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与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3:39:20

创建与发展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1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2005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2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1.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2.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3.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4.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2005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环境的安全,对社会安全防范建设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司法类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站在战略高度,敏锐地意识到安防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未来需求,提出了“顺应产业创专业、根植行业建专业、服务行业促专业”的建设思路,于2000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创建了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解决了安防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无对口专业培养途径的问题,填补了专业设置的空白。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2005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以教师团队为行业提供培训服务为基点,建立了校协联盟,实现了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务行业促进专业建设,专业提升助推行业发展”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开辟了一条行业服务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孙德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48-50.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环境的安全,对社会安全防范建设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司法类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站在战略高度,敏锐地意识到安防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未来需求,提出了“顺应产业创专业、根植行业建专业、服务行业促专业”的建设思路,于2000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创建了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解决了安防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无对口专业培养途径的问题,填补了专业设置的空白。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2005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以教师团队为行业提供培训服务为基点,建立了校协联盟,实现了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务行业促进专业建设,专业提升助推行业发展”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开辟了一条行业服务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孙德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48-50.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环境的安全,对社会安全防范建设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司法类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站在战略高度,敏锐地意识到安防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未来需求,提出了“顺应产业创专业、根植行业建专业、服务行业促专业”的建设思路,于2000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创建了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解决了安防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无对口专业培养途径的问题,填补了专业设置的空白。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2005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以教师团队为行业提供培训服务为基点,建立了校协联盟,实现了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务行业促进专业建设,专业提升助推行业发展”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开辟了一条行业服务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孙德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48-50.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环境的安全,对社会安全防范建设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司法类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站在战略高度,敏锐地意识到安防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未来需求,提出了“顺应产业创专业、根植行业建专业、服务行业促专业”的建设思路,于2000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创建了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解决了安防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无对口专业培养途径的问题,填补了专业设置的空白。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2004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整理)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2005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2005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以教师团队为行业提供培训服务为基点,建立了校协联盟,实现了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务行业促进专业建设,专业提升助推行业发展”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开辟了一条行业服务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孙德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48-50.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环境的安全,对社会安全防范建设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司法类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站在战略高度,敏锐地意识到安防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未来需求,提出了“顺应产业创专业、根植行业建专业、服务行业促专业”的建设思路,于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创建了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解决了安防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无对口专业培养途径的问题,填补了专业设置的空白。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于年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笔者拟以此为基础,对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建设的成果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自身及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

三方合作设计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作为一个全国首创的新专业,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要的问题。

为此,我院按照“岗位—任务—能力—课程”的开发路径,由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对应安防系统维护、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线岗位,融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归纳行动领域,教育专家全程进行指导,三方共同论证、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了“突出布线、安装、调试、维护等核心能力,渗透‘忠诚、奉献、责任’等警院文化特色”的“公共学习领域重素质,专业学习领域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重发展”的全新课程体系。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设计了认知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参与式实习、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四阶段,形成了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自首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一半以上毕业生已成为安防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就业发生了由原来学院向企业推荐,到企业主动向学院要人的根本性转变,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百名保安员”,荣获三等功的看守所普通干警,在大型安防工程中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的发展影响和带动了专业群的发展,目前安防专业群已拥有安防技术、安全保卫、消防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等4个专业,课程建设成果实现了资源共享,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为校内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我院首创的安防技术专业于年被正式列入《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随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行业内外院校陆续开设了同类专业,带动了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教育部高职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本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指导全国法律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院两度在全国高职法律类教指委年会上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四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实现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解决安防工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学生实习点多、分散、难管理等问题,为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保障工学结合的推行,是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经过实践探索,我院在2005年学院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唯一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勇于开拓,集聚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之力,在学院中创建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安防科技产业园。由学院制定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零租金场地,为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服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协助招商,入园企业享受开发区高新企业一切税收、银行贷款、新产品开发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浙江安防协会牵线搭桥,保证入园企业质量;入园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通过这样的形式,创立了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四方联动、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生产、顶岗、就业、创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多方共赢,促成了以学院为主导的集中式顶岗实习模式,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校企组合模式。

这种多赢机制吸引了众多安防企业的关注,现已有首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知名安防企业入园,其中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全部生产线整体入驻园区。学院与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在公司内设立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协议,已有两届学生共356人在公司内顶岗实习,部分学生因表现优秀被企业直接录用。科技园的创立带动了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已有两家由学生创建的安防公司落户科技园。

师生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既无现成实训设备,又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学生综合技能在校内仿真情境中训练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为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兼顾行业服务需要为目标,我院广泛征求来学院培训学员和行业专家的建议,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由教师自主设计,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师生共建了一系列以仿真工作情境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场。

年以来,我院率先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及典型任务转化为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先后建设了包括仿真银行和超市等场所的安防工程综合实训场、仿真监狱各项功能的模拟监禁中心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综合实训场及安防工程制图实训室、消防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场5个,开发安防工程实训系统9个、综合技能实训项目86项。创建了将安防类专业真实工作情境转化为校内模拟实训场所的新模式,实现了安防工程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向模拟实训系统和实训项目的转化,成为国内安防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范例,为工程类专业校内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几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慕名来我院进行专业建设考察交流。中央政法委、司法部、教育部、浙江省司法厅等各部门领导多次来学院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双向互通建设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为解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既能适应职前教育,又能适应职后培训的问题,必须提高“双师”素质,改善“双师”结构。

我院借助浙江省安防协会和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与安防科技产业园入园企业达成了人员“双向互通、柔性流动”协议,教师兼做企业技术顾问,企业骨干同时被聘为兼职教师,实现了教师教学与企业实践不分离,兼职教师工作与校内授课不分离,打造了一支既具备安防工程设计、评估能力,又具备安防工程施工、维护等职业技能,还能解决企业难题的专兼结合的省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中有获得“国家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资格的9人(全国共有145人)、有全国电子类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有省级“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还有1人获得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自年成为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培训中心以来,我院已开展资信等级培训51期,培训企业员工6917人。培训种类从单一的资信等级培训走向多元化,培训层次也从只承接省内安防协会的培训到承接中国安防协会的培训,2007年底成为中国安防行业职业培训中心。培训规模的扩大及培训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安防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借助安防科技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11名教师参加了4个浙江省安全防范技术地方标准及国家安全防范技术标准的制定。

以教师团队为行业提供培训服务为基点,建立了校协联盟,实现了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服务行业促进专业建设,专业提升助推行业发展”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开辟了一条行业服务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孙德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48-50.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8

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概述

(一)概念界定

当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概念在我国并未明确的界定,学界广泛接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概念描述:一是“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长期护理机构,接受长期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荆涛,2010);二是“护理保险是借用国家、社会或私人的力量,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生活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它关注的是老年人口因年老而带来的生活及生理需求”(王莉莉、叶晓恬,2011);三是“长期护理保险是指那些因为老年、疾病或者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者护理服务的保险”(黎建飞、侯海军,2009)。据此,我们可以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建立的、为了解决因年老、伤残导致的丧失自理生活能力问题而举办的社会保险。它的手段在于长期护理需求产生后,为被保险者提供相应的费用补偿或者服务补偿。它的一般性目的在于免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抵御年老或者伤残时自理生活风险,特殊目的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迁等原因导致的老年性社会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

(二)主要制度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集中在商业性保险领域,商业保险公司通过征收商业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伤残或者年老风险损失时,保险公司依据合同对其进行经济给付或者服务补偿。当前市场上主要的护理保险产品有以下三类:2005年国泰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开发出康宁长期看护健康保险产品,它主要针对30到50岁的健康人士,为被保险人提供身故或全残保险金、长期看护复健保险金、长期看护保险金;2006年中国人保健康推出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它主要针对18~59岁的健康人士,可以与单独出售,也可以与其公司的其它产品捆绑出售。当被保险人产生护理需求费用时,保险公司派专业调查专员实地调查,根据被保险人的实际情况,确定赔付标准,给付长期护理保险金;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近年来推出一个更为详细的护理保险产品———太平盛世附加老年护理保险。此产品将参保者的年龄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70~79周岁、80~89周岁、90周岁及以上,年龄越大的获得的保险金就越多。按照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金额支付保险金,支付时要根据签订的合同和最后一次缴费的凭证、保险金领取人的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到保险公司填写保险金申领书领取保险金,受益人均为被保险人本人,不得指定其他受益人。②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化的风险分担机制,为参保者提供抵御老年残障风险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它也是一种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的经济保障机制,商业保险参加者通过缴纳护理保费,满足人们多层次和特殊的护理需求,进而保险制度经营主体获得利润。但是商业性保险的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是基于经济利益建立的合同关系,属于私人经济范畴。主体始终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的经营个体,对投保对象也存在选择性。这就致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收费高、覆盖面狭窄、风险控制能力弱等,难以抵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护理需求大幅提高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可以举办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

二、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及其经验分析

德国1994年颁布了《护理保险法》,自1995年1月1日该国的护理保险法正式生效,通过法律规范将护理服务模式由单纯的“处置”性国民服务变成“契约”性国民保障,为我国护理保险的建立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道路。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理念是依托于医疗保险,即国民在进行医疗保险投保的同时也参加护理保险。该保险的对象涵盖18岁以上的全体国民,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都要参加社会保险。对于符合未满18岁、没有工作同时年龄23岁以下、未满25岁的在校学生等条件的子女不必另交保险税而在承包之列。全体进行医疗保险投保的公民,保险费主要由政府、企业、个人和医疗保险四方承担。自2008年年初起,有缴纳保险费义务的成员,其收入的1.9%为护理保险费,由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政府承担部分占总体的1/3以上,政府官员、法官和军人的保险费用则由国家负责缴纳。基金管理方面,医疗保险基金与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分账管理,委托医疗保险机构投资运营,给付服务费用。服务提供方面,护理程度分为三级(一级最轻,三级最重)。护理级别不同,接受护理服务的时间和享受护理补贴标准也不一样。③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设立主要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广泛覆盖原则,即对全部人口承担保险。德国《护理保险法》明确规定所有参加国家医疗保险的投保人也必须被社会护理保险承保。这就有效地扩大了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面,据统计,以此种方式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人数占总人口的92%;此外,还有7%的公民通过私人医疗保险的途径享受私人互利保险。从总体上来看,在德国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公民总数以趋近100%,早在1997年未参加该项保险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3%,近年来这一数字又有所下降;第二,护理制度的人性化原则,即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额度直接由投保人劳动所得收入的多少决定,而不是与其年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等投保风险因素相关。这就保障了投保人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平等的对待,不仅充分维护了投保人的个人权利,同时也通过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人性化操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于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甚至免收保险费,也保障了低收入者能够切实地享受到社会所提供的长期护理服务。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该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为本国公民提供了全面地互利保险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促进护理人员培训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发展。除此之外,更是卓有成效地通过护理人员招聘的途径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9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林业建设的新起点

林业是社会的林业,是满足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林业。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林业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是一个森林资源经受破坏、恢复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从不断强化到逐步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林业地位、作用、性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在传统林业经营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建设格局,林业的首要任务是生产木材。这一阶段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一是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林业提供木材,以保证国家工业、建筑、军事用材的需要;二是打破国际经济封锁,恢复和发展经济所必须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仅把森林看作是一种经济资源,把林业当作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同时也把林业部门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来对待。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后期,是我县林业发展较快的时期。以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为标志,我县林业进入了木材生产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县林业在生产木材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陆续启动了一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同时对林业作出了“既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判断,提出了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到20世纪末,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林业迎来了历史性转变的重大机遇。我县林业建设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可以说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成为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大计和强国富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人口、资源和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深刻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存和生产方式,对森林资源作为生活和生产原料的单一经济需求,逐步发展为提供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需求。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越来越成为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体,通过经济手段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林业建设新内涵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我们不仅要在吃穿住用等方面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要有一个处处有草地树木、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水体清洁的生活、出行和工作环境。否则,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但是生态环境因单纯追求发展而恶化,这显然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意。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和进行决策,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道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林业必须跨越式发展。没有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就难以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加速林业发展,在提高发展速度的同时全面提高建设的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林业的特殊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有限的土地资源对绝对富余的劳动力来说是承载就业的重要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状况难以改变。我国林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的林业,农民是林业建设的主力军,而农民的林业也是落后地区的林业,同时又是生态坏境脆弱地区的林业。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建设小康社会,既存在着发展阶段所特有的矛盾与冲突,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甚至搞得不好还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出现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风险。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林业面临着既要发挥经济功能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又要在发展中防止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的艰巨任务。这是在特殊发展时期的两难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林业面临着新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林业发展的现实远远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是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经营水平低,综合效益差,与促进区域发展、满足林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体制转轨缓慢,机制不活,手段落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就我县而言,山区还有5万亩裸岩15万亩坡耕地未绿化;城镇绿化水平不高;农村绿化存在脏、乱、差现象。这些不适应,归根结底是落后的林业生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当我们努力解决现有的问题时,新问题又随着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产生,使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林业要有新举措加快林业发展,是构建生态铜山,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铜山林业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各级政府,特别是林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切实担负起加快林业发展的历史重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其根本要求之一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林业工作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思考和推进林业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林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生态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林业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植树造林,努力营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程度,实现大地林网化、村庄农舍园林化,使人们在山川秀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大幅度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目前我们就是要把“十一五”期间要实施的五项工程一抓到底,真正落到实处:一是丘陵岗地植被恢复造林工程。铜山县境内大小山头589座,丘陵山区总面积22.8万亩,仍有近4万亩裸岩山头未绿化,山脚坡耕地有13万亩坡耕种,既影响了山区景观,更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实施该工程可增加山区绿化覆盖率,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我县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发展山区生态林4万亩,经济林6万亩。二是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工程。建设农田林网防护林,充分发挥林木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护路护岸等功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侵袭,提高防御水、旱、风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农业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县在2006—2010年更新、新建农田林网43万亩,折合片林4.3万亩。

创建与发展范文篇10

1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与农业网络平台初具规模

近年来,陕西省通过先后实施“村村通电话”、“乡乡有网站”及“信息入村”等工程,使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广播电视及电话网络建设方面,全省已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的目标。截止2010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44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114万户。电话用户突破360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780.7万户,移动电话2841.3万户。在互联网的建设方面,光纤通信线路已通达全部行政村,宽带数据网覆盖了所有乡镇和绝大部分行政村[1]。据《2010陕西互联网发展报告》,截止2010年12月底,陕西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485万个,省内域名总量超9.6万个,网民数量达1295万人[2]。另外,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已搭建起了以省、市、县农业信息综合性网站为枢纽,以专业性网站及镇、村信息服务站为支点,纵横交错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例如以“陕西农业信息网”、“陕西省农村经济信息网”、“杨凌兴农网”等为代表的农业信息综合性网站,以及以陕西省种业信息网、陕西省果业信息网等为代表的农业信息专业性网站。

1.2农业信息组织与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经过几年的努力,陕西省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农业部门为主体,龙头企业、经销大户等相关社会力量参与的农业信息组织与服务体系。省农业厅及全省11个市区、100多个县级农业部门均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并配备了一批固定的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通过实施“乡乡有网站”及正在实施的“信息入村”等工程,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乡镇政府门户网站1220多个,累计建设完成2791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并且这些村级服务站均达到了“一套设备、一个场所、一个网络、一个队伍、一套制度”的村级服务站“五个一”标准配置[3]。另外,通过引进、培训等途径陕西省已初步建成一支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工作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拥有各类农业信息员4000多人,中级职称以上者占到总数的1/3,其中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有2000多人。农业信息组织与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为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与人才保障。

1.3农业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效益日渐显现

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信息组织与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以及农业信息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的多元化,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和提升,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日渐显现。据不完全统计,省级农业核心网站———陕西农业信息网每年重要农业综合信息1万多条、农业新闻达3000余条、市场分析预测信息1500余条,全省网上促销成交额达到20多亿元。另外,“电子农务”、“农信通”、“农家乐”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服务陕西“三农”中也发挥了显著作用。例如,自2005年陕西省农业厅与中国联通陕西分公司共同建设的“电子农务”平台在陕西开通以来,累计服务的陕西用户数量将近500多万,共发送133181条涉农信息,受众农民近100万。

2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欠缺

陕西省地处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在农业与农村的资金投入方面,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根据2010年全国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显示,陕西省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资金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例如2010年对农业和农村投入较高的山东省投资额度为4432.3亿元、广东省投资额为3242.94亿元,连投入相对较低的福建省也达813.34亿元,而陕西省只有393.81亿元。另外,陕西省农村分布比较分散,且地形复杂,这既加大了网络铺设的难度,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总体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部分市、县农业部门网站的建设和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网站服务功能不完善,以及大量的乡镇及行政村虽然一次性建设了信息服务站但正常运转困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4]。

2.2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总体不足

目前,陕西省农业信息资源存在结构失调、深度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从信息采集环节来看,由于信息采集覆盖面窄、采集人员不足、采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农业信息资源类型结构失调,具体表现为各级农业信息门户网站的信息普遍存在综合性信息多、专业性信息少,报道领导活动的信息多、指导生产经营的信息少等方面的问题。从信息加工环节来看,农业信息主要包括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类型。市场信息与其他类型信息相比不仅需要收集,更需要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加工。但目前农业信息中反映现象的信息多、帮助政府决策的信息少,反映市场供求的信息多,帮助农民预测的信息少的现状充分说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加工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入[5]。另外从信息利用环节来看,很多农业信息网站信息重复过多、针对性不强、时效性较差等导致信息总体质量不高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对农业信息的有效利用。

2.3农民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普遍较低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利用效果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乃至整个农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而农业信息的利用效果与农民的信息素质是息息相关的。陕西省目前农民信息素质的现状是:首先在信息意识方面,除西安及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强外,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市场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抱着怀疑乃至不信任的态度,不能认识到信息对自己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缺乏应用信息的主动性。其次在信息获取方面,受经济条件制约,绝大多数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仍是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对互联网接受率非常低,至于先进的网络远程教育则更是无从谈起[6]。淡薄的信息意识再加上落后的信息接受设备导致大多数农民缺乏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基本能力,就更难以谈得上对信息深层次的分析、加工和利用了。

2.4基层复合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匮乏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技术、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既精通信息与网络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但当前,陕西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基层极度缺乏既掌握农业信息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及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全省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多以兼职为主,他们既对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掌握不够,又无法一心一意地从事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其所搜集信息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待提高。最后,工作人员年龄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经常性技术培训所导致的知识更新不够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的战斗力[7]。现阶段基层复合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匮乏以及专业、年龄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也阻碍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

2.5其他方面问题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还包括诸如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缺乏统一协调与规划、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等,限于篇幅笔者不再一一罗列。

3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

针对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建设一个政府重视、信息实用、服务高效、农民欢迎的信息服务体系,必将成为新形势下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

3.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综合分析国内外大量成功案例表明,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必须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加强宏观指导。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宏观指导主要体现在统筹规划、完善政策、制定标准、监督检查等。通过统筹规划确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农业信息服务优惠政策来吸引和激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信息服务工作。通过制定科学标准来确保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农业信息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便及时整改,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应加大投入力度。尽管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建设初期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来加大对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和相关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8]。

3.2重视农业信息开发与整合,探索农业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源头,其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服务的最终效果。陕西省可以从3方面着手解决农业信息结构失调、深度不足、质量不高以及总量欠缺的现状。首先是加强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应依照“符合省情、科学实用、农民急需”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涉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供求、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最新政策等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并积极研制和开发陕西省农业信息化所急需的农村经济分析预测预警、农业防灾减灾预报系统等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建设来不断丰富和完善陕西省农业信息总量与结构。其次是强化标准。农业信息标准化问题也是影响农业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建立起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和服务等标准体系,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综合信息多、专业信息少,市场信息多、预测信息少的局面,切实提高农业信息的深度与质量。最后是整合共享。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是打破“信息孤岛”、提高信息服务效益的重要途径。要逐步整合分散于政府农业部门、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信息产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信息资源,打破部门分割和服务资源分散的瓶颈,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