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家庭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28 09:57:00

创建和谐家庭的几点思考

和谐家庭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家庭就是谋求一个“和”字,新世纪和谐家庭的标准应紧密围绕“民主法制、公正平等、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安定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内涵而确定。笔者认为,新时期企业职工家庭应积极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促进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关注和谐家庭的建设与企业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一、创建和谐家庭的外延与内涵

和谐家庭的基本内涵有哪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第一,男女平等是和谐家庭的根本,实现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国策,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先决条件。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及二千多年封建社会遗留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思想,虽然法律和政策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在事实上并未得到全面的、真正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家庭问题,根植于男女不平等的土壤中,要构建和谐家庭,首先应号召广大女职工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参与社会事务,从经济上自主,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让男女平等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和条文中。第二,夫妻和睦、互敬互爱是和谐家庭的基础,现代社会夫妻关系日益成为家庭关系的主体,《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有法律条文规定,在家庭中有夫妻配偶才产生子女、姻缘等其他关系。夫妻关系是否和睦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并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提高婚姻质量的关键在于夫妻应平等相爱,其表现在夫妻之间的相互给予和奉献,相互的支持与理解,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要给予对方适当的空间,相互要允许保留其独立的人格与尊严,道德的婚姻不是相互占有,而是平等结合,恩爱的夫妻不是相互索取,而是无私地给予和奉献。在奉献和给予中,实现双方的高度融洽,让和谐的氛围溢满整个家庭。第三,尊老爱幼、家庭成员相互理解是实现和谐家庭的条件。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尊老要求子女要孝敬老人,要尊敬、关心、爱护老人、赡养侍奉老人。传统文化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抚育孩子关键在于关爱与教育,把抚养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孩子长大才有教养。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可让人一生都有磨灭不掉的深刻印迹,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大多都与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有关,有的是从小父母就离异,无人教养,有的是缺乏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与理解。尊老爱幼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条件,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第四,热爱学习是和谐家庭的动力和源泉,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速、优质学习的信息时代,有人说:当今世界,不一定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世界,而一定是有心人的世界。学习力是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历史证明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一个爱学习的家庭,必将是一个充满和谐的家庭。因为学习能使家庭成员素质得到提高;学习能使家庭成员的人格得到升华;学习能使家庭成员心胸开阔,相互包容;学习能使家庭成员境界提升,相互支持;学习能使家庭成员获得物质和精神财富;学习能使家庭成员提升生活质量。社会似海洋,家庭如港湾。社会是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稳定与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的健康发展做支撑。总之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一定是充满智慧、激情、幽默、快乐、和谐的家庭。

二、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的原始模型,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儒家一向把“齐家”视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就是说,只有家庭关系和睦,才会有社会关系的和谐、顺畅。

2、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一方面使疲惫的现代人在家庭中得到身心放松和调整,并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家庭成员以和谐幸福的人际关系模式为蓝本,类比性地推展到整个社会,从而构成和谐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逻辑起点与内在动力。

3、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内部与家庭邻里的矛盾纷争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睦,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而是一个与和谐社会目标直接相关的问题。家庭、是普遍的社会形式,社会健康和谐首先需要家庭健康和谐。

4、和谐社会是和谐家庭的保障。家庭和谐除了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外,也迫切需要诸如和谐的经济关系、和谐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力支撑,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和谐家庭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家是个人的“家”,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二者只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家庭、社会共同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三、构建和谐家庭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女职工委员会要把职工家庭作为重要工作领域,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积极倡导夫妻平等和睦、尊老爱幼的家庭生活,大力塑造当代母亲形象,努力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进而推动文明家庭的建设。女性在家庭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一个家庭主妇的素质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文明程度。提高女性素质是创建和谐家庭的一项长期而基础的任务。鼓励和引导广大女职工带动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意识,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充实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自身的文明和良好素质,带动家庭的文明和谐。二是要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的素质。进一步加大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有助于和谐家庭构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面,三是要有效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女职工委员会要帮助广大夫妻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积极倡导和实践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的夫妻关系,相互激励、奋发向上。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相互了解、相互爱护,履行各自的义务,处理好兄弟姐妹、婆媳、姑嫂等其他家庭关系,要在家庭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和谐家庭的建立奠定平等进步的基调。

(三)树立科学健康的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一是引导广大家庭成员牢固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努力打造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家庭”,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家庭新风,争做“学习型家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互动的学习模式,达到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良好家庭学习氛围。二是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创业发展的理念,争做“小康型家庭”。创业是家庭和谐的经济基础。在创家业、创事业的时代热潮中争先创优,以此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三是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契约的理念,争做“节约型家庭”,应教育每个家庭成员树立起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使家庭自觉融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四是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公德意识,不断深化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行为进家庭,把学习型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节约家庭、平安家庭、无毒家庭等以家庭为对象的各类特色创建活动有机整合起来,唱响“以德养家、以法治家、文明和家、素质兴家”的家庭文明新风,通过和谐观念、和谐文化的传播,引导家庭成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企业家庭的和谐带动全社会的和谐。

(四)建立科学协调的和谐家庭建设机制。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是保证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持之以恒开展的源动力。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要取得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各级女职工委员会应认真研究新时期职工家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立足家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精心设计构建和谐家庭的活动载体,建立一个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和谐家庭,使和谐家庭的创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