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0:43:42

中职教师论文

中职教师论文篇1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于2006年成立,最初专业方向开设不齐,由1名专业教师和4名文化课教师担任教学工作。随后专业教师人数由5名增至2013年的22人(除去语数外课程教师)。其中,女教师20名,男教师2名,男女教师比例为1︰10,教师的专业背景与人数分布见下表。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2010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为50人,2011年学生人数增至130人。这些专业教师不仅承担有教学任务还承担了各专业的活动指导。例如,音乐学教师要教授幼儿园音乐活动指导(主要讲教学教法),健康教育活动指导由教生物的老师讲授,心理学教师要承担幼儿卫生学教学。

(二)中职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人数随着年份逐渐增加,教师的专业类型也在增加,主要以音乐、美术为主。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现有的教师来自于普通师范院校艺术类、体育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也有一部分是从其他乡镇普通中学考调进入学前教育专业任教的(转岗教师)。教师专业结构呈现不完整和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具备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一般来说专业知识较为扎实,能胜任专业教师岗位,但对于中职特点和学生特点缺乏了解,执教过程会面临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具备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背景的教师实践操作技能较强,但缺乏理论知识。他们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比较匮乏,对中职特点及学生特点认识不够深入,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基础知识缺乏,文化素养不高。而转岗教师已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固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短期内要想改变其教育思想和认识中职教育特点,一时难以实现。针对转岗教师而言,不仅需要补充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还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接受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这三类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面临进入专业教师角色时间较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较艰难、自信心受到打击等困境。

因此,应着力提升他们的通识性知识,即应提高他们对有利于开展有效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人文知识的把握。但是,由于通识性知识范围较广、内容较多,教师们在短时间难以补充,短期的在职培训也不能达到目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

二、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重大主题。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有学校环境、教师教龄、教师反思能力、教师教育培训、教师成长经历、教育信念等。针对不同的教师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训练,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并且,培训时间至少应有120学时,培训内容必须经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决定,这样才能确保教师专业知识的合格。通识性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以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这种知识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师生成长的动力源泉。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途径有师范教育、新教师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等。其中,师范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性的起点和基础,自我教育是教师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一)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以促进教师专业进步和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教研活动中教师是研究主体,重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教研组在组织教师教研活动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全员性

即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都必须参与进来,每一位教师必须积极思考教研主题并参与讨论、发言,成为思考者、实践者以及研究者。

2.实效性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目的是解决通识性知识不足的问题,以求能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知识,增加课程吸引力。因此,必须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在教研活动中,须遵守的原则还有发展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研活动的流程为确定主题、收集分析资源、形成方案、预测结果、评估结果。基于提升教师通识性知识的目的,教研主题可以选择中职教育特点、文化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二)组织主题班会,促进通识性知识的掌握

主题班会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促进教师对通识性知识的掌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仅有大量的教学任务,也承担有一定的管理任务。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中职专业教师中同时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不在少数,而主题班会正是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之一。主题班会的组织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先确定主题,再确定班会形式,并策划班会具体执行过程。班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其丰富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可进行小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励的学习等。

(三)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中职教师论文篇2

(一)鲜明的政治观念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的首要内涵

所谓政治观念,是指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认识,体现为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其核心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鲜明的政治观念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的首要内涵。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自觉的政治信念、良好的政治品德和较高的政治水平。政治立场是指我们在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时的根本出发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认识,逐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始终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立场上,站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立场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政治信念是指我们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和现实的看法及主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必须具有自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抵制各种主义道路和产党领导的思想和行为,必须具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信念,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政治品德是指我们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素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关心党和国家大事,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节俭和朴素的优良传统。政治水平是指我们在思想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理论素质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和思想上不成熟的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正确开展批评教育活动,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政治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二)良好的师德观念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的本质要求

所谓师德观念,是指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认知。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是师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师无德不教。师德是为人师表的根本。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所以,师德观念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的本质要求。笔者以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师德观念主要包括诚信观念、敬业观念和责任观念。

1.诚信观念。

诚信是做人的首要品质,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与思想保障,更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和灵魂所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职责不单是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使其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诚实守信的合格公民。所以,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职责要求其必须诚实守信。如果教师都不讲诚信,何谈诚信的学生!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外来不良思潮的影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各种欺诈、失信现象屡见不鲜。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各种潜规则盛行,都是不诚信的表现。面对社会缺乏诚信的大环境,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模范,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任,特别应该加强自身的诚信观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提升诚信观念。一是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职业重要性。教师应当懂得诚信是每一个人特别是中学生的美德和优良品质,更是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首要人格体现;教师要有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为学生做诚实守信榜样的意识。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诚信。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诚信教育。首先是理论诚信。所谓理论诚信就是对于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必须自己做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成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者和践行者。现在,个别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把课堂教学当做谋生的手段,对于课堂讲授的内容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持怀疑态度,甚至根本就不相信它的正确性,只是由于职业的需要,口是心非地照本宣科,这样的思想政治(品德)课堂教学怎么能够使中学生信服?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有深刻的体悟和感受,是真正相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而已。只有做到理论诚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言行诚信。所谓言行诚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言必行、行必果,做到言行一致,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教师就更不应该迟到;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就得按时批改,及时发还给学生;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首先要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教师诚实守信的基本立足点。

2.敬业观念。

敬业是一种基于责任、道德或者兴趣之上的对于所从事的职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工作状态,其本质是奉献精神。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该具有敬业和奉献观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付出和敬业。教师敬业观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首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虽然在现今考试体系中不是最重要的课程,初中阶段属于所谓的副科目,但它在中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不能把“教书育人”看成教书匠,而要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理想,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价值。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该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乐于奉献,树立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神圣感,提高从业自信心,培育爱岗敬业的观念。其次要精通业务、培养兴趣。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趣味性,只要努力钻研,持之以恒,精通业务,兴趣自然会产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现实性,只有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思想品德教育与个人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解决学生及自己的思想问题和认知困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价值感就会凸显出来,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增强职业信心,形成职业兴趣,养成敬业观念。

3.责任观念。

所谓责任观念,就是个人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或法定义务勇于担当的认识、信念和自觉态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责任观念,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责任观念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既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又要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意识。做到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

(三)强烈的法治观念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所谓法治观念,是指相信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及法律至上的思想观念。法治观念要求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坚持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遵纪守法已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公民的重要标志。加强中学生法治教育,提高中学生法治观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提高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只有具有法治观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遵纪守法的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遵纪守法是教师的法定义务,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首先必须懂得“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明确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与特征,懂得法治的核心是确定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高权威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其次,要懂得宪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特别要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再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各种合法权益。最后,必须把教育教学行为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严禁以所谓的管教学生、提高成绩等名义,对学生进行辱骂、体罚;禁止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能平等对待学生,要树立平等对待学生及其家长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职业能力

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个人胜任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手段。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而必备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研究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笔者以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较强的授课能力、学习和研究能力以及良好的亲和能力。

(一)较强的授课能力是合格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内在要求

授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能力,也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笔者以为,提高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授课能力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理论修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授课的能力。

1.理论修养。

加强理论修养,锤炼理论功底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提高授课能力的内在要求。首先,必须准确掌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材内容的精神实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对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基本理论要理解其精髓,领会其内涵,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熟练掌握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其次,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提高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授课能力、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必要理论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涉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许多知识点,如中国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秋收起义,世界历史上的贩卖黑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熟练掌握这些历史事件是讲好政治理论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相对抽象、深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融合与联系相关历史知识,能够使高中生拓宽思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达到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另外,许多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都可以找到它的历史渊源,缺乏相关的历史知识作基础,很难将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历史,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历史事件教师都要熟悉,并能熟练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学习,及时补充缺漏的历史知识。同时,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停滞在表面上,而应清楚历史事件中的政治、经济原因,这样才能使教材中的内容更加充实、生动活泼。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再次,教师较好的文学素养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它的趣味性要差一些,因此,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讲好它不是容易的事,中学生也多数认为课程内容相对空洞、抽象、枯燥,不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晦涩的课程内容讲授得具体、生动,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内容的熟练掌握,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内容的表达水平。任课教师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就能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通过举例、比喻、类比等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就能够把教材中的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春意盎然,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中考开卷考试以及高考凸显新课改理念,彰显人文、重视民生、贴近生活的特点,也要求教师须具备扎实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否则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应考特点,都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讲授,提高教学效果。所以,任课教师应该阅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不断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利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提高课程的文化品味,逐渐使其成为最受学生欢迎和最具魅力的课程。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中考和高考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命题的重要原则,更是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该课程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思想性,与时俱进。所以,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作为政治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必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准确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要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实结合起来,正确阐释当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项政策、制度;平时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和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能够给予合理科学地理论说明,对于国内外发生的有影响的大事要闻、时政热点,与教材中的抽象理论能够生动形象地联系起来;对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文件要细心研读,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将时事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从而培养中学生关心时事的好习惯,提高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增强中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授课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的总称。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想象力。特别是对于相对抽象、难懂、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为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如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由过去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记忆和应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教学趣味性、实效性,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是合格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持续发展的源泉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加强。首先,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是特殊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从事的是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质的灵魂工程师,因此,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新课改的基本目标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和研究,探索适合新课改目标要求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再次,现代信息社会,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中学生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由于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各种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他们。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老师来说任务艰巨、压力巨大。为此,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方式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形成较强的学习和科学、教学研究能力,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大胆设想、标新立异给予积极支持。提高学习能力的途径很多,主要通过继续深造(包括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历和学位攻读)和参加研讨会的方式,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科学、新技术和新知识,接触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始终保持与新知识同行;提高研究能力,对于中学教师而言主要是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多数是教学研究能力比较强的教师。

(三)良好的亲和能力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

教师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关键所谓亲和能力,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所在集体心目中的亲近、和善、易于被接受的力量。良好的亲和能力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的职责本质上是教书育人,重在育人,学生只有信任、爱戴老师,才能接受老师的观点,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就没有教育。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不仅让学生“知”,而且使其“信”,最终达到使其“行”,这个任务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所以,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要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必须具有使学生相信你的能力即亲和能力。亲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格因素,同时和后天对社会的认知关系密切。教师的亲和能力主要是一种爱的情感能力,体现在对自己、对工作、对学生和对学校的责任意识和技巧上。笔者以为,教师亲和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以下努力来完成。

1.形象塑造。

良好的形象和仪态是人与人成功交流的首要外在条件。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外在形象没有严格明确的要求,但为人师表的职业使命蕴涵着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塑造。笔者以为,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要保持举止优雅大方,体现文明;穿着朴素、大方、得体、端庄、干净、整洁,不过分追求新潮、时髦和暴露及过分邋遢,体现修养。女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浓妆艳抹,可以适当淡妆;男教师应保持脸部和头发的整洁和干净,不要留胡须和长发、辫子。做到表情温暖、微笑自然、目光祥和;做到站直、坐正、走稳,上课时手势要适当,禁止滥用手势、无意手势和不当手势;日常交往要避免用牙齿咬东西、吃饭时咀嚼声音过大、用手指敲击桌子、当众挖鼻孔、剔牙齿、掏耳朵、剪指甲、嚼口香糖、搔头皮、打哈欠等。中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在和学生家长沟通时要做到态度真诚、称呼得体、语气委婉、动作恰当,特别是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力戒挫伤家长的自尊心。这才是一个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当保持的科学的审美情趣和形象。

2.态度塑造。

态度决定一切。教育是教真育爱的过程。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态度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具有尊重、友善、耐心和公正的态度。教师应该认识到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理由在和学生的关系上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更应该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同时,教师的职业本质上具有服务和管理性质,学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具有是教师的客户和被管教对象的双重身份,对于客户和被管理对象应该保持尊重、友善、耐心和公正的态度。中学生的自尊心极强,而且敏感、脆弱,极易受到伤害,因此,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要懂得尊重是信任的前提,友善是接纳的条件,耐心是好感的基础,公正是亲近的要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要求上进的自尊心;友善对待他们的缺点和过失,严禁对学生进行各种讽刺、挖苦、辱骂、体罚,真诚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认真授课,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虚心接受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具有教育和要求的职责,公正、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实事求是,赏罚分明,禁止出现偏爱或忽视学生的语言和行为,同时做到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3.个性塑造。

个性魅力是教师的内在素质,是提升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亲和力的重要方面。虽然教师的个性特质具有先天因素,个体差异较大,但通过后天的努力,在健康广泛兴趣的培养、宽容赏识品行的形成、幽默诙谐语言的使用等方面能够获得改善,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亲和能力。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增强体质、愉悦心情、完善自身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可以与不同的学生共同参加各种兴趣和爱好活动,达到与学生沟通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同时,教师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特长,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具有广泛兴趣爱好的教师,往往在中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亲和力。宽容和赏识是合格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应当必备的人格要素。“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宽容和赏识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中学生的过失,教师在批评教育和严格要求的同时应当拥有宽容和赏识的心态,懂得“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能够从学生的错误中看到闪光点,适时抓住成长的契机,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和反思,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准确、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是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密切师生关系、提升亲和力的必须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课堂教学和与学生交流中,教师的幽默诙谐,更容易达到心灵的沟通,缩短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教师合作者的身份容易被学生认可,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更好地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三、结语

中职教师论文篇3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业竞争的激烈,加上社会上一些偏见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中职生就业层次的降低等诸多因素,导致中职学校招生难,生源质量差,许多中职生认为读书无用,“厌学”心理严重,很多是被父母逼到学校来把年龄“混大”,只要不犯大错就行。

中职生源质量下滑,引起中职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下降,曾经颇受社会青睐的中专教师这一职业也失去往日风光,中职语文教学愈发边缘化。学生难教,工作成就感缺失,现实离当初的理想距离似乎愈来愈远。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亲眼目睹周围的同事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工作倦怠。如何坚守当初的职业理想?我认为只有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提升教师的责任感

《百家讲坛》里的曾国平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学生可以原谅老师没有水平,但不能原谅老师没有责任心。”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备课很不充分,PPT课件还没有做完整就敢在公开课上使用,授课时甚至需要现场询问学生补充资料,完全无视听课教师和学生的反应。这样的课程如果是个可有可无的课也就罢了,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专业课,那就误导了不仅仅是一个班、一个专业的学生。

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我的秘诀就是“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学生的朋友,以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教学,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他们分析当前的社会形势,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职业能力。

语文能力的提高重在“说”与“写”的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到任课班级指导学生写作、演讲等,有多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参加市里的作文竞赛、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赛并获多种奖项,教师的责任感,使许多厌学的孩子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学习。

二、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日新月异,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学生中传播,这就使我们中职教育面临一些新的课题。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师本人对学生保持着一种源于修养、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有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和迎合学生,过多地讲一些时髦的甚至是媚俗的话题,内容随心所欲,有些话题甚至有违师德。也有一些老师,尤其是我们这样中老年教师中的某些人,脸上常年保持苦大仇深或平板严肃的表情,上课好像老僧念经,始终一个语调,一个姿势,学生不打瞌睡才怪。

我也曾经听过一位老教师的课,乍听不紧不慢,细忖却是别有洞天,他能在谈笑风生中渗入大量的知识要点,并有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而学生也能在这种愉快甚至幽默的氛围下爱上老师、爱上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教师一味强调生源差、学习习惯不好,而采用或强制性的、或迎合式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教学往往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学生能否在轻松愉快又饶有兴趣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教师的阳光心态、人格魅力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中职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具有知足、达观、感恩的心态,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爱心、充满活力,具有幽默感、精力充沛,让自己的内心不断感悟、成长。

三、提升专业技能,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从事职教工作的头几年里,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我上课时很卖力,也很有激情,滔滔不绝地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学生或者茫然或者干脆在睡觉,而我虽很陶醉但并不能吸引学生,授课效果自然不理想。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我认真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广泛涉猎各类教育文献资料,并把平时教学中的所思所得记录下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高要求。

中职教师论文篇4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福建中职体育教师在社会地位,薪酬福利,考核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满意度不高。因此,学校管理者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等方法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以有效提高中职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成效。

前言

体育教育是中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是中职教学工作的主体,是中职体育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所谓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在中职体育教育管理中,工作满意度主要指体育教师对工作的期望、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工作报酬、福利津贴、进修晋升和人际关系等之间协调一致的程度。工作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职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此外,它还将制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既可以增进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身心健康及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学校正确地认识体育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状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优化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从福建经济学校、福建省税务学校、福建宁德财校、漳州农业学校、福建工业学校、福建理工学校等57所福建中等职业学校中随机抽取28所中职学校共计120名体育教师,向其发放问卷,回收103份,回收率86%,其中有效问卷为94份。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福建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工作社会地位满意度从图1可以清晰看出,,福建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自己工作地位的满意情况不容乐观。只有8%的教师对自己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表示很满意,选择较满意的占18%,选择基本满意的占29%,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较不满意的占36%,选择很不满意的占8%。

笔者认为,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与该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福建省的社会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我省的职业教育也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学校体育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中职学校生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惯性影响,作为中职学校体育教育一线工作者的体育教师,其工作的重要性、做出的贡献往往不被重视和认可,甚至不乏偏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工作社会地位的提高,既有赖于广大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自身形象;也需要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需要社会的认可与接受。

2.2福建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学校考核情况满意度人力资源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活动的依据,也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管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是进行有效激励的基础。如能正确评价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成绩,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目标的实现。调查表明,73%的体育教师认为现行的学校考核办法不合理或者相当不合理,认同学校考核的仅为21%(见表1)。学校考核涉及了体育教师的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考核办法的合理与否,无疑将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由此,笔者建议,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学校完善考核办法,积极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促进体育教学工作考核的公正与合理,真正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导向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塑造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通过内练素质,外塑形象,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社会地位。

2.3福建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薪酬与福利满意度从统计结果看,福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工资的期望比较高,只有2%的教师认同现在的工资状况。而且这2%的教师都是高职称教师。96%的体育教师认为工资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5%的教师持无所谓心态(见表2)。据双因素理论,对教师的激励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工资、薪酬属于保健因素,一般不会直接起到直接的激励作用。然而,还必须注意到,虽然随着福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今年的物价上涨,房价飘升,加之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缺乏社会认可和重视,相对于中职学校其它学科教师的收人而言,体育教师的平均收人还较低,广大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工资收人有较高的期望值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对体育教师而言,对工资收人的期望其实就是还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这种需要完全可以影响其行为。在对福利方面的访谈中了解到,多数体育教师对福利情况不太满意,认为单位福利津贴分配方案需要进行改革。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当教师认为报酬不公平时,就会感到不满意,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由此,笔者建议,中职学校学校应充分考虑不同对象在不同时期的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奖励形式来满足人的不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此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2.4福建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培训进修满意度调查发现,福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单位的培训进修情况并不是很满意。持满意态度的只占总数的13%,高达58%的教师表达了不满,其中有16%的教师处于很不满意的状态。35岁以下的教师有87%表达了对培训进修制度的不满。近年来,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改革,而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需要广大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跟教学一线保持密切联系的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科部副主任杨铁黎教授,针对当前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总体不高的情况,也曾大声呼吁,必须加强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和体能的培训。有针对性的进修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开发其潜能,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笔者建议,学校管理者应该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加大培训进修力度,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和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

此外,研究发现,在上下级关系方面,福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较多认为和上级领导关系一般(52%),认为关系非常和谐的只占了10%a。研究结果提醒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是新时代的人力资本,是自己的朋友和亲密伙伴。管理者应改变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注意加强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领导者的赏识和尊重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激励。

3结论与建议

从研究结果不难看出,目前,福建省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不容乐观,表现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社会地位不太满意,对学校对体育学科的考核认可度不高,希望薪酬和福利津贴方面能得到提高和改善,对培训进修方面不太满意。针对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这里有体育教师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着社会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原因。为此,有必要提出如下的几点建议: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校应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法》《体育法》等政策法规,切实把学校体育工作与体育教学放在适宜的位置;尊重体育教师的教学等工作;在考核评定、业务进修等方面,一视同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中职教师论文篇5

记忆与联想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如,幼儿的绘画作品大都是凭借印象进行创作,而认知是印象的主要来源,此时幼儿是没有主观意识的。大部分学者也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过研究,并且给予高度评价,因此,教师可以借鉴儿童画的创作理念,挖掘学生的潜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记忆与想象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影视作品以及图片、视频,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这些场景的现实性,通过记忆与想象结合的方式构思作品。这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就能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激发潜力,逐渐提高创新能力。如,作品《丰收》的画面呈现了一位渔家女孩晒渔网的情景。画家采用装饰、拼接和夸张的手法,采用渔民生活的各种材料,用柴杆和铁丝做草木树叶,用蛋壳做鱼,用沙粒纸铺成沙滩,为观者呈现出渔家女孩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此作品的创作理念就是记忆与联想的结合。

二、学会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欣赏课程是中职幼师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美术欣赏是其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幼儿的美术作品充满天真和童趣,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大胆、粗放、生动形象等特点,这是成人所缺乏的。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有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一致,主要体现作品的童真。一幅优秀的幼儿作品能够表达幼儿的思想感情,呈现出幼儿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不同的思维特点,这也是幼儿作品评价的主要方面。第二,对艺术性的评价,如线条的力度和连贯性、图形的清晰完整度、画面的合理配置、色彩的搭配以及内容的丰富程度等。因此,在中职幼师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从以上两方面引导学生评价幼儿作品,逐渐提升学生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三、结语

中职教师论文篇6

(一)校企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校企一体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封闭的教室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共识。教学性生产系统和生产性教学系统构成了校企一体化的两个维度,完成这两个维度任务的主导者是高职教师,必须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高职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使其能够参照企业生产的核心技术及项目生产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使之融合,能够综合产业与技术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构建链接教学与生产两个系统的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

(二)高职教育区域化的前提条件

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服务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早在19世纪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走上高等教育区域化的道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朝着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方向努力。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高职教育区域化是指高职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地方发展特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前提条件是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教师既要能为地方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技术创新,以获取更好的生产效益,又要能根据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脉络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来调整专业设置、更改课程方向、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以增强专业的区域适应性,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人才需求,推动高职教育区域化的有效实现。

(三)知识经济的动态发展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这份报告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发展宣言———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1]。知识能够创造价值,而能够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执行者就是人才,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时,宝洁公司就每年从全国范围内招聘100名各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并与这些毕业生签订长期工作合同,而10年后这些大学生已为宝洁公司开拓了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宝洁公司已开始向投资收取回报。高职院校要将人力资本投资理念运用到教师队伍建设中,目前部分教师治学不够严谨,只“授课”不“传道”,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只言传不身教,注重口头形式的传授忽视自身实践的示范[2]。要注重对教师的再教育,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接受进修和提高自我修养,才能确保知识、能力、观念符合知识经济的动态发展需要,才能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企业、大学三者的关系

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范围、组织主体和责任承担视角看,高职院校、企业、大学三者是相对独立的。高职院校在教师引进、教师培训进修、职称考评、绩效评定等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项目中起关键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负有直接责任。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与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营利性组织,知识技术能最大化地转化为社会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追求,企业终极目标的实现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起辅助推动的作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负有间接责任。2004年兰州大学甘晖等人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类[3],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可以统称为大学,高等学校可以分为大学和高职高专两大类。大学是提供教学、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师资来源,同时为在职高职教师提供进行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新、提高学历层次的进修、培训,获取更高学历学位证书,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各种资源,能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负有间接责任。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培养路径视角看,高职院校、企业、大学三者是相互联系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高职教师,核心在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教师不仅需要渊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熟练的专业技能。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能为企业排忧解难,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高职院校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学校内涵建设的战略轨道中,使高职教师认识到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更是影响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高职教师虽然受过科研训练,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整体科研能力较为薄弱。高职院校要为本校教师提供到大学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机会,支持高职教师积极开展跨校或跨学科的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同行之间互相观摩教学活动,提高高职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此外,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缺乏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机制,研究成果多以学术或课题结题为终点,没有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科研成果与企业结合的实际应用价值,造成了科研成果的闲置浪费。因此,还要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高职院校要将企业的技术难点、技术创新点作为高职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高职教师和企业合作研究开发,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高职教师下企业下车间,以提高高职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科研成果向企业经营的实际转化效果,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的服务功能。高职院校、企业、大学三者通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这座桥梁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共赢关系。

三、三元交叉互动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与运行机制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加快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4]。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企业与大学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构建“高职院校、企业、市场”三元交叉互动培养模式,以推动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三元交叉互动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三元是指“高职院校”、“企业”和“大学”。三元交叉互动是指高职院校、企业、大学有机结合,共同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又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始终。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了职前的起始阶段和职后的再开发阶段,核心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一方面,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合作开发研究、合作培养人才,充分发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高职院校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性作用,实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再发展的联通,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大学与企业的中间桥梁,促进大学和企业的紧密联系。高职教师可以将企业的技术难点、热点、创新点等作为自己的研究项目,与大学的同行一起组建团队合作研究开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经营效益。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影响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未来趋势,也是连通大学和企业合作的桥梁。

(二)三元交叉互动模式运行机制

动力机制:高职院校、大学与企业的共同目标都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实现。高职院校的效益最大化是教学质量、就业质量和社会认知度的最大化,大学的效益最大化是科研质量、教学质量和社会认知度的最大化,企业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是经济利润的最大化。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借助大学的智力支持和研发能力,根据高职教育规律,遵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高职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指导和人才培养,企业为高职教师提供知识转化为生产经营的实践平台,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共享机制:高职院校要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与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互动关系,聘请大学的学术带头人或教学名师,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共同设计项目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实施效果评估,使校企合作贯穿教师培养培训的全过程。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研究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员培训、人才信息等服务,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评价机制: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和人才内涵的变动成为常态。高职教师评价机制必须由过去单一、静态的评定转变为多样、动态的评定,由单纯的职称评定转变为职称评定加能力认证。企业和高职院校可以共同组建教师评价机制,一方面及时借鉴企业最新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教师自身的成长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到企业实岗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学校内职称评定和企业内能力认证的双标准。

四、三元交叉互动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创新校企互动方式

在三元交叉互动模式运行机制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互动”是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深度体现,指校企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双向介入式合作与发展的一种模式。

1.校企产学研实现有效对接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高职教育要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实现生产与教学、教学与科研、科研与生产的有效对接,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从教师专业发展出发,从合作企业中聘请工程技术专家和掌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工程师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对接,让企业的实践专家工程师参与到学科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行业市场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一线教师到企业实岗锻炼,实现教学与科研、科研与生产的对接,让高职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一线,或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鼓励教师报考本专业技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

2.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深入合作平台。企业希望高职院校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进行产品研发、生产设备维护、改造等工作,高职院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来接触生产前沿技术和产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由“高职教师+企业技师+高职生”共同建设研发中心、共同参与研发课题,把研发中心建成一个跨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学校专业教师接触前沿科技的窗口,也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研发中心通过研发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为学校取得社会效益。通过校企双方合作研发项目,加深双方的了解,包括各自的技术能力、研发能力、对方的需求等。高职院校通过这样的工作,可以了解自身实力,掌握专业教师各自特点,从而能够将教师下企业这一工作精细化、精致化,可以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掌握本专业的行业前沿信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实现高职院校与大学的互动

在现有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下,尚未充分认识到大学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积极作用,未能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与大学之间的互动,一方面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强化师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1.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

在协同创新上,高职院校现有的科研团队基本上是“师徒组合”模式,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教研室或某个课题组,这样项目组成员彼此熟悉,但因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因素导致团队成员缺少深层次的和谐理念支持,影响了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创新活力明显不足,缺少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流,难于在新的研究领域有所开拓。高职院校应注重与大学的合作,聘请大学的专家学者名师,组建多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注重团队成员的学历和职称层次的合理性,专业方向和研究方向的优势互补,并不断调整优化团队结构,形成多科目交叉、行业领军人才与科研专家兼备的研究团队,以发挥团队成员的整体效应,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充分保持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力,强化攻克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难题的能力。

2.强化师资培训力度

高职院校现在的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的,几乎是从学校到学校,对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规律等理解不够深入。2012年教育部批准33个单位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5],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与部分职教师资基地进行协作,加强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去学习交流,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师资培训的质量,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3.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中职教师论文篇7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参与指导物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来看,民办高职学生论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自己东西少,抄袭严重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下载各种信息的便利。从网络上搜集毕业论文相关资料成为可能,这样造成学生大量下载资料,大篇幅引用,而自己的见解非常少。复制率大往往造成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不高,严重制约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对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消极影响。内容不规范,不符合要求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尽管是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内容和结论,大多是课本或期刊早就存在的东西,这样造成文章内容陈旧,毫无新意。例如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引用的物业管理方面法律或条例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近年来的物业管理法律或条例被引用的不多。学生论文整体布局不规范,缺少论文组成要素,尤其是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重点内容不突出,有些论文还存在“跑题”现象。师生交流少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在理论上讲时间比较充裕,然而实际上这一学期学生大多在单位实习,甚至有少数学生还在外地实习工作,因此教师很难当面给予他们针对性指导,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少。交流的主要方式是邮件或QQ,这样论文中存在问题难以解释清楚。只是在答辩前几天,学生才主动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造成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给予有效指导,所发现的往往只是毕业论文中的小问题,这对论文整体质量提高没有太大作用。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要和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目前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基本上采用普通高校毕业论文模式,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这样毕业论文就不能充分体现民办高职专业的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也不能体现民办高职学生的专业特长。由此,造成毕业论文选题普遍偏离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不出民办高职教育特点,也没有顾及民办高职学生实际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撰写论文的困难度,也给学生草草了事、大面积抄袭他人论文提供了理由。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因素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甚至有些生源来自初中毕业生。在现行高校招生体制下,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处在高考录取最后一个批次,在这一批次中学生分数比较低,知识基础较差,具体表现在这部分学生文字处理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高,概括、归纳、总结及提炼能力欠缺,很难把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表达出来。因此,民办高职学生撰写理论性毕业论文存在很大难度,一些学生为了毕业,只能抄袭、找人论文,应付了事。此外,民办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学生对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习心里不满意,没有个人职业规划,因此学习缺少兴趣和能动性,在毕业论文上表现为不主动联系教师,对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少数学生根本不理会教师的修改意见,原封不动上交论文。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因素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然而,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把精力大多用在找工作或毕业实习上,放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在整个毕业论文期间,指导教师只能通过邮件、QQ、电话等方式与学生联系,不能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使得指导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事倍而功半。此外,民办高职学生没有开题报告这一过程,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该搜集哪方面资料,教师也不能提前了解学生撰写内容。指导老师因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水平不高,具有指导毕业论文经验的教师比例不高,也是影响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原因。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普遍不高,不能激起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兴趣,表现为不能认真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往往是草草了事;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比例失衡,教师承担繁重教学任务,一个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在时间有限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对每篇毕业论文给予针对性指导;专业教师缺乏,不能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专业指导,往往是非本专业毕业教师指导本专业毕业论文,教师根本不能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有些专业教师自己都弄不明白,更不可能有效指导学生。

提高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措施

针对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主要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求对症下药,提高民办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拟定符合民办高职教育特点的毕业论文主题选题是毕业论文第一步。要根据民办高职教育特点及民办高职学生实际水平,尽可能做到毕业论文主题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论文篇幅适中,不必要求面面俱到,重点突出、结论合理就可以。毕业论文题目拟定要和本专业骨干教师一起研讨,这样可以确保毕业论文主题质量,避免出现偏差。严格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首先,抓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在学生寒假前完成,避免和学生实习、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通过开题报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选题,拟定写作大纲,并帮助学生完成参考文献搜集工作;其次,做好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这个阶段重点检查学生毕业论文初稿,针对初稿提出格式、专业知识以及撰写内容方面修改意见,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需要修改的部分;最后,做好组织答辩,此时教师要配合学校毕业生答辩安排,严格审查学生论文,确保毕业论文质量。严格指导教师管理民办高职院校队伍在师资水平、教师专业结构以及师生比等方面不像普通公办大学那样合理。因此,为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必须严格指导教师管理。可以通过培训让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和经验的教师具备指导毕业论文能力;必须要求指导教师具备应有责任心,认真对待所指导的每一个学生;尽量让骨干教师协助指导年轻教师,避免毕业论文出现专业知识上的错误。

中职教师论文篇8

韩愈《师说》与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概述

职业教育,又叫职业技术教育,是一定历史前提出发,为受教育者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现代教育模式和类型;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词语、句法,鉴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性学科,而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则是为受教育者传授从事相关工作所需文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的教育类型。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韩愈对于中国教育思想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倡“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而其在《师说》中对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择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论述堪称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的经典论述。下面笔者就针对教师的任务和择师的标准等相关理论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展开分析。

《师说》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中的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

《师说》对教师作用的阐述所具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

《师说》开篇就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受业与解惑;而到了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任务依旧可以用“传道、受业、解惑”这六个字来概括,只是由于历史条件和教育类型的差别,教师教育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别罢了。而在现代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依旧紧紧围绕着韩愈所提出来的这六个字,只是侧重点有所变化。现代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更多强调“受业”这一任务,强调对受教育者专业技能的专门培训;同时由于汉语言文学自身的性质,也比较重视传授中国人文思想培养受教育者人文素养和精神的过程。如此,汉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中教师的任务可以归纳为对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训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对受教育者在接受训练与熏陶过程中疑问的解答。

《师说》择师标准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

韩愈在《师说》第一段写到:“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这段论述中,作者将“道”作为选择老师的基本标准。时至今日,这里所说的“道”的意义已不仅仅限于儒家之道,以扩展为更为宽泛的道理与知识积累。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师的选择一般经过相关考试及其他更为规范的鉴定程序,选拔出了道德与理论知识一流的人才作为教师;如此,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具有评价作用。

《师说》师生关系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

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优化的引导意义。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我们的择师成功的。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的教师理论十分充足而实操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此,韩愈又阐述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只要闻道在先,学有专长,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特别是学有专长而为师的师生关系的论述,对于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教师的结构的合理编制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矫正作用;通过合理编排理论性教师和实践性教师的搭配结构,使得我国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系统焕发生机。

《师说》的师生关系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过程优化的指导意义。汉语言文学职业教学像当今的普通大学教学一样,对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当重视,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相互影响,而这一特点导致了此种类型的教育缺乏生机,且无法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强化学员实操能力的作用。韩愈在《师说》中所提出的术业有专攻而为师的师生关系对于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员间的互相影响与传授,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具生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师说》的师生关系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纠正意义

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普遍认为教育机构为其设置的课程机构不合理,专业性强的课程较少;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考出好成绩的学员可能并不是优秀的学员。对于这种存在欠缺的课程安排体系,韩愈所提出的“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具有很好地纠正意义。为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开设更切合专业目标、更具专业性和实操性的课程,对于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韩愈《师说》教育理念的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的改进策略

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从教人员素质和结构提升策略

根据韩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师生关系的论述,结合当前从教人员理论水平高而专业实践能力稍欠的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特点。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培养从教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有效提高从教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吸纳某些专业实践能力一流的基层工作者进入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从教人员的队伍,进一步优化从教人员结构;从而有效实现汉语言文学从教人员素质的提升和队伍的优化,使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保持活力和充足的生命力。

进一步优化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策略

中职教师论文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比较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法》中已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从办学特点来看,二者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都是靠办出职教特色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赢得生存和社会信誉,由此决定了二者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上都是以“双师型”为重点目标。但由于二者在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对“双师型”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就不同。

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资格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首先在层次上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一)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同。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中专、职高)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因此,教育对象都经过了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具备或基本具备高中文化程度,这为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在高中毕业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文化基础课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以满足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而中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其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达到高中毕业生水平为目标的,关键是强调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宽度与深度上均高于中职学生,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目标,使之具备适应高等技术或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中职学生关键是要“知其然”,以满足专业岗位操作技能所需知识储备的需要。。

(三)对学生的技术应用与能力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化程度和复杂性,从而在高科技含量方面明显高于中等技术人才要求。因此,高职学生要能以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而“独当一面”。中职学生只是要求能适应岗位要求,与他人配合、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高职“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应该具备比中职教师更高理论水平和更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都应该比中职教师要求更高。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更强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按照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强调在“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是能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物质产品或服务产品工作的工艺师、现场工程师、营销师或服务技师等。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实用型专业知识和专业岗位应用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技工学校培养中级技术工人;职业高中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初级从业人员。教育强调的是适应具体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注重技能训练与技能熟练程度。因此,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各种职业岗位要求,立足于业务一线操作的技术员、业务员、推销员等专业人才。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教师应该比中职教师有更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更高,应瞄准高新技术前沿。

三、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责任能力更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性”为主旨和特征,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实践教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强调学校与社会行业及用人部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合作,并坚持以此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专业设置不同。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之一般本科院校的理论型、研究型专业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又较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求严格得多。中职教育多依岗位设置专业,专业适应面较窄;而高职教育必须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职业岗位(群)是指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指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面较宽,适应性更强。

(二)课程设置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从高等应用型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适度淡化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要求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标,兼顾现代“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流动性、变化性和对其长远需求的前瞻性,通过专业课模块的设置和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范围。而中职教育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术的的传授,追求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理论教学体系不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着眼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介绍理论应用范围、应用范例、实际操作和管理规范,其课程体系必须据此来重新设计、组织和构建。因此,公共课中除政治理论课遵循、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指示精神安排外,还必须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强化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教学。专业课主要构建以模块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满足能力培养要求,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的份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中职教育服从于其人才培养要求,立足于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使其理论教学体系呈现为以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合理配比的课程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同。强化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其教学体系包括基本能力实训、专业能力实训、综合素质培养和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中,产学合作是关键环节,综合素质培养是主要目的。因为产学合作教育利用了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特别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育产品的“适销对路”。而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虽然基本形式也包含有课堂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等形式,但关键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顶岗操作的能力。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的不同,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要比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更强的岗位责任能力。

四、高职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更全面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素质培养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人文素质要求不同。杨叔子院士曾提出“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础”,虽有引发人文与科技之争之嫌,但应该说切中我国高校的时弊。作为高等教育,高职必须强调人文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是:具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基本养成诚实、整洁、守时、守信的文明习惯;初步形成以自尊、自爱、自强、敬业、勤奋为主要特征的健全人格;具有商业、市场、价值、风险等现代意识;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尊重他人,易与人合作。很明显,这些人文素质要求对于只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中职学生是很难达到的。。

(二)专业综合素质要求不同。高职教育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结构为保证,无疑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其独挡一面的目标要求。而中职教育受文化素质的限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必然受到约束,在专业综合素质上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1996.9.1.

[2]杨淑子.是“育人”而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教研究,2001(2).

[3]李文霞.试论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1(2).

中职教师论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从“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及特征,进而论证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意义。这对职业院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促进意义。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与鉴定等问题已引起职教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人们认识不同,表述不一,难免在工作实践中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笔者从“双师型”一词形成的起源谈起,还“双师型”教师的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及“双师型”教师的本质

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一词是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闻名世界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它在我国职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因此,“双师型”教师其实是“双元”式的教师,它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并能把这两种能力有效付诸教学实践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可用如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1.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应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素质。此外,还能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或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3.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实践,能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具有与学生获取的多种岗位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相关的证书(级别要高于或等于学生所获取证书的级别),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群的最新操作技能。

4.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指导能力。双师型教师在其理论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倾注相当的精力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

三、“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具有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与从事普通基础教育的教师不同的是,双师的知识面应更宽。因此,中职教师需要掌握多门知识,除了要精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技术外,还要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能力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指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等,同时还包括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专业指导能力是指在本专业的实践过程中,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

3.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品德和关键能力,职业品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1.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指引下,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时期,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此计划之实施。该计划强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显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4日,周济部长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从职业教育来看,规模快速扩展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可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当然,包括提高职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已经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需要一定数量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重职责的“双师型”教师。

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各种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能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其结果是有效地优化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成效的目标。办学成效包括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正是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的目标。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这里每个“——”的后者都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即欲达前者之目的,后者缺其不可。可见,要使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特征,清醒认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意义,才能使我国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景懿,李友林.职业教育法规文件选编.沈阳出版社,19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