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1:05:32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范文篇1

人类社会在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理想追求凝练为“中国梦”。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基于历史自觉和现实国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和期盼而形成的理想追求。中国梦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和共同的利益关切,记录着中华民族自强奋斗的历史轨迹和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就“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而言,已具有共识,就是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涉及国家、民族和个人等多个方面,将国家富强之梦、民族复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密切联系起来。在“中国梦”的内涵中,国家、民族、个人三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和关键,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归宿。就其实质而言,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人民幸福梦。正如所指出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以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执政理念,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大众特色”,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使命意识和人本情怀。关于“中国梦”的实践维度,即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把道路、精神、力量契合到一起,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和实践维度。当前,“中国梦”作为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政治宣言,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共识。它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诉求和共同心声,是增强社会向心力和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激励社会各阶层力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也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形成及构建的导向引领,对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固本强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政治认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关切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即如何使政治统治取信于民。所谓政治认同,是指一定政治体系中的政治主体(个体或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存政治客体(政治系统、政治运作、政治价值观及政治权威人物等)表现出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在政治生活中基于特定利益和价值需要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质言之,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关系的反映,它既体现为人们对所属政治体系的心理归属,又表现为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服从和行为支持,是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政治认同不仅表现为某种具体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态度,而且表现为现实的政治行为,是政治的价值接受和社会践行的统一”。从以上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可知,政治认同的主体是“人”,是生活于一定政治体系中的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复合体”。政治认同在对象或内容上则主要包括对民族、国家、政府、执政党、政策、利益、价值体系等的认可和支持,其本质是对政治权力及政治价值的认同。政治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它对于增强政治合法性、凝聚社会成员和实现政治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政治实践中,培育政治合法性和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也就成为统治阶级一项重要的执政课题和历史任务。任何统治阶级都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极力塑造政治合法性,培育公民的政治认同。培育和构建政治认同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政治认同的形成并非理所当然、一蹴而就,它的构建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并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当前,“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它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成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它对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梦”与政治认同的内在关联

“中国梦”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培育和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和条件,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形成又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动力支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也是民众政治认同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中国梦”是形成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理想愿景与奋斗目标相统一的“中国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广泛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所阐释的“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目标追求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形成及培育须臾不能离开“中国梦”的导向和引领,“中国梦”也就成为培育和提高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中国梦”的提出是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艰苦奋斗历程紧密相连的,它是这段伟大奋斗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延伸演绎。近代中国历史是一段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它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伴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由此也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在此背景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任务和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时期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我们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梦想,而且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我们具备了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梦想的强大保障。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民族的远大追求,更是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正如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不是一种凭空的想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进步性、科学现实性和人民大众性。有学者指出,“中国梦不是一时的政治口号或政治标榜”⑩,它“贯穿着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主轴,连接着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丰富内涵”11。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终究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其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理想夙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同时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诉求和共同心声。“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刻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共识。当前,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我们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它极大地振奋了人心、激励了斗志,有效地凝聚了改革共识,大大强化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践行。

(二)政治认同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动力支撑和力量之源

“政治认同既是把社会成员团结和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又是激励和促进社会成员共同奋斗与前进的重要思想基础,同时还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归宿。”12因此可以说,政治认同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动力支撑和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对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的社会历史进步的“中国梦”而言,人民大众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和基本力量,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和根本。可见,实现中国梦必须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觉得这样的梦想既是一个美好的憧憬又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梦想,进而使每一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全民力量为这一梦想而矢志奋斗。然而,要凝聚全民力量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关键就在于构建高度的政治认同,使人民群众在广泛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凝心聚力。政治认同作为社会成员对所属政治体系的一种同向性的情感和支持行为,它对于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政治认同往往成为凝聚社会成员、规范政治行为、增强政治合法性及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高度的政治认同对于良序社会的有效维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只有形成了公民对政治统治的基本认同,才会使他们表现出对政治制度自觉的拥护,对政治运作的信任,对意识形态的信仰与认可,才会调动公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扩大积极的政治参与,从而才会有制度的延续、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13。反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形成基本的政治认同,它就可能会陷入合法性危机,社会离心力增加,人们意识模糊、思想涣散、社会共识裂变,导致政治动荡和社会冲突的出现。因此,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增进公民政治认同,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认同,提升其社会践行的积极性,凝聚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为这一梦想而努力奋斗,不断推进目标的实现。

三、以政治认同建设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支撑中国梦的三大支柱14,从而,社会成员对中国梦的认同,就内在的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同。因此,当下中国必须不断加强政治认同的构建,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同,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前提和根本途径。这一条道路植根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走出的创新性道路,它反映了中国国情和时展要求,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远大理想,具有广泛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道路决定出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历史事实已充分表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它代表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方向,它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从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在地包蕴着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科学发展、和谐共赢、改革创新等先进理念,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体现出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承载和托举起中国梦”15。因此,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坚定道路自信,就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增强道路认同和道路自信,我们尤其要注意: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立足基本国情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党的领导。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16。同时,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还必须做到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一现阶段的最大实际。脱离党的领导,脱离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失去了领导核心,也就容易犯超越阶段的错误,而走上别的其他的道路。其次,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内涵。发展是硬道理,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经过长期的历史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总之,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任、肯定和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可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美好梦想及宏伟蓝图的实现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也需要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与智力支持。曾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推动着伟大的事业”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我们必将经历许多艰辛、曲折和坎坷,更离不开崇高的精神支撑。对此,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8。然而,当前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弘扬中国精神的载体”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包含了执政党建设、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价值诉求,从而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建构的重要思想资源。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总结和提炼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它反过来又指导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因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们的头脑、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提升和振奋整个民族的“精气神”。为此,要做到以下两方面:首先,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及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围绕着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一脉相承地层层展开、解答和部署。它既是一个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创新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着执政党建设、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思想内涵,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民富为先的建设路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维、公平正义的根本原则、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价值诉求20。这就决定了这一理论体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它是人民群众的自愿选择,能够获得广泛认同和共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其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1。一方面,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主导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前提下的多样性,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政治认同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治认同;政治合法性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中的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9亿生活在农村,农民的政治认同对于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而为密切党与农民的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但是,农民对党的认同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农民生存状况与农民对党的认同

政治权威从本质上讲,是对社会价值进行有效分配的一种力量。农民之所以要服从党的政治权威,就是因为要从党的政治权威那里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社会价值。而这些社会价值中农民最关注的是[前的生存利益,能否保障他们的生存利益是农民评价执政者的主要标准。造成农民这种社会心理的原因是多重的,但主要的根源在于农民的谋生方式简单单一,在自然和社会力量面前普遍感到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十分强烈的乏力感,他们对未来不敢也不可能抱有太多、太高的奢望,因此极其看重[前的既得利益。[1]因此,党的方针政策要从保护农民的生存利益出发,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

目前国家虽然已经免除了农业税,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但农民的生活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改变,这是因为: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政策使我国各个社会阶层在衣食住行实现了低水平的整齐划一,社会成员获得了一种“平等感”,满足了传统农民对“等贵贱、均贫富”的执着追求。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给各个阶层带来的获利机会是不均等的,农民在利益追逐中处于不利地位,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马克思曾经形象而又深刻地指出:“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房子的狭小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么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2]因此,遏制分配不公,纠正社会不公正现象已经不仅是伦理问题,也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以及危及国家政权稳定性的政治问题。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坚持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扩大群众基础和社会和谐的前提。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状况不会一下子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趋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但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总体覆盖无法弥补历史上的巨大欠账”。[3]建国后,我国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吸取财源、自上而下喷洒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财政,越在上层越富足,越在下层得到的财政支持越少。1978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51亿元,占13.5%,而2000年为1232亿元,比例降为7.8%。财政支持不足,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严重滞后。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这一状况与城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第三,农村贫困人口仍然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2000多万,相对贫困人口4000多万,每年还有因各种灾情产生的7000多万灾民需要救助。[4]

第四,农民土地流失严重。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根基,在传统农民的[中,“没有土地的农民不是正经的农民。有能力扩大自家的田地是家庭兴旺的象征,而卖地求生是败家子的行为”[5]。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也认为,在农民的价值系统中,“金钱不是一种可靠的价值。真正具有价值的只有土地,因此要想富起来必须种好地”[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保护好农民的土地利益仍然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每年农村正常占用的土地达到400多万亩,其中大约有200多万亩是属于农民的耕地,一些失地的农民已经开始依法抗争、有组织的抗争,有的地方还发生了群体性的暴力事件。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农民土地减少的势头还在加剧,有些人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名义,非法占用农民土地,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新农民建设不仅不能成为党的民心工程,反而会失去农民的认同。

二、村民自治与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

无论怎样解释民主,领导者的权力均需被领导者的同意和认可。村民自治制度,是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此,“许多村庄的农民认为上千人选出的村委会主任当然比几十人选出的村支书更有权威”[7]。这样,村民自治就给村党支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

第一,法律界定不清引起的认同危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透过这些规定,我们无法分辨村委会与党支部的权力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自上而下地强调党的领导,又自下而上地强调村民自治,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权力难免陷入冲突,出现相互争权的现象。一些村委会主任利用法律的模糊挑战村党组织的传统权威,踢开村党组织搞“独立王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在村中贯彻执行,村党组织在农民心目中的传统地位降低。

第二,双向授权引起的认同危机。按照一般的政治惯例,村党组织是按照乡镇的意图组成的,主要是贯彻乡镇的意志。在农民心目中,村党组织是乡镇在村中的“一条腿”。而村民委员会却大不一样,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按照民主程序投票选举出来的,他们才是村民利益的真正维护者。一个是来自上面的授权,一个是来自下面的授权,这种不同方向的授权在一个村庄内相遇的时候,就会发生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此时的乡镇政府一般都采取袒护村党支部的举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村民选举后,乡镇的工作越来越依靠村党支部去落实。可是乡镇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帮助解决两委的矛盾,反而进一步降低村党支部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有人认为,既然村民自治挑战村党组织权威,干脆就放弃村民自治,还回到行政村的状态。这种认识只看到了表面,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村党支部权威受到村民自治的挑战,表面看是村民自治制度带来的,但实际上是国家在村中实行了最先进的直接民主制度,却没有相应地改革乡镇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更没有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实行民主是获得农民认同的最根本办法,如果现在从村民自治退回去,会导致疏导农民情绪的主要渠道关闭,农民同党的关系进一步疏离。民主权利的给予是不可逆的,村民自治实行以后,农民的政治认同意识已经被激发出来,我们只能选择通过进一步的行政权力下放和完善党内民主获得农民更大的信任和支持,别无他路。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与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

村民选举为村民自治组织提供了定期自我更新的机制,越来越多的致富能力强、作风正派、乐于为群众服务的农村精英被选入到村民自治组织中,农民还拥有监督和罢免手段保证这些政治精英为群众负责,群众给予他们极大的支持和认可。可与此相比,村党支部却缺乏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其一,全国农村党员队伍普遍老龄化,这与农民入党积极性降低有直接关系。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村党组织成员为维护其现有地位,不愿意发展新党员。农村基层党组织中优秀人才的减少,削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影响了党组织的政治权威。其二,长时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有些村党组织成员贪污腐化,从根本上损害了党的形象,农民更不愿意支持党组织,也不愿意投票选举党员进入村民自治组织。其三,虽然国家在农村输入村民自治制度已经近十年,但大部分村庄仍然是村党支部说了算,村民自治组织处于无权状态。这起码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很多农民非常恼火,他们觉得自己真心实意选上来的村干部只是些摆设,自己被愚弄了。二是村党组织大权独揽的结果,也把农村的矛盾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农民往往把对乡镇任务、村务状况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满统统归咎于村党支部,村党组织整日缠绕在这些矛盾当中,不仅不利于自身威信的树立,而且无暇顾及党组织建设,支部干部和党员的先进性建设落不到实处,更谈不上进行组织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其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为了增加自身升官发财的机会,不顾当地实际和农民的意愿,大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仅影响了农民对当地党组织的认可,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注释:

[1][5]周晓虹.传统与变迁[M].北京:三联书店,1998:73,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67.

[3]季丽新.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创新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46.

[4]刘海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部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7.

政治认同范文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政治认同;素养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培育和加强其政治认同对于凝聚社会力量,维系社会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被认为是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对于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独特价值,同时它关乎高中生的成长方向,更是青年学生创造未来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随着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和发展,高中生政治参与在网络传媒上的参与度日益突出。现代高中生作为独立的未成年个体,同时亦是网络传媒上拥有平等言论权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看法但片面甚至偏激,面对多种信息渠道和海量的信息缺乏一定的知识体系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支撑,从而缺乏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和解读,往往会陷入价值选择的无力感和精神追求虚无感。同时,在政治课教育课堂中,政治教材知识内容理论性专业性强,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用比较生硬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就行”背过就可以的方式,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是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上的单一认同。事实上,政治认同更是一种在政治情感的归属、政治意识的自觉和政治行为的践行。因此,高中政治课堂落地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政治课教学的应有之义,更是高中政治教师一份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一、生活逻辑的并联构建,直观政治认知

政治认同是建立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的。在知识层面,不知即无所谓真正的政治认同。书本的政治知识体系是有高度的,概括凝练并处于一定的体系之中的。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但往往是冷冰冰的符号。而生活是丰富多彩有温度且生动的,但它往往却是以零散杂乱多变的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生活中蕴含的知识构成,需要我们教师的慧眼去审视、挖掘,以服务于政治课堂教学。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熟悉书本政治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并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逻辑通入书本内容,以强化和深化学生政治理论,而不是简单的划线、背诵、默写的机械记忆。在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包括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政治理论的认同、政治制度的认同,优秀文化的认同。这四个维度的政治认同在书本教材上有清晰的知识结构,传授这些知识层面的认知是落地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基础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历史事实,关注现实热点,融入生活视角,贴近学生实际来拓展深化书本政治知识理论的教学,通过这种生活逻辑的并联式构建,实现生活逻辑之上的政治理论传播,达成学生生活经验和理论的自然对接,进而推进课堂教学政治认同相关知识的直观自觉生成。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接生活中人大代表及其相关议案进行课堂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呈现话题议案,如今年的纷纷登上热搜的“建议设立环卫工人节”“建议春节假期延长至10天”“建议将牡丹花为国花”等,梳理代表提出这些议案是体现人大代表的哪些职权和义务。

二、课堂引导的艺术加工,升华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各种政治对象的好恶感、爱憎感、美丑感、亲疏感等心理反应。它往往伴随着或积极或消极,或肯定或否定的具有波动性的情绪体验,也可以是复杂而又稳定的心理体验:如对领袖和英雄的敬仰之情,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积极厚植浓厚而又稳定持续的政治情感,对于培育学生的政治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具有重要影响。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信息传递过程,更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情感交流。同样,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不应只是单一的理论宣传和思想灌输,毫无互动交流的情感植入,更应是充满温度和厚度的情感共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艺术化教学语言的渲染,声情并茂的视频引入,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在一个个历史事实的回望中,在现实生活的感知中,激发政治情感体验,产生政治情感共鸣。在“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歌曲视频《春天的故事》描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展开,感受一个划时代事件和伟人重现眼前,歌曲情感细腻而又有史诗般气势,听来让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分享那个我们经历过的往昔,感触今朝变迁,真情实感地与学生情感交流,分享我们那个时代个体体验到的喜怒哀乐,用朴实而又动情的言语打动学生。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就可以直接进入状态,从而激发进一步思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一个个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等,进而积极思考发生巨变的原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政治情感的升华。

三、课堂议题的悉心选设,坚定政治意志

高中学生随着心理的成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主动关注时事,关心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网络接触了解社会的频率不断增加。政治认同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认知、体验、情感活动,往往会随着学生接受的信息,接触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亲身感受到的社会现实的制约。当学生脱离课堂,接触到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现象,触碰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时,面对一些文化价值的交锋和冲突的时候,如果仅限于政治知识的认知层面,平时缺乏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训练,学生可能会对接受的政治教育产生疑惑、质疑、误判甚至反感,从而产生政治认同障碍。同样也有可能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缺乏对事实的剖析能力而对已经接受的政治认同教育陷入另一种盲目极端的狂热和偏激。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分析事实,坚守理性,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意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诉求。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一线政治教师在承认学生现有的可能的认知障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构成和生活经验引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通过设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或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议题,直面现实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步步深入,通过对议题的探讨、交流、碰撞中触发学生深层思考,从而学会理性对待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学会辨明是非,知事明理,学会合理准确的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感,从而坚定自己的政治意志,才可以说是落地的政治认同素养教育。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一框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最新“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中国态度,相关素材,结合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的时间线,然后引入中心议题“中国国家利益至上&美国利益第一”分设各子议题: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有何异同?美国利益第一与中国国家利益至上有何区别?中美两国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吗(正反双方辩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中美关系陷入新低谷的挑战?这一系列议题的选设突破知识本位的僵化束缚,学生在思考,探索,冲突,争辩中澄清知识,辨明思维,在对比争论中坚定我国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强化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坚定对我国国家道路、国家制度、国家文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相关制度政策的认同。在此过程中,通过环环相扣的议题设置,学生学会如何来解构事实,分析事实,学会运用所学政治认知来明辨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活环境的能力,进而坚定政治意志,形成优良的政治品质。

四、课程活动的拓展设计,践行政治行为

对于高中学生来讲,结构化体系化的政治认知、稳定而又持续的政治情感、坚定的政治意志的落脚点就是形成政治行为的自觉,这才意味着政治认同素养的最终达成。新课标指出,“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提倡教学要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主要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外在体验把主流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基本价值取向。”政治源于生活,又是可以回归生活的。高中生的基本政治素养不是仅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中培育,更是在各种多样化的课程活动的设计中,实践活动的体验开展中得以巩固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才可能真正落地。教师利用学生的假期,可以通过布置一些课后体验活动,要求学生进行政治行为的实践探索。例如,就“我身边的劳动者”“我爱我的家乡”等为主题进行主题摄影展示活动或优秀短视频评比;参与“无锡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让学生能够贴近社会,感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感;就“这两年无锡地铁高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写一份调查研究报告,就“打造最美无锡小城镇建设”给本镇或本区政府写一封建议书等。

参考文献:

[1]贺志峰,文锦峰.青少年媒体使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研究[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3).

政治认同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治认同;政治合法性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中的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9亿生活在农村,农民的政治认同对于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而为密切党与农民的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但是,农民对党的认同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农民生存状况与农民对党的认同

政治权威从本质上讲,是对社会价值进行有效分配的一种力量。农民之所以要服从党的政治权威,就是因为要从党的政治权威那里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社会价值。而这些社会价值中农民最关注的是[前的生存利益,能否保障他们的生存利益是农民评价执政者的主要标准。造成农民这种社会心理的原因是多重的,但主要的根源在于农民的谋生方式简单单一,在自然和社会力量面前普遍感到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十分强烈的乏力感,他们对未来不敢也不可能抱有太多、太高的奢望,因此极其看重[前的既得利益。[1]因此,党的方针政策要从保护农民的生存利益出发,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

目前国家虽然已经免除了农业税,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但农民的生活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改变,这是因为: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政策使我国各个社会阶层在衣食住行实现了低水平的整齐划一,社会成员获得了一种“平等感”,满足了传统农民对“等贵贱、均贫富”的执着追求。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给各个阶层带来的获利机会是不均等的,农民在利益追逐中处于不利地位,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马克思曾经形象而又深刻地指出:“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房子的狭小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么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2]因此,遏制分配不公,纠正社会不公正现象已经不仅是伦理问题,也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以及危及国家政权稳定性的政治问题。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坚持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扩大群众基础和社会和谐的前提。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状况不会一下子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趋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但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总体覆盖无法弥补历史上的巨大欠账”。[3]建国后,我国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吸取财源、自上而下喷洒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财政,越在上层越富足,越在下层得到的财政支持越少。1978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51亿元,占13.5%,而2000年为1232亿元,比例降为7.8%。财政支持不足,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严重滞后。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这一状况与城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第三,农村贫困人口仍然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2000多万,相对贫困人口4000多万,每年还有因各种灾情产生的7000多万灾民需要救助。[4]

第四,农民土地流失严重。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根基,在传统农民的[中,“没有土地的农民不是正经的农民。有能力扩大自家的田地是家庭兴旺的象征,而卖地求生是败家子的行为”[5]。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也认为,在农民的价值系统中,“金钱不是一种可靠的价值。真正具有价值的只有土地,因此要想富起来必须种好地”[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保护好农民的土地利益仍然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每年农村正常占用的土地达到400多万亩,其中大约有200多万亩是属于农民的耕地,一些失地的农民已经开始依法抗争、有组织的抗争,有的地方还发生了群体性的暴力事件。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农民土地减少的势头还在加剧,有些人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名义,非法占用农民土地,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新农民建设不仅不能成为党的民心工程,反而会失去农民的认同。

二、村民自治与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

无论怎样解释民主,领导者的权力均需被领导者的同意和认可。村民自治制度,是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此,“许多村庄的农民认为上千人选出的村委会主任当然比几十人选出的村支书更有权威”[7]。这样,村民自治就给村党支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

第一,法律界定不清引起的认同危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透过这些规定,我们无法分辨村委会与党支部的权力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自上而下地强调党的领导,又自下而上地强调村民自治,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权力难免陷入冲突,出现相互争权的现象。一些村委会主任利用法律的模糊挑战村党组织的传统权威,踢开村党组织搞“独立王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在村中贯彻执行,村党组织在农民心目中的传统地位降低。

第二,双向授权引起的认同危机。按照一般的政治惯例,村党组织是按照乡镇的意图组成的,主要是贯彻乡镇的意志。在农民心目中,村党组织是乡镇在村中的“一条腿”。而村民委员会却大不一样,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按照民主程序投票选举出来的,他们才是村民利益的真正维护者。一个是来自上面的授权,一个是来自下面的授权,这种不同方向的授权在一个村庄内相遇的时候,就会发生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此时的乡镇政府一般都采取袒护村党支部的举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村民选举后,乡镇的工作越来越依靠村党支部去落实。可是乡镇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帮助解决两委的矛盾,反而进一步降低村党支部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有人认为,既然村民自治挑战村党组织权威,干脆就放弃村民自治,还回到行政村的状态。这种认识只看到了表面,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村党支部权威受到村民自治的挑战,表面看是村民自治制度带来的,但实际上是国家在村中实行了最先进的直接民主制度,却没有相应地改革乡镇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更没有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实行民主是获得农民认同的最根本办法,如果现在从村民自治退回去,会导致疏导农民情绪的主要渠道关闭,农民同党的关系进一步疏离。民主权利的给予是不可逆的,村民自治实行以后,农民的政治认同意识已经被激发出来,我们只能选择通过进一步的行政权力下放和完善党内民主获得农民更大的信任和支持,别无他路。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与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

村民选举为村民自治组织提供了定期自我更新的机制,越来越多的致富能力强、作风正派、乐于为群众服务的农村精英被选入到村民自治组织中,农民还拥有监督和罢免手段保证这些政治精英为群众负责,群众给予他们极大的支持和认可。可与此相比,村党支部却缺乏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其一,全国农村党员队伍普遍老龄化,这与农民入党积极性降低有直接关系。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村党组织成员为维护其现有地位,不愿意发展新党员。农村基层党组织中优秀人才的减少,削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影响了党组织的政治权威。其二,长时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有些村党组织成员贪污腐化,从根本上损害了党的形象,农民更不愿意支持党组织,也不愿意投票选举党员进入村民自治组织。其三,虽然国家在农村输入村民自治制度已经近十年,但大部分村庄仍然是村党支部说了算,村民自治组织处于无权状态。这起码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很多农民非常恼火,他们觉得自己真心实意选上来的村干部只是些摆设,自己被愚弄了。二是村党组织大权独揽的结果,也把农村的矛盾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农民往往把对乡镇任务、村务状况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满统统归咎于村党支部,村党组织整日缠绕在这些矛盾当中,不仅不利于自身威信的树立,而且无暇顾及党组织建设,支部干部和党员的先进性建设落不到实处,更谈不上进行组织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其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为了增加自身升官发财的机会,不顾当地实际和农民的意愿,大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仅影响了农民对当地党组织的认可,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注释:

[1][5]周晓虹.传统与变迁[M].北京:三联书店,1998:73,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67.

[3]季丽新.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创新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46.

[4]刘海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部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7.

政治认同范文篇5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通过借助高中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引导,由于新课程改革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所以通过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有助于实现最初的育人目标。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创新教学方式,确保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具有广泛且较高的素质,能够具备较强的政治认同信念,以较高的品质来感化学生。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凸显学生主人翁地位,能够使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张所学习到的政治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融合,从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二、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一)明确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养原则。高中政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播政治理论,同时也应当培育私有新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较高的道德素养去熏陶变教育学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通过自身的个性品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同时要结合科学原则有效处理好教师主导以及学生主体的关系,根据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切入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合理开展实际活动,有效把握教育教学理论,妥善处理多方关系。(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使学生坚持政治认同信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弘扬正确的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中国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以及对于实现中国梦的现身精神,能够加强青年学生爱国教育,使学生基于爱国情感的引导下经受各种思想观念的考验,坚定政治认同信念,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环境。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共创幸福生活》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村委会以及居委会在换届选举的微课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观看后提问“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学生回答道:“我们了解到基层民主建设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提问补充“同学们,你们怎样理解‘直接’这个词语我们选出的当家人,通常是身边的熟人,我们对其十分信任,并且这个人一定是有能力有担当的,所以发展基层民主是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个词语也是十分准确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同学们,你们参与过哪一些有关村委会或者是居委会的研究性活动呢?你们在参与这种活动中,自身便以接触到政治,已经参与到民主管理,那么你们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一些体会和收获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探讨交流,虽然《政治生活》学习较为枯燥乏味,但是教师应当将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融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能够使学生增强投身基层民主建设之中,使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坚定政治认同。(三)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理念下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由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只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所以在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工作中,教师自身必须要更新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及分组讨论法、权健模拟法等等,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与探索。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够贯彻并落实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确保教学课堂模式更加丰富多样,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氛围。

三、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多元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规范行为,正确认识自身的职责以及权利。

参考文献

[1]萨仁高娃.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85‐86.

[2]李永芳.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54‐57.

[3]孙明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材分析与建议——以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06):152.

政治认同范文篇6

政治认知指学生从知识层面对政治认同所牵涉到的政治理论、政治道路和政治制度等进行学习、感悟和掌握。要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政治生活,从知识层面真正理解我国现行的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道路的合理性、科学性。第一,要基于实际,贴近生活,用事实说话,事理结合,有理有据。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这些事实为政治教师进行政治认知教学提供了可看、可思、可悟的活生生的素材。高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家庭、进社区开展实地调查,通过参观、座谈、问卷等形式,在生活中观察、收集素材,结合素材思考、感悟、检验相关政治认知知识,增强政治认知知识的可信度,为政治情感的建立奠定基础。第二,要尊重并辩证地分析我国的客观实际。政治教师既要正确传递我国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道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也要敢于直面我国政治建设方面的缺点与不足。通过正反面的对比、剖析,使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我国政治建设的努力方向,为激发学生政治责任担当和践行政治行为奠定基础。第三,要用接地气的语言与方式进行政治认知教育。政治教师在进行政治认知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懂得、不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与方式,而是高高在上,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教育,那么再好的理论和知识也难以入心入脑。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时代的语言,用时代的语言阐述社会主义经典理论;要与学生同学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与方式诠释抽象的道理。政治认知需要灌输,但这种灌输是涓涓细流、水到渠成、接地气的灌输,而不是高高在上、你打我通、简单粗暴的灌输。高中政治教师要克服单纯的知识传输,只告诉学生结论、结果,而忽视引导、剖析、生成。

二、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政治情感,形成坚定政治信仰

(一)理解学生的政治困惑,倾听学生的政治诉求。政治信仰是伴随着政治情感而油然而生的,情感的激发离不开尊重与满足。让学生建立政治情感,肯定和信任我国的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道路,政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政治困惑,倾听学生的政治诉求,让学生在师生双方平等交流过程中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中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单元,阐述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凸显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极其重要的切入点。但教材编写抽象概括,理论性强,加上学生思想不成熟和认知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存在诸多困惑。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我国是多党并存,而且坚持互相监督的原则,为什么我国不采用两党制或多党制呢?如果教师回避或无视学生的这一困惑,开门见山地陈述和解析我国现行政党制度的内容及其优越性,会让学生觉得我国的政治学说好像是公式化的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的知识堆积,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相信,学生很大可能是知而不信,口是心非。如果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困惑,设置话题,引导学生查找中外政党制度的相关资料,展开对比分析或辩论,在学生自主探究中生成认知。这样做既尊重学生的客观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又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究、平等交流过程中释疑解惑、对比鉴别、澄清认识、消除困惑,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认同党的领导。(二)构建活动型课程,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政治认知是形成政治信仰的基础,但政治信仰不是政治认知的自然结果。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认识和做到:认同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所创造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作为自己基本的价值遵循,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就是说,政治信仰是个体将自己认可、赞同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和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自己价值取向的过程。在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这个过程离不开个体的辨别、感悟、选择。基于以上认识,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活动型课程,立足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情境,设置学生可议乐议的议题,引导学生面对现实问题,要强化辨析,坚持在辨中质疑,在辨中解惑,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去伪存真,明辨是非,在自我体验感悟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自己的政治信仰。[3]

三、实践体验,升华政治情感,化为政治践履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具有实践性和参与性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是培育政治认同素养要引导学生实践体验的理论依据。政治认同的达成是将基于正确的政治认知而树立的政治信仰与信念外化为自觉的政治行为,也就是说政治认同的达成应该是信而行之、知行合一。因此,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政治认知教育和政治情感信仰的建立,还要激发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升华政治情感,化为政治践履。一是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学生政治参与途径。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如党和政府官方网站、校园网、微信、QQ等,引导学生就党和政府的决策、学校内部民主管理、校内党团建设等建言献策,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感悟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增强政治责任感。二是借助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施,激发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当前已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都强调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将学生践行政治参与的态度、行为表现、实践效果等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考核结果,评出不同等次,对创新活动方式、行为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形成激励机制,激活学生政治践履的热情和创造性。三是做好现行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综合探究课以及新版高中政治教材活动课内容的设计。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形式、实施方式可灵活多样,活动过程由学生组织,活动效果由学生评价。四是建立兴趣小组,模拟政治运作方式。由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兴趣小组,模拟人大代表提案、讨论、选举,模拟各类听证会,模拟基层民主管理等。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有信仰的中国公民。在新一轮课改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坚持改革方向,不断学习,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引领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走好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学,2016(1):4-7.

[2]陈式华.论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德育,2017(7):67.

政治认同范文篇7

关键词:政治认同;素养;政论片;培育

政治认同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生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容为:“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政治认同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亦决定着高中生成长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而政论专题片将国家政策与民众生活结合在一起,把较难理解的理论变为通俗易懂的视听画面,有助于增强高中生对政治生活的理解与认同。将其融入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必将增强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实效。

1政论片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

处于价值多元的时代,意识形态的引领至关重要。政论片是以大众传媒为平台,传播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论观念,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有较强的理论性、政治性的纪录影片。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政论片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政治性。政论片的主题、内容等方面的选取,均围绕政治话题展开。第二,理论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政论片的内容蕴含较强的理论性,较为抽象,同时又深入浅出,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既有深意又便于理解。第三,思辨性。政论片以评议贯穿,以全面阐释理论方针为根本。基于此,不仅在理论逻辑上需要思辨,更在现实实践中为其提供重要依据。政论片区别于一般纪录片的关键在于“政治性”,直接指向政治认同,是培育政治认同重要资源。总之,政论片既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也是进行政治认同培育的独特资源。

2政论片融入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与价值

2.1政论片融入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政论片能够作为独特资源融入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引领高中生学习政治知识,激发政治情感,明确政治态度,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从而提升政治认同素养。2.1.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政治引领学生“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达到此要求,政治引领必不可少。政论片本身就蕴含丰富的政治色彩,以政治为主题,以传播党、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根本指引,其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高中生正处于迷茫期,需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其走向政治生活的指南针。政论片以通俗易懂方式指引高中生认同党和国家,逐渐形成政治认同。因此,应该将政论片融入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推动“立德树人”落实。2.1.2政治认同要求价值引领学生政治认同作为高中生未来生活的价值追求,影响甚至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新时代后备主力军的高中生,成长为有信仰能担当的现代公民,政治认同素养发展至关重要。高中时期是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期,“通过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认同社会主义制度,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因此,以价值引领学生,发展其政治认同,十分必要。进入新时代,政论片更加蓬勃发展。例如,《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辉煌中国》等优秀政论片不断涌现,其共同之处在于以引领导向为最终目的。在政论片的价值引领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高中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以达到高中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2.2政论片融入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价值

政论片作为政治传播的方式之一,在传播政治信息,凝聚政治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2.1有利于传递政治信息,促进高中生政治社会化生活在信息时代的高中生在视觉文化中成长,习惯于通过视觉获取信息,传统的政治信息的传递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高中生的成长发展需要。高中时期是政治社会化的奠基期,亦是政治信仰、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优秀的政论片契合时代的主题,多元的叙事方式与手段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高中生在观看政论片时,可以掌握政治知识,形成政治认知,辨析复杂社会信息,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政治情感。基于此,升华政治情感,形成政治态度,具备能力且愿意参与到政治生活中。这契合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过程,有利于促进其政治社会化。2.2.2有利于引导正确舆论,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与引导力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政治文化不断交融,西方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外来思想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信息2.0时代,新媒体共享、互动等特征更加显著,网络环境下政治传播的主体、内容都是复杂多样的,混杂的舆论在网络间传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带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将政论片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利于增强其吸引力与引导力。一方面,政论片以视频的形式出现,通俗易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阵地,将政论片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让政论片传递主流价值观,为新时代正确的舆论发声,这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有利于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3政论片融入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实现路径

政论片有巨大的育人价值,对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大有裨益,因此,需要探索融入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具体路径。

3.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政论片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进行培育的主阵地,要将政论片融入政治认同素养培育,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不可或缺。首先,将政论片作为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政论片内涵丰富且深刻,紧跟时代步伐,彰显主流意识形态。挖掘此资源,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信度。例如,在学习《坚持新发展理念》时,结合政论片《守住绿水青山》,在生动形象的视频中展现对生态文明改革的初心、决心,能够让高中生更加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认同国家的政策,助力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同时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力。其次,将政论片作为教学内容渗透于其中。思辨性是政论片区别于一般纪录片的鲜明特征。政论片以问题与评议贯穿全过程,既吸引兴趣又层层深入体现主题。例如,《将改革进行到底》以“问与答”的形式,全方位、深层次阐述改革,充分体现其思辨性。而议题式教学是教师给予学生争议性问题,并围绕此开展活动设计,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主动参与,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或生成新问题,培育学生素养。可见,政论片与议题式教学相契合。因此,将政论片与议题式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开放、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

3.2在学校活动中融入政论片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的学校,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对于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同时,高中生在学校获得的政治参与能力最终将落实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因此,除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融入政论片之外,也应将政论片融入学校活动中。首先,营造校园政治文化环境。校园政治文化环境是培育高中生的载体,在润物细无声地熏陶学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因此,发挥政论片的政治舆论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环境至关重要。例如,学校通过电子屏幕、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宣传政论片中的内容。同时可以建设关于政论片的校园网络平台,制作既精简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政论片片断,例如:政论片解读版、一分钟了解、动态图等。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政论片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强政治认同培育实效。其次,开展政论片相关活动。开展政论片相关活动,对培育高中生政治参与能力大有裨益。例如,学校可以建立政论片资料库。高中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政治话题,对政论片进行加工,融入自己的理解感受,以微视频、PPT等形式呈现给大家。教师要及时评述、整理,将成果保存在政论片资料库,方便随时查阅。另外,学校可以组建政论片相关的社团、开展政论片相关的演讲比赛、作品展示比赛等。一方面能宣传、弘扬主旋律,另一方面高中生在实践中能够锻炼政治参与能力、提升政治认同素养。

3.3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政论片

良好家庭教育是政治认同培育的奠基性教育,“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其观念与行为对核心素养的有效实施影响深远。”[4]因此,要将政论片融入家庭教育中,提升家长政治认同素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培育政治认同素养。首先,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一方面,家长要转变“学习是唯一任务”的错误教育观念。高中生政治认同水平不能仅以分数来评估高低,而要注重其政治情感、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等是否有改进、提升。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政治认同意识,主动观看政论片,通过观看更加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认同榜样作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子女,引导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意识。其次,利用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共同体。家长应该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加强与学校共同交流的频率,家校形成合力,构建共同体,致力于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家长可以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学校网站等,查看学校建立的政论片资源库,增加政治知识,提升自身政治认同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此方式,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等情况,及时沟通、反馈给学校,增强政治认同培育实效。

3.4在社会发展中丰富政论片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多方努力的过程,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环境,创造形式多样的政论片,促使政治认同素养落地。首先,要以党和国家为主导营造良好宏观环境。培育政治认同素养需要有和谐、健康的社会大环境,要把政治认同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高中生素养落地。政论片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彰显,以政论片育政治认同,就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的作用。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政治公平、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和谐这样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同时,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统领全局的领导作用。一方面丰富政论片的素材,另一方面为培育政治认同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再次,创作形式多样的政论片。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助推,政论片创作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喜闻乐见,才能更好地构建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当前“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是传播大趋势,因此,政论片创作不仅要保留之前的长视频,更要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短视频优势。例如,在创作时可以拍摄Vlog,记录当前国家的真实发展,亦可以选用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等融入视频中,使政论片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强政论片的趣味性,吸引高中生观看并尝试制作,在此过程中深化政治认知,升华政治情感,在实践中培育政治认同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

[2]王珂园、程宏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0.

[3]韩同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35.

政治认同范文篇8

【关键词】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政治觉悟

在高中教育阶段,将时政新闻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中是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及时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但是,对于高中来说,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基本上没有时间去关注时政新闻,严重影响了高中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高中政治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政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时政新闻在高中教学中的融入,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并能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从被动学生变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时政新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时政课程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国内外的时政新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良好的课前引导,能够缓解政治政治课堂的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效掌握政治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在新课教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材料选择过程中要精心筛选,从学生实际情况处出发,杜绝随意,并且必须要和教材内容进行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留心观察,注重积累素材,经常看新闻、浏览网页、阅读一些关于时政的杂志或者优秀评论,然后对这些观点、新闻等进行分析,并且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不仅能够拉进师生关系,还能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政治新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及时引入一些大众化的热门话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教育背景下,学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防止学生出现理解偏差。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教材内容为核心,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环境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久而久之,学生就对政治课堂形成一种期待,能够及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2.利用时政新闻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路径

2.1充分挖掘、利用时政新闻。在高中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教师应用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热点时政,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时政新闻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高中时政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教学课堂中,时政新闻视频是以声音、文字、动画等方式将新闻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新闻内容,并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吸引学生注意力,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政治理性认知。例如:娱乐明显范冰冰“阴阳合同”“明星偷税漏税”的热点持续发酵,范冰冰被责令按期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合计8亿余元。若按期交纳罚款,则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件给群众上了一堂极佳的全民税务普法课,尤其对于充斥天价片酬的娱乐圈起到了极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2]。在时政内容播放完成以后,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在鼓励学生针对从案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税法的重要性,明确税收,是维持政府、社会和国家运转的基石,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和基础建设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有力工具。因此,在政治课堂上充分挖掘、利用时政新闻咨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2.2找到时政新闻与政治认同素养的关系。时政新闻是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等其政治因素的体现,学生通过对时政新闻的学习,能够及时明确政府决策以及重要的社会事件,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间接或者直接的了解时下一些热点新闻,知晓国家政治走向,还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到政治中。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包括:执政、议政、政治选举、政治组织,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意见,表达自己的政治认同,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到政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认同素养以及政治觉悟。另一方面,政治认同的政治主体群众,这就决定了政治认同属于政治心理,所以,政治认同能够展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性,学生在时政新闻阅读完成以后。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分析,都会产生一些政治观点以及政治心理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政治认同,同时也是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知、判断、认可。因此,时政新闻与政治认同素养的关系是两者相辅相成,时政新闻能够间接的展现出政治认同的心理活动以及政治观点,同时,政治认同能够激发群众的参政热情,能够及时关注更多时政新闻资讯。2.3正确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时政新闻评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针对某些时政新闻进行讨论,让学生思维进行碰撞,从而对我国政治以及基本国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对时政新闻的评述中,提高学生政治觉悟以及政治认同素养。例如:在高中“走进国际社会”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时政资料以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我国“一带一路”政策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进行了解。在同学领取任务以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分工,此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追溯“一带一路”政策的源头,有的学生对“一带一路”政策的辐射区域进行归纳,还有的学生对“一带一路”政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政治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防止学生出现较大的理解误区。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过程中,时政新闻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时政新闻学习,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时政热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加强对政治的认知。时政新闻与政治认同素养的关系是两者相辅相成,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多方位的了解时政新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及政治认同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彩霞.让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开花[J].考试与评价,2017(4).

政治认同范文篇9

关键词: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政治认同

在思政课中探索并进行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倡导的,标准中指出:“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1]因此,思政课采用议题式教学,就应具备学生思考问题的社会情境、学科知识内容的基本逻辑、联结学生经验与课程知识的思维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实现思政课的育人价值,议题式教学要素见图1。图1议题式教学要素图政治认同是思政学科首要且基本的核心素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8月14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思政课课程目标在中学阶段就是要“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因此,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学生“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认同,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最终通过模仿,使其成为个人人格的一部分。根据心理发展规律,这个心路历程应是知、信、行三位一体的过程,即从认知了解到认同信仰,最后到拥护践行的过程。“政治认同教育也包括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政治践行三个层次。”[2]

1议题要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形成学生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是知识层面的体会和掌握,是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政治认知,我们所选择的议题必须要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既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状况;也要有客观性,有图有真相,毕竟事实胜于雄辩;还要有过程、有结果,便于议题的设计和操作。例如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的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主权利、树立民主意识。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于民主权利的知识了解得不多,尤其是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三种方式。而对于民主意识,虽然初三的学生已经产生了萌发,但还没形成对这一问题的系统认识。因此,需要设计结合真实情境的议题,以实际事例来帮助学生产生认同感,教学脉络图见图2。这一课设计了“面对杂乱无章的学校门口环境,我们该如何作为?”的教学议题。如果此时只要是让学生查看教材,浅显而粗糙地寻找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如何树立民主意识的概念,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既定的答案和枯燥的诠释,这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化、浅表化的教学,学生无法真正认知、认同学科知识。而我们利用学校周边环境开展校门口秩序管理的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小议题,例如:“校门口秩序管理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我们是否无权过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渠道参与到校门口秩序管理中?”“参与校门口环境管理,我们中学生要注意哪些问题?”对这些议题展开讨论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需要认知的内容融入学生研讨的答案中。通过学生身边真实的甚至是亲身参与过的具体事例,来例证行使民主权利、树立民主意识的意义。只有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思考,才能避免他们因为不了解、未深入体会而影响政治认同。

2议题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石,促成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即对各种政治观点的信服、信任乃至信仰,自觉自愿地接受这些政治观点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并不断维护和发展。培养政治认同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因此,我们所选择的议题必须要以思政学科的知识为基石,确保议题符合正确的价值观,保证思政课堂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例如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的第一框“追求民主价值”,需要实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目标。即要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只能由也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又为什么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模糊的,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能够掌握部分知识内容,但是尚不能深刻领悟,更谈不上使其成为“个人信仰”的政治认同。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教材中“探究与分享”这一栏设计教学议题,以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培养认同。这一课设计了“为什么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一教学议题。如果在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教学,即:只给结论和结果,不作比较辨析;只许信服认同,不去探究探寻。那么这种认同一定是短暂的、虚假的、被动的盲目的认同。而我们利用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的资料开展辨析,创设基于史实知识的小议题:“我国近代有没有尝试走西方的民主道路?”“近代民主探索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以此展开分析和探究。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对比和探究来引导学生认识近代民主探索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揭示近代仁人志士“还权于民”的努力不断失败的历史过程,从而得出结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仁人志士们所选择的道路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都决定了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种学科知识引领下、正确价值观的关照下,学生自身探寻得出的观点,才能够真正得到认同,而且这种认同是长久的、真实的、主动的、理性的认同。

3议题要以思维活动为路径,达成学生政治践行

政治践行即政治参与和政治实践,这是政治认同素养中知行合一的体现,也是其价值指向。思政课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学生通过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相关联,从而加强学生政治行动力,使政治认同实现巩固和强化。因此,我们选择具有思维性、辨析性的议题,就是在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对动机与效果的辨析,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德与法、对与错的感性经验,提升为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需要秉持的价值标准,进而在后续社会生活中加以践行。”[3]例如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的第一框“尊重他人”,需要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在不同情境中践行社会道德,从而强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认同。社会生活情境是复杂的,因此本课设计的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冲突,要求学生辨析思考,这样的政治认同才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一课设计了“如何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到尊重他人?”这一教学议题。围绕这一核心议题,根据不同生活情境设计了三个子议题:“别人不尊重我时我还需要尊重他吗?”“谈谈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的尊重体现在哪些方面?”“跟风式赞美与共情式互敬,谁更重要?”展开探究、讨论、辩论。学生只有在具有价值冲突的议题探讨中才能确认观点,只有在具有思辨价值的议题探究中才能认同观点,从而自觉地在社会生活中践行观点。学生在课堂上是进行知识的学习,而在课堂外的生活实践才是真正的知识迁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议题式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学生的生活实践,使议题式教学真正得以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式华.论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德育,2019(7):67-70.

政治认同范文篇10

[关键词]政治认同;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当前,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时刻考验着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提高政治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素质提升。

一、政治认同与校本课程的界定

11.政治认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里把政治认同列在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新课标还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校本课程新课标在“对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中提出:学校要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当地实际,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笔者认为,有效、合理地开发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必要的补充,是新课标理念的重要体现。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指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国家制定统一标准开设的课程)、地方课程(结合地方特色开设的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弥补国家课程不足的问题上具有巨大意义和价值。

二、政治认同素养培养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11.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现状笔者曾对所在的广东省东莞市的部分高中学生开展了有关政治认同素养的问卷调查。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我国的国家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国的对外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一定的了解;相当部分的学生会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关注国内外的时政热点事件;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疫情、香港问题、中美关系等最为关注,并希望了解更多信息。22.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东莞市的高中政治教师普遍认为开发富有特色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真正系统化开展实施校本课程的学校非常少,现实中面临着学校办学理念落后、师资配备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1.思想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首要原则。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应以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实现知行合一,使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最终目的。22.时代性原则时代性,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显著特征,应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要立足时代前沿,用最鲜活、最典型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理性分析;要用最先进的理论(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定立场、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33.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追求。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支持党和国家的工作,并自觉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共事务。44.校本性原则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突出校本特色。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本校的办学理念、设施设备情况、师资力量等因素,坚持因材施教、凸显特色。55.可操作性原则再先进的理念、再完美的方案,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就是空中楼阁。可操作性,是实施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11.立足课堂立足课堂,巧设情境课堂教学,是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新课标中提到,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国内外时政热点为背景,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从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例如,在讲必修1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深圳40年的巨变》,然后设置以下问题情境:①为什么40年前党和国家要设立深圳经济特区?②深圳特区的设立为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怎样更好发挥深圳特区的示范作用?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合作探究,可以使学生领悟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从而让学生理解并支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来设置教学情境,如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个视频、一则新闻、一个故事等,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评析、辩论等方式对情境进行分析,最后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22.深化认识深化认识,开展活动化教学如果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主导的过程,那么组织政治学科竞赛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过程。这也是新课标中“课程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课程化”的基本要求。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学科竞赛,可以通过时政演讲比赛、时政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比赛等形式来开展。舞台有多大,学生的潜力就有多大。笔者曾多次举办时政演讲比赛,让学生围绕自己关注的时政问题搜集材料、发表看法。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或聆听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行稳致远的艰巨性。活动化教学的开展,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所制定的活动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过程要考虑学生安全,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动成果要具有可推广性。33.思想引导思想引导,课堂拓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大量信息,其中可能会有歪曲事实的假新闻。在信息满天飞的时代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政问题,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显然不是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甚至是一节课就能够实现的。重大时政热点事件往往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因此,要把一个重大时政热点的来龙去脉跟学生讲清楚,引导学生坚定立场、理性思考,只是在课堂中设置教学情境或举办学科竞赛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方式是举办针对某一主题的时政讲座,这样就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向学生全面介绍其相关内容。例如,我们可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成就”“脱贫攻坚战”“我国疫情防控中的制度优势”“新时期的中美关系”等为主题举行时政讲座,让学生在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时政的基础上培养政治认同素养。44.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线上德育受疫情的影响,网络授课成为特殊时期教育教学的新形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在疫情防控期间,笔者制作了以“疫情防控”“国家安全”“国家治理”等为主题的微课供全校师生观看,让学生从疫情防控中看到我国的制度优势、看到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看到我们国家治理能政治政治·学科视点力的提升,这一方式深受师生的欢迎与好评。制作微课,开展“线上德育”是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种:既要求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能多渠道收集、整理素材和信息,又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和视频制作技术。55.展示地方特色展示地方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文化差异较大,基于政治认同素养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并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笔者所在的东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袁崇焕纪念园等地,引导、教育学生铭记历史、敬畏英烈;还可以通过搜集反映改革开放前城市容貌和人民生活的老照片,引导学生感悟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其他建议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取得学校的支持;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服从学校安排,避免因与学校某些工作产生冲突而无法开展;开展集体性活动特别是户外集体活动时,要注意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校本课程实施后,要注意及时总结和反思,以不断积累经验。认同意味着不排斥,认同才能知行合一。政治认同、爱国爱党,绝不是通过喊口号或者背诵默写几条标语就能够实现的。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思想上的引导,也离不开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觉感悟。通过开发高中政治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既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体现,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陈绍华.探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J].安徽教育科研,2020(16):7-8.

[3]李延.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0(25):113-115.

[4]马荣.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