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治理制度

时间:2022-02-13 02:46:00

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治理制度

《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业经管委会党组第六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做好开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公益性岗位运行机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的规定,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投资、政策扶持或社会筹资,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

第三条公益性岗位开发利用的原则:

(一)统一开发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二)安置开发户籍失业人员的原则;

(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

第二章岗位开发

第四条开发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围绕就业形势,结合就业实际状况,适时开发或削减公益性岗位计划,并根据用工岗位需求确定和调整公益性岗位的种类、数量及用工形式。

第五条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

(一)社会公共管理岗位。具体包括就业促进员、交通协管员、治安巡防员、卫生监督协管员、综合执法协管员、民政事务协办员、劳动监察协管员等岗位。

(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具体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后勤保障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等岗位。

第六条街道(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开发公益性岗位。

第三章岗位管理

第七条开发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劳人社保局)负责级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开发财政局(以下简称财政局)负责本级公益性岗位专项资金的落实、使用和监督。

第八条公益性岗位要充分利用,原则上不准空岗。如出现空岗,用工单位要及时将空岗情况上报劳人社保局,由劳人社保局按相关条件和程序组织补充。

第九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由开发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管理,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与人力资源中心签订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交纳社会保险。

第十条与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为用人单位,提供公益性岗位的单位为用工单位。

第十一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为两年,期满后自然终止。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第十二条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第十三条用工单位负责对使用的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确定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并报用人单位备案。

第十四条用工单位需为公益性岗位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办公条件以及劳动用具和相应的劳动保护等。

第十五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单位报劳人社保局审核备案后,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给用单位造成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章岗位招聘

第十六条公益性岗位招聘人员,应面向社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用。招聘工作由劳人社保局及其所属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负责,用人单位及用工单位协助配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根据用工单位的岗位要求在相应范围内招聘公告。

(二)各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受理辖内相关人员报名,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进行审核、汇总。

(三)开发劳人社保局、财政局、监察审计局与用工单位组成工作组组织面试、考核或考试。

(四)工作组根据面试、考核、考试成绩,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拟录用人员,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公示。

第十七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或失地失海的动迁人员。主要包括:

(一)城镇零就业家庭;

(二)“4050”人员;

(三)登记失业人员中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

(四)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成员;

(五)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失业人员;

(六)处于失业状态的残疾人、自谋职业的军队退役人员、劳动模范、军人配偶、烈属、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

(七)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第五章待遇及资金来源

第十八条由劳人社保局与财政局共同确定公益性岗位劳动报酬及缴纳社会保险标准,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工资由人力资源中心负责统计、汇总,实行统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确认,并统一报送至财政局。

第六章监督

第二十条在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过程中,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要对所申请拨付的有关费用设立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单独列帐,按规定使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定期对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情况进行检查。对虚报冒领、骗取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个人和单位,除追回所有资金外,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及所在单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