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4 16:59:05

高校数字艺术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教学体系;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艺术是较为新兴的专业学科,因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涵盖着计算机、设计艺术、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多媒体、新媒体等多个领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多学科融合型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兼具计算机技术操作和较强艺术设计能力,同时在新媒体领域坚持创新,对互联网发展趋势有一定敏感度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基于专业背景和要求的复杂度,使得当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更为稀缺,为此各高校争先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据麦克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院校新增专业榜单显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开办量常年位居首位,同时在高校综合满意度较高的“绿色专业”中位居前五,且连续3年保持榜单前列。但与高校其他传统专业成熟的教育经验相较来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就目前的教学体系并不能够完美综合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依据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科偏向,其中较为明显的是计算机技术与设计艺术两大门类,电脑操作类的技术课程由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教师授课,设计艺术类的艺术创作课程由传统艺术学类教师授课,两者之间在教育体系上相对独立,学生在完成两种课程教学之后难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最后在择业阶段不乏出现毕业生去从事设计类或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作,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社会人才则更多由从事广播电视、动画、网络技术等其他领域转型而来,从而造成专业毕业生的人才资源浪费问题。所以就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尝试探索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艺术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是显而易见的,数字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是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塑造和传播的一种手段。通俗的说是将需要传播的内容可视化、艺术化、交互化。通过艺术处理的传播内容能够快速适应高速发展的数字化平台,同时也能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在新的平台上传播和互动,所以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性表现就是从内容的塑造过程中体现出来。脱离艺术,新媒体的内容创作将很难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也会大打折扣。反过来,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创作在脱离具体内容处理之后,则作为单纯的艺术形式存在,即数字艺术,例如日本的TeamLab数字艺术博物馆中,在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由520台电脑和470台工程投影机的共同运行下,呈现出虚拟的光影世界,在如幻如梦虚拟场境中,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数字艺术所带来从未感受到的震撼。然而,纯粹的数字艺术在大众的视听过程中时间较短,且缺少内容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所以只能作为小众的娱乐展示,不能进入大众的普遍日常。随着数字平台的发展,“互联网+”概念的全面普及,以及中国即将引来第五代通信网络商用时代的大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内容和范围无限扩张,所呈现的艺术形式随之变得丰富而特殊。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由过去的文字、图片到二维、三维动画、VR沉浸式虚拟环境,再至将来5G技术下全息投影时代的到来,无一能够脱离艺术性的处理。但跟传统艺术专业中的绘画、雕塑和设计类专业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所创作和处理的对象以及呈现的平台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高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必要且特殊的过程。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类课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本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可大致分为前期的基础课程和后期的实践课程。根据专业所在院系的性质不用,艺术类课程的培养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例如,专业设置于美术或者设计类院系,课程设置的数量上则偏重于艺术类课程,培养目标也比较注重美学创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果专业设置于工科或传媒类院系,数字媒体艺术则更注重专业在技术操作中的运用,如对实际内容的包装、传播、呈现效果以及互动程序开发等。1.艺术类基础课程当前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类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原理、设计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以及美术基础、设计素描、色彩基础、三大构成等基础实操课。不同的院校针对培养目标的趋向,还会做出一些调整。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立在哪种性质的院系,艺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都较为传统,基本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无差别。如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等都有同类型的艺术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培养却运用相同的基础课程授课模式,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前期对于学生在专业综合性、前瞻性方面的培养无疑是不利的。2.艺术类实践课程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课程基本都与软件操作相关,而在实践项目类别里比较传统的分为影视、动画、游戏以及网络多媒体设计方向。同时针对现在手机、平板电脑、人工智能系统等硬件程序和应用软件的探索与发展,交互设计也与数字媒体艺术常有交叉,一些院系在实践课程中还会增加虚拟现实、UI界面设计、以及计算机编程等根据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性的多方向来看,即是体现专业综合性的特征但也成为教学培养的问题。首先,专业面向广、方向多就意味着什么课程都有开设,但无论哪个方向因学期学时的限制仅仅只有一两门相关课程概括。这就造成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有学而不精的情况发生。其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在实践上的多方向性也造成一些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定问题,比如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等。在很多艺术院校里这两个学科是作为单独开设的四年制专业,有较为成熟的教学培养计划。而数字媒体艺术只将这两个专业作为课程教学。而在计算机网络、软件编程等方向,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课程也有涉及,但明显计算机专业要比数字媒体艺术在培养计划上有更强的教育针对性和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其中还不能忽略教育对象问题,即很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生来自艺术类招考,而这类生源在计算机类的课程中先天的接受度要普遍低于理工科学生。再次,一些实践课程的授课教师专业来源无法全面支持。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应包含网页的后台程序设计和前端的版面设计。前者需要会编程的计算机教师教学,而后者需要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教师辅助完成教学,当然也不排除有即懂网络编程也会艺术设计综合性比较强的教师队伍,但总体上数量不多,不足以支撑所有院校的授课。再加上专业广阔的涉及面,很多课程类别相互独立,比如电视编辑、设计艺术、计算机程序、动画游戏等,各个类别的课程由各个专业教师完成,各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基本靠学生自己完成。所以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文上所提出的专业学科和方向对立问题的产生。

三、艺术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改革研究

就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而言,专业并不是纯艺术形式,而是有一定的科技基础的媒体艺术。区别于对信息传播没有绝对依赖,有具体的创作对象和创作结果的实体设计,数媒最终是以媒体为立足点,传播为目的,将基础内容以艺术形式塑造、包装、传播、互动、反馈等。基于这种特殊性,导致专业在文、理、艺以及综合性院校内都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在专业的课程规划和设置之前首先要根据专业所在院校的性质制定合适的教学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能够最大化利用学校其他专业资源来保障培养过程。1.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基础课教学计划根据专业所在高校和院系制定相应的艺术基础课群,首先要明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例如工科类院系在技术上能给予最大支持,所以在培养计划上,很多数媒专业名称为“数字媒体技术”,其含义在于专业培养更趋近于技术操作,那么艺术类的课程数量可以相应减少,甚至有些工科类院校只留下基本的艺术理论课程。而艺术类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则偏重艺术创作,那么在艺术基础课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更为完整。2.实施计算机硬件+软件教学的艺术基础课培养模式基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技术性质,在开设基础课教育时无论专业培养目标方向如何都应该顺应专业特性,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辅助形式完成课程培养,使学生能更快进入专业角色。上文曾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艺术类其他专业在基础课程上的无差别教学,对于后期数字创作能力培养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在低年级的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越早接触计算机操作就有利于后期的学科融合。基础课的学时调整是院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的,在完善硬件设备的同时,为了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适应专业的工作方式,可考虑调整基础课程的顺序,尝试将基础软件调整成入学的先行课程。例如Adobe的Photoshop、Flah、Illustrator,以及电绘软件。有了一定的软件基础,再直接辅助紧随其后的艺术实操课程,而不再使用传统手绘操作。这样既能锻炼专业技术又能学习必要的知识点。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最大限度的配合到各个教学环节,巩固技术实践的同时又能早一步进入数字艺术创作培养,形成初步的专业思维。在计算机实验室的配置上,根据具体情况可配置电子绘图的设备,如数位板或者可触屏的平板电脑等。例如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适当削减了艺术类的基础课程学时的同时,增加了“数位板绘画”课程的学时,两个学期高达128学时的电绘教学在训练基本手绘功底外还能了解当下数字绘画的流行趋势,为专业的前瞻性培养打下基础。3.制定方向性专业培养制度,实践课程针对化、具体化。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其他专业多有交叉问题,在培养计划制定上可以尝试采取高年级分方向培养模式,在不同方向设置不同的艺术实践课程。例如在数媒专业之下设置影视动画、网络多媒体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等几个大方向,经学生在低年级时期修完艺术和技术基础课以及院校规定的通识课学分之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其中影视动画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针对广告或影视节目等传播内容方面的动画特效包装,有一定的内容加工性质,以区别于动画专业的内容创作。而网络多媒体设计方向主要针对当下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网站页面、软件界面、数字出版物、数字游戏、交互设计等相关内容。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对技术性要求,网络多媒体设计方向更注重以上内容的视觉设计,但对学生的技术实践有一定要求。而数字艺术设计方向更注重新媒体艺术创作,探索未来更多艺术形式的可能。包括虚拟现实、视频艺术、交互艺术等等,较于以内容包装和传播为主的影视动画及网络多媒体方向,新媒体艺术设计更注重内容表达的形式而非内容本身,具有一定实验艺术性质。但与传统艺术类学科相比,又更加注重与人的连接和互动过程,即具有科学技术的新艺术形式,如四川美术学院的新媒体系就是以实验艺术设计的为目标的培养方式。根据院系的具体情况和立足点还可以探索其他方向的培养可能,学生在择向后可有针对性的增加方向内核心课程学时,消减或取消其他方向的课程。这样根据专业特性以区别其他相似专业,即解决专业界定问题又能让学生在学业期间的从理论到实践有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方向,使之在将来的择业上更有针对性。4.双教师制课程教学以及考核模式双教师制是指在同一门课程中若涉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采取前后两个阶段不同教师授课的教学方式,且同一门课程的期末成绩由两位教师进行考核。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课阶段,有很多课程具有一定的多学科交叉内容,如上文提到的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影视特效包装、新媒体广告设计、UI设计与制作、数字影视剪辑艺术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穿插着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内容。根据课程内容的主从性质,安排两位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教师进行一前一后的授课,其中要注意内容衔接方式,以作业项目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运用双教师制的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生的审美、操作以及理论认知上进行全方位的把关,同时在学生的考核结果上能更加客观。5.立足本土特色,开展地域化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为增加学生的项目实践经验,毕业后能更好贴合地方的公司企业以及事业行政单位的工作内容,可围绕地方城市的社会文化特色,开设与之相关的艺术实践课程。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系依托贵州大数据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以及“一带一路”的国策和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立足本土,强调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专业特色。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多彩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等理论课程,以及民族品牌包装设计、少数民族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以及地方影视节目包装等与贵州省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在高年级的实践教学项目或毕业创作中,尽可能贴合本土,设计塑造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化内容,如省内旅游景点服务数字平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数字民俗展示、以及与省内有关的各种文化、风俗、教育、娱乐、美食类的短视频制作与包装等等。开展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有效将理论内容“落地”,而立足本土的项目能使学生的实践结果更“控地气”。从前期调研到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和了解本专业更为实际的社会行情,尤其能够锻炼传统艺术形态的数字转化能力,为内容与受众之间建立更好的交互体验。

结语

依据院校性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可弹性操作。除上述涉及的艺术课程比例、方向设置、教学方法、立足本土等内容外。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细节也可考虑在改革项目中,例如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数媒专业艺术类课程应尽量区别于其他艺术专业的教材。然而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材系统,这也是相关专业的科研、教育工作者们未来一大重要项目。而在师资方面,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性的交叉培训和进修,例如对艺术类教师进行技术操作方面的培训,而计算机类教师则学习美学和艺术设计方面的基础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才能促进教师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打破艺术和技术间的教学隔阂。最后,改变传统独立培养的教学方式,学校与其他单位、企业甚至国外院校或机构联合培养,让学生开拓眼界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能随时关注行业动向,学习国内外优秀的专业培养模式。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艺术课程教育改革应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过程。明确培养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制定与院系实际教学相符合的培养计划,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环境,力求培养能快速适应社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才是专业教育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军.以技能整合为目标强化艺术创意思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8(3).

[2]王玉奎.我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1.

[3]蒲卫国,李爱民,李冀,赵志明.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标准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7).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高校教育;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手段不再拘泥于传统方式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开始使用数字化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让艺术借助于科技表现出来,使艺术融于科技。这种以数字科技和现代媒体为基础,将人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汇在一起的艺术形式才得以盛行,这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宽口径的新学科,是一种动态艺术,包括了视觉与听觉的感受。其更多的应用于数字电影、数字电视、高校教育、网络媒体、产品展示、游戏动画、舞台设计等方面。在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较晚,但成长迅速,使得数字媒体逐渐成为了当下的主流媒体,而且为现代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高效、更便捷。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中,是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方式的一个重大改革。数字媒体艺术将数字电影、数字绘画、动画、数码影像应用于高校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字媒体艺术强化了美学设计,注重美化画面,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给学生带来了美得享受和美的教育,使得课堂变得轻松、更易懂、学生的积极性变高等,这足以显示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1数字媒体艺术在高校的现代化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数字电影、数字音频、动漫游戏、虚拟仿真等,这些表现形式即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媒体艺术会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带领到教师所设定的情境中,将课程内容通过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眼、耳、脑等器官,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创造出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使课程内容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审美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各项心理能力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1.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利用就会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板书整理知识脉络,这样的课堂缺乏了创新意识,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而在使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虚拟场景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利用到生活中和工作中去。数字媒体艺术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

1.3教学媒体数字化,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扩展的内容很少,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多为板书和讲解。然而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传统的授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游戏来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数字媒体会把常规的媒体数字化,电视、报纸、期刊等这些运用在教学中的传统媒体都会变成数字电视、数字报刊,这些数字媒体使得教学变得很便捷,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源获取方便,费用低廉。

1.4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交互交流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遵循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而应用了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板书与枯燥的讲解,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师生的教学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会变为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学习知识。教师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变为辅助者,引导者,学生遇到困难或是不懂的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愉悦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仅仅是通过上课发言来完成,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疑问。而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课堂则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方式。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数字媒体平台上与老师、同学进行学术交流。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的绘画技法很难用语言形容,而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数字绘画,就解决了课堂演示覆盖的全面性,和与学生互动的交互性。

1.5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表达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板书都是以文字为主、个别学科需要进行画图、或者图片进行展示,这就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数字媒体艺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就会使授课过程变得简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图片,可以利用数字短片的播放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到抽象的概念,也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巩固。

2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思考

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中大部分是以教学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画面是由文字、图像、色彩、符号等多种媒体元素构成,在课件的制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元素的美学特征,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强数字媒体课件的可观赏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下文将在三个方面阐述美学理论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应用。

2.1文字美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文字除了有表达意思的用途之外还要利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第一、要选择恰当的字体。文字有其独特的含义,比如黑体的醒目、稳重;宋体的端庄秀丽等,使用字体应根据授课内容来定,避免过于杂乱。第二、文字风格要统一。同一层次的标题、正文、备注,应用同一大小、同一字体、同一颜色的文字来表示。第三、文字的内容要简明。文字的使用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合理。

2.2色彩美

色彩的运用在数字媒体艺术上尤为重要,它和文字一样,也是一种语言,色彩可以强调重点,提示区别,增强注意力等,色彩是一种富有感情的语言,给人以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数字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色彩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选用。前景色和背景色要有明显的区别,但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对比强烈的画面会让人产生视觉疲惫。第二、颜色的使用要适度。颜色的使用上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颜色会使画面看起来杂乱无章,看不到重点。第三、颜色的色调要统一。整体颜色表达的含义要一致,背景色与文字之间、文字与图片之间的颜色要和谐统一。

2.3节奏美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变革

一数字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数字媒体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并走向繁盛的领域,数字媒体主要是以代码的形式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存储、运输、显示等过程,形成实物,最终形成大众眼中的以文字、图像、声音等作为信息载体的感觉媒体。数字媒体可根据用途的不同而一次分为逻辑媒体、实物媒体和感觉媒体,这三类在数字媒体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1]也可根据表现方式分为通过电子书传播、通过互联网传播和通过手机传播的媒体。同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传播信息的多样化、海量化、交互性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特征变化

(一)“互动性”成为艺术设计最突显的一个特征。在当今数字媒体盛行之下,由于数字媒体通过二进制模式将初始信息进行转换、输出,信息的传递更为简便和迅速,信息传递模式由以往的从设计者到制造者也有所改变,单向传播已经无法满足沟通的需求,如今更多的人都逐渐转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以互联网为中间的信息暂存载体,信息传播途径从人—人转变成了人—机—人,且由于互联网的暂存作用,信息传播由单向转变成了更为全面和便捷的双向传播。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双向使得艺术设计过程中更为快速透彻地解决问题,制造者在设计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成了主动参与者。(二)数字媒体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以往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大多数是通过纸笔作图而展现出来的。在表现形式上局限在了二维平面上,较绘画不同,艺术设计无法通过二维图纸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且无法预知方案的可行性,而且通过手绘的设计方案无法迅速地解决改动问题,繁琐的图纸在面临修改时进度相当缓慢。数字媒体扩大了视觉传达的范围,在时空领域上完全扩宽了艺术设计的发展空间。[2]三维、四维绘图的发展为艺术设计开辟了新的天地。艺术设计通过增强立体感而增强了其灵动性,并能在多个角度审视设计方案确定其可行性。(三)艺术设计手段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艺术设计思维。艺术也是一门技术,需要有娴熟的绘画功底、操作能力等。在传统媒体时期,艺术的发展全靠手工绘图、制作,且每项程序都对操作者有着很高的技术和设备的精准工作,繁琐的修改和技术的限制一度遏制了设计者创作思维的迸发。而在当今的数字媒体时代,通过各种电脑软件作图,虚拟合成、精确的数字计算等,艺术设计有了更为强大的设施支持。设计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依靠强大的电脑程序,将想象付诸于实践,将所想通过电脑三维立体构图展现出现,再通过数字技术判断其设计的可行性,数字媒体的发展为设计者带来了福音,为其拓展强大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

三当代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数字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尚不明确。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整改时不能正确做好权衡轻重,而是一味的跟风,将数字媒体技术强加于艺术课程之上,且没有专业的老师和教学目标为同学进行课程指导,教学课程的设计处于茫然阶段。既为艺术设计专业,学校的重点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论数字媒体在现代的发展如何,没有良好的艺术感,练好了技术也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是必须要遵循以艺术为主体,培养具有强烈艺术感的人才为本质目标,将数字媒体技术作为发展艺术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加以重点培养,旨在培养出具有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共存的高质量人才,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二)课程设置的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简单。如今高校普遍开始尝试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旨在培养能与时代接轨的人才。因此各校均开始实施教学改革,重新增添课程。但由于缺乏经验且无借鉴对象,课程设置常常陷于缺乏科学性的境地。将课程设置地太过复杂且繁重,学生学业压力沉重导致因此失彼的情况,而若将课程设置得太过简单,往往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徒增课程压力。教学方式以板书和多媒体课件为主,进行数字媒体教学时往往会显枯燥无味,数字媒体强调了使用计算机的灵活性,而不加以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电脑教学的需求,教学方式需要更为有实践意义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三)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许多民办高校的艺术专业的教师学历和资历均不够,有的仅仅是本科毕业或者高职学校毕业。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发展的空间已经大大受限。在数字媒体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新兴的事物的熟练程度不高,而懂数字媒体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方面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且需求量较高的师资团队是能在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都能有着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教师,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成熟的时间差导致了现在的教师队伍无法壮大起来,使得数字媒体无法真正与艺术设计结合互补,艺术专业的学生无法通过课程获取到更多现代潮流发展的技术学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学生以后的深造和发展。

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性构建的现实路径

(一)依托社会产业,发挥院校特色,明确培养目标。数字媒体的教学需要更为先进的教学设施,且需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对学校来说,短时间的教学改革在经费上是难以实现的。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相结合是时展所需,但如今仍未有好的民办高校改革模式,因此,学校对硬件设施的投资是不可预见性的,会增加空投资的可能性。学校的设施翻新速度低于许多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利用高校在社会的影响力,令社会产业考虑参与高校新型人才的培育工作当中。除去资金支持,相关技术人才更能提供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技术支持。一方面,吸收企业的教学投资,获得可能性的经费支持,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许多高科技产业人才可以为学校提供技术指导,为教师提供数字媒体相关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而对于建筑等行业,接触艺术设计也更有利于其在更为全面的行业发展。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是较经济和效率可观的方式[3]。(二)根据实际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完善教学课程,学校和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相关人才培养信息,如学习其他高校较为成功的课程设置,降低改革的盲目性。也可像相关行业机构了解相关人才的培养需求,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合理的课程,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还可通过小范围的实验教学,对比最终的学习成果,调研得到不同方案的可行度。这些方式都能一定程度的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摒弃传统的板书教学,创造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革教学方法需要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分析研究各类方案的可行性,对教师的要求相当严格。(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老师的计算机水平。对于教师的培训可以选择专业计算机制图或熟练使用虚拟数字语言的技术人士,全面提高教师对数字媒体的认知。给予教师足够空余的时间根据其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目标。重新设置的课程教学需要有足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保留原有的艺术设计基础上,添加新的数字媒体学习课程。[4]支持教师继续进修硕士、博士等学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水平,学会从研究的角度看待学习,提高教学,鼓励年轻教师加强对计算机的学习。

五总结

将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在教学上做到有机结合没有良好的借鉴方案,许多技术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不够令改革更为困难。即便无法构建出好的方案,也不能盲目顺大流、速革新。找到目前教学改革上存在的可预计能性的困难和问题,并找到科学的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改变目前难进退的现状。学校应该大力支持院系之间的沟通联系和改革,高校与高校之间也需相互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共同进步,最终研究出更透彻的教学改革方向,为当代学生的未来求职之路或深造之路都能打上圆满的句号。

作者:王越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颜菲.数字时代下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2):22-23.

[2]杨岱.提高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4

关键词:创意思维;数字媒体艺术;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作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从事数字媒体文艺艺术类工作的人才,而从事此类工作,往往又需要一定的创意思维,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重视和培养。而目前中国的众多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等非艺术类高校,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创意思维方面的培养力度不足,从而造成学生专业水平和能力薄弱,以及综合竞争力不强等不良现象。各高校应整合、开发可利用的相关资源和经验,以培养学生创意思维为目的,设计具有较强实践性、科学性的实验课程,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进步。

1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现状

在国外,早在20世纪末,一些国家的高校就开始了关于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在国内,由于历史等众多原因,许多高校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引起重视,由此导致实验课程存在课程内容不合理、教学评价不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等诸多问题。而数字媒体专业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而更不利于专业的发展。本文就“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现存问题”展开调查[1],对国内上百所高校进行了相关了解和统计,结果显示,众多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高校数/调查总数中的数据调查显示,实验课程内容不合理占54.78%,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不完善占49.52%,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占82.16%,实验课程培养目标不突出占60.33%,而“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的问题最为严重。1.1实验课程内容不合理。合理的课程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课程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是,纵观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课程现状,不少都存在着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影视、交互设计、三维制作的创作能力,因此在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与此紧密相联,并且需要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但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是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内容不相符;另一方面是实验课程内容比理论课程内容更超前,学生都无法吸收消化知识。并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从事数字媒体行业的人才,需要足够的创意思维才能够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许多高校的实验课程并未涉及这些,实验课程缺少对学生扩散性思维的训练及培养,从而导致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2],为其今后的就业或创业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1.2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不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结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课程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而作为实验课程,其教学评价应对学生平时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都进行考量;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应该着重突出对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考察,使实验课程的教学评价更趋于科学、合理,促进实验课程质量的提升。然而,从目前众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来看,还有许多高校存在着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采用相同的教学评价方式的问题,以学期末的考核成绩为主,对于学生平时的实践过程、创意思维等都没有或者较少进行考量,这样不科学的实验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不仅不利于课程质量的提升,而且在较大程度上误导了教师和学生,使其产生“实验、实践不重要”的错误观点,非常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3教学设施设备不充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对学生进行新媒体视频(如3D、VR)等策划、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交互设计、界面设计、摄影摄像、声音录制、画面剪辑制作等众多方面的培养[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用到摄像机、计算机等设备仪器,而这些设备价格一般都较为昂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其相关的设施设备更新日新月异,学校若想采购大量先进的相关设备,需付出较多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投入往往超过了大多数高校的承受范围。因此,目前许多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都存在着教学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此专业的实验课程无法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最新的操作技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就得不到保证,学习、实践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会大幅减退,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提升,给其今后的就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4实验课程培养目标不突出。为了满足市场用人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以培养具有高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较强、具有创意思维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4],并使用相适宜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围绕此目标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然而,众多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目前的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并且这些操作技能大部分相较于现有的行业水平较为落后,而对于学生的独立实践、创新创意等方面的培养较少,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操作能力不足、创新创意思维较差,造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难而相关岗位又大量缺乏人才的现状。

2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意思维实验课程教学的意义

2.1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本身就是以培养新媒体制作、影视制作、三维模型设计、交互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人才为目标,并且也在创意思维方面有相关的培养要求,因此开展创意思维相关主题的实验课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在实验课程中加强学生创意思维的相关培养,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专业素养,从而培养更优质的专业人才。2.2社会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定位是为相关新型行业领域输送人才,而目前的相关领域又大量缺乏高质量的人才,这就需要各高校提升教学质量,重视专业实验课程,着重培养具有创意思维的专业人才。具有创意思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才是符合相关行业领域需求的,才能够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艺文化事业的进步,并且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意思维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3.1完善相关体系制度。深究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出现上述教学评价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充足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对此不重视,也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保障体系,所以才会频繁出现此类问题。因此,各高校应首先建立完善的相关体系,为具有创意思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教学实施制度,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相关教师开展专业的集中培训,使其具有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意识,并且给其提供一些相关的培养办法和手段措施,使其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有具体的措施可使用,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在引起其重视的同时也提高其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管理体系,不仅要让教师去落实,还要监察和考核其工作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关的考核机制,使相关教师在制度的要求下有效地开展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另外,还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实践、创意表现等加以重视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最终期末考核成绩的占比,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从而保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的有效进行。3.2提高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除了相关的体系制度外,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有效开展的又一有力保证,只有相关教师对此重视,提升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教师除了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外,也要有一定的实验课程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及熟练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业务能力;其次,在相关教师入职后或开始讲授相关课程前,需对相关教师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实验课程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意识,提高其创意思维的教学培养能力;带领相关教师对优秀的案例进行学习、模仿,并且进行思考和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调整或创新设计;培训期间也要有严格的制度考核,让相关教师有一定的压力感,从而对此加以重视,并且在考核制度的要求下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能力,促进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升。3.3加强虚拟内容创意设计的训练。针对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现状,可以看到现有的虚拟内容看似多种多样,实际上差别不大,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验课上,需要加强其虚拟内容创意设计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生基本掌握数字绘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后,则可对其进行二维、三维或交互的画面独立创意设计方面的训练,使其在此过程中不断熟练,进而使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二维、三维、交互画面独立创作。再对虚拟的连环画面及情节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其创意思维和能力。3.4加强创意竞赛与项目制的实践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应多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课程设计与专业性竞赛相结合,师生以“导师项目制”来完成实践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该课程教学设计最终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类竞赛作品,首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并从设计的角度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其次,通过教学竞赛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竞赛作品中直接检阅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创意思维方法的运用、教学成果的直接展现,并可以从作品中挑选优秀作品开办专业结课展览。另外,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该课程教学设计开展“导师项目制”,带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等,项目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学习主题,主要是充分调动积极性,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人生计划等有所帮助。不管是专业竞赛模式的教学设计还是“导师项目制”的实验教学设计,最终都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为目标,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与路径,实现创意设计思维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提高其设计创新能力与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对实验课程现存的不足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开发,需从课程顶层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验设备等多个环节共同努力实验和探索,努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中国文化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威,鲍颖.基于创意设计思维培养的SPOC教学模式研究——以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翻转课堂为例[J].美术大观,2016(8):162-163.

[2]蒲卫国,李爱民,李冀,等.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标准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4(7):46-48.

[3]冷荣亮.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示范式互动教学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界面艺术设计》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8,157(3):134-136,139.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5

在艺术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可使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立体式的教学,使抽象的艺术形象化,使复杂的概念简单化,使模糊的世界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传播知识的新潜能。当人们的思想意识受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影响,每个人面对的不再是小我,而是整个广阔的世界,这种方式使得我们具备更多的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都在不断地扩大,从某个层面上讲,多媒体艺术教学为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会带来极大的好处,这是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当前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作用于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界关注研究的问题,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育知识储备丰富,通过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能够获取最大信息量的知识,迅速并熟练地掌握艺术理论与艺术技巧的学习。艺术教育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必将把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推进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提高音乐教育各领域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同样我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改革也要以探索和发展多媒体艺术教学运用为方向,找出适合于当代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路径,更好地生存发展于21世纪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中,这也是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多媒体教学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创新价值

1.挣脱了教学空间的限制。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将会融合在一起,除了正规的高等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外,还有其他教育方式的并存,如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电视教学讲座,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就是远程网络教育现在也成为了现实,还有各种VCD、DVD光盘教学资料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录制的示范教学碟片在全国公开发行,应有尽有,虽然这些光盘不能替代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但也能为大家提供欣赏和教学上的辅助,而不像过去仅仅只能局限于音乐殿堂中的佼佼者才能听到的东西,现在的音像资料内容分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摇滚的,不同风格的光盘到处都可以获取,就连上网也能随意收索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信息,因此,整个社会成为了无界线的学校。

2.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突破。现代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音乐教学,现代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开放式多样化的手段,教育主体是“以人为本”,考虑的是人是否感兴趣、是否学习得快乐的问题,从受教育者的角度上讲,强调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个性潜能的发掘,并且保持良好的学习中的新鲜感和学习后的满足感,现代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采用的是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

3.引发了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引入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音乐艺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变革。21世纪这个时代知识急遽膨胀,世界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传递到地球的每个角落,面对如此之大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想做一个百科全书的人物是不现实的,以传播和填充知识逐步见长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更何况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现代化音乐艺术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具有和谐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具有多彩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艺术人才,培养他们具有饱满的创造热情、高度的自信和坚韧的毅力以及足够的耐心,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反应力、综合的协调能力,诸多方面体现的与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是不同的。多媒体艺术教学的引入,对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带来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就是在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理念下,怎样上好一堂课,成为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对于教师而言,要有全面的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万变的时展需要。

三、多媒体教学对传统音乐教育的进步价值

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中,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教师成了学生和教学过程中最有影响力和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教师可通过设计艺术活动来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运用教材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和音乐艺术修养,从而达到适应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音乐生存在数字化时代,转型为数字化时代下的现代化多媒体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其实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在强调结合好传统音乐的同时,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给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对于教师而言,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艺术教育结合传统音乐文化适应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挑战。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只有建构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多媒体艺术教学模式、先进技术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今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理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学习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为学习者创设了立体化的数字环境,充分地让学生能够互动式积极地学习、探索、交流、创造成为了学习的新途径。但这首先是建立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尊重、保护和集成的基础之上的,这对于深化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在知识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越是需要发展和创造自己的文化,就越是要在充分地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去探索挖掘自身文化,因为民族差异和民族文化,才是个性创造力和社会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对于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结合多媒体艺术教学,建构先进教学的模式下,尊重的是传统文化本身的传承,多媒体艺术教学注重结合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同时,为学生创设的是现代化艺术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方式下,个性化思维的发展、探索性的实践、互动式的交流、综合性的学习为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综合性复合人才,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包含传统音乐、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信息技术各个层面相关知识,这样传统音乐教育本身所表达的寓意就是塑造具有文化艺术素养的人才,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所具备的广博的艺术文化素养就能给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所要塑造的艺术人才深刻的启发。

四、多媒体教学在传统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传统音乐特点,实现对传统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高校传统音乐理论课程分为专业技术的理论课程与音乐文化基础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应从这方面的内容入手,在音乐文化基础理论教学方面,要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风俗以及思想内涵。音乐文化是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没有文化的底蕴,也就谈不上音乐作品在思想上和理解力上的深刻,多媒体艺术教学课件内容在结合音乐作品欣赏的同时,要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渗入。在教学效果中,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把视听环境与音乐作品和音乐文化相结合,创建动感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享受获取的知识,不知不觉地通过音乐文化的穿梭达到欣赏美、鉴赏美、理论美的效果。当情感不自觉地融入到音乐中时,教学却实现了整体审美活动的过程,在专业技术基础理论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的理论作为基础,以书面的表达为方式,脑海中无法实现音乐创作过程的效果,多媒体艺术教学在听觉效果的创作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输入创作的音乐效果,从视听上解决了无法想象出的旋律。传统音乐教学在音乐文化作为基础的条件下,创作音乐作品也有了生命的内涵。通过改善和创新传统音乐教学理论课程的效果,实现了打好基础的第一步。

2.立足传统音乐发展,促进多媒体教学价值的充分体现。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绝不只是停留在让大学生了解传统音乐这个层面上,而是远远超过在理解传统音乐教育的内涵文化中。传统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生存延续所形成的传承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音乐会反映各个时代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语言等社会现象。国家的政治经济繁荣。音乐作品现象也会彰显繁荣昌盛,时代性的音乐作品可激发起人们的意志,积极向上,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对于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传统音乐教育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了解它所渗透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感受它的深远、它的情怀,甚至是不朽的艺术魅力。因此,强化和提高本土传统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是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引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立足点之一。

3.夯实音乐教育基础,建立完善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体系。现代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定是建立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下去学习传统音乐与文化,过多地去借鉴西方的音乐思维方式来学习本土音乐,只会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丢掉它的民族性,在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时,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把握好民族观的特点,内容上,结合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在现代多媒体艺术教学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传承,形式上,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在现代化多媒体艺术教学仲创设的环境、互动的交流、个性的发展、思维的开拓更好地帮助传统音乐在数字化时代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较小系统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中的运用是传统音乐教育一个“质”的改变。

4.注重教学实践结合,切实提升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效果。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中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习传统音乐与文化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会得到个性的发展。实践方式上其实是多样化的,比如舞台实践、社会实践、田野调查、访问交流等都属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他能帮助学生创新自我、超越自我。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拓展和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践对于整个人生观的构建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五、提升多媒体应用水平的具体对策

1.实现创新素质培养。现在的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知识呈现多样性,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多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然,对于教师的能力也是一种挑战,教学方式的开放化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同时也给教师自己无限的空间与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新的教学课程中要有一个质和量的提高;

2.提升专业修养水平。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作为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功底必须过硬,同时,还要拥有广博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储备,才不至于陷入艺术学习的误区,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修炼,不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培养和加强数字化信息意识,要让教师充分认识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在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的意义,树立起科学和先进的思想教育观念,从而来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改革实践,要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来激发教师学会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改革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切实的措施使教师学会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手段提高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3.实现教学技术融合。教师要利用传统音乐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和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技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问题,而在数字化的多媒体艺术教学环境中,教学方式呈综合化的特征,这需要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强调集体合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专业教师、专业理论教师、数字化技术运用教师之间的配合,要求教师能做到密切联系、团结合作、协调一致,使课程形成综合化的发展,这是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所不可比拟的,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师应该学会和掌握这一先进的多媒体艺术教学技术,为教育而服务,目前高校传统音乐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多媒体艺术教学还比较落后,我们必须合理地结合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况,革除传统音乐教学中陈旧的教育观念,改进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校传统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革新。

六、总结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6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环境设计;教学改革

在环境设计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这种教学方法,其有利于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设计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全国每个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大部分学生运用高效的方法熟练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技巧,全面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符合专业工作要求,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新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新数字媒体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语言进行记录、处理、传播、获取和存储,具有互动性、高科技性、多样性等特点。新数字媒体技术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平台,计算机软件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工具,可以为很多艺术形式找到相应的创作软件。因此,新数字媒体技术使诸多形式的艺术都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并通过互联网传播。新数字媒体技术打破了原有艺术门类的界限,促成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和融合。

2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课程设置不健全

从当前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方面来看,经常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许多高校教师觉得环境设计专业包含在艺术教育范围中,该课程主要为学生讲解艺术理论知识,但是这样会使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大大下降[1]。然而在具体环境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环境设计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不能使环境设计人才满足市场要求。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新数字媒体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在设置课程过程中,只能借鉴参考教材的实验项目,缺乏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充分考量,致使环境设计专业没有实现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实践教学是课程的最后补充环节,若缺少完善的体系,就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虽然高校普遍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与课堂传授,但是综合考虑资金、安全等方面,目前许多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仍存在硬件设施与教学体系不匹配的问题。如,独立的课程建设和学生教学实验后期的实践环节存在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仅仅用计算机来表现环境设计的效果图。此外,毕业设计与实习也存在断层的问题,实践项目教学在高校未得到高度重视,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要保证环境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独立的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室或实验室,并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设计课程专业的优势和独特性。

2.3教学资源未得到最大化使用

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来看,硬件资源、师资力量、软件资源等都属于教学资源。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未广泛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资源未得到最大化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使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大大降低。例如,高校还未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结构,导致专业教师在分配过程中存在争议,实践课程教学水平相差较大,对学生学习环境设计知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高校只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教学内容单一,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3新数字媒体技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行为需要具有清楚的设计目的,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设计人员,才可以设计出完善的作品。数字媒体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辅助工具,利用软件可以呈现出设计目的,这是一种不仅可以直观表达主题,而且还可以美化设计主题的一种技术活动。通过将数字媒体技术和环境艺术设计进行有机整合,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还能在设计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对设计风格进行全面观察与评估,进而对比实际设计效果,挑选最恰当的设计方案。将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时,主要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以及显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3],可以保证设计对象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4新数字媒体技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4.1设计健全的实践教学方案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不健全这一问题,要求高校加强对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的重视,设计健全的实践教学方案,有机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校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差异制定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方案,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就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言,他们不能深入了解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实验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高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高校还需要实现课程设计的多元化特征,依据环境设计方面对人才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挑选课程内容,从而在本质上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综合性课程中的设计课题中,高校教师要将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内容,结合学生的特征与能力划分学习小组,为各个小组设计不同的设计课题,让学生认识环境设计工作,从而为学生今后加入工作打下基础。

4.2注重实践教学系统性环节

4.2.1设立校内实习工作室1)材料工艺室。材料工艺室主要陈列环境设计专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如饰面材料、板材、木材、石材等。与此同时,还包括组建好的部分隐蔽工程局部结构,例如,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艺等。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根据专业和课程系统性地对材料属性进行充分了解,同时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流程。2)微机室。学生练习手绘施工图与效果图之后,可以在微机室学习电脑效果图的制作技能,学习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从实践教学环节,由理论学习到电脑制作,进行有效的系统性训练和验证,进而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设计专业的工作模式。3)模型制作室。模型制作课程要求学生对不同材料特点进行熟练掌握,根据实践教学的系统规划设计,让学生能够对设计图纸合理的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合,呈现出三维物化的实际情况。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不同材料加工机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为日后工作过程中制作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4.2.2有机整合毕业设计与实习近几年,环境设计专业有机整合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尽管环境设计专业拥有课外实习基地,但是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实习。学生在学习基地主要对设计者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培育学生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强化学生竞争意识[4],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因此,对于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而言,环境设计专业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及要设计的作品。经过长达6个月的工作,学生可以边实习、边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4.3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对于环境设计教学应用新数字媒体技术过程中还存在资源使用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使用新型教学工具与教学资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使环境设计创新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整合教学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高校需要将硬件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二是,高校需要将教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新数字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应用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在进行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前,高校需要搜集大量有关教师的信息,从而可以使高校教师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分配[5]。此外,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大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为学生推荐有关的学习网站与设计软件,保证学生能够动态了解环境设计方面的新概念与技术,从而为学生创新环境设计观念提供帮助。

5结论

将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既可以培养与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这种将以往的理论教学法改变为实干性为主的经验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完善教学模式,而且还可以结合专业性质与具体状况丰富课堂管理内容,完善教学元素,提升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玲.高职环境艺术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50):192-193.

[2]胡议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1):90.

[3]姚敏娟.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07):169.

[4]荣明芹.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艺术教育,2019(03):152-153.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7

(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清,不能适应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很多领域伴随新兴技术的发展涌现出来,而且类型庞杂,门类众多,高校一时对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发展缺乏深入了解,对培养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才能胜任产业的需求心中没底,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往往模糊不清。很多高校使用“复合型人才”、“高级专门人才”、“高级应用人才”、“高级技术型人才”这样模糊的人才培养定位。据对58本科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有43所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使用了“复合型人才”、“高级专门人才”、“高级应用人才”、“高级技术型人才”这样的模糊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清的比例高达74%。这样模糊不清的定位很难和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需求保持一致,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在动漫、游戏动画、影视、数字艺术四大数字媒体技术领域中胜任研发、创作、维护、营销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专业技能规格偏低,滞后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

由于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清,造成了专业技能规格偏低。很多高校认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过是计算机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简单交叉,只有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就达到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如有的大学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规格就规定为: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够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等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只是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需求。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已经在动漫、游戏动画、影视制作、数字艺术等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诞生了智能手机动漫、儿童动漫、多媒体网络游戏、卡通动画出版、特效电影、手机微电影、三维数字视觉展示、建筑可视化、数字媒体宣传展示等一系列新技术。而很多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规格都没有提出掌握这些新技术所需的技能要求,滞后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无法提供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更新

由于专业技能规格偏低,很多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所涉学科宽泛而无特色。很多高校的专业技能规格只是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技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把计算机学科的课程和艺术学科的课程交叉起来,就构成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加之很多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都是在原来的计算机学科、艺术学科、电子信息学科、影视制作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就是几个学科课程的拼凑,这样造成很多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设置看起来与计算机专业、游戏动画专业、影视摄影专业、网络工程专业都非常相似。根据对58所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统计,除通识类及大类课程外,专业模块和计算机专业重复的课程最高的有27门,最低的有13门;专业模块和游戏动画专业重复的课程最高的有23门,最低的有11门;专业模块和影视摄影专业重复的课程最高的有25门,最低的有14门;而专业模块和上述三个专业都不重复的课程最高的只有10门,最低的低到只有可怜的3门。可见,课程体系涉及的学科过于宽泛,但真正属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的课程非常少。当前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计算机学科、游戏动画学科范畴,很多的新知识体系如智能手机动漫开发、多人在线互动多媒体网络游戏等新知识,都是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更新,而学生掌握这些新知识都需要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开设特色鲜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知识课程。

(四)问题的根源

仔细剖析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正是由于大部分高校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发展缺乏深入了解,对培养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产业发展的需求心中没底,才造成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模糊不清;而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模糊不清又造成了专业技能规格偏低,偏低的专业技能规格又造成课程体系设置的不科学,使其落后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更新;最终的结果是培养不出让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满意的毕业生。归根结底,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上述问题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需求,因此,进行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相关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制定适应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

当前,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并逐渐形成了动漫、游戏动画、影视制作、数字艺术等四大支柱领域。据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从事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从业实体有近6万家,如各类网络游戏公司、动漫制作公司、广播电影电视制作及播出机构、广告公司、外观及平面设计公司等,从业人员近180万人,年产值达1万亿元。四大支柱领域中,动漫领域的发展热点是智能手机动漫、儿童动漫、动漫产业园。在游戏动画领域中,近几年的发展热点是多媒体网络游戏、卡通动画制作出版、儿童动画主题公园。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发展热点是特效电影、手机微电影、视频网站。在数字艺术领域中,近年来尤其以从事三维数字视觉展示、建筑可视化、数字媒体宣传展示方面的公司效益最好。上述数字媒体技术四大领域发展诞生的这些热点都急需大量了解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新知识、精通数字媒体前沿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所以这些人才待遇优厚,发展前景光明。因此,作为开设或即将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定位时,应该切实提出适应这一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如淮南师范学院在正在修订的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拟制定适应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中就明确提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了解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最新发展,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前沿知识、开发技能和应用方法,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动漫、游戏动画、影视制作、数字艺术等领域从事研发、创作、维护、营销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创建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最新技术发展同步的专业技能规格

当前,动漫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是基于智能手机的动漫开发、儿童原创童动漫题材开发、动漫产业园建设的技术问题,相应的专业技能规格包括掌握基于Android、Java/J2me的智能手机开发技术,熟练运用最新计算机及媒体创作工具进行原创儿童动漫的创作,能够解决动漫产业园建设遇到的技术难题的专业能力要求;游戏动画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是基于互联网的多人互动多媒体游戏、系列卡通动画制作出版、儿童动画主题公园建设,相应的专业技能规格包括掌握游戏客户端软件开发及3D多媒体网络互动游戏开发技术,熟练运用最新计算机及媒体创作工具进行卡通系列动画制作出版,能够解决儿童动画主题公园建设遇到的技术难题的专业能力要求;影视制作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是特效电影技术、手机微电影技术、精准竞速视频网站建设技术。为迎接这些新技术的挑战,我们提出掌握特效电影创作技术,熟练运用最新计算机及媒体技术进行手机微电影的创作,能够建设挖掘视频用户趣味和个性的视频网站的专业能力要求。数字艺术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是三维数字视觉展示技术、建筑可视化技术、数字媒体宣传技术,为跟得上这些新技术发展的步伐,我们提出掌握三维数字视觉展示技术,熟练运用最新计算机及媒体技术进行建筑可视化的创作,具有数字媒体宣传的创意能力的专业能力要求。上述四个领域的专业能力要求共同构成了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最新技术发展同步的专业技能规格。

(三)建立新知识特色课程为主导的科学课程体系

新知识特色课程是指为传授近几年在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各个领域的发展中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专门开设的特色课程。动漫领域的飞速发展今非昔比,手机平台的动漫、原创儿童系列动漫、身临其境般感觉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动漫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动漫产品,但传统的动漫专业方向课程如素描、速写、色彩、动漫技法、角色造型设计等只能传授动漫产业的基础知识,无法传授智能手机动漫开发、原创儿童系列动漫开发、沉浸式虚拟现实等新知识。游戏动画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已突破传统的游戏动画范畴,3D多媒体网络互动游戏、卡通系列动画制作出版及儿童动画主题公园题材建设是当前游戏动画领域发展的热点,但通用的游戏动画专业方向课程如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二维动画、计算机游戏设计、游戏设计与开发只能传授游戏动画领域的基础知识,却不涉及游戏人物COSPLAY表演、游戏客户端软件开发、基于虚拟成就的可持续性多人在线游戏等3D多媒体网络互动游戏开发技术、卡通系列动画制作出版技术,也没有传播各类儿童动画主题公园题材建设所需的专业知识。影视制作领域为适应特效电影、手机微电影等新应用,迫切需要精通最终视觉效果与电影无缝结合、视讯合成、进阶编码、转场特效、真实感渲染等电影特效技术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影视制作专业方向课程中都是传统的方向课程,如中外影视动画史、电视照明技术、摄录像技术、媒体写作等,这些课程无法传授这些新知识。而对于数字艺术领域相关的三维数字视觉展示、建筑可视化、数字媒体宣传展示、N-city等领域新知识的传授,很多高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甚至还没有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因此,在必须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里加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新知识的传授,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新知识特色课程的比重。如淮南师范学院在正在修订的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拟增加《Android智能手机动漫开发》、《原创儿童动漫开发》、《沉浸式虚拟现实开发技术》、《儿童动漫课程设计》共四门新知识特色课程,删除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为传授当前游戏动画领域发展热点的新知识,拟增加《APP应用程序开发》、《3D动画脚本与渲染》、《动画造型设计》、《COSPLAY客户端软件开发》、《多人在线游戏开发》、《儿童数字主题乐园建设》共6门新知识特色课程,删除《游戏原理》、《动画技术及原理》等理论性过强的课程;为培养毕业生的最终视觉效果与电影无缝结合、视讯合成、进阶编码、转场特效、真实感渲染等电影特效开发技能,拟增加《MAYA原理与开发》、《NUKE数码合成软件应用》、《AfterEffects视频处理软件开发》、《Premiere高级应用》、《Illustrator高级开发》等5门实践性课程;为传授数字艺术领域涌现出的新知识,不但增加《建筑可视化开发》、《室内表现效果图制作》、《超媒体设计》等新知识特色课程,删除《艺术赏析》、《数字电子技术》等陈旧过时、理论性过强的课程,还拟从数字艺术公司聘请专业人员开展讲座、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

三、展望及总结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8

一、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契机

(一)促进传统教育的变革。数字化艺术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形式,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生成,以视频、音频、文字、图形、图片等融合一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在以往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在美术知识授课中,大都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而美术知识、技能在以口述形式讲解较为抽象,使学生不明晰其中内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而在数字化时代下,对于一些美术知识、美术技巧,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技能与概念知识,增强学生绘画技能,进而为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契机。(二)丰富教育资源。在以往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将知识授课立足于书本,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美术学习存在局限性。例如:在美术欣赏中,如果学生不能够理解美术作品的年代、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作者经历,只欣赏美术作品,学生不容易理解作品中的内涵,也就失去美术欣赏的重要性。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生成,为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美术讲解中,教师借助微课、课件,为学生呈现美术相关知识,不仅丰富教育教学形式,还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学质量。

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数字化艺术观念,有效的运用现代化技术为学生授课,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丰富美术教育形式与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数字化艺术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主体性、差异性,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发展需要,结合美术知识为学生授课,增强学生参与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应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进而提升高校美术教育水平。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的理解,教师为学生部分美术文化知识,或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融入到美术作品意境中,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之后教师引领学生绘画作品,将自身感悟绘画出来,增强美术作品的二次创作。(二)开展美术探究性活动。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美术绘画技能,还应该丰富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将所学更好的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在以往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注重绘画技巧教授,忽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导致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能力差。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学生开展美术探究性活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首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结合美术理论知识,为学生制作课件,将课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课件知识。学生通过观看图文并茂的课件,掌握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相对应的知识,拓展自身知识面,便于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短暂教学课件,吸引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预习困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之后开展讨论活动,提出讨论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形式,引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阐述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美术感染能力,进而实现高校美术数字化教育模式。(三)重视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重视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为学生开展鉴赏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涵养。美术学习的目标并不是技能的比拼,是在美术欣赏中,自身心灵与作者心灵形成共鸣,升华自己,之后以自身的想法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为学生开展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借鉴大师级的作品,不仅增强学生绘画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艺术情操,进而为学生绘画生涯奠定基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搜索相关的美术作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让牺牲欣赏,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此外,引领学生自主登录互联网平台,找寻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增强高校美术教学质量,实现高校数字化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

综上所述,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高校传统美术教育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变革与补偿,有助于增强高校美术教育质量。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效的运用数学化技术、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授课,丰富美术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为学生营造适合的美术教育氛围,陶冶学生情操,进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靖怡.数字化时代的高校美术教育探微[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154.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9

关键词:茶文化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创新思考;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数字媒体等新媒体兴起,促使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媒体时代,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高校搞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工作。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有待进一步进行人才培养创新。为此,下面从茶文化时代入手,对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创新思考与实践进行了简要分析。

1茶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公共艺术,它具备包容性与开放性,涵盖了诸多文化精髓。从唐宋到明清,茶文化吸收融汇各家文化之所长,并体现在茶道、茶礼、茶艺等,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我国悠久、灿烂的文明。进入现代社会后,茶文化内涵日益丰富,逐步走上了现代化产业发展道路,无论是产业模式还是产品种类、品质等都有了很大程度提升。而且,现代人十分注重健康、养生,越来越多的喜欢喝茶品茗这一种修身养性、凝神静气的生活方式,推动了茶文化产业发展,茶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电商网站数量与日俱增,传统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互联网经济与电商平台运营需求,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数字媒体是一种以数字形式进行记录、处理及传播等过程中的信息载体,主要表现内容有数字化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由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数字科技逐渐向艺术设计行业蔓延,各大高校为适应社会、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在茶文化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要加大教育改革与创新力度,改善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优化教育效果,为茶文化产业发展与产品信息宣传传播等提供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

2茶文化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2.1教学体系不完善.开展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相关的优秀人才,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虽然有新闻、计算机工程、美术等学科方面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与能力,对茶文化产业发展与电商经营的了解不多,并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2.2基础理论不足.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过程中,高校比较注重软件等硬件条件建设,基础理论等软实力建设经常被忽略,造成具体的教育活动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数字技术、动画、美术设计等内容无法有效的联结起来,使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加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理论建设,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规律等,以便了解未来的数字媒体发展方向。

2.3课程设置不合理.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具有兼容性、边缘性等特征,既有文科内容也有理科、技术内容,是一种覆盖从艺术创造到艺术技术全过程的学科体系。从中不难看出,课程内容建设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内容都不能忽略。但是由于院校注重技术教学,只强调数字媒体图像技术等课程建设,相对忽略学生文化素质与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特别是很少涉及茶文化等产业发展概况等内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3茶文化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创新思考与实践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奠定教育创新基础.在茶文化时代下,为满足茶叶产业发展及相关产业优化升级需要,高校针对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交叉、复合等特征,建立复合型的专业师资队伍,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既懂得专业理论、技术及工作实践,也了解茶文化,做好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育工作。第一,学校不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培育专业教师的岗位能力,加强他们对数字媒体、茶文化产业发展的了解;第二,高新聘请优秀教师及师范毕业生等到校任职,扩大教师队伍;第三,与茶产业内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诚聘领域内的优秀工作者参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工作,加强校内教学与岗位实践之间的对接,培育优秀的专业人才。

3.2加强学科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十分注重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实践操作能力培育,要求学生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和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等知识。为此,高校要针对当前的茶产业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趋势等,加强与其他同类院校、社会行业、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走交叉、整合之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专业课程,兼顾理论与技术教育两方面,培育学生的文化与技术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型实践人才。院系领导加大与其他院系的沟通,打破不同院系之间的界线,实现跨学科协作,以便构建复合型课程。

3.3大力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媒体人才.在人才培养上,从市场需要、专业特征入手,结合当前的茶文化时代和数字媒体行业发展趋势等,建立产学结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创新性的数字媒体人才。首先,学校在保留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融入一些创新性元素,促使教学向独创性、风格化转换,构建创新教育氛围。其次,学校通过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构建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与市场有效对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如,院系领导或教师带领学生到茶企参观、顶岗实习等,让学生了解生产设计知识与过程,借助短暂的实习机会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活动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4创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创新.在茶文化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要想实现创新,首要任务是要创新教育理念,教师应具备前瞻性思维,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有意识的把技术、技能训练与日常授课结合起来,适应于当前及未来行业领域的人才需要。在当前的互联网经济下,创意设计十分关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品牌建设等有着重大作用。所以,无论是茶企还是其他行业内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视觉传达设计和营销环境艺术设计。为此,教师应当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宏观把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理念与要求,做好教学创新工作,更有效的展开人才培育工作。

3.5重塑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外延.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思维单一、教学设备落后,显得教学内容十分单调,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很难达到离线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当立足茶文化时代的人才需求,利用新技术构建在线课程平台、“空中课堂”、数字媒体库等,重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内容,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与丰富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实践中,教师应从计算机中得到启示,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造多元化的艺术创造途径。对于艺术创造而言,数字媒体技术带来了新的艺术创造手段,因为数字媒体技术具备其他技术手段无法比拟的数据处理、高速运算等优势,这些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拓展教学外延,构建与专业、行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外延,不局限于某一专业或领域,使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

4结论

综上所述,茶文化时代下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高校针对当前茶文化时代人才需求和数字媒体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创作工作,坚持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培育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祥民,王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与教学培养模式探析[J].创意与设计,2016(1):79-84.

[2]杨明刚,沈唯,赵方歆.华东理工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研究[J].设计,2015(3):146-148.

[3]张钰.武夷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与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8(1):95-99.

高校数字艺术范文篇10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页设计;教学优化;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也逐渐兴起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以时展为导向而不断改革教学、优化教学,是当前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网页设计教学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如何优化教学,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展望。

一、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体,但是该专业的教师并没有结合时展的需求和本专业的优势来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落后,无法更加准确地展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网页设计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通常都会与传统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差无几,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网页设计课程是与计算机专业的网页设计没什么差别,只要学习之后就可以独立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没有创新,使得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了错误的学习观和知识体系。

二、教学改革的目的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网页设计课程的不断优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网页设计相关知识的概念、理论基础、设计及制作模式等,全面掌握网页设计的方法,进而独立完成网站的建设,同时能够运用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知识来拓宽网页设计的应用,如:动画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等。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要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市场就业情况为导向,对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网页美工能力、网页设计能力、网页制作能力等。此外,高校还需要通过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感受力、培养学生想象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

三、教学优化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优化势在必行。经过不断的尝试和试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优化的途径:

(一)学科布局及结构的优化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布局以及结构来看,虽然学科种类相对较为齐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对学科的布局及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如:第一,调整传统学科以及新型学科的共同发展,并对学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体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的优势。第二,高校应当根据行业的变化情况和需求来展开学科布局的优化,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的建设上,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将“创意”与网页设计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更好的、为社会需求而服务的学科结构布局。如:互动媒体产业的发展对创意的要求非常强,进而对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可以根据这一情况来设计学科的布局,对其进行有效优化。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第一,教师应当要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合理运用设计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以便创造出质量较高的网页设计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慕课教学模式等方式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同时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方便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且网页设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将技术作为立足点,将创意作为基石,对数字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并与实际项目结合到一起进行实践设计。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与企业之间进行有效对接,共同创建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去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设计综合能力。第三,加强产学研教学。受到地域及资源分配的限制,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发展参差不齐,产、学、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当要在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密切结合产业文化的发展情况,对地方产业文化的发展基础、方向以及需求等进行准确把握,并通过项目实践来加强教学方式的改进。产学研教学模式本身是较为重视教学以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设计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发展,在校内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网页设计专业能力进行培养,而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则注重对学生专业性、实践性更强的训练。通过一系列的科研和实践、项目开发和资源累积,可以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教具等有机结合到一起,促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三)师资队伍的优化师资队伍的优化对专业建设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高校应当要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优化。第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教师应当要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形势进行全面的深入了解和观察,高校也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培训,让教师掌握更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相关技术,并提高教师的综合设计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让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作业中,进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以网页设计为例,教师能够通过在企业中的锻炼来合理设计网页中的各项功能,并注重色彩、字体、功能、形象之间的搭配,并对数字媒体艺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第二,加强人才的引进。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因此,很多骨干教师对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很多教师将甚至将网页设计教学与计算机专业中的网页设计教学混为一谈,虽然其具备足够的教学经验,但是明显对新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而一些教育行业的新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和技术,但是其教学经验明显不如骨干教师丰富。因此,高校应当要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高素质教师的引进,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完善的准入资质审查标准,并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考察,保证教师的能力满足教学需求。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趋势

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而言,其不仅包含了科学技术,同时也包含了艺术,是两者交叉融合的共同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过程中,该专业将会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第一,专业化方向。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和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对很多领域都产生直接影响,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会加强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并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效果,促进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化发展。第二,人才规模化方向。随着计算机、影视行业等方面的发展,“数字化”已经逐渐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而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会向着人才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下去。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门新兴专业,对社会的发展、科技与艺术的有效运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该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解,并结合改革目的,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趋势为引导,从学科布局、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为该专业的建设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恬.艺术设计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智库时代,2018(47):267-268.

[2]张呈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通讯世界,2018(7):278-279.

[3]吴军.新媒体下的网页设计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12):67-68.

[4]逯杉楠.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1):226-227.

[5]赵玲玲,朱美洁,李招弟.应用型本科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