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0 16:45:52

公共服务管理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1

1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1国外对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的研究

在国外。关于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并不多。l9世纪后半叶,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代纳(Wagner)初步提出了公共服务的概念l_。美国教授汤玛斯伯尼斯顿研究了农村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财政问题.指出在农村和城市实施不同的教育、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产生城乡差距和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21。Knight等认为户籍制度赋予了城市居民在住房、医疗、养老及教育等方面的利益,劳动力的流动依然难以缓解城乡收人差距。Carter研究认为,城市倾向政策由于部门倾斜的收入转移以及在健康、住房和教育方面的支出不均等,都将对未来的经济增长不利网。

1.2国内对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的研究

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朱米均等[41提出以采用私人部门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马英l5}认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公共管理学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关于治理理论。李军鹏[61认为,应着重研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体制,主张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公共管理模式.主张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与政府一道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马国芳等【提出了关于社会公共服务新趋势理论,认为政府理念应企业化,引进绩效目标管理。覃俊波等(2008)提出了关于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第i条道路”理论。田自学1、陆明远19]等学者也分别提出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职能问题、体制机制创新趋势理论。关于城乡公共服务统筹供给问题。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㈣在考察了西方公共服务制度的安排后,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革意见。姜岩等…]指出从城市偏向政策向城乡关系平等和两个部门均衡发展转变关键点在于农民人数的大幅度减少以及城市居民占人口比重的提高。

1.3国内外研究存在不足的地方

总体来看,目前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方面所做的研究还有很多没有涉及到或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最关键的如用实证方法或调研方法来论证社会公共服务演进路径及评价机制这一块的研究。但还处于空白或只能说是起步阶段。此外,对城乡公共服务的演进路径发掘不够.缺乏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系统理论及演进路径分析.并且对于如何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尚需进一步理顺并形成详细而清晰的政策思路。

2构建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本选题立足于对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的完善,立足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为构建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以解决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本选题旨在学习借鉴围内外城市管理模式借鉴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演进路径及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及广东省城乡建设和管理机制水平,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城乡管理服务体系,对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及幸福广东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1对于解决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关键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研究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系统论及比较优势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国外发达国家大城市成熟完善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在政策体制、制度管理、运作实施等方面汲取、借鉴其成功的做法及经验。同时系统深人梳理我国有代表性的城乡地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政策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构建基于我国国情特色的城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理论体系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我国未来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及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2.2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城乡发展体制管理的政策决策参考

本研究切合“十二五”时期继续推进城乡管理公共服务建设的内在要求,对于未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方面,包括区域政策、发展战略、运行机制、制度保障、管理体制等政府政策及重大决策的制订及出台,均有着战略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及深远的政策指导意义。

2.3对于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制度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将对我国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均等化、法制化提供重要的政策决策参考,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发展、战略指导、政策制定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3研究思路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指标体系构建法等多种先进研究方法相结合.一方面,选取华盛顿、伦敦、东京等l0多个国外发达城市.全面、系统地对国外发达国家大城市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成熟做法,逐一进行剖析,探明其政策涵义、运作机制、制度管理及不同公共服务领域的差异化管理模式,以期对我国未来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探索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及政策、制度制订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从现实的层面,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多个城乡地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摸底,包括科教文卫、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运作及构建,系统解析当前我国存在服务不均等、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根本原因,并应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系统论等科学手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特色的城乡社会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构建集区域政策、发展战略、运行机制、制度保障、管理体制等于一体的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图1)。

4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能量在一定区域的相对集中,我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速度加快,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群迅速崛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逐渐走向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社会的管理是否科学对我国城乡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因发展规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规模等的差异,而需制定符合当地的社会管理对策。根据本课题调研情况,将部分重要研究对策成果报道如下。

4.1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

国外城乡社会管理的经验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彰显民众意愿、充满人情味,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如华盛顿的市政管理建立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基础上,以为民服务为核心,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集中于关注市场规则的完善和环境维护,市政管理的人性化凸显服务意识。城市的主体是人.营造城市的目的在于有利于人的工作、方便人的生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把以人为本的积极理念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城乡社会的人性化管理可在社会冲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如天津在治理“五乱”时,以沟通为主,对违规商贩进行劝说与教导,改变暴力解决的手段.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之一。

4.2科学规划.确保规划的顺利执行

国外城乡规划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规划程序严格,执行也非常严格,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开展。如美国大多数城市有50年以上的总体规划,规划一旦确定后,难随意更改,执行效率非常高。柏林政府从事规划编制的人员专业性强,配备充足,为规划提供科学的保障,规划出台后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严格执行。新加坡以高标准、高起点开展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研究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谨、规范的规划编制、规划执行、规划管理体系,为新加坡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支撑。

4.3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城市有效运转,需要不断配置各类公共设施,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对普通居民而言,公共设施是其享受便利、多样化城市生活的保障。因而政府应加大城乡公共设施的投入.如完善路灯建设、安全通道、停车场、公交停站点、公共游乐场等。如广州人口密集,公共设施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需要加强公厕的建设.改善以往“百里不见公厕的现象”,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的成效,增设BRT站点,在偏远的地方建设公交停站点,开发地铁其他线路等。随着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必将进一步改善城乡的市容环境,为我国城乡民众提供温馨的社会公共服务,为城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4.4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是投入机制。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和补贴力度,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保护机制。要彻底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和障碍.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纳入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轨道.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要给予农民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转让和处置的完整权益,使农民有财产权力的基础:彻底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自由迁移的权利,让农民有发展和增加收入的机会。三是保障机制。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贫闲人口脱贫和低收入农业人口的基本生活来源;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改善农民“看不起病”的境况。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组织体系,改变过去城镇政府职能部门只管城镇不管农民的城乡分割、基层管理薄弱的管理体制,从行政管理的体制和工作机制上确保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与协调发展。

4.5加强环保立法.促进城乡环境的优化

环境保护法是国外城乡环境管理的法律保障国外环保立法的措施颇有成效。如德国通过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民众节能,调动了个人和企业环保节能的积极性。美国环保法律对执行部门的要求和授权都很明确,可操作性强,纽约市通过立法,将垃圾再循环定为法律强制性项目。我国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

4.6明确定位。塑造良好的城乡品牌

城乡功能定位既是城市品牌营销的前提,也是建立城乡品牌的基础城乡功能管理的作用之一是对城乡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促进城乡的发展。如美国城市的功能定位十分明确,城市建设管理围绕其功能定位展开,将华盛顿特区定位为美国的政治文化行政中心.将纽约定位为美国金融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发展中明显地表现围际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特征,产生世界性影响巴塞罗那通过对自身的合理定位,在巩固原有在国内外具竞争力的传统行业的同时.通过组织行业协会,采取公共与私人投资参股的方式扶持发展新兴行业,使得旅游、电子、通讯等获得巨大发展.成为巴塞罗那的支柱产业。明确定位城市的功能,才能抓住中心,推动发展。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通过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服务均等、和睦相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通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构建全区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实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公共资源合理有效配置。2011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2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3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100%。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统筹管理、综合决策工作机制

成立党政领导负责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和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政策,落实部门责任,形成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合力。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全面履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职责,各镇(街道)要强化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工作理念,认真指导村(社区)加强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为辖区居民(含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

(二)大力推进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

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由区政府牵头,依托公安部门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对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构建权威、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规章、制度。根据相关职责部门的业务工作需求,设置不同的信息应用和管理权限。

暂住人口协管员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及时采集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硬件建设,2011年全区所有村(社区)都必须配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用微机。

(三)实行村(社区)“一站式”服务管理体制

由区政府牵头,公安、人社、人口计生、民政、司法、住房保障、教育、卫生、工商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运用统筹的方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创新工作载体,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体系。各职能部门根据业务特点和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在村(社区)设置专门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关服务,形成村(社区)“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政策,履行部门职责。

人口计生委负责使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

综治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部门管理力量和信息资源,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局负责按照与户籍人口同等投入的标准,研究制定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项目和开支,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确保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正常开展。

人社局落实好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农民工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将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免费提供岗位信息。

社保局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提高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

公安派出所负责做好出租屋房东的管理,落实“以房管人”措施,对符合落户条件的流动人口,根据本人意愿,准予其户籍迁入本市落户;强化暂住人口协管员的管理,督促其及时采集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及时录入流动人口信息系统。

教体局结合区实际,坚持以流入地属地安排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完善流动人口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享有公平均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对流动人口计生家庭户的同住子女入托、入学提供优先优待服务。

卫生局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优势,积极向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性病、艾滋病防治等生殖健康知识;为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办理就医卡,可在我辖区医院就医就诊,免除“挂号费”,扶助检查费免20%(依据《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惠政文〔〕70号)),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区域内户籍人口同等的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均等化服务。

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督促物业管理单位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采集物业管理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加强房屋出租管理,为流动人口提供符合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

司法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

工商分局在办理各种证照时为流动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服务。

(四)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在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面,要做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投入、同考核。

1.宣传教育服务。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开展关爱流动人口的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制作和发放免费宣传品,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保障流动人口免费参加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达到95%以上。

2.免费技术服务。各镇(街道)要完善政策,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按规定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孕情环情检查。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在区接受健康检查免费率达到100%,流动人口免费药具获得率达到93%。

3.优生优育服务。全面启动流动人口“优生优育促进工程”,对符合生育政策的流动已婚待孕妇女组织开展免费新婚培训、孕前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培训,孕前优生筛查(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对高危人群提供叶酸或复合营养素等服务项目。推广出生缺陷风险评估,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开展幼儿早教。做好宣传倡导,防止发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保证母婴安全。

4.生殖健康服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指导,免费落实四项手术,提供必要的随访服务,每2年进行一次妇科病普查,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实名登记制度,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

5.奖励优待服务。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流动育龄夫妻,要按规定给予奖励;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为重病和夭折的独生子女父母开展特殊救助。

四、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年12月—2011年1月30日)。区级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活动相关准备工作,对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活动进行安排部署,为工作扎实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开展阶段(2011年2月1日—3月30日)。各镇(街道)、各责任单位按区政府要求制定方案,有重点、有计划地制定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工作推进阶段(2011年4月1日至10月30日)。各镇(街道)、各责任单位根据方案要求,结合本辖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四)考核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15日)。对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评估。

(五)巩固提高阶段(2012-2015年)。全面总结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经验,基本实现均等化服务全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导责任,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兑现目标奖惩措施,形成统筹管理、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系。

(二)加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队伍建设。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根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建立好流动人口行政管理队伍。各村(社区)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每500名流动人口设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的标准进行配备。各公安派出所的流动人口协管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应依据流动人口规模配备流动人口管理人员。明确基层流动人口工作人员职责,落实待遇,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3

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通过规划、系统推进、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加强保障流动人口的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服务均等、和睦相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通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构建全区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实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公共资源合理有效配置。2011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2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3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100%。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统筹管理、综合决策工作机制

成立党政领导负责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和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政策,落实部门责任,形成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合力。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全面履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职责,各镇(街道)要强化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工作理念,认真指导村(社区)加强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为辖区居民(含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

(二)大力推进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

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由区政府牵头,依托公安部门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对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构建权威、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规章、制度。根据相关职责部门的业务工作需求,设置不同的信息应用和管理权限。

暂住人口协管员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及时采集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硬件建设,2011年全区所有村(社区)都必须配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用微机。

(三)实行村(社区)“一站式”服务管理体制

由区政府牵头,公安、人社、人口计生、民政、司法、住房保障、教育、卫生、工商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运用统筹的方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创新工作载体,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体系。各职能部门根据业务特点和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在村(社区)设置专门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关服务,形成村(社区)“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政策,履行部门职责。

人口计生委负责使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建立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

综治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部门管理力量和信息资源,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局负责按照与户籍人口同等投入的标准,研究制定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项目和开支,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确保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正常开展。

人社局落实好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农民工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将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免费提供岗位信息。

社保局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提高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

公安派出所负责做好出租屋房东的管理,落实“以房管人”措施,对符合落户条件的流动人口,根据本人意愿,准予其户籍迁入本市落户;强化暂住人口协管员的管理,督促其及时采集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及时录入流动人口信息系统。

教体局结合区实际,坚持以流入地属地安排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完善流动人口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享有公平均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对流动人口计生家庭户的同住子女入托、入学提供优先优待服务。

卫生局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优势,积极向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性病、艾滋病防治等生殖健康知识;为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办理就医卡,可在我辖区医院就医就诊,免除“挂号费”,扶助检查费免20%(依据《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惠政文〔〕70号)),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区域内户籍人口同等的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均等化服务。

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督促物业管理单位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采集物业管理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加强房屋出租管理,为流动人口提供符合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

司法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

工商分局在办理各种证照时为流动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服务。

(四)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在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面,要做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投入、同考核。

1.宣传教育服务。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开展关爱流动人口的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制作和发放免费宣传品,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保障流动人口免费参加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达到95%以上。

2.免费技术服务。各镇(街道)要完善政策,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按规定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孕情环情检查。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在区接受健康检查免费率达到100%,流动人口免费药具获得率达到93%。

3.优生优育服务。全面启动流动人口“优生优育促进工程”,对符合生育政策的流动已婚待孕妇女组织开展免费新婚培训、孕前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培训,孕前优生筛查(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对高危人群提供叶酸或复合营养素等服务项目。推广出生缺陷风险评估,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开展幼儿早教。做好宣传倡导,防止发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保证母婴安全。

4.生殖健康服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指导,免费落实四项手术,提供必要的随访服务,每2年进行一次妇科病普查,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实名登记制度,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

5.奖励优待服务。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流动育龄夫妻,要按规定给予奖励;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为重病和夭折的独生子女父母开展特殊救助。

四、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年12月—2011年1月30日)。区级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活动相关准备工作,对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活动进行安排部署,为工作扎实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开展阶段(2011年2月1日—3月30日)。各镇(街道)、各责任单位按区政府要求制定方案,有重点、有计划地制定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工作推进阶段(2011年4月1日至10月30日)。各镇(街道)、各责任单位根据方案要求,结合本辖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四)考核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15日)。对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评估。

(五)巩固提高阶段(2012-2015年)。全面总结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经验,基本实现均等化服务全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导责任,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兑现目标奖惩措施,形成统筹管理、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系。

(二)加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队伍建设。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根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建立好流动人口行政管理队伍。各村(社区)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每500名流动人口设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的标准进行配备。各公安派出所的流动人口协管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应依据流动人口规模配备流动人口管理人员。明确基层流动人口工作人员职责,落实待遇,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以扩大计生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优化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质量为目标,加快构建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努力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促进融合。要立足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对流动人口实行与户籍人口同服务、同管理,使流动人口融入当地镇(街道)、村(社区),实现流动人口与当地村(居)民的和谐相处。

(二)公平合理,基本均衡。坚持底线公平、机会均等,切实保障流动人口育龄夫妇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权利,保障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着力缩小与户籍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量力而行,积极有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承受能力,制定符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着力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努力提高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水平。

(四)政府主导,统筹推进。要发挥各方优势,加强人口计生与综治、公安、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政策衔接,整合部门管理力量和信息资源,同时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计划生育公共产品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五)创新管理,重点突破。要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创新,重点在技术服务、信息网络、利益导向、自我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均等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的服务管理模式。

三、工作目标

全市实现国家规定的计生基本项目技术服务和药具免费全覆盖;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获得出生缺陷干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服务,实现优生优育服务同待遇;流动育龄妇女享受生殖健康咨询指导和检查、随访,实现生殖健康服务项目共享受;逐步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全面形成“全覆盖、同待遇、共享受、促融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年主要目标:努力创建成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市、区)。

四、主要任务

继续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暂住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政办发〔2008〕93号)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机制,创新服务载体,充分发挥市人口家庭12356服务平台作用,逐步提高服务覆盖面,着力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重点加强和提升以下“六个均等化”服务:

(一)加强免费宣传教育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知识讲座、制作和发放免费宣传品、开展“新市民婚育课堂村企行”、婚育文明福万家等特色宣传服务活动,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守法的婚育观念。各镇(街道)要制订年度活动计划,抓好落实,要求每个镇(街道)、村(社区)一年至少开展两次培训或主题宣传活动,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计生基本科普知识知晓率、生育政策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

(二)加强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凭服务卡,可就近到当地镇(街道)计生服务站或指定的医疗机构,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放环、取环、流产(引产)、结扎和一年两次的查环查孕服务,落实计划生育手术实名登记制度,孕环检报告单由镇(街道)计生部门免费邮寄或通过信息网络传输给户籍地计生部门。要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告知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免费服务覆盖面,确保流动人口计生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率达100%,并使参加孕环检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达到90%以上。

(三)加强免费生殖健康检查服务。将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纳入生殖健康项目服务,切实抓好新市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关爱项目,做好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管理,及时更新。积极探索实施居家式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方式,使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享受“无偿、低偿”的生殖健康服务和妇科病治疗。

(四)加强免费避孕药具供应和随访服务。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避孕药具可及率、获得率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计生药具发放点,重点要保障流动人口集聚的外口公寓、企业宿舍、市场等区域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供应。要采用上门发送与自主领取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流动人口免费药具获得率和可及率达到90%以上。

(五)加强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强化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和普及,为流动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宣传咨询服务,使符合条件的流动育龄群众获得免费婚检、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服务,服务率达到80%以上。为流动人口提供和户籍人口同等的“优生、优育、优教”服务。做好宣传倡导,禁止发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保证母婴安全。

(六)加强奖励优待和生育关怀救助服务。逐步落实《条例》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各镇(街道)、村(社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对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流动育龄夫妻,视同户籍人口给予适当奖励;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完善外来育龄妇女住院分娩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救助标准,保障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强化利益导向,将关怀关爱流动人口纳入生育关怀系列行动。继续做好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和帮扶。加强人口计生与相关政策协调,使流动人口获得子女教育、技能培训、医疗、社保、文化体育设施、公共福利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五、实施步骤

(一)创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市、区)。时间:年月至月。

1.宣传发动。年月下旬至月上旬,调研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启动创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市工作。

2.组织实施。年月中旬至月下旬,各镇(街道)按照均等化实施方案的目标和要求,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实施以下三个项目:

——实施新市民12356项目。依托市人口家庭12356服务平台和市、镇(街道)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为广大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咨询、预约、查询、投诉和建议、告知、随访、提醒服务,使流动育龄群众能普遍享受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优质服务。要进行广泛宣传,让流动人口知晓服务平台的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让服务平台在推动流动人口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水平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施新市民优质服务促进项目。成立市婚育文明乡音讲师团,开展“新市民婚育课堂村企行”活动,举办“我爱第二故乡”新市民家庭才艺比赛,编印“均等化”服务指南,组织广大流动育龄群众学习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流动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生殖健康水平。继续推进新市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关爱项目,每年为50000名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和“两癌”筛查服务。对居住6个月以上,持有《省居住证》或《省临时居住证》及生育证明的计划怀孕夫妇,提供19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实施新市民避孕药具畅通工程,按照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制作镇(街道)、村(社区)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地图,每个自然村至少设立一个避孕药具发放点,流动人口集中居住200人以上的企业、公寓也相应设置避孕药具发放点,畅通避孕药具发放渠道,满足广大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需求。

——实施新市民阳光计生项目。公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事、办证程序。镇(街道)、村(社区)要完善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设立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宣传栏,提供流动人口办事“一条龙”服务,重点要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一孩生育登记等服务性工作。继续开展“请流动人口评计生”活动,各镇(街道)要及时了解本地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的需求和对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方法、完善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要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对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的意见建议做到快速、妥善地解答及处理,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

3.总结验收。年月下旬,完成评估报告,组织做好总结评估、迎检工作。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机制。时间:年月至年月。

在认真总结经验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工作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各镇(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督促和评估。各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实施计划,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工作。

(二)深化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计生宣传阵地、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让广大流动育龄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内容,增强依法享受免费服务、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要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倡导工作,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原则,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为核心,以党政部门为主导,强化部门职责,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维护流动人口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创造特色”的基本思路,探索构建“5+8”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模式(即推进宣传倡导、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奖励优待等五个方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身份管理、子女受教育、就业创业及培训、医疗卫生、便民利民、帮扶救助、政治待遇、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立以下目标:

1.近期目标:通过试点探索、有序推进和不断深化,到年末,全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立运转协调、保障良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录率、职能部门公共服务职责落实率、流入群众对服务均等化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

2.中长期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建立运转高效和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构建起覆盖城镇、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普惠度高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镇和不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制度和标准的统一,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达到一个崭新高度。

三、组织领导

四、主要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责任部门:人口计生局及各办事处(镇)

1.宣传倡导服务均等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积极制作印发计生宣传品,创新各种宣传教育形式,普及人口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家庭保健、避孕节育等科学知识,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达到90%以上。

2.避孕节育服务均等化。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接受免费技术服务的比例逐年提高,年达到90%以上。每年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至少2次以上免费孕情环情检查,使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免费接受孕检率达到92%以上。强化和完善药具发放网络建设,以服务网络为依托,满足流动人口对药具需求,同时为流动人口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在药具资源配置上,加快存量调剂,增量倾斜,实现域平衡,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政策实施、经费保障和责任落实,实现流动人口免费药具发放全覆盖。

3.生殖健康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和网络化管理,将流动育龄妇女纳入本地生殖保健服务范围。为流动育龄妇女提供同等的随访服务,加大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每年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至少1次以上生殖健康检查。为流动育龄妇女开展查治生殖疾病服务,提高其生殖保健水平,维护流动育龄群众身心健康。

4.优生优育服务均等化。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办理生育服务证,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咨询服务,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获得免费孕前优生咨询等项目服务率达到80%以上。开展流动人口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等项目,将流动人口纳入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中。基本实现流动人口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与户籍人口同步推进。为流动人口怀孕妇女免费发放“一杯奶”,保证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服务。

5.奖励优待服务均等化。建立流动人口利益导向机制,依法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惠和优待政策。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对长期在现居住地居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积极支持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模范家庭,探索多种方式给予奖励。

(二)加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身份管理均等化。责任部门:公安分局。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充实居住证公共服务功能。优化户政管理工作,切实放宽户口政策,优先解决实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的落户问题。

2.子女受教育权利均等化。责任部门:教育局。采取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政策,保障流动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100%入学。流动就业人员子女与户籍学生入学一视同仁,实施“一费制”全免入学。对长期在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与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3.就业创业及培训均等化。责任部门:就业局。在的所有流动人口均可享受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对年龄在16岁至45岁之间、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力度。

4.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卫生局。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妇女儿童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向流动人口提供与常住人口同等待遇的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服务和职业病防治、监督、鉴定,并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公共场所定期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建立流动人口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

5.便民维权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司法局、公安分局。各相关职能部门应设立并向社会公布相关维权监督电话,公开相关政策、办事程序和责任主体。依托各级、各部门办事窗口和业务机构,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对流动人口提供各类便捷优质服务。畅通流动人口诉求渠道,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严肃查处各类侵权案件,依法打击涉及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6.帮扶救助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民政局、人口计生局。在开展针对困难群众的慰问活动时,兼顾考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各办事处(镇)、社(村)依托“流动人口之家”、“流动人口超市”等,积极开展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发挥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和社志愿者的作用,走访慰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特困家庭。

7.政治待遇均等化。责任部门:组织部、民政局。积极发挥广大流动人口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社事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选拔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代表担任社(村)干部;在流动人口中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做好流动人口的组织发展工作;在各行各业选拔优秀标兵、岗位模范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应考虑广大流动人口群体。

8.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自治内流动就业人员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关系的无障碍转移接续。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为流动就业人员缴纳各种保险,并实现同工同酬。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力度。依托社、村组,建立和完善以人口计生专干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行政管理网络;依托各级人口计生服务站(室),建立和完善以技术服务人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技术服务网络;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落实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经费,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强化科技手段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完善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制度,健全适时采集、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科学决策的流动人口统计监测体系,掌握人口流动变动趋势。流入、流出地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避免形成服务管理盲。要加强与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等部门沟通联系,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数据更新和信息交换制度,促进部门之间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互联共享。

(三)落实双向管理责任,积极推动域协作一体化。流入地要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着力解决城镇结合部、出租屋等薄弱环节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流出地要落实源头管理责任,做好相关工作。要建立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案件协查与协调配合机制,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双向考核,以流出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入地,以流入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出地,并将双向考核的结果纳入年度“计生线”考核评估之中。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6

一、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完善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各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完善职责分工,切实把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及时调整充实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办事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加强流入和流出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依托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台,形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更大合力。

不断完善区、街道、社区(村)流动人口三级服务管理机制建设。整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力量,强化“新市民”综合服务大厅功能,为流动人口实行“一站式”服务管理。街道、社区要做好创优“新市民服务管理站”和“新市民服务管理分站”示范点工作。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城区500︰1、农村800︰1的比例配齐配强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切实做好协管员的招录、培训、管理、使用、考核等相关工作,提高队伍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实行群防群治,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组织、治保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作用,协助有关部门和流管站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强化保障机制建设。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分担”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将各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经费、专职协管员工资和居住证成本性开支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的要求,保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

二、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人才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落户,为十二五规划打造百万人口的目标而努力。

以居住证制度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居住证的功能,不断完善居住证相关配套政策。各部门单位出台涉及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待遇时,要主动与居住证制度相衔接,将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延伸至流动人口,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更实在、更便捷的服务。贯彻落实《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工作规范》,全面实行居住证登记式申领,实现动态化服务管理。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和职责,加强机构职能整合和基础平台服务功能,推动落实《社会保险法》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努力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建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流动人口保险保障体系。研究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转换衔接机制。

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劳动用工管理,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深入开展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治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用工等专项检查,依法严肃查处侵害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整体发展规划,并将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继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按规定在收费、管理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

改善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条件,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

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居住条件,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畴。在务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增加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低租金、小户型公共租赁房的供应。引导用工企业多渠道筹集流动人口住房房源。

进一步改善救助保护机构的基础设施,加快解决流浪精神病人、智障人员安置难问题,特别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教育矫治、预防干预和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加快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推行流出地预防干预和社会扶助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

三、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化

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社会化采集。进一步拓展信息采集传输渠道,积极推进以移动警务通、互联网等为依托的采集传输方式,整合社会单位的信息资源,突出基础信息采集,及时、准确采集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提高数据质量,提高信息完整度和准确率。强化对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提升基础信息采集、录入、查询的时效和质量,为信息共享、研判预警、主动防范、整体管控提供源头活水。

完善出租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进一步提高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率和签订治安责任状率。强化现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力度,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推动用工单位、房屋出租人、业主申报信息等社会责任落实。适时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带有明显区域特点和职业特点的团伙犯罪。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具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人员的管理,强化管控措施。各街道、区直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发挥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的作用,构建完善以社区为依据的服务管理平台,及时收集掌握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信息,建立台账及信息库,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管理合力。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制度,定期交流、传递工作中掌握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等信息。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依据各自职责,依法依规有效处理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涉及全局的、综合性的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公安派出所、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大队(中队)、街道(街道流管站、综治办)、各社区(村)分站要密切加强联系,建立信息的互通、共享机制,推进和完善我区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结合居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登记等日常工作,做好流动人口相关信息采集,更新工作,保证数据完整、准确、安全。

结合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和城乡治保会、单位保卫机构、调委会、治安联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协助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团)员动态管理机制。指导、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对本单位外地员工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力度,增强法制观念,帮助流动人口了解和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预防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效果。

推动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发挥妇联等社团和社会志愿者组织作用,建立政府、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农村“三留守”人口服务网络,加强社会关怀。推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警务室建设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落实对“空巢”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安全保护措施。

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平安车站(台)、平安港(渡)口和安全畅通文明样板线路创建活动,为流动人口平安出行创造良好环境。

四、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机制

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服务管理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居住证一卡通功能,着眼于居住证综合应用,在居住登记信息中,整合流动人口就业、防疫、计生和交通工具等信息。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互联共享,逐步实施居住证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交服务、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等多方面社会公共服务应用。

加强省内外跨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合作,积极推进跨省、跨区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作机制建设。按照“密切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应急协同和人员交流,建立健全流出地与流入地“两头抓、双向管”的工作机制。

各街道、区直各责任单位要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打造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亮点。

五、加强宣传引导和信息报送

加强与宣传部门和电视台、新闻网、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大力宣传中央、省、市有关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宣传流动人口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宣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突出工作成效。要加强对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舆论监督,形成全社会尊重、关心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引导和妥善处置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各类舆情。

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调查研究,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影响,对人口发展规律,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等政策开展研究,把握人口流动状况和趋势,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系统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为具体政策措施的提出提供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探索全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各街道、区直各责任单位每月至少上报1篇流动人口工作信息,每年至少报送1篇调研文章。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7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持续增长,目前已逾百万,在其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同时也为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繁重。加强新时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是构建“平安”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政府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其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强化服务和管理并重意识,切实按照国家和省、市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努力把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明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社区依法自治、群众广泛参与,将流动人口服务与房屋租赁服务有机结合,完善以证管人、以屋管人、以业控人的服务管理配套措施,推动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为实施我市新的发展战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主要目标。加快建立并完善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需要的组织网络、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水平,实现由单一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由政府部门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由单纯的以证管人向以屋管人、以业控人和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管理转变、由治安管理型向城市统筹规划和综合管理模式转变;建立惠及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满足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均等化的新期待,使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预防、控制和打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三、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

(一)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流动人口实行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属地管理,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要统筹考虑长期在当地城镇就业、生活和居住的流动人口对城镇公共服务的需要,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加公共财政支出,逐步健全覆盖流动人口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二)实行居住证“一证通”管理制度。制订出台《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服务管理,全面提高综合服务管理效能。公安部门负责《居住证》的登记、办理、制作、发放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可委托街乡(镇)、社区(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办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在我市行政辖区内享有劳动就业、子女义务教育、免费接受疾病预防、计划生育服务、基本社会保险等相关待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以及商业服务组织应当为《居住证》的使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三)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由流入地政府承担,并将其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要在收费、管理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向流动人口子女加收借读及其他任何费用。流动人口子女初中毕业后,可报考我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四)多渠道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把解决长期在城镇就业与生活的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纳入城镇住宅建设发展规划,予以提供保障。对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纳入公共租赁房屋管理。加强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流动人口居住用房。适度推行流动人口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模式,常年招用流动人口数量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设集体宿舍;流动人口就业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统一管理、供企业招用流动人口居住的员工宿舍。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保证流动人口居住场所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完善食堂、洗浴、娱乐等生活和文化设施,并将其纳入社区统一管理。放宽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范围,城镇单位聘用的流动就业人员,用人单位和个人可缴存住房公积金,允许符合条件的流动就业人员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

(五)加强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流动人口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将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纳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范畴。切实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的转移接续,按国家规定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

(六)进一步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方案》(哈政办综〔2011〕11号)精神,实行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同服务、同管理,全市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流动人口。依托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孕情环情检查等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依法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的奖励、优惠和扶持政策。

(七)加强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的引导和培训。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组织、协调、引导、管理和培训,提高流动人口跨地区就业的信息化、组织化、有序化程度。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及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流动人口自主创业,鼓励其自愿参加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政府按有关规定给予补贴。

(八)积极稳妥地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继续推进流动人口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流动人口比较集中、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等行业用人单位,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时为流动人口就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手续。将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其办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手续;流动就业人员在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疾病住院的,按照我市有关规定办理报销手续。有关部门要研究适合流动人口特点,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制度相衔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办法。

(九)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团员服务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在流动人口登记、居住证办理、人才(用工)招聘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中,要登记流动人口政治面貌,摸清流动党员、团员底数。要通过组建党、团组织,积极吸收和组织流动党员、团员参加组织生活,教育引导其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流出地和流入地党、团组织要加强沟通配合,共同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使用、优秀团员推优入党以及流动党员、团员管理的衔接工作。流入地党、团组织要落实各项激励、关怀、帮扶措施,帮助流动党员、团员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十)强化流动人口中特殊人群救助、管理和教育。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返乡、安置等工作,加强救助管理机构设施建设,完善救助功能;教育、劝阻强讨硬要行为,坚决打击组织、唆使、胁迫进行流浪乞讨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认真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等工作,预防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积极推进流浪乞讨青少年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全国综合试点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服务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人身和财产安全;重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工作,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和关爱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司法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加强衔接配合,落实工作责任,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做好流动人口中矫正对象的社区矫正工作。

四、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机制

(一)保障流动人口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招用流动人口的用人单位要保障其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力,职工代表大会必须有流动人口代表。流动人口流出地的社区(村)居委会,在组织换届选举或决定涉及流动人口权益的重大事务时,应及时通知流动人口,并通过适当方式促其行使民主权利。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流动人口评定技术职称、晋升职务、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方面,要与城镇职工同等对待。

(二)加强和规范劳动用工和用人单位、经营业主的管理责任。用人单位招用流动就业人员要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办理用工登记和备案手续;建立健全流动就业人员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工资发放监控。加大劳动人事执法力度,开展有重点、经常性的劳动保障权益执法检查,认真受理、及时处理流动就业人员的举报投诉。全面推行融治安防范、矛盾调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业主责任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时登记、并向流动人口管理部门报告;对不履行相关责任的用工单位和经营业主,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做好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把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普法规划,积极推进法律进社区(村)活动,开展与流动人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拓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渠道,促使其向社区(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工程建设领域、劳务市场延伸,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服务。注重发挥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便民利民的工作优势和职能作用,简化流动人口申请法律援助程序,提高办理效率。

五、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

(一)加强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落脚点和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适时组织开展对无照经营、非法用工和违章建筑问题突出、环境卫生脏乱、安全事故频发、治安秩序混乱、刑事案件高发的流动人口聚集区的专项清理整治,预防和减少治安安全隐患。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管理”和“谁出租谁负责”原则,修订《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秩序管理,完善出租房屋合同登记备案制度,规范办理程序;建立出租房屋信息管理网络,健全完善“人屋关联、以屋管人”工作机制,落实治安、安全保障等各项管理责任。积极探索物业管理、业主委托管理、企业自主管理、社区自治管理、中介组织管理等模式。

(二)严密防范和加强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大调解”工作机制的积极作用,及时排查、疏导化解涉及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就业人员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劳动纠纷。把流动人口中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的人员纳入视线,实施重点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犯罪。推动“七大警务布局”建设,完善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协查通报制度,建立流动人口网上跟踪管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拐卖拐骗流动人口、强迫流动人口劳动以及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流动残疾人的各类犯罪活动,及时受理并认真查处,做好善后安置工作。

(三)加快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充分利用、联合共建的原则,加强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依据国家电子政务数据标准,依托政务网,逐步建立市、区县(市)、街乡(镇)、社区(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四级信息网络平台。加强系统运行管理、运行标准和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与技术应用,整合相关部门现有信息网络,完善信息资源库建设,实现流动人口信息数据“一点采集、集中存放、统一管理、共享应用”的目标。加强网络运行维护,确保网络服务管理资源的有效使用。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四级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按照《关于成立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委员会的通知》(哈组通〔2011〕23号)和《关于设立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机构的批复》(哈编字〔2011〕56号)要求,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挂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办公室牌子,设置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处,为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流管委)的常设办事机构。各区、县(市)要参照市里模式,成立相应办事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工作人员,人员编制自行调剂。各级流管委办公室,负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相关政策研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组织落实、检查指导和考核、信息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与管理维护等日常工作。街乡(镇)设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中心,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社区(村)承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站职能,切实履行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职责。依托街乡(镇)综合办事大厅和社区服务工作站,设置服务窗口,实行办证、税收、管理、房屋登记备案“一站式”服务。

(二)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协管员队伍建设。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街乡(镇)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中心根据辖区出租房屋50—150户配备1名的比例,配备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协管员。协管员属劳动合同聘任制岗位,承担具体服务管理职责。市流管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协管员管理办法,实行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持证上岗,由各区、县(市)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三)健全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条块结合”。各地区要组织协调、督导检查驻区单位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加强沟通协调,督导基层单位落实相关政策,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研究制订符合我市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依法依章开展,形成制度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四)建立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将涉及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居住条件、计划生育、法律维权、治安管理、宣传教育等有关经费,以及各级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机构办公、信息系统建设、统计、培训和表彰奖励等专项经费,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分担”的原则,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到位。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治理

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背景下,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疑是学界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议题[1]。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而言,体育治理的问题,根本上还是体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因为,体制创新现时已成为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格局、获取体育事业新进步的不竭动力[2]。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而言,体制问题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及核心问题,其不仅制约着当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效度和广度,而且决定着未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远度和深度。虽然农村体育及其公共服务业已引起了部分体育学人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但是,对影响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及发展的根本性、深层次的因素———体制性障碍问题,其研究还相对鲜见。诚然,在我国大力构建体育强国、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与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时背景下,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体制性障碍问题的研究,无疑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涵义及构成要素分析

学界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体制是机构与规范两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结合体或统一体[3]。所谓公共服务体制,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4]。据此,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由各级政府部门主导的实际来看,笔者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定义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各级政府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规范和制度的总称。从上述界定不难发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各级政府管理机构,二是由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制定的相关规范和制度。从其管理机构设置来看,当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主要由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组成。根据2009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体育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9]23号),从其对国家体育总局内设机构职能的规定可见,代表中央政府具体承担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机构实则为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5]。在国务院及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领导下,省、地(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推动着本行政区各项体育工作[6]。各省(市)体育局是各省级政府主管本省体育工作的直属机构。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体育局下属的群众体育处,具体负责对全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管理,明确指出有指导和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职能[7]。从其职能定位来看,主要依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职能定位,但其与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制定的职能内容颇为相似,只是职能管理的范畴仅限于湖北省内。地市级体育局是地市级政府管理全市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湖北省荆州市体育局目前有局机关编制21名,下属5个二级单位,干部职工214人,局机关内设6个职能科室。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相关职能规定的表述几乎与上级部门的职能规定完全一样。其下属群众体育科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相关职能也与湖北省体育局群体处的规定一样,只是笼统地指出具有指导和推动农村体育发展的职能[8]。县(市)体育局是县级政府管理全县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为例,公安县体育局的机构级别相当正科级,为公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所属事业单位,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相关规定为:推进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体育公共服务[9]。无疑,其相关职能规定的表述与上级湖北省体育局以及荆州市体育局的相关规定高度一致。其下属群众体育科的相关职能规定为:指导和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可见,其下属群众体育科的相关职能规定与上级机构的相关职能定位也是如出一辙。我国乡镇政府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比较复杂,一般根据各乡镇的工作特点而定,各乡镇的机构设置也不完全一样,有的设置为文体站,有的设置为综合站,有的设置为文化服务中心等。如前面列举的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其下属乡镇1990年至2003年期间成立了体育站或体育办公室,与文化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3年后更名为乡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课题组调研走访中发现,公安县下属乡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一般配置有1-2名工作人员,且不少是由兼职人员担任,中心常常处于“闭门状态”,中心工作职责鲜少予以明文规定,其实际工作也是文多体少。事实上,基层文体机构合并重组导致其体育服务职能弱化的现象在全国已较为普遍。从相关规范和制度建设来看,就国家层面而言,国家制定有关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及其公共服务建设的相关规范制度和准则始于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可谓拉开了相关规范和制度建设的帷幕。至今,我国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相关规范制度和准则在不断增多,符合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要求。然而,尽管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建设日益得以加强,但是,在当前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体育强国的背景下,还尚未见到专门针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专项制度规范。此外,就地方层面来看,省级政府对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文件,一般能给予及时回应,但对于部委及其司局文件,有时则情况迥然。以湖北省为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为贯彻实施国家及中央政府颁布的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相关规范制度和准则的文件精神,湖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也颁布了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相关的规范制度和准则。例如,1995年国务院下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2006年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件规章,与之相对应,湖北省均制定了相关文件予以贯彻落实。然而,对于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02年颁发的《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却尚未见湖北省政府及湖北省体育局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或意见。查阅发现,河南省、安徽省等省级政府也未针对《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制定相应制度规范予以回应。可见,仅从制度规范的制定层面看(暂不论其实施成效),对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规定,一般省级政府会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而对于平级的相关部委及其下属司局的意见,省级政府常常只是“转发或参照执行”,并安排相应厅局予以处理。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有利于省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创新。调研中发现,地市、县、乡镇三级政府主要以接收、传达上级政府的文件精神为主。就湖北省下属的地市、县、乡镇政府而言,除了近年来湖北省下属的地市县级政府普遍制定了《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及针对《“健康湖北”全民行动计划(2011-2015年)》[10]了相应制度文件外,鲜少见制定专门针对基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专项制度规范。而对于最基层的乡镇政府而言,更多的则是按照县级政府的文件规划执行,鲜见制定更为细化的相关规范制度文件。尽管近年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在基层农村取得了累累硕果,然而遗憾的是,鲜少见基层乡镇政府制定专门针对基层农村体育发展及其公共服务建设的专项制度规范。按理说,从省到地市,再到县乡,越是基层政府,越接近农村,对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及其公共服务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越宜得以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一个良好的政策在基层农村有效施行。无疑,这是今后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及其体系建设进程中有待予以完善的一个重要问题。

2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现有弊端分析

2.1机构设置“中间大底层小”,机构重组导致县、乡镇政府职能弱化从前述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设置的分析不难发现,从国家体育总局及其群体司,到省级政府及其体育局,再到地市级政府及其体育局,然后到县级政府及其体育局(或文体局等),最后到乡镇政府及其文体站(或文体服务中心等),其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秉承的是我国典型的五级政府管理机构设置模式。事实上,根据我国宪法,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实则为三级,即省、县、乡镇。然而,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实际中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区划为四级,即省、地市、县、乡镇。这样,从国家到基层乡镇,中间就隔有省、地市、县三级政府机构,中间层无疑显得“过大”,机构冗赘,人员繁杂。而对于基层乡镇而言,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和农民并为其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却只是由1-2名工作人员构成的文体站或文体中心,在当前作为乡镇行政职能延伸的行政村的体育机构更是尚付阙如的窘境下,我国基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的底层诚然显得太小和过于薄弱。对于基层县、乡镇二级政府而言,“文体等机构合并”、人员编制和机构重组等,造成的实则是县、乡镇二级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职能的弱化。2.2政府权力高度集中,基层乡镇权责失衡众所周知,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政府机构采取的是垂直型行政管理模式,其权力层层上移,越是高一级政府,权力也越大,政府权力可谓层层向上集中。前述政府机构设置“中间大底层小”的状况,更是加剧了政府权力的向上集中。因为县、乡镇二级政府作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管理的实际承载主体,其上级中间环节的政府机构设置越多,其在整个垂直型权力构架中的位置就越低,权力相对就越小。而且,从中央政府到基层县乡政府,中间层级政府设置越多,导致中央政府投入基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资源折扣可能就越大,因为中间层级政府极易对中央政府的投入进行截留使其“雁过留痕”,这无异于相对缩减了基层县乡二级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管理的权力,确切地说是缩小了基层政府的财权。正如有研究所言,近年来省以下政府的财权划分模式与事权划分模式出现了两相背离的格局,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资金,基本事权却有所下移,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出现“财权在上、事权在下”的局面[11]。尤其是对于基层乡镇政府而言,其财权与事权失衡是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有研究指出,在2006年农业税免除后,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税来源的乡镇财政现今普遍吃紧[12],而且据调查统计,全国乡镇负债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全国负债乡镇占乡镇总数的84%[13],可见,目前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拨款的乡镇财政几乎无力投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然而,2002年下发的《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对乡镇一级政府的农村体育工作职责提出了较多要求,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了乡镇政府管理农村体育的事权,可谓明确了乡镇政府具有承担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但是,现有相关法律和法规却未赋予乡镇政府的财权。不难得出,基层乡镇政府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权责失衡的问题,已成为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发挥的一个根本性桎梏,使其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2.3简单套借上级政府机构职能定位,有职能无标准纵观从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到省级政府体育局群体处,再到地市县体育局(文体局等)群体科,其职能定位显得颇似“线性机械照搬”,其唯一的创造性体现乃是在其职能的地域范畴上限定了“我省”、“我市”、“我县”等字眼。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与其说这是严格遵照上级机构职能定位设置权限,不如说是行政职能设置过程中的慵懒表现。因为,从中央到地方省市,再到基层农村,对于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及其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绝不是简单地照搬上级政府机构的职能设置,而应逐级细化和具体化,“农味”和基层的泥土气息应该愈来愈浓才合理,不能如出一辙地概念化、抽象化。然而,最应该得以细化和具体化的最底层乡镇政府文体站或文体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却常常鲜少予以明确,在基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上显得甚是“底气不足”。当然,这与其最基层政府的权、财相对有限不无关系。此外,与政府机构宏观的职能定位一脉相承的乃是其具体举措和执行标准及评价标准的缺失。例如其职能定位中言及的“指导和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对于如何推动、运用哪些举措、发展到什么程度等却未予以细化明确,这无疑对于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留下了弹性空间。2.4相关制度法规弹性大,专项规范制度缺乏,基层规范制度不细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诚然应以《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指引,以建立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同时,这也要求进一步转变体育发展的观念,深化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提高体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水平[14]。无疑,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及其体系建设作为我国完善全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弱点和难点,更亟需制定相关制度规范予以保障。尽管从1995年我国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国家相关制度规范不断增多,各级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跟进和创新举措,但是现有规范制度的弹性却较大。例如,1995年颁布并经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对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字眼多是“应当”,鲜见“必须”,其中对涉及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保障条件的相关表述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乡、民族乡、镇应当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15]。可见,我国迄今唯一的一部体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约束力还有待加强。可想而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约束力尚且如此,其他行政法规的约束力与执行力无疑更为有限。不仅已有的相关制度规范弹性较大,而且现今还尚未制定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专项制度规范。既然《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一直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和决定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完善与否的关键,在2012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业已颁布的时局下,完全有必要专项制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及其服务标准”,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及其发展提供法规制度保障。此外,从地方各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相关规范制度的执行情况来看,地方各级政府普遍缺乏逐级细化的举措,从省级到地市级,再到县级政府,多是简单地制定下发上级政府的相关规范制度要求,粗糙地将上级政策的实施地域范畴变为“我省”、“我市”和“我县”,而缺乏逐级下移制定实施计划、设置实施目标、规划实施内容、设定考核标准等一系列细化举措。从国家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来看,只有逐级细化上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方能保证国家政策逐级有效地施行。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式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16]。诚然,如果只是简单地转化下发上级政府的相关规范制度,那么这种表面形式上的执行必定难以将上级政府的政策转化为现实效果。这一问题对于基层乡镇政府而言,则显得更为突出。囿于财力困境,基层乡镇政府目前大多处于“领会学习”县级政府下发的相关规范制度文件层面,除了对诸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由国家和上级地方政府直接拨款的专项建设任务抱以热情并欣然接受外,根本无力切实执行需要乡镇政府自筹经费开展实施的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规范制度要求。也许正因于此,本应该制定最为细化和具体化的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相关规范制度的基层乡镇政府,可能由于财力所限而不敢制定具体的相关规范制度,可谓不仅无力,而且无奈。因此,在基层乡镇一级,难见细化、具体化、可操作性的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规范制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3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问题的治理策略

3.1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设置,保障基层县乡政府机构设置科学合理。科学设置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是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设置“中间大底层小”的现有问题,在地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可尝试施行“省直管县”的模式,也即撤销、缩减地市一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正如有研究指出,地区级管理部门在省与县级管理部门之间发挥着职能上承上启下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治理方式的变化以及逐步融合的城乡社会环境来看,地区级体育管理部门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支出,同时由于层级过多,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因而需要进行变革[17]。2012年十八大报告也为未来“省直管县”改革指明了方向,并突出了乡镇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18]。对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而言,缩减地市一级政府管理机构,既可以自下而上地倒逼、强化省级政府对基层县乡农村体育事业及其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责,又可以精简中间机构、缩减行政事业经费开支,把节余的事业编制和经费用于解决基层县乡机构编制不足和经费短缺的问题。对于县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建议采用以“养事”而非“养人”的导向予以科学设置相关机构及人事编制。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养人”为依据的预算编制模式,即使是在机构合并重组的转型过程中,也是按照上级编制部门下达的编制数确定,没有认真研究机构改革转型过程中每个部门职能转变后的实际人数需求。这种机构编制设置是计划经济时期各级政府层层机构设置相对应、人员编制数由上级政府部门行政指令规定安排的历史产物,极易导致机构设置庞大、人员冗余严重等弊端,对于基层县乡来说,更是直接增加了人事财政支出的负担,而相对缩减了公共事业经费支出的力度。在当前各级政府职能转向公共服务的背景下,县乡一级政府机构的设置诚然不应是简单的合并重组,把一些更易体现社会公共服务价值、需要政府更多财力投入的文体管理部门粗放式地浓缩于精简政府机构的行政命令之下,而应该根据县乡地域面积、农业人口数量、财政收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等因素科学设置体育管理部门并确定人事编制数。同时,还要提高县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效率,缩减人力成本财政支出。3.2平衡基层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权责,大力发挥非政府机构组织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政府机构不断精简的今天,对乡镇相关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予以合并已成事实的情况下,目前亟待思考的是如何顺势而为、如何使其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落到实处。基于当前基层乡镇政府的实际,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着力改变基层乡镇“财小事多”的窘境,平衡其财权事权,为其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应致力改善基层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变目前由政府既掌舵又划桨的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主导、政府购买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合力共治的模式转变。具体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基层县乡政府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财权事权不平衡,即事权大于财权,无疑是制约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诚如有研究所描述,中央财政实力增强,省级财政喜气洋洋,县级财政拆东墙补西墙,乡级财政哭爹喊娘。在此情景下,把基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强调再三也是枉然,把县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设置得无论多么完善、人员配备无论怎么充足也将无济于事。因此,当前亟需平衡基层县乡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的权责,使其财权事权一致。这无疑需要国家对各级政府制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的权责予以明确规定,确保基层县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权责相匹配,尤其是对于乡镇一级政府,要明确规定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及其比例和标准,保障其财力能有效行使基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避免因“财小事大”而出现“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其二,要解决基层县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权责失衡的问题,除了从内部调整财事权的分配外,在当前政府财力相对有限、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缺口巨大的现实背景下,还需要调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设法从外部释压。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农村体育组织的作用,如基层农民体育协会、乡镇和行政村民间体育组织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可结合农村地域特点和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实行“非政府、大机构”的设置模式,构建由县、乡镇、村三级农民体育协会构成的基层体育组织网络,调动其投入开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以弥补县乡政府机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人员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向社会力量购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国家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业已纳入了我国政府的议事日程,201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曾专门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国家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购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既有利于政府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也有利于利用社会力量建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事业,把有限的财力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最大的效益产出。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不失为破解政府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供给主体单一、基层县乡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财力困境的佳途。当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并非表示政府部门可以当“甩手掌柜”,并非是要转移政府的主体责任,而只是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值得强调的是,政府应该始终、也必须在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承担主体责任和发挥主导作用。3.3明确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制定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标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18]。诚然,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首先根据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予以科学定位,明确划分其服务职能和职责。然而,现行的各级政府管理机构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虽然提出了要“推动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体育公共服务”,但是未就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予以突出强调,这无疑不利于我国全面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因为现今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实则是广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补课”和“跟进”问题。此外,现有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其关键字眼多为“推动”、“指导”、“推进”等“大气而宏观”的表述,鲜见“履行”、“承担”等“主动担责”的切实行动规定。如果说国家层面的相关职能表述由于其指导地位的特殊性可以略显宏观外,那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县乡政府的职能定位则必须清楚、具体。因此,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职能科学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当前创建服务型政府、大力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现时代,各级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能必须予以明确,不能太过笼统,更不容回避。明确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关键是要制定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标准。制定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标准,就是要对各级政府承担哪些主体职责、如何提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什么样以及何种程度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制定各级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即为政府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评价依据和参照,有利于促进、激励各级政府履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现时期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标准的制定,还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都必须以现今的“农情”为基本依据。也即,在现今农村常住人口以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的现状下,政府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据相关研究,当前中国一般农业型地区中,“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庭类型最为普遍,即家庭中的年轻子女进城务工,年老的父母种田。因此,如何针对农村老年人及留守儿童开展体育公共服务,是目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一方面,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应因地因人制宜,改变原有的“一块标准化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台”的一统模式,多建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康乐型、康复型健身设施,多组织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体育活动项目和比赛,并加强农村老年人体育协会等相关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主要应依托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其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试想,倘若农村学校体育活动都无法得到保证,何谈其他?课题组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调研中发现,大多农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每周只安排有1-2节体育课,与2007年中央7号文件要求的“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存在较大差距。在体育课的时间尚且无法得以保证的情况下,对于课外锻炼的安排而言,其遭遇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当前务必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两个文件精神。即应落实乡镇政府主管教育事业领导的责任以及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评和问责机制,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落实其“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要求,按照2007年中央7号文件规定的“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开展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活动。3.4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制度法规建设,逐级细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制度规范。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制度法规能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进行必要的政策引领和制度约束,既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及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及其体制完善的制度保障。虽然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规范制度和准则已为数不少,如2002年下发的《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以及2006年下发的《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等直接相关的行政法规和文件,但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专项规范制度和准则。然而,有鉴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及其体系建设现已成为学界及群众体育实践中的重难点这一不争事实,在当前建设体育强国、加快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实背景下,确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专项制度法规建设,建议国家及相关部门及时出台诸如《关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暂行规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及其服务标准》等专项制度规范,并适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及其体系建设明确纳入其中,适当增加相关制度法规的“刚性要求”,以促进和规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及其体系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诚然,即使顶层设计做得再好,而国家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制度规范如果在基层得不到细化和有效落实,那么国家的相关制度法规也将被束之高阁而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国家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制度规范最终有赖于基层的细化方能取得实效。基层各级政府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来对待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结合地方实际,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将国家相关制度规范予以细化落实,塑造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相关制度规范“顶天立地”的实践品格,打造即符合国家顶层设计的要求、又切合地方基层实际的富有可操作性的“活的制度规范”。

4结束语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9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根据政策研究中对于企业落实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必须完成的核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具体工作出发,联系主要的社会化理论,并根据对于陕西省、西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经过访谈得出企业和政府在实施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进行研究,明确政策未来发展的主要导向,得出本研究的主要优化措施,以及对主要相关三方的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法。通过对SX省、XA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经办人员深入访谈,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和政府在实施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现状,对访谈得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提出退休人员社会化事务经办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并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为企业提出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提供实践借鉴和基础支撑。2.文献研究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查阅公共管理相关书籍,并登录中国知网、超星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同时通过搜索历年重要的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认真研究查阅政策文件、数据等得到本研究相关信息内容,系统研究党和政府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尤其特别要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国家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政策。归纳出全国范围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经验,以及本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个性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探究解决办法与优化策略。

二、理论基础及政策分析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将提供公共服务列为政府职能之一,提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列举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2012年_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明确为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1}‘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退休人员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政府的关注度及国家财政的投入力度不低于其他领域;二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致对等,并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推进退休人员由“单位制”服务管理向社会服务管理转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3年6月联合转发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13个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退休人员社会服务管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根据2003年《关于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四项基础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的《关于支持地方做好中央企业及原中央下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由局部脱离过渡至高脱离,逐步实现后期工作稳定有序,工作重心由基础服务变为保证服务质量;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变为分工明确、相互监督,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效率;操作方式渐渐完善;企业任务具体明晰等,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速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深度访谈

本研究分别对于SX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员、西咸新区社保经办中心、XA住宅建筑公司等企业人社经办人员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了企业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工作在操作中包括经办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单位情况

根据访谈内容获悉,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从2003年开始,有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街道社区承接管理。第二种是企业自管包括企业成立的劳动服务中心或实业公司等代为管理,由经办机构人社部门发牌管理。第三种就是经办机构自管,在偏远的地区以及人员不是很集中的地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牵头来做这项工作。在实际中企业代管的情况比较多,其中大型企业做的比较好,包括中铁等大型集团公司。社保经办机构核心职责是负责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国有企业分步骤实行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a.实行街道和社区的承接,因而必须把街道与社区的职能落实到位并且要细化责任,服务水平需要保障,人员、资金、设施等必须做好全面保障,才能保障管理服务水平。b机构涉及部门众多,社保经办机构,民政部门、医保经办机构,档案局、街道社区等多方,在操作过程中,街道社区存在业务量过于饱满,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等现实问题。

(二)企业主要问题

每家企业要和当地区、县政府、街道社区要签订协议,协议要把要进行移交的人员信息等进行移交,提供什么服务等进行明确。由于总体牵头部门是国资委,市、县等政府都需要拟定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国资委下属剥离办办理此项工作,企业需要根据各级实施方案,统筹外的费用酌情根据要求细则去和各级市县的实施方案签订协议。企业根据国家总体改革思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企业主要是进行市场竞争,实现聚精会神搞经营生产,退休人员回归社会。

(三)退休人员主要问题

企业退休人员对中央政策存在吃不透、主动性积极性较低。一方面,国企退休人员对单位归属感较强,退休人员在思想上、情感上难以脱离企业,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退休人员存在一些顾虑,包括统筹外费用相关政策的落地,保障现有合理待遇的诉求实现,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等,企业退休人员希望统筹考虑基本养老金、年龄段等情况,保障退休人员的现有合理待遇不降低。

四、政策建议

(一)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1健立企地工作互通机制。加强与油田相关部门的对接,对涉及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相关政策,应充分听取所在企业的参考性意见。2.加强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以购买服务方式为主体,配备管理服务工作力量,成立专业化管理服务队伍,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相关服务管理主梁不降低,相关活动正常开展,活动场所及时开放,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大局稳定。3统一统筹外费用过渡期限。国家层面及陕甘宁三省区文件都明确统筹外费用可设立不超过3年的过渡期,但未对过渡期起止时间作明确要求。4.加速配套政策出台。街道、社区职能需要落实落细,需要政府的领导统筹,确切来说需要民政部门需要统筹进行牵头管理,而街道、社区在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缺不足问题,也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目前存在的档案人员管理不足、保管设施容纳有限、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因而地方政府要确保统筹谋划到位、配套政策措施跟进。在与企业签订协议时,政府都需要拟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

(二)对企业的建议

1.明确退休人员合理待遇落实问题。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是老同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老同志既得的各项福利待遇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到老同志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诱发不稳定因素。建议集团公司明确相关政策后,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2.明确因地施策、因企施策的问题。很多大型国企存在着区域差异,也存在着与“属地管理”之间的不一致、不匹配、不衔接等问题。建议企业对此予以充分考虑,因地施策、因企施策。3.明确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的问题。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非常复杂,政策性强,涉及面J,.,可能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单靠某个部门难以独立完成。建议企业明确专门工作机构,确定牵头部门,长期建立对外统一协调、对内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并考虑保持相应专业组织机构和工作业务协调延续性问题。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3年过渡期及过渡期后,建议企业根据国家关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文件政策和要求,参照其他行业中央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做好顶层设计,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指导所属各企业单位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依法合规做好专项经费保障工作,确保退休人员与中石油的感情纽带不断,让国家改革大发展红利惠及企业退休人员。另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过程中,需要企业明确部分移交业务工作专项资金及渠道,如移交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专用资产设施的评估及审计等费用。

(三)对退休人员政策建议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篇10

公共管理由于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在行政管理工作上没有及时的跟上时展的脚步,在存在的问题之中主要以最突出的便是行政管理效率极低问题,其次就是行政管理工作复杂繁琐,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公共管理新模式下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极低。由于公共管理本身的特殊性,这使得其行政管理的模式仍然以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沟通管理模式为主。但是由于公共管理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机构的臃肿,这使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结构上极其的不合理,而且近年来由于公共管理的改革使得这下现象更为突出,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行政管理工作基本难以达到效果,在一些地区基本处于瘫痪。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工作复杂繁琐。公共管理作为我国管理系统中的独立系统,本身所涉及到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的环境多样,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极其的复杂而且繁琐,而这就很容易造成行政机构环节运转不灵、企业在传达信息是的失真,以及公共管理服务中基本的考核奖惩难以进行,这严重的影响了新模式下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新模式下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

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改革对策最重要的目的也就是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那么就可以从完善行政管理机制以及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强化行政职能等等方面入手分析:1.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对于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说,它是存在这很大的问题的而且也是极不健全的。因此,在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上应该联系地区公共事业的发展实际,从而去采取积极措施去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当地地区的公共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如此,还应该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行政监督,这使得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完善公共服务管理的保障体系,加强了公共管理结构在行政管理上的执行力,使得公共管理机构的日常行政工作能够稳定的进行,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的行政管理效率。2.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于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说,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也是影响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简单而言,也就是应该从的办公职能,如办公室的办公,开会,文书等等方面进行提高,另外就是从公共服务管理的专业职能,也就是关于公共管理相关的基本专业知识的提高,这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对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公共事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做好行政管理工作。3.强化行政管理职能。由于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在我国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机构,它的发展不仅仅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管控以及制约,同时由于其公益性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使得我国的公共事业的行政机构的管理职能在实际的运用管理中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这使得政府相关的主管部门与电力企业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之间常有冲突现象,因此,实行政事分开,强化公共服务管理中行政管理职能,创新公共管理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从而推进社会公共管理中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这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4.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在新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下,行政管理应该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也即是应该积极引入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竞争机制,以及引入经济市场下的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不过应该指的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在引入的同时应该对此做出严格限制,以免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中陷入市场崇拜的误区。这种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是能够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的效率的,也是能够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5.培育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公共服务组织。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下,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管理来达到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以及社会应该去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这些组织的发展和成熟,从而能够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前景减轻压力,同时还能够起到剥离政府部分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作用,使得公共管理更接近与社会,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