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2 08:22:18

农村学校教育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校布局;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

建国后,为扩大入学机会,我国农村形成了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种学校布局也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由于这种学校布局和其他义务教育普及措施得力,到2007年底,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在逐步深入,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使农村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质量低下,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应该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个重要问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

从道理上讲,如果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是一种有价值倾向的政策选择,并且选择大规模学校和选择小规模学校具有相同方便性,那么,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应该是各有利弊的。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往往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形成的,因此,它不是因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的优势而进行政策设计的产物,而是客观条件下被动形成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可能的教育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困境表现得愈加明显。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超编与素质困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教师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描述。即学校教师数量和素质。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置的。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照国家师生比配置教师,一般都会超编,但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要看,还显得不足。从教师素质分布看,师范毕业生的选择倾向和在职教师的流动倾向影响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毕业生,一般优先选择大城市学校,然后是中小城市学校、县镇学校,最后是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校际间作出选择,教师往往也不倾向于选择处于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在农村中小学执教的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向其他农村学校流动、由农村学校向乡镇学校流动、由乡镇学校向县城学校流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素质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总量不足与效率困境

学校经费是基于理想学校规模假设进行配置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远离理想学校规模标准,学校经费总量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与农村小规模学校难以产生规模效率有着直接关系。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经费总量不足的同时,面临经费使用的效率困境。以我国北方甲乙两所小学为例,两个小学都有六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是单班,甲小学每班有45人,乙小学每班有15人。冬天给两个学校买(分)煤,如果按照人数拨经费(分煤),乙小学得到的煤量是甲的三分之一,而实际上甲乙两个小学用煤量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像乙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由于许多支出项目的经费不能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经费总量如果按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就显得严重不足。从经费使用效率来看,有一个理想规模问题,当学生数量低于这个理想规模时,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就会随着学生数量减少而降低。尽管对于理想学校规模并没有达成精确一致,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数量是远远低于理想学校规模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偏低。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困境

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及标准有一定的要求。在我国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要求后,绝大多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先后完成了“普九”验收。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而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又有限,当学校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老化时,学校很难更换教学设施和更新办学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留很难预期时,有限的教育资源更不会选择投入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和小规模学校撤留难以预期这两个问题,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后又陷入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的困境。特别是在办学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日益陈旧的情况下,保持办学条件达标与教学手段更新面临更多挑战。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门数开齐与小科困境

当普及任务完成后,义务教育面临的两个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这两个任务,可以一言以蔽之,即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就是课程不仅要能开齐,而且要能上好,即要同时满足“开齐”和“上好”的双重要求。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课程开齐面临很大困难,许多学校一个教师教若干不同学科,教师面临专业提升的困境。特别是面临课程改革时,教师同时上若干不同科目的新课,讲懂每门新课程都很吃力,讲好当然就面临更大困难。因此,对许多小规模学校来说只能抓大放小,小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努力对所教各门课程熟悉后,也只能就一个科目进修,进行专业提升,其他所教课程只能保证有时间教,而不能保证教好。特别是在一些超小规模的学校。由于优先配置语数等大科教师或教师数量有限,小科课程方面出现教师难以胜任和无法开齐等现象,出现了小科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潜力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看,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来的问题的解决面临重大挑战;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看,这些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在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育发展成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人力资源基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政策空间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成就和相应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社会环境。

(一)教育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9.8%提高到23.3%,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907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在高等教育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的条件下,农村教育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就成了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择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的瓶颈。目前,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教育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

(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政策的政策空间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教育政策框架下,“村办小学、乡(镇)办初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格局,使学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受到教育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教育资源条块分隔的格局,为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政策空间。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框架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放在县域内通盘考虑,从“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发展立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衰减,可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有倾向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小规模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在教育过程层面的公平。

(三)“惠农”的宏观社会政策实践与农村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自身看,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取决于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而说到底农村教育的吸引力是由农村的吸引力决定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正在不断增加着农村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村教育的吸引力。而且在一些地方农村的吸引力和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形成了良性互促。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给这些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惠农”的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偏远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增加这些地区农村的全面吸引力。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目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提高农村小规模教育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全面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战略设计是把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必要举措。

(一)从多个维度核拨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

人们理所当然地从“小”去理解小规模学校的特点,但是小规模学校并不是什么都小,什么都少的。一个小规模学校接受上级例行检查的次数不会少,小规模学校中一个学生数量很少的班级的用电量、取暖费不会少。因此,小规模学校按学生配置教育经费存在一定问题,政府应该从多个维度核算和拨付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计算小规模学校的经费,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如接待费、电话费、报刊费等。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粉笔、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等。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机产生电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以这样的思路给小规模学校核拨教育经费,会比完全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合理得多。因为这是小规模学校实际使用的教育经费。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教育经费会持续增加,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政策空间,统筹教育经费使用,把新增教育经费优先增补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缺额的部分。

(二)建立学校编制底线和“走教”政策

统一的生师比规定是基于学校理想规模假设制订的,只有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师教学。对小规模学校来说,这种生师比的规定就显得非常不适合了。针对小规模学校编制缺乏的现实,农村教育部门应该制订学校编制底线。学校教师编制底线可以根据一个学校的班级数量、不同班级的课程门数、教师的课时上限等制订。这样农村小规模学校会增加一定比例的教师。不过,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已为农村教师增加储备了人力资源,只要有效增加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农村学校完全可以招聘到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在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底线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创新条件,鼓励农村教师走教。音、体、美等小科和新开计算机、外语学科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由专门教师任教。而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一个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小科课程和新开课程一般都没有专业教师,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交通条件允许的地区,学校可以给小科和新开学科教师配置一定的交通工具,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和提供一定的住宿条件,鼓励其“走教”,以使小科和新开学科的教师能够专业对口,同时减少其他科教师的教授科目数量,让农村小规模教师都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所主教的科目,对其深入钻研,这也为他们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打破了教师管理和配置上的条块分割,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研究不同学校共享师资的机制,使“走教”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尽快落实。

(三)平等地考虑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教师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异,造成了农村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因此,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执教。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所占比例从绝对值看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政策空间,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又为农村教育发展准备了人力资源,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加以妥善解决。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县域教师统筹配置的政策优势,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措施,鼓励县域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其次,可以出台限制性政策,规定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都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政策可以与聘用、评职、提拔或获得荣誉挂钩。再次,对于长期坚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学校应该在评职、获得荣誉方面优先考虑。最后,为农村小规模教师素质提高创造条件,可以为小规模学校教师参与教研与培训提供条件,包括找其他人顶岗,保证他们能定期出来培训;定期让他们与其他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等等。

(四)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当前我们应该研究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保证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小规模学校的生源长期相对稳定,则应该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充实教育投入,改进办学条件。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在减少,将来可能被撤并,则应该在其办学和教育投入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标准后,重点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应该追求硬件上的奢华,而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师资建设上。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同时,教师是最可流动的教育要素,对教师的投资是最保值的和最有投资价值的。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管理现代化

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但农村学校因地域、环境、资源等因素,还未完全实现教育现代化。鉴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涉及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因而,农村学校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值得深入探索。

一、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所面临的难题

(一)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弱。从目前农村学校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校现代化基础较弱。农村学校教学现代化起步晚,在教育硬件方面与城市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教育信息化程度低,相关信息化教学设备贮备不足,信息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设备数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等。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脚步[1]。(二)农村学校对教育现代化的认知差。农村学校对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强度不够,教职员工对教育现代化的认知不足。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识不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更加不了解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使得学校教育现代化迟迟得不到明显进步。认知上的落后,必然会导致教育理念的偏差,进而使得整体学校教育形势不乐观,这是目前农村学校管理所面临的巨大难题。如若不解决认知上的问题,教职员工自我认知、自我知识更新、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就难以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教育内容得不到更新,这样学校教育现代化就难以实现。(三)农村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程度低。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探究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学方式单一,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问题均显示了农村学校教师未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是农村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不利因素。(四)农村学校教研现代化的内容少。在农村学校,很多领导和教师教研意识淡薄。由于学校对教研工作不够重视,教师缺少必要的教研能力,一些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与此同时,在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教研方面有关教育现代化的课题不多,一些教研课题涉及教育现代化的相关内容,但研究不深入、不透彻,实效性不高,导致推进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也减缓[2]。

二、推进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还刚刚起步,为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所面临的难题,加快实现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强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奠定现代化教学的基础。农村学校建设“三通两平台”,是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的必要准备,是用教育信息化引领农村学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学校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中,除了软件信息化建设以外,学校还应当积极做好硬件信息化拓展工作,将教室、办公室等学校功能性区域连入互联网移动端,提升学校信息化的整体程度,并形成网络、平台、终端多区域的信息化联动管理系统。1.全面落实三通校园网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展“三通两平台”建设,学校除了要积极建设专用的互联网教学教室以外,还应当顺畅、有序地做好互联网接入工作,实现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互联网的要求[3]。教师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利用好目前发达的虚拟平台,以求将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经验等与其他教师积极交流、分享经验,改善不足,并以此为窗口更好展示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学生方面,学校应积极建设专属学校的独立网站,并引导学生在网站上注册,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与自身学习相关的信息,实现更为积极主动与个性化的学习。通过以上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学校教育设备和手段现代化,为推进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2.建成高效服务两平台。两平台是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其具体作用如下。2018年2月第一,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将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呈现,促使优质资源的交流、分享。第二,通过动态的信息系统建设,能够加强国家职能部门对学校的教育情况加以动态监察,从而更好地帮助教育局及相关单位开展针对信息化农村教育的调整工作,助力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为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做好准备,进而有效推进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4]。(二)强化认知,提高教师现代化执教能力。1.提高对信息化教育的认知。信息化教学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先进性与前沿性。因此,首先让教师认识到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以普及教育信息化为基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教育资源的挖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农村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学校可集中进行教师教育工作,让教师看到信息化教育的价值和优势,从而改变其教育理念,提高其创新能力。由此,为实现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思想现代化铺平道路。2.强化教师现代化应用能力。为加快实现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还要强化教师现代化应用能力,根据现代化教育的各个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首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除了定期培训以外,积极提升交流。其次,强调教师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让教师将理论化为实践。使用包括微课、一师一优课等多类型不同集体线上备课方式,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效率与质量。在强化教师现代化应用能力过程中,学校可采取“四动”推进机制:①行政驱动:邀请专家学者做好专题报告,确保教师获得最新观念的指导。②应用驱动: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以求更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③典型带动:选取素质水平高的教师团队,加强信息化教学示范带头作用。④制度拉动:学校方面必须出台一定的规章制度,包括如何制定现代化导案,设置专项网络文件夹等。通过文件夹的设置,帮助教师共享优秀资源,以此更好地提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3.创新教法,全面实践农村现代化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对于实现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必须加以重视。学校要把握现代化教学的特点,弄清现代化教学的根本要点。从根本上来讲,现代化教学重在探索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创新,把教学设计从课堂内延伸到更广阔的时空,探索出新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师,必须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新的现代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现代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要让学生“学懂”“乐学”,帮助学生进行集体性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掌握以下教学方法:①情景化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图像、影像资料,为学生创设更具有趣味性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也可自主使用互联网,拓展延伸学习。②微课程教学法。在目前发达的互联网科技力量的辅助下,教师可利用摄影设备与互联网将课程片段上传至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学生可就自己理解程度不够的课程,加以反复观看再学习。这样的模式,打破了原有教育只能在教室进行的弊端,充分挖掘了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型学习。此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所谓合作性学习,即学生与教师可利用多种多样的互联网交流平台,更好地展开讨论,从而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而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研究性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搜寻相关的资料,并借助互联网的辅助最终确定研究的方向。从整体上看,创新教法,全面实践农村现代化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也具有现实意义。(三)教研引领,全面深化农村教育现代化。教研是普及农村教育现代化知识的良好平台。农村学校应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教研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现代化执教能力及创新意识,最关键的是能够深化农村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在农村教育领域的全面普及。农村教育现代化深度发展,要依托教育教研,要增加有关教育现代化的课题。根据实际情况,传统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整合,则是当前农村教育教研的主要内容。对此,学校应将研究重点放在加强数字化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与深度融合方面。具体情况如下:①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支持性研究,将“数字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理念运用于学科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多元学习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提供了方法。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优化。②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校讯通,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教师备课信息化与家校沟通便捷化。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教师进行教学和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校讯通服务系统用于家校沟通。将以上研究成果用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是全面深化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三、结语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建设,要从教育现代化与管理现代化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当前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从而为现代化教育奠定根基,建立良好的现代化教育环境。本文从两大方面对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茂聪,仲米领.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问题探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1):111-116.

[2]降雪辉.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159-160,167.

[3]王正东.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学校的管理[J].甘肃教育,2017(11):22.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3

当前农村学校由于资金缺乏,社会声誉不高,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教学设施陈旧;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基本教学设施配备不齐,且利用率低;教舍短缺,有些甚至已成危房;教具陈旧严重短缺,体育器材缺乏单一、音乐美术器材基本没有;教师队伍学历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优秀教师难以存留,教育资源缺乏。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教学制度

受应试教育这座大山的压制,许多农村高中教育观念落后,有些地方仍然轰轰烈烈地搞末位淘汰制,教育制度极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第一,作息时间不合理。学生每天课与自习相当的多,周末、寒暑假还要补课。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每天课与自习一共要上12节,学生在校时间超过10个小时,由于周末补课,学生一个月只放一次假,寒暑假大部分时间用来补课。这种“监狱式”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第二,评价体系不合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对老师教学实效的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第三、教学日常活动极少。由于教师课业重,教学进度紧张,学校很少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第四、学校很少搞教改科研。偶尔搞一些活动都是流于形式,听课评课人人都是“好好先生”。

三、教师的教育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三教统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三教统筹”一般含义是指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可见,“三教统筹”问题也是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各地农村相继出现了一些“三教统筹”的典型经验,例如:有些乡镇将农民夜校、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等机构整合、撤并到农村中学,农村初中“一校挂三牌”实施“三教统筹”;农村初中教师学习农业技术并承担当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学校开发有关课程,培训农民技术员,对农民开展扫除文盲、扫除科肓教育;等等。

不可否认,“三教统筹”是农村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但是,作为一项政策,有些问题还需要讨论。

(一)“三教统筹”的内涵表述不完全一致,没有公认的解释

我们可以从许多文献和领导人讲话中找到“三教统筹”的来源依据。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指导纲要(试行)》、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献中都论述到“三教统筹”,主要指的是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2003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要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

从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文献和高级领导人的讲话看,“三教”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有时表述为职业教育,另外,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及专科教育等有时也被强调。各种表述不统一,“三教”到底指的是哪“三教”很难确定,这样作为一项政策导向就容易产生混乱。

(二)农村教育应该倡导“多教结合”

事实上,澄清“三教统筹”哪种表述正确已经没有意义。解放思想,不限于“三”的束缚,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模式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每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有区别,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被另一种教育越俎代庖。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教育种类很多,扫盲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社区教育等多种教育同时存在是事实。从全国来看,各地农村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农村许多类型教育发展程度都不能与城市同类型教育相提并论。至于哪种教育在哪个农村地区开展得较好,要具体考察。在某一个具体农村地区,提倡哪几种教育统筹结合更要因地制宜。国家宏观指导思想应该是“多教结合”,给地方留有选择的余地,鼓励地方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经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更是稀缺,有的地方,连机构、人员等条件都没有。农村基础教育机构搞些农业技术培训和成人夜校,应该被看作是农村基础教育为地方服务功能的发挥,并不是“三教结合”。

二、农村初中“普职分流”模式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指出,初中要增设劳动技术课程,或在三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这种政策导向在实践中被概括为“普职分流”,即农村初中阶段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分化,或者称“农村初中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一些农村地区比较流行。许多农村学校还总结了经验,如,2+1模式、2.5+0.5模式、3+X模式以及全程渗透模式等。但是,农村初中“普职分流”存在误区,需要进一步讨论。

误区之一是改变了国家统一的“普九”质量标准。

农村学校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城市学校相同,但是农村教师队伍质量较低,教育条件资源匮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农村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初中培养模式的改革”占用了大量教育教学时间搞“分流”教育,势必改变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其做法值得商榷。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是许多国家的惯例。比如:英国小学之后学生分别进入综合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法国学生短期初中阶段之后接续普通中学、技术中学和职业中学;德国中等教育划分为主要学校、文实中学、文科中学等。但是,这些国家的“分流”城乡同步进行,是与这些国家初中阶段学校类型和课程多样化相匹配的。我国的“分流”仅仅限于农村,城市学校不提倡“分流”,而且我们的初中阶段教育学校类型和课程类型也没有分化,这是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产物,是不公平的。

误区之二是将农村初中教育视为农村儿童一生最后阶段的教育。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9.68%。换句话说,有30%左右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他们基本分布在农村。他们将直接参与就业或是在家待业。虽然高中教育资源扩充,情况将有所变化,但是,在农村初中毕业生中仍然有大量不能升学的,这种状况将会在农村积聚大批受教育水平为初中、或者初中以下的劳动者,必然对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不利影响。国家应该为农村初中毕业生铺就初中后教育和培训的道路,且城乡一起搞“分流”,要求所有初中毕业生完成义务教育规定的课程标准,使他们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吸引他们继续参加高中阶段的各种教育培训,或者在高中阶段参加社区的各类创业和职业培训,甚至还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培养“新型农民”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文件明确指出的是要把农民培训为“新型农民”。然而,在过去我们的教育政策中却有把农村初中生培养为“新型农民”的倾向,这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绿色证书”最初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部推行的对青年农民实施农业技术考核的认证制度。2001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发出《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从此,“绿色证书”政策开始出现。其含义是:在初中毕业时,除了获得正常的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获得一个标示掌握了某方面农业知识和技术的证书,可以在回乡务农后选择合适项目,发展农业等。对于此项政策,有以下问题需要讨论。

(一)城乡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体化的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教育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滞后于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发展程度的差距并不一定要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体现公正、平等,应一视同仁。将农村义务教育另立目标,必然冲击国家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直接威胁国家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这种“农村义务教育传授农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培养农村需要的技能”的认识误区,直接根源在于过去的一个口号,即“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其实,“三农”本身就包含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本来就需要扶持、支持、援助和被服务,为“三农”服务也包含为农村教育服务。“三农”中的农村教育,应该得到城市的大力支援,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所以,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在逻辑上讲不通。

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制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就应该相同对待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歧视观念,重新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无论城市义务教育还是农村义务教育都要提倡为培养合格的公民服务。

(二)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减少农民

农民在我国历来是身份的象征,是阶层的概念,应该减少农民。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很荣耀,是革命中坚力量。建国以后,农民这一概念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实际上,农民地位在不断下降,受到各种习俗和政策歧视;而且凡是涉农的事业,都成了弱势事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将农民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对待,而不要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有人分析,中国当代十大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农民),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农民处于社会阶层的底部,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比重较大,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应该是减少农民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在农村初中阶段提倡的培养“新型农民”只能给农村初中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影响,即“我毕业后还是农民”。实际上“绿色证书”根本没有起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作用。从现在某些农村初中的“绿色证书”教育内容看,还是大众化的务农经验。因为,从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实际状况看,他们本身就只能传授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识,其结果培养的只能是传统农民。面向未来的农村教育,不宜再培养农民了。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考虑问题,应该提倡培养合格公民。这并不是歧视农民,歧视劳动。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定位中就包含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基本素质。这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承认和反思过去在培养目标上的模糊认识,从而建立平等的公民教育观。

(三)“绿色证书”没有社会实用价值

任何证书的授予或颁发,均应该考虑其社会实用价值,即在社会上如何起到一定的证明作用,可以获得某些社会关照。如军人证、记者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绿色证书”原来设计可以在买化肥、买种子、农业信贷等方面享受优惠,然而,实践中种子和化肥不是稀缺商品,其优惠政策也就没有意义了。而农业贷款政策是国家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政策之一,与“绿色证书”也没有关联。

四、农村教师编制、流动和管理

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教师队伍各种结构(身份、学历、年龄、职称、性别、学科等)均不合理,农村教师中还有一些代课教师,农村教师学历和职称普遍较低,年龄偏大,音、体、美、外语、计算机教师普遍缺乏,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教师缺乏,等等。农村教师问题的根源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以及制度、政策等原因。在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来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一)修改教师编制

教师编制问题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很大。现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受制于教师编制,不利于素质教育开展。教师编制标准主要根据中央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文件,根据2001年事业发展的基数确定的。其特点是仅仅考虑了师生比一个维度,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普遍少于城市。我们认为,要从两方面人手解决问题。

第一,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学校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的实践机构。某行政区域内教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不能说明该区域内每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需要数量;某行政区域内教师队伍机构合理,不能证明该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机构均合理。教师一般不可能跨学校工作,因此,教师编制要服从教育工作实际的要求,就应该以学校为单位核定。这是实践的逻辑。

第二,核定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我们认为,从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教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工与学生比之外,还要考虑任课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等因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与教职工比。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基本要求是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要齐全。如果农村学校因为教师编制数量紧缺,不得不将教师主要集中于开设中考和高考要求的必修科目,实施素质教育也就落空了。同时,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也不能不考虑控制教师上课的周课时数,要给教师学习、进修、备课的必要时间,计算教师编制时忽略周课时与教职工比也是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二)建立城乡教师交流的合理机制

从现状分析,城乡教师交流要强调两方面:其一,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其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近年来,各地建立的城乡教师交流,大多属于前一种。一般是运用政策导向,引导超编学校教师调整充实到缺编学校任教,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将教师交流与评职晋级挂钩,导致乡村学校教师感到农村学校是城市学校教师练手的地方;二是交流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年左右,且不知道下批交流人员是否还继续进行。显然,这些做法属于行政干预,不是教师自由选择的流动,有明显缺陷。因此,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制度创新是关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师流动问题,就要解决城市教师到农村长期工作所必须的土地承包、居所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生活方式适应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使在农村工作有强大的吸引力。

(三)出台教师自由流动和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政策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屡屡被城市吸引过去,特别是有名气的教师更是农村校长担心的重点。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教师业务能力强之外,流失的原因还有赖于“领导同意”,致使业务能力强而没有领导同意的教师流失无门。真正不要档案材料就“走人”的是极少数。

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角度和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政府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教师流动是很必要。例如:国家应该出台服务期最低限制政策和补偿政策,凡是符合服务期规定的教师,不分城乡,均可以提出流动申请,只要有接受学校就应该允许流动。还要辅之以鼓励城市教师申请到农村学校的特殊政策。当农村教师申请向城市学校流动时,城市流入地学校用“服务期买断”等形式对流出地学校有所补偿,流出地学校用补偿金聘用其他合适教师,这样才公平合理,有利于保护农村学校的利益,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此外,鼓励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学习的政策也应该加强。

(四)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

对于农村教师问题,是继续实行身份管理还是采用新的聘任制度,取消身份的偏见,实行岗位管理,这是目前面临的大问题。为了克服现有弊端,笔者认为应该实行岗位管理,按照教育过程需要聘用教师;同时,放宽教师职务评聘必须合一的管理误区。有些地方教师资格和职务分开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陸。实际上,评聘分开还是评聘合一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层次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宜粗不宜细,只要符合国家宏观人事管理制度就应该允许各地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月10日,国务院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中枢系统,它决定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质量、进程,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又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成熟标志,[1]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2]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为缩小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农村学校管理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的主要使命,为补齐农村教育短板而助力,有效应对农村教育管理中的各种新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农村教育发展新境界,力求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向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蜕变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究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怎样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要想回答这些问题,管理学中的权变管理理论认为在组织管理中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情况寻找不同的方案和方法。[3]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理应是动态的、持续变化着的、适应能力强且灵活的并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交映,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它是具有农村地域特色和特殊情境的管理。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充盈着“乡土气息”。农村学校最主要的管理对象是农村学生和教师,而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积弱,生存的物质环境不富足,重视教育但却不知怎样教育,学生文化知识素养不牢固,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义务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个人业务素养以及稳定性差强人意。囿于此,农村学校的管理应结合农村这种大环境下管理对象的特征以及特殊的隐性环境以及非正式制度,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招生、培养和管理制度和计划,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路径,纠正学校教育管理唯城市化的倾向,求真务实地做好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趋向人本化和信息化。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传播知识和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人是其主要的管理对象,关注人的发展和需求,使教育管理现代化固其本、疏其源,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教育管理信息化也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教育管理职能,帮助管理人员监测、调控、评价和指导各项教育工作,并为之提供有效管理决策的重要信息,以便促进管理活动效果与效率的提高,[4]学校管理决策由传统的基于经验和直觉转变为基于数据分析。尤其是互联网为教育搭建“自由空间”打破屏障与边界,互联网思维与教育的率先结合倒逼教育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转变与更新,[5]在农村教育中信息化就是一架连接外界的桥梁,让先进的教育思想、讯息和教育管理技术在农村传播开来,所以提到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定与信息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系统化的倾向。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一个系统可以分解为各个子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6]认真分析和把握学校内部各个系统及其结构关系,了解学校管理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更是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其次学校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管理者、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产品都是人,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另外还涉及资产管理、教育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安全管理等方方面面,大到学校政策、制度的制定,小到学生请假、旷课的约束。如若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局,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越来越倾向于系统化。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日益科学化。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遵照学校管理工作的规律,符合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方向性原则,这是指学校管理者必须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要求管理学校各项工作,是学校工作受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7]二是计划性原则,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应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管理问题时必须有周密、科学的计划;三是系统原则,学校管理者要有系统管理的观念,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各方面之间、学校和其它单位之间的关系,对校内外的各种力量进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8]四是效益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在正确的思想和目标指导下,合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取得高效益。[9]总之,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发展趋向应以人本化、系统化的管理理念为支撑,以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为条件,以先进教学设施和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关键,以前沿的管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始于“接地气”,终于人才的培养和服务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之路。

二、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仅与完备的教学资源有关还与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挂钩,农村地区教育管理目标偏颇、管理方法失范以及教师的流失与学校的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办学条件差的农村,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更需要依靠管理出质量、出效益。当下面对日益发达的科技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对教育的渗透,农村地区学校管理现代化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教育管理目标偏颇,管理方法失范政府和农村学校自身为了发展农村教育和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致使现行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形成了以成绩为重心的管理模式,反而忽略教育质量管理而片面追求升学率,并以升学率作为管理工作成败和学校质量优差的重要指标。一方面,班级有较好的升学率,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会受到学校的表彰和奖励,名利双收;另一方面,高升学率的农村学校不仅可以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还能提升学校的美誉,进而提高在本地的名气和生源数量以及质量。因此,教师与其在“落后生”花大量的耐心和精力倒不如在“优等生”身上花些时间,且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和工作成果。此种评估教学工作的方法和管理模式致使教师只关注一小部分优生和潜力股而忽略了大部分的普通学生和一些差生。另外,学校的管理工作过于关注于毕业班,挤占了其它年级的教师、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导致非毕业班的师生怨声载道。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者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动力,把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班级,大部分称之为“实验班”,对这些班级和学生重点管理,从对教师的安排、待遇到学生座位排列、专门辅导、优先发言等都给予了特殊的设定。管理者以这些班级管理为中心,教师以这些班级的成绩为工作重心,导致教师一心教书育人的部分被极大的忽略,把学生的管理当作了成绩的管理,而学生一心提升学科成绩,同学之间竞争压力大关系不融洽,此种急于求成的管理方法往往会背道而驰,缺乏系统的管理观,使农村的教育脱离落后的怪圈也会难上加难。(二)教育管理的模式单一,管理机制僵化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就是办学的主体,公办学校数量多,国家财政性的拨款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国家承办教育是为了选拔和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服务。经验型是教育管理的最主要模式,即管理者把经验和直觉作为学校管理的依据,在农村学校管理层面,校长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首脑和行政中心,往往依靠个人经验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尽管现在推行校长职级制实行职级绩效工资制,在教育行政管理层占统治地位的仍是行政管理模式。学校的人事管理、招生政策和课程大纲都是由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审定、负责,各级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学校进行垂直管理,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制度和规则都是依照上级指示为纲,给本地学校的管理画地为牢,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和应变能力。人、财、物作为同一层次的管理对象,缺乏对人的关注和广泛参与性的民主决策以及监督,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在该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是单一管理模式下的附属品,其竞争力大打折扣,适应当今社会的能力也令人担忧。(三)教育管理手段滞后,教师队伍流失严重从学校教育教学硬件实施来看,2016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同步建设城镇学校。”[10]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在现实中仍存在很多漏洞,均衡发展强调了农村教学设备与城镇同步发展,而现实中农村学校配备的教学设施成为了摆设,一则,大部分乡村教师不具备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能力,任课教师仍然沿袭旧的管理和教学方法;二则,设备的消耗给教育经费本来就不足的农村学校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导致设备使用频率低甚至闲置,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致使农村学校的管理手段依然停留在落后层面。另外,农村学校一般规模较小,又是一种熟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人与人彼此较为熟悉,对人员的管理还是依靠经验和传统的方法,因此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容易被搁置,以致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手段滞后不前。农村学校的位地理置、交通、经济以及社会生存环境条件差。从农村教师教师队伍来看,一方面地方政府对教师福利待遇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地位较低,农村生源的减少,农村专任教师每年都在流失,2014—2015年农村义务生源减少了130万人,教师流失了12.2万。农村学校急需一批思想过硬、业务水平和师德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另外,师资力量薄弱,难以用自己对知识的热忱和理解去感染学生,其教学方法单一,采取满堂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以及职业倦怠对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动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进步和学校管理工作。(四)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动力不足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发展农村教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农村经济基础落后的现实决定了农村教育滞后不前,教育经费的不足更是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学校的规划、想法,就是缺少经费的支持迟迟无法付之行动。农村教师的工资一般有乡镇政府承担,教师薪酬会给政府的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当地经济要发展不仅仅要投资教育,因此,部分财政用于非教育事业以至于严控教师岗位,多一名编制老师,就多一份财政压力,导致老教师到期不退,勉强坚守岗位,新教师因编制岗位限制,进而导致乡村教师队伍的老龄化,翘首企盼退休带来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等弊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因教致贫”,使得政府又抽取教育经费来发展经济,释放出一种农村教育衰败和上学无用论的信号,也会直接导致农村家庭对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的不重视,进而影响农村学校生源的质量和人才的供给,由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

三、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出路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平安河南、和谐郑州”、“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通过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探索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增强全民的道路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为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工作的开展,构建基层交通安全宣传网络,进一步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有效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三、实施范围及工作内容

(一)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

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要深入各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内所有的城镇社区。

1、组织领导。以各街道办事处为基础,主动联合治安、交管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交通安全社区建设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张榜上墙;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并做好记录。

2、硬件设施。社区内显要位置设立2条以上固定宣传标语;适当设置交通标志、标线;设置2个以上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宣传内容每季度更新一次;设置规范的机动车停车泊位和非机动车车棚;建立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室,必须配备播放设备及一定数量的交通安全学习资料(含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供社区居民和机动车驾驶人学习使用。

3、教育活动。结合宣传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利用事故光盘、宣传材料、挂图、板报、展板、横幅、文艺表演等形式,每月组织居民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每月对辖区机动车驾驶人进行一次以上安全行车、文明行车集中教育活动;利用社区现有的广播、影视、网络等手段经常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4、交通安全违法和事故。社区有专、兼职交通协管员管理辖区交通秩序,社区内车辆停车有位、停车入位、停车规范有序,无乱停乱放现象;社区内机动车上牌率达到100%;社区内无交通事故。

5、档案资料。有书面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信息档案;有机动车驾驶员档案,有专门的驾驶员管理台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内容;要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文字及各种影视资料。

(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

交通安全宣传覆盖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对310国道、高速引线及事故多发地段自然村要进行重点宣传。

1、组织领导。以镇政府为基础,主动联合治安、交管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交通安全村建设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村主要领导兼任组长,并有1-2名交通安全员;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张榜上墙;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并做好记录。

2、硬件设施。要求各个村庄内显要位置有2个以上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村主要街道两侧刷写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警句20条以上;建立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室,必须配备播放设备及一定数量的交通安全学习资料(含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供村民和机动车驾驶人学习使用。

3、教育活动。结合宣传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实际需要,利用事故光盘、宣传材料、挂图、板报、展板、横幅、文艺表演等形式,每季度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每季度组织辖区机动车驾驶人进行一次以上安全行车、文明行车集中教育活动;利用村中现有的广播、影视等手段经常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4、档案资料。有书面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信息档案;村民机动车列管率达到100%;有机动车驾驶员档案,有专门的驾驶员管理台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内容;要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文字及各种影视资料。

(三)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

交通安全宣传覆盖全区所有的中小学校,对国道、城区主次干道沿线的学校要进行重点宣传。

1、组织领导。以各中小学校为基础,主动联合治安、交管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交通安全学校建设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纳入教学、管理和日常工作中,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张榜上墙;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并做好记录。

2、硬件设施。学校内显要位置设立2条以上固定宣传标语;有条件的学校适当设置交通标志、标线,设立模拟交叉路口或形象化的道路模型;设置2个以上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宣传内容每月更新一次;设置规范的停车泊位和车棚;建立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室,必须配备播放设备及一定数量的交通安全学习资料(含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供学生和学校机动车驾驶人学习使用。

3、教育活动。结合宣传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安全月、放假前、开学之初等时期,利用交通宣传光盘、宣传材料、挂图、板报、展板、横幅、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设置不低于4个课时的交通安全教育课,每月对师生进行1次以上安全行车、文明行车集中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广播、闭路电视等手段经常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4、档案资料。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情况列入操行评定内容,建立书面的交通安全学习教育登记薄;学校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信息档案;学校机动车驾驶员档案,有专门的驾驶员管理台帐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内容;要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文字及各种影视资料。

(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单位

交通安全宣传覆盖全区所有运输企业和有20台以上机动车的单位。

1、组织领导。以单位为基础,主动联合治安、交管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交通安全单位建设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将交通安全纳入单位的发展规划、生产管理、目标考评和所属人员的行为规范之中,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张榜上墙;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并做好记录。

2、硬件设施。单位内显要位置设立2条以上固定宣传标语;单位内部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设置2个以上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宣传内容每月更新一次;设置规范的停车泊位和车棚;建立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室,必须配备播放设备及一定数量的交通安全学习资料(含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供职工和单位机动车驾驶人学习使用。

3、教育活动。每月利用交通宣传光盘、宣传材料、挂图、板报、展板、横幅、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定期传达学习交通法律法规、通报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情况;积极参加交警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活动。在单位内部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大力营造良好氛围。

4、档案资料。单位制定机动车驾驶员管理、考核制度,车辆安全管理、考核制度,交通安全年度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基础台帐,车辆、驾驶员基础资料,日常学习、安全例会记录、车辆保养记录、交通违法和事故记录等情况;每月召开一次驾驶员安全例会,并做好记录;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文字及相关资料。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1、峡窝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社区、村、中小学校及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根据此工作方案,结合辖区和本单位实际制定详细的交通安全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计划,列出时间表和工作进度表。

2、落实社区、农村、学校及单位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逐步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

3、主动联系新闻媒体,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工作宣传氛围。

4、12月中旬,区政府将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参加道路交通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活动现场会,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创建活动开展。

(二)全面实施阶段

1、按照交通安全示范社区的标准化建设,迅速在辖区的各个社区、农村、学校和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确保交通安全示范社区、农村、学校、单位创建工作在明年3月底全部达标。

2、根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工作计划及时间表、进度表,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定期抽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合格率。

3、主动联系辖区交警部门,积极开展有创造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考核验收阶段

区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将适时对峡窝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峡窝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以实施交通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工作为载体,按照“社会化、群众化、专业化、制度化”的要求,建立起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峡窝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负责落实“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村”创建活动;教文体局及各中小学校负责落实“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

(二)突出重点,搞好教育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基础工作,要重点抓好社区居民,310国道、高速引线沿线农村居民、务工人员及中小学校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三)加强监督,检查考核

区政府将组织督察组对峡窝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教文体局等部门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工作进行督查,工作考核、评价结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内容,并综合排名,予以通报。各有关部门要将此项工作成绩纳入本系统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我们对所在的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笔者所处的,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学校;管理理念

近些年,教育部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并为之付诸了很多努力,在此过程中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但相比于而言,城市学校发展地更快更好,究其缘由,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所以为了改善现状,促进农村学校健康发展,就需要转变农村学校管理理念。

一、新形势下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管理理念落后。近些年政府部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各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注重学校管理,提倡以管理求质量促教育,而农村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管理观念等相对落后,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这无影影响了教育质量。可见,转变管理管理是新形势下农村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师资力量不足。新形势背景下,虽然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个人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们缺乏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将大量个人时间奉献给工作,承担着很多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自我学习,加上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落后、教师薪资待遇较差,所以很多毕业于优秀院校的教师不愿来农村支教,促使师资力量不足。

二、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学校管理理念有效转变的相关策略

1.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创建愉悦平等的管理环境。农村学校虽然办学条件落后,但注重建立规章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长此以往,教师变得少言寡语,不爱与学生互动,既影响了教育质量又影响了管理质量。为此,农村学校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创建愉悦平等的管理环境,用积极健康的神态行动教育学生、指导学生,切实关心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必然高涨,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为农村学校培养优秀的人才铺垫基础。2.转变教师角色,推动教育改革。近些年,政府部门大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转变学校管理理念,以管理促教育,农村学校自然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农村学校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的转变,即第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扮演教育者角色,还要扮演引导者角色;第二,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同时,农村学校应加大对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为其提供相应的设备,健全奖励制度,允许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从而促进农村学校稳定发展。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管理针对性。新形势下,农村学校在转变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提升管理针对性,所谓注重针对性,指的是校长要真正融入到师生之中,对师生有所了解,做到脚勤、眼勤、耳勤、嘴勤、手勤,信任教师,将他们视作学校主人,具体来说:第一,倡导“以人文本”管理,信任与尊重是此种管理的重要基础,而真诚又是尊重的前提,将真诚、真情渗透到学校管理之中,让师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及管理者的付出,从而提升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取得良好管理效益。4.培养教师素质,促进管理优化。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不一,有些教师并非毕业于师范教育,年龄较大、素质有待提高,难以满足现代学校管理需求,加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既需要上语文课、数学课,又需要上体育课,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探究教育课程的方法。对此,农村学校应积极培养现有教师,比如,尽可能地提高教师薪资,与教师保持良好交流,促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尽力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师知识、提升教师素质等等,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新的教师,从而壮大师资队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学校发展需求,真正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转变农村学校管理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质量,促进学校稳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形式相对落后,加上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需要管理者不断探索与创新,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真正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与管理质量,使农村学校能够顺应教育改革。

作者:刘育刚 单位:甘肃省成县苇子沟学校

参考文献: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校布局;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

建国后,为扩大入学机会,我国农村形成了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种学校布局也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由于这种学校布局和其他义务教育普及措施得力,到2007年底,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在逐步深入,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使农村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质量低下,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应该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个重要问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

从道理上讲,如果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是一种有价值倾向的政策选择,并且选择大规模学校和选择小规模学校具有相同方便性,那么,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应该是各有利弊的。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往往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形成的,因此,它不是因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的优势而进行政策设计的产物,而是客观条件下被动形成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可能的教育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困境表现得愈加明显。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超编与素质困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教师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描述。即学校教师数量和素质。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置的。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照国家师生比配置教师,一般都会超编,但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要看,还显得不足。从教师素质分布看,师范毕业生的选择倾向和在职教师的流动倾向影响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毕业生,一般优先选择大城市学校,然后是中小城市学校、县镇学校,最后是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校际间作出选择,教师往往也不倾向于选择处于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在农村中小学执教的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向其他农村学校流动、由农村学校向乡镇学校流动、由乡镇学校向县城学校流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素质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总量不足与效率困境

学校经费是基于理想学校规模假设进行配置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远离理想学校规模标准,学校经费总量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与农村小规模学校难以产生规模效率有着直接关系。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经费总量不足的同时,面临经费使用的效率困境。以我国北方甲乙两所小学为例,两个小学都有六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是单班,甲小学每班有45人,乙小学每班有15人。冬天给两个学校买(分)煤,如果按照人数拨经费(分煤),乙小学得到的煤量是甲的三分之一,而实际上甲乙两个小学用煤量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像乙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由于许多支出项目的经费不能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经费总量如果按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就显得严重不足。从经费使用效率来看,有一个理想规模问题,当学生数量低于这个理想规模时,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就会随着学生数量减少而降低。尽管对于理想学校规模并没有达成精确一致,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数量是远远低于理想学校规模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偏低。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困境

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及标准有一定的要求。在我国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要求后,绝大多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先后完成了“普九”验收。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而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又有限,当学校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老化时,学校很难更换教学设施和更新办学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留很难预期时,有限的教育资源更不会选择投入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和小规模学校撤留难以预期这两个问题,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后又陷入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的困境。特别是在办学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日益陈旧的情况下,保持办学条件达标与教学手段更新面临更多挑战。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门数开齐与小科困境

当普及任务完成后,义务教育面临的两个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这两个任务,可以一言以蔽之,即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就是课程不仅要能开齐,而且要能上好,即要同时满足“开齐”和“上好”的双重要求。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课程开齐面临很大困难,许多学校一个教师教若干不同学科,教师面临专业提升的困境。特别是面临课程改革时,教师同时上若干不同科目的新课,讲懂每门新课程都很吃力,讲好当然就面临更大困难。因此,对许多小规模学校来说只能抓大放小,小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努力对所教各门课程熟悉后,也只能就一个科目进修,进行专业提升,其他所教课程只能保证有时间教,而不能保证教好。特别是在一些超小规模的学校。由于优先配置语数等大科教师或教师数量有限,小科课程方面出现教师难以胜任和无法开齐等现象,出现了小科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潜力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看,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来的问题的解决面临重大挑战;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看,这些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在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育发展成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人力资源基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政策空间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成就和相应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社会环境。

(一)教育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9.8%提高到23.3%,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907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在高等教育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的条件下,农村教育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就成了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择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的瓶颈。目前,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教育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

(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政策的政策空间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教育政策框架下,“村办小学、乡(镇)办初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格局,使学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受到教育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教育资源条块分隔的格局,为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政策空间。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框架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放在县域内通盘考虑,从“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发展立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衰减,可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有倾向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小规模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在教育过程层面的公平。

(三)“惠农”的宏观社会政策实践与农村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自身看,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取决于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而说到底农村教育的吸引力是由农村的吸引力决定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正在不断增加着农村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村教育的吸引力。而且在一些地方农村的吸引力和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形成了良性互促。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给这些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惠农”的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偏远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增加这些地区农村的全面吸引力。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目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提高农村小规模教育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全面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战略设计是把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必要举措。

(一)从多个维度核拨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

人们理所当然地从“小”去理解小规模学校的特点,但是小规模学校并不是什么都小,什么都少的。一个小规模学校接受上级例行检查的次数不会少,小规模学校中一个学生数量很少的班级的用电量、取暖费不会少。因此,小规模学校按学生配置教育经费存在一定问题,政府应该从多个维度核算和拨付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计算小规模学校的经费,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如接待费、电话费、报刊费等。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粉笔、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等。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机产生电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以这样的思路给小规模学校核拨教育经费,会比完全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合理得多。因为这是小规模学校实际使用的教育经费。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教育经费会持续增加,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政策空间,统筹教育经费使用,把新增教育经费优先增补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缺额的部分。

(二)建立学校编制底线和“走教”政策

统一的生师比规定是基于学校理想规模假设制订的,只有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师教学。对小规模学校来说,这种生师比的规定就显得非常不适合了。针对小规模学校编制缺乏的现实,农村教育部门应该制订学校编制底线。学校教师编制底线可以根据一个学校的班级数量、不同班级的课程门数、教师的课时上限等制订。这样农村小规模学校会增加一定比例的教师。不过,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已为农村教师增加储备了人力资源,只要有效增加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农村学校完全可以招聘到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在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底线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创新条件,鼓励农村教师走教。音、体、美等小科和新开计算机、外语学科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由专门教师任教。而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一个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小科课程和新开课程一般都没有专业教师,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交通条件允许的地区,学校可以给小科和新开学科教师配置一定的交通工具,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和提供一定的住宿条件,鼓励其“走教”,以使小科和新开学科的教师能够专业对口,同时减少其他科教师的教授科目数量,让农村小规模教师都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所主教的科目,对其深入钻研,这也为他们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打破了教师管理和配置上的条块分割,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研究不同学校共享师资的机制,使“走教”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尽快落实。

(三)平等地考虑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教师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异,造成了农村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因此,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执教。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所占比例从绝对值看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政策空间,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又为农村教育发展准备了人力资源,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加以妥善解决。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县域教师统筹配置的政策优势,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措施,鼓励县域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其次,可以出台限制性政策,规定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都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政策可以与聘用、评职、提拔或获得荣誉挂钩。再次,对于长期坚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学校应该在评职、获得荣誉方面优先考虑。最后,为农村小规模教师素质提高创造条件,可以为小规模学校教师参与教研与培训提供条件,包括找其他人顶岗,保证他们能定期出来培训;定期让他们与其他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等等。

(四)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当前我们应该研究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保证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小规模学校的生源长期相对稳定,则应该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充实教育投入,改进办学条件。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在减少,将来可能被撤并,则应该在其办学和教育投入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标准后,重点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应该追求硬件上的奢华,而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师资建设上。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同时,教师是最可流动的教育要素,对教师的投资是最保值的和最有投资价值的。

农村学校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校布局;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

建国后,为扩大入学机会,我国农村形成了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这种学校布局也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由于这种学校布局和其他义务教育普及措施得力,到2007年底,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在逐步深入,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使农村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减少,农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质量低下,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应该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个重要问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

从道理上讲,如果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是一种有价值倾向的政策选择,并且选择大规模学校和选择小规模学校具有相同方便性,那么,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应该是各有利弊的。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往往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形成的,因此,它不是因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的优势而进行政策设计的产物,而是客观条件下被动形成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小规模学校优势的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可能的教育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困境表现得愈加明显。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超编与素质困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教师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描述。即学校教师数量和素质。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置的。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超小规模学校来说,按照国家师生比配置教师,一般都会超编,但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要看,还显得不足。从教师素质分布看,师范毕业生的选择倾向和在职教师的流动倾向影响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毕业生,一般优先选择大城市学校,然后是中小城市学校、县镇学校,最后是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校际间作出选择,教师往往也不倾向于选择处于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在农村中小学执教的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向其他农村学校流动、由农村学校向乡镇学校流动、由乡镇学校向县城学校流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素质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总量不足与效率困境

学校经费是基于理想学校规模假设进行配置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远离理想学校规模标准,学校经费总量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与农村小规模学校难以产生规模效率有着直接关系。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经费总量不足的同时,面临经费使用的效率困境。以我国北方甲乙两所小学为例,两个小学都有六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是单班,甲小学每班有45人,乙小学每班有15人。冬天给两个学校买(分)煤,如果按照人数拨经费(分煤),乙小学得到的煤量是甲的三分之一,而实际上甲乙两个小学用煤量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像乙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由于许多支出项目的经费不能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经费总量如果按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就显得严重不足。从经费使用效率来看,有一个理想规模问题,当学生数量低于这个理想规模时,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就会随着学生数量减少而降低。尽管对于理想学校规模并没有达成精确一致,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数量是远远低于理想学校规模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偏低。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困境

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及标准有一定的要求。在我国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要求后,绝大多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先后完成了“普九”验收。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但是,由于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而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又有限,当学校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老化时,学校很难更换教学设施和更新办学条件。特别是在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留很难预期时,有限的教育资源更不会选择投入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和小规模学校撤留难以预期这两个问题,使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后又陷入办学条件达标与更新的困境。特别是在办学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日益陈旧的情况下,保持办学条件达标与教学手段更新面临更多挑战。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门数开齐与小科困境

当普及任务完成后,义务教育面临的两个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这两个任务,可以一言以蔽之,即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从课程实施层面看,就是课程不仅要能开齐,而且要能上好,即要同时满足“开齐”和“上好”的双重要求。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课程开齐面临很大困难,许多学校一个教师教若干不同学科,教师面临专业提升的困境。特别是面临课程改革时,教师同时上若干不同科目的新课,讲懂每门新课程都很吃力,讲好当然就面临更大困难。因此,对许多小规模学校来说只能抓大放小,小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努力对所教各门课程熟悉后,也只能就一个科目进修,进行专业提升,其他所教课程只能保证有时间教,而不能保证教好。特别是在一些超小规模的学校。由于优先配置语数等大科教师或教师数量有限,小科课程方面出现教师难以胜任和无法开齐等现象,出现了小科困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潜力

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看,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来的问题的解决面临重大挑战;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看,这些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在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育发展成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人力资源基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政策空间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成就和相应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的社会环境。

(一)教育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9.8%提高到23.3%,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907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在高等教育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的条件下,农村教育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就成了优

秀高校毕业生选择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岗位的瓶颈。目前,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教育下一步的建设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

(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政策的政策空间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教育政策框架下,“村办小学、乡(镇)办初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格局,使学校之间共享教育资源受到教育管理模式的限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教育资源条块分隔的格局,为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政策空间。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框架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放在县域内通盘考虑,从“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发展立场,考虑到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衰减,可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有倾向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小规模学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在教育过程层面的公平。

(三)“惠农”的宏观社会政策实践与农村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自身看,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取决于农村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而说到底农村教育的吸引力是由农村的吸引力决定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正在不断增加着农村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村教育的吸引力。而且在一些地方农村的吸引力和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形成了良性互促。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给这些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惠农”的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偏远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增加这些地区农村的全面吸引力。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目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提高农村小规模教育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全面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战略设计是把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必要举措。

(一)从多个维度核拨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

人们理所当然地从“小”去理解小规模学校的特点,但是小规模学校并不是什么都小,什么都少的。一个小规模学校接受上级例行检查的次数不会少,小规模学校中一个学生数量很少的班级的用电量、取暖费不会少。因此,小规模学校按学生配置教育经费存在一定问题,政府应该从多个维度核算和拨付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计算小规模学校的经费,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如接待费、电话费、报刊费等。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粉笔、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等。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机产生电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以这样的思路给小规模学校核拨教育经费,会比完全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合理得多。因为这是小规模学校实际使用的教育经费。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教育经费会持续增加,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政策空间,统筹教育经费使用,把新增教育经费优先增补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经费缺额的部分。

(二)建立学校编制底线和“走教”政策

统一的生师比规定是基于学校理想规模假设制订的,只有当学校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师教学。对小规模学校来说,这种生师比的规定就显得非常不适合了。针对小规模学校编制缺乏的现实,农村教育部门应该制订学校编制底线。学校教师编制底线可以根据一个学校的班级数量、不同班级的课程门数、教师的课时上限等制订。这样农村小规模学校会增加一定比例的教师。不过,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已为农村教师增加储备了人力资源,只要有效增加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农村学校完全可以招聘到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在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底线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创新条件,鼓励农村教师走教。音、体、美等小科和新开计算机、外语学科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由专门教师任教。而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一个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小科课程和新开课程一般都没有专业教师,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交通条件允许的地区,学校可以给小科和新开学科教师配置一定的交通工具,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和提供一定的住宿条件,鼓励其“走教”,以使小科和新开学科的教师能够专业对口,同时减少其他科教师的教授科目数量,让农村小规模教师都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所主教的科目,对其深入钻研,这也为他们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打破了教师管理和配置上的条块分割,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研究不同学校共享师资的机制,使“走教”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尽快落实。

(三)平等地考虑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教师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异,造成了农村校际教育质量的差异。因此,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素质,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执教。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教师所占比例从绝对值看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政策空间,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又为农村教育发展准备了人力资源,因此,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加以妥善解决。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县域教师统筹配置的政策优势,出台一些引导性的措施,鼓励县域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其次,可以出台限制性政策,规定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都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政策可以与聘用、评职、提拔或获得荣誉挂钩。再次,对于长期坚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学校应该在评职、获得荣誉方面优先考虑。最后,为农村小规模教师素质提高创造条件,可以为小规模学校教师参与教研与培训提供条件,包括找其他人顶岗,保证他们能定期出来培训;定期让他们与其他学校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等等。

(四)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当前我们应该研究农村学校的办学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保证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达标。具体的建设思路应该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小规模学校的生源长期相对稳定,则应该全面提高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充实教育投入,改进办学条件。如果农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在减少,将来可能被撤并,则应该在其办学和教育投入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标准后,重点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应该追求硬件上的奢华,而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师资建设上。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同时,教师是最可流动的教育要素,对教师的投资是最保值的和最有投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