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9 17:37:49

古典文学知识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1

当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古典文学渐渐的失去了兴趣,但又迫于教学安排,去应付考试,拿到学分,致使他们呆在教室如坐针毡,“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多学生甚至对古典文学的存在价值都产生了怀疑,质着“:我们花费这么多时间学习古典文学,究竟有何用处?”而教师在举例证明古典文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毫无底气,口是心非。文学变成枯燥的理论课或文学史,文学解读及其能力的教与受脱节,教学目标脱离社会需要……古典文学的教学脱离实际,陷入了重重误区,古典文学教学迫切需要寻找可行的新出路。鉴于不是很乐观的形势,笔者拟探索一下古典文学教学的新策略,以谋古典文学得到一线曙光。

二、深化教学方法的革新

素质教育主要贯穿现代教育的以学生为本即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导向是突出的,主要采用共同探讨、平等研究这种方式,以提供学生对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等的比较、思考、鉴别和选择。故教师要突出他的引导作用,把更多的时间与思考交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兴趣,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固然,万事开头难,但习惯成自然,新事物诞生后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为人们所接受,那时广大师生便可以共享甘之如醴的教学成果。

三、启发式教学手段的运用

启发式在课改中诞生的一种科学教学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方式“诱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智慧,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以引导他们富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乃至开拓新知识。教师讲解时,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个套路:先巧妙提出问题,再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并引爆行动,最后与学生共同求解。

四、转变教学渠道

古典文学的教学不但要始终巩固课程教育的“主角”地位,还要结合课程外的实践,课外实践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历经五千年多年的发展,包藏万象,底蕴深厚。而我国的艺术和古典文学同根共源,学生将学习艺术同古典文学结合,在实践活动中相得益彰。如学国画的学生可多读陶渊明、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学艺术设计的学生可多读像《红楼梦》等其中有建筑设计描写的作品……这样的话,学生不仅可以从古典文学中获得艺术灵感,还可以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相得益彰。另外举办一些诸如古典诗词配乐表演、开展辩论活动和演绎古典名剧等活动,可更进一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创新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加入学习古典文学的洪流中,并使之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其古典文学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都会得到显著提高。五、赋予知识性和趣味性要使古典文学的教学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就要做到:

(一)古典文学知识系统化古典文学一般按体裁编排,由浅入深,并以“史”贯之,以时代顺序为线索讲解作品,逐个朝代介绍,每个朝代都重点介绍其文学发展概况。总之,古典文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拥有系统的认识,对文学史体系有完整认知。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古典文学;当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会上着重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古老的东方文明在新时代显示出旺盛的发展机遇,这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其思想内涵和开拓精神构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之魂。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浩瀚无边,文献总量规模巨大,举世罕见。中国古典文学生活化、形象化、大众化的特点渗透于思想和现实生活中,并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青年古典文学素养缺失,古典文学在现代教育中缺位。新时代传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现实国情相结合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挖掘古典文学中符合新时代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提升青年古典文学素养,以达成古为今用、深度融合的目的。

一、青年对古典文学的认知情况

2017年末,针对福建省非中文专业的青年、中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学习态度、获取古典文学知识的途径和古典文学的时代价值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抽样调研和访谈。访谈了9位青年和4位中学生,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7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13%。1.青年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主动性不强。调查数据显示,15%的青年表示喜爱看古典文学,有一定兴趣的仅占28.4%,但进入大学后会主动阅读的仅为17.4%。对古典文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为氛围的缺乏(35.8%)、晦涩难懂(31%)、不实用(18%)、学校不重视(15.2%)。这表明青年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兴趣,对古典文学的价值理性认同,但学习主动性明显不足。73.1%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古典文学教育和全民普及。当问及旅行地的选择倾向时,倾向拥有传统文化资源旅游地的占21%,倾向娱乐休闲的占68%。青年对古典文学的认同表明青年对民族文化觉醒的迹象,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但与选择困惑相互交织体现了其中不理性的成分。2.青年对古典文学价值有较高的认同,但对其具体的文化精神了解不深。选择“古典文学无价值”的只占3.5%,选择有“较大价值”的占35%,选择“非常有价值”的占45%,这表明学生对古典文学的价值有较高的认同。在调研期间,我们随机走入校园对15位青年进行了访谈,在问及相关古典文学知识和所蕴涵的文化精神时,能够引经据典的很少,多数学生可以提到在部分经典文学中阐释的家国忧患的爱国情怀、重视道义的道德准则等。但在问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时的个人选择时,多数学生表示会倾向个人,有3位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1位表示以集体为重。在问及“道德认知”和“道德践履”关系时,多数表示较少付之于行动。虽然访谈人数不多,但学生的回答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西方文化挤占了传统文化在青年心目中的地位,西方的价值渗透影响了青年的价值追求,社会伦理规范失衡,多数青年存在知行不合的情况。在影响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形成主要原因中,选择主要集中在教育重技能轻素养,学习功利化倾向、主体意识不足,这表明以古典文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不足。而青年对古典文学的价值认同是积极推动古典文学传播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能够为高校推广古典文学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高校在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有效传播、资源融合、价值引导上应有所作为。3.古典文学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但青年的古典文学素养并没有提升。“网络”已经成为便捷的学习方式被青年广泛接纳。随着互联网快速推广,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强大的电子检索功能配合海量的古籍善本电子版,让古典文学的在线教育资源也逐步丰富起来。但问卷中,关于获取古典文学知识的途径,选择书刊阅读的占47%,网络平台的仅占16.3%,选择电视节目的占22.7%,朋友家人的占5.1%。古典文学素养的形成和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青年中小学教育阶段通过课堂接触了古典文学,到了大学古典文学类的课程几乎不再涉及。应试教育的“留白”和试后的“真空”以及进入大学、中学后氛围的缺失,使得许多青年对于古典文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地了解,没有足够知识的输入,正确、理性的文化观就难以形成。青年作为文化自信的主体也难以达到文化自省、文化自强的主体要求。

二、古典文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1.从新时代青年发展来看,提高当代青年道德素养离不开古典文学。在新时代前进的大潮中,每一位青年都在见证历史,参与历史,融入历史。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凝聚磅礴力量。[2]青年群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现实中,我们看到青年思想状况不容乐观,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中价值观的扭曲正侵蚀着大学校园,使一部分青年的精神境界、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发生了新变化,躁动不安、作风虚浮、急功近利风气蔓延,考试作弊、简历造假、借贷不还等失信行为屡见不鲜。[3]《周易》:“君子安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孟子》:“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论语》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苏轼曾道:“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古典文学所包含浩然正气的爱国精神、重义轻利的思想境界、厚德载物的人生境界、爱人孝顺的人道精神、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志存高远的人格塑造等德性观念和德行准则为时代青年树立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自觉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教化、激发作用。[4]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古典文学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的重要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资源意义和伦理价值,经典文学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人文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2.从社会道德功利化的状况来看,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古典文学。马克思说过:“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5]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由其决定为其服务,所以道德必然具有功利性的一面。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道德症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在平等观念、经济意识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有意无意地陷入道德功利化的陷阱。道德功利化模糊了功利性的合理边界,在社会“大染缸”中,道德的“义”依附“利”,并与文化虚无主义紧密相连,使得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弱化,在市场经济中失去了在道德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权。因此,加强古典文学教育,厚植青年的民族文化之“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根要扎得深,文化的自信才能在碰撞交流中不断增强。古典文学历史源远流长,近3000年的传承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品、词曲、小说、人物传记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古典文学对德性和德行的注重,形成了一种趋善求治的德性文化,为我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推进建构了良好的文化语境。3.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来看,要厚植文化根基、解决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需要古典文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连续性、空间广延性和价值普遍性在当代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现实展现与意义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发展有机融合的产物,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从文化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6]的《矛盾论》、《实践论》,邓小平的“小康”思想等都饱含中国古典文学所倡导的精神。古典文学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礼记•礼运》的《大同篇》的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多呈现出某种契合和相通,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积淀渗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我们需要从文化自信中审视中国意识形态的历史跃迁,在文化自信的关照下推进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

三、古典文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2017年,教育部党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文化育人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如何将优秀文化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以创新的形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1.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古典文学自信观。中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一穷二白”的状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的崛起打破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中心”论,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越发凸显,这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第一,从内容体系上辩证看待古典文学的精华与糟粕。任何文化形态都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身的复杂混合体,古典文学也不例外,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首先,要做到科学辨别。中国古典文学在千年发展中为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做了重要贡献,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但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要用辩证的态度对落后消极的成分进行认真分析,批判和摒弃不良传统和封建毒素,对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保持高度的自尊和自信的心态。其次,要笃实青年的古典文学认知。缺乏文化认知的文化自觉是站不住脚的,容易陷入全面否定或全盘复活的误读。文化自觉的基础是文化认知,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体现了主体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觉反思和高度认同,引导当代青年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第二,从文化根基上把握古典文学与中国现实实践成就的关系。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经典标识,经典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在新学术视野下对传统文献的阐释,依赖于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使其价值形态与理论内涵在新时代具体实践推动下,不断被重构。因此,理解一种文化形态不能脱离其物质基础。文化自信是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是构建在超越其他民族的文化优越性,而是文化指引下催生的实践成就。中华民族近百年求索现代化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实践语境中的生命力,也表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并不源于抽象的文化形式,而是立足于文化所服务的现实实践基础。当前要构建青年的传统文化自信观,要引导青年回到当下历史性实践重新定位古典文学,注重文化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从实践的“场域”和显著的成就中构建传统文化自信观。第三,从理论发展上厘清古典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渗透着古典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中国古人的爱国精神、道德情操和人生理想曾激励无数革命先辈、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共产党人,存“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信念,融“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的理想,坚持在革命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引领古典文学适应时展潮流,实现现代化转型和价值重塑,避免文化自信的窄化,陷入古典文学“复古主义”的泥潭。当展的马克思主义也要积极借鉴、吸收古典文学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在内容供给和表达形式上给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多的支持。2.挖掘古典文学教育的新时代育人内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同志擅长运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语言、故事,来形象地阐述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应用《红楼梦》中贾政做官的典故,来警醒共产党员要警惕被人包围的状况出现,将传统“实事求是”治学态度创造性转化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经典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挖掘古典文学教育的新时代育人内涵,注重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如《尚书•大禹谟》中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8]陆游在《秋获歌》中的“节衣缩食勤耕桑”,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节俭朴素的美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历史使命下,提倡艰苦奋斗更要赋予其时代含义,不单劝导青年要节俭生活,更是要引导新时代青年尊重劳动,理性消费,在追求事业不断发展基础上提高生活水平。缺乏创新精神的自强奋斗是难以超越前人,难有作为的。自强是奋斗的前提,创新是奋斗的核心。在挖掘古典文学自强精神的同时,引领青年顺应时势、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挑战,着力转化矛盾的能力、在创新实干中开创美好生活。另外,古典文学中家国忧患中的爱国情怀、重义轻利的思想境界、上善若水的道德引领、志存高远的人格塑造、天人合一的道德精义、人与自然的共生思想、贵中尚和的国际视角蕴含着显著民族特色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内容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启示意义,它的神韵与风采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发展而发展。3.推进面向青年、服务青年的古典文学形式通俗化和可视化。如何让青年亲近传统文化,是时下的重要课题。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的生命力必须扎根于人民大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5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9]面向青年的文化创新,可以让传统文化用通俗的方法获得通俗的影响力,创造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学产品,让古典文学真正走进青年,满足青年的文化需要。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关键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发挥古典文学的当代价值,让其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以中国话语体系去解读马克思主义,讲好中国文化、中国故事,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另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创新古典文学的推广形式提供了可行性路径。利用可视化工具如ArcGIS、QGIS、CHGIS、CartoDB、Worldmap、CBDB、GEPHI等数据库和软件,将历经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通过程序处理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比如将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人物行迹和社会关系地理分布、原典作品、研究成果,或通俗化的文学作品转化为“数据”,以点线表达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同步、及时和广泛地传播特点,使古典文学的传播达到具有穿透性的优势,内容更加直观明了,贴近青年。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经过十多年建立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是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将数据库和可视化呈现方式运用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推广中,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辅助手段。4.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生态。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特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用此来描述文化进步与环境的关系。简单来说,就如自然界需要生态平衡一样,文化的健康发展也需要“生态平衡”。“”轰轰烈烈的文化批判此起彼伏,“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还有白话文运动、新文学运动、汉字拉丁化等。在强调文化时代性的同时忽略了文化民族性,为我们遗留下了未完成的文化课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曾被视为“封建主义的毒草”与社会主义割裂开来。自费孝通先生响亮提出“文化自觉”的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的精英学者对自身主体地位开始自省自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进行重估和审思。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中华文化面对着西方发达文化体的冲击和本民族文化接续的现实困境,特别是消费性的大众文化的个性化快速发展与具有浓郁人文性的古典文学原型性的削弱,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文化生态样式。需要我们深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之上,通过辩证的态度对中外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形成和谐优化的文化生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自古中华就存在着互相碰撞交融的多样文化,这些文化传统,最终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国语•郑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处于多元文化形态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当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精髓。古典文学经典成功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秀品质,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新时代思想政政治教育应该肩负起这份责任,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自信观,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不同文化形态进行有机整合,在思想政治工作文化生态优化过程中确保主流和多元的和谐共生。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用平视与善解来对待外来文化,在敬畏和活用的基础上对古典文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思想营养。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陆航.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23.

[3]鲍桂楠.传统文化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6,36(7):126.

[4]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王青,王桂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5(2):42-44.

[7]赵银平.文化自信———提出的时代课题[J].理论导报,2016,22(8):7-9.

[8]刘阳,周东立.传统节俭美德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冲突与调和[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9(2):33-36.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3

其次,课前五分钟演讲古诗词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学生为了使自己在讲台上讲好,必然会积极思考,翻阅资料,请教老师。由往日的“老师教我学”的状态进入到主动钻研一首诗词的境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知识逐渐渗入的过程。其获得的知识量远远超过单听老师讲的内容。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这样写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查阅资料,学生透过诗的字面,可以发现:诗人从“朱雀桥”想到“乌衣巷”,从“野草花”想到“残照的夕阳”,在这种景物的烘托下,作者把笔触转到上空正就巢的飞燕,由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联想到王谢权门昔日的辉煌,唤起读者的想象。在指导学生背讲时,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深入观察生活进而联想的方法。

第三,课前五分钟演讲名诗名词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大有好处。

古典文化,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深刻的,要真正弄懂古诗词的含义,决不能停留在诗句的表面上,而要挖掘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内涵。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病梅馆记》这篇文章的注释中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就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而要联系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挖掘出“万马齐喑”的比喻义。在探究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课前五分钟赏析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大凡作家、诗人在青年时代都背诵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所以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出口成章。像台湾作家琼瑶,她的作品尽管有人视为“穷极无聊”,“爱情模式”,但她的古典文化功底不容忽视。她作品下的主人公,现代的多能赋词作曲,信手拈来;古代的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出口成章,下笔成诗。她赋予她故事中的人物一种超乎常人的语言能力:《一帘幽梦》中的紫菱会写“一帘幽梦”,费云帆便能把它谱成歌曲;《彩霞满天》里的殷采芹更是从小就会歌唱“彩霞满天”。她的语言让人细细品味起来,总有齿颊留芳的感觉,这种运用诗词营造美轮美奂意境的功夫,怕是每位读者都会大加赞赏的。

由此可见,要求学生在紧张的高中阶段,每节课前有5分钟咀嚼玩味古诗词的时间,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是很有道理的。

值得欣慰的是,在有意识地引导之下,我竟发现不少同学在周记、作文里谈到、用到往日讲过的诗词。这一点很能说明学生在写作时已经有了一种意识:想用恰当的诗词名句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第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准备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还可陶冶学生情操。

古代优秀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精华。研读古典文化中的精品,不仅可以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学习杜甫的《望岳》,可以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习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岳飞的《满江红》,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学清照的《夏日绝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可以让我们体会作者在当时那个时代有才干却不能施展抱负的惨况,进而珍惜现在的生活,争取早日拥有一技之长。

最后,对于课前五分钟演讲过的古诗词,教师还可要求背诵其中的二到三首。

只要合理安排,一周背二到三首完全可以做到。毕竟,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而记住的知识又会为日后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这么做,实际上也是对课前五分钟绝好的善后措施。它可以巩固对诗词句的理解认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记忆力必会提高。“脑子越用越活”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

总之,倡导课前五分钟古诗词演讲,寓古典文化于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继承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古代文化遗产。因为,学习不应仅仅拘泥于中学课本上选的篇目。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4

关键词: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是指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自己的气质,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精神层面。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中学生文学素质的全面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考试中也出现了与文学美学有关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文学教育越来越普遍。从语文教学的发展过程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越来越受欢迎。教育的发展并不顺利。特别是在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渗透和古典文学作品的解构与解构的背景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是非常困难的。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来看,文学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勇气和希望,保证人们之间正常的情感需求。不言而喻,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构建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人格的发展。

一.文学教育的意义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肩负着净化学生的责任,塑造学生的灵魂,完善学生的个性。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波动很大,培养合格人才,学校教育是首要任务。语言教育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主义的统一,是一种先驱。文学教育的作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写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成为男人的精神力量和教育。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教育离不开文学教育,文学是人类研究。它是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文学教育的本质力量在于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它应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和自我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成就,带来健康的生活过程。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活跃,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是塑造灵魂,完善人格的绝佳时期,也是易受不良诱惑的危险时期。这一阶段施以形象性的文学教育,能起到较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文学作品总是在写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景的相互关系中推进,那些真正体现作家用情感的眼睛去看待生活、描写生活、评价生活的作品,就一定会感动人、启迪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培养他们的审美兴趣。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各种写作技巧,培养他们的思维,还可以指导他们观察世界,丰富他们的经验。从人文主义的中国教育观来看,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形象,意识形态和艺术性与其他教育无法比拟。

二.中学语文中文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文学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只把它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而忽视了文学教育对学生主体世界发展的潜在意义。文学作品是作者努力的结晶,是创作者精神的体现。在对社会、生活、事业的理解和理解水平上,精神世界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学生在受到社会风气和周围事物影响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区分好坏,导致形成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个人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发展。文学教育受到新媒体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学教学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文学教育是与文本紧密相关的对话过程。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注重对生活的全面理解。教师和学生078都应该考虑学生。将生活经验,思想和情感以及思维能力灌输到文学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从精神世界中获得启迪。由于教师缺乏文化内涵,文学教育难以开展。语文教师的文化内涵与文学教育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际的文学教育中,有些中国教师不喜欢或疏远文学。他们只有文学理论或常识,但对文学内涵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学内涵。

三.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感,塑造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本质上讲,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感受美的过程。然后,个人情绪被触动,灵魂震惊。这是文学阅读的审美体验。因此,汉语教学不仅要注意事实。使用和工具,也突出了审美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审美教育?1.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尚未从根本上转变为素质教育,文学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语言课程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学中。在这个前提下,学生不能欣赏语言的美,也不能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教学和语言政治教育。教学的概念,从社会发展,时代要求,学生群体和作品本身等方面,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在2001年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改善他们正确使用语言和人物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从而形成学习中文的好习惯。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中国人的情感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在编写教科书时,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阅读简单古典汉语的能力上,文学作品的欣赏程度有所提高,并且诵读文章和其他阅读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写作。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文学修养。新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如果语文教师的文学内容缺乏,就难以进行文学教育。在实践中,许多中国教师不爱文学,甚至对文学持鄙视的态度。这种情况表现在教师有一定的文学知识或教条,但他们并不真正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更不用说一些文学作品本身。可以说,文学创作是在尝试的。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文学素养,避免成为实施文学教育的瓶颈。实践证明,教师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擅长读写。鲁迅、朱自清、叶圣陶等文学界的一些著名作家甚至都没有基本的文学知识。学习自我修养,很难想象如何克服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育。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不断地阅读世界各国著名学者的文学经典,勇于实践,积极创造文学,让学生体验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课的乐趣,使语文课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3.积极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课堂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有必要认真探索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探究式教学可以用于文学教育。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从未停止过。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研究。以往全日制教学中僵化的教学方法应逐渐被文学因素所取代。同时,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品味和探索,使学生能够探索和善行。我们应该相信,具有本质和魅力的文学作品教学将是语文教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4.教材是文学教育的载体。积累文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文学素养主要来自文学教育。对在校中学生来说,文学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作品。教科书是文学教育的载体,尤其是一些具有丰富文学内涵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学语文教科书选用古典文学名著。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清晰又模糊。例如,曹雪芹的作品中只有一个林黛玉。但是,千百位读者通过阅读曹雪芹的文学描写,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千百种不同的林黛玉,而林黛玉在这些人的头脑中的形象却迥然不同。形象生动,具有无穷的魅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和理解,感受美,完成审美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避免盲目。我们不应忽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立足实际需要。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新的教学理念不需要通过多媒体来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相结合,才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广平.缪斯归来乎———关于当下中学文学教育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3(10).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5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本世纪内,总体上说,走过了一条由古典型向着近代型不断演变的道路。学术的近代化,在这里成为百年发展的主线。近代化过程,涵盖着本学科的全体和各个方面,它包括学术观念和学术方法,以及作为学术观念和方法的结果——学科成果的产生,还有学术观念和方法的体现者——学科人才的养成。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近代化的学术观念,主要包括本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近代具有启蒙性质的观念,如平民文学的观念,文学为人生的观念等;近代科学观念,如进化论的观念等。这些观念,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征圣、宗经的观念,文以载道的观念,复古的观念。近代化的学术方法,是指近代科学的方法,它们也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经学的、文章学的方法。当然,近代化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还包括随后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方法,以及二三十年代传入的“现代主义”,80年代传入的“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彼此性质不同,存在很多差异,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情况很复杂,但与中国传统的古典性的思想学术相对而言,它们都无疑具有近代的性质。

本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划分这四个时期的依据,主要就是各时期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主要由这种状况所决定的学科发展近代化的不同程度。第一时期为1900年至1928年,这是学科近代化的起步时期。第二时期为1928年至1949年,这是学科近代化的发展时期。第三时期为1949年至1978年,这是学科统一的时期,也是近代化的曲折时期。第四时期为1978年至本世纪末,这是学科拨乱反正和多元化发展时期,也是近代化的再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是古典文学研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初期。本时期内,思想文化方面的主要趋势是近代思想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近代思想自19世纪中叶即已开始从西方引入中国,本世纪初,正是处于“西学东渐”的关键时刻。西学新思潮的传入,对当时维新改良派及反满革命派人士都有影响,对当时中国的文化学术,也颇有触动。例如梁启超在世纪初提出的“小说界革命”,极力推重小说的社会“群治”作用,指出小说有“四种力”,主张提高小说的地位,就是受了西方近代小说观念的影响。不过“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等文学改革主张,虽形成了一定声势,主要却是针对当时创作而发;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也许由于这块古老的学术领地与时政的距离较远,所以影响还不大明显。本世纪初的古典文学研究,应当说基本上还是经学(包括清代“汉学”)与桐城派文章学的天下。当时的古典文学研究仍以古籍注疏、版本校勘、轶文收辑、文章评点、诗话词话等为主,其成绩当然不可否定,如孙诒让《墨子闲诂》、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等,但这已是千年传统学术的强弩之末,却也毋庸讳言。

然而新学侵入这块旧学的传统领地势不可免,当时有人以先觉者的姿态,将近代观念和方法引入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此即王国维。王氏于1904年写出《红楼梦评论》,文章从人生与“美术”的关系论起,指出有“优美”“壮美”之区别,接着论述“《红楼梦》之精神”,又分析“《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虽然他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甚深,其具体结论未必十分正确,但重要的不是此文的具体结论,而是他将文学作品与人生联系起来,与美学、伦理学联系起来,其研究的视角是全新的,其观念完全是近代性的。在《红楼梦》研究史上,在整个古典文学研究史上,这是破天荒第一次近代式的研究,而这篇文章也是第一篇真正的近代式论文。所以王国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迈向近代化道路的第一人。王国维之后,古典文学的近代式研究仍颇寂寞,仍然是“义理、词章、考据”之学弥漫于世。不过也有少数呼应者,这就是林传甲和黄人两位在中国文学史编写方面的尝试努力。林氏为京师大学堂教员,1904年编撰了《中国文学史》讲义;黄氏为东吴大学教员,约1905年编写出了《中国文学史》讲义。编写中国文学史之举,无疑是受了外国学者的影响,当时俄国人瓦西里耶夫、英国人翟理斯和日本人古城贞吉等,早已有《中国文学史》问世。林氏之史,即有仿照日本早稻田大学讲义的痕迹。这两部文学史,作为国人草创之作,水平都不高:林史对象不明,体例混淆,书中文字学、书法、训诂学、经学、史学等与文学一道出入其间,黄史则大量抄录原著文字,浩繁芜杂。然而编写文学史一事本身,已属近代学术行为,仍具近代意义。

近代型古典文学研究的大规模兴起,是在辛亥革命数年之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期,中国思想文化界又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就是近代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提倡。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推动下,当时在文学方面形成的新观念新思想,有平民文学的思想(陈独秀等提出),有为人生的文学思想(周作人等提出),有文学进化的思想(胡适等提出),等等。这些新思想,同样也被用来作为审视传统文学的出发点,成为更新古典文学研究的起点。当时也兴起了宣传和运用科学方法的新潮流。科学方法的提倡者有陈独秀和胡适等人,尤其是胡适,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科学方法。他从“实验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征”十个字,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要诀”。胡适与梁启超还对清代乾嘉学派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他们那里总结出符合科学精神的研究方法〔1〕,其主要内容就是分析归纳的、重证据的方法。这些基本上属实证性和形式逻辑方法,其近代性质亦甚明显。由此,“五四”之后不数年间,古典文学研究面貌大变,运用新观念新方法,已经成为学科中的主流。其标志性变化有:(一)古典文学研究真正做到以文学为研究对象。这是借助于对“文学”概念的逐步澄清做到的。“古典文学”中“文学”一语已非“文学子游子夏”之“文学”含义,而是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美文”,此是近代概念之“文学”。由此使研究对象准确化、集中化。

(二)出于对封建旧文化的痛恨和蔑视,疑古思潮大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者们对一切旧说都投以怀疑眼光,作重新审视,摘发其谬误;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经学思想迷雾,以及种种陈说陋见,普遍地被怀疑,被清除。《诗经》作为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古老、又被极端神圣化了的一部作品,成为“疑古派”的第一个解剖对象。当时许多学者都投入了对《诗经》的重新诠释,如胡适、钱玄同、顾颉刚、俞平伯、郭沫若、康白情、刘大白等,他们对以《诗序》(尤其是“小序”)为代表的古代经师之说,完全推翻,弃置不顾,而从“诗三百”文本着眼,直接去探寻诗篇的含义,作出全新的解读。总之,古典文学研究被纳入批判封建旧文化的大格局之中,体现了鲜明的观念革新的性格。

(三)愈来愈多的研究者运用分析、归纳方法,以及实证的方法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在一部分史学、古典文学工作者中,“实验主义”方法亦颇流行。此主要由杜威、胡适的宣传所致,胡适的“十字真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作为实验主义的方法论,其基本精神是实证的,对于规范研究工作的科学性,提高研究者方法论上的自觉程度,起了积极作用。“古史辨”派对古代历史的辨伪和研究,基本上都是实证方法的具体运用。此皆体现方法革新倾向。

(四)出现一些研究热点,在这些热点上,新观念新方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显示学科近代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显著事例。尤其在小说、戏曲、民间文学研究方面,这些在传统研究中不被重视的领域,进展快,成就大,更令人注目。王国维、鲁迅、胡适等人取得的杰出成就,都主要在小说、戏曲领域之内。《红楼梦》研究中“新红学”的诞生,就是新的研究方法的直接成果。它以实证性优势,使得“索隐派”的“旧红学”立现牵强附会、随意拉扯、游谈无根的弊病,从此一蹶不振;而一个回合之后,“新红学”遂执《红楼梦》研究之牛耳。

(五)一些体现近代性的重大研究课题、基础工程,如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概论等,在本时期内草创,并且走向初步成熟。自国人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成书之后,至20年代后期,各类文学史竟产生三十余部,且内容体例逐渐规范化。到本时期末,文学史著作在对象的界定、叙述内容的安排、章节设计、评论观念等方面,较之世纪初诸文学史,都有很大改进,至少陈腐之说及混杂体裁已颇稀见;而各种专门文体及类别的文学史也逐渐出现,如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2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923年)、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等,它们往往比综合性的文学史写得更好更精,更能显示文学史学的进步和走向丰富成熟。

(六)体现近代特征的论文、研究专著,逐渐成为主要的研究样式。自第一篇近代式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红楼梦评论》及第一部近代式研究专著《宋元戏曲史》之后,经过十年左右沉寂,至“五四”以后,新的论文和研究专著,终于接踵而至、蓬勃产生。近代形式的论文、专著(也包括一些考证著作),与古典研究形式的基本不同点,在于它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由于形式逻辑强,所以近代式的论文、专著等方式,具有更强的

说服力。

(七)大学的创办,大学文学院内文学系科的设立,是本时期内开始的事情,这为古典文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从教育机制上得到保证,使新型研究队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而大学文学系科本身,也成为新型古典文学研究的基地。例如北京大学文科,既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也是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的基干力量。

(八)在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古典文学研究家。这批研究家一般都拥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判断能力;他们一般还拥有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力,基本上做到中西兼通;他们多数人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是学者而兼作家,或作家而兼学者。总之,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能力既高且强,又幸遇学术转型关键时期良机,因此成就也大。其中少数几位如王国维、鲁迅、胡适等还成为学术大师,为本学科近代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以王国维为例,五四时期形成的若干新观念及方法,其实在王氏本世纪初撰写的著作中就已经初露端倪。他在《红楼梦评论》中即已阐发:“美术中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此实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提出“为人生的文学”观念之滥觞。王氏从美学视角研究《红楼梦》,这里寓含的近代眼光,甚至十余年后的五四时期诸“新红学”家也瞻望弗及。“新红学”家唯以实证方法为基本工具,虽然也属近代学术性质,但他们不知审美研究为何物,终不免与《红楼梦》的文学本质相隔膜。此皆显示王氏超越侪等、领袖群伦、独辟近代学术蹊径的大师风采。

以上诸方面现象,标志着古典文学研究在本时期内,取得了重大成就,学科初步实现了由古典式传统型向近代型的转变。

不过本时期既为学科近代化的初期,也就难免存在种种不足和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近代化进程尚显粗糙。表现在学术观念和方法以及一些具体做法上,都有不够全面妥贴之处,甚至还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例如:

过分重视突出白话文学,轻视贬低文言文学。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都称文言文学是“死文学”,唯有白话文学才是“活文学”;胡适为此编撰了《白话文学史》,以贯彻其主张。这种以白话为唯一取舍标准的做法,势必将古代许多优秀的非“白话”的文人作品贬斥为“死文学”,明显是不科学、不合理的。而且什么算“白话”,什么不算“白话”,事实上很难划清界线,对古代文学更难掌握尺度,弄不好就会自乱体例。

过分突出古代平民文学,贬抑“贵族文学”;对贵族文学不加分析地贬低排斥,无疑也是一种简单化的过激做法。

运用文学进化理论,有机械死板倾向,流于公式化。不少论者在批驳今不如古的复古主义传统思想观念时是正确的,但提出的正面主张以为文学必定后胜于前,却是过于绝对化了,没有考虑到文学学科的特殊性和发展的历史曲折性。在这一点上,当时“学衡派”梅光迪等人对“新文学派”的批评,事实上具有补正意义。

过分强调实证科学方法,忽略人文方法,对学科的人文性质有所忽略。胡适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方法”,本身并不错,但必须指出这是一种实证性科学方法,它只是科学方法体系中的一部分,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主要能运用于文学史料的研究处理,在考证作家生平、作品流传及版本等问题上比较有用,对于涉及古代文学中思想意识、感情变化及艺术表现特色等方面问题,实证方法就不一定能够奏效。因此,本时期的“方法论大师”如胡适、顾颉刚等,他们的“方法”实际上主要落实到文学史料的考证工作上,“古史辨”派所辨者,基本上皆是史料问题;一接触到更加本质的人文内涵和艺术表现问题,他们就往往显出无能为力,甚至有意规避不谈。

过分否定传统。在转型期内对于传统守旧势力及其观念作必要的冲击,是正当的。

但当时疑古思潮有否定一切传统倾向,呈现某种程度虚无主义色彩,如屈原否定论、禹否定论等,皆于此种背景下提出。

以上种种,可以理解是学科新旧交替时期难以避免的矫枉过正现象,不能否认这里包含着不少片面性,有待克服。

在第二时期,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向深广发展,学科的体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此时期内,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已经初步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向着近代化的多样性方向发展。其实,上一时期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在它们的发源地欧美西方国家,已经是属于资本主义发展前期的,甚至是十七、十八世纪启蒙时期的思想,进入20世纪后,欧美文化早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是“现代主义”文化盛行,另一方面则是无产阶级思想文化正以汹涌澎湃之势迅速发展蔓延。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对于打破封建专制愚昧落后传统文化的束缚,无疑是必要的,具有革命性意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启蒙性质。但是与世界文化发展状况相比,这无疑落后了一大段距离。进入本时期后,中国的思想文化继续快速发展,在近代化的进程中再迈出一大步,大体上跟上了世界的步伐。其表现是,一方面,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主角的近代文化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连“现代主义”的种种思潮也有所渗入,有所表现;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思想文化也在中国扎下了根,并迅速壮大。

与上一时期相比,本时期的古典文学研究在近代化道路上又取得了诸多进步,其基本特征是朝着深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一)基本上放弃了“打倒贵族文学”之类简单化的做法,而代之以对古代数千年丰富的士大夫文学作实事求是的认真分析。

(二)不再以“白话”、“文言”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准则来区分古代文学,认识到白话或文言只是书写、表达工具,并不决定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胡适给新文学下的定义:“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其片面性已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因此至本时期,“白话文学”的论调已经由高涨而低沉,再由低沉而衰歇。

(三)能够比较灵活地理解和运用进化理论,不再以进化理论去硬性套用在一切古典作家身上。本时期虽还有人在编写《中国文学进化史》(谭正璧),扬言“本书不但拒绝非文学的作者或作品,而且对于退化了的文学,也加以非议和忽视;以进化的文学为正宗,而其余为旁及”,显出一种生硬的态度;但大部分文学史家都能将进化的原理,以比较自然的方式体现在自己的研究中。

(四)对古代文学传统持一概否定态度的人少了,甚至对于《毛诗序》这样的汉代经学的代表性著作也能作冷静分析,肯定大《序》在诗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屈原否定论”虽还有人传其衣钵,至30年代尚有人作《〈离骚〉作于汉代考》(何天行),但学术界却涌现出好几位真正的楚辞研究家(游国恩、陆侃如、郭沫若、闻一多、姜亮夫等),他们对于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是愈来愈深入了,明显超越了前辈。

(五)在坚持科学研究精神的同时,也有人能够注意发掘古典文学中的人文意义,对于人性、人情、人道精神等给予相当的评价。做这种工作的人多是非阶级论的“人性论”者(如“新人文主义”者梁实秋、闻一多等),当时他们被左翼文化阵营视为“革命文学”的反对者,但事实上他们是作出了学术业绩的,对于在本时期内兴起的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作了重要的补救。

(六)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实证的科学方法之外,更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多种方法,尤其是一些近代人文方法如人类学、神话学、民俗学、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这有利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揭示古典文学的丰富内涵。闻一多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在史料实证研究的同时,运用多方面的人文学科手段,从他那诗人的敏锐感觉出发,对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等,作了出色的解读,揭示了许多常人不易觉察的含义。而中外文学交往史、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综合研究、也在本时期开展起来,并且涌现了像陈寅恪、钱锺书这样的大家。

(七)在研究对象的把握上,也更为全面,在学科领域的开拓方面颇有建树。对于文学史上各时期的文学,少有遗漏,如辽、金、元文学,一向被忽略。而本时期竟颇受论者注意,仅1934年内,商务印书馆即出版了两本有关研究著作,作者一为吴梅(《辽金元文学史》),一为苏雪林(《辽金元文学》)。对于各种不同类型杂体文学的研究,也少有忽略。此时期小说、戏曲的研究早已蔚为大观,毋庸多说;此外对各种民间文

学如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故事、佛曲、弹词、鼓词等,各种杂文体如游记、日记、诗话、词话、笔记等的研究也有不同程度的展开。其中如沈雁冰对神话的研究,顾颉刚对民间传说的研究,郑振铎对各种“俗文学”的研究,皆取得了开拓性成就。

以上所归纳的前四点基本上为深化的表现,后三点则为多样化表现。总之,研究观念和方法的深化、多样化,意味着学科近代化的逐渐平稳成熟,是本时期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特点。

本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第二大特点是唯物史观的确立。唯物史观在五四时期即已传入中国,、陈独秀皆曾撰文多篇,阐发其大旨,如李氏所撰《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史学思想讲义》(1920年)等。唯物史观在20年代迅速传播,许多知识分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连丁文江、胡适这些“科学主义者”、“实验主义者”也略有濡染。然而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学,却迟至1928年才真正有所进展。是年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战,使双方都在文学理论上有所进步,向着唯物史观的方向前进。但关于古典文学问题,双方又都无暇论及。而此时远避日本的郭沫若,却因客观环境限制,正在研究中国上古历史,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的完成(1928—1929年),使他率先成为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历史学和古典文学研究第一人。作者自述:“本书的性质可以说就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续篇。研究的方法是以他为向导,而于他所知道了的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古代希腊、罗马之外,提供出来了他未曾提及一字的中国的古代。”〔2〕书中运用唯物史观,对商周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作了研究,提出西周奴隶社会说。《尚书》、《诗经》为该书主要研究史料,也是研究对象,作者以唯物史观解读《诗经》,发掘出不少前人不可能认识到的含义,这是《诗经》研究史上一大突破,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一大突破。自此,唯物史观在三四十年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迅速发展。

唯物史观进入古典文学研究,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具体表现为:对于古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能够从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方面去寻找必然原因,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古代作家作品,能够根据当时的阶级关系情况,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去作出历史性的价值评判,避免以抽象的道德伦理观念去看待古人;对于文学的变化演进,可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去加以统摄和把握,去总结古典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这些优点或长处,是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及其他任何文学史观所不具备的。三四十年代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不少人在努力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各自的成绩。不过时间先后,情况也有所差异。总的说,30年代是开创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尚显粗疏;而40年代后则有所改进,走向成熟。对此,只须将谭丕模《中国文学史纲》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两相对照,即可了然。谭著出版于1933年,为早期唯物史观文学史之代表作。书中完全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史阶段以及阶级斗争学说为纲,来设置章节,如第二章的章目为“原始封建制度时代的文学”,内设三小节,节目分别为“封建制度的确立”、“贵族生活的反映”、“农民生活的反映”,全书大体皆如此。这就不能不显得有些公式化、概念化,作者不是从对古代文学现象的研究中得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而是将古代文学往现成的规律里分门别类地装进去。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写成于1939年,出版于1941年,下卷写成于1943年,出版于1949年,可以代表40年代的水平。刘著同样贯彻着唯物史观,书中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阶段以及阶级关系等,大体上采取马克思主义史学界的成说,而对于文学发展的复杂情况,也给予充分的注意,努力阐明文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其论述既含唯物史观原理,又如实分析了“流品很杂”的历史实际状况,克服了简单化弊病,显示出较强说服力。刘大杰文学史的优点不止于此,但就在这一方面,已显出其高于众作一筹。由此可以说,至40年代,唯物史观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运用已臻于初步成熟阶段。

本时期文化教育事业有所发展,全国大学数量比前一时期增加不少,出版事业也续有成长,尤其是30年代,为旧中国出版最繁盛时期。在此背景下古典文学工作者人数较前一时期增多,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研究家,新一代研究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寅恪、郭沫若、郑振铎、闻一多、钱锺书、刘大杰,他们的治学性格和作风各异,专长也不同,但都表现了知识广博、功底深厚、富于才华、有创造力、学术个性突出的特点。他们所取得的总体成就,未必超过前一时期的学术大师如王国维、鲁迅、胡适等,但就研究性格言,无疑近代化特色更加鲜明。这也是与整个学术发展阶段的性质相联系着的。

第三时期为古典文学研究由多样化转为统一化的时期。统一的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1949年在中国历史上是天翻地覆的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诞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就学术思想言,自此进入了唯物史观一统天下的时期。包括古典文学研究在内的社会—人文科学研究,被纳入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关于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早就制定了这样的方针: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3〕这一节论述为古典文学工作者熟知,但是就在这一节文字之前,还提出了另外一点,即:“决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4〕其实,这后一点是观念性的前提,非常重要。而1949年以后的实际情况,也正是一方面在党和政府倡导下,对古典文学做着“清理”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着批判唯心论的进程。这两方面几乎是交织着进行的。由于前者是日常的一般工作,后者却常以批判运动的方式进行,所以后者的影响要大得多。本时期总共近30年,几乎经常性地处于批判运动及其短暂间歇之中。这些批判运动和斗争,几乎都波及古典文学研究,有的就是直接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展开。当时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中包括“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5〕这样的学术自由内容。然而实际上,由于批判运动的频繁进行,这里所说的“自由讨论”没有可能进行;相反,学术上的是非往往是用政治批判的方法去解决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古典文学研究者所能够做的,就是努力改造思想,批判唯心论,树立唯物史观,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即使如此做了,有时也难免受批判,因为批判实际上并不限于观念上的唯心论,还有其他诸多非观念性因素可以使古典文学工作者成为被批判对象。在本时期将近30年的时间跨度内,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成效与批判运动的紧张程度成反比:50年代前期较好,50年代后期较差,60年代前期因有三年自然灾害,批判运动暂歇,文化学术环境稍为宽松,古典文学研究成绩又稍好,然而1963年末运动再起,且变本加厉,直接过渡到。正常的研究工作根本无法展开,整个学科处于被取消状态,时间长达10年。

尽管如此,本时期内古典文学研究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这些成绩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古典文学知识的普及。在50年代初,政府曾号召重视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这里包括振兴京剧和各地方戏曲,重视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也包括整理和普及优秀古代文学遗产。为此,《人民日报》曾发表过社论,《文学遗产》也就在那时作为《光明日报》的副刊创办了。当时在国家干部和青年学生中,学习古典文学的空气颇为浓厚。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编选古典文学读本的热潮,在50年代初到60年代前期,产生了一批质量

较高的选本。这些选本,深入浅出,既能为广大读者接受,又体现相当学术水准,当时影响很大,将古典文学精华普及到群众中去,实为史无前例,功不可没。

(二)古代文学史实和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一些研究者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奋其所长,也作出若干成绩。因主要为史料处理工作,牵涉思想观念问题较少,以故受到极左的机械唯物论、庸俗社会学的影响也小,其学术质量反而较有保证,如郑振铎等主持编纂的《古本戏曲丛刊》(一至五辑),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包括《陶渊明卷》、《白居易卷》、《范成大杨万里卷》、《陆游卷》等),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上、中、下),等等。这些著作,因其材料丰富,切实详明,无论作为工具书或研究的参考资料,都颇有用,可以说在学科的基本建设上有添砖加瓦之功。

(三)对某些学术问题展开了讨论,认识有所加深。在50年代以及60年代初,对古典文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曾展开讨论。讨论的总的出发点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评价古典文学。所讨论的问题,有的理论性较强,如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关于古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问题,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问题,关于“中间作品”的有无及评价问题,关于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问题,等等。有的问题较为具体,如关于蔡琰和《胡笳十八拍》的讨论,关于曹植评论问题的讨论,关于陶渊明评价问题的讨论,关于唐代边塞诗的讨论,关于《长恨歌》评价问题的讨论,关于李煜词评价问题的讨论,关于李清照词评价问题的讨论,关于《琵琶记》问题的讨论,等等。通过这些讨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多少有所深入。但是由于当时的思想理论环境“左”的倾向相当明显,所以这些学术问题的讨论也难免出现“左”的偏差;又由于“左”的倾向愈往后愈强烈,所以这些讨论到了后来,学术性逐渐淡薄,而思想批判甚至政治批判的色彩愈加浓重了。在那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上尤其如此,如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本来是一个学科理论问题,在50年代还有一些严肃的讨论,但时至1963、1964年,就几乎变成一个思想政治问题,学术讨论也变成了思想政治批判。

(四)文学史的编写。50年代后期,与全国“”同步,曾兴起编写中国文学史的热潮,同时,也展开了关于文学史发展规律的讨论。在讨论中,对于“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是文学史的规律”、“民间文学主流论”等带有机械唯物论色彩的论点,有所克服,何其芳的论文《文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1959年6月)具有代表性,文章对有关问题作了深入阐释,说理较透彻,带有总结性质。在此基础上,60年代初产生了两部分别由游国恩等编写和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这两部文学史产生于批判运动的间歇期,也是本时期内学术环境最宽松之际,所以比较能够体现实事求是精神,能够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本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水平。

本时期的学科人才,大体上可分两大部分。一部分由前一时期即解放前过来,他们多是大学教师、编辑等专业工作者,有的早已是知名教授,优秀的古典文学专家。进入本时期后,他们一方面工作、生活得到较好安置,另一方面却被视为“旧知识分子”,成为长期改造对象。虽然当时有明确的政策:“资产阶级和曾经为旧社会服务过的知识分子的许多人总是要顽强地表现他们自己,总是留恋他们的旧世界,对于新世界总有些格格不入。要改造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可用粗暴方法”,〔6〕然而在迭次运动中,他们鲜有不受到这样那样批判和冲击的,他们中“许多人”其实颇为真诚地努力改造自己,但在“很长的时间”内,“总是”不被认可,直到70年代还被称为“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略作比较即可发现,许多跨越了前一时期和本时期的古典文学专家,两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前期多而本期少。原因当然不是他们前期努力著述而本期疏慵懒怠,实在是思想压力大而运动又频繁,影响他们集中精力从事专业研究。一些优秀专家正当盛年,却成果不多,甚至处于半搁笔状态,这是惊人的人才浪费,令人扼腕叹息!

另一部分人才为本时期培养出来的青年学者(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至本时期末亦已不年轻),得益于1949年后教育事业大发展,这部分人数量较多。他们虽然年龄较轻,在新的教育体制中接受了多年马列主义思想的教育,但他们自己还是被定性为“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仍须改造世界观,仍须不断地参加“劳动锻炼”,“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也有不小的精神负担。这部分古典文学学者不乏有才华者,但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弱点,主要是知识面褊狭,专业基础不够深厚,外语水平普遍较差,不能跟老一辈学者相比;而部分人还受到时代风气的熏染,形成了用简单化了的唯物史观观察问题的思维惯性,以简单的阶级分析法应付复杂的文学史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他们提高研究水平形成不小的阻力,此时代使然,非个人之咎也。

本时期有一位比较突出的古典文学研究者是不能不提及的,他就是何其芳。在本时期学科统一的大背景下,何其芳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发表过一些相当大胆的言论。比如他曾说:“在文学史上,在同情人民和反对人民之间,在明显的进步和明显的反动之间,还有大量带有中间性的作品。”〔7〕他在论述典型问题时还多次强调“典型性并不完全等于阶级性”〔8〕。看得出来,他总是努力在历史唯物论和阶级分析法之中,寻求一种灵活性和中间地带。他还常常在一些讨论问题的场合,充当“纠正”极左思想的角色;在他所作的某些具有“官方色彩”的报告中,也总是强调对文学遗产的实事求是态度,如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会上的报告《正确对待遗产,创造新时代的文学》(1960年),就以主要篇幅,批评某些“偏向”,而“偏向”中以“左”的东西为主。为此,他常被某些人目为“右”的代表,而遭到攻击。何其芳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以《论〈红楼梦〉》(1956年)分量最重。这是一篇长达9万字的论文,也可以视为一部专著。文章全面论述了《红楼梦》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分析了书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形象的复杂性,评价了它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坛上的地位。文章贯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但论证是严密的、切实的,而且还指出《红楼梦》中寓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显示着他特有的理论上的灵活性。这也正是他的研究个性所在。在本时期的《红楼梦》研究著作中,《论〈红楼梦〉》达到了当时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因此难能可贵。

第四时期为学科多元化发展时期。所谓多元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得到重新认识和阐释,确立其作为社会科学观念的应有地位;同时那些体现人文学科特点的其他各种学术观念和方法,也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吸纳,使本学科的研究方式多样化,真正体现“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真正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本时期总共20余年,又可大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指1985年前,后阶段指1985年后。前阶段稍短,可以概括为“拨乱反正”阶段,实即多元化发展的准备阶段;后阶段较长,可以说是正式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与政治大局相同步的。1976年“”结束,1978年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发生大的变化,极左路线受到清算,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在此背景下,文化学术事业重新萌发生机,古典文学研究也在多年消歇之后获得新生。首先是在量的方面有所恢复。随着1977年大学恢复招生,古典文学重新被确定为大学中文系重要基础课程,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队伍的恢复和扩充加紧进行。1980年《文学遗产》以杂志形式复刊,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从此古典文学研究又开始走上正轨,学科的重要性质再次得到社会确认。也就在1980年后,与相邻学科情况相仿佛,古典文学领域也开始成立各种学会,通过这些学会,学者之间的横向联系有所增强,研究队伍重整旗鼓,学术活动也次第展开。全国各地举办的有关古典文学的有一定规模的学术讨论会,每年总有10次以上。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请进来、走出去,也已开始。在这种形势下,研究成果也相应增加,出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数量激增。

质的方面情况更堪注意。本阶段所做的工作,首先是对前一时期尤其是“”中的有关种种谬误进行廓清,包括理论观念上的以及具体文学现象评论上的。理论上的,如关于文学遗产的性质,怎样继承文学遗产,批判与继承的关系,怎样看待古代作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怎样评价他们的文学贡献,如何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贯彻历史主义,如何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古典文学研究学科的性质及作用,文学遗产研究与“四个现代化”之关系,等等。具体文学现象评论方面的,则牵涉到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作品,一些前时期被强加上的错误结论和说法,本阶段先后予以纠正,这也是为古人“平反”。如关于李白与杜甫,《红楼梦》问题,《水浒传》问题,等等,一些明显错误、缺乏根据的说法,被一一否定舍弃。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具体,也比较多,“”前十七年及“”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本阶段几乎都有文章,对它们一一清理。拨乱反正方面还包括对上一时期所发生的某些批判运动的重新评价,如对1954年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杂志都曾刊出文章,作了实事求是的历史回顾和客观评论,对于其中是非功过的分析,比较令人信服。拨乱反正的结果,一方面消除了种种遗留谬误和弊端,清理了学科的“地基”,使研究工作能在较高的起点上展开;同时也使广大古典文学工作者从上一时期的“学科统一”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作好思想理论和心态上的准备。

古典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大抵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发展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曲折反复。不过总体上说,还是在向前发展,至90年代后期接近世纪末之际,多元化的格局可以说已经大致确定。这种格局的内涵是:

(一)经过重新阐释的唯物史观,仍然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观念。此时的唯物史观经过几年“拨乱反正”,已经基本上消除了机械唯物论和庸俗社会学的弊病,因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新”唯物史观的优点在于,它在解释文学的生成、文学的基本性质、文学的演变发展、文学的时代特色、文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作家文学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仍然具有强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不再具有封闭的、僵硬的、唯我独尊的、排他的特性,而具有了开放的性格,能够灵活处理与其他学派学说的关系,能够与其他学派学说并存兼容。

(二)人性论又悄然返回人文学科诸领域。人性论、人情说、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这些以“人”为本位的思想观念,本是人类生活和情绪的表现和反映,具有超时代的普泛性。文学中的这种客观人性存在,自然会引发出文学研究中的人性论。在本世纪学术史上,曾有过多次剿灭人性论的战斗,如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鲁迅挂帅的对新人文主义学者梁实秋的人性论的批判,40年代初在主持下对延安文艺界的人性论的批判,50年代60年代的批判运动中,也多次涉及人性论问题,“”中更是不容人性论有一点残存的余地。人性论之所以难以扑灭,就因为事实上存在着人性。也许这道理太过普通平常了,所以80年代这次人性论的死灰复燃,竟没有造任何声势,连一篇豪壮的宣言亦无,它只是悄悄地潜入进来,不久就几乎感染了每一位古典文学研究者。感染有轻重不同,轻者将它当成唯物史观的一种补充,重者则以此为基本观念来重新审视古代文学,如有学者即从人性论出发来重写中国文学史。人性论自有它独到的优势,尤其在分析理解创作意图和作品意蕴,作家人格精神,以及文学的流传和影响等方面。总之,在世纪末的今天,古典文学研究者至少已不再讳言人性、人情,至于是否将它作为研究的基本观念,则因人而异。而在研究论著中字里行间透出人性的有关说法,则已随处皆是,不胜枚举。将唯物史观与人性论并用互补,似乎已经成为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界最风行的做法。

(三)现代主义思想学说的引进。现代主义学说早在本世纪第一第二时期已经进入中国,并且在学术界和创作界发生过一定作用,如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叔本华学说、弗洛伊德学说等等。几乎所有的五四时期作家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这些思想学说,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反映。例如弗洛伊德学说,当时的影响相当广泛,而且有人拿来观照中国古典文学,郭沫若就曾以精神分析理论批评过《西厢记》等古典名著,说:“精神分析派学者以性欲生活之缺陷为一切文艺之起源,或许有过当之处;然如我国文学中的不可多得的作品如《楚辞》,如《胡笳十八拍》,如《织锦回文诗》,如王实甫的这部《西厢记》,我看都可以用此说说明”〔9〕。当然,在本世纪第三时期,现代主义思想理论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说”,在中国没有存在之余地,所以80年代的卷土重来使不少人感到新奇。还以弗洛伊德学说为例,此时又有人拿来运用于古典文学研究,如谓《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焦母无端迫害虐待刘兰芝,是出于“恋子情结”,因为兰芝的品格行为,即使从封建伦理道德来衡量,也无可挑剔,是一位完美的儿媳妇,焦母驱媳时也没有说出任何道理,所以只能从焦母的寡妇心理去分析云云;不能不说这也有一定道理。现代主义学说应用于古典文学研究,其发展前景及成绩的评估,尚需假以时日。

(四)后现代主义学说的引进。这是一些新奇的东西,包括结构主义、接受美学、新形式主义批评、原型批评、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这些理论学说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影响甚大,成为文坛时髦趋向。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偶见有论者运用“接受美学”、“文本研究”理论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甚有新意,启人思路;然尚未形成系统,有些生硬,且在思维方式方法上与传统方法距离甚大,因此尚未为多数同行接受,影响有限。

(五)当代新科学理论的引进。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最有代表性。这些本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发展到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来的新的观念,代表了当代科学对宇宙和人类自身认识的新发展。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科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一些识者将它们介绍进来,甚至还有人尝试着用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颇能开人眼界,诚所谓多闻多益。1986、1987年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及著作,在古典文学研究界颇受注目,但其后便难以为继,少有人道及。来得快、去得亦快的原因,恐是客观上作为人文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自然科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学科性质对象不同,学术观念和方法也难以简单移植通用,欲沟通两类距离遥远的学科,尚须下更大更多功夫;主观上则论者不具备打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识根底,人非通才而作通论,不亦难乎!

(六)学科的拓展与打通。这是本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打破划地为牢的做法,真正体现开放的精神,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打通,这是改造学科体质、提升学科水平的重要措施。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逐渐融入其他学科的观念和方法,如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这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增添新的研究手段,并且为学科开拓了许多边缘性的研究课题。尤其是文化学的研究视角的确立,给本学科带来了新的气象。文化学的特点在于覆盖面广,整体性强,古典文学研究与文化学研究的“联姻”,使本学科避免局限于一隅,作封闭孤立之研究;同时也给本学科提供了更多因大见小或因小见大的可能性。总之,使古典文学研究向着“融会贯通”的方向发展。

本时期学科人才状况,以年龄层次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从本世纪第二时期(1949年前)成长起来的人才群体,姑称之为“老一代学者”。他们进入本时期年事已高,大多已届古稀,而陆续谢世者亦不少,至世纪末尚健在者已不多。他们以优秀学力根底和丰富治学经验,成为本学科的“人望”。他们以耄耋之年,仍奋发有为,撰述不止,再现学术雄风。其中钱锺书、程千帆堪为代表。钱氏以多年厚积为基础,写出煌煌巨册《管锥编》,以及论文《诗可以怨》等。《管锥编》的写法一仍《谈艺录》,唯贯串线索则以先秦《诗》、《书》、诸子,以及严可均“全文”等,格局更近于高邮王氏《读书杂志》。书中再展其古今兼精、中西贯通、学识渊博、睿智警策的学术风采,显示老而弥健精神。钱氏两部学术巨著,分别产生于本世纪第二时期及第四时期,颇含象征意义,即本时期的学术精神,实质上与三四十年代遥相呼应。程氏于本时期亦有多种著作问世,如《宋代文学史》、《文论十笺》、《被开拓的诗世界》等,于老一代学人中甚为突出;而程氏又充分发挥传道授业优势,在培养年轻一代学者方面付出心血,并取得卓越成功,自80年代中期以来,门下人才辈出,形成坚强学术“梯队”,在本学科中广受称道赞许。

第二大类为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才群体,姑称之为“中一代学者”(事实上他们至90年代多已年届花甲)。这一代学者的特点已如前述,作为学科人才构成的不可或缺部分,他们在本时期担负了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本时期前半的拨乱反正工作,主要就由他们来做,此为一大功绩;后半的学科多元化建设,他们也参与了一大部分工作,而在培养新一代人才方面,他们所做的工作也最多。至于本时期一些重大学科项目,他们也多担任设计筹划者和主持人。可见“中一代”是本时期学科发展的主力。当然他们中一些人在思维方式上及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学科统一”时期带来的若干局限性,对于学科发展也不免造成一些影响。具体表现为:本时期虽已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学术大环境有很大改善,学科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从成果上看,平庸之作似乎多了一些,能与前代学术大师和杰出研究家媲美的大手笔、大制作,几近于无,而在创立有特色的学术流派方面,似乎也颇滞后。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术机制上仍然存在问题,有待改进,但与人才素质无疑也有很大关系。

第三大类为本时期成长起来的人才群体,姑称之为“青一代学者”(事实上80年代初毕业的研究生中,有一些人至世纪末亦已年过知命)。这一代人在拨乱反正和创造多元文化的氛围里成长,传统因袭的负担较轻,因此思维方式上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知识结构也有所改进,尤其是90年代毕业的人才,他们年龄更轻,传统因袭更少,更具有当代型性格,思维活跃,对当代学术思潮领悟较快,求新求变的欲望强烈,创造力更强。

再者,他们的外语程度也较好,利于了解国外学界信息和作比较研究。他们从事学科工作虽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示相当的能力,取得不少成绩。但他们也存在若干弱点,首先是专业基础尚欠深固,现行教育体制决定了他们读研究生时才进入学科专业训练(这与上一代人相同),这无疑太晚了些。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学术心态不够专精,生在市场经济时代,多少沾染一些市场心态,受利益牵动,或急功近利,或旁骛过多,或为外在目的而希望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较少关心内在学识的养成和积累,这就易于出现浮躁作风。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6

柳永出生于福建莆田(今福建崇安),青年时期随父仕宦于东京汴梁。柳氏家族在当时的家乡势位煊赫、富甲一方,柳永之父柳宜官拜工部侍郎,在京师开着几家珠宝店家资巨万(参见:叶一青,王光炤[主编]《柳永全传》[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年1月版)。汴京热闹繁华的帝里风光,给年轻的柳永留下了太美好太浪漫的回忆了。这时期他经常混迹青楼瓦舍,过着日日笙歌、夜夜喧哗、纵酒豪赌、眠花睡柳的放荡生活。关于这一点,有词为证,比如,“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笛家弄》卷)[1];“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竟留连。”(《戚氏》)

柳永纵情游荡于京都汴梁,与歌儿舞女们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常为她们谱写新曲制作歌辞。柳永以一颗赤诚火热的心与她们倾心交往,把她们当作自己的红粉知音与之心心相印。柳永在词中坦言了对她们刻骨铭心的思念、怜爱与同情的真挚情愫,写尽了她们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具有很强的写实性色彩。比如: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木兰花》之一)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之二)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持俊。”(《木兰花》之三)

“稣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木兰花》之四)

以上诸词生动描写了这些歌伎们的姣好的容颜、袅娜的身姿、婉转的歌喉和曼妙的舞姿,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柳词中可以看出,与词人相好过的歌伎非常多,比如:秀香、英英、虫虫、师师、心娘、稣娘、冬冬、安安等等。词人分别叙写了与她们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着意描写了她们之间纯洁真挚的友谊。这方面的词证非常多遍难举数,兹举一例即可见一斑,如《西江月》:“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于我多情。安安更比和,四个打成一个。”

此外,柳永词中还描写了作者敢于放下士大夫文人的架子,与歌儿舞女们密切合作为她们制词谱曲这一不争的事实。如,“玉珊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殢人含笑立樽前。”(《玉蝴蝶》);“平生身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传花枝》);“幸自苍黄未款,新词写处多磨。几回写了又重按,奸字心中著我”(《西江月》)。柳永词素以俚俗谐耳、通俗化、市井化见长,很受市民们的欢迎,以至“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2]柳永深受歌儿舞女们的崇拜与赏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般,歌伎们也因唱柳词而很快走红身价倍增。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有这样的记载:“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邪狭。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3]

总之,词人以他那独有的细腻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如实描绘了其早年放荡冶游的历历往事。这类描写歌伎生活及与歌伎交往的作品,在柳永词中居于大宗具有很强的写事纪实性特点,为我们追索探究词人早年的生活和思想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性的文献史料。

二、“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词人羁旅漂泊形象的生动展现

柳永早年“追欢买笑”的放荡生涯,为当时正统的文人士大夫们所不耻。再加上柳词骫骳从俗、词语尘土下,词人受到了后人们的不断的攻击和指责。如,吴曾在《能改斋词话》(卷一)中斥其:“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4]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贬其词“浅近卑俗”,“生态可憎”。[5]以至于仁宗皇帝“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切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6]柳永长期被排斥在官场之外,屡考进士屡次失败,以至其穷困潦倒被迫展转流浪。词人直至晚年改名后方才中得进士,中举后又常年蓬转于各地,担任着一些卑微的官职饱尝羁旅漂泊之苦。

柳词中叙写词人浪迹天涯羁旅况味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作品为我们考察词人的行踪和足迹提供了可靠的线索。这些作品,也同样流露着非常浓郁的写实精神,具有很强的自叙传色彩。词人为了个人的功名仕进,像一棵无根的浮萍常年漂泊在外,行遍万里江山,足迹遍涉荆楚吴越。譬如,“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阳台路》),这是词人在荆襄路上行役的写照。“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收”(《破阵乐》),这里实写词人在姑苏一带漫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望海潮》),这是词人在杭州的干谒之作。“扬州曾是旧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萧依旧月中闻。”(《临江仙》),这里写出了作者在扬州的行迹。另外,词人除了在江南一带常年梗泛漂泊外,还有过西上关中的多次行役。比如柳词中,“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少年游》);“长安古道恨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临江仙》);“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引驾行》)等等。

词人善写羁旅行役,往往在写词过程中本着一种实录实写的精神,把自己凄凄惶惶奔走行役的紧张场景如实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比如《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乌。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该词描写了天朦朦未亮,词人早早起来策马扬鞭,踏着征尘走向了迢迢征途的真实画面。再如《塞孤》:“一声鸡,又报残更歇。秣马催发。草草主人灯下别。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乌,金钲冷、敲残月。渐渐西风紧,襟袖凄冽。”该词同样生动描写了词人风尘碌碌的羁旅场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天还朦朦未亮,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冰霜。词人与店主人在灯下草草作别,迎着凛冽的寒风匆匆地上路远行了。这两首词如同影视片中生活片段的剪辑,这里面有人物、有场景、有情节如同小说一般,流露着强烈的写事纪实性色彩。

结束语

宋朝人项平斋说:“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7]项氏

此论可谓别具有只眼,深刻揭示出了柳词的写实性特点。诚然如此,柳词具有浓郁的写实精神。遍检柳词可以看出,柳永时时处处在实录实说,词人无时无刻不在走着一条写实的创作道路。柳永往往取材于身边平凡的人和事、物与景入词,叙写平生经历、自抒一己之怀抱。对柳永词感事纪实性特色的深入开掘,有利于我们以新的视角对柳词进行全新的诠释与评价。

注释:

[1]:姚学贤,龙建国(纂),《柳永词详注及集评》,第20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所引用柳词均出自该书,为行文方便不再一一标注出处)

[2][3]:张惠民(著),《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34页,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6]:唐圭璋(著),《词话丛编》,第1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唐圭璋(著),《词话丛编》,第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转引自谢祧坊(著),《古典文学知识丛书•柳永》,第9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参考文献:

[1]:叶一青,王光炤,柳永全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2]:谢祧坊,古典文学知识丛书•柳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7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每一个传统,都是文化体现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脚步也越来越快,这样的快节奏生活,往往让人们忽视了传统中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而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国家发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较少,并且一定程度上并不重视,甚至是了解甚少。为了解决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的问题,国家还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而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就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1.1促进了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茶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中国拥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追根溯源,茶文化能够算作十分古老的文化之一,经过了上千年时间的冲洗,茶叶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而是一种物质文明的象征,可以作为中国物质文明的一个显著代表,并且在这段时间当中,不同时期的人和政治文化的熏陶,让茶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内容,比如其中包含的各种方式方法等等。中国属于礼仪大国,从古代就注重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礼仪。我们在茶馆里饮茶时,也会出现礼仪和饮茶时的规矩,这就是茶文化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而现代的学生可能在书本知识上了解到中国的各种礼仪,并且也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却不知道真正的茶文化当中蕴含着什么。那么将茶文化的知识融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学生们既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同时也能够通过茶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的精神素养,同时在茶文化当中还能够了解到传统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内涵,促进每个学生拥有的文化底蕴。1.2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知识积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增加他们对语文文学知识的了解,在学习语文知识之前,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阅读文学作品,这是对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的基本方法,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是提高学生文学素质的基本条件。那么中国的文学作品也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过程的,从最初的《诗经》、《两汉乐府诗》,到后来的诗歌、小说等等,这都是文学作品形式的出现,几千多年的文学作品,有关于茶文化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的。比如茶叶在经过翻炒之前,需要将其采摘下来,采摘的手法,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否则摘下来的茶叶无法留住茶的香气。而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当中,就拥有对茶叶的描述以及采摘场景的描述,如果阅读有关茶文化的文学作品,那么学生对于中观传统文化的了解将更加深入,促进了文学知识的积累。后来伴随着中国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茶叶流传到海外,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家,对于中国的茶叶也拥有了一些看法,并写成了相关的著作,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茶文化。但是由于国家之间的差异,对于茶文化的看法并不相同。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国外文学,其中包含有茶文化的文学作品,就可以推荐给学生们进行学习,增加学生对于国内外文学知识的了解与积累。1.3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关注,促进传统文化发展。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千年的文化洗礼,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文化内容,是一些传统文化无法替代的。而到目前为止,真正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可能早国家的南部地区,对于茶文化保留比较完善,或者是对于存放茶叶、烹煮茶叶和要请客人之间的礼仪与仪式还有所保留,而北方部分地区,已经完全流失,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促进茶文化的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茶文化的重要性。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就能够表现出国家对于茶文化的重视,让不了解茶文化的人更深刻的了解茶文化,而对于喜爱茶文化的人,可以由地方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并且大学往往学生的学习相对自由,也不会因为过于繁重的课业,导致没有其他业余时间,那么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是最全面的选择。大学生往往对于某些知识的学习速度较快,并且作为成年人,也拥有了对基本知识的看法和判断,当每个大学生都了解到茶文化的重要性,随着时间不断的发展,传统茶文化将会在未来几年当中,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掀起一股潮流。

2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的方法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当中,还没有引入茶文化的先例,因此将茶文化突然引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可能会略显突兀,并且强势的引入,可能也并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播,反而引起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反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将茶文化良好的引入到大学韵文教育当中,还需要研究出一些良好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它的认知。2.1创造有关茶文化的教学氛围。其实对于一个新事物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引起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当中,也会比较顺利。为了避免茶文化出现比较突兀,大学教育可以从其他方向入手,比如学校开设有关茶文化的社团、讲座或者活动等等,让茶文化的能够充斥到大学校园当中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也可以作为带头人物,向学生演示茶文化当中存在的物质文明,比如泡茶的过程等等。因为茶文化在经过上千年的文化洗礼后,已经出现了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只要大学校园当中出现,那么随着时间的加工和茶文化本身带有的文化底蕴,就能够促使一些学生耳濡目染的受到茶文化的影响,从而促进茶文化在学生之间的传播,也有利于之后学校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以其他形式开展的茶文化活动,能够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喜爱茶文化的人,会不自觉地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并且主动去询问老师、搜集资料等等,并且这种良好的环境,可能还会带动不感兴趣的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参与到茶文化学习当中。可见在大学校园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多么重要。2.2编写出有关茶文化的教学书籍。当学校中的茶文化分为营造好以后,最重要的还是学校的老师带领着学生学习。毕竟学生在不专业的情况下搜集资料,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就能够撰写有关茶文化的书籍,将茶叶的来历、流程、发展的过程以及茶文化的文学作品和茶文化的礼仪撰写到教学书籍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书籍的编写对于大学语文引入茶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过程当中,这个过程是为了让那些不愿意了解茶文化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提升学习兴趣。比如在编写的过程当中,除了枯燥的理论以外,对于采茶、煮茶的一些礼仪可以加以描述,或者是将当地的一些传统民俗融入到书本当中,毕竟中国民族繁多,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习俗,不同的地方,可能存在的茶文化也有一些细小的差别,对于民俗的加入,也是容易引起学生想要学习的一个关键点。教材是作为最基本的教学书籍出现在学生们面前的,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枯燥,愿意了解茶文化的学生会更加愿意阅读,而缺乏兴趣的学生,可能会对其弃之敝屣。那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适当的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甚至可以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茶文化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推动大学语文教育将茶文化引入其中。2.3开设与茶文化有关的撰写课程。中国的语文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三步就是听、读、写,那么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语文当中,自然也要运用这种方法,促进学生对它的学习。听也就是学生听老师讲课,而读就是阅读有关茶文化的作品,阅读茶文化作品,能够很大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可是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停留于表面的阅读,最重要的还是要将真凭实学落实到纸面上,看看学生们对于茶文化的学习,是否有所增进,并且学生们对于这一传统文化,自己的看法有时如何,这些均要落实到纸面上。那么学校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在大学语文教育当中也开设有关茶文化的撰写课程。当老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茶文化后,有引导学生们进行实践,那么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描写一下,在实践过程当中,自己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和对茶文化的氛围的感觉。每个同学拥有的文化知识和成长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看待茶文化也有所不同。撰写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回忆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展现的利益和操作产生的氛围。写作的过程也能够进一步体现出学生在茶文化的熏陶下,表现出的特有的茶文化底蕴。毕竟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经历过泡茶、品茶的过程,也就更容易写出有关茶文化优秀的作品,并且体会到茶文化当中包含的文化素养,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也就促进传统文化的总体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教育部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重视,并且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向着国际上发展。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代表,是首当其中要在中国和世界上广为流传的。可能在国际上,其他国家知道茶叶是由中国产出,并且可能为了更好地研究,去了解相关内容,反而是国内的人,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可见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语文教育当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决定,为了促进学生们对于茶文化的学习,学校还需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田丹丹.语文教学中引入茶文化的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10):248.

[2]张志敏.以茶文化资源拓展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茶叶,2018,40(08):266.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语文古文诗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靓丽的瑰宝,许多优秀的古文诗词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研究价值,还暗含了优良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理应精研古文诗词教学方法,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递下去。

一、古文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1.能拓宽高中生的文学知识面。通过开展古文诗词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积累、运用和感悟古文诗词,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在课堂上开展高中语文古文诗词阅读教学,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阅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的时候适当地引用几句古文诗词,可使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更富有文采。3.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古文诗词中大多运用了丰富的景色描法,是诗词人细致观察周围风景有感而发的名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可以通过想象在脑中浮现出一副优美的画卷。4.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古文诗词文学中含有的韵律美和画面感是十分细腻的,只有通过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细细品味才能真切体会其中的奥义,使高中生认识到我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提高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1.以作者生平或创作背景为突破点。作者是进行古文诗词创作的发起者,在很大程度上来讲,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将与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和创作风格等有直接的联系。通过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或生平,可以帮助高中生明确理解古文诗词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主旨,对于全面掌握文学作品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时,教师要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应当以本诗作者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为突破点,在学生知晓杜甫的经历后,从而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或者让学生自己搜集杜甫在创作本诗的资料:本诗是由唐代具有“诗圣”美誉的大诗人杜甫所创,当时作者正处于夔州时值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作者在56岁的高龄下面临极为窘困的情境创作而成。虽然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是作者却生活困苦,恶疾缠身,一天他独自登上白帝城的高台,触情而发,遂记此篇。2.带领学生细细品味经典名句。古文诗词具有的韵律美和画面感是诗词体裁所特有的,而且几乎可以说每句诗词都是作者凝聚了较强的脑力劳动和心血的结晶,有些经典名句更是经过了作者反复推敲而形成的,典型的诗词锤炼事例就是众所周知的“推敲”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劝学》时,教师应当积极将本篇中的经典名句挖掘出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体味其中蕴含,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效果。具体来讲,大家耳熟能详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出自本篇《劝学》,意指后者比前者更加的出色,具有褒义的词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此为学生举例,如夸奖某位学生的思考能力或者其他能力比教师还有出色时,教师就可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形容。除此之外,本篇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用来勉励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脚踏实地的学习,在点滴的进步中取得成功是再好不过了。3.鉴赏诗词所表现出的写作风格。古文诗词的写作风格是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鉴赏的诗词多了,我们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式,也就是虽然之前不知道该作品的创作之人,却能够通过鉴赏诗词联想到某位诗词人,比如苏轼、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通常是雄浑豪放,李清照、柳永的词通常是笔调婉约,李白的诗词更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因此,在开展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结合诗词人的写作风格来开展课堂教学。

概言之,古文诗词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其具有的教育意义也是我们绝对不容忽视的。为了帮助高中生有效传承和发扬我国的古文诗词文化,首先,教师可以用诗词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生平经历为突破点,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带领学生细细品味经典名句,将教育意义有效引申;最后,还应当积极结合诗词的写作风格,进而在此基础上有效推进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张群华 单位:福建省长汀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9

体育院校的学生大多经过多年的体育专业训练而进入到本科高校进行学习,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较差。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其中人文素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全面发展,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是基础。对此,我们就更应认清并重视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意义,应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传授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和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大学语文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够改善体育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差和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学习能力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发展健全的人格。其次,大学语文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趣味的功能[1],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优化学生素质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高级目标,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讲解,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责任意识以及正确人生态度的养成和健全人格、健康气质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大学语文这一教学途径完成[2]。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理应成为体育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体育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3]。

二、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受忽视

在高校,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一向不在课程体系的重点范围内,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更是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大学语文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但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目中并不重视甚至对这门课程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体育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带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文化功底较差,大学语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较为深奥的中国古典文学,使得这些学生主观上不感兴趣,客观上也听不进去听不懂。所以,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与体育类的专业课相比,处于从属地位。许多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4]。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尤为突出,很多高校都把解决就业作为高校培养体系的重要指向,在课程设置上就出现以就业为主的导向,这使得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受到了冷落。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中作为一门偏僻的公共课,无法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无论在哪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不被重视。

(二)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

上文曾经提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正是需要借助大学语文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一个群体,但就是这些学生对大学语文漠然处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缺乏兴趣,与生源的低质化有关。与其他高校相比,体育院校生源的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特别是一些单招学生和退役运动员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进行文化学习的时间很少,人文素质基础差,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对大学语文这种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存在断层,因而缺乏学习兴趣[5]。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许多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管是教材的选择还是具体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个中心,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较为深奥的文史哲知识,这对于那些已经建立了良好语文功底的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较普通院校的学生要低,很多通过单招考试进入体育学院的学生对字词句、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都掌握不好,因此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应基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进行课程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一项最基本的目标应是加强他们的基本语文功底。笔者认为,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以加强学生基本的语文功底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而言,大多常年进行运动训练,对文化课的接受较差,上课容易开小差、说话甚至睡觉,如果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范围,又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纵观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是很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本多是采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除了北京体育大学组织编写了一本针对体育院校的《国语读写教程》,并没有其他针对性较强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现。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调整对策

本课题针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状况,旨在突出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计划通过新的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对此,本课题从以下几方面就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语文功底较差、人文素质较弱的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着重完善学生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结构,尤其应重视体育院校大学生普遍匮乏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引导逐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在此基础上,增进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二)调整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合的教材

1.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直接涉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对课程改革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根据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大学语文没有应试的压力,教师尽可以摆脱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其中一些加入课程当中。从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较多,其意图是借助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文水平。古典文学固然博大精深,但做为体育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效果并不如预期那么好。就体育学院学生而言,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中重点解释古文的字词句,即便如此,学生的接受效果并不好,很多就是听完就忘,要求他们掌握深奥的古文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学习也因此缺乏动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可以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坚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将文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发挥积极作用。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还应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保持生命力。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体育院校毕业生想要获得就业机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够在公众面前从容、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从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沟通与协作被公认为人才的基本素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够流畅,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标准,很难能用口头语言逻辑严密地表述思想。这一情况也与我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积累而忽略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关。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表达,多设计一些课堂讨论或者主题演讲,不仅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选择适合的教材

教材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教学试验后才总结编撰出来的,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教学与学术科研成果的融合。作为体育大学的语文教师,应寻找语文与体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就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材选择范围来看,可选用的教材并不多,除了多数普通院校使用的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的《大学语文》,还有由北京体育大学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系列教材,但除此以外,没有其他针对体育院校学生水平和专业特点而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因此,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们应注重结合体育院校实际开发编写新教材。一部教材的编写过程,有助于教师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这门课程。体育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可在教材内容选择的基础上编写新教材,突出针对性和专业特色。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一种教材,可以同时参考借鉴相关的文学教材和体育史教材,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的课程内容。

(三)更新并拓展教学方式方法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基础课程,涵盖内容广,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体育学院学生的语文基础导致他们并不易于接受古代经典作品,这就需要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授课效果。增加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活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讲课比赛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基于现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是经典作品,因此可采取以导读为主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在老师介绍基本文学背景、讲解完生僻字词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老师着重启发、引导、点拨和鼓励。大学语文和体育的结合是文化的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可以开辟多种教学实践渠道。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学校和地域特色,可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参观,让学生以各种文学作品的形式总结,举办优秀作品交流、主题演讲等形式拓展大学语文课堂,实现大学语文和体育专业相结合。

(四)调整考核方式

体育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不够重视,平时学习不够认真,考前突击强化,这种临阵磨枪的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考核目标不应局限在对知识的掌握,而应重点评估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有了进步,能力有了发展;相应地,在具体考核内容上,可多设置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测试,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开闭卷结合式、口笔试结合式等方式,比如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等。课程结束后,老师着从各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力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有客观全面的评定。

四、结语

古典文学知识范文篇10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文学情趣去陶冶学生,用文学形象去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语文的广度和深度,增添语文学科的文学性。高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的是蓝本的作用,用他去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性、文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依据作用。因而,我们要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强调对审美的探究,注重文学的象征意义和文学典型文化,使学生在教材作品鉴赏过程中,能够品味到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到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典型形象的魅力意蕴,领悟语文文学性内涵。最终,中学文学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学习我国和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培养文学语言的语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个性,健全人性;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喜爱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陶冶崇高的情操,提高文化素质。

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他们记载着文化的岁月,传承着民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文化瑰宝。是学生学习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佳教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例如《诗经》中的《氓》,描写的是春秋时期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表达了女子对丈夫负心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悲惨命运,为学生成功塑造了当时社会中女子执着、痴情、坚毅的典型形象。而学生分析、明确这一形象的过程,就让他对作品的背景、内容、手法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就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一作品所蕴含的文学性。关于人物形象方面的文章还有很多,特别是一些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陈奂生进城》中的陈奂生等。而经过千百年岁月淘洗的经典文言名篇,在鉴赏层面应该有着比白话文名篇更为精彩的内容有待师生发掘。《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除了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丰满外,对话描写也十分突出,恰恰是其文学价值的集中体现,因而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学性也存在于话语之中,并进而承认文学文本与生活的深厚渊源。我们通过学习,去深入感受文学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学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比如读李密的《陈情表》,我们就要去感受语言文字中那种直切肺腑的深沉和凝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就要用心体悟古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却又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读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我们就要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古代英雄的慷慨豪迈;读杜甫的“三吏”“三别”,我们就要从字里行间咀嚼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诗人的良苦用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对古人的聪明睿知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等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等。只有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当中所包含的文学性的内容,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从而对语文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才会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同时,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通感等修辞。注意到作者在文章中营造的美:自然美、意境美、亲情美、语言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文学修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再如《林黛玉进贾府》,学生从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等这些方面去把握作品的文学性,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作品。

三、加强文学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