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术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2 08:22:18

传统技术创新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1

一、传统技术创新到绿色技术创新的转变

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不少发达国家制定了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政策,从而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并提出了绿色技术的概念。绿色技术概念的提出,不仅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提示了技术发展的方向,而且在企业发展层面提示了从传统技术创新向绿色技术创新转变的要求。〔2〕传统的技术创新与传统经济发展观一体两面,始终以人为中心而忽略环境因素,其实质是“优先发展经济、忽视生态保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最大化,向大自然一味索取;同时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使经济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偏执于经济的发展效益,而忽略了人、社会、大自然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认为发展与财富是可以无限增长的,所产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技术解决。于是,传统技术创新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为企业获取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沦为人们掠夺大自然的工具,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再生力被人类忽视,结果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危机。概括起来,嵌入传统经济发展观的传统技术创新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以技术对自然的无限度消耗谋取偏狭的财富无限增长,陷入对环境资源存量有限性的枉顾和财富无限增长的虚幻;二是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作为技术创新的目的,忽视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筹兼顾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环境资源价值的多样性,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的更加激化。对此,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传统技术创新转向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理当成为事实上也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的努力方向。党的因应当展大势、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内在地要求我国企业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扬弃传统技术创新的园囿,在绿色技术创新上奋力前行,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特质

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在于其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将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梳理出绿色技术创新的四个显著特质。第一,以新的发展理论为指导。传统技术创新以传统发展理论为依据,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始终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其目的是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这无疑会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在生产过程中肆意利用自然资源、排放人工废物。因此,传统技术创新导致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双重增加,最终导致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而绿色技术创新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念等新的发展理论为指导,力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整体最佳,追求天人和谐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以其功能价值的多样性凸显环境资源价值的多样性。“绿色技术创新为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市场、引导绿色消费创造了机遇,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3〕和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因素。第二,与环境生态学紧密结合。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的技术创新最大区别在于其与环境生态学等学科紧密结合,绿色技术创新关涉技术、经济、社会、自然诸多要素,在运行模式上师法自然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和循环特征。它需要以环境生态学研究成果为支撑,依据节约资源、回收再用、闭路循环等生态环境特征来研发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实现物质能量的高效利用乃至生产循环与消费循环、生态循环的耦合。〔4〕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绿色技术创新以环境生态学为基础,更注重技术与生态的兼容性,突出对技术创新扩张性与环境资源有限性矛盾的化解。因此,绿色技术创新对于企业人才队伍的要求也更高,除传统技术研发人才之外,还需要环境科学类专业技术人才与其相配合。第三,创新主体多元化。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不同之处在于其须有以企业为技术核心、政府为推动者、高校及科研院所为支持者、社会公众为定制者和受益者的多元化合作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此就要减少生产成本和增加消费需求。在绿色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需要调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生态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技术创新投入与其产出所创造的生态环境受益者之间的矛盾。〔5〕单独依靠企业无法解决上述矛盾。政府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一般从经济、制度、规划协调角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通过对企业征收排污费、环境污染税增加企业约束力,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补贴优惠,制定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以保证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企业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研发绿色技术的资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绿色技术研发成果,双方从科研、教育、人才培养和项目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相济和优势互补。社会公众需求既是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也是归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绿色消费意识也随之加深,公众作为绿色消费的主要市场会极大刺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也会带动公民绿色意识的提高,使公民发挥巨大的舆论与监督作用,督促政府和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砥砺前行。第四,以增进人民的绿色福祉为旨归。“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6〕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增进人民的绿色福祉,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传统技术创新对生态性的忽视,有悖这一重要价值指向。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的推行,则将优化自然资源配置和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和升级,摈弃传统技术创新下原有经济高耗低效的线性增长方式,转向低耗高效的循环发展方式。这不仅能使企业为生态空间的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贡献力量,而且能为消费者提供宜人的绿色产品供给。换言之,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将为生态环境和人工产品的双重增绿添砖加瓦。而“双重增绿”恰是人民绿色福祉的现实基础,因此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事关人民绿色福祉的普遍提升,具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旨归。总之,绿色技术创新在其理论蕴含、科学基础、创新主体、价值取向诸层面超越了传统技术创新,凸显了对生态系统规律的遵依,展现出切合当展脉搏的特征。

三、目前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及其化解

企业技术创新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绿色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开发、转化应用的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各种惯性因素的阻碍。弄清绿色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并有的放矢地予以化解,是加快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其内外部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需要我们着力予以化解。首先要化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欠缺的阻碍因素。绿色技术创新的科技水平、含量较高,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资金压力会消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并非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性并不断递增的投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较强的资金投入能力,而且要面对来自市场、产品不确定性的挑战,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在绿色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资金投入上均存在很大压力,虽然高投资、高风险有可能对应的是高收益,但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无法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其收益回报比较滞后,投入风险更大,结果企业通常会习惯性地选择投资和风险性较小的传统技术创新方式,而对绿色技术创新望而却步。绿色技术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会造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欠缺。一项新的技术特别是绿色技术的诞生通常缺乏完善性,也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但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技术的提升空间和发展前景无法有效准确判断,因为科技整体特别是绿色科技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了某项绿色技术的成长空间,这是企业所难以掌控的。同时,绿色技术创新通常需要基于环境生态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就大型企业而言,“环境生态学”因素的嵌入无疑会加大研发部门“协同”管理的难度,中小型企业则往往难以负担多部门同时研发所带来的人才压力,更为纠结的是,企业即使完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也会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难以把握绿色技术能否完善其商业化应用。所以,绿色技术创新面临技术前景不确定的挑战,最终导致企业在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上的犹豫。绿色技术创新自身所存在的投资风险高、无法获得足够短期收益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发展风险投资,引进国内外优秀资本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绿色创业创新支持和资金运营,以保障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持续性。(2)设立专项基金以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绿色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筹集渠道。(3)企业应端正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态度,顺应绿色技术创新时代要求,主动调整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增加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拓宽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保证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持续稳定。〔7〕(4)企业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研发,通过与其他企业或外部研究机构的合作,有效减轻企业研发高投入的资金压力,建立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在降低单一企业研发风险的同时实现成果的共创共享。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问题,政府要兼顾企业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从绿色技术保障和绿色技术配套服务体系着手,使企业消除对绿色技术的发展担忧,激发其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具体要求包括:(1)构建绿色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绿色技术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能够及时把握当前绿色技术发展现状。(2)畅通绿色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和使用渠道,完善现有绿色技术的快速审查制度,设立专业审查机构对绿色技术进行专项审核。(3)扩大绿色技术创新专利许可范围,给予相关企业合理财政资助和奖励,提高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化程度。(4)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鼓励企业、机构或个人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发展,主动参与国际绿色技术标准制定;积极推进绿色技术贸易全球化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合作,促进绿色技术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第二要化解绿色产品市场监管手段不足的阻碍因素。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建立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体系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有意识的开展各种绿色发展理念宣传,人们的绿色意识也在不断进步,这种绿色意识集中表现在日常消费和生活方面,有绿色意识的消费者通常会在日常购物中选择有绿色标识的产品。〔8〕但是这种绿色消费意识缺乏有效的辨别手段,个别企业用普通产品来代替绿色产品,在享受国家绿色技术扶持待遇的同时却并未提供相应的绿色产品,而且绿色产品在价格上一般要高于普通产品,消费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最终造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敬而远之。此外,部分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就盲目投入绿色市场当中,把绿色技术变成绿色浪费。例如,为了响应政府倡导的绿色出行节能减排,部分企业推出了共享单车业务。最初的共享单车市场发展有序良好,但是后来有些企业看到共享业务带来的融资能力,为了实现快速融资而相继推出这种共享业务,严重超出市场需求,致使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和大面积占用公共通道,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有少数共享业务企业在套取消费者押金后销声匿迹,使消费者对共享业务的信任度降低。共享业务的本质是为了推进绿色发展,但是当前共享市场混乱而无序的现象却使得消费者对某些绿色技术应用产生了质疑,其原因正是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手段。对于绿色产品市场监管手段不足的阻碍因素,需要通过制度与时俱进的调适加以化解:(1)弥补绿色技术监管方面的缺陷,给予绿色技术创新企业一定时间内的新绿色技术独家使用权和垄断权,同时要拥有反垄断措施,以保证绿色技术创新不会因为某些企业的垄断行为所阻碍。(2)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企业和消费者联合加强商标意识,防止被盗用、冒用,政府从保障绿色发展市场健康发展出发,加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执法能力,重点整顿和维护市场秩序,减少因为监督不力和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侵权。(3)面对现代网络社会的大环境,执法监管部门要和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及时掌握绿色技术相关产业的动态,避免某一绿色技术的“一窝蜂”使用及其资源浪费。第三要化解一些地方政府自身定位不准的阻碍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本应为规范市场提供调节作用,但是有些部门把自身权力当作市场资本,形成行业上的垄断,其职责本该是调节市场活动,结果却全程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去,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在市场活动中,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会导致政企关系扭曲,使企业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发挥出来,同时挤压了中介组织的服务空间。政府失位,管理方式单一,把职责视为权利的负担,当需要其履行职能和服务的地方却难有作为,造成市场混乱。在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以后,企业治理制度改革的后续任务就是进一步优化治理。〔9〕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自身定位不准的阻碍因素,需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能转变予以化解:(1)政府在职责上要全面加速转型,明确各部门责任,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改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宏观调控和服务方式,把探索绿色技术研发方向、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多领域研发合作三者相结合,形成一条龙模式。(2)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和高新技术经济实体,加速绿色技术的流动和技术转移,并通过股份合作、产权转让、兼并重组等方式使企业和科技研发紧密结合,使绿色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健全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绿色技术创新统筹协调机制,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决策统筹。〔10〕各地也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合作,严格落实绿色发展的政绩考核机制。综上所述,面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时代大潮,企业欲求长期生存发展,在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全力化解绿色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以绿色技术创新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做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化的践行者和弄潮儿。从科技创新体系和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市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公众的良性协同互动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付帼,卢小丽,武春友.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空间格局演化研究231[J].中国软科学,2016(7):89-99.

〔2〕潘锡杨,李建清.科技伦理视域下的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6):82-88.

〔3〕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82-85.

〔4〕贾军,张伟.绿色技术创新中路径依赖及环境规制影响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44-52.

〔5〕黄茂兴,叶棋.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兼评环境与发展不相容论[J].经济研究,2017(6):17-30.

〔6〕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33.

〔7〕张运生,邹思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5):785-792.

〔8〕吕福新.绿色发展的基本关系及模式-浙商和遂昌的实践[J].管理世界,2013(11):166-169.

〔9〕张钢,张小军,绿色创新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13(4):12-15.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2

【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策划;实施

1技术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1.1技术创新的目的。一般来说,施工企业要建造的产品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需要施工企业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不断的提高服务能力以适应建筑市场的需要。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服务能力。1.2技术创新的意义。如今建筑业已进入微利时代,施工企业要提高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提高这样才能提升施工企业在微利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施工技术创新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技术创新的管理

2.1项目经理的主导作用。项目伊始,项目经理首先对项目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行决策,这是项目经理的首要工作。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决策时往往只关注成本目标,通俗的讲,就是施工企业要求项目赚钱或减亏。但对于技术创新来说,施工企业一般没有给项目经理下达具体的技术创新目标。既然没有上级下达的技术创新目标或任务,一般的项目经理通常会忽略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就会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而且还认为技术创新会增加项目的施工成本,在建筑业的微利环境下很多项目经理基于以上情况就会主动放弃技术创新的目标或机会。但对于有技术创新意识的项目经理来说,他就会利用技术决策权和物资设备采购控制权来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根据项目结构物的特点分析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时会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施工工艺或施工机具可以扬长避短,敏锐地分析出那些地方可以树立技术创新点。例如,江习古高速公路TJ11分部的项目经理经过分析并组织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研究讨论后确立了以下技术创新目标:①将盖板涵的整体移动焊接模架施工工艺改进为整体移动装配式模架施工工艺。②将预制梁板支座预埋钢板调坡的传统砂箱工艺改进为铰式调坡器工艺。③针对方墩较多的情况,将传统的翻模施工改进为同步液压爬模施工。④将半明半暗进洞施工的常规支架法改进为初支底模法施工。2.2项目总工的指导作用。虽然项目经理确立了具体的技术创新目标,但要将技术创新落到实处,往往需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总工去具体落实。此时,项目总工就担当了技术创新带头人的角色。例如,在盖板涵整体移动装配式模架施工技术开发中,为了将传统的焊接模架改为装配式模架,项目总工首先考虑采用杆件式支架,但传统的万能杆件支架在建筑模数上不适合一般的涵洞结构尺寸。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项目总工根据一般涵洞净宽、净高的设计特点,并组织技术方案讨论后确定采用1.5m见方的支架单元经过组合可以满足一般涵洞的净宽、净高结构尺寸的要求。确定以上的技术方案后,项目总工再具体计算支架杆件的大小及其他配套构件的尺寸后绘制模架的设计图。可见,技术创新过程中项目总工应发挥专业特长的指导作用。2.3相关部门的具体落实。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各个环节组成的连续过程,它要求项目部必须按技术创新的目标建立快捷、高效、既充分发挥各部门功能,又能实现整体协调、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以及最佳配置资源、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能动性的管理方式。所以,有了技术创新的方案,并且也有了技术创新的设计,但是要将技术创新落到实处,还要相关部门去落实具体的工作。例如,在盖板涵整体移动装配式模架施工技术开发中,确定了模架的设计后,需要机材部门与模板厂家订立加工制作合同方可以将设计图变成现实的成品。而模架加工制作回来后,项目总工还需要对工程科的技术员进行该模架安装、使用的技术及安全交底。工程科接受到项目总工的交底后,还需要组织施工班组落实具体的施工。工程科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安保科同步考核评价采用新方案的是否安全可行。质检科需要对采用该技术创新的工艺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并且确认采用此模架生产的盖板涵墙身等部位的质量指标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后,方可确认采用此技术创新可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在质量指标满足要求后,合同科考核采用新方案的进度是否符合进度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具体落实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施工项目能否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

3技术创新的策划

3.1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则。一般来说,技术创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①技术上:先进、可靠、适用、合理;②经济上:合理。在保证功能和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应是选择新技术方案的主要原则。在进行技术创新策划时,就要按照以上原则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向,要实施确定的技术创新点,就要对原有的传统施工工艺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例如,在确定预制梁预埋钢板纵坡调节控制的技术创新点时,就针对传统的砂箱调节预制梁支座预埋钢板纵坡时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缺点就是工人在利用砂箱调节时的随意性,就算调节好砂面的坡度在安放支座预埋钢板后,因安装预制梁钢筋笼时仍然存在对砂箱存在扰动的情况,就造成了支座预埋钢板纵坡的变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经项目部技术攻坚小组通过利用支座预埋钢板下面安放支座的模型进行模拟,得出要使支座预埋钢板符合设计时的纵坡要求且须保证在安放钢筋笼及浇筑混凝土时不至于对支座预埋钢板造成扰动,就需要在支座预埋钢板下面安装一个可调节纵坡且较为牢固的装置,最后确定利用铰的原理设计了预制梁预埋钢板铰式调坡器解决了以上难题。通过对技术创新进行分析得出了解决方案后,还要对技术创新进行经济分析,判别技术创新方案是否经济合理。3.2技术创新的安全分析。按照以上技术创新原则,每次技术创新都应进行安全分析,确保结构、工艺和施工等的安全。例如,在预制梁预埋钢板铰式调坡器的技术创新设计过程中就验算了在预制梁张拉起拱时铰式调坡器的各组成构件的受力能力。因该铰式调坡器要用于后续的40mT梁预制,所以最大荷载按照40mT梁张拉起拱时单端的最大压力计算,且验算了主要构件铰耳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轴销的抗剪强度,支撑立杆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经计算该铰式调坡器的各组成构件的材质均满足相应的各项力学指标要求,可以确保该铰式调坡器在预制梁板张拉起拱时的受力安全。

4技术创新的实施

4.1技术创新的交底。在实施技术创新时,如何保证技术创新能够顺利安全地实施,仅仅只停留在项目技术人员的层面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项目总工认真编制技术创新的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书,必要时还应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召开技术及安全交底会并征求各技术人员对技术和安全交底书的意见以达成对技术创新出来的新事物的共同认识和认可。经过在项目部层面的技术交底会形成的成熟可靠的技术和安全交底资料还应由项目总工组织工点技术员、协作队伍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及操作工人在施工现场以技术交底书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并需要认真倾听具体实施的班组负责人及工人的反馈以确保技术创新的技术和安全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技术创新的质量和安全。4.2技术创新的落实。有时,技术创新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有些工人习惯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工序而不适应采用技术创新的产品或工艺。此时,项目总工就应该带领工点技术干部收集相关的数据,例如,采用技术创新的施工效率数据,不能只听操作工人的片面之词。如果在施工现场收集到的施工效率数据确实影响了工人的施工积极性,项目总工就应该认真倾听施工人员的意见对技术创新的产品进行完善,或提出一些辅助措施以确保施工效率。例如,在应用预制梁预埋钢板铰式调坡器的过程中,操作工人就反映调节调坡器的纵坡时无快速准确的方法确定所调节的纵坡是否符合要求而影响了施工效率。经现场调查分析,影响施工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无适宜简便的纵坡测量器具。经多方咨询后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可以电子显示水平坡度的水平尺且价格低廉、测量精度可以满足施工需要,随即落实采购回来给工人使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应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应收集各步骤或工序的施工照片,以反映技术创新的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以及记录技术创新的历程用以编制施工技术创新总结或用以制作宣传画册等。4.3技术创新的总结。在技术创新的应用过程中要收集施工效率、质量检验等数据为技术创新做好施工技术总结,用以分析技术创新的成果。对于技术创新来说,最主要的应做好该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总结,要把技术原理、技术参数、施工步骤、技术指标检验检测方法和实施该关键技术时的主要控制措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清楚,同时要把收集到的技术创新实施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施工工序的施工照片和施工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照片用来丰富技术创新的施工技术总结,这对于技术创新的推广有重要意义。4.4技术创新的申报。在技术创新总结中整理出来的关键技术往往具有比传统施工技术更先进,其技术水平也往往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为了将这种技术创新形成大家公认的成果,可以邀请监理、业主或相关专家参观技术创新的施工过程及采用这种技术创新生产出来的产品,让大家认可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具有比传统技术的先进性。我们更应该将这些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科技成果。对施工企业来说,通常的做法是将技术创新申报为施工工法、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审计;文献计量;企业创新;审计技术创新

审计作为管理审计的重要分支,自提出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技术创新审计的应用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理论研究即技术创新审计模型于20世纪80年代由伦敦商学院提出。许多国家的政府、各类民间协会组织或是独立第三方咨询公司以技术创新审计为工具,为企业的创新情况提供服务,协助企业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审计作为新兴的创新管理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采纳,美国、英国、德国、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均采用不同的审计工具对企业创新情况进行审计,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及创新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创新经济快速有效发展。英国已经尝试以政府为主体开展技术创新审计服务。而创新发展一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2005年,创新首次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中央提出应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自此,创新已经贯穿党和国家发展的一切工作。技术创新审计结合传统审计的基本方法、专业特点,兼具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的创新能力、评估创新绩效,准确定位企业的创新需求,并提供改进建议,使企业了解创新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创新能力最大化,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我国对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仍很匮乏,研究进展缓慢,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组织、机构提供技术创新审计服务。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研究动态及发展进行了梳理,为今后的学者明确研究方向。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文章数据源来自《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简称CNKI),对期刊库里的全部期刊,选择主题为“技术创新”并含“审计”,精确匹配,进行高级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8月5日,共检索出论文204篇。经过人工筛选,将与技术创新审计无关的文章,例如“审计技术创新”等对审计技术进行创新的主题文章,进行剔除,最终形成了由40篇文献构成的基础研究样本及24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构成的核心研究样本。1.2文献计量分析法。文献计量分析法最早由Pritchard于1969年提出,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量性分析。文献计量分析法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关键词互引、作者、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等外部形式特征,研究重点不在于文献本身。研究者可以通过该方法了解所研究文献的总体发展趋势,也可基于关键字等信息的分布做简单的定性分析,用来揭示相关研究的发展规律,是分析论文研究方向的有效工具。

2文献计量法下技术创新审计文献定量分析

2.1样本总体趋势分析。根据样本统计,我国第一篇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的于1997年,较国外晚近20年,从1997年至2019年共有研究文献40篇,其中有5年无相关研究文献,其余年份文献量保持在1至4篇之间,无较大波动。40篇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合计24篇,占比60%。说明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审计的关注度不高,该领域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的领域,还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具体统计结果图1。2.2样本分布分析。2.2.1期刊作者与机构分布分析。期刊作者的统计,选取论文排名前两位的作者作为统计基础,统计每一位作者参与的论文数量。根据样本统计,40篇论文中,参与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为陈劲,共有7篇,论文时间为1997年至2002年,具体统计见表1。陈劲作为国内研究技术创新审计最早的学者,研究成果最多,且多集中在早期;耿雪松的5篇论文均为第二作者与其他人合作研究;近些年研究成果丰富的作者为樊一阳。从机构分布统计来看,陈劲、刘景江为浙江大学;樊一阳、侯建明、廖雅为上海理工大学;盛亚、桑辉为杭州商学院。可以看出,我国对技术创新审计相关内容研究的学者较少,主要集中在陈劲及樊一阳两个研究团队,且两个团队研究时间间隔近8年。其他作者仅发表1~2篇论文,说明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不够深入。2.2.2期刊分布分析。24篇核心研究样本中,样本来源2篇以上的期刊有五种,分别为《科技管理研究》《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占核心期刊样本的62.5%。上述期刊均为科学管理类期刊,该类期刊论文的研究方向均为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研究等相关方向。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审计的认识还不够明晰,技术创新审计作为管理审计的分析,本质上属于审计的研究范畴,与传统审计的区别只是审计对象的不同,即将传统的财务审计对象变更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未来真正实际提供技术创新审计服务人员大部分还是当前的传统审计人员,因此技术创新审计更应该是众多财务、审计类学者的研究对象。而正是这类研究人员的缺失,使得我国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无法与实践接轨。所以,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还需要更多财经类学者的关注、探索、深入的研究。2.2.3基金分布。在24篇核心研究样本中,有8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4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占比50%。统计说明技术创新审计是国家鼓励、大力支持的研究方向,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应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活动的评价制度体系,探索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虽未明确指出进行技术创新审计工作,但是已逐渐探索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考评,并努力拓展国际化专业评价渠道,正在为技术创新审计的开展作出努力。而上述部级基金的获批正说明该领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是需要广大学者投入更多精力的方向。2.2.4期刊关键词分布分析。关键词的汇总分类是将40篇论文中出现的所有关键词进行次数统计。筛选频数3次以上的关键词有15种,关键词总频数为103次,其中关键词为“审计模型”的论文有24篇。通过关键词频数统计(详见表2),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构型、技术创新审计方法的探究及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界定,对技术创新审计实际操作或案例研究的内容较少涉及。

3基于关键词的技术创新审计文献定性分析

3.1关于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研究。陈劲[1]通过对国外管理审计理论的研究,指出技术创新审计是指以技术创新的度量为基础,找出创新目前的状况和期望状况间的差距,确定问题的所在和需改进的环节,进而提供用以提高创新水平的信息,促进技术创新管理的改善,提高创新业绩。技术创新审计是通过审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监督、检查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2]。张炜[3]将技术创新审计归类为企业创新活动中的经济管理工作,通过对企业创新过程的追踪、对创新投入、能力及绩效进行评价,发现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廖雅等[4]认为技术创新审计通过获取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审计证据,评价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情况与期望值的相符程度,确定需要改进的环节,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技术创新审计是基于传统审计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组织管理、业绩进行的检查与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5]。黄益[6]认为审计方法引入到技术创新管理中即为技术创新审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及管理,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成功开展。技术创新审计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新方法及手段,能够识别企业的技术创新潜力及创新能力情况,找出影响创新项目的因素,拟定创新战略,帮助企业对创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7]。韩辛超等[8]认为,技术创新审计不是对技术创新结果本身进行探究,也不是对创新结果的真实合规性进行检查,而是通过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创新不足,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审计的定义基本相同,即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测量,找出企业技术创新目前的状况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进而提出改进建议。3.2创新审计的种类研究。创新审计种类有很多种,侧重点各有不同,一些学者侧重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创新能力审计,陈劲等[9]从战略、流程、资源、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技术创新审计框架,即SPRE模型,从20个二级指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评价考核;郑海鳌等[10]从支持体系审计、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三个层次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审计模型及其审计方法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提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樊一阳等[11]从审计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三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内容。韩辛超等[8]从企业信息、决策、研发、制造、营销、融资、组织管理7个方面构建模型,对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进行研究。3.3关于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研究。陈劲等[12]把齐萨的过程审计模型与“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模型结合在一起,构建了C-S模型;又从战略、流程、资源、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技术创新审计框架,即SPRE模型[9];郑海鳌等[10]从支持体系审计、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三个层次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审计模型及其审计方法体系;张炜[4]根据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和全面创新审计模型,从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三个维度,结合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特征,构建了创新型企业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I-P-O模型,未对审计工具、审计方法做具体阐述。樊一阳、侯建明[11]从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三个方面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模型。黄益等[6]针对中小企业,基于价值链分析法,构建了包括技术创新基本活动、技术创新辅助活动、技术创新价值实现三部分的审计模型,包含9大审计要素,37个二级指标。韩辛超等[8]从企业信息、决策、研发、制造、营销、融资、组织管理7个方面构建模型。王爱华等[13]将技术创新过程工作流程与管理流程进行融合,构建了包含组织环境审查、技术引入核准、创新战略审计、核心及辅助创新的管理控制审计为运行系统的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3.4关于技术创新审计方法的研究。桑辉[14]认为问卷法、询问法及技术鉴定法等传统审计方法可以在进行创新审计时运用。陈劲、余芳珍[9]在其构建的SPER模型中运用半定量的方法,企业高管对体系内的指标逐一打分,最后计算出企业核心能力。张炜等[15]采用定性化与定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全面创新审计记分卡,对创新行为进行量表记分。顾晓敏等[16]在构建创新审计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及综合得分时运用多种理论与方法,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在确定权重及得分时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任爱莲[17]在其构建的创新审计模型中考虑了多元化审计主体和创新型企业等因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审计内容设定标准。廖雅等[18]对创新审计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创新审计方法有调查表法、流程图法、统计测评法、分析程序法4种,并对每种方法的操作程序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樊一阳[5]建议,应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技术创新审计数据进行测度。樊一阳等[19]运用结构方程法对影响技术创新的不利因子进行验证,对技术创新审计方法进行探索,通过过滤掉不利因子的方法提高技术创新审计效率。我国技术创新审计方法的研究是总结归纳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中的审计指标及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其进行评价。

4评述与展望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4

(一)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

20世纪90年代以前,理论界将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划为两个不同的领域,二者在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便导致财务理论在企业追求资金长期有效配置与流转的财务战略实践中逐渐暴露出很多局限。

其一,研究方法的局限。

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在过多依赖经济学方法的同时忽视了管理学的应用,这些理论多以微观经济学的风险收益、最优化理论为基础,或再依据一系列假设构建数学模型,为企业筹资、投资和分配等财务活动提供指导,但缺陷在于,这些数量化的理论过于关注模型及数字本身,却忽视了数字背后复杂的业务形成过程和一些难以量化或无须量化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决定作用。由此,这种看似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的“科学”模型难以有效运用到财务实践中,曾繁荣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战略思维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中的项目投资决策的净现值方法,其评价标准不同于企业战略规划的标准,净现值较低的项目可能由于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需要被采纳,而具有高净现值的单一项目则可能因为不符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而被拒绝。”这也是净现值法在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中颇受重视,而在战略投资评价中却很少采用净现值指标的原因。

其二,研究内容与范围的局限。

当研究者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试图模仿自然科学在数量上的精确性时,不应忘记人类处理的是复杂的社会科学,如果只考虑有限量化数据的影响,则必然遗漏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核心竞争力、知识、技术、信息等,均因货币计量假设所限未得到足够重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更多的就单一财务活动,如筹资、投资或分配活动进行分析,偏重于数量和技术层面,却忽视了筹资、投资与分配活动的内在逻辑以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其权变性的要求,如企业外部的法律、政治、经济、技术等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无疑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重点。事实上,企业在不断变幻的经济环境中机会与威胁并存、优势和劣势同在,而财务战略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筹资、投资与分配的现金流的均衡有效配置,超越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的未来,并以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目标作为战略的评价标准。

其三,研究假设的局限。

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主要基于一些理想化假设,譬如完全竞争性的市场、交易成本为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或税收差异等,这些假设与复杂的现实并不一致,导致财务理论难以有效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如最优资本结构决策,实际隐含着一种假设,即认为外部资源无限,企业筹集资金的数量、资金来源渠道与方式不受外部约束。若按此,企业筹集资本只需关心哪种资金来源结构能使既定风险下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但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以及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均受到企业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企业在实践中很少能完全保持财务理论分析所支持的最优资本结构状态。基于苛刻的财务假设产生的“科学严谨”的财务理论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与复杂多变环境下企业资金长期均衡有效流转的要求难以吻合。

(二)财务战略产生与快速发展的历史必然

尽管财务理论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对于战略规划影响甚微,如刘志远教授认为,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应从战略角度对企业的财务问题重新审视。如果不顺应时展的要求,对财务理论进行扩展变革,企业的财务决策或计划可能没有任何价值。许国艺认为,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仅站在单个企业的立场来解决财务管理问题,偏重数量和技术层面的分析,而战略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管理为中心,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战略联盟整体价值最大化和财权的均衡,超越单一会计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最终利润目标作为企业战略的评价标准,而不在于使某一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正是战略管理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财务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企业总体战略,才使得曾经思想与活动都水火不容的企业战略与企业财务经过剧烈冲突后融为一体。因此,财务战略的产生是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矛盾下的产物和历史必然。财务战略是战略管理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与扩展,以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眼光对企业的投资、筹资和分配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对企业内外环境综合因素的重视是财务战略有别于传统财务的一个重要标志。财务战略强调从全局、长远的角度谋划资本的筹集与运用,包括投资、资本筹集和分配战略三方面,这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实践中相辅相成。企业在进行筹资战略决策时,往往要与投资战略相结合,使筹资战略与投资战略相匹配,收益分配战略的确定既要考虑投资战略回报的数量、时点和可能性,又要考虑筹资战略的资本需求。

二、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之间缺乏必要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现有财务理论未能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佳实践,现有文献观点对指导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也模糊不清,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甚至限制了技术创新。

(一)传统筹资理论缺乏对技术创新资金需求的特征分析

传统筹资理论分析了企业不同资金来源渠道与方式的优劣,借助最优化理论,告诉我们如何寻求同等风险条件下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资金组合,但没有考虑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与方式应与相应的资金运用匹配。覃家琦发现:“至今财务学文献的探讨偏向于融资如何影响投资,而关于投资如何影响融资则甚少”。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高风险特征,其资金来源受传统重视流动性与安全性的银行信贷渠道的制约,如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良好的历史经营业绩和市场前景并要求实物抵押等,这恰恰是技术创新型企业初期所匮乏的。而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由于具有高收益特征对风险资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忽视技术创新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传统财务理论关注财务货币资本结构、有形资产固-流结构、营运资本的管理等,但缺少对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无形资产的研究。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有形资产占主导地位,因此,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侧重于有形资产研究。但在技术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价值创造能力有超过有形资产的趋势,企业的有形资产耗用资本的比重将越来越小,而技术、专利、专营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因此,财务管理的重心也应顺应历史潮流,面对企业实际而发生转移,不能再忽视无形资产的投资与管理。

(三)传统收益分配理论缺少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拥有的有形物质资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有形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占据主导地位,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传统的收益分配理论源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并沿用至今。但是,罗福凯教授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下,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盈利能力的生产要素已发生变化,技术、信息和知识等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从而诞生了要素资本结构,在有形物质资本的地位不断下降的同时,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无形资产的地位逐步上升。高新技术日益成为重要且稀缺的资源要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现实经济价值的重要资本,理应分享价值增值,按要素资本贡献进行收益分配是当前以及未来的选择。从收益分配的角度看,分配的标准将会发生变化,有杰出贡献的研发人员应按照约定获得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这有助于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并使科学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而现有财务理论中的收益分配基本是按资分配,抑制了技术创新的动力。

(四)现有财务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目前的财务评价体系侧重于偿债、盈利、营运能力的评价,基本不涉及技术、信息和知识等影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内容,这从国内外财务分析的教材或著述以及财经资讯提供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可见一斑。岳修峰认为,现代企业盈利模式较之传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性财务业绩的衡量方法妨碍了企业能力发挥,不能创造未来经济价值,企业的价值驱动因素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无形资产对价值的影响表现日益突出[8](P98)。目前,虽有文献着眼于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财务的协调,加入了一些新的非财务指标财务评价方法,如产品技术含量与质量、服务与市场占有率等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尚缺乏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三、融入技术创新的企业财务战略分析

(一)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投资战略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投资应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评价标准。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本质是构建和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属于企业战略层次。因此,不能单纯采用传统财务理论中关于项目投资决策的一些筛选标准,如一些明显具有高净现值的项目若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则应拒绝,而一些自身净现值较低的单一技术创新投资项目如果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则应采纳。技术创新项目投资优劣的评价更多着眼于是否有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短期的盈利性指标。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高风险性与投资的积累性。高风险性包括研发失败的研究阶段风险、后续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及国内外环境因素、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等带来的若干风险。而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积累性主要是因为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重大项目的自主研发是一种长期性、持续性投资。由于只有在一个技术方向上长期、专注地持续投入,创新成果才可能真正获得商业价值。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换代,还必须持续跟踪新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并对下一代技术进行预判、跟踪研发与论证,从而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报酬递增规律。与实物资产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相反,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Helpman(1997)发现美国企业R&D投资的平均收益率是资本货物投资收益率的两倍以上。根据技术创新投资的收益递增规律,企业增加研发投资、提高技术水平就能获得超额回报。由于自主研发过程中获取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可以累积,新增的投资就会有更高的边际贡献。类似于菜谱,如果一个菜谱只能看到前半部分,读者虽然可以获得一些技巧,具有一定边际效用,但是实质效果并不大,读者必须掌握整个菜谱,后半部分所带来的边际报酬才会大于前面。相对于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经济体,当前的技术创新投资就相当于上例中的前半个菜谱,但以后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将增加、拓展原有技术的完整性,使技术创新投资产生边际报酬递增的效应。

(二)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融资战略分析

企业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应相匹配与协调。技术创新投资具有高风险性、积累性和报酬递增等特征,必然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与方式、融资规模与期限结构等。首先,技术创新投资的战略性和收益递增规律表明技术创新筹资规划的必要性。企业应从全局出发谋划符合技术创新投资特征的融资战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工具,增强融资能力,避免融资约束,增加技术创新的投资强度。其次,技术创新的时效性、投资积累性特征反映在融资上表现为资金需求的持续性,即资金需求递增与资金供给递增的满足度。企业高新技术的获取途径不同,其资本需求的数量和期限也不同,如技术并购需要一次性较大规模的资金,而自主研发投入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流入,这便影响到企业的筹资规模和期限。第三,技术创新投资的高风险性在融资上表现为获取债权资金的困难性,企业的融资方式应以权益资本为主。企业技术创新要历经较长的试错过程,并且未来收益又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较弱、风险控制手段欠缺,信贷投放往往要求未来风险的可测可控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商业银行对风险较高的自主技术创新项目贷款的动力不强。第四,技术创新产品具有“半公共产品”的特征致使研发活动具有独立性、保密性。原创性研发在企业内部开展,其资金的来源应以股权资本和内源资本为主,技术研发人员入股企业应是一种筹资策略。

(三)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收益分配由按资分配转为按要素资本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符合时代特征且不可逆转,技术创新具有依附性、半公共产品及投资的高风险性等特征也对收益分配战略提出了要求。

首先,技术创新的依附性要求研发人员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享有剩余索取权。技术创新不具有实物形态,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投入生产,载体一般是某种具体的物,如体现该技术的设备、装置等,或是具体掌握该技术的人。而且,高新技术的形成过程需要研发人员的大量努力,研发人员参与收益分配是企业技术创新产品依附性属性的客观要求。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过程是企业将外生或内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并提供新的服务,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活动。由于技术创新成果一部分固化在机器设备、现代规章制度中,但更多内化在技术人员身上,因此,在企业创新实践中,拥有研发技术的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和物质资本更为重要。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进入企业的引进机制,充分发挥研发人员潜力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同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不仅要求对劳动过程中消耗的价值进行足额、充分补偿,也理应拥有剩余索取权,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其次,技术创新的风险性要求多元化的收益分配方式。由于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付出与回报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尽管企业追求的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但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如果只依据创新结果而忽视创新过程,则会打击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结果并不能完全掌控,如果因为技术创新无果而否定整个创新过程和所有部门的努力,只会打击部门和个人的创新积极性。因此,对技术创新人员的奖惩,既要依据结果又要依据过程。对此,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收益分配:即基于研发人员已有业绩和成果的研发能力、技术创新人员在研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贡献以及技术创新人员研发结果,只有结合这三者纳入收益分配中才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技术创新的半公共产品特征要求保护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并以其知识产权参与相应的收益分配。企业通过确定技术创新者与技术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关系来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为技术创新创造制度激励。通过实施股份制度、产权多元化,分割给核心技术人员部分产权,将其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目标趋同,才能充分调动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挖掘其研发潜能。第三,技术创新投资的高风险性在融资上表现为获取债权资本的困难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技术创新筹资的内源化必然影响企业的收益分配。同时,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创业板市场不足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需求,外源融资渠道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有限,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更多依赖于内源融资,这就要求企业利用更多的留存收益用于技术创新。对此,企业的收益分配战略必须考虑企业筹资战略的资金需求特征。

四、结论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5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创新机制;创新系统

一、引言

熊彼特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之后创新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和技术哲学等领域,理论流派上形成了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区域创新系统学派等,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索罗等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函数,技术创新是内生变量之一;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曼斯菲尔德、卡曼等认为,在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家的才能、市场结构以及企业的组织行为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制度创新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等人认为,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明晰的产权制度,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影响前者;区域创新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纳尔逊等人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整体。以上四个学派对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促进了对技术创新实践的指导,对各国技术创新管理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四种技术创新理论在生产过程中均追求单一的利润最大化,遵循线性非循环的生产流程,单一的以特定的市场需要作为技术创新的唯一导向,这使得技术创新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却引起了物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负面的效应,导致了生态和社会的危机。提倡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发展,把生态和社会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评价体系,是在重视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进一步追求包括经济增长、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的效益,即追求经济效益最高、社会效益最好、生态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与传统的技术创新相比,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变,如Wassily(1991)、刘琪(2004)、陈甬军(2006)、尹艳冰(2010)均强调生态化技术创新应该向复杂性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转变,在此为前提展开研究,集中于循环经济技术模式下创新主体具有生态理性的行为规范。李广培等(2011)研究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分析了五个维度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制度分析的框架,并且研究了生态化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和功能的理论框架;廖丽平等(2016)研究了低碳战略的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效率,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影响,提出了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的途径;詹志华和董皓(2017)认为技术创新在功能上和系统上具有双重生态意蕴,应改变二者独立的状态,进行必要的整合。综上,研究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文献比较多,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层面促进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转变,基于消费者行为导向层面促成技术创新生态化,基于制度约束机制设计的层面来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实现。这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实现模式,但是技术创新生态失灵的问题,往往与创新企业、消费者生态非理性以及生态技术创新制度约束无效有关,所以,单一依靠市场或单一依靠政府,都不能形成自组织的技术创新生态失灵校正机制,需要系统的对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转变机制进行研究,对生态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辅之以相应的制度环境来推动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变。

二、传统技术创新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比较分析

生态化技术创新较之传统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本文从创新目的、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创新体系和稳定性等方面分析生态化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的区别(见表1)。第一,在创新目的方面,传统的技术创新单一追求经济利益,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利润的最大化。生态化技术创新不仅追求经济利益,也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因此,生态化技术创新更加符合人类长远的发展要求。第二,在创新过程方面,传统的技术创新过程只是简单的线性生产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生产流程,这个过程的终端是排出废物垃圾,并且不进行任何处理。生态化技术创新是非线性的循环生产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生产流程,这个过程的终端又是另一个开端,就是转变废弃物为再生资源,进行再生品的生产,这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有利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第三,在创新成果方面,传统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一种循环的生产模式,重视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以及产品生产的社会环境效应,所以,生态化技术创新会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在创新体系方面,传统技术创新的创新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它的创新系统重视这些要素的协调整合。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利益分配和评价监督机制,这就要求系统内各功能单位的协调和系统的整体性,因此系统协调性更强。形成稳定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系统要求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社会(大循环)层面的全面发展,其中,企业(小循环)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关键层面,它是形成区域和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的前提。第五,在稳定性方面,传统的技术创新,其创新一旦形成,进入生产流程,稳定性就比较好。生态化技术创新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容易形成“搭便车”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完全量化创新主体的收益,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所以稳定性相对较差,这就需要相关的制度,规制生态化技术创新,这也是生态化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创新机制

1.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传统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而且,由于它的非线性循环经济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影响因素还包括利益分配和评价监督机制。首先对各个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第一,创新主体。与传统的技术创新相似,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创新主体也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所不同的是,创新主体的职能更加复杂,它对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生态责任,协调生态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生态化技术创新主体的职责及行为边界需要得到更加具体的界定。第二,创新资源。创新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主要是指自然资源,非物质资源包括知识、技术、资金等。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物质流的循环,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非物质资源可以促进物质投入的节约,并且减少生产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扰动,改变传统直线形的经济流程,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第三,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创新所在地区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创新的软环境也是创新的氛围,它是创新主体对环境创新特性的主观知觉与描述,这种知觉会影响个体的动机、态度、信念、价值观和创新行为,最终影响整体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制度环境、经济环境、信息环境和市场环境。第四,利益分配。这是传统技术创新不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因为传统的技术创新成果具有创新主体专有性,外部经济效应并不强,所以利益分配是具体的、确定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搭便车”现象比较严重,容易造成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到位,从而影响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所以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需要充分考虑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包括报酬与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报酬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激励制度、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制度和技术创新外部性内部化机制。保障机制就是政府针对创新收益和创新风险的补偿机制。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保障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变。第五,评价监督。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广泛的外部性,所以需要对技术创新生态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有效监督。2.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模式如图1所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这三者中,企业起到主导的作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常常会组成技术联盟,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发展适合自身的路径。主体的包括其它影响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环境、资本、文化、政策和制度,它们是主体进行创新的支撑体,可以提高或降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速度,提升或者减少创新成果。除此之外,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对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也有重要影响,中介机构可以起到润滑或衔接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度的确立或政策的制定进行调控,保证体系的稳定性和环境的适宜性,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生态化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态化技术创新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创新主体与外界进行频繁的物质、能量和知识的交流。体技术创新的行为机制。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第一步是创新源,受理论探索或应用目的的启示,产生新构想,新构想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和论证。第二步是生态设计,也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知识系统化的过程,第一步通过启发、构想、论证和实验得到相关的技术发明,形成专利,审议并且授予专利,技术创新的新知识产生。其中,受应用目的启示产生的技术发明过程,相当于试验发展;受理论探索启示产生的技术发明过程,相当于应用研究;事实上,在很多时候,两者是交叉的,难以区分。第三步是工程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注意清洁生产,要求创新主体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的生产设备,尽可能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防止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有毒有害物品的泄漏。第四步是绿色营销,创新主体在创新的全过程中贯彻绿色营销的理念,准确预测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弹性生产以减少积压和浪费,在营销过程中引导消费者,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树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环保形象。第五步是进入消费市场,产品进入市场以后,还要贯彻重复利用的理念,引导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要反复使用,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利用率。第六步是资源的再生,传统的技术创新,创新生产流程的终端是废物、垃圾,生态化技术创新,使用完毕的产品是再生的资源,这一方面节约了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环境评价、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重复利用和再生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流、知识流、信息流进行正向和逆向的循环,推动了技术创新的实现。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伴随着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全面的评价监督机制,从而保证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稳定性和长久性。3.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创新体系。生态化技术创新机制,强调创新主体在兼顾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创新。本文基于循环经济分析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变,这就要求研究的平台是生态—经济的大体系,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综合性和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在经济上具有盈利性,也可体现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所以,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创新体系分析,一方面需要分析企业(小循环)层面、区域(中循环)层面、全社会(大循环)层面参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整合三者共同作用的创新系统,从而形成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如图3所示,“小循环”是在企业层面上实现减量化和再循环的技术创新模式,典型的如美国的杜邦公司;“中循环”是在区域或园区层面上组建成循环共生的产业链,实现对区域外“零排放”的基础上,完成技术创新的活动,典型的如丹麦的卡伦堡;“大循环”是在全社会实现循环,进行技术创新的相关活动,典型的例子是德国的双元系统。图3所示,企业层面是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主要模式,上文已经对单个企业内部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形成相互利用资源的工业共生,进而建立以经济和环境为双重目标的产业生态网络,从而在区域层面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变。丹麦的卡伦堡是产业共生体的范例,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纷纷建设生态工业园,解决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构建了工业园区内的产业生态网络。全社会层面的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变最终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满足了空间组织和联系的高效性,实现了物质、能量、知识和信息的良好通达性,满足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的原则,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由此可见,企业层面(小循环)的创新系统是核心,它的良性发展促进区域层面(中循环)创新系统的形成,进而推动全社会(大循环)创新系统的形成,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三者的良性循环促进了理想化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模式的形成。

四、政策建议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重要性

1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

1.1对林业技术创新理念的认识公司、部门使用创造性的知识并结合着崭新的技术和全新的理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适宜的服务,该过程统称为技术创新环节。由此不难发现,技术创新所面向的集体主要以企业为主。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高科技的发展速度,从而使产品较快速的实现产业化。然而许多工作人员把“技术创新”一词理解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认为该内容展现的就是对科学的再应用与再创造的环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技术创新”一词更多的展现出一种社会经济举措,以及一种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二者之间存在着如下区别:科技创新所涉及到的领域主要以科学为主,随着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会诞生更多优秀的发明和创造,可是技术创新主要在社会经济市场当中开展,随着技术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技术和崭新商业产品会映入眼帘,由此可以发现,技术创新实则是科技创新的升华,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变为经济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向生产力的演变。1.2对林业技术创新内容的理解随着技术创新在我国林业领域的应用,该内容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林业技术创新”一词进行定义,然而笔者认为该内容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意义。首先,林业技术创新可以有效解决林区的就业问题,即考虑任何一个企业项目是否具有林业技术创新思想,就是要观察它最大程度安排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周边生活人群的比例情况,以此为基础,观察该企业是否打破传统的就业模式,并开发出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就业理念。其次,林业技术创新能够对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不但仅要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还要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自身的利益,从而带动起当地的整体经济。最后,林业技术创新还可以使当地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了解现阶段自身最需要的是什么,还要掌握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林业技术创新被赋予以上作用,才能使林区以及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林业基地或是与林业有关的企业所应用的林业产品培养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林业技术以及传统林业培养模式已经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举例而言:随着传统林业模式的使用,林业种类的繁衍周期会随之变长、林业物种的生命能力会随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当今林业发展必须应用全新的品种和技术,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旧的林区品种进行替换,才能打破传统林业技术的禁锢。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林区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使林业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在林业领域的不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提高林业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加大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技术、高素养的林业人才。

3现阶段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3.1从事我国林业工作的技术人员不具备创新思想目前大多数从事林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都不具备基本的创新思想,所以首要工作就是转变我国林业工作人员的基本理念,培养其具有创新的观念。然而,无论是在林业技术方面的创新工作,还是在体制结构方面的创新工作上,都会存在不小的挑战,即员工观念的转变十分困难,倘若企业只通过调换人员来加以改进的,久而久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3.2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不够完善我国早在二十世纪末期就出台了有关林业技术创新体制建设的基本方针策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构建起有效的林业技术创新体制,然而目前林业技术创新体制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主要由国家政府机关、教育培养组织以及必要的基础设备组成。该技术创新组织结构的作用就是保证技术创新思想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播,从而使各个领域对技术创新工作加大重视力度。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就是为了各个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开展工作而建立的。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制能够帮助科学技术实现快速转变为劳动力的目的,进而加快林业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3.3林业工作者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不够重视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从事与林业有关的工作人员普遍认为,林业发展的快慢与科学技术的使用没有直接的联系,其只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土地是否肥沃,气候是否适宜等等。这种传统的观念普遍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久而久之便会使人们忽略了林业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性。3.4林业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有效融合现阶段,我国林业领域的技术培养工作主要在部分大学以及研究相关领域的组织机构中开展,技术创新观念的培养工作也是在以上组织结构中落实。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林业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有效融合。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林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环节能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保持同步,必须让林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加大研究力度,起到带头的作用,从而树立其行业标杆,为日后的技术创新工作奠定夯实基础。

4针对目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1逐渐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首先,提高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加大在该领域的资金使用数额,与此同时,政府林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与企业之间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林业技术创新环节资金不足所导致的后续问题。其次,林业相关部门必须颁布降低税务的方针政策,因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实质是确保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所以通过减少林业发展的相关税务,能够为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带来便利,该环节也是完善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制的重要途径。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全面贯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可以通过开展有关林业技术创新沟通活动来加以实现。政府需要规范与林业相关的企业的行为准则,并要求其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条规,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发挥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使企业的先进技术与林业领域有效结合,进而推动林业的发展速度。4.2大力发展林业技术创新人才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核心是工作人员,所以培养出具有高技术、拥有高素养的人才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效率。在对林业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素质教育已经普遍在各大企业内部得到有效开展,然而无论是在课程的内容上,还是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4.3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技术创新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开展,主要取决如政府投入的资金力度能否支撑其工作,所以不难看出技术创新环节对资金的需求较大,政府以及相关林业部门应该制定有效的策略,使资金的投入途径增多。针对目前技术创新所需要的问题,政府应该进行正确的指导,给予林业企业更多的自信以及物质、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

5结束语

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工作涉及到诸多知识领域,政府以及相关林业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不但要保证林业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还要使林业技术创新工作始终处于完善的体制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问题,实现林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本篇论文主要从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内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现阶段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作者:张惠成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王敏杰,于全勇.数字林业的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8(12):50-51.

[2]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失败;研发项目;投资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

技术创新无疑是当代最令人兴奋的现象之一。成功的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造就杰出的企业和企业家,还可能催生新的产业、改变经济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但是,与技术创新相伴相生的还有失败,越是新兴产业,创新的失败率越高。在生物制药创新这类极端情形中,成功率甚至不到万分之一[1]。然而,当人们讨论某项技术创新的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实际上大都是在一个相对模糊、不甚精确甚至似是而非的范畴内进行的。一项技术创新到底要达到何种状态才能被称为成功、什么样的情形下可以宣布其失败?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失败真的是传统观念所秉承的“非白即黑”的绝对现象吗?在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失败之间是否存在着“灰色地带”?回答上述问题,至少具有如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精确的判断标准,有助于对技术创新进行评估;二是可以深入研究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推动创新向良性发展;三是转换思路不难发现创新失败项目并非一无是处,有些还可能是成色很高的“金矿”,理解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失败有助于艺术性的挽救失败项目,可能推动其再次走向成功,这也是研究的最重要旨意。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结合对大量技术创新典型案例的分析(包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失败进行理论反思,并基于现实案例提出技术创新中的反常现象,进而划定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模糊区间”,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二、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失败

从语义上看,“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在英语和汉语中是一致的,所谓“成功”是指“获得预期的效果”,而“失败”恰好与“成功”相对,指“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对于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失败,学者们也采取了以“是否达到预期”为标志的思路,这可以从国内外经典文献中寻找到演进脉络。Schumpeter在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初就将其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这就清晰地反映出,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手段,而获得经济利润是目的,如创新者所预期的那样获得了经济利润,创新就是成功的,反之创新则是失败的(没有达到预期)。由于Schum-peter对创新的界定已经包括了技术创新,因此,按照预期获得经济利润自然也成为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Freeman继承和发展了Schumpeter的理论,但他认为获得商业利润仅是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之一,另一个主要标志则是市场的建立或渗透,即新技术在市场份额的获取与扩大等方面的变化,失败的技术创新就是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或未能取得任何盈利。Freeman举例对此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杜邦公司(Dupont)研制了多孔人造革薄膜技术,并经过细致的市场需求分析和详细论证将多孔人造革薄膜技术应用于制造高档女式皮鞋。不过,虽然迅速卖出了几百万双人造革皮鞋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但(可能)很快由于PVC等替代材料的竞争,人造革皮鞋市场难以进一步扩大,几年以后杜邦就从此市场中退出了。相比Schumpeter以单一经济利润为标志的思想,Freeman关于技术创新成功和失败的论述更加丰富,虽然从本质上说,“市场的建立或渗透”也是为获取经济利润服务的,但Freeman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已经开始具有社会效益的成分,因为不论创新者主观上是否愿意,市场的建立或渗透将不可避免地使技术创新产生外部性,如示范效应、跟随者模仿等。此后,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成功的界定基本上沿袭了Freeman的思路,其中傅家骥等国内学者的研究更有代表性。傅家骥将技术创新成功的内涵界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是超额商业盈利;二是市场状态的改善,包括抢先独占新市场和原有市场份额的扩大;三是创新主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指其技术竞争力的增强和创新管理经验的有效积累。虽然有学者认为傅家骥仍然将经济利润作为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但他的思想中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市场状态的改善与创新主体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已经将技术创新置于超越经济利润的更高层次,将企业能力的提升作为评判创新成功与否的新维度;二是傅家骥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成功的内涵中,社会效益的成分大大增加了,尤其是“创新主体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技术创新成功的评判标准升华,有助于企业、产业乃至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提升。此后,彭福扬等进一步为技术创新成功的判别标准增加了生态价值这一社会维度。其他学者也认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都应纳入对技术创新的评价。上述这些学者虽然没有在论述技术创新成功的同时直接界定技术创新的失败,但都隐含地表达了与Freeman类似的思想,即没有达到成功标志的技术创新就是失败的,只是这时的标志包括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多个维度。虽然无法穷举所有文献,但通过前述分析,不难发现对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理解均是以“是否达到预期”为标志,只是预期的内容随着对技术创新认识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同时也不能否认,已有文献对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理解仍是以经济利润为核心,其他维度则属于参考标准。综合以往的相关文献论述,对于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失败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反思:首先,需要定义“技术创新预期主体”。如前所述,所谓“成功”和“失败”都是针对预期(或预定)而言的,没有预期则谈不到成功和失败的问题。对于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失败显然也需要用“预期”来进行衡量,这就需要专门定义“技术创新预期主体”。技术创新主体是常见的概念,但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预期主体不是相等的概念,已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就是没有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严格区分。在研究中,技术创新预期主体被理解为“对技术创新抱有特定预期的主体”。一项技术创新其主体可能是单一的(通常是企业,也包括是企业联盟、创新联合体等),但其预期主体却可能是复杂的,除承担创新任务的企业外,区域、产业乃至国家等不同层面的主体只要对这项技术创新高度关注并抱有相应的预期,都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预期主体,只是不同的技术创新预期主体对创新的“预期”可能各不相同。虽然技术创新主体承担着开展技术创新的任务,但技术创新预期主体才是创新成功与否的评判者,正因为技术创新预期主体可以出现在不同层面上,就使得技术创新的成功或失败成为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其次,需要重新审视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判别标准。已有研究实际上默认了技术创新主体就是技术创新预期主体,因此对技术创新成功和失败的判断主要从企业的视角展开,而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期主要是经济利润。但是,分离出技术创新预期主体以后,对技术创新成功或失败的判别将不局限于经济价值,尤其是当技术创新预期主体可能是来自企业、区域、产业或国家等不同层面、对创新具有不同取向的单位或个人时,社会价值、企业能力、区域和产业创新能力、国家竞争力等都可能成为重要的判别标准,这又使得技术创新的成功或失败又成为一个多维度的问题。例如,对于一项技术创新,企业判别其成败的标准可能是预期的经济利润,但国家可能更关心这项创新是否突破了产业共性技术瓶颈等。即便是企业,也并非总是将经济利润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核心标准,这并非个案。例如米其林公司(Michelin)曾创造性地在业内首先研发并推出了PAX系统(防爆胎)。PAX最初得到奔驰(Mercedes-Benz)、本田(Honda)等汽车公司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采用,但由于创新生态系统不支持PAX,最终PAX的主要用户变成了以军车为主的特殊市场(虽然奔驰等少数豪华轿车也持续采用PAX)。然而,最终米其林宣布PAX失败,倒并不是因为它不盈利也不是因为军车和豪华车市场的规模不够,而是由于米其林最初的“伟大理想”是要“改变”跑在公路上的所有车辆,而不只是军事领域这一狭窄市场。最后,需要关注技术创新的时代特征。现有文献大都秉承技术创新是“研发-商业化-扩散”的基本过程,强调技术要转变为商业化的产品(服务),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失败才有了获得商业利润、建立或实现市场的渗透等一系列判别标准。这当然符合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但当代的技术创新已经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尤其是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创新表现出科学商业、接力创新等突出的自身特性。这些特性不仅重塑了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型,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初衷和预期,如果完全坚持传统观点,对于这些创新成功与失败的判别就会出现较大偏差。

三、技术创新中的反常现象

对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反思,有助于揭示一些以往被忽视或掩盖的规律。如图1所示,传统观念将技术创新视为“非白即黑”的问题,商业化是成败的分水岭:成功的技术创新都是相似的,即新技术越过商业化这个临界状态,达到获取商业利润、建立或扩张市场等一系列预期;而一旦新技术不能跨越商业化,技术创新就被认为是失败的,只是失败可能出现在商业化之前的任何一个环节,如研发失败、中试失败等。

1.Viagra的“南辕北辙”

辉瑞公司(Pfizer)曾投入重金研发Viagra,以期得到治疗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特效药,但临床试验证明治疗效果不佳,无法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进入商业化,迫不得已宣布失败。要知道,任何新药研究都是周期漫长、投入巨大的高风险活动,其投资往往以10亿美元为单位进行计算,周期长达10年以上。不过,研究人员在总结临床资料的过程中无意发现Viagra具有明显刺激男性生殖器官勃起的药效,并重新设计临床方案,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Viagra在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方面的疗效,创造出历史上第一个口服治疗阳痿的重磅药物(即“伟哥”)。Viagra与辉瑞公司最初的设想根本是相反的,然而这一失败药物却为辉瑞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对于公司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更是意义非凡。

2.Eloxatin的“起死回生”

Eloxatin是日本化学家木古发现的抗癌化合物,欧洲多家大型制药公司花了4年多时间参与开发,但做完一期临床后均发现该药神经毒性过大而纷纷放弃,可以说Eloxatin尚未研发成功就被宣判了死刑。但德彪集团(Debio)发现Eloxatin没有肾毒性、神经毒性可控,其毒性主要来自放射性,毒性的大小与注射次数有关,只要减少用量、拉开注射间隔就可能消除毒性,因此,在整个制药业无人理睬Eloxatin的情况下,德彪集团以极低价格购买了Eloxatin的专利并创造出最佳结肠癌化疗方案,解决了毒性问题,成为迄今为止治疗结肠癌最有效地重磅新药。1996年Eloxatin获得了第一个新药证书,两年后又在欧盟注册,2002年FDA只用7周就批准了Eloxatin在美国上市,比以往所有抗肿瘤药物的审批时间都短,这个原来被制药界视为“垃圾”的新药仅2007年的销售额就高达23.5亿美元。

3.Farecast的“不劳而获”

Farecast是华盛顿大学的OrenEtzioni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的价格预测系统,通过在网络上“爬取”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历史数据来预测机票价格变动,为顾客提供购买机票的最佳时机,其对机票价格预测的准确率高达75%,平均每张机票可为用户节省50美元。然而,虽然利用Farecast成立了创业公司,OrenEtzioni却一直为网友提供免费的机票价格预测服务。用传统观念来看,技术创新强调新技术首次商业化,Farecast甚至算不上技术创新,倒更像科学家的业余爱好。但是,2011年微软(Microsoft)以1.1亿美元收购了Farecast将其并入Bing搜索引擎,这项从未创造过现金流的“伪技术创新”却使OrenEtzioni成了亿万富翁。

4.华大基因的“盲目投入”

我国的华大基因(简称“华大”)自成立之日起,就在众多基因测序项目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如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中国部分、破译SARS病毒基因组等。然而,除了依托这些项目在《Science》、《Natural》、《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之外,却罕见有后续的商业化产品和服务,更不要说获得商业利润。须知华大投入的这些项目并非一般的竞争前研究,而是目的性很强的投资。如果采用传统观念,华大投资的这些项目用“失败”来形容已经是温和的了,恐怕用“盲目投入”更加贴切。但是,正是这些看似盲目的投入,实则是一系列重要的前沿科学研究使华大确立了其在基因组研究和全基因组测序能力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帮助华大不断获得中国各级政府的科技经费支持及其他科研和医疗机构、大型制药公司的委托研究,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研究机构和我国基因诊疗产业的领头羊。

5.飞利浦的“先驱变先烈”

20世纪80年代中期,飞利浦公司(Philips)在业内率先研制高清电视,不懈的努力和巨额的投资带来众多技术突破,对于飞利浦推出的高清电视,用户也是好评如潮并将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然而,25亿美元的投入最终却以创新失败告终,因为对于高清电视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辅助技术(如高清摄像机、相应的信号传输标准等)在当时尚未出现,高清电视自然也无法在市场上推广应用。经过整整20年的发展,高清电视终于在市场上扩散开来,然而这时飞利浦已经失去了行业领先者和垄断者的地位。不过,业界都承认飞利浦是整个高清电视产业的开掘者,并带动了高清摄像机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产业化。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虽然不同案例的外在表现各不相同,但共性是均不符合传统观念为技术创新成功所设定的标准,如研发或中试(临床)失败,无法按预期进入商业化(Viagra、Eloxatin),不能持续建立和扩大市场给创新者带来损失(高清电视),甚至从未提供过商业化的产品或服务(Farecast、华大),等等。然而,谁也不能说这些创新是失败的,相反,必须承认这些创新最终在不同方面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显然,关于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传统观念无法对这些创新进行评价,但可以运用文章的观点进行解释和挖掘。

四、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模糊区间

前述列举的“反常现象”其实是广泛存在的,从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视角看,这些现象背后的共同规律是———没有达到技术创新成功的传统标准。但只要观察角度正确,不难发现这些创新在不同方面能够满足不同技术创新预期主体的特定要求。左侧区间内的技术创新对于任何层次的技术创新预期主体而言都无法达到预期,是真正的失败;右侧区间内的技术创新达到传统观念为技术创新所设定的标准,是真正的成功;而介于这二者之间的是技术创新的模糊区间。成功区间与模糊区间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即商业化),而失败区间与模糊区间之间的边界是动态的(用虚线表示),对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挖掘越深刻、观察越具体、分析越深入,模糊区间就会越大(虚线向左平移),反之,模糊区间会缩小(虚线向右平移)。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技术创新的模糊区间至少包括如下典型情况,可以用“五个不代表”来概括。

1.商业化失败,不代表创新失败

像Viagra这类药物,通过了研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却无法按照预期顺利进入商业化而获取超额利润,在技术创新中是常见的情形,很多类似的技术创新都被视为失败而被束之高阁。但Viagra的经历则证明,技术本身具有创造经济价值的潜力,只是对其的市场定位出现了偏差,对这类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重新定位,创新就可能重新回到成功的轨道上来。礼来公司(EliLilly)的重磅药物Raloxifene也具有和Viagra相似的经历。互联网(前身ARPANet网)如果一直定位于国防和科研这一狭窄的市场,恐怕永远也不会在商业价值上有多少建树,当其被重新定位于在商用和大众消费后,互联网革命就迅速爆发了,而互联网给个人、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等不同层面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早已无需赘述了。

2.在A企业失败,不代表在B企业失败

在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内越来越广泛的发生着这样一种现象———一项技术创新是由能力显著异质、优势明显互补的不同主体分别承担创新链上不同环节的任务,以上下游创新主体之间“接力”传递的方式依次完成创新的构思、研发、生产到商业应用等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接力创新。概括的说,接力创新的形成是因为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创新需要沿着创新链有序集成一系列异质性的复杂能力,而很少有单独一家企业能够同时具备这些能力(即便是实力强大的大型跨国公司也不例外)。因此,这类技术创新在一家企业内推进到一定阶段以后,就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接力传递给另一家企业,最终促进创新获得成功[1]。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技术创新无法顺利的从一家企业传递到另一家企业,相应的也就无法有序集成创新成功所需的异质性复杂能力,使创新进程陷入停滞而造成创新失败。但这种失败并不代表创新永远无法获得成功,如果其他具备异质性优势能力的企业慧眼识珠,继续承接下一个环节的创新任务,那么创新很可能重获新生。Eloxatin能从公认的失败到幸运的再次获得成功,既得益于德彪集团敏锐地发现了其优点,也得益于德彪集团在药物缓释控释技术方面的杰出能力,很好地解决了Eloxatin的毒性问题。德彪集团大获成功的另一种重磅药物Trelstar,其经历与Eloxatin几无二致。

3.未进入商品化,不代表达不到预期

Farecast的案例则反映了当代技术创新的另一种新趋势,即不一定要像传统观念所理解的那样将新技术转化为商业化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直接将新技术甚至是处于研发中的技术、乃至基础研究发现作为盈利的载体,通过技术或企业所有权的转让(本质上也是转让技术)而获得惊人的超额利润。这类创新实质上是成功的,只是与对技术创新的传统认识大相径庭罢了。不依赖于商品化获利,这主要是由一些新兴产业创新所遵循的“科学商业”特性所引发的。科学商业是指创新主体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并从中获利,而且在创新过程中获得的利益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科学发现的质量。在高度依赖科学突破的产业中(如生物制药、纳米、大数据等),每一项科学发现都可能具有形成价值惊人的产品或产业的潜力,科学发现的质量越高,盈利能力越强。科学商业造成创新者不必承担新技术产品化和商品化的风险和成本,只要能够获得预期的经济利润,即达到了创新的目的,当然,受企业能力所限,科学商业的大多数创新主体也无法将科学发现推进到产品化和商品化阶段。此外,在研发产业中,很多创新者不开展商品化活动同样可以获得相应的利润。

4.商业价值失败,不代表企业战略失败

华大的案例反映了技术创新性质的异化,与熊彼特对技术创新最初的定义存在不同,在当代有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初始目的并非是为了获得经济利润,而是预期将使企业价值获得急速膨胀。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即便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商业上的失败告终(甚至无法进入商品化或商业化阶段),但相对于企业价值膨胀给创新者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而言,新技术商业化的利润已经显得不是很重要了。“商业价值失败,不代表企业战略失败”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科学型企业之中。科学型企业是以科学家为主体,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活动,以科研成果及其知识产权为主要盈利手段的特殊企业,华大就是典型的科学型企业。科学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来自与科学相关的多个维度(如科学家、科研成果等),同时,绝大部分科学型企业的初始规模小、实物资产少,企业价值极低,而一旦取得某种科学突破,就会在规模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使企业价值迅速膨胀至惊人水平,为投资者攫取高额收益创造期权。因此,科学型企业所奉行的发展战略往往是不计代价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追求的不是这些投资能否获得直接商业价值,而是追求培养杰出的科学家、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以及创造良好的学术声誉,从而为企业价值的膨胀奠定基础。

5.企业层面失败,不代表其他层面失败

类似飞利浦高清电视的案例在不同产业、不同历史时期都是存在的,如果将企业视为技术创新的预期主体,这类创新确实是失败的,但从产业、区域或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预期主体的角度看,这类创新可能对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国家竞争力乃至国家安全等意义重大,因此可能将这类创新归为成功。产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技术创新作为社会化行为早已得到认可,人们对于技术创新的预期早就不再局限于企业这个层面,只是在关于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理论探讨中,对这个问题罕有直接的揭示而已。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光伏发电技术,这项技术早在1954年就诞生在贝尔实验室,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各国产业政策对于光伏发电的大力支持和补贴,光伏发电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应用才得以爆发,即便如此,直到2010年许多老牌的光伏技术公司才迎来盈亏平衡点。在传统的技术创新观念里,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光伏发电创新是成功的,然而光伏发电对新能源产业的推动作用却毋庸置疑。

五、应用价值

对于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理论思考,尤其是技术创新“模糊区间”的提出和划定,在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与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仅以如下两方面为例进行说明。

1.技术创新投资决策

是否要对一项技术创新进行投资,传统上以折现现金流(DCF)和净现值(NPV)分析为决策基础,考虑到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后来又将实物期权(RealOptions)引入投资决策分析,但已有的决策思路都要求新技术所创造的现金流(或期权价值)达到或超过某个基准收益水平。按照这样的思路,处在成功区间内的技术创新会被接受,处于模糊区间内的技术创新通常会被拒绝。但根据文章的观点,对于处在模糊区间的技术创新却需要运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其价值,这可能改变原有的投资决策结果。例如,商业化失败的创新却仍可能蕴藏着极大的价值,对于这些创新,应竭尽可能地搜索其典型市场应用,综合考虑新技术在不同应用市场内的价值做出投资决策。因为正如Viagra的案例所显示的,一项技术创新即便商业化失败,仍然有可能在其他市场内获得成功。又如华大这类技术创新案例,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采用传统的决策思路就不甚妥当,必须将企业战略的成功作为评价其价值的依据,否则这类创新会被“错杀”。

2.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

由于技术创新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活动,大量的技术创新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之前,人们可能已经为创新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能力。对于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技术创新失败项目而言,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意味着资源和能力的浪费。技术创新“模糊区间”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失败项目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性的思维。处在模糊区间内的技术创新虽然不能说是成功的,但这些创新却往往拥有再次获得成功的潜力,如果能够将这类创新精确地分离出来并为其策划合适的战略,创新可能再次获得成功。挽救技术创新的失败项目不仅可以挽回企业的损失,而且比重新开始一项技术创新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风险更小,因为新技术在失败以前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路径,消除了研发和商业化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例如,考虑商业化失败的技术创新,如果对这些创新全面细致的展开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技术有着更好的、潜力更大的应用领域,据此将技术的应用市场进行再定位,就可能挽救这项创新。又如,考虑在一家企业内被认为是失败的技术创新,如果确实是由于互补性能力的缺失所造成的失败,那么有针对性地为其寻找具有互补能力的下游合作伙伴,则很可能通过接力创新对这类技术创新进行挽救。

作者:李天柱 侯锡林 马佳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天柱,银路,石忠国等.生物制药创新中的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1):108-116.

[2][美]约瑟夫•熊彼特著,郭武军,吕阳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3][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著,华宏勋,华宏慈等译,柳卸林审校.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彭福扬,胡元清,刘红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60-62.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8

(1)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技术人才往往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但传统型中小企业由于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和发展预期等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所以,传统型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人才争夺中很难网罗到合适的人才。即便是由自己本身培养、提拔起来的人才也很容易被大企业通过丰厚的待遇挖走。

(2)技术创新风险大,承受能力小。传统型中小企业无法承受创新伴随的风险,创新一旦失败,前期创新投入的损失是难以承受的。而且即便创新成功,其成果能否受到市场的接受具有不确定性。传统型中小企业相对缺少市场运作经验,而且将技术成果商业化的能力有限,难以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所以,即使产品开发成功也很难获得高额回报。

(3)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渠道不畅。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传统型中小企业缺乏的是财力,国家的技术改造周期在新的条件下,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开始减退,因为国民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大规模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国家的资金已难以像过去那样可以形成资金集聚效应。因此,资金紧张使传统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面临更大的困难,企业已不像过去那样依赖国家投资,只好自筹资金。但在目前的企业留利水平下,传统型中小企业无力通过自身积累而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有所作为,而企业外部的融资环境也不利于传统型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因此,从企业的内外两方面看,传统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都是不足的[2-3]。

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基本分析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内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层次性、风险性、依从性等特点。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是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按技术竞争态势分为领先战略、跟随和模仿战略[4-5]。领先战略致力于在同行竞争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跟随和模仿战略不图率先开发、采用新技术,而是在新技术被开发、采用后即行跟上或进行模仿。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诀择。

2.1两种战略模式的基本特征

2.2两种战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2.2.1领先战略的优势和劣势

领先战略优势是:领先者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和形成比较优势地位增加了后继者进入市场的成本;容易获得独特的市场信誉和新的技术壁垒,可以使自己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形成垄断地位。

领先战略劣势是: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成功率较低;投入生产时缺乏合适的现成熟练技术工人和新工艺;在市场销售新产品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的市场沉默期,存在较大风险。同时,由于领先者必须投入一定的技术开发成本,缺少合作投资伙伴来共同担风险、降低开发成本,而且往往需要独自打开产品销售局面,所以领先者具有较高成本。

选择此战略条件是:企业应有独立的R&D机构,有较强的R&D能力和雄厚的财力。企业要能从技术上预见到未来市场的潜在需求,要对创新产品及技术进行专利保护,并能进行批量生产。

2.2.2跟随和模仿战略的优势和劣势

跟随和模仿战略优势是:学习领先者经验和长处,可减少研发投入,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分析领先者不足之处,寻求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有可能获得后来居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跟随和模仿战略劣势是:跟随和模仿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来改变领先者在消费者心理的先入为主定势,进入市场较慢;如果市场容量有限,很难取得足够高的市场占有率以享受规模效益;且领先者对技术和产品的专利保护,使应用此战略受到一定限制。

选择此战略条件是:企业R&D组织应极富有弹性,能及时迅速掌握别的企业研究方向和成果并迅速而巧妙地加以利用、改进和提高[5-8]。

3利用因果图找出战略模式各层次关系与构成要素

因果图又名鱼骨图,由日本东京大学石川馨教授于1953年提出,用来表示质量特性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是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它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图形化、条理化,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特别是分析的问题越复杂就越能体现出这一优越性,可以较好地帮助我们理清需要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对症下药。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法并结合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困境和两种模式优缺点,找出这些因素,按相互关联性将它们整理成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

4运用AHP法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能够将决策者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尤其对一些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问题,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决策结构。我们可以利用AHP法,对影响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合适的战略模式作出选择[9]。

4.1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

由上述因果关系图按层次建立4方面准则:创新风险、创新效能、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其中,风险包括研发风险、销售风险和生产风险3个指标;效能包括资金效能、产品效能和技术效能3个指标;成本包括技术成本和营销成本2个指标。收益包括品牌、销售收入和技术壁垒3个指标。

4.2建立两两比较矩阵,计算单一准则下的相对权重

为了比较同一层元素对上层次某元素重要性,构造两两比较矩阵。

构造第二层中4个元素对目标层和子风险层对第二层元素的判断矩阵。根据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所面临的困境和两种战略模式适用条件,在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科研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与能取得的收益相比较,追求低成本低风险高效能是比较重要的,与效能相比低成本低风险较重要,低投入比低风险重要。使用方根法(几何平均法)近似求得权重Wi,Wi=,(i=1,2,…,n)[10]。第二层与子风险层判断矩阵如表3和4所列。同样方法构造方案层元素对子风险层的判断矩阵。使用方根法求得权重Wi。如表5所列。

4.3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判断矩阵求出的权系数是否合理的过程。具有完全一致性时,就有λmax=n,除λmax之外,其余特征根均为0。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它的最大特征根稍大于矩阵阶数n,其余特征根接近0,这样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才是基本合理的。检验过程如下:

将求得的各判断矩阵的λmax值代入到CI=(λmax-n)/(n-1)中,得出一致性检验指标CI的数值;

根据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表,查出RI的值;

最后,用CR=CI/RI,得出相对一致性指标CR的数值。

当CR<0.1时,判断矩阵合理,求出的权系数恰当;

否则,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按上述步骤重新求权重系数矩阵。经检验,各判断矩阵均符合一致性检验,即CR<0.1。

①计算B层元素对目标层总权重

②计算方案层元素对目标层总权重

5结论

方案P2比方案P1具有优势。现阶段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受资金、设备、人员因素约束情况下,低成本、低风险、高效能的跟随和模仿创新是较具优势的战略模式。但随着企业自身和环境不断变化,影响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各因素权重也相应变化,所以应在跟随和模仿创新过程中积累更多资金,吸引更多高技术人才,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企业R&D活动中,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实力提升。

————————————

参考文献:

[1]徐鸿:《中小企业的分类及其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4):213-214。

[2]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研究》[J];《企业经营管理》2007(4):37-38。

[3]张赤东、郑垂勇:《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SWOT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107-108。

[4]银路:《技术创新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2004:20-42。

[5]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技术创新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89-97.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1998:103-126.

[7]WendyDobson,AESafarian.Thetransitionfromimitationtoinnovation:AnenquiryintoChina''''sevolvinginstitutionsandfirmcapabilities[J].journalofEconomics,2008,19(4):301-311.

[8]KevinZhengZhou.Innovation,imitation,andnewproductperformance:ThecaseofChina[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6,35(3):394-402.

[9]张玉韬、吴凤平:《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AHP分析》[J];《价值工程》2006(7):55-56。

[10]汪应洛:《系统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2003:130-13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资助(2007sk158)。

作者简介:付尧(1982-),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徐达奇(1964-),男,安徽望江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高教管理。

摘要: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是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对企业有着深远影响。运用因果关系图找出影响我国传统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各层次关系和构成要素,然后运用AHP法分析比较了领先战略与跟随和模仿战略两种创新模式,得出目前我国传统型中小型企业应当以跟随和模仿创新为主,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作出战略模式的调整。

Abstract:Tochooseareasonablepatter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trategiesintechnologicalinnovationisthekeytosuccess,ithastheprofoundimpactonenterprises.Thearticleusesthecausesandeffectsrelationalgraphtofindoutvariouslevelsrelationsandtheintegrantpartoftradition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technologicalinnovationstrategicpattern,thenapplyAHPmethodtocompareleadingstrategicandthefollowedandtheimitationstrategy,anddrawsoutaconclusionthatthetraditionMedium&Small–sizedenterpriseshouldfocusonthefollowedandtheimitationstrategypattern,accordingtoownconditionandtheenvironmentchangemakespatternadjustmentofstrategyatthesametime.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技术创新;社会文化;显功能;潜功能

Abstract:Technologicalinnovationasapracticalhumanactivityintegratingsuchfactorsasscience,technology,knowledgeandeconomytogether,playsapositivepromotingroleinchangingnotonlythesocio-economicsystembutalsothesocio-culturalsystemthroughitsdistinctiveactivitiestochangethesocialfeaturescoveringmaterialculture,systemcultureandspiritualculture.AccordingtothedivisionofexplicitandimplicitfunctionsbyMertonandseeing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aculturalperspective,theabundantsocio-culturalconnotationarisingfromtechnologicalinnovationisanalyzed,includinghowtorealizetheexplicitfunctionofculturalinnovationanddigestthepositiveimplicitfunctiontogetridofthesocio-culturalboundaries.Especially,thesocio-culturalcrisiscausedbythenegativeimplicitfunctionisfurtheranalyzed.Theseanalysesarenotonlyhelpfultoall-sidedlyrecognizethesocialfunction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butalsoisofsignificancetoforminganewviewpoint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culture.

Keywords:technologicalinnovation;socialculture;explicitfunction;implicitfunction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1]。它不但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变迁上显示了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而且也在社会系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诸层面上显示了间接的功能作用。在社会文化体系中,技术创新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期待直接影响着人们实施技术创新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技术创新活动的时候,“只找出它所依附的原因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把这种现象所以能够协和一致的功能找出来”[2]。

一、技术创新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划分

根据默顿的社会功能划分,对于某一事项社会功能的解读,既可以根据“多重后果和总后果的净差额的概念”,划分为功能、负功能和非功能,也可以根据主观目的与客观后果是否一致的情况,划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指某一具体单元(人、亚群体、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的那些有助于其调适并且是有意安排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是指同一层次上的无意图的、未认识到的后果[3]152-170。与前一种划分相比,显功能和潜功能的划分打破了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不但关注到未被意料和未被广泛认识的社会和心理后果,而且区分了活动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这不但有利于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对社会系统的功能作用,更有助于人们从积极方面来理解技术创新活动,肯定技术创新行为。

默顿认为,显功能和潜功能的划分是以行动主体的动机为依据的。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谓技术创新的显功能是指技术创新活动想要达到的有助于社会文化系统调适的为人们所认可的积极后果。它与技术创新的目的直接相关,强调后果的积极性和可预见性。在同一层次上,技术创新的潜功能,是指那些发生于社会文化系统,人们在技术创新实践之前未曾预料到的功能后果。它强调功能后果的“未能预期”和未被认识,不但具有非预见性,而且具有结果的不确定性。那些对社会文化系统具有积极意义的后果构成潜正功能;对社会文化系统具有消极意义的后果构成潜负功能;那些与社会文化系统无关的后果则可以忽略不计[3]153。因此,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功能时,主要侧重于它的显功能和不能忽略不计的潜功能的内容,并且通过区分潜功能的不同后果,使人们在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认识到其对整个社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二、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显功能

透过文化形态的多重视角,广义的社会文化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技术创新通过在器物层上丰富社会物质文化资源,在制度层上为社会提供新的制度模式,在观念层上创造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的方式,丰富着社会文化的内涵,带来文化的创新。

1.技术创新丰富社会物质文化资源

社会物质文化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和方法等。它处于社会文化系统的最外层,是人类活动的直接作用对象,比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经历更多更频繁的变化、改进和更新。

技术创新作为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始于研究开发终于市场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开展不但实现了技术发明的不断商业化和产业化,同时也加快了创新产品的普及。从人的存在和发展看,技术创新成果为人的自然生命存在提供直接保障,如医疗设备和治疗手段的创新,提高了医疗救治的成功率,整体上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技术创新成果提高了人的自我改造和发展程度,如自然灾害监测设备在各国的普及,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推进了人和自然的协调程度。从人的现实活动看,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了人对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需求,如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交通工具的市场化,提高了人们的出行质量。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每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实践都会把人类活动带到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如射电望远镜的使用,使人们对宏观宇宙的观察可达到200亿光年以上。载人航天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使人们能够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丰富的太空资源,等等。

2.技术创新构建新的制度文化模式

“一切创造只有通过贯彻客观的必然性,才能达到其崇高的地位,所以,柏拉图认为,创造服从于理念;康德认为,创造服从于普遍的法规。”[4]201技术创新对于社会制度文化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建构新的社会组织网络、规章和制度实现的。首先,从文化进化制约因素的六个维度[5],即改变、接受、执行、传播、产生和评估来看,创新可能是文化走向结构变化的第一步,个人的创新行为必须和其他人对这种创新行为的接受区分开来,技术创新的个体的随意性和理解上的差异性要求新的制度文化模式的产生。其次,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智力资源需要有公正、有力的法律手段维护其劳动成果。马克斯·韦伯认为,制度的“适用”不仅能使人在理性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也能产生“合理的经济行为”,它还是合法统治的依据[6]。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等就是围绕如何维护智力创造者、知识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以调动其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社会关系[7]。它们的出现正是适应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制度合法性诉求。第三,在企业层面上,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依据制定的企业制度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直接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接受程度。大到国际统一、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的建立,小到企业的技术规范、教育培训等的形成,都是技术创新主体为适应技术创新实践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应对。

3.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从严格意义上讲,制度可以体现价值观,但是社会制度并不能完全包含价值观。技术创新活动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是完全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8]。技术创新带来的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等观念的转变,创造出一种维持技术创新社会角色的文化环境。首先,技术创新实践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使企业不再是因相互利用的需要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共同理想和情感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组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为企业及其员工界定了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目标。其次,技术创新的价值预设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价值内化结果,它通过对社会文化中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的发现、肯定和加强,来自觉地维持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其间逐渐形成的追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相统一的新的生活方式,完成了对以往文化的超越。最后,技术创新的文化渗透具体化为一种整体的技术创新行为导向,意味着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情境。这种文化情境不仅是技术创新功能、指令的反映,而且也是技术创新赖以生存的空间。它不是作为社会制度的补充而出现的,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在内的,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和层次上来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文化环境。

三、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正面潜功能

与显功能相比,潜功能体现出的是“非常识性”知识,它使某一活动或信念不像它初看上去那样简单,而是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在有利的方面,技术创新对于文化边界的消解,客观上打破了文化对人类活动的各种束缚。

1.技术创新承担了文化补偿性功能,消除了传统价值的桎梏

兰德曼认为,技术发明补偿了人适应自然的匮乏,也补偿了幸存下来的道德和社会惯例的不足之处,它们被发明之后不会很快消失,而是成为一种伴随着民族的永恒的财富。我们在创造技术文明的同时,也有能力把它们作为一种稳定的惯例和传统价值保存下来[4]202。一旦技术创新居于劣势的社会或文化系统处于文化方面具有高度控制性的技术创新社会或文化系统的开放状态之中时,由技术创新优势所建构出来的外来文化的示范效应就会通过文化的模仿和攀比机制而发生,而在逐渐地适应和整合这种文化示范效应的过程中,一种文化上的变迁过程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9]。

在新技术面前,人们总是习惯用固有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新技术进行判断,技术创新的受阻也主要来自技术思想观念的保守。于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地方性关系,在价值层面上,必先遭遇紧张和冲突而不是共生和融合。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创新的持续快速发展显然是对保守的传统价值的有力回应,它对人类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传统生活图式和价值传统的消解,使人类进入一种超越传统经验性和人情化模式束缚的文化图式。这样一来,一种以崇尚创新、敢于冒险、尊重差异、容忍失败等为特征的创新价值观逐步建立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技术创新承担了对文化传统中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要素的补偿作用。

2.技术创新打破了文化的阶层垄断,使文化日益平民化

文化天然地限定了其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在国家范围、阶级范围、组织范围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文化限制和文化特权。然而,随着技术创新的新进展,这种文化垄断和文化特权逐渐被打破,为大众所接受和利用。以网络技术创新为例,最初,大型计算机主机只有极少数专家才能控制,他们对信息享有天然的垄断权。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分时系统”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大型主机变成了个人计算机,让计算机得以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中。而80年代中后期开办的数不清的BBS站点和以非层级方式链接的Usenet的兴起,则彻底打破了专家和政府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完成了计算机的英雄时代向平民时代的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个人博客的产生和发展,集中地反映出人们在社会文化领域,反对任何形式的集权和信息垄断,推崇个人自由和自我创造的精神。一直以来由政府和官方控制的媒体资源,正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被普通群众所参与和享用,成为社会文化领域的主体趋势。

3.技术创新模糊了文化的时空维度,消解了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

从文化演进的方式、路线、环境、结构和内容来看,虽然一定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是在技术体系内在地规定了技术发展的谱系、逻辑或可能性的同时,一定的文化会在这诸种可能性之间进行筛选而使技术发展的轨迹呈现民族特征。一种文化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一些谱系可能会被遗忘或摒弃,然后经过一个时期后又再度出现[10]。当今,技术创新实践的广泛开展,使世界呈现出的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和知识经济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

技术创新的结果,尤其是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社会时间和空间的共有,比如,国家可以借助于媒体技术实现全球同步的决策;企业可以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同时与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即时沟通。一项或少数几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以及随之涌现的一系列在技术上与之相关的创新,使世界各国的人们经历着日益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熏陶。技术的全球化,使人们在对时间的理解上打破了不同地域从不同的时间观念出发的地方时间观,能够从一个共同的时间即“全球时间”出发考虑问题。比如美国的电脑公司利用美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全球时间差,要求跨国公司的两国的软件开发人员相继工作,一个国家的员工下班了,另一个国家的员工正好上班,通过信息传递接着干另一国员工未干完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1]。正如雷蒙·潘尼卡、池田大作所认为的那样,全球化生活给现代人的生存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或危机。但从积极方面说,这反而迫使人不得不跳出个体、国家、民族、种族的框框,尝试从一种全球意识出发,立足于全人类的利益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12]。

四、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负面潜功能

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是对技术创新本身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再认识。如果技术创新主体在价值判断上割裂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就会造成人文主义泛滥或功利主义盛行,而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分离则严重危害着技术创新生态价值的实现。因此,技术创新具有人们不愿看到的消极文化功能。

1.长期只作单一经济合理性的考察,助长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作为一种在认识物的基础之上,控制物和改造物的活动,技术活动由于其巨大的物性价值而大大促进了‘物’文化的张扬。”[13]在传统的物本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技术创新成为一种“唯经济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14]。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技术创新的关注过于集中在其经济价值上,与其他社会要素在层次上逐渐地脱节、断裂,造成了技术创新行为的社会失范。在国家之间,经济竞争使政府对政策和制度的供给偏向于经济效能,人们在享受着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财富的同时,一种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技术创新价值取向亦在逐渐形成。此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采取和实施技术创新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谋取经济利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使得技术创新在经济领域呈现出一种无限制的自我扩张的发展态势,这种技术创新观和技术创新模式逐步确立起一种社会共识和价值共识,被历史地定格下来。于是,技术创新变成了人文主义者猛烈批评的对象,却成为功利主义者追求物质财富的工具。功利性、短视性和唯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让技术创新离其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这种人们不愿看到的负面后果不但使人们开始怀疑技术创新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技术创新的否定,导致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抵制。

2.对于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与生态价值的背离

与技术创新发展速度相比,人类在道德上、认识上会显得准备不足,这就导致技术创新成果的滥用。实践表明,传统技术创新观由于忽略了资源的节约、自然环境的优化、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文价值的追求,它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在不断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产生了技术创新社会功能与价值关怀相背离的危险倾向。于是,某种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对自然的破坏就越大。如大规模机械采掘对地质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造成的地面坍塌;生物技术创新对空气、水域的污染和对地球植被的破坏,导致的“温室效应”和“酸雨”等,都反映出人类在追求商业效益时,对自然生态系统所存在的“内在价值”的忽略。此外,在整体水平上,由于人们的天然活动空间的日益缩小,人造活动空间的日益扩大,使社会生态伦理价值在人们的脑海里逐渐模糊。因此,经济、社会和生态不相协调和非共生性质的产生及社会公共福利的严重损失的现象背后蕴涵着的技术创新对“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观念的消解和对生态价值的背离,不但是人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初所始料未及的,也是有悖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本质的。

五、结语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无论人们是否能够感触到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功能的暗流涌动,其都内在地作用于社会文化。总体来看,技术创新对于社会文化系统的功能作用是技术创新所具有的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创新的显功能和消解社会文化边界、引发社会文化危机的潜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技术创新对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是通过其显功能与潜功能之间及正面的潜功能与负面的潜功能之间的相互渗透、互补和耦合来实现的。当现存的社会结构总后果的净差额显然是正功能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技术创新愿望和持久的创新动力,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明显的要求变迁的压力。因此,必须在技术创新文化功能的消长中,发挥其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功能,反思其重构社会文化图式的功能,遏制其危害社会进步的功能,使三者之间扬长避短,从而形成一种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系统协同互进的循环模式,达到持续、健康的技术创新实践的实现。此外,社会文化系统总是要靠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来达到从不平衡、不稳定而趋向平衡和稳定。在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要素与社会文化要素通过从不和谐、不稳定而趋向和谐与稳定创新的互动,形成了一种超循环的发展态势,使得一种具有技术创新特征的文化体系得以孕育和产生,成为一种技术创新文化。因此,当我们从文化视角来考察创新活动的时候,仅认识它的各种功能作用还不够,还要建立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文化观。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3.

[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9.

[3]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RamseyG.Thefundamentalconstraintontheevolutionofculture[J].BiologyandPhilosophy,2007,22(3):406.

[6]贾岚生.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3):111.

[7]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65.

[8]冯鹏志.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与特征一种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7(4):44.

[9]冯鹏志,阮丹生.技术创新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分析[J].理论前沿,1998(16):13.

[10]王志伟.技术扩散过程的几类限制性因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26.

[11]陈凡,朱春艳,胡振亚.论技术、时间、文化的全球性与地方民族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57.

[12]黄铭.过程与拯救怀特海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序言.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视角

1概述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认为应将技术创新纳入企业生产函数。随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向人们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但是,一般意义的技术创新观使企业单纯追求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学者开始把自然生态纳入理论体系,从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系统整体上来重新考虑技术创新,由传统的技术创新观转向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学者们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分析维度和方向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的方向,有必要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研究视角进行回顾梳理,进而展望未来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可能出现的新视角、新动向。本文回顾学者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讨论下一阶段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研究方向。

2生态化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把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引入传统技术创新体系中,提倡技术创新要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生物个体之间、群落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流通,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能够长期保持动态平衡,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即使有外来物的侵入也能自我净化、自我调节,最终回归平衡状态。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处于社会生态系统中,为了使社会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学者们提出技术创新生态化。罗伟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将生态观念注入技术创新过程,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避免环境污染,从而降低生态负效应[1]。刘琪与其观点相似,她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是生态学向传统技术创新渗透的一种新型创新系统,把生态学观点引入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资创新和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强化支撑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带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3)加强综合能源有效利用,增加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4)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这一阶段拉萨市的分数为0.33069。2.4.2第二阶段为构建一个符合生态环境平衡的城市,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2)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3)建立健全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在这个模型里,我们把DR、ST分别增加到0.8232、0.9355、0.7401,拉萨市的分数增加到0.38900,精明增长的幅度较小,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2.4.3第三阶段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得出的各类指标的权重系数,我们可以看出PI、PG所占比重较大,在其他指标已经提高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建议增加政府资金投入或其他发达城市的援助,带动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其人均收入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水平。当这两个指标达到精明增长的阶段时,我们可以从表4看出,精明增长计划的成功度很高,接近精明城市的要求。表430年后分值

3结束语

本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对拉萨市做了未来的发展规划,通过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30年后拉萨市将可以达到精明增长程度:第一阶段主要提高其人均收入、非农人口比、工业废水达标率等指标;接着,第二阶段使二、三产业产值比增加并继续提高工业废水达标率;第三阶段大力促进人均生产总值及收入的提高。

作者:张琼珂 单位:湖南商学院

参考文献

[1]https://smartgrowthamerica.org/[EB/OL].

[2]谭婧,陶小马,陈旭.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城市_精明增长_综合测度_以长江三角洲16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2):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