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9 17:54:15

高校师德教育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思政教育;师德;师风;高校

在当下社会中,思想教育视野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所高校建设是否良好与得当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当代合格人才的要求。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不仅是个人的知识才能,也展示了教师整个灵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和标榜作用,也是从国家层面到人民层面一致的期望与需求。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在精神上的标杆和榜样。向学生“传道”,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学习好相关知识,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人才的必要条件。要培养出优秀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学生,首先需要培养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教师队伍。需要明确的是,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教学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未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目前推动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和以德治国的整体背景之下,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有责任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的成长引路,这既是为推动和谐校园提供基础,也是为以德治国方略的推进起到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前全社会工作的中心,在教育工作过程中,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职责特点,为学生树立起模仿和学习的楷模,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形成示范,点对点,点带面,对全社会起到教化作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和肩负起来的责任。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会对学校从管理质量、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作为老师的觉悟和精神。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提供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付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导致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下滑。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一味追求成果和数据,那么将会导致学生在精神上的不足,在道德上的缺陷,从而与大环境、大背景下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在对高校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的情况。对于教师期望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目的而言,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好本职工作与副业的平衡,也需要掌握好教书育人和追名逐利之间的平衡,从而合理分配自身精力,切不可降低教学质量,而应遏制对学生学习知识和培育道德素养的不利因素产生。同时,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奉献的职业,奉献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计回报,不讲成本的,也基于此,部分教师会对教学工作产生抵触,或是受到拜金主义侵蚀,产生一些有损教师职业神圣性和纯洁性的行为,导致校园之内出现不和谐因素。2.功利思想较重。现代社会对于金钱的看重会导致很多老师功利思想严重,缺乏敬业精神,甚至个人利益观念过重,更加关心倾注第二职业。在学校方面,对教师的管理的缺失形成在教学上对待问题的不严谨,也导致一些老师的功利思想较重,以致教师的教学严谨程度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实效,在治学过程中,教师对遇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需要彻底消除自身的疑惑才可以起到教导学生的目的。例如: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自身知识不能覆盖储备不足,面对无法解答的问题时,需广泛查阅相关资料、虚心向专业人士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三人行必有我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都是教学中的至理名言,只有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进取之心,才可以为学生展示正确的示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疑问努力求真、求知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也需要从教师自身姿态入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做到如下方面,才能为学生养成良好学风作为标榜。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提出重点明确的教学和学习目标,通过为自己设定目标,规划自身未来的努力方向,获得努力的动力。其次,需要以严谨自学的态度,严格要求的纪律为实现目标的前提,通过对问题的深究和自身纪律的要求为基础,去推进教学目标的完成。3.育人树人的意识薄弱。很多高校的老师虽然知识丰富,但是育人树人的意识比较薄弱,甚至对于学生没有关爱之情。但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尤其是高校教师的职责,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包含了关心学生的生活,在学生遇到生活难题时,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地为学生解决,使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让其找到发展道路。目标、态度和纪律的确定有助于教师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把握和对现实因素的掌控,有的放矢地端正学生道德风气。教学过程中,需要摒除懒散、敷衍的教学态度,切实奉献教育事业,维护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另外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道德修养,这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主要表现。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4.科研学术不重视。当前的教师队伍更趋年轻化,年轻教师通常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这样的情况在一方面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难以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应对学生课堂问题;另一方面也对树立自身道德榜样和作风榜样造成了一定障碍。笔者认为,科研学术是离不开教学实践的,所以教师需要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详细解答的同时,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疑问的所在,为科研学术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要拓展教学知识的宽度与深度,利用一些实践手段来帮助学生增进学习效率,发挥好教师自身在教学岗位上的才能和作用。

三、思政教育视野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1.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的观念是从根本上形成和谐校园的需求。在过往的师德养成经验中,一般通过树立行业模范的方式来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相关认知,这样的手段有一定实际效果。但随着时代的变更,经济社会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使教师观念产生了多样化、差异化的选择,同时由于师德师风缺乏相关成文的价值规范,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容易对教师造成误导。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相关规范的条文,使教师在选择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在形成具体规范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以榜样进行师德师风宣传的策略,通过情景带入的方式,明确教师在教师面临师德师风选择的问题上可以和应该进行的选择。宣传的主要基调应当符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强调其选择内在的合理性和映射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选择。相比于制度完善和规范,培养师德师风观念同样需要学习很多内容,花费大量时间。宣传工作需要在大趋势下不断推进,起到真正深入教师内心,形成行动指南的作用。它与制度的区别在于制度以硬性要求去划定教师的行为区域,而价值观念的宣传是以软性手段去改造教师思维方式。同时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对价值观、道德观等内容的认知能力是高于普通公民的,宣传内容不应过分突出,避免形成对观念宣传的抵触。2.建立健全激励教育的机制。针对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所存在的学风不严、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现状,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教师的一言一行。通过制定和实行对教师的考评制度,为教师的行为划定一条基于道德规范的红线。同时发扬民主管理的特点,通过搜集和融合教师团队的意见,来改变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条例,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从而做到管理和考核方面的全面、客观,形成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完善的制度可以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心理、工作问题等进行实际干预。制度完善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对教师培训培养方面制度的补足。教师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因分工不明确和所分担的职责过重,造成的工作权责不明;因教师自身素质不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不足而形成对和谐校园构建形成的不利影响等等,需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明确教师职权,增进工作的科学分配,达到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从而有余力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同时也要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空间。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细节上的调整,需要各方在共同努力中推动相关制度的出台。同时需要明确相关制度是以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师队伍的教学风气培养为目的,其最终的要求是形成校园内和谐的风气。3.教师队伍中广泛开展谈心活动。随着时代的变更,经济社会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在教师形成观念的时候产生了多样化、差异化的选择,同时由于师德师风缺乏相关的成文的价值规范,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容易对教师造成误导。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需要形成相关规范的条文,使教师在选择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理可循。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教师队伍中积极、广泛地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老师之间良性的互动和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良好师德师风队伍。4.加强理论教育和宣传手段。宣传的主基调应当符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强调其选择内在的合理性和映射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师德师风是在校园范围内教师群体身上展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学生会具有怎样的道德素养,从而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当代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是所有高校老师的基本任务,加强理论的教育,宣传优秀师德师风,也同样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5.树立典型教育的模范。做好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树立典型模范,典型引路,帮助师德师风的开展。实践可知,具有参与性的宣传更容易取得效果,可以通过“教师荣辱观”活动、“师德承诺”活动等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树立优秀师德师风典范,引导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与社会进行互动,发动社会对学校作为进行监督和检视。笔者认为在形成具体规范的基础上,以榜样进行师德师风宣传的策略,可通过情景带入的方式,也可以运用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形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理论知识的灌输,以交流互动为主,以培养全面学生观念为依托,以发现学生实际面临问题为切入,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实际中的疑难杂症,从而推进学生在学习努力上进,教师在教学上毫无保留的和谐教学局面。

四、结语

教师,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也是我国教育的主导者;而每一位老师带领的是千千万万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形象良好与高大,事关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拥有良好师德师风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综上所述,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也是老师本身的义务。通过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让老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在思政教育视野下,笔者认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能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职业道德和风范的展示,来对学生进行正面感染,形成对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参考文献

[1]冯利伟,马凤婷,王丽华.师德建设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动态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5):29-30.

[2]吴平,曾德军.教学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4-17.

[3]陈帅,徐士元.高校教师师德他律与自律的互动机理[J].中国大学教学,2019(4):77-78.

[4]唐瑭.高校教师惩戒机制的法治迷失及其价值回归——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网络舆论审判”事件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9(7):77-84.

[5]吴昊.高校二级工会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以信阳农林学院思政部基层工会组织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24):60.

[6]崔丽娜,黄蕾.师德建设: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J].人民论坛,2019(16):112-113.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2

发挥农场学校的优势,积极争取条山集团的大力支持,建立了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奖励机制,每年六一、教师节都为优秀教师和学生发放奖金,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狠抓细节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办学品位

1、提高领导班子的服务水平。推行领导班子值周制度。值周领导上学时段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下午放学时段护送学生回家。确保了学生上下学安全。落实假期领导班子带班值班工作制度,带头奉献,树立形象。2、增强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行为习惯。开展无烟校园创建活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实行侯课制度,珍惜课堂教学时间;落实教师值周工作制度,全面监管学生。通过对教师的细节要求,为学生做出表率。3、培育学生队伍的行为习惯。一是开设礼仪课,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二是推行路队制度。学生放学期间,按照回家路线列队举牌离校。教师负责监管,确保学生整齐靠右行驶,监管家长接送车辆停放在固定位置。三是落实值班制度。课间每个楼层都安排一名教师和两名学生监管,提示学生靠右行走、轻声细语;校园每一个区域安排专人巡查,监管学生的课间活动。四是加强细节管理。每周开展一次监督检查,从学生仪容仪表到携带食品,推行自行车挂牌到登记造册、统一编号、按号停放,定期检查车况,杜绝病车上路。

推行梯队发展,打造强能高效的教师队伍

1、强化师德建设。建立师德长效机制,健全师德评议、问责、追究制度。通过多层次的评议,有针对性地开展问责和教育。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全国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书写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推行梯队发展。开展教师梯队发展计划,各个学科设立三个梯队,有计划、抓重点地打造第一梯队教师,分任务、定目标培养第二梯队教师,结对子、抓落实发展第三梯队教师。每学科都有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又有培养对象,每位教师又有发展方向,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新时代;师德建设;职业理想

高校师德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在的话语体系中,“引路人”“大先生”“筑梦者”等词汇形象地表达了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和垂范作用,他进一步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既要学高为师,又要身正为范,努力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的现象仍屡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声誉与光辉形象,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生态造成了负面影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围绕大学“教育场域”中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师德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中道德问题的一部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逐渐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种全方位、整体性、结构性、体制性的社会变迁也将高校裹挟其中。社会的快速转型与激烈变化给高校的教育活动带来全方位的挑战与多层面的冲击。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师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淡化、责任感缺失,导致师生关系淡漠。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爱岗敬业、自尊自励,以高校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1]但是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利益格局的日益分化,高校教师教育活动的独立性、自主性、多元化也日益显现。部分教师受到市场经济思维的冲击,将逐利性思维带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淡忘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教书育人的情怀。这种理想信念的淡化造成部分教师的责任感缺失,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的淡漠乃至恶化。师德的养成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对学生的爱是师德内化的基础。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教师以仁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学生的基础之上。但是当前高校中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陌生人社会”的状态,这既不利于教师师德的养成,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2.部分教师学术不端,给教师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生态中,人们往往将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与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相挂钩,这也是高校教师不断强化科研产出的一大动因。但是,科学研究工作是一个求真求实的工作,是一个不断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寻真知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必须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以遵从学术伦理基本规范为前提,以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为目标。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教师的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不足,因此,有一部分教师未能踏实地投身学术研究,学术工作作风浮躁,学术不端时有发生,有的人甚至违反学术科研伦理、滥用学术权力,造成学术生态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光辉形象。3.部分教师道德滑坡,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人的塑造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在教书育人的链条中居于核心位置。“高校教师应该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2]高校教师应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应该用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与学识风范感染学生,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成为有德有才之人。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教师群体中,“授业”与“解惑”可以基本完成,而“传道”却未能得到充分继承。教师的道德滑坡,给社会风气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1.加强政治引领,涵育社会主义高校师德师风。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党对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坚持教育的政治意义与价值,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各种政策、方针、制度与战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上,确保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政治方向不动摇,把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科研素养、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三者统一起来,使高校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的政治方向,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先生”。一是要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量,涵育社会主义高校师德师风。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夯实高校教师师德大厦的坚实基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厚植师德建设的根基。自古以来,“学不厌而教不倦”“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等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高校教师要善于从中汲取滋养并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赋予其时代内涵与价值。2.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道德自觉。教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师德水平的主体。师德建设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学习、反思、重构以及实践师德内容体系的自觉建构,是对教师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道德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变革与完善过程。因此,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应该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道德自觉,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凸显教师个体德性的主体建构,通过增强教师师德建设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实现高校教师的师德成长自觉。没有教师对师德的自觉践行,高校师德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康德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了道德意义。在新时代,要实现师德建设在大学教育场域中落地开花结果,必须促使教师主体自觉自为地参与师德建设,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一是要提升教师对师德建设的价值认同。师德建设不是一种“强制要求”,也不是对现有的制度规范的繁衍了事,而是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是对学生爱的真情实感,是对学生成长成人的责任,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内心认同。二是要提升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自我批判性与自我调控性。自我批判性指教师应时刻保持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敬畏与认同,依据自我的“内心法则”与“道德律令”,时刻反思与批判日常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活动,不断强化自身对师德之于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自我调控性指教师对师德的“内化”过程是自我调控和约束的结果,而非外在压力的作用。教师应将社会的客观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3],而且这种内化应是教师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践履。3.完善高校师德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师德作为教师职业道德之应然,是教师行为选择的“指挥棒”和“调节器”,反映了社会对教育者的价值期待和伦理期许。但只有将这种外在的价值期许转化为教师的内在要求并外化为教育行为,师德的实践性才会呈现出来。在教育实践中,社会对教师的伦理道德期许要通过科学合理健全的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来实现。其次,完善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当前治理师德失范大多依靠科层制下的行政权力治理生态,往往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随着“治理”概念进入学术界的话语体系中,多元共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推进学校、政府部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师德管理的制度机制建设,实现师德管理的社会共治,有助于师德治理生态由科层制下的行政权力治理向政策网络扁平化治理转变,进而提高高校师德治理实效。再次,完善对师德失范教师的惩处机制。在高校教师师德管理中,既要求教师师德先进、乐于奉献、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加大对违纪教师的惩处力度,如建立高校聘用教师师德失范的一票否决制度、师德至上制度等。4.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优化高校师德师风。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是师德养成的基本路径。自律要借助教师的主动意识,使其自觉提升师德修养;他律则借助制度规约,体现社会的客观要求。这就意味着高校师德建设离不开社会向度,即国家与社会都希望通过对教师师德的塑造,使其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也会反过来涵育优良师德,这就需要我们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坚持“德法共治”的社会治理方式,创造有利于发挥道德治理作用的现实条件。“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是实现法治国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在这里强调以德治国,扩展到高校教育场域,就需要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发挥高校教师的道德模范作用,进而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参考文献:

[1]齐琦.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师德问题[J].江苏高教,2018,(7).

[2]周坚.全面把握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坐标[J].中国高等教育,2018,(19).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师德建设;必要性;路径

在报告中,总书记强调要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后,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指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1]。教师队伍的优劣关系到教育任务的实现,高校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实现教育根本任务有着重大影响。师德建设对立德树人任务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高校教师师德的研究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实现。

一、立德树人与高校师德的内涵与逻辑关系

1.立德树人的发展关于“立德”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德,其立有功,其次有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指树立道德、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三者得一即可成就“不朽”,在这其中又以树立道德为最高境界。《管子·权修》中最早出现关于“树人”的说法:“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主张的“树人”蕴含两重含义,既包括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又注重培养人的职业教育,即通过“树人”这一举措来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有道德素养的人。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有重大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在党的上,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一次明确了新时代下我国的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立德树人的内涵分析“立德”和“树人”两个词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两个方面,二者在任务体系下不可分割。“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树人先立德;“树人”是立德的目的,立德是为了树人。“立德”是树立道德,养成德性。作为上层建筑的“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德”也被赋予不同的寓意。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当代公民要立的德。“树人”是培养成长,培育人才。新时代,树人是培育能够担当历史大任、助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一是要培育有理想志向的人。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期,更需要青年树立远大的志向,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未来、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要培养求真力行的人。求真指的是追求真理,练就本领。在不断创新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每个人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阶段更要树立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同时还要力行,即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只停留在头脑中,要结合实际运用于现实生活,更好地改造现实生活。3.高校师德的内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因社会存在的需要而发展变化。同样,师德的内涵也随着社会于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生变化,被赋予时代和社会所需的新内涵。如见,一些学者或从作风任务的重要部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为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下高校师德建设必要性

1.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需要我们正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既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需要,又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为实现这一教育任务,需要高校培养切合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局势也发生改变,在这个阶段,青年群体中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乏等问题。化解这些问题不仅要靠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还要靠具备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群体的努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使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教师采取正确方式,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教师的言传身教及自身品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具备优良师德的高校教师,对学生树立思想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实现新时代的教育根本任务,不仅需要转变高校教师教育理念,提高网络时代教育技能与方法,更需要不断加强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建设,使教师具备坚定理想信念、严谨学风、高尚的道德操守,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2.提升高校教师群体能力与素质的需要高校教师作为实现教育任务的关键群体,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十分必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断完善自身,不断提高技能,坚持严谨治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业,只有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树立理想信念才能为学生树立典范,继而影响学生。在高校教师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进程中,思想指导教师的师德尤为关键。一方面树立良好师德的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职责,正确对待教育任务与自我提升任务。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具备师德、遵从师德规范,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作用。师德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理想信念建设。一是高校教师要明晰我们的教育是为谁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教师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信仰并实践理想。高校教师应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大学生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二是高校教师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需要批判继承角度,或从职业规范角度对师德的内涵进行界定。总体而言,大部分学者认为高校师德是教师职业操守,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任务中必须拥有的职业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2014年,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中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高校教师要做一个道德行为高尚的人、思想观念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为了更充分更全面地教育教导学生,高校师德内涵也要随着社会需要发生改变。首先,对于教育教学,高校教师应铭记教育任务,以严谨态度治学,具备创新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完善自身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其次,对于学生管理,高校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犹如园丁育苗一样,充满爱心对待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最后,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高校教师要具备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的意识,对自身进行道德建设,遵循道德规范,提高自身修养。4.立德树人与高校师德的关系高校的职责在于培育人才,高校教师在人才培育的任务中扮演关键角色。学生从高校教师那里不仅获得文化知识,还会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谈行为会对学生的态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对待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等。教师对社会认识和看法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判断,甚至会影响学生对社会的总的认识和看法,继而影响学生的“三观”。高校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不可缺少的角色,教师的道德操守会体现在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上。教师的师德出现问题,由此错误道德引导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必然是有问题的,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恶劣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通过高校教师完成,高校教师的师德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能否顺利实现。教师成为一个道德的榜样,为学生立德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新时代下,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高校教师作为完成这一根本任务道路上的关键一环,其教育方法及师德建设必须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根据这一根本任务进行内涵上的调整。总体而言,高校师德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传统文化,掌握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树立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3.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质量的高低是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来体现的,是通过高校的校风和学风来彰显的。”[2]这些功能和风气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者的努力,更离不开教育者的师德师风。教育者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继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承担教育责任,恪守职业道德,积极奉献,满怀热情地对待学生,培养出优质人才。教师恪守师德,会在高校形成群体风气,这会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重要作用,改变高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这也是高校质量的体现。总体来说,高校教师师德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校园风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对优良师德的恪守,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同样也不会有优良的校园风气。高校师德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三、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路径

1.完善高校师德的建设与考评制度良好的规章制度有助于事物的良性发展。完善健全的师德建设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也有益于师德的建设、维持与发展。师德建设并不容易完成,往往需要具体的措施与整体的制度相结合。健全长效的师德建设体系,推动师德建设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同管理,各部门则需权责分明、分工明确,最终形成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师德建设的工作格局。[3]高校可以利用宣传手段加强师德宣传,有益于建立师生关于师德的认识,也有益于师生共同关注师德问题,从而有益于师德的良性构建。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促进师德水平的有效提升。高校也可以建立旨在完善教师师德的基层组织,一方面方便对教师师德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看法与经验的平台。完备健全的考评制度,可以衡量师德的状况,分析原因,为师德建设的制度调整提供依据。学校要制订合理的方案、量化具体指标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考评。一是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受体,因此学生对于师德状况有最直接的认识和思考。学校的考评制度要注重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学生意见。二是可以采取教师间相互评测的方式。虽然每一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每个教师了解教师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教师间的相互评测,既有益于教师在发现别人优点与不足的同时自我反思,也有利于教师间交流心得,促进共同发展。2.加强自身师德建设现阶段,为了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我国要培养时代新人。时代新人必然是爱党爱国的人才,高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意识的培养除了理论教学外,还要教师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模范,为学生树立学习典型。这要求教师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树立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仰,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为学生提供一个模范。教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职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育过程不仅漫长,而且还需要教师倾注心血。面对这一任务,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做到热爱自己的职业,甘于奉献,恪守诚信,悉心指导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还要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补充前沿专业知识,既可以增加教育教学内容,又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要树立爱党爱国信仰、加强职业道德,并将其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师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

[2]张宇晗.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J].大学教育,2018(5):193-195.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5

摘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系统内各要素未能良性互动和系统外消极社会思潮负面影响两大困境。为此,必须坚持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内外兼修”:一是重视内在基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二是重视外在保障:制度与管理层面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在制度建设上坚持科学性原则,避免“稻草人”效应,注重发挥师德建设系统内的合力作用;坚持人性化原则,注重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高校教师;师德;师德自律行为

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之下,如何针对高校教师卓有成效的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成为考验高校的一大重任。事实上,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内的构成要素,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以及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与师德修养之间未能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一。来自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之外的消极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二。若要超越这两大困境,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既关注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又加强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只有“内外兼修”方可牢牢把握高校教师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提升高校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指出“每一方本质上就是自己在对方中的反映,而且建立自身也就是建立对方”。[1]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教师与高校、高校学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较好的处理教师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包括学生和其他高校工作人员等的利益)、学校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风气,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高校和高校学生的影响通过三方面来实现:其一,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其二,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影响其对职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对高校的归属感以及职业生活中的奉献精神,进而影响人才培养;其三,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在深层次上影响其治学态度与专研精神,进而影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识水平,最终影响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一、二方面为人们所熟知,第三方面有待我们加深认识和引起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认为教师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学生未来道德素质的养成。诚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学生品质塑造方面的特殊意义:教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2]的认知及由这种认知产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但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受教群体具有特殊性———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基本上都已年满18周岁,在长达18年的家庭教育和9年义务制教育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思维模式和道德认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对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仅仅凭借单纯的道德教育来实现,而应该在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渴求中渗透。所以在有限的师生交流时间内,高校教师必须凭借人格与学识的双重魅力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3]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在深层次上影响其治学态度与专研精神,进而影响其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高校教师的教育生活实践充满了不确定性,携带着各种可能性,会遭遇各种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学术研究中的挫折。如果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程度不够,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教书匠”,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和谋生而教书,那么在面临教育教学的实践困境时,则会从教育教学的外在环境寻找原因,埋怨外在环境,敷衍教学工作,而不是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如此一来,则无法获得走出实践困境的意志力、勇气、决心和智慧,从而陷入专业上停滞不前的境地乃至职业倦怠期。极少数高校教师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走上学术造假的道路,闹出学术丑闻。这表明师德境界关系到高校教师在专业和学术上继续深造的持久动力,进而影响其自我成长和发展、影响其独特的学识魅力的形成。这些深层次的影响会导致其在专业领域中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为人师表作用削弱或者加强,在宏观上也影响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有机整体。”[4]在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中,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以及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与师德修养等都是这个系统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在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的同时,形成了一股师德建设的合力,决定着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郑杭生教授将社会运行的状态划分为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三大类型。如果将这种分类标准运用到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那么该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未能达到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未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则正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一。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坚持“德育先行”理念,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往往抓得不够细致,许多方面不能常态化,针对性和实效性欠缺。指导思想付诸实际行动的不到位集中体现为高校师德建设中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具体而言,师德考核、师德评价、师德监督与师德激励等四个方面的师德建设机制都不够健全。师德建设机制的不健全则导致高校教师形成良好师德修养的外在推动力发挥不充分;同时使得高校师德教育的现实支撑力减弱,对高校教师产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其有限,进而难以获得高校教师对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与理性坚持,最终影响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其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而高校教师能否养成师德自律行为恰恰是衡量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否富有成效的重要标志。此外,高校师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而开放系统在系统边界上存在“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5]在中国这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在思想领域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挥引领作用外,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教师群体受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但“社会思潮中大量存在的消极因素……社会思潮的分散性容易将社会成员个体的精神状态局限在一个较窄的微观世界内,总是以个人的物质利益来观察和认知世界,评判和估价社会现象”。[6]高校教师一方面面临来自社会、高校、家长、学生对其师德修养和师德境界的较高期盼;另一方面又面临购房、抚育子女、养老、职称晋升等现实压力,其思想上的波动难以避免。少数高校教师甚至在行为上突破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底线,学术道德失范、师表意识欠缺、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混乱;少数处于领导岗位的高校教师贪污腐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等。以上来自系统外的消极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二。

三、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但外因可以影响内因,对事物发展发挥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问题的关键与核心,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是外在保障,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调控性因素,也必须予以重视。简而言之,高校师德建设要富有成效必须同时注重内在基础与外在保障,坚持“内外兼修”。

(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的师德规范、条文条例以及高校为此开展的师德建设活动能够对高校教师发挥一种他律作用,但这种作用仅限于使教师体会到师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而不同的教师主体面对同样的师德规范其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敬畏师德规范;有的教师则只是行为上遵从师德规范,但这种遵从行为完全基于现实的考量与权衡;更有甚者会厌恶师德规范对自身行为造成的约束。故而,如何发掘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成为了师德建设中的难题和关键点。正是如此,我们必须重视发挥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主体性,重视教师的意志自由,发掘其内在的精神需求,使高校教师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师德规范里有关教师权利、义务、职责和使命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增强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自律意志力,才能实现教师师德自律行为习惯的养成。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作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和“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7]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他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乃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8]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也必须面对和处理好自身需要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关系。为此,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着力于激发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其深刻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恰恰有利于实现教师自身在职业生涯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实现其与学生、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实现教师自身需求中的个体性与整体性的有效整合。唯有如此,方能使高校教师从对师德规范的表面认识阶段上升为深层认同阶段,进而在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具备顽强的自律意志力,及时在高校师德建设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约束,从而真正养成教师师德自律行为。

(二)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

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主要是指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与完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一方面有利于抵御高校师德建设系统边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9]中的消极负面因素的影响与渗透,另一方面有利于支持、强化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故而制度建设与完善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必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能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在价值评判标准与价值目标上的引领面对高校师德建设中一些教师学术道德失范、师表意识欠缺、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混乱、少数处于领导岗位的高校教师贪污腐败等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底线师德”的建议,同时有人寻求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化的路径,但也有人反对将师德矮化。其实走出师德建设的困境,必须直面高校师德建设的外部大环境,关注高校师德建设系统之外的社会思潮领域。由于高校师德建设系统边界的可渗透性,社会思潮中的消极因素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的影响难以避免。故而,必须重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中负面因素的阻抗”与对“社会思潮中正面因素的引导”的双重功能,[10]特别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师德建设实践的结合,从价值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目标两面来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一方面在价值追求上有利于高校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崇高师德”追求和对于师德的“道德矮化”两种极端倾向;另一方面在价值评判上,有利于规范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教育、师德评价、师德监督、师德激励、师德考核制度中的评判标准,进而有利于以统一的评价标准来指导具体制度与管理层面的工作的改进与完善;第三方面,则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追求自身需求的个体性与整体性和谐的动力,发掘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高度的责任意识,促进高校教师以积极向上的主体精神状态面对实际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

2.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制度建设上的科学性原则,避免“稻草人”效应,注重发挥师德建设系统内的合力作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应该着力避免“稻草人”效应。稻草人对于农田的保护作用止于初始阶段,随着鸟儿对于稻草人长期的观察,发现其并不能对自己造成实质性危险后,稻草人对农田的保护作用随之失效。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尤其要注重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在师德建设机制中的落实,注重发挥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内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否则容易遭遇“稻草人”效应。首先,必须重视高校师德建设中干部主导性与教师主体性的双重作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的各级领导、中高层管理干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发挥着师德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其自身的言行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如果师德建设中所提倡的、所规范的言行起主导作用的领导干部不能做到,甚至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方面的管理工作上出现不规范乃至失范行为,其影响将尤为恶劣,甚至会抑制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其次,必须坚持高校师德建设中相关制度建设上“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的合力作用的发挥。在当前,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中存在过于重视制度的约束性而忽视制度的激励导向性的问题。高校师德建设不仅需要通过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考核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向教师明确什么是禁止的,而且需要通过师德激励、师德教育来向教师明确什么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在师德教育中所提倡的和所禁止的,在师德监督中没有得到强化、在师德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未能得到细化、在师德激励中无法得到公正体现,那么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则无法保证。同样,如果师德考核的标准无法与师德教育、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相互应证,那么师德考核的有效性是则值得怀疑的;在另一方面师德考核的结果如果不能有效地应用至对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中,不能对教师的实际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产生影响,则容易产生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稻草人”效应。故而,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教育、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考核、师德激励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应该是“五位一体”的,而不是孤立作用的,高校必须重视这五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性,重视合力作用的形成与发挥。

3.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人性化原则,不能忽视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人作为个体存在物,个体的需要或利益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没有个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没有生命和人的一切活动。因此,个人的需要或利益从来就不是一个道德戒律,而是一个科学事实。”[11]作为具体的历史的存在,高校教师在面临学校、社会的较高职业道德诉求外,本身面临着除工作压力之外的现实困境如房价攀升、养老抚幼、职称评定等。所以,相关的师德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为工作的起点,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作为归宿。高校在具体的师德建设工作之中尤其不应回避或者漠视高校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单方面强调高校、高校学生对其抱有的职业道德诉求,而应该同时关怀教师的生命质量,结合教师所面临的难点、困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建设,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追求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与切实的制度保障。总而言之,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方可使高校教师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促进教师队伍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高校、高校教师、高校学生这个三位一体的命运共同体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黄李琴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

[2].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DB/OL].

[3]《礼记•学记》.

[4]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

[5]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6]谢迪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与行为过程[J].教学与研究,2016(5).

[7]夏甄陶.人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2000:153.

[8]唐凯麟.试论道德价值的生成[DB/OL].

[9]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10]谢迪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与行为过程[J].教学与研究,2016(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31.

第二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制约因素探讨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模式、高校师德建设实践机制以及高校青年教师自身三方面入手,研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顶层设计中注重指标化的发展模式客观上制约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乏力不利于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青年教师自身因素导致对师德理解不深刻,正是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制约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制约因素

2013年6月,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对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青年教师队伍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中的主力。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普通高校40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达到866880人,占当年高校专任教师总人数57.91%(见表1①),这意味着高校中一半以上的专任教师为青年教师,高校专任青年教师共同特征的是专业知识扎实、学历水平较高同时师德素养整体不足。那么,制约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亟需回答。

一、注重指标化发展模式

制约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目前,高等教育发展顶层设计中重视规模化、标准化和指标化的趋势不仅增加了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现代性困惑[1],而且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形成巨大冲击,在客观上制约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以201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②(简称《公报》)表述为例,《公报》对2014年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表述如下:2014年,教育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主题,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在“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新成效,教育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培养学生成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38所;成人高等学校295所,比上年减少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02所,比上年增加32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比上年增加6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88个,其中,普通高校571个,科研机构217个。研究生招生62.13万人,比上年增加0.99万人,增长1.63%,其中,博士生招生7.26万人,硕士生招生54.87万人。在学研究生184.77万人,比上年增加5.37万人,增长3.00%,其中,在学博士生31.27万人,在学硕士生153.50万人。毕业研究生53.59万人,比上年增加2.22万人,增长4.33%,其中,毕业博士生5.37万人,毕业硕士生48.2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21.40万人,比上年增加21.57万人,增长3.08%;在校生2547.70万人,比上年增加79.63万人,增长3.23%;毕业生659.37万人,比上年增加20.65万人,增长3.2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995人,其中,本科学校14342人,高职(专科)学校6057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33.57万人,比上年增加3.95万人;专任教师153.45万人,比上年增加3.7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6310.7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55.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58.49亿元,比上年增加348.91亿元。《公报》对高等教育的成绩表述为两方面:一是总体成绩体现为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贯彻上,教育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二是主要成绩体现在数字规模上,如在学总规模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学校数量、教职工数量、高校建筑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方面,但对德育建设以及高校教师师德情况只字未提。教育部《公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成果的肯定和认可,这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评判具有极强的外部评价色彩和浓厚的注重功利化成分,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成绩并不是培养学生而是规模化地发展。《公报》只是一个缩影,大学排名、高校教学评估等也以大致相同的方式表述高校发展或高等教育质量。再以当前备受社会、高校以及政府关注的大学排名现象为例,大学排名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2]大学排名作为社会民众了解大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而且大学排名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弥补了高等教育信息和社会需求之间严重不对称的缺陷[3],这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然而,排名指标主要以学校规模、科研成果数、学科数、经费数额、反映办学条件的数量为主,同时排名在指标体系、排名方法、数据驾驭等方面存在很多局限,这表现为如多数指标体系偏重于科研成果。在以科研、学科数量为导向的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培育思想自由、独立创新的人才形成悖论,没有为青年教师师德形成提供足够空间和氛围,无疑会对青年教师形成误导,即高校工作与育人关系不大,对于刚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说,与他们职业理想的确立、表率作用的形塑相背离。此外,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可否认,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开展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办学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提升高校师资水平都产生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促使高校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调整师资队伍。然而,由于评估方案的制定、评估指标的拟定等均凸显出高度统一特征,换言之,现行的评估方案将所有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标准划到一个单一的、普遍的尺度之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化约为实施“标准化—常模化—审查及考核—层级化—奖励与惩治”的机制,对教师而言,出现了“趋技术化”的现象,教师的教学活动乃至专业精神均被压抑为简单地遵从标准化的操作,教师不再需要构思工作,而只需刻板地按照制度或操作标准执行[4],各高校都只重视可量化的硬指标的建设,忽视不可量化的软指标的建设[5],同时也使得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按照标准形式进行,而对于如教育思想观念、学习风气乃至于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都可以忽略。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就使得他们在教书和与育人中具有极强的重传授知识、注重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业绩的积累,年轻教师还会承担班主任工作,实际指导中往往更多倾向于对学生传授考研、优质就业引导,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思想教育的等方面的工作投入很少。

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乏力

不利于青年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虽然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受到重视,大多数高校针对师德建设已经开展大量工作并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高校重视师德建设不仅对学风校风形成、对学生素质培养、知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6],而且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的形塑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与高校现有教学评价、科研评价、人才培养评价与社会服务评价体系相比,师德评价体系整体上仍存在缺乏持续性问题,现行评价体系不仅难以准确地评价教师的道德水平状况,而且对师德素养提升的成效也不明显。

(一)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

师德评价存在制度缺位与机制运行不灵的现状,师德评价的制度缺位主要体现为对于难以量化的师德指标如教师敬业精神、行为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率等柔性指标缺乏有效的评价。现行师德评价机制等同于高校科研和教学评价体系,也就是说,突出量化的评价与硬性指标的考核,而对于难以量化的师德行为、师德思想和道德状况难以进行客观评估,在进行师德考核时就会出现以硬性的量化指标取代或代替师德评价的软指标,导致高校教师忽略道德修养的提升。与此同时,评价体系不灵活,信息不对称以及评价程序相对滞后现象存在,高校师德评价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与高校师德评价主体存在多元化相关,师德评价主体由教师自身、学生、院系、人事部门、社会等构成,不同评价主体由于相互缺乏有效沟通与信息交流,通常按照自身所处的角度对师德进行评价,导致师德评价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存在。师德评价中信息不对称使得教育部门或学校所树立的师德榜样与学生、社会乃至教师自身所认可的师德形象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学院、学校和教育部门经常树立的卓越老师形象往往同时也是以上部门树立的好老师的形象,而学生所认可的或教师自身定位的好老师往往是以身作则、能够为人师表的形象③。同时,高校现有师德评价程序的相对滞后也是评价体系不灵活的表现。现有师德评价程序主要体现为事后评价,即师德评价往往是成为典型的榜样或作出师德表率贡献的认可,或相反,也可能是因触犯师德底线或师德规范而受到相应处罚的一种事后评价,从程序上来看,这样的师德评价程序带有极强的滞后性,只能对已有师德结果进行评价,而对于如何形成良好师德素养甚至如何避免师德不良过程没有太多的影响。这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师德评价程序降低了师德建设的效果。

(二)师德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虚化

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监管机制的主要部门为高校教师所在院系和高校特定行政职能部门,院系部门主要在院系科研、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对教师师德进行监管,原则是教师师德不出事,但这一监管发挥的实质作用效果欠佳,而高校行政职能部门监管高校师德只能对高校所有教师师德进行宏观监管,不可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科教师、院系教师的具体情况,同时高校职能部门在监管师德时也需要间接通过院系这一渠道进行,这就使得高校职能部门监管流于形式。不仅如此,师德激励机制也存在虚化的问题,高校师德奖惩机制与高校教师考核、晋升关联性不大,高校教师师德表现和师德成绩在教师考核和晋升中往往被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所遮盖,同时对于师德的惩罚也缺乏统一依据,对于教师师德失范或具体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难以做出客观的处罚。

(三)师德考核机制太过统一,缺乏差异性

当前高校师德考核中突出问题是师德考核对象、考核要求和考核程序方面都存在太过统一、缺乏差异性的问题。如考核对象没有细分,青年教师、中年教师以及老年教师执行同样的师德考核标准,对于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或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的教师执行同一的师德考核标准,参加当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或续聘的申报人员执行同一师德考核标准,在实际中同一标准重复使用和不同年龄、不同级别教师使用同一师德标准,考核对象的统一性降低了师德建设的动力。考核要求存在同样问题,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无学术不端行为、热心学校及本单位、特定时间段内如(三年内)未受到国家行政处罚、学校行政或党纪处分等是考核要求,考核要求适用于所有教师而没有针对特定群体的教师提出具有差异性的考核要求。考核程序多为高校教师个人总结、考核小组审核、公示以及异议处理。太过单一的考核机制与缺乏差异性的师德建设机制不能适应高校师德建设发展,无疑会阻碍师德建设的发展,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过于单一的考核机制不仅不能增强他们师德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阻碍他们对于自身师德建设的提升,从而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整体建设。

三、青年教师自身因素导致对师德理解不深刻

青年教师自身因素也是制约师德建设的因素,如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角色转化困惑、晋升与生活双重压力以及多数青年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出身,这些因素共同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建设。青年教师具有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优势,这是青年教师能够快速适应高校科研要求的优势,也是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快速出成果的优势,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之后面临的首要困惑是由学者身份向教师身份转换的角色困惑,大多数青年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讲台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他们缺少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理念的深刻理解,往往习惯性地以科研成绩要求自身,而高校以及青年教师所在单位没有太多关于职业道德的学习榜样和现实示范,这就使得青年教师在身份转化中形成困惑,不能快速地以教师身份为学生形成表率,也不可能在他们初入教师职业中形成可行的师德行为,青年教师角色转化的困惑无疑增加了他们师德建设的困惑。来自于晋升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也是制约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当前大量青年教师在相同或大致相同时间内进入高校,青年教师扎堆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晋升名额有限和晋升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使得青年教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与晋升密切相关的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上,而忽视对师德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生活的无形压力也是影响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大多数青年教师面临成家、买房以及抚育小孩的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大量精力也需要大量财力、物力的支持。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和生活阅历积累,加之所处周围严酷的晋升竞争现实压力,使得青年教师没有更多精力用于师德积累和提升。此外,多数青年教师并非师范类专业出身,他们进入高校是因为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的建树或较为优秀的专业优势,而非因为擅长教书或师范专业出身。非师范类专业或非师范院校毕业进入高校是青年教师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没有经过专门的师范类训练使得他们缺少关于师德和职业理想的认识。从教后,高校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培训也仅仅限于短暂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使得青年教师在高校从教中不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对学生所产生的示范效果,青年教师在从教初期没有自觉地形成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的认识,从而使得青年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没有进行关于师德的实践性养成。结语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受到如下三因素制约。第一,高等教育发展顶层设计中注重指标化发展模式,使得不论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聘任选拔与培养发展方面,还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中都形成特定的价值导向,即重视科研或标准化发展而忽视师德建设,这在深层次上削弱甚至阻碍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第二,高校中师德评价体系整体上存在缺乏持续性问题,现行评价体系不仅难以准确地评价教师的道德水平状况,而且对师德素养提升的成效不明确,加之师德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虚化以及太过单一的考核机制与缺乏差异性的师德建设机制不能适应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发展,这无疑阻碍他们对于自身师德建设的提升并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整体建设。第三,青年教师自身因素存在的如角色转化困惑、晋升与生活双重压力以及多数青年教师非师范类专业出身共同制约青年教师师德的建设。

作者:王红艳 边云霞 单位:内蒙古大学 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辉.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现代性困惑及其出路———兼谈教师职业“去圣化”的双重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刘念才,等.大学排名———国际化与多元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林晓青.大学排名方法的局限与改进[J].教育研究,2009(11).

[4]吴东方,司晓宏.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评价与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5]李萍,张锐.对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的理解与思考[J].教育评论,2014(2).

[6]滕金生,周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4).

第三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刍议

师德建设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深刻影响。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的状况关系着高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关系着高校的未来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发展,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如今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元文化是我国社会展现的主要特征。从多元文化视角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1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步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青年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从价值结构层面看,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呈现出了叠加性的特质。不同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形成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青年教师价值观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虽然多种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制度对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约束能力,但是这种约束能力也受到各种不良文化的冲击,最终导致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从价值格局层面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也体现出了开放性的特质。因为青年教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的新生事物和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因素也因为多种文化的并存而逐渐增多。从价值选择层面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体现出了功利性的特质。社会不断发展,多种利益群体交叉并存,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越来越看重,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对自身利益更是十分看重,最终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功利性较强[1]。

2多元文化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2.1扩展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空间

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学历高,知识结构全面,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新鲜事物,使得高校师资队伍更具生命力和活力。多元文化能够有效地开阔高校青年教师的眼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见识,同时还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的理解认识能力,增加青年教师对社会中不良道德情况的敏感性。多元文化使得高校青年教师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满足高校青年教师精神文化世界的实际追求。受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具有的创新思维能够被调动起来,在高校教育中不仅可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还能促进文化的创新,促进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多元文化环境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空间变得更为广阔。

2.2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内容更加丰富

当前我国高校的师德建设内容过于单一、老旧,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师德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将青年教师的品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师德建设的目标是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提升青年教师对工作的喜爱,使其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但是枯燥说教式的师德建设内容不符合高校青年教师精神文化世界的实际需求,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多元文化特点的社会环境中,众多文化可以不断交融、共存,网络时代海量的文化资源库也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力度,对传统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开展反思,在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向青年教师灌输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时,深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内容进行补充,使师德教育体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2]。

3多元文化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高校青年教师总体思想觉悟较好,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保障教学成效。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高校教育工作实践中也涌现出很多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总体良好。但是不能只是看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人们重视。

3.1育人理念不强,责任意识较差

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并未认识到“教书和育人”二者之间的联系,思想上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学生在课堂上、校园中的行为缺少主动的沟通、引导,青年教师较少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最为严重的是,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歧视心理,对高校教育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3.2服务意识不高,岗位热爱程度较差

青年教师很多都是研究生毕业,通过高校的招聘审核进入到高校教育岗位中。这些青年教师并没有长时间的系统、规范地学习过教育理论,也缺少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知识,青年教师自身具有的服务意识不高,对于教育岗位的热爱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青年教师只是死板的、机械化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学生课后提出的众多疑问也是应付了事,不能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很难保证教育质量,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发展。对此,加强青年教师入职培训的师德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3.3青年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虽然高校很多的青年教师都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素质较差的青年教师,不但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教育作用,还会树立“坏”的榜样作用。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提早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意接打电话,生活、工作态度随意。学校应该建立师德考评制度,方便对教师的不良情绪、不良师德进行纠正,情况严重者应该给予处罚,甚至开除出教师队伍。

4多元文化视角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4.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

高校需要提升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视程度,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纳入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规划中去。高校需要设置专门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划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加强高校众多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深入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要求,健全和完善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立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青年教师的岗位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监督。

4.2注重高校青年教师的选聘,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素质

高校需要调整人才选用机制,弥补其中的薄弱环节。对于应聘的青年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其学历、知识结构,以及所具有的从业资格证件,还需要严格审核应聘者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以及对教育岗位的热爱程度,避免素质较差的人员进入到教师队伍中,进而创建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育队伍。要严格设计人才的选用标准,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创建有利条件。

4.3加强师德建设宣传力度

高校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的文化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高校需要加强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新时期,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热潮来袭。高校青年教师对新媒体有着很深的喜爱程度,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作为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阵地。高校宣传部可以定期在新媒体上发表一些有关师德建设的文章、视频短片,以及高校师德建设活动开展的通知,提升高校师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师德建设活动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3]。

4.4落实激励制度,树立学习榜样

利用激励制度增加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工作态度积极,能够将自身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对高校教育工作有杰出贡献的青年教师,高校需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高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绩效考核,并且与教师的工资挂钩,经常开展一些争先创优工作,例如“优秀青年辅导员评选”等。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与传统节日的融合,引导青年教师对我国优秀的道德品质进行传承,使高校师德建设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4.5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际需求

高校需要转变传统的师德建设模式,尊重青年教师的精神诉求,深入了解青年教师生活、工作中存在的众多难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予其更多关怀,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晋升提供平台,使其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工作,从而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5小结

师德建设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多元文化扩展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空间,促使师德建设内容越来越丰富。高校应该深入研究多元文化给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积极找寻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改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建立完善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工作机制,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不断发展完善。

作者:涂礼雄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佟书华,郑晗.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下):77-78.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机制;研究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教党[2014]32号文)中,教育部党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营造以德育师的制度环境,推进师德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做学生爱戴敬仰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

一、辅导员师德建设

2011年12月30日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文),将教师职业道德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个部分。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辅导员师德建设应从辅导员理想、责任、纪律、作风、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提高。

二、辅导员师德机制

(一)机制。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从功能来分,主要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机制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

(二)辅导员师德机制。辅导员师德机制是指为了建设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依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的促进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并能促进其正常运行、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和措施。包括高校辅导员师德的具体内容、高校辅导员师德的评价与考核体系、高校辅导员师德培训教育机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等等。

三、辅导员师德机制的建设措施

(一)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原则。《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价值观的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辅导员的基本能力标准和工作职责中,辅导员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因此,辅导员必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并积极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必须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师表。

(二)建设辅导员师德机制的措施。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首先明确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的内容,其次是如何建设,即如何制定和实施,三是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保障措施。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长效机制的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具体内容和目标。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部分的内容,结合高校自身的具体情况,明确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建设辅导员师德机制体系的学习、培训、教育机制。制定和落实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体系的学习、培训和教育制度。将辅导员师德建设融入到高校师德建设的大框架中,融入到高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全面进行师德建设,确保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效果。

3、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机制的工作机制。将辅导员师德建设单列,专门制定辅导员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如何开展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制定工作计划、措施,确保辅导员师德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将工作落到实处。

4、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机制的内在动力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全员主动投入师德建设,将由国家、政府、学校的师德建设被动要求转化为辅导员(全体教师)、工作人员的自身要求,双管齐下,形成双动力及至多动力,确保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解决了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促进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的建设。内存动力机制应重视榜样的作用。一是要树立榜样,二是要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既要树立榜样,又要有能成为榜样的途径,让榜样不再成为遥不要及,让所有符合条件的辅导员都能成为榜样,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5、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责任机制。根据制度体系的结构功能高度重视制度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找准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林林总总的制度规定环环紧扣、相互配合,形成实用化、程序化的制度体系确保师德建设达到目标,提高高校辅导员师德整体水平,涌现出更多的模范教师、杰出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各方面优秀教师的培育和评选中,确保有一定辅导员名额,为辅导员成长提供空间。一是建立规范的责任机制。建立以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的师德建设责任制,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师德建设责任制,以学生工作部牵头、各学院主为主形成双轨责任制。明确各方在辅导员师德建设中的责任、目标和要求,责权明晰。二是建立思想教育机制。首先是要在思想上先获得认同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师德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当前辅导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激励高校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崇高品德,履行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为做一名好辅导员打下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6、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评价、监督机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要取得长远的效果,监督、评价机制必不可少。师德评价是指评价者依据教师的道德标准,根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思想信念等角度,对教师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辅导员师德的评价,必须结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辅导员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进行评价。在开展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同时实施学生评价教师制度,评出履行职责工作突出、善于创新、服务能力强、优良课堂教学质量、优良教风的优秀辅导员,作为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的候选人,同时也可作为高校师德先进标兵的候选人。从学校、学院(教学系)和学生工作部门成立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监督机构,结合辅导员岗位竞聘工作,对辅导员师德建设进行监督,学校纪委、工委、人事处、学工部(处)应在辅导员师德建设监督、评价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制定具体的监督、评价措施。综上所述,在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全面进行辅导员师德建设,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师德,提高高校育人的水平和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作者:林海峰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宇慧.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探析[J].教育界,2013(15)

[2]张小敏.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及路径[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多项教师队伍建设文件,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强调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要坚持“四个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这是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时代使命。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先锋代表。对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进行研究,对于发挥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的理论依据

当前,对师德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学理界对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师德建设当前存在问题较多体现为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化建设弱化[2],在实践中重公德轻私德,师德考评、教育、监督、激励等相关制度不健全等[3]。有学者认为,师德滑坡和师德失范现象的存在是历史特质、社会现实和个人观念的综合病体[4],师德培训、评价考核、监督惩处等机制层面的不健全也会造成师德建设的弱化[5]。有学者相应地从师德评价的标准、方法、反馈、结果应用等层面,提出了对策与措施[6]。关于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针对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的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略显薄弱,思辨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局部论述多,系统研究少。此外,相关改进策略相对抽象,缺乏可操作性。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尝试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剖析现状和问题,以此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情况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六所高校的党员教师为调研样本,分别是:以师范教育见长的北京师范大学、以理工科见长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民族专业见长的中央民族大学三所部属高校,以及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三所北京市属高校。通过发放和回收自编的《关于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的问卷》,分析了六所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基本情况、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总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76,信度良好;KMO值为0.759,Sig值为0,显示问卷各个题目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问卷发放共3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294份,有效回收率为98%,样本结构合理、有序。1.高校党员教师师德的基本现状。问卷对高校党员教师的从教原因、职业满意度和师德认知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大多数高校党员教师出于喜爱高校环境(73.17%)和热爱教书育人工作(64.88%)来选定自身的职业;62.44%的党员教师表示对现有职业感到满意;8.29%的被调查者选择“非常满意”。这说明,高校党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了基础。高校党员教师的师德表现各项得分均超过50%,党员教师群体对师德的认知比较一致,按照选择频数由高至低排序,依次为:严格负责、爱护学生、勤于钻研学术、师生关系平等、对待学生理解宽容。但与此同时,个别高校党员教师还存在一些师德失范现象。例如:一些党员教师理想信念模糊、师德涵养不佳、敬业精神不够。调查结果显示:有10.34%的党员教师不太注重自身的形象;15.52%的党员教师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偶尔会使用粗俗语言;还有个别党员教师学术功利取向明显,极个别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这些直接制约着教学、科研的育人功用,影响着党员教师先锋示范作用的发挥,制约着高校师德建设进程的有序开展,损害了国家、社会、学生的利益。2.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调查发现:党员教师对所在高校的师德状况评价较高,有78.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很好”和“非常好”。但是,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还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一是师德规定、相关制度未做到入脑、入心。例如:13.91%的党员教师表示从未听说过师德相关规定;48.28%的党员教师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师德规定。二是师德培训体系欠规范、科学。例如:51.72%的党员教师认为,本校的师德培训内容过于单一,以政治学习为主,缺乏对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教师专业精神等相关内容设计;培训方式以传统讲座报告为主,较为呆板,培训机制零散化、不系统。三是师德长效机制建设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的断裂现象。例如:50.12%的党员教师认为,本校的师德惩处机制不够完善;31.03%的党员教师认为,师德建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不会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实施;30.24%的党员教师认为,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师德滑坡问题的首要原因;超过80%的党员教师倾向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来改善师德现状。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出现问题,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环境的制约、高校内部治理的局限以及教师自身选择的多重影响。第一,市场经济带来的逐利导向冲刷了一些党员教师的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急剧变革,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再加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蚀,一些党员教师出现精神迷失、职业精神淡化问题。第二,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制度建设存在着客观缺陷。在管理理念上,一些高校多依靠宣传教育等软性管理手段,不注重运用制度等硬约束去规范党员教师的师德行为;在操作层面,虽然各高校普遍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来统筹师德建设,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时统筹力度不足、发挥效力不够,各有关职能部处仍习惯于点部着眼和局部发力,在党员教师师德建设、评价、惩处、反馈机制上难形成工作闭环,降低了师德建设的时效性和约束力。第三,部分高校党员教师重科研、忽视师德建设。以科研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指挥棒是高校党员教师轻视师德建设的内部根源,这导致一些党员教师认为师德建设太“务虚”,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相关教育培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机制建设的策略

做好高校党员教师的师德建设,既需要提升党员教师对师德建设的认可度,增强其自觉践行师德标准的主人翁意识,又要从宣传教育、综合考评、激励惩戒、自我教育、环境优化等机制层面着手,整体推进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1.健全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教育机制是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先导,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典型的师德模范、将高校师德宣传制度化、平台化。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论坛等宣讲活动,利用校报、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师德规范政策和师德先进典型。各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党员教师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智慧与力量,调动党员教师参与师德宣传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探索开展优秀教师的原创性深度采访,依托教师思政官方微信公众平台“BNU思享者”,常态化展出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事迹,获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和欢迎,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在强化“互联网+师德”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探索之路。2.完善高校党员教师师德综合考评机制。综合考评机制是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抓手。高校应成立师德建设工作专门领导小组,构筑由党委领导,行政组织实施,各工、团、院系等组织积极参与的师德建设管理体系,加强对基层院系的师德建设领导工作。高校党员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建构,要摆脱传统自上而下的“一锤定音”式的评价方式。在师德考核方式方面,建议综合采用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形式[7]。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对师德监督的抓总作用,形成合理有效的高校党员教师师德监督体系;依托党委教师工作部,建立专门的师德处理办公室,协调、处理校院各级的师德监督问题;建立党员教师师德问题督查检查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发现的师德问题开展内部调查,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应做好预案和相应处理工作。3.健全高校党员教师师德激励惩戒机制。激励惩戒是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激励可以促使党员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职业修养,通过惩戒可以警示党员教师要严格遵守师德规范。激励惩戒机制的搭建,要注意人事、教务、宣传等多部门协同,打造职责清晰明确的“一条龙”体系;激励惩戒的结果要与党员教师的事业发展、职称晋升、物质待遇等相结合。特别是在惩戒方面,高校要根据《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就违反高校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做出明确规定,切实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违反高校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党员教师,要依法依规惩戒,注重实施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4.完善高校党员教师自我教育机制。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是党员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要解决业务培训与师德建设“两张皮”问题,在业务培训中糅合道德规范,提升党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要激发党员教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号召党员教师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要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组织师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对标“四有”好老师标准,用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5.健全高校党员教师师德环境优化机制。为更好地解决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失范问题,必须将纯洁的学术环境还给高校教师。一是要加强法律力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术不端行为依法进行严格的惩戒;二是要加强行政力量,教育系统党的工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党员教师工作作风的监督,高校内部应做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制衡,避免学术权力过大导致学术腐败;三是要加强道德力量,强化高校党员教师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加强知识产权与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加强党员教师的自律精神;四是要加强媒体力量,使媒体参与到高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中来,形成积极有序的舆论监督氛围。

参考文献:

[1]辛未,姬冰澌.师德概念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8(9):38-42.

[2]张琦.新时期民办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与师德建设的对策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2):81-84.

[3]王晶岩.浅谈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如何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9(1):95-97.

[4]图雅,刘德林.差异化思路提升高校党员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7(22):34-35.

[5]谢伟华.谈师德建设中党员教师作用的发挥[J].教书育人,2007(18):62-63.

[6]赵静.新形势下高校师德评价机制的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6(3):49-51.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8

高校廉洁治理和师德建设的内在统一性

在当前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各界对高校廉洁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高度关注。如果说大学治理的本质是高校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大学权力分配和行使的结构和过程,那么高校廉洁治理就是大学各方秉持大学德行、廉洁履行权力义务、依法依章规范运行、共同引领价值取向的综合呈现,并须籍此推动高校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促进内涵发展,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提供风清气正的环境保障。作为大学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利益相关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师德建设在高校廉洁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直接影响高校廉洁治理的方向和效果。高校廉洁治理和高校师德建设内在统一,具体表现为:第一,工作内容一致。廉洁要求是师德的重要内容,而强化师德建设也是廉洁治理题中应有之义。例如:北京大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细则》规定,要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和大学生廉洁教育,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之中,推动校风、学风建设。第二,服务目标一致。校园即是教育,管理也是育人。师德建设的最直接受众就是学生,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必然要求高校的廉洁运行和风清气正,无论是廉洁治理还是师德建设,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第三,践履主体一致。大学本质上是由师生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大学治理要求相关各方都要为大学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承担义务,构建“伦理共同体”[1]。高校教师是这个共同体中追寻高尚师德的践履主体,也必然是高校廉洁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第四,实现路径一致。2016年,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就加强师德建设强调,要“加强教育管理和纪律约束,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践行者”。良好师德的构建,需要自律修养和他律监督结合,严肃惩处和激励保障并重;与此相似,廉洁治理也主要依托党委和专责监督机关通过履行教育、监督、惩处等职能得以保障实施,二者在高校的实现路径高度一致。

廉洁治理语境中的高校师德内涵

1.师德的廉洁意蕴。“师德”,一般被认为是“教师道德”或“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意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现今所说“师德”,源自古代教师德性文化,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融会国内外师德文明,并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诠释着新的时代内涵,其范畴既包括底线规约的伦理标准,涵盖学识才智方面的能力要求,也包含人格修养、理想信念方面的道德宣扬。“廉”有“正直”“高洁”等引申之意,蕴含传统文化、道德标准、价值尺度,是对社会和个人的本质要求,与组织和个体的德行息息相关。“廉”之于“师德”,具有传统和现实方面的丰富意蕴:“廉”秉承中国传统师德的文化基因,构成维护师道尊严的重要基石,体现教师严谨治学的根本要求,代表社会对师德价值的更高期许。2.融合廉洁要求的高校师德时代内涵。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相比其他职业道德,高校师德更加凸显其时代性和引领性。高校教师除了要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还要秉承大学精神、廉洁履行权力义务,既成为学生的人格示范,也作为世人的修德楷模,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先行者和推动文明进步的实践者。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于2018年11月8日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高校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底线做出进一步明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融合廉洁意蕴的高校师德应当在以下方面彰显时代内涵:一是明大德、重廉义,在坚定理想信念和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高校教师应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四有教师”的标准,热爱人民、扎根人民。二是守教德、修廉能,在坚持科学精神和提升人文素养上下功夫。高校教师应贯通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既要做传授知识、教授本领的“经师”,训练学生求真务实、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要做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人师”,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健全品格、学以成人。三是严私德、重廉洁,在坚守品德修养和强化廉洁自律上下功夫。高校教师要常怀敬畏之心,恪守学术良知,坚持言行雅正,慎独、慎微、自省、自警,以清廉正直的高尚人格感染学生,实现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廉洁治理逻辑下高校师德建设着力点

廉洁治理常讲要把握“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在研究腐败问题时既考虑个体原因,也关注群体特征和时代背景,分析问题滋生“土壤”,开展全过程反思。同样,在应对师德困境时,既要看到教师作为个体的行为失范、角色冲突,又要深入分析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原因。2014年,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当前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结合前人研究[3][4],在廉洁治理视角下归纳分析,有以下因素值得重视:一是教育者未先受教,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四个自信”,以致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引导,有的甚至违反纪律触犯红线。二是个人修养境界不足,缺乏师德认知,疏于道德实践,自律精神缺失,以致行为庸俗、言行失范甚至道德败坏。三是受多元化思潮冲击,个体角色冲突和价值选择失衡,以致学风浮躁、诚信缺失、学术权力滥用甚至权学交易。四是监督体系和惩处机制不完善,道德规范刚性约束不足,廉洁失范成本不高,以致师德问题屡有发生。五是保障体制不健全,考核评价体制滞后,教师主体地位不被重视,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受到影响,无心追求教师理想和教育目标,以致教学敷衍,敬业精神下滑。针对上述困境,师德建设可借鉴廉洁治理“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逻辑思路,在提升自律、完善他律、严明纪律、制度保障方面发力,确保高校教师坚守职业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引领价值取向。1.教育引导,提升自律。师德自律既是师德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师德管理的归宿点。第一层次是要提升道德认知,加强思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教育,引导高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修养,廉洁从教,提升对教师理想、责任、纪律、技能、良心、公正、荣誉等师德要素[5]的认同。第二层次是要强化道德实践,鼓励教师通过投身教学科研,体会师生道德关系,修正道德行为,升华道德情感,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第三层次是要磨炼道德意志,引导教师淡泊心境、久久为功,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交融积淀为稳定的教师良心,从而在复杂多元的价值冲突中抵制诱惑,保持定力,坚守阵地。2.监督约束,强化他律。强化他律是师德规范外在约束力和限定性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完善师德监督体系,构建同行、学生、高校管理者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网络。二是要畅通师德监督渠道,健全高校师德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组织、人事、宣传、纪检监察等部门协同配合,完善师德举报受理、调查处置、舆情应对、失德惩处等衔接配套。三是积极推动构建师德伦理共同体,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培育崇德敬廉、严谨求真的氛围,共同约定稳定道德价值取向,共同承担责任相互监督,并为之不懈追求。3.刚性惩处,严肃纪律。严肃纪律是强化师德建设的治本之道。一是要态度坚决,坚持师德失范零容忍。高校要着眼自身高要求和社会高期许,着力提升师德建设自我净化能力,同时要建立问责机制,对严重违反师德行为处置不力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责任。二是要保持定力,坚持长抓不懈强震慑。师德建设有如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保持定力,确保师德素质始终保持高标准,推动师德建设切实取得真成效。三是要结合实际,坚持严明规矩和把握界限相结合。在师德问题调查处置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程序合法,区分道德问题和方式方法问题,区分急功近利和勇于担当,区分故意为之和无心之过,既严肃纪律、及时纠错纠编,也把握政策、维护合法权益,提高师德惩戒综合效果。4.完善机制,健全保障。构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工作机制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做好师德建设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师德评价考核机制,细化“一票否决”标准,强化结果运用,宣传榜样、褒奖先进、惩处不法。二是注意把握“高尚理想”和“底线规约”的平衡。要避免师德规范大而化之、流于空泛,以致实际执行力和约束力被消解。例如:在制度设计时可借鉴有关经验,一方面,细化明确底线规定和禁行条例文本,强化可操作性,告知“不可为”;另一方面,提供道德困境解决策略,强化实践指导,告知“如何为”[6]。三是要强化服务保障,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教学科研规律,减少行政过分干预,让教师们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对教师的正当权益、履职行为等给予充分保障和发展激励,激发和调动积极性,实现“近者悦、远者来”,使得教师在尊严体面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持续仰望教育理想,自觉追求教师德性,实现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统一。北京教育

参考文献:

[1]许烨.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从德性到共同体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224-257.

[2]安云凤,吴来苏.高校师德教育与修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9.

[3]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等.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H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53-59.

[4]李荣华,陈锦宣.近十年(2004-2013年)我国高校师德问题研究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9-11.

[5]安云凤.高校师德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90-99.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9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的内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师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但人们对师德的内涵界定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教育界和学术界对师德内涵的界定大概分为三种:一是认为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二是认为师德即为教师道德的简称;三是认为师德是教师专业道德或教师专业伦理。2014年教师节期间,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既是对师德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全体教师提出的应有职业追求。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将师德归结于普通的职业道德、教师道德、专业伦理,显然是无法达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新时代高校师德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高校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只有自身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以身作则,才能做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才能在课堂上传播真理、弘扬正能量。教师只有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时刻坚守道德底线,才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二)高校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只有精通自己所教课程和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带领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才能在专业学习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三)高校教师应具有博大的仁爱之心。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关爱自己的学生,懂得理解、尊重、宽容学生,要容忍学生偶尔的“小错误”,要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决定了要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指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就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而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则是关键。(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高尚的师德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旗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因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1]。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路径,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需要。(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党的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教师只有自身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因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条件。

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交融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冲击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大量涌进中国,对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少教师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这就给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严峻挑战。(二)部分高校教师敬业意识淡薄,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师德意识的缺失,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最大问题。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从而放松自己学习政治理论的要求。有的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职业认同感降低,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高校师德培训、考评、监督与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高校师德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在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中虽然安排了师德教育,但在后续的教师培养中,针对师德的培训安排并不多。其次,缺乏科学的师德考评体系。在高校的各类考核中,对教学、科研的考核都有详细的量化指标,而在师德考核体系中,却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体系,不能科学、公平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高校对师德的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师德考核对教师缺乏约束力,也使得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师德修为。

四、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其中包括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内涵与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教师道德规范来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师德自我修养,努力培养和造就“四有”好老师。(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党的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45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指出:传道者自己要明道、信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才能正确认识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才能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要不断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好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强化高校师德建设。要努力提高高校教师认真履行教学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引导教师明确所授课程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其所授课程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发挥其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三)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为此,在师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师德建设保驾护航,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1完善高校师德培训制度要将师德教育贯穿高校教师培训全过程。在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中要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重点加强新教师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高校要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开展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宣讲,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师德师风课程培训。2建立健全科学的高校师德考核机制要依据《教师法》《高校教师师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师德考核标准,将高校师德考核指标细化、量化,增强师德考核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将高校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尤其要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3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监督机制要积极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和领导、督导组等多方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在师德建设和监督中的作用。要畅通渠道,广泛听取高校师生员工对师德建设的意见;要及时受理投诉、掌握师德建设动态,对师德存在的问题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

高校师德教育范文篇10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指的是教师职业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更强调的是教师的个性修养与个人品德。以儒家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应当具有多个层面的表现,在教师品质上,要“身体力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教师修养上,强调“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对待学生要“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不耻下问”;在教师观上,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理想要格;在师德规范上,要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通过“立人达人”去启发每个人的内在自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师德养成上,重视“慎独”“内省”“自律”,等等。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优良传统,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就是要将这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笔者以2015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为契机,开展了“吉林省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思想与人格修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的结果,高校青年教师总体师德状况表现较好,主要表现在:

(一)职业荣誉感高

在参与调查的五百余名高校青年教师中,有371人“热爱,愿终身从事”这项工作,占总人数的69.22%,“较喜欢,愿努力”从事这项工作的有146人,占总人数比例的27.24%,两项合计占总体比例的95%以上,可见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很高,有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同时,有近一半的参与调查的教师认为“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所占比例高于选择“教学能力”的人数。

(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掌握较好

在参与此次调查的教师中,有八成以上比较熟悉或基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剩下的不足两成的教师中,从来没听说过的总数不足10人,可见高校青年教师对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情况还是较好的。

(三)以个人的经历正面鼓舞学生

有近九成的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表示,自己在课堂上讲述过本人的生活或者成长经历,并且大多数人在讲述自己的生活或成长经历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上。同时,有六成以上的参与调查的教师认为,教师能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做人的原则,远远高于选择科学知识和治学方法的人数。虽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高校青年教师整体的师德现状较好,但是仍然有部分的教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忽视了自身的师德修养的提升,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参与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中,有38人表示不会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信、忠、孝、廉、耻等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觉得这些东西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虽然这些人所占比例不足调查总人数的一成,但是,这种思想的存在是值得人们深思。同时,还有三成多的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自身的发展影响一般,甚至是没有什么影响。可见,高校青年教师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待加强。

二、在师德建设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青年教师基本拥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比较合理的知识构成,作为青年人,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事物,乐于追求创新,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股新鲜而充满活力的力量。当下,高校青年教师所处的文化环境多元,个人的思想认识、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受到多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迷失方向。同时,师德规范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内容的改变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以期达到适应。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容易使高校青年教师对主流的师德建设产生质疑,产生重科研、重业务,轻教学、轻道德等不良的思想倾向。如何使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选择正确的价值追求,从而自觉地坚持党的教育路线和方针政策,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多元的文化环境背景下,师德的建构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基础。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创办私学,教师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师德随之而生。孔孟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系列主张,奠定了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基础。此后,我国历代教育家都非常强调教师的道德修养,经两千多年的沿革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师德理论体系。尊师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播者,还是完善人的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的精神引导者,所以对于教师的品德和修养的要求,自古至今都受到了严格的约束。在现代社会,宣扬师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教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要理论为主要内容,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文化中对师德的合理要求,已经积淀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教育事业所呈现出的崭新姿态,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师德观念的基础上,融和当代教育理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积极引导中华民族师德发展方向,从而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教师的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具体工作中,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这一系统的工作更加深入、持久、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高校师德建设,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境界。

三、在师德建设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师德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加丰富,传统的师德理念与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相结合,要求高校青年教师不仅要有仁德之心、为人师表,还要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师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教师的内部进行展开。“外因总是以内因为基础,他律必须以自律为前提。良好师德的形成只有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使师德内化为本色与角色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起作用。”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只会教书的人只能成为教书匠,只有会育人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师的高尚师德,是对学生最具体的教育。现代社会,教师不但对知识、技能进行交流、传播,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人格,肩负起历史的责任,通过自身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要想育人,必先育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仁”是传统文化中最高的道德范畴。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道德文化追求的是向上的师德观。我国古代优秀的师德观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淬炼与选择,历久弥新,成为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流传下来,为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高校青年教师重视自我素质的提升和个人形象的塑造。

当下,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近三年入职的高校青年教师几乎都经历过所在学校专门的入职培训,其中师德教育是重要内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主要以教师的德育教育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进行引导,端正青年教师的政治方向,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有助于完成青年教师由学生变成教师的身份角色转换,让这些初为人师者牢记自己的行为职责,始终坚持以“为人师表”作为职业道德追求的基调,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成长。因此,在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磨炼青年教师意志。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面对“你认为促进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有哪些?(多选)”的问题时,受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比较看重“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和“青年教师个人必须奋发努力,完善提高自我”这两个方面,分别占比为24.06%和22.61%。在其他方面,如“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学校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必须努力营造并形成青年教师成长的浓厚文化氛围”等选项,分别有一成左右的人表示了支持。这与高校青年教师希望受到学校重视和自我提升的积极性相一致。因此,高校应当注重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个积极向上、吸引人才的工作氛围有助于青年教师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教学需求和科研发展,只有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与重视,才能真正地让他们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从内部的重视和提升,还要结合社会的外部因素,双向运作,才能使师德建设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高校青年教师面对师德问题,看法各异。一方面表现在,对于师德现状中的问题反应不集中。参与调查的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当前师德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看法不一,有25.61%的人认为是“教学态度敷衍,工作投入不足”,有18.70%的人认为“价值观失衡,职业理想动摇”,有10.29%的人认为是“为人师表意识淡薄”,有14.30%的人认为是“学术功利化严重”,有12.90%的人认为是“对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明,缺乏育人的责任感”,有15.71%的人认为是“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不强”。高校青年教师对师德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统一共识,既说明了这种问题并不是十分突出,也说明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在不同方面都有待解决。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整体道德对高校青年教师影响较大。对于影响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中有41.23%的人认为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有关,有27.05%的人认为离不开教师的自我修养,还有21.40%的人认为受到高校管理监督评价机制的影响很大。可见,良好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协调运作。强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融入到高校青年教师的血液之中,是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师德完善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动中国师德思想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途径。

作者:郑慧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第二篇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问题分析

(一)环境因素

《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都有明确规定,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然而现实中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却实行的是不同的社会保障机制,福利待遇不可与之相比,这种差距不得不让民办高校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不公平的感觉产生。不仅如此,民办高校体质不同于公办高校体质,所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前途存在不可预知性,部分教师把民办高校当作升学和再就业的跳板,致使青年教师流动性较大,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这些都不利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

(二)制度因素

民办高校大多以企业的管理理念在运作,教师们的课时数定得太高,工作完成情况甚至评奖评优首先都以工作量是否饱和来衡量,一味使用企业“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而忽略教书育人还要求他们从人格、道德、精神等方面去影响学生,而这些工作有时无法真正的“量化”。其次,多数民办高校对教师不注重师德素质的培养,在师德培训上大多流于形式,虽然也有一定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但没有将师德规范贯穿于教师日常工作管理中。这些都使青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倦怠。在这种导向下,势必造成青年教师师德观念淡薄。

(三)个体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在青年教师目前最主要的生活困扰一题中“经济收入”“、社会保障”、“住房”远远高于其他选项;“缺少进修机会”“、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专业职务晋升困难”这几项分别位于工作中最主要困扰的前三位;超过60%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每天的工作量达到了9-12小时甚至13个小时。在座谈中,多数教师表达了归属感缺失这一问题。以上的种种,我们不难看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承受着比中老年教师更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导致他们工作责任心下降,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文化基础薄弱,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得到在职业选择初期所期待的成就感,甚至在自己的学生那里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青年教师们无法寻觅到从事民办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的应有尊严和价值。以上问题的存在凸显了现阶段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不加改变和调整,必将会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途径

(一)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必须重视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是青年教师师德提升的前提条件。民办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提高青年教师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确保青年教师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教育,使青年教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转化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以人为本,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和工作幸福感

过去我们在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问题,大多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说教,忽视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今天,我们在进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时,应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地位、待遇和内在需求。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到青年教师中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认真解决青年教师在福利待遇和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在住房、收入、子女升学等方面给与更多的关心照顾。建立完善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应对工作压力、舒缓职业倦怠,积极创造适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工作环境,健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制度,才能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真正获得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感,激发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和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尽职尽力的热情,促进良好师德师风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全力营造良好师德建设氛围

良好育人氛围的本质是深入推进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因此师德建设要注重营造良好氛围,创造较好的人文环境、校园环境和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等。一是以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及向师德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学习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召开师德模范经验交流会、模范事迹宣讲会和报告会,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学校官网、微博、微信等多种宣传媒介,大力倡导教书育人的师德师风;二是将师德建设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民办高校在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学校办学以来形成的学校精神和学校理念等,使学校文化贯穿在整个教师师德建设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激励广大青年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树立民办高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师德建设中的师生互动作用,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青年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们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

各民办高校应根据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结合民办高校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师德监督奖惩机制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师德考核、监督以及奖惩体系,把师德表现作为青年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外派进修等方面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从而促使广大青年教师对师德规范体系的认同和遵守。总之,民办高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响应国家号召,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广大校内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建立和不断健全校内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高校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高校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师德素养。民办高校教师自身应该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

作者:党惠敏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第三篇

一、现代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及重要性

(一)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虽然不同时期人们对高校教师的师德表述不同,但本质上,教师师德基本可以概括为: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严谨治学和为人师表。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并“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既确立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明确了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不仅是教师的品德问题,还是教师所拥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于教师对国家的关心和关注,对其所从事教育职业的投入和热爱,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对学术的严谨和钻研,以及对自身高标准要求等各个方面。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二、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据教育部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8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利益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少数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模糊,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和声誉。

(一)思想政治上表现为理想信念淡薄

一小部分青年教师并不是真正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而仅仅将其视为一种谋生手段。这些青年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自身职业的使命感,往往缺乏责任心,工作中墨守成规,不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淡薄,出现“三观”失衡的问题。

(二)教学工作上表现为专业性下降

教师职业队专业性要求较高,因而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职业修养,提高教育水平,强化专业化发展。但少数青年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照本宣科,缺乏独立见解;知识老化,缺乏升级换代;教法单一,缺乏互动交流;缺乏改革完善现代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动力。

(三)学术研究上表现为诚信缺失

高校科研实力的强弱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在信息时代。部分青年教师或因为缺乏足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或因为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或因为心态不正、学风浮躁,很难产出高质量、高标准的科研成果。更有极少数青年教师科研态度不严谨,甚至有学术不端行为,给自己和学校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四)自我评价上表现为“群体认知下行”

著名教授廉思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调查问卷显示,84.5%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13.7%认为自己处于“底层”,仅有14.1%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廉思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我认知下行”。高校青年教师的这种自我认知,使其难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严重影响其教学积极性。

三、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师德建设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组织、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和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增强师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而激发高校师生团结奋进。

(二)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教师崇高理想

高校应严格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思想之魂;将师德教育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并作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学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岗位责任意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只有努力营造并不断优化外部环境,才能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产生促进作用。

1.不断优化社会环境

应不断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树立优秀的职业道德榜样,客观反映高校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发展做出的贡献,展示其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精神风貌,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道德风尚;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在教师住房、薪资、社保等方面加大投入,保障青年教师的生存和发展。

2.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是青年教师产生高水平成果的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首先要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评奖评优等关系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学校应坚持机会均等原则,克服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其次要加强协作与交流,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中应鼓励团结协作,减少不良竞争,借助集体力量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学习综合实力。

3.营造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

首先,高校应弘扬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总结提炼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的、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以此潜移默化地熏陶并引导师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其次,高校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创造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尤其是创造适应新发展形势的新文化。

(四)完善制度建设

1.优化师德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刺激高校青年教师自我转变、纠正错误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优化激励机制。物质方面,学校应积极改革薪资分配制度,逐步推行工资、津贴与绩效挂钩的校内分配制度,坚持公开公平、优劳优酬的原则;精神方面,学校应组织评选典型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2.构建科学的培训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高校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训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培训内容上,要把学习师德规范、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等纳入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训形式上,可通过岗前集中培训学习和岗中不定期培训,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使其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提高自觉性,加快角色转变。

3.健全师德考核机制

将师德考核作为高校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师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评价模式,并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

4.建立并完善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