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4 17:50:08

高校专项教育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1

(一)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演变

第一阶段(1985年之前),国家实行“基数+增长”拨款模式。在当时计划体制下国家财力较弱、高校规模较小和校内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比较简单易行,但易受人为影响,不利于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第二阶段(1986—2009年),国家推行了“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拨款模式。这种模式增强了经费分配的公平性,比较贴近院校实际,但是各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确定,也主要是以前年度历史数据为依据,专项补助的分配也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限于财力,实行了“限额补助+专项补助”模式。这种模式在高校快速发展时期,难以保证高校的正常经费需求。第三阶段(2010年以来),国家开始推行“生均经费+专项补助”拨款模式,根据高校上年的学生人数和当年确定的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区别高校的层次、类别和学科专业等因素分配拨款。

(二)当前生均经费拨款机制的制度设计

为保证公共预算教育投入达到GDP4%目标的实现,推动新拨款模式的落实,国家规定地方所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从2010年起必须实施生均拨款制度,并要求各地高校生均拨款水平2012年达到生均不低于12000元。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按照高校管理体制,分级承担财政责任;根据高校合理需要,制定基本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经费筹措渠道;推动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保证事业发展与经费投入同步增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引导特色办学;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国家的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建立或完善生均经费预算制度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既要克服“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产生的一些问题,又要避免平均主义和效率低下的倾向,需要深入研究。

二、当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高等教育拨款水平不平衡

2010年底全国240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中央直属的只有111所[2],仅占4.6%,归地方政府管理的院校比例达95.4%;而当年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中,中央和地方所占比重分别为38.27%和61.73%[3],呈严重倒挂的现象,从而导致中央所属普通高校与地方所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支出相差悬殊,分别约为59471元[4]和8456元[5],中央高校是地方高校的7倍多。

(二)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拨款水平差距较大

从近几年统计资料看,不同省区之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数额差距甚至达到8倍以上。2005年北京市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17036元,而紧邻的河北省只有2757元,最低的四川省则只有2076元;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34546元,河北省只有5238元,最低的河南省则只有4276元[6]。

(三)高等教育拨款分配不够科学

基本支出拨款预算编制粗放。部分地方按综合定额方法测算高校基本支出预算,但有的定额标准多年不变,有的虽有定额标准,但未按标准足额拨款。许多地方由于财力不足,无法平衡各高校的经费需求,“限额补助”实质上仍沿用“基数+增长”的拨款模式。项目支出拨款分配不科学。当前我国高校的专项经费由管理部门设置,由补助范围内的高校申请,然后管理部门再批复到高校。这种模式下,有的专项经费与高校实际需要不相吻合;有的专项经费不专,体现不了政府的导向;有的专项资金申报存在双向盲目性,高校和主管部门互不确定哪些项目能通过审批,也不确定能批复多少钱;专项经费还普遍存在分配不透明问题。基本支出拨款和项目支出拨款结构不合理。多年来,各级政府的不同部门设立了名目繁多的针对高校的专项经费,不断强化了项目式拨款在教育经费分配中的地位,有的地区项目拨款额度大大高于基本支出拨款。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的悬殊使高校财政拨款结构严重失衡。实际执行中,有些本应由基本支出经费解决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只好被挪到项目支出中申报专款。

(四)高等教育拨款与绩效考核结合不紧密

高校财政拨款投入效益不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思路分配预算,忽视了各高校个体的实际需求,导致有的高校资金过多,而有的高校资金匮乏。在高校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拨款也存在着严重的效益低下问题[7]。有的高校运行成本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经费拨款得不到合理利用[8]。高校拨款与绩效考核脱节。虽然教育部规定对高校每五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但评估结果与政府对这些高校的拨款水平结合不够紧密。在高等教育拨款机制改革中,应该建立以绩效考核结果为经费分配重要基础的拨款模式,或采取多种混合拨款模式,强化对各高校经费使用效益的监督和考核。过于强调短期效益。比如重点学科考核评审中,由于基础学科产生效益慢,社会就业形势不够好,在政府拨款考虑的因素中处于劣势,其发展需要往往被忽视,因此许多高校的基础学科长期处于投入不足的境地。但基础学科对人才成长和国家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必须改变高校拨款重视近期效益忽视长远效益的倾向。

(五)拨款模式限制较多,高校缺乏自主权

一段时期以来,政府部门不断强化在高校拨款及经费使用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加强了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干预,弱化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是导致高校行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和体现。我国高校在政府拨款体制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财政专项经费改革、政府采购改革、集中收付改革等又进一步限制了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高校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缺乏充分的独立法人地位。虽然专项资金体现了政府部门对高校办学的引导,但过多的专项,过多的限定,使高校难以自主发展,也是高校逐步趋向同质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改进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稳定的生均拨款投入机制

保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所以,高等教育经费应以财政投入为主。为保证财政投入主渠道落到实处,应加强对财政预算的审议和问责[9],当年财政预算应列示是否达到教育经费占GDP比重4%的标准,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是否合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应充分披露决算中教育经费法定“三个增长”落实情况的内容。大力推进高校生均拨款投入方式。经过长期摸索实践与比较可以得出,计划经济时代严格按学生数拨款的方式已经过时,“基数+发展”方式的不科学性也广受诟病,“综合定额+专项经费”的方式弱化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综合对比后,生均拨款方式,即按学生人数为基数,考虑其他因素进行调整的拨款方法能被各界所接受,成为当前拨款方法中较好的选择。均衡高校之间财政投入水平。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制定各层次、各地区、各类别高校生均投入指导水平等措施,逐步平衡中央和地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财政投入水平。

(二)构建多方协调运作的拨款体制模式

引入高校拨款中介机构。目前我国高校的拨款由政府行政部门直接拨款。由于政府部门精力有限,对高校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难以了如指掌,而且拨款分配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可以借鉴有关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运作机制上进行改革,利用有关的研究咨询机构、学会、评估公司等社会力量,引入拨款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进行相对独立的运作,将评估结果与拨款挂钩。构建“政府→中介→学校”三方协调运作拨款体系。由中介组织协调高校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政府→学校的双方互动模式为政府→中介→学校的三方协调模式。政府部门在其中的职责主要是:确定高校拨款基本政策,明确政府资金支持导向,制定有关经费管理办法,对拨款中介机构和高校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国家目标规划和政府意志导向的落实。

(三)推行科学公平的复合拨款分配方式

制定生均拨款综合公式。综合公式拨款是以体现学校特征的多方面因素为依据设立的一种拨款方式,为教育经费的公平分配提供了一个数量化的方法。可参照以下生均拨款综合公式:某高校生均拨款数=因素法测算拨款数+绩效奖补拨款数。其中,因素法测算拨款数=生均拨款基础标准×学科类别标准在校生数×在校生学生层次系数×学生就业率系数×学校层次系数×生师比系数×教学质量系数×科研能力系数×地区物价水平系数-化债额度调整数+其它因素调整数。(公式中,学科类别标准在校生数=∑某学科在校生数×该学科系数;在校生学生层次系数=∑某层次在校生数×该层次系数/全部在校生数;化债额度调整数=化债资金额度×拨款调整比率)引进合同拨款。在建立生均拨款综合公式的基础上,适当引进一定程度上的协商拨款即合同拨款分配方法。合同拨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引进协商谈判机制,实现评估与拨款的最佳统一。合同制度既能促进高校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方便社会对政府和高校进行了解和监督。

(四)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绩效拨款方式

绩效拨款在理论上具有许多优点,但从国外实践看,由于高校办学效益的长期性、复杂性、难以计量性等特点,这种方法不宜作为高校拨款主要分配方式,只能作为一种有益补充。引入绩效拨款方式,首先需要编制高校绩效预算。所谓绩效预算,就是要明确申请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计划事项的费用需求,以及用哪些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情况。其次,高校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价,依据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遵循既定的评价程序,得到评价结论。依据评价结论,在下一周期的拨款分配中进行数额调整,实行奖优罚差[10]。

(五)合理界定职责促进事权与财权统一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2

论文摘要:债券市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融资渠道,但是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行业与债券市场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联结机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债券融资制度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允许有条件的高校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大学债券。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债券市场;融资;大学债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各高校。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地增加财政拨款,但其增长的幅度一直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通过债券市场来融通资金应该成为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重要选择之一。

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债券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来大规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为623万人。到2005年底在校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融资成了每一所高校发展过程中都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一直以来,财政拨款都是我国公立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财政拨款属于非市场化融资方式,通过这种融资方式获得资金的多少取决于政府的财政实力,并且要受到政府预算的约束,单纯依靠非市场化途径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办学资金。因此,积极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取向。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单一的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逐步发展为以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并存的融资格局。但是在这些融资渠道中,利用债券融资却一直是空白(除了近几年国家安排部分国债资金用于高教事业外)。而在此间,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债券种类和交易品种日渐丰富,发行、交易方式及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良好的发展绩效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债券年发行量超过2.5万亿元,年交易量超过10万亿元。截至2005年5月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有5000多家,涵盖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全部债券托管余额已经超过6万亿元。债券市场以安全、稳健的债券托管体系为基础,实行无纸化运作,其链接货币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已开始不断显现,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乃至金融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支柱。

但是直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基本上还是置身于债券市场的大门之外,地方政府和各高校根本不能作为独立的主体直接从债券市场上融通资金。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共同的缺憾。目前高等教育行业和债券市场的唯一的联结渠道是中央政府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国债,然后从筹集到的国债资金中划出一部分,再通过一定的分配机制层层下拨给高校使用。

我国中央政府在1999年直接安排教育国债专项资金14.7亿元,另外,地方配套资金37.7亿元,为承担扩招任务的普通高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截至2001年,中央共安排高校扩招国债资金52.9亿元,支持高校新建教学、实验和学生生活设施项目共计835项,建筑面积达1228万平方米。针对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从2000年起,国家开始用国债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每省重点建设一所大学。项目覆盖了西部12省(区、市)以及新疆兵团、湘西、恩施、延边三州的25所地方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累计投入国债资金13.66亿元(含高校扩招国债资金6600万元)。

如上所述,这部分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从债券市场到高校经过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各级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多道“关口”。在我国目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最后能够拿到资金的高校只是少数,而且这笔本来就不多的资金经过多次分配均摊下来,即使能争取得到的高校,最终能拿到的金额也不会太多。这整个流程中,各相关部门单位和高校围绕这笔国债资金的去向所发生的种种显性和隐性的交易成本可谓高矣。概而言之,目前在资金短缺的高等教育行业与蓬勃发展的债券市场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联结机制,这种制度的缺位使得债券市场上的闲置资金不能合理高效地投向高等教育行业。因此,改革目前的有关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和有条件的高校进入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高等教育债券融资制度的改革措施

1.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

我国目前在发行国债时并没有明确国债的用途,投资者在购买国债时也不知道国债的使用方向,所筹集的国债资金最终都是由中央政府统筹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利益集团为了争夺国债资金就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博弈,采取各种方式影响中央政府制定国债资金的使用计划,试图从国债资金,这块大“蛋糕”中获得更大的份额。这样一来,国债资金中用于高等教育的比例就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因此,为了确保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有稳定的保障,防止国债资金被挪用和挤占,建议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在当初发行国债时就明确其性质和用途,让国债的投资者明白资金的投向和用途,这反而更有助于国债的发行销售,吸引更多的国债投资者。

2.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

需要强调的是,出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考虑,我国目前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因此当前我国只有中央政府能够发行国债。我国现行的这种国债发行体制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着矛盾。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构成中,地方高校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地方财政实力相差很大。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获得的经费数额以及受政府重视的程度处于弱势地位。据统计,2002年中央部委院校有111所,地方高校为1285所,即地方高校比重占92%。但是地方高校得到教育经费仅占全国高校经费的57%。即便这57%,由于经费来源为地方财政拨款到位率并不理想:能够完全到位仅占7.41%,基本到位和难以到位各占58.33%和27.38%,其余7%的高校拨款不能到位。而恰恰这些地方院校由于科研和产业量小体弱,自筹能力较差,使得我国中小型高校包括下放管和合并管理高校的办学经费十分紧张。以某直辖市为例,国家对少数重点大学一年投入8个亿,而地方高校平均才4千万元,悬差20倍。这类学校的公用经费、社会保障费用的开支与财政拨款数缺口高达50%。

由此可见,一方面,地方高校办学经费非常紧张,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却不能在债券市场上筹集资金用于本地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央政府一手独揽了国债发行和国债资金的分配,这很难保证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修改相关法规,在允许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之外,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这将会极大的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吸纳更多的社会闲置资金用于高等教育。

3.允许有条件的高校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大学债券

大学债券(CollegeandUniversityRevenueBonds)源于美国,刚开始发行的金额很小,多用在学生宿舍、体育馆、教学大楼上。大学债券的形式有普通债券与免税债券,债券的期限有中长期和长期(30年以上)两种,中长期债券的还贷期为25~30年,利率为5%一6%之间,而长期债券的还贷期要长得多,利率也稍高一些。例如:耶鲁大学在1996年发行的“跨世纪债券”是100年到期的债券。美国大学发行债券的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高校的周转资金、偿还当前到期债务与建设学校大型项目的需要。大学债券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债券在美国,比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更受社会投资者的青睐。美国1993年大学债券发行总额达到138亿美元,在1995年发行债券的高等院校达到160所,且该年债券发行总额达26.7亿美元。于1996年,发行债券的学校增加到189所,且该年债券发行额达到41.4亿美元。2001年债券总额更达到了187亿美元。耶鲁大学于2001年已发行2亿美元债券,在2002年更进一步计划发行1亿美元的债券。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也计划发行7000万美元的债券。位于美国德州的StephenF.AustinUniversity及MidwestenrStateUniversity分别预计发行600万美元及900万美元的免税债券。Christo-pherNewportUniversity预计发行2580万美元的债券。OldDominionUniversity为了即将进行的六个项目,总共发行了4420万美元的大学债券。NorfolkStateUniversity发行了2130万美元的债券。由此可知,近几年来国外大学发行大学债券已有普遍增加的趋势。

国外的大学债券吸引投资者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对于投资者而言,购买大学债券,尤其是名誉卓越大学的债券,其投资风险会很小;其次,大学债券所筹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等设备,所以投资于此种债券使投资者能明确了解所筹资金的用途;第三,大学是培育高级人才的场所,所以投资于此种债券会让投资者认为对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此外,如果大学债券以免税债券形式发行有助于投资者节省相关税费。我国目前在债券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国债、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没有大学债券。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资金严重短缺和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现状,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发行大学债券的做法,允许某些有条件的高校在债券市场上自行发行大学债券,为学校的长期发展筹集资金。这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有助于激励高校的管理者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所筹集到资金,改善学校的内部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债券融资制度改革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债券融资方式的组合

以上所述的这三种债券融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通常来讲,中央政府在通盘考虑各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前提之下,在全国范围内有选择性的分配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所筹集到的资金。这种分配必然是有倾向性的分配,比如重点支持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高教事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高教事业等等。相应的,其他地区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持可能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区的政府可以考虑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来筹集资金,以弥补中央政府拨款的缺口。比如由省级政府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的高校中进行分配。而对于那些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声名卓著的大学,则可以考虑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自行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以弥补政府财政拨款的缺口。

2.债券融资成本

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债券融资期限长、融资规模大,而且债券的利率通常也低于同档次银行贷款利率,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债券融资成本的承担者因发行者的不同而不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高等教育而发行的债券筹集到的资金属于财政资金,融资成本一般都是由政府承担,而且拨付给高校使用的资金通常也不需要这些高校偿还。而高校在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大学债券则最终需要自己偿还,其融资成本也需由这些学校自行承担。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发行人必须承担按期付息和归还本金的义务(相比起来,银行贷款则相对灵活一些),这对发行大学债券的高校的理财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债券融资的配套资金

发行债券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一条重要融资渠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与其他融资渠道进行配合。据调查,目前我国凡是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所安排的项目,其总投资中要求当地政府及高校配套资金必须达到2/3以上,但大部分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而未予配套,高校的配套资金实际上也主要靠银行贷款融资。因此,地方政府和高校在进行债券融资的同时,应通盘统筹其他各种融资渠道,及时足额地安排相关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以发挥债券融资的最大效益。

4.融入资金的使用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3

1大赛概况

1.1基本功大赛的宗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是检验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展示参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规格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教学类赛事。基本功大赛的宗旨是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与发展,提升体育教师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展现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推动广东省学校体育迈上新台阶[2]。通过基本功大赛为各高校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和师资培养质量。1.2基本功大赛的主要变化情况。3届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和竞赛制度总体变化不大,只是在专项、分值设置、评分标准和参赛人数等方面上作了一些调整,如专项,第1届有田径、游泳、体操、武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第2届有田径、游泳、足球、体操、武术,第3届有田径、体操、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第1、2届的分值设置是教学技能35分、专项技术45分、教学能力20分(说课5分、组织教学与讲解示范15分),第3届是教学技能35分、专项技术40分、教学能力25分(说课5分、组织教学与讲解示范20分);评分标准,第1、2届都是达标20%、技评80%,第3届改为达标40%、技评60%。由此可见,提高了体现教学能力方面的组织教学与讲解示范的分值,降低了技术评定的分值,从而减少了评分中人为因素的影响。1.3基本功大赛的内容及分值设置。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分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两部分。教学技能包括队形队列操练、广播操、教案设计3个内容;专项能力包括专项技术评价及教学能力评价,专项技术评价内容包括田径、游泳、体操、武术、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8个运动项目,教学能力评价包括说课及组织教学与讲解示范两部分[2]。其中,说课时间4分钟,内容包括教学对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简单介绍;组织教学与讲解示范时间为10分钟,包括动作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与纠正错误、队伍调动及学生练习安排,比赛中学生至少有一次练习方可进行转换组织教学。1.4基本功大赛的规模及奖励办法。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规定每单位报领队1人,指导教师不超过8人,参赛学生除第1届24人外,第2、3届都是16人(报名24人,参赛16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4人,共有来自全省13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参赛。计分采取团体总分制和个人总分制,其中个人总分包括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两大部分,每个学校所有参赛运动员各项名次得分累积为该校的团体总分,然后决出团体一等奖6所学校、二等奖7所学校,学生个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若干人次。1.5基本功大赛的比赛结果在团体总分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位列第一梯队,继续保持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优势;广州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惠州学院全面布局、突出特色,分别在各个单项上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占据第二集团的位置;其他高校也认真组织、积极备战,在团体总分和各单项成绩方面与第一、二集团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2大赛特色

2.1突出教学能力。“体育教学能力”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能力。体育教学能力是培养高质量体育师资所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也是检验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最直接指标。体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讲解示范能力、口令指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动队伍能力、学情分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体育原理解释能力、教案设计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3]。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充分借鉴全国和其他省市基本功大赛的经验,针对基本功大赛的内涵,结合广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从培养中小体育师资的角度出发,将竞赛内容分为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两部分。教学技能包括队形队列操练、广播操、教案设计等3个内容;专项能力包括专项技术评价及教学能力评价,其中教学能力评价包括说课及组织教学与讲解示范两部分。在竞赛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上,改变了传统的以竞技为目标的比赛,做到“技”“能”并重,将基本技术技能和教学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让更多的学生领悟基本技术技能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抓住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为培养优秀体育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2.2专项项目设置围绕核心课程展开。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田径、体操、武术、游泳、三大球、三小球。田径是所有运动的基础,体操是培养身体姿态的重要手段,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游泳是掌握生存技能和南方地区的特色项目,球类则是中小学生最受欢迎的项目,这些运动项目都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广东省3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设置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8个项目进行专项能力评价。基本功大赛在术科项目设置方面充分体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情况,比赛内容的设计方面充分体现基础性和反映各项目的特点。术科项目设置和考核内容较全面地反映出现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技术技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客观要求。2.3比赛形式多样化。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分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两部分,教学技能包括队形队列操练、广播操、教案设计等3个内容;专项能力包括专项技术评价及教学能力评价。比赛形式多样化,分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有体现教师备课能力的教案设计,有体现教师调动队伍能力的队列队形操练和广播操,有体现教师运动能力的专项技能展示,有体现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说课,有体现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组织教学与讲解示范,这种比赛形式能够全方位展现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专项技能和教师素养。2.4评价体系科学合理。优化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促进比赛科学化和规范化,将教学基本功大赛与竞技比赛区别开来,使比赛由“短期功利化”向“长期效益化”方向发展。在教学技能评价方面,构建系统、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考查学生的教学能力。在专项技术评价方面,从前两届的技术达标(20%)和技能评定(80%)到第3届的技术达标(40%)和技能评定(60%)两个维度进行评价,说明对专项技术的评价方面把技术达标和技能评定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重视技术达标成绩,同时也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将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评价相结合、技术达标与技能评定相结合,充分体现基本功大赛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参赛学生掌握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的水平,从而较好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3大赛存在问题

3.1竞赛内容设置不全面,重“技”轻“文”。基本功大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体育教师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其中,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从事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与竞赛、组织体育锻炼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专业能力主要有运动能力、教学能力、指导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分为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两部分,教学技能包括队形队列操练、广播操、教案设计3个内容;专项能力包括专项技术评价及教学能力评价,具体内容为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8个项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全国和其他各省市的基本功大赛均设有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只有广东省连续3届基本功大赛都没有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难以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师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说明基本功大赛内容设置不全面,重视学生自身的运动技术技能而轻视基础理论知识,这种导向容易使教师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产生重“技”轻“文”的倾向,而学生也易简单地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理解为“技能传授”。殊不知,体育教学依旧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一旦失去了教学中的教育成份,体育教育的内涵在无形之中就发生了改变,教育内容也将大大地缩减。3.2选拔流程不合理,造成尖子生比赛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只对参赛运动员的资格有相关规定,而没有对参赛队员的选拔流程进行相关说明。每个参赛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都针对大赛设定的竞赛内容对学生进行初选、二选、三选,最终挑选出综合能力最好的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优秀教师和场地资源对层层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使这些学生在短时间里得到较大提升。这种方式选出的参赛学生只能代表参赛高校的顶尖水平,而不能代表参赛高校整体平均水平。同时其他落选学生也丧失了享受公平和优异的培训机会,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不合理现象,既违背教育公平原则,也与基本功大赛的办赛宗旨相背离。3.3备战时间过长,不能真实反映常态教学水平。通过调查获悉,参赛高校基本都是从9—10月份开始成立基本功大赛筹备委员会,通过专项老师的推荐或选拔出综合能力较突出的学生组成规模较大的集训队伍,每个学校都经过2~3个月的短期集训,并在集训期间又经过2~3次的筛选,最终挑选出16名学生代表各校参赛。短期集训无疑是好事,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得到提高,但是参赛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举办基本功大赛的目的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是要让全体学生水平得以提高。由于各校学生集训的时间较长,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比较大,所以不能真实反映各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现状和整体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常态下的教学水平,只是提高少数尖子学生的综合素质,却不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这有悖于举办基本功大赛的初衷。3.4给参赛学生开“绿灯”,破坏教学秩序,违背大赛初衷。通过调查了解到参赛高校为了在基本功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制定大量激励措施确保参加集训的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备战中。这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1)集训学生可以免上本学期的专业课;(2)集训学生可享受不参加期末考,由学校统一给期末成绩;(3)集训期间发放营养补贴;(4)集训后期集中住宿,统一管理;(5)利用早上、晚上、周末等课余时间集中训练。这种为集训学生开“绿灯”,参赛学生享受“免学”“免考”的做法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以赛代学”“以赛代考”,顾此失彼,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4改革设想

4.1增设基础理论知识比赛项目,完善比赛内容。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于是培养技能型还是综合型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经历了从重术科轻学科理论到重学科理论轻术科再到学科理论与术科并重的发展过程。2016年9月的教育纲领性文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别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3个维度提出培养有文化、有内涵、有批判性思维、敢担当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总体目标[4]。广东省连续3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都没有设置基础理论知识比赛内容,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体育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文化基础作为教学支撑,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理有据。因此,增设基础理论知识比赛内容非常必要:(1)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学科与术科同等重要,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2)更全面地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客观要求;(3)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开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相接轨;(4)符合当前体育教师招聘必须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的需求。综上所述,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应进行改革和完善,增设基础理论知识比赛内容,改革后的基本功大赛竞赛内容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3部分。(1)基础理论知识是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直接方法,可参考教育部2013年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定的《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主干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这就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在扎实掌握体育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夯实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满足对高质量体育教师的时代诉求。(2)教学技能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也是今后能否胜任体育教育工作,是否具有职业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标志,包括队形队列操练、广播操、教案设计等3个内容。(3)专项能力是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师的特殊技能,是反映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准,主要包括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核心课程中的田径、体操、武术、游泳、三大球、三小球。全面的竞赛内容设置和合理的分值比例将全面反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建议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3部分的分值比例为2∶3∶5。这样的竞赛内容和分值比例将使学生既重视自身的技术技能、教学技能,又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指引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4.2改革选拔流程,采取随机抽签形式,确保教育公平和参与的权益。基本功大赛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功的情况,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参与的权益。因此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流程,避免尖子生比赛造成的教育不公平,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参与的机会,最重要的是真正挑选出能代表各参赛学校整体平均水平的学生参加基本功大赛。建议组委会可从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三学生中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定24人(男18人,女6人)作为备赛名单,允许每所高校从24名备赛名单中选出其中16人(男12人,女4人)作为正式参赛名单,另外8人(男6人,女2人)为替补名单(当参赛名单中的人员出现伤病或其他意外时可从替补名单中进行增补)。这种选拔流程将更加科学合理,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权利和确保教育公平,也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基本功的实际水平和参赛学校的整体平均水平。4.3随机抽签选定专项项目,全面考察学生的专项能力。基本功大赛专项比赛项目的设置应符合各参赛院校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和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相结合,每届基本功大赛可从田径(跑、跳、投、跨)、体操(竞技体操、健美操)、武术(南拳、长拳)、游泳(蛙泳、自由泳)、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中随机抽签选定6~8个项目作为基本功大赛的专项比赛项目。这样的项目设置突出了对学生基本功的全方位考察,避免个别高校为应对比赛,仅针对某些项目进行日常教学,最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4.4缩短集训时间,展示常态教学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悉,全国和各省市开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都存在备战时间过长,不能真实反映参赛学校常态教学水平的弊端。而如何有效阻止各参赛学校急功近利应付比赛,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出缩短报名抽签与正式比赛的时间间隔,只须为主办单位预留好编排秩序册和参赛学校购买保险、服装和做好赛前组织工作的时间,大概10天左右即可,这样就能避免参赛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组织集训应付比赛的现象,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参赛学校的常态教学水平。4.5多维度评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评价体系,力求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平衡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分值,制定简便和可操作的评价方法,适当增加计量与计时的评价项目,完善技评项目的评分细则,统一标准、统一认识、统一尺度,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基本功大赛竞赛内容包括:(1)基础理论知识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进行客观评价;(2)教学技能采用主观性评价;(3)专项能力采用主观与客观、技能达标与技术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主要是为全面准确地评价参赛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和专项能力的掌握程度,从而较好地衡量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4.6规范评委选派,加强监督和管理。广东省3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相关项目评委都是由主办单位抽调全省各项目组的专家组成,其中大部分评委来自参赛学校选派,这种做法值得商榷。由于基本功大赛主要从教学能力和专项能力两方面对学生编写教案的规范性、组织调动队伍能力、完成动作质量和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主观评价所占的分值比例很大。在主观评价中来自参赛学校选派的评委易给比赛的公平性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建议主办单位应从非参赛单位中抽调相关项目评委,对评委进行上岗培训,加强监督和管理,有效抑制人为因素干扰比赛公平,确保参赛者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竞争。4.7搭建交流平台,对比赛结果进行评估和诊断。开展基本功大赛的目的是为高校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评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本功的情况,提升体育教师培养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因此,建议在公布比赛成绩的同时召开领队、指导老师的联席会议,针对比赛结果对参赛学校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对参赛学校在比赛中的优点及不足进行整体评价,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改革方向进行科学指导。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在高校预算总额中高校专项资金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高校贷款资金在2012年年底超过2500亿元,人们开始关注高校专项资金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高等教育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要“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在管理经费方面要“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制度”。同时,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1年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一高校内部审计指南》,2013年又了《第22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所以目前来看管理高校专项资金的新焦点是如何有效审计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而促使我国有效开展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

二、绩效审计相关概念

1.绩效审计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3E”绩效审计被西方国家提出,即“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效率性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能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产出是否讲效益;经济性是指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但用最低费用,即是否节约支出;效果性是支出资金后对比预期效果和实际所达到的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是否达到目标。国际上,绩效审计的概念因人而异。从资源配置和产出效应两方面来说,它对资源配置和产出效应优劣的组织活动或经济行为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并提出改进组织活动或经济行为的方案,是一种有效加强管理和实现公共责任的审计类型。

2.高校绩效审计

高校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办学效率,高校绩效审计通过检查、监督和评价高校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进一步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使高校绩效更加合理化。

3.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高校绩效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审计通过对高校某项投资项目(含人力、物力)专项财政资金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以及专项资金投资项目对受影响人的环保性和公平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改善管理。

三、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

1.来源的多元化

专项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上级拨款、自筹基金、政府拨款、社会各种捐赠款等四个部分。由于专项资金多元性的来源,从而导致专项资金管理的复杂性。

2.范围广泛但必需专款专用

专项资金按性质分为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基本建设类资金和其他项目专项资金。在使用专项资金时,应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避免与其他资金混用而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及专项目标的完成。

3.投入大,占用时间长

大多数专项项目投入数额大,时间跨度长,都要经过一个或一个以上会计年度才能完成。因此,对于跨年度才能完成的专项年末也应将结余结转下年使用;对于当年完成的项目应及时回收或结转相应的专项资金。

四、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高度关注,强烈要求绩效审计、动态管理专项资金。但目前我国高校专项资金审计的主要内容依然是财务收支审计,只能把握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作出评价,绩效审计很好地弥补了这点不足。绩效审计通过对使用资金的效益性、经济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我国高校专项资金审计逐步朝着绩效审计这一方向发展。

1.监督资金按政策专款专用

高校专项资金在高校教育经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高校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相比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资金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申请项目的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项目资金数额或是变更项目内容,避免与其他资金混淆使用而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及专项目标的完成。

2.更新高校审计观念

目前,高校(主要指公立高校)是财政拨款的非盈利组织,人们普遍认为高校财务风险小或无风险,无需社会监控资金。并且没有审计高校资金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只审计评价物资采购询价、资产验收以及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日常工作。《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明确推进效益审计,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的要求,绩效审计已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如今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绩效管理为主的新型高校,高校绩效审计迫在眉睫,紧抓绩效审计这一中心,夯实绩效管理意识,更新审计观念这两个基本点,充分发挥现代审计职能的作用。

3.加强预算管理、优化预算支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预算管理是专项资金管理的核心。目前,预算管理在高校普遍存在一些薄弱问题,尤其是结构不合理的预算支出、预算编制缺乏科学规范性、预算审批中主观随意性强、预算执行缺乏严谨性、预算资金投入大收益低、预算绩效评价不完整等问题。由此导致高校办学经费效益低、专项经费不能规范使用、资产资源严重浪费、盲目引发巨额货款及高风险发展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必须在高校发展中对上述问题的根源及其原因进行查找,以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为突破口开展绩效审计,以绩效审计模式为核心,协同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社会责任审计等,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效益、易实施的意见与建议,防止铺张浪费和盲目发展,促进高校节俭办学、开源节流,通过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建设节约型高校。

4.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监督机制

实施绩效审计可以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从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方面来衡量高校内部资源消耗和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对资金使用率低下、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贪污腐败现象并存等问题,从源头上披露并遏制,边预防边治理,有利于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高校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与办法时,根据高校专项资金制度体系、管理和使用规则,尽可能详尽规定各类专项资金的申报和立项程序、立项后的审批和使用、使用期间的监督机制以及使用后的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原则和办法。具体包括:(1)编制专项经费预算计划、预算方法的科学性,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资源投入的节约性等内容;(2)是否遵循法定程序及公开透明的编制预算;(3)专项资金使用后产生效益的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这使专项资金管理及其使用更加便利有效,同时确保专项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2.实施全过程监督审计

大多数专项项目投资大,占用时间长,往往要超过一个或一个以上会计年度才能完成,因此将审计关口前移,事前参加各专项项目的预算评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经费变更调整实施跟踪,并在项目建设中期开展中期审计,及时压缩不必要、不合理的开支,严禁奢侈浪费,严格按项目预算执行,对资金使用不合理、不合规之处,提出审计建议,事后参与项目验收,评价项目建设成效。

3.根据实际,找准审计切入点

高校专项资金涉及资金量较大,审计起来工作量不小,而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应全盘统筹,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切入点的选择应主要从项目立项、资金来源和运用三个方面着手,着重于立项依据是否充分,重点掌握资金来源渠道、金额、到账情况,仔细梳理资金的去向,根据项目预算、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考核办法等审计依据,判断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地使用资金。

4.审计调查方法与专项审计相结合

专项审计具有宏观性、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审计对象应当是有代表性的单位和项目,从检查会计账目开始,检查专项资金的来源、使用、管理和效果。综合分析法在审计调查中常用,充分发挥审计调查涉及面广、内容单一、程序简化和多个小组平行作业的优势,确保统一的审计内容、完整的资料、可行性的分析、有效的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将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协调跟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在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差、局部效益好整体效益差等各种情况,在评价时需全局考虑,有效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效率中凸显着公平,使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性完美结合、全局反映。事实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及其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中,首要明确定性分析是基础,还需定量分析的具体化和量化,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一味强调定量标准或者片面使用定性标准。

参考文献:

[1]韩东海,付桂彦.高校科研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4(8):28-33.

[2]田冠军,潘松剑.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11(8):82-84.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课外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包分配”到“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就业形势;同时,随着新一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高校作为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定位于培养体育教育人才,服务于基础教育。因此,为实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适时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及途径,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仍局限于课程设置体系内。因此,着眼于课外活动、充分挖掘课外培养途径,从而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成为一种必然,它是课程体系培养的有益的补充。

1.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课程结构不合理,综合性不强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是“杂烩式”,开设的课程门类太多,其中部分课程内容重复,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和“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此外,各高校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体育专业技术,忽视基本教学理论的传授与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专项技术课程仍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专项技术上的精、深为重点,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教学理论知识薄弱,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从而造成培养的学生到基层中小学任教师时,不能满足基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需要,甚至难以胜任基层体育教育工作。

1.2教学实践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都是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甚至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在部分高校几乎完全以室内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缺少专门的教学能力实践课程,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致使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尽管诸多高校安排了教育实习,但是重视力度不够,多数高校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以致学生的教学实训机会少,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实践效果。

1.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脱节

目前,部分高校不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向,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未适时调整与改革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途径与方法,导致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不能满足中小学体育实际工作的需要。

2.课外途径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弥补功效

2.1弥补“课程门类多,主导方向不明确”的不足

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课程的开设上是“杂烩式”的简单拼凑,开设的课程种类太多,使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向模糊,而且这些课程又不能很好的服务于专业学科知识,导致学生实践环节较薄弱,专业技能不理想。以至于学生常常感到“面面俱到,但面面都不到”的困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不改变学校开设课程的前提下,思考开辟课外途径,可充分利用课外闲暇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完善能力结构。

2.2弥补“侧重专项技术,其应用性不强”的不足

目前,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与基础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无论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与原来相比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仍以追求专项技术上的精深为重点,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在专项技能教学上,忽略了与中小学体育教学需求挂钩,造成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基础体育教学改革,在工作岗位上产生束手无策的感觉,不能满足基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需要,使学生觉得难以胜任基层体育教育工作。因而,有必要充分利用课外途径,通过参与开展的各种教学比赛,让学生亲身体会中小学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提高学生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2.3弥补“教学实践机会少,教学能力不强”的不足

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教学课程都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缺少专门的教学能力的实战训练课程,致使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不益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尽管各高校开设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但人多课时少也无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毕业前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习就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然而体育教学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仅仅三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提高教学能力是不可能的[2]。为此,通过课外途径开展的教学课件设计比赛及试讲练习,再加上毕业前的实习,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课外途径

3.1拓展培养途径

拓展培养是在强化学生基本师范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一是开展设计体育游戏的比赛,有针对性地以中小学生为假想对象,在比赛中实现角色互换,同学们密切协作,充分体验中小学体育课堂的特点及规律,为学生今后作为体育教师奠定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二是开展多媒体制作比赛,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可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3.2专项培养途径

一是开展教案编写比赛,通过教案编写比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比赛,学生通过对比赛的精心准备,不但可以熟悉教案编写过程,还可以强化专业知识。二是进行说课练习,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普通话水平。三是进行教学比赛,班上各专项小班分为一个组,组内各成员之间进行比赛,请教师予以综合考评,并给予指导。这种“实战演练”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在校教学实践的机会,还可通过这种方式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术语的正确使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四是进行试讲练习,学生按学号进行试讲,并对每位同学的试讲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还可以通过他人的不足进行自我反思,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3实践培养途径

大四学生除了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实习外,还可通过自己寻找或教师的介绍到相应的学校以顶岗或代课的形式进行“实战演练”,为其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起导向作用。此外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经验及体会,在实习结束时,将实习成果制作成简报进行展示,学生们可进行实习经验的交流和学习,对于他人的亮点可借鉴、创新为自己所用,切实提高教学能力。

作者:周国梅

参考文献: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6

1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产生的背景和目的

1.1产生的背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是我国实际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石和指南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共颁布三个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极大地推动了体育教育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时制定的大纲已经与现在社会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从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看,它主要的问题表现在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上,基本以掌握体育知识的理论为主,与体育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体育教育的初衷是增强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而之前的体育教育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得并不好,对学生体质的提升效果也不显著,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前面的问题,我国也做出了一些改进,在1992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提出了体育选修课应当在各高校的大学二年级开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深入学习。1.2产生的目的。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增强体魄,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特点,帮助他们感受了运动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来强身健体,以满足日后工作对身体的需要,使其走向社会时,无论从事何种性质的工作都能从容应对。

2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开设现状

2.1五所高校体育选项课现状分析。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江苏南通几所高校选项课的开展情况。其中,向高校的学生发放了共2000份问卷,男女各1000份。通过调查发现,这几所高校体育选修课平均开设13门项目,在各高校中相对来说是偏少的。按照学生的兴趣选项发现,学生的兴趣多数集中在健身操、网球、篮球和跆拳道中,这就直接出现了场地紧张、器材不够用的局面,使得各项专项文化差异不能得到较好的体现。2.2学生参加选项课目的分析。提高身体健康水平,324人次,占16.2%;应付考试,获得学分,135人次,占6.8%;为长期从事体育运动打下基础,154人次,占7.7%;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257人次,占12.9%;完善个性发展,134人次,占6.7%;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128人次,占6.4%;消遣娱乐,56人次,占2.8%;提高与他人合作能力,70人次,占3.5%;掌握体育专项技能,292人次,占14.6%;调节心理、情绪,68人次,占3.4%;提高体育运动能力,315人次,占15.8%;其它,67人次,占3.3%。可以发现,学生参加选项课的目的多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有16.2%的同学是为了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另外,还有很多学生的目的是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及提高自身体育能力和掌握体育专项技能。传统体育教育模式被打破,体育选项课的开设推动了高校体育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转变了学生对于体育项目学习的态度,从过去的被压着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要学习,专项的选择也是学生个性的体现,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二是发挥了体育教师的长处项目,过去的授课教师都是一个人带着几个班的课,并且1个学期带着几个项目,导致疲于应对,无法发挥自身的专长。实行体育选项课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提高其身体素质,还发挥了教师的专长,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不仅尊重了学生的意见,还同时满足了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好评。

3体育选项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开设项目少,579人次,占29.0%;教师专长有限,294人次,占14.7%;学生基础参差不齐,319人次,占16.0%;没有实行完全自主的选项方式,261人次,占13.1%;多数高校体育教学时间短,153人次,占7.7%;没有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保健理论知识的传授,159人次,占8.0%;重技术,轻能力,235人次,占11.8%。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意见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可以看出,体育选项课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的很多问题,各高校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少被认为是影响选项课教学质量的最大因素,导致学生不能做到真正自由地选择体育专项。其次是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学习接受能力和体质基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以下将对体育选项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讨论。3.1部分高校开设项目偏少。虽然近年国家在体育教育方面投入巨大,大力投资场馆建设,改善了体育教学环境,但由于高校的扩大招生,因此人均活动场地占有率逐年降低。另一方面,一些刚升格的高校因为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导致综合型运动场偏少,室内体育馆紧缺,且场馆单一,器材老化,新的教学方法实施较晚,造成了部分高校开设的项目偏少的问题。3.2教师的专长有限。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富有当代社会特色的项目大量开设,为授课教师的专长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如跆拳道,击剑,健身,拳击,散打和柔道等项目。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在教学中缺乏形象具体的演示,不能在实践中把技术性较高的技能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加以施教,使得该选项教学的质量不高,专项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3.3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各个地区的中学教育体制和质量的不同,导致学生个体有了不同层次的划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升入大学后,学生的体育水平差距很大。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基础,个人的习惯和其自身的接受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的统一,忽略了学生体育水平的差距,导致优生无法得到更好的体育教育,差生也得不到及时的补救,形成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3.4没有实行完全自主的选项方式。部分高校资源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开设体育项目的数量,因此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选择体育项目,因此并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3.5多数高校体育教学时间短。目前,只有重点院校或者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开设选项课的时候较长,为两年,而在一般院校中,选项课只在二年级中开设一年。并且,在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的情况,又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课外体育运动较少或者直接放弃体育运动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使大学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而且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最终造成越高年级的大学生身体素质越差的现状。3.6没有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保健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以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的素养,并以此来运用到实际中。目前,各高校的体育课都是由授课教师带着上,在大部分专项中,授课教师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把各种技术或动作传授给学生,而对于与此专项相关的知识理论则没有进行具体的讲解,只是简单地一带而过,造成学生对相关的专项知识只停留在其发展历程、竞技规则、裁判标准和场地介绍上,使学生对运动保健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如锻炼身体的作用与方法、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等经验和知识了解得不充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教会学生如何去运用这门专项技术,没有让学生掌握实际中所需要的健身知识,不能让学生构建自身身体素质发展的知识理论体系。因此,当学生毕业后,就缺乏独立锻炼的能力,没有长期锻炼的意识,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发展。3.7重技术,轻能力。目前,各高校对学生体育考核的方式主要以学期末的考试为主,虽然其考试形式较多,但只是形式发生了改变,并没有打破传统的评定标准。这种考核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育水平的差距,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进步程度。因此,这种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导向,不注重学生自身特点,一味拿成绩说事的体育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了。

4对策与建议

(1)加大大型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同时做到兼顾当地气候的特点,建设合适的运动场地,做到综合性、实用化。(2)多吸收理论知识丰富、教学实践能力较强的高学历教师。同时,多举办一些教师交流会,加强体育项目教师的沟通,分享授课经验和专项技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3)针对自己院校的学生体质情况开设一定的体育基础课。(4)应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进行分组,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并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专项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杜金萍.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87-88.

[2]余学好.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667-669.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债券市场;融资;大学债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各高校。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地增加财政拨款,但其增长的幅度一直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通过债券市场来融通资金应该成为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重要选择之一。

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债券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来大规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为623万人。到2005年底在校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融资成了每一所高校发展过程中都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一直以来,财政拨款都是我国公立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财政拨款属于非市场化融资方式,通过这种融资方式获得资金的多少取决于政府的财政实力,并且要受到政府预算的约束,单纯依靠非市场化途径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办学资金。因此,积极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取向。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单一的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逐步发展为以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并存的融资格局。但是在这些融资渠道中,利用债券融资却一直是空白(除了近几年国家安排部分国债资金用于高教事业外)。而在此间,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债券种类和交易品种日渐丰富,发行、交易方式及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良好的发展绩效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债券年发行量超过2.5万亿元,年交易量超过10万亿元。截至2005年5月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有5000多家,涵盖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全部债券托管余额已经超过6万亿元。债券市场以安全、稳健的债券托管体系为基础,实行无纸化运作,其链接货币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已开始不断显现,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乃至金融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支柱。

但是直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基本上还是置身于债券市场的大门之外,地方政府和各高校根本不能作为独立的主体直接从债券市场上融通资金。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共同的缺憾。目前高等教育行业和债券市场的唯一的联结渠道是中央政府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国债,然后从筹集到的国债资金中划出一部分,再通过一定的分配机制层层下拨给高校使用。如图1所示:

我国中央政府在1999年直接安排教育国债专项资金14.7亿元,另外,地方配套资金37.7亿元,为承担扩招任务的普通高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截至2001年,中央共安排高校扩招国债资金52.9亿元,支持高校新建教学、实验和学生生活设施项目共计835项,建筑面积达1228万平方米。针对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从2000年起,国家开始用国债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每省重点建设一所大学。项目覆盖了西部12省(区、市)以及新疆兵团、湘西、恩施、延边三州的25所地方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累计投入国债资金13.66亿元(含高校扩招国债资金6600万元)。

如上所述,这部分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从债券市场到高校经过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各级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多道“关口”。在我国目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最后能够拿到资金的高校只是少数,而且这笔本来就不多的资金经过多次分配均摊下来,即使能争取得到的高校,最终能拿到的金额也不会太多。这整个流程中,各相关部门单位和高校围绕这笔国债资金的去向所发生的种种显性和隐性的交易成本可谓高矣。概而言之,目前在资金短缺的高等教育行业与蓬勃发展的债券市场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联结机制,这种制度的缺位使得债券市场上的闲置资金不能合理高效地投向高等教育行业。因此,改革目前的有关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和有条件的高校进入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高等教育债券融资制度的改革措施

1.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

我国目前在发行国债时并没有明确国债的用途,投资者在购买国债时也不知道国债的使用方向,所筹集的国债资金最终都是由中央政府统筹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利益集团为了争夺国债资金就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博弈,采取各种方式影响中央政府制定国债资金的使用计划,试图从国债资金,这块大“蛋糕”中获得更大的份额。这样一来,国债资金中用于高等教育的比例就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因此,为了确保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有稳定的保障,防止国债资金被挪用和挤占,建议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在当初发行国债时就明确其性质和用途,让国债的投资者明白资金的投向和用途,这反而更有助于国债的发行销售,吸引更多的国债投资者。

2.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

需要强调的是,出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考虑,我国目前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因此当前我国只有中央政府能够发行国债。我国现行的这种国债发行体制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着矛盾。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构成中,地方高校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地方财政实力相差很大。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获得的经费数额以及受政府重视的程度处于弱势地位。据统计,2002年中央部委院校有111所,地方高校为1285所,即地方高校比重占92%。但是地方高校得到教育经费仅占全国高校经费的57%。即便这57%,由于经费来源为地方财政拨款到位率并不理想:能够完全到位仅占7.41%,基本到位和难以到位各占58.33%和27.38%,其余7%的高校拨款不能到位。而恰恰这些地方院校由于科研和产业量小体弱,自筹能力较差,使得我国中小型高校包括下放管和合并管理高校的办学经费十分紧张。以某直辖市为例,国家对少数重点大学一年投入8个亿,而地方高校平均才4千万元,悬差20倍。这类学校的公用经费、社会保障费用的开支与财政拨款数缺口高达50%。

由此可见,一方面,地方高校办学经费非常紧张,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却不能在债券市场上筹集资金用于本地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央政府一手独揽了国债发行和国债资金的分配,这很难保证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修改相关法规,在允许中央政府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之外,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这将会极大的调动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吸纳更多的社会闲置资金用于高等教育。

3.允许有条件的高校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大学债券

大学债券(CollegeandUniversityRevenueBonds)源于美国,刚开始发行的金额很小,多用在学生宿舍、体育馆、教学大楼上。大学债券的形式有普通债券与免税债券,债券的期限有中长期和长期(30年以上)两种,中长期债券的还贷期为25~30年,利率为5%一6%之间,而长期债券的还贷期要长得多,利率也稍高一些。例如:耶鲁大学在1996年发行的“跨世纪债券”是100年到期的债券。美国大学发行债券的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高校的周转资金、偿还当前到期债务与建设学校大型项目的需要。大学债券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债券在美国,比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更受社会投资者的青睐。美国1993年大学债券发行总额达到138亿美元,在1995年发行债券的高等院校达到160所,且该年债券发行总额达26.7亿美元。于1996年,发行债券的学校增加到189所,且该年债券发行额达到41.4亿美元。2001年债券总额更达到了187亿美元。耶鲁大学于2001年已发行2亿美元债券,在2002年更进一步计划发行1亿美元的债券。SouthernMethodistUniversity也计划发行7000万美元的债券。位于美国德州的StephenF.AustinUniversity及MidwestenrStateUniversity分别预计发行600万美元及900万美元的免税债券。Christo-pherNewportUniversity预计发行2580万美元的债券。OldDominionUniversity为了即将进行的六个项目,总共发行了4420万美元的大学债券。

NorfolkStateUniversity发行了2130万美元的债券。由此可知,近几年来国外大学发行大学债券已有普遍增加的趋势。国外的大学债券吸引投资者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对于投资者而言,购买大学债券,尤其是名誉卓越大学的债券,其投资风险会很小;其次,大学债券所筹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等设备,所以投资于此种债券使投资者能明确了解所筹资金的用途;第三,大学是培育高级人才的场所,所以投资于此种债券会让投资者认为对社会的发展有所帮助。此外,如果大学债券以免税债券形式发行有助于投资者节省相关税费。我国目前在债券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国债、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没有大学债券。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资金严重短缺和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现状,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发行大学债券的做法,允许某些有条件的高校在债券市场上自行发行大学债券,为学校的长期发展筹集资金。这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有助于激励高校的管理者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所筹集到资金,改善学校的内部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的架构如图2所示: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债券融资制度改革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债券融资方式的组合

以上所述的这三种债券融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通常来讲,中央政府在通盘考虑各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前提之下,在全国范围内有选择性的分配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国债所筹集到的资金。这种分配必然是有倾向性的分配,比如重点支持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高教事业、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高教事业等等。相应的,其他地区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持可能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区的政府可以考虑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地方政府债券来筹集资金,以弥补中央政府拨款的缺口。比如由省级政府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的高校中进行分配。而对于那些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声名卓著的大学,则可以考虑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自行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以弥补政府财政拨款的缺口。

2.债券融资成本

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债券融资期限长、融资规模大,而且债券的利率通常也低于同档次银行贷款利率,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债券融资成本的承担者因发行者的不同而不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高等教育而发行的债券筹集到的资金属于财政资金,融资成本一般都是由政府承担,而且拨付给高校使用的资金通常也不需要这些高校偿还。而高校在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大学债券则最终需要自己偿还,其融资成本也需由这些学校自行承担。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发行人必须承担按期付息和归还本金的义务(相比起来,银行贷款则相对灵活一些),这对发行大学债券的高校的理财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债券融资的配套资金

发行债券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一条重要融资渠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与其他融资渠道进行配合。据调查,目前我国凡是用于高等教育的国债资金所安排的项目,其总投资中要求当地政府及高校配套资金必须达到2/3以上,但大部分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而未予配套,高校的配套资金实际上也主要靠银行贷款融资。因此,地方政府和高校在进行债券融资的同时,应通盘统筹其他各种融资渠道,及时足额地安排相关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以发挥债券融资的最大效益。

4.融入资金的使用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国家预算法;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管理

自2012年起,我国每年将国民生产总值的4%用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满足了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开发的需要,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高校各类科研项目的增多,项目管理成为与专项资金管理息息相关的工作。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正式开始实施,标志了对高校项目的预算审批、执行管理和绩效考核进入到科学化管理的阶段。

一、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高校专项资金是由财政部门拨付给教育部门,并由教育部门下属的行政管理部门将款项再下拨至高等院校或相关事业单位,专门用于项目开发或工程建设,并且实行单独核算。但在项目开发及工程建设的实际管理中,专项资金的使用存在种种不合规的现象:一是项目申报信息不完整,导致专项资金申报存在出入。由于一些项目仓促立项,对于项目所需设备、人员等条件事前考虑不周,实施过程中需较多增补之处,这样就形成了项目申报信息不完整,从而带来专项资金审批不合规,导致资金审批额度与实际需求不符。二是“先批资金、后立项”现象严重。与上述情况类似,有些项目只是初步立项,未经论证环节,就仓促批付专项资金,往往造成预算过高的现象,甚至一些项目是根据批付专项资金来制定项目内容。无形中给挪用专项资金、私自扩大申报额度等现象制造了可乘之机。三是套取专项资金现象较普遍。最为明显的是“买非所需”现象,比如与项目无关的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也纳入专项资金范畴;或是存在重复购买现象,大大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通过餐补、住宿、交通等费用套取现金的现象也较为多见,使得原本应该用于学术交流、调研的费用被个人利益占据。四是疏于项目的立项审批,同类型项目申报较多,存在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问题。目前很多项目在立项申报时,存在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内容雷同的现象,但对于重复申报的项目,专项资金在审核时却无法做到“去伪存真”,因而给个别人或部门创造了钻空子的机会,以此套取国家财政资金。五是专项资金决算存在监管不严现象,导致漏洞较多。最为普遍的是“重预算轻追责”、“重投入轻管理”、“重项目轻决算”、“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特别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一些项目主管仅对项目进行例行检查,或简单做出项目成果评估,以套取专项资金。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整合

可见,专项资金从报批到使用、再到结算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项目。可以说,专项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专项资金在管理上需严守“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和专项报结”三项制度,从机构建设、管理机制、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项目管理与专项资金管理的整合。

(一)严控项目审批及实施环节,杜绝专项资金挪用现象

在高校中成立专项资金和项目的双项管理部门,在进行项目审批的同时,也进行专项资金审批、监管、核算及报结等工作,确保专项资金管理伴随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并保持高度同步,以保障各个环节有序进行,不给专项资金挪用以任何可乘之机。对于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权责明晰,责任落实到人。即项目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员,也是专项资金使用审批的首要责任人。以此来细分专项资金审批及使用权限,杜绝专项资金挪用现象。

(二)坚持“先预算、后支出”的专项资金使用原则

项目立项申报资料要求齐全、详实,增加可行性分析,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规范,避免专项资金被浪费或挪为它用。增加阶段性的项目通报,包括项目进展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对预算支出进行监控,督促项目进展情况,减少结转结余资金,细化“专款专用”。

(三)建立项目考核与专项资金考核双向奖惩机制

将项目管理及专项资金管理细化到各个环节,并将权责落实到人,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有效改善“重预算轻追责”、“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项目参与单位、个人,在完成项目预定实施进度同时,还需要考核其在专项资金使用方面是否存在“挪用”、“乱用”等违规情况。同时,项目成果突出、专项资金落实到位的单位或个人,应予以相应的奖励,以兹鼓励。既要保障高校项目开发中具备充足的资金支持,又要保障专项资金能够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和专项报结,则需要将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整合起来,统一进行监督和管理,从项目立项、申报、预算,到专项资金的审核、拨付、监控和绩效考核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务必做到“落实到人、监管有力”,使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助推项目发展,使项目管理作为专项资金监管的试金石。

作者:熊强 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学校体育;公共体育;体育教学;高校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大学生体质状况远不如中小学生,尤其是耐力方面[1]。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距今已3年有余,但由于高校体育教育先天不足、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失衡,使得大学生仍然处于“三无”状态,即:无运动技能、无健身意识、无运动习惯[2-3]。王志威等[4]就高校公共体育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有效辩析,程传银[5]、汪正毅等[6]多位学者认为中国高校公共体育应逐渐走向俱乐部化,也有学者指出大学之间应该成立大学体育联盟,实现体育课程外包是将来发展趋势[7]。从理论取向上而言这些均是比较好的选择,然而现实中面对全国2000余所高校,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强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功能是一个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选取近年来开展较好、具有代表性的4所高校进行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1四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向

1.1强制体育:清华大学百年经验。1911年清华建校,在1914年清华大学就开始实施强迫运动。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是“强迫运动”推广者,让著名文学教授吴宓推迟一年出国的“体育不过关者不能出国留学”政策正是马约翰制定的[8]。何谓强迫运动?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将其描述为:“早期实施的以强制性行政手段督促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做法”。清华大学强制体育体现在3个方面:(1)“4+2+2”的体育课程体系,即前4个学期为必修课,可获得4个学分,第1个2也是必修,但没有学分,第2个2是选修,可以获得2个学分,这意味着本科生4年中有6个学期必修体育课。同时,该校按照学习者运动能力高低进行分层教学。A班是基础班,主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形成相应的基本运动能力与技术,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60%+所学项目占4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B班为中级班,主要注重运动能力的培养,以形成一定的运动能力与技术为核心,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40%+所学项目占6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C班为高级班,以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核心,并采取“素质测验分数占30%+所学项目占70%”的考核标准予以保障。(2)常年坚持长跑制度。长跑一直是清华大学体育教学的首选内容。从1928年开始,清华大学体育课上要求每堂课都要跑1英里(大约1609m),现在的体育课程评价中长跑测试和课外“阳光长跑”在体育课程评价中占30分。(3)每天下午“四点半”强制锻炼,学生自己打卡签到,以此来保障学生对体育的锻炼热情。显然,清华大学的强制体育既保证了国家体育教育基本素质目标的达成,又重视了学习者的意愿,发展了潜能,实现了国家体育教育目标引导性与学生需求的相互融合。一方面通过课外“阳光长跑”+“每周3次锻炼刷卡签到”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身到体育活动中并在各项活动中得到提高,逐步增强对体育学习的认知、热爱与认同。另一方面通过选项学习来尊重学习者的意愿,实现因材施教。这种做法打通了统一教学与自由学习之间的通道,既保留了必考项目在通识教育上的主导,又给予学生选项学习的自由,实现了共享性知识与开放性知识的融合,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走出了优质教育的新意。1.2专项体育课:上海大学专项技能引领下的体育教学模式。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始于2011年,按照大学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聚焦1~2个运动项目进行持续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其理解和掌握,实现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具体做法是,入校新生一年级第1学期选定“兴趣项目”进行体验,并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运动知识教育、保健知识教育。第2学期实行“选项”教学,并进行一贯制的专项技能学习。在2个学年的4个学期中,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增加难度,逐渐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3~4学年则按照“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社团”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和竞赛实践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分析发现,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是建立在上海市正在施行的“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在调查中了解到上海大学施行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后取得显著效果,充分发挥了上海市体育教育办学条件的优越性。一是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明显发生了变化;二是学生运动技能明显提高;三是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后体育教师自我提升动力明显增强,课余时间开始主动练习运动技能,研究课程内容的教授原理与方法。资料显示专项体育课这一做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大学里便有所开展,但在10年动乱中被取消。1994年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针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展开过激烈讨论和争鸣,学者们普遍认为,专项体育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体育教师的专长,挖掘了各个项目的育人特点,但是面对诸多运动项目学生的兴趣是多元化的,有限的专项教师一般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项目需求[9]。因此,专项体育课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求学校具备充分的师资条件和办学资源。1.3三元一体: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涉外商科类应用研究型大学。其体育部教师仅有19人,但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和竞技体育俱乐部三者有机结合,开启了“三元一体”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蜻蜓点水”式的不足,以及使学生的运动学习停留在“初步体验”的水平上且很难学深学透的问题。与传统体育学习不同,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彼此互动的学习机会,易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并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研究显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三元一体”体育教学模式[10],实则驻足于美国学者西登托普的“活动教育论”,其改革方式是以准备律(志向)、练习律(成功)和效果律(体验)为依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素质、技能等状况,在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和流动,三者均计入学时和学分,统一纳入大学体育课程管理。运动技能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A,进行常规体育课学习;在某一项目上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B,以体育社团的形式进行学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各类体育社团已达26个;运动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可以选择路径C,进入某个竞技项目俱乐部代替体育课(见图1)。比如在篮球方面,该校参照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模式组建了校园篮球联盟,联赛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联赛为平台、以体育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目的。篮球联盟学生组织者认为:“在整个篮球联盟的管理和组织竞赛过程中,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学到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三元一体教学模式增加学生选择的空间和灵活性,学生每一学期可以根据自身技能水平和个人兴趣进行a、b、c、d、e、f等6条学习路径的灵活选择。比如某学生本学期可能在某个高水平俱乐部,而下学期可能选择路径c,进行另外一个项目的体育课堂初级学习。图1大学体育三元一体课程模式关系[10]根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部主任崔树林介绍,该校“三元一体”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创新:其一,突破了传统大学体育“统一模式”的硬性流程,将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纳入体育课程化管理;其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素质、技能等状况,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和流动,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其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其四,为学生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促进学生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4“1+3分级分类分层”:怀化学院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模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11-12]。怀化学院虽然没有上海、北京等高校的办学实力,但体育教学改革独具特色。怀化市地处湘西,为侗、苗、瑶等31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地区主要几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有100多种,每年24节气均会安排一些民俗体育活动,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逐渐消失。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失、学生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实情,怀化学院依托地方特色开启了“1+3分级分类分层”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校重要的校本课程内容。访谈得知,该教学模式始于2008年,其中“1”是指第1学期上基础体育课,“3”是指第2、3、4学期上选项课。“基础体育课”主要是把太极拳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以后的选项课学习奠定基础。课时安排为90min的“五五制”,即第1节课由任课教师分班教授16式太极拳,第2节课选用一些难度不大、对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如:扭扁担锻炼手臂力量;划旱船锻炼腰腹肌、腿部力量;跳龙门、踢毽子培养灵活性和协调性;押加锻炼全身静力性力量等。“选项课”分为形体运动项目、球类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时尚运动项目4个大类。其中,在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方面,该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舞龙、舞狮、木球、板鞋、毽球、射弩等10余门课程。“选项课”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初、中、高3种不同层次的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3个学期中可以选择1~2个运动项目,最终必须要达到中级水平。体育教学评价方面,加大了身体素质占成绩的比重。技能与技评成绩占40%,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占45%(耐力素质为1000m跑(男)、800m跑(女)占15%,力量素质为1min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占10%,立定跳远占10%,速度素质50m跑占10%),学习态度与理论考试成绩占10%,进步奖励成绩占5%。考试方法的改革采用教考分离和汇报演出的方式,任课教师尽量不考核自己所授班级。怀化学院经过近10年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充分融入了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自身的校本课程特色。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学生经过两学年学习,基本能够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人人会几项民传项目”的目标。按照现代教育思想,这一做法既较好地体现了“意义学习”的建构,也榫接了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是值得研究和肯定的。1.5四个个案共性经验总结。以上4所高校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经验,其教学秩序的良好建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增强体质为基础目标定位。虽然体质的成功不代表体育课的成功,但体质仍然是高校公共体育存在的话语权之一,是体育教育所追求的特性和底线。面对近年来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实情,以上4所高校均采取刷卡签到、体育教学评价中加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所占比例等规定性措施,以强制性的增强体质目标导向与因校而宜的教学形式相结合,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其二,充分挖掘高校公共体育立德树人功能。学校体育既要育体也要育人,增强体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教学实践中不能追求体质的增强却萎缩了体育的功能。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体育是育人的基础,体育课程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无论清华大学常年坚持长跑制度下的意志品质教育,怀化学院的校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海大学充分挖掘各个项目育人特点的专项体育课教育以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展如火如荼的校园竞赛联盟式教育,均展现了“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教学原则,凸显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其三,以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为最终价值取向。“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生活习惯是现代教育宗旨之一。运动技能、健康知识、锻炼习惯是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4所高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因校而宜设定教学内容,将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采取选项制、分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等手段保证每个人都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机会,激发每一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为学生掌握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形成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对终身体育生活化教育理念进行了有效诠释。

2关于深化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虽然以上4所高校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然而面对全国2000余所高校,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依然存在。鉴于此,研究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出以下建议。2.1和而不同的个性化教学将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和”是宏观层次的思考,强调各部分的协调整合,“不同”强调各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风格、发展模式。针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每所高校可能有不同的体育课程结构,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本质不能变。因此,和而不同的理念也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作为一种指导性文件突出指导性而非指令性的意义所在。从上述4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差异,无论是上海大学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还是怀化学院的“1+3分级分类分层”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以自然教学班为主的传统型教学模式等,均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关键是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办学,真正落到实处。和而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能够淡化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制定有个性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个体而言均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关于高校公共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开展,研究提出以下总体建议。1)在体育教学模式选择上,高校公共体育要体现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充分根据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办学。很多学校盲目追求新的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实质跟进,造成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类似的换汤不换药的弊端。比如: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办学已有20余年历史,其有效落实的前提是学生运动技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基本达成,且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配备较为完善的条件下。若在欠发达地区盲目进行效仿,则会造成有其名而无其实。上海大学的专项体育课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上海市正在实行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基础之上的,需要充足的专业师资、场地、器械等,所以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具备这样的实力,在其它学校也不一定是个好的办法。2)在教学内容的开设上,应突出选择性和实用性。选择性是指高校体育项目的开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对每个学生而言应该进行少而精的专项性深度学习[13]。清华大学开设课程可达50多门,但普通高校不可能具备所有专项教师,这就要求在运动项目开设的选择上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教学项目开设尽可能考虑到体育教师的专项能力,比如有多少个项目的教师就安排多少项目内容的学习,避免面面俱到,应尽可能把深受学生喜爱的且普及性强的篮、排、足、乒、羽、网、体育舞蹈等项目作为主教类项目。实用性是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职业取向、将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选择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内容。比如航天航空院校根据将来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如要求具备较高的前庭器官稳定性和灵敏素质与反应能力,在教学内容开设中可增添铁饼、滚轮、跳水、竞技体操、游泳和滑冰等项目。3)对于学生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注重基础性和差异性。基础性是指学生最终要达到高校公共体育所要求的基本目标,差异性是指刚刚入校大学生运动能力差异较大,运动项目兴趣各不相同。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只会使部分学生受益,最终导致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针对学生运动能力参差不齐问题建议进行分级、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层次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对于初学者以技评为主,达标为辅;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运动技术应用能力和达标的比重也应逐步提升,同时兼顾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当然,要想使分层教学真正落实下来还需要建立可操作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4)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做到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综合化评价是指对学生的评价要达到《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4个领域的目标。个性化评价是指评价过程中,一方面要顾及到学生个体的差异,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所有学生在体育课中受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尽可能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相适应。2.2青少年运动技能水平等级标准制定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突破点。高校公共体育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最后一站,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方法和技能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然而何为掌握?毕竟刚刚入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以上4所高校虽然实行了分层教学,但在调查中发现实施过程并不理想,甚至存在一些学生为取得高分一直选某个项目或一直待在初级班的现象。因此,为客观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制定学校体育系统内部的运动技能学习标准成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运动技能水平等级标准的制定为学校体育分级、分层教学提供依据,避免了学生个体因身体素质差异而造成的考试成绩不均现象,使得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达成度有了评判标准,同时也使国务院“27号文件”中关于开展运动技能标准制定的政策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并且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贯通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标准渠道。普通儿童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制定应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美国体操1~10级运动标准(2013—2021)》《国际网球联合会ITN等级评价工具》和我国各项目《运动员等级标准》为参照,结合每个项目结构特点确定指标体系。首先,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确定一定数量等级(可以暂定1~12级),1~3级为“入门级”,4~6级为“普及级”,7~9级为“提高级”,10~12级为“预留级”。入门级是指每一个学生在运动环境条件下必须达到的技术要求,难度不宜过高。比如游泳,学生入门级达标考试可以在没有时间限制下,要求学生完成25m练习即可,主要以培养学生参与兴趣为主,暂且不考虑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普及级是指随着运动技术等级的提高不断增加技术难度和控制时间,逐步融入比赛元素,注重学生比赛能力的培养。此区间可以设为普通大学生必须要达到的运动技能等级区间。提高级则与国家体育总局所划分的运动员等级3、2、1级对接。预留级主要针对健将级以上运动员。2.3加强“健康管理”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关照点。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课在承担青少年体质健康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教体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规定加强学生体质检测与评价,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14]。这就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不能仅满足于教学,更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毕竟授课对象是针对年龄分布在18~25岁之间的大学生群体,其生理、心理已经基本成熟。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中并没有进行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教育,对健康的概念、健康的认识趋于模糊。即使是本研究中4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运动技能、体育参与意识明显提高,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并未真正融合,体育教师健康管理能力仍较缺乏。根据徐伟等[15]对基层学校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科学知识与方法,不了解教学对象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何为健康管理?台湾将健康管理教材分为运动保健(含健康体能内容)、运动安全、运动与营养、运动与体重控制、运动伤害与急救、运动处方制定等[16]。因此,要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理应顺应时代需求,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当然,体育教师健康管理能力的提升,最终还是取决于将健康管理纳入到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中以及体育教师健康管理课程衔接体系的有效构建。2.4强化与社会体育有效衔接是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源于中学、高于中学的高校公共体育既是高中体育的延伸,又要形成高校体育特色。高校公共体育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内涵,教学内容做到与社会体育相融合,适应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需求。目标定位不能仅满足有效教学,更应该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有效开展校内外体育竞赛、体育社团、俱乐部等杠杆手段,实现与社会体育有效衔接。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每学期不到40小时的体育课难以达到遏制学生体质下降的目的,而课内外一体化,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模式才是学生终身体育的最佳选择。因此,要通过俱乐部、拓展公共体育第二课堂等手段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目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施行的“三元一体模式”,即“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社团-竞技俱乐部”一体化模式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好的借鉴,有效激发了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推动作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体育竞赛的作用,并且开展的非常广泛。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言“教不会、轻比赛、条件差”仍是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3大问题。运动竞赛缺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上学期间保持锻炼热情,踏入社会之后方能保持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构建校园竞赛体系,定期开展校内、校际比赛是现实之需。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管理,依法规范办学单位的办学行为,促进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教委决定对本市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进行专项检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检查目的

通过对本市各类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的办学资质、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的专项检查和评估,建立客观公正的“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质量”评价制度和“办学信息”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本市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的准入标准,依法加强对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办学行为的管理。

二、检查范围

本市范围内举办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办学活动的各类办学单位。包括:举办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的普通高校(含民办高校)及所属办学机构、成人高校、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以及其他各类社会办学单位。

三、检查实施

1.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市教育评估院负责此项专项检查的实施。由市教育评估院会同市教育考试院、市教委相关职能处室和相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并依托相关主考高校开展检查和评估。

2.本专项检查所需费用由市教委统一支付,不向被检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3.本专项检查采用“试点先行,面上推行”方式进行。计划在2008年底前完成。

四、检查内容

1.办学资质。包括:办学单位的办学资质、自考助学的审核备案、办学过程中的“联合办学”等情况。

2.办学条件。包括:办学场地和校舍教室条件、师资条件、全日制办学的学生食宿条件和安全卫生许可、租赁办学的手续和合法租赁协议等情况。

3.办学行为。包括:办学过程和学校管理、招生方式、招生简章和广告宣传(含:广告内容和备案手续)等方面的情况。

4.质量与特色。包括: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社会声誉等方面的情况。

五、检查方式

采用“学校自查、材料初审、实地检查、集中评议”相结合方式。

1.学校自查。各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根据相关法规及文件规定和本次专项检查的要求,对本单位举办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办学活动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自纠整改。在此基础上,按照检查内容和评价指标(见附件)上报《学校自查报告》和相关材料。

2.材料初审。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针对各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递交的《学校自查报告》和相关材料,按照本次专项检查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专家初审评议。

3.实地检查。市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检查组分别赴各高等教育自考助学单位,核准《学校自查报告》和上报材料信息,对照检查要求和评价指标开展实地检查和综合评估。

4.集中评议。市教育评估院汇总专家检查组意见,集中评议,形成对被评单位的专项检查评估意见,报市教委审核。

六、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分为:推荐单位、合格单位、限期整改单位和不合格单位。检查结果将在教育网站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