳动合同与解除劳动合同在法律责任方面是不一样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是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是经济补偿责任;而解除劳动合同,则应根据原劳动部颁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予以经济补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xx年《对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进一步明确:“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劳动者和原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而不等于双方按照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续签了一个新的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认定为终止事实上劳动关系。该规定更加明确了终止事实劳动关系不给予经济补偿。”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解释》中规定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终止的提法,更加使劳动者的弱位地位处于劣势,是劳动合同法制化的倒退。综上,必须修订和完善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和法律责任,才能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稳定发展。3、关于劳动合同中违约金条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规定了违约金条款,数额有高有低。在审判实践中,有的法院(或仲裁)予以支持,有的不予支持,造成执法不统一。这主要是两者之间对《劳动法》和《合同法》理解差异所致。支持违约金条款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合同当事人的合意、意思自治原则,同时还有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现已废止)中关于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规定。本文认为,违约金条款不能支持。主要理由是:从我国的立法中可以看出,违约金从形式上分为法定违约和约定违约金两种。法定违约金是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而我国劳动立法中直接规定。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作为违约责任,而在《劳动法》中,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违反合同约定时,承担法律责任是赔偿责任,没有授予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条款。特别是劳动者的辞职权,是《劳动法》明确保护的,既然法律保护劳动者享有辞职权,用人单位要求其承担违约金的义务,显然是有悖与立法的原意。因此,我们认为违约金条款是无效条款,劳动者提出辞职更不应承担违约金。4、关于劳动者是否具有主张精神损失的权利。劳动者的履行劳动合同中,因工负伤、致残、死亡,或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处理时侵犯了劳动者名誉权,以及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搜身检查等而发生的纠纷中,劳动者是否有权主张精神损失一直是热点问题。对此,在司法实践中,有两种裁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劳动法》和现有的法规、规章、政策文件中,对劳动争议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这一内容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因而对当事人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不能支持。另一种观点认为,《宪法》和《民法通则》中都规定每一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人格权、自由权等。如果劳动者受到侵害而不能惩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而,对于劳动争议中的当事人提出正当、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可以支持的观点。本文作者支持后一观点,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操作有待进一步分析和完善。

劳动纠纷案例篇8

    “当事人无法自主决定是否建立社会保险关系,并且不能自主选择社会保险关系的相对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社会保险项目及内容。”[1]314如果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用人单位将会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法第84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该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正因为如此,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义务的法定性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一致认可。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依劳动合同承担的约定义务。参加社会保险不仅是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而且还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约定义务,这一点往往为学界与司法实践部门所忽略。之所以得出此结论,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首先,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并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是劳动合同的必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社会保险条款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其具体内容以现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为依据。这一点在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7款已有明确规定。其次,用人单位的参保义务与职工的权利实现具有直接相关性,二者相互对应。前文已经提到,用人单位与职工必须捆绑参加社会保险,职工能否参加社会保险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就能得到实现;而用人单位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将会直接导致职工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其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随着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缔结劳动合同之前不仅关心劳动报酬与劳动条件,而且也会向用人单位询问“是否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之类的问题,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参保手续并缴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职工在仍然存在着企业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权利的直接诉求对象主要是雇主,职工的社会保险的权利,主要是在企业的范围内实现的。”[2]最后,为了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我国劳动合同法还赋予劳动者有权在用人单位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该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承担法律责任。所谓“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应当作广义上的理解,既包括用人单位未申请办理参保手续或没有按时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并不包括社会保险条款,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既是也是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的法定义务,也是职工应尽的私法义务,二者并行不悖。

    职工与用人单位参保纠纷的救济

    由于用人单位所承担的参保义务兼有法定性与约定性二元属性,所以不履行义务也同时具有违法与违约的双重属性,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作出行政处罚,而职工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职工通过向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违法行为可以获得间接法律救济,而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起民事诉讼可以获得直接法律救济。(一)行政救济途径。职工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参保纠纷,其本质是通过社会监督方式督促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劳动监察职权强制用人单位履行义务,从而间接达到维护职工权益的目的。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参保义务是一种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部门有权运用行政职权处罚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而行政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的行政执法的方式通常为行政处罚与限期改正,用人单位在限期内的改正通常能够使职工被侵害的社会保险权益得以恢复,从而成为职工解决参保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保险法第82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当对社会公众所举报、投诉的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属于其职责范围之内,应当立案并依法处理,否则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处理。”因此,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的,包括受害职工在内的社会公众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举报、投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行政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立案调查并做出处理结果。从法理上来看,职工的举报、投诉对行政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起到了“唤醒”作用,不仅能够弥补行政部门主动执法的空隙,还能够使受害职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快捷便利的法律救济。值得注意的是,职工借助行政途径解决参保纠纷必须在法定的时效内进行。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与行政处罚法第29条的规定,行政部门查处社会保险违法行为的时效为二年。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或者终止,职工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两年内提出举报、投诉,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并做出处理。职工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两年后提出举报、投诉的,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尚未终止,用人单位不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符合行政处罚法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规定,二年的时效因为其违法行为的连续而没有起算,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时候提出举报和投诉,行政部门都应当依法受理并作出处理。(二)司法救济途径。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不仅直反行政法上的义务,而且还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直接损害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受害职工有权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与用人单位因此而引发的参保纠纷。由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参保纠纷在范畴上属于“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此参保纠纷在性质上属于劳动争议。在我国,解决劳动争议必须遵循“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仲裁是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因此职工寻求司法救济解决参保纠纷也必须遵循此规定。相对于行政救济途径而言,职工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参保纠纷更为直接、主动与透明。但在司法实践中,受害职工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纠纷经历了一个由宽到严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在民事救济方面,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其可诉性均遭受了模糊处理甚至回避”。[3]国务院曾经于1993年颁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企业与职工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按照劳动争议处理。而依照原劳动部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第3条的解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中的“保险”是指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病假待遇、死亡丧葬抚恤等社会保险待遇。在当时,参保纠纷当然属于劳动争议,司法实践部门通常也是将其作为劳动争议处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已随着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生效而失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但对于何为“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则没有明确其内涵与外延。[4]121哪些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可以进行司法程序,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三个司法解释对此有所涉及。2001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3款规定“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6条规定“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第1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前述三个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保险纠纷案件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第二,劳动者因此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第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无法补办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第四,劳动者的诉讼请求为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因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参保纠纷并不能全部通过司法救济途径加以解决。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而给职工造成的损害不能通过补办社会保险手续并补缴相关费用加以消除,例如工伤损害赔偿纠纷,职工可以依法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获得救济。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而给职工造成的损害能够通过补办并补缴相关费用加以消除,职工不能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虽然《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没有约束力,但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实践中,或者比照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确立受案范围,或者与当地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出台指导意见并确立受案范围。

劳动纠纷案例篇9

“当事人无法自主决定是否建立社会保险关系,并且不能自主选择社会保险关系的相对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社会保险项目及内容。”[1]314如果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用人单位将会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法第84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该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正因为如此,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义务的法定性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一致认可。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依劳动合同承担的约定义务。参加社会保险不仅是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而且还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约定义务,这一点往往为学界与司法实践部门所忽略。之所以得出此结论,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首先,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并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是劳动合同的必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社会保险条款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其具体内容以现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为依据。这一点在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7款已有明确规定。其次,用人单位的参保义务与职工的权利实现具有直接相关性,二者相互对应。前文已经提到,用人单位与职工必须捆绑参加社会保险,职工能否参加社会保险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就能得到实现;而用人单位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将会直接导致职工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其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随着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缔结劳动合同之前不仅关心劳动报酬与劳动条件,而且也会向用人单位询问“是否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之类的问题,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参保手续并缴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职工在仍然存在着企业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权利的直接诉求对象主要是雇主,职工的社会保险的权利,主要是在企业的范围内实现的。”[2]最后,为了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我国劳动合同法还赋予劳动者有权在用人单位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该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承担法律责任。所谓“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应当作广义上的理解,既包括用人单位未申请办理参保手续或没有按时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并不包括社会保险条款,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参保义务既是也是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的法定义务,也是职工应尽的私法义务,二者并行不悖。

职工与用人单位参保纠纷的救济

由于用人单位所承担的参保义务兼有法定性与约定性二元属性,所以不履行义务也同时具有违法与违约的双重属性,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作出行政处罚,而职工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职工通过向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违法行为可以获得间接法律救济,而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起民事诉讼可以获得直接法律救济。(一)行政救济途径。职工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参保纠纷,其本质是通过社会监督方式督促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劳动监察职权强制用人单位履行义务,从而间接达到维护职工权益的目的。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参保义务是一种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部门有权运用行政职权处罚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而行政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的行政执法的方式通常为行政处罚与限期改正,用人单位在限期内的改正通常能够使职工被侵害的社会保险权益得以恢复,从而成为职工解决参保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保险法第82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当对社会公众所举报、投诉的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属于其职责范围之内,应当立案并依法处理,否则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处理。”因此,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的,包括受害职工在内的社会公众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举报、投诉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行政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立案调查并做出处理结果。从法理上来看,职工的举报、投诉对行政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起到了“唤醒”作用,不仅能够弥补行政部门主动执法的空隙,还能够使受害职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快捷便利的法律救济。值得注意的是,职工借助行政途径解决参保纠纷必须在法定的时效内进行。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与行政处罚法第29条的规定,行政部门查处社会保险违法行为的时效为二年。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或者终止,职工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两年内提出举报、投诉,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并做出处理。职工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两年后提出举报、投诉的,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尚未终止,用人单位不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符合行政处罚法与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规定,二年的时效因为其违法行为的连续而没有起算,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时候提出举报和投诉,行政部门都应当依法受理并作出处理。(二)司法救济途径。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不仅直反行政法上的义务,而且还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直接损害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受害职工有权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与用人单位因此而引发的参保纠纷。由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参保纠纷在范畴上属于“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此参保纠纷在性质上属于劳动争议。在我国,解决劳动争议必须遵循“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仲裁是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因此职工寻求司法救济解决参保纠纷也必须遵循此规定。相对于行政救济途径而言,职工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参保纠纷更为直接、主动与透明。但在司法实践中,受害职工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纠纷经历了一个由宽到严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在民事救济方面,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其可诉性均遭受了模糊处理甚至回避”。[3]国务院曾经于1993年颁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企业与职工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按照劳动争议处理。而依照原劳动部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第3条的解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中的“保险”是指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病假待遇、死亡丧葬抚恤等社会保险待遇。在当时,参保纠纷当然属于劳动争议,司法实践部门通常也是将其作为劳动争议处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已随着2007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生效而失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但对于何为“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则没有明确其内涵与外延。[4]121哪些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可以进行司法程序,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三个司法解释对此有所涉及。2001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3款规定“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6条规定“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第1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前述三个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保险纠纷案件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第二,劳动者因此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第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无法补办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第四,劳动者的诉讼请求为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因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参保纠纷并不能全部通过司法救济途径加以解决。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而给职工造成的损害不能通过补办社会保险手续并补缴相关费用加以消除,例如工伤损害赔偿纠纷,职工可以依法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获得救济。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参保义务而给职工造成的损害能够通过补办并补缴相关费用加以消除,职工不能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虽然《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没有约束力,但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实践中,或者比照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确立受案范围,或者与当地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出台指导意见并确立受案范围。

两种救济途径的不足与改进

劳动纠纷案例篇10

摘 要 农民工讨薪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讨薪维权的艰辛,时常受到媒体关注并曝光。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纠纷浮出水面之后,却很少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农民工总结维权。农民工讨薪问题关系社会民生、合理解决由此引发的纠纷则关系法治建设,因而应当从多个角度结合多种社会力量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 多元化解纷机制 ADR 劳动争议仲裁 诉讼

2011年1月28日播出的《焦点访谈》,实录了一期农民工工资不容拖欠的案例。1月下旬在河北唐山打工的30多位农民工离开工地,来到北京华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室,讨要他们被拖欠已久的工资。这些农民工2010年5月与华宸公司签定协议,在唐山市三孚硅业化工厂工地上干活,2010年10月份完工,三孚硅业化工厂也已经把工程款付给华宸公司,但是华宸公司没有把工资支付给工人,这些农民工总共被拖欠了148万元①。他们先后找过华宸公司注册地和用工所在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被告知采用司法途径。但是在建筑工程经过层层分包之后,农民工不知道承包方是谁,打官司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最后,这些农民工离近春节也没有拿到钱回家过年。

《焦点访谈》曝光的只是拖欠农民工工资万千案例中的一个,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笔者将结合此类纠纷的特点,整合多种解纷资源逐一分析解决之道。

一、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纠纷特点

1.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农民工讨薪多以用工单位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拖欠工资、写欠条等形式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实,用工单位很难否认,因为农民工在工地上风吹日晒长时间干活,积累了很多人证物证。所以债务方大多承认欠钱,债权债务关系明确。

2.纠纷双方实力不平等。所谓农民工,就是进城“打工农民”,指的是户籍仍在农村,常年在城镇企业务工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②。农民工文化程度和收入低,而债务方通常是建设工程上的项目经理或包工头,往往势力强大而且背景复杂,使农民工讨工资难度更大。尤其面对黑势力的包工头,农民工软硬兼施也不奏效,更有甚者反而受伤。纠纷双方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使矛盾很难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化解。

3.讨薪成本高。劳动者向企业或老板讨还工薪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尤其是农民工。他们要三番五次找老板或工头,欠薪者则经常躲避不见。为讨工资农民工要牺牲交通费、食宿费、误工费等等。如果工资欠得不多,少于成本,则讨薪划不来;如果放弃讨薪,让欠薪者白白占了便宜,就等于农民工为对方白白干活。讨薪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经常能从媒体上看到农民工为讨薪不成自杀的报道。

4.纠纷的社会影响范围大,得不到有效解决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工赚的是血汗钱来之不易,很多论理不成的农民兄弟,往往一气之下以暴制暴,结果造成一方受伤或两败俱伤的悲剧。农民工兄弟维权迫切的心理能够得到理解,但是由于懂法太少,又缺乏有效的解纷方法,不仅使权益得不到实现,而且因维权手段的非法性更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ADR方式解决

1.调解。调解是在第三方协助下进行的,当事人自主协商性的纠纷解决活动③。近年来,“调解热”被重新掀起,值得肯定的是,在债权债务关系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调解费用低、效率高,程序不繁杂,确实适合农民工讨薪。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这对于强势并无所畏惧的包工头,协议很容易变成一纸空谈,农民工还是可能要不回工钱。所以选择调解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权威中立的第三方作用,尽量选择司法所、街道办或劳动保障部门,中立的组织从中斡旋约束力量更大;另一方面,从纠纷心理出发,要判断纠纷主体主观上是否具备了善意的解纷愿望,是否能够理智的对待纠纷。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纠纷,调解之后不履行义务,既浪费解纷资源又不利于疏导矛盾。

2.自行解决与和解。和解是指纠纷主体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协商谈判,不借助第三方的帮助下自行解决争议。大多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纠纷,开始总是不能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因为债务方的强势力和硬做派往往无法促成和解。然而随着纠纷发展到后阶段,由于矛盾的演变而劳力伤财,纠纷主体不免重新想到和解。选择和解的农民工,可以与用工单位协商,有工会的单位,可以向工会反映,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交涉;用人单位暂时没有成立工会的,农民工可以集体联合起来,采用集体协商的方式向用工方施加压力。纠纷双方能够自行解决,无疑是节约解纷资源的最好方式。

3.劳动争议仲裁。包工头在招工时,不一定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甚至是口头协议,商量好了就去干活。农民工若能证明与用工方属于劳动关系,讨薪纠纷则应当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才能提讼,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可以概括为“一调一裁两审”的体制④。如果农民工不能证明劳动关系,则讨薪纠纷类似于一般的债权债务,农民工可以选择诉讼也可以选择仲裁。但是需要提醒,农民工一定要尽量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代表劳动关系的确立,这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日后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有关部门处理起来相当困难。

三、诉讼解纷

农民工与包工头社会实力不平等,诉讼是最接近司法的力量。选择诉讼能为当事人提供对等的诉讼地位,有利于农民工挺直腰杆说主张。诉讼的优势在于严格的程序生成权威的判决,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是由于诉讼资源宝贵,审案效率不高,走司法程序,有时长达一两年,很多农民工表示拖不起。这也是司法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弊端。可喜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司法力量帮农民工讨薪,现在不少法院简化诉讼程序,开通“绿色通道”,提出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集中时间办理,并且尽可能减交、缓交和免交诉讼费和申请执行费。可见,以农为本、为民司法的理念正在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慢慢彰显。所以农民工在遭遇欠薪后,可以先向当地法院了解,是否设置了为农民工讨工资倾斜的“绿色通道”。有高效率的司法力量作为保障,对讨薪者而言是最有力的后盾。

四、其他社会资源

1.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解决此类纠纷中,可以发挥重要功能。民工维权往往需要律师的协助,近年来农民工为讨薪慢慢成为律所的门前客。笔者所知一个优秀的律所,在帮助民工讨薪的领域受到夸赞。该所每到年关推出为农民工免费讨工资的法律服务,包括免费咨询、免费和仲裁,并承诺接受社会监督,策划非常具体。由于推行这类业务是同城之首,许多媒体发现新闻点后帮助宣传。加上律所本身容纳了一批优秀的律师资源,和媒体监督双管齐下,许多讨薪疑难案件屡屡破冰。可见,这类活动不仅实现了律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还为许多农民工实实在在的讨回了工资,产生的社会效应可谓是双赢。

2.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明确规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可以就追索劳动报酬的事项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案件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另外《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扩大法律援助事项后,明确将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纳入援助范围。农民工讨工资申请法律援助已经得到条例的明确认可。这是法律赋予的一项公民权利,也是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农民工应当积极行使。

农民工讨工资一直是社会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诉讼或ADR都不是“万金油”。仅仅依靠制度而缺乏配套体制的保驾护航,这样的维权体制并不合理。所以究竟如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将不仅是对制度功能的思考,更是对整个维权机制联动的考验,唯有调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珠联璧合才能根治。

注释:

①省略.2011.01.28.CCTV.

②章越松,梁涌.论农民工是工人阶级队伍的一部分.理论月刊.2004(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