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学发展观体会

时间:2022-10-21 01:10:00

交通科学发展观体会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同志要求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科学发展观对干部政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为领导干部树立和判断政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价值尺度。第一,政绩首先要体现在发展上。干部政绩是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政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资源相对贫乏、就业压力大等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我国又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现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要解决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还必须靠发展。因此,领导干部的政绩首先要体现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不发展就无政绩可言。第二,政绩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领导干部真正的政绩应该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三,政绩要体现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事业。所以,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摈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观念,摈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的观念。只有善于在全局上谋发展,注重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这样的政绩观才是正确的、科学的。第四,政绩要体现在协调发展的要求上。协调发展,就是指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布局合理、动态平衡。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五,政绩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局部与全局以及发展与环境、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关系,避免重近轻远,只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却缺少统筹规划的误区,改变那种只管建设、不管保护,只顾眼前增长、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第六,政绩要体现在统筹兼顾发展的要求上。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这就要求兼顾地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努力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富裕,走和谐发展的道路。

二、正确政绩观为科学发展提供保证

同志2004年5月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要求。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反映党员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它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从总的情况来看,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坚持正确的政绩观,都想在任上多干一些事情,多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多为一方百姓谋一些福利。事实也充分说明,如果没有广大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也就不会有我们国家今天的繁荣昌盛。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确实也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错误的看法。而政绩观的扭曲,导致一些干部的行为出现偏差。比如,有的干部乐于干那些“表面光”的事,而对人民的疾苦、群众的困难却漠不关心;有的干工作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热衷于“短、平、快”的事,有短期行为,而忽视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工作;有的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有的不实事求是,乱上项目;有的眼睛整天盯着领导,投其所好,而对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有的作风浮躁、工作浮夸、生活浮华,甚至不择手段弄虚做假,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等。这些都与正确的政绩观格格不入并且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一些干部的虚假政绩妨碍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等宝贵资源的大量浪费;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非但不为群众办事,反而增加群众负担,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虚假政绩还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事实证明,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业发展,影响干群关系,也会影响领导干部本人的健康成长。从全党的角度看,如果让错误的政绩观广有市场,任其谬种流传,将会严重危及党的事业。

因此,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十分必要。

三、推进制度机制创新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同志指出:“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按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推进选任用人制度机制创新方面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第一,创新干部教育机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打牢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政治基础。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党性和政治觉悟的体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因此,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干部的重要内容,在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过程中切实开展正确政绩观的教育。第二,创新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组织保证。要全面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意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坚决堵住跑官要官的歪风,理直气壮地重用那些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勤奋工作、不事张扬、政绩突出的干部,从而在干部队伍中真正形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浓厚风气,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第三,创新干部评价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干部考核任用的科学机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过去对干部政绩的考核体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比如,指标设计偏重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相对忽视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指标,考核项目比较空泛,考核标准缺乏科学依据等。因此,应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结合起来,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经济发展,又看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既看城市发展,又看农村发展;既看经济增长情况,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应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代替其他指标;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上,既要看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坚决防止“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使干部政绩切实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第四,创新选人机制,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增强干部以人为本自觉性和责任感。干部有无政绩,有多大政绩,应不应该奖惩,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这些年来,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政绩上弄虚作假,就在于干部考核奖惩任用中存在着考核失真,评价失准,用人失误的现象。这就要求进一步落实群众在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与奖惩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将群众公认原则贯穿于政绩考核的全过程,扩大群众对干部政绩考核的参与程度,丰富评价形式,拓展监督渠道。第五,坚持解放思想、推进制度创新,试行公开竞选制度,为树立正确政绩观营造有利的环境。当下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歪风已与腐败一起成为党的建设的两大“顽症”,严重败坏了党风、破坏了党纪、削弱了党威。这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歪风之所以屡禁不止,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民主、公开、竞争不够有很大关系。因此,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应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范围内逐步实行领导干部的公开竞选制度,将一些干部“向上”跑官要官买官变为到人民群众中建功立业“挣选票”;将一些干部暗中“贿选”变为光明正大地竞选,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并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当然,这种竞选应该是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周密的组织监督下进行,决不是要搞大民主、自由化式的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