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毕业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00:16:19

中职毕业总结

中职毕业总结篇1

研究设计

研究工具。本次调查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问卷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期望、求职结果、就业期望值与求职结果实现程度的对比、求职因素对毕业生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

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4所市属高校2011年理工类已就业的本科女大学毕业生,随机抽样选取40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400份,其中无效问卷17份,部分有效问卷19份,全部有效问卷364份,全部有效率91%。

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资料分析的方法。

数据统计及分析

1.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对各种因素的重视状况

调查问卷中通过17个问题对工科女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及实现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毕业生非常重视的前三项因素分别为: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44.5%)、符合个人兴趣爱好(43.9%)、单位在大城市(43.9%);比较重视的前三项因素是:符合个人兴趣爱好(81.5%)、福利待遇好(79.8%)、晋升机会多(79.2%);选择不太重视和不重视的后三项因素是:专业对口(16.2%)、社会地位高(9.8%)、单位规模大(8.7%)。

在调查因素中,既有反映职业外在价值的因素,如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交通便利、福利待遇好等,也有反映职业内在价值的因素,如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才能等,毕业生的前三项选择和后三项选择中既有反映外在价值的因素,也有反映内在价值的因素,并且比例比较接近,说明在毕业生的职业期望中,内外价值因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职业期望因素实现程度的状况统计

工科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职业期望影响因素中实现程度较高的前五项依次是:单位在大城市(61.8%)、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50.3%)、交通便利(48.6%)、专业对口(48%)、职业比较稳定(45.7%)。而实现程度较低的最后五项分别为:晋升机会多(21.4%)、工资收入高(19.1%)、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可进一步深造、工作受约束少(18.5%)。相对于职业期望值而言,择业过程中“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期望值与实现程度相差较大,而“单位在大城市”的期望值与实现程度较为吻合。

3.职业期望与实际就业得分比较

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期望值与实现程度进行比较研究。将职业期望中对各因素的重视程度从强到弱的顺序进行赋值,从非常重视到不重视分别赋值5到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Ai=∑(nj*Nij)/∑Nij (j=1~5)

说明:Ai-加权平均值,i=1~17,即17项职业期望因素中,每一项的加权平均分;

nj-权重值,nj=1~5;Nij-与nj对应的频数。

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实现程度也进行加权平均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略高于就业实际得分,职业期望的主体范围是在(3.72~4.19)分值区间范围内,平均值为4.0,期望值的水平是中等偏上。实际就业得分的主体范围是在(3.10~3.86)分值区间范围内,平均值为3.32,实际就业得分的水平属于中等。职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得分曲线偏差值在0.28~0.96之间,平均差值为0.68。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与职业期望之间还略微有一些差距。

4.总体期望与求职结果的比较分析

在计算工科女大学毕业生总体职业期望和求职结果时,重点考虑了以下5个反映总体职业期望外在价值的指标:

一是薪资水平。毕业生最集中的薪资期望和实际所得集中在2,000元~4,000元之间,期望比例为81.1%,实现程度为76.7%,期望和实际的偏差不大,总体期望比较合理。另外,有2.8%的毕业生期望薪资在1,000元~2,000元之间,而有16.2%的毕业生实际薪资正好在这一区间,约14%的毕业生未能满足薪资期望;毕业生中6.6%的毕业生期望薪资在4,000元~5,000元之间,实际实现程度为7.1%,略高于期望值;毕业生中有9.5%期望薪资在5,000元以上,但实际上没有人达到这个水平。从结果分析,毕业生总体薪资水平的期望比较合理,但高于实际就业水平。

二是单位性质。毕业生最希望进入的就业单位是国有企业,38.9%的毕业生期望可以在国企就业,实际就业中有40.8%的毕业生去了国企,这也是毕业生流向最大的类别;其次是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34.1%的毕业生倾向于此类单位,但实现程度为15.8%,两者相差较大,有18.3%的毕业生未能实现个人期望;然后是外资企业,19.9%的毕业生倾向于外企,实际实现比例为10.7%,两者相差较大,9.2%的毕业生未能实现个人期望;再者是民营企业,4.3%的毕业生倾向于民企,而实际就业比例为25%,两者相差20.7%,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流向。从总体上看,毕业生对单位性质的期望值实现程度偏低,约54.4%的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期望。

三是工作稳定性。毕业生对工作的稳定程度期望较高,33.6%的毕业生希望工作非常稳定,57.8%的毕业生希望比较稳定,两者占样本总数的91.4%。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略微低于期望的要求:工作非常稳定的毕业生为22.3%,比较稳定的毕业生为62.9%,两者的和为85.2%,比期望水平略低。从总体情况上看,工科女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工作稳定程度略低于期望水平。

四是工作环境。毕业生对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期望值较高,23.7%的毕业生期望工作环境能够非常舒适优越,60.7%的毕业生期望比较舒适优越,两者占毕业生样本总数的84.4%;仅有2.8%的毕业生可以接受艰苦环境。实际就业情况是,32%的毕业生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优越,高于期望值8.3%;44.7%的毕业生工作环境比较舒适优越,低于期望值16%;22.3%的毕业生工作环境一般,高于期望9.5%;另有1%的毕业生到艰苦环境就业。总体上看,毕业生期望值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工作环境相对舒适优越。

五是就业区域。毕业生就业区域的期望值和实现程度均很高,89.5%的毕业生期望就业区域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而实现程度为85.3%。8.5%毕业生期望去中小城市就业,而实际数据为13.7%。

六是就业总体满意程度。由样本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市工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总体满意程度较高:19.8%的毕业生对求职结果非常满意,44.2%的毕业生比较满意,两者数据合为64%;33%的毕业生对择业结果认为一般,另有3%的毕业生对择业结果表示不满意。

结论、问题及对策

结论。一是在北京市工科女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中,内外价值因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好”“晋升机会多”都是影响毕业生职业期望的重要因素。二是从毕业生求职结果看,“单位在大城市”“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交通便利”“专业对口”“职业比较稳定”的实现程度最高。三是北京市高校工科女大学毕业生总体职业期望比较合理,略高于实际就业水平。

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缺乏对毕业生自我评价的合理引导,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甚至存在要求学生降低职业期望,尽快就业的现象。二是部分毕业生缺乏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出现自我定位不准,择业思路不清,期望值模糊的问题,需加强引导与帮助。三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技巧的培训与指导不够。

中职毕业总结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步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

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在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教育部对全国所有高职院校提出,于2015年底必须将毕业生质量年度报告对外,并且要求今后每年年底都要按时,这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一、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

1.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最终要与行业需求相匹配,满足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最终也反映为就业质量的高低。

2.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提升学校就业工作水平的需要。高职院校一定要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要求,转变工作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清晰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努力在初次就业过程中实现人职匹配,提升工作满意度。做到就业机制一体化、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市场多样化、就业管理信息化、就业反馈系统化、就业服务人性化。

3.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提升学生职业价值感的需要。毕业生作为从业者,是否找到了一份感觉“体面”的工作,即稳定的工作、合适的收入、良好的福利、充分的保障、和谐的劳动关系等。因此,对毕业生来说,能体现个人价值、实现顺利就业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就业。

二、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负面因素

1.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2016年毕业生总数达749万人,比2015年增长22万人;2015年专科毕业生人数达326万人,比10年前168万人增长了近一倍。

2.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制造业面临更大困难,进出口双降、投资增速放缓,工业生产增速回落、通缩加重,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传统行业企业毕业生需求减少,加之中小企业同比没有大增的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挑战。

3.毕业生就业和择业观念变化显著。高职学生受当今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出现了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功利性择业观等,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择业难,离职率高,满意度低。

4.受到“先就业后择业”的导向影响,部分高职毕业生不考虑专业对口与否。在这种导向下,很多毕业生就业后由于收入水平偏低,毕业生跳槽频繁,稳定性差,从而降低了就业率。

三、优化“三大体系”建设,全面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1.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坚持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行业与专业发展,建立能上能下、能增能减、能开能停的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及时反映就业市场的变化,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应。(2)坚持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学做合一”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3)坚持德育为先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学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与全方位育人结合的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1)就业教育贯穿课堂内外。构建集课程、竞赛、网络教学一体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实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接受系统、专业、实用的就业指导。(2)创业教育全程互动。坚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创新竞赛与项目实践、专业培训与项目孵化、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四个结合,引进社会资金,提供优惠政策,形成“学生发展、品牌引领、企业盈利、园区兴旺”的多赢局面。(3)就业指导体现“以学生为本”,树立以服务为先、创新高效的就业工作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耐心细致地为毕业生解疑释惑,积极主动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切实为毕业生做好服务。

中职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类人才不仅在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越来越注重其社会实践能力。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三年来所学知识进行检验的一个环节,也是用以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做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让学生通过参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总结、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抄袭严重

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许多院校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中不安排应用文写作课程,即使安排,课时也比较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也不够紧密,再加上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原来进校时的文化基础就比较差,写作能力也比较弱,书面表达逻辑混乱,中心思想不明确,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口语化等情况较多见。同时,社会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量时间与精力花在考证上,平时对写作重视不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往往感到比较吃力,写作质量较差。

从过去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看,许多学生没有学习过专业论文的写作手法与文字表达方式,在文章结构上出现头重脚轻,不完整,层次不清晰,逻辑混乱等问题;写作内容空洞、缺乏专业性,观点重复、观点矛盾、观点陈旧,文字表达口语化,缺字,断句,前言不搭后语,句子过长或过短,用词不当等。很多学生没有阅读专业文章的习惯,不理解摘要、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即使在导师的指导下,仍然不能较好地进行表述。在信息搜集、整理方面,学生大多不喜欢去学校图书馆,偏向于查找网络资料和曾经看过的专业书籍与教材。由于目前很多网上资源雷同的较多,而且学生普遍缺乏收集资料的技巧,不会使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查找,造成参考文献中教材与参考书所占比例较大,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较小,使得相似选题的同学所收集的资料也大同小异,甚至完全一样,这显然和安排毕业设计的出发点是相背离的。

1.2 毕业设计选题不当,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选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很多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比较盲目,他们要么选择在教材中学过的专业知识点,要么选择能够找到参考文献最多的论点作为选题,而对于选题是否为当下的热点,是否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能否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现实工作有无指导意义等问题却没有更多的思考。不少选题已经过时,与专业理论的发展已经脱节;有些选题过大,立足于宏观,根本不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所能完成的;有些选题不能体现专业特点等。这就使得学生写出的论文比较平淡,没有特色和亮点,论文的质量也较差。

在写作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针对自己论文涉及的问题开展实际调研。即使导师要求学生在写作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并与自己的就业有机结合,有的学生也会投机取巧,借助网络收集一些案例和数据资料,或者对调查对象做简单的了解,描述的事实都浮于表面,很少有学生会对某一行业、企业或某一营销现象做更进深入的调查和思考。这就使得毕业论文的内容以理论为主,空洞、乏味,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论据不真实,说服力不强,论文对实际工作无法起到指导作用,学生的调查、研究、思考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1.3 毕业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其毕业设计无法象工科专业一样,让学生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一个项目,并且以文字形式将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记录下来,所以,绝大部分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以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这样一种操作方式,对高职学生的理论与学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又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较深的理论水平又恰恰是高职学生所缺乏的,所以,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往往缺少对理论的独特见解,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2 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

随着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加大,也随着市场营销学科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原有的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甚至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毕业设计改革模式。

2.1 改革目标

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改革。结合营销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打破传统的文科毕业设计所写论文无实质内容、无真实感受的格局,将毕业设计与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分项目分阶段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真正从实训中获得感悟,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将毕业设计与专业学习及实践真正融合到一起。

2.2 改革思路

通过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与毕业设计进行一体化改革探索,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实训与技能提升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为通过校内综合技能的实训,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技能实训结合起来的一体化改革,既可以提升学生对每一个实训项目活动的总结汇报能力,又可以改变学生原来撰写论文空洞无内涵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可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调研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营销活动能力、策划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3 具体措施

3.1 全面实行导师制

从2011年六月份开始,我们首先在2009级学生中开始改革试点。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共有6名教师参与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86%,平均每名教师负责指导12~16名学生。导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为工作中心,指导学生第四、第五学期的各项专业学习活动。同时建立《导师指导记录》,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抽查、询问、关注所带学生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3.2 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组织

以往的毕业设计,每位同学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个人完成个人的论文,同学之间没有多大的交集。改革后,从第四学期开始,每4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导师,统一接受一位导师的指导。从第四学期的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到第五学期的毕业设计,全组同学一起参与实训的各项工作,在完成毕业设计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一做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3 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内容与学生实践成果相结合

为改变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单一的毕业设计模式,我们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各项工作成果为基础,要求学生结合已经完成的调查报告、广告策划方案、促销方案、产品推介计划等,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思路。这一做法,打破了单一的论文结构形式,并将理论与学生的实践成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 改革成效

4.1 毕业论文取得了良好成绩

参加改革试点的2009、2010、2011级市场营销专业227名学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成绩。2009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0.5%,2010级毕业论文优良率58.8%,2011级毕业论文优良率41.5%,累计有四篇论文获院级以上优秀。

4.2 毕业设计和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有效结合

在论文选题上,学生以第四学期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成果为选题依据,每位同学选取市场营销综合技能实训中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该环节具体工作过程的描述,总结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的市场调研、广告方案设计、促销方案设计、陌生拜访、产品推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创新的观点、方法、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市场营销校内综合技能实训的重视度,提高了综合技能实训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毕业设计,如《浅析“吴良材”眼镜促销方案的设计》、《浅谈“百事可乐”校园广告方案的设计》、《浅谈对“天堂伞”广告策划实训活动的探究》、《“传澄”情侣礼袜营销策略研究》、《浅谈“相宜本草”护肤品市场调查实训活动》等。

4.3 毕业设计抄袭率较低

由于本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参与的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活动的总结与提升,真题真做,即使是同组同学,由于选择实训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写作,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做法与体会,所以在选题、写作内容与表达方式上基本避免了雷同;在写作过程中,导师也严把质量关,对存在的抄袭情况及时发现与制止。这些做法,有效地控制了抄袭率,历届毕业设计的抄袭率都较低。以2011级为例,抄袭率为0的占41.5%,抄袭率低于5%的占50%,其余的抄袭率也都在10%以内,远远低于毕业设计抄袭率不得高于30%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廖伟.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2(10).

[2]易秋平,刘文辉.以能力为中心的校内特色营销实训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

[3]基吴玉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中职毕业总结篇4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指出:2020年―205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由8919万下降至7409万\[1\]。这一趋势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首先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及普高毕业生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趋势预测法, 对2012年―2020年普高毕业生规模趋势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我国未来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发展走向提出建设性的构想。

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特点

对我国1983年―2002年出生人口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我国2001年―2020年进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周岁)将由2079万下降至1652万。纵观我国过去10年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过程,“十五”至“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适龄人数呈曲线负增长趋势,增长率为-0.3%,而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呈增长趋势,增长率为6.7%,见表1。

以18周岁人口数为因变量(Y),普通本科招生数(X1)、高职招生数(X2)、普高毕业生数(X3)为自变量(Xi),进行逐步回归分析\[2\]665-670,结果见表2。

(2)招生数、普高毕业生数:自2001年―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表218周岁人口数(Y)与自变量(Xi)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偏相关 1t值1p值r(y,X1)1-0.542311.707510.1315r(y,X2)10.066910.177410.8642r(y,X3)10.295610.818710.4399分析结果:18周岁人口数量与因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这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主要受国家政策调控。

这10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指导下,抓住我国普高毕业生数处历史最佳的机遇期,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才有今天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事业。以普高毕业生数为因变量(Y),以18周岁人口数(X1)、普通本科招生数(X2)、高职招生数(X3)为自变量(Xi),进行逐步回归分析\[2\]665667,结果见表3。

周振祥: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高职教育未来走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26卷第4期表3普高毕业生数(Y)与自变量(Xi)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偏相关1t值1p值r(y,X3)= 0.9797114.659910.0000分析结果证明:这10年间,在国家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与普高毕业生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警示,2011年普高毕业生规模进入拐点时期,今后10年间,我国普高毕业生数呈下降趋势,递减率为-3.6%,这将导致对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二、我国近中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预测

对表1进行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假设时间序列的发展具有“惯性”,其变化在某段时间内大致沿着某一趋势变化,趋势的预测采用各种平滑法进行\[2\]959965,结果见表4。

由以上预测有以下趋势显现,见表5。

表5我国近中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2001年1趋势12010年1趋势12020年18周岁人口数(万人)12079112131111652普高毕业生数(万人)1340.511794.411549普通本科招生数(万人)1138.1811351.211543高职类招生数(万人)1130.0011310.4911423“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总体呈增长型趋势。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总量与高职类招生总量各占普高毕业生总量的41.24%; 到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总量接近于普高毕业生总量。这虽然只是预测,但却警示我们,与普高毕业生数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高职教育,必将另辟蹊径,拓宽渠道,开创新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新途径。

三、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

(一)高职教育招生的主要生源不再是普高毕业生

上述分析得知,由于普高毕业生数的下降,普通本科招生仍然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以普高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必然受到挤压。我国到“十三五”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生源只能是依靠拓宽高职教育生源渠道,增加职高毕业生和中职生对口高职招生比例,积极探索部队、企业和社会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成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途径,在以劳动者技能素质普及提高上大做文章,才会再续高职教育的辉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3\]。

(二)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新变化

上述数量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的高职教育不只是学历教育,更主要的是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将会带来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巨大变革、办学模式的大胆创新。

一是在校生规模1万人左右,且高职教育专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会受到社会的青睐。现有的大型高职院校,专业多而杂,专业建设发展不平衡,知名度不高,招生吸引力不强等的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将会是促进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诞生的主要因素。

二是大胆创新办学机制。打破界限,实现同类专业的强强联合,组建突出专业(行业)特色的新型高职院校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希望。现阶段同一省域高职院校数量按45所计,每一所院校专业数量按30个计,一省内就有1350个专业,而其中近50%都会是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不同的院校,同一专业培养质量良莠不齐,这其中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无法估计的。政府部门要重视和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同类专业强强联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新型专业,走特色强校之路,这不仅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千百万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企业办高职,高职在企业的办学模式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政府要鼓励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3\]。可以看到,校企联合办高职,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多种新型办学模式将会不断诞生。

四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专业设置和建设。“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教育部门要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定期人才需求信息,引导高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4\] 可以预期,一个全社会关注人才培养,关注职业教育的新局面必将形成。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崭新的、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总体规模更大、专业种类更加齐全、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的高职教育新体系。在这新的体系下,国家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行宏观控制,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未来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09(2):419.

中职毕业总结篇5

关键词:旅游高职高专 毕业生 就业质量

1.就业质量的内涵与指标构成

1.1何为就业质量?

在定性方面,就业质量是对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就业待遇、就业感受等就业状况的综合反映,可以有效体现就业水平与就业效果。

1999年,国家首次公布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2003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将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一样,现行的就业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更不能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单纯从数字上难以看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供需比例与专业特点等。就业率并非反映就业状况与质量的唯一指标,因此,要准确了解与考察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应当全面进行就业质量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1.2就业质量是由一系列具体指标构成的,主要指标包括:

(1)就业率。一个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可以充分体现该校的总体就业质量。这个就业率主要涵盖初次就业率和年度总就业率水平。

(2)专业对口率。指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应注意专业与职业群的对应关系,只要毕业生的工作职业属于某一职业群,那么这个职业就该列入该职业群所对应的具体专业,即可视为专业对口。

(3)薪酬水平值。指用人单位给予毕业生工作初期工资待遇的平均值。按专业分别计算,这样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4)工作适应性。指毕业生对所从事的工作及其工作单位的适应状况。可以采取对学生进行调查或座谈的方式,得到相应的结果。

(5)职业稳定性。主要指毕业生就业推荐成功后,到用人单位上岗工作的稳定情况。大体以工作半年为时限标准,考察毕业生“跳槽”现象的多少,借以反映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

(6)用人单位满意度。指接收、录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程度。一般在毕业生工作三个月后,通过向用人单位的领导或人事主管部门调查,得到相关结果。

(7)毕业生自我满意度。毕业生对工作的认同、接受和持续发展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等实现。

2.提高旅游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意义

2.1就业质量是学校品牌的表现

就业的高质量,是一所高校品牌象征。抓好就业质量,社会的美誉度就会提高,由此,不断促进学校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2.2有利于培养受社会欢迎的旅游应用型人才

旅游的大市场,需要“好用、实用、上手快”的应用型高质量人才,而就业质量的常抓不懈,就能够从各方面打造受社会欢迎的、满意度较高的旅游应用型人才。

2.3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要求高职高专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际上,搞好就业应围绕提高就业质量做文章,根本问题是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应在学校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机制、培养模式、素质教育、评估方式等方面下工夫。

2.4有利于毕业生职业发展

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立足于专业领域从事相关的职业工作,其职业发展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对口率,对口率高则职业发展表现相应较好。专业对口率是就业质量的重要内容,因而研究就业质量将会促进专业对口率的提高。帮助学生热爱专业走好专业路线,势必将在学生的职业发展上起到推动作用。

3.提高旅游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具体做法

3.1组织、管理保障

(1)在组织保证方面,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使各高校能够在各行各业可持续地为国家、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关键还在于“一把手工程”。在校系两级的全面落实以及建立健全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还要求各院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教学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确保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指标。

(2)在管理方面,针对旅游高职高专的特点,结合各专业实际,进行“教学、校园活动、实践、就业”四联动,教务处、各院系、就业中心等职能部门充分协调组织,保障此项工作的齐抓共管。

3.2就业能力培养

(1)知识技能的培养。对高职学生的知识传授应以“理论够用、技能优先”为原则,加大实践课教学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力争就业后能尽快上手,缩短适应期。同时,鼓励和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多能多证”,在就业市场上就能多几块“敲门砖”,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2)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代就业市场,看重的不单纯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看重毕业生学习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的意识这些非智力因素,开展针对性教学和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引导和培养。

(3)帮助学生掌握较好的择业技巧。在就业市场中,如何顺利地“推销自己”是一门学问,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于旅游应用型人才出口来说,甚至能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对学生择业技巧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应聘创设各种场景,在实践中去学习,去积累经验,如举办的“校园招聘模拟大赛”就是一个好的推动学生提高自我营销能力的舞台。

(4)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学生往往非常乐于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旅游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开展多种与就业能力培养相关的活动,比如岗位认知活动,如高尔夫职场认知、导游旅游实践,还有专业性、针对性强的导游风采大赛、酒店技能大赛、茶艺师技能比赛等。

3.3就业、实习实训齐抓共管

(1)加强实习就业阶段的管理。让学生企业去亲身感受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基本技能。同时在实习就业期间,学校要有专门教师流动管理、跟踪服务,对毕业生较集中的就业单位和地区可安排专门人员全程管理和指导,做到人性化专业化。

(2)建立校级实训就业部(处)。意在建立与实现实习、实训、就业的的资源共享、一条龙服务和工作。这样有利于统一思路,统一对外服务,有效提高院校对外工作形象、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性。

3.4加强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培养

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依托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合作方面,旅游院校可以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巩固就业实习基地,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平台高职院校的使命就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大力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走校企合作之路,争取得到企业的参与支持,在教学、科研、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实行全面合作。

3.5教学设计充分考虑职业高质量人才培养

当前,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相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1)在教学方面,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对毕业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毕业生的就业技能,要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的彼此融合,努力达到“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的“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社会需求的“好用”人才。

(2)要根据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围绕技能培训的要求,设计并实施毕业阶段的特殊教学计划,切实提高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力求收到“短、平、快”的教学效果,使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帮助其顺利就业。具体到旅游院校来说,对旅游艺术表演、国际会展、景区等专业,就可以在毕业前夕进行及时的调整,增设一至两门专业课,扩宽专业口径,开辟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3.6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1)职业就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

从学生大一开始进行职业、就业教育,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我们着重在于引导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全面培养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不同行业、职业的工作要求,不断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素质;引导学生熟悉国家大政方针、就业政策、法律常识、创业知识、获取就业信息和掌握求职技巧等等。在教学方式上,包括课堂、讲座、论坛、交流会、老校友介绍、社会实践、个体群体咨询、专门培训等,力求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同时,打造一个专业的职业就业教育团队,使我们的教育做到高质量,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就业的目的。

(2)加大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对于毕业生就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平台进行求职。另一方面,建立毕业生求职电子档案,将毕业生资料如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求职意愿、教师评价等汇总成表并输入电脑,方便用人单位选才,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还有就是在信息网络中建立职业测评平台,为毕业生了解自身、准确定位、把握就业机会做好服务。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各人力资源部门、人才机构等进行合作,打造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3)在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上要有所突破

目前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上,基本上还局限于传统模式,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人特长和不同的就业需求,采取多种方法,量体裁衣,争取给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就业岗位。另外,建立毕业生就业导师制,对毕业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做到就业指导个性化、人性化。

对就业困难毕业生都应建立推荐就业预案,落实就业时间表,有计划地一一落实。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存在实际困难的学生,为使他们顺利就业采取特殊措施,保证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同样能够较好的就业。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的高度性、人才的竞争性、毕业生个体诉求的多样性等都日渐凸显。尤其对于旅游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我们唯有重质量,明确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就业职业指导,全面提升旅游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技能旅游人才,达到学校、学生、社会三方满意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新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职毕业总结篇6

1.1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

关于中职和高职教育个人经济收益的研究分析,可以从理论上解答学生和家长关于上高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疑问。孔洁对部分中职学生及其所在家庭(93%来自农村)进行抽样调查,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国家救助政策下(2007年秋季起对农村生源和城市贫困生源每年补贴1500元)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成本和总收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生每年支付的直接成本为6000~6900元,加上机会成本,总成本为20000~20900元。从净收益角度看,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比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者的人力资本收益高89327.85元(不含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学费减免、奖学金等方式获得的收益),这使平均寿命为70岁的接受中职教育者持久收入每年提高3336.32元(相当于12.19%的报酬率)。此外还可获得无法量化的间接收益[14]。李飞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计算出长沙市2007届一般高职毕业生和高技能高职毕业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分别为19.5%和31.6%[15]。夏章霞研究表明,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有教育收益率的估算结果,教育收益率一般10%以上,也就是说,在就业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每增加1年的教育可提高10%的个人收入。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即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1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投入产出高于中职教育。但是如果把2009年开始实施的对中职学校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和2012年起实行的中职助学金资助范围调整(扩大)政策考虑进去,这个“高”会大打折扣。

1.2可以直接感受的指标

1.2.1教育支出和就业情况。学生在校期间支出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等。高职的学费较中职高,缺乏国家普惠性质的救助政策,加上高职生的总求学时间较长,高职学校可能比中职学校更远离家庭,因此人们明显感到高职的求学成本高于中职。在助学贷款政策落实得不好(银行不积极,贷款手续烦琐)的地区,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选择读高职可能比较吃力。这些因素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就业和工资收入方面,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2届呈现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较2009届(85.2%)上升了2.9个百分点,专业对口率(高职高专)为59.0%,比2009届(57.0%)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08届(61.0%)。同时,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呈现连续增长,2011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的增长尤为明显,其中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2142元)较2009届(1890元)增长了252元。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毕业后3年内获得过职位晋升机会的占60%[17]。《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6.7%~93.2%,专业对口率为62%,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731元[18]。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的上升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相关。同时,物价上涨导致薪资期待的升高是原因之一[17]。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6.71%,较2010年略有提升。在10个城市开展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抽样调查发现,对口就业率为72.91%。75.04%毕业生就业起薪在1000~2000元,6.03%的毕业生起薪低于1000元,38.76%的毕业生起薪为1000~1500元,36.28%的毕业生起薪为1500~2000元,19.02%的毕业生起薪高于2000元[19]。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30%[20]。从以上数据可知,2011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均高于高职。相关调查表明,2007~2011年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中职生的社会认可度降低,上升渠道日趋狭窄,与其高就业率形成巨大的反差[21]。高职毕业生的月收入高于中职毕业生,但优势可能并不明显(考虑到中职毕业生收入数据是起薪且时间点不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会有所提高,与高职毕业生的收入数的差值会变小)。

1.2.2可获得的证书和深造渠道。当今社会,学生在校所能获得的各种证书仍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因此能获得的证书等级和层次是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此外,由于中职和高职的学历层次都比较低,因此升学渠道也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从学历证书来看,上高职可以获得大专学历证书,而上中专只能获得中专学历证书。获得大专学历(或学力)的学生继续深造获得本科证书的渠道较多,如“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等,尤其是“专接本”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22],就读比例越来越高(比例一般不受限制)。中职生一般只能升至高职,且国家对其比例有一定的控制(2012年实际比例为11.60%)[23]。与此同时,受应用型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挤压”,就业时高职生的大专学历证书与中专学历证书相比并无太大优势。从其他可获得的相关证书看,中职生一般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获得中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高职生一般也可获得中级证书,有些学生还能获得高级证书,且有机会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高职生获取高级证书或其他证书的机会多于中职生。但也有研究认为,高职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要求高,获取高级证书并不容易,毕业时只能拿着同样等级的证书和专科毕业文凭与中职生竞争上岗,而这份毕业文凭又会受到其他各种高等教育文凭或证书的冲击,这对高职生极为不利[24]。

2毕业生的能力

中职毕业总结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率 就业选择 就业观念 就业质量

近年来,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其发展已初具规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调查研究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应独立学院就业工作需要的路子,是当前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本文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进行积极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数据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获得:一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就业情况基础数据,二为针对往届毕业生展开的追踪调查数据。其中追踪调查的方式为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工具采用自编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0~2012年近三届的300多名毕业生。

二、调查结果

1.就业率

该校2007~2012年就业率统计结果显示,近6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近90%,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可达到100%,总体就业率位居省内独立学院前茅,在全国独立学院范围内亦居前列。

2.就业选择

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灵活就业、继续深造和基层项目四个领域。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1 就业领域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政府机关 14.26% 9.67% 10.63%

灵活就业 57.70% 60.73% 58.23%

继续深造 13.03% 11.40% 12.18%

基层项目 2.07% 2.36% 2.80%

3.就业地区流向

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27.7%)、长三角(20.8%)和珠三角(35.5%)地区。中部地区是该学校最主要的生源地,该校又位于中部省会城市,因此流向该地区的毕业生较多。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仍然是吸引毕业生的热门地区,又由于主要生源地距离珠三角地区较近,毕业地区流向率最高。

4.就业质量

参考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测网所提供的有关就业质量的检测指标,本次调查主要考查了就业率、对口率、薪酬待遇、适应力、稳定率、满意度共6个反应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一,近6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近90%,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可达到100%,总体就业率偏高。第二,在就业选择上整体对口率偏低,各专业之间差异较大,也呈现不同年度之间的波动变化。第三,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起薪普遍偏低,起薪低于2000元的总计约60%。第四,毕业生总体上在就业后的半年到一年内都能够适应职场。5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完全胜任,38%的毕业生认为基本适应,6%的毕业生则认为自己还处在继续适应期。第五,总体来看,毕业生在工作的前三年里稳定性较高,而离职率偏低。第六,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状况基本满意,在工作最满意的因素当中,稳定性、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影响最大。

5.求职途径

近些年来,毕业生的求职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主要有校园招聘、学校推荐、人才交流市场、政府及事业单位考试、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人脉关系、自主创业等等。就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独立学院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求职渠道,依次为网络、人才市场、学校推荐、熟人介绍。

三、分析讨论

1.总体就业率较高

近些年来,部分独立学院由于定位准确,办学特色突出,走市场办学的道路,其学生就业率远高于普通高校。

2.就业选择多样化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灵活就业、继续深造和基层项目四个大的方向,但具体形式非常灵活多样。其中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最大,其最大的优势是稳定;考研热依旧,伴随着与人才高消费的相互激化,毕业生们选择主动或被动考研来提高学历和就业竞争力;基层项目众多,目前中央和地方组织实施的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大致包括“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九大类,均配有鼓励政策;灵活就业形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一部分毕业生自谋出路,或选择自主创业,或成为自由职业者。

3.就业观念存在差异

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一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积极务实,能够摆正心态、合理定位、主动争取,往往求职成功率更高;也有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的自我定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眼高手低;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习惯了“等、靠、要”,过分依赖于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和积极主动的求职行动;另一部分毕业生,功利色彩偏重,过于浮躁而不够踏实努力。

4.就业质量有待全面提高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在选取的6个就业质量考查指标中,就业率、适应力、稳定率三项最高,满意度偏高,薪酬待遇水平一般,而对口率偏低。总体来看,就业质量还有待全面提高。

四、对独立学院就业促进工作的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总体就业率

一方面,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抱怨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市场上出现诸多人才缺口,招聘单位呼喊“招不到人”。这种矛盾反映了高校专业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独立学院如果能够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能有效促进就业率的全面提升。

2.继续转变就业观念,鼓励灵活就业

调查发现,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较过去有所转变,但仍然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或扎堆考研和考公务员,不愿意到基层或偏远地区,由此限制了就业。因此独立学院要继续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就业目标,调整好心态,更为积极主动和务实,通过多渠道灵活就业。

3.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关注就业质量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但还需要在某些方面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例如,在职场能力培养、职场适应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就业质量方面不能单纯地追求就业率,还应从毕业生的适应力、稳定率等多方面考虑。只有加强和完善以上工作,独立学院才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良好口碑,从而长远而有效地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向良好态势发展。

4.提高教育质量,扩大社会认可度

独立学院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应不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提高学校的品牌知名度。一方面加强学校在各级各类媒体上的宣传报道力度,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学校工作的创新点和亮点以及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争取官方、社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张翠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11).

中职毕业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就业工作;闭环管理;反馈;机制

作者简介:王娟(198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助教。(山东 济南 25010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44-02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如何切实解决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在就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动控制理论中闭环控制的思想,[1]以全新的思路提出了就业工作闭环管理新机制,旨在对高职就业工作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就业工作闭环管理新机制的提出

所谓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闭环管理新机制,就是坚持就业目标责任制,深化全程指导跟踪,完善就业评估机制,促进就业措施改进,努力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基于自动控制理论中的闭环控制思想,通过上述四个环节的有效结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就业工作闭环管理新机制的结构图。

本文设计的闭环管理结构图将就业信息的反馈跟踪管理和闭环的过程管理相结合。该结构将就业目标责任的分解值作为给定量,通过全程指导跟踪组成的反馈环节得到学生就业信息的反馈量,并与目标分解值进行比较计算,将得到的偏差作为评估机制的输入,如误差较大,即就业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则可通过调整相应措施(比如学科及人员建设、扩宽就业渠道等)正作用于被控对象——学生就业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坚持目标责任制,认真实施就业工作责任制度

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就业工作的制度化,可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制度。如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办法、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就业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

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及各院系成立就业领导小组,学校就业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和阶段就业工作总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到各院系,各院系就业领导小组在此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就业的市场需求、专业竞争力等因素,负责制定院系内各专业的年度和阶段就业工作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专业就业小组,各专业就业小组可由专业教研室成员、毕业班班主任、毕业班辅导员以及其他干部和教师组成,并明确小组组长和成员,小组组长再将目标分解到各小组成员。通过将就业工作目标逐层分解,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就业目标责任分解结构如图2所示。比如,某学校将本届毕业生整体正式就业率达到30%作为第一阶段就业工作总目标,这个目标随即分解到各学院及各专业就业小组。假如该校某学院X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为30人,X专业就业小组的成员人数为3人,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每位成员须负责10位学生的具体就业工作,只要3名学生正式就业,就可以完成30%的就业目标。

在就业目标责任分解过程中,应列出责任项目,并明确责任人。[2]如学校就业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院就业工作进行年度考评,考评内容包括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并实行就业工作奖惩制度。院系就业领导小组负责院系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院系的总就业率。各专业就业小组负责学生具体的就业工作,其中,小组组长负责提高专业就业率、分析专业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专业就业的竞争力等,小组成员负责为毕业生就业信息、了解毕业生思想状况、审查毕业生推荐资格、指导毕业生就业、跟踪统计阶段就业率、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毕业班辅导员需做好与各专业就业小组的交流沟通,负责登记毕业生就业去向、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毕业生推荐表、办理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等工作。

三、深化全程指导跟踪

就业指导应贯穿在毕业生择业、就业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各专业就业小组成员在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中,须定期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还要适时补充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道德层面的相关知识。毕业班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为学生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就业指导,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首先从心理层面完成从高职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并且从就业政策、简历制作、就业礼仪、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等各方面积极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就业问题,牢固树立就业信心,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制度,各专业就业小组成员须定期回访用人单位,及时与毕业生或家长沟通联系,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去向,定期更新就业信息,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时,积极收集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办事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跟踪反馈,可为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为后期特色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优化提供参考,继而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3]

笔者曾就全程指导跟踪的重要作用做过一个简单实验,将学生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对A组学生,采用就业全程指导跟踪的方法进行管理,教师定期给他们打电话了解其思想状况、就业心态、就业情况等,并及时给他们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对B组学生,只是做到了及时向他们传递就业信息,后期没有任何的指导跟踪。经实践证明,A组学生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B组学生。A、B两组学生的就业情况详见表1。

四、完善就业评估机制

加强就业评估机制的建设,形成全面的就业工作考评系统。可制定相关的就业评估机制,如就业工作评估办法、就业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等。学校就业领导小组可依据考评结果对各院就业工作进行年度或阶段考评,考评内容包括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并实行有效的奖惩制度。通过实施合理的就业评估机制,可及时发现就业目标责任值与反馈实际值之间存在的较大误差,及时调整相关的措施来减少误差,便于达到学校制定的就业总体目标。

规范、合理、科学的就业评估机制是高职院校顺利完成就业目标的有力保证,是落实就业目标责任制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促进就业措施改进

当就业目标值与实际反馈统计值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则可通过调整相应措施(比如,学科及人员建设、扩宽就业渠道等)来减少误差,便于达到学校制定的就业总体目标。

1.强化学科及人员建设

首先,实行就业工作与学科专业建设相挂钩,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办学的就业导向和市场导向。各专业就业小组在开展具体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可真实掌握本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状况、本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利于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求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需求零距离,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其次,要加强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并且,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4]“双师型”是造就具有岗位能力学生的前提。各学院、各教研室可根据学科特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一方面,可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可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增加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和所掌握知识的实践含量,并把实践知识与教学相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是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促进就业渠道多样化

(1)重点发展校企合作。首先,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每年为学校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可极大减轻学校的就业压力。其次,企业每年也都需要补充新员工,但考虑到成本,大多企业都不愿直接录用应届毕业生。此时,如果学校推荐大量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可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再者,对于毕业生来说,通过对口的专业实习,锻炼了专业技能,也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毕业生的三方共赢。[5]

(2)积极组织校内招聘会,并加大宣传校外供需见面会。校内外招聘会是传统就业渠道,场次多、用人单位真实有形,吸纳毕业生的容量较大,效果较好,是最受毕业生欢迎的一种应聘平台。学校可安排专员找市场,搜寻就业信息,积极组织校内招聘会。同时,向毕业生介绍校外各地举办的大型正规招聘会,扩大了学生们的就业空间。

(3)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和全体教职工及其社会关系的作用,以感情为纽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学校应及时向毕业生传递就业信息。可在校内宣传栏张贴招聘信息海报,加大招聘信息的宣传力度;学院各专业小组成员可通过电话、公共邮箱、飞信、QQ群等多方面的联系方式,准确、及时地将就业信息向自己负责的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

六、结束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工作思路,需要把握高职就业工作的客观规律,更需要高校领导重视和全体教职工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以学生为本,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建辉,顾树生.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4-6.

[2]查恒效.高职就业工作体系与机制建设[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1):133.

[3]莫品疆.“全员参与、全程共管、责任共担”的高职就业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2,(10):148-149.

中职毕业总结篇9

今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这一背景下,我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压力不减。

“总体平稳”主要得益于全省经济平稳发展、整体就业需求适度回升和就业渠道不断畅通。2005年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左右。2009年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压力不减”则来自于毕业生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两个主要方面。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高位运行,由2005年的25.1万人上升至2013年的53.2万人,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矛盾。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对工科类毕业生以及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呈供不应求状态,而文科类毕业生需求量相对较小,学科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短时间难以消除。二是区域结构矛盾。毕业生普遍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区域,到外省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向为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在省内,苏南地区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三是性别结构矛盾。目前我省毕业生中男女生比例相当,但用人单位实际更倾向于招聘男生,女大学生求职相对困难。四是学历层次结构矛盾。近三年来,我省毕业研究生人数增幅最大、本科毕业生次之、专科毕业生增幅最小,但是学历层次与就业率结果连续三年呈现反向倒挂现象。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这取决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使同样的经济增速拉动更多的就业,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畅通就业渠道,规范用人单位招聘行为,促进就业公平,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合法权益。内部因素也可以说是核心因素,则是要深化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及时改进专业设置。加强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建立学科专业预警和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大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的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做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融资等方式建立创业基金或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扶持。遴选建设国家、省、市、校四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办事、跟踪扶持等一系列服务。三是强化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度,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将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作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大力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的专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活动;充分利用短信、微博、微信、移动互联平台等多种渠道就业信息,实现信息共有共享,有效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

发挥好政策引领保障作用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

江苏高校云集、毕业生众多,就业矛盾突出。近年来,通过出台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我们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9月1日,全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14%。但同时也要看到,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日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仍面临一定困难。

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政府层面而言,必须以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发挥好政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一要结合转方式、调结构进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着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和沿海开发等战略部署,结合推进城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程,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对积极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各类企业,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给予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就业补贴。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等扎根城乡基层就业。

二要加强创业指导和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鼓励高校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平台,遴选青年企业家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提高创业能力。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和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设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基地,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三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组织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企业上岗前培训或创业培训,使其掌握就业或创业的专项技能或实际能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拓展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就业见习基地,加大见习岗位中技术岗、管理岗的开发力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四要实施“一人一策”的就业援助计划,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托底保障机制。建立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系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实名制动态管理和跟踪就业服务。将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帮扶的重点,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援助方案,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兰亚明

大学生就业的“量”与“质”分别对应于“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量”是“质”的基础,如果就业不充分、失业率过高,那肯定谈不上就业质量好;但是,如果不考虑就业质量的提升,“质”的低水平、粗放型,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制约用人单位的效益提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微观层面衡量就业质量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薪酬水平、稳定程度、人职匹配(人力资本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从薪酬水平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劳动力供求失衡导致薪酬水平倒挂,技术工收入高于大学毕业生的现象比比皆是。从稳定程度看,大学毕业生短期内跳槽比例比较高,影响企业对员工进行中长期职业培训与人力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从人职匹配看,高学历者“高知低就”现象较多,隐形失业人员大量存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

南此可见,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构成、培养模式与手段、毕业生职业能力,同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错位。出现这种错位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采取指令性方式,没有认真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改革开放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强调扩大办学规模,这种模式为前期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撑,但同时也造成对内涵提升、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相对忽视。

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紧建设结构合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要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提升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普遍追求“大而全、高精尖”转向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协调发展,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多种人才。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模、培养方式要充分体现就业导向,改变仅仅依托学科分类的专业设置办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专业。设立专业的职业评估系统,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度和职业倾向评估,在入口阶段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提供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设计,以提高其大学学习期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一段时间后,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高校评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高校资金投入、招生规模的确定提供参考。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充分挖掘其职业发展潜力。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王春雨

地方综合性高校毕业生处于高校就业的“夹心层”,上有名校毕业生强势挤压,下受大批专科学校毕业生冲击,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校地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地方高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办学应紧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以能力为取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育人机制。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试就业”实践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可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在巩固传统校园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引进地方企事业单位参与,架设更便利的就业“直通道”。

中职毕业总结篇10

按照校党委、校行政的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既是国家和省有关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会、落实会,也是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动员会、推进会,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刚才校党委副书记芮鸿岩同志代表校党政作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系统阐述了我校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我完全赞成。会议表彰了一批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5个学院交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在此,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工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向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宏观上看,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从中观上看,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结构不相吻合。从微观上看,毕业生个体就业观念落后、职业目标缺失、就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就业准备不足带来的岗位对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前不久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要求高校“深化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还将就此下发文件。江苏省政府、扬州市政府也相继召开了贯彻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校党委常委会多次研究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整充实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订《扬州大学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必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以人为本,提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大学生身上,寄托着成千上万家庭的希望,特别对于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来说,解决一个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能使一家人脱贫。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家长们的教育投资就得不到回报,人民群众对高校扩招的感激之情就会变成对学校对政府的“抱怨”之声,我们党的先进性就无法体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就业也是办学之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并将就业率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招生计划挂钩,这将对学校的形象和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学生根本利益的立场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从保证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责任、落实措施,实现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的适应力和竞争能力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有效需求岗位不足、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的客观背景,也有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供求失衡的内在因素。部分专业社会需求已趋饱和,但毕业生存量很大;部分专业生源异常充沛而社会需求大为减少,招生火爆与毕业就业困难的矛盾较为突出。

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各类人才培养的比例,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我们一定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和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建立完善专业设置、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的素质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我们要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竞争能力的角度出发,将素质拓展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辅修专业、辅修课程的选择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分析职业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发展引导和个性发展引导,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差异性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三、明确岗位责任,构建和完善校内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在2007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要构建“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要求高校通过明确各个层面的职责,发挥各自的功能,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实现招生、培养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领导主抓”就是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强调主要领导负主要责任,实施“一把手工程”。校党政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整体协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分解,将就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中心统筹”就是要求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好全校学生的就业教育指导,负责校内外人才市场的构建和联动、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学校的社会资源运用以及就业工作各环节的管理。“院系为主”就是要求各学院树立主导意识,努力形成本单位学科专业的领先优势、特色优势、差异性优势;发挥主体功能,强化人才培养责任主体、毕业生就业责任主体的“双重主体”作用;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是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班子成员要带队跑市场、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辅导员、班主任、专业主任要落实具体任务、促进毕业生就业。“全员参与”就是要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就业工作激励机制,使全体教职员工立足于岗位育人,着眼于学生生涯发展和素质拓展,致力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使更多的人热心于做毕业生求职的“参谋”和“红娘”,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和信息化。

总之,我们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终述职与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四、优化指导服务,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指导,优化服务,健全队伍,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具有直接的推进作用。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具体工作。

1、加强指导。就业指导应是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接受的人生发展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我们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并给予相应的学分。组织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找准职业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并为其实现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参加规定的教学实践外,应让他们更早地参加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社会活动,以丰富人生阅历,体味人才内涵,取得工作经历,积累实践经验。组织毕业求职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求职要领,增强自信,提高应对、应变能力。

2、优化服务。我们要在现有学生工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健全信息网络,丰富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政策、指导咨询、网上招聘、远程面试五位一体的校内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各学院要建立并正常维护就业指导网站,使其成为“知识之窗”、“信息之窗”、“职业之窗”,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健全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数据库,常年与校友、用人单位、地方就业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场馆条件,积极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加强与地方人才中心、大中型企业的联系,举办联合人才市场和专场招聘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加强衔接,积极开拓互联网上人才市场,为学生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务。在咨询服务中要做到关心、热心、耐心,进一步提高就业咨询质量。

3、健全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工作队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人员,注重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各学院都要在辅导员中落实专人负责就业工作,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要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满腔热情和敬业精神投入工作。要有计划地安排就业工作人员参加系统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取得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辅导资质,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努力提高就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