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优秀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01:41:49

音乐优秀论文

音乐优秀论文篇1

修海林,中国音乐史学家、音乐美学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1952年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1983-1989;2006-)、中央音乐学院(1989-2000)等院校。中国音乐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会理事。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绍兴文理学院蔡元培艺术学院院长。曾兼任《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长期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二届艺术顾问。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美学以及音乐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音乐学论文百余篇,曾有学术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任“八五”课题“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副主编、“九五”课题“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丛书》主编、“十五”课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主要负责人之一。担任《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乐类”特邀编纂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国家重点项目)、《中华美学历代文库》“乐论分部”主编(北京大学“985”项目),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华名著要籍精铨》、《国学通览》等辞书撰稿人。

撰写的主要学术著作与教材:《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1997年再版,1991年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999年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美学通论》(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乐妓史》(合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3年台湾版,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看得见的音乐:乐器》(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2004年台湾版);《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006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小学艺术课程与教材》(师范司审定专业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音乐学之统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大学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郑祖襄,中国音乐史学家。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音乐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委。1952年生于上海,籍贯杭州。1978年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读书,1983年毕业并留院任教。1986年获讲师职称,1990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4年至1997年任音乐学系副主任,1995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调入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长年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从中央音乐学院到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分析、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专业论文写作等。培养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十名。由他领头的教学团队所教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现已被评为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他本人所教授“中国古代音乐史”全套课程被超星学术网站拍摄制作后在网站放映。

迄今已出版个人专著五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华夏旧乐新证》、《华夏旧乐新探》、《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发表学术论文、音乐评论、学术综述等近百篇。其中,《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读参考书,并被日本学界翻译成日文公开出版。《中国古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出版,已为全国各地多所高校教学所采用。

音乐优秀论文篇2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文化古老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多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历来是独具一格的,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族音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传统不是一尊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传统离它的源头越远,它膨胀的越大(黑格尔语)。可见,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东西,而是不断发展的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如果不吸收外来的先进的因素和优秀成果,也会阻碍自己的更新与发展,对弘扬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不利。

在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曾引进“学堂乐歌”,使音乐成了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引进了欧洲近代音.乐体系,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从而培养出不少优秀的音乐人才。但也因此忽视了对我们自己优秀传统音乐的研究,导致很多误区。不少青少年学生因不愿了解从而不懂得我国传统音乐中的许多精华,误认为中国的乐器没有外国的先进;误认为中国没有像样的音乐理论,视西方的.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从而形成“重西轻中”的错误思想。这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民族优秀传统音乐的弘扬发展,更严重的是大大助长了盲目崇洋,丧失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消极精神。

其实中国是一个文化古老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多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历来是独具一格的,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民族音乐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体系。我国民族音乐的许多规律、法则是西方音乐理论包括不了、解释不了的。比如,西方的音乐理论认为:二度音程的结合是不谐调的,但我国南方的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却常常用二度音程的结合,形成一种非常协调悦耳的声音。

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只属于自己而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独特性。譬如我国南方的侗族大歌就别具一格,1986年应法国邀请,有九名农村的侗族姑娘组成的贵州侗族民间和唱艺术团在著名的夏乐宫歌剧院演出,轰动了巴黎,法国各大报纸均大加称赞。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海外如此风光,我们身在芝兰之室却不闻其香,岂不可悲。再如,我国北方世代传承的锣鼓曲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那娴熟多变的鼓点和其它乐器出神人化的切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若取其进人学校,比奥尔夫的节奏训练会更胜一筹。

当然,任何传统艺术都是在不断发展之中,但真正有成效的发展无一不是根植于浓厚的传统之上的。屹立于世界交响音乐之林的《梁祝》不就是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富有浓郁乡土味的越剧音乐吗,列为世界名曲的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不也取材于内蒙民间小曲么。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必须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而国民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摇篮,在这个领域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音乐教师要自觉地创造条件,通过课内外的各种方式将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灌输给学生,另外在普通高校里开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选修课,有意识地多介绍民族传统音乐,提高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让大学生们知道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优秀论文篇3

办刊特色:

本刊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著名音乐家们为繁荣我国艺术文化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而构建成的艺术文化传播平台而举办:中外名家艺术大讲堂。将平面媒体与娱教互动结合的方式,在于为爱好艺术的有志之士,提供一个与国内知名艺术专家全方位学习、交流、展示的空间,并将其打造成为继《艺术人生》、《百家讲坛》之后国内第三个与著名艺术专家、学者接触的精英品牌。“举艺术名家之力,兴艺术教育之火!”是我们全力办学之宗旨。理念是学习、交流、传播、发展!以学习为基础、以交流为中心、以传播为方式,以发展为目的,本着对艺术的传承发扬精神,为爱好艺术的学者们打开学习之门,培养创作新人,给有梦想有才能的未名者创造成功的机会,为能更多的发掘出潜在的优秀艺术人才及作品。

目标群体

艺术创作的人 创作精神的人 谈论艺术的人 享受精神的人 敢于创新的人 关注音乐的人 爱好音乐的人

发行渠道

主渠道:全国各大书店、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音乐专业院校)、邮局征订、报亭等特殊渠道

共赢传播:央视娱乐栏目合作、央级音乐电台、多家网络联盟、明星官方fans网站、唱片公司、星级写字楼、高档娱乐休闲场所、度假村等。

主要栏目

    封面人物:音乐人物、艺人新秀等音乐人才!美术书法名家、教授!让更多人了解到你的风采!体会到你的优越!

    谱乐声音:各院校及广大音乐爱好者词曲原创作品展示台,让“伯乐”看到你的存在,让优秀作品为更多人共享交流,词作可寻谱者,谱乐寻找佳词的互动平台。

    校园沙龙:展示校园最新动态、招生、活动资讯,各大院校“名师高徒”专访,校园留言,让师生之间更为了解!

    资讯:选登各影院、剧院上演信息,专辑发行等文艺快讯!

    音论乐坊:音乐类相关评论,内容涉及音乐研究、科研成果,介绍学习乐器的方法、挑选、保养等专业文章,音乐历史解析、音乐现象评论、音乐理论创新,品评音乐风格,分析中外音乐差异,影视歌曲、戏曲、艺术歌曲、西洋歌剧等作品赏析、评论类文章及音乐创作过程等相关音乐专业文章!

    执教文坛:相关教育类、文学类评论解析文章,内容涉及音乐、艺术类教学教育浅析,文学评论等教育类文章!

音乐优秀论文篇4

本刊讯由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歌剧、舞剧、音乐剧优秀剧目展演于2006年11月30日圆满结束。此次展演共有18台剧目参演。经评委会认真严格评审,最终评出优秀剧目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优秀组织奖2个。获奖名单如下:

歌剧、音乐剧组:

优秀剧目一等奖(3个)

野火春风斗古城(总政歌剧团)、大三峡(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星(广州歌舞团)

优秀剧目二等奖(3个)

雷雨(上海歌剧院)、杜十娘(中央歌剧院)、冰山上的来客(新疆歌剧院)

优秀剧目三等奖(2个)

娘啊娘(山西运城市文工团)、八女投江(哈尔滨歌剧院)

舞剧组:

优秀剧目一等奖(3个)

红河谷(江苏省无锡市歌舞团)、红楼梦(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天边的红云(上海歌舞团)

(其余略)(新)

“2006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

提名揭晓

“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是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系列活动”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牵头主办的“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从发出征集启事到截稿历时半年,其间共收到应征参赛作品7340件。与此同时,中国音协还邀请部分词曲作家进行委约创作。所有作品通过专家从初评、复审到终评的认真评审,共评选出获提名奖歌曲88首。这些歌曲将于近期录制出版,向全国广泛推荐和听取反馈意见,并将作为“全国少儿歌曲演唱大赛”的必唱歌曲,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直播推广。届时,主办单位将依照听众和专家意见各占50%的比例,最后评出获奖作品。(倪珍)

中国音乐学博导论坛开设

为交流、总结全国音乐学博士点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音乐学博士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中央音乐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两院音乐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音乐学博导论坛”拟于2007年4月在南京举行。

本次“论坛”是我国音乐学博士学位教育的首届博导盛会。“论坛”研讨主题包括:交流各院校博士教学的情况和经验,探讨各个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音乐学博士教学与各院校学术梯队建设及音乐学学科的未来发展;音乐学博士生导师自身的学术素养、师德和学风建设;与博士学位教育、博士点建设及音乐学研究相关的其他问题。

上海乐坛五位指挥家获赠金指挥棒

2007年1月28日,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市民普及音乐会品牌“星期广播音乐会”迎来创办25周年、恢复举办50期的纪念日。主办方在27日、28日两天集中推出包括音乐会、多媒体音乐讲座、乐迷沙龙等系列纪念活动。28日,陈燮阳、曹鹏、张国勇、王永吉、张洁敏5位指挥家一同亮相庆典音乐会,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并携手潘寅林、王之炅两代著名小提琴家,为“星广会”25周年的庆典献上了经典名曲。音乐会上,主办方赠送给5位指挥家“金指挥棒”,表彰他们在推广普及经典音乐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轻音乐学会更名为中国大众音乐协会

2007年1月28日,中国轻音乐学会在京召开新闻会,正式宣布:经文化、民政部批准,原中国轻音乐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大众音乐协会。更名后的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将团结全国从事大众音乐活动的业内人士,保护本行业的合法权利,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音乐事业。逐步建立中国大众音乐创作、表演、理论研究、教育、出版、宣传、市场、国外交流等方面的综合体系。中国轻音乐学会原领导班子将成立筹备小组并准备在时机成熟召开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代表大会。(梦启)

上海交响乐团启动音乐季

刚刚迈入2007年,上海交响乐团又将启动新音乐季。从今年3月起,该团将在指挥陈燮阳的带领下,组织国内首次规模最大的交响乐慈善巡演。此次巡演由“上交”和招商银行联合主办,后者将赞助上海交响乐团2007-2008的音乐季,并支持乐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本次巡演将途经武汉、重庆、成都、西安、郑州、济南、天津、沈阳、广州、南京10个城市,所有巡演收入将捐赠给儿童艺术事业。

柴科夫斯基音乐大赛将首次以网络形式播出

音乐优秀论文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 西部开发 生存选择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这里我就从这些音乐遗产生存、保护、发展的角度入手对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及贡献,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何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

一、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和贡献

我国少数民族不仅有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而且有卓越的音乐创造才能。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十分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方面,少数民族音乐对汉族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汉族音乐的发展又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的繁荣。许多少数民族音乐家为汉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藏族贵族登者班爵在中原学习汉族音乐,并将扬琴、笛子、二胡、京胡等乐器带到,使汉族音乐广泛流传,同时也促进了藏族古典音乐的发展。

总之,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音乐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少数民族音乐遗产的价值及保护的重要意义我国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都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如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中的木卡姆,回、土、撒拉、裕固等族共有的“花儿”,以及深深根植于西部各少数民族之中的独特曲艺音乐文化等。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对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载歌载舞,是维吾尔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舞蹈技巧丰富多彩,集体舞的队形组合、步伐步态,双人舞中的摇肩动颈、闪转腾挪,单人独舞中的叼花顶碗、模拟动物等,形态各异,变化层出不穷。

木卡姆是维吾尔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街小巷、茶馆饭铺、村镇集市,驴车上、驼队中、篝火边,都飘荡着木卡姆的旋律。她更与民俗仪式息息相关,木卡姆的乐声起处,都是吸引人们聚集的地方。年轻人在木卡姆的乐声中喜结良缘,走过苦难的人民也在木卡姆的乐声中长眠于一生热爱的沙土中。木卡拇伴随着维吾尔人的降生、成长、死亡,与维吾尔人民生死相依。

“花儿”是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陕西宝鸡以西、四川阿坝一带及部分地区,深受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裕固等民族喜爱的一种高腔山歌。这支由人民自己栽培的民间艺术之花,已深深融入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与西部各族人民情感相系,血肉相连,成为各族人民田间劳作之余、休息嬉戏时、旅途之中表达喜怒哀乐、抒发个人情怀、寄寓相思之苦的最佳方式。

面对如此丰富的“花儿”音乐文化,我们更要继续发掘、保护好现有的和蕴藏在民间的原生态形式的花儿资源,传承好各少数民族传统的和优秀的“花儿”,使原汁原味的花儿艺术永远根植于各民族之中,又要积极引导“花儿”向大众化、现代化、产业化方面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花儿”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使根植于各民族文化沃土的“花儿”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让这朵扎根民间、源远流传的民间艺术奇葩根深叶茂、灿烂芬芳、飘香万里。

三、现代社会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上上世纪下半叶我们遭受了一场全民族的大劫难,在“破四旧”极左口号的错误引导下,优秀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遭到了灭顶之灾!于是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中断、消失、消亡、被遗忘……每日都在发生着。面对这一严峻现状,我们要调动全社会各界力量,要让全社会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提高社会各界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营造有利于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社会氛围,共同参与到抢救、挖掘、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中去。

1.加强合作,树立资源共享观念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博大深厚,保护发展工作任务艰巨,单靠文化部门的力量很难担负这一伟大又艰巨的使命,只有联合各界,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深入文化、深入时代,才能进一步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放眼社会,树立资源共享观念,加强社会科研机构、院校、协会、学会的横向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搭建民族音乐遗产保护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科合作、沟通与交流,在时间基础上进行思考、概括、总结,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解决保护和发展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2.鼓励投资,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保护发展工作要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投入。面对许多濒危的、急需抢救和保护的民族音乐遗产,财政专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所以要调动个人、集体、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投资民族音乐遗产保护项目的积极性,促进民族音乐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发展工作。鼓励企业、公司投资开发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不断增长,让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活”起来,融入新时代、新生活,找到新位置,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政府资助,创办各类讲习所

少数民族中有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他们精湛的技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政府应通过生活资助和技艺传承资金资助的方法,帮助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大师创办音乐、舞蹈、曲艺等各类讲习所,使喜爱民族音乐文化的青少年,能够有条件集中在讲习所里,接受“原汁原味”的艺术传习,使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所以,只有加强社会各界的联合与合作,依靠人民,依靠群众,才能调动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积极性,赢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自觉的良好机制,积极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音乐遗产保护发展工作。

音乐优秀论文篇6

《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人事,探讨音乐理论,挖掘音乐新人,展示音乐成果为宗旨。40多年来,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得了众多业内权威专家的首肯。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全新改版,由单月刊变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为全铜版纸彩色印刷,开本为国际大16开、页码为128页,读者面向音乐从业者和音乐爱好者;下半月刊为黑白印刷,开本为国际大16开、页码为128页,读者主要面向音乐研究者。杂志面向全国发行,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采用多元化、市场化、合作化的模式经营。

栏目介绍

新版《黄河之声》将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系统的栏目划分、更精美的页面制作面向读者,并为您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平台和展示自我的空间。将开设以下固定栏目,长年向音乐爱好者和从业者征稿:

上半月刊:

封面报道:以推介音乐界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音乐新人和与本刊签约合作发展的专业人士及团体为主,每期以8到20个不等的版面,对封面人物进行独家新视角专题报道。

网络追踪:对近期音乐艺术界发生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进行整和式报道。

红色宝贝:与“红色财富在线”共同推出“争做红色宝贝,构建健康网络”全国评星晋级活动,每星期以10到20个不等的版面,对2至5星接别之间的红色宝贝进行择优式集体报道,以红色宝贝的生活照、荣誉证、自画像作文和与音乐有关的成长故事作文为主。

中国鼓:报道中国鼓乐最新事件,宣传优秀鼓乐团队及个人。

原创歌曲:择优刊发原创歌曲。配发作者简介及照片。

词林新花:择优刊发优秀原创歌词,配发作者简介及照片。

青春宝贝:展示青年人风采,塑造具有时代气息、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排头兵。

新生代:以宣传乐坛新人为主,全面塑造形象,新人发展的助推器。

地方音乐:宣传地方戏曲,介绍戏曲艺术家,对大型曲艺活动做跟踪报道。

艺术鉴赏:展示书画作品的平台,并对书画家做详细介绍。

领军人物:对音乐艺术各领域有突出贡献或有极大影响的人物进行全方位立体报道。

人物特写:对有实力的歌手和艺术家进行全方位的独家报道。

特别报道:以独特视角报道音乐新作,追踪音乐事件。

红色艺术家:与“红色财富在线”共同推出“做红色艺术家,出红色艺术品”全国作品网络展示晋级评选活动,对德才兼备的音乐类红色艺术家,进行个性化独家报道,并对其作品及艺术风格组织专家和观众读者进行评点。

音乐团队:用新手法、新角度对优秀的各类音乐团体进行独家报道。

下半月刊:

音乐研究:邀请音乐界权威及专业人士,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论探讨,配发作者简介及照片。

音乐教学:邀请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及中、小学音乐教师交流教学经验,配发作者简介及照片。

原创歌曲:择优刊发优秀原创歌曲,配发作者简介及照片。

词林新花:择优刊发优秀原创歌词,配发作者简介及照片。

音乐文化:邀请音乐界权威及专业人士对音乐文化进行探讨。

世界音乐:邀请音乐界权威及专业人士世界名曲及其演奏、演唱等方面进行探讨。

讲师论坛:刊发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讲师与音乐有关的论文。

研究生论坛:刊发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各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与音乐有关的论文。

音乐优秀论文篇7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高职教育;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30-02

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一线专业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他们的积极作用。可是这些技能型人才接受的人文素养教育明显欠缺,对他们将来进一步提升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产生了影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为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既有良好技能,又具备人文修养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情况分析

1.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基层技术工作人员的重任,很多院校大力开展应用型技能教育,与就业市场相结合,以一线工作技能为导向,进一步调整教学手段和内容,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可是社会在不断发展,对高职学生的综合实力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技能方面,同时在人文素养方面也同样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2.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情况分析及具体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不如本科院校,学生的文化功底普遍较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不高,人文素养情况不容乐观。高职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其中包括较高的政治觉悟,一定的知识储备,正确的审美标准,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紧密结合,才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大力度开展实用技能教育的情况下,不能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高职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民族音乐文化对高职学生素养提升的意义

1.高职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根据课题组对《运用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素养的机理研究》155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高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喜欢音乐。可是谈到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在高职学习过程中接受民族音乐教育的情况的时候,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不识谱,他们只是单纯地听音乐,而且基本是听流行音乐,占总调查人数的66.45%;另外,喜欢民族音乐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30.32%,相比流行音乐少了许多。学生们接触民族音乐教育基本是在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其中小学开始接触的占56.77%,初中开始接触的占25.16%。之后接触到民族音乐是偶尔从电视中听到,所以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少之甚少,在高职学习过程中,除了音乐专业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是不会接触到民族音乐教育的。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而且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也缺乏民族音乐的课程,所以高职学生在校三年的时间里,几乎很少学习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

2.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高职学生素养提升的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重视不足,以至于大大影响了高职学生的综合实力。人文素养中以德育为首要内容,学生的德育教育除了从思想政治课里学到外,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职业技能课程之外非常有必要开设的课程,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并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寓教于乐”的优势,通过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来提高高职学生的素养是学生乐意于接受的良好方式。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当中反映的真、善、美,以及朴实的道德观念,都能够指引学生如何加强自身的德育修养。其次,优秀民族音乐还蕴含了很多民族的风俗及特色,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另外,民族音乐积极乐观和轻松抒情的风格,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文化的同时,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无论是面对学习,还是未来的就业,都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三、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素养提升的途径

1.国家教育部门的引导。教育部门可以通过明确规定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需要掌握的或应该接受的内容,将优秀民族音乐作为一项普及性的教育内容,就如同大学语文等课程一样,要求高职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必须有过民族音乐的学习经历,并达到基本了解和可以初步评析的要求。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认可运用优秀民族音乐来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提升到与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作为毕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完善学生人格作为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

2.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转变。高职院校要认识到人文素质对于今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更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和引导。技能是硬功夫,就业是硬指标,那么人文素质就是融入社会的剂。是否能够长久顺利地在社会上工作生活,是否能够对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要看其人文素质的高低。高职院校必须转变目前一味追求就业率的教育观念,虽说技能是就业的保证,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人文素质才是持续良性发展的保障。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观念转变为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一起抓,而且是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不能只以说教等生硬的方式来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完善人格的形成,道德观的树立,审美标准的建立,都不是教条的方式能够达到的,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行。优秀民族音乐是学生愿意接受的,而且教学过程当中既是一种享受,也能达到素质提高的效果。在音乐当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和正确的引导,都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3.学生自主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自身的认识和主动要求学习的热情对于将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提升也是非常关键的。学生是否能够建立起学习的热情,是其学习效果的关键。学生如果能够明确人文素质这个“软实力”对于他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就会提起对这方面素质提高的热情,在热情的驱使下,会更乐意主动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演唱演奏,而是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深刻理解当中的奥妙,才能让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更为高效地发挥其作用。

四、高职院校将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素养提升的策略

1.将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纳入学生学习课程。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充分发挥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作用,最直接有效的策略就是在高职院校中将民族音乐课程纳入学生学习的范畴。根据不同情况,对课程进行安排设置。把民族音乐课程作为职业素质基础课,让学生都能在低年级的时候接触和了解优秀民族音乐,同时对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和提高的学生,可以开设专门的选修课,让学生继续研究学习。普及教学和深入教学相结合,在高职院校构建起科学的民族音乐课程构架,让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基础课应以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验,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对中华民族优秀音乐的传承也是极其有利的。

2.组建专门音乐师资队伍。在非艺术类的高职院校,因为不开设相关课程,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或者教师力量薄弱,所以为了适应教学工作,应该配备专门的师资队伍。在基础学部专门成立音乐艺术教研室,让专任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根据学校的学生数量和规模,计算出应该配备的音乐教师数量,择优选拔,保证教学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师资队伍还要承担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以及学习效果的分析,根据学习情况做好教学改革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3.开展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活动。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的文化氛围,是对教学的促进,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的催化剂。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能够让校园充满民族音乐气息,配合课堂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也接受熏陶。不定期地举行名师名家的讲座,并且是开放式的讲座,让有意愿的学生都能参与和学习。用名师名家的威望,以及他们的专业水准,提高民族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举办相关的综艺比赛等活动。用比赛竞技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比赛持续时间可以相对延长,分阶段分场次进行,让学生可以保持着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也让校园中持续着一种特殊的氛围。活动的互动性要强,无论是参加表演和竞技的学生,还是作为观众的学生,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感,这样才能达到整体素质提高的效果。在高职院校中普及和推广优秀民族音乐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良方,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的有效途径,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今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刘鹤.高职院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与方法[J].职业教育,2011,(6).

音乐优秀论文篇8

武秀之将西洋美声发声法运用于河南戏曲发声的改造研究,用独创的思维,把她的声乐教学理念深植于中原大地文化沃土上,她的这一实践前所未有,具有开创性意义。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生前对“三结合”教学模式在豫剧发声方法的优化研究方面也寄予了希望。

“三结合”模式的出发点是吸收音乐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三结合模式从声乐学角度而论,是指将“《茶花女》(代指西洋美声唱法);《白毛女》(代指民族歌剧唱法);《七仙女》(代指我国的传统戏曲唱法)”三种唱法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构建一种演唱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唱法”。事实证明,培养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声乐表演艺术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三结合模式思路进行的声乐教学,是有效的艺术尝试。

从具体内容上说,“假声位置真声唱”源自武教授在理论实践方面对中原地方原生剧种声腔技巧和西洋发声技巧的有机结合。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地方戏大省,河南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蒲剧、大弦戏、二夹弦等地方剧种,戏曲资源极为丰富,然而由于多用一本嗓或用二本嗓演唱,形成了剧种固有的声腔概念,音域范围和音色明显受到个人声音条件的限制。通过收集豫剧演唱谚决和分析量定,武秀之从中研究戏曲本体规律,找出它在声乐评价体系范畴中歌唱机理方面的缺陷,最终目的是存其优势,打破局限,用于声乐教学实践。作为“假声位置真声唱”这一方法论的直接实践结果,武秀之曾为国内乐坛培育出一批不同类型的优秀歌唱人才,使自己的美学理念得到了实际直观的印证。

针对招收的戏曲演员,在教学中,首先利用中外音乐鉴赏课和声乐技巧课,向学生传送不同风格的中外声乐作品的资料信息。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是教师在课堂上总结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形态和其特有的审美特征。这是进行文化营养的重要手段。这一教学过程,既是积累音乐文献的学习过程,也是对原有声音概念进行的改造前的干预。这个过程,卓有成效地影响着被训练者对原有歌唱方法的批评调整意识,同时也影响帮助了他们对目的声音评价标准的理解。

针对戏曲演员声带重机能特征过于明显,共鸣位置偏低,共鸣腔不够通畅等普遍性问题,“假声位置真声唱”特别强化假声位置(高位置)状态连接的腔体打开带动的声带重机能的共鸣运动――这也正是“假声位置真声唱”的实质所在。而这一方法,所借鉴的正是西洋美声唱法系统的发声训练。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选择部分中外声乐作品演唱学习,逐步适应掌握新的发声技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戏剧梅花奖得主、豫剧青年表演艺术家小香玉的成长。小香玉入学前是豫剧演员,1985年考入河南大学音乐系。经过“假声位置真声唱”的训练之后,学习尝试接触了多种风格歌曲和歌剧的演唱,其音域得到了较好的扩展,艺术驾驭能力明显提高,演绎角色跨度更宽了。

发声方法的改造仅仅是改造了声音乐器本身,也即声乐技术层面,如果对音乐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以往戏曲特征的经验上,势必会对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来障碍,改造后的歌唱方法仍然不能体现出演绎优势,因而通过中外作品的排练,达到各种音乐风格的再学习和实践。《茶花女》、《卡门》、《江姐》、《草原之歌》、《拷红》、《音乐之声》等中外经典作品,都是武秀之带领学生选排过的作品,这个环节衔接了经过转换改造的发声技术和音乐风格表现之间的落差。近年他们先后完整排演了歌剧《第一百个新娘》(主要演员:孙伟国、陈贞:1988年演出于河南大学大学及郑州剧院);原创歌剧《叶子》(编剧、导演:李水;作曲:周雪石;主要演员:王志辉、李艳秋、黄慧慧;1990年首演于河南大学,1990年11月被选为文化部举办的歌剧节参演剧目,并获文化部颁奖及中央广播电台二等奖);原创豫剧《走出一线天》(作曲:耿玉清;主要演员:盛红林、黄春华等,此剧获得1998年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原创音乐剧《中国蝴蝶》(编剧:居其宏;作曲:周雪石:主要演员:盛红林、黄春华等,1999年11月14日首演于郑州文化m)。

作为这一方法论的直接实践结果,武秀之教授曾为国内乐坛培育出一批不同类型的优秀歌唱人才,使自己的美学理念得到了实际直观的印证。空政歌剧团男高音歌唱家孙伟国1985年考入河南大学音乐系跟随武秀之教授学习,之后他成功塑造了《木兰诗篇》、《悲怆的黎明》、《八女投江》等大型原创作品中的角色。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陈淑敏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她1990年考入河南大学音乐系,入学前是豫剧演员,主演过多部豫剧作品,曾获戏剧梅花奖,经过武秀之老师“假声位置真声唱法”训练后,为而后艺术道路的拓宽准备了良好的技术保障。除了豫剧的演唱,陈淑敏在多部歌剧中饰演过主要角色。因在音乐剧《白莲》中饰演女主角白莲,她荣获第1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歌剧类),成为了双“梅花”得主。

向传统戏曲文化学习,又是三结合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我国原有的声乐教育的体制,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互相隔绝,其积弊首先在于造成了唱法的单一,使美声不包含民声,民声远离美声;其次造成了表演上的单一,只能唱而不善于表演和舞蹈。而依照现有的声乐教学体制,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也基本上是两个专业,在专业学院多半是两个系。而仅限于戏剧圈内的戏曲唱法与民族唱法更少往来,与美声唱法更是“鸡对鸭讲”。如何将不同声乐的美学理念相互融合,正是武秀之教授在教学中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传统戏曲讲究的是“唱、念、做、打、舞”和“手、眼、身、法、步”,学院声乐教学系统欠缺的恰恰是对我国优秀传统声乐表演体系的有效借鉴。只重发声技巧的“唯发音技术”成了学院声乐教育的普遍现象,很多学生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时中国元素风格诠释难以到位。不仅吐字不清,作品组织凌乱,舞台表演没有章法,角色塑造更是无从谈起。武秀之教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建设性地提出了学生必修戏曲表演课程,有意识的对学生规定相应的戏曲学习演唱曲目,并聘请戏曲表演专家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戏曲唱段和身段的指导。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学习中国传统表演体系的精髓,同时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教育。

毋庸置疑,重视多种表演技巧的有机结合、开放吸收,是“三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的学术观。

经过6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武秀之科研成果最早在1985年9月27日接受首次学术鉴定。在认真审查研究报告和观看学生演唱汇报表演后,来自国内的11位音乐家、声乐教育家、表演艺术家时乐鳌⒊淘啤⒐睾淄、常香玉、万昌文、王秉锐等做出结论认为:“此项民族声乐专题科研实验工作,在我国声乐界教学和实践上 是有一定创新的重要意义的,获得的成绩是可贵而显著的,对于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此后的1986年2月22日,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河南大学增设“民族歌剧”专业,设置了“三结合”的实验教学基地;同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全国第一个民族声乐硕士授予权授予河南大学,进一步加强“三结合”声乐表演的理论研究。

1987年4月13日,时任副部长的贺敬之亲临河南大学,观看“三结合”教学科研成果汇报后评价说:“作为你们的观众,非常高兴,演得好,教得好!我是慕名而来,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洋嗓子、土嗓子的争论很久了,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听了你们的汇报,我觉得在我的心里头难以解决的问题,好像有了回答。你们的情况事先我听到一些介绍,我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好,你们走上了很正确的路子,取得了成绩,前途光明!”

1989年11月2日,以“假声位置真声唱法”为主要训练手段的《声乐教学改革与民族歌剧专业的创立》成果,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997年元旦,文化部领导率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领导、专家教授,在河南大学民族声乐研究所――郑州马砦观看了“三结合”教学汇报。同年元月14日在北京举行了座谈和研讨会。

1998年7月18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下发豫宣文[1998]21号文件:《关于推动“中国声乐学派”在我省创建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研究所的师生员工,尤其是武秀之教授根据同志关于声乐演唱‘三女合一’的设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艰苦条件下,克服了很多困难,以巨大的艺术勇气,广泛继承、借鉴中外优秀唱法和声乐教学成果,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声乐研究,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声乐训练和演唱方法――‘假声位置真声唱法’。……我们希望我省的文化主管部门尽快采取措施,把我省的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任何新创事物都会有其发展、完善的过程,武秀之教授的教学在得到社会一定认可度的同时,也引发一些争议。譬如有业内人士认为,“三结合”模式产生的声音形态弱化了艺术的个性特征;“假声位置真声唱”的发声技术的科学性尚不能得到充分证实,等等。来自社会的争议说明了这种有别于以往的艺术经验带给人们思想的撞击,它把“三结合”模式探索当初相对封闭的活动状态引向社会不同方面共同讨论研究的层面之上。这恰恰有利于新生事物的生长,同时也给“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艺术院校扩大招生,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三结合”模式培养出的复合型声乐人才,在竞争激烈的艺术人才市场,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前景值得期待。

首先是音乐剧市场。从音乐剧诞生以来,以时尚元素和较好的视觉观赏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众多的剧院团体对它梦寐以求。我国许多在生存边缘挣扎的院团,渴望这种新型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共存的舞台剧能为自身的发展带来转机。但是,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缺少能歌善舞的音乐剧表演人才,而“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与之所需求的复合型表演人才目标所契合。

其次是严肃歌剧市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演出风格的框定,严肃大歌剧对于表演艺术诸元素的综合性要求。然而即使如此,“三结合”演员在表演、台词及舞蹈等方面的优势依然能帮助他们在这个市场中拥有相当份额。

不可小看的还有乡村歌剧市场。虽然,目前这种歌剧形式的发展还不充分,但由于政府的提倡和群众的迫切需要,一个广阔而诱人的乡村歌剧市场正在孕育和形成当中。乡村歌剧的特色就是讲究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载歌载舞、能演能说,而这一点也是“三结合”人才理想的用武之地之一。

观照军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音乐工作等等方面的文化建设需求特点,适应性较强的“三结合”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竞争优势显而易见。

歌唱艺术自古就是不断融合发展而来的艺术。武秀之教授的声乐艺术创新探索,正是符合艺术规律的躬身实践。小香玉现象、陈淑敏等人的出现,所证明的不仅仅是“假声位置真声唱”的教学方法论的可行性,“三结合”模式声乐教学还为进行艺术表演的个体拓展了理想实践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时代文化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音乐优秀论文篇9

虽然电影、电视剧、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对戏曲艺术有不可否认的冲击,但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优越的现代传播工具,能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听到优美的地方戏音乐唱腔。这对于开展戏曲音乐教育,推动戏曲音乐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有很多剧目中的优秀唱段,通过广播电视,观众和听众都能看到或听到艺术家的演唱,在欢乐的节日里,工作之余,劳动之后,人们不由自主地哼上几句,以此陶冶情操。

从另一方面讲,时代在前进,文艺在繁荣,艺术门类在增加,人们在多种艺术环境的影响下,各有所好,各有所求,由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但无论如何,对于地方戏音乐来说它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替代不了的,就象照相机替代不了绘画一样。它将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地方戏的优秀唱腔,是经过多少年代、多少艺人的实践改造、继承和创新,多少观众所承认并且已经成为这个剧种的精华和支柱,我们只能通过学习、继承再给它锦上添花。切不可盲目地、不负责任地随意扔掉。相反应该用严谨的态度,精心的构思,用最科学的作曲手段和演唱方法,合理巧妙地去运用,用最佳的伴奏技巧去表现。不少优秀的作品的成功就在于此。现在很多青年人对地方戏的音乐和唱腔本来就不熟悉,分不清剧种和板式,特别是传统唱腔更是陌生,在对原有优秀唱腔陌生的情况下去欣赏新创作的所谓新的作品,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困难。总之我们戏曲音乐工作者在创作时一要考虑剧本,二要考虑演员,更要考虑观众。有些少部分唱腔音乐设计者拿出的东西演员学起来下了不少力,演唱费了不少劲,其结果老观众听不惯,新观众不喜欢。也有的上了电视、电台,而观众听了什么印象也没有。有些剧目剧情发展本来已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而通过唱腔却使这个情断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下力不讨好”。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在广大观众中影响很大,收视率很高,对弘扬地方戏音乐艺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在参赛的曲目看,还是不够丰富,包括近年来获奖的地方戏,里面创作的优美、流畅、新颖容易传唱的唱段也不像过去那样多了。我们的作品要想博得人们的欢迎,戏曲音乐工作者首先要在音乐理论基础扎实、地方戏音乐知识丰富的基础上,多了解姊妹剧种、民歌、曲艺、器乐以及现代各种音乐,兼收并蓄,紧密同演员相结合,广泛征取意见,经过反复演唱修改,才能被人们所喜爱。要使作品既不脱离优秀的传统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也并非达不到。对于不适宜人们所需求的东西(如某些陈旧的较庸俗的程式、曲牌及唱腔),有的我们则应毫不可惜的把它放在研究、保存的位置上去,对于有价值、有利于地方戏发展并被大众所喜爱的优秀传统地方戏音乐,我们则应更好的运用且给它注入新的东西使其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这一点上,《倒霉大叔的婚事》、《香魂女》、《老子·儿子·弦子》等剧目的音乐做得就不错,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声乐器在我国也迅速得到人们的广泛爱好和重视。在电影、电视剧、歌舞、音乐会等方面的运用已经普及,地方戏也不例外。有的同志对电声乐器在地方戏方面的运用产生了疑虑,一是担心破坏传统,二是怕“变味”。经过众多的实践证明,电声乐器介入地方戏伴奏,对其音乐的发展是一个新的尝试,如运用得当,设计合理,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个问题从地方戏的乐队发展史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音乐工作者把优秀的戏曲音乐、唱腔用电声乐器、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相结合进行演奏及伴奏其效果很好。但这些大都是在音乐会和演唱会上运用,而在戏曲舞台演出上的实际运用,远远不够,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例如:电贝司携带方便,音色优美厚实。电子合成器音源音色丰富,可弥补戏曲乐队管乐及弦乐不足的缺点,各种声音效果使地方戏音乐表现更加完美。在伴奏中用弦乐音色的和弦长音托腔,能使头把弦跟腔一包到底的做法加以改善,象歌曲伴奏一样使唱腔更加突出,吐字听起来更加清晰。我们可在保持地方戏音乐主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在配器和乐队应用上广泛的吸收优秀传统的及外来的、现代的有借鉴价值的东西,来丰富地方戏曲音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

对于地方戏音乐的重视问题,直接影响地方戏的发展。这些年来,有些文艺团体在戏曲音乐的创作及乐队的建设上往往重视不够(有些文艺团体在经济力量方面也确实困难)。古装戏是那几件乐器,现代戏也是那几件。购买一件新型乐器那将是很难的事,更谈不上对演员、乐队以更严的要求去学习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了。孰不知音乐在地方戏包括所有戏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地方戏音乐,重视音乐人才的培养和乐队的建设。

音乐优秀论文篇10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内涵及审美特征

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神韵及审美习惯,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今音乐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包括中国幅员内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各种民歌、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多种内容与形式。诚然,在多民族聚居的文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从旋律、调式、节奏、曲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各民族的个性气质。但从总体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以下共性特征:第一,旋律中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旋律构成,自古以来都是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发展、不分主次的。且旋律的发展与作品的曲式结构紧密结合,总是在同一乐思下发展、变化,一脉相承。第二,调式系统以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为基础,调式转换较为自由。第三,和声构成大多以线型单旋律为主,但在少数民族音乐中也存在着丰富的多声部音乐。第四,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布局的审美特征一致,讲究平衡、叠进、对称、呼应。

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曾不断交流、融合外来的因素,但总是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和韵味,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散发着东方古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且历久弥新。

国外音乐教育发展回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均将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摆到了首要的位置。一些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在增进国际间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简称ISME)就是其中之一。在过去半个世纪,国外音乐教育不断发展进步,不同的历史阶段主题各有侧重。

上世纪50年代,国外音乐教育以多元文化观为主题,提倡尊重各民族的音乐,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在1958年召开了主题为“促进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音乐共同发展,并以此作为国际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一种手段”的ISME第三届大会。会议倡导,应对全世界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并尝试去理解它们,欣赏它们的优秀作品。大会给国际音乐研究和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为音乐的多元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6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意识”的出现,1963年ISME召开了主题为“音乐世界中的东方和西方与音乐教育”的第六届大会,强调世界音乐应该真正被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流、理解和欣赏。大会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社会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70年代,ISME在里斯本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保留本土音乐传统、构建民族音乐体系、开设民族音乐课程的计划,并建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对全球不同地区民族音乐资料进行搜集,以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课程的开设。80年代,ISME在第十八届大会上提出了“音乐教育的世界性观念”的主题。90年代,ISME第二十届大会确立“享受世界音乐”的主题,其公议的主题发言为“音乐民族学与世界音乐教育”,将民族音乐与国际音乐教育紧紧地连在一起,为新世纪国际音乐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综上所述,半个世纪的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突出体现了两大特征:一、始终坚持国际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的特征;二、注重保留不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

中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的音乐教育,始于19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提倡兴办“洋学堂”设“乐歌”课,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几代音乐教育家的艰辛努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变革,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已从初创、探索阶段逐步发展完善。回顾中国音乐教育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阻碍了对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阻碍了我国新时期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

首先是文化观念的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ISME的活动,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一元论”、“传统落后论”、“汉族中心论”等不正确的论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认为欧洲音乐文化是先进的,欧洲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我国的音乐文化是落后的、难登大雅之堂的。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出现了偏差和失衡,在音乐教育体制中普遍存在着“重西轻中”的现象。

其次是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一元论”等观念的影响,无论是音乐院校的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无论是理论课、实践课还是欣赏课,在课程设置上均以欧洲音乐为主,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只占有极小比例,并且普遍缺乏除欧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以外的其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课程设置,致使受教育者对除欧洲专业音乐以外的其他音乐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汲取其营养为我所用就更无从谈起了。

再次是社会舆论引导的问题。在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如匈牙利、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等,新世纪音乐教育的主题是:从音乐教育做起,维护本国家、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按照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观点来说,就是让儿童自幼用音乐的母语来歌唱。在我国,近年来不断有有识之士再三呼吁要重视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应用民族音乐的乳汁哺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要靠社会舆论进行更有力、更广泛持久的积极引导和宣传,从音乐教育做起,促进祖国的下一代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热爱,从而肩负起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对学校教育中发展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思考

纵观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国内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要想建立起民族传统音乐基础上的、融合世界上一切进步音乐文化的、崭新的21世纪的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充分体现民族传统音乐的特征是基本的起始点。

第一,构建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观念。教育界应及时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继承和发展我国多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正确对待并加强对全世界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构建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观念,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努力与国际音乐教育协调发展。

第二,构建、完善中国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完善中国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应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开阔视野,充分吸纳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使中国音乐教育既与国际音乐教育多元文化观念一致,又能体现中国音乐教育的特色。其课程的知识结构系统既要体现完整性、系统性,又要体现阶段性、可选择性,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改进、优化教育模式,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教育者应深刻认识到,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在概念、创作理念、创作行为、文化目的、人格表达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性,应积极开展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不断完善构建中国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专业音乐教育和公共音乐教育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增加传统音乐教育的比重,充实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编写优秀教材,通过不断完善、优化的音乐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其通过新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学策略得以继承和弘扬。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与革新,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逐渐走向成熟,进入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接轨的关键时期。我们回顾、比较国内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发展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探讨中国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道路,对于更新教育理念、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作为音乐教育者,应志在通过音乐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维护本国家、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更好地担当起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本文为河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关新(整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学会座谈会纪要》,《中国音乐》,1997(1)。

2.刘沛(译):《ISME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1997年ISME第22届世界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