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十篇

时间:2023-04-02 00:40:26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 (室)急救站等医疗机构。

第三条: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

第四条:国家扶持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并纳入当地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

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第八条: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九条:单位或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第十条: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是交下列文件: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范文,工作报告范文。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一) 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

(二) 所有制形式;

(三) 诊疗科目、床位;

(四) 注册资金。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执业登记申请之日起45天内,根据本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进行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改变名称、场所、主要负责人、诊疗科目、床位、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登记机关标核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第十一条:单位或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提出设置申请:

(一)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二)床位在100张以上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申请。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答复;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第十三条:国家统一规幕后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第十四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置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登记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2

[关键词] 患者自主签字权;优先顺序;强制同意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b)-114-0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实施,对促进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规范我国的医疗机构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该条明确地规定了患者在接受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的知情同意权,保障了广大患者的权利,具有进步意义。但是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法律理念的更新,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由于手术、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三种方式中,以“手术”最为普遍、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中笔者主要以“手术”为例来展开讨论,其他两种情况都可以参照“手术”来处理。

1 患者的自主签字权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该条规定了手术同意书必须由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而在国外,通常都规定手术同意书必须由患者本人签字,而没有规定由家属行使此权利。在我国医疗实践中,也多次出现在患者当时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家属签字同意手术,手术后患者以医院实施手术并未经过其同意为由将医院告上法庭。据此,笔者认为,规定手术签字同意权由患者家属行使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根据民法法理,人身权原则上只能由本人来行使和处分。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人身权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人格权包括了身体权和健康权。其中身体权是指自然人有支配自己身体、保持自己的身体完整并且排斥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而健康权则是指自然人有保持自己机体功能正常并且排斥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说认为,医生施行手术是对患者身体权和健康权的侵害,但是由于征得了患者的同意而免除其侵权责任。因此,同意实施手术,是患者(自然人)对自己身体权和健康权的一种行使和处分。“权利以权利人本人行使为原则,以他人行使为例外,人身权只能由权利人本人来行使。”[1]所以,只有患者本人可以行使、处分自己的身体权、健康权,只有患者本人享有手术的签字同意权。

第二,从社会生活实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流动人口已不是一个小数目,许多人都是单独一人在外地工作,如果其生病需要手术治疗,根据现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必须由家属签字才能手术,这必将阻碍患者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条相应部分应当修改为:“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并签字。”为了全面阐明笔者的观点这里还要补充讨论几个问题:

①如果患者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疾病患者而没有对手术的基本判断能力或者患者因病昏迷不醒、意识不清,此时,依照我国和国际上的立法与实践,应当由患者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自不待言。

②在治疗过程中,有时患者本人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而其家属可能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是医学方面的高等教育,因而更具备是否进行手术或选择何种手术方案的判断能力。此时,是否应由家属来行使这一签字同意权?笔者认为,只要患者意识清楚,仍然应当由患者本人来签署手术同意书,而相关家属可以对患者本人是否签字进行充分参谋,但仍然不能越俎代庖。

③在保护性医疗的情况下,比如患者身患绝症,是否应当如实告知患者并要求必须是本人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笔者认为根据患者知情同意权理论、人身权理论,从法理上讲,原则上应该告知患者并由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应当根据患者的性格、心理状态、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患者的承受能力、家属意向等情况灵活处理。

2 家属代为签字的优先顺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中所称的家属主要就是指上述几类人。仔细阅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全文可知,该条对于患者家属的签字是否有先后顺序没有明确规定。那么患者在失去意识等情况下,无法自己决定是否手术时,而家属意见出现分歧,有的同意手术,而有的不同意手术,应如何处理呢?此时是否只要有一位家属同意就可以进行手术了呢?笔者认为应当区分不同人员同意的效力层次,因为不同的亲属与患者有亲疏之别,通常情况下,越是亲近的人,越能够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的利益考虑,因此由最亲近的人来代替患者作出决定是合理的。因此,应当对亲属代为签字的优先顺序作出规定。比如,对一位成年患者来说,第一顺序为配偶,第二顺序为父母、成年子女,第三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女子;第四顺序为其他亲属、朋友。只要前一顺序的人在场或者能够通知及时到场,则必须由其同意并签字后,才能进行手术,而其他的亲属无权代表患者签字同意手术。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表明由前一顺序人行使该权利对患者明显不利,而后一顺序中某位家属更能代表患者利益的,则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后一顺序人代行患者权利。

3 危急情况下家属拒绝手术时的处理

2007年11月21日,怀孕9个月的女子李某因呼吸困难在丈夫肖志军的陪同下赴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发现孕妇及胎儿均生命垂危。在长达3个小时的僵持过程中,面对众多医生甚至患者及家属的苦苦劝告,肖志军仍然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竟然在手术同意书上写道:“坚持用药治疗,坚持不做剖腹手术,后果自负。”最终孕妇及体内胎儿不治身亡。此事在国内引发了大范围的讨论,在讨论中不少专家认为医院的做法是合法的,依据就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在本案中,由于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时已昏迷,而家属又在场,因此应当由家属来签署手术同意书,不属于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来批准手术的情况。家属拒绝签字,医院就无权为李某进行手术。

对于此事件,我们可以指责肖志军的糊涂和无知,也可以谴责医院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而背弃了救死扶伤的医德,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正是当前僵化的“家属代为手术签字制度”直接造成了这一悲剧。那么对于类似情况应当如何处理呢?从国外的司法实践来看,在德国当未成年人需要接受手术,而父母因财产上的利益或其他不合理理由拒绝同意手术时,有关人员可以请示法院将父母意志予以变更,强令其同意治疗。在英国,曾有一名13岁女孩子患扁桃腺肿,急需手术治疗,但其父母拒绝同意,结果造成女孩耳聋。英国法院认为:如拒绝对于手术的同意将使患者无法接受适当的医疗时,被告应有同意的义务[2]。另一方面,从法理上分析,民法基本原则中有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瑞士民法典》第2条规定:“明显地滥用权利,不受法律保护。”日本民法典规定:“不许可滥用权利。”[3]我国民法通则也有类似规定。笔者认为,肖志军的做法明显属于权利滥用,即滥用因李某昏迷而由其代为行使的知情同意权(不作为)。参考德国和英国的做法,运用民法中“禁止权利滥用”理论,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家属的签字同意权的规定,即当家属由于明显不合理的原因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而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时,可以请示法院对家属的意志予以变更,强令其同意治疗,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肖志军妻子的悲剧。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针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相关立法中,应当规定手术及其他特殊治疗的签字同意权归患者本人所有、患者家属代为签字的优先顺序以及紧急情况下患者家属强制同意制度。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患者权利,防止医患纠纷,让医疗事业为广大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大平.让患者知情同意的义务[OL].省略/zyw/n258/ca251341.htm

[3]陈玉玲.论手术同意书的法律属性及其适用规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5):40.

[4]黄戈.对手术签字的法律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4,25(2):44-45.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3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医疗侵权;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541-02

1 《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损定的规定

《侵权责任法》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在第七章中专章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该章中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

1.1 明确规定了承担医疗损害责任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即如果因为医疗机构或是医务工作人员的过错致使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受到的伤害,那么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1]

1.2 明确规定了医生在治疗中具有向当事人说明情况的义务和责任,具体来说,医生在实施特别的医疗活动时应当向患者或其亲属说明相关的情况,包括医疗活动的风险性,可以替代的其他的治疗方案,且要经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书面同意后才可以实施相关的治疗活动,如果医生没有尽到该种说明情况的义务和责任,实施了相关的治疗造成了患者的伤害,那么医疗机构要承担赔偿责任。[2]

1.3 为紧急情况的医疗活动提供了免责依据,如果患者在急需抢救时,医生不能及时取得患者本人或其近亲属的同意,只要经医疗机构的负责人的批准可以实施相关的手术。[3]

1.4 为医生谨慎医疗提供了依据,如果医生的医疗活动没有达到应有的诊疗效果,给患者造成了伤害的,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此规定医生在诊疗的过程中应持谨慎的治疗态度,做好每一个治疗工作。

1.5 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责任,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情况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等三种情况。

1.6 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的免责情形,包括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

1.7 增加了患者隐私保护的规定,医疗机构、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如果未经患者同意公布病历资料或是泄露患者隐私给患者造成了损害的,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 《侵权责任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异同

《侵权责任法》中明确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问题,该法做为民法基本法律对医患双方的责任承担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在此法没有颁布之前,医疗纠纷主要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认清新法与旧条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利于医院认清新法对于医疗纠纷责任的相关规定,可以更好地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医院因疏忽而承担赔偿责任。

2.1 《侵权责任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同之处:从此次《侵权责任法》的起草就可以发现,该法吸纳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损害事件认定的相关原则,二者在归责原则、责任承担和告知义务等规定上是一脉相承的,具有统一性。[6]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1 二者的归责原则都适应过错原则,《侵权责任法》责任中明确规定了,只有在医疗机构或是医务人员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对医疗事故进行的时候也明确规定,医疗事故是一种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就是说,条例中要认定医疗事故的存在,必须以过错为前提,同样是适应过错归责原则。

2.1.2 责任承担的主体都是医疗机构,从上述关于《侵权责任法》内容的分析中发现不管是由于医疗机构还是医务人员的过错造成了患者的伤害,都是由医疗机构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责任承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尽管没有明确地规定医疗机构是医疗事故的赔偿主体,但是条例在费用结算中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来支付相应的赔偿费用。

[7]

2.1.3 对医务工作者的义务规定相同,首先二者都规定了医生具有告诉当事人及其亲属相关治疗措施的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替代的治疗方式等内容的义务,对于治疗相关的问题,要为患者提供咨询,让患者及其亲属清楚治疗相关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其次二者都规定医院要为患者保守秘密,在患者不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向其他人公开,对于患者的隐私不能向外人公开。

2.1.4 二者都规定了医院的免责事由,二者都有关于医生在不能及时获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但是患者确实需要急救,医生在征得医疗机构负责人同意的情形下可以实施急救而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可以免于承担相关的责任;二者都规定在当时的医疗技术还不能治疗患者的情况下造成患者损害的,医院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2 《侵权责任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不同之处:尽管《侵权责任法》继承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原则,但是该法的公布为确定医疗纠纷中的双方责任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依据,具体来说,二者的不同之处体现为:

2.2.1 《侵权责任法》对医疗责任的命名不同,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对医疗事故一词进行了界定,所以其适应范围相对较小,只有确定为医疗事故的纠纷才能依据该条例进行处理,而《侵权责任法》中则使用“医疗损害责任”一词,扩大了医疗纠纷处理的范围,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权益。

2.2.2 二者对医疗损害的赔偿标准不相同,《侵权责任法》中规定医疗机构向患者赔偿的费用应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残疾人生活辅助具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8]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却没有死亡赔偿金一项,[9]说明新法中对于患者的赔偿力度更大。

2.2.3 新法中引入了无过错赔偿责任,新法中改变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认为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患者损害的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规定,[10]认为因为如果输血造成患者伤害的,患者可以向医疗机构也可以向血产品提供者申请赔偿,从《侵权责任法》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异同中可以看出,新法中继承了有利于患者维权的相关内容,加大了对于患者的保护力度,这也为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如何加强管理预防医院侵权

《侵权责任法》既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医院加强管理形成了机遇,医院应当以《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转变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观念,真正提高医务工作水平。

3.1 注重医德培训,提高医生素质:医院要专门组织《侵权责任法》的全员培训,让医院从上至下都了解该法对于医疗侵权内容和情形的相关规定,把学法放入医生在职培训内容中,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让医生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满意为目标的从医准则,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和相关知识的丰富让医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还要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伍。

3.2 形成完备的制度,预防医疗损害事故的发生:医院要针对不同的科室和治疗程序的不同,制定一套标准的程序和技术标准,医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的规定向患者及其亲属如果告知治疗的相关情况,让家属了解治疗的具体情况,医生严格按照治疗的行业标准完成治疗准备、手术和相关的程序,减少损害事故发生的机率。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和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以血液安全、合理用药、规范执业,强化科室规范化建设和医院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全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目标的实现。

3.3 建立医疗过程监管机制:要成立专门的医疗过程监管部门,负责医院各个环节的监管,应建立医疗器械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医疗机构应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要加强医生执业的监管,切保医生严格履行相关责任。

3.4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要形成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医疗文化,通过在医院的公共场所和手术室张贴医疗标准化的挂图的方式,时时提醒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和水平,让医生参与相关的讲坐,与医疗事故的受害家属交流,让医生更加深刻了解患者的疾苦,增加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技术。

总之,《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既为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挑战又为医院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医院应当把握机遇,切实加强医院管理,转变医疗工作者的作风,真正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减少医疗损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参见《侵权责任法》第54条

[2] 参见《侵权责任法》第55条

[3] 参见《侵权责任法》第56条

[4] 参见《侵权责任法》第57条

[5] 参见《侵权责任法》第62条

[6] 徐江,《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继承与变革[J]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第18卷第4期

[7] 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2条

[8] 参见《侵权责任法》第16条

[9] 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

[10] 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

[11] 参见《侵权责任法》第59条

[12] 查子松,夏欣,析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规定之特点及可能影响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第18卷第4期

[13] 徐江,《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继承与变革[J].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第18卷第4期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4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公布。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四条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鼓励有关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废物处置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第八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发生。

第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第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第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五条禁止邮寄医疗废物。

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

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

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第三章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第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第十八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

第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

第二十条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第二十一条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二)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三)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第四章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第二十二条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者设备;

(二)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

(三)具有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效果检测、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四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与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并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至少每2天到医疗卫生机构收集、运送一次医疗废物,并负责医疗废物的贮存、处置。

第二十六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当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第二十七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运送医疗废物过程中应当确保安全,不得丢弃、遗撒医疗废物。

第二十八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并确保监控装置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第二十九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卫生标准、规范。

第三十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档案,每半年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

第三十一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医疗卫生机构收取医疗废物处置费用。

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可以纳入医疗成本。

第三十二条各地区应当利用和改造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和其他设施,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并达到基本的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第三十三条尚无集中处置设施或者处置能力不足的城市,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应当在1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县级市应当在2年内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县(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在尚未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期间,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案,确定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方式和处置单位。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职责分工,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疾病防治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等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或者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或者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十七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交换监督检查和抽查结果。在监督检查或者抽查中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存在隐患时,应当责令立即消除隐患。

第三十八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行为的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核实,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公布。

第三十九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有关单位进行实地检查,了解情况,现场监测,调查取证;

(二)查阅或者复制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资料,采集样品;

(三)责令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四)查封或者暂扣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场所、设备、运输工具和物品;

(五)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十条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疏散人员,控制现场,并根据需要责令暂停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作业。

第四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或者组织制定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案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责令限期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或者组织制定医疗废物过渡性处置方案;并可以对政府主要领导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时未及时采取减少危害措施,以及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发给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经营许可证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责令收回违法发给的证书;并可以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

(二)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的;

(三)未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

(四)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五)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车辆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的;

(六)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

(七)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的。

第四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的;

(二)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三)未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车辆运送医疗废物或者使用运送医疗废物的车辆运送其他物品的;

(四)未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或者监控装置未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

第四十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的;

(二)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的;

(三)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

(四)对医疗废物的处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卫生标准、规范的;

(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对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或者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

(六)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的。

第四十八条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将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者未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无正当理由,阻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拒绝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或者不配合执法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邮寄或者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或者违反本条例规定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转让、买卖双方、邮寄人、托运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5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

第三条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

第四条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医疗需求,统筹安排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完善城乡中医服务网络。

第六条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第七条对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做出显著贡献和在边远地区从事中医药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

第八条开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第九条中医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服务活动,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健、康复中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

第十条依法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当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第十一条中医从业人员,应当依照有关卫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并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从事中医服务活动。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学的人员以及确有专长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通过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并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第十二条中医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相应的中医诊断治疗原则、医疗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

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应当具备中医药基本知识以及运用中医诊疗知识、技术,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

第十三条中医医疗广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申请并报送有关材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核发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的决定。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发给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中医医疗广告。

的中医医疗广告,其内容应当与审查批准的内容一致。

第三章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第十四条国家采取措施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

各类中医药教育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医药临床实践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

第十五条设立各类中医药教育机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并建立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

中医药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医药教育机构临床教学基地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国家鼓励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培养高层次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

第十七条承担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专长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二)从事中医药专业工作30年以上并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年以上。

第十八条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继承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二)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育、科研机构从事中医药工作,并担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九条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以及继承人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完善本地区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制定中医药人员培训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应当按照中医药人员培训规划的要求,对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为中医药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第二十一条国家发展中医药科学技术,将其纳入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加强重点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重视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取措施开发、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成果,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

第二十二条中医药科学研究应当注重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防治研究。

中医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科研的协作攻关和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

第二十三条捐献对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中医诊疗方法和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的,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国家支持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重大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对外交流,中外合作研究中医药技术,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批准,防止重大中医药资源流失。

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中医药科研成果,确需转让、对外交流的,应当符合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中医药事业经费挪作他用。

国家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资、投资等方式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二十六条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包括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

获得定点资格的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

有关单位和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重要中医药文献资料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第二十九条国家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扶持濒危动植物中药材人工代用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药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鼓励建立中药材种植、培育基地,促进短缺中药材的开发、生产。

第三十条与中医药有关的评审或者鉴定活动,应当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

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评审、评估,中医药科研课题的立项和成果鉴定,应当成立专门的中医药评审、鉴定组织或者由中医药专家参加评审、鉴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中医药管理工作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获取其他利益,,,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中医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审批机关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取消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一)不符合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

(二)获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未按照规定向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

第三十三条未经批准擅自开办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未按照规定通过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许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四条中医药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审批机关予以撤销:

(一)不符合规定的设置标准的;

(二)没有建立符合规定标准的临床教学基地的。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中医药资源流失和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泄露,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毁或者破坏中医药文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损毁或者破坏属于国家保护文物的中医药文献,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篡改经批准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该中医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批申请。

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撤销中医医疗广告批准文号后,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查处。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所称中医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门诊部和诊所。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6

第一条为了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下,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管理模式、筹资渠道、资金使用、合作与互助目标等都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合作医疗。

第三条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小额医疗费补助相结合,全市实行统一筹资标准、统一报销比例、统一保障政策。

第四条按照多方筹资、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取消起付线,设置科学合理的封顶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根据资金筹资情况和资金平衡情况,每年可调整一次支付比例。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居住在我市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业人口和农转非人员,外出一年以上的农村居民以及外地人口暂住本地一年以上的农民可自行决定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六条由市政府牵头,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等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各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七条财政部门每年要把政府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费指标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保证政府资助资金落实到位。

第八条各镇人民政府负责收缴本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的个人基金,并成立办公室,负责镇内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发改、财政部门及各镇政府要把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入市、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

第十条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农业部门做好农村特困户的核定及农民医疗救助需求情况的调查工作。

第十一条市卫生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办机构,下设专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章基金收缴和管理

第十二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即国家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0元,地方财政补助40元(省级财政补助26元、市级财政补助14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20元。个人、社会团体等可自行组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资金支持。

2009年补偿模式:

门诊统筹+住院统筹+门诊慢病统筹。

基金使用分配:

(一)门诊统筹基金。按每人每年25元提取,主要用于参合农民门诊医药费补助和门诊慢性病补偿。

(二)住院统筹基金。按每人每年75元提取,主要用于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补助和大病二次补助。

(三)风险基金。提取不足本年度筹资总额10%的差额部分,上缴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专户。

第十三条民政、农业、卫生部门审核确定的农村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个人缴纳合作医疗基金确有困难的,由各级民政部门或包扶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给予解决。

第十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属地管理,专项基金统一划拨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帐户,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经办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不得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

第四章医药费补助

第十五条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持市卫生局统一印制、统一编号核发的《合作医疗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定点医疗机构由市卫生局确定。

第十六条确定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结核病防治所、各镇卫生院、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林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吉林延边林业集团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医院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第十七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时,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减免目录》给予减免。

第十八条门诊统筹补偿方案

门诊医疗费补偿原则上是以镇卫生院为主,当镇卫生院不能就诊或没有条件检查治疗等特殊原因,需要到上级医院门诊就医或检查时,由所在镇卫生院开转诊单,在市级医院发生的门诊费用方可报销。各镇定点医疗机构单次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按照可报销医药费20%的比例补偿,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单次门诊医疗费用补偿按照可报销医药费20%的比例补偿。全年每人门诊补偿累计不超过60元。

第十九条住院统筹补偿方案

(一)住院统筹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住院统筹补偿方案。继续采取分段、累加、按比例报销,一律不设起付线。封顶线(包括住院、门诊、门诊慢性病、二次补助)为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30000元。

住院统筹报销补偿比例为:

(二)大病二次补助。大病二次补助为住院统筹的调节方案。二次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另订。(年末待定)

第二十条门诊慢病统筹补偿方案

1、设立专门门诊病志,当参合农民患下述指定慢性病种时,必须要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主治医生诊断及确诊疾病相应的报告单,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理门诊病志,并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门诊病志上的自然情况。

2、专门门诊病志要附有确诊所需的各种报告单、处方及收据,该患者在今后每次就诊时都必须携带该病志,且每次都要附有报告单、处方、收据等原始凭证,接诊医生必须在该病志上简要注明治疗方案或病程记录并签名。

3、每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患者可凭门诊慢性病病志(门诊慢性病病志丢失,责任自负),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报销。

一般慢性病报销补偿办法

一般慢性病共二十二种: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心功能衰竭、慢性房颤、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原发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甲亢性心脏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脑血管病、精神分裂症、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

2009年起一般慢性病报销取消分段,一般慢性病报销起付线为300元,封顶线为3000元,报销比例为可报销医药费的25%给予补偿报销。

特殊慢性病报销补偿办法

特殊慢性病共三种:恶性肿瘤、尿毒症、结核病。

特殊慢性病报销起付线为300元,封顶线(包括住院、门诊、门诊慢性病、二次补助)为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30000元。

特殊慢性病报销实行分段累加,报销比例为可补偿医药费。

第二十一条积极推行单病种限价管理,控制医药费增长。

市、镇两级定点医疗,实行单病种限价。病种共有五种:正常分娩、子宫肌瘤切除术、剖宫产术、单纯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每种病种限价费用如下:第二十二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周期为一年,中途不得退出或转让。凡本办法未涉及的内容,视基金情况“一事一议”,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

第五章基金结算

第二十三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到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经过下列途径给予报销:

1、病人出院时,持《合作医疗证》、医药费合作医疗专用处方(结算联)、出院诊断书及出院病历摘要,到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科室,按比例给予一次性报销。

2、各定点医疗机构持病人的《合作医疗证》、医药费合作医疗专用处方(结算联)、出院诊断书、出院病历摘要、结算统计表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按结算办法结算。对超出规定的医药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有权不予支付。

3、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及时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上报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住院情况。

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居民可自行选择市内指定的医疗机构诊治,需要到上级医疗机构诊治的患者,需持医疗机构转院诊断书,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审核办理转院手续后,方可到上级医疗机构诊治。

5、因急诊、急救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需持转院诊断书、复写式处方、出院诊断书、医药费收据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参照市级或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标准结算。

6、执行《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支付范围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用,由本人自理。

第六章服务管理

第二十四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必须保管好《合作医疗证》,不得转借他人使用。凡是因证件保管不慎造成医疗费用流失的,其医疗费用由本人自行负责。

第二十五条完善服务措施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尊重农民就医的自主选择权。参合农民在市区域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看病,要做到“合作医疗证在手,市内看病随便走”。实行医院垫付制度,做到“在哪看病,在哪报销”。参合农民在邻近其他县(市)乡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我市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待遇给予报销,但必须2日内报合作医疗办公室备案。参合农民需要转诊时需由市级定点医院开合作医疗转诊审批单,经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合管办”)审核同意后,方可转院治疗;未经批准自行转往市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一律按可补医药费总额的20%予以报销,并不再享受大病二次补助待遇,不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一律不予报销。长期外出(国内)务工、求学、居住人员发生疾病,在省内的必须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如在省外则必须到当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并于出院一个月之内将相关材料递交“合管办”。特殊急救可以先转诊,之后在2日内报“合管办”备案。

第二十六条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收费标准。

第二十七条定点医疗机构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讲究疗效,杜绝浪费,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低廉的医疗服务。

第二十八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建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健康档案。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管理,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结余留转下年、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三十条市“合管办”每季度在各镇张榜公布合作医疗基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实行收支帐目公开、医药费报销公开、经办程序公开的“三公开”制度。

第三十一条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定期监督审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确保基金的专款专用,合理使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7

第一条为提高农民的基本医疗水平,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13号)、省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鲁政办发〔*〕12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

(二)农民自愿参加,个体、集体、政府多方筹资;

(三)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农民受益面;

(四)公开、公正、公平。

第二章覆盖范围

第四条凡户口在本县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和取得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均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针政策,制定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章制度;

(二)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

(三)确定年度收费补偿标准办法及有关重要事项;

(四)负责组织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工作。

第六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的经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与实施办法;

(二)负责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认定,督导检查定点医疗机构、乡镇(街道)经办机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查处违反规定行为;

(三)受理有关业务咨询,会同有关部门裁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有关争议;

(四)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预决算工作,办理医疗费用补偿和结算手续,及时编报各类统计报表;

(五)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六)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培训和督导检查宣传发动工作;

(七)负责对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审定。

第七条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其工作职责是:

(一)做好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发动工作;

(二)负责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收缴;

(三)做好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检查等工作;

(四)负责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第八条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政策规定,负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资金的收集与上缴;

(二)负责受理医疗费用补偿的审核与上报;

(三)负责信息报表的报送,及时公布账目,收集和反馈农民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见与建议。

第四章资金筹集与管理

第九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坚持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不少于10元,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可相应提高筹资标准。在农民自愿签订协议书的基础上,由村(居)委会负责收集,并在收据上加盖村(居)委会公章,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一收集后,上交到县财政专户储存到指定的银行。

第十条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分别补助5元、5元、2元,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持。县财政将根据我县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补助额。

第十一条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敬老院老人等弱势群体无力负担个人应负担的资金,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由县民政局会同财政、卫生部门通过医疗救助基金解决。

第十二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市县乡三级财政补助资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交纳资金及社会损助资金构成,由县财政局指定银行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其基金所形成的利息全部转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第十三条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做到财政管钱不管账,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实现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高效运转。

第五章补偿标准

第十四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在本筹资年度发生的医疗费用,按下列比例给予补偿:

(一)在本县定点乡镇(街道)卫生院及定点村卫生所门诊医药费按20%的比例报销。家庭账户资金全部用完后,门诊费用不再报销;

(二)在本县定点乡镇(街道)卫生院住院费用补偿,起付线为200元,201元至1000元的按15%的比例报销;1001元至3000元的,按20%的比例报销;3001元至5000元的,按25%的比例报销;5001元至7000元的,按35%的比例报销;7001元至9000元的,按45%的比例报销;9001元至10000元的,按50%的比例报销;10001元以上的,按55%的比例报销。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市级及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县外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起付线分别为300元、500元、500元,分别按乡镇(街道)医疗机构补偿标准的90%、70%、50%补偿;

(三)凡利用中医药诊疗的费用,在每一个分段内提高10%的比例补偿;

(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符合计划生育生育政策的孕妇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生产的,给予定额补助50元;

(五)建立家庭病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员,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批准后,可由县、乡镇(街道)医疗机构设立家庭病床,其医疗费按15%比例报销,筹资年度内最高补偿不超过1500元。

第十五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在定点乡镇(街道)卫生院和定点卫生所就诊时,所发生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本筹资年度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最高累计补偿不超过1万元。

第十六条农民个人缴费10元中的8元计入家庭账户,2元列入大病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和家庭账户基金分别核算,分开管理,互不挤占。家庭账户中的资金只用于定点乡镇(街道)、定点村医疗机构门诊费用的补偿。结余资金可累计滚存和继承,家庭账户资金当年未使用者,由乡镇(街道)卫生院负责安排一次免费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如继续缴纳下一年度资金,也可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如不参加,家庭账户即为终止,个人不得提取账户资金,该项资金转入大病统筹基金。

第*条定点医疗机构须在病人出院时一次性审核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住院应补偿金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按规定及时拨付补偿费用。县外就医县补部分先由患者垫付,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后到定点银行领取补偿。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补偿:

(一)不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和检查项目的费用;

(二)因工伤、开山采石事故、交通事故、计划生育、打架、斗殴、自杀、自残、犯罪、酗酒及酒后闹事所致伤、病的医疗服务费用;

(三)镶牙、口腔正畸、验光配镜、助听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疗、整容和矫形手术、特别护理、健康体检、康复性医疗、非医疗性个人服务等项目的费用;中药煎药费、交通费、出诊费、住院期间的杂费等;

(四)就医交通费、陪护费、会诊费、自购费、营养费、妇女孕期的检查费;

(五)性病、法定职业病;

(六)其它非疾病诊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

(七)受雇用致伤而发生的医疗费用;

(八)其他情况参照*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予补偿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就医管理

第十九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就诊、转诊报销程序和手续:

(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就医,须持本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到定点乡镇(街道)、村(居)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乡镇(街道)村(居)医疗机构初审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按规定比例予以批准,补偿金额先由医疗机构垫付,其补偿纸质手续由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后,每10天一次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核准后,通知银行将款项直接拨入乡镇(街道)医疗机构账户;

(二)因病情确需转往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由本乡镇(街道)卫生院填写转诊审批表,报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转诊到县级医疗机构治疗;对确需到县外治疗的,需有县级医疗机构填写转诊转院审批表,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批同意后,方可转院。因急诊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或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符合转诊条件的,必须在住院后5日内到本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补办转诊手续。经批准转诊的,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药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按规定比例予以批准,补偿金额先由医疗机构垫付,其补偿纸质手续由定点医疗机构审核后,每10天一次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核准后,通知银行将款项直接拨入定点医疗机构账户;

(三)确需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同意转诊,产生的医疗费用先由患者垫付,出院后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转诊审批表、收费票据和费用结算清单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后,按规定比例予以补偿。其门诊费用不予报销;

(四)在外地打工或探亲期间,在当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可凭村及以上有效打工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医院病历复印件、收费票据和费用结算清单到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后,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办理补偿手续,其门诊费用不予报销;

(五)学生在外上学期间,在当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可凭学校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医院病历复印件、收费票据和费用结算清单,经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后办理补偿手续,其门诊费用不予报销。

第七章医疗机构管理

第二十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对申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核认定,对具备资格的,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于每年7月1日前公布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并制发定点医疗机构标牌。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将标牌悬挂于醒目处,以方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就医。

第二十一条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和规定的宣传,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增强费用控制意识。公布收费标准,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收费,门诊一次用药控制在3日量内,出院带药控制在7日量内。

第二十二条定点医疗机构应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门诊处方和住院每日费用清单交患者本人、患者亲属或委托人签名,否则患者有权拒付医疗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予补偿。

第二十三条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切实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杜绝开大处方。各医疗机构用药原则上要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内,合理控制农民医药费用支出,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低耗、便捷的医疗服务。

第二十四条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和必要的设备,积极配合县、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做好定点医疗服务管理工作。

第八章药品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切实加强对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管力度,规范农村药品采购渠道,实行集中采购药品,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加强药品价格监管,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农民用药质量。

第九章档案管理

第二十六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是对参加人员资料、补偿资料、财务档案和有关文件的管理,实用文字档案和微机信息双重管理。

(一)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建立数据库,组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各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分别输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参保资料,实行集中管理;

(二)补偿资料分别由县、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输入微机,并上传数据库。乡镇(街道)补偿资料、原始凭证由乡镇(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负责整理归档、储存,每月26日汇总资料上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补偿资料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归档储存;

(三)各级文件、会议通知、财务凭证、台帐报表由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分别整理归档。

第十章监督

第二*条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定期公布基金收支情况,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行政村、各级医疗机构要定期张榜公示补偿对象及补偿金额。

第二十八条县、乡监督委员会要定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由县卫生局对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定点资格:

(一)不执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的;

(二)收费价格和诊疗项目不合格的;

(三)不履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制度,提供虚假票据或伪造病历,造成人证不符,冒名就医的;

(四)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或随意开大处方、做特殊检查,以及将自费药品、保健品和生活用品转为报销范围的;

(五)对药品进货渠道把关不严,出现假冒伪劣药品的;

(六)服务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造成恶劣影响的,或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的;

(七)有意推诿扯皮,延误病情诊治,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三十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工作管理人员、、营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8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巩固和完善*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减少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20*]3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等四部门关于提高本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4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性质)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住院统筹为主,兼顾门急诊基本医疗,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民办公助。合作医疗以缓解农民大病经济风险为重点,兼顾门急诊基本医疗需求,由政府组织,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合作医疗的重要意义和好处,不断增强农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鼓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

(二)循序推进、逐年提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要求和合作医疗运行的情况,建立逐年递增的长效筹资机制,资金由个人、政府、集体、社会多方筹集,逐步提高农民个人缴费水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集体经济和社会团体积极支持合作医疗,提高合作医疗总筹资水平。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不断提高合作医疗的医疗保障水平,逐步缩小与小城镇医疗保险之间的差距。

(三)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管理,在保证合作医疗参加者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

(四)两级管理、两级核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区、镇两级管理,建立两级管理与监督体制;合作医疗资金实行区、镇两级筹资、两级核算。

第四条(参加对象)

凡本区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农业户籍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户籍所在镇(*工业区)的合作医疗保险;具有本区户籍的小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市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住院、门诊大病基本医疗保障参保人员以家庭为单位可参加所在镇(*工业区)合作医疗门急诊补充医疗保险;未参加外来人员综合保险、长期工作居住在*并取得*市居住证的农业户籍外来人口和未参加城保、镇保的城镇户籍人口也可参照参加合作医疗(以下统称合作医疗参加者)。

第五条(义务与权利)

(一)合作医疗参加者应履行以下义务:

1、按期足额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投保资金;

2、自觉遵守和维护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规定。

(二)合作医疗参加者可以享有以下权利:

1、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合作医疗制度知情权;

2、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后,有权按实施办法确定的报销范围与比例享受医疗费用补偿;

3、对指定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等问题进行监督;

4、对合作医疗制度执行过程提出质疑。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区级组织)

区成立由区府办、区政研室、卫生、财政、税务、审计、民政、残联、劳动保障等部门组成的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区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由卫生、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

第七条(镇级组织)

各镇(*工业区)应相应建立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合作医疗参加者代表组成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合作医疗管理站。各行政村应建立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

第八条(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职责)

(一)对制定或修改实施办法提出意见;

(二)指导、监督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定期检查合作医疗资金运行情况,确保农村合作医疗持续有效运行;

(三)制定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体操作方案;

(四)协调区、镇(*工业区)有关职能部门;

(五)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同级人民政府汇报工作。

第九条(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处理全区的农村合作医疗日常工作;

(二)指导、检查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工作并向上级汇报工作;

(三)负责大病或住院统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条(镇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职责)

(一)制定镇(*工业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具体操作方案;

(二)检查、监督本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工作;

(三)向上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同级人民政府汇报工作。

第十一条(镇合作医疗管理站职责)

(一)负责处理本镇(*工业区)农村合作医疗的日常工作;

(二)负责镇(*工业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管理及医疗费用补偿;

(三)给合作医疗参加者核发“*区合作医疗保障卡”;

(四)向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汇报工作。

第十二条(村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

(一)多层次、多方面开展合作医疗制度宣传,积极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二)给合作医疗注入扶持资金;

(三)负责向农民收取或催缴合作医疗个人投保资金。

第十三条(人员和业务经费保障)

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和业务经费应列入同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证,不得从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中提取。

第三章资金筹集、使用、监督与管理

第十四条(资金来源与筹集标准)

(一)个人资金。逐步提高合作医疗个人筹资水平,2007年以2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2%标准筹集个人投保资金,以后每年以上年度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2%标准筹集个人投保资金,65周岁以上老人、低保人员、残疾人员参加合作医疗的个人投保资金补助按照有关文件执行,合作医疗个人投保资金占人均合作医疗经费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

(二)政府扶持资金。区、镇两级政府扶持合作医疗资金与个人投保资金比例不低于1:1,并各承担50%的资金。各村委会应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或其它公益金中提取一定资金支持合作医疗;

(三)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凡注册地和经营地均在本区范围内的各类经济组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各类混合型企业)应当为本单位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和外来人员综合保险的雇佣员工缴纳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具体操作办法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农村合作医疗企业扶持资金筹集实施办法的通知》(金府[20*]34号)文件执行;以20*年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人均筹资水平为基数,减少部分由区、镇(*工业区)两级财政各以50%的比例承担;

(四)其它资金。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个人捐助支持合作医疗。

第十五条(资金筹集方法)

(一)个人投保资金。由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会同村委会按家庭逐户催缴或收取;

(二)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由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或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会同有关部门统一收取;

(三)镇政府(*工业区管委会)扶持资金。由镇(*工业区)财政所在当年第一、三季度内,分两次划给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

(四)区政府扶持资金。由区财政局在当年第一、三季度内,分两次划给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五)其它资金。村委会、社会团体、个人资助合作医疗资金根据资助者的意愿直接转给相应的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第十六条(资金使用范围与比例)

(一)使用范围

1、医疗补偿费。按合作医疗有关规定,补偿给合作医疗参加者因病在合作医疗指定医疗机构就诊(门诊、住院)支付的医疗费用;

2、帮困救助资金。主要用于抗御大灾大疫等意外风险引起的医疗费用补偿,特种病防治和特困病人医疗费用的救助;

3、预防保健费。为合作医疗参加者开展突发性、特殊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支付的费用;

4、奖励费。主要用于为合作医疗管理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

(二)使用比例

l、镇(*工业区)级合作医疗资金。医疗补偿费、帮困救助资金、预防保健费、奖励费使用比例分别占镇(*工业区)级合作医疗资金的93%、2%、3%和2%;

2、区级合作医疗资金。医疗补偿费、帮困救助资金、预防保健费、奖励费使用比例分别占区级合作医疗资金的90%、5%、3%和2%。

第十七条(资金监督与管理)

(一)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是由农民自愿缴纳、政府扶持、经济组织扶持的民办公助社会性资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二)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用帐户,资金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农村合作医疗筹集资金应及时存入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专用帐户,根据筹集资金总额,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额度,即要提高抗大病风险能力,又要兼顾农民受益面,防止合作医疗资金的超支和过度结余,年度结余资金应转入下年度使用;

(三)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应定期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公布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合作医疗参加者参与、知情和监督的权利;

(四)区、镇政府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同级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作专项审计,以确保合作医疗资金合理使用。

第四章补偿标准

第十八条(补偿范围)

(一)门诊补偿范围可根据资金情况对药费和检查费用予以补偿;

(二)住院应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取消过多的限制,逐步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项目接轨。

第十九条(标准)

(一)门诊医疗费用补偿

实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比例补偿制度,积极引导常见病、多发病门诊下沉到社区。具体比例如下:

就诊医疗机构补偿比例(%)

村卫生室60—80

镇级医院50—60

区级医院30—40

市级医院20—30

(二)住院医疗费用补偿

1、实行300~500元的住院起付线制度,以控制不合理住院。

2、住院可报医疗费用5000元以下实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不同比例补偿的补偿制度。具体比例如下:

就诊医疗机构补偿比例(%)

镇级医院50

区级医院40

市级医院30

3、住院可报医疗费用5000元以上(通常所说的“大病”)实行不同分段不同比例补偿的补偿制度。具体比例如下:

可报医疗费用补偿比例(%)

5001~2000060

20001~3000070

30001以上80

4、住院医疗费用补偿设定年累计补偿最高限额(一般为3~6万/年)。

(三)镇(*工业区)级合作医疗补偿以确保合作医疗参加者享受最基本医疗服务为原则,防止过度医疗消费。各镇可视筹资总额设定医疗费用单次补偿最高限额、单次诊疗项目最高限额和年累计补偿最高限额。但最高限额必须充分论证,并经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同意后方可执行。

(四)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即农村贫困户、享受民政定期补助的重残无业、智力中度残疾人员)、农村五保户和经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调查核实的合作医疗参保贫困者实行大病医疗救助,具体操作按有关文件执行。

(五)对尿毒症、肿瘤等特殊疾病门诊治疗的医疗费用可参照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例给予补偿。

第五章补偿办法

第二十条(补偿凭证)

农村合作医疗补偿一律凭合作医疗保障卡和正式发票原件、费用清单原件、出院小结等医疗机构有效凭证。

第二十一条(结算办法)

实施合作医疗报销信息化管理,逐步实施住院统筹统支和网上结算。报销时间均实行按月结算制度,具体结报程序和要求由各镇(*工业区)自行规定。凡属住院大病补偿的费用由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及时向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申报。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按规定拨付给各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站。

第六章医疗服务管理

第二十二条(医疗服务管理)

(一)区、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应本着方便农民、就近医治、适度控制的原则,公布和调整合作医疗指定医疗机构,并积极推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下沉到社区的各项制度,以缓解合作医疗参加者“看病贵”的现象。

(二)合作医疗指定医疗机构应遵循基本医疗原则,做到合理住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严格执行镇(*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逐级转诊制度。区、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医疗机构在掌握疾病指征和检查治疗等方面进行检查,对于不应住院及不合理检查和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有权追回。

(三)实行对合作医疗参加者、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违章作假行为的举报制度,区、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应公布监督举报具体制度和电话,对有异议的医疗费用,由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调查处理,涉及较大数目违规医疗费用,镇(*工业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应移交区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进行调查处理。

第七章不属报销范围

第二十三条(不属报销范围)

(一)自行就医、自购药品;

(二)自伤行为(服毒、自杀、酗酒等)支付的医疗费用;

(三)肇事者造成伤害(车祸、打架、犬伤、工伤事故等)支付的医疗费用;

(四)不符合基本医疗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用药范围和支付标准的医疗费用;

(五)各镇(*工业区)规定不予报销的范围。

第八章奖罚

第二十四条(奖励)

对实施办法贯彻执行作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五条(处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9

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或者胰腺等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

第三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等工作。

第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对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为,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通报。

第六条国家通过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确定人体器官移植预约者名单,组织协调人体器官的使用。

第二章人体器官的捐献

第七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第八条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第十条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第三章人体器官的移植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

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执业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

(二)有满足人体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

(三)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中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学专家不超过委员人数的1/4;

(四)有完善的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除依据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考虑本行政区域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需求和合法的人体器官来源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布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名单。

第十三条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不再具备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并向原登记部门报告。原登记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2日内注销该医疗机构的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并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专家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植入的人体器官和术后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对医疗机构的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能力进行评估,并及时公布评估结果;对评估不合格的,由原登记部门撤销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订。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遵守伦理原则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第十六条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人体器官捐献人进行医学检查,对接受人因人体器官移植感染疾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第十七条在摘取活体器官前或者尸体器官捐献人死亡前,负责人体器官移植的执业医师应当向所在医疗机构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提出摘取人体器官审查申请。

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不同意摘取人体器官的,医疗机构不得做出摘取人体器官的决定,医务人员不得摘取人体器官。

第十八条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收到摘取人体器官审查申请后,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并出具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书面意见:

(一)人体器官捐献人的捐献意愿是否真实;

(二)有无买卖或者变相买卖人体器官的情形;

(三)人体器官的配型和接受人的适应症是否符合伦理原则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经2/3以上委员同意,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方可出具同意摘取人体器官的书面意见。

第十九条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摘取活体器官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向活体器官捐献人说明器官摘取手术的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等,并与活体器官捐献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查验活体器官捐献人同意捐献其器官的书面意愿、活体器官捐献人与接受人存在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确认除摘取器官产生的直接后果外不会损害活体器官捐献人其他正常的生理功能。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保存活体器官捐献人的医学资料,并进行随访。

第二十条摘取尸体器官,应当在依法判定尸体器官捐献人死亡后进行。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捐献人的死亡判定。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死者的尊严;对摘取器官完毕的尸体,应当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除用于移植的器官以外,应当恢复尸体原貌。

第二十一条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除向接受人收取下列费用外,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所移植人体器官的费用:

(一)摘取和植入人体器官的手术费;

(二)保存和运送人体器官的费用;

(三)摘取、植入人体器官所发生的药费、检验费、医用耗材费。

前款规定费用的收取标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并予以公布。

第二十二条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的排序,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订。

第二十三条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应当对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和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个人资料保密。

第二十四条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将实施人体器官移植的情况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订。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摘取其活体器官的;

(二)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而摘取其尸体器官的;

(三)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的。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交易额8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医疗机构参与上述活动的,还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原登记部门撤销该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该医疗机构3年内不得再申请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医务人员参与上述活动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国家工作人员参与买卖人体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活动的,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据职权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未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擅自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对人体器官捐献人进行医学检查或者未采取措施,导致接受人因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感染疾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泄露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或者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个人资料的,依照《执业医师法》或者国家有关护士管理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收取费用的,依照价格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一)未经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摘取人体器官的;

(二)摘取活体器官前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履行说明、查验、确认义务的;

(三)对摘取器官完毕的尸体未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尸体原貌的。

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原登记部门撤销该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该医疗机构3年内不得再申请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

(一)不再具备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条件,仍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

(二)未经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做出摘取人体器官的决定,或者胁迫医务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摘取人体器官的;

(三)有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项、第(三)项列举的情形的。

医疗机构未定期将实施人体器官移植的情况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条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参与尸体器官捐献人的死亡判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三十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人体器官移植监督管理工作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篇10

在刑法第336条中规定,非法行医行为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1999年5月1日《执业医师法》实施以来,要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生执业资格统考,才能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如何论述非法行医行为的“罪”与“非罪”,在法律上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根据《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是非法行医行为在刑法学上的规定,有“非法行医行为”并不一定构成“非法行医罪”,还得具备《刑法》第336条中“情节严重”、“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和“造成就诊人死亡的”三种情况。

有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和“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在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8)5号的司法解释中有详细的论述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除了构成刑法学上的非法行医行为的情况以外,更多的是在民法中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如: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1条规定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但何谓非法行医,在《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中没有明确的解释;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15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执业医师法》第39条中,“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以下的罚款”;《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要求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应依照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在2005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更是把非法行医的外延扩展到“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医疗机构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活动”和“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诊疗手术的行为”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案例:在某市医院工作的妇产科医师,受人请托,其本人认为是出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在家擅自接诊病人。由于患者大出血,在家中缺少抢救病人的药物和医疗设备,致使患者死亡而发生医疗事故。类似这样的事件,卫生部在2005年曾作过“批复”:根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内执业。由此可见,该医师违反了卫生行政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在家中接诊,是属于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法行医行为。此案的发生,应根据其违法违规情节,按照《执业医师法》第39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4条予以处罚。

鉴于有的当事人提出医师外出会诊是否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已制定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05年7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第二条“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故依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规章规定,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的外出会诊,不是非法行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