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17 17:27:56

散文读后感

散文读后感篇1

双语学校 四(9)班 李昊哲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我看到的都是绿意盎然、朝气蓬勃的景象,这种美妙的景象让我一直很难用笔把它描述出来,于是周六,妈妈带我走进图书馆,在她的推荐下,我津津有味地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虽然是坐在室内读这篇文章,但我的心,已随着作者那栩栩如生的描述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景象中,我感受到了春风温柔的轻轻抚摸我的小脸蛋,我闻到了清新空气中那泥土和花儿的芳香。我看到了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呼朋唤友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我的身体也随着鸟儿的乐曲不由自主的摆动起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让我的眼前浮现出了火红火红的花,像一团团熊熊的烈火,;粉粉的花像天空中的朝霞染红了天空;那洁白梨花的像冬天的雪花,在风的轻抚下,散发出阵阵香味。蝴蝶围着花儿翩翩起舞;蜜蜂提着小桶穿梭在花丛中,忙着采花蜜。

散文读后感篇2

——《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近日阅读季羡林先生八十年散文作品的精选集,耳目一新,感触良多。季先生堪称学界人瑞、文坛常青树,其写作期之长、创作生命力之旺盛,举止无双。

该散文集收集了季老先生80年散文之一部分,从处女作开始一直到新作《惮巴老》,按年代顺序排列。细细阅读,可略见其创作的线索和思想、生活、情感世界的历史变迁,显示“世纪老人”的风范,表现其高尚的精神世界。季先生身处校园、情系世界,他的社会活动、足迹遍世界,个人生活方面既出入人民大会堂,又住过“牛棚”,基于丰富的阅历,智慧老人散文中的许多内容,丝丝淡泊中放出智慧的光芒,对于后来人,这是最好的、最活得历史。更突出的一点,就是其散文知识之丰富性、活动领域之广阔多样性和个人体验之深切性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不忍释卷,季先生的散文更是反映时代风云的镜子,也是抒发人们心声的画卷。

首先,季先生散文的风格更是平实、诚挚,是不屈不隐的本色写作,读其文,可见其人。文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轻易表露深爱和沉痛。他晚年与猫为伴,其中一只心爱的猫叫咪咪,是一只浑身雪白的波斯猫。有一天走失了,他心中的难受和思念可想而知,但落在笔下的只是淡淡的一句话“它从我的生活中消逝了,永远的消逝了……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还颤抖不止。”

中国近代外交家黄遵宪倡导“我以我手写吾口”,季先生则是“我以我手写吾心”,文字虽平淡如水,而其中的对生活的感悟却醇厚如醴。他的文章缺少棒喝、顿悟的讥讽,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警句,是本色的,不以机智和才智取胜,但文章处处闪现其真情、真实、真挚、真切,这是季先生散文的第二个特点。如季老写于1991年的散文《八十抒怀》,读后为之动容,他写道:“十年浩劫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我一定要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绝不想成为行尸走肉”。这就是一任爱国老人的心声。又如在《悼巴老》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你的作品时,有一个人绝不会掉队,这就是九十五岁的季羡林”。这是季老写于2005年的散文片断,展现了一种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风骨。

散文读后感篇3

读了这么多篇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感觉他是以写父母的爱和人生哲理为主的。

像《打开内心的窗》中,散发着母爱光辉的母亲呵护着因第一次坐车而害怕的弱智儿子;父亲葬礼上在分财产的兄弟们,把他们唯一的母亲分给了自己,而他们自己却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在下棋的老人带着的随身听,只为了随时了解海上的情况,担心着儿子;为了不让孩子怨恨自己,而避居大陆的父亲;林清玄先生的母亲往他的行李箱中塞得满满的爱,和那句“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还有林清玄先生离开故乡是的一瓶乡土……

由病母引出的快乐源自内心的道理;让恨黯然失色的则是无限的宽容;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看到的假乞丐,觉得他们可怜,是因为他们演的好。那我们给他的钱就当做给他的演出费,那又有骗钱这一说了呢;有时候要庆幸我们不在最高点或中间,因为我们在最低部时,就只能进步不能退步了;学会感谢:在交通如此拥挤、发达的现在,我们应感谢我们还活着,感谢事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所谓的誓言只是智者耳中的戏言,鱼缸打破了,为什么不去赶紧换一个鱼缸而是在原地抱怨呢;如果我们能不恐惧、不抗拒,活在眼前,身心柔软,常怀感恩之心,跌倒就不会受伤了;我们重视一些事物的时候,真的是因为他们自身吗?我们真的不是在意他们附加在身上的名利权位而重视的吗?有一天我们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我们便算得上是智者了吧;包容他人、包容困难,我们才会孕育出属于我们的珍珠,一颗圆而亮的白珍珠;我们追求很多东西,都是要适可而止的,就像买鞋一样:同样的价钱不一定要买最大的,而是买合适的;人生就像围棋,不能着急,要慢慢地去品味人生的经历;“人生如戏”,忘了是谁说过的了,但他是否知道戏是有剧本的,NG了可以再来一遍,但人生却不可以;失败,使成功显得更珍贵;当我们用美的眼睛与心灵去看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便是美丽的;我们身边许多事物像水晶一样,清澈、无不如实、明白;有些事情我们只要在意他们的内在就好,至于名字外表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的;梦,让生活不再乏味;如果我们用收藏我们喜欢的东西去收藏我们的情感,那这是个世界会怎样呢;感谢困难,因为困难我们才能提高、进步;鲑鱼,一心想要回到出生地的归鱼;无知与野蛮,阻挡我们平等的去对待众生;有时候我们该问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心强加在无干的其他事物上去;有些人在异地寻找家乡的记忆,找不到却更加思念;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佛是什么或佛存在在哪,那我们又何必到寺庙里去拜佛呢;我们要达到的每一个超远目标,都是要从现在的每一个小目标开始的;真理,其实就是万物存在的价值吧;前世与今生,其实就是昨天与明天,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只有林清玄先生吧;时间就像鸟一样,飞走了不会再回来,也不会属于谁;佛堂,使我们对佛虔诚的内心的体现;天堂,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能放下手下的东西,也是幸福;“生命的意义就是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灵与智慧的增长,每一天都对世界有一些奉献与利益”;父母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教育他们的仁慈之心;用最乐观的心灵的去对待每件事物,因为百年之后这些都没有了; 在顺境之时,要使生活有风采,在逆境之时,要不散乱,保持静心;生命像酒,时间越久味道更加香醇……

散文读后感篇4

  最新《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最新《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徐志摩散文经典》,对他的印象才从最初的浪漫诗人转变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而又热情高涨的、率真诚实的文学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点便是浓郁,人们总以为将纷繁的世界写简单是本事,殊不知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个平平常常的场景写得繁采到极致也是一种本事。徐志摩便是那种能把别人无话可说之事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洒洒,花雨缤纷,但更难得的是这些奇艳瑰丽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个"真'字。正如梁实秋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没有教训和演讲的气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谈话,毫不矜持地掏出内心的真话。

  这本书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飞》,读后让我感觉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亲切的谈话、聊天一样,而且他的散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热情。 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读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表达总是这样无拘无束。艳丽纷繁。这也正如周作人等所说: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与他的新诗一起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其实,情感的真挚,态度的亲和,题材的宽广,表达的无拘无束。艳丽纷繁,像诗一样“浓得化不开“,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显着特色。无论是长篇,如《巴黎的鳞爪》和《秋》;还是短篇,如《丑西湖》,莫不如此。至于《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想飞》……等篇,则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了……

  徐志摩散文选本众多,这本散文经典是最新的一种,较好的展现了徐志摩各个时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读后确实让人感到:徐志摩以他的文字照亮了社会、照亮了中国文学。

  最新《徐志摩散文集》读后感

  读了这首诗,我特地查了字典,偶然,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的词。虽然诗只有十行,但是仍然让我回味无穷。其中似乎包含了他的一生,他与张幼仪的结合是偶然,与林徽因的恋情是偶然,和陆小曼的风波也是偶然;他学习金融是偶然,倾心康桥是偶然,最后,飞机失事更是偶然。

散文读后感篇5

关于最新《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反过来,也许那里的人们来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因为差异性,也会产生好奇心和许多美感。听起来似乎都和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将熟知的事物拉开一定距离欣赏时,往往会产生意外的美感。远方是美景,我们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其实也是一幅独特的美景。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睁大眼睛寻找美的信息。除了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力,也需要我们积累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仔细想来,我最早接触美学方面的知识,是从听美学大师蒋勋老师的音频节目《美的沉思》开始。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上的路上,饭后、睡前的空余时间,这档节目都在陪伴着我。从西方艺术文明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从中国古代美学殷商陶器、雕刻再到唐宋文学的诗词之美,这些都如雨露清泉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蒋老师就像一位美的布道者,将我引入这片超越世俗的精神圣地。

  关于最新《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在现代社会中,美或许已经在大众口中成了一种印象和一种肤浅的面相。这就使得今天的美学研究变得尤为复杂,让人们感到困扰。如果我们将范围再缩小到有着数千年审美历史的中国,美学研究者面临的困境就更大,诸如数千年的审美传统,相对感性和飞扬生动的审美特点,正在涌入的纷纭繁杂的西方美学理论、通俗文化和大众趣味的日益繁荣等等。这些都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美学研究,或者说美学学习中举步维艰,慎之又慎。于是,很多人想到了1957年那场美学大讨论,想到了朱光潜和李泽厚。而我的观念中,对于中国审美实践和中国的审美思想,主观和客观的截然分开是极不合适的。只要看看中国的园林艺术、书法,想想中国美学中“气”、“无”等概念就会明白了。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开头就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将这句话作为论文的开头,本身就是一个启示,足以让我们想见其人、其文、其思想捧《美学散步》以入美学之门。

  宗先生的《美学散步》以生动的语言、精到的分析勾勒了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大致脉络,深刻挖掘了中国美学的思想的独到之处和中国美学中对“美”的独特看法。

  首先,宗先生对于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勾勒主要体现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三篇文章中。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主要梳理了中国美学史早期思想以及由之而来的中国美学思想的苗头。他提出不仅仅从文字成果上,而且“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于是,他不仅从文学成果上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更主要的从画论和图案美上来论证。他指出,先秦,甚至在汉代美学的特点主要是“雕缋满眼”的美,只是其中有了中国美学主要特点的苗头。一方面,他讲述了楚国装饰图案、楚辞、汉赋、雕刻的凝重或古朴;另一方面,也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介绍“鹤莲方壶”的飞扬姿态和《考工记》中在乐器制造过程中的虚实响应。在宗先生的眼中,先秦和两汉时期是中国美学的准备期,虽然还没有成熟的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但很多方面已经显示了萌芽。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魏晋时期的文化风气和美学实践的特点。最后,宗先生将论述的重点集中在晋人的美上。认为那是“全时代的最高峰”。那对于生命的热情、风神俱佳的艺术心灵、往来于山水之间的虚灵胸襟——自由而解放、待人接物的真诚,都深深的吸引了宗先生,也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向往,对后世的美学实践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这一点,从他关于中国美学特点的论述中可略窥一二。无论是讲中国的空间意识时将其最早形

  成和定型放在中国山水画的成熟上,还是将中国艺术意境说成是“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而有韵律的心灵”,都是将中国美学的形成和奠基期放在魏晋时代。山水画的成熟正是在魏晋时期,宗先生说:“晋代是中国山水情绪开始和发达时代”;而那活跃的、至动的心灵也是在魏晋时代才出现的。魏晋时代可说是中国美学形成和奠基的时代了。正如宗先生自己说的,“魏晋六朝是一转变的关键,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

  其实,《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只是宗先生举出的一个标示。在这篇文章中,宗先生并没有涉及到具体美学思想的论述,只是论及了唐代的诗歌,并将之作为中国民族诗歌的成熟期。同样,诗歌作为美学实践中的重要方面,在宗先生的眼中,中国美学在魏晋六朝以后就走向了成熟和发展的道路。这一观点在其他的一些零星论述中说的非常清楚。

  通过具体的论述,宗先生深刻挖掘了中国美学的特点和精神,并且将这种艺术美学精神贯穿在自己的具体论述中。这种特点主要是意境论,这种意境论又深深的植根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深深地和中国的宇宙观和空间感受相结合。意境论主张艺术、美是对自然世界的组织,并且不仅是自然物质世界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生命的`丰富和飞扬,人生的超然境界。这是《美学散步》的核心所在。他的这些思想表现在一系列的文章中,主要体现在全书的第一部分。

  在宗先生看来,意境是中国艺术或美学中最代表性的追求与境界,它深深的植根于中国的哲学和空间意识中,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境界的两个互相融通的两面:充实和空灵。他把意境作为艺术之为艺术的灵境,作为诗人艺术家“游心之所在”,从而将之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上。意境的根基是中国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那么中国的宇宙观又具有哪些特点呢?他说:“我们宇宙即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的生动气韵”。我们的宇宙是一个节奏化的空间结构,是对山水自然的组织。在这样的空间、宇宙中游心,艺术家用“追光蹑影之笔”写出了按实写虚,由空灵而入充实的艺术境界,表现了包含艺术家飞扬生命的人生境界。

  宗白华先生的意境论只是一个框架,是一个艺术的境界,或者说目标。他并没有将它说成一个死板和固定的东西。意境具有互相融通的两个方向:充实和空灵。在这两个方面的论述中,宗先生还在另一个层面上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在讨论中国的艺术和审美的特点时,它往往会参照西方的美学思想,将它们不自觉的融化到中国的美学思想中,从而使我们能更加深入明了地认识到中国的艺术特征。

  在我的问题讨论中,我将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给了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以启示?宗先生给我们启示的所在意义本身又有着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有着怎样的价值?在那个意义上,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和同类的作品相比有着怎样的优点和不足?

  纵观全书可以发现,宗先生在紧扣中国艺术、美学的特色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西方的近代的美学成果。这就使得宗先生的美学具有了明显的现代性特征,甚至因为宗先生的《美学散步》,中国的美学也开始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美学散步》给与我们的启示便是,我们如何才能更加恰当的解决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转向的问题。这实质上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利用中国美学资源和西方涌入的美学资源;二是,将中国当代的美学导向何方,即我们用这些美学资源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这本书中宗先生很好的吸收了西方的思想,并且最终将之于中国的美学传统相联系,得出了中国美学典型特征的核心范畴:意境。他很好的把握了西方思想在这些方面的建树,使自己的理论具有一种世界性的视角。也就是说,宗先生在对于西方的理论和思想并不是跟着西方的走,以至于丧失了自己的理论立场,丢失了自己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来看中国当代的美学或者文学理论的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大多数人不是着眼于问题研究,不是落脚于实际,而是跟着西方的思想跑。

  第二个问题则更加的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美学研究或者说它是美学研究的指导和方向。但是奇怪的是,在这个问题上看到的几乎又是一致的意见:化洋为中,化古为今。尽管很多研究者一直做的都是用西方的理论来比划、切割中国自己的美学思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立足现实,准确的把握中国审美情趣的核心,用相应的范畴或者理论加以贯穿之。

  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一个典范。从宗先生出发,我们能找到中国艺术、美学的特点和发现中国艺术、美学中的现代性精神,并且还为现代的美学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带给我们有效和明确的启示。

  关于最新《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散文读后感篇6

1、近段时间,我读了《毕淑敏散文》,和她一起分享了心灵的颤动,毕淑敏以散文的形式,以诗一般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世界上最有记忆的金属,她是那么具有夺目的光泽,是那么具有多艳的色彩。“爱”是人世间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爱怕什么》是毕淑敏的散文名篇,被现代人称为 “心理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我对文章产生了特有的激动,或许是毕淑敏在字里行间对我的打动,第一次,我真真地对“爱”有那样的按捺不住的冲动,肯定地说,正是毕淑敏对“爱”的深刻理解打动了我。

2、阅读这篇散文,感觉毕淑敏对“爱”的解释特别具有生活的气息,特别具有人性的舒漫,使 “爱”更具有人性之魂。在她的笔下,“爱”怕撒谎,“爱”怕沉默,“爱”怕犹豫,“爱”怕模棱两可,“爱”怕沙上建塔,“爱”怕无源之水,“爱”怕假冒伪劣,“爱”怕刻意求工。“说了爱的许多毛病,爱岂不一无是处?”其实不然,毕淑敏在散文中用了大量的“爱是什么”从广泛的多视角诠释了“爱”的博大、 “爱”的`坚固、“爱”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对“爱”的强调,足以保有一份人世间的真“爱”真“情”,能使孕育万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长明的温暖的灯。

3、从阅读毕淑敏的散文中,我更多的体味是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倾注爱,倾注多少“爱”,是“一生”还是“一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倾注的是毕生的精力和爱,教师更应具有母亲的博大情怀和终生的“爱”,因为教师的职业就是以“爱”的呵护,“爱”的德行,照耀学生们前行的道路。“爱”是教育者的情怀,“爱”是教师的职业特性,“爱”是灵魂工程师们的之情,“爱”是学生成长的土壤,“爱”是学生快乐的源泉。“爱”是孕育万物的草原。在这里,能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爱都会赠与你。“

4、是啊!作为教师,”爱“显得犹为重要。只有爱,我们才能为自己钟情的事业无私奉献;只有爱,我们才能让我千万幼苗更加绚烂。

(来源:文章屋网 )

散文读后感篇7

关键词: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散文阅读教学是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散文优美的语句和精巧的结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散文阅读教学受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研究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深刻意义。

1.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1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高段的散文文本语言形象而优美,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小学阶段所选用的散文文本普遍使用积极向上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思想。另外,小学散文阅读篇章较短,散文内容通常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文章的语言表达十分欧美,结构精巧,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1.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散文的构思十分精巧,而且语言文字十分优美,通过散文阅读能够激发学生欣赏美的欲望,使学生在接触散文美的基础上发现文章中的美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散文会运用大量的修辞,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散文所描绘的画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力。

1.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散文阅读篇章大多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适合学生阅读。而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会通过反复阅读来弄清楚这篇文章所讲的内容,进而发现文章的脉络以及文章的结构。而学生对文章的自主分析是学生进行阅读所必备的能力。学生在进行散文阅读的时候,也会思考阅读题目,在阅读题目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2.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2.1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的成就

首先,注重学生的阅读基础。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也具有了一定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而小学高段的散文篇幅不断增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错别字、无法理解的句子和段落等。对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十分重视学生的生字词积累,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其次,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会引导学生使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散文阅读。例如,语文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带感情朗读、默读、略读、速读、带问题读等阅读方法来进行散文阅读,加强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最后,重视学生的思考。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十分重视学生的思考。语文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思考文章中蕴含的作者感情、散文的主题等,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2.2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问题。当前,大多数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文章的分析。但是,散文需要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发现美、感受美,一味分析文章会导致学生忽视散文的美感,严重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其次,文本处理问题。部分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喜欢用大作家的散文篇目,但是,这些散文寓意比较深刻,篇幅较长,学生读起来有困难。文本处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再次,方法指导问题。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在散文句子赏析讲解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甚至有些教师按照参考答案来直接给学生讲解,而忽视了对赏析方法的总结和探索,方法指导不到位。

3.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策略

3.1细分散文文体

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应对散文文体进行细分,了解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不同散文文体的教学方法。首先,叙事散文教学应注重把握文章的线索和结构,了解人物关系,抓住人物感情,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把握整篇文章;其次,写景抒情散文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使学生体会文章中风景之美,重点讲解景物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情景关系。同时,也要注重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辞,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最后,哲理散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中的深刻治理,在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3.2采取三段式教学

首先,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应合理设置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语文教师应熟悉教材,备好课,找出教学重难点;其次,语文教师应采取分组学习,组织学生订正导学案中的知识,整理出不会的难题,然后根据这些难题开展小组讨论,集中学生智慧,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教师要对学生的探讨进行评价,总结教学重点;最后,语文教师应应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散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3合理处理阅读文本

首先,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引导学生对佳词丽句进行反复朗读与赏析;其次,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体验,进而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应重视文本的拓展,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写作方法,向学生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散文读后感篇8

一.沉浸式诵读,走进散文语境

散文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文章的能力。通过沉浸式阅读,学生能深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课本所选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我们通过沉浸式阅读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沉浸到大量而丰富的经典语言范例中去,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深层内涵,体会文章的语境。

教学散文,要善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带领学生走进散文的语境。让学生在诵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快速地把情感融入到文章中,欣赏散文中韵味。朱自清的《春》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散文,其中描写花草在初春争奇斗艳的一段文字,孩子们特别爱读。教学中我们因势利导,把孩子们神奇的想象带入春天花园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小草、桃树、杏树等事物的俏皮可爱,想象“杏树”和“桃树”之间你推我攘的顽皮劲。学生在朗读中不自觉地沉浸在文章的语境中,想象出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面,自然对描写事物的拟人手法有了兴趣。

诵读是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导学生有兴趣地读,有目的地读,有收获地读,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感官,让学生快速走进散文的语境含英咀华。

二、沉浸式赏读,品味散文意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单纯地教导学生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沉浸式散文教学主要教会学生品味散文中突显的人文精神,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融入到散文的情境之中。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励志和正能量的内容,文中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是一种难得的精神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坚强的人格。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描写了父子在离别时的感人细节,表现出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和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之情。文中语言较为平实易懂,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父亲为他去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学生要感受到深藏在父亲内心的爱子之情,必须要反复揣摩文章的细节,慢慢品味父亲的背影的深层内涵。让人感动的文章从来就不是辞藻华丽的文字,而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包含着最朴实的情感。文章越是平淡,学生越是要把自己沉浸到文章情境中去,才能体会到散文中高雅意境。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把握好散文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这样学生才真正品味到散文的高雅艺术。

三.沉浸式体验,陶冶人文情怀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是一种学生和作者进行感情交流的体验形式。学习散文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陶冶生活情操。初中语文教师设计沉浸式教学环节时,要结合生活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沉浸式散文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善待万事万物。

散文读后感篇9

一、教学中的困惑

1.情节冲淡,师生缺乏沉静

“散文没有小说似的幻想和情节,缺乏戏剧的戏剧性,也不像诗歌一样,专事抒情,穷求韵律。”情节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对文字有深厚感悟的人才会去涵泳隐藏在冲淡情节下的情感,所以学生一遇到散文连称啧啧。如《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方》等文都是淡而有致,而学生厌于这种淡就无法抵达那份“致”了,更不用说思辨性极强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拿来主义》这类文本了。如何能使师生沉静,有效进入文本内部,这是散文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2.材料松散,阅读缺乏思路

散文文体核心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月居中天,众星拱之。如果在解读过程中没能揪住这个“月”,那么对文本的阅读多是低效或者盲目的行为,学生容易一头扎进纷繁的素材之中,文本的阅读兴趣骤减。如劳伦斯的《鸟啼》,如果没能扣住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这个主旨,那么读者看到的只是风景;《拿来主义》中如果不能掌握先破后立的章法就会文思断裂。如何透过材料理思路,寻草灰蛇线,抓文眼是散文教学又一个困惑。

3.语言优美,教学缺乏言传

散文语言是构建文本的最直接手段,品味和咀嚼语言是散文教学的固定重点。而这种语言醇厚的优美使读者氤氲在文采之中,对文字传递的情感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落入如诗歌过度解读就是破坏意境的窘境,在文本和学生之间牵线的教师大多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就是将深深的主观情感嵌入无比华丽的辞藻之中,《荷塘月色》景色之后情感难以表达,学生缺少教师适可而止的启发诱导,此类美文有时会消解对主旨的引导抵达。

4.疲于应试,解读缺乏体悟

散文阅读教学基本上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纲进行,从语言、结构和意境等角度入手展开。散文的主旨大都可以纳入某个母题,譬如亲情、乡情;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生命的感悟,对宇宙的思索等等,但有些内容不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所能体悟的。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表现的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学生根本没有这么厚重的感悟。《前方》从人类离家到精神归宿的抒写也同样具有奥义。教师至多划些字词,对个别句子作一知半解式的讲解,体悟完全缺席。

散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如文体自由,取材广泛导致教学内容模糊,信息时代学生接受快捷,教学低效等沉疴,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有效教学的可行性

对有效教学可行性的探讨是我们研究这个话题的价值所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期待着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语文课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散文教学也包含其中。关于有效教学很多同行作了不懈地探究,如从阅读教学内容目标与内容统一、学科、教材结构化等三方面确定维度;也有对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从教学内容、美育视角和阅读心理入手提出了若干实施策略;阅读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等内容为本文思考铺垫了道路。所谓有效,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课堂教学如何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去收获最大化的成果值得思索。

三、有效教学的对策

有效教学的对策是在教学目标之下,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情,选择使用高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巧的一种手段,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遵循这种策略,能自然找寻到“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蹊径。下面拟从四个“点”来刍议散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对策。

1.把握文本,点燃学生兴奋点

有的放矢说的是我们解读前要对文体特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散文以语言为材料,以结构为容器,以主旨为支撑架构全文,吃透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点燃读者和文本之间共鸣的情感之火是关键。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色彩”,文中的景、事都是作者情感的延伸,把握了这一点读者和文本就易融合。那么怎样点燃情感这个兴奋点呢?从文艺心理学而言,读者期待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首先导课上要下工夫,如上《十八岁和其他》可事先布置学生的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然后在课堂上挑选几封信作为导课,课堂一开始将情感位势调整到相等水平,学生容易被教师吸引快速投入角色。其次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机会,创设情境以感染学生。在上《我心归去》时,文中有几处夸张的细节描写,“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对作者渲染的寂寞、孤独与空虚学生可能感觉不到,教师可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孤独寂寞时会怎样,本来有距离的情感在切身体会中拉近了距离。最后也可以用文本中最能打动人的语句渲染,世上最伟大的情感当属悲悯情怀,讲《安妮日记》时,教师可选择1943年7月26日星期一这则日记让学生用心朗读,体会在空袭中的战栗。有情感共鸣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借助情感这一媒介就能顺利达到对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三个层级性目标,即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抓住文眼,架构文本的支点

“文以意为先”,散文形而神不散的特点决定散文阅读教学中紧扣文眼的重要性,纲举目张。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那么对于散文文本的支点就是这个纲,文眼或者中心思想。架构好这个支点,如磁石般可以吸附散落隐藏的铁砂,散文文本阅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直奔主题。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前提下寻找文眼,“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而这种不宁静的内心具体阐释就是朱自清写的情感,借助对荷塘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藏在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以此为核心的材料辐射如小径漫步所见、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和想象江南采莲等内容全由这份情感串联。又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的情感支点是对江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丰富这份情感的是几幅温暖的图画: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散文支点时,不妨给学生一些指导,现成的文眼往往在文首或段首,如要求归纳的则要多练,掌握潜在规律,达到“白云回望合”的境界,给学生一些自信和期待,班杜拉的效能期待理论认为,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并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作更大程度的努力,众里寻个支点即这样。

3.穿透语言,凸显深潜的盲点

日本学者浜田正秀认为:“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词,它是介于事物同精神之间的一种媒介体。”散文文本的语言更富含作者的精神指征。“散文是一种有洁癖的文体。”作家赵瑜认为,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应该具备五个条件的第一个就是语言的要求,散文语言要求有诗性,这足以涵盖散文语言的优美洗练、质朴自然。语言是散文文本的外表,涉及到阅读观感,语言的好能使读者对文本一见钟情,但更多的在于教师引导学生穿越语言的丛林达到符合认知规律的有效性教学,从阅读心理主客体双向互动的三个过程来看,第二阶段的“心理建构”就需要解读作品语言。如何穿透语言的壁垒抵达核心,首先得抓住诗话语言,即平时所说的优美语句,这样也契合高考考纲中对重要语句理解能力的培养。诗话语言包括优美的用词、诗句的引用和妙用修辞的句子。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时可以紧扣一些叠词,“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诉诸视觉同时也录下了风雨的声响,“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富有听觉的刺激力;《乡土情结》中众多引用的诗句;《荷塘月色》中“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其次解读有哲理性的句子,《斑纹》中“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说出了面对恶必须以牙还牙的真理,《我的四季》《直面苦难》《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也不乏哲理性语句。其它还有一些陌生化处理的句子、中心句、结构上起作用的句子等等也是解读对象。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的学习过程应该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及运用语言就印证了这一点,散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从某个层面说就是“学习语言”。

4.有的放矢,找准突破的切点

散文读后感篇10

关键词:散文;初中语文;策略

散文不仅文辞优美,具有美的形式,更带有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具有美的哲学思辨,散文讲究的是形散神不散,要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散文,体会到散文中的意蕴,了解作者凝聚文章的悠悠情丝,那么教师就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从背景、词句、细节、主题等方面指导学生深度探究散文,从而更好地感受散文的特殊魅力。

一、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之“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死抠文本,只在乎教授学生预设知识点,但却没有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我在教学中总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以散文的背景而言,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散文的背景,而是让他们自己搜索相关内容,并结合文本来思索,尝试揣摩散文的背景和散文的风格是否有关系,让他们把握住散文的情感源头。

例如在学习《海燕》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我让学生自己在网络或在图书馆搜寻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海燕》的相关背景资料,并且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对课文的预习之中,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文本。我让学生围绕几个内容来进行搜索,一是搜索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高尔基,看看他的生平是怎样的,他创作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第二是查询一下《海燕》这篇散文的创作时代,看看这篇散文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产物。学生很快便开始了自己的搜索,在相关资料中发现高尔基是一个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而他创作《海燕》的时代则正好能够反映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夜的状态,这篇散文可以说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革命宣言书的意义。在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之后,学生再阅读散文的时候,就能够从散文那种气势磅礴的文辞中感受到作者高亢昂扬的斗志,感受到弥漫在整篇散文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海燕》这篇散文正是作者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战斗檄文,高尔基用“海燕”赞颂了革命者不畏艰险,敢于奋战的勇气。

联系散文的背景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走近作家,感受作家在创作之时的生活状态,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激活作者的心灵感悟。

二、吟咏文辞,领会语言之“美”

胡明道认为朗读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散文语言的理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索散文的内涵,和散文产生强烈的情感互动。由此可见,朗读的方法对于更好地学习散文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在读中思索,再将自己领悟的情感投入到诵读之中,以此感悟散文文辞之美。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且思索一些问题,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我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并且注重把握重音,以此来表达文章中的情感。例如在读到“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要用怎样的情感来诵读怎样的句子,让他们想象假设现在自己的面前有一个摇篮,自己要哄里面的小宝宝睡觉,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学生很快便感悟道:“应该是很轻柔的感觉。在说话的时候要体现出对宝宝的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诵读句子该投入的情感,他们在诵读的时候便会用较为舒缓而轻柔的语气来诵读。我安排学生进行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等,让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更好地诵读《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并且在诵读的同时感受文章给人的画面感。

诵读文辞并领悟文辞中的意蕴,这可以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文辞美和哲理美,更好地感受那些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散文韵味。

三、赏析细节,感受人物之“美”

德国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价值是通过读者的接受和作者的创作来共同产生的,有了美文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懂得欣赏美文,为了提高学生的接受意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专注散文的细节进行赏析,让他们把握住人物性格之美,从而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这篇散文的时候,我便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细节来更好地感受这篇散文中的人物。在赏析细节的时候,我从人物入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讨论之后得出结论,本文主要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形象?通过哪些细节来描写这个主要人物?学生很快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在描写“我的老师”的时候,选择了“假装发怒”“教学生跳舞”“观察蜜蜂”“教学生读诗”“看老师写字”“解决学生纠纷”“梦里寻师”等细节进行描写。此时还可以让学生一一分析这些细节描写,讨论这些细节体现了怎样的人物性格,如论述“轻轻地敲、边上”等词可以反映老师并非真的想打我们,而“笑了”等则可以反映师生间的融洽关系。学生在经过细致深入的研读之后很快发现,这些细节描写选择了不同的情景,如校内、校外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老师的形象,体现了蔡老师的美好心灵。通过细节赏析,学生明白了要如何在散文中展现人物形象。

现代散文往往注重细节的掌控,通过细节来描绘人物形象之美,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散文的细节,可以让他们在阅读细节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品读散文中的典型人物,品味人物之美,从而更加了解散文。

四、探究主题,探究立意之“深”

梁实秋在《论散文》中曾经提到,散文是形神合一的,要将作者的思想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贾平凹也强调了散文要有情感,为了让学生领悟到散文中凝聚着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作者的心灵感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探究主题的方法,抓住隐藏在散文深处的特殊意蕴。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便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意蕴,我向学生提出:“这篇文章到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现在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可以供大家思考,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根据文章的细节来分析,思考一下哪一种说法最准确。一是通过将百草园的快乐和三味书屋的枯燥进行对比,揭露了封建腐朽的私塾;二是通过这种对比来表现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自由快乐的心情,同时对封建教育对孩子进行束缚的做法表示不满;三是通过这种对比和回忆表现了儿童时代对于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天真快乐的心理。”我并没有告诉学生那种说法是正确的,而是让他们进行对比和探讨,找出百草园的细节描写,并和三味书屋进行对比,探究作者在百草园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然后尝试揣摩作者的意图,通过讨论探究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立意。

散文之所以给人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主要在于它有贯穿全文的主题立意,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散文的魅力,就要让他们深切探究散文主题,理解作者行文的关键。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散文所占的比重是十分大的,约占有全部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散文的诀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散文灵动如诗,美妙如画,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方法的全方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管海泉.求同辨异,比中见长:从散文教学谈培养学生两种思维[J].语文教学之友,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