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2 08:22:18

公共经济管理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1

1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1.1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公共经济管理工作就是通过公共经济主体对国家整个公共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但由于不同的人们对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理解的意义不同,其解释的差别过大,导致内涵存在不同的表达和认知。例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认为公共经济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公共经济相关部门所从事的活动以及组织活动的手段、预测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其他成果、评价如何选择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政策以及如何解释工作的政治程序等。国内的相关学者对公共经济管理工作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黄恒学认为公共部门与公共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三种关系:首先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其次是公共部门进行相关活动的过程和存在的要素,最后是公共部门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工作等。以上不同的说法都具有一定道理,但公共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必须要加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并有效实施相关政策才能够充分发挥相关作用,使经济建设工作持续稳定运行。1.2公共经济管理工作功能。公共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多种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四点:(1)公共经济管理工作是实现公共经济目标的运载体,能够有效满足民间经济主体的公共需求和利益,有效实现公民利益,增加社会成员的相关福利;(2)公共经济管理是协调各经济生产力之间的共同要素,并实现各个要素之间联合的纽带,若没有公共经济管理工作作为纽带进行连接,即使有再多的生产要素也很难形成与生产力相匹配的标准。因此,其配置和联系的比例决定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程度;(3)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正确处理好公共经济之间的生产关系,使其能够实现和谐、融洽的基本状态,公共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体制、制度以及人力资源和机制等是决定能够达成公共经济生产关系之间能否达成融洽关系的重要因素;(4)公共经济管理机制是经济机体内部的组织液,公共经济管理需要将不同的子系统组织起来完成整体的整合,并确保整合的机制健全有力,其决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能力的发挥及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2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1)民本性原则:实现以民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增进人民福利尺度的同时,为谈判公平设置标准,事事为民所想,杜绝结党营私。(2)公共性原则:不得插手个人、家庭、民间组织内部的事物,不侵犯民间经济主体自由权利,避免产生依赖性。(3)民主性原则:由人民当家做主,避免相关委托机构越俎代庖,杜绝反客为主,共同遵守规则完善公共选择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活动信息,力求工作整个过程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4)法治性原则:依法治理,实现按照原则行事,必须受到法律条款的约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5)公正性原则:公共物品所需资源的筹集工作必须由民间经济主体按能力进行承担,充分利用各种条款、规章制度实现分配公平制度。(6)科学性原则:实现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各项构成因素讲求科学性、条理性,按照规章制度办事。(7)系统性原则:按照分支内在联系对整个系统加以整合,形成合理的结构体系,充分发挥积极功能。(8)绩效性原则:围绕实现较高公共经济绩效制度进行整体工作,实现所有环节和过程中都必须以最佳绩效为中心。(9)激励相容性原则:遵从激励相容性原则,避免出现不相容机制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与基本目标之间背道相驰,产生负面诱导现象。(10)和谐合作原则:内部分工之间密切合作,确保整个机构高效运转,按照组织管理理论,使内部秩序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3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的独立化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结构逐渐以复杂化的状态继续发展,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强,且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不断苏醒,对社会经济之间的公平分配、公正态度管理难度日益增加。在这些要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之上,公共经济活动部门的工作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超过传统经济活动,也将公共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重要性重新体现出来。为了面对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挑战,相关部门和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利用科学哲理和研究成果,吸收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治理经验,结合完整的系统理论和独立的公共经济管理理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需求。

4结束语

公共经济管理理论是一项需要迫切详细研究的重点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现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科学治理理论去实现,以科学、系统的理论实现现代化管理理论实践的指南。

参考文献:

[1]熊景维.公共经済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

[2]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齐守印.公共经济思想理论源流考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3.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经济管理;民生关系;影响;探讨

伴随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升,政府单位加大了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重视度,与此同时,实施了一整套有助于提升社会百姓生活质量的政策。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由此产生了公共经济管理理论。

一、在优化民生中,应用公共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

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的提出,其主要的目标是把百姓生活与国家发展相互结合,以此实现富民强国。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全面探究了公共经济管理理论,大部分专家认为公正性是公共经济管理理论最应该遵循的理念,需要公平、公正的分配百姓生活的福利。政府部门要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负责任,要合理公正的配置资源与共同权利,以此制定合理的实行方案。伴随民生观念的提出,自身的利益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以往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公共经济理论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提出了关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政策,不但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力,也促使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系统介绍了百姓实际生活中的教育、卫生等问题,并且明确指出了我国民生政策的改革方向,把百姓需求作为根本,规划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在公共管理单位创建的过程中要与科技相互结合,充分应用原有资金,创建公共监督管理单位。

二、公共经济管理与改善民生之间的联系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有序的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的指导,与此同时,民生问题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问题。在我国民生构建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但需要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还需要总结人民需求,探究出百姓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严禁盲目、无针对性的对民生关系实施改革政策。正确的做法是,要和公共经济管理相互结合,实时监督民生建设,使两者相互结合,提升改善百姓生活质量的能力。

(一)公共经济管理会对民生关系有协调价值

对我国民生关系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条件是公共经济管理。在公共经济管理中,我国市场有责任人模糊的状况,未配备特定的管理者,分工较为混乱,易出现滥用职权的状况,促使社会百姓降低了公共管理单位的信任度。政府若想全面展现公共经济价值的前提是,创建有序科学的市场体制,借助相关政策措施,监督公共管理单位的资金配置,确保资金得到有效科学的应用,不出现浪费状况。

(二)促使公共经济管理更具法制化

国家各行各业的有序发展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与规定。每一项事物的出现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与标准制度。与此同时,国家管理需要法制化制度,公共经济管理单位若想科学有序的工作,便要具备法制化的制度。要对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工作者实施廉政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政府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百姓,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严格监督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职能,促使整体工作人员能够深入社会百姓生活中,了解并且掌握百姓的需求,这样才能够规划出最科学、最合理的改革规划,才能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与此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按照法律制度进行工作,站在法律层面,客观公正的对待民生问题。

(三)公共经济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民生改革

伴随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国家政策中,加大了对惠民政策的投入力度,具体包含教育、就业、医疗等。政府都实施了一定的补贴,但是政策的出台,都务必要经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支出,由此可见,公共经济管理为民生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此过程中,市场具有不可预测性,由此增加了风险,而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出现,能够有效控制经济风险,与此同时,也会促使市场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确保公共产品得到科学供给,也会提升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权威性。

(四)公共经济管理对直接影响民生问题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单位加强了对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质量的关注度。逐步实施了惠民政策,由此提升了百姓生活水平,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譬如:大部分百姓有了积蓄,脱离原本困顿的生活状况,但是,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显著,伴随逐渐上涨的物价,有部分人负担不起上学费用、医疗救治费用,其生活福利未获取显著的改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工作质量低下,不能实现百姓生活所提出的标准,缺少对经济市场的约束力,长此以往,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信誉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百姓会降低对政府单位的信任度,因此,公共经济管理会对民生状况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根据这样的现状,政府单位要把民生问题落实到个人,严禁出现形式化,要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结语综上所述,文章是针对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影响展开的深入探究。政府单位若想改变民生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转变以往的执政方式,要针对时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与此同时,要与公共经济管理理论相互融合,制定出适应我国发展的改革措施,提升政府工作者的执政力,应用法律制度监督公共经济管理单位的职权,促使政府公共管理制度能够有序合理的实施。

作者:李影 单位:中共前郭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马继华,王春燕.强化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影响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3(13)

[2]商立巨.强化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影响的探讨[J].同行,2016(03)

[3]陈天恩.论强化公共经济管理对改善民生的影响[J].品牌(下半月),2015(07)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部门法价值;经济法价值;社会公共经济利益

法的价值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法学范畴。“在法律史的各个经典时期,无论是在古代或近代世界里,对价值准则的论证、批判或合乎逻辑的适用,都曾是法学家的主要活动。”[1]法律实证主义学派认为:法律价值“这个问题是根本不能科学地加以回答的。”[2]而自然法学派则热衷于法律价值的研究。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乌尔比安、西塞罗,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洛克、卢梭、杰菲逊等以及当代的罗尔斯、德沃金等都曾对法律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表达了这些价值在法律体系的建构及现实运作中的重要作用与功能。从形式上看,两派的态度截然相反,真理也好像非此即彼。笔者认为:两个学派都犯了一个错误,即认为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是一个永恒的、绝对的、超验的存在物。事实上,公平、正义等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范畴。不同的历史形态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个人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这样,形而上学地研究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只能是两个结果:或者如法律实证主义学者凯尔森那样认为:“正义是一个人的认识所不能接近的理想。”[1]或者如自然主义法学派,在公平、正义等问题上纷争不休,莫衷一是。因此,只有我们认识到:我们所认识的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公平、正义,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法律价值,我们对法律价值的研究才不至于自说自话。

一、法的价值概论

法的价值一词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法,一个是价值。要研究法的价值,首先必须理解价值一词。价值一词源于经济学,后来,价值一词被引入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时使用价值一词。因此,价值一词在不同的层次与含义上被使用着。美国学者培里归纳出价值的三层含义:(1)“价值”有时被用作抽象名词。在狭义上只包括可以用“善”、“可取”和“美德”等术语来恰当地表示的东西;在广义上则包括了各种正当、义务、美德、美真和神圣;(2)“价值”作为一个更具体的名词(譬如:当我们谈及一种价值或多种价值时)。往往是用来指被评价、判断为有价值的东西、或被认为是好的、可取的东西;也被用来指是有价值或是有价值、是好的东西,“各种价值”就意味着“有价值的各种东西”、“好的各种东西”或“各种善”;(3)“价值”一词还在“评价”、“作出评价”和“被评价”等词组中用作动词。[3]价值一词既然在多种含义上被应用,人们对法的价值也就有不同的理解与应用。归纳起来,学者们对法的价值的理解大体上仍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功能作用;另一方面指目标。[4]在应用上,法的价值在多种含义上被使用。有的学者将其归纳为:第一,它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增加哪些价值;第二,指称法律所包含价值评价标准;第三,指法律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5]法律价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法律价值包括和平、安全、自由、平等、秩序、文明、正义、效率等方面。[6]

笔者认为,一方面,法的价值是立法者实现一定社会目标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立法者的目标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因此,法也就有恶法、善法之分。另一方面,目的和手段是一对辩证的范畴。例如,舍身护法的人就在一定意义上把法作为一种目的。此时法的价值就有了目的性,这样看来,有的学者仅看见法的手段价值,有的学者仅看见法的目的价值,都有失偏颇。

法的价值有如此多的含义,因此,我们在研究法的价值时就必须小心谨慎,明确区分自己是在哪种含义上使用法的价值一词。为了不至于引起理解上的混乱,笔者所指法的价值是法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即在目的范畴上使用法的价值一词。

二、经济法的价值诸说

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与经济法的其他范畴一样,学者们对经济法的价值的看法五花八门,不尽一致。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1)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通过其规范和调整所追求的目标。它表现为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和谐,他们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又表现为不同的方面。[7](2)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价值,它的价值链的中心环节也是效率与公平;它固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当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它还要兼顾国际社会利益。经济法的中心价值环节应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和社会总体(实质)经济公平。[8](3)经济法价值主要指社会整体效益和公平。[9](4)经济法的价值是“整体效益”。[10](5)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权力与权利交融的系统化秩序。[11](6)经济法的价值是“公平、效率”。[12](7)经济法的价值是“发展、安全、公平”。[13](8)经济法的价值是社会公平、经济民主。[14](9)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利益”。[15](10)经济法的主导价值理念是“社会公益”。[16](11)经济法的价值包括“存在价值(商品经济的普遍法)、法权价值(权力规制)、资源价值(发展公平)、社会价值(经济安全)”。[17](12)经济法的价值主要有二:一是社会经济福利价值,二是经济民主价值。[18](13)经济法价值目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包含结果公平、经济安全和体制效率;目的性价值包含可持续发展。[19](14)经济法的价值体系分为经济法价值和经济法使用价值。经济法的价值是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法的使用价值是经济法的功能,其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终极使用价值,表现为保障和促进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的提高的功能;第二层次是主导使用价值,表现为保障和促进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的提高的功能;第三层次是集合使用价值,表现为保障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有效实行的功能;第四层次是分类使用价值,表现为保障政府经济管理主体及其职权、职权运行、运行方式等协调、稳定和发展的功能。[20]

三、确立部门法价值的准则

笔者认为,要确立一个部门法的价值,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准则:第一,必须反映该部门法总的价值,即不能将一个部门法的子部门法的价值作为整个部门法的价值。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是经济法的一个子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是消费者利益,但不能将消费者利益作为整个经济法的价值;第二,该价值主要由该部门法体现,即法的一般性价值不能作为部门法的价值。例如公平、正义、秩序等是法的一般性价值,每一个部门法、子部门法、孙部门法等都必须在自身的领域内反映和追求公平、正义、秩序。一个国家的全部的法律在各自领域的公平、正义、秩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在整个社会领域反映和追求整个法的公平、正义、秩序等。但不能把公平、正义、秩序作为各部门法的价值;第三,必须明确界定是在手段属性还是在目的属性上使用法的价值一词。例如,在法的手段属性使用法的价值,必然会看见法的背后是国家,从而得出经济法的价值是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也就顺理成章。在法的目的属性上使用法的价值,则必然会看到经济法的各层次目的,经济公平、经济民主、经济安全、经济效率、经济秩序、正义等的观点也就天女散花、层出不穷;第四,必须体现出部门法的价值层次与体系。前文已指出,目的和手段是一个辩证的范畴,目的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一个部门法的价值总是各个子价值构成的价值体系。此时,必须在部门法的各层次目的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即必须区分子价值与终极价值、次要价值与主导价值、手段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例如,经济秩序对于效率来说是手段性价值,利益可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以此为标准,经济法主要保护与促进经济利益,行政法主要保护与促进政治利益,社会法主要保护和促进社会利益。所以笼统地以社会整体利益来概括经济法的价值,就没有区分开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第五,必须鉴别部门法的价值竞合与互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个社会价值目标往往由几个部门法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来实现。当然,各部门法的功能有主次之分。比如社会公共利益主要由经济法实现,但民法也会体现这一点,即表现在民事法律行为的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但不能由此而认为,民法的价值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当一个部门法的价值目标与另一部门法的价值目标相冲突时,必须有所取舍。例如,民法的所有权绝对体现了权利本位价值,但与社会公共利益价值相冲突。因此民法的所有权绝对就受到限制。但民法的价值并不因此而改变。

四、经济法价值诸说之评价

根据上述标准,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本文认为:

观点(1)有一定道理。但在理论的概括和抽象上有失简单。其没有将法的目的性价值分层次系统考虑,抽象出最根本的价值,而简单列举几个方面,失于凌乱和简陋。而且把实质正义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根本不能反映经济法的独特价值,难道民法追求的正义就不包括实质正义?实质正义是法的一般性价值,只有通过各个部门法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追求和维护,实质正义才能够实现的。

观点(2)比较系统,有层次。不过本文认为,该观点也有所不足。以社会整体经济公平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是不妥当的。因为社会整体经济公平更多地属于社会法的范围(主要是社会保障法)。

观点(3)把公平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混淆了法的一般性价值与部门法的价值。例如,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把公平作为它们各自的基本原则,难道民法就不追求公平?

观点(4)的缺陷在于没有区分经济效益、政治效益与社会效益。因为“整体效益”是经济效益、政治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上位概念,所以把整体效益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的。

观点(5)把权力与权利交融的系统化秩序作为经济法的价值则在价值的层次上低于利益的价值层次。因此该观点在理论的抽象与概括上还可以深入。

观点(6)、(7)的缺陷与观点(3)的缺陷如出一辙。

观点(8)将经济公平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是值得商榷的。第一,经济公平更应该是社会法的价值范畴(如社会保障法),而不应是经济法的价值;第二,经济民主也不是经济法的价值。恰恰相反,经济民主是民法的价值范畴。我们知道,民法以权利为本位,强调意思自治与自由。而权利本位与自由是与民主一脉相承的。因此,将经济民主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是南辕北辙的。

观点(9)、(10)与观点(4)有相同的缺陷。

观点(11)有三点缺陷。第一,“存在价值、法权价值、资源价值、社会价值”过于抽象,难以反映经济法的价值。例如,难道民法价值就不包括“存在价值、法权价值、资源价值、社会价值”;第二,权力规制作为经济法的价值没有很好的区分经济法与行政法;第三,经济安全并不仅仅是经济法的价值,民法必须而且也能够以经济安全为其价值。很难想象,没有民法,经济法能够单独维护经济安全。

观点(12)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将经济民主看作经济法价值显得过于牵强。该观点把经济民主归纳为“规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矫正经济过度集中以及克服市场失灵为己任。”[17]但我们知道,经济法的主要功能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而市场机制本身才充分代表了民主与自由。例如垄断,只是经济民主的负面结果,而不能说是经济专制。这样,恰恰相反,经济法并不体现经济民主,反倒是体现经济集中。当然,本文作者并不由此得出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集中的结论。第二,社会福利价值也不能概括经济法的价值,而应该是社会法的价值的概括。

观点(13)的长处在于比较系统:把经济法价值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工具性价值,一个是目的性价值。但其也存在不足。第一,把经济法工具性价值归纳为经济安全、结果公平。以笔者的观点,结果公平应当是社会保障法的内容,不是经济法的价值。因为即使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只是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不是追求什么结果公平;第二,将经济安全作为经济法的价值不能自圆其说。这与观点(11)的缺陷是相同的;第三,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也是片面的。理由是:首先,通说认为,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是竞争法和宏观调控法,主要作用与克服市场失灵,也就是说经济法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可持续发展。当然经济法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但这属于部门法的价值竞合问题,而不能说可持续是经济法价值;其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是法的最高价值目标,所以不能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法的价值。例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冲突时,都必须定位于可持续发展价值,但可持续发展并不因此成为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的独特价值;最后,可持续发展应当是环境法的价值,环境法也主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观点(14)视角独特,可谓独树一帜。其对经济法手段性价值———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法律形式的论述无疑是极富创见的。把经济法的使用价值归纳为四个层次也可成一家之言。但是该观点似乎偏重于法的形式和功能,忽略了法的背后内容(利益、正义等)。

五、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在经济法的目的范畴意义上(至于经济法其它范畴意义的经济法价值,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是社会公共经济利益。这个定义既在理论有足够的抽象和概括,又反映了经济法的本质和重要功能。

第一,从经济法的功能来看,经济法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护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无论学者们的关于经济法范畴的观点有多大的分歧,但对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是竞争法和宏观调控法这一点,学者几乎空前的一致。我们知道,竞争法和宏观调控法主要就是作为市场失灵———社会公共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的对策法而产生发展的。

第二,从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来看,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主要是由经济法来保护、促进的。而这又是由经济法的主要功能决定的。而其它部门法虽然也对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有保护和促进的作用,但并不是主要的,例如,民商法以权利为本位,强调自治,主要保护和促进的是个人利益。行政法以政治统治为本位,主要保护和促进国家统治利益;社会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主要保护和促进社会利益。

第三,从价值范畴的抽象与概括来看,经济效率、社会经济公平、经济民主、经济安全等范畴都不是经济法的独特的或者主要的价值。因此,虽然经济效率、经济安全、经济公平、经济民主是经济法所要追求与维护的,但它们并不是经济法的主要和根本的价值所在。例如,经济法的性质之一是经济集中,所以经济民主并不是经济法的主要目的,甚至相反。学者们的经济公平强调结果公平,则导致经济法的价值更加混乱。因为:首先,这就使经济法理念倒退回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其次,经济公平本应是社会法(主要是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即使学者们会辩解,那结果公平与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四,从部门法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民商法价值是权利本位,行政法价值是政治利益,社会法价值是社会利益,经济法价值是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从而清楚地区分了经济法价值与其他各部门法的价值。

第五,从部门法价值的概念体系来看,利益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社会利益等,因此“社会公益”、“社会整体效益”、“整体效益”等概念是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上位概念,因此,把这类概念作为经济法的价值,必然过于宽泛。

第六,从法的价值层次来看,“秩序”、“安全”、“发展”、“民主”、“公平”、“正义”等显然不是同一层次的法的价值,因此,把它们并列为一个部门法的价值,显然是犯了逻辑体系上的错误。

概而言之,经济法的价值是社会公共经济利益,这样既突出经济法的独特的价值取向,从而与其它部门法价值区别开来,又反映了经济法的根本的价值取向,从而将一些层次较低的价值和次要价值概括进来,避免了经济法价值概念的庞杂。

[参考文献]

[1]〔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奥〕凯尔森。法律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美〕培里。价值和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翁文刚,卢东陵。法理学论点要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教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王启富。法律辞海[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9]莫俊。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J].济南:山东法学,1998,(4)。

[10]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武汉:法商研究,1997:(1)。

[11]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J].武汉:法商研究,1996,(5)。

[12]徐士英。经济法的价值问题[A].漆多俊。经济法论丛:第1卷[C].北京:方正出版社1999。

[13]程信和。发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J].上海: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1)。

[14]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J].北京:法学研究,1996,(5)。

[15]颜运秋。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及其实现[J].武汉:法商研究,1999,(4)。

[16]尹小贝。从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审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17]单飞跃。经济法的法价值范畴研究[J].成都:现代法学,2000,(1)。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审计机制

随着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党和政府为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绩效监督,正确评价其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决定在全国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和有效履行其经济职责的一项创新机制。

一、理性分析: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涵义和必要性

机制(Mechanism),指的是机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在生物学中,机制就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而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由于人的参与,机制表现为“特定权利和义务有机搭配的系统”。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一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秦荣生,1994)。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明确或解脱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从广义上看,任何一种审计都是经济责任审计;而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则是特指国家审计机关接受委托或授权,依照相关法规或政策,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有公共资金投入的经济组织或团体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一种独立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根据审计客体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划分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李凤鸣、时现,2001)。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主要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笔者认为,建立健全这种审计机制,其必要性主要包括:

(一)有利于客观评价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便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后任者受托公共责任;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或解除前任者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便于划清前后任的责任,改变以前“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不良状况。笔者认为,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把领导干部的任期内政绩水平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与评价,可以使那些不懂经济管理的“政治合格型”干部,不得不向“经济管理型”干部转变,也可以使那些“财盲加法盲”的领导干部,向“懂法与守法”理财型干部转变。因此,建立党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它可以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慎用财权,用好财权,理性决策,从而更好地履行受托公共经济责任。

(二)有利于完善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正确评价和选聘干部

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一方面可以明确或解脱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受托经济责任,另一方面,可以为党政机关组织部门考察干部业绩提供依据。国家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考核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对在职者与离任者所在部门或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等情况进行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审查,以正确评价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绩效。同时,国家审计部门可以严格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结合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在广泛收集充分、适当证据的基础上,科学地评价领导干部应承担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因此,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它有利于完善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正确评价和选聘干部,可以为党政机关组织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选人用人的依据,进而为合理选聘与使用优秀干部提供一套全新的标准体系。

(三)有利于促进干部勤政廉洁,规范干部行为

经济责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其审计目标在于查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其区间涉及党政领导干部整个任职,因而它往往能够及时发现与处理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更重要的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一般直接呈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于党政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甚至可以直接移交司法部门。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可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综观中国政府审计发展史,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不可估量的功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有利于促进干部勤政廉洁和规范干部行为。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公共部门;中国公共经济学;政府;中国化

公共经济学主要是对公共部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重点关注政府公共部门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推进经济发展防线做出的重要举措以及产生的效果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相对较为广泛,涉及公共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进行的全部经济活动,不仅包含基本的公共资源筹集和管理等工作,还涵盖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管理等,旨在对公共部门开展的相关经济活动和提出的经济政策进行研究和评价。

1中国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公共经济学虽然在国外兴起时间相对较早,但是受到语言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真正在英国社会上得到广泛流传,并于90年代中期在中国社会上兴起,得到中国经济学界的广泛研究。[1]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步和创新,经济学领域以市场和国家政府之间关系、明确政府职责并对政府行为加以规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公共经济学理论开始受到经济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一些关于世界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公共经济学论著逐渐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社会流传。早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上海三联书店在1992年翻译出版的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共同著作的《公共经济学》、白景明于1994年出版的《公共经济》、刘庆旺等编著并于1999年出版的《公共经济学大辞典》等。步入到21世纪后,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研究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著述和教材等不断地涌现出来,如樊勇明、黄恒学、朱栢铭等相继出版了《公共经济学》,齐守印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著作了《中国公共经济学体制改革和公共经济学论纲》,杨龙、王骚、樊勇明、朱栢铭等人也对公共经济学相关案例进行了解析。[2]此后,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发展更为迅速,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推动了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到当今社会,通过理论界、经济学界和教育界的多重传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相关词语如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财政等词语已经随处可见,成为经济新闻的高频词汇,对中国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但是尽管如此,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从严格意义上进行分析,中国经济学研究处于“前公共经济学时代”,还需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中国公共经济学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社会对公共产品的供求和经济效应为主要线索建构相应的研究框架。经过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界针对研究问题出版了多种版本的教材和论著,但是其基本研究框架各具特色,主要围绕公共产品的相关概念展开讨论,已经开始认识社会公共需求、公共产品、公共预算和债务、政府税收和分权等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第二,公共收入研究方面,更为重视某种单一的收入研究,例如重视税收对效率问题产生的影响,但是对税收和公平问题的研究则有所忽视,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第三,对公共支出问题的研究尚处于三个研究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即绝大多数文章重点对应不应该增加某一项支出进行研究,但是对公共支出的预期政策效果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调整等方面的研究较少。[3]虽然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认识到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政府的预算编制、政府规划和公共产品等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但是这些探索一般停留在局部的专题性研究阶段,系统性相对较差。第四,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著作或论述虽然冠有公共经济学的名称,但是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财政经济学研究为主,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当前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仍然以文本性和描述性的理论研究为主,数量化和模型化研究匮乏,处于萌芽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当前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存在的弊端,并启动了相应的数据挖掘工作。一旦成功,必然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公共经济学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中国公共经济学在未来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2.1政府及市场的边界和效率问题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期,转型工作不断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此影响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随着经济环境的调整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中,而公共经济学研究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那就必须适应这一动态变化状态。在实际研究中,政府与市场对公共经济的影响范围应该存在一个特定的有效边界,一旦超出特定边界,政府的宏观干预以及市场机制都会降低效率,政府调控的失败可能由于其干预太少,也可能由于其过度干预。[4]可以说,政府相关作用的有效发挥,受制于基本活动领域、规模和职能等因素,所以,针对当前公共经济学的发展需求,应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主要任务,对政府的活动规模和领域进行合理界定,使其能够与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文化传统、人口数量和自然资源等国情相适应。同时,还应该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二者事权和财权进行科学划分,并对政府公共行为、激励机制、权力寻租等问题进行适当的研究,切实提升政府在公共经济方面的运作效率。

2.2最佳税收理论研究与税制改革设计

在建构最佳税收理论前,我国公共经济学中针对税制谁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大多局限于税收原则的分析和细化方面,而这一理论的提出以课税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运用数学模型语言对这些内容进行形式化处理,在各相关税收原则之间构建了一种极其紧密的逻辑关系。从当代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看,税收原则基本有三点: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经济稳定和增长原则。[5]其中,能够真正对税制设计起到帮助,并且能够在最佳税收理论中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公平和效率原则,而最佳税收能够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的税收。因此,在深入研究税收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时,应该更为关注税收的公平问题以及对税制结构进行优化等。所以现阶段,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应该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适当引入西方公共经济学研究中较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搭配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出最合适的商品税,最大限度地降低扭曲效应和超额负担。

2.3公共预算管理问题

政府公共部门的收支决策一般是通过预算编制来实现的,而政府的预算工作会与法治国家以及民主政治共同成长和进步。纵观西方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现代政府公共预算模式的发展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部分重要的创新和探索,并在当代社会被“新绩效预算管理理论”整合,得到了一定的突破性发展,成为政府公共预算管理模式建构的新方向。[6]总的来说,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预算管理的开个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结果导向预算、使命感预算、公众参与预算、灵活性预算以及中长期预算等,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从其发展趋势上看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时代问题。对于中国公共经济预算来说,如果严格按照“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必须应该由所有人才进行批准”的标准进行衡量,我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距离基本发展目标的实现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政府预算而言,在未来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政府计划与预算之间的关系,具体探究如何建立一个由一般性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共同组成的复式预算体系以及科学的权责发生制在政府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而就公共预算而言,则应该重点进一步强化人大的预算控制和监督,全面推广参与式预算,进而反映社会公众的实际预算需求,增强预算的约束能力。

2.4公共产品的选择和供给

公共产品研究理论作为公共财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市场还是政府提供,一般受到制度选择的影响。传统的研究理论指出,政府应该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方,但是受到政府财政支出膨胀的影响,政府公共产品的实际提供能力相对较低[7]。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私人提供开始出现并进入到经济学研究领域,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个人从事和组织大量的公益慈善活动,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等。基于此,中国公共经济学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借鉴西方先进理论,具体研究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的建立、公共产品供给范围的界定和供给方式的选择,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等问题,促进中国公共经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2.5社会保障、环境卫生及教育问题

社会保证、环境卫生和教育问题关乎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应该将其作为重点课题。[8]在研究实践中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合理运用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教育产品、环境保护事业的公共属性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对相关制度和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操作模式进行尝试性分析,发现改善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现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环境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路径,为中国公共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6收入再分配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短时间内被不断的拉大,并且在当代社会中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继续扩大发展态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再分配问题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中的重点课题。[9]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定目标是维护社会经济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具体内容包含社会大众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的公平、市场竞争规则的公平和人们收入的均等。要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必须要建立以政府再分配活动为核心,社会资源再分配为辅助的科学收入再分配体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再分配体系中,国家财政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社会资源捐赠和救助等是再分配机制的补充,前者以公平公正原则为分配依据,后者以道德原则为分配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7公共产权和集体产权问题

一般情况下国家对产权形式的选择受到物种因素的影响,即社会意识形态和宪政秩序、国家建设发展的双重目标以及冲突的影响、不同利益集团整体力量的对比以及利益集团对政府工作的影响、产权选择过程中路径依赖、财政的约束。[10]公共产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产权也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重要的产权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微观的突变,但宏观层面的主体经济转型已经能够基本保持相应的平滑性。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集体产权关系到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并且能够实现对农村地区大部分第一产业的覆盖,因此集体产权产生任何形式的变迁都会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态势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共产权与集体产权存在差异,却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未来中国公共经济学应该重点研究公共产权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公共产权与集体产权的协调问题等,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8公共规制和定价问题

公共规制具体地说就是社会中一切公共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既可以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标准和习惯意识,也可以是单方面或者经过相关协商而制定的能够让一部分社会大众共同遵守的条款和法则等。自然垄断是中国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对自然垄断所涉及的相关行业进行有效规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公共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11]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如果存在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之间的信息出现不对称情况,就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尽量对被规制者进行激励,进而实现激励相容,促使公共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传统公共经济学研究领域,公共事业的服务价格往往通过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进行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节约成本的激励问题,促使成本不断提升,价格上调,侵害了社会公共福利。针对这一问题,公共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在研究中对不同的激励强度进行合理划分,研究公共定价机制和基本模型,进而构建科学的公共定价体系,提升公共定价的实际水平。

2.9公共经济相关政策分析和评价

公共经济政策具体指一个国家或者正当为了实现相应的经济政治发展目标,或者为了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指导,而对经济活动制定的行为准则和指导建议等,一般包含财政、税收和货币等方面的政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社会基本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动,利益格局被不断的调整,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政府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开始从行政管理向公共行政转变,最终将发展到以公共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贯彻为核心工作的公共经济管理阶段。因此,新时期强化政府规制和贯彻落实公共经济政策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12]此外,对中国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和工具以及政策效应进行研究,并对政策的实际贯彻落实情况探究和评价,成为公共经济学重点研究课题。在实践探索中还应该注意,评价工具和手段不能局限于福利经济所提供的工具,而是应该在评价过程中积极引入数理经济学等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增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未来研究中,要重点注意如何保证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实施的体制改革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如何践行公平和效率原则、建立健全的公共价值取向等,增强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10公共危机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管理

公共危机具体指在社会发展发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或者社会基本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能够对公共安全以及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威胁的事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出来,推动了社会危机的发生,成为威胁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风险,极大提升了引发社会公共危机的可能性。[13]从整体上看,近几年,中国社会公共危机的发展基本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向:群体性、广泛性、突发性、复杂性、增长性、易变性和危害性,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的防范和处理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所以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公共经济学既要研究公共危机来临时政府和公众的反映特征,明确政府、媒体以及民间团体在管理公共危机过程中发挥的相应作用,也要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危机的实际发展趋势构建稳定性和系统性较强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为社会公共危机的防范提供相应的保障。

3结论

中国公共经济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未来发展形势仍然是不断变化的,面临着艰巨的挑战。所以在未来研究中,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者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政府经济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政府和市场的两极中探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平衡点,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毓欣.本世纪公共经济学研究重点的统计揭示———基于《公共经济学杂志》2000—2009年间的分析[C]//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论文集,2010:704-709.

[2]周娅,刘莹.中国公共经济学的发展[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6):242.

[3]杨志勇.公共经济学:中国财政学的发展方向?[C]//中国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3:35-44.

[4]孙健夫,王丽敏.关于公共经济学内涵的几点理解[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6):160-164.

[5]王延杰.论公共经济学在财政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C]//中国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3:74-81.

[6]余斌.公共定价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12):21-27.

[7]卢洪友,祁毓.公共部门经济学:演进脉络与发展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2013(7):64-71.

[8]吴俊培.关于公共经济学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C]//中国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3:17-24.

[9]刘太刚.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反思经济学思维主导下的中国公共管理[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2):63-70.

[10]孙健夫.关于公共经济学内涵的几点理解[C]//中国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3:68-73.

[11]师全宇.公共政策分析经济学范式的局限性[J].中国商贸,2013(36):155-156.

[12]王卫东.普通高校公管专业《公共经济学》重点课程建设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2-3.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6

专业培养计划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课程群通常由理论经济学与经济学几个重要分支的应用两大门类课程组成。因不同学校根据不同的培养模式与要求选择开设的课程不同,由此构成的课程群也就不一样。这一课程群所包括的较具代表性的课程有:属于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这几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还有几门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课,供公共管理专业不同的二级学科方向同学根据本身所学的二级学科方向进行选修,包括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宏、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多门相关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不仅包括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应用,也承载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内容,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了解现实经济活动开展的背景和环境以及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和规律提供了基础。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及福利经济学等作为经济学的几个重要分支构成了凸显公共管理专业二级学科特色的主干课程群,每一个分支都以其不同的研究领域为二级学科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工具。如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不仅包括政府收支活动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政府规制等内容。社会保障领域的诸多方面,如住房、医疗、教育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可以运用公共经济学知识进行研究。当然,公共管理专业中的经济学课程群不是经济学多门课程的简单拼凑和组合,各门课程通过有机联系、逐步递进、纵横交错等系统效应,构建起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的理论框架,不仅能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及国民经济管理体系有系统、全面的认识,为学生继续学习、拓宽专业口径打下扎实而宽厚的基础。

二、加强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若干构想

(一)明确公共管理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熟悉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和机制,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有关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也将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展开,要对有关课程的构成、教学力量和教学资源进行同步整合,对课程设置进行重新调整,突破课程壁垒,组建一个或多个课程群来进行研究性教学。不仅要以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的传授为基,以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实训实练为本,体现经济学课程群的基本功能,还需注意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二)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突出各课程的特色和侧重点。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本专业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系统架构。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主次关系、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影响到经济学课程群,能否把扁平深奥枯燥的理论变为立体透析、易于理解、生动有趣的活生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但问题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和重叠性,比如,劳动力市场理论在《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中等课程中都有所提及,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重叠。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首要任务就是有机整合相关课程。为此,首先要明确每门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修订教学大纲,要求各门课程在讲求自身完整性的同时,尽量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叠,力争明确界定各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职能。此外,课程群建设的重心应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知识体系构成等因素出发,依照“大课程”的布局进行规划,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相互重叠变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再次,在课时安排上也要遵循把整个课程群看作是相当于一门课程,把不同的课程看作是不同的章节,对于内容多、重要程度高的课时应当安排多一些。教学进度的安排上也要注意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三)整合课程内容,编撰校本教材。课程群建设需要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教学行政主管部门要鼓励课程群使用自编讲义、校本教材,而不是在课程群的名称下面各个课程对原先教学内容的微调,因此,需要教学团队不拘泥于高教版的各科教材,对原先的课程内容重新审读,并重新编撰课程群使用的教材。校本教材的编撰重点在于课程群内子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校本教材在编撰过程中的基本思想与方针不偏离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但需要结合地方政府治理的实例编写案例,让学生课程群学习课题调研的对象触手可及,学习的现实意义才能得到增强。(四)建立团队授课制度,明确团队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如何开展课程群的教学是建设的关键。课程群教学必须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教学过程。一个课程群的教学团队由3-5个人组成,教学团队的教师共同讨论课程群课程体系的设计,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分工,每位教师负责整个课程群的一个部分,定期对授课内容间的衔接进行沟通与交流。(五)创新教学手段,完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推动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体现了对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群核心思想的认知程度。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引进教学软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及对相关课程的理解。网络资源可以使课程群教学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发挥聚集效应,可以构建课程群网络智能教学平台,建立一个资源整合、支持多学科、多任务的教学平台,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课程群教学整体得到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这样,不仅可以给老师一个具有开放性、协作性的共享网络教学资源环境的接口,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个性化网上指导帮助,实现学习的智能化管理。(六)重视课程群建设教学效果的考核。明确的考核体系和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激励,对课程群建设和教学改革效果的考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对平时授课过程中学生课上发言及完成完成的各种社会调查、小论文、小报告等进行成绩评定,计入期末综合成绩。期末试卷中最好以实例分析题为主要考试题目,要求学生写清楚所运用的知识、思想观点而方便教师批阅。学生的毕业论文应该与课程群的教学接轨,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入手,综合深入地针对所选择的题目进行分析,但要突出经济学科群知识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运用。

总之,公共管理专业中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内容广泛、意义深远。进行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封闭僵化的课程体系,深入探究高校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方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艳.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商情,2016(31).

[2]许鸣宇.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8).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现存问题;构建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需要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保证后续构建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为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能够有效指导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在传统发展过程中,公共经济学主要是指传统的财政学,研究范围较为狭窄,绝大部分内容仅限于政府的收支,对于其他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开展涉及非常少,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宽泛,目前已经成为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实践基础

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除了要有完善的理论基础以外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功能在不断扩大和延伸,不仅能够对现有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同时通过不断加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可以对整个财务核算过程进行事前预算,将风险问题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应用现有资源开展相关工作,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保障基础

管理会计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保障,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需要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将其作为重要的保障依据。我国已经出台了《预算法》,该法则是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体系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构建条件,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关体系的构建,所构建的各项体系都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后续的稳定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原则分析

(一)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要充分考虑行政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如今我国许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借鉴企业的相关经验,这样更有利于高效构建体系,同时保证体系的完善性。

(二)以公共经济学为基础

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除了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殊性以外,必须要以公共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如果缺乏理论基础作为支持,后续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则显得毫无意义。公共经济学非常重视各项实证分析,注重将理论进行全面落实,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的理论落实则要注重经济活动中各项信息数据的分析和采集。

(三)突出行政管理功能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其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能。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需要充分结合行政管理的相关工作内容,在传统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以政府内部取向作为行政原则,并没有站在公共视角上来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时要站在公共管理视角上,做好各项评价工作,采用激励的方式来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体系

虽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积极进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但是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管理会计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管理体系并不完善。近几年,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受到了政府以及各个企业的高度关注,经过不懈的努力,现有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时间较短,因此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并不完善,这就直接导致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会出现不健全的情况。

(二)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之所以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主要是因为在开展工作时出现了严重的形式化问题,管理会计的相关权利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要使得管理会计呈现出标准化的发展态势。目前管理会计所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对成本进行控制,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管理会计不能仅将重点放在成本控制工作上,需要从采集,规划以及人力等多个方面来开展工作,才能对现有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难以实现财务一体化

管理会计体系中的财务和业务存在融合度不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除了要进行内部经营以外,同时还要开展高效的公共服务,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性,使得财务和业务的融合度较低。虽然目前的财务模式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但是其他业务的融合度相对较差,这就直接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很难进行突破,所创造出的价值也会十分有限。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策略

(一)构建管理会计标准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与上级领导部门必须要做好协调工作,将宏观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加强管理会计在理论层和事务层的深入探索,从多方面入手来调动社会中的相关力量来共同推进管理会计的建设和发展。在进行管理会计标准体系构建时可以以发达国家的相关体系标准为基础,借鉴优秀成果,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优秀的案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理论框架的构建,该种方式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加高效地进行体系构建,同时减少在构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最后就是要做好难易工作的拆分,从简单的工作入手,遵循体系构建的原则,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烦琐的问题进行细化,在反复的实践中彻底解决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则能构建出一套完整标准的管理会计体系。

(二)注重培养优质人才

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时,必须要有优质的人才作为前提基础,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首先需要构建专门的人才培养平台,可以组建研究小组或者是独立设置一个平台机制来综合全面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做好前期的教育工作,其次则是要做好后续的培训工作。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还可以邀请管理层以及领导层的人员参与在内,加强对其财务知识的培训,让相关领导人员对于管理会计有正确且全面的认知,加强会计人员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以此来更加高效地进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三)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会计体系

如今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已经提上日程,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进行会计信息化的构建,如今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对于提高管理会计工作质量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信息作为支持,管理会计的发展则会出现滞后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各项数据的实际走向,这样才能更高效的作出相关决策。

(四)构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体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对财务管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财务管理简单来说是指企业的相关财务工作,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相辅相成,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能够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结合,建立综合性的体系。构建以会计核算为核心的综合会计管理模式,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战略发展目标,直接将一些长期投资现金流出方案建立为投产现金流入,在发展过程中做好战略发展效益型的判断工作。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更加高效地进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则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管理会计体系的积极意义充分体现出来,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则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21).

[2]陈少毅.论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中的策略[J].当代会计,2020(07).

[3]辛思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纳税,2020,14(08).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财政学专业;资产评估;资产评估专业

建国初期,我国就在各高等院校设立了财政学专业,培养财政税收方面的专门人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到20世纪80年代末各高校纷纷设置了财经类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财经人才。随着1998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变化,财政学隶属于经济学,就这一目录而言,本科专科数量大为减少,各专业涵盖的内容也更宽泛,可以更好地满足通才教育的要求。近年来,部分高校经批准设立了一些本科目录之外的专业,与财政学专业相关的是税务专业及资产评估专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设立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开设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建立了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

一、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

社会的转型是指社会经济基本结构的转变,是社会基本运行模式的转换。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30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革,也使政府面临着功能的调整。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市场为向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必须适时转换政府的角色,调整原有的政府功能。而在政府行为调整中最有影响力、最有决定性因素的是人,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自身对政策的理解和掌控能力,而生成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批批专业化、知识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大力发展包括会计、咨询等行业在内的中介服务业,是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拓展,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关、司法机关、银行等机构从事资产评估、信用评估及管理咨询、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资产抵押工作以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数量日益增加,需要更多的从事资产评估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资产评估人才匮乏,不仅表现为专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同时现有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约27800人,其中一半以上人员同时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审计业务而非资产评估,实际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不足15000人。而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现有的专业评估队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需要拓宽财政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常需要的复合型财政专业人才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

建国60年来,国家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国后,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投资,国家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在此期间,国家投入也形成了大量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说我国目前拥有如此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绝大部分是来自建国以后的投资积累。国有资产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资产如果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宏观调控杠杆,就必须有增有减、有进有退,否则,只进不退或有增无减,就是一种单向调节,就不成其为调控杠杆了。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有些人总是对公共财产的“调减”和国有资产的部分“退出”担心甚多,惧怕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实际上,只要规范管理,适当出售部分国有资产不仅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相反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只能在资本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资本一旦停止运动就会贬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而这种资本运动不只是指微观的资本循环与周转,即单个企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即单个企业资本从货币资金G——生产资金W经过生产过程P——商品资金W——新的货币资金G的过程,而且包括宏观的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作用下,众多企业资本不断地进入一个行业或退出一个行业的过程。对于国有资本来说,进入一个行业就表现为国家对某个行业的国有企业投入,退出一个行业就表现为国家将某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出售。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国有资本的出售与国有资本的投入一样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出售的价格是否合理,而出售价格是否合理又取决于出售价格的形成过程是否科学、规范、合法。一般来说,只要出售过程依法经过批准、经过科学资产评估、经过公开竞价,其价格就会比较公道,就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由此可见,资产评估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

(三)拓宽财政学的口径

90年代中期政府机构改革之后,政府部门吸收的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力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直接进入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财政税务部门,对专才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校的本科生收费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迫使众多高校采取对策,进行相关的课程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市场的需求。许多学校改变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财政税收类课程为主干,以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课程为基础向多学科辐射的“通用”人才培养模式。

为扩大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首先坚持专业对口的观点,努力争取毕业学生到财税系统工作的机会,其次就是在校期间,尽可能考取注册资产评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经过若干年教学实践,财政学专业学生考取相应执业资格的人数逐年上升,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提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培养出了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通用型人才。可见,在财政学专业下设资产评估方向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挥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市场急需人才的重要方式。

二、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财政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计划手段的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财政不仅投资于国防、行政管理等满足政府政治职能的需要,同时大量资金投向于基础产业以及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90%以上的份额,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这种突出国家主导地位的财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显示了极强大的作用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效的领域交还给市场,市场无效的领域由政府(财政)来弥补,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学转变为公共财政学;公共财政学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公共财政学理论基础的变化

公共财政学理论的研究是基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阐述为什么要有财政、财政是什么、财政应当干什么。在此基础上解决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干预过多的情况。政府要逐步、有计划的退出市场有效的竞争性及盈利性行业,在退出的过程中涉及到政府国有企业资产的产权变动,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需要资产评估,可见资产管理与评估是财政学的延伸和派生。因此,在构建新的财政学科体系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资产管理与评估的能力。而正是这种公共财政学科体系的构建为资产管理与评估专业的设立提供了可能性。

(二)财政学研究范围的拓宽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研究》,推动了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转变,为财政学科体系向公共经济学科体系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财政学其研究范围不仅局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还包括财政对整个国民的影响及管理。公共财政学可称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公共经济学科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基于现实的认识,公共经济学学科体系包括基础性、理论性、制度性和管理性学科。其中基础性学科包括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性学科包括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等,制度性的学科包括公共政策学、财务会计、经济法、税法学、财务管理等学科,管理型学科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资产管理学、资产评估学等学科。

从以上公共经济学科的设置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学、经济学、税法学、财务管理等学科是财政学专业中开设的相关课程,而这些学科正是资产评估学的理论基础。资产评估不同于会计,但是资产评估尤其是企业价值评估需要使用会计信息。因此,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尤其是企业价值评估人员应该具有相当程度的会计专业知识。资产评估与财务管理和金融的关系也较为密切,比如,在方法上,资产评估的收益法应用的就是财务和金融中的套利定价模型,金融业的期权定价模型也开始在资产评估中得到应用。所以,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知识。因此,公共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为建立资产评估专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设立资产评估专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学历教育与职业考试衔接问题

在资产评估的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问题上,有两个倾向需要防范,一是应试教育的倾向,二是回避资格考试的倾向。资产评估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同非此专业的毕业生一样要到毕业3年后,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学历教育带来了冲击。

在资产评估专业建设上,应试教育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学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资产评估的很多技能是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的,课堂传授替代不了。目前,本科教育对宽口径、厚基础的提倡是很科学的,如果仅仅以职业考试的五门课程作为重点,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得不偿失的。即使学生可以顺利通过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也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能力提高的。

回避资格考试倾向也是不可取的。某些学校由于自身原因回避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建设,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这会给以后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几年的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结果也揭示了这一影响,即很多考生存在“瘸腿”问题,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通不过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两科的考试,理工院校的毕业生通不过财务会计的考试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资产评估专业的发展取向

高校设置资产评估专业,不仅要从数量上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人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质量上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增强资产评估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以及与国际资产评估行业接轨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注重这些资产评估行业未来从业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塑造,这对实际资产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各院校对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建设十分重视,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行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9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就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接受国家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所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相关审计,以监督和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除了具有审计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托性

审计部门接受国家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被动的审计行为,受托性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的最明显特点。

2、政策性较强

经济责任审计要对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经济决策、政策执行和监督等能力进行相关的审计评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从机制、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给出审计建议和审计意见。

3、风险水平较高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和个人业绩,如果不能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以完善的审计底稿为支撑,仅仅以被审计对象的报告为依据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话,审计人员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4、审计时间跨期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时间是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审计期间一般不止一个会计期间,往往是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年限,审计时间的跨期性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以相关领导干部所在的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做出的重大决策情况、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个人遵守纪律情况以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地履行了其经济职责,是否具有从事相关经济工作的决策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干部管理部门正确地任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监督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也成为了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环节。

2、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从源头上对腐败进行预防和治理,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在于查明领导干部公共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审计期间覆盖了领导干部的整个任职期间,所以,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处理传统审计发现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报告一般直接送报相关的主管部门,对于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还可以直接移交国家的司法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大的威慑力,对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性具有重要意义。

3、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能够方便继任者摸清家底,了解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其经济责任,另一方面,能够解除前任领导干部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划清前后的相关责任。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将领导干部任期的政绩水平与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相结合,可以促使那些只懂政治不懂经济管理的领导干部加强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促使“财盲法盲”的领导干部转变为懂法理财型的领导干部。所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增强领导干部的守法自觉性,使其理性决策,用好财权,从而更好地履行相关的经济责任。

三、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出现了种种偏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

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规范,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审计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领导干部的差异性,使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质疑。尤其是涉及领导干部个人的直接经济责任时,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往往会出现分歧。

2、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一方面,审计理念的陈旧和审计视野的狭窄,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差别不大,审计的重点内容停留在对传统财务收支的纠错上,不能完整地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很难对经济责任实施全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国家的干部管理部门,对相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考核目标过粗,使得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明确,审计机关无法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我国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现在的审计人员一般都不具有复合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单薄,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如果审计业务有涉外的部分,还需要另外聘请懂国际法律知识的相关人员。其次,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一般是干部个人,一旦追究责任,多方的说情者,软磨、硬泡等方式方法往往让原本就很薄弱的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四、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针对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快审计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

首先,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尽量避免不规范的行为出现。其次,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职责,明确对审计问题的责任追究措施,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应有效果,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审计成果的运行情况。再次,完善相关部门的内部运行机制,审计部门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协调程序,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格式进行全面的规范;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委托书等进行规范,制定内部运行办法;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如何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受理相关案件等做出规定。

2、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如果审而不用,就达不到审计工作的目的,应该与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按需审计,用好审计结果,建立健全单位的管理机制。首先,审计结果与干部任免机制结合起来,作为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人事任免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其次,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纪律处分制度结合起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应该作为处分或者澄清问题干部的重要依据,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成果。另外,要保证审计结果利用的规范性,严格控制审计结果的传送范围和抄送对象,防止审计结果的泄露。

3、采取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

一方面,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密切联系群众是拓宽审计线索,降低审计压力和审计风险、确定审计方法与重点内容的有效措施,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采取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该调阅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来了解以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新问题,找准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提高审计质量。

4、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公共经济管理范文篇10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就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接受国家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所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相关审计,以监督和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除了具有审计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托性

审计部门接受国家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被动的审计行为,受托性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的最明显特点。

2、政策性较强

经济责任审计要对领导干部的经济管理、经济决策、政策执行和监督等能力进行相关的审计评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从机制、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给出审计建议和审计意见。

3、风险水平较高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和个人业绩,如果不能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以完善的审计底稿为支撑,仅仅以被审计对象的报告为依据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话,审计人员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4、审计时间跨期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时间是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审计期间一般不止一个会计期间,往往是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年限,审计时间的跨期性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以相关领导干部所在的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做出的重大决策情况、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个人遵守纪律情况以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地履行了其经济职责,是否具有从事相关经济工作的决策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干部管理部门正确地任用干部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监督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也成为了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环节。

2、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从源头上对腐败进行预防和治理,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在于查明领导干部公共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审计期间覆盖了领导干部的整个任职期间,所以,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处理传统审计发现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报告一般直接送报相关的主管部门,对于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还可以直接移交国家的司法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较大的威慑力,对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性具有重要意义。

3、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能够方便继任者摸清家底,了解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其经济责任,另一方面,能够解除前任领导干部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划清前后的相关责任。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将领导干部任期的政绩水平与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相结合,可以促使那些只懂政治不懂经济管理的领导干部加强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促使“财盲法盲”的领导干部转变为懂法理财型的领导干部。所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增强领导干部的守法自觉性,使其理性决策,用好财权,从而更好地履行相关的经济责任。

三、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出现了种种偏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

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规范,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审计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领导干部的差异性,使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了质疑。尤其是涉及领导干部个人的直接经济责任时,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往往会出现分歧。

2、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一方面,审计理念的陈旧和审计视野的狭窄,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差别不大,审计的重点内容停留在对传统财务收支的纠错上,不能完整地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很难对经济责任实施全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国家的干部管理部门,对相关领导干部的经济考核目标过粗,使得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不明确,审计机关无法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我国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现在的审计人员一般都不具有复合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单薄,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如果审计业务有涉外的部分,还需要另外聘请懂国际法律知识的相关人员。其次,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一般是干部个人,一旦追究责任,多方的说情者,软磨、硬泡等方式方法往往让原本就很薄弱的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四、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针对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快审计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

首先,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尽量避免不规范的行为出现。其次,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运用审计结果的职责,明确对审计问题的责任追究措施,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应有效果,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审计成果的运行情况。再次,完善相关部门的内部运行机制,审计部门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协调程序,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格式进行全面的规范;组织人事部门要对委托书等进行规范,制定内部运行办法;纪检监察部门应对如何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受理相关案件等做出规定。

2、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如果审而不用,就达不到审计工作的目的,应该与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按需审计,用好审计结果,建立健全单位的管理机制。首先,审计结果与干部任免机制结合起来,作为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人事任免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其次,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纪律处分制度结合起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应该作为处分或者澄清问题干部的重要依据,审计部门要与纪检监察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成果。另外,要保证审计结果利用的规范性,严格控制审计结果的传送范围和抄送对象,防止审计结果的泄露。

3、采取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

一方面,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密切联系群众是拓宽审计线索,降低审计压力和审计风险、确定审计方法与重点内容的有效措施,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采取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拓宽审计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该调阅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来了解以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新问题,找准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提高审计质量。

4、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