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0 16:45:52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1

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对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摇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远程通讯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中的代表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的任务是:高精度、高效率、最可靠性地采集各种形式的农业信息。通讯技术的任务是:高质量、准确、及时、安全可靠地传递各种信息。计算机的任务是:通过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数值和逻辑运算,给出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有用信息,为农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支持。

2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1农业信息及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农业信息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信息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能否提高其主要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因而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离不开农业信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热点及未来趋势,不断调整经营方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要做到这些必须有充分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保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农业信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社会需求、当地优势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工作的配合。农业产业化需要农业信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多行业多部门、多地区分工协作的横向联合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纵向联合。只有通过信息传递,才能把各自的经济活动统一协调起来,共同实现整体的联合目标。农科教结合需要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服务工作能够对农业科研、技术开发推广、人才教育培训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及需求等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递。农业信息技术能对农业决策起到辅助作用。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随机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是结构化决策问题。农业信息的应用为生产、管理者能做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提供帮助和支持。

2.2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目前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的普遍认识,是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资源环境现代化、农民素质现代化。这些现代化的实现要以农业信息化及农业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

3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进程的加快,青海省农业信息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到目前全省农业行业部门都成立了信息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农业信息工作开始走上正常渠道。但也存在总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研、管理的需要;软件开发研究工作薄弱,信息与农业生产联系不够紧密,信息意识淡薄,信息化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

4几点思考

4.1建立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必须抓住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时机,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起符合青海高原特色农业社会市场经济和科技规律的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省级农业信息技术创新技术的建立将有利于促进与创新活动有关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实现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扩散和应用的基石。在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投入的力度,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知识创新的主体。

4.2加大农业信息技术制度创新。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进行一系列制度的创新。一要形成一种有效的农业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作出更多的发明,创新扩大农业新科技的供给。二要建立技术、信息、保险等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用农业新信息技术的风险和成本,刺激农户对信息新技术的需求。三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机制,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机构、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

4.3进行农业信息技术组织的创新,推动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向产业化方面发展。加强企业同科研实体的合作,实现需求终端同技术源头的对接。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克服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

4.4加强全民的信息意识。目前青海省农民、基层科技人员的信息意识仍较淡薄,使本来就稀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这对青海农业现代化的进展极为不利。因此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信息技术;信息化;现代农业;建议

1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当达的科技技术对农业生产、农业经营管理等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为各种农业工作者如农业生产者、农业研究人员、农业管理者等相关人员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有效的管理建议等多种服务的技术。最早政府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定义是“公共物品”,这就使得农业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广泛应用,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农业信息技术的财政支出,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农业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网络、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四方面,该文将通过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农业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和完善方法,农业信息技术可以使农业资源被充分利用,避免出现资源过剩或资源不足的情况,还能够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监督农业生产,同时向农业生产者普及更多农业知识,以达到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2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小策略

2.1加快完善信息网络,推进设施农业

各级政府应加快完善信息网络,将信息网络与农业设施网络相互结合,协调发展,从而加快实现农业设施的自动化、设备智能化、农业信息多样化。政府应当做到信息化管理并逐渐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将现阶段利用率不高的农村信息服务点筛选出来,加强几个站点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各种信息设备的投入力度,保证设备使用说明的广泛普及和设备使用的简单化,为人民提供便利,加强对宽带下乡服务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村宽带网络的使用率,确保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对于偏远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使偏远地区的游牧民和渔民等能够正常使用基础的电子通讯设备,利用卫星等先进科技接通信号,保证国家信息网络能够给所有农业生产者带来便利,从而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

2.2优化信息服务,建设规模农业

加强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建设,有利于农作物的大规模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能够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上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当前的首要问题是要将重点倾向于农业的规模建设,运用信息技术不拘泥于常规地理位置的特性,通过在各个地点,各种不同设备上收集的信息进行沟通交流,架起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农企之间沟通的桥梁,将小家庭生产和大企业市场紧密结合,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将农业生产规模最大化。现阶段在国内偏远农村地段,不仅是农业发展缓慢,各方面经济发展也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优化农村的信息服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当前经济发展状态,因此,在开展农村信息服务时,应注重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向农民传递信息。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郊农村,用信息网络作为媒介,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宣传海报的形式将农业信息传达给农民。

2.3强化信息管理,实现品质农业

在如今大数据云发展的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农业管理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目前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还没有完全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导致现有的信息管理存在着对信息检测迟缓,农业生产无序进行等大量问题。而加强信息管理,更便于农民通过信息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了解与预测市场需求,同时通过信息管理进行农业风险检测,可以提高农民的抗风险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营造一个可预期的稳定的公平的农业市场环境。通过信息管理可以改变农业发展的单一化,将农业生产与互联网结合创新农业发展,鼓励电信运营与电信服务等的协作发展,增加农业供应途径,构建完整的农业生产供应平台,健全农业市场准入与准出机制,提高小农经济的存活率。

2.4推广信息技术,探索精准农业

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增加农民的农业知识,科学播种合理施肥、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土地,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与增加种植手段。政府提供一部分技术引导与生产知识,对农业生产进行大方向的引导。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产业化,完善农业的发展结构,以数字农业为载体,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机器相结合,加强系统的精准度,推动农企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进行技术推广时应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结语

总的来说,农业信息技术在不断推动着现代农业发展,且具有非常明显的推进效果,农业信息技术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现代农业相比于传统农业生产率更高、规模更大,但在此基础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还要依靠更先进、更完善的农业信息技术来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确保农业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文庆.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新农业,2019(20):25.

[2]刘一佳,彭浩,王国超.农业信息集成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14):117-118.

[3]单婧.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天津农林科技,2017(04):26-27.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网络新媒体;信息服务。

2010年8月,在中共湖南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强调,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努力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我省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信息化是实现其它三化的基础,也是建设“两型”的保证。2010年,国家工信部正式将我省长株潭确定为首批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单位,这必将催生一个新的ICT(信息、通讯、技术)产业。2005年,国家农业部开始在全国建设以12316为主要载体的“三电合一”平台,这必将促使我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跃上一个新台阶。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十分紧迫的农业信息服务,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新技术、创新服务新模式,积极做好现代农业的信息服务工作。

1湖南农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1.1湖南农业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

从1998年起,湖南省农业厅在互联网上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公开网站“湖南农业信息网”及28个专业网站。全省14个市州农业局,100多个县(市、区)农业局自行或与本级政府配合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网站。长沙马王堆、岳阳花板桥、常德甘露寺等20多家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网站当地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求信息等内容。

2005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到2009年底,湖南已有株洲等3个市、浏阳市等18个县(市、区)建立了“三电合一”服务平台。

2006年,湖南省农业厅与湖南移动签订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战略协议,2007年开始开发以“农信通”为载体的农业短信服务。

1.2湖南农业电子政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

2000年5月,省委省政府两办发出《关于在全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相继成立了“湖南省农业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求凡能公开办理的事情都要通过“湖南农业信息网”公开。

2008年,省农业厅开发建成了农业电子政务行政审批系统,40个行政审批项目都可以在网上申请、审核和审批。行政许可办理流程和相关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外网)上公开和,行政审批人员在内网上进行审批,并有相应的监督程序对每一步办事过程进行跟踪。

2009年,湖南省农业厅电子政务内网开通并投入应用。内网沟通了农业厅与省委省政府的办公系统,实现了会议通知、文件收发和内部信息交互等功能。

1.3湖南农产品网上促销体系逐步成长湖南农业信息网的“网上展厅”是推介我省农业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的专栏。在前五届全国农产品交易会上,我省累计有1000多家企业参与展示和营销。“一站通”是全国农业企业注册的农产品购销信息服务平台,到2009年底,我省有1400多家注册用户。

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雏形。

从2000年以来,我省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逐步壮大,浏阳的花卉、石门的柑橘、隆回的金银花等都通过网上营销走红国内外市场。

2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

近几年,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技术飞速发展,IPV6、云计算、数字地球、物联网和框计算等也先后走入实际应用,利用互联网、电话、电视等网络新媒体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技术和模式多种多样。这里将目前综合应用较多的几种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和模式简介如下。

2.1农业信息网站。

网站用于农业信息服务是目前最多的一种形式。据农业部统计,到2009年10月,全国农业网站达到31108个,农村网民达到9565万人,有24.3%的农民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我省涉农网站也达到了500多个。

农业网站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公开信息与农业新闻、农业市场信息与农业科技信息、政府网上办事、农业电子商务和网上互动。网站运营模式既有经营性网站,也有非经营性网站。营利性网站的赢利模式主要有:在线广告、电子商务佣金、会员收费、电信运营增值服务等。

2.2农业信息短信。

短信因其方便快捷而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据湖南省信息协会编辑的《2009年湖南信息年鉴》,我省移动电话用户从2004年的1036万增加到2008年的2260万。据中国移动湖南省分公司统计,我省拥有移动手机的农村用户有1000多万。从2003年以来,我省不少县、市农业部门逐步利用农业短信开展信息服务。省农业信息中心从2006年开始与湖南移动公司签订了战略协议,利用农信通开展农业短信服务。农业信息短信服务的内容包括当前农作物(动物)生产(长)所急需的技术、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市场、产地市场)价格和农产品供求信息等。手机用户可通过短信免费接收公益类信息和有偿订阅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类服务信息。

2.3农业手机报。

农业手机报是农业短信的扩展和升级。由于每条短信的字数有限(中文不能超过70个字),对于字数较多的农业信息不能一次发送,只能分拆成多条。同时,短信不能发送图片,不利于用户直观理解信息。农业手机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适用于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的高端用户。

2.4农业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有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内容为文字表述的信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电子信箱;另一类是以电信线路为载体,内容为语音表述的信息,也被称为语音信箱。浙江省农业厅利用前一种方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农产品种养加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等,注册用户达到了150多万个。后一种方式有其特点,如信息量较大、用户不需掌握汉字输入法等。目前在农业领域应用较少,有待进一步开发。

2.5农业呼叫中心。

农业呼叫中心是农业部“三电合一”项目中的一个主要工具。呼叫中心依靠客服坐席(包括接线人员和配套专家队伍)、农业技术数据库和自动应答系统,开展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从我省已建成的县、市级农业呼叫中心来看,总的效果还可以,但发展后劲不足。通过对辽宁省“12316三农热线”(农业呼叫中心)的考察,在进一步改革信息来源、及时更新贴近当前生产实际数据库、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三农热线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上线半年就接受了130多万人次的电话咨询。

2.6农业电子显示屏。

电子显示屏适用于流动人员多、场地宽敞的公众场所,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集市、展示大厅等。电子显示屏建造简单、信息更新便捷、公众观看方便,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是传统宣传栏、信息墙的替代工具。

在农业信息服务过程中,非常适合于农贸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员多而计算机网络还不够普及的地方。

2.7农业电子触摸屏。

电子触摸屏主要用于政务大厅、政务中心等公众办事场所。信息管理人员及时将信息更新,查询人通过手指触碰相关条目,逐层查找,就很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农业电子触摸屏目前应用还不多,主要用在省市县级农业部门政务办事大厅,但其方便、快捷、自助的操作方式非常适合于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2.8农业电视节目专栏。

农业电视专栏应用时间较长,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都有相应的窗口,在计算机网络和电话尚不普及的时代,是农民接收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但因为互动性能不够,电视节目缺少广告支持等原因,财力有限的电视台播放的农业类节目较少。数字电视节目播出后,虽然增加了节目互动能力,但相对于艺术、财经、影视类等栏目,农业电视栏目及播出时间仍然非常少。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电路带宽的增加和网站质量的提升,电视专栏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2.9农业网络视频。

最近几年,网络视频发展迅速,农业信息服务应用网络视频技术必将获得极大的发展。在计算机普及率提高、网络带宽增加的大环境下,农业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民间团体提供的免费类农业专业视频快速增加,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主动的搜索所需要的视频信息和技术。这种融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于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集中了方便、快捷、主动和直观等诸多优点,是今后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2.10农业信息专用接收机。

专用信息接收机已出现多年,不少信息类技术服务公司和电信运营商都提供了产品,为用于农业信息服务,还开发了相应的接收芯片,集成了农业技术数据。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农务通系列产品AHPC/APDA”集成了多种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实用技术咨询系统和信息查询系统,可在生产现场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农业实用技术、新品种信息、价格行情和病虫害诊断等服务。

3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现代农业信息服务。

利用信息服务新技术和新模式,努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是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建设我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3.1做好面向政府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化,政府要先行,政府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是农业政务管理信息化。农业部门管理业务类型多、服务环节链条长、机构人员数量大,在日常工作中,公文制作、文件传输、会议通知、资料统计等都需要办公系统的支持;二是农业政务信息公开。农业部门所具有的政务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都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对外公布,行政许可、办事流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等都需要对外公开;三是农业视频会议。为了节省会议成本,提高办事效率,需要建立农业部门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四是农业数字化指挥调度。为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农业抗灾防灾和救灾、农业生产应急指挥,需要建立反应灵敏、现场清晰、数据可靠的数字化指挥系统;五是农业生产预警。能及时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国际国内各市场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开展农业生产预警。

3.2做好面向农业企业的信息服务。

农业是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做好面向农业企业的信息服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对农业企业的信息化提升。农业企业在开展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工艺,开展信息化管理,开辟互联网销售市场和逐步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二是农业标准化生产。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小而散,产品没有统一规格和标准,难以组织规模化生产和营销。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农业投入品经销、农产品生产技术实施和农产品加工过程监控,在统一环境要求、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投入品质量和统一加工流程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进而实现农产品溯源。

3.3做好面向农民和城镇居民的信息服务。

农民和城镇居民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也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现代物流一日千里的时代,农业信息服务显得日益重要。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传统农业推广技术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推介等方面显得效率低,一方面使很多科研院所的成果难于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使需要新技术的农民难于及时获得新技术。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的主要劳动力缺少农业生产技能,不熟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要求,不熟悉农产品各生产环节的生理需求和防病治虫的技术要求,迫切需要农业技术人员的及时指导,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农产品市场行情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农产品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很大,世界的农产品市场更大,但传统农业的产品销售渠道单一、辐射范围小、流通半径短,好的产品不能卖出好价。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开辟更大的市场,可了解最新的国内外行情,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掌握或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对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都十分有益。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预警。农业生产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要避免这两种风险,信息化技术可发挥重大作用。目前我国的气象预报,包括卫星云图、地理遥感、数值预报模型、短中长期气象预报和农作物气象估产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在农业防灾救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农情数据采集系统和涉及国内数百家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行情的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国外主要农产品市场行情、海关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使农业生产者对当前农产品播种面积、农作物生长状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和零售市场有一个基本预期,从而避免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和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9中国农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张玉香。农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程海波。湖6?做?南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应用策略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新时期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提升产业结构

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在:第一,农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以信息化为导向。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前,需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而如何充分获取这些信息,需要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以方便自行调整生产结构。第二,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改善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技术匮乏现状。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技术匮乏一直是一道阻碍,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专家指导系统,这样可以通过最快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将一些生产管理技术进行推广和普及。第三,解决了农产品难卖的问题。增产不增收一直是困扰我国广大农民的一个主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销路少,而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帮助农产品的销售打开销路,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上销售方式,可以突破销售的地域限制。

(二)优化资源配置

与传统手段相比较,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业经济的增长,这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劳动、土地、资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控制和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效益的提升。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收集、分析困难等问题,降低农业生产盲目性的行为。这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推送、接受,保障了生产、销售、消费各环节的紧密联系,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三)扩大活动空间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农业产业链,除了农业生产者和销售者以外,还出现了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信息中介、农业科技教育者等。另一方面改善了传统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消息闭塞的局面,他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展农业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实体经济。通过网上宣传,产生广告效应,吸引更多的需求者前来购买。还可以通过网上销售渠道进行交易、结算,来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和交易空间。

(四)完善服务体系

有好的农产品,还需要好的服务质量来打开市场,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十分有帮助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有助于提升农业的市场化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交流和融合,我国农产品面临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提升自身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十分必要。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户精准把握农业市场方向、审时度势。第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技术引导、政策引导、土地流转引导以及执法监管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推进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

(五)加快技术步伐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生产力,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科技生产力,可以加速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具体表现在:第一,农业信息化发展有效促进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农民对农业信息的积累就是对相关农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规范农民的市场行为。第二,农业信息化发展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推广。知识和技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对其进行创新和更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农技推广人员参与,进而带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创新。

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策略

(一)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原则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要坚持以下四方面原则:第一,以信息化为驱动力,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指导思想,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新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农业增长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第二,以信息化为源动力,增强持续创新动力。创新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农业经济发展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信息发展成果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中是必然趋势。第三,用信息化提升竞争力,不断厚植发展优势。面对突出起来的信息化时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如何将这种压力转变为动力,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和农业经济融合发展的本质,以做到统筹规划、同步推进。第四,以信息化为保障力,继续夯实发展基础。如何凸显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精准服务,补足短板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水平,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宽带,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完善的省到村五级信息网络体系。建立以农业自然资源信息、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农业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数据库,以充分挖掘农业信息资源的潜力。第二,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建设。以“金农工程”为发展契机,将分散在各孤岛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形成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以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信息的专业水平。第三,积极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积极开展可视化农业项目,充分发挥农业大户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系统”为代表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2.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需要高质量、多方位的信息支持,这就需要改善现阶段农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匮乏的现状。因此,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十分必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生产资源环境信息的资源建设和整合。主要对自然要素资源和环境属性进行收集,如养分、水分、气候等,以帮助农户及时了解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引导他们发展特色农业。第二,农业供需信息的建设和整合。包括生产供需信息,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原料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合理的选择生产资料。农产品供需信息,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农产品的行情信息,及时作出产业调整。第三,农业生产信息的建设和整合。包括长势、产量、面积等信息,帮助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3.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它决定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因此,建立农业发展人才培训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第一,加强农村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骨干,领导干部要率先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就需要对现有农村骨干进行相关信息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完善村官培养机制,以吸引更多优秀年轻力量扎根基层。第二,加强农业技术人员信息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教学,以对现有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同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以吸引更多高层次信息技术人员的加入。第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体,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实施者,又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因此加强对农民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培训十分重要。利用农业信息化平台,定期开展相关教育,以切实提高农民素质。4.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因高度重视农业信息服务的建设和利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多层次农业信息市场服务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如何形成多层次信息服务体系。需要以国家信息市场为龙头,区域性信息市场为主干,农村信息为根本。来构建分梯度的信息市场体系。需要信息动态服务,主动服务,将服务市场重点放在广阔的农村,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大力开发农业信息服务产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并正对不同市场,投放不同的信息服务产品。如对一些信息化程度发达的地区,我们可以采用远程教育开展技术普及和推广活动、科学研究协作活动。对于一些欠发达偏远农村,我们则可以提供多媒体声像、录像带存储等信息服务,以切实提高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普及效率,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5.充分利用市场力量的推动作用农业龙头企业、职业农民经济人等中介作为农业信息的收集者和传导者,他们的参与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市场力量的推动十分必要。第一,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作用。农业龙头企业往往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的引领者,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农业经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第二,利用农业中介组织,满足农业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农业中介组织通过多年的农业数据分析和收集,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对何时配种、种植、灌溉等相关知识具有全面系统地掌握,并通过制定具体的农业细则,为农业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服务。

三、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农业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它不但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在农业由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以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国琴,项辛怡.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20(12):39-41.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5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农民家庭电话、彩电、计算机普及率,广播、电视、互联网农村人口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具规模,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村政策、农业气象等主要农业数据库;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平台为龙头,市、县网络为骨干,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村、户的信息网络体系;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与完善,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员队伍,总结推广了“招远蚕庄”等多个农村信息服务成功模式;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得到一定应用。但是,同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分散、信息进村入户难、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能适应*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措施,下大气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实施“金农工程”,突出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四个重点,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到“*”末,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成较为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通信服务“村村通”向深层次推进,基本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精准农业、虚拟农业、农业专家系统、农情监测和速报、自动化控制等主要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于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部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省65%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三、工作重点

(一)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积极探索发展高效农业新路子。依托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研究与试验,力争使*省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建设好*、*、*、*4个省级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园区。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P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模拟等技术,逐步实现精准选种、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田间管理和精准收获等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动*省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以龙大集团、诸城外贸、金锣集团、凯银集团等省内45家部级重点龙头农业企业为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加快*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

(二)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促进市场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设立电子信息屏。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为依托,建设省级农产品交易平台等农业电子商务系统。鼓励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扶持建设“寿光蔬菜网”、“*苹果网”、“绣川梨园网”等一批县域经济特色网站,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搞好农产品现代物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运输、销售环节的应用,实现供需对接,积极推动订单农业。围绕粮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粮食收储、流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粮食行业的管理质量,保障粮食运行安全,增强粮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研制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经济管理系统、税费征收管理系统等农村管理应用软件,组织开发具有*省特色的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等。采集、整理农村财务、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等基础信息,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数据库,加快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建成省级农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县(市、区)级农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分中心和乡(镇)数据处理站,逐步实现省、县(市、区)、乡(镇)、村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促进农村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四)推进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功能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目标,采用互联网、广播、电视、信息接收机、电话、无线传呼机、信息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确保信息进村入户。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重点建设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系统、农村疫情监测防治和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医药食品检疫防疫信息系统、农村劳动力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等,尽快启动农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信息系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鲁办发〔20*〕25号),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要列入信息化培训总体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实施。优先抓好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信息采集、分析、整理、的能力。采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农业信息化高级实用人才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建立农业信息化专家咨询队伍,为农业信息化重大建设工程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咨询,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训提供智力支持。鼓励引导农业信息化研发企业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技术培训。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网络;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市场化成为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农业是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产业。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对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可以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一)农业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对高科技人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信息化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了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对此问题。农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信息化农业发展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促进农民群众自身素质的提升。信息化农业教育体系与农业生产活动之间的结合,可以让农业产业的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空气、水分、光照等自然资源和肥料中含有的营养要素等因素是农业生产要素的主要内容。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是人们在对农业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可对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三)农业市场的信息化。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是农业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素。信息化的农业市场体系构建,可以让农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以便通过从市场的不同需求入手调整农业种植种类的方式避免农产品滞销问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程序优化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让信息服务体制得到完善。信息化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农户通过与农产品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体系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可以让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得到拓展,进而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供帮助。(二)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经历了由资源型发展模式向知识型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在一些先进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以后,人们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优化。现阶段传统农业依然在我国的农业体系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对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发挥,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三)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市场信息的滞后性是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场信息的滞后性所带来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会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出现,往往给农民群众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带拉斯不利的影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种植体系,可以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四)有助于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要求相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农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借助不同渠道对农民进行农业教育,可以让他们对信息化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解,以便在利用实际经验开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人才资源在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发展。

三、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对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进行发挥。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将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列为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在事关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相关行业领域的规划、分工工作中,政府部门需要将专业人才安排到每一个环节之内,继而在提升工作效率的技术上,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针对农村信息化管理机制建构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政府部门在给予资金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以避免腐败问题和浪费问题的出现。在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政府部门也需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的方式,吸引个人、集体或企业参与到信息化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的建构过程之中。利用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让信息化农业管理体系的人才需求得到满足,对此政府部门需要对大学生赴农村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福利保障机制进行完善,以便让大学毕业生参与农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二)对农业信息数据库进行完善。农业产业是社会发展稳定的保障因素。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以后,相关部门也需要对农业信息数据库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构,要求相关部门对各种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利用,并要对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前沿动态进行关注。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看来看,我国需要构建一种以县、乡等行政单位为依托的信息数据库。在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构过程中,有关部门急需要对国家调配的农业管理专项基金进行积极利用,又需要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所需的人才体系进行充实。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农业信息数据库投入应用以后,农业部门可以从农作物种植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入手,为农户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也可以借助信息数据库降低农户因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为了对信息数据库进行规范,有关部门在农业信息数据库的构建过程中,也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合理录入。(三)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行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管理目标也已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多角度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行完善的有效措施。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不仅需要借助宏观手段和微观手段为农村地区所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也需要对农村地区自主开展经济建设的能力进行强化。全方位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农业部门创新农业信息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空间的工具。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也可以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供支持。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广泛普及。对传统媒体在农村地区的作用进行有效发挥,可以让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效性得到强化。农业信息手机短信平台的构建,就是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一种有效措施。利用手机短信这一信息传输渠道向广大农民发送农业信息,可以让农民对国家最新出台的农业管理政策、农业经济信息进行及时了解,进而为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四)对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以后,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农民信息技能的提升问题也成为相关部门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农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进行关注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培训活动提升农业信息的应用水平。为了让农业信息的作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也可以借助远程教育体系和岗前培训机制对农业信息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对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化信息化团队的作用进行发挥,也可以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融合提供支持。

四、结论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之中。为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政府部门也需要在农业领域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参考文献:

[1]王树珊.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03):100.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农业;乡村振兴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业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各个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作为全球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更为适宜的农业发展道路,并且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自动化、农业服务信息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农业信息化技术,是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融合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新概念,它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社会变化、市场需求、经济状况等与农业相关的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分析,从而为从事农业生产、研究、管理、经营的人员提供更加详细、准确、全面、实时的农业工作相关信息、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并且能依靠智能自动化技术自动监测和管理农作物生长环境[2]。农业信息化技术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

1农业信息化发展背景

在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与多学科科学技术的深入融合,引发了一场新的产业技术革命。通过数字革命,世界农业发展并产生了两大类别的生产方式:第一种是在智慧农业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生产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第二种是推动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农业大数据的潜力,推动数字农业新发展。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模式的代表,其生产模式的核心内容是集成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设备与丰富的知识储备分析与决策能力[3]。特别是在农业智能分析与决策方面,当前我国探索得还不是很深入,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国内外农业方面的前沿科技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这也为农业信息化研究、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鼓励农业信息化的政策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现阶段,农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许多问题的解决难以一蹴而就,为了解决在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国从事农业产业的工作者们在生产和研究过程中,保持初心、认真研究、实事求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人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各国经济大多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正增长尤为突出。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仍需要牢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当前我国政府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完成从传统农业生产向农业信息化转型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形势下农业生产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4]。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我国的大部分经济和社会问题都将会得到解决。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有利于极大地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农业产量以及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性的提升带来质的突破。农业信息化高新技术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生产的角度来讲,其涉及了农业生产中的林业、渔业、畜牧业、种植业等多个领域[5]。从技术层面来讲,农业信息化高新技术又可以分为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高新技术三大类。

2强化农业信息化的原因

2.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迅猛,但不少乡镇还没有引进高新农业技术。在许多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而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密集型农业比重,将传统农业转变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2.2农业信息化更有利于发展和管理

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并开发出智能化农机装备,可以提高农业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我国整体农业生产能力[6]。通过应用互联网,农业经营者能够在与农业相关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信息平台收集到更加完备、合理的农业信息技术数据,不断更新改造农业信息技术,使之成为适合自身经营的模式,在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业信息化的转型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业信息化数据不完善

大部分农业信息化平台服务类型比较单一,一般常见的只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信息的科普以及有关流程化农业工作的资讯信息,而农作物的产量、销售渠道、市场动向等信息不完善、不全面。信息化技术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还是按照传统农业劳作方式进行生产,这使得农业信息化工作进程受到了极大限制[7]。无法实现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信息化设备铺设是导致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而且对于农业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农业设施应用的教学也需要长期积累。目前,在农业信息化推广进程中,因为教学人员以及教学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大部分农业从业者对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认识不足,且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再加上在实际生产中并未了解和接触过成功的案例可作为参考,这就对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3.2专业技术人员欠缺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技术普及以及智慧农业发展,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弥补我国当前因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而导致的农业生产信息不完善的问题,并提升农业信息数据的价值。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创建的目标应是解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特殊状况,但是因为信息服务系统自身数据收集比较困难、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匮乏,导致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存在各种缺陷,影响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日常使用中的实用性与可靠性。而且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者由于自身经济状况较差,在获取和收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信息时会感觉到付出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并不是很合理,因此农民对于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并没有太大的需求。

3.3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

农业信息化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应用学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众多的不科学与不合理的状况,对于该技术了解得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体系中虽然有一部分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对于动态智能化和信息化生产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农业生产不同于具有有序性、重复性等特性的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受到环境、人为、生物自然生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其具有不确定性、不规整性以及多变性,从而导致农业信息化发展无法做到通用性、同一性、普遍性、全面性。作为指导和服务农业生产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如果收集到的信息不准确或是有不正确导向的虚假信息,不知情的农业工作者根据这些虚假信息从事生产,这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样,与信息服务行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4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具体策略

4.1合理应用农业信息技术

以广大的农民和干部作为重点,落实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建设数字乡村。落实乡村振兴措施,切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以便于农村的居民使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电脑等各种智能设备,来获取到他们想要的信息,从而拓宽村民的信息交流渠道,拓宽信息来源[8]。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今一些农村的实体产业开始运用互联网开展电商运营工作,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够把自己的农产品销售给全国各地的消费群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同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9]。近年来,农产品销售模式与互联网的结合发展迅速,许多水果产区通过网络进行水果销售,并采用网络和分销模式[10]。相关专业人员可开展试点研究,将研究与实地工作联系起来,加快项目的实施。此外,可建立农产品产销数据采集平台,做好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

4.2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

在深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和推广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这些新技术来建立智能农产品安全网络,从而完成农业生产智能监控实验以及观测,实现农产品生产产业链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了促进农作物生产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有利于减少人工工作量,帮助农业从业人员在复杂的生产情况下完成更高效、更精准、覆盖面积更广的病虫害监测工作。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高效地确定哪些土壤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以及它们的光敏性、耐高温性、抗旱性、抗病毒性等情况,从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以便实现农业生产收益最大化。

5农业信息化发展展望

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出质量与数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同时有利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三农”发展。总之,想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资源利用率、耕地产出率,我国必须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同时还要大力研发与制造农业机械设备,充分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现代化;建立更智能、更便捷、更精准、更权威的智慧农业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服务专业化、产品流通可追溯化、智慧乡村信息服务个性化,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推动农业信息化技术融入全国各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6结语

农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的农业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农业生产工作信息。传统农业转向农业信息化发展之后将会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信息化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更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在促进优化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提供便捷优质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同时为我国现代农业高质 (下转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爱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丁亮.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3]孙雷,沈琳.浅析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8):50+52.

[4]王枫.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农业信息化产业困境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0(6):23-24.

[5]任志鹏,齐国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6):180.

[6]柴智豪.加强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当代农机,2018(10):49-51.

[7]温芳.浅谈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7(12):7-8.

[8]向晓梅.以智慧农业引领广东乡村振兴战略[J].广东科技,2020,29(10):12-14.

[9]冯亮,王爱根.“互联网+乡村振兴”的具体应用及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20(1):6-9.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信息化;农业服务体系

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2019年提出,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亿万农民上网工程,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网络建设等信息化手段与农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农业信息化概述

1.1农业信息化概念。农业信息化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销售以及管理有关的农业活动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技术。农业信息化手段很多,例如物联网、GPS定位技术、气象遥感技术、互联网技术等[1]。1.2农业信息化分类1.2.1农作物生产信息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农民通过网络选择种子、化肥以及相应的生产器具,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2.2农产品销售信息化。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订单加工数量。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推送农产品,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成交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产品的快速流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2.3农业管理信息化。加大农业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情况进行统计,从而明确农业发展方向。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能更好地发挥农业管理优势,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2]。1.2.4农业资源开发信息化。在进行农业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受地理位置、气候、水文、耕作方式的影响,农业资源禀赋不同。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进一步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随着智能化终端设备普及,农村使用信息技术的比例得到提升,促进了智能机械、农业信息科技发展,但其功能利用和操作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例如植保无人机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目前还未普及;远程植物诊断系统只是在发达地区使用。农业信息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电商平台受交通运输、冷链、网络服务设施、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影响。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城市消费侧的需求之间缺乏信息互通和产业对标,需要有效引导和衔接。

3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通过网络农产品交易平台,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上的农产品需求,明确种植方向,有效提高经济收入。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将市场需求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生产需求量大的农产品,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关统计数据表明,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农民的经济收入当年翻1倍。网络市场农产品流通率是以往的10倍,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3.2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农业信息平台的应用,能够充分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土地的状况也不同,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肥料和需水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照搬其他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不仅不会提高农业经济收入,还有可能降低经济收入。因此,运用信息化手段后,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当地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农民选择优良的种子、肥料,确定施肥次数、施肥量、灌溉时机、农药喷洒量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3.3有利于建立农业服务体系。通过中心端系统和移动端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建立农业服务体系。通过远程植保病理诊断系统,能够获得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提供精准的病虫害检测和防治措施。应用植保无人机等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防病、防虫。除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信息服务,在销售过程中也可以提供更好地农产品信息。将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图片的形式上传到手机,并标明价格示。消费者可以在手机上下单,商家会以最快速度发货,提高产品的销售速度。3.4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因为信息闭塞,不了解市场需求,无法选择需求量大的农产品进行种植。通过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4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应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小农户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建设。4.1继续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遵循党的报告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全面强化农业信息基础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亿万农民上网工程,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同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农业资源禀赋,编制农业信息发展的规划纲要。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采用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力求在信息运用、融资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育、管理咨询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从根本上支持发展农业经济信息化。4.2加强宣传交流工作,实施农业信息化人才发展战略。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度。首先,政府部门应对农业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引导熟悉农业农村生活的大中专学生从事涉农服务。其次,应加大在农业信息化教育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农民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为农业信息化奠定技术基础[4-5]。再次,应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以资本、技术合作方式成立第三方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针对农村信息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应加大农业信息人才的专项培养。建议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相关的专业,使农村信息人才进校学习,使农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成为掌握科学种植、计算机网络、农业机械化等相关技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村信息专业人才,补充农业人才资源。4.3加大力度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首先,利用省、市两级农业经济信息化服务平台,制定和完善涉农经济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其次,整合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扩大农业物联网应用,继续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工程等服务体系,全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再次,充分发挥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综合服务作用,引导和带动农业信息专业服务发展,促进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4.4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世界上其他农业大国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6-7]。

5结束语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建立农业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手段在农业生产、流通以及管理和服务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对农业信息化进行宣传,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信息化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乡村科技,2018(29):42-43.

[2]杜继祥.试论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7(14):3-4.

[3]车向红.浅析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8):32-34.

[4]董治海.“互联网+”时代下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0):71-72.

[5]陈立华.农业经济与电子商务信息化发展探索[J].新农业,2020(19):58.

[6]张俊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市场,2020(19):70-71.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9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信息技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通常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让广大农村地区能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二是建设完善的农村医疗体系,通过灵活的利用互联网建立疾病防控信息系统,促使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真正得到改善,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从而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最大限度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内需方面,落后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是阻碍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所以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实践情况,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在获得信息保障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引导不同地区的农民在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获得增收同时,实现合理消费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拉动我国的经济内需。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便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新型农民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农村新型农民比较缺乏,信息流动不畅,农民所接触的信息较少,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较窄。因此,通过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农村信息平台,能够培育出更多新型的农民。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应用策略

提高思想认知,大力宣传推广。首先,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协调多主体参加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定期下基层和开展主题动员大会,深入到农民群众的队伍中,全面了解农民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灵活利用互联网打造微信平台。灵活利用微信群向广大农民传播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当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信息化普遍认同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支持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拓宽新型农民培训途径,引进优秀的人才。技术和人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因此,各个地区的政府应该不断向一些农村地区输送高素质的人才,积极鼓励农民向拥有专业化技术的人才学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要领,让广大农民不断增强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同时,还应该不断拓宽广大农民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培训途径,积极组织广大农民参与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参与对外考察,相互交流并借鉴好的成功经验,从而有效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速。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制定科学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是关键点。因此,在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必须统筹规划、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列入重点工作。其中,在制定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时,必须准确把握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让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地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当中,使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顺利开展;二是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培养规划,逐步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完善现代化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创设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环境。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创设良好的融资环境能够有效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是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适当向政府申请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引导作用;二是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灵活利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汇聚社会资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三是应该建立宏观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为投资方创设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让政府、社会和民间的支持力量能够真正集中起来,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作用来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创设农村信息化建设融资环境的时候,需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投资额度,明确优先发展领域,切实推动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作者:朱长春 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财政所

农业信息技术范文篇10

首先,我代表*市农业委员会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信息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7月8日,闭幕的*市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这是*郊区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市委把建设新郊区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归纳为“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5句话30个字,这是对中央“20个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在*的具体落实。*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农业信息化在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正处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机遇和空间主要在郊区农村,难点和薄弱环节主要也在郊区农村。*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应该也必须有现代化的新农村;*有现代化的二三产业,应该也必须有现代化的第一产业;*有富裕的城市人口,应该也必须有富裕的农村人口;*有繁荣繁华的城市环境,应该也必须有适宜人居的农村环境。这四个“应该也必须有”,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作为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大计。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建设“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型、服务型”都市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是*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核心,100万亩设施粮田建设,以绿叶菜为重点的3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的现代农业先行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培育出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名牌农产品;进一步建设会展物流、科技信息、质量认证等服务平台,提供农产品批发交易、展示展销、加工配送等多方面服务。农业信息贯穿于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现代农业信息体系,是*加速实现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实现两化两型都市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有效减少和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现代信息技术将给农村社会带来更多接触新知识和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扩大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层面,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广大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中,提出了“两个机制”、“两个倾斜”,这为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保证。通过建立“两个机制”和实施“两个倾斜”,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用于现代农业建设,用于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于郊区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将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导入和辐射郊区农村的机制,加大城市支持郊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推动中心城区优质社会事业资源向郊区转移。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做法

*市委、市府历来重视郊区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在2*年,市政府召开推进郊区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有序推进,锲而不舍,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为实现*郊区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明确把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作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把发展数字农业列入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期间,我们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有:

(一)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加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站和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为主体的面向“三农”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网络和组织体系建设。“*”期间,农业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通过30B+D和卫星网,已基本实现市、区(县)、镇和部分村的网络互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完善,郊区各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设立了负责农业信息工作的职能机构,在全市已建成100家市级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150家区县级信息服务站,配备了近200人的农村基层信息员队伍;已基本建立以区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网络。

二是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已初步建成包括*农业网、*农委政务网、*科教兴农网、华东农业网、*农民远程教育网和*农科热线在内的“五网一线”,为全国各地的农业工作者、农民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农科热线”,以*个农业科研推广部门为支撑,130多位专家为依托,全年365天24小时免费为全国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咨询,截止2*年3月底,共咨询4万多次。如通过“农科热线”,河南安阳农民马献成种植虫草获得成功,走上致富路。帮助*南汇万翔镇残疾农民朱龙彪开办残疾人农业技术学习班,掌握一技之长。目前该系统正在进一步改建升级,不仅开通了与村民直接对话的专家远程诊断和短信互动功能,不久还将启用农业部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12316”。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为农信息服务模式。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针对目前涉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同时绝大多数村的农民缺乏电脑等基本工具和相应的知识等实际问题。我们委托信息公司开发了“为农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俗称农用“ATM”机),通过整合各方信息资源,集农科热线、专家远程诊断、农业技术推广、远程教育、农资购买配送、农残检测、测土配方、村务公开、就业指导、公共事业等各类信息服务于一体,它的显著特点是信息容量大,并权威部门整合,同时农民使用方便、能双项沟通、服务定制等。总书记在不久前视察*郊区新农村建设时,对此平台予以肯定;在市委*届九次全会上,良宇书记、韩正市长在看了该平台后指示要加快该平台在*郊区的应用。目前,松江区已把此平台的推广作为2*年实事工程之一,将在全区40村推广;浦东表示将在200个村安装该信息系统,同时*其他区县也有些试点。通过先期试点应用情况看,建立该系统对于解决“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促进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的应用

主要是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和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两个重点,开展了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一是开发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管系统。主要是市境道口动物防疫监控系统、RFID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系统、食用农产品安全查询信息平台、农产品认证监控系统等项目、畜牧生产管理系统、蔬菜生产管理系统等,从产地环境、投入品质量、生产流程、技术规范等关键环节推动实现安全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管理手段网络化、销售流通数字化,从源头上控制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实现农产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目前已在全市50家大型超市超市率先使用以追溯、预警、诚信为主导思想的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可查询近1539家企业生产的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市境道口蓄禽管理信息系统可进行24小时对入沪、出沪、过境畜禽产品情况进行监管;目前已在全市65家规模化养猪场应用畜牧生产管理系统,年底将推广到100家,明年将在全郊区规模化养殖场全面应用。今年,结合*30万亩设施菜田的建设,我们将在园艺场推广蔬菜生产管理系统。

二是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促进农业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我们加强农业农业智能决策、农业系统数字模拟、精准农业等农业信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推进精准农业和农业装备智能化的发展。如在长江农场和松江区实施的精准农业生产示范,采用变量施肥和平衡施肥等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西瓜产量提高14-27%;水稻增产9-13%;使小麦增产18.2%;大麦增产22.2%。在此基础上,我们已立项在长江和跃进农场6万亩设施粮田上大面积应用此技术,并逐步推广到*在建的100万亩设施粮田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三)、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队伍。我们通过项目集聚人才,实现了跨系统、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的科技合作。2年,我们支持成立*农业信息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专业从事农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发和集成工作,该公司由成立之初的3个人已发展到如今近60个人的规模,已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7项,承接了多个国家和市级项目,开发了一批符合*农业特点,又能服务全国的农业信息生产、管理等软件和产品,为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我们支持该公司和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成立“*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促进各种资源联合,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视察该公司后说:“你们开发的系统非常实用,而且得到很好的应用,你们实实在在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做实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虽然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农业信息技术在促进农业生产,对政府宏观决策的支持,对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引导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