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0:03:41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引入案例教学成为当前高校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应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遵循案例的生动性、通俗性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比例相协调的原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教学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应用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较为单调、呆板,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2月,、教育部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引入案例教学成为当前高校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探讨案例教学的应用原则对于更好的搞好教学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关于案例教学实践的回顾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即从意见对

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作为现代教学方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是由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德尔于1871年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由于其鲜活性、启迪性、针对性、直接实践性的鲜明特点,在法学、管理学、部门经济学等教学中广泛应用。1980年前后,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逐渐在我国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医学类以及其他许多应用学科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随之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开始推广,如上海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主任黄伟力教授在2000年就提出:案例教学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2001年海南大学钱伟量教授的《邓小平理论概论案例教学研究及教学案例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两课”,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批判和决定事物的能力为目标,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真实的事件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把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变传统的单向信息沟通为全方位的多向沟通,它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不仅符合我国多用启发式、少用注入式教学法改革的要求,而且对于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养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关于案例教学实践的原则

随着案例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的达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应当积极探讨在案例教学的应用中注意遵循的原则。

2.1案例的生动性、通俗性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完整而严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较强,单纯使用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若辅以案例教学,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如果片面追求案例的生动性、通俗性,追求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活跃,忽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抛开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则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在于它的思想性,必须用课程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案例是表象和思想的切入点,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遵循案例的生动性、通俗性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案例的应用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针对教学的特点,针对课程特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展开,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内容为主线来应用案例、组织材料,不能追求那种只是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不能简单地堆砌案例,更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而牵强附会地拼凑案例。应用案例前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其重点问题、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在选择使用案例时,要注意思想性、政治性,选用的案例要恰当、典型,既要与形势、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又必须与有关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相关联。透过案例表象揭示蕴涵的内容,挖掘精神实质,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背后所揭示的客观世界的真理和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

2.2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比例相协调的原则

在案例教学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比例过小。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之后,刚刚引出案例说明、佐证、引申基本教学内容时,而教学时间却即将结束,没有充裕的时间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另一种是比例过大。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传统教学法和电化教学、现场观摩、社会调查等其他教学方法,大量的案例列举,甚至搞案中案,把政治理论课上成案例课、故事会,让知识服务于案例,使学生沉迷于案例,偏离案例教学法的实质和本意。不仅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致使师生无法针对案例进行充分的阐析、讨论和评价,学生无法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内,教师应有的引导、启发作用也无从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把握,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严重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案例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时间的安排。要保证学生能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有时间对案例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一般现象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以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的比例,案例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比例一般不宜超过三分之一。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以系统讲授为主,通过对教学中难点、疑点、重点、焦点问题的阐述,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消化课程内容,案例教学只能作为系统讲授的辅助方法,而绝不能把政治理论课教学变为纯案例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从具体教学目的出发,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它们互相结合、取长补短。既要重视案例教学法,又要重视其他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如果不顾教学内容的特点,一概用案例教学,忽视其它方法的运用,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案例,并注重情境启发和典型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和提取出案例中所包涵的基本原理,要处理好应用案例教学和采用其他教学法的关系以及案例与教材的关系。要把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案例与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的教材结合起来,既不能让案例脱离教材,也不能用案例代替教材,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性、知识性、主动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较好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2.3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教学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从理论上解决学生的深层次思想认识与信仰问题,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成的科学思维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明确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历史使命和功能。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过量、片面引进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腐败和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虽然可能会暂时产生一些轰动效应,增加新鲜感、新闻性和煽动性,但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甚至影响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从而严重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原则

高中政治课自身所固有的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高中政治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性、思想性、科学性、具体性等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它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它贯穿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始终,并决定着高中政治教学的方向和质量。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我们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不断创新,采取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使高中政治课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既要联系实际以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又要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说明实际,达到观点和材料、理论和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理论联系实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1.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高中政治知识的根本途径对学生来说,高中政治课本上的诸如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等理论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和学生的直接经验有很大的不同,在学生面前它并不是以实际的、具体事实的形态出现的。学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除了要认真学习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时间、条件等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所以,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时,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对高中政治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学好高中政治课,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事实上,高中政治课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而要完成这项根本任务,不可不讲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国内外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各个方面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实、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如果理论脱离实际,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抽象概念,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所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更不可能把这种科学理论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只有认真贯彻这项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高中政治办学方向,更全面地发挥高中政治课应有的作用。

综合上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像其他学科那样要影响到学生的知与不知,或对知识会用不会用,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信仰、品德、行为等整个人格的塑造。可以说,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政治教学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贯彻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高中政治课的政治方向。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方法

1.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统一

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掌握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和联系性,使理论和实际相吻合,做到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种联系才是抽象理论和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比如,在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二节的教学中,讲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知识后,就要有机地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只有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才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的轨道上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总之,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中,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统一,做到理论和实际的内在协调,这样才能逐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给学生带来更直接的认识。

2.注意防止并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倾向

经过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注意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并努力去克服这种倾向。具体来说,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教条主义,主要表现为罗列条文、死记硬背,既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起来枯燥无味、空话连篇。久而久之,学生觉得厌倦,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教学中的经验主义,主要表现为不注重钻研大纲和教材,教师没有深入钻研和创新的精神,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思想上保守,这样学生不仅提不起兴趣,也失去了政治教学应有的功能。可以说,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错误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这种教风和学风,危害极大。所以,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防止并克服这种倾向,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时刻留心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动态和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说明实际问题,更好地达到高中政治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3.注重联系实际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联系实际,要在确定知识点后,考虑联系什么实际,需要准备什么实际材料,以及如何去联系,联系到什么程度。否则,就是盲无目的地联系实际。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逐课、逐节、逐框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安排。也就是说,在理论联系实际时,要时刻把握联系实际的目的。比如,讲授高二年级第一课第二节第三框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个知识点时,就要考虑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准备好有关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的事实材料,在讲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时,把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及其关系融汇其中,使讲解达到相互交融的程度,使教学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联系实际,才能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另外,在联系实际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求实精神。通过这些,有

效地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学容.高中政治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探索[N].学知报,2010(03).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3

一、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研究概况

以中国知网(CNKI)?槠教ǎ?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地位的相关期刊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以2006-2016年这十年间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为检索词,分别进行“主题”、“篇名”、“关键词”的高级检索并进行总结。

在2006-2016这十年间一共检索到的关于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论文大约有63篇。其中约有32篇论文涉及到了“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的研究,并且论文作者也明确表明了自己对于此问题的观点。其次,本文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到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著作的研究,没有限定具体时间范围,而是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原理出发对知名学者相关著述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总结。主要参考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陆庆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孙其昂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陈秉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罗洪铁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著作。

二、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研究概况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的观点,即本质说、原则说、方法说、职能说。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既把“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又视为方法的情况。

(一)本质说

有的学者将意识形态的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向社会成员传导和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1]刘书林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灌输论”的缘由》中指出:“根据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我们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都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化和灌输。”[2]侯爽在《关于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研究》中指出:“意识形态的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3]。

(二)原则说

有些学者将灌输理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金鑫在《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坚持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4]。王文在《灌输理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运用》中指:“灌输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与宣传,它不属于形式的范畴。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实现而言,灌输更多是作为一种原则”[5]。张志丹在《文本视域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兼议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灌输原则既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原则,它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需不需要教育的重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原则。”[6]

(三)方法说

有学者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出:“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7]张耀灿、陈万柏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理论灌输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8]孙其昂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基本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有宣传灌输法、实践方法、示范方法、运动整风方法、疏导方法、激励方法、审美方法。”[9]罗洪铁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0]余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论述及其启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应当是说服,而‘灌输’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1]

(四)职能说

有的学者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职能。由陆庆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是:灌输、转变、调节、激励”[12]。由陈秉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社会职能。”[13]就其词义来讲,灌输表示输送、输入。就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而言,是指教育者利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播和输送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思想,也包括引导受教育者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学习和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

三、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研究概况评析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成果。灌输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知识与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关于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问题,以上学者大多数认为灌输是一种方法或原则,还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或职能。各位学者对于同一问题,之所以会有“原则说”、“方法说”、“本质说”、“职能说”这四种见解,是基于灌输的不同视角造成的。(一)基于灌输内容的视角,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

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学者,主要是基于灌输内容的角度。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直是统治阶级维持巩固本阶级统治的重要方式,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阶级的一种物质力量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统治阶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本阶级需要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从而教化受教育者,使之成为本阶级需要的公民。根据列宁对灌输理论的阐释,灌输能够将靠公民自身无法产生的意识通过一定的形式,从外面输入进去。所以当灌输的内容是本阶级需要的意识形态时,可以将其看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基于灌输功能的视角,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则或职能

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及职能的学者,主要是基于灌输功能的角度。灌输能够把本阶级需要的思想、观念输送给受教育者,从而使受教育者形成与社??发展保持一致的思想,获得一定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从始至终都要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观念,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例如,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合法地位,将“君权神授”的思想灌输给被统治阶级,使其自愿臣服于自己的权威;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为了使人们产生革命的理论,就将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灌输给无产阶级。从中可以看出灌输在使人们接受一种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它与教育的功能极为相似,甚至可以看做是一种教育。从灌输的功能视角来说,灌输能够宣传特定的思想、观念,能够教化受教育者。所以可以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职能。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102-02

“原则”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主要有“指导原则、基本规则、基本准则、基本要求、基本依据和准绳等含义”。所谓教育原则,则是指“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作为准则、规范性要求是不可随意变更的,在一定的时期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性要求,同时也是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基本矛盾和具体问题的科学依据。但是,“原则作为主观意识对客观规律的反映,毕竟属于第二性的东西,也应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随时代而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必须要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才能对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和完善有促进作用。

一、遵循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体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要求,明确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确的导向。”政治性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以及明确的目的性特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继承人。党的历任领导人都对学习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原则作出过叙述。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此外,他还强调:“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也强调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和理论教育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思想性则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人的精神价值和精神动力的重视,注重思想观念对人们行为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学生只有真正从情感和思想上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内容,其政治性方向才能得到保证。

二、遵循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从根本上讲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内容。这三个主体部分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上讲,它又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结构的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是最为完备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针对性原则则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对教育者来说,他所传授的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且自己也必须介入到这种变化之中去。对受教育者来说,他们也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等因素影响的不同,使他们对相同的问题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些理论是有很强的实用性且对他们平时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首先就要求教师授课的内容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与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

坚持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坚持理论体系整体性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的主题出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三、遵循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性原则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学生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有所认识、理解和掌握。实践性原则则指,学生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熟知道德规范,而且要使其愿意过道德的生活,换言之,要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养成道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坚持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非常重要。

这里,知识性是基础,而实践性则是目的,只有实现两者的结合,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是成功的。

四、遵循层次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本身的层次性,决定了其分层教学的必然性。例如,对专科生来说重在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对本科生来说不仅要系统掌握理论,而且还要全面准确地领会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发掘每一个原理的内涵,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此外,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之间由于专业知识存在较大差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别,这也需要进行区别教学。因此,“面对不同学生的复杂情况,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课外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广泛接触学生的过程中掌握其思想脉搏,然后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客观地分析学生思想认识的差异性,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地组织教学,不能不分对象图省事,搞一刀切。“要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独特的个性优势。

弄清楚学生关注的热、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对现实进行科学的解释,从而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思维品质,推动大学生快速适应社会。

五、遵循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教师主导性,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导向作用。与其他教学一样,教师作为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学的主持者、组织者和责任人,负责其主讲课程的全部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设计,同时也要做好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安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都应由教师负责确定。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学坚持正确方向的主导者,负责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科学的力量武装人,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指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并及时纠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思想偏差等。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学对象――高校大学生的指导者,指导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谓学生主动性,则指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及特有的学习活力和创造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主动自学和完成课外作业,并自觉地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实践。

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因其只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外部力量,其在实际中能起到的作用及作用大小如何,最终还是取决于学生本人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如何;但是,学生主动性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发挥,学生之间能否相互协调与合作以及效果如何,又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主导意识和科学的主导方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主导意识,掌握科学的主导方法,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不同特长和个性特点,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为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30

2 扈中平、李 芳、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5

3 吴 恺.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5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62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开始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基本同步的,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梳理建设历程、分析发展原因和总结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简要历程

1.思想政治教育(1984—1995)

设置本科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奇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指出“: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努力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工作能手,一大批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

教育部于1984年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布置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1984年正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办学点共13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几年本科层次的办学经历、经验积累以及社会需求,党中央、教育部、各高等学校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可以进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军事学一级学科中增设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经过严格审批程序,1988年全国10所高等院校获准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学校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996—2005)

199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开始领衔挂靠科学社会主义学科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博士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专家组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进行调研,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综合评估。准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调研组建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博士点。

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新目录的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代码为030205。

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全国只有三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清华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作)。1997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的政治教育(师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设置师范与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既可授法学学位、也可授教育学学位。从此,形成了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上的不一致。

3.思想政治教育(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05年12月23日的学位【2005】64号文件指出:“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从此,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名称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得到统一。2008年4月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共包括6个二级学科。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3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2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7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2个,思想政治教育66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二级学科硕士点842个,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4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00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89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96个,思想政治教育253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待设;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点大约300个。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4年间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今后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党中央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一,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为总书记党中央,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颁布了中央16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特事特办原则。从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2005年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06年批准2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中央文件决定的,无一不是特事特办,没有其他如何一个学科享有这样的规格;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其中,在设立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定和要求等,都是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举措。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重点扶持得以落实。教育部先后由政教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等一个甚至两个司局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各省市自治区、各高等学校也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管理这一学科和专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幸运之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一,设置、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确保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克服和清除各种消极落后现象和不良社会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依托和支撑。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宣传与传播,需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了这一重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果为此提供了理论、原则、思路与方法。3.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家学者是个广义的概念。教育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高等学校的很多相关领导同志,他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辛勤努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仁申请和完成了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出版了众多著作与教材,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包括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奖励;在学科理论创新、完善学科体系、学位点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第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及学术委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以及沟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会在、教育部领导下,1984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拥有31个省区市、军队院校系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体会员33个。研究会举办学术会议、举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著与论文的评奖、出版论文集、创办学术性刊物《思想教育研究》、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与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的联系,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2007年春开始,学术委员会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及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两大专题进行研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分别承担两个系列共22项专题研究,预定于2008—2010年分批出成果。

第三,报刊杂志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定期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版面;《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求是》等都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的办刊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最近,《北京教育》出版了《北京教育(德育)》版。报刊杂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发挥了媒介平台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刊物品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对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生命线”工程提供理论、学理和人才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结论提供学科依据。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争论和讨论。如198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1982年,、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但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疑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才从学理和学科层面解决了这一问题,结束了一些无谓的论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提供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提法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被党中央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所确认。但从理论与学科、历史与现实等角度科学论证和系统证明生命线结论,使之建立在理论和学科之上,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充分发展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创办以来,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大量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奋战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更加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得以确立,不再存在其他概念和说法,避免产生歧义和造成混乱。16号文件也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上述6条重要原则的确立,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结晶。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明确和规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有效结合。上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取得的共识,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成果,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学科基础。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观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六个二级学科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四门课程分别具有直接对应关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强有力支撑。

3.设置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第一,先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作用。1996年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两个大方向中的一个,而且是学科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在2005年底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独具特色、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方向,也是中国大学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保障。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12个学科门类中,虽然在哲学、经济学等门类中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但始终缺少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填补了从整体上系统研究、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空白,使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进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1983年7月1日)[DB/OL](2007-06-07)[2008-10-26]/xwzx/gnsz/szyw/200706/07/t20070607_11633643.shtml.

[2]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4年9月4日)[DB/OL](2005-06-20)[2008-10-23]/viewtitle.jsp?url=3964412.

[3]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DB/OL](2008-04-19)[2008-10-29].

[4]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DB/OL](2001-09/06)[2008-10-18]/20010906/3000447.shtml.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6

关键词:学生的视角;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0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须改革创新,这已成为当前大学和社会的一个共识。以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授课老师、学校、教育单位的讨论,而较少关注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讨论与研究。然而,学生是真正的在场者,是真正的亲临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有些意见可能不是那么合理,但是多听听学生的声音,对于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是一种好的探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原因

首先,学生普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很感兴趣,在他们的视野中,政治理论课只是一门副科,课堂上学生忙于做其他功课的作业,考试时仅仅背背题目应付考试就好。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老师讲课精彩吸引众多学生。整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太好。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需要改革。我们看到在当今各种精彩出版物蓬勃涌出的形势下,与其他出版物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毫无生气,课本中的每个字我们都认识,但是我们或者看不懂其中的道理,或者是看得懂也难以激发起阅读兴趣来。对于任课老师来说,想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在讲课时加入很多课本外但又和该课相关的东西。

第三,大学生中屡屡出现的伤害舍友的案件说明了大学生的德育亟待加强。然而在大学中,谁来承担大学生的德育任务呢?专业课不可能,那么德育的任务只能落在专业课之外了。专业课之外有英语课、体育课、政治课等,综合性的大学有通识教育课程。我们认为政治课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学生德育的功能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有的改革

国家一直都很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环节,多年来不断进行改革,但改革往往重形式而轻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本而言,从知识点的罗列和对马克思思想介绍的全面性来说是完美的。但从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角度来说仍然停留于一种教条式的、毫无生气的说教。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接触过政治课,但一般没有接触过哲学课或经济学课,所以他们缺乏理论基础。而课本是以高度凝练的知识点出现的,可以说是一种极好的总结和归纳,但是对于没有理论基础的学生们来说,虽有学习的热情,但课本无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本写作风格一直未变,所以学校改革的力度往往是从教学入手。所有学校都力求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不同的学校改革力度和方式不同。综合性的大学侧重于师资队伍的改革,有学校组建一支教授队伍进行专题式教学。非综合性的大学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有学校进行问题式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都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办法。

以上改革措施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这些措施都难以触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比如说,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授队伍来进行专题式教学,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条件的、综合性的大学中。而一旦离开了这支教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又回到了简单说教式的教学中。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就对文科兴趣不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如果没有兴趣,那么结果只能有一个――睡倒一大片。“对于现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话说,晦涩难懂,听得我昏昏欲睡,与其说上课听为了考试,我宁愿课后看老师上课推荐的书和教学视频。”①

三、结合学生的视角应有的课程改革

笔者认为大学课堂应该实现三动:一是生动,二是触动,三是互动。生动是对老师的要求,触动是要求老师所讲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哪怕这节课只有一句话触动学生也足矣。互动时要求课堂不能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也要参与发言讨论。

学习的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被灌输意识形态,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成见。用韦正翔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有些人享受着这套理论的实践带来的物质成果,却对这套理论抱以淡漠的态度甚至抵制的态度。”[1]韦正翔老师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一针见血的概括。“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很强大的政治权威,但经验性强,学术权威也相对较弱。政治权威只能管住人的行为和身体,却管不住人心。通过政治权威可以让人坐到教室里听讲,但是无法让听讲的人思想不开小差,也不能真正让听讲的人信服。你强制他,他就虚伪地在口头上应付你;你用糖衣炮弹引诱他,他就把糖衣吃了,把炮弹给你扔回来。”[1]这是韦正翔老师的进一步阐释,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很高的成绩,但是在用理论阐释实践的成果方面还是缺乏一定的力度。实际上,大学生已经被媒体灌输了太多的马克思之外的其他意识形态,既然可以接受其他意识形态,为什么不能接受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呢。同样,韦正翔老师也认为学生接受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已经自由到乱的程度,自由到自己都无法把控这种自由了,自由到被各种现象所迷惑。被时尚带着跑,被网络带着跑,一看到什么东西就忍不住想去追求。能真正带我们走出迷茫,坚定不移地去向前奔跑的理论是什么呢?什么是与我们的经济、政治发展相配套的理论呢?是马克思主义。”[1]笔者认为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存在,马克思就有其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其对社会现实的强大的批判力。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而只限于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自然会反感。如何能够让学生不讨厌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进而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方位进行改革。

参考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笔者教学经验,本文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做如下革新。

(一)教师自身的学习

要想让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教师自身要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的现象是政治课老师怕说错话,所以常常小心翼翼地不敢多说,或者是说连自己也无法信服的赞扬的话。韦正翔老师在《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中说:“尤其是政治课老师,怕说错话,所以感觉‘左’是最安全的。只要是在高唱社会主义的赞歌,就不会犯错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是他自己都不信的假话。这样就把好端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给棒杀了。而有的老师又因为要讨好学生,就只说弊病,不说好的地方,让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不如意完全归结为由于社会弊病的存在,所以感觉很爽,很赞扬老师。有的政治课老师自己的不如意、迷茫、自私、信仰危机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这些老师的课,学生听多了,听信了,不是被拯救了,而是被毁灭了。”[1]所以,学生要想端正学习态度,首先老师要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共产主义信仰是需要有效地政治教育来确立的。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政治课教育上。如果老师们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只是在用视频、图片、案例让学生们娱乐,更容易产生一批伪共产主义者。”[1]。实际上,要想真正明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要有深厚的西方哲学知识。因此,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是教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一个前提。

(二)教材的改革

有的课本需要进行大的改革。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改为《资本论》导读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或《马恩原著选读》。与其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学习马克思的全部原理,不如让学生透彻地了解一点关于马克思的思想。

大学生不喜欢教条式的、毫无生气的说教,他们更喜欢有一点难度的知识。当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本也很有难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0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后的一门新课,实际上是原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门老课。新教材相比于原先两本教材,内容有所精炼,结构也更清晰,但主要的知识点和基本概念的框架并没有缩减;语言表达更简练,同时概念和术语出现的频率更高。这样,学生自己阅读的难度要比之前大一些,教师的授课也就变得更重要了。”[2]课本的难度难在对于缺乏哲学背景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哲学术语首先对他们就是一个“拦路虎”。例如“唯物主义”、“实践”等概念。实践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但真正理解它并不容易。对于学生来说,应该让他们先理解,然后再给他们一定的难度,而不是首先以“拦路虎”似的难度出现。

有的课本需要相关配套资料。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现代史上一直以来纠结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之争,也就是中西古今之争,这一争论和近现代史上的很多次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另外我们当今社会其实也一直处于这种争论之中。但是,我们难以从课本中读出来,而这又是授课老师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因此,本课题认为应在课本中加入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做出自己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可以将通识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近些年来,通识教育在中国大陆兴起。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旨在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与培养其独立之人格。将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起来,二者有很多相通之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通识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与通识教育课相同的诸多学科背景: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等。通识教育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已经实施了十几年了,但是在一些专科类的学校中,通识教育难以开展。究其原因:第一,通识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比如人文社科专业,有些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第二,目前高校以就业率为其培养学生的指标,因此,一些旨在提高学生素质或修养的课程不被重视。但是,德育课程或道德教育是任何大学不能回避的任务。

其次,教师应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学术性。有些老师认为给本科生授课不需要太多的学术性,其实不然,课本知识罗列已经教条化了,如果再教条化地讲解,那么学生听课的热情会丧失殆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马克思的学说有其魅力,但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才能讲清楚。另一方面,一定的理论深度是能够吸引学生的,从而也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魅力。实践证明,将学术性引入课堂的老师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正翔.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彭兴伟.问题引导: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2):13.

①摘自学生作业。

收稿日期:2014-10-15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政治治理现代化 借鉴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只有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才能为阐明中国独特的政治形态、独特的政治发展道路、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提供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只有将政治治理能力作为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才能为推进我国政治治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指引方向;只有重视并且善于学习、完成自我超越,中国政治学才能为中国政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中的有益成果作出贡献。

立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

当今中国任何领域的进步与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对相关文化或文明成果的发掘、继承、借鉴基础之上。从中国人的文化历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成为影响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三种主要思想文化。中国政治学恢复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既是中外思想交汇的时代,也是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碰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近现代西方政治文化成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治学者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思想资源。为了夯实学科的知识基础,成长于这一时代的中国政治学者对各种思想资源表现出包容的心态,并致力于从各种思想资源中开发出有益的政治学知识。

经过中国政治学界三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及政治学原理得到系统梳理与研究;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潮及政治学原理得到介绍与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也逐步恢复并发展。然而,随着中国政治学界对三种思想资源梳理的日益系统化,以及在分析理解、知识运用上的日益成熟化,一些分歧与问题也随之产生。囿于三种思想资源事实上存在的差异,中国政治学者无论是编撰大学政治学教材还是进行相关学术课题研究,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分野,学术观点上的争鸣也时有发生。学者们在阐释为什么要坚持某种思想资源的合理性与正当性的同时,也不得不现实地面对如下的一些难题: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如何增强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力?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近现代西方政治学中有益的知识成果如何实现本土化?无论什么思想源流,无论什么学术概念、理论学说,只有符合客观实际,才具有解释力并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已经表明,一方面,它需要从上述三种思想资源中得到理论与知识的支撑,任何单一的思想资源都无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完整、健全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来自于不同思想资源的理论与知识是能够有机统一的,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发展方面能够产生合力作用。当前中国政治学要能够担当起推动中国政治进步与发展的责任,不仅需要有包容的精神,以吸取来自不同思想资源的有益知识,而且需要以务实的态度实现三种思想资源的有机融合,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贡献。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被提了出来。陈秉公教授就把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再系统化的第一个具体课题。按照他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大概可以归结为四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实践”。为此,他呼吁要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要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笔者深以为然,并提出以下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质内容。一个国家、一个群体必须对生活在这个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从普通大众到政府官员进行政治教育,以形成关于政治权利、公共权力、政治活动多方面的共同政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政治理想、政治行为规范、政治秩序等。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说人不可能脱离政治体系而独立存在。而要使个人成为优秀的政治动物,要使政治共同体形成优良的政治生态,则必须使自然人经过政治社会化而成为“政治人”,而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方面就是对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进行“政治教育”。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人们科学的政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和谐是其关键领域,而政治是否和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树立又是基础。因此,“政治教育”的弱化乃至消解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不利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存在泛化和转化的倾向。2006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和《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四本书组成的一套丛书,非常醒目地推出了“思想理论教育”这一核心概念。《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开宗明义讲到:“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也明确指出:“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由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和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两部分构成。在我国,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而在《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中,作者认为:“思想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三个同时并用的概念。这三个概念由于分别在字面和意象上突出了道德、政治和理论,因而具有不同的特色。而且如果从狭义上来看,可以说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层次。其中,‘思想道德教育’层次较低,同时范围最广,可以面向社会所有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更高一些,并不是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得懂政治,都对政治感兴趣。‘思想理论教育’层次最高,它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因而主要面向学养较高的人群。从道德到政治,再到理论,体现着一种上升的阶梯。因而,由低到高的排序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这个论述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这个论述来看,“思想理论教育”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简称了,而是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上相互区别的两种教育。其次,就政治教育而言,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政治体系之外。尤其是在政治民主化的现代生活中,政治生活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再次,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真属于不同层次而呈现为一种上升阶梯吗?回答是否定的!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政治教育”性质的泛化和转化现象是应该纠正的。正如在2006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会议上达成的共识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姓“马”,既不能将其作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也不能搞“借船出海”,“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马克思主义学科如此,它下属的二级学科理应如此。借用这个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应该彰显“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政治教育本性的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怎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改善?当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政治教育”,也不是变相地泛化和转化“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从宏观角度,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要科学认识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政治生活已经基本走出专制政治的历史阶段,正大踏步迈向民主政治的新天地。在民主政治的社会环境中,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自身政治生活的主人,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人。从中国的政治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已经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只有当每个人的政治热情即主人翁精神、创造活力被充分激活出来才可能实现。

其二,要科学认识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际上这也是对全民族各个阶层一切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即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所有社会成员培养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其三,要科学规范政治教育的墓本内容。这个基本内容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应是政治实践、政治生活层面,包括国家不同时期的大政方针、具体的政治行为规范的教育;第二层面即政治理论、基本的政治原则的教育,也就是“政治观”教育。它应包括对人的政治人本性的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假设的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的认识、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的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的把握等。这两个层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第一层面的教育是第二层面教育的具体体现,第二层面的教育是第一层面教育的理论基础。离开第一层面的教育,第二层面的教育就失去了价值;离开了第二层面的教育,第一层面就可能背离真理,从而难奏实效。就目前我们面临的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具体任务而言,我们特别需要的是加强第二层面的教育。而要实现第二层面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科学研究则是基础。

三、“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它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两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和人力资源支撑。相应的,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为此本文认为,对政治教育进行“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9

关键词:文艺;政治;范式;关系主义

中图分类号:D69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152-05

前言

新时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正如该领域资深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未能更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认同,而相反的认同却扩大了市场”[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西方文艺理论之引介、膜拜、操作的话语喧嚣中声音微弱,处境艰难;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下还面临着信任危机,不仅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青年学者队伍“越来越稀薄”,文艺学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微乎其微,而且那些本已显得“稀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还多是将学术兴趣放在“异域”的“西马”理论上,而少有对“本土”的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的关怀。具体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一本身极具马克思主义文论属性和中国语境的理论命题,则上述症状就更为突出和明显了。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命题,深深影响、左右和规约着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以及文艺思想史)上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开的难题”[2]181。但是,自新时期初期“为文艺正名”的“拨乱反正”之后,中国文艺学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基本上停滞了对这一理论命题的学术思考。对文艺的政治性、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回避,几乎是弥漫中国文艺界的普遍心理,甚至已成为一种愈益加深的集体无意识,不仅许多青年学者将之视为一个“老”而“土”的命题,表现出对这一理论命题的无视、漠视甚或抵制,甚至一些资深学者也在较长时期内不再介入对这一理论命题的话题讨论。

此种几乎“不再研究”这里所说的“不再研究”现状,并非无视陶东风、刘锋杰等几位学者近年来对这一理论命题的关注和研究,以及藉由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这一理论总结机遇期的到来而引发的一些总结性评论,而是针对文艺理论界的整体研究状况而言。事实上,这些有限的研究似也尚未唤起理论界的共鸣及引发言说现状的改变。

的现状,主要建立在这样一个“普遍流行但未经深入审理”的看法上:在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真知探究和理论研究上,文艺学界似乎业已达成了一个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共识”――当代中国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与政治的紧密“结缘”是其最大的历史性灾难和历史污点,而文艺“回归自身”的救赎之途以及文艺学恢复活力的研究出路在于“非政治化”甚或“去政治化”。而且,在此 “共识已达”的理论影响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命题,几乎成为新的学术。若有重提文艺的现实公共关怀以及重建文艺政治维度的冲动,则很容易被指责为“故意要造成某种暧昧”,是“把在80年代、90年代本来已经明白了的道理重新又变得不明白”,进而被怀疑有“将渴望飞翔的精神的翅膀折断,大家一起滚入物质的污泥里去,才肯罢休”的“不良”倾向[3]。

然而,在上述富有“真理性”的理论“共识”指导下的中国文学实践却呈现了另一种面相:文学走出“从属于”政治的“最黑暗”的“黑夜”之后,“黎明”并未像“去政治化”的拥泵者所期望的那样“即将到来”。在文艺“去政治化”理论“共识”影响和指导下,我们竟然发现,“在我们自己的时代,最能表现人类的内心生活的丰富、高贵与教养的文学,正大面积地堕落成一种粗俗而任性的话语狂欢。”[4]一厢是“去政治化”的“纯文学”持论者以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远近亲疏为依据和判准,极力尊崇那些“远离政治”的“纯文学”作家,要求重排20世纪文学大师的座次,“重写文学史”,营造了一拨又一拨的“张爱玲热”、“周作人热”;另一厢则循着“去政治化”理论,文学竖起了“欲望的旗帜”,供起了“身体”的神龛,个性写作、私人化写作、美女写作、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等形形的所谓“去政治化”创作,日趋沦落和呈现为只有“身体躁动”和“欲望表演”的时代境况,在“无关社会”和“非政治化”了的文学作品中似乎到处弥漫着感性狂欢、欲望尖叫、隐私、身体在疯狂的气息。与此同时,从“人文精神大讨论”到“谩议纯文学”再到“文学在堕落”,批评家和读者的担忧和指责声则不绝如缕,一刻也没有停息。而更令当下中国文学界颇感“难为情”的是:这种“去政治化”了文学“创作业绩”,竟然被远在德国的著名汉学家顾彬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垃圾”。关于“垃圾”的说法,媒体后来报道说这是对顾彬的误解,因为顾彬的原意是中国文学在德国没有什么地位。在他看来,“中国当下文学太主张‘性与罪’了”;“大部分人不是作家,是骗子或者其他什么”,他们不是在写“纯文学”,而是在“玩文学”。可参见《汉学家顾彬再度“炮轰”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大多是骗子》等媒体报道。这进而又引发了中国学者关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是否是“垃圾论”的内讧。实际上,在此过程中,一些曾积极认同和实践文学应该远离社会和政治的“纯文学”写作者,也在不断反思中认为,在“纯文学至上”观念的指导下,“文学作品对社会意义的追求、对政治的关注和历史的反思都退到了后面,但退得太远就会出现问题”,因此,追求纯文学至上的观念应有所调整,才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气象[5]。

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口号和呼声。在文艺与政治关系命题上的“共识已达”之“不需”研究幻象与文学创作实践陷入“巨大混乱”的纷呈乱象,大有托尔斯泰所批评的“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良心不一致”的症状,我们在理论上为文艺“去政治化”所寻找到的那些“合法”和“正当”共识,在显而易见的文学实践窘况面前多少显得黯然失色。这似乎提示我们需要审慎反思: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所达成的将文艺与政治决绝割裂开来的“去政治化”共识是否也存在某种认识的偏见?那种买椟还珠、壮士断臂般的“为文艺正名”是否也有自我反省的浅表性?换言之,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我们是否需要将“文艺与政治关系”命题作重新问题化的学术再思考?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文艺学界面对当下文学实践所提出和要求回答的时代问题,似乎依然固守着历史“共识”,继续保持缄默。这不由得引人追问:究竟是什么“认知前见”左右着研究者对这一理论命题的回避和时代问题的回答?

如果不罔顾事实,那么,当下文艺学界之所以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上保持缄默,听凭“去政治化”的文艺实践陷入感官狂欢,甚至还不时以“身体解放”之名为之摇旗呐喊,也无意和不愿在文艺和政治之间再建立起某种紧密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新时期“为文艺正名”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原罪”之历史记忆以及由此生发的“审美自治”之“纯文学”幻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下中国文艺所强调的乃是一些“回归文艺自身”的大词和口号,所推崇的乃是“去政治化”和“审美独立”的逻辑。

首先是弥漫在文艺学界的“政治原罪”意识。“原罪”是基督教重要的基础教义,被认为是人在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也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源,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艺学研究者而言,“政治”无疑正具有这种“原罪”之意。文艺学界对文艺的“政治原罪”之源的发现,主要始于新时期之初的文艺“拨乱反正”。结束后,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影响下,文艺界以《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一文为肇端,积极展开了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等理论观点的大讨论。通过批判和反思,研究者逐渐“发现”:建国后30年来文艺与阶级政治的亲密“结缘”是当代文艺丧失活力、不断遭遇惨痛经历的根本原因,文艺的政治化不仅导致当代文艺极其缺乏艺术性,而且致使文艺沦为政治的奴隶甚或“帮凶”。因此,只有将文艺从“从属于”和“服务于”政治的“不幸姻缘”中解救出来,才能实现文艺向自身的真正回归,也才能使文艺得到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它还简单化地把(文艺的)“政治性”和(文艺的)“非自主性”这两个概念混同使用。好像文艺一旦和政治(不管是什么样的政治)沾边就必然丧失自己的自主性[6]1。尤其是因记忆而产生的对“极左”政治的恐惧和敏感,使得“政治”这一概念在文艺“拨乱反正”过程中,基本上是被作为背离文艺品性、伤害文艺工作者“自尊”、阻碍文艺发展的对立物而被赋予着消极意义,以致于在当下的中国文艺话语体系中,“政治”若不是“声名狼藉”,至少也是“不甚光彩”。既然“政治”这一造成当代中国文艺诸多弊端和惨痛历史经验的“罪魁祸首”已被发现,那么由此形成的“政治原罪”意识,既影响着文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介入姿态,也使之时刻提防和警惕那些欲将文艺与政治关联起来的“企图”中所可能包藏着的某些“祸心”――这几乎是那些因恐惧和厌倦文艺与政治“合谋”历史而形成的谈虎色变式逆反心态的流行表现,而且也是排斥讨论和研究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最合理藉口。

其次是文艺界建构起来的“审美自治”之“纯文学”幻象。“审美自治”之概念来源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无关利害这一核心规定性的论述。所谓“自治”,即自身就能够为自己提供足够的存在合法性证明。研究者将之引用到文艺领域,乃欲建立这样一种文学观念: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品性,文学乃由自身的“文学性”所决定,而与文学之外的社会、政治等其他外部因素无关。这种在新时期逐渐形成和树立起来的“审美自治”论,与上述文艺反思时所形成的“政治原罪”意识密切相关,是在文学力图摆脱政治束缚、争取文学主体性的整体努力中被催生和发展起来的。“纯文学”概念的提出和被尊崇,正是这种审美自治观念的具体表现,而一些研究者将文学与政治紧密关联的20世纪中国文学称之为“非文学的世纪”,自然也是此种观念的另一表现。“审美自治论”的倡导者们以文学自律和主体自由为学术立足点,努力寻证那种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文学本体”存在。其基本策略一是表现为热衷于引介和论述以“审美性”为圭臬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唯美主义、艺术至上论等西方各种新潮话语,以求为之提供理论佐证和支撑;二是通过各种创作实践,拉开文艺与社会和政治的距离,无论是“先锋文学”所表现出的某种虚假与苍白,还是“私人化写作”的自恋与贫乏;也无论是“身体写作”所表现出来的浅薄与无聊,还是“下半身写作”的粗俗和颓废,其精神底色和内在样相无一不体现出文艺与社会和政治的渐行渐远。它所隐含的潜台词是:如果文艺可以自治、自立、自洽,那么,为什么还要去看政治的脸色呢?

至此,我们对造成当下文艺学界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理论研究以及“去政治化”了的文艺实践乱象等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缄默之原因做了简单剖析, 如果这番诊断触及了真相的话,那么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囿于文艺政治化的惨痛经历而一味地笼统地鄙视、厌恶、恐惧和逃避任何政治的情绪是否正当?而建立在“政治原罪”和“纯文学”幻象基础上的文艺与政治关系之理论“共识”是否又有“矫枉过正”的嫌疑?继而,以文艺和政治截然对峙的二元对立逻辑来推演文艺与政治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进一步说,我们有无必要对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文艺与政治关系言说作一次寻根究底的清理、分析和批判?

伊格尔顿曾就“意识形态是否已经终结”问题提出这样的追问:“什么是宣布历史终结的历史条件?这是一场表达愿望的表演化装舞会吗?就像你因为极其渴望走出家门,于是你就宣布雨已停止那样?如果在现代性的意义上历史已经趋于终结,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解决了它的问题呢,或是因为它们给我们以伪问题的印象呢,还是因为我们最终放弃了这一任务呢?如果历史从来没有过任何内在动力的话,那么它还能够已经完结吗?它是全部结束了,还是只有它的某些部分已经结束?是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还是自然的支配?如果说基础现在已经完结,那么为什么周围还有这么多的基础主义呢?为什么意识形态完结的好消息似乎已经向着伯克利或波罗尼亚渗透,但却没有向着犹他或马尔斯特渗透呢?[7]25”

应该说,伊格尔顿的这种追问也适应于我们在文艺与政治关系命题上所建立的“共识已达”之幻象。尽管,新时期之初就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所达成的“去政治化”共识,对中国文学和文艺学的解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造就了文学艺术领域的大繁荣,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对这一理论命题进行反思与批判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拒绝重建文艺政治维度的合法和正当借口。僵化的“从属论”和“服务论”固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决绝的“去政治化”同样也是虚妄的。事实上,对“政治”概念的窄化认知偏见和“原罪”历史记忆,对文学本体阐释的日趋虚幻化和抽象化,正成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桎梏。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所达成的“去政治化”共识,并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文艺实践和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理想图景。今天文艺创作领域所不断演绎的种种脱离社会和政治关联的“纯而又纯”的“形式化”、“感官化”、“私人化”、“身体化”了的文学,不仅无法托起文艺理论者所精心营造的那种具有“自足性”的“纯文学”乌托邦神话,还亦步亦趋地步入了商品主义编织的陷阱,逐渐成为远离时代人心的“冷风景”。

更为根本地是,在文艺与政治关系认识和研究上,我们深受一种二元对立研究范式的支配。这种范式不仅在文艺和政治之间人为地划出一道中心与边缘、自律与他律的巨大鸿沟,还致使一些研究者意识不到所提供的文艺与政治关系判断并不是指导中国文艺发展的理想图景。无论是“从属于”的胶着,还是“去政治化”的疏离,都不过是建立在二元对立认识基础上的扬此抑彼。这种抬高一方或贬斥另一方的做法既无法廓清以往认识上的偏误,也易将二者陷入一种更为基本的紧张对立之中。换言之,建立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上的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认识,不仅容易背离文艺与政治之间可能存在着的某种诗意关系,而且还常常使理论认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此,对文艺与政治关系这一理论命题,我们需要有一种反思性的自我批判。而这种反思和批判应当始于对二者关系言说范式做“历史化”与“问题化”的再思考。更为确切地说,应当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确立一种“关系性的视角”,即摒弃在文学认识上的要么外部要么内部的单向度视角。因为依据外部性视角,我们充其量只能经由一味地指责政治场域、社会场域乃至经济场域对文学的宰制而陷入一种简单的“反抗”逻辑中;而依据内部视角,我们充其量只能经由宽泛地指责文学对社会政治的积极介入将影响其艺术独立精神而陷入一种与政治更为基本的紧张之中。进而言之,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认识上,我们应在新的认知观念和理论视野之下,寻找那些被既往的二元对立的言说范式与狭隘的文艺观念(高度政治化的文艺观念和非政治化的纯文艺观念)所排斥、曲解、窄化甚至伤害的文艺资源,并从关系主义视角展开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命题的再认识和当下文艺现状的思考,以在反思、追问和批判中寻求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建构方向。这既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过程中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历史言说范式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也需要对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政治”这一关系认知的前提性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同时也应包含对当下中国文艺为何缺失以及为何需要重建文艺的政治维度等时代问题的理论回答。

需要说明的是,“再问题化”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命题之要旨和意义,并非是要对已有见解和观点作极端化否认,而是主张通过梳理、剖析和廓清以往认识上的一些偏误,以将积极的关系言说范式和自我肯认建基于“事实-价值”的关系维度中来重新认识,进而寻求重建文艺政治维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学理依据。

参考文献:

[1]董学文.怎样认识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历史[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1):11-16.

[2]潘天强.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郜元宝.《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一文之歧见[J].文艺争鸣,2005(5):1-3.

[4]李建军.我们的文学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图腾[J].文艺争鸣,2007(6):15-18.

[5]批评家给沪上女作家把脉,文学不仅是写字的活儿[N]. 新闻晨报,2008-03-29(B4).

政治学原理论文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对策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主要成绩。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十分关注,比如颁发的“16号文件”等,表明了国家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在现实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其主要的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为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并从根本上统一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观念。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知识的积累以及教学的实践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教师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良好的教学能力,因此可以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为了帮助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透彻理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含义,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组织了培训,对教材的编写目的、教材的编写原则以及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进行详细的讲解。其次,高职院校大规模的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比如组织教学的骨干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应该从该高职院校的实际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还有比如不定期的举行一些公开课,通过教师之间的听课与评课,来提高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的教研活动就是真正的开展科学研究,这是每一位高职思想政治教师的职责,除了教学工作还需进行科研活动,以提高自我素养。最后,注重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大教学课堂,通过实行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刺激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二)主要问题。首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是国家统一使用的通用教材,而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让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兴趣,认为该课程无实际意义,与现实社会脱节。这说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且内容大多为“似曾相识”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还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无关,与社会严重脱节,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的需求进行对接,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其次,教学方式的单一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思想政治教师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实际发生的问题很少思考和解决;在教学方式上多以黑板粉笔代替多媒体、教师几乎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缺少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最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不科学。考核或者考试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师考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因此,考核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出勤+课堂表现+卷面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对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学生关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却略显不足,它不能反映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政治素养,从而不利于整体上对学生的评价。

二、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因素直接影响或者造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比如学校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或者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原因等。

第一,社会方面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各种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不断兜售于国内,导致西方一些颓废与消极的思想在我国泛滥,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对这种意识进行判断,造成他们以前的意识形态被颠覆;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都浮出水面,尤其是一些不良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给高职院校的学生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这都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二,学校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定位的认知不足,比如偏重对职业的导向,而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学校为了迎合学生的暂时性了功利行为,削弱了对思想政治的教育,或者相反,重视对思想政治的教育,而忽视对职业的导向,这都是不符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

第三,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素养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量过于重、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思想政治教师应具有的素养之间差距过大、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够重视,使其地位低下等,都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养低、且功利心态严重。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莫名的抵触行为,认为其与就业毫无关系,所以,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唯考试过关论。

三、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

首先,主要通过加强和提高思想认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坚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其次,尽可能地优化教学的内容体系,增加教学的宽度与深度,用现实的实例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课堂中融入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最后,采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相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