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7 17:46:14

古代文学知识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占的比重极大,同时也是社会建设与发展阶段保障人才供应的重要措施,充分保证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助力社会建设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是成人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逐渐了解与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体系、古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追求等,这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强化人才培养的水平,并有必要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用以助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实向前推进。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

课程思政指的是构建起全员、全程、全过程育人的形式,用以逐渐加强各种课程类型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程度,使其他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同步进行,从而逐渐在教育工作中形成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且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教育的最为根本任务,切实优化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实效性。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则可以全面提高教学所取得的成效,从而在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品质培养,令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以更加饱满的情绪状态面对各项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效率的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之中逐渐构建起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核心的创新性教学形式,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并且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的目标。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也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进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

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教育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关键性一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追求,使学生逐渐摆脱低级趣味,进而逐渐形成远大的理想抱负。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细致的思考与分析,积极引导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以课程思政的理念为核心构建起全新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高质量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1]。从本质上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一项创新性教育举措,同时也属于必要性的教育方法,通过课程思政的理念可以强化学生思想认知,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同时也能够有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之中,这对于教学工作效率以及水平的优化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范围之内构建起良性的教育循环,全方位优化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强化和教学流程与环节的衔接

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首要任务便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进行细致的思考以及分析,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阶段涉及哪些教学环节以及流程,随后综合考虑如何在各教学环节以及流程当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教育作用,更加优质地完成教学过程。一是保证知识衔接的流畅性:教师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当中的某一课程进行细致地分析与研究,剖析在课程当中所涉及的各处知识点,并且进行全面的统计汇总,研究在课程之中各个知识点的导入形式,确保各处知识点在教学阶段的衔接流畅性,从而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达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的效果。随后也需要将各种知识点整理成树状图展示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记忆效果,随后在每一处知识点的剖析与研究当中融入道德引导措施,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德育效果,切实优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二是细致规划与设计各课程环节:教师需要注重对课堂教学阶段的各个环节以及流程进行细致规划,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理念有效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当中[2]。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某一处知识点的教学过后带领学生剖析其所代表的价值内涵,之后采取相应的德育引导对策,这样便可以实现德育引导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教学的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切实优化《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实效性。

(二)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同步进行

为了全面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成效,确保《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并且实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融入,需要在教学期间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同步进行,从而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是注重塑造学生思维模式。首先教师需要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开展阶段积极塑造学生正确的学科思维模式,并且深刻记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所涉及的各处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学科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剖析与研究,这样有利于达到既定的教学成效,同时使学生形成良性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在持续不断的思考与分析之中提高道德认知以及思想水平,使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二是积极塑造学生品格。积极塑造学生品格同样也是有效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关键性举措,有利于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指导以及实效性。首先,教师需要充分注重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之中的每一处知识点教学,能够带领学生对于期中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剖析,研究知识点背后所代表的道德体系,这对于学生道德认知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以及道德认知,进而助力教学工作达到既定的预期。

(三)以古代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古代文学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在其中可以折射出古人的价值追求以及道德体系,因此便有必要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之中着重以古代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进而使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学生群体当中得到广泛的传承以及弘扬,同时也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高质量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标。一是注重对古代价值观念的剖析与学习:首先,需要带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进行剖析与研究,探讨古代文学知识背后所折射出的古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了解到我国传统价值体系,学习到其中的正确思想道德观念,随后便可以号召学生效仿古人,学习古人的价值追求,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育工作成效[3]。例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中所体现出的便是忠君爱国思想,教师对这一处知识点的教学也需要进行适当性地延伸以及深入解读,使这种忠君爱国思想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成效,达到对学生的良好思想引导效果。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当中包含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其属于我国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以及智慧,因此积极学习与弘扬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效果,从而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充分发挥作用,促使学生更加优质地完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过程[4]。例如:以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为周期开展一次学习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在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搜集与剖析古代文学知识的形式研究其背后所渗透出的价值体系以及道德追求,这样便可以在学校的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达到良好道德教育效果,使课程思政的理念有效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至关重要,有利于切实提升对学生的德育引导效果,使学生逐渐成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在毕业之后积极投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且能够扎根于基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罗美娟,曾鹏瑞.浅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156-157.

[2]刘小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学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J].酒城教育,2020,(1):16-20.

[3]姚晓娟,赵阳.新时代高师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创新与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9(3):180-183.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2

一、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现状分析

1.时代变迁与认识偏颇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方向迷失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膨胀,整个社会更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工具化。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大学校园,古代文学远不如经济、法律、新闻、公关、市场营销等课程来得实在。学生普遍认为多背几首唐诗宋词不如多考过几个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更能获取就业机会,所以,在古文学课上看外语书、背外语单词的大有人在,在下面看小说、杂志的也不乏其人。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文学可学可不学,更不愿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多数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就是语言。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这门课离现实太过遥远,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这恰恰是忽视了文学与语言的必然联系,忽视了文学是语言载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其实语言和文学是彼此关照的。尤其是古典文学,它不仅包含着文学意味,又不失中国古文明文化和经典语词。

2·教学时数的缩减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流于条框的阐释经过几轮的教改,一般院校的古代文学课均降到200课时左右,甚至更少。于是,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停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简单勾勒。教师讲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学史》,而与之配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则很少有时间顾及,即使对部分作品进行分析,也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很少有时间对具体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另外,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总是把结论性的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给学生,至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对作品进行更多的剖析和理解只会使已经很紧张的课时变得更加紧张。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课后很少关照古代文学,考试的时候,也只是提前几天苦背,在考场再一股脑地全部交给老师。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少数民族文学的缺失导致古代文学教学的单一性使用最多的文学史教材有四部:第一部是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964),这部文学史目前是受批评最厉害的一部教材。第二部是章培恒、骆玉明编撰的《中国文学史》(1996),但教材内容偏重“心理”或“人性”。第三部是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8),但疏误不少。第四部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9),这是一部现在使用较多的一部教材,包容性较强,吸收了大量较新的研究成果,但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拼合、观点重复和论证混乱等现象。该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另外,《中国文学史》从其涵盖的范围来看,应该是指整个中国(包括少数民族)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综合。而已使用过的四部教材无一例外的都只有汉族文学,对少数民族的文学很少提及。其实,少数民族并非没有艺术水平比较高的文学作品,比如《格萨尔王传》等等。中国文学多样性的特点除文体的多样性外,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民族的多样性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对文学史上所强调的主流文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以其特殊的民族风格和气质展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标准,丰富了华夏文学宝库。在教学中如果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教学,只能使课时更加紧张;如果不加入,少数民族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技巧以及所蕴含的民族个性就会悄然流逝。

二、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改设想

1.精泛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提升和历练的机会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提出: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最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但由于古文学创作的特殊的文言形式,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添置了一道不小的障碍。所以,古代文学课堂上的精讲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可由于课时等原因一味的精讲又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故教师在精讲时,不可意犹未尽地一篇接一篇地讲授,必须懂得给学生留有空间。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相对简单的篇目做泛读练习,学生在泛读中可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在精讲时也可以采取重点突破法,即中学讲过的内容大学从略,中学讲的浅的,大学延伸,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明晰。同时还需要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古代文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读和背。当然古文学教学中的读、背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强调“写”的训练。“写”有两种形式:第一,练习写古诗文;第二,练习写研究性的小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构思、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文创作的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些都应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2.利用合理的专题课和第二课堂活动辅助古文学教学精泛结合、读写结合是解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一个对策,但也有弊端,就是必然会扔掉一些内容。作为弥补可以设置一些专题课,使之成为必修课的深化和补充。文学史中的一些内容在必修课程中没时间讲,可以考虑开设专题选修课予以补充。同样作品选中的一些作品在必修课中无法完成讲析的,也可以考虑开设专题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使古代文学课程形成一个全面而理性的课程体系。同时为了辅助古代文学教学,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此增加和强化古文学知识。如在学生中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古代小说和戏曲的改编与演出等。在排练和改编过程中体会古诗词、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创作风格并体会其人文意境。还可以开办剪纸、书法、国画、篆刻等兴趣小组。剪纸、书法、国画、篆刻,这些都是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项目,充满着浓郁的中国气息,满载着东方神秘的文化特色。它们与古文学史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借助这些可以提升学生的古文化修养。

3.利用“兴趣迁移法”缩短古文学教学与现实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迁移”是指将原有的兴趣延伸或转移到某类事物上,进而对某类事物也产生兴趣的过程。古代文学特殊的时代特点造成了与当代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现象,利用“迁移”,达到提升兴趣的目的。首先,利用熟识的成语进行迁移。成语是现代汉语语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产生于古代文学的相关篇目,又依然存在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交际中。如:“投桃报李”语出《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现用来比喻彼此之间的赠送与回报。“浩然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后泛用以形容正大刚直的精神。“浩浩荡荡”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现代汉语中很多常用成语与古文学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可以作为纽带拉近古文学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而古文学的实用性也已不言自明。其次,利用古今对照法进行迁移。所谓古今对照法,就是在讲解古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之后,拿出使用相同技法完成的现当代名篇进行对照,让古今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学习古人艺术技巧的兴趣。也可以拿出两篇写作内容相同的诗文对比分析,体会古代名家的艺术魅力。第三,用古人体现情操和志向的诗文进行迁移。古人写诗作文或是体现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或是表现玉壶冰清的坚贞情操,或是弘扬贫贱不移的坚定志向,或是再现厚德载物的美好德行。在教学中,古文学教师就应借助作品有意识地揭示、发掘出历代诗文背后的民族精神、文化内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坚强意志以及面对逆境的的旷达心态和自强信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民俗法、文字演变法进行迁移等等。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国学素养;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具体策略

大学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时期,此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国学知识,找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之间的契合点,这才应该是大学生必须要具有的基本素养。在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开展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及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解读,在把握其精髓的同时,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获得更加持久的发展。下面将围绕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古代文学教学进行讨论。

1国学素养概述

国学素养,是指通过对大量国学经典的阅读与研习,在对国学经典有正确认知的同时,灵活运用其内容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通过长期以往的国学经典研习之后,学生能构建起良好的价值体系,并且自身的涵养、素养、品质等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简言之,国学素养折射到教育中,其实就是一种人格教育,以不断的修身养性来孕育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当代大学生基本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个性张扬较为张扬,再加上网络的不断普及,他们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必然会有些偏差,加强对其国学素养的培养,势必能让大学生在不断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吸收过程中,逐渐受到有效的熏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弘扬与传播。

2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2.1互相渗透。国学的深入学习极为重要,能将各学派思想进行完美的统一与融合,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之时,能在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解读,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史学习效果。而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有效解读,则能对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思想境界等进行了解,并感知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面貌。比如对于“欧阳修”这一人物,大多人数都会联想到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但其实他在政治、经学、农学、书法等方面也有较大的成就,并获得了后人的高度评价。2.2全面认识古代文学思想。大量调查数据发现,人们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之时,往往能保持客观公正的心态,梳理出合理的评价准则,但对国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常会有较多不同呼声出现,如国学缺乏清晰的界限、国学践踏了古代文学等,并且持这些论调的人数也比较多。如果以学术史视角来看,国学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概念,将与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的内容全部包含其中,对其内容的研究需将之放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中,进行纵向与纵向的深入全面研究。相信在此种国学素养教育背景下,必能使学生全面、系统的认识古代文学思想。

3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国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及精神,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国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下面将从国学素养培养视角着手,对其改革策略进行探索。3.1活用本校资源,制定德育纲要。新时期的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需在全面了解学生国学素养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指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一方面,要明确本校师资资源的优势,对其进行活用。课堂是高校开展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载体,需要合理的开设国学课程,基于学生的道德成长需求,将社会热点道德话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此外,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尽量不要用空洞语言来进行知识讲解,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相关教授、成功人士开展主题讲座;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在网络平台中开展专题讨论;参观历史古迹等。相信在此种主题极为鲜明的多元化活动之中,大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认知,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古代人物等进行了解,相信通过长期以往的努力,必能够达成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及思想境界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高校需根据大学生的实情制定有效的德育纲要,这样才能合理的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活动。对于每部经典文学作品而言,都是作者心血的重要体现,其中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人文知识、人文情怀等,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之后,对于社会、自然、人生、他人等会有全新的认识与透彻的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所具有的积极传播价值不言而喻。为此,作为高校相关领导者及教育者,需要对大学生的国学经典阅读进行有效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内外阅读,将古代文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及价值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3.2明确教学标准,优化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达成对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那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需根据专业发展需求,优化其教学内容及方法,这样才能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发挥其长处。当然,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教育者,需要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渗透育人内容。尤其是在每学期的初期,学校及相关老师需要以多种途径对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安排课时、学习篇目,将之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科融合的教学工作,将之与外国文学、现代汉语等进行融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融会贯通能力。3.3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第一,活用教学手段。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显著提高其教学效果,就需要对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与弊端进行了解,对其进行活用。如微课、多媒体、慕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其优势是能够将枯燥难懂的国学知识进行直观性的呈现,既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老师、同学进行有效互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更好的学有所获与学有所得。当然此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也存在其弊端,即过于依赖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再如情境教学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去理解国学知识,对其内涵及思想进行深入理解,但其弊端是如果创设情境不合理,便会出现单纯活跃课堂氛围的情况,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此,只有根据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规避性的运用教学手段,才能够显著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第二,优化教学流程。实际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及个性特征进行了解,以此来优化教学流程。针对教学导入环节,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喜好来设计有趣的导入,以便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针对课堂教学环节,需要营造探究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理解学习内容。针对教学总结环节,需引导学生总结与梳理,升华情感之时,感知古代文学学习的乐趣。第三,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古代文学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需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文学作品表演、辩论活动、创作活动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欣赏学习→自我陶醉→触类旁通过渡。此外,老师需要明确兴趣小组的学习价值,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及学习需求来参与到各种兴趣小组之中,这样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会受到更多的启发,而且还会感悟到更多的生活真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3.4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往高校中进行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常采取的是期末考试成绩这一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让学生得以持久的发展,并且此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难以将考核评价本身具有的激励作用发挥出来。为此,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评价内容,将多元化考核评价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能使学生从面向书本发展向面向生活发展过渡。

4总结

毋庸置疑,大学生即将要步入到社会,其国学素养如何,直接会影响将来在社会中发展的效果。为此,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国学素养的培养,除了从上述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体系几方面着手外,还需要构建高素质的教学队伍,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古代文学学习质量及国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侯智芳.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郑玲.基于应用型办学定位下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4(5).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4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主干核心课程,它一方面承担着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的庞大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能够正确全面地解读各阶段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能力的任务。但是由于受到“重知识而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未来教师岗位的职业需求,因此对该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

依据调查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原则,以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笔者制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通过综合分析问卷结果,笔者发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明显地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锻炼的教学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1.内容多课时少,无暇顾及能力锻炼。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庞大,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个部分,系统讲授从先秦至近代各个历史阶段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各种文学体裁的兴衰变异、各种流派风格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由于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代文学的授课学时受到了极大的压缩,目前每个学期每周安排三个学时,分四个学期讲授,共216个学时。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略讲文学史,压缩讲解分析文学作品的篇数,显然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目前的课程教学多数情况下依然采用“传授—接收”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习惯在课堂上唱着独角戏,神采飞扬地讲述着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交替,学生则是埋头做笔记,累得眼疼手酸。虽然这种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展现自己的学识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阅读和理解,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处于课堂的边缘位置,成为课堂的听众而不是课堂积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实践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这种学生缺少实践锻炼机会的授课模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大,参加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虽然中国古代文学是专业核心课程,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文化、各种思潮观念的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大,不大情愿参加实践锻炼。一方面与古代文学用文言写作有关,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阅读、赏析、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尽管能读、能背、能翻译,但却很难对作品做深入的剖析,久而久之就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课程的价值认同,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与现实社会和生活距离太远,无法很快地转化为既得利益,因此视之为鸡肋,苦不堪言。

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环节,笔者以文法学院2014级、2015级汉语言文学班为试点班级,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任何成功的实践都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实践教改也不例外,主要有以下两个理论指导: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士认知学领域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杜威和维果茨基等人予以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并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强调学习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而教学则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强调通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主张特别适用于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实践教改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2.新课改理念

新课改是新课程改革的简称,是指由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于2001开始启动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课程目标方面,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课程实施方面,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合作探究。新课改理念提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张,再次印证了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展实践教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原则

1.以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为导向开展课内课外实践活动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重点培养服务基础教育,能够胜任语文教学的未来语文教师,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必须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未来语文教学所需的职业实践能力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价鉴赏能力、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等职业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胜任语言教学的合格人才。

2.做到课内与课外实践的有效互补

课内和课外实践的教学方式各有优势和劣势。课内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都比较明确,重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对某一重要文学现象或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以及准确把握文本的现场演绎能力和登台授课能力,由于上课地点、班级总人数、实践学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不能为每位同学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而课外实践活动大多以竞赛的方式开展,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们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加,完全没有课内实践诸多因素的限制。这样一方面检验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成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锻炼了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统筹把握能力、融会贯通能力、举一反三能力等,从而成为课内实践活动的有效补充。总之,课内和课外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发挥优势、取长补短。

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课内实践活动

课内实践活动,主要在教室课堂上进行,根据专业特点有计划地设置实践环节,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习热情,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转化为职业实践能力。1.课前对于上一次所学章节内容重要知识点及诗文辞赋名篇名句的背诵阐释。每位同学都必须参加,平均有五次机会,每次机会回答正确者得2分,五次共计10分,计入课程平时成绩,也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刚开始同学们可能有抵触情结,但随着课程内容的进展,课堂氛围的活跃,同学们逐渐适应了提问环节,从之前的羞涩观望转为积极踊跃,一方面在无形中积累了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另外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迈出了成为优秀教师的第一步。2.针对重要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开展专题讨论实践活动。如在讲述先秦文学时,把儒家代表作《论语》作为样本,开展专题讨论活动。根据《论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修养篇、教育篇、处世篇、仁德篇等六个方面,把同学们相应分为六组,每一组负责整理收集某一方面的内容,最后交叉组合形成讨论组,以求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论语》的重要内涵和价值。另外还有关于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讨论、李白杜甫诗歌创作成就的讨论等。

3.围绕古诗文作品中的重要篇目和典故,开展人文演绎情景故事的表演式实践活动。

如在讲述《史记》时,要求学生对《鸿门宴》这一重要事件进行人文演绎。学生根据小组内的情况,确定人员分工和角色分配,然后创作适合于舞台表演的演绎剧本,通过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来诠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写作剧本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深入挖掘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展示了学生对作品的表现能力。另外还有蹇叔哭师、弦高犒师、完璧归赵、孔子与公西华侍坐等。

4.针对中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古诗文作品,开展教学设计实践和现场授课实践活动。

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每5人为一组,每组学生在入选的古诗文作品中选择合适的篇目,齐心协力,认真设计教案,精心制作ppt课件,随后由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登台现场示范授课,要求用10至15分钟的时间,做到表达流利、逻辑清晰。通过现场授课环节,全面检验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以后胜任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二)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内实践活动的外延和有效补充,主要是根据专业特点和未来教师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各种实践能力综合展示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全面提升。

1.古代诗文名篇的朗诵活动

由学院语言文学教研室和团总支联合举办诗文名篇朗诵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深刻体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演绎能力。

2.中华好诗词竞赛活动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人生经历的结晶和各种思想情感的凝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举办中华好诗词竞赛活动,一方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古诗词才华、验证古诗词积累量的平台,便于同学们真正地把知识转变为临场应变的能力,对于以后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大有裨益。

3.汉字文化大赛活动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古文方面的优势,在一些较为生僻的典故、成语上验证自己的能力,真正将古诗文作品中较为枯燥的知识转化为融会贯通的能力。

4.人文知识竞赛

人文知识竞赛中有60%以上的内容是古代文学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竞赛,既检验了知识储备量,又增强了文史哲一体化意识,提高了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5.微课制作大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微课制作大赛,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布局,要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完成课件到视频制作的质的飞跃,同时这也是顺应课堂发展新趋势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理实一体化的完美展现。

总之,在经历为时两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后,中国古代文学课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已经被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新型授课模式所取代。通过课内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为之后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坚实根基。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我们只是踏出了实践教改的第一步,要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成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2]王旅,余扬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学科教育,2001(7).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5

大多数师生称其为“古代文学”课,从形式上省略了“史”字,从而在内容上也忽略了“史”的教与学。这种普遍存在的意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讲述艺术成为主要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文学史的肢解,使学生窥一斑而难见全豹。强调识记、理解、表述和分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固然是一项重要手段,但还不足以替代整个课程的内涵。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古代文学史”课程中“史”的分量,使之真正成为文学史课,而非单纯的古代文学知识的罗列。史学家梁启超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然则凡属史的范围之事实,其必于横的方面最少亦与他事实有若干之联系关系,于纵的方面最少亦为前事实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历史的横断面上与当时的政治事件、经济政策、文化背景甚至社会动乱、民生疾苦都多多少少存在某种联系。在历史的纵向面上,每一种文学现象总与前前后后的历史时期有所关联。讲授古代文学史课,就不能忽略这些因素。反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了“史”的性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简明叙述基础知识,着重分析,加强各个知识环节中的规律探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思考人类社会、把握社会实践的能力。那么怎样做到借鉴“史”的教学思路呢?又怎样在文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这里以唐代文学史教学为例略作说明。

一、注重文学史的整体性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古代文学史课的教学内容即是中国整个历史时期中的文学状况。教学过程就要以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为全局,将各章节的具体知识纳入到全局范围中予以考察。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批评等内容都包括在内,组成了一个研究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文学的演变,试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把文学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授课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授课类型。例如,唐初五七言律诗的定型问题,就要从先秦时期的五七言诗句讲起,到两汉时的五七言民谣、文人诗,直到沈宋在其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可以举出相应的诗篇进行微观分析。再如讲述歌行体这一在唐诗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概念时,就必须明确歌行是一种开放性、流动性很强的文体,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受其他诗体的影响。

歌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行”为主的汉代歌行;以“篇”为主的魏晋乐府;“歌”、“行”并称的陈隋歌行以及唐代乐府七言歌行。由于历代文人在字法、句式、篇章结构以及声律方面不断丰富创新,歌行的体调在初盛唐发展到了极致。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引导学生贯穿起不同时代的零散知识,并由此深入接触了诗歌特性、语言规律等深层次的问题。以整体观的文学史教学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文学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以宏观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学史中的问题。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6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撰写小论文;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部分高校国际教育专业和新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此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浩若烟海的文学遗产,时间跨度极长,作品极为丰富,因而所需课时相对较多。此课程除了传授文学史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承担着提升学生文学鉴赏和写作等方面能力的任务。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开设了更具实用性的课程,大幅度压缩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课时数,这使得原本就略显紧张的课时更是捉襟见肘。学生受公务员考试、考研(非古代文学专业)影响,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这非常不利于他们正常的学习。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不高,原有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可以说,当前的教学现状,难以满足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教高函〔2018〕8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打造成有难度和挑战度的“金课”,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个转身都有可能留给学生美好的记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对文学研究方法的研习,需要研读教师的科研论著,也需要课堂教育的体知”[1]。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学生,尽可能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取得进步。(一)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置问题,分类评价。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就必须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不同性格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评价策略,以期所有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对那些大胆、勇于表现自我的学生,应多提问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对其回答应在赞赏的同时客观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这类学生进步。对内向、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的学生,教师最初提问应以较易回答的简单问题为主,对其回答应以鼓励为主,使其增强信心,更愿意主动去学习。当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并尽可能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空前高涨。(二)挖掘传统文化精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浩若烟海的文学、文化遗产。继承其精华,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而且,因为“文学作品在描写、抒情、个性化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相关文化内涵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细致、鲜活的显现”[2],所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体认传统文化”[2],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来进行文化传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也是对在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重要指示的积极响应。作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尽力挖掘出课程中蕴藏的文化精华,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和强国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资源非常丰富。许多优秀作家,一生艰辛、坎坷,却始终具有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始终不忘对国家的忠诚、对民众的眷念。讲解相关内容时,教师除了围绕抒情性、表述方式、文体特征、个性化等概念进行文本阐释外,更应该突出表现其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讲解屈原《离骚》诗篇时,就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事迹,让学生深入理解屈原作品中的爱国情怀。讲解杜甫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对杜甫的生平遭际做深入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欣赏的杜甫诗歌。课堂上,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这些诗句的理由,再进行补充、总结。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上课时的发言就比较生动、精彩。学习白居易诗歌时,强调了白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关怀;讲解苏轼章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苏轼乐观旷达的精神。实践证明,通过积极主动地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个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三)用富有新意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随着信息交流日益变得迅捷、方便,大学生更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思维活跃,更喜欢新奇、生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教学时,应尽可能考虑到这一点。这样,教师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其学习主体地位的被尊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时,除了运用文字外,教师还要尽可能运用其他元素来刺激学生感官,提升其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在课堂上使用的幻灯片中插入一定数量的精美图片、音频资料,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精选中国大学MOOC网或者超星视频上一些名师授课的精彩片段给学生播放,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在讲解《离骚》《长恨歌》时,播放了相关的诗歌朗诵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优美的画面、悠扬而悲怆的音乐吸引,都情不自禁地盯着屏幕看,很自然地跟着吟诵。学生在感受深沉诗境的基础上,也记住了诗篇中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另外,为学生提供一些形象性的知识信息,例如用多媒体播放作家画像、作品的重要版本图片等,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重视古诗词吟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吟诵诗歌对于理解诗歌含义和思想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叶嘉莹先生曾言:吟诵诗歌“能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与自己读诗时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令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不息”[3]。吟诵诗歌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诗词的经典诵读视频,如乔榛和丁建华朗诵的《长恨歌》、方明朗诵的《蜀道难》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更好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当然,教师也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诵方法和技巧,如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低沉一些,仄声字要读得相对短一些、响亮一些;五七言近体诗句子的节奏应该是“2-2-1”“2-1-2”“2-2-2-1”“2-2-1-2”;词的朗诵,也要注意格律和平仄要求。另外,诗词在吟诵前也要特别注意理解诗词内容,确定情感基调。(五)介绍学术新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学术新信息、新动态,使教学始终贴近学术前沿,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课堂上最能够吸引学生的,往往是教材之外的一些内容,特别是与课本内容同中有别的学术新动态。当然,给学生作相关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尽量找权威期刊上的合理观点,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为学生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做一些启蒙工作。

二、优化教学策略,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利用微课、慕课等技术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微课、慕课等技术形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与互动”[4]。在教学中适当使用微课、慕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文学史中关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产生、作品基本思想等方面的知识,相对于具体作品而言,因为没有过多可以讨论的内容,所以对学生来说往往枯燥、缺乏吸引力,课堂上讲解也往往耗时多,效果却不佳。对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同时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或者指定给学生看的慕课。由于微课课时较短,且微课、慕课中往往有精美图片和优美、有趣的音频,观看形式自由,因此更能吸引学生兴趣。教师制作的微课中,一定要给学生留有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是简单的知识性问题,如:“《屈原》的作品都有哪些?《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还是李商隐?”也可以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如:“《诗经》中的诗,在当时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以其独特的感染力来教化士民,试以一首诗为例来说说这个特点。后世哪些诗人的诗也特别注重教化?试举一二例。”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对古代诗歌所具有的文化功能有更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用微课等技术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也更利于课堂上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此种预习,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精心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为了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必须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引导性和延展性的问题,如:“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长恨歌》是怎样把抒情、写景和叙事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可能有爱情说、讽谕说、双重主题说等回答,只要是言之有理的回答,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助于体现作家主要艺术特色和作品主旨的情节,教师也应该提醒学生留意,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意。例如,在讲授《儒林外史》中周进贡院痛哭撞号板的可笑场面后,教师可提问:“周进在贡院里面为何要痛哭着用头去撞号板?周进的行为是否只是让读者感到可笑?你能否从中看到作者讽刺艺术的特色?”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这瞬间的可笑也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而这也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能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作者敏锐地把人物的瞬间行为与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巧妙结合在了一起,使讽刺具有巨大的文化容量和社会意义。通过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较好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课堂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设置的问题要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问时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感受。

四、通过课堂讨论和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高校“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而课堂讨论、表演情景剧、撰写小论文等活动,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一)通过讨论和表演情景剧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5],有很好的效果。讨论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即将讨论话题做好充分准备,要求学生深入阅读相关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并把主要材料有条理地写出来。课堂上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表述时语言要准确、流畅,有理有据。适当的讨论,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相关文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讨论的问题最好有一定开放性。例如,让学生探讨曹丕、曹植的文学成就,孰高孰低;让学生思考:白居易新乐府诗歌的价值到底如何,这类诗歌在当时是否产生了广泛影响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在做了充分准备后进行讨论。实践证明,安排一定的讨论课程,有利于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景剧的表演,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认识《史记》场面描写的精彩和人物刻画的精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情节。让学生在熟读相关文字的基础上,绘声绘色地表演,教师用手机拍摄后,在课堂上选取精彩片段大家共同赏鉴。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学史相关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以后考公务员和考研的面试都很有帮助,学生因此也更愿意学习此课程。(二)通过写小论文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和古典诗词的写作。1.小论文的写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两三篇小论文。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让学生结合作家生平遭遇、所处时代背景、文化思潮、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论证。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认识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途径和规则,逐步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学术规范。这也有助于学生接触和了解学术前沿状况。除了布置两三篇小论文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写小论文,写精品小论文。对极少数佳作,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修改后,可以鼓励他们尝试投稿。刊发论文的期刊即使级别不高,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对其日后走上学术道路会有帮助。2.古典诗词的尝试写作。古典诗词写作,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中国古典诗词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雅正品格,具有音乐、语言、意境等多种美质,只有通过创作,才能对其精神、品格、美感有更深刻更精微的体会。现在国内不少高校,早已经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就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诗词格律与写作”课程。已经举办多年的山西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其中就包括格律诗命题创作这一重要环节,评委会从格律、意境、风格等方面对选手作品进行点评。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时,也让学生严守格律要求,取法经典,让学生把诵读与习作相结合,循序渐进,最终写出内容与形式兼具的佳作。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授此课程,必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要想让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文化视野得到广泛开拓,获得更多进步,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必须想尽办法吸收各种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永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功力与性情[J].教育文化论坛,2019(3).

[2]过常宝.古代文学教学要维系文化传统[J].中国大学教学,2019(4).

[3]王群.中华朗诵(4)[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37.

[4]陈婵娟.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评《中国古代文学教程》[J].新闻爱好者,2019(9).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7

【关键词】国学素养;古代文学教学;培养策略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的转变。高等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前沿阵地,在开展教学改革中,也要积极迎合市场需求,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文学和国学素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渗透国学素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素质,提升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具有正确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因此,高校要将国学素养培养融入到古代文学教学中,发挥其育人价值和育人优势。

一、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互相渗透

国学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其中渗透的不仅是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知识,更是各种思维观念、道德理念和价值信仰的碰撞与融合,是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和学派的文化印记。在开展国学学习中,需要借助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有效解读和深入研究,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相辅相成

通过解读古代文学作品,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思想境界、创作心境等内容,感受蕴含在作品中的政治面貌、人文思想以及人生哲学。例如在认识“欧阳修”这位文学大家时,通过阅读其文学作品,能够了解其代表的思想,并且以文学作品为载体,了解欧阳修在书法、农学、经济学以及政治方面的成就,进而对人物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评价。因此,古代文学和国学素养之间属于相辅相成关系。

(三)全面认识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评价和审视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可以通过公正客观的心态,对一个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和判断。但是在面对国学时,却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将国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界限划分得特别清楚。从学术角度对古代文学和国学进行分析,国学概念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不仅包含了古代文学作品,还涉及大量的学派、思想和观念,在研究国学中,不能仅仅针对文学作品本身,还要结合其文化环境、历史背景,开展纵向与横向的深入分析。只有通过对国学的深入分析,才能促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国学,并且加深对古代文学的认知。

二、基于国学素养培养的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讨

(一)灵活选择教学手段,摆脱“填鸭式”教学

在开展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往固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国学素养。首先,应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各个学科中获得广泛应用,并且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文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故事情境,作者通过情境描述传递思想和情感,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基于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结合诗文的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作品内涵,进而完成国学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将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融入到情境中,促使情境更具教学价值。其次,引入多媒体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其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存在本质区别,可以将知识鲜活、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基于古代文学的特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例如将作家的生平经历,以动画的形式展示,能够促使课堂更加生动鲜活,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长期的学习后会形成一定的国学素养。最后,应用微课。微课作为一种当前最为流行的教学手段,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学性以及互动性,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应用微课资源中,要发挥其师生互动方面的优势,将国学素养融入到古代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作品的详尽解读,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二)组织多样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略显枯燥,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国学素养培养角度下,教师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在各种活动中形成一定的国学素养。教学活动包括文学讲坛、创作活动、辩论活动、作品表演等,促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主动欣赏转变。因此,高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积极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文学讲坛。高校可邀请国学大家或者优秀古代文学教师,来校举办文学讲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迎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需求,明确文化讲坛的主题,融入社会焦点话题,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例如针对现代社会道德现状,可邀请国学大家以其为主题,以古代文学作品为载体,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起到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高校要定期举办文学讲坛,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校园活动,在校园中创设浓郁的国学氛围,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国学素养。创作活动。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环境下,对古代文学缺乏了解,文学创作能力更是较为缺失,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院校可组织开展古代文学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在长期的训练中积累一定的国学素养。例如院校可设置“校园文言文短小说”比赛,组织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尝试创作短小说。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院校可设置奖项激励学生。辩论活动。国学是一个繁杂的概念,其中不仅涉及文学知识,更是包含了大量的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精华和宝藏。教师可在课堂中举办各种形式的辩论活动,通过辩论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国学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以“无为而治”和“有为而治”的关系作为命题,组织学生开展自由辩论,教师要做好辩论中的秩序维护,为学生创设有序的辩论氛围。作品表演。很多古代文学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和故事性,教师可利用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表演,鼓励学生自由组建小组,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研读,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编排文学作品舞台剧,通过作品表演能够促使学生对作品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形成一定的国学素养。

(三)以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学习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多元的文体、生动的人物以及丰富的词汇,文化特征呈现多元化,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取其中的精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为载体,加强古代文学学习,促使学生获得国学素养的发展。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活跃在大学校园中的重要群体,其以学生为主体,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校园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和价值,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将古代文学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鼓励学生社团开展“校园古代文学作品研读”,组织文学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研讨和分析中国古代的文学著作,进而提升古代文学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和辐射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地方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特色,并且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体系,院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主题活动。例如与当地的人文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组织学生深入到博物馆中对当地的古代人文特色进行考察分析,结合当地的古代文学作品,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学生能够加深对当地文化特色的理解,并且形成一定的判断意识和思维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国学素养的提升。

(四)运用当代意识解读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其中融入了优秀的文化和观念,并且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时代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当代意识和思维,尝试解读作品,缩短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认知距离,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针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在解读作品中,如果按照古代思维,会理解为苏轼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出现的思想矛盾。在学生研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当代思维进行分析,例如在“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中,体现了苏轼面对明月而产生的一种情怀,包含了他的人生哲理和人生观念,认为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很多悲欢离合。结合当代意识解读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并且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人生感悟和理解。在学生解读作品中,由于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理解能力、思维意识和人生观念存在差异,解读的角度也存在些许不同,教师不能干涉学生的解读角度,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求异思维,对作品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在长期的解读和研究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国学素养。

(五)调整优化考核体系

在当前的古代文学考核中,主要以考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衡量,但是这种固化的考核模式,难以对学生的国学素养进行合理评价,影响国学素养教育成效。因此,针对这一情况,高校要对考核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将国学素养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和内容,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提升国学素养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地位。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对国学素养的重视程度,进而在学习中主动提升和丰富自身的国学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将国学素养教育融入其中,通过长期、系统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国学素养,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度研读,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龚红林,王兆鹏,朱向红,等.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5):67-71,91.

[2]张晓庆.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分析——评《中国古代文学史(全三卷)》[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24.

[3]潘殊闲.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25(4):93-96.

[4]张亚军.试论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为中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98-101.

[5]郗韬.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为中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21(1):41-43.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古代文学;应用策略

灿烂的古代文学积淀了众多历史文人的智慧结晶,对后人的教育意义很重大。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古代文学课程旨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引领学生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逐渐强调自己对知识系统化的掌握和应用。而在现代教育背景的大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拉近了期望与现实的差异,其通过特殊教育形式满足了学生追求教育自由化这一大需求,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作用下其作为解决教学矛盾的工具,能够使成人高校学生适应现存社会生产关系,在新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具有正确的意识形态,使得学生产生预期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思潮,推动古代文学教师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深化对教育的认识,教师有意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无形中得以提升。下文将主要针对开放教育古代文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探讨。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物。科技不断发展,一些人的思想意识发生极大的改变,专家开始致力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经过不懈努力新型教育技术问世,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对教师行为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问世将教学现代化口号落实到实处,其能够真正优化教育内部结构中不合理的因素,有效消除了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避免其对个体和社会产生消极阻碍影响。现代教学技术由原有的文字教学转向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推动资源共享,弥补了教师教学不足。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其以图像视频的方式出现,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结构体系。另外,此技术能够为教师系统的教学提供可能,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满足现今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的各项要求,其引发了教育结构的变化,教学内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变化而变化。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知识形态,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简单化。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系统的观点,为教师提供前进的方向,其与教学紧密-相关,能够延伸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应用教学资源,其能够优化教学配置,在信息技术的中介作用下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得以优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武装下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精选教学内容,能够加快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度。现代教育技术消除原有教学模式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不符的这一主要矛盾,技术与教育完美结合,有效提升了知识传播速度与速率。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可行性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中的应用提供可能。现代教育技术下教育工作的能够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选择,紧抓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这几大关键技术带给学生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有效保证了学生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和思维的敏捷性这些特征,这正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所需要的,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教学资源管理带给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这与传统教学相比效果更佳。素质教育下推崇个性化教学,教师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注重资源整合,大大满足了个体本能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给予学生发挥个人力量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化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参与感较强,能够大大提高古代文学课堂效率。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是对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一种丰富。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学教学的最大意义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承。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与现代融合,借助该项技术能够让中华历史几千年的精华彰显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在其作用下能够让古代文学仍然散发着绚丽的光芒。在辨证眼光下中国古代文化得以长久发展,在探索的过程中不忘创新,古代文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助力下呈现新的规格与质量,重现古代文化魅力。

三、当前电大开放教育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状况

1.电大开放教育特点。电大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基本特征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取消和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和障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电大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当前开放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是网络教育和面授辅导相结合,即线上和线下教学相配合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针对成人学生的最重要的手段。由于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学生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就可以获取知识,在网络中就可以实现师生准分离状态的实时教学,对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以及对教师进行提问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面授教学是网络教学的辅助手段,学习时间相对网络教学来说少,但是却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面授课上,可以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开放大学不同于普通高校,开放教育教学理念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开放性要求教学模式要以互联网为中心,使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加效率化,从而满足日益提高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教学效果,满足新时代开放教育的新要求。2.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现状。电大开放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学员在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下,通过多媒体及信息传输技术实现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仍然依赖于教师、教室以及面授辅导课,只是被动的听课、被动的记笔记、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形考作业,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仍然依赖于文字教材,对于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如音像教材、课件、直播课堂用的很少。结合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特殊性,身兼多重角色,工学矛盾突出,没有足够时间参与面授辅导,从而出现不佳的学习成果,知识获得率和学习有效性得不到保证。3.电大开放教育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是普通高校文科的一门课程,也是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回顾历史,发现在一个世纪以来,古代文学教育经历了设立、废弃再到重回课堂的颠覆性变化,不同表现方式展示出不同阶段人们对其的重视性。文学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培养综合性能力的优秀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学教育中文化知识领域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对于已经为人师表的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的学生们来说学习知识、深造自己、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都是很有益处的。然而由于沿革古代文学教学的方式,影响了电大开放教育古代文学课堂,出现了生硬古板的教学现象,并给文学教学的教育增添了压力。因此要想重振古代文学教育,提高其在专业课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学生们对其重视性,不仅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氛围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结合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特点,自觉地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联系当代社会与文化,更新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古代文学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教师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古代文学教学以传统内容为核心,其较为枯燥难懂。教师没有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组织古代文学课程内容,再加上一些教师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会破坏古代文韵味、会打破古代文学这一课程的严肃性与经典性,认为坚持使用老师教学手段才是正道。在其迂腐的思想下难以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然而仅凭借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输无限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导致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频率上,教师采用传统说教陶醉在美文之中,但是学生的思绪已经飘散,难以与教师一同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大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策略

1.计算机辅助面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以面授为辅的特点,面授教师应当用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到计算机技术能够辅助教师教学、能够弥补教师的不足。在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充分中利用和规划好有限的面授时间,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以计算机为辅助,掌握人际互动系统,拉进古代文学中历代文人墨客、文学创作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推动学生探究实践学习。教师可以利用音视频和动画设计来配合自身教学,真正实现由原有静态化教学转向动态化教学,让仅有的一期一次的面授成功的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后期的远程教育学习之中。计算机具有教学资源收集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素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多项功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这种多模态教学方式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学生变得愿意跟进教师的教学进程。计算机辅助下容易出现过度娱乐化现象,因此教师应当把握事物的主次关系,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项辅助工具,其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功能的同时加以口头描述,扮演学生学习引路人这一重要角色。2.国开学习平台上交互式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开启新的学习模式,中国古代文学学习走出课堂,走上网络,在开放、超时空的国开学习平台上学生进行网络知识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够进一步的发展深化,身在一个交互式教学空间中学生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在此环境中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能够有效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观看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学生在国开学习平台上和教师进行互动式学习、探究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意见和评论进行有效地点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知识能力获得理想的发展与进步。3.加强多媒体教材建设,为学习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电大开放教育的模式是远程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是在远程教育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和学习支持服务的体系下,通过多媒体及信息传输技术实现的。多媒体学习就是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一套适合成人自学特点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多媒体教材,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可靠的物质保证。作为古代文学教师,应在如何提高多媒体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上进行筹划,做一个覆盖整门课程知识结构的系统化的设计。让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让教师利用黑板、粉笔、依据教科书在教室里教学的模式逐渐被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所取代,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灵活的安排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媒体和学习手段,转变传统的以学校、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的角色从教转到导上。

五、结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下信息传播已经打破了原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教师应当及时顺应这一趋势,摆脱原有认知障碍,巧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自身教育体系变得更加新颖与完善,在各项技术的助力下学生开启心路旅程,具有良好的网络和课堂的双重体验,在兴趣这一原动力作用下学生能力得到快速发展,能够及时抓住古代文学本质属性与特点。

参考文献:

[1]王颖.现代教育技术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9

1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即在于“通过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命运有一种担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一分子对于全人类的责任”[2]。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层级推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推崇个性和个人价值,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日益淡化,存在着一种忽视精神力量的物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在物欲横流的喧嚣社会中,传统民族精神的回归尤为可贵。强烈的道德意识及责任感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从有记载的中国历史开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先人思想行为的核心。例如,屈原为实现美政理想,“虽体解吾犹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李白在61岁尚且主动请缨杀敌,为国效力;以婉约风格著称的女词人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后,写下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怆之句;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在病重之际还在不断地告诫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在66岁高龄时仍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文天祥被俘后虽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律;林则徐贬谪伊犁时,常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秋瑾在留学途中写下“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面对近代中国备受西方列强凌辱的社会现实,梁启超满怀豪情写下《少年中国说》,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等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讲述先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和震撼其思想,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其树立起“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2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已在《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一文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人文教育是育人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即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和情操。然而,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构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不当行为的屡屡出现,反映出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的缺失。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内容和特点,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对古代士人理想道德影响深远的“四书五经”,其中不乏古人对人格修养的记述。例如,《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君子的基本要求;《中庸》载“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要求君子具有修身、事亲的美德;《论语》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主张君子应取物有道;《礼记》载“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明确指出完善个人道德修养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基本途径;等等。除此之外,古人还通过自律内省作为传统的道德修养方式来实现理想人格,形成道德自律,以期最终成为“君子”。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成长无一不与自我道德的完善密切相关。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古代杰出人士的理想人格教育,使之成为大学生的道德典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内省与自律意识。

3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能力

德国哲学家希勒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诗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有自然状态中产生。”[3]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欲膨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横行,审美或美作为不实用的存在受到冷落,在观照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在审美体验中把美的特性遮蔽起来,偏重感官性与审美盲目性。面对当代大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能力的缺失,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失为一个寻回美的好举措。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艺术形式,决定了古代文学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古代文学在创作中多追求一种含蓄蕴藉之美,这种表现方式要求阅读者只有穿越时空,从作者的生活时代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才可真正欣赏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例如,《锦瑟》不仅是诗人李商隐最为著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文学作品的文本与内涵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等关系,读者需要对文本反复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咀嚼作者用词行文的深意,进而体认作品中凝结的深厚情感。

(2)古代文学是五千年民族文化的精髓,其中凝结着先人的审美感受与认知,是中国古代审美发展的艺术再现。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种不同的意象,又以月为主体,使得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等诸多意象,在月光的照耀下,组成了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一生仅存留两首诗的张若虚,因这一首诗,被王闿运喻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富有美感艺术形式,学生可提高审美鉴赏水平,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吸收知识内涵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对待人生挫折

古代文学知识范文篇1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其产生的各个时代,始终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本来就是活性地存在于各自的朝代的。相当部分的文学体裁和作品原本是活性地存在于生活中、舞台上的,与现实生活舞台,以及歌、舞、戏剧等艺术舞台表演密不可分,很多体裁本身就存在于生活舞台中,强烈地体现着它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中国古代文学诗性系统的文体始终与音乐、舞蹈、日常运用等密不可分,体现着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诗、乐、舞三位一体,本来也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广泛存在的文艺现象。《诗经》的三大类作品《风》《雅》《颂》既是作品的产生地域、作者群体和内容题材、使用功能的分类,也是音乐体裁、风格、使用功能的分类,其中的国风和大部分小雅来源于民间,大多数是用于歌唱、演奏,或者作为舞蹈的配曲。大雅作为朝堂之乐,也多与音乐、舞蹈、政治功能有关;三颂作为庙堂之音,更是离不开音乐,离不开宗庙祭祀的实用功能,而以活性特点实时传播于世间,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而且各有其实用价值。《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而《墨子•公孟第四十八》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2]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3]而楚辞起源于民间,与楚地流行民谣息息相关。也有其实践性的活性特点和实用功能。《离骚》《九章》还带有音乐的痕迹。而《九歌》根据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王逸:《楚辞章句》)[4]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以及孔子说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5]这些足见《诗经》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先秦政治、外交场合流行的“赋诗”言志的习惯,还有《雅》《颂》在朝堂和庙堂的实用特点,以及统治者采集或者创作《风》《雅》《颂》,以探查民情民意,都说明《诗经》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可见楚辞和诗经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是一致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性文体的两大源头,此后的中国诗体文学始终与乐舞关系密切,始终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以及魏晋诗人的拟乐府,干脆在体裁的名称上就标明与音乐的关系。既然离不开音乐,那就要歌唱,所以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诗都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汉书•艺文志》对乐府采集目的的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6]可知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的特质。唐诗相当部分是可以唱和作为舞蹈的伴奏音乐的。“旗亭赌胜”(也叫“旗亭画壁”)[7]故事中,梨园弟子歌唱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诗作,就是唐诗与艺术结合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最好例证。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唱本习惯叫《阳关曲》或《渭城曲》,或者《阳关三叠》,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流行金曲。词在唐代产生于民间时,就是用于歌唱的,当然也可以用于伴舞、演奏。“曲子词”的名称明确地标识着它的原初态的音乐性特质。词是伴随着隋唐以来燕乐的流行而产生的,没有燕乐也就没有词。词的创作,叫做“填词”,或者“倚声填词”,就是依据各词牌所固有的乐曲去填写唱词。所以,词家也叫“倚声家”。直至发展到宋词,仍然多是用于演唱、演奏、伴舞的。所以,姜夔身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和大词家的双重身份,也就不奇怪了。而他和其他词家不同的是,他能够“自度曲”,即作曲。可见词的音乐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极强。往后的元散曲、明清民歌等等,原本就是可以用于歌唱、演奏的。唐代的“俗讲”和“变文”本是用于宣传佛经教义的,又说又唱,音乐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极强。传统戏曲剧目大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没有话剧,都是类似于西方歌剧的戏曲,都是必须演唱着表演的,音乐的成分比重很大。可见古代戏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中国古典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看做生活的实录,哪怕是志怪小说,像《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在序里都说,要以他记录的所谓事实,来“发明神道之不诬”:“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陷也”[8]。可见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实用性。中国古典小说在话本时代,以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那是直接面对听众的表演,实践性极强。中国古典散文中的书信、奏疏、序跋、赠序、游说辩论之文、日记、哀诔之作等等也是具备浓重的实践性、实用性色彩的。李斯的《谏逐客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晁错《论贵粟疏》、贾谊《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辛弃疾的《美芹十论》等等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至于诗词的用于纪实、托请、唱和、赠答,甚至代替书信的功能,则其实用性、实践性的色彩是始终一致的。

二、古代文学类课程基于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的教改

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如一的特质,而今天的古代文学类课程,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赏析、大学语文的古代文学作品部分等课程,往往忽略中国古代文学原初态的活性特质,仅仅把作品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使得古代文学的原初态特征越来越远去,青年学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定位于古代文学知识的习得,一定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其中的知识的习得的定位排在首位,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由此,带来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几乎是单向度的满堂灌式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参与动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很少。这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特质的理解。而且,仅仅把中国古代文学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有悖于古代文学活性的特质,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古代文学教学目标、尤其是培养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标的实现。因此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诵、唱、演引入课程实训环节,体现其原初态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回归古代文学原初态、激发兴趣促进学习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在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坚持实践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诵、唱、演”的立体化实训的新教学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国内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少有学校自觉地把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于2008年3月27日,特别颁布了《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于2008年7月24日也颁布了《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厅〔2008〕1号)。此后,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颁发了相应的文件。《纲要》出台后的数年,多部委联合举办了系列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高校也举办了年度化的类似活动。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根据《纲要》和相关部委精神,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这样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做法,也符合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