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4 17:50:07

高校心理教育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1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6、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心理教育;主体意识;个性;情感;合理需要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造就适应21世纪的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为达到这个目标,高等学校就必须顺应形势需要,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体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现实的情况,实施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客观事物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不断产生影响和冲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及时捕捉学生心理变化的新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

一、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对自身发展的责任往往也愈大,从而对自身提出的需求也就愈高。当今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去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加以科学的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因此,在日常的学生思想工作中,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大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引自己的行为,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信念

个性是一个人的独特性。个性就其心理特征来说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是兴趣爱好;第二是气质;第三是能力及天资;第四是性格。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社会环境、后天教育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性对人的发展而言极其重要,因为人总是按照个性的本来面目投入社会并从事形式多样的事业。而教育的本质即在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完美,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需要,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定要能体现并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则应当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信仰和理想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人活着不是单靠事物,还靠支撑起灵魂的信仰。”当代大学生应该站在代表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边,自觉维护绝大多数人的长远、根本利益,不断审视自我、控制私念、改造行为、规划未来,经得起挫折和失败,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在任何艰难的历程中不动摇信念。只有我们的学生树立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我们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感受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德育成功的前提。大学生的情感丰富但又变化不定,他们追求新奇事物,喜欢激动人心的场面,在正确引导下,可以为真理、正义而英勇献身,做出惊天动地的壮烈行为,也可以由于盲目的狂想,感情冲动干一些蠢事。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执行着信号和调节的机能,操纵着人心灵大门的启闭,对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起着过滤和催化作用。我们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灌输”。然而人不是容器,也不是被动接受者,人可以拒绝“灌输”,也可以主动接受“灌输”。能否灌输进去,能接受多少灌输,在教育过程中这和学生在感情上的投入息息相关,如果学生不愿和领导或辅导员老师说心理话,认为说了也不解决问题,心门紧锁,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因而,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把工作对象当做活生生的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来看待,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引起对象的情感共鸣,即“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四、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因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所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切实了解并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这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坚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的原则,即要求围绕人的主导需要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状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2页)下,合理地满足其正当需要,把工作做到实处,解决对象的实际问题。对于暂时无法满足的合理需要,要制订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从需要入手开展工作,就可以使思想工作直接与人的行为动力相联系,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重要工作,对人的认识也与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深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仅要从情感变化、语言流露、行为表现中进行了解,还要善于洞察和分析大学生思想深层的心理活动,认真地学习心理学,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方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蒋晔.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崇文教育,2003,(3).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高校辅导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尽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已经年满18岁,不再是孩子。但大学生群体毕竟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还不具备应对能力。对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内老师和心理、教育等研究者的关注对象[1]。当前,越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更大挑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当前主要推进的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国家要建设一流的高校,不仅要在学校自身的形象建立、日常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工作等方面共同施力,还需要在对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加强各类服务和心理健康监测。谢炳炎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提出,学校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主动发挥学生对意志力培养、情绪调整等功能,体现教育的均衡性、协调性。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内容。第一,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和干预。大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外界环境和内心活动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情绪甚至是心理状态。无论是家庭压力、学业压力还是就业压力,都是大学生群体的高发心理问题,不仅对学生的正常活动和学习起到了负面作用力,这一问题的扩散和不断提升的触发率,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整体稳定性。面对这一个层次的问题,针对大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不断完善自身内容设计,充分尊重并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在就业、婚恋等多个角度存在的心理问题;第二,心理健康的发展。作为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检验指标,同时也是大学生群体安全度过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的重要依据。甚至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业和发展前景,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来说也存在作用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外在精神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够重视心理教育的发展我国整体的高校层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许多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口头或者是课堂层面,教师不仅没有广泛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不具备高质量的有效实施方式在实践层面展开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管理[2]。进一步分析其中的症结,找出原因。首先,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涵盖的范围及包括的具体内容没有形成成熟的认知。作为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引导。部分高校教师将心理教育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划等号。那种片面的认知使得教师采取的干预措施会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甚至是反感。甚至有的高校没有认真履行资深责任,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包给第三方机构;其次,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认同不够全面。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在社会运转中存在意义。2.教育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教育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反映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现阶段水平。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不仅方式单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很难满足大多数人的客观需求。许多专业的咨询机构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能够直接指出大学生群体当前面临的心理健康共性问题。而许多高校尚未建立,更不用说完善自身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机构。许多高新科技和指数式增长的信息数据体量为高校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心提供了支撑。许多学校仅是在外在形式上设置了网络咨询渠道,并不具备专业的工作人员[3]。3.心理教育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我国高校绝大多数没有引进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常是以团委、辅导员甚至是任课老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他们不仅要承担各自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职责,时间、精力都很难发挥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同时这些教师自身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实践能力。以辅导员为例,其岗位职责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进行管理,同时作为学生和学校之间传递信息的沟通纽带而存在。他们并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这种条件下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活动,不仅目标导向不明确,具体形式单一落后,甚至会直接制约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欠缺思政、教育等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工作人员,是当前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深入推进的诱因。

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学生在学校的第一负责人,不仅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同时也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每一个辅导员都应当履职尽责,严格恪守职业道德,积极应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中的主要矛盾和困境,尤其是个别学生相对严峻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此同时,必须深刻认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和辅导员、任课老师相关,整个教育体系的建设更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以及家长和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参与[4]。在整个体系中,除了存在亲情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也不应忽略中心和学生之间的服务关系。这些关系的相互积极作用,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加入高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和辅导员相比,尽管这些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和学生之间相对陌生,但他们的专业学科素养是真正触碰并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凭借。因此,心理咨询专家可以在和学生的沟通中,以及在和辅导员的交流中了解问题的真正成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辅导员也能够掌握部分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其日后日常工作的展开[5]。

(一)能够建立起与学生的沟通桥梁

在任何工作和活动的进行过程中,辅导员都可以存在导向的建立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经过和学生之间相互熟悉,进一步建立沟通的渠道,能够帮助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线索和征兆后,辅导员可以展开深度沟通,及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认清现实。

(二)能够指导学生建立人际支持网络

家长作为监护人,无论是出于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考虑,还是心理健康考虑,都应当熟悉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人际支持网络中,家长能够凭借自身对孩子的充分了解为辅导员提供信息,基于这些内容展开的心理辅导工作能够提高成效。与此同时,可以为学生之间建立面对面或者网络的沟通模式与习惯。学生平辈之间的交流,往往会卸下所有心理负担,学生的异常行为往往是同学第一时间发现的,能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预警[6]。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相对于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结构整体仍然不是完全稳定的。他们在对待突发事件、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甚至和自我相处等方面都不够成熟。对于这些处于心理关键时期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应当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式的价值,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机制,能够自我控制情绪,感知事物背后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辅导员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应当关注存在自卑心理或社交恐惧的学生,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关键节点茁壮成长,顺利度过进入社会之前的过渡期[7]。具体来看,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兴趣所在,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和规划,并不断保持相对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朝着这个目标而奋斗。同时,辅导员还应当向学生充分介绍心理教育咨询机构的主要功能和服务对象,拉近学生和心理咨询机构之间的距离。此外,辅导员应当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防线,提升学生对待自身心理问题的敏锐度,学生一旦发现自身的心理趋向不健康的状态范畴,就会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

(四)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直接参与者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精神文化、娱乐方式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断增强,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内心世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冲突和变化,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对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教育机制的构建,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丰富高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理论说教的局限,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交流式教育,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时,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便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行为加以控制和引导,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能改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容易被忽视,两者缺少思想交流,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者与来咨询者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咨询者不是说教而是开导来咨询者,这两者之间建立平等、协调的人际关系。这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利于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真情实意,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点、看法听得进、记得牢,从而容易改变自己的原来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为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方面。在教育人的问题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也十分有益,能更好地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而引起的,表现为或高傲自大,或自暴自弃。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能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另有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切实际地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学生分析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确定合适的目标,减轻为不切合实际目标的奋斗而遭受挫折的程度,以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高校教育功能的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运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和实践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虽然这些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往往过于强调外在力量的作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却往往忽视学生人格方面的特点,如社会适应、应对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柔性化、隐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善于在双向以至于多向的互动中工作,通过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来推进工作,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补偿,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有利于高校教育功能的优化。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方式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提高认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创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的条件和氛围,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此观念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能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只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与依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树立现代教育目标观,促进构建起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整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互相汲取对方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为主动引导发展型教育。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心理学中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调适和平衡,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教育功能,使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三)培养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教师队伍。

从体制上,把心理教育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之浑然一体,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倾向问题,而且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得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教师队伍。改变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国家在师范院校开设一门兼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专门为高校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师资队伍。

(四)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随着时代和社会不断的前进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弊端。对此,我们更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功能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完善和创新校园文化的功能,努力建设一种高等教育大众文化阶段的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民主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使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凝聚力;才能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也才能使高校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应加强指导,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把校园文化中的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广大学生中去,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总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感到迷茫,学生的人生问题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道德实践中知与行脱节,多元化的价值观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符合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S]。2001.

[2]曹庆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谢军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心里机制研究[J]。理论探索,2004。

[4]衷华。论高校学生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5

一、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把握生存规律,在意识层面上强化生存意志,在实践层面上提高生存技能。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幸福生活,低碳生活,健康生活,高品质生活。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着力于开启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新时期大学生人才培养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针对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各高校均采取了相关措施,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设心理委员等,为处于困惑中的同学们排忧解惑。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的,且侧重于心理危机的“补救性”教育。事实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性,绝不仅仅是纯心理问题,更多的是成长过程中家庭、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等对大学生的作用产生的矛盾交错,需要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综合的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重新构建[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

三生教育关注个体在生命、生存、生活过程中怎样珍爱生命、和谐生存、快乐生活,解决个体生命认识、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等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源头、归属和目的。实践证明,大学生所有地心理问题最后都归结为生命、生存、生活的问题。三生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学生品德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这样他们才会珍爱生命,才会有生存的动力,才会有生活的热情。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危机发生。

三、“三生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三生教育

大一是大学的伊始,对于崭新的大学生活,大一新生主要面临的是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大学的开端就要对大一新生开展三生教育,且应侧重于生活教育,通过举办“生命、生存、生活”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做职业规划、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学习生命知识,树立生存意识,丰富生活体验,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开展三生教育

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择业过程也是心理问题容易爆发的阶段,面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试受挫的压抑,很容易迷失方向,表现出迷茫、焦虑、自卑、逃避等心理特征。此时开展三生教育,尤其要侧重于生存教育,告诉学生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就必须有一技之长。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活动来体验社会生存;积极参加模拟面试、求职技巧讲座等活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为就业储备能力素质,同时提高耐挫力、情绪调控能力和坚韧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三)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展三生教育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三生教育的目标相一致,通过大学生在寒暑假走出校园,了解与服务社会,并在这种真实的社会体验中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要加大力度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资源,争取多方支持,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一批“三生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培训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完善实践育人机制。

(四)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三生教育”

将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与“三生教育”结合起来,将收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如通过观看励志人物视频、读名人传记、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从生命的诞生、成长、存在、价值等维度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生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参加消防演练、运动会等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通过开展五星级宿舍评选、校园歌手大赛、器乐大赛等知晓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6

如此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基本缓解。但是有部分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困惑甚至于心理病态,形成了“双重贫困”,他们面临着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且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如何切实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幸福人生,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强烈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而常常陷入自卑之中。可以说,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专家认为,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一般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觉得低人一等;其次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优秀、出类拔萃,而在高手如林的大学学习竞争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往往难以承受;第三,学习环境的改变,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或时尚的文化消费方式,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第四,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敏感

强烈的自卑,使这些贫困学生神经极度敏感多疑,老师、同学正常的举动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对他们产生压力,甚至使他们彻夜难眠。班上同学丢了东西,老师或同学偶然看他一眼,他就会觉得他们在怀疑自己;同学的小声说话,他会觉得他们在议论他;即便是同学善意的帮助,他也可能觉得是对他的嘲讽、怜悯。过度的心理敏感,却又找不到排解的办法,长此以往,使得他们变得焦虑、抑郁,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焦虑与抑郁

背负全家人的希望走进大学的贫困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经济压力带来的思想负担,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等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使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这种抑郁正是贫困生的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重重重压之下,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上了极端。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信心,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社会极端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我沉沦。

二、高校贫困生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外部因素

1,社会大环境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也无法成为世外桃源,大学生处于社会信息前沿和知识前沿,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冷漠,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一般大学生同样的心理,但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且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2,家庭小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厌世等。这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将会影响贫困生人格的形成。进人大学后,经济压力加大,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增多,使贫困生内心的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上的弱点突显出来。(二)内在因素——自我评价标准缺失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格的塑造深受生存成长环境等外因的作用,但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成长于同样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中,有的贫困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而有的则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和信念不同。有些贫困大学生过分地关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认为自己“穷”是一种耻辱,害怕别人因自己出身寒门而看不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封闭,并为贫寒的出身而自卑、痛苦。甚至绝望。整天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忽视了对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让贫困磨灭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进取心。

三、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

(一)首先解决经济困难

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形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为此,社会、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帮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长一体化的助学体系。国家继续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高校适当减免贫困生的部分学费。加大奖学金的投放力度,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解决生活问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社会应积极为贫困生勤工助学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合理的回报;鼓励社会资助贫困生,让更多的人献出一分爱心,帮助在校大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

对贫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如果贫困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量贫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反映出贫困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更反映出我们现存的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使贫困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在所有学生中形成关于贫困的理性认知,给贫困生以关爱,使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所谓心病尚需心来医。针对贫困生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解决心理贫困的根源。

1.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证。通过专业化的团体辅导、个案分析,提供心理上科学的援助。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实帮助他们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最终使一切心理疾病都消失在萌芽之中,真正使他们的心理脱贫。

2.帮助贫困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

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不难看出,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贫困,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应帮助贫困生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这是对贫困生“心理贫困”疏导的前提条件。贫困大学生应认识到贫困不是错、贫困不可耻、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可以磨砺意志等等。只有形成对贫困的基本理性认知,才可能对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产生免疫力。

3.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贫困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德、强烈的进取心,要肯定并赞赏这些曾经给他们带来成功的良好品质。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找到思想政治工作最佳切入点,积极引导贫困生强化这些优秀品质,树立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信心。经济的贫穷,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改变。特别要利用贫困生中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优秀典型,加强宣传和引导,使更多的贫困生产生仿效的愿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7

过去人们对同性恋现象是比较排斥甚至是难以接受的,由于科学的研究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态度,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并容纳他们。中国人民大学潘绥珉教授2001年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心理上不同程度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男生占7.9%,女生占16%。[1]JosephNicolosi认为,异性恋是一种力量,企图满足个人原始性别的不足,促使男女两性经由一种“为对方”甚于“为自己”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成为完全的人。[2]有些同性恋大学生表现出喜欢异性是为了掩饰自己同性恋取向,怕被身边同学知道后受到嘲笑、讥讽或是直接的人身攻击,有的还担心将来不能和异性结婚生子而遭受到父母家人的压力,还有很多同性恋者担心和同性恋伴侣发生性关系被传染性病、艾滋病等各种各样的困扰。

二、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李萍在分析同性恋行为所包含的伦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性恋伦理评价的三个原则,即自愿、隐私和不伤害原则,可以作为促进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现象和同性恋者保持宽容、人道心态的有益参考。[3]目前,同性恋这种现象在世界卫生组织和2001年中国最新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被删除出去,已经不再被划分为病态,而是把它作为性指向障碍归于性心理障碍一类。学者张北川根据多年来一直对同性恋者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出一组沉重的数据:因为歧视,30%一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同样是因为歧视,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殴打、敲诈等)。[4]作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我觉得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健康很令人担忧,所以做好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的。

三、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在大学校园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高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加强健康的性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之间正常的两性交往,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和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宣传教育的对象应该面向全体师生和工作人员,如果学校和同学们不理解他们,暴露他们的身份,随之而来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会非常严重。

(二)开设大学生性情感教育课程

开设这一课程是让大学生们了解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现象,能够拥有一个道德的、符合现今社会的正确性取向,避免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还可以克服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和困惑,形成和谐完美的人格和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得到的反馈合理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听课人群设置适合的教学内容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1.网上聊天咨询服务辅导员通过聊天式心理辅导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对症下药,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平等无障碍式的聊天,使大学生同性恋者能够敞开心扉,比常规的说教式教育效果更显著。

2.成立心理咨询室有些大学生同性恋者是从根本上排斥异性恋的,而有些则不是。对于从根本上就排斥异性恋的大学生我们虽然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但是辅导员可以从心理层面为他们分析他们的压力来自哪里,怎样排除这些压力。

(四)用真挚和关怀打动大学生同性恋者

用辅导员的真挚和关怀使大学生同性恋者缓解压力,这也是人本中心疗法的观点。例如笔者曾经就遇到一名同性恋大学生,当时运用的就是人本中心疗法,营造了一个温情、舒适、安全的环境和当事人聊天,从聊天中笔者发现当事人受到了来自学校、同学和家人的各种压力,并且沉浸在其中难以自拔,甚至是对自己实行自我摧残,看到这种情况后笔者感到十分痛心,在以后的几次交谈中笔者也尽量营造一种相对安全温馨的交谈环境,使当事人放松神经,慢慢的帮助当事人形成正确的自我信念。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自古我国就有“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思想。由此可见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学生是冉冉升起的新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决定了国家的发展程度。教育模式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当前社会下的大学生。本文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分析了心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研究了近年来大学生的犯罪率及犯罪原因,从而阐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高校教育的地位和任务

高等教育是基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式,大学生肩负着发展祖国未来的重任,方方面面的进步都需要优质的大学生在将来为之做出贡献。因此,大学生是全社会都投以关注的人群,是需要确保能够在各方面都在正确的路上行走的人群。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与专业素养上的,还包括素质、道德、心理健康等,旨在培养出品德优良的拔尖人才。因此对于大学生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针,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结合学生的成长环境,以人为本,制定出最适合当下大学生的教育方式。不能再以知识教育为重心而忽略了心理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摆在教育的第一位,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无论专业知识是否完全掌握,都应该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用善良的心面对世界,对社会尽全力做出贡献。新型教育方式应该首先明确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去教导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成为一个三观健全,专业过硬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正处在形成自我人格,确定三观的重要时期,高校的指导方式和方向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应认真对待。

2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

2.1大学生发生恶性犯罪的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事件频发,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究。首先,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但教师人数却不能及时跟上,这之中的空白使得大学生的教育出现了部分停滞,不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每个方面,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上一种不良风气。其次,在大学生曾经的学习生涯中,通常都是以知识教育为主,很少接触到法律方面,导致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薄弱,冲动时未能用法律约束自己,走了一条错误的道理,事后才后悔不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大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建立,或者由于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建立了错误的三观,形成了不健康的人格或心理缺陷。这样的大学生在面对逆境时往往不能妥善处理,无法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难以找到平衡自身心理和现实环境之间矛盾的方法,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慌乱的心态使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处理方式,造成犯罪事实,更有甚者几乎完全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对于这种大学生,拥有再多知识也无法好好约束自己,无法对家庭、对社会做出应做的贡献。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高校要做的就是要根据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学生复杂的成长环境中找到最能影响他们的一种或几种,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心理教育方案。

2.2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是一个十分自由、放松的环境,在紧张的高考战争中高度约束自己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感受到了不同于过去所有教育经历中的高自由度,这时候的他们离开了父母,开始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但是此时的大学生还是尚未从父母羽翼中完全走出来的孩子,并且还没有与社会有太多接触,不具有成熟的判断能力和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没有了父母的保护,他们在遇到自己没有想象过的挫折时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产生较强的心理波动并无处发泄。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具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学生的心理情绪无法得到正确的疏导与缓解,往往意识到了自己有心理问题也无处解决,后果要么是任其发展变得更严重,要么是找到了一个不正确的发泄方式,害人害己。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不仅是针对于心理教育方面的,但是心理教育是最应该也最亟待加强的一项内容。只有一个身心健全的大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所学全数奉献给社会,才能保证在一生中不犯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大错。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和老一辈有了较大的不同,但同样的是他们也需要得到认可,而不是用陈旧的眼光去审视他们,批评他们,改变他们。我们的高校教育应该随着他们的变化随之变化,社会变了,21世纪的中国不再是过去贫穷、受欺负的中国了,在温暖富足的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会有与老一辈不同的价值观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给予他们肯定和支持,让他们也充分肯定自己。心理教育就是顺应大学生的改变,帮助他们肯定自己,排解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保证心理健康,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才。

3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措施

3.1高校心理学教育的相关机构设置模式

除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高校还应开设心理课堂,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教育,防止有些学生因为内向,不好意思,而不敢去心理咨询室。同时设立课后心理追踪系统,通过不定期的问卷调查、老师上门答疑等方式来监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于心理咨询室,除了当面咨询,还可开展在线咨询的模式,建立相关网站,让学生在寝室就能找到心理老师,及时排解心理问题。对于以上三个部门的老师,都应聘请相关专业人员,任职老师要保证专业素养过硬,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敷衍学生。不采用同时担任任课任务的兼职教师,要保证该项工作畅通无阻的进行。

3.2高校心理学课程设置模式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心理教育几乎全都是采用公共选修课的方式,能修习这门课的人数有限,课时有限,教师也不一定专业,并且还有其他例如电影鉴赏等在学生看来更有意思的课程的存在,让学生对心理教育相关课程的兴趣大大降低,开设心理教育课程的初衷完全没有达到。因此,我们应该转换观点,首先,要开设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并且将课时适度延长,加强心理教育的强度。其次,将心理教育与公共必修课,即诸如思修等全校每个人都会上的课结合在一起,在上课时将心理教育的观点融入课程专业知识中,无时不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心理教育不知不觉渗入学生的脑海,将心理教育彻底落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教育,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从此将心理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

3.3高校心理学教学内容模式

在各种高校学生犯罪事件发生之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就这种现象,从原因分析到解决方法的讨论已经发表的一定数量的论文,但仅仅是纸上谈兵是无法改变这种现象的,唯有将之落实到实际中。这些论文是很好的理论依据,可以将其中涉及到的方法有选择性的实施,再根据学生的反应,筛选出有效的方式后大范围应用。大学生都是年轻人,因此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来通过边玩耍变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愿的接受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不像知识教育那样教育内容固定,没有变化,对于心理教育,只要结果是好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可以是各种各样,不拘束的,所有方式都可以不受到学生反感的情况下采用。

3.4高校心理学教学形式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适合心理教育,由于心理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性质的特殊性,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能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因为我们要寻找更适合心理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心理教育的地点不应局限于教室内,草坪、操场、走廊甚至网络,都可以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地方,教学方式也要采用游戏等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方式。总而言之,就是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产生反感情绪,真正接受心理教育并且从中获取相关的心理知识。

3.5高校心理学教学考核与心理档案建设模式

心理档案对所有高校来说都是一个空白的领域,然而心理档案在心理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心理档案的建立是对每个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的记录,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考核,掌握各个时期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异常者要及时联系该学生并用适当的方法温和的进行处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理档案资料,不遗漏任何一个人。并且对学生的心理档案严格保密,不以任何方式泄露给任何人,增强学生对心理档案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得到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承担起帮助建立心理档案的任务,减轻档案室老师的重担,同时也能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方便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

4结语

心理教育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保证其顺利开展,在发展初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有坚持并将其普及,才能保证心理教育起到它该有的作用,保证大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栋梁,成为三观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肖冬梅 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

参考文献:

[1]任呈强.论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4):77-79.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应对策略

高等学校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是指通过科学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对心理健康危机群体和个人适时、合理地进行心理健康援助,从而达到心理健康平衡的有效恢复与合理建立,并有效地减少了恶性事件产生的可能性。本文对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危机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高学校辅导员如何更有效地应付学生的心理危机,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高校教育的更有效发展。

1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高校辅导员未真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不少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还未真正认识和关注。不少高校辅导员认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思政教师实施,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只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使不少高校辅导员没有充分地参与到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使得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缺少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同时,由于不少学校教育辅导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研究也不全面,缺少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与保障,长此以往,直接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成效。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落后

在当前,不少院校辅导员都采用说教式的心理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式往往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它不但不能达到学生满意的心理教育效果,甚至可能形成负面影响而不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另外,不少院校辅导员在心理教学过程中方法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对心理教育的兴趣,使心理素质教育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影响了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最终不利学校教学的良好发展[1]。

2高校辅导员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策略

2.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心理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工作,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合理优化心理健康教学,大幅度降低学生心理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在这过程中,辅导员可以举办心理健康科学教育讲座,通过传播心理科学知识让学生认识自身的身心特点,认识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与危害性,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心理意识,让学生能以日常生活为中心科学调整心态。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板报、宣传窗口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意识水平,让学生拥有较高水平的心理自主性[2]。对于可能对学生心理形成重大影响的负面事例,要在整个环节中加以正面宣传与介绍,通过有关具体事例的心理危机干预讲座,使得学生对心理障碍的机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明确了心理危机的征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心理咨询理念,使其可以更充分地运用亲友、校友、家人等社会资源来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所以,政府在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时,心理教育是其工作的重要基础。

2.2合理构建访谈制度

辅导员应合理提升心理咨询的服务理念,实现以人为本,把心理咨询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合,科学建立心理访谈机制从而更高效地和学生交流。在访谈过程中,一旦发觉学员情况较为被动,教师便可采取拜访老师、班主任、学校领导等方式,来澄清学员的心理情况。辅导员在和学生交流时,也同样要合理地使用心理咨询技能。当学生在情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重大问题时,老师必须重视而不必直接否定学生问题并作出判断,需要与学生探讨和面对问题,并深入分析学生自身资源情况与优势,主动争取外部支持,以确保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经过聆听与接触心理辅导员们能够逐步澄清学员的观点,并指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发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觉学生有自杀倾向,必须维持冷静,高度重视,制定对策并应急处置,并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的感情,争取别人的帮助[3]。

2.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各种社会文化都会对在校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校园则作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学校辅导员要定时组织学生进行各项社会活动,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倡导校园文明,科学完善学生的社交氛围。如:辅导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定时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基层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学员意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政府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还应更有效地整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提高学员品行、身心健康素质、端正价值观。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还能够确保学员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有更高的自信,更高程度地适应各种环境,科学地调整心态,进一步明确健康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辅导员通过强化心理教学,合理建立访谈机制,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健全学校信息沟通网络,在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合理地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从而有效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J].人才资源开发,2020(23):29-30.

[2]杨婷,谢刚,李垠.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及定位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28(05):19-23.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心理教育;接受;制约

心理教育的接受主要包括方面: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接受客体即心理教育施教者以及二者关系。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需求过程;心理教育施教者传授心理教育知识的过程;大学生内化心理教育内容的过程。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过程就是这一切过程的动态结合。可以看出接受主体即大学生是这一过程的核心[1]。

1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现状调查

1.1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选取滁州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生120人,其中男女各半,每个年级各取30人,这些都是上过或者正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心理教育接受情况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大学生一般情况及在心理教育中“接受”了多少,举例:题目“你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上学到了哪些?”、“心理教育课上,你认为影响你上课认真听讲的原因有哪些”等等,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回答,问卷包括8个题目,都是开放式问题。目的在于获得学生真正“接受”了多少心理教育。(3)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67.3%)认为在心理教育课程上接受的知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出现“接受”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学生(11.5%)觉得学到了很多;很多学生(52.1%)认为导致“接受”困难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有的学生(15.2%)随波逐流,还有的同学(6.8%)认为教师讲课无趣。

1.2存在的问题

心理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根本标准是接受主体对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接受了多少,而不是教育者传递了多少信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心理教育学习兴趣不浓,大多数学生就是为了拿到两个学分,而不是说真正学到多少知识;(2)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心理教育针对人群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心理教育产生抗拒。

2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

2.1个体自身主观原因

(1)性格方面。性格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大重要因素,性格包括两方面:内向和外向。过于内向属于一种性格缺陷的,这类学生在心理教育接受方面会产生抗拒,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内向性格是一种病态性格,内向型的学生本来就不善言辞,被别人另眼相看会更加抗拒,对心理教育这类知识更是产生逃避,他们会不自觉的给自己贴一个不正常的标签[2]。(2)自制力方面。大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意志力比较薄弱,易受他人影响,有的学生看到其他人在玩,自己也会跟着玩,自制力差,上课时间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课上的知识完全没有听进去,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一个因素。(3)认知态度方面。学生对心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及态度方面也是制约他们接受心理教育的一大因素,很多大学生认为开设心理教育类课程没有意义,认为大学生都是健康的,没有必要增设这样的课程,即使在心理教育的课堂上,他们也是仅仅为了凑学分,毫不重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门选修课,可上可不上,这种认知偏差也就导致现在心理教育接受越来越困难。

2.2学校方面的制约

(1)学校风气。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在学习上的成就与挫折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接受,一个学校只注重专业课的知识传授,忽视心理教育知识的传授,就会造成学生对心理教育漠不关心,只注重高分和奖学金,而他们的心理素质出现失衡,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关心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2)教育者。学校中学生为接受主体,教育者为接受客体即施教者,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程度与教育者有很大关系,教育者对学生接受过程中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漠不关心,没有耐心和爱心,会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话也会当做耳旁风,应付教师;教法单一,上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像心理教育这样的课程更多地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满堂灌”反而会限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心理教育实践的缺乏。心理教育注重的是通过实践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在很多高校中,心理教育课程都设置了实践训练,但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用的很少,基本上实践课只是一种虚设,这也是导致学生心理教育接受困难的一大制约因素。心理教育如果只是通过理论讲授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学生要内化呈自己的知识,更多地还是要借助于实践,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宣泄、心理访谈、心理剧等等。

2.3社会方面的制约

社会变革带来的一系列不良道德思想侵袭了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扰,处在极其敏感时期,加上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相对薄弱期,遇到挫折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他们想寻求心理帮助,但是碍于面子,在过强的自尊心面前,他们选择了逃避,甚至逃避所有跟心理教育有关的内容,这些人是社会上最活跃“敏感”有知识的群体,不愿让自己暴露在任何人面前,尤其是心理教育者面前,这也是传统思想的束缚,所有人都不想把自己当成“非正常”人类,认为只要进了咨询室,看过心理医生的人就是不正常的,因此对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产生越来越多的抗拒。

3结论

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接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上述三个因素,有针对的突破限制的因素,填补高校心理教育领域的空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接受水平。

作者:朱海雪 张晓旭 单位: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