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汉语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5-16 15:01:50

大学汉语文学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1

关键词:藏族地区;汉语文教育;小学

藏族地区的孩子们平时接触的大多是本民族语言,这就使得他们在理解与接受以汉语为载体的汉语文教育时,存在极大的难度,如何做好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工作,成为诸多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与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名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初步获得了一些关于汉语文教育的有效策略与方式方法。本文从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从识字教育、口语交际教育、写作教育、阅读教育四个大方向切入,针对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的优化方式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以期为更多的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从而为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贡献力量。

1识字教育

识字是汉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认识足够多的汉字,藏族地区学生的汉语文水平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由此可见,做好识字教育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到大多数藏族地区小学生所熟悉的语言是藏语而非汉语,书写较多的也是藏族文字,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利用藏语这一民族语言,辅助汉语文识字教育工作。例如,在学习“日”“月”“天”“田”等汉字时,我会首先以藏语的形式向学生们阐述这些汉字的含义,待学生都理解了之后,再引导他们一遍遍进行发声练习和书写练习。以本民族语言为渠道,藏族地区小学生能很快建立起所学汉字与自己所了解的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会这些汉字。同时,考虑到学生平时接触汉字较少、学习热情不高这一实际情况,我在识字教学活动中,会有意识地采用一些趣味化的识字教学方法,以激发与维持藏族地区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与积极性,使他们兴趣高昂、积极主动地跟随我的教学节奏学习、理解、掌握汉字。像在学习“打”这一汉字时,我会向学生表演“打”的动作;在学习“跑”这一汉字时,我会向学生展示“跑”的动作,让学生将“跑”的动作与具体的汉字对应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藏族地区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觉得很有趣,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此一来,他们便会愿意学,也能积极、主动地学。长此以往,小学生会认识与掌握越来越多的汉字,从而为汉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口语交际教育

口语交际教育作为汉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藏族地区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小学生只有能听懂所学的汉语文知识,能借助所学的汉语文知识流畅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才能称得上实现了汉语文教育的目的。藏族地区的孩子们平时接触藏语较多,接触汉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汉语口语交际能力也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充分利用汉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为学生开辟不同形式的交际活动,像汉语演讲、汉语歌曲演唱、汉语古诗词背诵等。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利用课后闲暇时间与同学、教师或家长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有一次,我要求学生两两结对进行情景对话,由于对话内容简单,交际难度不大,学生纷纷积极参与。例如:A:你昨天晚上几点休息的?B:大约九点。A:我休息得要比你晚一些,我大概是在九点半休息的。B:我们应该早睡早起,这样才能长得快、发育得好。藏族地区的孩子学习汉语文的目的不是仅仅用来考试,更重要的是掌握汉语这一门语言,以便为他们日后走出藏族地区、走向更宽广的环境、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和生活提供可能。从这个层次来看,针对藏族地区开设的汉语文教育具有极强的工具性特征,用于辅助藏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因此,藏族地区的小学汉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3写作教育

写作是汉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写作教育对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作用。具体到藏族地区小学生,由于其所熟悉的是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汉语写作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大的难度。因此,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能显著提升写作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我在教学时,常用的方式是先让学生表达,然后再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表达的内容写下来。例如,在以“我的妈妈”为主题的汉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汉语积极表达自己想到的与妈妈相关的内容。有的学生:“我的妈妈很美。”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非常勤劳。”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很辛苦。”还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非常爱我。”在学生有了表达的意愿之后,接下来我会引导他们详细阐述。比如,让说“我的妈妈很美”的学生试着描述妈妈美在哪儿,让说“我的妈妈非常勤劳”的学生举出能证明妈妈很勤劳的事例,让说“我的妈妈很辛苦”的学生向别人描述妈妈是如何辛苦的……妈妈是学生在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因此,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用自己掌握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用汉语文字的形式记录与整理自己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来,写作便真正成为“我手写我心”的活动,不仅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还使得写作的质量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与发展。再如,针对藏族地区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较差、水平较低的情况,我会有意识地为他们朗读一些作文,并将这些作文打印出来让他们观看与借鉴。当学生接触的以汉语为载体的作文素材越来越多时,自然对写作不再有畏惧情绪,写出来的汉语作文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4阅读教育

阅读是从大量载体中提取所需信息的一个过程。不同于汉族小学生,藏族地区小学生平时接触汉语较少,这无疑加大了他们的阅读学习难度。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教材是学生接触汉语文内容相对较多的一种形式,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师应利用好汉语文教材,并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汉语阅读教育与渗透。例如,在《小马过河》这一阅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扫清基本的汉字、词组等障碍之外,还要重点为学生阐述这一阅读文本中蕴含的道理。可能部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尝试引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小马过河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便能更深刻地理解《小马过河》一文的主题。再如,学习《北京的立交桥》这一阅读文本时,很多藏族地区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中描述的内容。针对这一情况,我会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北京立交桥的相关图片,当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便能很容易地理解《北京的立交桥》的文本内容了。针对藏族地区小学生接触汉语阅读内容较少的情况,作为汉语文教师,我会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一些高质量的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汉语阅读。我还在班级里建立了“课外阅读角”,阅读角里除了有我捐献的一部分书籍外,还有不少学生们捐助的书籍。“课外阅读角”丰富了课外阅读的形式,使学生接触的汉语阅读文本内容越来越多,在扩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了空间与平台。

5结语

在全民推广普通话、全国推行汉字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逐渐开始接触汉语文教育。但当前汉语文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种种问题导致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质量大受影响。藏族地区的汉语文教育同样存在问题,因此,藏族地区的小学汉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立足藏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学生在汉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使藏族地区小学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汉语文教育,使其语文素养及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与发展,为其日后拥有更宽广的发展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卓玛.在西藏乡镇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路构建[J].都市家教月刊,2017(4).

[2]罗桑次仁.关于西藏牧区小学汉语文作文教学分析[J].新课程:上,2017(3).

[3]德庆措姆.抓住特点,有效教学———藏族地区汉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8(21).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2

现代语文独立设科至今已逾百年,期间,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状况起伏不定。清末民初,中学语文教科书全部为文言,为历代文章精华的选文汇编,有少量圈点批注等助读材料,中有文章作法提示,如谢蒙《新制国文教本评注》(中华书局1914年),但没有具体的语言知识内容。这时,有诸如《文字源流》《文法要略》等关于语言知识的著作面世,但只是专门的语言知识普通读本,未与教科书融合。1923年新学制实施前后,文言独霸天下的局面结束,现代白话文大量涌入教科书。语体文的相关知识进入教科书成为大势所趋。当时的政府课程文件及时提出文法、修辞、文字学等相关语言知识的要求。不过,上个世纪20年代语文教科书大体仍为选文的罗列与汇编,语言知识迟迟未能进入其中。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政府执行力得到加强,为贯彻政府颁布的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的规定与要求,大量语言知识进入语文教科书。如当时通行的傅东华《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每单元有“选文”和“习作”两项,“习作”实为语文知识,主要内容即为语言知识。以第1、3、5册为例,编排句及句的主要成分、名代动词、三种动词、句的连带成分、句的附加成分、介词、助动词和助词、词类总结、单句复成分、包孕复句、等立复句、主从复句、语气、文法总结、什么叫做句、句的种类、句子的统一、句子的整合、句子的生动等,词法、句法、修辞,分门别类,极为详细。由此看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语文课本中的语言知识,开始显出繁琐倾向。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量增加系统的语言知识,如小学前所未有地编入大量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知识,并细化为若干知识点,分布于各年级各册教材中。在小学基础上,初中汉语课本循环编排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这样的知识编排不合汉语特点招致批评。1963年编写的中学语文课本打碎语言知识体系,淡化语言知识内容,初中和高中教材中没有一篇语言知识短文。初中课本中的语法知识分散编排在课文后面供随文学习。上个世纪80年代语文教学科学化和序列化的倾向,对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编排造成影响,语言知识重新走向系统化和繁琐化。如1982年版初中课本中的语言知识短文有形声字,双音的合成词,词和词组,前后一贯首尾一致,肯定和否定,全部或部分,形容、限制和补充,复杂的单句,词的不同色彩,复句,多重复句,句式的变换,句与句之间,常见的文言虚词,另有附录的语言知识若干,比1963年版增加太多。1988年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语言知识进一步追求完整体系,语音、标点符号、汉字、词、短语、句子、修辞均有详细分解的知识点,被系统编入各册和各单元中。1990年版高中语文修订课本的语言知识内容亦大幅度增加:词语知识、句的知识、段的知识、修辞知识等等,应有尽有,还列出32个常用文言虚词写成四篇知识短文,分别编排在各册相关单元之后。走向繁琐的语言知识再一次受到质疑,“淡化语法”的呼声响起,不断膨胀的语言知识又一次面临“裁军”。根据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对语言知识进行了精简内容、结合课文、重在运用三方面的改进。如语法知识,选取必要的内容编排在四册课本中,第一册讲词,第二册讲短语,第三册讲单句,第四册讲复句,第五、六册巩固和运用前四册内容。同时不再编排古代汉语知识。1997年两省一市试验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知识仅编入诸如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怎样学习通假字、怎样学习文言虚词、文言常用句式等文言文知识。21世纪初,根据1992年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后的新教材出版,语言知识的安排有重新追求知识体系的倾向,专门编成汉语知识短文自成一块独立的内容,编排于1~5册课本之后,有字词知识、修辞知识、短语知识、句子知识等共30多篇,但它们未能与课文阅读充分结合,有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的嫌疑。这样的编排内容和呈现方式,因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到来遭受质疑,语言知识受到前所未有的削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列出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在课本中不能得到名正言顺的编排,均以补白和附录形式出现。高中五册必修教材完全没有语言知识。这就出现自民国以来对于语言知识最大程度的淡化。触底引起反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言知识的规定有所加强,2016年秋季开始试验的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和其他各版修订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编排有“回暖”迹象,词汇、短语、句子等语言知识回到课本中显眼的位置。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为例,仅七年级上、下两册,便编排名词、词义和语境、动词、词语的感情色彩、同义词、形容词、反义词、数词和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和拟声词、助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等二十几篇语言知识短文,安插于单元各篇课文后。

二、百年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凸显三大问题

由以上看出,百年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在有无、繁简、多少之间呈波浪曲线。从清末到上世纪20年代,语言知识缺席;三四十年代语文知识“爆炸”,奠定百年语言知识体系与编排的基础;50年代初,语文教材一夜回到20年代以前,没有编排任何语言知识;50年代中期汉语、文学分科,语言知识突然走高,占语文知识一半“疆域”;1963年大纲明确规定语言知识只是形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锐减;进入新时期,语言知识再度“飞扬”。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语文学习》杂志发表两篇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文章,一度引发语文界“淡化语法”的讨论。上个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重新拾此话题,淡化语言知识呼声又起。本世纪初,语言知识跌入历史低谷,而当下又有回升的趋势。总之,“语言知识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领域中,其内容时有时无,其程度时精时粗,其地位时高时下,长期呈现出马鞍形大起大落的状态”[2]是个不争的事实。从百年语文教材中这幅语言知识“路线图”,可以看出以下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大量搬用语言学科知识,未能将课程范畴中的语言知识较好地转化为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分为四个层次:语言学科中的语言知识、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知识、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知识。四个层次都是语言知识,却有区别。语言学科中的语言知识是指语言学研究者视野中的语言知识,即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语言学教材或论著中的知识,它注重科学,自成体系,以学理探讨为重点和旨归。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知识是指从语言学知识中抽取出来的、进入中小学语文课程(主要是语文课程文件)中,为形成和提高学生语言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实用语言知识。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是根据语文课程文件规定的语言知识要求,联系具体语言现象,以鲜活的语言材料为支撑的语言知识,它依据国家课程文件却有所超越,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语言知识条款的具体演绎。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知识是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的语言知识,它间接来自语言学科和课程文件,直接来自语文教材,是对课程文件和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的重构与创生。以上四个层面的语言知识,从第一层到第四层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前两层只是原理、概念、定义、策略、方法,后两层是依据语言现象进行的具体的解说。但考察历史和现实可以发现,以上四个层级的语言知识大多是后一级对前一级的照搬,这样层层照搬,造成语文课程与教材中语言知识问题的积重难返。因此,须将语言学和课程文件中的语言知识“教材化”。二是陈述性语言知识太多,程序性语言知识过少。通过百年语言知识的简要梳理与诊断发现,人们总在语言知识的多与少之间纠结、矛盾、挣扎。其实,最大的问题并非语言知识的多少,而是语言知识是否合适。也就是说,长期以来,语文教材中死的语言知识过多,活的语言知识太少。换句话说,以概念、术语、定义呈现的语言知识太多,结合语言现象具有可操作性和训练价值的语言知识太少。上个世纪50年代汉语教材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陈述性知识大量堆积,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实际指导价值不大。上世纪80年代的语言知识呈现尽管做了较大努力,有一定的改观,但总是不愿意放弃语言知识的学科系统性,仍是名词、术语、定义“唱主角”,未能对可操作性的可指导实践的语言知识进行有效开发。三是语法知识分量太重。语文知识中的“第一大户”是语言知识,而语言知识中的“第一大户”的位置,则长期被语法知识所占据。然而,汉语文教育须节制语法学习,这样的预警其实早已发出,如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虽提出学习字词句篇章之法,但章程中的学务纲要同时指出:“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端士风……夫叙事述理,中国自有通用名词,何必拾人牙慧?又或外国文法,或虚实字义倒装,或叙说繁复曲折,令人费解,亦所当戒。倘中外文法参用杂糅,久之必渐将中国文法字义,尽行改变,恐中国之学术风教,亦将随之俱亡矣”[3]。这一提醒,后来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语法随基督教的传播进入中国,从此逐步形成严重西化的中国语法体系。此后二三十年间,一批语言学研究者大力借鉴西方语法体系来构建汉语语法体系,这些研究者中的不少人同时又是语文课本的编撰者,语法知识直接搬运或中国化不够便不可避免。傅东华编《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商务印书馆1933~1934年)中的“编辑大意”直言,这套教科书中的语言知识直接取自黎锦熙《国语文法》、杨树达《中国语法纲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唐钺《修辞格》等当时出版的带有明显西方语法体系痕迹的学术著作[4]。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吕叔湘、熙两位语言学家的《语法修辞讲话》,全国因此一时掀起语法学习热潮,这对语言学研究和语文教学以相当大的影响。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大量系统的语法知识,固然主要是学习苏联母语分科教学的结果,但与这次全国性的语法学习热潮不无关系。此后半个多世纪,语文学科中的汉语语法知识一直在繁与简的较量中此起伏彼,循环不止,语法知识不精要、不好懂、不起多大作用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三、语文教材需要三种语言知识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3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汉语文教育研讨会”于1997年10月21~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汉语文教育专家、学者120余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研究资料108篇。在开幕式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到会讲话,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国正致开幕辞,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王宏志、北师大副校长王英杰到会致辞。与会代表反映,在新世纪的大门即将开启之前,海内外专家聚集在汉语文教育的故乡,交流经验,探讨汉语文教学走过和走向的路,具有重大意义。

一、与会代表认为,“百年汉语文教学经历创立、奠基、改革与发展的过程”,谱写了汉语文教育史上光辉的篇章。浙江教育学院张传宗说,“语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本世纪初,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前一阶段从清末到全国解放前。1903年清政府制定的《学务纲要》开始对中国文学提出要求;1912年民国政府根据《壬子学制》颁布《中学校令》,规定在中学设立国文科;1931年以后公布的课程标准规定,课本由清末全选文言文转变到“五四”文言文和语体文兼选,以后又发展成以语体文为主;1946年出版的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中等国文》,强调“国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对于汉语汉文的基本规律与主要用途的掌握”。这阶段的国文教学,开始确定了国文科作为中等教育一门基础学科的地位,是整个语文教学创立和奠基的时期。

与会代表认为,建国以后国文科改为语文科,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作了多次探索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1956年实行文学和汉语分科教学;1961年第一次提出语文教学具有三方面任务:提高语文水平、提高思想和丰富文化知识;1963年新编语文教材,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并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惟一任务来提,对以后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影响深远。中央教科所章熊说,“十年浩劫”之后,语文教师迸发出极大积极性,因此,在80年代初曾出现过一个教法探索的辉煌时期。这次探索沿着启发式的思路,寻求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的途径。实践的结果,一个响亮的口号出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此,又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纵深的探索: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提倡自学,把教师的作用命名为“导读”;在语文课与母语环境关系方面——提出“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在教材编写方面——力求在课文中体现“训练”的轨迹。这次探索使中国大陆语文教学在教学法方面的成就居华语地区的领先地位。人民教育出版社顾振彪说,几十年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三阶段”(记叙——说明——议论)“两循环”(初中——高中)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但并非是最佳的。从现行新编的各套教材看,大都已跳出这一框框,构成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线。

与会代表认为,百年语文教学,从国文科到语文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大小小的多次改革,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诸多方面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语文学科理论尚待进一步研究,语文教学效率还不够理想,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与会代表认为,处于世纪之交的汉语文教育需要进行世纪跨度的思考,确立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吉林教育学院王鹏伟说,我们把这种思考称之为“世纪跨度的思考”,而不是“跨世纪的思考”,意在表明这种思考不仅包涵着对汉语文教育现状的思辨和对汉语文教育发展的前瞻,而且首先包涵着对汉语文教育传统的回顾。汉语文教育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认真清理这笔遗产,将为我们确认世纪之交的汉语教育方向提供历史参照。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说,汉字教学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历史中有着成功的经验。特别应当提及的是《三字经》,全书400多个三字结构,几乎包罗了全部最基本的语素组合方式和最基本的语法结构,可以认识1000多个汉字,可以学习汉语法和其他许多新的知识,并且为学生日后阅读其他读物奠定了基础,这本启蒙教材是传统语文入门教学的经验结晶,它符合汉语言的特点,应该很好汲取。武汉六中特级教师洪镇涛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而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正确途径。传统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而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符号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综合性的感知和领会,它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台湾屏东师院余崇生在《论文章结构与表达技巧》一文中指出,想写好一篇文章,平时的确需要博览群书,吸收储备,观摩名家的作品及不断练习,方能熟悉表达技巧。他称这种修养、储备是一种“养气”,而传统的多读多写正是实施这种“养气”的有效方法。

与会代表认为汉语文教育回归并非意味着“复古”,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返璞归真。王鹏伟说,没有“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就不可能挣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同理,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就不可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个世纪以来的汉语文教育变革告诉我们:汉语文教育要重新获得生机,就必须正本清源,恢复汉语文教育的本色,从背离传统的道路上走向回归,在汉语文教育传统的基石上重新构建21世纪汉语文教育框架。处于世纪之交的汉语文教育改革,没有俯视古今的高度,就不可能面向未来,没有纵观中外的视野也不可能面向世界。回归传统并非意味着“复古”,也并非意味着“排外”,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更新升华。章熊说,“传统”像无休止的长河,它滔滔不绝,一路容纳百川,上古的经验可以纳入“传统”,中古的经验可以纳入“传统”,近代的经验同样也可以纳入“传统”。它们之间一脉相承,而面目却大不相同。究其原因,就是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返璞归真”,它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深化。传统的精髓应该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点。

三、与会代表认为,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首要地位,而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无不成为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因此,改革汉语文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提高人的素质的要求,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首都师范大学陈金明说,现代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体,而语言水平的高低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为提高新一代的素质服务,首要的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读一篇课文先要看懂用于表现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写一篇文章,更是要用语言文字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听与说也是凭借语言文字而实现其交际的目的。时下,语文教学脱离语言而架空讲析的现象比比皆是,它不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因而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台湾师范大学陈品卿等人指出,素质教育将学生学习活动看作是主动获取、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教师应该站在辅导地位。在自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天津市教学研究室伊道恩说,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素质上,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与智力发展水平上。因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是不会相同的。汉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种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马来西亚林国安说,特长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某些突出才能,它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趋势,华文教育可利用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创设时空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达到“全面发展有特长,知能并举有个性”的目标。香港大学高宝玉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难度的作业,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模式。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4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汉语文教育研讨会”于1997年10月21~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汉语文教育专家、学者120余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研究资料108篇。在开幕式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到会讲话,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国正致开幕辞,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王宏志、北师大副校长王英杰到会致辞。与会代表反映,在新世纪的大门即将开启之前,海内外专家聚集在汉语文教育的故乡,交流经验,探讨汉语文教学走过和走向的路,具有重大意义。

一、与会代表认为,“百年汉语文教学经历创立、奠基、改革与发展的过程”,谱写了汉语文教育史上光辉的篇章。浙江教育学院张传宗说,“语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本世纪初,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前一阶段从清末到全国解放前。1903年清政府制定的《学务纲要》开始对中国文学提出要求;1912年民国政府根据《壬子学制》颁布《中学校令》,规定在中学设立国文科;1931年以后公布的课程标准规定,课本由清末全选文言文转变到“五四”文言文和语体文兼选,以后又发展成以语体文为主;1946年出版的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中等国文》,强调“国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对于汉语汉文的基本规律与主要用途的掌握”。这阶段的国文教学,开始确定了国文科作为中等教育一门基础学科的地位,是整个语文教学创立和奠基的时期。

与会代表认为,建国以后国文科改为语文科,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作了多次探索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1956年实行文学和汉语分科教学;1961年第一次提出语文教学具有三方面任务:提高语文水平、提高思想和丰富文化知识;1963年新编语文教材,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并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惟一任务来提,对以后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影响深远。中央教科所章熊说,“十年浩劫”之后,语文教师迸发出极大积极性,因此,在80年代初曾出现过一个教法探索的辉煌时期。这次探索沿着启发式的思路,寻求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的途径。实践的结果,一个响亮的口号出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此,又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纵深的探索: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提倡自学,把教师的作用命名为“导读”;在语文课与母语环境关系方面——提出“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在教材编写方面——力求在课文中体现“训练”的轨迹。这次探索使中国大陆语文教学在教学法方面的成就居华语地区的领先地位。人民教育出版社顾振彪说,几十年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三阶段”(记叙——说明——议论)“两循环”(初中——高中)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但并非是最佳的。从现行新编的各套教材看,大都已跳出这一框框,构成了以能力训练为主线。

与会代表认为,百年语文教学,从国文科到语文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大小小的多次改革,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诸多方面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语文学科理论尚待进一步研究,语文教学效率还不够理想,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与会代表认为,处于世纪之交的汉语文教育需要进行世纪跨度的思考,确立汉语文教育民族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吉林教育学院王鹏伟说,我们把这种思考称之为“世纪跨度的思考”,而不是“跨世纪的思考”,意在表明这种思考不仅包涵着对汉语文教育现状的思辨和对汉语文教育发展的前瞻,而且首先包涵着对汉语文教育传统的回顾。汉语文教育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认真清理这笔遗产,将为我们确认世纪之交的汉语教育方向提供历史参照。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说,汉字教学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历史中有着成功的经验。特别应当提及的是《三字经》,全书400多个三字结构,几乎包罗了全部最基本的语素组合方式和最基本的语法结构,可以认识1000多个汉字,可以学习汉语法和其他许多新的知识,并且为学生日后阅读其他读物奠定了基础,这本启蒙教材是传统语文入门教学的经验结晶,它符合汉语言的特点,应该很好汲取。武汉六中特级教师洪镇涛说,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而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正确途径。传统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而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符号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等综合性的感知和领会,它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台湾屏东师院余崇生在《论文章结构与表达技巧》一文中指出,想写好一篇文章,平时的确需要博览群书,吸收储备,观摩名家的作品及不断练习,方能熟悉表达技巧。他称这种修养、储备是一种“养气”,而传统的多读多写正是实施这种“养气”的有效方法。

与会代表认为汉语文教育回归并非意味着“复古”,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返璞归真。王鹏伟说,没有“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就不可能挣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同理,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就不可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个世纪以来的汉语文教育变革告诉我们:汉语文教育要重新获得生机,就必须正本清源,恢复汉语文教育的本色,从背离传统的道路上走向回归,在汉语文教育传统的基石上重新构建21世纪汉语文教育框架。处于世纪之交的汉语文教育改革,没有俯视古今的高度,就不可能面向未来,没有纵观中外的视野也不可能面向世界。回归传统并非意味着“复古”,也并非意味着“排外”,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更新升华。章熊说,“传统”像无休止的长河,它滔滔不绝,一路容纳百川,上古的经验可以纳入“传统”,中古的经验可以纳入“传统”,近代的经验同样也可以纳入“传统”。它们之间一脉相承,而面目却大不相同。究其原因,就是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返璞归真”,它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深化。传统的精髓应该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点。

三、与会代表认为,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首要地位,而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无不成为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因此,改革汉语文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提高人的素质的要求,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首都师范大学陈金明说,现代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体,而语言水平的高低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为提高新一代的素质服务,首要的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读一篇课文先要看懂用于表现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写一篇文章,更是要用语言文字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听与说也是凭借语言文字而实现其交际的目的。时下,语文教学脱离语言而架空讲析的现象比比皆是,它不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因而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台湾师范大学陈品卿等人指出,素质教育将学生学习活动看作是主动获取、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教师应该站在辅导地位。在自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天津市教学研究室伊道恩说,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素质上,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与智力发展水平上。因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是不会相同的。汉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种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马来西亚林国安说,特长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某些突出才能,它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趋势,华文教育可利用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创设时空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达到“全面发展有特长,知能并举有个性”的目标。香港大学高宝玉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难度的作业,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模式。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5

高职高专学生普遍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缺失问题亟待解决。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学生来源于三本毕业生,其中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入学两年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且未参加高考,学生文化底蕴薄弱,文化素养偏低;另一部分来自普高和职高的学生,高考分数偏低。入学后,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素质的提高,致使其人文素养匮乏。大学语文是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并未得到各方重视,没有发挥出学科本身的优势。针对学生人文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如何让大学语文课在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矛盾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在高职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医学护理专业、机电煤化工3个专业做了240份大学语文课程方面的调查问卷,从问卷的反馈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

(一)课程定位的困惑

大学语文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在多数高职院校是公共课程,课时普遍较少,单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同样是公共必修课,大学体育开设两学年120学时,大学英语开设一学年60学时,而大学语文、大学汉语课程作为公共课仅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大部分专业课时仅为30学时,甚至有的专业受实训影响只有26学时。大学语文课作为公共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这也表现在教学形式上,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同样是公共必修课,大学体育、大学英语都是按班级授课,大学语文却设为合班授课,人数少的班级是50多人,人数多的达到120人。合班授课给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选用等带来了极大困难。在调查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态度时,12.4%的学生表示很喜欢,70.2%的学生比较喜欢,13.2%的学生不喜欢,仅有4.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开设。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这门课程的,但是合班授课使教师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互动等形式,由于课堂人数多,部分学生或者不参与互动随便干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借机说和教学内容无关的话,致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效果都不理想,合班授课导致教学效果低的弊端非常明显。

(二)教与学的困惑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对象是全院各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教材,任课的教师较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形成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在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满意度的调查上,34.9%的学生比较满意,48.57%的学生满意。16.6%的学生不满意,尽管学生满意度较高,但是学生仍然希望大学语文实行课程改革。在调查中,希望课程改革的学生达到51.6%,不希望改革的28.5%,抱着无所谓态度的19.1%。调查可以反映出学生希望大学语文能有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看,高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仅限于课堂,而对大学语文课程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文化素养的提高靠课堂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开阔思维,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在调查问卷中,在“课余时间你经常做的事”的选项中,8.9%的学生选择看名著,18.7%的学生选择投入专业课学习和外语学习,15.8%的学生选择参加其他活动,而高达56.6%的学生选择娱乐玩耍。对“你是否关注一些与专业不相关但能扩展知识面或提升思维能力的书籍”的选项中,19.7%的学生选择极少,60%的学生选择偶尔看看,20.3%的学生选择自己去主动找一些书读。调查问卷明显反映出高职学生的读书态度,一个没有良好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必定适应不了未来的职业需求。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尽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时太少,需要增加课时。但是在调查问卷中仅有7.1%的学生选择增加课时,25.6%的学生选择除公共课外再开设选修课,67.1%的学生选择视专业而定。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看,学院应根据各专业特点来定课时,需要增加课时的专业可以考虑加开选修课,可以采用必修与选修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及延伸,形成相关的系列课程,例如:可以开设《唐诗宋词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演讲与口才》等选修课,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大学语文课程群,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文化需求和能力需求。

(二)课堂教学改革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保证给师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取消合班上课的方式,实行班级授课,便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应该践行课改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多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专题,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尽量给学生充分表达个人思想和观念的机会,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三)延伸课堂关注学生文化品位的提高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6

20世纪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在继承中国几千年教育的优秀传统,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探索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客观规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涉及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上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可能在这里一一罗列,只能选主要的列举如下:

(一)语文是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工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达成共识,应当说是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学界取得的重要成果。

语文既然是交际的工具,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那么,语文这个工具的运用必然伴随着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论断。笔者认为,“人文性”只是“工具性”的自然延伸,并不能否定工具性。因为,所谓“人文性”,是指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在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实,如果语文不是工具,它就不可能充当文化的载体,也就不可能起到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二)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标志是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于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本世纪曾有过多次大的争论。进入80年代以后,这种争论基本上停息。因为大家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或曰“特有的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要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训练”的思想,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早在三四十年代,他在谈到语文教学时,就多次使用过“训练”这个概念。六十年代初,他更明确地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可见,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语文训练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训练过程。无论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还是积累语言的训练,都必然是把语言形式和它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当做一个整体进行的。语言训练一旦离开思想光辉的辐射,学生面对的只能是一堆苍白、冰冷的符号。

近年来提出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它所针对的是削弱听说读写训练的两种倾向:一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讲解、分析毫无意义的问答上,挤掉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二是只重视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四)语文训练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辩证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和思维统一发展的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过程借助语言进行,思维的结果借助语言表达。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统一,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五)语文训练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训练成败的关键。

语文训练中的“训”指的是教师的设计、指导、启发、示范和必要的讲解;“练”指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想练、会练、练好。离开学生的“练”,“训”就毫无意义。因此,必须坚持以“训”导“练”,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六)语文训练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语文训练既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突出不同的重点,又要注意许多最基本的内容(如字词)在任何一个训练阶段都是不能忽视的。

这是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不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语文基础,简单划分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突出一两个重点,是不足取的;一旦划分阶段,就把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绝对化,也会严重影响语文训练的成效。

(七)语文训练的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这种能力就是语文学科的自学能力。最终目标,不是到“最终”才培养,必须从语文学科的启蒙阶段就要开始。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既是语文训练的落脚点,也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

语文这门学科是最适宜于自学的一门学科,语文这个工具也必须靠自学才能真正掌握。当然,自学的要求随年级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自学的因素随年级的升高应当逐步增加。即使是一年级学生,只要学会了拼音,就可以借助拼音阅读,借助拼音识字。

(八)语文训练的主渠道是课堂,但课堂不是语文训练唯一的渠道。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九)发挥汉语拼音在语文训练中的多种功能,在学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发展学生语言,是语文训练启蒙阶段的一项创造。

学汉语和识汉字的矛盾,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利用拼音帮助阅读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这对拼音教学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如何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尽快过拼音关,成了一个新的难题。不过,在没有更理想的办法之前,这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十)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的作文。小学生作文是一种练习,它不同于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艺创作。因此,对小学生的作文,一不能要求过高,二要敢于放手,三要培植兴趣,四要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解脱出来。

既然我们在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完成任务的基本途径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已经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而且将这些认识写入国家的法规性文件教学大纲之中,那么,为什么教学中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仍比比皆是,而语文教学总是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呢?

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这里只能列举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的成果尚未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认识。

教学“大纲”是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中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并在理论界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的概括,它基本上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按道理讲,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十分熟悉教学“大纲”,透彻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但事实上,真正熟悉教学“大纲”的为数不多,比较深透地理解“大纲’精神的为数更少。因此,目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大纲”,使“大纲”的基本观点、重要规定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之中。

(二)应试教育机制严重制约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

这是长期以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钱梦龙先生曾慨叹:“现在语文课内教的一些东西,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基本上不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当前不少教师处处注意与考试对口,而现在某些颇为风行的试题模式又不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学生在语文课上花了大量时间学到的东西,除了用于对付考试外,实际上都是些基本无用的“应考语文”。(参见《人民教育》1997年第2期《飞红点翠写春光——访特级教师钱梦龙》)这里主要是针对中学语文讲的,可小学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状况呢?能把责任仅仅推到老师们头上吗?我认为不能。老师们之所以处处注意与考试对口,是应试教育的机制迫使他们做出的选择。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燃眉之急。

(三)在某些理论问题上,我们还没有作过深入的、实事求是的探讨,而理论上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导致实践中的巨大失误。

无论从宏观上看,还是从微观上看,语文教学中都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这里仅列举几点,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理论界的深入研究。

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问题。

在这方面,流行的说法是: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如果这里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识字、积词,记住了若干句子、片段或诗文等,那我们可以赞同“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诊断;但如果这里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等学科的知识,就值得商榷了。因为,“迄今为止,编入课本的那些语修逻文的知识,基本上是语言学家、文章学家研究出来的属于原理定则、常识概念的东西,是一种静态描述的学科知识。这类知识对语文有用,但无大用,可是我们却一直说它是基础。说一个学生基础没打好,就是指的这些知识没学好吗?我们要求学生具备的所有语文能力都是建立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吗?显然不是”。(引自1996年第1期《课程.教材.教法》陈日亮先生的文章)

那么,语文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呢?“获得运用工具的技能,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知识为基础,由知识到技能;另一种是直接传授,由技能到技能,知识起辅助作用。我认为语文属于后者。”(引自1996年第7期《课程.教材.教法》刘国正《我的语文工具观》)“学生学习本民族语文,多数情况是‘能力在先,知识在后’,而不是相反。就拿幼儿园儿童来说,别看他们年龄小,他们已经会说不少互相连贯的话,具有相当可观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不断实践、不断学说话的结果,而不是先学习知识再转化能力的结果。”(引自《文汇报》1996年12月9日孙光萱等《能力在先,知识在后——语文学习规律谈》)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一些同志的论述,并不是要全面否定语文知识的积极作用,只是想从中引出下述结论:

第一,笼统地讲“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不符合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的。

第二,有些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到底具体有哪些语文知识是基础,尚需认真研究。

第三,语文的有些理论知识并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它对语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章知识等。

第四,有些语文知识,既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没有指导语言实践的作用。如文学常识等。

作这样的分析,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现在教学中的不少微效劳动就是由于大讲一些无用或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造成的。

本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讲语法、修辞的理论知识,不涉及名词术语、可我们不少老师却在课堂上大讲这些知识,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区还在考这些知识。

2.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

我这里说的课堂教学,指的是课本的教学。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7

20世纪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在继承中国几千年教育的优秀传统,借鉴世界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探索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客观规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涉及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上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可能在这里一一罗列,只能选主要的列举如下:

(一)语文是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工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达成共识,应当说是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学界取得的重要成果。

语文既然是交际的工具,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那么,语文这个工具的运用必然伴随着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论断。笔者认为,“人文性”只是“工具性”的自然延伸,并不能否定工具性。因为,所谓“人文性”,是指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在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实,如果语文不是工具,它就不可能充当文化的载体,也就不可能起到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二)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标志是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于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本世纪曾有过多次大的争论。进入80年代以后,这种争论基本上停息。因为大家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或曰“特有的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要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训练”的思想,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早在三四十年代,他在谈到语文教学时,就多次使用过“训练”这个概念。六十年代初,他更明确地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可见,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语文训练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训练过程。无论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还是积累语言的训练,都必然是把语言形式和它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当做一个整体进行的。语言训练一旦离开思想光辉的辐射,学生面对的只能是一堆苍白、冰冷的符号。

近年来提出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是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它所针对的是削弱听说读写训练的两种倾向:一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讲解、分析毫无意义的问答上,挤掉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二是只重视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四)语文训练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辩证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和思维统一发展的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过程借助语言进行,思维的结果借助语言表达。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统一,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五)语文训练是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训练成败的关键。

语文训练中的“训”指的是教师的设计、指导、启发、示范和必要的讲解;“练”指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想练、会练、练好。离开学生的“练”,“训”就毫无意义。因此,必须坚持以“训”导“练”,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六)语文训练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语文训练既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突出不同的重点,又要注意许多最基本的内容(如字词)在任何一个训练阶段都是不能忽视的。

这是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不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语文基础,简单划分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突出一两个重点,是不足取的;一旦划分阶段,就把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绝对化,也会严重影响语文训练的成效。

(七)语文训练的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这种能力就是语文学科的自学能力。最终目标,不是到“最终”才培养,必须从语文学科的启蒙阶段就要开始。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既是语文训练的落脚点,也是语文训练的出发点。

语文这门学科是最适宜于自学的一门学科,语文这个工具也必须靠自学才能真正掌握。当然,自学的要求随年级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自学的因素随年级的升高应当逐步增加。即使是一年级学生,只要学会了拼音,就可以借助拼音阅读,借助拼音识字。

(八)语文训练的主渠道是课堂,但课堂不是语文训练唯一的渠道。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九)发挥汉语拼音在语文训练中的多种功能,在学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发展学生语言,是语文训练启蒙阶段的一项创造。

学汉语和识汉字的矛盾,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利用拼音帮助阅读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这对拼音教学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如何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尽快过拼音关,成了一个新的难题。不过,在没有更理想的办法之前,这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十)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的作文。小学生作文是一种练习,它不同于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艺创作。因此,对小学生的作文,一不能要求过高,二要敢于放手,三要培植兴趣,四要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解脱出来。

既然我们在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完成任务的基本途径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已经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而且将这些认识写入国家的法规性文件教学大纲之中,那么,为什么教学中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仍比比皆是,而语文教学总是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呢?

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这里只能列举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的成果尚未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认识。

教学“大纲”是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中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并在理论界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的概括,它基本上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按道理讲,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十分熟悉教学“大纲”,透彻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但事实上,真正熟悉教学“大纲”的为数不多,比较深透地理解“大纲’精神的为数更少。因此,目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大纲”,使“大纲”的基本观点、重要规定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之中。

(二)应试教育机制严重制约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

这是长期以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钱梦龙先生曾慨叹:“现在语文课内教的一些东西,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基本上不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当前不少教师处处注意与考试对口,而现在某些颇为风行的试题模式又不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学生在语文课上花了大量时间学到的东西,除了用于对付考试外,实际上都是些基本无用的“应考语文”。(参见《人民教育》1997年第2期《飞红点翠写春光——访特级教师钱梦龙》)这里主要是针对中学语文讲的,可小学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状况呢?能把责任仅仅推到老师们头上吗?我认为不能。老师们之所以处处注意与考试对口,是应试教育的机制迫使他们做出的选择。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燃眉之急。

(三)在某些理论问题上,我们还没有作过深入的、实事求是的探讨,而理论上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导致实践中的巨大失误。

无论从宏观上看,还是从微观上看,语文教学中都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这里仅列举几点,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理论界的深入研究。

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问题。

在这方面,流行的说法是: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如果这里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识字、积词,记住了若干句子、片段或诗文等,那我们可以赞同“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的诊断;但如果这里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等学科的知识,就值得商榷了。因为,“迄今为止,编入课本的那些语修逻文的知识,基本上是语言学家、文章学家研究出来的属于原理定则、常识概念的东西,是一种静态描述的学科知识。这类知识对语文有用,但无大用,可是我们却一直说它是基础。说一个学生基础没打好,就是指的这些知识没学好吗?我们要求学生具备的所有语文能力都是建立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吗?显然不是”。(引自1996年第1期《课程.教材.教法》陈日亮先生的文章)

那么,语文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呢?“获得运用工具的技能,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知识为基础,由知识到技能;另一种是直接传授,由技能到技能,知识起辅助作用。我认为语文属于后者。”(引自1996年第7期《课程.教材.教法》刘国正《我的语文工具观》)“学生学习本民族语文,多数情况是‘能力在先,知识在后’,而不是相反。就拿幼儿园儿童来说,别看他们年龄小,他们已经会说不少互相连贯的话,具有相当可观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不断实践、不断学说话的结果,而不是先学习知识再转化能力的结果。”(引自《文汇报》1996年12月9日孙光萱等《能力在先,知识在后——语文学习规律谈》)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一些同志的论述,并不是要全面否定语文知识的积极作用,只是想从中引出下述结论:

第一,笼统地讲“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不符合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的。

第二,有些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到底具体有哪些语文知识是基础,尚需认真研究。

第三,语文的有些理论知识并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它对语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章知识等。

第四,有些语文知识,既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没有指导语言实践的作用。如文学常识等。

作这样的分析,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现在教学中的不少微效劳动就是由于大讲一些无用或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造成的。

本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不讲语法、修辞的理论知识,不涉及名词术语、可我们不少老师却在课堂上大讲这些知识,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地区还在考这些知识。

2.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

我这里说的课堂教学,指的是课本的教学。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8

【关键词】强化思维培育;思维品质;助力;创新创业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课程任务目标解读

多年来,语文界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上有诸多纷争,往往纠结于“人文性”与“工具性”。而相对较为一致的部分是: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属于语文学科,语文的学科性质包括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启发性。然而,不同教学单位对这段文字内容的解读并不一致,实施过程中的差异更大了。有的继续中学阶段的做法,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很少安排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几乎全是文学品读和欣赏。有的大学语文课堂弱化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只是把作品作为读本,以作品主旨、表现手法等作为教学重点,甚至微言大义式地发挥作品文本内涵,大学语文课就成了文学欣赏课、品德教育课或人文精神文化演绎课。甚至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得近似成了文化读本,抛弃了“语文”的概念,将“大学语文”课变为传统文化课或者人文思想课。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对“语文”本质属性认识的不足造成的。(一)一切语文现象都是思维的结果和进行过程,语文价值在于思维的结果,更在于过程和技能方法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或者语言文化,语文的本质都是以语言为本质的。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加工、信息交换活动的最重要的第二信号系统。这个信号系统是人类实现理性认知的最根本途径和最有效途径。如果不能全面掌握这一信号系统的规律、方法和规则,人们的认知活动必然走向低效甚至混乱。[1]语言文字、文学、文化,都是思维的结果。语言文字,是前人思维的火花,是先辈的思想成就,固然应当学习继承,但若忽视了思维的方法,我们的思想就难以进一步产生更高水平的成就。掌握语文这一思维工具的规律、特点、方法、规则,应该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任务。这里面固然包括要准确理解认知前人已有的思维结果,而相关的活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是需要自主思维训练完成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作为思维工具的语文的功能。[2]1.就整体水平而言,现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亟待提升现阶段大学生的语文学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入大学之前和进入大学之后。进入大学之前,大学生们普遍经历过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名义上的基础课、主课程,这应该算是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教育的重视。然而,中小学的语文学习都有着极强的“应试”特征。尽管国家大力倡导并严令实施素质教育模式,但却难以摆脱高考指挥棒的左右。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基本上是靠机械记忆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简单的字词,以强化记忆加机械模仿的方式,全盘接受和消化先贤的作品和思想。[3]作为思维基本元素规律的字词法,譬如字词意义的来源,字词意义的分类等等这些认知世界基本出发点、认知角度、认知方法的分析介绍,在中小学课堂上是几乎见不到的。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表义为主要特点的文字符号系统,如果不能全面深入掌握造字方法(本质是思维认识的基本思路)、用词规律等,我们就根本无法真正领会前人思想成果的核心和真谛。如果不能全面了解汉字的多重意义,我们更是无法准确领略前人思想的丰富意境和深刻内涵。语法,是语言使用的法则,其实是思维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技巧,掌握了语法才能实现思维活动的合理性,也才能实现语言交际的统一性、广泛性和有效性,可惜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却几乎没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训练内容,学生往往只能可怜地从外语课上学得那么一点点,在语文考试中厌恶而又暗自庆幸地使用。思维的方法和规律中最重要的逻辑知识和能力训练,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是以能力拓展形式存在的,大部分教师是以学生自主阅读方式完成教学,一般是用一个学时简单概括便草草结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3000字左右的篇章中,学生到底能了解掌握多少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规律呢?修辞,表面看是实现语文华美的途径,而本质上却是思维严谨性、合理性、高效性的实现手段,如果不明确这一特点,修辞学习的价值是难以实现的。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呢?如果像一些高校那样,延续中学的语文教学模式,那么大学语文顶多算是“高四”语文。如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淡化语文的工具性,忽略语文作为思维工具的知识、规律、方法、规则,只注重语文所承载的文学、人文与文化,那么我们的大学语文将很难实现教学目标,错过提升大学生基本能力素养的时机,特别是会错失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教育目标。曾经在贺阳等人《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光明日报》2011-1-11)中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上的作业“给导师的自荐信”,共收作业74份,其中49份作业存在行文格式问题,占总数的66.2%;更有64份作业存在表达语气与自荐信要求不符的问题,占总数的86.5%;74份作业都或多或少存在搭配不当或虚词误用等语法问题。人大学生如此,更遑论其他高校了。这里的统计结果,直接表现的仅仅是语文基本知识的问题,而其中更深层的其实是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问题。[4]从大学生语文水平可见我国的语文教学问题的严重,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任务是多么严峻和沉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体现个人能力的核心评价指标,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最根本动力。相应地,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就应该依据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工具性,进行科学分析探究,与时俱进,加以改革,为实现高素质、创造(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作用。语言文字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一语文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字在思维活动和智力开发方面的重大意义,作为思维成果的人类自然认识、意识形态、道德评价、审美评价等内涵,决定了语文在提升和完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方面的重要意义。尽管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可以完全承担得起来的。然而,语文课程绝不能轻易放弃“语文”的根本。为此,大学语文一定要注重从培养思维基本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出发,发挥语文学科作为思维工具的功能,实现对人的思维活动品质的提升,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程一定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大学生思维认知与认识批判能力的路径、方法,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进而真正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大学生的素养提升和能力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主体、宗旨,应该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语文与思维的知识、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和品质,真正提高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内容相比,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而与公共选修的文学作品鉴赏等课程相比,又有着侧重点方面的差异;与传统文化课程相比,有学科门类的不同;与应用写作课程相比,有内涵范围的不同。[5]而这些不同,其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各不相同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学语文”不能成为单纯的文学作品鉴赏课程,也不能成为文学史的简介,不能上成“高四”语文课,把多种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表演等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更会使大学语文显得不伦不类了。(二)大学语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思维方法,掌握思维规律,训练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大学语文,还是应该以优秀作品,即以传统的字、词、句、篇为材料和样本,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确立他们的规律规则意识,掌握完整的语法,熟练掌握运用以哲学原理、逻辑思维方法等为主体的多种思维方法及规律,实现思维认识的自主化、合理化,形成认识上的有主见和自主的思维能力,可以参透一切话语以及顺畅合理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不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对从前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这是升级版的语文学习。大学语文,内涵和要求都已经改变。1.升级思维认识基本信息库字词,是人类初始认知的最高成就,也是思维认知和信息交换的基础。对于字词,以往的学多是零散的,新字词大多是随机出现并在课文中随机学习的。新的字词教学要用批量的方式,整体性、全息化、连续性、系统性地完成。中国汉字浩如烟海。据统计,1994年出版的《中华辞海》,共收汉字87019个,其中重复字320个。这些曾经出现过的每一个字都是前人思维的成果,认识的结晶。我们很难全部认识继承,实际也没有必要掌握,因为其中许多字已经“死亡”,只存在历史价值了。但是今天我们常用的汉字,人们的实际掌握情况更堪忧。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已经覆盖我们99.75%的使用频率。笔者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查,按中学课程大纲要求,高中阶段要掌握这些汉字。这些字其实分为两级,一级常用字是3755字,按音序排列,二级常用字是3008个,按偏旁排列。粗略统计结果是,一级常用字,能正确读音的97%;能基本正确说出三种以上意义并造出句子的91%,能正确书写的86%,掌握良好。二级常用字,能正确读音的76%;能基本正确说出三种以上意义并造出句子的46%,能正确书写的63%,掌握情况堪忧。比较典型的,如“刘”字,绝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是一个姓氏,几乎不了解此字的其他意义。2.完善语法(包括修辞)规则系统语法修辞不仅是行文的规则,更是思维的基本规则。尽管学生们的语法修辞知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上就有过简单的启蒙式学习,尽管学生后来中学阶段又通过各种途径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但是许多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是“半梦半醒”的状态。知识记得还算清楚,但如何使用却多是茫茫然。比如句子成分划分,大多数学生知道句子成分名称,一半以上学生可以准确识别不同句子成分,但是,划分句子成分对认识理解语句的功用却大多不知道、不会用。语法方面,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都反映学生论文中的语法错误非常普遍。教师指出后,许多学生不以为错,不知道如何修改。这种现象在当今的高校普遍存在。曾经有一位学理工的同事,介绍了一位南方某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亲戚,请笔者帮助审阅其毕业论文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受人所托,笔者较为认真地检查了这篇6万多字的硕士毕业论文,出人意料的是,从这篇论文中,笔者竟然发现大大小小语言运用方面问题超过200处,有词语使用问题,有标点符号的错误,但更多的是语法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对意义的表达影响不大,有的却严重影响表达效果,甚至对观点有破坏作用。当然,这位同学的情况也许只是个例,但从其他兄弟院校教师同行那里也经常听到学生语文水平亟待提高的感慨。语法既是表达的形式规则,又是思维的一般路径,如不能正确运用,无论是对信息交流还是对思维活动都是极为不利的。以上两例是要表明,大学语文要突出对大学生的思维培育,要将思维培育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的内容,并重点加强,因为,思维是语言的根本内涵,是语文的根本支撑,没有思维活动的加入,语文是没有灵魂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要以开放的态度,主动融合其他学科所包含的思维方法和规律

思维的基本方法无不包含在语言文字之中,随着现代学科的划分及课程设置的细化,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规律在不同的学科中相对各自独立。简单归纳一下,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以下一些:逻辑思维: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思维法、因果思维、递推法、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等。哲学中的思维:唯物辩证、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相对与绝对、静止与运动、量变与质变、普通与特殊、实与虚、偶然与必然、流程及判定、传输流程、判定方式等。创新思维:发散与收敛、联想思维、多角度思维、侧向思维、U型思维、思维补充等。大学语文肯定无法一身承担起所有思维方法培育训练的任务,但担当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大学语文课堂上为学生确认和肯定其他学科中所包含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系统化地掌握并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而不是封闭甚至将它们对立起来。比如,哲学思维方法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思维方法体系,哲学是对所有学科理论的抽象总结概括,是最高范围层级的思维方法,可惜一些学生出于对政治的盲目排斥,对哲学也有了偏见,不认真学习哲学。如果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师能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对这些哲学方法加以客观介绍和科学肯定,一定会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不同人思维的个性特征,也是人的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所在,主要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的衡量指标。优秀的思维品质主要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能够超越学科界限,将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于对事物、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时,他们的思维品质便会自然提升,实现认识的突破创新的素质便自然形成,创新的实践能力便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制约大学语文思维能力培育的因素及对策思考

就目前一般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实践看,在大学语文课程实施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维培育,困难也是不少的。(一)课时不足目前大学语文课程课时一般是40-80学时,在这么少的课时里要完成思维培育、语文知识掌握、人文素养培育、文化传统传承等的学习任务,难度可想而知。希望这门课程能得到重视,让大学语文能成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适当增加课时。(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思维培育本身就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跨学科的特征。大学语文教师普遍教学任务较重,且汉语文学专业课教师多为兼职。尽管教师们大多具备胜任思维培育的教学能力,而真正要综合系统教学,还需要有相应的科研支撑。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找出一条信息化的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快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及相应的知识体系,还要能与时俱进,掌握高科技和新知识,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三)教材问题现行大学语文教材,包含思维培育内容的很少。如何选择合理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真正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还需要加以认真的思考。大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加入思维培育内涵的大学语文,一定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快速形成,一定能够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发动机和能量站!

【参考文献】

[1]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7,10,33,272,307.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8.

[3]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6):62,63.

[4]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5.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9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语文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的载体,这也就确立了它与其他的基础学科不通之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此来培养高中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1];新课标让传统文化教育上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可以从其他不同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中看出来。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忽视传统文化渗透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面对学生高考的压力,语文教学中也更加重视学生的答题技巧,目的在于取得高分,在此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便不求甚解[2]。而高中语文课文中涉及古诗词的文章一般不做重点标记,仅以课外延展称呼,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必备课文只有学习新课才会被讲授,重点背诵课文或片段囫囵吞枣般识记。学生对理解这些古文中蕴含的意象、道理,不做过深了解。如《诗经•氓》和《孔雀东南飞》就可以围绕女性“自爱”比较阅读,《氓》的女主人公被抛弃后敢于为自己发声,控诉负心人的恶行,捍卫自己的尊严。《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在丈夫被休弃后选择以死抗争,以肉体的解脱获得灵魂的自由。这两首古诗中,女主人公都是古代女性中的悲剧代表,她们凭借着坚强的内心维护着自己作为女性的尊严。而学生了解并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前提是学生对于文学作品能够深入理解。只有学生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意蕴,才能够感受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产生心灵上、情感上的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在简单地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学习翻译古诗文,熟记通假字和字意,了解古诗文的时代背景,但对于其内里韵味却不予深入探究,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魅力难以体味,从而减弱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师生过分依赖工具书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死板的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取,对于涉及到的传统文化,依旧是照本宣科,而不对其中的文化韵味进行深究,学生也无法感受到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魅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对于非重点考试科目的文言文没有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讨论,迫使文化知识仅仅停在静态学习上,没有让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的魅力完美融合起来。高中教学中,学生主要依据工具书来查找古代诗文的译文,而自己则对其不求甚解,不予深究。工具书的大量使用,使得学生依赖心过大,不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会在教师授课中心态懒散,影响着高中语文传统人文文化的弘扬,也不利于锻炼学生自主鉴赏、理解传统古诗文的能力。

三、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一)科学设计,完善课文

我们在面对传统文化学习时,要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需要秉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理念,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应该予以继承弘扬,对于其中的不适应现当代时代要求的则应当予以摒弃,总的来说,继承传统文化,重在批判继承。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学生教学需要落实素质教育,即不仅仅是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们追寻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导引者。例如在学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注意了解时代背景,常说知人论世,便是在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人生境遇的大环境下去理解诗歌的意蕴。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副包含了瑰丽奇妙的梦境仙游世界,而最终从仙境中惊醒回归现实,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反差,与诗人本身被赐金放还的人生境遇是相互契合的。学生通过自主寻找李白的人生境遇,便能够更加深刻的明白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文化意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拓展教学,培养兴趣

教师观要求我们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的知识面毕竟比较狭窄,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指引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途径,让学生知道“如何寻找”,让学生在其它辅助工具下,展开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资料收集的能力,引导学生以自我思维展开学习、讨论,并向集体思维整合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学生、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传统文化是我国现当代文化的根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与发展,才得以永葆生机与活力。鉴于此,高中年级段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黄金年龄段,高中生无论生理、心理都已趋向成人化,对他们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作者:葛娜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卫山.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J].中国市场,2013,29:201-202.

[2]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38.

[3]武育新.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111.

[4]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104.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常常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古人借用语言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包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教学,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秋水》《非攻》《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古典经典著作都是学生必须学习的篇章。

一、应用传统文字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基本的汉语语言知识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高中生只有打牢汉语语言的基础,才能够提升口语交流的水平以及书面写作水平。很多高中生不喜欢学汉语语言知识,这是由于很多高中生认为教师在开展汉语言知识教学时总是让他们学非常抽象的、艰涩的理论,如果高中语文教师不能优化教学方法,学生就不愿意自主地学习汉语语言知识。实际上,古人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也需要学习汉语语言的知识,然而古人的汉语语言教学富有趣味性,古人的传统文字训练可以成为当今教师的教学借鉴。以古人引导学生学习词性的知识为例,古人通常不会告诉学生词语属于哪种词汇,那么古人应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词性知识呢?古人通常是用引导学生玩对对子的游戏让他们理解汉语言的词性,比如引导学生玩对对子的游戏时,会突然说出词汇“高山”,学生要迅速对出与之相应的词汇,如对“大海”。这两组词的“高”与“大”都是形容词,形容词后就是名词。这样词性相同而意思不同的词,可以配成一对。当然,对对联这个游戏之所以是汉语言游戏,是因为它含有一定的趣味性,这个游戏的最大趣味性就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出更多的、更相配的词汇。比如,能与“高山”配对的词汇还有“流水”,这两组词汇也能凑成非常有趣的对子。过于单一的汉语言教学的方法只会令学生排斥学习汉语言知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趣味汉语言教学方法,教师可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

二、应用传统知识训练强化语文学习的文化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文化的魅力,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反之,他们就会用对待任务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充满艺术灵性,语文教师可从传统语文艺术着手引导学生感受语文文化的魅力。比如,曾有一名语文教师组织学生鉴赏古人的字帖。很多学生不了解书法艺术,他们在鉴赏书法以前觉得书法有什么好看的?写得再好的字也无非就是个字。这名教师先引导学生鉴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许多学生便被这些书法字帖迷住了。学生在欣赏王羲之的书法时,能够感受到这位书法家恣意、豪迈、潇洒的性格,他把自己的性格融入书法中。这名教师一边引导学生鉴赏《兰亭集序》,一边为学生介绍其产生的缘由———《兰亭集序》写自外族入侵的时候,为了表现民族气节,鼓励同胞共抗异族,王羲之约文友在兰亭留下笔墨。他想用书法艺术传递自己的爱国思想:外族是不能打败华夏民族的,即使华夏民族一时会在战场上失利,可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是不可征服的,这种文化承载着国人的精神,只要保持着这样的精神,国人总有一天会打败异族。王羲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了《兰亭集序》,它满载着他的爱国热情,他展现出作为华夏民族一员内心的自豪感。很多学生鉴赏了书法,了解了每幅书法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后,对语文传统艺术产生了兴趣,他们产生了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想法。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语文文化艺术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语文文化的魅力,进而愿意通过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方式传承语文文化。

三、应用古典文学名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语文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他们希望能够找到高效开展语文写作训练的方法。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语文积累有关,通常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得越多,写作水平便越高。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国学名著,让学生从国学名著中汲取语文知识。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劝学》就是议论文的典范。高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这一篇文章为范文,分析议论文的写作框架。通过学习这一篇课文,学生会发现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框架为:首先说明自己的议题及探讨这个议题的意义;其次应用多种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阐述观点的语言要生动、富有感染力,观点与观点之间要有内在逻辑联系;最后要强调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点睛。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写作方法是具有共通性的,学生可以以古典文学经典名著为范本,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我国传统的国学名著是经过时光考验的文学作品,它们能被广泛流传就是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语文文学艺术价值,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典文学名著,汲取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四、结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说明了这种教学方案实施的方法。

作者:仰海龙 单位: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渗透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民俗更是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的文化精髓,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下一代人进行了解与继承,是我们这代人思考的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面更为广泛的涉猎,更能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一、丰富教师的民俗文化知识

教师是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海洋的一位重要领路人,提高教师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更可以达到对学生更好教导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积累民俗文化知识,将有趣的各民族文化现象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积极吸取前人的劳动智慧与成果并加以利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分析讲解各民俗文化中当地的风土人情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将教材内容变得生动而活泼,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讲解《胡同文化》时,它主要讲述的是在北京的胡同里出现的各种事儿,讨论了作为北京当地市民的文化心态,在作者心里,胡同不仅是真实存在的一条巷,还是一种精神文化。教材中不仅让学生知道大部分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坐落方式,同时还对这种极强的方位意识作了日常生活处理,如“东去”“西去”等正体现了受环境影响的北京人。另外,胡同的民俗文化更是讲解的内容,比如,文章中所提到的“破家值万贯”就说明了北京人对胡同的热爱和保护之情,这种感情不是高楼大厦所能给予的;从“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就可以看到平常北京当地人所生活的现状了,邻居来回串个门,有点事儿的话,帮个忙,随个份子钱。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北京胡同的景象,加深学生的印象与记忆,让学生通过北京人下棋、逗鸟来体会到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心态,了解其民俗文化知识。

三、将民俗文化作为复杂化教材内容的讲解突破点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民俗文化在文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文章增添了许多亮点,对其进行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不但如此,有趣的民俗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如果单单读写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内容故事,不免觉得枯燥而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两个方面入手:(1)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林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甥女,其地位也是很高的,可是寄人篱下的窘迫感使得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且荣国府不比平常人家,身份尊贵,家庭荣耀显贵,也让林黛玉生出“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拘谨行为,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作出合理的解释。(2)介绍相关背景的风土人情,在描写贾宝玉时“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时,向学生可以做简单的介绍,“箭袖”在清朝服饰中代表着家世地位,只有达官贵族才可以穿着箭袖,是身份的象征。由此以来,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荣国府在当时环境中的地位以及财富能力,从而更突出贾宝玉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家庭中受重视的程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把与教材有关的民俗文化融入书本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当时的社会现象,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书本中的知识内容。

四、用民俗文化穿针引线,体现文章内涵

把民俗文化作为文章的主线索,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有序。比如,鲁迅先生在文章《祝福》中的祥林嫂一角,单读这一篇文章时,显而易见的是鲁四老爷压迫的祥林嫂,是他把她逼到可怜的一步,鲁四老爷才是罪魁祸首。学生如此理解也是正确的,但是教师更应该把当时的民俗和文章进行结合,就当时的社会来讲,鲁四老爷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维护者,代表着一类人,一类拥有陋习盲目的信仰者,并不是他针对祥林嫂一个加以迫害,更多的是社会环境影响出现这种人,事实上,鲁四老爷和柳妈本质上是同一类人,都是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的崇拜者,而祥林嫂的悲剧更多的是由封建社会阶级地位压迫造成的。总之,加深高中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才能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培育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王甜 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星子中学

参考文献:

冯汝林.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013.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中国的高中生,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英语。也不是学习数理化。而是要先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近年来,随着英语的热门,语文以及传统文化渐渐被学生所抛弃。这是我国教学体系的失误,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危机。因此改变这一现状的方式,就是从学生的课程中入手,利用语文课来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转变当下应试模式的生硬教育,利用生动的古诗词,来唤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延续,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一定的文化底蕴。

一、深入挖掘教材利用古文与诗

词来渗透传统文化要进行语文的传统教学,其实高中的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学习。比如,苏洵的《六国论》中描写了六国为何破灭,而秦国为何统一。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并讲解,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可以对那个时代有所了解。而作者身处北宋,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为了与北方求和,不断地割地赔款,与六国和秦国的关系很像。因此作者利用此文,借古讽今道出了“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仅,火不灭。”的道理。由此可见高中课本中的文章,每一篇都可以引申出很多的背景,而这些相关的写作背景,又包含着太多的传统文化。比如有辞藻华丽的《兰亭集序》,也有借古伤今的《阿房宫赋》。而这些内容都是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古人的思维以及他们的想法,都贯穿在文章中的字里行间,需要我们进行发掘与探索。除了对于教材的深入教学,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比如,男生都喜欢历史与战争,那么在讲到苏轼的《赤壁怀古》时,可以为学生着重介绍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通过形象的讲解,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对于女生柳永的诗词更适合她们学习,优美的诗句,与巧妙的抒情可以让她们在诗词中流连忘返。当然,除了学习课文本身之外,其蕴含的文化还包含了传统的道德与伦理,古人的思维与意识。这些都是平时学生学不到的,但这些却都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主动,传统文化的渗透,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对文章讲解中要贯穿写作背景感悟作者的精神

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与理解,都离不开写作的背景环境。很多文章放在今天这个时代,学生学习与理解起来有很多困难。但是如果充分了解背景知识,并且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理解文章,那么学习起来必将事半功倍,同时还能充分的了解并学习当时的社会以及文化背景。比如在学习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这篇文章时,首先要介绍作者文天祥的生平事迹,了解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的不同。其次作者所处的南宋末期,面对蒙古军队的南下作者只身前往敌营谈判,结果遭到无理扣押最终逃脱。并且在逃亡之后作者留下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并千古流传。在了解了这些创作背景之后,学生再学习《指南录后序》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与作者忠诚与国家忠诚于民族的精神产生共鸣。并且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正所谓知人论世,知事论史,知史论己,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保持一个较高的层面来面对并思考人生。在这个浮躁且纷乱的社会,能让学生不断的学习并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我国未来逐渐实现精神文明的希望。

三、注重汉语思维方式深入经典作品进行细致教学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传承了千年之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着很大的改变。因此在学习古文的时候,要根据汉语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阅读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作者的思路,并抓住古文学习的精髓。比如,在学习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时,就要注意这篇文章的写作格式。全篇文章波澜壮阔,对仗工整,是骈文中难得的嘉篇伟作。整篇文章紧扣宴席为主题,通过刻画周边的风景、地理、人物、与自然风光,让整篇文章变得生动且动态。学生在学习起来,仿佛里面的场景跃然纸上。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的理解与描写的感受。同时还要学习古文的运用与思维方式,比如在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仗工整的句子,严谨的排列组成了整篇文章。这种用词简练,且满篇华彩一气呵成的文章,反映出来了我国传统文化,力求平衡对称的思维。因此学生要深入的去研究与学习,才能感悟到这类语言应用的特点。

四、结语

高中语文的学习,对于传统文化的增长有着很大的助力。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地文化渗透。使得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还能接受到传统文化鞋熏陶。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让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作者:常冬美 单位:江苏省泰兴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

【2】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

【3】邓安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才智,2015(30)

【4】刘晓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教育导刊,2006(04)

第五篇:高中语文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渗透

现代教育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想要把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结合在一起,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的。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所以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讲究一定的措施,不能一味的解释语言的表面意思,这样苍白无力的讲道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了。对于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教学这一板块,我们可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展示与传统文化的剧本式学习

高中语文的新课标已经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改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说明我们在教学的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比较偏向于固定的背诵,其实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并不能在简单的复述中被传达出来,语言的魅力没有完全展示,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一些比较经典的古体小说,它的本身就是一部很唯美的剧本,像《红楼梦》中很多桥段都是很值得去推敲的,林妹妹的多愁善感与才情、贾宝玉的爱与无奈、凤姐的泼辣与干练。老师可以根据具体课题要求将其改成剧本形式,用多媒体放映,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完成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到的知识绝对比只在书本上读读要有效的多。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情不自禁的去研读传统文化。这种将声音、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学起来更有画面感,也就刚好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导与传统文化的联想式学习

学校教学的宗旨不仅是要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更是提倡学生可以自主创新,多思维的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联想式的学习方法更是可以帮助许多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点,更加灵活的运用知识。现代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原本只有黑板和粉笔的教室里面安装上放映机和几台电脑,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憧憬,他们更愿意接受这样一种新式的教学课堂。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自行学习;对于文章中出现的情景可以进行多媒体放映等模式;对于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课前进行短时间的简单回顾。这都是现代教育技术带给传统文化的好处,有利于其被更好的传承。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学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副壮阔的革命画,这样同学们就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从而联想到当时那种伟大的革命情怀;在《勾践灭吴》的学习中,可以放一些影视片段,这样更直观的展现文章中想要传达的思想,同学们对于勾践卧薪尝胆的决心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鸿门宴》的学习中,可以通过音乐的配合朗读文章,就可以更形象的感受当时的紧张的氛围。类似于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避免课堂上紧张的气氛,也可以让学生能够置身其境,感受古人的智慧,来自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传播与传统文化的多途径传承

有发展必然就有淘汰,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宝贵的财富,如何将这笔财富继承下去成为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带来高考的成绩,更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把传统文化嵌入学生的生活中。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多角度的解读,通过多媒体展示传统文化的来源以及发展,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对于自己的意义,他们既可以通过它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愿意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去跟身边的朋友分享,尽可能达到每个人都可以对传统文化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些课本中出现的传统节日,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不同地方的习俗,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比较教学,这样既生动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还有很多课外学习的办法。例如,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跟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私下回家也可以通过现代网络跟老师沟通,有什么上课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进行解答,加固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运用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给古诗文配乐、为古文作画、为情景教学制作动画等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度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校内校外的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看国学大师的演讲报告的视频、通过网络号召身边的人学习传统文化。

四、小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悠悠古韵与勃勃生机是有机结合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创新,而传统文化是书中的精髓,我们不仅要创新,更要做好传承工作,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更要教会学生自发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发扬光大。

作者:周瑜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程梦.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曹小华.高中语文经典名著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侯雪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中语文的剧本教学[D].苏州大学,2010.

第六篇:高中语文文化教学研究

1高中语文文化教学缺失的原因

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来说,照本宣科,让学生一味的死学习的这些传统模式教学方法早已经不适合于现在的学生了,对于现在的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做什么都需要进行改革,才能面对新的时代的发展趋势,例如教育就是最好的例子,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往往会作为一个主讲人,在讲台上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在讲台下的学生,就会成为一名听众,整节课下来,老师会累得筋疲力尽,而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掌握课上老师所讲的全部知识,这使得学生学习成为了一种被动接受。这因为此种现象的出现,促使传统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热爱的时候,才会努力学习,发奋图强,这是基于这一问题的考虑,改革成了教育所要走的必经之路。就拿高中语文这门课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是通过老师在台上对课本进行逐字逐句地讲解,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还会为学生们留许多语文卷子作为课后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在课上让学生们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就会让学生们对于语文的学习产生厌倦的感觉,不会真真正正的从内心深处来爱上学习语文,只是会把语文的学习作为一种任务,只要完成就行的态度在学生们的心中被扎下了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显漏无疑,传统模式语文教学影响中学语文文化教学的发展。

2提高高中语文文化教学效率的建议

2.1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是一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观点理念,同时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革新中,因为,为了应对文化多带来的思想革新,教师应随着文化发展的趋势而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并根据文化的发展进程而采取不同的学习渠道去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就教学角度而言,教师的知识储备量的多少直接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成正比,正如俗语所说:“在教会学生一碗水的知识之间,作为教师就需要保有一盆水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在对文化进行课程体现设计时,可根据以下五方面的原则来促使学生从学生环节中感受到文化自身所蕴含的魅力。(1)通过对所教学科的语言文化角度入手,促使学生侧面的了解相关文化。就高中语文课程来说,教师就可通过对英语的起源、发展、演变、成熟这几个环节来向学生展现英语文化的独特魅力。(2)将文化的讲解与教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3)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自身潜在能力被妥善的激发。(4)确保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文化学习,并对文化有一个浅层的了解,将文化教学目标化。(5)要重视到文化的学习对学生自身行为特征、举止谈吐的影响,并确保学生都能对文化所影响的行为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些行为特征的产生表示理解和认同

2.2鼓励学生多读优秀名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或这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所呈现的文学作品上,正所谓文学作品是文化的缩影,是国家及民族精神的文字性再现,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模式的制定时,应该在多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中外名著,通过对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因此,积极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中外名著。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对文化信息的掌握程度。

2.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凭借老师在教学环节上的努力是不够的,学习的环节是双方共同发展进步的过程,但在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展现,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全面推广高中语文文化教学,在教学模式的制定上,就要一切从学生自身出发,做到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就现今学生在学习上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独自获取高中语文文化,形成对自身的服务意识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教师布置的语文学习内容,教师在布置前,可告知学生任务的来源,资料下载的地址,学生在长期自主学习情况下,自身独立学习能力提升,同时对语文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2.4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生活即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味语言文化的价值意义。例如,当上完一节新课后,教师都可以设计一定的活动体验。可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途径深入地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可由文化的学习内化不断地转化生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审美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总之,语文教学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研究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徐飞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曹国营.英语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61-80.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34-40.

[3]李淑玲.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研[J].教学与管理,2007(6):40-60.

[4]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5-56.

[5]王扣锁.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年5期

第七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国大部分青少年对外来文化更为感兴趣与热衷,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日渐失落。语文知识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师应明白,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造句遣词的能力,还要让其在语文学习中将自身的文化意识进行增强,并将中华民族文化知识进行沉淀,从而使其充分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将传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并使其学会阅读古文,同时使其传统文化知识得以有效地延伸。

一、在语文课堂上营造传统文化气氛

有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气氛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且能够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就应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并注意对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自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并受到一定熏陶。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而且还能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屈原的《离骚》为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篇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者话剧,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屈原这一伟大人物;还可以播放《离骚》节选的朗诵音频或者让一位学生进行朗诵,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该篇文章的印象得到加深;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就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成就以及世人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并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抽签,然后对每个人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其完成分工合作。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对战国时期的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能够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还能够将其对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

二、引导学生对古文进行阅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被记载于诸多古文中,先人的所思所想也蕴含在古文的字里行间中。但是,由于古文与现代文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差异,许多古代汉字表达的意思与现代也不一样,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古文阅读的指导,并让其对先人的饮食生活与日常起居进行了解。若学生能够读懂古代汉语,才能够对先人独特的价值观进行理解。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这三首古诗的讲解中,可以向学生讲解《诗经》的相关常识,并使其对赋比兴等艺术手法产生深刻的体会。这三首诗中有以下字词的音、义需要学生进行掌握:桀、址、埘、涣、恬、无、蒹葭、寤寐、荇莱、逑、窈窕、臣鸠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查字典将以上字词的读音进行标注,同时通过对照文中注释将这三首诗进行翻译。教师还可以在正式讲解前,将这三首诗进行简单地概括:《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经历进行叙述;《秦风•无衣》是一篇军中歌谣,文中表达了士兵同仇敌忾、团结一心、爱国奉献的精神。《邶风•静女》写男女幽会的故事,主人公对伊人的大胆表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已流传千古。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文,能够让其了解古人的智慧所在,并理解古人所表达的思想。

三、展开延伸阅读,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之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至今还具有鲜活的价值,是因为其随着时代的变迁,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然而,高中语文教材中能够学习的传统文化极为有限,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只限于课堂内,而应该“得益于校外”。课外阅读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向其推荐一些难度适当、文化品位较高的课外读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将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延伸并拓展。例如,在学习完《逍遥游》一课,语文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去电影院看与本文相关的电影《大鱼海棠》,通过观看影片,学生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庄子奇幻瑰丽的想象世界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总而言之,古文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在过去,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只注重传授语文知识,而忽视了更深层方面的思想,比如古文的写作技巧、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历史情况等,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只停留于表面,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气氛,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进行激发;还应对学生的古文阅读进行指导,使其学会古文阅读的方法;还可以适当地展开延伸阅读,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丰富。

作者:赖启生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苏微微.浅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12(09)

[2]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

[3]张美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6(09)

第八篇: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国学文化探讨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奔走疾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国学文化传承要从儿童抓起。1998年以来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倡导的儿童读诵经典之理念介绍给大陆,成功开展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深受小朋友喜爱,且得到了众多家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肯定和支持①。各界对国学的重视和推崇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11月主席到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考察,并直言“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摘要:《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将重新纳入孩子们的课本;语文成绩所占权重将大幅度提高;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增加30分,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考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与国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是国学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下面从两方面浅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学和国学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高中语文教学具备在国学文化传承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要了解国学是什么且包括些什么内容。国学一词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②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③一般来说传统国学指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礼治观念、文化观念、社会观念,其中的分类是经史子集,也就是“四部”的概念。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其次了解语文的概念。语文在《现代汉语词典》④的解法是“语言和文字”,《新华词典》⑤注为“语言和文学”,我认为语文应是“语言和文化”。文化不仅包括文字、文学,更加囊括人文、历史甚至更多,一个有文化的人不单单是人们简单地认为读书多、有学历,更应该有的是情怀,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积淀的情怀,而国学文化恰好是这种情怀的载体。接下来我们把语文教学和国学文化融合起来。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只是读音的字正腔圆,不能只满足于会做语段阅读、会写应试作文,这些基本的听说读写。在应试教育的当下这些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应对高考固然重要,但考试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作为一位热爱语文教学事业的教师应该明白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应对考试,更重要的要通过中学语文教学使得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了解、重视、敬仰,肩负起传承的重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最经典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诸子百家,《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成语熟语,甚至术数方面的《易经》,医术方面的《黄帝内经》,兵书方面的《孙子兵法》等等。这些典籍都是文言性质的,而中学语文教师最擅长文言文方面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教学素养足够担当国学文化的传承任务。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有序地传承国学文化

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下面我从这四个方面举例阐述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有序的传承国学文化。所谓听的能力我认为不仅仅是指听见某个词语某句诗歌或者某段篇章,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听到的来辨别其使用的对错,甚至听到某句诗文就会进入诗文营造的那个境界。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帮助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成语的使用,有诗歌的鉴赏,有文言文的阅读,这些都离不开最基础的听的能力。听的能力就是感悟的能力,是与心灵的沟通。比如听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就会想象内心的愁是多么的绵长,就像三千丈的白发那么长;听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就会想这是教给我们修身齐家治国之道。所谓说的能力,就是要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言为心声就是此意。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指经过思考对课堂问题做出回答,此能力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是内心素养的体现,课堂上回答问题可以脱口而出引经据典,足以证明此学生平素在语文方面的积累和阅读功底有多深,也可以看出他缜密的思考过程。说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很自信的参加一些比如演讲或者班会之类的活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最能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所谓读的能力,就是指阅读能力。近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已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记忆的黄金阶段,应该让学生大量背诵,所以13岁之前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的方式来学国学是最好的方法。那么高中生由于课程增多,记忆力下降,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来学习和传承国学文化呢?毕竟有一大部分学生在孩童时期对国学的接触是有限的甚至是极少的,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也是即简单的几篇文言,仅仅是背诵了几句名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只是皮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和诗歌鉴赏方面就必须全力以赴了。我们学校高中三年学生除了大量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另外还有《史记》的学习。尽管这些只是国学文化的极小的一部分,但是只有在高中阶段才能如此系统的进行学习,数量之大是初中小学阶段不能比的。那么怎样读才能让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文言的方法,并且使之对中国传统文化能用一种积淀沉稳的心态去面对,从而将国学广而传承呢?我认为沉下心来反复地读是最好的办法。记得张田若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读书,用嘴读,用眼读,用心读。沉下心,慢慢积淀,才能读出国学的内涵韵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所谓写的能力,中学阶段最基本的就是写作文。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作文教学有以下几个要求: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作者:曹红红 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第二中学

第九篇: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探讨

一、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1.学生过分依赖工具书

由于应试教育的普遍影响,很多学生把阅读文章看做是获得分数的一种手段,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不甚注重,反而更多的是依赖辅导书去理解文章。尤其是高中语文里的古文赏析,学生处于白话文的时代,文言文的语法和现今的语法本就存在着差异,理解起来也是颇为费力,于是大部分学生就以《高中文言文解析》《高中古诗词全解》等工具书为介导,直接获取译文。缺少了自主理解和自主鉴赏环节的古文阅读,不仅使学生缺失了对古文韵味美的体验,古文的历史价值无从体现,还阻碍了学生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重技巧轻情感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的文学素养和底蕴足够深厚,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然而当前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忙于教导学生单纯的古文翻译技巧,更多地关注一些表面的知识,长期形成一种我们现在所说的“解题思路”,忽视了对自身、对学生的文学熏陶,没有从情感上去引导学生理解古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生很难对古文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古文真正的价值所在。唯有走出教师重技巧轻情感的误区,才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1.深入发掘语文教材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是经过重重筛选和严格把关,由全国优秀教师共同编写而成的,所选的每篇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堪称经典之作。因此,教师要深入发掘语文教材资源,以教材中的古文教学为基点,逐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荀子的《劝学》为例,教师可以以广为人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切入点,这句话化用的是《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学生熟知的话语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文章全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又不枯燥,不仅具有严谨的逻辑论证思维,还充分体现出了荀子对于劝学的真诚恳切,言之凿凿,感人肺腑,就现在来说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教育佳论。

2.注重联系文章历史背景

某些作品其实就是当时历史的缩影,反映了那一阶段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朝代更替等,而作者的情感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拿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说,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已六十六岁高龄的辛弃疾空怀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于是追忆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信念。然而当揽政者韩侂胄欲率师北伐之际,辛弃疾又对他们这种草率的行为表示担忧,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文章的语句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当学生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对这篇词有本质上的理解。尤其是最后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着重表现了辛弃疾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宋室不能用人的愤慨。

3.组织参与传统文化节日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传承,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自然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民族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比如端午节开展“纪念屈原”的主题活动,朗诵屈原的《离骚》,从字里行间感受屈原的爱国之情,同时学习“骚体”诗歌独有的浪漫主义精神;清明节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在表达对烈士的追悼之情的同时,给学生普及与清明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清明节是为了纪念春秋名臣介子推,曹操曾为百姓健康推行《明罚令》禁止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等。通过参加这些传统节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积极意义。

4.扩展课外传统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相关的课外传统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中放松身心,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课外活动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书法评选大赛、诗词朗诵比赛等,学生既锻炼了技能,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排演话剧,根据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知名学者来校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总之,学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加大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实现新课标的素质教育。

作者:金鑫年 单位:甘肃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高中部

第十篇: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有效运用

一、前言

文化素材,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文化、文学、文段等内容,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材选编了一些经典、耐读的文章,这些文章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大的丰富了高中语文内涵,也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面就如何利用高中语文素材中的文化素材进行深入分析。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的分析

1.显性文化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明显的汉语言文化内容,例如在《滕王阁序》中,文章内容结构之美、语言组合之美,都将汉语言文化展现出来,而这些内容也正是高中语文课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还含有很多民俗文化,如各种民间故事、民间神话、民间歌谣等,鸿门宴、窦娥冤、孔雀东南飞、等民俗文化素材运用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极大的丰富了高中语文教材,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以《荆轲刺秦王》为例,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广为流传,学生对这个故事十分熟悉,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对故事进行详细讲述,而是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对更深层次的文化进行探析,要引导学生思考“荆轲为什么对燕太子忠心耿耿”,进而引出中国文化中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

2.隐性文化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除了一些显性文化素材外,还蕴含着很多隐形文化素材,也就是那些不被察觉,却会对文化内容造成影响的素材。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全面培养人的课程,教材内容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实质和道德认同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始终包含着《孟子》、《论语》等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从孔孟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底蕴。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有效运用策略

1.认知显性文化素材

显性文化素材,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容易被感官上认知的东西,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很多感性的文化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例如在《成语:中国文化的微缩景观》中,详细的介绍了成语的来源,在中国汉语成语中,古代经典作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来源,而越是突出的作品,其成语也就越多,比如《荆轲刺秦王》一课就出现了:图穷匕见、悲歌击筑、切齿拊心、发上指冠、无可奈何、变徵之声等几个成语。成语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也是提高个体修养的重要素材,通过成语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全面促进个体的发展。

2.认知隐性文化素材

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内容,更是要在感性素材的基础上,开展理性加工,要让学生将感性的知识转变成自我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素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隐形文化素材。例如在《说“木叶”》中,这类文章在高中语文素材中是比较少见的,这是一篇文艺随笔,文章通过美学触觉,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展述,并细微的辨析了木叶与落叶、树叶的文学意象差别,从而指出“木”的两面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出木叶的相关古诗词材料,并让学生在感性材料基础上,深入分析诗歌意象,从而理解诗歌情感,懂得古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真正让学生学会通过感性认知来重组自身的学习方法。

3.有机整合文化素材

各类文化素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语文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体系,如民俗文化体系、社会历史文化体系、语言文化体系等,可以说汉语言的发展本身就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发展历史,字形字音的改变、词语的更迭、成语的形成、修辞的发展等,这些内容使得高中语文素材更加丰富多样。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文化素材的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才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4.融合生活素材和教学

常言道:文学就是人学,生活就是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化素材时,不仅要对文化素材进行有效的整合,还要将文化素材和生活素材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学习《赤壁赋》,就应让学生能体会到苏轼那种面对逆境那种忘怀得失,胸襟坦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体悟文化,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

四、总结

在高中教学中,注重文化素材的应用,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语文教材中的显性文化素材的运用,也要注意隐性文化素材的挖掘,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肖永福 单位: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国华.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有效运用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3(24):118-119.

大学汉语文学范文篇10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③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文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的教化本体,是由中国社会的泛道德主义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渗透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个人的言论或行为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与牵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或行为的好坏;而且,那一套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为一般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伦理价值观的君临一切,独占鳌头,统治者自然就十分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语文教育中强调渗透伦理道德思想教育,这是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文”总是要载“道”的,故而,“教化”成了代“文”弃“辞”的本体。

二、智能本体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能够终身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月出月出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木春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此不论及。

三、人文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