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5 15:53:29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1

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阅读大量医学杂志及书刊,坚持写读书心得和综述,踊跃参加医学专业网络论坛,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处理各系统的常见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如心脏骤停、药物中毒、昏迷等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的信念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解除病人痛疾。

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有所创新,并开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系列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申报了《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课题,提出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强肢体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发现强制性运动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但对下肢功能恢复与一般康复治疗区别不大,故又提出《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踏车运动疗法临床分析》的相关研究,采用踏车运动治疗患侧下肢,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最终完成课题,在临床推广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医学研究的艰辛,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多建树。

自任职以来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对下级医师的指导工作,培训下级医师进行各种常用内科操作,规范三级查访制度,提高下级医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多次组织院内讲座,规范各种常规操作技能,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次晋升评审,使自己的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做一个优秀的内科医生。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临床营养科; 管理模式;膳食医嘱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7―008―04

2009年7月15日,卫生部关于临床营养科发展规划工作汇报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临床营养科是临床一级学科。其任务是为全院病人提供适宜的营养支持与治疗[1],我国目前很多医院临床营养科的管理模式还很不成熟,本文通过回顾北京平谷区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发展历程,对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交流管理经验,共同探讨临床营养科的管理模式,使临床营养学科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1发展历程

平谷区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床位960张,平谷区医院临床营养科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1第一阶段:2002年以前临床营养科被称为小伙房,配备一名营养师,隶属于总务科管理,由膳食科长直接领导。

1.2第二阶段:2003年年终总结会上,营养师作为营养食堂组长,汇报营养食堂下一年度工作思路和计划,建议营养食堂由营养师进行统一管理,以利于营养治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经院办公会讨论后于2004年5月,由营养师接管营养食堂,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形式负责营养科的管理,增设了窗口售饭,隶属于后勤院长管理。

1.3第三阶段:于2007年4月正式成立平谷区医院临床营养科,配备三名营养师。

重点完成的工作为:通过医务科和信息科统一规范膳食医嘱和营养会诊程序;2008年9月,开设营养咨询门诊每周2次;积极参加营养知识培训班,到先进医院进修,请营养专家来我院讲课,进行会诊指导;引进住院病人订餐卡机系统,进一步规范了膳食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1.4第四阶段:进一步明确临床营养科发展方向,营养科从后勤科室划分为临床科室,转换科室管理模式。

1.4.12009年5月,营养科从后勤科室划分为临床科室,增加了营养治疗专业人员,营养师共有4人,另配备了一名主管护师,专门负责营养护理员管理。

1.4.2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对营养科进行了彻底的整修和改造,完善了营养科各功能区,包括肠内营养制作间、营养代谢室、营养膳食操作间、制作准备间、分餐间、专用消毒间;使营养科的面貌焕然一新,重新调整了营养科的整体布局,增加了大批新设备;规范了营养膳食的制作分发流程。

1.4.3经过多次申请汇报,院领导讨论通过,决定取消外卖窗口,这一举措使营养科的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大大降低了病人住院期间膳食的随意性,使住院病人能够按照营养医嘱进行规范的营养治疗,营养师也能够集中精力,走进病房,更好的开展临床营养治疗工作。

1.4.4随着对营养科发展的逐渐重视,为了进一步开展营养治疗工作,院领导改变运营思路,增加员工编制。平谷区医院现有960张病床,营养厨师21人,营养护理员20人,其中设管理员1名,面点及副食组长各1名,营养厨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院领导大力支持,先后选派所有厨师和营养护理员到天津第三中心医院进修学习,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

1.4.5营养会诊和营养治疗病例数明显增加,与临床的结合愈加紧密。同时加强了营养门诊的建设,配备了食物模型,皮摺厚度计及握力计,能够利用营养软件为病人进行营养状况分析,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1.5第五阶段:临床营养科显示出在整体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1.5.12010年以来,实现了营养科与医院综合网络系统相连接,能够更加快捷的了解各病区住院患者动态,营养医嘱情况,随时掌握重点病人的病情变化,检验结果等,为广泛开展临床营养治疗工作提供了快捷有效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5.2建立了营养师分级查房制度,坚持每日查房1―2次,及时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共同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案,高年资营养师负责低年资营养师的业务指导,真正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全年会诊1737人次;肠内营养治疗病例数160余例,要求营养治疗天数5天以内的书写观察病历,治疗天数在5天以上的按照《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标准书写营养治疗病历;每周开设两个单元的营养门诊,接诊病人约200多人次;

1.5.3每月1―2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营养知识宣传,走进病区,走出医院,深入社区,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营养指导和营养治疗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1.5.4营养支持水平与治疗方式取得了很大进步,根据医食同根,药食同源的理念,于2010年9月份为营养科配备一名中药师,在主食与副食制作中开展中医治疗饮食,不断发掘新的食物种类和制作方法,得到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广泛认可。

2管理体会

2.1营养科主任要把握方向,做好科室领航人。

首先,临床营养科的结构特点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营养科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一方面,必须坚定信念,带领全体科室员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齐心协力,首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狠抓业务学习;另一方面,必须审时度势,积极主动的与院领导沟通工作思路,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机遇,争取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使营养科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2.2营养食堂和临床营养科密不可分。营养食堂是临床营养科的两大支柱之一,是医院的"第二药房",是营养医师对患者进行膳食治疗的技术体现和加工场所,不注重营养食堂的管理和建设,营养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将无法开展有效的营养治疗工作,特别是难以对治疗膳食进行质量监控。因此,营养食堂不能从营养科划分出去[2],必须由营养科统一进行管理。

2.3让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成为临床营养学科内涵的窗口。

临床营养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科室的广泛协作,临床医护人员对营养治疗认识不足,是阻碍营养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3]。因此,以知―信―行理论作指导,首先从医护人员入手,走进病区与医护人员密切沟通,针对各病区疾病特点,开展营养治疗讨论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营养食谱和供餐模式,开展医护人员继续教育讲座,举办医师沙龙活动,加强了科室间的联系和协作,促进了营养治疗工作的开展。

从我国各大医院临床营养专业人员的工作效果来看,目前都偏重于病人的营养支持,而忽略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而病人在医院住院的天数是非常有限的,营养支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所起的效果也是有局限性的。从发达国家和香港各大医院营养师的工作来看,他们既重视营养支持,同时又花费了大量精力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建立适合自己疾病的饮食习惯,由此启迪我们去矫正临床营养专业的工作方向和重点[4]。

可通过定期进行患者教育,电视讲座,科普宣传,门诊咨询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做好营养知识的普及和营养指导,让更多的人群接触营养知识,进行自我营养管理。

2.4抓好临床营养科团队建设,尽快提高员工的整体专业素质,是营养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营养科人员结构较复杂,除了少数正式编制职工,营养厨师和营养护理员大部分都是临时工、合同工。员工知识水平层次较低,85%为初中文化水平,整体专业素质较差。因此,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各岗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至关重要。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定期进行营养知识、烹饪技巧、食品卫生知识以及各项工作制度的学习和考核,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强化重点内容,成绩优异的给予奖励,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2.5强化科研管理意识。

既要开拓思路,又要立足日常经验积累。首先,扎扎实实做好营养指导和营养治疗工作,以点带面,稳扎稳打,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体会,练习书写论文,敢于投稿;其次,积极思考,敢于申报科研项目,尝试研究思路,不畏艰辛,逐渐积累科研经验。

2.6大胆进行科室改造,力求布局科学有序。

办公、工作场所流程结构合理,符合消毒灭菌要求。营养食堂操作间建筑符合"生进熟出一条龙"布局,各功能区及设备齐全,结构优化[5],能为"强化管理、落实制度、提高效率、确保卫生和饮食安全"[6]发挥良好功能。

2.7强化软件管理意识。

配备智能订餐管理系统和营养指导软件,实现订餐,制定食谱,出入库管理,成本核算,报表生成等自动化。并能够通过软件建立营养档案,进行营养评价,热量及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设计营养治疗方案,使营养指导和营养治疗更加准确快捷。

3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的临床营养学科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还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营养专业人员整体知识层次偏低,人员严重缺编;营养代谢检测项目没有开展,已经建立的营养代谢室闲置;肠外营养治疗的应用还很不规范;临床营养学科的科研工作发展缓慢;医疗领域的定位依然不确定,针对营养科并没有具体的质量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临床营养科的业务管理无法纳入医院临床质控管理系统;临床医生对营养治疗不重视,对于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没有及时请营养师会诊;膳食医嘱不准确,不规范,更改不及时,不能体现营养治疗的重点;住院病人订餐率和治疗餐订餐率仍然不能完全达标;相应的诊疗项目和收费项目还不健全,科室收入不能保证,影响了科室的建设和发展。

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些是由于目前临床营养学科管理还很不完善,需要我们积极向院领导及相关部门申请汇报,寻找解决的办法;主观的原因可能有:营养专业人员紧缺,工作程序不顺畅,存在抱怨情绪,工作缺乏热情,怠惰懒散,不能突破旧的工作思路,业务学习不抓紧,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营养科发展缓慢。

参考文献

[1]北京地区三级医院评审委员会.营养科.北京地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手册,1992,109.

[2]马方,楼慧萍.医院改革中营养科及营养食堂的归属[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44.

[3]吴梦强,贾青,余薇,等.对临床营养科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4,24(11):38.

[4]胡雯,孙庆国,姚林.临床医院与医院膳食发展模式的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8.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监护;新切入点

目前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医师对于药师的参与性要求越来越高,故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新切入点,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临床药师对于临床药学监护实际工作中新切入点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药学监护工作旧切入点

以往在药监护实际工作中,临床临床药师通常是以评判者的视角参与到药物治疗过程中。但随着医师对药物应用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条件好、设备比较完善的医疗机构中,医师用药错误越来越难以发现[1]。目前,临床药师年龄趋于年轻化,临床工作经验不足,而且药师在临床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这也是医师对于临床药师缺乏认可的原因之一。

2 药学监护工作新切入点

药师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过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品相关知识,但却无法满足医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知识的需求。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药师作用,发现药学监护工作在临床实际中新切入点[2],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以及建议,对药师可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1药物动力学知识

药物动力学是指在机体内部,药物被转运或者转化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动力学的一门科学[3]。在用药前,先进行血药浓度测定。临床药师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药物在机体内部进行转运或转化过程中诸多参数,再针对患者实际病情以及生理情况特点制定用药方案,并且根据临床实际变化对用药方案进行相应调整,为医师提供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病例1,男性患者,66岁,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在我院住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种抗生素,但无法使患者脱离高热状态,通过痰培养,结果显示患者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予以患者0.5g,静脉滴注,每次用药间隔8h。用药前,测量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并根据结果153.70μmol/L分析肌酐清除率为35.1mL/min。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将药物剂量调整为0.3g,用药间隔时间调整至36-48h,在用药期间跟踪监测患者血药浓度。临床药师根据计算出的肌酐清除率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但医师并未采用此方案。按照原定用药方案治疗第4d,患者血药浓度(万古霉素)超过35.5mg/L,超过中毒血药浓度,医师立即按照药师提出的用药方案调整治疗方案。

2.2临床药理学最新研究成果

近年来,医药领域逐渐发展起来多个新兴学科,临床药理学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主要研究内容是药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以及由此总结出来的规律[4]。此外,遗传药理学以及时辰药理学等新兴学科同样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诊断及治疗依据。

病例2,女性患者,60岁,因严重慢性肾衰竭接受肾移植手术治疗,术后因患有糖尿病从肾病科转入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医师根据病情制定用药方案,在三餐前以及每晚睡前分别予以门冬胰岛素及中性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缓解高血糖状态,控制患者血糖,同时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系统抑制剂配合治疗,持续监测患者血糖。治疗10d后,患者血糖仍然无法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能性原因是晨起顿服强的松导致患者在午餐前后检测显示血糖值过高。药师根据病情变化提出建议,将强的松分为3份,午前予以2份,下午4时予以1份。医生采纳药师建议,调整用药2d后,患者血糖处于合理范围内。由于无法确定如此应用强的松是否对抗排异疗效产生影响,故嘱咐患者在出院后持续监测排异反应情况。

2.3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见到的新药物以及新剂型药物越来越多。临床医务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药品相关信息,需要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

病例3,女性患者,55岁,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进入本院内分泌科治疗。由于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患者肝脏受到损害,需要在治疗方案中加入保肝治疗方法。该科室常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多烯磷脂酰胆碱(常用剂量0.6g)后静脉滴注。药师建议将稀释液体更改为葡萄糖注射液,理由是该药品主要有效成分是机体内必须磷脂,用于静脉滴注的稀释液体不能含有电解质。医师采纳药师建议,药物稀释液更换为葡萄糖注射液(含量5%,用量250ml)。更改药物治疗方案10d后,患者肝功能经检查发现趋于正常水平,准许出院。

2.4安全用药新信息

随着临床药物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由于药物不良反应等引发的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故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严格掌握药物配伍、联合应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殊药物用法等药学相关知识[5],应依据此类知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

病例4,男性患者,52岁,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液以及糖尿病肾病,进入本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住院治疗后,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压药及别嘌呤醇口服等,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经医师准许出院。出院时,医师开出处方药物主要包括培哚普利、氨氯地平以及别嘌醇。药师建议,将氨氯地平更改为其他钙离子拮抗剂,理由是医师处方中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比较容易引起患者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医师采纳药师意见,并进行更改,嘱咐患者若发生皮疹或皮肤粘膜出现溃疡等不良情况,应立即就医。

3 讨论

上述病例提示,在临床医疗实际工作中,药师充分发挥作用可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协助医师减少或消除药物对于检查结果造成的一定影响[6]。随着临床药物种类以及药物剂型越来越多,为保证临床用药更加合理、更加安全、更为有效,需要药师严格掌握药品知识,预防不合理用药,降低潜在用药风险,优化临床药物配伍或联合应用。此外,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应了解药品应用最新信息以及研究成果,加强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药学监护实际工作中不断探寻新切入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世良,黄富凯.药学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3):23-24.

[2] 祝建芳,李玮.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306.

[3] 李静.药学监护与药师作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07):155-156.

[4] 金雪梅,罗惠善.浅谈药师如何承担其药学监护的职责[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242.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服务模式

临床药师工作仍以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副作用监测、药物信息收集及咨询等为主,发展比较缓慢。药学监护的概念出现后,对临床药师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以上工作,更要求药师要能够走进临床,直接与患者接触,并与医护、其他医技人员相互配合,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化药学服务管理模式(Integrated pharmaceutical care)[1]。美国临床药师均是药学类博士,他们在接触患者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到患者的实际临床需要,熟悉与患者、医师交流沟通技巧,积累了充足药学相关知识及临床领域知识[2]。而我国传统常规的方法教育培养出来的临床药师,多数人只懂药、不懂医,无法真正胜任临床药师的工作,满足临床需要。我国于2002年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将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并试点、逐步设立临床药师制度,该法规的颁布标志着医院药学管理及服务模式将由供应型转向服务型。本研究对本院近年来开展的临床药师队伍培养及临床药师服务模式优化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药师的角色定位

临床药师下临床的使命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应成为医生的伙伴或用药参谋,而不是以监督者或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更不能取代医生的日常工作,要紧紧围绕药物治疗的主题。

2 构建结构合理的临床药师队伍培养模式

我国不同医院中药师的组成以药学专业毕业生为主,也有少部分的医疗系毕业生,无论哪种学历背景,都不能满足对临床药师的要求,因为药学生不懂医学,在面对病理生理状态下的患者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对与医生和患者相处抱有恐惧感,而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医学生,虽然具备的医学知识尚可,对医、护、患无畏惧心理,但是却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药学知识不足,也不能很好的胜任临床药师的工作。鉴于此,笔者欲构建以临床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属于培训老师,将来不从事临床药师工作)、主管药师(或以上职称)、低年资药师为主体的临床药师队伍,使医药结合,对药师进行双向教育和培养,以使药师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临床药师。

3 培养方式

3.1 专业知识的培训 由医院教务科牵头,组织培训讲课,安排培训课时,提供场地,发放考试合格证书,形成完善的临床药师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医师为药师讲授基本的医学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疾病的预后等。高年资药师为低年资药师讲授药学知识,包括与临床工作相关的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治疗学、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时辰药理学、药物遗传学等。培训方式,可采用边下临床边培训的模式开展,有利于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3]。

3.2 培养药师临床服务的技巧 药师进入临床后,必然会与医生、护士及患者交流,只有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临床药师应主动融入到医护工作中,与其成为关系良好的工作伙伴,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虚心与医护人员探讨,提出自己的建议,让对方理解,这也是为了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明确其焦点不是谁指导谁的问题。与患者交往时,要成为其信赖的朋友,让其配合检查,全面掌握药物治疗资料及疾病状况等。

3.3 不定期培训 除获得临床药师考试合格证书所涉及的培训课程外,教务科应组织临床医师和药师不定期进行继续教育课程的设计,以达到温故知新,与时俱进的目的。

4 考核方式

方法灵活,可以口试或笔试,目的是检验临床药师的工作成绩,对于成绩较差者给予督促,必要时可接受再次培训。

5 临床药师服务模式

(1)参与临床科室的日常工作事务:临床药师可参加查房、病历阅读及书写,了解典型药历,参与危重症、疑难病例的讨论、会诊;学习、掌握专科疾病特点及药物治疗方法,不断收集最新的药物信息及治疗方法,关注药动学、药效学最新进展,以便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医师与药师可取长补短,合理用药,防止出现滥用药物。(2)参加会诊:服务于固定科室的药师,应成为该科室药物应用及治疗专家,有参与科室间、药物相关病例的会诊,同时为其他相关科室患者提供药学服务。(3)参与危重症患者抢救。(4)药学监护工作及个体化用药:对于病情多变、危重症患者,应开展药学监护,密切关注起病情、药物及副反应等,开展疗效评估,实施调整给药方案,或依据患者自身病理生理、药动学、药效学等个体化特征制订相应用药方案。(5)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解释: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个体间差异较大的药物开展血药监测,如抗癫痫药、地高辛等。对监测结果合理地进行解释,并相应调整用量。(6)收集药物副反应:药师参与临床过程中,若发现可能由药物导致的副反应时,应作详细记录,查明原因,总结经验,防止此类不良反应再次发生。(7)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8)药学咨询、信息共享:鉴于药物的品种、名称不断增多,药师应有责任将前沿的药学知识、信息传递给医务工作人员,可采取知识讲座形式开此类工作。

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临床药师的体系可以培养基层药师正确合理使用新药,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现在在基层医院和比较大的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开展起来此项工作,将推动医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Alkozai E M, Nijsten M W, De Jong K P, et al.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low platelet count i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partial liver resection[J]. Ann Surg,2010,251(2):300-306.

[2] 史道华,陈鹭颖,魏文树,等.临床药师在加强用药监督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2):147-148.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医保定额

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开展已有20余年,作为一个学科,它已逐步走向成熟。自2006年起,分别派出两名高年资药师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回院后在医院部分科室进行试点,安排临床药师深入到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通过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与同行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1 参与查房

临床药师2 d/周参与试点临床科室的查房工作。临床药师在分管科室每周随科室主任一起大查房。查房时了解患者主诉、治疗反应、是否调整用药等;查房结束熟悉患者在院基本情况:包括诊断、治疗,药物调整以及病员治疗反应等,并对重点患者建立药历,追踪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在治疗方案调整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建议;同时在查房时及时发现临床医生在药物使用中的问题,通过交流沟通,促进了合理用药的实施。这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切入点。

2 参加临床病例讨论

每次大查房结束,参加科室的重点患者讨论,当出现治疗方案调整时,临床药师与医生一起就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讨论,并对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临床药师的意见往往集中在如何体现个体化用药:包括综合考虑患者情况,从药物的吸收、排泄以及同类药物治疗比较来谈自己的看法,供医生选择参考;一旦确定了新的治疗方案,注意跟踪观察进一步的治疗效果。参与临床病例讨论,是促进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互相交流学习的绝好机会。

3 向临床提供药学信息及资料

在与临床科室一起查房以及进行病案讨论时,随时向医生提供药房的药物信息。临床药师因为熟悉本院药品品种,并熟悉同类别多种药品,在涉及非专科领域或需要在同类别多品种之间筛选时,可将自己熟知的信息提供给医生参考。对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向医生提供相关可靠的循证医学资料。资料重在权威性。如在一次眼科的小讲课中,临床药师在讲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时,针对处方审核时发现眼科存在将庆大霉素眼内给药的情况,介绍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可用于眼内或结膜下给药,因可能引起黄斑坏死”,但医生从眼科的诊疗常规及专业特色出发,介绍了临床的实际情况。对于这种有争议的问题,采取的办法是政策法规明令禁止的做法首先不断宣讲,其次由医务科质控办协助监督法规的执行,并提醒医生加强临床观察,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此事后由于眼科医生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听到来自专家的讲解,才得到完全认可。可见临床药师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以及院内知识互补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出要说服临床医生改变经验性常规治疗方法的难度。

4 收集药物治疗信息

在参与临床的过程中,临床药师要翻阅运行病历,了解药物的剂量和治疗效果,掌握药物的治疗学信息,对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事件,除掌握资料外,坚持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并对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向临床进行反馈。如在查房时听到护士说患者注射七叶皂甙钠后容易发生静脉炎,临床药师实际观察患者情况,了解用药情况,最终结合七叶皂甙钠的用法用量建议临床减少用量,一来可减轻注射疼痛,二来可防止联合用药加重患者肾脏负担,出现肾损害,医生予以采纳。曾经在使用血栓通制剂(丽珠制药:5 ml/支)时医生经常1次量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血栓通5 ml×3支,临床药师通过查阅说明书,并与医生一起学习说明书,指出超说明书用量的潜在风险。后来整理出中药制剂的常规用量和用法及注意事项,与质控办联合发文,请临床务必参照执行,收效显著。

5 病史的回顾性调查

通过定期对全院出院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书写调查报告,了解掌握各科室存在问题,汇总分析。定期以小讲课的形式反馈相关科室,对所要达到的目标以调查—掌握—反馈—再调查—再反馈的方式推进工作。特别是这种小讲课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医生药师沟通渠道,医生既知道了卫生部大政方针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引导,通过药师讲解也进一步增加了对药物知识的多方位了解,同时就目前临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如在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中,发现肝胆普外科在围术期给药时机上存在问题,后临床药师实际观摩整个手术过程,发现肝胆普外科绝大部分为腔镜手术,患者手术麻醉采用的是吸人麻醉与丙泊酚联合的方法,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快,手术时间短,若仍要求在手术麻醉诱导期或术前30 min给药则极可能出现药尚未用完,患者手术已完的问题,因此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用药时机进行了调整。再比如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向介入科反馈了其在围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卫生部、陕西省在微创介入手术方面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要求。通过这种交流讨论,在第2轮的病例调查中,介入科抗菌药物使用已基本规范。

6 医保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

医保患者居多,为了限制医保患者治疗中的药价居高不下,医院采取定额控制,即限定医保定额,对超过医保定额的患者科室可以申请特需费用,由临床药师首先分析患者的的用药合理性,如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对超定额部分在科室收入中扣除,对临床用药合理的超定额费用,医院按特需费用对待,可不受定额的限制。这个过程中药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向临床传达了一个如何安全用药以及用药规范化、经济化的信息。如脑外科在闭合性或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经常使用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依诺沙星等联合奥硝唑进行治疗或预防。药师根据文献资料指出此类可能涉及脑脊液漏的抗感染用药多推荐三代头孢类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而较少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若混合有厌氧菌感染可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因氟喹诺酮类药物大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且胃肠道反应较多见,若据此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则更加大了患 者的负担。又如肝胆外科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中医生为加强抗感染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调整为头孢米诺钠。药师从药物的分类及抗菌谱;从药物的单价、日剂量、日用量及日费用等方面分析指出这种调整的不合理性。这些问题以集中反馈的方式通知科室,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医疗行为,规避了医疗风险,成为临床药学工作的一个亮点,也为医院控制医保定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 用药咨询

临床药学开展了面向医生、护士和患者的临床用药咨询。从药品的规格、名称、药价到药品的具体用法、药品的使用禁忌、药品的使用最佳时间、药品的联合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用药禁忌等,通过自己的积累以及收集相关资料尽可能给出有据可查的具体答案。如门诊一患者在调剂窗口取羟苯磺酸钙时,诉自己对磺胺药过敏,有糖尿病,询问能否服用这个药。临床药师回答如对磺胺药过敏,糖尿病治疗药物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等是不能服用的,尤其应注意的是一些中药制剂中含有格列本脲如消渴丸,服用时也应注意。而且每次看病时都应告诉医生对磺胺(药)过敏,但羟苯磺酸钙与磺胺药之间不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对院内的咨询,除为医生、护士咨询外,临床药师尚通过处方主动跟进的方式,与临床联系。如在肾病科一张处方中,发现医生让护士将5-氟脲嘧啶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给患者嗽口,担心医生搞错,主动询问此用法的出处,并观察实际疗效,再从文献中寻找使用依据。首先了解5-氟脲嘧啶与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结构上的关系[1],再通过资料查找了解到:氟胞嘧啶在真菌细胞内胞嘧啶脱氨酶的作用下代谢为氟脲嘧啶,抑制真菌RNA、DNA的合成从而使真菌死亡[2]。为这种用法找到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开展用药咨询是促使临床药师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指导能力极其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8 小结

临床药学是一门刚起步的应用学科,其在医院的推广对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规避患者治疗风险大有裨益。但这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既需要临床药师不断丰富自己的药学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以增进和临床之间的交流,同时,还需要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临床科室的配合,只有重视了这几个方面,才能使一个刚起步的学科茁壮成长。总之,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和防止药源性疾病及药疗事故的发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是人们安全用药之必需。

9 参考文献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6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就诊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区间为18岁-62岁,平均年龄为45.5岁。其中心内科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有70例,呼吸内科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有64例,消化内科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有66例。均对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人,其中对照组中有心内科患者35例,呼吸内科患者32例,消化内科患者33例。观察组患者中心内科患者总数、呼吸内科患者总数、消化内科患者总数的比例为35:32:33。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特征等一般治疗中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治疗。如在治疗慢支患者时,给予患者退热、解毒等常规治疗和处理。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常规行退热、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20ml的热毒宁+250ml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治疗时间为20天。治疗高血压患者时,予以炙甘草和合生脉散加减治疗,治疗时间为14天。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师的临床药学治疗。具体如下:(1)中药师与中医师合作,结合医院实际,合理的对专科的用药进行安排,调理清楚,方便临床医师的阅读和学习。(2)做好中药调剂工作。(3)发挥中药窗口的作用,开设中药咨询服务,宣传中药的相关知识,同时细心耐致的向患者及病人讲解中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还要主动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情况、住院费用花费等。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统计学有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或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医疗费用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医疗费用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内分泌;糖尿病;临床药师;工作模式

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我国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我院临床药师起步早,已经做到临床药师下临床的工作要求,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临床药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休会,对以后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设想。

1 主要工作

随医生查房,成为治疗团队一员,适时为医生、护士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围绕疾病治疗学习临床知识,强化药学知识。

1.1 了解医生诊疗患者的方式、方法及思路 了解并学习问诊、采集病史、书写医疗文书、开具医嘱等,了解医生诊断及治疗的思路、辅助检查的意义,护士如何执行医嘱及如何和患者交流等。了解医生对于药物的认知程度及用药习惯,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利于临床药师开展工作,同时进行药历的书写,进一步加强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1.2 了解医生用药的关注点,难点和困惑,寻找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 内分泌科医生对专科用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医生不可能熟练的掌握所有的药品,因此,临床药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参与到治疗团队。例如对甲钴胺注射时,需要避光,最好要静脉注射等。深入临床后,围绕患者疾病,先学习一些临床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自己在患者个体化治疗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并与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比较,然后观察治疗的结果。

1.3 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药学服务 查房时,笔者发现部分患者不清楚自己服用或者注射的药物;部分糖尿病患者不清楚饮食控制,部分患者血糖血压控制平稳后自行停药或私自换药导致血糖血压波动再次入院,病情加重;还有部分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过度关注。针对不同情况,笔者同医生一起找患者交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用药教育。同时,对于患者相信小报上所谓糖尿病治愈药物给予解释。

1.4 预防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置药物不良反应 药师深入临床,可直接面对患者,有机会直观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的不同表现,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后直接和患者沟通,解释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消除患者顾虑。例如患者使用阿魏酸钠出现下肢肿胀,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建议医生最好停药或换另一种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而最好不要同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1.5 了解目前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及国内外进展 正确选择药品的前提是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我院内分泌科主任时经常提及中国人种(特别是首次发现糖尿病的患者)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应该为CSII(4-T研究)[1-2]。同时糖尿病治疗评价的金指标应该为糖化血红蛋白(HbAlc)(IDF2007年颁布的冶疗目标为HbAlc< 6.5%),掌握这些方法和指标之后,有利于以后的临床工作。同时,通过参加各种内分泌论坛和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专家讲课等,及时了解国内外高血压治疗进展,拓展临床药师的视野。

2 重点跟踪病例

2.1 丁某,女,6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多食10年余,近几天内加重。门诊空腹血糖8.39 mmol/L,高血压病史10年,既往有甲亢病史,复查甲功正常。未系统治疗过2型糖尿病,口服复方降压片(成分剂量不详)降压。治疗:早餐,晚餐前30 min内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肌注胰激肽原酶,改换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类),同时控制饮食。出院结果,患者状态良好,空腹血糖6.1 mmol/L,血压130/80 mm Hg治疗中所做工作:劝导患者改换降压药物,考虑患者心率快(100次/min),且有甲亢病史,所以改用β受体阻滞剂,换后患者反映良好,血压监测平稳。出院时教育患者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平时注意饮食、锻炼、定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门诊随诊,外出需要携带含糖类食物,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2 张某,男,56岁,糖尿病病史13年,未系统治疗,伴下肢刺痛3年,双眼视力下降1年,门诊血糖值12.0 mmol/L,尿蛋白(3+)治疗:给予门冬胰岛素皮下持续给药治疗(胰岛素泵),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出院结果:患者状态良好,空腹血糖7.5 mmol/L,尿蛋白(2+)治疗中所做工作:患者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告知患者食用蛋白质时所需注意事项,同时建议给予a-酮酸辅助治疗。

跟踪病例总结:参与了患者的治疗,对患者进行药学教育,同时了解到我院内分泌科室的用药规律和常用药品;同时,书写了两位患者的药历,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

参 考 文 献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8

1 结合本院实际,在工作中学习成长 

临床药师临床思维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进修归来的临床药师应结合本院实际,不断学习。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还应详细了解本院微生物室及检验科实际的工作能力与水准,在选择抗菌药物药时不能只关注检验报告的结果,还应清醒地意识到药敏试验是体外测试结果,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患者的基础状况,综合选用抗菌药物。此外,作为抗感染药物专业的临床药师,专业方向不应仅局限在抗感染药物治疗上,必须熟悉影响患者康复的各种因素,如感染灶、营养、免疫等,提供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的合理建议。同时定期参与文献阅读和病例分析,开阔临床药师思路[1]。我院作为区级综合性医院,设置在大型居民区中,老年患者较多,呼吸科患者大多数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常见病,两名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参与该科的抗菌药物管理后,结合大量的临床病例,在工作实践中,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细菌病原学诊断等方面,系统学习了呼吸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积极向临床医师和护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 

2 根据本院病患特点,以“专科化结合会诊”的方式深入临床 

区级医院的病种及其严重程度和教研型的带教医院有不少区别。培训基地医院的科室齐全,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科室如呼吸科、外科、ICU所涉及疾病大多较危重、复杂。而区级医院住院患者多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抗菌药物的使用也较教学型医院单纯、有规律。我院2名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在总结我院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学习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状况、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等,在查房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药敏试验结果、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具体情况,协助医师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2]。

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合理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的作用,我院临床药师借鉴武汉市第三医院“专科化结合会诊”的工作模式[3],分别加入到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呼吸科和ICU的医疗团队中,进行每日药学查房,为住院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同时,还积极参与全院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物治疗、会诊、危急患者救治等。此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临床对抗菌药物用药指导的需求,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作用,对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化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安全,多种方式进行用药教育 

患者用药教育是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之一,系统、规范地用药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对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药物用药安全十分重要。儿童、孕期或哺乳期、老年患者作为特殊人群,机体免疫和内分泌系统与成年人不同,部分不良反应还会长期影响患者的健康,需要注意药品的用法和剂量。临床药师应根据特定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疾病特点,有效地进行用药教育,以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4-5]。 

我院为老年病特色医院,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在听力、视力、记忆力、行动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很难有效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并存在漏服药或重复用药的可能。针对这些情况,我院临床药师制定了患者用药教育表格,以简单易懂的书面沟通结合语言沟通,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其所用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及遇到不良反应如何处置。确实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临床药师会将用药注意事项和患者家属详细交待,确保患者家属准确掌握服药方法,在家里督促患者正确用药[6]。 

4 参与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确保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区级医院由于多种原因,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有诸多不规范之处。我院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定期分析总结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讲座,开展抗菌药物管理政策解读与知识培训,利用OA系统建立“用药安全提醒与解答”专栏、发送抗菌药物资料给每位医师,为深入临床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打下基础。 

我院2名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的临床查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处方及医嘱专项点评、监测与评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参与临床会诊等形式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我院2009年起开展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时,术前大部分为大于2 h用药,术后抗菌药物疗程72 h内结束率仅为60%,经过持续几年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术前用药全部为0.5~2 h,术后抗菌药物疗程72 h结束率可以达到90%以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及医嘱专项点评工作更是效果显著,使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从2009年的36%降至现在的14%。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专业特长,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减少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控制细菌耐药性,减少医药资源浪费,已成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成员[7]。 

5 制作用药安全宣传手册,设立药学咨询室 

我院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一起,针对院内常见病、多发病、特殊人群用药制作了10余套疾病简介、用药安全、健康饮食手册。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多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溃疡、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儿童、孕妇等的用药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等,共印刷发放1万余册。宣传手册分类放置在门急诊窗口宣传栏里方便患者自助取阅,在候诊区域及医生诊室也有安全用药宣传栏,医生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其相应的用药指导手册。 

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不应仅仅局限于住院患者,还应能够满足门急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需求,因此,我院设立了药学咨询室,使临床药师能够面对面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接待和回答患者的药物咨询每年1千余人次,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8]。药学咨询室的设立使得门急诊患者对临床药师有了明确的认识,使患者对药物治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信心。同时,药学咨询室的设立,增强了药学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更新,药物咨询工作成为患者就医的有益补充,药师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来满足患者对药物咨询的要求,指导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目的。通过开展药物咨询,临床药师为门急诊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增强了药师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升。 

6 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一起进社区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我院所在地区有30余万居民,60岁以上人口占25%,该地区人群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用药不合理甚至滥用药品现象。调查走访发现不少居民对药物治疗的看法存在偏差,尤其是涉及到抗菌药物,有些居民认为抗菌药物可以预防感冒,经常服用保健身体,而有些居民则谈抗菌药物色变,对抗菌药物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认为小病不能使用抗菌药物,否则重病就无药可治。 

自从2009年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我院启动“家庭医生制”,临床药师团队积极响应需求,作为家庭医生团队的组成部分,进入患者家中提供药学服务,为患者治疗性用药、预防保健用药提供保障[9]。临床药师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解答用药问题,讲解药品存放注意事项、药品有效期等知识,积极主动发现患者家中药品服用及保管所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整理药箱,定期清理过期药品、或者因存储不当已经变质的药品30场次。 

此外,临床药师团队还坚持开展以“安全用药、健康服务”为主题的药师进社区活动。临床药师利用节假日分头进入社区62个居委会,与居委会干部和社区居民面对面开展安全用药咨询服务,特别是针对中老年人,宣传正确的用药知识,以食养生、适当锻炼的健康生活方式,发放用药小知识等科普读物1万余册,组织“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大讲堂”30场,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安全合理用药知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7 总结 

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除了要在临床药学培养基地规范化培养外,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提高,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用药建议与指导。我院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除了日常的查房会诊、患者用药教育、用药咨询外,还积极参与到抗菌药物的管理、处方及医嘱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监管等工作中,并针对我院特点,制定安全用药手册,设立用药咨询室,随同家庭医师进社区,为门急诊患者及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用药指导。笔者认为,在二级医院,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不应仅局限于住院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还可以通过开展用药咨询室服务于门急诊患者,随同家庭医师进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9

论文关键词:口腔修复科 进修医师 教育质量

论文摘要:通过对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基本训练、综合提高、飞跃提高的“三段式”教学管理方法的应用,以进一步完善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方法,促进进修医师提高专业水平。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统一教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

(3)第三阶段:飞跃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临床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根据进修医师前2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放眼、放手,不放心。

临床主治医师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医药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体会

clinical pharmacy(临床药学),最早产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临床药学是药师联系临床并探讨药物应用规律、促进医院用药合理性的一门药学分科。随着药剂学、药理学等新理论的不断兴起,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学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1]。开展临床药学是目前医院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自2002年起,我国卫生部和国家医学相关部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在规定当中明确指出,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必须以患者的服务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并利用药物进行合理分析,参与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到2011年,国家卫生部、后勤卫生部正式落实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在规定当中,医院临床药师必须要≥5人。药师之间必须分工合作。然而这样的规定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一些医院当中,临床药师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如何对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进行把握,是许多医院药师和领导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2]。我院着手对临床药学工作实践进行探讨,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正确认识各项临床药学工作

目前,由于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已经有相应的明确规定,药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进行药学监护、用药咨询、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定期进行查房等。这些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由于目前一些医院药师的经验缺乏,要保证临床药学能全面开展,则需要药师分工合作,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药师对目前的工作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包括:①药师认为查房和会诊的难度较大,对其具有恐惧心理,并认为这些工作并不重要。②一些药师认为,临床的查房工作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对药物不良反应等检测工作则会较为简单乏味。

然而,实际上,不同的工作对于药师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药师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举个例子,在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方法和区别总结的时候,需要药师对药物进行归类总结,并学习有关抗菌药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药师有着重要的影响,能有效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可见,临床药学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互相联系,每一项工作都具有其真实意义,医院管理人员必须要注意对工作进行合理分配。

2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和制定药物治理的方案

医院领导必须要合理安排固定人员、固定时间进行查房工作,与医生参与到临床治疗工作的行列当中,并检查患者的用药是否合理,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及时进行药物方面的调整。当查房工作结束之后,要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并查找相关资料,找出解决方法。

3对患者的用药经历进行管理

用药经历应该与患者的病历进行共同保存和记录,它是反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用信息。通过建立具有临床药学特点的病历,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找出用药方案[3]。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统一的记录资料,因此,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相关文件,对患者用药的经历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4加强对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控

患者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会导致出现呕吐、头晕、恶心等情况,为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对用药进行及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要求药师对医院药品进行检测,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记录,并通过对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及时收集、上报,并以公开的形式向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汇报,并引起他们的重视,从而及时改变用药方法。

5重视对护士的指导,保证给药安全

护士的给药非常重要,必须要对给药的剂量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针对这种情况,药师可以对药品进行测试,并将药品的相关注意事项和用药的相关情况进行编写,从而提高用药的正确性。

此外,药师还要多与护士进行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有效提高彼此的专业水平。

6结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药师重要性日益突显。要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科学性,药师必须要不断改革进取、转变自身观念,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在相应的制度下,药师应该不断加强交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效提高用药质量,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何振伟,张冬梅.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02(1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