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9 17:09:52

高校英语教育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1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而外语,特别是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国际竞争的武器。英语是当前国际上各行各业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外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单位越来越多,而且对英语的听、说、读和写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毕业后的学生无法正确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学英语教育的彻底改革势在必行。

一、树立正确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加强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传统上我国的高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不少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尽管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但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不大,与社会需求有差距。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搞应试教学,把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与毕业证挂钩,学生关心的是最后的分数而不是学到的真实的英语知识。这就形成教师上课时讲知识、语法较多,学生下课后主要在背单词,做习题,而忽略英语技能的提高,造成“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

现代化是职业教育迈向21世纪的必然走向。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育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封闭,不能适应整个观代化的要求。

大学英语如何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我们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切实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要采取新的教学改革模式授课,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改革方向,打破“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听说并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并将口语融合到精读课的教学之中,强调综合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处理好听、说、读、写、译的相互关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分类指导,分级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二、构建恰当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和完善大学的英语教学管理

职业教育是培养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书本理论知识只是对这种专业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弊端: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现实,不注重教师的课程开发核心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更不注重学生作为课程主人的地位和课程开发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英语课本的编写上,有的教材重视了时效性,却忽视了示范性,所选文章的错误率较高;有的教材注重单元的主题性,却忽视了整体难度的循序渐进性;有的教材难易程度忽高忽低,使学生觉得无从把握。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和满足英语大纲的要求,我们就要逐渐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与种类,可以推出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课程,供学生修习。教材的更新要体现新的《教学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质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突出趣味性、实用性,从而改革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

三、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多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一直保持着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落后,而且多数是大班上课,满堂灌,笔记加作业,完全是传统的单向式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扩大招生以后,这种状况更加突出,据两年前对340所高校调查表明,40人以下的教学班只有37%,三分之二的高校的英语教学班都是40人以上的,甚至有20所高校教学班人数都在80人以上。这种教学模式与方法,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接受量小、方式单一,学生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达到提高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手段方面,对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录音、录像、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等的推广措施和力度不大,不重视改善教学条件,设备简陋陈旧,影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

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在技术上应是可操练、可实现和易操作;应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广的重要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采用折中教学法(ec-lecticism),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择优选用,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和适应不同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当前,制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滞后。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在很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低估了兴趣的作用,一味地坚持说教法,在课堂上机械地、经验主义地照搬照抄理论,使得课堂教学不伦不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及时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重在启发、引导以及互动式语言交流,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语言实践和交流的空间和时间;精心设计课外互动,积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造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突出能力测评,要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适应发展的需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英语教学已经发展到能够在INTERNET、校园网、局域网或单机上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译、互动交流等全方位个性化教学的高级阶段,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学校要重视教师身教作用,教师要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教学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崇尚科学和吃苦钻研精神。教师要互相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要采取实际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既保留学以致用的传统,又要融汇西方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科学手段,重视传统又力求改革创新,尊重原则又不拘一格。

四、改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发挥大学英语教育的特点

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学生往往是把英语分成词汇记忆,语法,听力,说课,阅读和写作,把知识划分地零零散散,这是英语学习不充分的原因。学习一门外语所需要的语言环境以及这种环境的缺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有,他们通常都是勉强进行听说的练习。这就导致了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可以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无线电台、院广播站和语音室的作用,无线电台每天定期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听力节目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英语节目,在语音室多安排一些听说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英语文化艺术节,要让艺术节成为学生们展示英语技能的平台;安排一些英语演讲,英语书法等各种形式的竞赛,对优胜者予以奖励;还可以采用香港以及国外的原版英语和科学教材,借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了全面发展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还可以开设多门自选课程。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要从文化的角度去考虑,而不再是简单的语法教学。要时刻教育学生如今不会电脑和英语的人是不能生存的,把英语教育渗透到各个角落,从而培养学校的英语教育特色。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入职之前必修的综合实践课程[1]。它对于师范生提高英语语言理论知识、深化英语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综合技能、了解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际和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且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师范生将理论和实际合二为一。实践教学通常包括专业见习、课题研习、课堂训练、教育实习环节,这四个环节在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相辅相成、意义重大,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地方高校、实习学校和师范生三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十分必要。

一、改革英语教育专业见习,提升师范生的见习质量

(一)英语教育专业见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专业见习是大学教学计划里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实习的前奏[2],其在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与教育实习不同的是,见习通常为期一周(个别院校每个学期一次),耗时较短,且以教师指导辅以师范生近距离观摩为主,主要是在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实习之前,使其实时观摩学习专业教师课堂表现及管理方式、了解学生基本特点、明确基础教育的教育现状,同时促进师范生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兴趣,并从半参与者的角度提出新见解新思想,促使其在心理概念上向专业教师过渡。但在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普遍认为见习环节可以等同于实习环节,会出现见习环节师范生力求学分而敷衍了事的情况,部分高校压缩师范生专业见习时间、简化专业见习流程,造成师范生对专业见习环节不熟悉、不了解。见习学校因为工作安排原因,对师范生的指导不够,师范生见习还处于“看热闹”的状态,无法进入“看门道”的境界[3],因而其作用也无从谈起。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1.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课程内容繁重,专业见习时长一再压缩;2.学院对于见习环节的重要性并无深刻认识,不少学校中的教育见习还处于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状态,见习次数少、频率低、效率低的情况还比较普遍;3.见习学校对于师范生见习环节内容缺乏研究,最终导致指导工作无从开展;4.师范生缺乏课程意识、缺乏热情,因而也未对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了解。这导致英语教育专业见习问题丛生,质量效果大打折扣。

(二)英语教育专业见习质量提升策略

虽然教育见习仅仅是师范生进入教育实践和师范角色的序幕与过渡,但其却是师范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地方高校必须正视英语教育专业教育见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从当前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出发,地方高校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英语教育专业见习进行改革:一是地方高校要教育师范生端正见习态度,引导师范生树立课程意识,明确见习意义,努力在见习过程中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和学生施教特点,观摩学习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及时寻找指导教师进行交流、积极探索专业兴趣、主动揣摩自我教育教学风格,进而向专业教师角色蜕变。二是地方高校一方面需要重视见习环节并做好顶层设计,将教育见习环节纳入课程师范人才培养方案,对教育见习时间和目标进行合理安排与指导;另一方面要重视与见习学校建立互惠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完善机制,给予师范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有效见习与有效指导。另外,为了引导师范生重视此环节,地方高校应设置合理恰当的评估检测体系,以评估其见习成效的方式,从侧面督促师范生关注见习环节。三是地方高校要加强与见习学校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帮助见习学校明确见习内容,通过让师范生深入学校教育教学日常活动,感知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熟悉基础教育具体工作安排,在保证师范生不影响正常课程进度情况下,给予师范生更多的观摩和交流机会,尤其是应安排有经验的专业教师与师范生进行有效交流和观后指导,使得师范生学有所得、观有所获,最终达到学有所用。

二、创新英语教育专业课题研习,提高师范生课题研习水平

(一)英语教育专业课题研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题研习是指师范生依据个体所学,以见习环节的指导实践为基础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加以思考,形成课题并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现今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加快,教育的创新发展更是离不开大量的“研究型”教师。所谓“研究型”教师指的是能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进取、不断研究自身问题,从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师[4]。而课题研习恰好给了师范生在学习阶段进行教育课题研究的机会,对师范生自身教育理念的深化、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课题研习通常以确定选题、形成方案、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和课题总结为主,其中首项的选题至关重要。但是在部分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课题研究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师范生所选课题可研讨性甚少、创新性欠缺、可行性不强的问题,加之教师指导流于表面、浮于形式,并未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选题并进行研究,从而导致师范生对专业课题研习的热情骤减进而参与度不高。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范生基本知识结构的系统掌握有所欠缺,英语基本知识结构不完整,系统性不强,导致无法有效选题。就英语朗读及其研究而言,如果师范生自己都无法分清楚连读、重读、弱读,就根本谈不上对英语朗读技巧进行比较研究。二是师范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同时也是专业见习敷衍了事带来的弊端。选题的来源通常以教育教学问题及困惑为主,若无一定的实践经验则无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联系,进而发现问题并形成课题。三是教师的综合分析指导不到位。教师忙于课堂进度或是自我提升而对师范生整个课题研习过程指导不够,造成师范生研习热情欠佳、研习技巧不足。正因为如此,英语教育专业课题研习过程问题不断、效果不佳。

(二)英语教育专业课题研习水平的提升策略

课题研习是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及上,课题研习承接专业见习,使见习实践有效结合教育理论;及下,课题研习为课堂训练提供可行方案和整改措施。因此,地方高校及师范生应重视英语教育专业课题研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从现今地方高校英语教育课题研习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出发,其改革措施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师范生自身要稳打稳扎,完整掌握英语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时态、语态、话题等)和英语语言技能(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力求在基本功方面过关,这些基本英语学科专业知识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二是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应重视课题研习并教授师范生课题研习的方法技巧。就师范生的课题研习而言,选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选题是否具有研讨性、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及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都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严格的商讨。就英语小课题研习而言,当下最流行的英语小课题研究可选题目中的“中学课堂全英授课的研究”和“提高中学生听说能力策略的研究”,二者相比,后者则更具有可行性。因为在中学课堂,绝大多数偏远地区英语教师更倾向于采用英汉结合而不是全英授课的方法,此法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有效学习。由此可见,全英授课虽具有研讨性但其可行性不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课题理论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不囿于教材、不困于课堂。三是教师和师范生也应关注教育实事,聚焦教育热点,基于实践基础发掘创新点,为课题研习增添亮点。

三、优化英语教育专业课堂训练,增强师范生课堂训练实效

(一)英语教育专业课堂训练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课堂训练是师范生进行系统教学实践的基础。于师范生而言,储备充实且结构完整的教育知识是进行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但实时有效的课堂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观摩,需要一定的平台去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转化成技能,进而养成自我所独有的教育风格。在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英语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语言,其课堂训练通常以学生自主授课、教师讲评为主。但是在这个阶段,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堂训练手段僵化、课堂训练思维固化、课堂训练内容单一化。当前课堂训练选题大多以初中生课本为主,且通常围绕阅读训练,以人教版初二上册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5]为例,师范生总倾向于选择单一的新课语法点wanttodosth(wouldliketodosth)进行语法讲授,无法重点突出其他课型训练,例如语音训练、听力训练、口语训练等。再者,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课堂实际操作过程中,其讲授对象为同级师范生且其知识层次高于初中生,因而师范生无法发现在其动态讲课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板书的整齐度、字母笔画的顺序、标题首字母大写等,结果导致课堂训练失去了动态监控、实时调控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教师对师范生选题不做过多约束和要求,且并未形成完整的评价系统,因而师范生选题倾向于容易化、简单化,一般会选择以最易操作的新课训练为主;2.由于课堂训练内容过于单调,师范生在内心不重视课堂训练,导致在课堂中教学训练手段死板僵化,不具新意。正是因为如此,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课堂训练并无太大实效。

(二)英语教育专业课堂训练实效提升策略

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际的训练。课堂训练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着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系统教学实践的效果,地方高校及师范生应关注英语教育专业课堂训练现存问题,并着力寻找提升课堂训练实效的策略。就现今英语教育专业课堂训练存在的问题而言,地方高校教师及师范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对课堂训练环节进行优化:1.在师范生方面,一是重视并严肃对待课堂训练,杜绝选题单一化、敷衍化,并在此基础上将所学教育教学技巧融入课堂训练中,注重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教育手段与课堂内容有效结合;二是在课堂训练中,采用录视频的方法有意识地动态监控自己的课堂训练过程,以此进行有效反馈,从而发现不足,例如板书潦草、语句不清、教态不自然等细节问题。2.在地方高校教师方面,首先,给定的课堂训练内容要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约束性。就英语教育专业来说,通常情况下,教师会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内容,要求师范生自主选定所讲内容,但对于课型和组织形式并无确定要求,这会造成选题单一化,从而影响训练实效。由此可见,教师给题时如果约束性不强,学生选题易偏向容易化、普遍化。因此,教师在给定选题内容时,对于每种类型的课程和模式都应有所涉及,加强约束性,并且在师范生课题实时训练过后及时给予有效指导和反馈,使师范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其次,教师应教导师范生联系实际教学经验,发散课堂训练思维,在课堂训练手段和方式上提出新思路、新见解。最后,教师应建立完整系统的课堂训练评价标准,间接督促师范生有效选题,从而提升课堂训练实效。

四、革新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确保师范生教育实习效率

(一)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育实习作为培育师范生的核心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师范性、实践性、综合性、基础性的特点,同时对培养师范生从师任教,促进其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6]。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能提升自身能力,锻炼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加深对实际教学的认知,这有利于丰富师范生的个人素养并激发其潜能[7]。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于师范生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述,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率欠佳,地方高校应就目前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际采取革新措施以保障实习效率。目前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师范生自身(思想上和行动上)准备不充分,自主训练动机不强,基本功不过硬,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匮乏,造成教育实习师范性不强、示范性不足,不能充分体现师范教育的特殊性。2.地方高校对于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安排不到位,实习时间过短且实习时间段安排不合理。部分高校允许师范生自主实习,此举带来的后果是高校无法对师范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考核监督,加之对师范生的指导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完善,使得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实习效果无法得到全面保障。3.实习学校对于教育实习组织工作不够重视,浮于形式,师范生得不到充分锻炼和有效指导,对于从教案设计到课后反思的整个教学流程都无法有一个全面性的考量和把握。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师范生自主训练动机不强,未能明确教育实践的任务目标及其重要意义;二是地方高校对于教育实习的重视以及支持力度不够,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英语教育专业实习一般会安排在第七学期,这时部分师范生为考研、公考等做准备而对实习持无所谓态度);三是实习学校害怕由于师范生经验不足而耽误学生的课程进度,故而无法给予师范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致使教育实习流于表面而无实效。

(二)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效率提升策略

教育实习是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与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8]。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使师范生在相关教育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了解教育现实、亲历教育实践、培养教育实践技能、生成教育理念[9],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着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必须正视自身在英语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方面入手革新教育实习,以提升实习效率:1.在师范生自身方面,首先要明确教育实习目标及意义,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且要有充分的实践准备。师范生在思想上应该有良好的师范意识、教师职业意识,对教育实习要有明确的认识;在实践上要掌握好基本功,开展好专业见习课题研究以及有效课堂训练。在实习期间,师范生与指导教师应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对于自身的教姿教态、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中的困惑要虚心求教并自我反思。2.在地方高校方面,首先应当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并合理安排师范生的实习时间段,以确保实习不会被其他考核所影响。其次,加强新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教育实习机会,并保持与实习基地的日常联系,增强两校之间的交往,使双方能够长久地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的互惠关系,尽可能使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环节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再者,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对教育实习的指导监控和实时考核,从侧面督促师范生重视教育实习环节。3.在实习学校方面:培养合格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10]。一支合格的、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对于师范生有效实习至关重要。实习学校应选用具备较高专业素质、良好道德品质、较强责任心以及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一定沟通协调能力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使实习生明确教育实习对英语师范生的意义、掌握相关指导与管理技能,做到以老带新,培养年轻实习指导教师,壮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综上所述,就目前情况而言,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四个实践教学环节均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地方高校、实习学校及师范生应齐心协力共同探索并创新以“见习、研习、练习、实习”为主的“四习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共同促进高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共同营造适合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实践氛围。

[参考文献]

[1][6][10]张哲华.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与对策[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2):53-56.

[2]佚名.专业见习定义[Z].

[3]葛慧.高职师范专业教育见习的改革问题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08-111.

[4]陈思静.小课题研究在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中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9(2):56-59.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圣智学习集团.英语(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7]李慧.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12-13.

[8]佚名.教育实习定义[Z].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3

一、立足日常生活开发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意义

立足日常生活开发教育资源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与中学英语教育相比,高校英语教育以理解英语语言文化、突出口语表达能力或较高水平的翻译和写作能力训练为主,而不是强调语法训练、单词背诵、范文记忆等。也就是说,高校英语学习要求更高,学习面更广,学习层次更深。学校的英语教育资源通常都是从教材、教材辅导书中提取的,其内容往往较为过时且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而立足日常生活开发英语教育资源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英语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英语自学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使学生走出传统哑巴英语的学习困境,实现开口说英语、主动学英语。(二)有利于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应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为目标。首先,英语学习兴趣源自学生内心对于英语的美好感受。如果将英语学习局限在课堂上、采取枯燥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肯定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立足日常生活开发英语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开发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资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把对日常生活的兴趣转化为对英语的兴趣,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养成日常积累英语知识的好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日常生活中可开发的英语教育资源

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公共场合的英语标识牌、日用商品包装上的英语说明和文化产品中的英语表达。这些资源都是比较容易获取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公共场所的英语教育资源开发。很多公共场合的英文标识都可以作为英语教育资源。例如,商业中心的公共设施:收银台(cashier)、卫生间(toilet)、开水间(waterheaterroom)、出入口(entrance/exit)、消防栓(firehydrant)等;酒店、饭店、机场、火车站等地方的英文标识:总服务台(informationdesk)、始发站(departurestation)、终点站(terminalstation)等;博物馆、旅游景点、剧院等文化场所的英文标识:非公莫入(staffonly)、贵宾通道(VIPonly)、停车场(parking)、紧急通道(emergencyexit)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方的标识,观察其是否规范、正确。通过发现、记录、对比公共场合中英语标识的方式拓展英语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二)日用商品中的英语教育资源开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日用商品包装越来越国际化,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不少商品都采用英语来描述产品特征、使用方法等。这些英文说明是很好的英语教育资源,尤其一些从英语国家进口的产品包装上会有很地道的英文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相关表达,并对同类产品的不同商品进行对比,看商品包装的英文表达是否合适。有心的学生就可以将这类进口商品作为英语学习素材,积累相关表达,并对一些国产商品的英语表达进行判断,思考其表达方式是否合适等。发掘日用商品包装上的英语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欧美国家对于商品的相关介绍并感受其地方文化。(三)文化产品中的英语教育资源开发。高校英语学习中涉及很多英语文化方面的内容,而英语文化产品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其主要包括英文书刊、影视作品、广播节目、戏剧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英文版本的名著、收听英文广播节目、观看英语电影,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对于不能完全看懂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字典来查询,进而培养英语自学能力。除传统媒体之外,新媒体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渠道,如观看NBA网络直播赛事听英文解说、浏览英文国际新闻了解各国时事、与国外笔友进行电子邮件沟通等。

三、立足日常生活开发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的方法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高校英语教育;创新发展

一、新媒体产生的影响

(一)新媒体丰富了教学资源

为了使高校英语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教师应该要对多媒体加以充分利用,建立起新媒体平台,保证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更为顺畅。将多媒体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使教学资源更为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传统工具、网络资源能够切实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创新目标的真正达成。将微信群予以利用的话,可以促使学生将个人感受表达出来;通过网络来收集所需的学习资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提高。教师也可对传统学习方式开展创新,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促进专业知识延伸

相较于传统英语教学,当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对新媒体加以利用,能够使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效果也可得到保证。英语课堂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引导学生对英语语言熟练应用,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利用新媒体营造出更为适宜的英语教学氛围,将网络化平台的作用展现出来,可以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增强,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具体,知识储备量也会明显增加。

(三)运用新媒体提高学生兴趣

对新媒体加以运用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幅提高,兴趣也会变得更为浓厚,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自然就更为丰富。例如,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群开展交流,这样整个交流就更加公开和自由,师生都可以自由发言,且新媒体平台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可以增强其学习动力。

二、高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应该要开展良好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将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采用讲解、辅导方式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指出的是,若想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必须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巩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部分教师依旧掌控着课堂的主导权,将教学的重点完全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方面,而并未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书面化知识的输入,忽视实践性输出

对当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予以分析可知,应试教育产生的影响依然较大,教师对知识积累、考核的重视程度是较高的。教师围绕教材内容予以详细讲解,以期使得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并能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若想使学生拥有的英语素养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必须要对素质教育予以重点关注,如果只是围绕书本开展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一定要加强英语实践的开展。教师要借助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予以增加,尤其借助新媒体平台来保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目前,教师在对口语能力进行培养时,采用的教学模式并不合适,学生难以在贴近需要的环境中开展学习,因此,借助新媒体平台及英语学习App,引导学生听练、模拟地道英语经典句段,完成打卡任务,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三)教材落后,缺乏时代性

高校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并不十分适合学生需求,这对英语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课本内容无法跟上时代前行的脚步,教学具有的实践价值就难以展现出来。因此,必须要将教学革新切实做到位,将教材作为基础,确保课本内容能够真正实现更新、拓展,如此可以使得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幅提高。

(四)教学模式的生搬硬套

国内的一些高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习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续沿用,而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的应用了解不深,生硬套用,学生参与的意愿也较为低下。在不同的地区,教育教学现状是有明显差异的,因而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如此方可使得教学更具实效性。

三、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对策

(一)建立微课堂

我国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视,而且其在更大范围中得到应用。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微课堂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强,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效果是较为理想的。从我国教学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并未充分利用微课堂教学模式,相关新媒体教学资源也不够充足,教师在利用新媒体教学时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微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制约了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若想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该确保微课堂资源适当增加,并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确保其应用能力大幅提高,如此方可保证教学内容能够真正整合起来,切实完成教学内容的扩展、完善工作,尤其是要将合适的资源渗入课堂中。在对微课教学予以实际应用时,要细致观察,了解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开展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可行的措施,使得微课教学法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有大幅提高。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高校应该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价值所在,并能够对此项技术予以合理运用。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灵活多变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新媒体来完成学习小组的创建,这样可以保证分组更加的合理,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开展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学习主动性就会真正得到增强。教师也要保证资源能够真正实现共享,对多媒体技术加以充分利用,完成资源的收集,尤其是要保证实践教学资源的实际需要得到满足,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等均要予以完善,如此可以营造出适合的实践环境,教学效果自然就可得到保证。

(三)组建英语学习小组

新媒体发展的速度迅猛,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较为理想的。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教师要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保证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为了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开展更为深入的交流,可通过微信、QQ来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在微信、QQ群组开展探讨,教师也可对交流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知,了解存在的问题,进而开展针对性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对重点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知识掌握也更为牢固。教师通过此种方式也可完成学习跟踪工作,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学方案的制定,进而使得教学方式进一步创新,学生拥有的学习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增强,教学质量也能够明显提升。

四、新媒体在高校英语教育创新中的具体运用

(一)人才培养创新

一是要秉持更为先进的理念,重点是要将新媒体教学观念能够真正在课堂中体现出来;二是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予以明确,将培养计划进行细化,确保社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能够真正得到满足;三是对新媒体技术加以利用,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所需信息,个人的学习意愿得到加强;四是将互联网、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完成资源的搜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营造出更为适合的多媒体环境,尤其是要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信息,对英语内容能够有全面的了解;五是要将知识更新做到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对英语专业人才进行有效培养,学校也要将专业培训切实做到位,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六是通过新媒体构建起合适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容和存在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互动,教师则要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切实的了解,并发挥出监督作用,依据学生做出的反馈来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学资源创新

高校要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教学技能的评估也要更新提升,在此基础上完成好教学资源分配工作,尤其是要确定师资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这样才能有效地更新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动态紧密结合,拓宽教学的知识边界。学校也可以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丰富教学资源。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整合也不可忽视,从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的内容。学校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将教学内容大纲予以细化处理,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应该要切实整合起来,使得教学创新能够切实达成,英语教学服务真正呈现出个性化特征。

(三)课堂教学创新

英语课堂上,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校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构建新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学习环境,从而大大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势,使学生无意识的运用英语交流,意识到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的内在联系,采取多媒体教学,活跃英语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英语课堂教育呈现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境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种课堂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五、结语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中,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所以高校应加强教师在新媒体视角下,对教师进行全面培养,创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完善高校教学资源,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函.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策略[J].海外英语,2019(11):82-83.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5

一、丰富英语多元文化教学内容

英语文化教育,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元文化引入课堂中,不仅能激发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和教师,忽视了多元文化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重创。由此看来,高校和英语教师,应该将多元文化放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首要位置,借助多元文化的优势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深化和推进与学生学习的文化融合,以此来转变过去英语在学生心中的“刻板”形象,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明确英语多元文化教学目标

在推进多元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堂过程中,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设置重点、难点,并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安排与制定教学方案,明确英语多元文化的教学目标,确保英语多元文化教育工作开展的合理性、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并根据新时代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还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阶段、水平等来划分成小组,以便根据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

三、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策略

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一些传统效率较低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英语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一方面,应强调将多元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多元文化内容,在教学中要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即将要讲授的内容采用CAI等辅助教学课件,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利于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为学生枯燥的学习增添乐趣。此外,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以达到有效帮助学生实时地掌握和理解英语文化的目的。

四、创新英语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6

1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推进实施的具体诉求认知

高校英语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相对于以往的实施状况看,其有着全面而多样化的发展,无论是教学机制的完善度,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以及具体的应用价值,都实现了“跨越式上升”。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整个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有着自身特殊性,尤其是文化理念内涵的深度融入和全面应用,这不仅是实现教学内涵深度沉淀的关键,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前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诉求予以具体调整。事实上,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英语是语言应用学科,其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和思维内涵,更需要的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认知,从而更好去指导学生们参与到整个实践活动之中。因此,英语学习的重点是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英语实践技能的充分应用及全面提升。所以,我们在具体衡量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效果时,不能去看学生的成绩,或者整个教学内容的推进及应用状况,应该从整个学习活动的全面诉求出发,通过全面深层次分析,加上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不足,进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推进。诚然,英语学科的特征,高校阶段的特殊性,也赋予了该活动的特殊性,尤其是高校实际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集大成阶段,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实际上是对学生所具体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和全面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只有深度、成熟去挖掘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素,才有可能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2文化传承、价值应用: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及应用价值

结合整个茶文化资源的实际状况看,茶这一生活元素与整个文化机制逐渐融入,从而造就了丰富完善的艺术文化思维和价值理念,这不仅是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诠释和具体表达,思维理念、价值内涵是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和内涵性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整个茶文化艺术体系的内涵,其归根结底,就是社会大众生活文化,与价值理念综合融入、深度发展的重要产物。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对整个茶文化实现全面应用和认知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对其中所蕴含的具体理念进行品悟,当然,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具体去感知茶文化的过程。不仅如此,随着近代中西方文化之间融合深度不断加剧,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更加成熟、普遍,而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也突破了单一的文化机制形态,尤其是英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世界茶文化体系的丰富发展与完善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客观上看,茶文化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背后也离不开语言的全面推动,尤其是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语言教学活动时,不能忽略了语言机制的全面应用。所以,这就使得我们在全面开展高校英语教育活动时,可以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融入其中,通过内涵上的丰富与表达,进而有效应用该文化。

3内涵应用与文化思维并重:高校英语教育的实施价值理解

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全面推进与具体发展来说,如果我们能够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和价值思维,以及理想的教学素材应用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其必然能够让学生全面完善感知茶文化元素,进而适应教学改革。结合我国多元文化的具体展现特点看,其中有很多元素内容,实际上都能够被我们具体应用到整个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完善之中。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文化资源之间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如今茶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元素内容,此时茶文化资源机制也实现了深度发展。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整个茶文化发展应用的最佳效果,我们所具体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文化思维和教学思维的革新,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多元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结合元素内容的丰富,进而满足英语教学的时代需要。当然,具体的教学实践也向我们表明,只有通过对文化元素进行适当合理的改造,从而使得整个茶文化资源应用与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深度融合和全面提升。

4知识学习、能力应用:高校英语教育活动中所需要的内容探究

什么是合格的教育?合理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综合教学。就高校学生的教学与培养要求来看,学生自身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形成合理完善的学习思维,是目前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而英语教学的推进与实施来说,我们在具体推进教学理念时,其需要注重教学元素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充分融合,尤其是我们在开展教学机制时,其必须注重学生兴趣的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核心动力,也是学生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时,所无法忽略的重要内容。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元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兴趣和内涵,同时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融入的理念,更是一种学习导向和价值思维。高校英语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和推进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去全面融入丰富完善的文化思维,同时也要注重英语人文精神理念的有效诠释和深度结合。做好高校英语教育工作,其基础在于从高校英语教学的内涵诉求出发,从而认知英语教学的内涵与元素。所以,我们在认知高校教育的价值诉求时,而想要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推进,就要从学生兴趣和学生关注点出发。其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高校英语教育活动价值认知,这一前提下,所具体开展的学习与创造,结合英语教学的状况特点看,其基础认知是高校英语教育活动价值资源的根本所在,我们不可能忽略大学生自身在整个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正是因为目前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思维和主动性理念,所以,其能够为整个高校英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具体实施提供帮助。

5融入茶文化资源实施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创新机制

在知识经济和多元文化融合日益成熟的今天,高校英语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与实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新时代潮流和趋势,尤其是在整个教育机制日益成熟之后,文化内涵的全面、深层次融合,更是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时代特点。但是,我们在对高校英语教育活动进行全面认知和深度理解时,则需要从辩证的观点来形成成熟的认知。所谓成熟分析及认知,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思维来认知整个高校英语教育活动的开展诉求。实际上,在时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很多学校都去补充和完善了适合当前学生培养的教育机制,进而为构建合理全面的大学生培养体系奠定基础。而在整个教学活动日益完善和成熟环节,有效实施高校英语教育活动,则是在立足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所实施的教学体系和细节。因此,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优化教学体系的完善度与全面性,将实现高校英语教育工作的最佳实施。事实上,茶文化资源体系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也让我们深层次了解文化与语言的应用关系提供全面、细致化的了解。就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特点及内涵看,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素材,将在深化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成熟理解和认知,同时更关键的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其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将茶文化资源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和全面挖掘时,要注重将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融入其中,结合文化内涵的深度诠释与表达,从而实现教学创新与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当然,在进行具体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向学生去讲述文化底蕴对语言习惯上的具体差异,其所实现的效果将是多样而全面的。因此,我们不妨说,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内涵融入到整个高校英语教育机制中,其将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和成熟发展。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创新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全面的去应用整个茶文化资源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同时也需要对整个英语教学机制进行深度剖析,通过具体分析该英语学科中所具体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思维,通过将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资源内涵的全面融入,从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

6结语

具体而言,茶文化体系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创新机制中,并且逐步探索将该文化体系中的思维内容与高校英语教育活动的全面诉求相结合,从而不仅能够引导我们深层次理解教学内涵,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让我们更好指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提供了英语教学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宋宗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学院茶学(茶文化经济方向)专业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8):179-181.

[2]黄园园.CBI大学英语分科教学———地方本科院校向职业院校转型形势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需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9):116-118.

[3]石玉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文化教学——以滨州学院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82-184.

[4]崔久剑.基于茶文化思维下“积木式”理念融入工程类专业慕课平台微课堂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29-132.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文化教育;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文化交流

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教学安排中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从初学英语时,学生一直被灌输为对英语语法以及字词句篇章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上也从主动转变为被动,对英语的学习方式上也走向固化呆板。究其本质是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观念,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和汉语学习类似,从字词的识记中逐渐就能掌握运用,恰恰就是这种方式将英语学习带向死胡同,文化是动态的,英语学习没有配套文化教育就会失去语言教育的灵魂,因此要重视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一、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英语教育作为跨文化教育必然要注重文化间的思维跳跃性,文化的相似性决定了文化可以相互的学习,而文化的差异性又导致在学习交流中会出现一些误区,语言上的学习必须要考虑到这层差别并在运用中勾兑两种迥异的思维模式。文化教育应用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增强丰富的历史底蕴,加快对语言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思维

国别地域上的差异会导致学生的文化思维认知上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中会延续惯性的思维模式将本土中的文化概念迁移到英语文化中,在某些情况下,文化的差异性导致这种迁移的失败,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应用英语必然造成交流以及沟通的障碍。文化教育则摆脱了字词句篇章的单纯理解,从本质上来要求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悟,深入文化交流场景表达语言应用文化。学生在英语文化思维的训练中来加深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的认知与感悟。

(二)有效加强学生英语技能

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从单词语法开始的,在初高中教学框架下,学生追逐对教育教学考试技能的掌握,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并通过习题的练习来加强对英语学习的效果。然而在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则会出现蹩脚的英语,特别是在听力中,学生因为没有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不能够在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对话者的文化含义,类似在英语阅读上也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尽管英语中的学习者掌握了丰富的语法知识,但是在理解语义时还是会出现偏差,加强文化教育则会让学生更深的去了解英语文化,提高在运用英语时的技能。

二、文化教育应用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路径

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只有灵魂的思维方向正确才能够推动技能的精准应用。文化教育则是对英语思维训练的一个表现。加强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建设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各方协同努力才能够转变英语教育中单纯的字词语法教育模式。

(一)提高教师英语文化的度

教师在英语教育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知识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教育学生。提高教师英语文化厚度就是从教师授课的方式中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传统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在备课中发现英语文化常识,英语文化历史典故以及在某些事物上本土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上的差别比较,以文化的传播者来普及文化常识,指导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接受与适应。

(二)延展文化教育思维意识的受众面

延展文化教育思维意识的受众面实际上就是加强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比例。在传统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一直不受重视,而因为教育教学制度的缘故,学生将考试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一般将英语学习肢解,以教育中的可利用知识点来应付考试中的题目。长久以来,这种教育方式将英语学习模式化,使英语学习失去了生机,通过普及对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促进中英文化间的交流,推动文化的进步。

(三)改革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方法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自主学习;课程

虽然高校英语教育与初高中英语教育的相比,授课形式有很大不同,但“讲教材、做习题、背答案”仍旧是经典的模式。英语教师对着指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教育观念飞速更新的今天,如果我们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仍旧采取这种模式,那必然无法实现打造会学习的学生之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聚焦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主思维的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是进行外语学习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模式。自主学习是有学习者自身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这种形式中的主导性非常明显。在自主学习的体系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爱好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依赖程度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功能弱化,而是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自主学习课程对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等目标,其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有着其它方式难以匹敌的优势。科学地设置自主学习课程,对于大学英语教育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首先是可以拓展学生英语学习的空间,非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容、形式等都做出了明确地规定,而自主学习则更多地依靠的是学生的自由选择和独立思考。两者在教与学的主动性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在自主学习课程体系下,学生能够产生“我的事情我做主”的感觉,也会在做决定之前进行缜密的思索和利弊衡量。在确定自我学习的课程之后,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投身其中,这对于帮助他们逐步摆脱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对于教师的依赖,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大有裨益。其次,自主课程有助与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如果我们的高校英语教育仍旧固守传统的非自主教育模式而不进行改变,那么学生的学习轨迹几乎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只是被动去进行接受,连选择的机会和权利都没有被赋予。那无疑是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自由思想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自由意识强烈,个性鲜明。英语教育自主课程在内容上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设置,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与研的统一。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历程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我生命的主人。这种思想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学生在进行自我学习课程的选择时首先要做到正确认识自我,理清自己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并愿意在这个领域投入自己的精力去进行学习,进而不断迈出崭新的步伐。

三、对高校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构成影响的要素

现阶段对我国高校英语自主学习课程构成影响的要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兴趣。唯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足够的兴趣,他们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否则就只会造成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有调查数据显示,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要强一些,但是两者之间的对比并不明显,其它诸如性别、家庭、年级等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91.7%的同学选择了学习兴趣这一项。这表明学习兴趣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育自主学习课程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高校英语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目标,就一定要大力培养学生们的自学学习能力,找到在英语学习中的兴奋点。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在自主学习尤其是英语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是非常明显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其在中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习惯于接受教师指示所形成的依赖性。他们根本就没有自主学习课程选择的经验,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后就如脱缰的野马,平时根本就不学习,只是在考试前临时突击背诵一下教师布置的重点,考试时混个及格即可。因此,高校英语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科学的预案,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就着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他们的学习兴奋点进行摸底调查,并合理进行自主学习课程的设置,可以选拔教师组建辅导小组,采取或实地办公、或网络解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课程选择方面产生的困扰,不能因为英语不是专业课而有所懈怠。同时英语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采用分片负责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尽快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2.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是想要通过学习实现的目标,而学习动机则是学生希望实现目标的动因。在当代社会,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目标更多是为了以后获得好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现阶段“为了祖国富强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已经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宣传口号。据调查显示:家庭期望和父母意愿在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影响已经非常微弱,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这也是与我们现阶段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相一致的。高校英语教育应注重学生英语基础应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加强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指定书目中自主选择进行精读的英文经典书籍,定期让学生以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将之形成文字材料进行存档。教师建立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动态检测档案,如果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将被处以重修等形式的处罚。这样既能够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也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3.学生的学习自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是现阶段对高校英语教育自主学习课程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受长期以来“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主能力相对低下,就算是那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也大多是将老师教授的英语知识掌握的更加熟练。这样的学习模式导致他们对于自身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极不自信。自信程度的高低已经影响了高校学生对于英语自主学习课程的选择,那些自信程度高的学生乐于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哪怕是更难的课程,而一些学生则宁愿选择难度低且参考资料丰富的课程,尽管他们对这一课程并不赶兴趣。高校英语教育应着力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在上必修课时加强对英语学习方法的传授。同时针对学生选择的课程帮助他们科学地设立分阶段的学习目标。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借以提升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为其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自从新一轮教改实施之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功能被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则不断提升。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的主要教育目标。在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科学设置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不经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坚持学习的习惯。从自主学习的内涵可知,它的核心就是让学生高度自主。但是在我国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高校在英语教育自助课程设置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化理论研究,勇于实践,力争消除不良因素,发挥积极因素,使我们的自主学习课程能够在学生英语学习领域发挥更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孙志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学习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03):15-21.

[2]张振花,王大胄.民族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02):14-17.

[3]宁丽,张尚孝,李富业,葛华,刘继文.新疆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08):1115-1118.

[4]吕婷婷.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6,13(01):77-83.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法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指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作为国际化语言的英语,在进行交流时首先要有对别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也就是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模式,只需要会读写译,能考高分就是英语好,不重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高校开设有听说读写课程,同学、老师重视度不够,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本不能满足当今国际化需求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为适应这一需求,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十分必要了。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和外国人交往时,一般可以容忍你的语音或者语法错误,但是如果不遵循讲话规则,则会被认为没礼貌。在交际中,文化错误要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文化方面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以接受,那么交际可能会失败。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法能力、语言能力等。然而在我国,“文化教学”理论只是针对英语专业的提出,并非所有高校学生。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其他历史因素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两个截然分开的不同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语言形式,语法规则,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背景,教条式教学充斥着各种英语课本。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转向语言能力的培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三、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老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近年,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在一定层次上有所提高,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跨文化教育意识还不够强。在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日渐明显的今天,老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不足,可供参考的资料也是十分有限。2.学生对英语文化学习的心态不紧迫。受传统英语教育影响,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得到高分,拿到文凭、证书。所以,至今考试还是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语言教学要服从整个课程的安排,除了考试,语言交际能力很难有合适的标准来考核。另外,我国国情环境和社会伦理结构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学生学习跨文化的动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少注重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3.我国跨文化教育的内容有所欠缺。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式出版以文化导入为目的的教材不多,体系也不够完善,可供参考的数据甚少。词典、教材上能查阅到有关文化解释更是十分有限。高校英语教材和阅读材料也多是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社会背景。关于跨文化的指点极为匮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少。同时也十分缺乏相关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融合。十分不利于开拓视野,提高英语的口语表达及交际能力,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1.增强英语老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高校老师作为跨文化的理解者和推动者,要有全面的中西文化理念,树立多元化文化视野,以更好的理解跨文化理念。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老师要以多元化、开放式的方式进行跨文化教育,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交流。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英语老师不仅需要有英语语音、语义、词汇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想要做到这一点,高校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同时,施行跨文化教育,英语老师需要有较强的文化意识,要不断学习文化背景相关知识,使跨文化教育长期的贯穿在教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不是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接受专业的文化教育培养,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生活、风俗、历史等,为英语教学创造条件。3.注重教师继续教育,提高跨文化教育的能力。老师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角,必须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继续教育中不断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和思想。熟悉现代化教育理论,开拓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使老师跨文化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4.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尽量为学生营造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以高度的热情去讲课。多组织英语交流类活动,比如创办英语口语角,英语交流协会,定期表演英语小品,鼓励大家看英语电影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大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大家在玩乐中学习英语文化。这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提高。在课堂中,老师要给予鼓励、关怀和指导。这样学生在老师的课堂中所学到东西也越多,学生会很积极的配合老师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各国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想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大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进行公关交际。我国各高校老师可以很好的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进一步学习和探究跨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丽娜.浅谈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3,(19).

[2]宋生英.浅谈高校英语教育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7).

高校英语教育范文篇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构成了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时时刻刻对语言产生影响。文化在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前高校英语教育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尚有短板。当前高校英语教育主要将着力点置于外国语语言的教育上,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少,甚至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出现在大学课堂。这导致高校学生一度错误地认为洋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崇洋媚外的心理与行为在高校比比皆是。针对此种现象,有必要推行语言文化教学的本土化,这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远远不够。以笔者正在讲授的两门英语专业课程为例,第一门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精读课程,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及意义是:“通过阅读题材、体裁广泛的英语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并深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其中特别提到了深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对汉语文化的态度则较为淡漠。《英语精读》教材四册共60余篇课文,大多数是取自于英文的原版文章,涵盖西方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文化习俗、建筑理念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内容,但却没有一篇文章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另一门课程是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重点课程《高级英语笔译》,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外翻译的简史和主要的翻译流派,理解翻译的各种术语表达、掌握国外主要翻译家及其代表性的翻译观点,了解并掌握国外各种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在翻译实践中。在其教学目标中,中国文化直接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目前在为英语专业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其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教师也经常鼓励学生阅读原版的英语著作,欣赏原版的英文电影。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使许多高校学生产生了英语比汉语更有优势的错觉,甚至会产生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更为优秀的错误思想,个别极端的学生更是产生了传统文化已经不再符合时代趋势的错误论断。作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师生,在讲授和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应该担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的重任。高校英语教育中,不仅应将有益的外来文化巧妙移植,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传播,勇于破除传统英语教学的桎梏,将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育,以积极的姿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纵向传承并推陈出新,横向传播至西方国家发扬光大,进而创建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世界文明接轨的全新教学模式和理念,彰显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的新特质。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一)传承与传播的主体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英语不再是一门单一的交流工具,还肩负着交流文化的使命。在以人民群众、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学者、作家、企业员工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传播队伍中,教师无疑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切实提高教师文化底蕴是实现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前提,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不仅要语言专业知识扎实,还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中英语言的掌握应该谙熟于心,深刻理解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比如中西方文化对于“dragon”这个词的不同理解充分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在东方文化中,与“龙”有关的成语都与褒扬有关,比如“龙跃凤鸣”形容才气横溢,“龙马精神”比喻精力旺盛,“龙”在中国更是象征着神的力量,主宰万物生灵,其地位等同于西方万能的上帝。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通常被想像成一只巨大的蜥蜴,在基督教中,“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因而在绘画中匍匐于圣徒与殉教者足下,因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代表的都是邪恶。在课堂上将两种语词文化进行对比讲解,可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传统文化的教育深入人心。

(二)传承与传播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涵盖诗词歌赋、国画书法、楹联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诸多方面。西方文化也包括伦理标准、价值观、风俗习惯、雕塑艺术等多重层面。中西两种文化在内容上有着巨大的区别。以中西伦理文化为例,“中国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具备浓重的宗族伦理观念,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等,特别注重人际关系中的亲疏长幼的关系”,这点在汉语称谓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浩瀚广袤的汉语长河中,“仅称谓语便有九种:代词称谓、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姓名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每一类称谓形式都有自己的交际功能和适用范围,说话者要根据彼此的关系、说话的场合、各自的人文背景选择一个恰当的称谓”。在汉语中先生既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德高望重的女性(比如宋庆龄先生),而在英语中就只有Mr.这一种指代方式。这跟西方文明有莫大的关系,因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因此衍生出来的称谓关系就没有中国文化那么广博深奥。在伦理道德方面,以《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九单元AfterTwentyYears为例,该篇的核心思想内容是由对友谊的态度延伸到西方伦理:“英语国家以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宗教鼓励人们为摆脱原罪而努力,最终形成自主、独立的个体,追求个人行为和思想自由”。讲述此篇课文时,可以同时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以及伦理思想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研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代表作,最大限度地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教学中引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东西两种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三)传承与传播的媒介

高校英语教育的过程中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可借助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影视媒介来实现。第一,课堂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媒介,利用好课堂时间向学生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在大学必修课的讲解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课本这个直接的媒介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课文是学生手里的一手资料,也是最为直观的学习载体,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能使学生在熟悉西方语言的同时,耳濡目染地研修中国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常识,极大的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宗教信仰方面,可借助于课堂这一媒介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精髓和基督教的教义精华做一对照研究,借此激发学生研究两种文化的兴趣,扩展知识储备。另外可以完善相关选修课程,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辐射中西文化差异对照,让学生在了解外来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熟悉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播与交际能力。第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以及QQ群、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型网络媒介,强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比如笔者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笔译课中,刻意选取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放置于网络教学平台,如《论语》中较为容易理解的章节,要求学生课下自行下载完成阅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研究给出相应的译文。学生为了完成译文,必须要仔细研读并透彻理解相关的中文章节,这是激发学生将两种文化融合为一体,撷取两种文化精华的一种更为直接的手段。第三,鼓励学生通过影视媒介随时随地在英语学习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可以通过播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影视节目切实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电影《刮痧》中,中西文化的对撞可见一斑;《富春山居图》中,中国人为了保护元代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跟恶势力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可以看出中国人保护传统文化瑰宝的毅力和决心。借助于影视媒介组织学生观看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对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传承与传播的受众

在以教师为主要传播主体的关系中,学生无疑是接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受众体,他们肩负着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的重任,针对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单纯的填鸭式教学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之心。第一,开发兴趣社团。如书法协会、棋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社团,让他们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自然感受传统文化的浸润。第二,开展“传统文化月”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如游古迹、灯会猜谜、学术讲座、书画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典诗歌晨读等活动,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存在感,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愫。第三,定期举行学术讲座。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邀请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有经验的资深学者为学生量身定做许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指导。第四,采取多样化授课方式。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摒弃传统的英语课授课方式,即全英文讲解的方式,采取中英双语讲解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其中的兴趣,真正的融入这门学科的学习。第五,丰富学生课外研修内容。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积极研读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卓绝贡献的作家作品,如赛珍珠,这位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的美国女作家,她的《大地》已在中国广为流传,并拍成了电影。浩瀚《诗章》的作者———美国著名诗人庞德,他倾其一生对中国儒家经典文化进行的解读在世界文学界掀起了巨大的反响。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传世之作来领会中西文化,从而引导英语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将中国文化的学习浸润到多种学习模式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卓有成效的加强学生文化交流的意识。

(五)传承与传播的效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