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1 17:21:48

传统民俗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1

一、建筑彩画的等级观

以宫廷题材为主的和玺彩画即是明清建筑彩画中“礼”观的一种彩画类型,和玺的意思就是采用和氏璧做成的玉玺,盒子里画一条龙,就等于将玉玺枋在盒内。因此在内容上显示出高人_等,与众不同,即所谓“明阶级,别贵贱”,通过彩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炫耀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壮不丽,岂传万世”,壮丽的宫殿给人的感情以强烈的刺激,这种状态下的彩画主要体现在以龙风题材为主的皇家宫殿上,采用大量的金粉与金箔,以五彩斑斓的彩画来烘托皇家宫殿的高贵。如北京故宫内的宁寿宫所作的和玺彩画,画在大殿的额枋上,彩画内容以龙风图案为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纹图案是封建社会权威的象征,象征最高层次的威严。早在商代,龙的形象已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有致,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显示出强烈的神秘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折射出一种威严神圣的图腾理念。封建帝王为了维护其统治,也力图用龙崇拜的观念去统摄他们的臣民。试想从太极上的龙头吐水和御路上姿态各异的龙,到大殿内的蟠龙柱,再到殿顶的团龙天花以及内外檐和梁架上腾云驾雾的龙,组成了一个群龙环抱的殿堂。帝王在处理政务时需要庄严肃穆和雍容华贵的殿堂,当帝王坐在太和殿处理政务时,在群龙环绕的空间,以真龙天子自诩的帝王顿感祥瑞,唯我独尊,权威赫赫,臣民们也会被这种氛围震慑而俯首于神圣不可冒犯的“真龙天子”,惟命是从。因此居住在紫禁城里的人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就是天下的主宰。因为这座天下唯我独尊的皇宫建筑,是按照天子之礼来布置的。那举世无双的宏伟华丽,那绝对突出中心的中轴线布局,无不使人感到祖先的伟大和自身地位的尊贵,中国的帝王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他们怎么能不感到自己的祖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祖先,怎么能不感到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天下的中心呢?居宫内的帝王们是这样想的,同样,身在宫外的百姓们,当他们看着那威严赫赫、不可僭越金碧辉煌的建筑彩画时,也是这样想的。在古代中国,气氛的神秘性是专制权力的保障,也是把他们和人民远远分隔开来的最好屏障,是保持他们神秘威严的手段。毫无疑问,建筑彩画的等级观加强了这种感受。

二、建筑彩画的民俗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由人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创造出来的,必定会随着人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建筑彩画也不例外。这种带有强烈等级气息的文化形态,应着封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会随着封建社会的演进而改变,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风俗是跟随社会的前进而前进的,它不断调整自己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面,实现了性质和功能的转化。”封建社会初期,彩画开始广泛应用于木构架建筑的藻井、斗拱、门楣和柱壁之上。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建筑彩画在封建社会末期变得成熟化、规范化。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彩画,尤其是苏式彩画中,吉祥图案成为应用极,“的重要题材到了明清时期,则已发展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这些吉祥图案大多绘制于梁枋之上,或为花果草木、鸟兽虫鱼,或为人物建筑、雕刻摆设,或直接利用文字和各种图案纹样,充分表达了百姓对吉庆祥瑞、幸福美满的向往。建筑彩画艺术题材丰富,与民众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人们在想象中期待平安、富足、健康。民间建筑彩画中所传达的感情,即祈子延寿、多财多福、攘灾驱邪等,蕴涵着先民驱害避恶、祈祥迎瑞、寄托夙愿的美好愿望,凝聚着中华民族宽厚仁慈、乐观向上的品格,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从中不难看出这些主题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这也是老百姓简单想法的直接表现。建筑彩画中的风景花鸟彩画令人轻松愉悦,人们将风景花鸟画入彩画内并艺术化的再现自然,这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合,无疑是画师们匠心独具的艺术创造。这类题材反映自然生活中的山川I河流、飞鸟鱼虫、梅兰竹菊等,人们将生活的情趣寄托于自然景物中的山水、花草之间。牡丹、梅花、翠竹、松树、兰花、菊花、荷花、灵芝、石榴、佛手等是彩画中常见的植物图案,与花卉作品同时构图的禽鸟多采用凤凰、仙鹤、鸳鸯、喜鹊等,彩画由图案和画题相互交错,从而形成多变的画面。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各种花卉是受人们喜爱的,花叶的颜色是有生命的色彩,所以花是魅力的象征。远古先民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种植花卉和以花卉作为装饰图案,如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出土有距今七千年前的荷花粉化石,说明我们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将花作为彩画图案,凡花开之地都会给人_种生机勃勃的美感。花以它的姿色、风韵和香味给人以美的享受,众花之中,古人又将梅兰竹菊四君子入画,这“四君子”都代表着高洁的品质,其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这些花往往又被人们作为一种象征幸福、吉利、友谊的礼品,馈赠亲友。建筑彩画中的花鸟让人们看了会联想到百花盛开,永不凋谢的景象,古代工匠们绘制彩画时选择和确定的题材内容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如御花园内伏碧亭天花彩画的图案为四季花,有红色的花朵,也有白色的花朵,还有黄色的花朵……各色花朵大小各异,形状不同就像花园中百花争奇斗艳一样,它以多姿多彩的画面,千变万化的图像,绚丽华美的色彩充分显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

三、建筑彩画的文化形态与价值体系

彩画匠师来自于生活的民间,浸润在民间文化氛围中,因)此民问题材的彩画广泛,以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戏曲人物、神话传说为载体,表现形式较为自由,体现出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性。把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和戏剧人物,艺术的组合于一幅包袱作品中,并在框外绘制花草、蔬果,体现浓郁的民间装饰特色,表达民间艺术淳朴的真实情感。例如“负薪读书”描绘的就是传奇人物朱买臣人穷志不穷,勤奋读书,即使在担柴的路中也不浪费一分一秒,最终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视为我国古代名贤勤奋读书的代表性例子。再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这个故事后人编入旧时流行的启蒙读本《三字经》中,这些具有劝人学习、促进道德文化教育内涵的画面在中国建筑彩画上应用的很多。此外还有表现民俗的画面,例如戏曲中的“三家口”等故事情节,原本是民间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在彩画}二也表现了出来。朴素自然的民俗彩画在徽派建筑的彩画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但它并不像苏式彩画在包袱锦中的体现,而是表现在民居的天棚、板壁彩画上,其题材既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的描述,也有描摹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的作品,画面生动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这些人物彩绘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韵昧,他们神态各异,面部表情f一分丰富,似乎从中可以窥见他们内心隐秘的感情变化。这些彩画色彩清新,趣味高雅,充分反映了文人审美趣味对民间装饰艺术的影响,同时也是有儒雅之称的徽州商人喜好儒雅的充分展现。另外一些根据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如和合二仙,榴开百子,天官赐子等彩画,寓意着和气生财、和为贵、百年好合等寓意。这和儒家强凋的中和之美是一致的,还有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戏文典故如“郭子仪L寿图”、“张公艺百忍图”等人物组画,构图饱满,寓意深刻。在提倡仁义礼孝的神话故事中,代表吉利祥瑞的天地众神和希冀祈福攘灾的动植物形象,都直接或问接的体现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道德伦理及情感观念赋予这些题材以内涵和象征意义,致使民众选择这些艺术题材和样式作为宣传的媒介和手段,使其承载了艺术形象审美价值以外的艺术生命力。自然界里的一些生命体和自然物象,尤其是那些与民众朝夕相伴,与人有益的自然物,人们都会自觉的与之和睦相处,它们能给人们精神上的需要以安慰,物质上的不足以补偿,且时时或多或少的给人以昭示和启迪,并长期积淀在民众的心中,逐渐成为民问艺术创造的恒常主题,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符号。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高密;泥老虎;文化寓意

民间艺术缘起于民间,其形式和种类繁多,从大型的民间活动到精巧的把玩物件,都体现着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民间艺术之中,玩具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一类物件不论是在造型还是在制式上往往都颇为巧妙,其好看又好玩的特点使其既受到了儿童的青睐,又吸引了很多成年人。民间玩具常常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往往有着驱邪避灾等寓意。

一、高密泥老虎

在山东潍坊的高密地区有着这样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玩具——泥老虎。泥老虎在高密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影响很大,每年的春节前后,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几家出售泥老虎玩具的店家或摆摊的商贩。当地民间传有高密“三绝”的说法,即剪纸、年画和泥塑[1]。高密的泥塑在当地十分出名,最知名的产地是聂家庄。聂家庄泥塑相传始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其先祖由河北泊镇迁徙而来[2],推测或与当时饥荒引发的人口流动有关。至清代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发展至鼎盛时期。如今聂家庄泥塑在周边地区已是人尽皆知,老人在谈及聂家庄泥塑时常有一段顺口溜“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可见当地泥塑发展之盛[3]。此地制作的泥塑种类广泛,各类题材均有涉及[4],主要有动物题材、人物题材及生活题材等。其中,泥老虎是高密泥塑之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题材。

二、泥老虎与民间文化的交织

在古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途径。其一是口口相传,如老一辈人的教导、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等。这类信息基本在传播过程中都经过了夸大和演绎,内容往往让人惊叹。其二是官方通知。这类官方消息一般是较为真实、准确的。其三是一些民间艺术表演。由于娱乐方式的缺乏,每当婚丧嫁娶或大型的节日,人们往往会举办盛大的活动,包括诸如戏曲、评书一类的表演,而其中的剧本台词往往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不论是口口相传的信息还是民间艺术表演的台本,往往是经过了人为的演绎和夸张之后的产物。即使是官方的较为真实、准确的信息,在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之后,往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原始信息有一些出入。因此,在古代社会,普通人听到的信息基本都经过了夸张、演绎,人们得到的信息往往观点鲜明、事物特点突出。如,为了体现武松的勇猛,《水浒传》对于老虎的描写也随之夸张:“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这样的形容让听者得到的信息是十分明确的,即老虎的形象是让人感到恐怖的。所以,民间艺人往往会将获取的信息,应用于作品的创作之中。在高密泥老虎的形象中,不难发现当地的民间艺人在制作中习惯于将泥老虎表现为发怒的状态,这与人们接收的信息营造出的对老虎的恐惧心理相吻合,愤怒的老虎也就暗示着危险。因此,在泥老虎的制作中,艺人对于老虎特征的选择和表达倾向性非常鲜明。

三、泥老虎的形象分析

对于泥老虎形象(图1)的表现,艺人主要围绕着六个部分展开。其一是耳。泥老虎的虎耳具有较高的识别度。相较于其他的动物题材,虎耳的大小适中,较为圆润、短小,形态保持向上竖立。艺人遵循了真实老虎耳朵的特点,在虎头左右两侧捏出竖立且微微向内的圆耳,表面施以亮绿色,用笔斜画,使耳朵显得长一些,也更为生动。竖立的耳朵表现出老虎的机警。其二是眉。老虎的眉毛是控制老虎情绪表达的重要部分。真实的老虎眉毛往往是微微隆起且向中心聚拢的。在泥老虎的形象中,艺人很好地保留了这一特点,在虎头的中间部位塑造出两条微微隆起且斜着的眉毛,两条隆起的眉毛朝向虎面中央,呈现出老虎发怒的状态。其三是眼。瞪眼是人和动物出现时愤怒情绪所共有的特征。很多的文学作品对于老虎眼睛的描写十分细致,多使用如“吊睛”“铜铃”等传神且准确的形容词。在泥老虎的形象中,民间艺人自然不会忽视这一关键的部分。在泥老虎的眼睛部分,艺人往往会做出两个突出的圆点并带有一点向后延伸的隆起部分,用笔施以墨色。这两笔画得很圆,向后延伸的隆起部分并未上色,近似于眼窝,从而使泥老虎的眼睛在观感上较为突出,既大又圆,炯炯有神。其四是鼻。虎鼻是老虎较具识别度的部分。艺人用隆起的一块表现虎鼻,施以颜色,用笔涂绘的面积较大,在凸出部分之外还要适当向外延伸,绘成圆润的三角形,居于两眼之间的位置。艺人对鼻子位置的绘制,对老虎形象的可识别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五是嘴。虎嘴是整个泥老虎的重要部分之一。虎嘴是左右镂空而中央闭合的。这一方面是为了配合泥老虎身体部分中空的结构,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呈现老虎的姿态。在实际情况中,虎嘴左右开口而中央闭合的状态多出现在老虎处于低吼威胁态势之时。这一状态对于表现泥老虎而言可谓恰到好处。若是虎嘴大张,更像老虎已经发动了攻击;若是虎嘴紧闭,又显得太过平静没有威慑力。因此,虎嘴的设计可谓巧妙。其六是额头和前胸。在高密泥老虎的额头和前胸部分,艺人通常会绘制一些较为固定的花卉纹样,这些纹样来自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文化符号。其中,常见的图案是荷花的形象,这种图案与其他工艺品中的缠枝莲纹或缠枝蕃莲纹较为相似,其大多表达了生生不息、吉祥永恒等美好的祝福与期盼[5]。

这种对于传统文化中特定图案的使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间艺术与非民间艺术的同源性。“雅”艺术和“俗”艺术之间的差异多体现在表达形式上,以莲花图案的吉祥寓意为例,两者在表达方式上近乎相同。除了形象特征,高密泥老虎本身作为一种民间玩具还有适合玩的特性。高密泥老虎内部采用中空结构,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泥老虎在高温烧制下碎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泥老虎能够发出声音,满足其作为玩具的功能性要求。“会叫”这一特色的实现主要依靠泥老虎三部分的配合。高密泥老虎由虎头、虎身和虎屁股三部分组成。虎头和虎屁股主要是中空的泥塑,虎头上的虎嘴呈两侧开展、中央闭合的状态,虎身是连接虎头和虎屁股的部分,一般由羊皮或皮纸连接。由于中间部分的虎身可前后伸缩推动,空气可通过虎嘴吸入并推出,从而形成流动的状态。当地的艺人会在虎头的内部插入一根斜切口的短竹棍,并在开口处贴一张不完全密封的纸,以此制成一个简易的竹哨(图2)。每当空气因为挤压流动时,纸张震动,竹哨就会发出“呜呜”的响声,当地人称之为“老虎叫”。

泥老虎“会叫”的特点也进一步强化了其驱邪避灾的寓意。老虎的形象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即有威慑不祥的说法,同时,中国文化重视后代,人们常试图通过一系列的事物驱邪避灾,从而使后代子孙获得幸福。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购买泥老虎一方面是供孩童玩耍,另一方面也有希望子孙平安之意。在面对这些民间艺术时,除了关注其外观和蕴含的技艺,人们还应该关注其中隐藏的文化信息,感受民间艺术承载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一件普通的高密泥老虎,没有瓷器的清脆质地,也没有玉器的温润质感,其鲜艳亮丽甚至略显夸张的色彩背后蕴藏了古代劳动人民真实、朴素的情感。文化是多样的,不同的文化存在并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在面对民间艺术时,人们或许应从理解其传达的文化信息开始,理解这个群体的思考方式,从而探究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章惠.试析高密聂家庄泥塑的技术与精神[J].美术研究,2007(3):109.

[2]荆琦.高密泥老虎[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3):277.

[3]李新华.齐鲁工艺史话[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70.

[4]李凡.高密聂家庄泥塑调查报告[J].民俗研究,2006(4):262.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传承

民俗即民间文化,由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其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发展当地经济及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民俗起源于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是某个地区或民族中的大众所创造,其共享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起源于群体生活的社会需要,在特定的族群、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并不断扩展和演变[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传统村落逐渐解体、具体表现在乡村文化日益凋敝以及乡村文化集体“失忆”等问题,传统民俗文化失去传承主体,其载体也日渐式微。因此如何加强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变得非常有意义。有大量学者在研究如何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学者马妮在2019年1月撰写的文字《常德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中提出从数字化保护角度出发需构建互联网平台,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民俗文化保护的规范化;2014年学者张文刚、李云安撰写的文章《常德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屈原民俗及其保护》中提出建构屈原民俗生态场,并将其应用与常德文化名城的建设之中,从而使之融入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从他们的文献当中发现有学者考虑用数字化的形式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但当前网络上关于常德地区的民俗文化的信息较为零散,且以静态的电子化结构居多,还没有发现完整、全面的相关网站或平台。在此背景下,结合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构建一个“常德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它将打破当前常德地区传统民俗简单、零散、静态的电子化结构,融入声音、视频、动画、等来全面、具体的展示常德地区的传统民俗[2]。

本文以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文字等综合性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常德民俗文化数据库、网站、公众号建设来构建常德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具体如下。

1常德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研究途径

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空间,在留存和展现地域特色、区域文化、民俗风情上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和互联网打破地域疆界、流行文化的入侵,依托于特定地域、人文的文化表现形态随之变得脆弱,如何留存、保护和推广民俗文化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对常德地区民俗数字化信息的采集、整理,构建民俗数字博物馆,可不受时空限制,实现民俗文化更为全面和自由的传播与推广,本研究中具体的研究途径如图1所示。

2常德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数字信息采集和数据库搭建

(1)民俗文化数字信息获取:借助数字摄影、虚拟现实等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及网络将常德民俗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当前现况等进行信息采集,为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建立原始素材。将民俗文化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更利于保持和传承,且查看和获取方便[3]。(2)民俗文化数据库搭建:设计合理的数据库需先了解民俗的类别划分,民俗类别划分原则是与其定义相关联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故我们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数据的逻辑划分,具体民俗分类为:类别1:物质生活民俗,含生产民俗(农、采、渔、捕、养殖等方面)、工商民俗(手工、服务及商贸等业)、生活民俗(衣、事、住、行等方面)。类别2:社会生活民俗,含社会组织(社区、社团、家族、村落等)、岁时节日(节庆、民俗活动)、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类别3:精神生活民俗,含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和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4]。通过文献查阅、网络搜索、实地采集将获取的常德地区范围内的所有传统民俗的图像、影音、文字资料等数字化信息按区域整理、归类发现,常德民俗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民俗;人生礼俗民俗、岁时节日及游艺和民俗等观念。同时一个民俗存在多个音视频或图片资料,按照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把民俗按民俗名称进行存储,民俗的相关资料单独存储,数据库实体联系图设计如图2所示。具体数据表字段设计为:民俗(民俗ID,民俗名称,区域,类别,图片,简介,民俗类别ID);民俗类别(民俗类别ID,民俗大类别,民俗小类别);民俗资讯(民俗资讯ID,文字介绍,音视频图片,民俗ID);民俗传承人(传承人ID,民俗ID,传承人姓名,介绍,图片)。

3常德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平台搭建

3.1栏目模块设计。在有效数据库搭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常德地区节庆、生活礼俗、曲艺传说及地区饮食文化,将常德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网站划分成曲艺传说、岁时节庆、生活礼俗、饮食特色五大模块,具体功能模块图设计如图3所示。3.2界面设计。界面作为用户与网站接口,对用户的浏览兴趣和心情举足轻重的作用,风格一致、简单明快、主次分明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界面设计的基本要求,采用HTML5+CSS3进行设计,做到美观、简洁、易用,首页效果设计如图4所示。

4常德民俗微信公众号设计

微信公众号依靠其用户群体不受到限制,关注率高,即时发送即时收到;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采用微信公众号来传播常德传统民俗文化能使其传播速度和广大的到很大提升,在本研究中设计了常德传统民俗公众号,其栏目设置为:关于常德(主要进行常德的相关信息接收)、传统民俗(含曲艺传说、岁时节庆、饮食文化、生活礼俗)、资讯(主要用于介绍常德地区相关的民俗活动),具体设计效果如图5所示。

5结论

通过常德传统民俗文化数字馆的构建不仅能促进我市民俗文化的保护,能加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推广,同时民俗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常德地区传统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的构建将对我市经济的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积极意义。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大背景下,也可通过传统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的构建打破时空的限制,来加强对全市中小学生,尤其是乡村中小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妮.常德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J].品牌研究,2018(7):8.

[2]苏振华.“活态”视域下常德九澧渔鼓的传承价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26-129.

[3]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常德市尧乡坪镇舞龙运动发展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工匠精神;民俗文化;美术创作;传承创新;繁荣发展

如何在智能时代、自信息时代,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创新事业,对民俗艺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要使工匠精神长成参天大树,还需工匠们踏实脚下之路,方可行稳致远,把民俗工艺传承好,才能在促进民俗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激发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营造精益求精的浓厚文化氛围,优化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尤其重要。国家对匠心人才高度重视,众多高精尖技能型民俗艺人获得了自己所在领域的中、高级职称,这是社会对民俗艺人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各地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展示都十分重视,东北地区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不乏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政府应加快推进吉林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激活文化记忆、服务地方发展需要。对于民俗工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果不能突出主题、独具特色,往往得不到文化认同和青睐,需要在传承的过程中有所革新。

一、凝聚“工匠精神”,营造和谐文化生态

如今人们对民俗文化越来越重视,中华儿女用经典民俗描绘着乡村崭新的时代画卷,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将传统民俗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民俗文化即将搭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快速列车,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是未来民俗工匠能够起到更好的文化引领作用的关键。运用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理念正确和能力精湛的手工艺人。为助力疫后双辽文化事业的发展,打造双辽民俗文化的风向标,双辽市针对艺术爱好者举办了文化站长及文艺骨干培训班,开展了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书画、根雕、手工艺品展与,来自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及各民族传统手艺人一起,为双辽带来一场民俗文化的饕餮盛宴,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而且对传统民族工艺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许。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不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民俗传统,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其中以民俗文化+美术创作为例,美术家们用美的眼光勾画出美好的事物、缤纷的色彩。以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渲染出心中美好的画卷。美术作品独有的亲和力,展现出艺术的趣味性、时尚性,不仅装点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为艺术创作带来全新的元素与话题,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将民俗文化与农民画、Q版漫画、葫芦画、创意美术、版画等艺术融合在一起,从艺术角度梳理一代代美术家的心路历程,展现出艺术家的使命担当,以及他们为促进民俗文化繁荣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将工匠精神嵌入民俗传统之中,通过传统与现代的隔空对话,不仅了解了民俗文化的绚丽与绵延不断的传承,也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又展现出古朴的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描绘出悠远的历史和异样的文化底蕴,开启民俗文化多元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原来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新工具、新技艺、新知识、新经验、新生产模式,这些都是对传统民俗工艺的巨大冲击,但我们要勇于突破,大胆革新,以匠人之心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让具备良好工匠精神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把传统的工艺以专业的角度传给下一代。民俗文化要还原民俗文化经典,树立对工匠精神的信仰,传承匠人文化。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也要本着工匠精神,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以这样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业务细节,让我们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为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弘扬中国民俗文化,适应全国兴起的美丽乡村发展建设而诞生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匠人景观雕塑,它们矗立在城市与乡村的各个文化小广场,具有极高的美术价值!

二、弘扬民俗文化,做好文化表达与传播

民俗文化的表达与传播,需要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准确、科学地提炼民俗经典。如何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品,如何赋予民俗文化精确的表达,离不开挖掘优秀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关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连接。运用创意和技术推动中华优秀民俗文化迈向未来,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互相交流融合,同其他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要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以最鲜活的艺术表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向世界讲好中华民俗文化故事,而民俗文化的魅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最终又要反哺生活,不仅有生活细节的提炼,更有对生活细节的理解与提升,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提供思考的方向与前进的动力。民俗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生活实践,蕴含着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价值观念。因此,在传播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诠释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民族性格,可以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民俗文化的魅力,不仅建立在美和感性之上,更建立在对于世界、社会与人的关系处理的智慧上。这种具备特殊东方基因的文化表达,在传播中如果能够有效传递,无疑将更有助于中国形象的提升。民俗文化需要构建兼具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传播体系,着力提高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传统元素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其中,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说服力和引导力的挖掘,离不开对优秀民俗文化和现实意境的结合,离不开借助新的传播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对民俗文化的展示与传承。当前,匠心与创新的助力,让越来越多展现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尝试不断涌现,对中华民俗文化的挖掘也充满无限可能。

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民俗文化繁荣

民俗艺术是无声的语言,也是凝心聚力、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更离不开古老文化的传承,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建设,文化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应与城市发展更好地融合。把传承、发展和繁荣民俗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把传承民俗文化事业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为其搭建畅通无阻的平台,民俗文化不仅要有自己的传承和进步,更要融入城市的发展中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民俗文化,让民俗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品牌之一。厚植文化土壤,全心全意营造民间手艺人生存发展环境,把工匠精神、红色元素融入手工艺作品当中来。提升民俗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在技术上追求极致,全心全意地把传统手工艺保护好、传承好。感受民俗文化风貌,领略诗情画意的内涵,展现民俗工艺之美,涵养文明乡土风情,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开创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依托文化小广场,开展各种民俗庆祝活动,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中华传统民俗文化魅力,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基于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理解,去领略中华民俗文化的魅力。未来,我们要组织和动员广大民俗艺术爱好者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创造出一批反映地域故事,展示民俗文化成果的好作品,为美丽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文化活力和精神动能。我们也要一如既往地弘扬民俗文化、赓续民俗血脉,将伟大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岳孝娟.大庆精神融入龙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2]乔馨,杨芳.加拿大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教师教学——以加拿大大温地区为例[J].文艺争鸣,2016,(07).

[3]刘金金,杨丽艳.以工匠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N].湖北日报,2020-4-27.

[4]省政协“加快推进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N].光华时报,2018-11-23.

[5]张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中地理的实践研究[J].地理教育,2015,(08).

[6]程孝良.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7]张武明,万仁辉.江西70家民俗博物馆:特色不鲜明公众认知度低[N].江西日报,2019-7-22.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成果导向;学前教育

一、引言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里面加入民俗文化,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当前文化背景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自身通过学习对教育经验主动获取,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促进意义。[1]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入民俗文化,是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和民俗文化、知识尊重的表现。在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把各种类型的知识跟民俗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可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上增加积极性。同时,在动态社会环境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在价值观以及情感和智力等方面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以此实现自身价值。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设计课程的价值

(一)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把口头传统文化,包含传统表演艺术、文化载体的语言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礼仪,有关民间传统的民俗类实践和文化知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面相同形式的文化载体等,都规划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2]这些规划进去的类目大多跟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将民俗文化课程加入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当中,是对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需要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特殊文化现象就是民俗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拥有很强的凝聚力。钟敬文说:“这种具有高凝聚力的民俗文化,不但会使那些日夜生活在一起的人们被那看不见的绳索捆绑在一起,把逝去的先人跟当前活着的人们链接在一起,并且还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们团结在一起。”[3]在民族文化当中,习俗风尚和民间习俗所形成的凝聚作用,是值得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关注和应用融入的。它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同时还能逐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对大学生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爱国精神有重大作用,另外,还对日后教育对象———幼儿园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有着难以想象的影响。

(三)有益于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也越来越被国家重视,很多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了优秀的民俗文化。幼儿教师职业素养主要指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专业技能以及教学工作和道德品质上必须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4]输送幼儿园一线的幼儿教师是高职学前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也就是培养准幼儿教师。优秀的民俗文化中包含多种元素,不仅有敬业、仁爱和诚信等思想道德内容,还有启蒙益智文化和多方面的社会认知等内容,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里面加入优秀的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道德涵养以及文化素养上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让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增强开展优秀民俗文化教学的职业能力,以此让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优化。因此,将优秀的民俗文化融入教育专业课程中是当下对幼儿教师职业素养培育的迫切需要。

(四)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

专业建设可以体现办学特色。民俗文化具备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变化过程中,通过对优秀部分进行保留,对糟粕部分直接丢弃,各个地方的优秀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入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不仅是建设高职学前特色专业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求。

三、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关于民俗文化课程开展的不足

(一)教师缺乏对民俗文化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

因为当前民俗文化教材较为缺乏,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课程时只能依据自身经验和知识,而对怎样将民俗文化的含义以及来源和特色进行系统化的介绍、怎么将其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良好的结合、怎样选择合适的民俗文化、怎样在让民族文化特色得以保留的同时让幼儿喜欢等问题都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正因为相关系统的培训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民俗文化被教师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教师在民俗文化的认知上所处的层次不一,部分教师还认为民俗文化的作用较小。另外,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很容易和我们的民俗文化混淆,教师难以找到两者的区别。部分教师将我们的文化安置在其他民族上,或者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安置在我们的民俗文化中。这也说明在民族文化认知素养方面,幼儿园教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部分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研究。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民俗文化资源缺乏

民俗文化是从民间得来的。在古代,人们通过顺手拿的材料制造各种玩具,取材随意、简单。而现在,出生在城市的幼儿远离乡间生活,较少见到农村自然环境中的原始手工材料。而部分玩具在制作过程中缺少原材料,比如陀螺,需要用到天然木材。所以,民俗文化的课程能否开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原材料是否充足。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辅助器材会在教学中用到,如果资源缺乏,那么教学活动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教师自身生活环境以及资金方面的限制,难以配齐每项民俗文化需要的材料,这变相地阻止了民族文化的利用和发展。[5]另外,关于民俗文化的活动书籍也非常缺少,在调查中发现,这方面的资源很难找到和获取。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三)民俗文化游戏类项目有限,创编少

通过观察发现,教师首次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对教学活动和游戏玩法做一次正式介绍。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而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开始慢慢衰退。另外,虽然学校有意识地开展儿童民俗文化活动,但是项目的选择极其有限,且形式简单,其组织形式和玩法都是一成不变的,创新很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常见的民俗文化,如抛绣球和竹竿舞等,这些活动玩法相对固定,创新较少。教师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只在内容开展过程中进行少量的改编,校本设计只在开展过的游戏中进行。而对于那些极少见的项目,教师则很少去挖掘。再加上现代的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缺少了解,这些都造成了游戏资源缺乏。

(四)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未落地实施

素质教育应该将民俗文化教育纳入其中。部分高校对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已设立有民俗文化相关课程的高校里,一部分学校教师认为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更多地是为了应对上级要求或者是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绩。当前在高等教育里面,除了有民俗学学科以外,民俗文化教育表现为一种杂乱无序的形式,在教学计划上没有循序渐进和统筹安排。另外,上级教育单位虽然知道传承民俗文化在高等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让专业人士对该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因地制宜式的设计和课程研究。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民俗教育文化课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把民俗文化简单地当作旧时代的产物、对其中一些不好的知识进行不适宜的宣讲等,这极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四、高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发展的策略

在学前教育里面,教学任务的核心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将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生活看作教学的某个因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民俗课程当中,让他们获得真实有效的教学体验,以此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教育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应该在学前教育民俗课程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单一地传输知识。教师应通过对教学情境进行创立,如让学生在自然环境或者民俗环境下学习,将抽象和具象的知识融合一起,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度,激发学生在这方面的主动性,指引学生在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中自由翱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不单激发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会指引学生进行探索,以此来获得全面的发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也能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智慧进行调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利用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可以让教师跟学生实现共同成长。

(一)丰富课程内容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学前教育和民俗文化融合一起,可以促进学生社会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具备更多元化的思想,视野上变得更加开阔,建立一种文化包容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美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针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开展研究,可以让民族精神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弘扬,促进民族文化顺利传承,实现民俗文化多元化发展,以此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学院这些众多的文化活动,让学生真正看到民俗活动的魅力,同时指引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从而为顺利走上幼儿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内只有20多所高校建立了民俗学科,并且这些学科开设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从接受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来看,高等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水平是不均衡的。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观念上不够重视,课程开发能力较低。高校学前教育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课程实施不仅要引入地方优秀的艺人,让他们对文化和技能进行传授,同时还应该对教师加强教育和培养,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让教师的民俗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提倡教师对民俗文化课程进行开发。

(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一直就是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组织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地把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列入重点工作,加强地方的引导,提升组织专业化程度。其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加入民俗文化的核心要素就是资金到账,这就必须让地方政府参与进来,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相关研究和活动可以正常开展,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民俗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当中,主要是想借助民族文化的精华,让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得到增强。另外,学生的职业需求跟成果导向结合,对幼儿园民俗文化启蒙教育活动能力的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稳步进步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学生日后在幼教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美美.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多元化[J].新智慧,2020(4):31.

[2]张帅.探讨加强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J].黄河之声,2020(5):128-129.

[3]陈莹.学前教育与民俗文化课程的融合[J].读与写,2019(6):1-2.

[4]张国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实践和研究[J].戏剧之家,2019(15):145-146.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

当代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多将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总体目标,这就要决定了高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发展,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足够的重视。民俗文化作为各地区、各民族长期文化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够发挥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高校加强对民俗文化特性及应用价值的把握,并采取有效教育措施将民俗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也就显现出极大的必要性。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特性

民俗文化指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是一个地区、民族、群体在长期的文化发展、社会演变过程中,通过自我积累、传播交流、适应性改造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共性思想意识等。民俗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民族语言、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宗教信仰、特色艺术、社交文化及礼仪文化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化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特性。(一)地域范围的有定性。通过民俗文化的内涵能够了解到,民俗文化本身是由聚集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其在地域上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一般情况下,民俗文化随着区域跨度的增大也会产生变化,这主要与不同地区人们生存条件、族群发展过程等差异有密切关联,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是具有差异的。因此,要讨论一种民俗文化,就不能够脱离其所在特定地域范围,这也是民俗文化的一大特性。(二)共时层面的相对稳定性。民俗文化在共时层面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区域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决定着一个区域内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地理、气候条件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这就决定了一个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短期内是较为稳定的。同时,民俗文化还261是一个群体约定俗称的文化,群体内成员一旦普遍认可了一种文化现象,并作为自身行为依据,就很难短时间内发生大的改变,这也决定了民俗文化在共时层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三)历时层面的动态演变性。民俗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从历时角度来看,民俗文化在不同时期也是存在差异的,这就是其动态演变的特征。民俗文化的动态演变,主要是受到环境变化、战争波及、人口迁移、政治干预、经济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同时,一种民俗文化在形成后,经过长期的检验,一些内容会逐渐被人们所抛弃,当然也会有新的文化元素不断融入,并在长期发展中被人们所普遍认可,以这样的方式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不断与时代相适应。(四)核心价值的传承性。民俗文化在经历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很多内容逐渐遗失,但也有一些内容始终保留,这些内容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主要是其在不同时代始终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也就是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例如春节的年夜饭、贴春联等年俗,还有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等,尽管形式上会发生一些改变,如春联内容、年夜饭的菜色,但民俗文化所传递的核心思想价值是不变的,被一代代人继承,这也是民俗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性特征的体现,而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正是其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民俗文化的应用价值

(一)以民俗文化趣味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被学生认为是无聊的说教,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在参与相关思想政治课程以及其他活动时,不能全身心投入,这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作用的发挥。民俗文化本身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其中很多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都是新鲜并具有趣味性的,如节日习俗的由来、民间风俗背后的典故、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等。将这些民俗文化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趣味性优势,将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活动的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外延得到有效扩展,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二)以民俗文化核心价值对学生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而我国民俗文化中很多精髓内容,其本身具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意义,并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因而形成世代传承的核心价值。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多是健康、积极、正向的,正如很多传统节日习俗象征着团员和睦,而很多民间传说中则蕴含着对坚毅、勇敢、睿智、忠诚、进取等优秀品质的赞美,还有很多名人典故中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将民俗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将民俗文化中积极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思想产生正向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学生热爱国家、民族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好思想基础。(三)以民俗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强化学生行为自律意识。当代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行为失范的问题,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不到位有关。民俗是一个区域内群体成员共同确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本身对群体内成员有着约束作用,而个体违反民俗习惯、共同规则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负面评价、指责甚至道德批判与惩罚[2]。在当前法治社会环境下,法律对人们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力,但法律的约束范围毕竟有限,且还有很多虽不违反法律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失范现象,而将民俗文化中的道德规范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德育作用,以道德规范强化学生的行为自律意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原有的法治教育内容,共同发挥规范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作用,培养守法尚德的新时代青年。(四)以民俗文化丰富内涵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当今国际交流中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而我国以丝路文化为基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促进了相关国家的合作共赢。不仅如此,中国饮食文化、民俗艺术等也在海外有着广泛的传播。这些都证明了中国民俗文化所具备的价值。将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丰富内涵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所具备的魅力,并使学生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三、借助民俗文化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优质民俗文化资源筛选,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高度普及,新媒体快速崛起,大量丰富多彩的信息涌入学生视野,网络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追捧。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其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相比较之下,民俗文化虽然也具有趣味性,但在面对高度符合年轻人胃口的网络文化时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常常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可从民俗文化资源的筛选和开发角度着手。首先,在民俗文化资源的筛选上,不能盲目与网络文化比新鲜,应当把握好民俗文化自身的优势,突出其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选择久经考验而不失其魅力的优质民俗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其次,要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开发,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对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使其焕发新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的传统文化再创新就取得了惊人的成果[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创新,以及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强化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组织课堂外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发挥校园文化氛围的教育功能。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民俗文化,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民俗文化的应用范围还十分局限,通常仅是在思政课堂或学生会议上引入一些民俗文化的相关名言、典故、事例,除此之外,民俗文化少有用武之地,而思政课虽然在很多高校都是公共必修课,但课时安排普遍较少,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需要进行理论讲授,能够应用到的民俗文化内容非常有限,这也限制了民俗文化价值的发挥。对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需要注重发挥课堂以外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组织更多非课堂教学形式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如经典民俗文化故事诵读活动、学习传统美德的征文及演讲活动、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民俗文化魅力,并在准备与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民俗文化深层内涵的理解,从而对学生思想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四、结语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民俗文化的应用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价值。基于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当加强对民俗文化特征及优势的把握,科学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筛选和开发,加强优质民俗文化教学资源的积累。同时,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应用,拓展基于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加强课堂显性教育与校园文化环境隐性教育双方面功能的联合发挥,使民俗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树斌,王跃.民族传统节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2):240-243.

[2]李琳.地方文化资源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8,742(21):45-47.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8

民俗文化,通俗的来讲就是民间文化,包含了普通民众生活中所形成的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因此,其表现的各种形式都贴近民间生活。《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其后所制成的民歌形成为诗经中的《风》。而“风”是指当时国君依靠巡守之人深入民间所进行的民俗风情考察。因此,从这一点看,民俗文化贴近于民众生活是有历史依据的。现代社会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式上与古代有所差别,但依然不失为研究古代民间风俗生活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民俗在城市逐渐失去了成长的土壤,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得到完整的保留,因此发展新农村民俗文化有利于重塑国人精神信仰。

二、民俗文化创新形式

(一)建立民俗旅游产业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生活习俗、生活文化的体现,蕴含着当地丰富的社会内容。正是因为民俗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民俗旅游成为民俗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当代所开发的本土民俗文化旅游已取得有卓著的成绩,例如杭州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台湾九族文化村等,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民俗旅游内容广泛,通过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整合新农村建设资源,可以产生立体经济效益。既有旅游效益,又可带动当地民俗特产消费。旅游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力可以带动当地饮食、住宿、就业、招商和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注重民俗文化创新形式

毋庸置疑的是,当代民俗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形式。但从长远来看,文化创新的意义并非体现在文化本身,更体现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而同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因此,依靠传统的民俗文化传统形式显然很难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民俗文化形式的创新应当具备时代性特色,以传统民俗文化为精髓,结合现代人审美状态,探索传统艺术与现在审美交融点,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民俗文化新形式,以此带动新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注重民俗文化创新产品设计

因为民俗文化的局限性,很多民俗文化局限于地域因素得不到更好的扩大,因此,以新农村民俗文化为基础,设计发展具有民俗风情的创新产品设计为民俗文化创新开辟了新的土壤。民俗文化创新产品包含广泛,几乎涵盖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其主要形式包括:食品、日用品、装饰品、保健品等。由于旅游的季节性缘故,不能形成长久稳定效益,相应的,开发民俗文化创新产品可以不受地域、季节等限制,取得长期、稳定的效益。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立民俗文化品牌,推广民俗文化创新产品,可以成为继旅游产业的另一大经济来源,对于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三、民俗文化创新思维

(一)坚持以弘扬民俗文化精神为基础

新农村发展必须引现代化城市建设为戒,以独特文化创新为建设立足点,建设成为具有乡村民俗特色的经济带。从这点出发,在创新民俗文化形成的同时,坚持弘扬民俗文化是营造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基础,只有坚持民俗文化传统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但继承民俗文化传统并非一味的传承延续,需要从民俗传统文化中筛选斟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积极向上、符合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精神,扩大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创造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契机。

(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民俗文化创新内容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从民俗文化自身来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形式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此适应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创新并非仅仅表现在内容创新上,它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形式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而现代文化流行速度快,民俗文化创新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因此,如何抓住现代民众的生活、审美习惯,及时抓住机遇,把握商机才是民俗文化创新的方向。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创新又并非盲目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利用地区文化建设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新农村建设从地区上来看虽然是小规模发展,但从国家宏观战略定位却有着极不平凡的功用和意义,因此,借鉴外国文化产业创新观念对于新农村民俗文化创新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特色引导,树立品牌意识

美国著名名品牌专家拉里•赖特所说:“未来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必须认识到,只有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拥有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企业的品牌形象发挥着核心竞争的作用,对于产品如此,对于文化特色依然如此。新农村民俗文化创新工程从长远来看是一个综合程度较高的产业,涵盖行业广泛。树立品牌意识无疑对民俗文化的弘扬传播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衍生产业的业绩增长。

四、民俗文化发展制度创新

(一)建立相关民俗艺术形式的规范制度法规

新农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根据民俗风情开发民俗旅游品或特产食品已经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民俗艺术形式多样,难以制定整体的行业制度规章,因此,根据地方民俗特色,针对相应民俗文化形式盈利各部门关联的行业制度是必要的。相关规章制度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各法规制度的制定须遵循新农村民俗文化发展总体战略。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相关制度规章必须从大局着手,着眼未来方能具备时效性。二是保护整体利益。新农村民俗文化创新形式所形成的积极效益必定是整体规划所产生的效益,因此,相关政策在扶持优势产业的同时应当平衡各行业发展,使全民共享新农村成果。三是切实保证各规章制度顺利执行。法规政策制定的同时应当建立督导机制,落实各项法规政策的实施情况,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切实维护民俗创新经济共同利益。

(二)以多种渠道提高文化输出能力,扩大民俗艺术的品牌影响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且生活节奏也愈来愈快,面对各式各样的产品信息,大众往往容易选择熟悉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古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以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速度来看,产品营销宣传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产品品质。民俗文化最重要的商品一是旅游业、二是民俗产品。因为地区因素是影响新农村经济收入的关键。因此,联合宣传策略是一种投入小、效益好的宣传模式。联合宣传往往能够集中资源提升民俗文化所在地整个地区的文化形象,并以此影响力为辐射,加深观众对当地特产的认可度。宣传方式主要有广告宣传、文化选产、公共关系宣传等。广告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平面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着重建立新农村民俗文化积极形象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利砝码。而扩大与潜在顾客的了解和信任,通过专题研究、参观访问、舆论调查等加强地区民俗文化与顾客的互动,建立亲民文化等。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方式,营造民俗文化良好形象,能够迅速且长久使新农村民俗文化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民俗文化版权保护机制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北海海洋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异化策略;归化策略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绵延的海岸线孕育了当地丰富、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尤其是祭祀海神的民俗文化,可谓是对外宣传的一大亮点。然而,调研走访发现,北海海洋民俗文化“走出去”并没有受到多大重视,小至公示语翻译、旅游景点翻译,大至国际赛事、文化交流节活动和博物馆外宣,其翻译质量都堪忧。语言是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表达方式[1],选择适当的外宣翻译策略能够展现民俗文化特色,吸引外来学者和游客,促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走向世界,创造文化和经济价值。反之,不当的翻译则会让人困惑不已,失去了解的兴趣,达不到输出文化、价值观的目的[2]。因此,外宣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北海海洋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一、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特征概述

北海海洋民俗文化具有功利性,突出表现在对海神的信仰上,如对被视为海上救命之神的妈祖,祈求她保佑行船平安;对调水之神北帝,希望四季风调雨顺;向丰收之神龙王,祷告鱼鲜满船。这些出于功利目的的原始崇拜信仰在北海市内仍然有迹可循,特别是对妈祖的信仰。茶亭路的普度震宫、地角大王宫和外沙岛东沙嘴上加入福建湄洲岛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妈祖庙等,都供奉着妈祖。这无一不说明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之功利性。北海海洋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3]。北海合浦是著名的“南珠古郡,海角名区”。南珠指的就是北海合浦的珍珠,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美誉。“合浦珠还”被编入成语词典,其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可谓家喻户晓。“合浦珠还”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的象征之一。类似的还有著名的神话故事“鲛人泣珠”。这个古老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北海合浦的一种人鱼哭泣的时候能流下珍珠眼泪。“鲛人泣珠”作为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的代表性故事,还登上了CCTV-10科教频道。

二、北海海洋民俗外宣翻译策略

基于以上对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特点的分析,在进行外宣翻译时,我们应该着重考虑是否能将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还原出来。外宣翻译应遵循精准再现地方民俗文化,贴近外国受众思维习惯的原则,尽量做到突破表层结构,抓住实质内涵。针对北海海洋民俗文化中的海神祭祀文化外宣翻译,笔者提出以下两种翻译策略。

(一)异化为主策略

根据异化策略的目的——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4],北海海洋民俗外宣翻译应当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1.音译法我们在翻译海神时可以采用音译法。有些文化词汇和意象在译入语里是空缺的,且很难用一两个字准确地译出其意义。这时,我们可以直接把原文发音转换成译入语里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比如,信仰海神是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由此而展开的祭祀活动也是丰富多样的。祭祀“龙母”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是北海外沙的龙母诞期。人们会来到外沙龙母庙祈福。一些疍家人还会盛装出席,来到庙会祈求龙母娘娘保佑自己出海平安,风调雨顺。如此独具海洋特色的民间习俗十分具有对外宣传和吸引外国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海洋民俗文化的价值。那么,如何翻译“龙母”呢?常见翻译有两种:一是翻译成“TheDragonMothers”,二是翻译成“LungMo”。在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语境下,我们认为“LungMo”比“TheDragonMothers”更能传递民俗特色文化内涵。原因有二。其一,“LungMo”实际上与当地所说的方言粤语发音十分相似,从侧面传播了地方方言文化,也更能体现北海海洋民俗原味。因此,采用音译法更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其二,“TheDragonMothers”不仅没有体现民俗文化特色,而且容易与全球大热的欧美电视剧中的角色“龙母(TheDragonMothers)”搞混。显然,中国的龙母和西方的龙母完全不是一个文化意象。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时,我们还要注意区分中西文化的不同,还原源语言文化的内涵原貌。除了祭祀龙母,当地人还供奉“观音”。对“观音”的译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归化策略的译文“GoddessofMercy”,另一种是音似方言的“Kwun-Yum”。同理,基于民俗外宣翻译语境,采用音译法的后者更可取。2.直译法加注释对海神的翻译除了使用音译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直译指的是既忠实于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5]。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翻译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词时,我们最好再加上相应的注释来释义,以求表达得更清晰易懂。比如,前文提到北海当地疍民也信仰“龙王”和“北帝”。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翻译“龙王”。龙王的直译是“TheDragonKing”,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内容,在形式上也对应了,但却始终无法让目的语受众明白龙王在北海海洋民俗文化中是干什么的,在东方文化中代表什么。因此,我们必须加上注释“theGodofraininChinesemythology(中国神话故事中呼风唤雨的神)”。完整译文即“TheDragonKing,theGodofraininChinesemythology”。同理,“北帝”也一样,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注释,可得“NorthEmperor,theTaoistseaGod”。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翻译北海海洋民俗文化中的海神,既能保留形似,又能将民俗特色展现出来,实现了跨文化交际。

(二)归化为辅策略——意译法

在进行一些北海海洋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工作时,在异化策略行不通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采用适度的归化策略[6]。归化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在使用归化策略时,常用的翻译方法是意译法。意译法指根据原文大意来翻译,不逐字逐句地翻译。比如,翻译以北海海洋民俗文化为根基每年举办的“开海节”时,如果胡乱套用直译的方法,就成了“OpenSeaFestival”。显然,这种生搬硬套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根本无法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更谈不上传递民俗文化信息了。具体怎么翻译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开海节。开海的传统习俗在北海历史悠久,是渔民们经过三个月的休渔期后,在下海捕鱼之前祈求鱼满舱、人平安的一种仪式。随着时代变迁,在开海的当天,在祭海仪式之后,当地还会举办各种与开海相关的娱乐文化活动,如咏唱渔民的咸水歌、表演疍家风情舞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渔家文化、疍家风情。因此,开海节可意译为“TheFishery-dayOpeningFestival”。又如,在北海海洋民俗中,每逢菩萨诞辰或修仙得道日,人们都会到庙里给菩萨“上香”。在这里,将每个字对应成英文翻译出来肯定是不可取的。我们可将其意译为“GotoBuddhisttempleandofferincensetoBuddha”。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实现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价值,我们就要在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北海海洋民俗文化特色鲜明,魅力独特,重视其外宣翻译价值是做好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工作,也是突显新时代大国文化自信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钟锐.民俗文化外宣策略研究:以河北民俗文化为例[J].牡丹大学学报,2012,21(12):83-85.

[2]潘玉姝,霍中惠,赵立伟.异化翻译观下的鄂伦春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6):107-109.

[3]莫连凤,李贵楼,周丽红.北海疍家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10):155-158.

[4]王莳雨.从民间祭海到“祭海谢洋”大典: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30(9):312-314.

[5]李欣.我国海洋型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J].人民论坛,2017(13):240-241.

传统民俗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育;策略;作用

我国在五千年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彰显着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凝结着我国的民族精神与优秀成果,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一脉相承,并成为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基础,推动着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1]。邵阳职业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民俗文化与学校语文教育的融合,打通民俗文化、语文教育和思政引导三者之间的联系,充分释放了语文教育的活力。

1民俗文化融入到语文教育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教育部为核心,各地积极组织民俗文化进校园,发挥民俗文化在各层教育中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培育更多具有文化共识、文化共通的人才支撑。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既具有必要性,同时也具有急迫性。一方面,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能够强化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支撑与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与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推动民俗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也能够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文化与意识形态对学生影响的问题,通过强化民俗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结合思政教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凝魂聚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2]。从细化来看,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到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拓宽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内容体系,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能力的强化。民俗文化既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同时也具有地域性特征,职业院校学生一般为地方性学生,这也就在学生与文化内容之间形成了一种接近性,更容易调动学生对民俗文化本身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做到学生能力、教学体系的共同提升。其次,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起到释放语文教育活力的作用。语文教育的立足点是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与文化素养,而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蕴以及民族精神,通过将其引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的魅力,引导学生从“书面语文”走向“生命语文”。

2民俗文化应用到邵阳职业语文教育的策略

2.1做好语文教育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课堂支撑民俗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这也是释放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效果的关键“舞台”。因此,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课堂支撑与保障,为融合效果的呈现提供支撑。一方面,要能够做好融合教材的保障。邵阳职业学校应当发挥语文教研室的作用,对语文教材进行系统梳理,寻找与民俗文化相适应的语文篇目进行融合,对相应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呈现融合与调整之后的语文教材[3]。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各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定期开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走出语文教学课堂,从民俗文化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融合过程中教师的保障。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也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教师要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探索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通过自身融合能力的提升,为整个融合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引导。2.2发挥民俗文化的短板补足作用就当前邵阳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来说,有着明显的短板,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上。因此,在推动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要能够发挥民俗文化对传统语文教学短板补足的作用。通过发掘民俗文化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在写作课程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职业学校语文写作课程的开展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而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表达与应用,如民俗节日中的唱调等,都是以语文为载体进行呈现。因此,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去关注民俗文化的语文内容,为写作课程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撑[4]。另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与应用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民俗文化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应用,同时也有着可写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民俗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尝试从语文写作角度对民俗文化进行表达。同时,语文教研室也可以定期组织民俗文化写作大赛,调动学生的写作与表达积极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2.3强化民俗文化的价值引导语文教学内容不仅有着文化属性,同时也有着思想价值属性。当前,语文思政化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趋势,而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能够为语文思政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对学生的思想价值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发挥语文思政的作用。因此,邵阳职业学校在将民俗文化应用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民俗文化本身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从民俗文化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结束语

从邵阳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来说,将民俗文化应用到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有着适应性与必要性,有利于语文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体系的拓展。在民俗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应当着力发挥民俗文化本身对语文教育的短板补足、价值引导等作用,形成语文教育与民俗文化的内外呼应。作者简介:1981年生,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学和文学。

参考文献

[1]欧阳娟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6):219-221.

[2]徐瑞芳.民俗文化在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