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2:47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就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据114国际教育网的资料;2007年全国范围有105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3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短短两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59个和8个,可见专业布点快速增加的趋势。目前,本专业不但在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各层次的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立至今已愈10年,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着手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前景。

一、就业现状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专业培养必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笔者针对部分著名高校2008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后发现,

一是就业困难,毕业之后尚有不少没有确定单位的同学,当然这没有考虑因学生自主创业等原因而“自愿失业”的情况;二是升学比例比预期为低,但没有资料表明这种状况是由就业情况所引致;三是职业倾向度过于偏向高校,达到50%以上,当然这种抽样统计较难反映整体形势;四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好于其他类型大学,主要表现在就业去向更为多样、未定和待定单位的人数较少。

进一步对这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料分析表明,就业较好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大部分都要求数学(好多学校还要求数学三甚至数学一),招生方向上更为具体而切合社会实际需要(如教育投入与财政而非教育财政学,教育系统分析与设计而非教育统计学或教育经济学等),课程设置上倾向于数理分析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锻炼。

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此外,有不少毕业生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相对研究生总体在90%以上的就业率统计结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此外,相当程度的职业偏向度是本专业就业难的表现之一。这为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模式适应人才需求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二、发展建议

1.严格控制专业布点。可以说布点过多是本专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不但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对学生就业也有害,这都可能反过来影响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在目前设置本专业博士点的17所大学中,有13所大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就究竟有多少大学是出于扩张规模的盲目冲动,难以说明,但是比例如此之高,值得深究。再者,某一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布点多少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盲目设置培养层次和扩大培养规模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必须要在高水平大学培养,而且最好是硕士以上层次。同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布点要少而精。对于一般的单科性、多科性高校应该严格控制其设置本专业,最多可以作为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对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高校、师范类高水平大学的本专业要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扩招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

2.培养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虽然在众多高校开设,但教学人员相对比较匮乏,遑论研究人员。现有研究队伍中既懂教育学,又能熟谙经济和管理的“科班人员”极其匮乏,本专业极为有限的毕业生中也大多未能投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新补充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往往从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调入。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行政领导、兼职教授、转行专家、圈外人士栖身的学术领地,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鉴于学术队伍资源存量不足,难以外聘、选调,只能选拔、培养有条件的高校要遴选一批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目前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优先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适当扩大重点学科覆盖范围。

3.鼓励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和教材。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由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概念平移、理论套用、经验逻辑推演构成了我国当下教育管理学的三大顽疾,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笔者认为,以本专业名称命名的、代表本学科发展现状的学术专著或教材的出现,可以体现本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范式、理论架构、应用范围等,从而进一步成为这个学科专业成熟的显著标志。同时,高质量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材也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保证。目前除了娄成武、史万兵的《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年本书出了第二版)之外,至今尚未有其它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为名称的专著或者教材。相应的,在课程开设上,据笔者注意到的多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显示,一般没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概论》或类似课程。为促进本学科研究范式的建构、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争取本学科的学术空间、统一学科话语,尽快为本学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较高质量的教材,要鼓励尽快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4.完善课程设置及改进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要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倡导开放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面对学制有限、课时缩短、教学内容繁杂的状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基本理

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论,尤其是中高级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形式上,适当引进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外参观实践的形式,扩展学生理论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关于就业的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情况,一般说来,以学制三年的高校而论,前三个学期(部分学校前两个学期)基本上可以把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修完,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分,后面的大段时间都被“放养”式地浪费掉了。应该充分规划利用好三年的培养时间,增强学生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课外素质拓展,增加课外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这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它的课外实践课程直接到学校的分校区、实验农场,通过实地参观、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等互动形式,使学生对高校发展规划、财力资源利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等问题产生切实的体会。上表2列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机构设计。与现有的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更加注重了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扩展适应领域等方面。

5,有条件的高校实行硕博连读。从现在看来,本专业没有设置本科层次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某个专业的内在逻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影响着这个专业是不是有必要设置某个层次的学位教育。由于目前本专业没有本科层次,硕士生的学科背景比较复杂,致使多数硕士生在主观或者客观上把攻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当作取得硕士学位的捷径(大多数学校本专业考研科目比较简单,多数高校没有数学科目要求)。如果实行硕博连读,不但可以增强毕业生的学术修养、理论功底,也可减少混取学位的投机行为。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自1 998年逐步实行硕博连读制,2003年全部实行硕博连读制的情况看,这一做法的结果是随着硕博连读制的实施,该院研究生培养水平逐步上升,每年的论文总数和SCI(SCI文章90%由研究生参与完成)平均影响因子数显著升高。这也是提高毕业生质量,从而短期内遏止就业不畅对本专业发展产生倒逼效应的有效手段,是学科本身长远发展的基础。当然,就总体来看,实行硕博连读的高校和学生数都不会很多。对于目前有本专业布点的多数高校来说,囿于没有博士授予权和师资设备不健全,仍然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及管理设计,加强学生的基本学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对策

一、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是很大的,也可以说就业率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多,其中需受职业教育的就业机会也就增加了。社会能否给受职业教育者提供就业机会,是职业教育能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又对职业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由于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更新、就业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将促使人们主动地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生源与时间。只有在现代生产水平下,才有要求又有可能使每个人能在人生的一段时间内接受教育。

(二)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保障

无论是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还是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都必须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些投入来自自身的办学收费和其他收入,或来自政府的财政拨付,甚或来自企业的投资和社会的捐赠,这些无一不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有关。因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财政状况的好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明显多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社会对职业教育投入不够或无力投入时,就必然会导致师资来源困难、设备紧缺等现象,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下降,培养的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势必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三)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

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明显突出。职业教育应紧密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结构的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层次结构,满足生产管理第一线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生产力系统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三大产业结构在劳动力人数上的比例关系是就业结构的基本比例之一,其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和层次的比例关系和发展趋势具有引导和参照作用。职业教育培养劳动力有较长的周期,这一周期产生了职业教育的滞后现象,要求在确定职业教育在各产业中的配置时,对未来数年内劳动力的需求进行预测。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和社会职业结构制约,由于社会生产的分工状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

(四)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改善体制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打破国家包揽办学的体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了职业教育原先的运作方式。职业学校招生的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指导性计划逐步增多,计划外招生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毕业生就业几乎已没有指令性计划,由劳动力市场配置,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择优录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这一根本性变革,带动了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同时,财政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需要一支懂生产、能使用现代生产工具、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若没有这样的队伍,即使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可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现代化的管理也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而要形成这样一支队伍,职业教育是必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活动的长期实践,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越高,劳动的技能和方法越熟练,他创造的财富就可能越多。但劳动者的素质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活动日益复杂化、知识化,要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益的重要方法

职业教育,尤其是适当的职业指导,能将不同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的人导向相应的职业岗位,使个性特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劳动力配置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个体来说,了解职业情况及就业要求,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的要求都是发展变化的,如何根据个体在职业方面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效地施加影响,合理地将个人导向他们合适的岗位,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用人单位来说,需要各种各样能胜任工作而又与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劳动者。如果个人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结合,很可能引起个体在工作岗位上不安心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引发劳动力的非必要再次流动、再次培训和职业角色的重新塑造,这样会降低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及在职培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发展劳动力的智能、塑造其思想品德、人格,传授生产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生产由简单劳动密集型向复杂劳动密集型即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传授系统的技术知识,训练科学的生产技能,循序渐进地开发个体在职业方面的潜力,从而使个体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个体在职业岗位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与生产的关系紧密,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发展其智能,使劳动者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并能使劳动力有更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创新。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的安全意识、设备保养和维修能力来减少生产事故,降低生产工具和设备的损坏率。积极进取的劳动态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职业教育塑造劳动者的政治观念、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从而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

(四)职业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组织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员。经济组织中是否能进行现代化的管理,管理的有效程度大小,又都是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的。职业教育通过塑造劳动者的现代人格,实现劳动力的现代化,从而使劳动力能认同组织文化,能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积极配合管理施行,提高现代管理的效能。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自身发展必须适度。其规模要与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要与经济发展的承担能力相符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加强职业教育规划与预测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要引入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实现对职业教育规模的调节。

三、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提高认识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前提

解放思想,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政府作为政策、法规和战略的导向者、设计师,应该加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对社会民众的宣传,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法规的立法工作,引导社会和个人转变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现实生产力的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克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从各个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要端正办学方向,提高职业教育的市场意识。职业教育就是职业第一的教育,如果按照普通教育的理念来发展职业教育,就会扼杀职业教育的生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市场性、多样性、实践性和生产岗位对应性的统一。按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我们所期待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为达此目标,学校必须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强化自己的市场意识。

(二)深化改革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点

首先是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扩大职业学校办学的自,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要强化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尤其要强化市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加强职业教育在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改革职业院校的学制和办学模式,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统筹、协调与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加强地方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

同时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学校和其他办学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充分就业为引导,健全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工业和新型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增强适应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同时还要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在教材建设上,要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加强实习实验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要加强同企业的联合,走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使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场所,学校成为企业职工的培训基地,实行订单培训,互惠互利。

(三)完善体系是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关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在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同时,从合理配置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加强其内部各层级的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加强其外部与普通教育的双向沟通,使来自不同源流的人们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选择不同层次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培训,实现各类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高等职业学校要重新定位,转向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并做好与中等职业学校衔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改革,使高职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适应中等职教重心转移的趋势,有力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结构的改变的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范围,城市职业学校也应面向转移农民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要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变换和继续升学奠定基础,对于转移农民,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教育,促进转移农民顺利完成“市民化”转变。

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设立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支持开办各类营利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和运行高效的特点,促进职业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石油教育,2007,(6)40-42.

[2]刘文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2)64-68.

[3]王保军.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29-30.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启示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型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自从1998年在我国开设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开设院校也从最初的师范院校扩展到综合院校、行业院校。2011年,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设立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时至2015年9月,该专业已经连续招收四届硕士研究生。然而,由于该专业并不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传统专业,加之创办时间较短,因而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做大、做强。本文认为“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1]。具体言之,专业“一般都由专业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专业设备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2]。在此,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高校为对象,研究各高校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特点,及其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学科建设特点

(一)务实的定位、明确的方向

通过研究发现,四所在京高校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人才培养规格逐渐调整为管理型与研究型的复合,并不断向管理型倾斜,从而使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务实化。如清华提出培养“管理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人大强调培养“有科研及管理能力的教育行政人员、学校师资及与教育有关的管理人员”[4]等。同时研究方向也比较明确具体,四所在京高校根据专业教师的数量及研究方向各设置了两到四个研究方向。

(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研究发现,各校均重视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并根据师资情况设置大量专业选修课,并为跨考学生开设不计学分的必修课。

(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专业教师研究发现,各校已经组建起了一个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人数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并且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也比较合理。

(四)完善的专业资料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研究发现,四所高校在专业资料建设上取了的重要的成就,清华大学拥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甚至拥有自己的教育学分馆,从而为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资料基础。

二、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学科建设对首经贸的启示

(一)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首经贸教经管专业现设教育经济、高等教育管理、教师发展三个研究方向,但专职教师主要分布在前两个领域,根据四所在京高校专业设置主要根据专业教师的人数及研究领域而设,首经贸教经管专业应该去掉教师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凝练专业方向。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根据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课程研究发现,首经贸教经管专业应该加强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根据研究方向改革现有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并进一步充实专业选修课,从而增加该类课程的可选择度。鉴于首经贸教经管专业所招学生据大多数都是跨考性质,应该设置不计学分的必修课。

(三)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根据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人员研究发现,首经贸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都还比较合理,但唯一的欠缺就是专任教师人数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建设该专业,未来该专业应该在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经济方向分别在引进一名专任教师。

(四)专业资料建设尚未起步

根据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资料的研究发现,首经贸还缺乏专业资料建设。因此,专业资料建设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也应该提供独立的空间用作资料室的办公场所,同时学科也应该划出固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资料室的建设。

作者:崔高鹏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4).

[2]陈太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要素及其构成[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4).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海洋经济 经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01-03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propo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From this perspective, combining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stresses tha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gr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tegrate continuity with development to train talents for marine economy. Apart from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for students, we should highlight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economy and the new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can be adapted to the economic practice.

【Key words】Marine economy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为了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海洋类高等院校抢抓我国海洋开发的战略机遇,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开设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办出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形成自身的竞争与发展优势,已成为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事业。作为全国海洋类的高校之一和辽宁省唯一一所海洋水产类本科院校的大连海洋大学,一直是辽宁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近年来在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培养目标与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毕业后的职业转换也变得更为普遍和频繁。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转变,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符合市场及社会需要的新人才质量评价标准,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新模式。纵观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长期以来普遍定位于培养比较泛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居多。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高校目前进行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论在培养模式还是教学方式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1]基于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特征和经济管理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及对人才的新要求,作为海洋类高校应在符合社会需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上,从学校实际出发,发挥海洋学科优势,办出海洋经济的专业特色,着力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这有利于发挥海洋类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也使得学校自身和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基于对海洋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过程的内涵认识以及海洋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并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将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系统培养拥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基本原理和海洋经济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海洋经济领域相关业务的基本工作方法与技能,通晓海洋法律与管理政策,擅长海洋渔业或港口物流管理,以及海洋贸易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主要面向政府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海洋经济研究、海洋相关产业的企业管理与贸易经营等相关工作。

为了与上述培养目标相适应,在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应着力构建并形成使学生总体上掌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强化海洋经济理论和与海洋经济管理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海洋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海洋权益与保护意识,夯实专业基础、拓展知识口径、实施因材施教、分方向培养,从传统的重理论知识传授到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重、从重理论教学到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海洋经济管理特色,在教学内容、课程组织、质量保证与控制等方面均能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对传统经济管理专业进行的一项创新探索,应当坚持“研究与实践并行”的动态原则,在研究中改革,以改革促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具有海洋特色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现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与海洋管理两个专业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建设做一些基本回顾,以期抛砖引玉。

1.全面对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争取开设面向海洋领域的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不断修订与完善适应海洋事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1)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本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于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培养有针对性方向需要的专业人才。随着“海上辽宁”战略的提出,社会对于海洋经济、海洋开发、海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适应服务辽宁及国内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大连海洋大学结合市场调查和学校办学条件,成功申报增设了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与海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以进一步发挥“开发海洋,振兴辽宁经济”的职能,提升辽宁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地位。开办后又以专业评估建设为契机,开展转变教育思想的大讨论,树立新世纪教育观念,强化本科教学质量意识;组织教师深入海洋经济第一线考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与政府海洋职能部门、涉海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把握海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动向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教师对专业发展目标与方向的理解更加明确,在专业教学上充分考虑海洋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对今后就业的自我定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形成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块化整合课程体系。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蒙德的观点,课程体系的设立目标应取决于三个方面:所有学生必须拥有的基础能力;必须具有学科特色的、与核心要求相适应的能力;必须拥有具备学科特色的,与专业、选修课程相关的能力。[2]结合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既强调学生素质教育,又具有专业应用能力的5大模块组成的模块化整合学分制课程教学体系:①公共基础课;②学科基础课;③专业课;④通识教育选修课;⑤实践教学课。

人才培养计划的编制在确保经济管理核心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等)的同时,紧贴海洋经济发展实践,安排海洋经济导论、海洋区划与规划、海域管理学、海洋行政管理等课程和专题讲座,体现理论教育与实践创新精神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凸显自身鲜明的海洋特色。

2.根据面向海洋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分方向培养要求,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增强教学力量对海洋经济人才培养新要求的适应性。

一支高水平、高学历、结构合理和充满活力的、满足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需要并特别在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面予以加强。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多参加一些全国性或有较大影响力的海洋经济与文化、海洋战略与管理、海洋开发与保护、区域海洋特色产业发展等涉海领域的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到海洋经济第一线的港口物流、船舶修造、远洋渔业、滨海旅游、水产品加工贸易等涉海企业单位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社会调研。

3.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学习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大政方针及由此形成对海洋人才战略的实施,从思想高度上增强对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注重自身师德师风教育,集中主要精力投身于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各项教学环节之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投身于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建设的水平。

(2)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采用经济管理案例分析及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围绕宏观经济、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的发展,重点抓住国内外热点问题及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重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深化社会服务工作,开拓视野,互动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单一的课堂讲授扩大到学生有目的的自学和问题讨论、海洋经济管理活动第一线的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等方面,注重解决所学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在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分析应用和海洋经济管理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问题。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能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会更加有效,大学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和他们参与课内外活动的积极程度。[2]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余,经常聘请高水平专家学者或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给学生举办海洋经济管理发展方面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海洋经济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型海洋经济管理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上述做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对海洋经济管理理论等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有效解决经济管理专业一般理论与海洋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相结合而带来的课程内容多、涉及范围宽、课时紧张的状况。

4.重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提高学生毕业后参与海洋经济管理活动的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为了适应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面向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必须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主动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型海洋经济人才的培养路径。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涉海类高校海洋学科特色和地处海洋经济前沿阵地的地域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各类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大连海洋大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獐子岛渔业集团、辽渔集团、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海洋经济管理的教学实习调研基地,加强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还结合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数字海洋管理等相关的模拟实训,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校内实习平台,为毕业后尽快适应海洋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应用能力基础。

三、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

经济管理专业是高校中设立较多、建设也较为成熟的传统老专业,早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既定的培养模式。而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对传统专业培养模式实施必要的改革,特别是在海洋经济等特定领域的拓展或延伸,是一种有益而必要的尝试。通过对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与海洋管理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可使我们从取得的成效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1.突破常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新,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海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编制完成了较为规范的专业教学课程大纲,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与规则,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通过海洋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主持完成了一批省、市级纵向项目和地方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形成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经济、海洋管理研究方向,部分研究成果、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2.打破经济管理专业传统办学格局,办出自身特色。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中始终在思考面临众多院校均开设有经济管理专业的格局,如何能从中脱颖而出,将自己的经济管理专业办出特色,确保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没有著名高校的品牌及教育资源优势,但凭借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不懈的教改努力,紧紧抓住近年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学校将海洋经济管理的近期人才需求和经济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对当前和未来的海洋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做出准确判断,确保所设置的专业和与此相配套的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和不断优化,并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海洋类高校的优势,使所开设的海洋经济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在海洋经济领域逐步形成了较突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优势,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省内外高校经济管理方面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

3.兼顾继承与发展、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协调,既保证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能较好地彰显海洋领域的鲜明特色,以确保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所培养人才的广泛适应性。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海洋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因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对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认识很有好处,经济管理的“广”可以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机会,相对来说专业的适应面比其他涉海专业更为广泛。大连海洋大学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海洋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海洋经济领域公务员的竞聘、涉海企业人才应聘中充分显示专业优势。而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也可为进一步深造的考研同学提供专业知识的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在海洋类高校进行面向海洋经济领域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抢抓海洋开发战略,积极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打造海洋创新人才高地的一项教改探索。以海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为导向,改革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体现海洋经济管理学科特点与海洋领域产业特色,培养合格的海洋经济管理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更好地为海洋支柱产业和海岸带经济发展重点建设服务,这是高校与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历史责任,需要在今后的教改实践中持续深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通过基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视域下对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原则进行分析,包括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逻辑性原则,其次探究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构建的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分析法以及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设策略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经济管理教育,既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也能够保证社会公平,是经济管理教育工具理性的重要体现。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原则

1.1独立性原则

任何一个学科内容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具有整体性原则,在学科研究时,学科边界范围包括研究内容的主体,而不是多种知识之间的拼凑,任何一个学科内容都要保证其组成部分和内容整体的一致性,教学质量还要具有比较高层次的整体性,每一个层次都是对下一个层次的深入概括与总结,而这些不同的层次构成了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1.2系统性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科构建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所以教学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系统性特点,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学中各个内容并不是随意排列的,也不能够按照原有领域的方式而存在,必须严格根据本学科建设的思想需求进行规划重组,确保内容建设形成统一的系统性。

1.3逻辑性原则

逻辑学原则就是指在教学质量构建时,必须要通过恰当的逻辑关系,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符合逻辑性的知识理念。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建设时,必须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确保基础理论后续的项目管理作出恰当的发展和引申。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2.1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分析与综合相统一

所谓的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就是使分析与综合应用形成相互依靠相互发展的建设教学质量,而且分析与综合都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判断分析与综合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而且在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学质量建设时,还需要对主体的研究过程进行升华与提升,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事物本质提炼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全新理念判断。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具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经济管理教育能够培养人塑造人,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人的职业素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将经济管理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确保经济管理教育的水平全面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又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经济管理类课程全面提升。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把握,而且贯穿于人们围绕着如何实现价值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之中,很多时候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某种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目标。

2.2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历史与社会相统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教育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管理教育公平,必须要坚持经济管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从而确保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充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设质量,保证逻辑推演与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经济管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肩负着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经济管理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动力。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期,经济管理教育受到自身属性的影响,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2.3促进经管类课程实现系统与发展相统一

系统分析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能够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概念,将学科建设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具体的事物,从而寻找更佳的实施方案。在系统分析时,环境必须要提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满足人类社会多层次的发展需要,帮助各种类型的知识建设水平增强。人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经济管理类课程能够为生产建设管理,直接输送高质量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经济管理教育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實施产学研合作的办学理念,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要主动与产业对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结语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中职 创新 管理

在职业教育中,如何使人们有业、乐业、赢得尊严,是新时期赋予职业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职业学校管理者就必须研究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市场性”这两大根本特性,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学校管理的创新,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营学校的转变,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

一、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管理创新是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对一所学校来说,它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管理创新,使学校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职业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服务意识,对“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负责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是教育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则是经济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呼吁经济界“参与”而不仅仅是支持,同时应坚持“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经济体系中的服务价值。

2.强化质量意识,为政府、企业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产品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最终取决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环境条件的改善最终也依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作用,而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育教学质量。

3.强化市场意识,精心打造学校品牌

职业学校的发展应依托市场,教育教学改革应瞄准市场,学校管理应适应市场,校长和教师的眼中应有市场,包括社会需求的人才市场、生源市场、师源市场和有关的教育资源市场,主动参与教育市场竞争,广泛地开辟和占领市场。

二、职业学校的经营

职业教育经营是一种充分考虑与经济产业结构接轨,考虑其对人力资源新趋势、新要求的经营,主要通过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资金开发等使用资源的方式,使职业教育与教育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并经由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技术产品等的传播,创造出新价值。

1.外部环境的经营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与经济运行、社会就业互动最直接,因此,职业教育的经营者就需要密切关注各级政府宏观政策变化、捕捉职业岗位能力发展动向、就业市场供求状况等,保持与其他部门的密切联系,不断获得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信息,协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高一级同类教育实施者的联系,了解本教育类型将要承接的学生(学员)及毕业生的升学等去向学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确立经营战略,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社会需求,实现顺畅的“出口”,带动顺畅的“进口”。

2.发展战略的经营

职业教育应围绕经济产业发展前景为教育制定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同时努力形成合力,以推动目标的实现。经营者应充分重视职业院校品牌建设和质量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赞誉,赢得更广泛的生源市场。

3.办学定位的经营

确定办学定位是职业教育经营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总体上说,办学定位包括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办学定位包含生源市场定位和学校特色定位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要了解本区域的产业及人才需求情况,然后合理规划中高职院校比例、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持续发展、各类人才供求合理的发展态势。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发展/中国

【正文】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经过50-70年代的历史曲折之后,终于在8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在过去的20年间,它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程紧密相关。如今中国又要进入改革开放的一个新阶段,行政管理教育也正迫切地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就需要对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以弄清其来龙去脉,理清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42所普通高等学校(注:具体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纺织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大学等。资料截止时间为2000年5月。)和一些专门行政学院的相关资料,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了有关普通高等学校的大量最新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门的行政学院主要从事的是公务员在职培训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往往更为规范和系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虽然有时会涉及有关行政学院的教育问题,但主要探讨的则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硕士层级的行政管理教育问题。

一、历史的回顾

中国自战国时代起就有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古训,它强调要肩负国家管理大任需从个性修养开始,并从治理好一个家庭入手。后来(隋唐至清末期间)由于科举考试在中国很是盛行,中国便更重视“治国平天下”(国家管理)方面的教育,甚至各种教育都以此为核心。应当说,中国古代传统的国家管理教育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但它们毕竟都是为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封建皇权服务的,崇尚集权专制、追求特权地位,因而必然与崇尚民主、公正、自由等精神的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相去甚远。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教育基本上是从本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30年代,统治区的一些高等院校就开始设立行政学课程(黄达强、刘怡昌,1988年,第17页)。与此同时,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也曾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建立过行政学院,应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需要开设过行政学课程。但是总体上看,当时的行政学教育仅仅处于初始阶段(郭济,2000年,第3页)。

建国以后,我国的许多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曾有行政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然而从1952年院校及学科调整以后的20多年间,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致使行政学和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保留下来(注:60年代个别院校也曾经给予政治学等学科院系以短暂的恢复。如北京大学曾于1960-1963年间,恢复了政治学系,旋即被并入1964年新组建的国际政治系,成为下属的一个教研室。参见“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系况概览·历史沿革”,/academic/xzglx/xkgl.htm。中山大学曾在60年代初在哲学系设政治学专业。参见/pol/xjj.htm。)。这20多年的空白对我国的行政学及其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直至1979年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邓小平,1994年,第180-181页),这些学科包括行政学在内才得以重见天日,逐渐获得恢复和发展。行政管理教育从此经历了酝酿、恢复、壮大以及现今的转型等四个阶段。

1.酝酿阶段(1982-1985)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行政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行政改革便被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政府机构改革;同时加强对行政学的研究和教育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开始酝酿开展行政管理教育。

酝酿阶段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其一,先培训骨干教师,再推广行政学研究和教育。1982年中国政治学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全国行政学讲习班,1983年又在济南举办了政治学和行政学讲座(刘怡昌等,1996年,第3页)。这两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对于我国行政学研究和教育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此,许多高等学校相继开设了行政学方面的专门课程。例如北京大学于1984年就开始向本科生讲授行政管理学课程(鲍静、左然,1996年,第27页)。

其二,以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推动国内行政学研究和教育的开展。1983年,中国劳动人事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了“联合国:文官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由中国和20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这次会议对我国后来公务员制度和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启蒙影响作用。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原劳动人事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了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论证了开展行政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建议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刘怡昌等人,1996年,第3页)。此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便开始了筹备过程,旨在推动行政学研究和教育交流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于1985年7月得以创刊。这些活动对全国恢复和重建行政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更为直接的推动作用。

2.恢复阶段(1986-1992)

经过几年的准备后,从1986年开始,我国行政学的专业化教育终于得以恢复和重建,其间有两大特点:

其一,主要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行政学类系所中恢复了本专科层次的行政管理教育,而后逐步兴办了行政学硕士教育。早在1985年,湖北大学就创建了专门的行政管理系,但并未开招本科生。1986年,国家教委首先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批准了武汉大学和郑州大学兴办行政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同年,武汉大学还在已有的政治学硕士点中开招行政管理方向硕士生。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两校的政治学系得以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研究所也得以创建。1987年,南京大学开招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中山大学恢复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苏州大学则先行建立起行政管理专科专业,并于第2年开始招生。198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得以恢复,并定名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在原来政治学专业的基础上,另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中山大学也正式恢复原来的政治学系,并改称“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首次正式开招行政学专业硕士生。同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成立。1990年后,一些学校(如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的政治学系学习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模式,纷纷改名为政治学与行政学(或政治与行政管理)系。这些院系名称的变化本身就表明这一时期行政管理专业得以逐步恢复或重建,并在政治学学科教育中占有二级学科教育的独立地位。

其二,初步建立起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体系。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确定了将在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这无疑给中国刚刚恢复重建的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1989年的冲击,原定公务员制度的推行计划被推迟,从而使得1990-1992年间的行政管理学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是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然而无论如何,经过6年多的发展,到了1992年时,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经初成体系。不仅如前所述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纵向的教育层次,而且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类成人教育(函授、自学考试、夜大、刊授、电大等)共存的行政管理学专业横向教育体系,还有一批专门的地方行政学院得以组建。如广东(1985)、北京(注:北京行政学院最早建于1949年,时称“北京市行政干部学校”,“”期间一度停办,1986年得以恢复,更名为“北京市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93年正式定为现名。)和上海(1986)、河北(1987)、浙江和沈阳(1988)、深圳和吉林(1989)、黑龙江(1990)、安徽和青海(1991)、江苏(1992)等省市先后组建地方行政学院,开展新时期的公务员培训和一些成人类的学历教育(详见鲍静、左然,1996年,第9-25页)。

3.壮大阶段(1993-1999)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确定中国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都要求中国必须进行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继续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并尽快建立已被拖延几年的公务员制度。1993年3月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后第三次较大规模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同年8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些都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此,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壮大阶段。

首先,这一时期又有一些学校加入到行政管理教育大潮中来。如1993年的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1994年的华东理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1995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1996-1997年度的中国对外贸易大学、南昌大学(注:其中仅南昌大学将政治学专业调整为行政管理专业,其他学校直接拥有(见《中国高等教育》1997-5,第50-55页。)等纷纷拥有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权。清华大学从1998年起则直接获准兴办行政管理硕士教育。

其次,一批较早开展行政管理教育的学校对本身的行政管理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对人才培养(如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崭新需要,为了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办学资源的共享,也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它们大多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和提高工作:(1)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系和专业设置,实行院系合并,组建了不少多学科共存的学院性教育机构(详见后面的分析)。(2)改变了过去仅仅重视培养数量的数量型模式,奉行注重人才质量的质量型教育模式。在80年代末,先期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院校往往招生数量较大,本科年招生数量多达60名,加上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年招生数量就更为可观。但是由于机构改革,政府人员精简的影响,毕业生难分配,所以这些老学校不得不减少各类行政管理教育的招生数量,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培养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才。(3)这些学校还利用已有的优势,纷纷重视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重视开展硕士及硕士以上层面的各类教育。如武汉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行政学院等在这一时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权。9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率先获得中国行政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第三,专门的行政学院得以继续壮大。1994年9月21日,经过多年精心筹备的国家行政学院终于正式成立。1993年以后又有一些省、自治区先后成立地方行政学院。同时,一些地市级行政学院也纷纷建立,这就基本形成了我国庞大的公务员培训网络。

4.转型阶段(1999-)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正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及全球化经济等新时代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同时也面临向多学科模式转型和开展MP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等一系列难得的全新机遇。从此,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开始步入转型和发展的新阶段(详见后面的分析)。为了应付这些挑战,抓住发展良机,有必要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专门的考查。

二、现状的调查

对于目前到底有多少家普通高等学校拥有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权,我国有关部门缺乏统计数据。我们近期通过网上和其他调查方法所做的不完全调查证实,目前全国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以上教育的普通高校至少为40多家。目前,全国已有副省级以上地方行政学院46所(郭济,2000年,第5页)。其中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教育主体的机构建制、教师状况、学生状况和课程设置状况如下:

1.教学机构的建制

我们所了解到的42所高等院校普遍拥有至少本科层级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权。通过网上调查到其中近39家院校在院系建制方面的最新状况。结果显示如下几个特征:

(1)从学校类别来看,综合性大学要多于专门性院校。前者(27所)几乎是后者(15所)的2倍。不过后者能兴办行政管理教育本身,既说明他们正在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

(2)在学校内部,学院数大大多于系所数。前者几乎是后者的3倍(参见表1)。这突出地反映了我国1993年以后院系合并浪潮对行政管理教育的影响很大。在31家学院当中,数量和比例居第一位的为管理类学院(含行政学院)。这虽然说明管理学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并不等于说,法学或政治学类学院的影响已经很小。实际上我们将政法类和文法类合起来所占的数量和比例与管理类一样大,何况管理类还有至少4家政治学取向很强的学院,因为它们原本就主要靠政治学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人文类与文法类加起来的比例竟然高达29%,与政法类旗鼓相当。这说明我们已有一些行政管理教育正在受到人文科学更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院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比例太小,经济学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是非常稀缺的。这在后面论及的课程体系分析中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明。此外,由研究所直接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主体也很少。

(3)在系一级的建制上,政治学取向的直接教育主体占居明显的主导地位。如果说从学科众多的学院建制中还不太容易看清我国目前行政管理教育的学科取向的话,通过对独立的系所和学院主要承担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级组织的分类分析,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表2显示,单纯的政治学系(含国际政治系)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如果把政治学色彩浓厚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和单纯的行政学系也加进来,那么其数量就有23家,比例高达54.7%,而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两类加起来的数量仅仅11家,占26.2%,其他(含国际文化和人文社科)类的就更少了。

2.教师队伍

据统计,我国从事行政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有1000多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有近千人,高级职称的人数为200多人(郭济,2000年)。不过,至今仍然没有有关专门从事行政学教育的教师的具体统计分析。我们通过网上调查获得7所院校现从事行政管理教育的教师(注:由于很难搜集有关直接从事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的资料,所以这里的数据涉及的是这些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院系的专业教师,其中自然包括一些并非直接从事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的数据。)的部分资料(见表3)。表中关于各教学单位职称结构方向的资料较全,而学历结构方面的资料不全,专业背景方面的资料完全没有。各高校教师其他方面的资料更是缺乏。这里我们仅就这些办学单位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兼职状况加以分析。

(1)关于职称结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高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0%以上。同时讲师职称所占的比例大多为50%以下。其中,发展较早的院系的副高职以上教师比例通常超过50%,最高者为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达81.8%。这些院校已经逐渐改变过去流行的正金字塔形结构模式(职称越高,比例越低),而呈现倒金字塔形结构(职称越高,比例越高);发展较晚的院系副高职以上的比例则一般低于50%。

(2)关于学历结构。我们仅搜集到7所院系中5所院系的资料。5所院系中有1所(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的资料未分博士与硕士,有4所的资料明确显示博士学历状况。这4所院系的博士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处于15.4-45.5%之间。它说明这些院系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都还不高,都有待大大提高。

(3)关于外聘兼职教师状况。我们得到了其中3所院系的资料。其中从数量上看,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的数量最多,达16个。从外聘兼职教师的背景来看,人民大学也很有特色,其中绝大部分为政府官员。其他院系一般以教师及研究人员为主。例如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达17名,其中全属教学及研究型。

从总体上看,各院系教师在职称结构方面正在趋于合理,但在学历结构方面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师结构方面还要打破传统的只有全职教师的模式,走广泛外联的道路,扩大兼职或客座教授的比例。

3.学生状况

关于本科生状况。因为院系建制较为流行,许多院系对于学生状况的网上介绍往往不分专业,所以我们很难了解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数量的最新情况。有幸的是,我们通过中国高校就业网了解到2000年14所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数。今年毕业生数最多的是东北大学(62人),最少的为南开大学(11人),平均每校毕业生数为33人(注:资料源自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000年4月12日。)。这个数字显然大大低于国家教委(1999年)规定的一般为60人的标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行政管理专业不像刚恢复时那样易于招生和分配所致。通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推知该专业各高校年招生数应该在35名左右(毕业数通常会少于招生数),若以40所院校推算,全国年招生数应该能达到1400名左右,年在校人数应在56OO名左右。至于这些本科生毕业以后的去向,我们缺乏统计数据,但据我们的一般了解,他们通常去机关、企业和高校的比例大体各占1/3左右。

关于硕士生的状况。我们也很难查到现成的统计资料。不过据我们的了解,北大、清华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计划类脱产硕士生年招生量能达到10名左右,其他一些院校一般年招生数为5名左右,平均每所院校年招生量应该为7名左右。目前全国行政学硕士点的数量为21家(参见徐中奇等,2000年)。依此计算,我国行政管理专业计划内硕士生的年招生量估计应在150名左右,年在校生应该在400名左右。若再加上计划外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总数应该大大高于这一数字。

4.课程的设置

关于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因为国家教委有统一的专业规范,所以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尤其在公共必修课方面更是如此。在专业课程方面,主干课程差距不大,但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差距较大。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曾对能搜集到资料的11所院系开设国家教委规定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5门主干课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4)。其中有3门(行政学原理、公共政策和政治学原理)开课普及率为100%,有15门普及率为50-91%,6门普及率为50%以下。也就是说有18门课(占24门主干课程的75%)在大多数院系都得以开设。这说明行政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共同性确实较大。其次,各高校都没有完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都表现了一定的自主性。当然,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高校对一些重要课程的认识有偏颇。比如像政府经济学、行政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献选读、信息管理概论和国家公务员概论等课程应该说都很重要,而且其中一些课程还会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大多数院系对它们的重要性一直认识不足,致使它们在这些院校中的普及率均没有超过50%。再者,一些课程虽然普及率较高,但是实际课程仍然是传统型的,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率虽然达到90.9%,但其中名称完全一致的仅占40%,60%的院系开设的则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学;政府公共关系的普及率能达到63.6%,但开设的全是笼统的公共关系学。此外,分析还发现课程设置具有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就我国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总体课程体系来看,尽管的确有一些院校力图根据自己的特点走各不相同的取向道路,如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系兴办的历来是行政法取向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但是由于过去行政管理学归属政治学,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学科中发展而来的,因而大都明显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政治学类的课程比重过大,经济类、管理类和一些方法性技术类课程都很少。这在我国规定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24门主干课程(表4)要求上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关于行政管理硕士专业课程体系,全国并没有像本科教育那样的统一规范,各个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状况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总之,我国行政管理本科与硕士课程的设置总体上是以政治学取向为主,其中纯管理类、经济学类、定量分析方法类课程在两个层次上的比例都较低;培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其突出的表现是不重视案例教学,不重视实践环节等;很少有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行政伦理方面的内容;硕士课程与本科课程差距不大,等等(另参见王乐夫等人,1998)。

三、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恢复重建10几年后,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千年和新的世纪,我们更迎来了一个以经济的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同时我们自身正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持续、快速和稳定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的政府管理必须适应新时代特征和任务的需要,向高效、民主和廉洁等方向发展。这自然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既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它提供了一些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1.严峻的挑战

首先,挑战来自于我们本身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向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的任务都更加艰巨,尤其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效应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来化解社会冲突,保障社会平稳、协调、有序地转型和发展。这一时期,我们还面临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政治民主化、行政程序民主等重大历史课题。完成这些任务,不仅需要我们的公共管理人员掌握和具备更多的现代经济、政治及文化知识与理念,而且需要他们要有更强烈的时代紧迫感、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否则,他们就根本不能跟上这个世界飞速发展和变化的节拍,也不能适应我们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无疑这就从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上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其次,挑战直接来自新时期中国政府机构职能转换和机构改革本身。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都明确指出,中国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精简、统

一、高效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专业化队伍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对政府管理工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内涵在认识上的新突破。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既是我国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新的机构建立之后,政府职能是否能真正转变,“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能否真正建立并持久下去的重要组织保证。

第三,这种挑战也来自于新时代经济及社会的一些新特征。具体表现:①信息技术的革命和发展不仅促成了网络经济的出现,还促成了网络政府、电子民主、电子政府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出现。为此,政府管理的方法与程序都要进行巨大的变革。为这种现实需要服务的行政管理教育或公共管理教育都必须迅速转换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否则,我们的行政管理教育就不能培养出迅速适应网络时代政府管理需要的全新公共管理人才来。②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公务员队伍本身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身在政府的公务员本身更应该是知识素养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这决定了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必须主要为公务员队伍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③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对我们的政府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教育也有相当大的冲击。它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在未来的管理中都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要求我们对这方面的公共管理教育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难得的机遇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原本发展历史就不长的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势必更显得力不从心和困难重重。但是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些新时代的特征和需要既是对我们传统的行政管理教育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会给它的充分、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和强大推动力。也就是说,它们无疑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模式发展。就行政管理教育的模式来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诸多划分。在此我们只是主要涉及学科取向模式的问题。如前所述,无论是从过去的学科归属,还是从现有的系所建制、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现有行政管理教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模式单一,其表现是突出的政治学取向性。尽管依托政治学发展行政管理学教育的确有一些优势,而且这种取向模式还可以继续发展下去,但单纯或主要是这种取向将会很成问题。因为行政管理本身是一种必须由多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等)高度复合支撑的交叉领域,因而行政管理教育应体现出多学科取向以及与它们的复合取向的共存性。就目前来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借国家学科调整的东风,尽快实现行政管理教育的多模式发展。除了继续办好已有的政治学取向模式外,还应该发展管理学取向模式(罗自刚,1998年)、经济学取向模式,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取向模式(陈振明,1999年)等等。

此外,在教育模式上,我国还要注意学习国外大学学院型与专门培训机构型、理论知识型与实际应用型、学历型与公职资格型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经验(薛澜、彭宗超,2000年)。各类教学主体均可以参照他国他校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己的优势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②高层次专业化发展。面对上述诸多崭新的挑战,行政管理教育必然要向高层次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这种高层次专业化除了要重视扩大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外,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注重以在职公共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教育。政府公务员以前的专业背景往往复杂多样,进入公共管理部门后就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统合训拣。特别是目前中国公务员队伍庞大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很难适应上述未来发展的需要。1997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达530.7万人,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为297.9万人,占总数的56.1%,具有大专学历的为232.7万人,占总数的43.9%,其中大专学历的178.2万人,占总数的33.58%,具有本科学历的52.65万人,占总数的9.92%,具有硕士学历的仅1.88万人,占总数的0.35%(季明明,1999年)。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学业学位的教育。这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无疑又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

③现代化发展。信息革命所导致的网络社会的出现能给我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行政管理教育中可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体制转型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程,更能促使传统行政管理学理论范式与方法体系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进而带动整个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

面对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实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必须根据现实及未来需要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优化他们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只有这样,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历史的飞跃。我们相信,只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尤其是我们自身行政管理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面对挑战,把握好机遇,勇于改革和创新,我们就一定能拥有行政管理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怡昌、许又惠、徐理明主编。行政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

[2]郭济.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建设及其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0,(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8-184。

[4]鲍静、左然总策划.中国行政科学研究和教学机构通览[R].北京: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络部,1996。

[5]黄达强、刘怡昌主编.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1996/1997年度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置或备案的普通学校本科专业名单[J],中国高等教育,1997,(5)。

[7]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1999年颁布)[E],第二章第5条第1款。

[8]徐中奇.为中国行政学长远发展培养复合型行政学硕士[J].中国行政管理,2000,(3)。徐中奇、吴瑞坚.报考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问答[J].中国行政管理,2000,(6).

[9]罗自刚.对行政学学科归属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

[10]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J].政治学研究,1999,(1)。

[11]季明明.国家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途径——论我国建设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行政管理,1999,(3)。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8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 300222)

摘要: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深刻理解科学与工程、实施与发展的关系。高效能的实验室建设是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追求的方向。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动手动脑,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指导实验室建设,但在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的管理体制方面仍然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

关键词 :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教育体系;教学模式;定位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56-04

作者简介:杨霖(1963—),女,辽宁铁岭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资产管理。

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实验室管理最初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范例进行的,自2001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统一管理,改由教务处负责并一直延续至今。然而,这类管理方式并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及技术市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新方式。

实验室管理模式应以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基础,无论选择哪种管理模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学校实验室建设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校通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综合投资,增添了几千万元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几十个新型实验室,其中包括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影响或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实验教学内容枯燥、陈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我校一些实验教学内容,如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多,自主设计性、自主创新性及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少,一些课程的实验甚至几十年不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学生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地抄抄数据,或把书上的结论照抄一遍。这样的实验教学既谈不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严谨学风和科学态度。

实验室相对封闭,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各实验室考虑的是仪器设备自己用着方便,同时又疏于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虽然具备一定的高、精、尖的先进设备,但长期以来实验室使用相对封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缺少和脱离市场调节带来的后果。当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进入市场调节阶段时,就会消除各方面与市场经济不协调和不适应实验室管理的方式。这样就能够克服一方面投资不足,有些基础实验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设备闲置和重复投资,使得设备利用率低,造成资源、资金的极大浪费的现象。

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只减不增 实验教学管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自主研发改造得不到重视,与理论课授课教师相比,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难度相对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严重影响了实验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另外,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再进修的机会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资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

实验教学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 实验室工作只有工作量统计,没有工作质量考核,没有仪器设备维护、日常管理、实验室建设等考核。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如下几点。

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双高”人才方面走在前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与发展,这仅仅是表象而非实质性的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发展长远规划,缺乏实验教学课程时代性,就会有低水平重复性的验证性实验,而缺乏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其结果是知识与技能的停滞不前,包括我校在内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已从个案发展到普遍,贯穿于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对市场适应性的匮乏,对技术发展时代性认知的短板。对于学生而言,未能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校共有15个实验实训中心,下属实验室149个。有的院系不经教务处批准,随意增减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归教师个人管理。这些做法导致实验经费的浪费及实验仪器的分散。与此同时,实验室规模较小、环境差,专业课实验项目开设不规范等现象比比皆是。一方面,一部分实验设备闲置,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一部分仪器设备则数量相对不足,使用频繁,损坏报废频率较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实验室功效的合理发挥。

实验室建设缺乏长远规划,仪器设备投资效益不高 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严峻的工作,必须与学科建设规划相协调。实验室建设应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要有明确的实验室规划建设目标。目前,我校仍有部分学院未能切实按照教育部有关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安排实验教学计划,与学校学科建设联系不紧密,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单纯以个人意愿而定,导致实验资源未能充分实现共享,使用效益低,整体布局也不尽合理,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实验室管理的发展趋势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对市场经济的贡献率,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发展决定着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它定位于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定位于时展的需求,脱离了时展性,脱离了技术市场的竞争性以及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能动性,就会窒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求实验室管理与时俱进,达到服务于全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对于实验室内部而言,更需要实验室管理方式的创新与更新,面向技术市场,面向经济发展,面向新技术企业,面向新的科学发展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和支撑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技术技能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地发展。这既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支撑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立足点。

要从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出发,建立综合性学科实验大平台,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开设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发挥实验室经济效益,形成实验室资源共享的高等教育联盟实验室。实验室平台综合化有利于开设更高层次的科研性实验,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优生优培,服务于校企合作,服务于科研院所与学校的合作,服务于社会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化的实验室管理是对实验室管理的科学规划与安排,这就要求实验室工作细化,实现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与时俱进,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同进步,要与科学实践前沿一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高层次、高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与时俱进地学习和实践当代科学技术与工程实践知识,化科学理论为生产力,提高机械加工技能,提高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提高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全面开放实验室实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普及化,更加有力地推动市场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包括合理使用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合理分配实验室用房、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新时代的实验室要实现信息网络化。为加强学术间交流和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应建立高速快捷的实验室管理网络系统。要建立实验室高等职业教育联盟,提倡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先发展,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开拓实验室资源,建立实验室档案,进行实验创新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只有这样,高校实验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养高技能、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

对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在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前提下,为了培养支撑国民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与一线生产企业相互协作,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再从实践中回到课堂上实现手脑并用,从而培养出高技能、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与企业大力协作,请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技术骨干,使其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产业带头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军人物,以适应产业行业发展,探索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之路,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浪潮。当前是科学技术的变革时期,切实着力于发展和开拓,使实验室成为新技术变革的创新场所之一。要使企业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两条路并存发展,拓展竞争,共享全社会技术优势,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的梯队,加快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资源和人力储备,应是我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下一步的发展之路。

第二,实验室改革是实验室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验室本身就是改革和技术变革的场所,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实验室必须适应新的技术变革,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浪潮,从体制上适应现代新技术发展和企业的行业发展,要通过顶层设计、底层监督,约束与倡导新技术实验开发,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从传统的“三级管理”模式,即学校——学院——系(教研室)的管理模式中剥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室。在加强体制监管、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的实践中,提高全体实验室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体制建设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要在体制创新中,在实验室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上,实现企业与高校“对接”双赢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就要求实验室建设必须建立基础平台和基础设施,这样新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实验室建设才能有效运转,重复投资的现象才能被消除,因此,实验室必须面向市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作为企业和高校对接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第三,改革实验室用人机制,在安全和体能的保障下,倡导“学生工时制”的发展,实验室用人与学生高技能培养必须面向市场,在有条件的实验室建立面向企业的对接平台,实现实验室的企业车间化管理,以工时和工件完成的质量为报酬,向“勤工俭学”发展,这样可打破现在高校学生在社会上打工的恶性循环,引领学生打工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直接对接市场和企业的条件下,完善学生用人用工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勤工俭学”,使得既学以致用,又能得到劳动报酬,激励学生的现实利益和学习干劲。要在法律上完善用工制度,完善安全保障制度,以实际工作场所和工作车间锻炼学生的高技术职业技能。当经历实践工作的学生走出高校大门的时候,他们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走向市场经济竞争的主战场,成为行业和产业的主力军,成为开拓产品新天地的一代新的高技能的建设者。

第四,实验室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它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培养国家在各个阶段发展与建设中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在这样的资源发展下,带动和满足我国现在和未来经济建设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具有创新的面向未来的新型的实验室建设体系,要建设对全社会开放的、适应经济技术发展的、具有技术创新精神的实验室。

第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开展职业教育的实际生产工作,充分认识知识创新来源于生产实践,来源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来源于科学实验。实验室建设要以实践是检验学习能力与发展标准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完善实验室建设,这是体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要坚持学习职业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坚持严格的实验室制度和管理,坚持科学的实验室发展。

第六,全球化的实验室建设是培养“世界人”的高技术人才基地,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需要高技能人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国家交流已经成为现实,我国每年涉外经济技术合作都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在异国他乡,为实现人类的经济全球化工作在矿山、油气田开采、机械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的一线岗位上,他们运用自己所学服务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这样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的人才资源。这就要求加强实验室的战略储备,以“产、学、研”及高技能实现实验室的快速跨越式发展,以稳定发展和快速培养实现新型实验室建设。

综上所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验室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所学校的门面,实验室建设必须追赶时展的潮流,在新技术创新发展的浩浩荡荡的浪潮中,推动世界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我国现代和近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在继承和发展中借鉴成功经验。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革命浪潮中的新型实验室创新建设,用新技术武装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开创新时代、新形势下以“中国制造”为使命的高等职业教育,打造创新型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基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新一代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和高等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萍萍.刍议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2]陈大鹏.建立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高校办学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3).

[3]郭月霞.论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冯鸿周.浅谈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问题[J].实验室科学,2006(6).

[5]李伊荇.浅谈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不足与完善[J].实验室科学,2007(5).

[6]郑兴福.深化实验室管理改革为培养人才服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2).

[7]郑兴福.实验室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

[8]董国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

[9]白志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8).

[10]刘树郁.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

[11]张明高.实验室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

[12]曹爱文,江立文.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13]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

[14]刘辉.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刍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8).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9

关键词:后福特主义;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体制与机制;互动机理;复杂关联

作者简介:付海兰(1964-),女,贵州石阡人,铜仁市工业学校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彭吉黔(1965-),男,贵州思南人,铜仁学院纪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梁成艾(1970-),男,贵州铜仁人,贵州铜仁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荣达教育资助基金2013年度课题“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编号:RDZY13029),主持人:侯长林;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贵州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编号:14ZD004),主持人:彭吉黔;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4GH060),主持人:喻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3-0071-05

一、问题缘起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非凡的发展成就,但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这一点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透析这些矛盾与问题,大家会发现,导致这些矛盾与问题产生的根源或多或少地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等的掣肘有关。虽然中国政府已加强了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建设改革的力度,可这种改革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却可以从“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中探知一二。

“福特主义”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葛兰西,他首先使用“福特主义”来描述一种基于美国方式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福特主义危机”的不断深化,一些调节学派的学者在基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观点。这些学者认为“后福特主义”是一种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经济发展模式。[1]认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注重个性解放和自我生成价值取向的自组织系统的鲁棒性为理论建构基础的,它遵循的是政府、雇主和工会通力合作的扁平型的劳动组织结构,强调既能实现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之需求又能满足员工个性化发展之愿望的大规模定制式的生产方式,重视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互信伙伴关系的构建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这一以“个性解放和互信关系”等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与21世纪中国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许多构想与愿望不谋而合。因此,切实厘清“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互动机理和机制改革之间的复杂关联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二、“后福特主义”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体制改革的互动机理

经济和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对劳动者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及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和劳动过程生产效率的提高等途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突显职业教育的经济促进功能。而经济则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教学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变革发展体制等策略来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进而彰显经济的教育价值。经济与教育之间的这种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客观要求教育必须与经济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后福特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走向消弥的大气候下,其决策管理体制的“扁平化”、经营销售体制的“定制化”、激励创新体制的“市场化”等特征给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建设创造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该工作的有效展开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影响。

(一)“沟通合作与服务导向相融通”的倒塔状管理格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管理体制建设的新取向

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沿承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呈垂直状”的管理格局。这一管理格局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却与市场经济时代“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所追求的职业教育管理新格局不大合拍。“后福特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其管理体制追求的是一种“团队合作、有效沟通、高度信任”呈扁平型的新型管理格局。这一新型管理格局主张在管理主体上要通过合作与沟通等途径,建构“政府、雇主和工会”三元合作型的组织管理新方式;在管理权力上要通过鼓励基层一线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方式,建立起“基层、中层、高层、决策层”四层互动型的权力分配格局;在发展动力上要通过努力改善职员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等策略,建立“高技能、高质量、高工资”三高融合型的发展动力模式。

“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这种“团队合作、有效沟通、高度信任”呈扁平型的管理体制新格局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等经济发展特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外在表征。这一表征要求职业教育不断通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帮扶等途径来促进“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管理体制新格局的和谐共生。而为了促进这一和谐共生之管理体制新格局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则应紧扣“统筹发展”这一关键抓手,尽快建立一种“以服务为宗旨、以沟通为途径、以合作为方式、以信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双赢为目标”的呈倒塔状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因为这种倒塔状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扁平化管理理念的外在表征,它切实反映出了市场经济时代二元化经济结构消弥趋向对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性需求,是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管理体制改革的科学取向。

而要建构这样的一种管理体制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首先应在管理主体上通过合作与沟通等途径,努力创设一种“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多元合作型的组织管理新方式,以此来突显国家领导机构在“宏观政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等宏观政策方面的领导作用、地方行政部门在“就业安置、经费投入”等中观策略方面的管理地位、城乡教育单位在“教育年限、办学层次”等微观措施方面的主导角色、企业经营组织在“实践课程开发、人才标准制定”等人才培养领域的主体作用、学生实践群体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素质提升方面的主体效应;其次应在管理权力上注重突出企业实体和学生群体的管理地位,积极创设一种“政府统筹、企业参与、学生主体、学校主导”四位一体型的权力分配新格局,借以形成一种“上下沟通、分集结合、服务导向”的倒塔状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再次在发展动力上应通过“高涵养、高技能、高切合”三高型专业人才的不断供给来提升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进而将政府推动型的传统式职业教育动力发展格局逐渐转变为“企业主体、政府主导”联合推动型的发展动力新格局,并最终通过以上新格局、新体制等的圆满创设来保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的达成。

(二)“市场导向与人才驱动相结合”的联动型发展格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学体制转型的新方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开始解体和整体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形成的以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也开始发生变化,[2]以“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等为典型表征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走向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主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力量。鉴于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一“后福特主义”化的特征,自然对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提出提高的要求,并最终影响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进程。

前面已经提到,“后福特主义”是一种以个性解放和创新进取等为核心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健康高效发展需要一个结构合理、运转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来为其导向、需要一个创新意识强、进取精神浓的企业发展情境来为其保驾、需要一个“市场导向、技术创新和人才驱动”型的生产运作方式来为其护航。而这一机制的形成、情境的创设和方式的建构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的影响,而要想通过人的因素来促进“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则少不了职业教育的功效。为此,应立足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办学体制的改革为抓手,紧扣“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三个需要”之发展理念,从办学体制建设之权力结构、运行机制、行为目标和组织结构等要素入手,切实加大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改革力度,努力创设一种“市场导向与人才驱动”联动型的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新格局。

具体来说,一是要把握好办学体制的权力结构要素,按照投资收益的原则切实处理好政府、企业、受教育者和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充分发挥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种“政府领导、企业主导、受教育者主体和职业教育机构引导”类的互助协作、整体联动型的办学权力新格局;二是要把握好办学体制的运行机制要素,从激励机制之市场需求与个性完善整合驱动、调控机制之市场动态与政府宏观整合驱动、决策机制的合作沟通与民主集中整合驱动、信息机制的市场供求与自我挖掘整合驱动四个方面来建构一种“风格多样、主体多元、形式多变、路径多向、内容多异”的多元化办学体系;三是要把握好办学体制的行为目标要素。办学主体的行为目标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建设的灵魂,要通过市场竞争和人才驱动等途径来努力达成政府、企业、受教育者和职业教育机构等办学主体的各种诸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个性完善、科学进步、事业发达、生活圆满等行为目标,使各办学主体的行为目标能按照各自的投资意向尽可能得到圆满达成;四是要把握好办学体制的组织结构要素。[3]要按照投资收益的原则,灵活运用市场竞争这一杠杆,充分释放企业、行业及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设一种校企联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主管理的新型办学组织结构,进而形成一种“市场导向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政府领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行业协会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受教育者主体与办学机构引导相结合”的区域协调、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三)“批量生产与个性定制相配合”的交融性经营格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培养体制创新的新路向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4]等弊端,这种人才培养体制不但不适应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的发展需求,而且还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明显不合拍。资料显示,“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践行的是强强结合的新水桶理念和市场导向的人才驱动观念,以期通过定制化的批量生产模式、个性化的弹性销售途径、多元化的产品表征方式、合作化的经营发展策略、创新化的技术推动路向等渠道来突显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和市场的竞争性特征,最终达成企业与顾客双赢的目的。

而要想达成“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所追求的企业与顾客双赢型的发展目标,就必然少不了职业教育所提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帮衬的效用。而要想使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出这一整体优势,则需要从城乡职业教育互动协作、整体发展的角度,以职业教育之培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科学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步伐,理性定位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应有功效,积极创设一种“批量生产与个性定制相配合”的交融性人才培养新格局,借以切实保障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改革目标的达成。

具体来说,一是要切实把握好“需求导向”的市场发展理念,在兼顾学科完善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与教学、招生与就业等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不断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二是要切实把握好“后福特主义”之“批零兼顾”的发展理念将“后福特主义”的“批量生产与个性化满足”兼顾的生产模式创造性应用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来。在区域规划、专业设置、招生比例、办学规模、班级设置等领域切实履行“批零兼顾”的发展理念,通过大班型与小班化层级的设置、长线型与精湛性专业的融合、紧缺型与普适化招生的兼顾、特色型与大众化发展的调适、落后区与发达地规划的协调等途径,不断使规模化与精英化、集团化与个性化、粗放化与集约化等协调发展思想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三是要切实把握好“后福特主义”之“动静结合”的发展理念,将“后福特主义”之引进人才与改善情境等动静结合的发展理念灵活运用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去。通过包括人才交流市场的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形成、人才创业情境的创设、城乡资源的合理匹配等内容在内的培养体制的改革来促进城乡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和教师工作情境的不断优化,进而不断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人才培养体制建设呈现出一种“批量生产与个性定制相配合”的交融性发展格局。

三、“后福特主义”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机制改革的复杂关联

考虑到体制与机制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在教育体制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而变化时,其关联伙伴―教育机制也必然会随之而发生悄然变化,并逐渐通过资源整合、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复杂关联的不断表征来突显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价值。

(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沟通”基点的组织领导机制建设是“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扁平化”管理架构的内在需求

在“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组织网络创新等路向来详细地追踪消费者的行为趋向并予以及时反馈。正是由于这种以“及时生产”为核心发展理念的信息和技术共享网络平台的存在,不但有效增加了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团队的自,而且还清除了企业内部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等职能相分离的等级制障碍,实现企业内部协调信息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范式的转换,使在这些部门中工作的任何员工,不需要经过等级制的纵向渠道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其他部门的信息,最终使整个企业的管理结构呈现出典型的扁平化特征。[5]“后福特主义”的这种以信息和技术共享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扁平化管理架构要求其员工具备先进的组织领导理念、精湛的策划谋略能力、娴熟的沟通协作技巧、深厚的信息技术功底,而这一扁平化管理架构所需求的依附于员工身上的那些诸如理念、能力、技巧和功底等素养都需要通过职业教育的努力来加以铸就。但当前中国城乡二元对立严重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却与“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扁平化”管理架构的要求明显有出入。因此,很有必要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角度,努力创设各种有利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和谐情境,通过变革职业教育组织领导机制等路径,切实转变以往那种垂直命令、计划调配式的组织领导理念,逐渐树立起“顾客至上、宾至如归”的服务观念,充分发挥各办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尽快建构起一种以真诚服务为宗旨、以坦诚沟通为根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勇于创新为动力的组织领导新机制,使各办学主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借以增加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进而在各类称职人才的源源供给中确保“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扁平化”管理架构的理性需求。

(二)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共享”内核的资源整合机制建设是“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弹性化”生产理念的外在表征

“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遵循的是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导向发展规律,为了达成其通过追求消费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来突显自身竞争活力的愿望,其一定会在充分尊重顾客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以互信关系的建立和共享理念的认同为依托,凭借弹性网络化的生产模式,将各中小型企业的智力、财力和物力等优势资源组织整合起来,形成强强合作的“新水桶”发展格局,并最终达成边际效应最大化的效果。“后福特主义”的这一以互信和共享为内核的“弹性化”生产理念要求其员工具备良好的互信底蕴和分享情结等综合素质,而这一良好的互信底蕴和分享情结等综合素质的养成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实现,但中国当前的这种城乡职业教育不和谐的发展局面明显不利于这些综合素质的养成。故鉴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当务之急应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切实加大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力度。要通过资源整合机制改革等路径,综合考虑城乡双方的资源优势及整合条件,积极探索城乡职业教育之间课程与教学、招生与就业、实习与实训、资金与设备、师资与技术等优质资源的整合方式和共享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建构一种以互信和共享为生存内核的资源整合机制,进而充分彰显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效应,借以切实彰显“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弹性化”的生产理念。

(三)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外包”表征的经费投入机制建设是“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合作化”经营情境的根本要求

“后福特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尤其重视对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产领域进行资金投入,至于那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联不大的劳动过程或生产领域,则主要采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转包、外包等途径多渠道来进行融资,借以减轻企业的资金流转压力。“后福特主义”的这种以转包、外包等为经费投入形式的合作化经营情境要求大家在着手城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对关联到城乡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应想方设法加大经费投入比重。而对那些与城乡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直接关联不紧凑的招生与就业、考核与评价、实习与实训等领域,则可以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办工厂、集团化、股份制、董事会等互利互惠形式,通过转包、外包等融资途径,多方面筹集资金来保障其顺利发展,并最终通过多方合作来建构成一种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以切实保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需求”驱动的市场运作机制建设是“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定制化”营销策略的现实需求

“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很注重通过对顾客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来进行分析,以归结出不同顾客阶层的消费习性特征和个好表征,并根据顾客的不同口味和个好来定制企业自己的营销产品,从而使企业以溢价优势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后福特主义”的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经营策略迁移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市场运作机制建设领域,则要求城乡职业教育应扣紧市场发展脉络,在仔细分析和准确归结出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多元化愿望的基础上,凭借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这一“晴雨表”,通过“校企合作、校办工厂、集团联营化、定单培养式”等途径,在办学理念转变、管理模式更新、经营方式变革、课程教学创新、考核评价转型等方面紧密结合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努力建构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不断彰显各市场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进而切实保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质量的提升。

(五)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之“通才”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是“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之“岛链式”用人标准的本质反映

“后福特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践行的是精益生产理论。精益生产理论注重通过各种工作轮训将企业员工培养成能自我管理的多技能型“岛链式”劳动者,以期减少监督管理、质量控制、维护清理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工作岗位。[6]“后福特主义”的这种以追求多技能“岛链式”劳动者为目标的“生产岛”型的用人规格对城乡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人,其教育质量的优劣最终要通过劳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职业能力来加以彰显,这就是说,人的职业能力结构是判定职业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后福特主义”生产岛型的用人规格要求城乡职业教育在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校企联办、定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世界级工人”、称职的“应用型工人”、优秀的“创业型工人”、熟练的“多面手工人”以及敏捷的“信息化工人”,使“世界级、应用型、创业型、多面手和信息化”等通才型、岛链式评价标准成为城乡职业教育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最终以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来保障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井上宏,钱秉刚.智慧与创造的经营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8.

[2]陈大红.基于就业导向的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5):38.

[3]刘占山,孙琳.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17.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篇10

一、职业教育受我国经济转型期多重挤压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仍然是无序运行,普通教育的理念充填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97年后,除了《职业教育法》,一部分省、市、部门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外,总体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教法法律制度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包括:职教办学机构管理办法、职教拨款和经费筹集制度、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职教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等),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据。(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各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如政府支持的专项研究,政府对制度的建设的迫切感、使命感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不够等。从管理法规,到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管理机构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取向、所采取的措施等,既保留计划经济由政府包办“计划驱动”的那一套,又有新时期市场经济产生的“需求驱动”那一套,还有转型期“计划、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等等。

由上述原因可见,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虽然对照搬苏联50年代的经验有反感,但又对现代市场经济不理解,把资本主义30年代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其管理行动往往是投机的。职教机构的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师资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他们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他们欣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鄙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试验;他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对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式教学不适应或看不起。

3.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不可能一日之间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取代。这就存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取代的转型过程。鉴于职教理论水平的有限与对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的了解不够,没有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高水平的设计,难以与区域产业和目前管理以及今后发展所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合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许多师资对之甚少了解或毫无接触,对国际规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不熟悉,当然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谈不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教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职教不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还在灌输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则这种职教当然是落伍的了。三是我国职教的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应了职教环境;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教学现还未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5.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转型期,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目前,应重点研究经济国际化中引发的高、中职教育与国际接轨问题,特别要注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人才国际化”两大问题。职教机构要以国际眼光来培养人才,为增强我国各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服务,实现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全国各地参与国际竞争也将逐渐扩大。以广东为例,进出口占全国40%,大量企业不仅从专业,而且从素质上;不仅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而且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户,都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质量都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来增加竞争力;用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既将之作为营销手段,又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制度。为此,这些行业、产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意识,而且应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才能。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竞争相比,国内行业、产业、企业间的竞争更趋火热,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从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变成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必须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优胜才行。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除了给受教育者“竞争”意识教育外,同时应教会他们掌握尽可能新的技术、知识、工艺还要注意技术文化的养成和创造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多重挤压下的转型期职教,目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1.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80年代引进西德“双元制”到90年代引进“CBE”,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一些职教机构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的盲目性、教条性,缺乏科学思想。下面仅就发展型态进行分析。

实用型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成立80多年,是影响我国现代职教时间最长的学术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职教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伸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陶行知以乡村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注重劳动教育、因材施教并提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思想。实用主义的影响,在80?90年代我国职教中有一个口碑是“管用、实用、够用”。这个口碑在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这个“口碑”本身又是缺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程和准确科学根据的模糊的、可塑性过大的职教型式,在90年代,逐渐被模块式课程思想所取代或淡化。

特色型

80年代初,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推荐,率先在华东、东北等工业发达地区推广。这个型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合作关系。在该时期计划经济还未完全被市场经济取代时,职业学校与就业企事业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所实行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分配,不存在失业问题。在当时企业生产科技变化不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比较长,突出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式训练)所起的作用明显,对当时生产条件下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校与企业的关系的改变,科技发展使职校职业技能训练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逐步缩短,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对职教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元制所需求的像德国那样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合作关系在中国缺乏其文化背景、法律基础和社会支撑,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难于全面推行。尽管如此,“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双元制模式经过中国式的改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符合四个合作关系条件下的中等职教,还在继续试验。

工专(师专)改进型

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逐渐由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些中心城市大学,从师专文、理科专业中派生出一批高职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普通本科教育思想和本科教材、课程的痕迹相当明显。有些已经办出了职教特色(如有名的上海电机专科学校、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惠州大学等);有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脱胎出来,分不清“高职”与“高专”。

模块型

90年代,各地又引进世界银行推荐的加拿大CBE模式。这个模式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应。受教育者根据个性选择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块课程学习,教育机构也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来选择课程模块,达到预定的“能力要素”。CBE较为科学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无疑比“管用、实用、够用”进步。CBE产生于60年代。鉴于该时代科技发展,经济发达水平的限制及CBE主要以中等职业岗位为对象,对制式训练和科技度不那么高、变化不那么大的专业教育比较适合,许多高、中等职校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飞进时,对信息产业、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不适应。有关专家认为,CBE模式在有选择的使用在某些传统专业、制式专业或科技度不那么高的专业,经过改造创新、有较大的发展意义,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应采取“基础型”型式。

基础型

以综合大学职教学院为代表的以培养高职本科和高职研究生的试点院校,在研究世纪之交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产业“现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后,注意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未来人才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强调职校教育的奠基作用,强调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注意处理好长短期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的关系,注重于较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职业群、技术群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本科、研究生高职人才培养的先河,代表着我国职教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缺点是对高层次高职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与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职教特色,还未有完善的、具说服力的、循序渐进的,有突破性的经验和实例,有待于下一步探索、定型。

多元整合型

一些学者在研究了普通教育“学科、学术本位”教学和职教“能力本位”教学后,从大职教的观点(普通高教是广义职教的一部分,专门教育是重要的职业教育,狭义职教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管理型人才的教育)出发,认为,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含量的不同,素质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论是普教专业或者是职教专业(狭义的),不论是普教职业化或职教基础化专业;或者各种介于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专门教育专业(如律师、农艺师、医生的法学、农学、医学等有关专业),不要刻意去强调普教、职教的特色;不要刻意去划分某一种训练是职业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专门教育??而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舍。

问题是,是否由于某些介于普教与职教(狭义的)之间专门人才的教育问题,就去否定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统一规律和特性呢?在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探索其客观规律对它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对专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须对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课程采取对应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教学要求,不能将广义职教的理念与狭义职教的理念借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各个职教机构已经逐渐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中清醒过来,企图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问题是还有一批同志在盲目的照搬与硬套之宫,不去研究这些模式的精髓,长处、短处、适用环境,从而使办学实践走弯路,阻碍了职教改革的健康发展。

2.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问题单纯计划经济时代,职教专业的产生是根据国有企业、事业的需要布局,并仿照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派生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展与市场经济的产业和发展,转变了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份(根据97年统计公有占43%、私有21%,其余为乡镇企业和外贸、合资企业),也改变了职教人才需求的组成格局;随着经济建设的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份额的增大,职教各类、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职教根据行业、产业变化的专业设置也随人力资本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中,计划调控有时显得无所做为,有时又受办学单位利益驱动的左右;市场调控中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场、缺乏论证、预测、造成决策错误,一方面是过份短视,听任利益的驱动。“热门”专业: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出现了“紧缺??一哄而上??过剩??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是教育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对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把握不好所付出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