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3 17:24:58

传统文化思想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习从民族存续、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多维视角,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当代价值和未来力量,形成了新时代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家园。习从中华民族存续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定位。他认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201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奋斗历程创造了辉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存续,固然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维系民族发展、认同和团结的文化基因,以及形成了共同的民族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激荡中沉淀下来,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181。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要有伟大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因此,习提出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继承而不是抛弃传统文化,必须弘扬而不是贬低传统文化。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全民族的精神家园。(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精气神。习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亲民爱民、为政以德、施行仁政、勤政廉政、修齐治平、以法治国等思想,对今天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习在各种场合谈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和价值观,克服“四种危险”、经受“四大考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习提出要坚定“四个自信”,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而中华民族五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只有始终不渝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自觉,最终坚定文化自信。(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为推动人类进步、促进世界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世界提供重要的文化保障。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类发展之道,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人类关怀和世界眼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妥善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民族矛盾、宗教问题、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在国家关系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协和万邦”,这要求国际社会要文明交往,树立“整体观”和“和谐观”。在世界文明多样性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承认各文明发展的差异性,反对民族欺凌与文化侵略,倡导各文明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共识。在全球治理体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先义后利、舍利取义”“以和为贵”“厚德载物”,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引领,为化解全球性的矛盾和危机提供方法。

二、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习提出,必须认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并系统地提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坚持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扬弃的继承相统一。习认为,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审视传统文化,以理性的观点来继承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性,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时代条件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相对比较低,必然导致传统文化本身仍然会存在一些陈旧的和过时的东西。因此,习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照搬照用,必须进行正确的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扬弃的继承相统一。对传统文化鉴别和扬弃的主要依据,就是看其是否适应当今实践和时展的要求,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方面,对于顺应时展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传统思想文化,要积极挖掘其思想精华,传承其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对于违背时展规律,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传统思想文化,要及时摒弃其腐朽的实质,或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现代化改造,以符合时展的要求。(二)坚持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相统一。文化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这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基本规律性。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就是其遵循了与时俱进的基本规律。习在多种场合论述了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他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在习看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改造,使其具有适应时展要求的新内涵和新形式。要用新时代的话语体系来解读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时代化,把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符合现代语境和现代表达方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强调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传统文化符合新时展要求,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影响力。要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坚定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性。只有坚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三)坚持立足本国实际和面向世界大局相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断裂,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形态,而是包含了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的双重特征。指出:“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因此,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立足本国实际和面向世界大局相统一,达到民族特色与世界眼光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立足本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总结归纳其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科学提炼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确保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变样、不走型。要紧密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尊重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延续中华文化添砖加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体现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另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具备世界眼光,体现人类关怀。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天下大同”。要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吸收他国先进文化。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有做世界文化发展领头雁的目标和决心,提高国际认同度,促进世界文化融合。

三、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价值

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发展的思想,对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的价值。(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党的把它统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传统文化思想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就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视角来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维度来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习认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6]21在看来,要从五千年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制定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深刻论述了传统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关系,认为“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7]55。习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主张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传统文化思想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思想指导,对如何正确处理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关系、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的关系做出了基本论断,这就制定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各种思想观念,形成文化发展的合力,共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提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动力。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支撑人类社会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国兴邦的精气神,是中华文明带给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它与西方文明中倡导的工具理性和异化力量截然不同,主张在“和而不同”“兼爱非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国际规则下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一个海纳百川、百家争鸣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的共生共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动力。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全新的国际关系秩序,允许世界各国文明平等发声,不断凝聚人类发展的共识,谋求人类的共同命运和人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N].人民日报,2014-03-13(01).

[4].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01).

[5]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4)[2018-09-1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6]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教育;思考

一、引言

现在高校中的思想教育基本上是依靠“两课”,然而大学生却普遍排斥其“生硬的说教”,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弱化收效甚微,从而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教育推入瓶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偏重于灌输,老师以教育者的身份,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将自己的教育意图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带有规训与约束性,而使学生感到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这种状况下,往往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目的,而且很容易使学生听而生厌,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很不够,造成了大学生思想上的传统文化断层,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面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状况,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如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却是应该首先思考的。其实,作为一个有着厚重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我们完全可以从自身当中挖掘出适用于自己的解决办法。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鲜活的思想教育资源。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状态分析

1.关心国家大事。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之心。当今大学生对国家的兴旺非常关心,对党的大政方针坚决拥护,但是有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关注,比如,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比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快,但是依然赶不上发达国家,这与社会制度有关系吗?中国是否还应该坚持马列主义?有些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缺乏了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陌生,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容易抛开历史看现实。这样会使他们对这些深层次问题产生模糊认识。

2.抗挫折能力较差。现在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遇到具体问题要选择时往往产生矛盾。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奉献,需要集体精神,需要大家协作,认同集体主义,认同奉献精神,认同诚信理念。但是,在具体价值选择上,一部分学生更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追求物质利益,迷恋五光十色的商品文化功利意识增强,国家意识、集体意识淡漠。受到挫折的学生有的会通过反思,重新选择,而有的会在一段时间内感到精神空虚不知所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理想,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及时行乐,导致他们对他人的事漠不关心。

3.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普遍认同,对新生事物接受很快。他们积极学习、接触新鲜事物,想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情况、存在的差距,想通过网络学到更多的东西、交更多的朋友,凡是他们认为新的、有别于从前或别人的,就努力去接受。然而,面对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面对中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困惑,他们的心理承受不了。有的学生会因为恋爱受挫、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就业问题等原因产生心理障碍,有的还走向极端。当今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求新意识强,这对他们个性成长、塑造自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在新信息的收集与取舍过程中,在自我心理调节中还需要指导、帮助,大学校园的网络管理还需要加强。

三、加强传统文化思想教育

1.倡导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民族精神始终发挥着它强大的凝聚力,它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爱祖国爱民族被看作“大节”。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从古至今的一条极其鲜明的主线。此外还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国人自古就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在社会安定之时励精图治,在民族危亡之际救亡图存,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牢牢联系在一起,“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就是这种责任感的浓缩。《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代表了所有满怀远大抱负的中国人的思想境界,而《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则一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磨灭不了的奋进之心。

这些优秀民族精神都渗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使这些精神得到发扬,让大学生在了解认识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接受直接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人其中,用优秀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来感染大学生,并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的教育目的。

2.发扬优良传统美德,提高大学思想道德素质。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而称誉于世,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一套坚固而严密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作为道德传统被继承下来,其中包含着许多优良的美德至今仍然是应该发扬提倡的,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中提倡更为重要。

(1)节俭朴素的品德。中国人民一向以节俭为荣,以奢靡为耻。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孔子之所以得人信任,是因为他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墨子则直接地提出“节用”命题,极力提倡节俭朴素,反对浪费,认为符合“节用”的要求是“天德”;诸葛亮更是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从典籍、故事以及历史人物身上再次感到这种美德的存在并受到感染,使中华民族的俭朴美德得以继承。

(2)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中华民族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华夏文明,与其勤勉好学、精益求精的良好品德是分不开的。治学格言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学而》)、“勤于学问,谓之懿德”(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等等,都表露了勤学苦读是中华民族刻意追求的美好品德。而“韦编三绝”、“凿壁借光”这些饱学之士勤奋读书的故事,则是最生动的教材,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针对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不必再承担“高考”重负、一心“放松”、“读书为考试”这种松懈的学习态度,再一次强调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3)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性。诚实自古就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先人的重要道德规范,被看成是做人的根本,正所谓“君子养心莫于诚”。“信”则是诚实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重诺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孔子在回答“士”的行为标准时就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名言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使用,也足以说明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在人民群众身上已经内化为稳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

3.宣扬民族气节,培养大学生高尚人格品行。中华民族崇尚节操,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骨气”、“志气”,要保持人格的尊严。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是最高理想人格的操守准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道德实践的指标。历史上记载了许多正直之士重视操守,大义凛然,面对富贵权势不为所动,坚决地保持自己的人格。饥者为保留尊严,宁可饿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范缜坚持自己正义的追求,决不“卖论取官”;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归隐。

学校应该拓宽人文学科的教学范围,在学校开设中国历史、儒家文化、古代哲学等等有关科目的公共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并力求在这些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把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成细致入微的养成教育,既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又要在第二课堂和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点滴渗透。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做某种精神或某个传统理念的专题讲座,并在学生中举行讨论会、征文、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鼓励其交流看法和感受,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总之,要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融人到大学生的人格之中,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以此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干部观念的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11).

〔2〕张莉.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教育的启示[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3).

〔3〕王乐.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心理健全的当代大学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9).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3

客观上讲,马克思主义虽然建立在西方的话语系统上,不可避免地存有欧洲文化习惯、思维模式的一些特征,但它毕竟体现了人类一般的思维本性和发展规律,这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哲学形态、思维智慧与精神气质上均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趋同性。我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直观的辩证思维传统源远流长,《易传》中的“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孔子的“执两用中”;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张载的“一物两体”;二程的“万物莫不有对”;朱熹的“一分为二”,等等,都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一些精彩的表述,说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简单对举和二分法的鲜明特点。中国传统思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习行践履,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家普遍关注和探讨的命题。《尚书》中就已出现“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孔子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王夫之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则主张“知难行易”。这些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观、认识论都有着某种相通之处。前面所述,思想所达到的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在语言形式上的结合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外在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传统文化,探寻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涵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哲学思维、行为习惯上的契合点,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彻底的改造,使之既保留民族特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科学性,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深层的统一,是思维形态上的内在结合。从根本上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上的辩证性和实践性的思维方式,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知行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地论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在思维形态上的结合。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实践论》公开发表时,特意给它加上了一个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不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进行总结和继承改造,同时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全面阐明了马恩、列宁都没有系统论述过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创立了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知行合一论”。在《矛盾论》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下融合、扬弃了中国哲学的辩证观,建构起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为精髓、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基础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不仅远远高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更以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推向新的阶段。可见,这不仅是一种思维形态的结合,更是一种理论再造和超越。因此,中西文化水乳交融,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观性、朴素性得到克服,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里找到了坚实的生长点。中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那种隔阂、疏离的心态亦得到极大融释,马克思主义真正得以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价值理念的深层融合

之所以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发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民族精神与价值理念,并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做出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阐释与塑造,不仅使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得以传承,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髓与价值趋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无疑,较之语言形式和思维形态上的结合,这种价值理念方面的结合要深刻的多。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对我国传统的“自强不息”和“民为邦本”文化理念的整合与弘扬。“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最为核心的“乾坤”两卦:“乾”取象于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取象于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为,君子应当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应当宽以待人、容载万物。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基调之一,早已深深融入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将其视为座右铭而身体力行着。中华民族几经沧桑兴衰,始终能团结凝聚在一起,并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活力,是同这种民族魂分不开的。事实上,能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提出“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强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连串的伟大胜利,也是因为秉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意志。显然,从“自强不息”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经由的全新改造,作为一项价值原则,已然成为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形形色色的“民为邦本”思想绵延不绝。《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孔子提出“宽则得众”,主张“保民”“爱民”“富民”政策,反对“苛政”;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指出“民者,万世之本”;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些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但仍不失其民主性、人民性的价值与合理成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予以重塑。实际上,也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唤醒人民群众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和扬弃,把这一民族文化传统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了富有创造性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理论。无论是《论持久战》中的“兵民是胜利之本”,还是《论联合政府》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都指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从而把群众利益作为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视作衡量共产党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标准。思想使马克思主义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和气质里。

三、结语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传统文化;中国特色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并沉淀在企业员工心目中的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文化哲学。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哲学,是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在当今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背景下,企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实力,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理念的一种体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适应激烈竞争而生存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进程中,文化的力量将愈显示出它的功能。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包涵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中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包括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严赏罚,兵家重谋略,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同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爱岗敬业,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培育中国现代企业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吸收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从六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对职工讲仁爱关怀。重视人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在企业中注重道德教化,培植敬业乐群、合理奉献和人生理想等人文精神,可以使企业文化具有更加深厚的底蕴。

加强道德教化。中国的泛伦理型文化在现代社会虽流弊日多,但其精华部分仍光彩照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最理想的成就是所谓的“三不朽”,其中最大的不朽是“立德”,其次才是“立功”、“立言”,道德上的成就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中华文化基本思想之一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自强不息是讲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讲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归宿,二者讲的都是从道德上立人,以人之德性来包融天地万物。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无疑仍有积极意义。一个人格低下、道德品质恶劣的人,无论如何是难以给社会创造财富、作出贡献的。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道德沦丧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整个社会对“堂堂正正做人”的呼声日益强烈。因此,企业人文精神建设首先应围绕道德建设来进行。在企业管理者中,应提倡“百行德为先”的思想,通过他们的道德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鼓舞人,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对企业职工,应加强道德自律教育,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说,就是强化“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如果企业能够从这些具体的、员工易于接受的东西入手进行道德教育,就有可能培养出一代富有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培养敬业乐群精神。所谓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执著的追求与热爱,让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所谓乐群,就是与全体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奋斗。敬业与乐群密不可分。只有人人敬业,才能激发创造热情,减少内耗,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为形成人人敬业的局面。

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素来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宝贵箴言,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公务员之家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5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化”思想及其特点

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文化相比较而言的,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并体现在道德伦理、思维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1.国家层面:群体观念和整体主义思想在农耕社会中,在政治、经济、环境、人文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由于共同防御灾害的需要,人们习惯将自己置身在集体环境中,并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使其与集体的价值相适应,长期下来,人们就形成了整体主义和群体观念,将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将自己看成社会的一部分,因为整体利益如果受到损害,个人利益也将受到影响,故人们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就会以整体利益为先,并自觉服从于整体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群体观念和整体主义意识的体现。2.民族社会层面: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夙夜在公”的道德理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人们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奉献精神并进而正确处理家国关系。我国的民族精神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都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民族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壮大。3.自身层面(1)理想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理想人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集中体现为真善美的统一,即天人、知行和情理合一。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这样的追求使人们从世俗功利中解放出来,追求全面自由发展和理想的人生境界。我们努力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可以用至诚至善至美概括。《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古圣先哲追求的境界,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样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在塑造人的品性、锤炼人的意志和道德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2)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儒家思想提倡人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认为人们应该从自我完善出发,这些思想处处体现出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奋进的向上精神。孔子所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的“尽心、尽性”“反身而诚”等论述都体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展现了中国古人不畏艰难、奋发有为、积极上进的面对挫折和困难的精神状态。不管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乐观主义的人生教育能够使人们克服意志消沉、懒惰僵化等状态,激发人积极乐观的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促使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人生梦想和抱负。(3)忠恕仁爱思想。“忠恕”即孔子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即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就是一种爱他人之心,即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作为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仁爱思想是处理人、自然和社会间各种矛盾的重要准则。这样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丰富的体现,比如孔子所说的“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以及孟子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4)轻利重义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并主张精神需求高于物质需求,这样的主张在儒家思想和言论中有着充分体现。孔子主张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和孟子主张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种轻利重义的主张不是让人们不再追求利益并忽视利益,而是要对物质利益有正确合理的诉求和欲望。这样的诉求也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孟子认为:“欲贵者,人之同心也。”孔子也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儒家思想中的这些主张都认同人的合理利益,但人们的利益诉求应该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并且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将义摆在第一位,能够实现“见利思义”。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思想对于抵制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极度功利性、物欲化,对于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都有着积极作用。我国古人在进行这样的教育时,也总结出了多样化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归结为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尊重主体的价值,在逆境中磨练人的意志,倡导情感和理性的统一,崇尚和谐,主张因材施教,倡导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这些教育原则与教育内容相辅相成,提升了教育的效果。

二、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1.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存在很多误区。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这种倾向在建国后的初期比较突出,近些年在逐渐好转。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置于社会生活之中。这种主张通过社会生活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取代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这种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完全脱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上学化,最终使得其脱离社会生活,成为“空中楼阁”。2.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发展的主题转换。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相应的转型,即从革命型转向建设型、从领导型转向服务型、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各种转型都是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着诸多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确定因素。3.文化和思想观念更为复杂多样。我国文化领域逐渐活跃,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并日趋复杂。人们的观念日益解放,生活方式呈现多样特点,更加注重物质利益,功利化倾向更为明显,理想和信念不再那么坚定,出现动摇倾向,这些新取向、新特点会影响主流文化的地位,也给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程度和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4.多元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持久和广泛,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势必会带来多样文化的存在,多样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了文化的内容,但也势必会削弱主流社会主义文化的存在;在带给人们特别是大学生更多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带给人们选择的迷茫和困惑。另外,我国文化市场很广阔,但发展滞后,产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使得异域文化产品趁虚而入,影响主流价值观念。我国文化产品生产数量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知名和骨干品牌缺少,西方的文化产品渗入威胁着文化的安全,导致人们思维、观念和行为等受到影响。5.互联网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冲击着人们传统的行为习惯、思维和生活方式,给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去,使得价值观碰撞冲突,误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虚拟的环境导致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关系的冷漠和疏远,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跟上网络文化变化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应该树立正确的原则,将两者有机融合,探寻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两者互动,并建构科学的机制提升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1.明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要培养融入的意识。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这需要建立起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联系和整合渗透,使两者相互贯通并避免形式上的操作。同时,在融入的过程中,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不仅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积极学习西方的文明成果,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使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是要明晰融入的目标。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要将人自身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以人为本,激发人的自由和求知本性,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自觉性。这样的融入能够促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自觉融入于我们的主流政治文化、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三是要把控融入的度。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在实际的融入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受教育的人所接受,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融入程度,二是教育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文化需要完全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是部分融入,文化的哪些部分融入还是全部融入等都是要进行把控的,对文化融入度的定量测量将有助于文化的有效融入以及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设。四是要明确融入的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使其功能和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推动文化建设,使两者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尽可能相互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特点,使其成为一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并没有变化,只是其内涵丰富发展了。2.明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融入的方向性。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中,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要坚持融入的创新性。推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时展和改革创新的产物,因此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紧随中国改革的发展步伐,紧跟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三是要坚持融入的主体性。要增强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指出的那样:“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四是要坚持融入的互补性。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两者的相对独立性并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实现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文化建设应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以及其寓教于乐、营造氛围、优化环境的特点。3.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使其被大众理解认同,在此基础上将其融入教育管理,并努力使其在社会实践和日常行为中体现,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核心内容并大力发展。应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教育、制度的优越性教育以及理论体系教育。同时,应该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力度,坚持先进性、大众性和开放包容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众文化和开放文化。三是加大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发展力度。应该加大力度,生产映射社会主旋律、反映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的优秀作品,并提高这些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受欢迎程度。4.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传统的传播和灌输教育的基础上,寓教于乐,将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种文化和活动载体中,并借助榜样的力量,使民众在无形中接收教育。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一切现代网络和信息手段,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大众公共文化设施。一是要形成促进融入的领导和工作体制。应坚持党委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动工会、团委、妇联、其他社会团体和各行业、各领域的积极作用,形成全员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形成推动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三是要形成融入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需要物质条件和制度基础,因此,应该从组织上、队伍上、经费上以及制度上建立起文化融入的保障机制。同时,从精神上、政策上、利益上建立起文化融入的驱动机制。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6

1传统茶文化思想的概述

茶文化源起于中国,也是在中国不断演变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是人们在沏茶、赏茶和品茶习惯演化而来的[2]。传统的茶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以前的社会之中,传统的茶文化处于较高的位置,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的不断洗刷和冲击让茶文化的思想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通过对于各种文人的诗词字画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思想道德品行是前人极其重视的一个点,他们对于和谐的思想十分看重。茶文化的不断熏陶使得人们对待外在和内在的和谐有着独特的看法。选择一方清静之处对于品茶过程有着独特的影响,清静可以沉淀人们的内心,从而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继而达到一种身心和谐的境地。传统的茶文化同样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思想和谐。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不局限于一种礼仪,同样也是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从茶道来说,在茶道的各道工序中都无所不体现出礼仪的重要程度。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茶艺的交流,也同样有着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以及文化的交流,正是通过茶文化中间所蕴含的这些交流思想,使得品茶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拉近。茶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思想同样十分重要,追求所谓的天人合一。总的来说,和谐作为传统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于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不小的意义。

2传统茶文化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正如前文论述中所说,和谐代表着茶文化思想的核心,我们可以发现和谐同样也属于教学管理建设所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3]。基于这个目标,茶文化相应的一系列教学课程可以被增添到高校的教学管理方案的计划之中,通过这一过程尝试将茶文化的和谐思想与教学管理建设理念所需的和谐所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茶文化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茶文化的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这种方法有利于推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茶文化思想的精髓相融合,对于营造和谐自然的高校校风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2.1传统的茶文化思想助于高校养成和谐的教学管理制度。想要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首先必须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主体以及对象都是人。高校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也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教育以及管理的方法使得主体以及对象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得到相应的尊重[4]。将传统的茶文化课程引入教学体系里,让整个教学管理制度受到和谐思想的熏陶和渲染,使得我们的高校逐渐建立起尊重他人和尊重知识的高校风气,借助这一风气提高老师们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们积极地升华自我的修养和追求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领域。2.2传统的茶文化思想助于高校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轻文重理是我们国家整体教育体系的十分显著的弊端,许多的高校都充斥着务实主义的风气,再者是社会的需求和风气的不断影响,最终使得许多高校的教学体系混乱和教学内容设置失调,他们往往过多的看重学生们的实际技能水平,学生们的思想品行方面的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茶文化课程的引入对于这一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茶文化课程不仅仅扩充了高校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熏陶他们的思想。这类茶文化的思想教育与我们传统的思想课程有着许多区别,它可以打破死板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们真正接触茶文化,在实际的体会过程中来品味茶文化思想的真谛。2.3传统的茶文化思想助于高校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同样要依托着教学秩序的良好与完善,但是,良好的教学秩序,又依托着高校、老师以及学生三个主要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茶文化思想将和谐的思想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的主体之中,通过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学校在参与整个管理过程要充分结合茶文化思想的和谐理念,保障整个教学体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使得最终的教学管理规范能够综合考虑,而体现出茶文化思想的精髓所在;老师们需要充分领悟茶文化的思想将其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程中体现出和谐的教学思想;学生们需要主动的接受这种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并深入了解探索它,借助这一思想去进行自我的心理建设。

3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的运用

想要建设好教学管理制度首要考虑到的工作就是“人”的工作,这就是要求必须完善好教学管理者们的工作。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有办法让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优化具有生命力和持续性。茶文化思想渗透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之中。3.1通过传统茶文化思想来促进思想交流。对于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所遭遇的实际问题,教学人员们需要考虑如何改善在教学工作中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优化整个教学团队之间的整体性和提高他们的凝聚力。借此在整个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中营造较好的教学组织环境。通过茶文化的一些交流活动来搭建对于茶文化的交流平台,让教师对于茶文化的接触更加广泛,也有利于各种思想的理解和交流。3.2通过传统茶文化思想来排解负面思想。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工作时,要充分利用传统茶文化思想中和谐的思想精髓这一思想力量,通过茶文化课程来排解自身的情绪,通过茶文化的思想可以消除自身的负面思想,对自身进行反思。茶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品茶、赏茶之间的相互交流,是自身思想情绪的疏导的良好的载体和工具。3.3通过传统茶文化思想来提高心境。教学人员是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主体之一,他们对于和谐思想的接触往往是最多的,由他们先学习茶文化再引导学生去接受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基于这一情况教学人员便通过学习茶文化来提高自己的心境,以此可以处理在教学管理中所遭遇的各类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心境,教学人员的工作则会变的比较困难,教学工作也更加困难。考虑到这一情况,传统茶文化思想所具备的和谐这一思想内涵能够促进老师们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形成悠然自得的心境。

4总结

通过上述的讨论可以了解到,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其思想理念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茶文化结合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之中,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致。老师们引导学生们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同样为为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应用注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周菁慧,孙忠.茶文化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07):282-283.

[2]朱静.茶文化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39(09):230-231.

[3]刘畅.基于茶文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策略探讨[J].福建茶叶,2017,39(05):253-254.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艺术设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建筑艺术设计的文化部分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将传统文化中具有价值的因素应用到建筑艺术设计中,根据市场具体情况和人们的需求,明确设计特点和形式,提升建筑艺术性,实现建筑艺术水平的提高。

1传统文化中影响建筑的因素

由于发展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传统的住房建筑具有单一性。建筑产业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建筑开发趋势,按照市场等级标准建立建筑任务书规划,在建筑的实际规划中,明确文化传承内涵。合理分析民族传统文化,综合了解建筑的规划设计,根据原则标准建立完善的制度,了解传统文化思想继承的价值,科学判断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整体发展的因素。

2分析传统文化运用在建筑行业中的效果

相比于现代化文化设计,传统文化建筑具有完善体系以及完整架构,不管是从产生方面还是发展方面逐步走向成熟,打破了传统环境,传统建筑满足综合空间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建立绿色体系。万物的起源与变化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万物的变化是五行,促进阴阳实现平衡,自然而且规范,有利于万物完善的生长,促使传统建筑实现统一平衡性。传统建筑一般使用木头作为主要材料,木头属于自然因素,通过添加一些自然观和改造观思想,增加建筑的色彩效果,促使建筑的整体平衡统一。以大自然为传统文化中的万物灵学,如果破坏自然就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生灾害。在传统文化中,开山采石有断龙脉的说法,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个说法被人们认定为迷信,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实际上,开山破石对自然产生不利影响,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破坏了自然的平衡性。石头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木头属于可再生资源,经过合理的采伐可以再生。传统建筑为何使用木头作为木材,正是应用此原理。

3建筑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3.1建设布局设计的意义。风水思想严重影响着传统文化建筑的布局,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依据风水,虽然看起来具有强烈的迷信色彩,但是设计内容包括哲学与地质生态的平衡,富有美观,景色丰富的特色内涵,对历史意义的价值进行了充分辩证。历史中传统的建筑物,充分考虑了地理位置、风向以及太阳光照,结合风水以及文化等因素,都是坐南朝向。众所周知,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典型的古老文化,在取名字时,每个字都含有一定的寓意,“四”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面,“合”代表团聚,聚集的意思,“院”就是院子的意思,四合院大多数都是三间正房,利用黑漆和大门围合布局,所以四合院成合围的状态,寓意藏风聚气,相比于其他建筑较为封闭,合理分割,主次分明,方便联系。四合院这种围合布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减少由于不良气候产生的问题,夏天遮阴纳凉,抵挡风雨,冬天暖和,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3.2建筑思想设计的意义。道德思想、韧性修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具有综合性。有效综合和相互融合我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三大传统思想,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中国特色文化思想内涵。在建筑文化设计中,根据设计标准,综合以及渗透个性化性格以及思想等,建筑风格良好有特色,室内意境创新美观,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传统文化的思想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建筑艺术设计价值。

4有效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区域,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依照现代功能建筑的群落标准要求,明确建筑艺术设计目标,在传统建筑文化价值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调查建筑的地域情况,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思想,进行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的特点,加强建筑设计的融合性,提升建筑的价值意义。传统文化思想对各种思想进行有效的判断,结合现代化建筑思想的优势以及特色,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设计融合思想,不断加强建设现代化建筑文化,传承中国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了解指导思想的价值意义。有效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建筑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促进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完善的构建体系。根据建筑的色彩、体量标准以及材料形式,协调分析建筑市场的发展前景,有效将不同建筑文化进行融合,采取科学的战略措施,通过分析和判断不同特点的设计手法,不断拓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改善传统文化的思想环境分析思路,促使建筑行业不断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融合现代化文化与传统文化,充分实现传统文化在建筑思想艺术建设中的价值,综合分析传统文化思想特点,构建合理的建筑艺术设计发展思路,分析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建筑艺术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化建筑思想的优势及特色,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设计融合思想。相关人员要根据建筑的色彩、体量标准以及材料形式,协调分析建筑市场的发展前景,准确分析人们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如此才能促进建筑艺术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娜,叶星火.建筑设计价值冲突的传统文化审视[J].山西建筑,2020,46(4):23-25.

[2]杨荫.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0,27(1):189-190.

[3]查振学.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20,(01):106-107.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传统文化;辩证关系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其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是各国都在争相热讨的话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各历史时期的统治者也因深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建立某些制度时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略见雏形。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西方传入到中国,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思想意义上的。在本文中,笔者也考虑了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种考虑,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完整分析社会保障思想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与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或者实用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因传统文化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如郑秉文(2009)等学者在《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中除了作比较,更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分析覆盖率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关系,并没有明确表示传统文化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如车程(2013)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社会保障在传统文化蕴涵中的发展以及存在问题;王文茹(2015)在《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更多的分析各类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教等)对社会保障产生与运行的影响。由于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思考与探讨,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也开始关注,并以此为方向完成学术论文,他们从分类角度单独分析某种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或是从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中某种社会保险的作用,这一类主要以学生论文居多,如刘丽(2009)在《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一文中梳理了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史。以上学者主要是多种传统文化去分析,本文则是从儒家文化角度,历史纵向发展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并分析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让读者清楚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的概念。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先生所讲的“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法定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系统和非法定的各种补充保障措施。它遵循公平、正义、共享原则,通过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国家干预,实现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具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军人优待思想等类似思想;传统儒家文化则是指早期的一些儒家文化,主要以孔孟为代表人,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文化系统。

一、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思想形成与发展渊源

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在我国最初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奴隶社会,在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时的儒家文化主要提倡“孝道”、“民本”、“仁政”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最初的社会保障思想雏形。“孝道”提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尊老、爱老,让每个老年人安享晚年,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仁政”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统治者应该对其统治的社会成员施予仁政,用“仁爱”思想处以政事;“民本”则是在一个宏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下进行“孝道”、“仁政”,强调的是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社会文化思想。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外,道家、佛教等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化的佛教思想构成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信奉佛教的人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慈悲情怀,使得信教之人具有利他思想。佛家文化讲究“普度众生”“、慈悲文化”,这可延生扩展为政府应平等对待社会成员,讲究的是平等性,在精神上树立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对古代的慈善事业非常有帮助。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思想也出现了独特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最初毫无规章制度及毫无尊严的“施粥形式”,到后来初具国家意识的“开仓济民”,这些全部属于现代意义上社会救助思想和慈善思想,是社会保障思想的最初形式。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抹灭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思想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从古展到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保障思想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有关。20世纪8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到中国,中国开始结合国际经验重新整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时期综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了国际经验,但更多的是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也可以讲,此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吸收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但占主流的仍然是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最初萌芽阶段,还是建立以及完善阶段,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思想都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促使其建立并不断完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有社会保障形成的影子。

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影响下的传统儒家文化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在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对传统儒家文化有所影响。古代的儒家文化占据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撼动其主导地位,而且更是由于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所以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作用不明显,更多的只是一种巩固和加强作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只是传统儒家文化发展过程的副产品,对传统儒家文化并没有什么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的发展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最强烈的,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也主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体现,具体表现如下:1、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孝道”思想。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体现的是“大家族”似的宗法保障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潮流的引入,发展形成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不断弱化,这种弱化的后果则是削弱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孝道主义”。在现阶段,网络上以及报道中不乏看到许多家庭子女虐待老人、苛待老人的现象,甚至出现因赡养父母问题进而引发的“打官司”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在城镇中发生,就连受外来文化影响力较弱的农村也有所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形式发生变化,但从文化角度则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弱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社会成员思想中的作用远不如从前,“传统家族”、“宗法文化”的弱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种后果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及催发政府及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该发挥作用。2、社会福利思想强化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最初形成的社会保障思想中并不包含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从无到有的出现表明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以民为本,以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出发点。从简单的教育福利到复杂的医疗福利,从儿童福利到老年人福利,这些方方面面的完善更能证明政府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在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做法向着“仁政”方向进一步靠拢,并不断完善“民本”思想。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改变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先行”思想。我国在古代就讲究“德治”,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法律先行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国制定政策更多时候并没有做到法律先行。在吸收西方经验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国家开始注意到法律先行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法律的建立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在我国这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现阶段法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法律先行的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

三、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郑功成指出:“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50多年发展历程的简要考察,可以发现,前30多年是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近20年则是逐渐在向国家-社会保障制演变,目前正处于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建设与完善阶段。”这种完善阶段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目前乃至将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城乡之间差别性取消,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需更加普遍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难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乃至将来面临着空前的养老压力。这种养老压力对当前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养老更为困难,单纯的靠“4-2-1”式的家庭养老似乎难以解决这个重任。所以,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并不同,但是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影响下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会完全消失,只是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削弱。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注重公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主观形态上的发展,这种主观意识的增强相对应的是客观存在的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责任的存在。社会成员权利意识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认识自身责任,并不断完善,这种责任是在国家成立初期就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磨灭的自然责任。权利意识和国家责任的相互作用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原则。城镇化的加快,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省内流动,今后要做的是全部实现省内流动和省际之间的流动。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性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其实,这与文化之间的融合相通。每个地方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措施有所不同,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即调整过后的社会保障方式也可以具有某种适合当地需求的特征,并不全部是相同的。在大趋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与时俱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当然,在目前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地方:总体经济水平低、制度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够等,这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社会保障的经济发展自然受到限制;“德治先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法律发展。而且,我国在处理社会保障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是从政策法规入手,很少关注文化层面。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要根除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抓起,这样才能治标治本。首先,我国需要做的就是“法先行”。任何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制度实行长久,执行顺利,减少或规避漏洞,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如此,我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晚,更是受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在完善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情。但是,其在完善过程中应该做到法律先行,做到法律保障。其次,注重文化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某些形式开始弱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平等思想,既看到社会保障过程中个人的责任,也意识到国家不可推卸的职责。我国需要摆正态度,正视自身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成员,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减少社会上出现的“不文明”养老现象,同时也为其他的社会保障经济效果奠定思想基础,从思想上达到统一。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影响着历代统治者的统治和管理,也指引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孝道”、“仁爱”,还是“民本”思想,都在社会保障中得以彰显。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着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儒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一种相关的关系下得以发展。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时,应该吸收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秉文,J威廉姆森,E卡尔沃.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2]车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商界论坛,2013.3.

[3]王文茹.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J].人资社科,2015.2.

[4]刘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3.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1.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9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和谐;高校管理制度

中国作为传统茶文化的发源地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结合了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以及融合了中医药文化,所创造出的一种关乎礼仪、道德品质、审美、哲学思想的具有中国人特色的思想体系,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便是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对于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相互之间相处之道的探索得到的最佳解答[1]。在另一个方面同样也体现出,传统茶文化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国家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高校与学校学生们的和谐关系以及老师如何与学生保持和谐的关系,高校教学管理的目的正是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好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众多高校要充分考虑并结合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学校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这一不仅仅能够使得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在茶文化思想的熏陶下体会中华文化的广阔与博大,更是可以借此体现出传统茶文化的文化精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高校管理制度中的人性化的柔情。

1传统茶文化思想的概述

茶文化源起于中国,也是在中国不断演变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是人们在沏茶、赏茶和品茶习惯演化而来的[2]。传统的茶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以前的社会之中,传统的茶文化处于较高的位置,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的不断洗刷和冲击让茶文化的思想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通过对于各种文人的诗词字画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思想道德品行是前人极其重视的一个点,他们对于和谐的思想十分看重。茶文化的不断熏陶使得人们对待外在和内在的和谐有着独特的看法。选择一方清静之处对于品茶过程有着独特的影响,清静可以沉淀人们的内心,从而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继而达到一种身心和谐的境地。传统的茶文化同样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思想和谐。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不局限于一种礼仪,同样也是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从茶道来说,在茶道的各道工序中都无所不体现出礼仪的重要程度。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茶艺的交流,也同样有着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以及文化的交流,正是通过茶文化中间所蕴含的这些交流思想,使得品茶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拉近。茶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思想同样十分重要,追求所谓的天人合一。总的来说,和谐作为传统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于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不小的意义。

2传统茶文化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正如前文论述中所说,和谐代表着茶文化思想的核心,我们可以发现和谐同样也属于教学管理建设所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3]。基于这个目标,茶文化相应的一系列教学课程可以被增添到高校的教学管理方案的计划之中,通过这一过程尝试将茶文化的和谐思想与教学管理建设理念所需的和谐所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茶文化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茶文化的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这种方法有利于推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茶文化思想的精髓相融合,对于营造和谐自然的高校校风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2.1传统的茶文化思想助于高校养成和谐的教学管理制度。想要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首先必须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主体以及对象都是人。高校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也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教育以及管理的方法使得主体以及对象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得到相应的尊重[4]。将传统的茶文化课程引入教学体系里,让整个教学管理制度受到和谐思想的熏陶和渲染,使得我们的高校逐渐建立起尊重他人和尊重知识的高校风气,借助这一风气提高老师们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们积极地升华自我的修养和追求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领域。2.2传统的茶文化思想助于高校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轻文重理是我们国家整体教育体系的十分显著的弊端,许多的高校都充斥着务实主义的风气,再者是社会的需求和风气的不断影响,最终使得许多高校的教学体系混乱和教学内容设置失调,他们往往过多的看重学生们的实际技能水平,学生们的思想品行方面的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茶文化课程的引入对于这一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茶文化课程不仅仅扩充了高校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熏陶他们的思想。这类茶文化的思想教育与我们传统的思想课程有着许多区别,它可以打破死板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们真正接触茶文化,在实际的体会过程中来品味茶文化思想的真谛。2.3传统的茶文化思想助于高校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同样要依托着教学秩序的良好与完善,但是,良好的教学秩序,又依托着高校、老师以及学生三个主要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茶文化思想将和谐的思想渗透到高校教学管理的主体之中,通过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学校在参与整个管理过程要充分结合茶文化思想的和谐理念,保障整个教学体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使得最终的教学管理规范能够综合考虑,而体现出茶文化思想的精髓所在;老师们需要充分领悟茶文化的思想将其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程中体现出和谐的教学思想;学生们需要主动的接受这种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并深入了解探索它,借助这一思想去进行自我的心理建设。

3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的运用

想要建设好教学管理制度首要考虑到的工作就是“人”的工作,这就是要求必须完善好教学管理者们的工作。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有办法让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优化具有生命力和持续性。茶文化思想渗透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之中。3.1通过传统茶文化思想来促进思想交流。对于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中所遭遇的实际问题,教学人员们需要考虑如何改善在教学工作中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优化整个教学团队之间的整体性和提高他们的凝聚力。借此在整个教学管理制度的运行中营造较好的教学组织环境。通过茶文化的一些交流活动来搭建对于茶文化的交流平台,让教师对于茶文化的接触更加广泛,也有利于各种思想的理解和交流。3.2通过传统茶文化思想来排解负面思想。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工作时,要充分利用传统茶文化思想中和谐的思想精髓这一思想力量,通过茶文化课程来排解自身的情绪,通过茶文化的思想可以消除自身的负面思想,对自身进行反思。茶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品茶、赏茶之间的相互交流,是自身思想情绪的疏导的良好的载体和工具。3.3通过传统茶文化思想来提高心境。教学人员是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主体之一,他们对于和谐思想的接触往往是最多的,由他们先学习茶文化再引导学生去接受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基于这一情况教学人员便通过学习茶文化来提高自己的心境,以此可以处理在教学管理中所遭遇的各类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心境,教学人员的工作则会变的比较困难,教学工作也更加困难。考虑到这一情况,传统茶文化思想所具备的和谐这一思想内涵能够促进老师们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形成悠然自得的心境。

4总结

通过上述的讨论可以了解到,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其思想理念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茶文化结合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之中,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致。老师们引导学生们对茶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同样为为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应用注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周菁慧,孙忠.茶文化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07):282-283.

[2]朱静.茶文化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39(09):230-231.

[3]刘畅.基于茶文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策略探讨[J].福建茶叶,2017,39(05):253-254.

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医;马克思主义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明的象征,是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与劳动的沉淀和积累。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社会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强调人权平等与民主自治等思想观念,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有指引作用。与此同时,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特色文化之一,科学运用中医文化主张的“天人合一”与“唯物辩证”等观念,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遵循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是当前学术研究热点课题之一,同时创新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更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使命。

1优秀传统文化、中医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1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中国化发展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在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即将儒家文化主张的“诚信、谦卑、友爱”以及中医文化中主张的“天人合一”等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结合,不仅有助于丰富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时还能科学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1.2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下,坚持与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原则。传统文化及传统中医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过程中,科学运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智慧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积极作用。例如,传统中医文化中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所主张的实践认知世界、客观分析事物都有补充与完善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结合的原则

2.1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

批判与继承相结合是指我国在学习与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时,应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的学习以及继承性的发展。如道家思想中强调的无为而治,这在我国中医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在学习与继承中医文化教育时可将“无为而治”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从实践出发”相结合发展,从而在改革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顺应我国当前时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

2.2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是指在科学学习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科学世界观与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教育所提倡的“三纲五常”等思想观念,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与基本国情进行改革性的发展与继承。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不仅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文化与时俱进发展的科学方针。

3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结合的途径

3.1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提倡与推广传统文化思想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提倡与推广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是指基于当前我国普及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基础上,针对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的“天人合一”等思想进行传播与学习。一方面,可在我国高校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组织开设向传统文化、传统中医文化学习思想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主义中,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主张的“仁义、友爱”等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高校传统文化、中医文化教育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其进行唯物历史辩证学习与发扬等活动推广形式,如在传统中医学校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中,注重提倡传统文化思想的“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等思想理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科学理念。

3.2科学利用当前网络平台,建设传统文化与马克思

主义相融合的教育网络科学利用当前网络平台,建设传统文化、中医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教育网络,是指科学利用视频直播、微博、QQ等工具,学习与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等知识文化。构建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还可通过在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公共课堂中,组建或创办供学习的服务型网络社区等,如网络视频讲座以及在线群组互动学习群等。在强化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理论的基础上,宣传与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同时针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典型文化,如中医文化,进行深入解读与学习,从而在构建我国高校学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与树立其传统文化思维与审美观。

4结语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只有不断坚持将其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最终实现其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贝贝,张景书.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