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四化管理交流

时间:2022-11-17 07:45:00

机构编制四化管理交流

北湖区地处**市中心地带,辖1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826.8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近几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为主线,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水平,努力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上台阶。机构改革以来,我区共设置行政机构87个,事业单位361个,共有行政编制779名,实有727人,专项编制214名,实有201人,共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764名,实有3698人,差额拨款事业编制819名,实有828人,自筹编制654名,实有648人,做到了行政机关总体不超编,事业单位人员只减不增,基本不超编,充分发挥了机构编制管理职能作用,切实减轻了区财政的负担,有效巩固了机构改革成果,多次荣获“省、市机构编制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学习宣传与贯彻执行并重,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法制化

一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20**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精神,为我们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为学习贯彻好《条例》、《暂行规定》及《通知》精神,我们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区委书记雷晓达、区长周迎春十分重视,立即作出了重要批示,分别在区委中心学习组、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上组织了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学习。并要求我们将中央、省、市出台的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政策和文件汇编成册,呈送全体区级领导、发放给编委各成员及全区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全区领导干部机构编制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为我区机构编制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努力营造依法治编的浓厚氛围。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平台,广泛宣传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及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深入各单位调查了解,走访座谈,不断提高全区干部职工的机构编制意识,通过大力宣传和深入走访,目前我区批条子、打招呼的领导少了,争机构、争编制的部门少了,机构编制工作压力明显减小,初步形成了各级领导支持重视、服务对象理解配合、编制部门以身作则的依法治编的浓厚氛围。三是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对照《条例》、《通知》要求,我们开展了一次“回头看”,对历年来制定的机构编制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凡与《条例》、《通知》规定相符的,予以保留;凡相违背的,予以废止;凡原则上符合的,进行修改完善。实现了与《条例》、《通知》的良性互动和有力对接,机构编制工作法制化进程明显加快。

二、坚持严格控编与编内调剂并重,推进编制实名制度化

一是切实把好编制审批关。近几年来,我区严格执行党政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严禁擅自设立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和变更机构名称,严控人员编制数量,始终坚持机构编制“编委会”集体审批制度,形成了一套编委会领导和成员单位共同把关的良性工作机制,在机构编制审批上,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做到“三不”:不增设机构,工作任务新增的部门,所需机构编制通过内部整合和调剂解决;不越权审批,严格按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不混用编制,严格按照编制的不同类别和使用范围审批。确保全区机构只减不增,编制在总额内调整。在编制使用上切实做到“四先四个一律”:组织部门提名研究干部先查有无领导职数,无领导职数一律不上常委会研究;财政部门安排预算经费时先看单位编制情况,超编单位一律不增拨经费;人事部门调整交流干部先问有无编制,无编人员一律不调整交流;单位进人先核有无空编,没有空编一律不准进人。二是严格落实编制实名制。我区于99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编制到岗、人员到位、工资到人”编制实名制的控编管理制度。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区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全部实施了编制实名制的管理。在实施编制实名制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遇到了人员多、编制少的矛盾,面对着定编难的问题,为了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我们根据经费渠道和岗位分类在全区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办法,通过公布编制岗位,经考试、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程序,择优录用,编制到人,有效地解决了定编难的问题。自实施编制实名制后,全区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明白自己的编制性质和经费渠道,实现了编制、人员、工资发放的“三统一”。由于“编制实名制”工作落实到位,2006年公务员登记工作和工资改革得以顺利开展。三是建立总量控制机制。我们本着“控制总量,内部调整,有增有减,动态管理”的思路,坚持严格控制财政拨款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增长,对各部门呈报的机构编制议题,严格进行审查和论证。对不符合改革方向、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又增加财政负担的坚决予以否决。对于当前急需增加人员编制的,我们在掌握总量平衡的前提下,经过认真调查论证,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增编理由充分,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原则给予调整解决。如今年,我们从职能弱化的区农保中心调整了4名人员编制到区低保中心,既体现了控制总量、内部调整的原则,又体现了编制工作积极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坚持编内进人与凡进必考并重,推进选人用人规范化

一是严把编制入口关。近年来由于转业军官、退伍军人指令性分配安置等原因,一些职能部门在把握政策上口径不一,甚至认为退伍军人指令性安置可以不受编制限制,要求安置到一些无编单位。针对这种不良倾向,我们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必须在编内进人的建议,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促使相关部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共同把好入口关。二是坚持“凡进必考”。对于空编单位进人,我区严格按照用人单位提交申请,编制部门核实空编岗位,区委常委会或区公开招考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组织、人事部门组织考试考察的程序进行。对具有公务员职能的岗位,上报全省公开招考;对区内行政单位的岗位调整,实行公开选调,择优上岗;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公开选聘。2005年以来,我区共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37名(其中到乡镇基层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13名),为区委办、区政府办等单位公开选调公务员4名,为畜牧水产局、远教中心、教育系统及卫生系统各单位公开选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人。既保证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质量,又体现了我区人才引入机制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凡进必考的原则,为我区社会事业发展招纳了贤才,增添了新鲜血液。

四、坚持调查研究与监督检查并重,推进监督检查经常化

一是主动与组织部门协调,将机构编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列入区委对各乡镇、街道、基层党委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二是针对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我办多次牵头联合组织、人事、监察等部门对全区乡镇、街道及区直有关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收集第一手资料和相关数据及信息,进一步掌握情况,澄清底子。同时,我们坚持每个季度对在编人员的台帐、卡片和手册进行一次清理,做到上下相符,帐实相符。对部分乡镇存在的机构设置不规范、机构职能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了调整、划转建议,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对人员异动的,及时办理人员增减核编手续,保证了人员现状数据的准确性。四是坚持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与经费挂钩的原则,加强与财政、组织、人事部门的进一步协调配合,每年对进入工资统发中心的人员进行一次清理,防止“吃空饷”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控制了人员经费开支,减轻了区财政的负担。五是联合区监察局设立了“2220224”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几点体会:

一、政策法规的施行是重要法宝。一是新条例法规的出台,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编委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一系列政策精神,是对过去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成果的总结和肯定。对过去那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和要求,如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坚持“一支笔”审批,防止条条干预等作了进一步明确。特别是过去常说的“编制就是法规”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是新条例法规的施行,是依法治编的良好开端。《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规范地方机构编制管理的行政法规,《通知》阐明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规定》确立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提出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这些都为实现机构编制的法制化,坚持机构编制管理的集中统一、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扭转了过去无法可依,编制管理失之于软的状况。

二、领导重视是根本保证。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性强,离不开党委、政府领导的有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无论是“编制实名制”的控编管理制度的推行实施还是日常管理,都要多请示、多协调,赢得领导重视,切实把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来。同时,要积极与纪检、组织、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形成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全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三、编制实名制度是重大举措。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我区掌握机关编制“实情”、防止人员无序增长、从制度上预防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混编混岗、“吃空饷”等问题,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多年来机构编制管理经验的提炼和结晶,从实施效果来看,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实现了机构编制总额控制与动态管理的协调一致,有效地改进和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无论是控制编制总量,缓解人员膨胀压力,还是提高管理效率,改进管理手段,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的推行,为机构编制管理开辟了新视野,对机构编制部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提升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监督检查是强力手段。长期以来,机构编制部门比较重视机构设置的优化、人员编制的精简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忽略了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职能运行的有效监督,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约机制,严重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整体效能的有效途径。加强对职能运行、管理效能的检查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职能、机构、编制配置上影响工作效能的问题和不足,并迅速反馈给决策环节,以便在下一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修正和优化,以求取机构编制管理的最佳效能。监督是确保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对于巩固管理成果尤为重要。同时,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性、纪律性都非常强,“编制就是法规”、“机构编制一经确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从这个角度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维护机构编制纪律、树立编制部门的权威,客观上也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