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层党建长效机制保持党员先进性

时间:2022-07-11 05:42:00

导语:构建基层党建长效机制保持党员先进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构建基层党建长效机制保持党员先进性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党员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和激励机制,努力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一、把握时代性,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党员素质,进而实现“素质先进性”,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抓好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培训,必须紧贴党员的思想实际,顺应时展的要求,着力创新党员教育机制,确保党员的思想和素质能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1、创新理念,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要逐步改变过去“我要你学”、“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式的党员教育方式,通过采取切合党员思想、工作实际,能够被党员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解决目前党员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要树立双向互动的党员教育理念,积极引进“菜单式”、“案例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党员在互动式的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创新内容,变单一空泛为全面复合。当前,党员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成为了空泛的政治说教,与全面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任务和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必须确立把党员培养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的战略目标,创新党员教育内容。要按照提高党员政治、法律、道德、素质和个人发展能力的要求,在抓好对党员政治思想、政策法律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的同时,突出抓好对党员的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本领,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为执行政策的带头人、遵纪守法的领头人、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3、创新方法,变单调老套为形式多样。要着力创新教育方法,勇于破除党员教育中“照本宣科念文件,不痛不痒谈体会,热热闹闹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切实提高党员教育效果。要以创建学习型支部为载体,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辅导、交流讨论等多种手段,分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同时,要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党员素质轮训,切实提高党员素质。在培训方法上,既要“请进来培”,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为党员释疑解惑;又要“走出去学”,与各类职业院校加强合作,建立党员能力培训基地,选送年轻优秀党员到高校进修,增强党员培训效果。

二、注重开放性,创新党员管理监督机制

加强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实现“管理先进性”,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关键之举。抓好新时期的党员管理,必须打破“关门主义”,通过引入开放的理念,运用民主的方法,建立开放的党员管理监督机制,促使党员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发挥作用。

首先,要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机制。要按照“分类管理、目标导向”的原则,根据党员行业和个体能力不同的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并为党员设岗定责,全面推行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党员目标管理公开承诺制,把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和工作目标任务向群众公开,引导和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要健全党员进出机制。一要严把党员“入口”。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落实发展党员“培训制、公示制、审查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从源头上保持党员先进性。二要畅通党员“出口”。遵循依法治党原则,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着力构建正常有序的党员退出机制。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依规、铁面处置违纪党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通过清除违纪党员,惩戒不合格党员,畅通党员出口,始终保持党的健康肌体和良好形象。要创新民主评议党员方式,解决当前不合格党员评议难、处置难、影响党员出口不畅的问题。建议推行民主评议党员“两票制”,即群众信任投票制与党员评议票决制,在评议前先由支部组织群众代表对党员投信任票,再由支部党员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个党员进行投票表决,确定评议档次。通过“两票制”,改变党内关门评议的做法,使民主评议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党内民主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考评相结合,民主评议与严肃处置相结合,从而实现用民主评议的方法来加强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管理,疏通不合格党员出口。

再次,要完善党员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努力在党内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良好机制和氛围。在扩大党内民主的同时,要研究制定完整、简明的党员行为规范,并向全社会公布,把党员的行为纳入到广大群众监督之中,通过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相结合,积极构建多途径、全方位的党员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反应快速的党内信访制度,接受群众对党员不良行为的举报,并及时、负责地进行调查处理,做到有告必查,违纪必处,及时反馈。

三、突出人文性,创新党员激励保障机制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激励先进性”,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正视和尊重党员的心理需求和正当要求,着力创新党员激励保障机制,真正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信仰的归属、发展的平台和感情的港湾。

一要切实保证党员民主权利。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线。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建设,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制度,积极探索刚性、具体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落实党员对党的工作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从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实质性而不是形式上的保障。

二要努力促进党员健康发展。要把实现党员的健康发展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为党员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打造发展平台。要建立党员创业支持机制。通过完善党员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党员创业奖励机制,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引导、鼓励和支持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先创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功立业。要完善党员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前提下,不断扩大党内民主,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保障和落实党员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努力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导向,使广大党员在平等竞争、民主公开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三要真诚帮助党员排忧解难。要探索建立党员扶贫解困机制,切实关心党员冷暖,尤其要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党员和农村老弱病残党员群体中的扶贫解困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的难题,教育他们牢记党员身份,支持和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要畅通党员思想交流渠道,认真倾听党员呼声,及时掌握党员动态,主动关心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正确疏导党员的错误认识和不良情绪,真心帮助党员解决遇到的难题,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