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5:49:09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制。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全力推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特别是遏制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市工矿商贸企业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安监系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二)明确本系统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和任务,督促工矿商贸企业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落实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推进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努力提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形成企业员工人人懂消防全体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市安监局成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处。负责综合协调本系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相关事宜。

四、任务分工

全市安监系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由局党组统一领导,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安监局(分局)负责辖区内本系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市局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具体分工如下:

(一)办公室:制订本系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和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内容纳入本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并落实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相关后勤保障。

(二)综合处:制订本系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分解工作责任,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内容和安监系统即将出台的“六五”普法规划,并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全面贯彻落实。

(三)企业监管处:利用日常监管检查契机,进一步督促工矿商贸企业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防范技能,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配好配足消防器材。

(四)审批处:严把准入门槛,抓好源头,严格按照《消防法》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审查相关企业的设立审批工作,对不符要求的企业,坚决不予许可。

(五)监察支队: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过程中,如发现相关企业单位存在消防安全问题的,应当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必要时可将相关案件移交消防部门办理,务求消除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六)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在不与国家培训大纲相冲突的情况下,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培训和考试的内容,全面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五、工作步骤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百日攻坚行动从2011年9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1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标准,及时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认真按照《全市消防安全宣传百日攻坚“风雷”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千店万企知消防”行动,督促企业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治理和预防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火灾事故逃生应急演练等活动。安监系统相关业务部门要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并进行督导。

(三)督查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10日)。对照工作方案,市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本单位和各县(市、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安监系统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认真制订符合各地各部门实际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真正把《纲要》宣传好,把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好。

(二)注重实际,保证效果。要广泛动员全系统力量,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消防宣传工作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实施方案范文篇2

一、总体要求

建设“平安**”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把创建“平安**”与求真务实作风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平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建设“平安**”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召开动员会,运用宣传栏、简报、标语、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平安**”的决策部署、目的意义、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主要任务,形成“平安**”人人受益、人人有责的共识。特别是要通过分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体现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增强开展建设“平安**”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带领身边群众参与和支持建设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2、实施普法教育,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和第二个依法治市五年规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论述,学习宪法和法学基础理论,掌握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解处理。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思想动态分析制度、逐级谈心制度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群众工作,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特别是改制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务干部要认真做好改革中职工的思想摸底,有针对地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保证国企改革工作稳妥进行。

4、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按照《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意见》要求,把机关公民道德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以弘扬民族精神和诚信风尚为重点,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政德教育实践活动和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把公务员基本道德规范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实干、为民的干部形象。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希望工程、送温暖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金秋扶贫助学、学雷锋志愿者服务行动、无偿献血、一日助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继续抓好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建立防范邪教的“四个纳入”机制,搞好重点单位的防范监控工作。

5、引导党员参与建设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党员根据个人特长,积极参加居住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离退休干部义务巡逻队、党员治安责任区、党员义务奉献日等活动,带头维护社会治安、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创建文明楼院,成为法律法规宣传员、社区安全保卫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心系群众服务员、文明新风示范员。

三、组织领导

实施方案范文篇3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种、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科学规律,区分轻重缓急,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分阶段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有力阻断病毒传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实现经济社会秩序持续全面好转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分轻重缓急。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对不同岗位、年龄人群等排出优先顺序,初期要考虑必要性、需要性。先慢后快,不断总结经验,扎实稳妥快速推进。

坚持知情同意和免费接种。引导并鼓励群众积极接种,提高接种意愿。接种过程充分告知,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开展接种。现阶段疫苗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疫苗及接种服务费由医保基金负担。

坚持常态化防控与接种工作相统筹。科学精准做好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内外疫情形势和疫苗上市进程、适用人群、产量等因素,适时调整免疫策略。

坚持依法审慎稳妥有序。卫生院应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和疫苗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等规定,完善疫苗供应、流通接种等全流程监管配套制度,确保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预判和防范。

坚持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在联防联控办的统筹下,各村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驻镇各站所按照职责承担组织实施和监管责任。

二、接种顺序安排和人口测算及上报摸底

根据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外防输入是重中之重。首先,对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及镇区域机关干部、卫生院、小幼教师、居民18-59岁人群接种,有效降低规模性输入和反弹风险。其次,在完成以上人群接种的基础上,根据疫苗临床试验进展,及时调整免疫策略,为老年人(60岁以上人群,下同)、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接种疫苗,降低感染率。最后,视情况扩大到其他人群,争取逐步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

第一步:各村摸排上报18-59周岁及重点区域返乡人员(包括本镇外地人员)基本信息及组织接种工作。此类人群约有6987人,按照6月底完成任务的目标计算,每日需接种77人,154剂次。

第二步:在摸排和补缺第一类人群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摸排和组织接种工作。此类人群约有4671人,按照12月底完成任务的目标计算,每日接种51人,102剂次。

第三步:在以上两类人群接种和查漏补缺的基础上,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根据国家免疫程序,覆盖各领域人群,开展全人群接种,全面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三、做好疫苗接种组织实施

(一)接种地点:卫生院

(二)做好人员配备和培训。卫生院提前对接县卫健局,选配业务骨干针对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治等开展培训并组成专业技术骨干队伍,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接种技术,出现异常反应及时识别、快速处置。所有参与接种和医疗救治的人员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

(三)实施规范接种。卫生院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过程中,按照“三查七对一验证”的原则规范操作,开展健康询问、接种禁忌核查、信息登记、接种后30分钟留观等工作。接种前充分高知疫苗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观察要点等,详细询问受种者是否有过敏、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或妊娠期及哺乳期等接种禁忌,严格掌握疫苗适用人群和接种禁忌,保证接种安全。接种完成后及时提供预防接种凭证和接种门诊咨询联系电话,做好数据管理。

(四)有序开展居民个人接种预约及接种工作。为科学有效应对大规模接种工作,联控办对接卫生院,在3月28日前按属地管理原则全面启动摸排和预约接种工作。依次由北老寨子村向南茹子社区,由联防联控办按统一通知,村支部书记带队组织协调,以自然村为单位按照摸底上报的名单,逐村逐人按照通知进行接种。

四、加强异常反应监测和救治

(一)加强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由卫生院对接县卫建局和疾控中心,对在接种过程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按规定及时报告和组织调查、诊断,并将调查、诊断结论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对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的,上报县、市医学会。医学会根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相关规定开展鉴定。

(二)保障医疗救治。卫生院对接县卫健局加强对全镇医疗救治保障工作的指导。对于出现严重异常反应需要进行后续急救的,畅通转诊渠道,建立救治绿色通道,积极开展多学科诊疗,全力组织救治,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相关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

(三)做好异常反应补偿工作。根据疫苗管理法规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分为属于、不能排除、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照《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和《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确定补偿项目及金额,补偿费用由疫苗生产企业投保异常反应赔偿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予以赔付。

(四)制定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实施方案及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由卫生院根据镇情实际制定。

五、加强工作保障。

(一)落实属地主体责任。政府成立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任组长,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及其他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组织本单位或本村村民疫苗接种工作。

实施方案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和省领导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及省禁毒委的决定,深入贯彻强化管理,规范生产经营、管好源头,堵塞漏洞,有效遏制特殊药品外流。

二、组织领导:

特药监管领导小组组长:管景斌,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特药监管领导小组成员:

董亚林,注册与安监处处长;

赵彤,办公室主任;

常顺礼,市场监督处处长;

尉建伟,药品稽查处处长;

各县(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牵头组织:注册与安监处。

联络员:刘蓬勃,张胜妹。

电话:0312-5907961。

三、工作安排

1、认真做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贯彻。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下发后,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培训、贯彻,以《条例》出台为契机,组织发动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自查自纠及自我整改,努力把《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落实到位。

2、实行重点企业监管责任制

2005年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生产企业、经营批发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上半年建立监管责任制,按照辖区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的要求,落实层层监管责任。市局对市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县(市)局负责所属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要求监管责任落实到人,至少每季度对企业检查一次,做到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确保重点监管企业依法生产、经营。

同时在市、县建立起企业特殊药品信用信息档案,对企

业特殊药品监管实行企业法人负责制,管理部门应与企业法人签订防止流入非法渠道的责任书。

3、建立特殊药品月报制度

建立完善特殊药品月报制度,为特殊药品监管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要求认真落实今年开始实施的特殊药品统计报表制度,按时上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经营情况月报,精神药品、制剂生产销售月报,精神药品销售流向月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原料购、销、存明细月报。统计数据是安全监管必备基础,要求加强对数据分析,实现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及时进行跟踪。

4、建立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

为进一步加强对特殊药品的日常动态监控,按照省局统一布置安排,开始着手建立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系统,力争今年实现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和购销,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生产和批发数据及流向的动态监控,并对异常流向建立预警机制,争取做到特药的一针一片来源清楚,流向清楚。

5、严格特殊药品的审批

进一步严格规范特殊药品购用手续。今年7月1日对办理《咖啡因购用证明》、《麻黄素购用证明》、《麻黄素单方制剂购销凭证》的单位进行一次重新备案,实施新的审批程序及要求,新程序要求增加:单位介绍信样张、购用存管理制度、单位法定代表人承诺书、前次购买后的使用情况等;非药品生产单位另外增加:单位合法资质的证明文件、需用麻黄素、咖啡因、氯胺酮的产品上市许可证明、单位法定代表人出具的经过公正的保证函等。企业因购用手续不全或提供材料与备案不符仍将不被受理。

6、严格重点品种监控

按照省局要求,今年将麻黄素、咖啡因、杜冷丁以及氯胺酮、三唑仑和丁丙诺啡舌下含片列为重点品种进行重点监控,跟踪其购销调存和使用流向,在上半年进行特药联查的基础上,下半年继续加大对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和对各县(市)局的督导。

严格执行含可待因口服溶液、曲马多制剂凭处方销售(目前不属于管制品种,但有滥用趋势)。

7、组织两项专项检查

(1)结合医疗机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换发工作,深入贯彻《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暂行)》,与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对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的购销、储存进行一次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2)加强第二类精神药品、罂粟壳监督管理,三季度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专项检查。查其是否按计划生产,按规定销售,销售流向是否合法。

8、积极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发挥药物滥用检测中心作用

目前正在与公安局积极沟通、协调,拟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拓宽监测范围,对全市社会上吸毒人员开始进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加强戒毒机构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建设,强化法定报告主体的报告意识。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药监部门一定要统一认识,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上来,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当前禁毒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2、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市局组织协调监督执法力量,

注册与安监处为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办公室、市场、稽查各职能处室的作用,做好特殊药品监管与市场监督有机结合,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加强与公安、卫生部门的协作和密切配合,用最有力的措施,组织打好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严管战役。各县(市)局也要照此执行。

实施方案范文篇5

一、考察对象和范围

全院党政处级领导职位拟任人选。

二、考察时间

200*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

三、考察的内容

考察对象履行工作职责及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

四、考察的程序

1、成立考察组。本次拟成立10个考察组,考察组分组情况附后。

2、召开民主推荐会。参加会议的范围为全体中层干部和全院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统一填写民主推荐表,由党委组织部汇总情况报院党委。

3、由考察组主持召开5人以上部门全体职工会议,进行民主推荐。考核组汇总情况,报党委组织部。

4、个人述职。采取书面述职,材料交由考察组报党委组织部。

5、组织谈话。采取个别谈话方式进行。谈话范围为考察对象的民主推荐范围及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谈话名单由考察组确定。

6、所有考察对象都要征求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

7、综合情况,写出书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要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内容包括德才表现、工作实绩、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民主推荐或民意测验的情况等,并注明考察人。考察人对考察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考察组组长对考察材料要严格把关。实行考察责任制,考察材料与事实有较大出入的,追究考察人的责任。

7、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全体成员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考察组意见,并将考察中形成的材料及时报党委组织部。

考察组分组名单:

第一组成员:

考察对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团委、院长办公室、纪检委(*人)

第二组成员:

考察对象:审计室、工会、总务处、财务科、学生处(*人)

第三组成员

考察对象:机械系、计算机系、基建处(*人)

第四组成员:

考察对象:北校区(*人)

第五组成员:

考察对象:基础部、图书馆、体育教研室、实验中心(*人)

第六组成员:

考察对象:经贸系、成教部、保卫科、外语系(*人)

第七组成员:

考察对象:财经系、美术系、管理系、人才办、资金引进办(*人)

第八组成员:

考察对象:农学系、牧医系、园艺系(*人)

第九组成员:

考察对象:化工系、电气系、建工系、社科系(*人)

实施方案范文篇6

一、目标任务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工作目标,突出深度贫困脱贫攻坚、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任务,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平衡、政策底线。深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创新支持方式,强化财政要素保障。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扶贫政策,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今年15个贫困村退出、300户1004贫困人口脱贫(含海螺沟)。

二、政策措施

(一)做好脱贫攻坚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

1.落实好上级财政要素保障政策。承接落实好省州财政实施贫困县均衡转移支付补助政策,确保深度贫困县“三增一免”政策落实,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投入。县本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脱贫攻坚财政专项资金1300万元,比上年增加610万元。

2.根据县委、县政府2018年22个扶贫专项工作计划,准确把握深度贫困县扶贫政策,做好分行业、分项目的资金筹措平衡方案。衔接相关部门细化目标任务,做到项目与资金匹配,每个专项有保障资金,确保预算总体平衡。

(二)扎实做好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

3.围绕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部门专项规划,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配合县脱贫攻坚办科学编制2018年度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并报省、州脱贫攻坚办和财政局备案。

4.规范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财务管理,对调整资金用途的财政涉农项目资金,按照调整后的支出方向进行预算科目调整,依法报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会计核算、决算列报等,严格按照整合后的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执行。

(三)认真落实财金互动扶贫政策

5.继续实施精准扶贫贷款奖补政策,对向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的经办金融机构,财政按当年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发放贷款的1%给予补贴。

6.兑现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财政给予不超过5%的贴息。

7.根据扶贫小额信贷放款情况继续壮大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规模,落实相关分险政策,对银行业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发生的损失,分险基金与贷款经办银行按照8:2的比例分摊。

(四)加强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产业扶贫基金的管理

8.根据县级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和产业扶持基金管理使用等情况,按照规定拓展筹集渠道,保持合理基金规模,确保“三项”基金持续发挥作用。

9.督促指导规范“三项”基金申请、审批、发放、公开公示等基本管理程序,准确把握基金的用途和救助范围。对于特别贫困的,在严格审核、加强监督的前提下,教育、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可以突破每户每年救助5000元的限额;产业扶持基金借款可以突破每户10000元的限额。

10.加大对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对基金运行、使用、管理较好的单位,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于鼓励和支持。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约谈,对违规使用“三项”基金的行为予以严肃惩处。

(五)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11.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把形成资产的量化给贫困户,扩大贫困群众增收途径。鼓励创新资产收益模式,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12.支持贫困村盘活闲置的荒山、荒坡、滩涂等资源,形成资产股权量化给贫困户,拓展资产收益扶贫的实现方式。

13.支持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购买劳务服务,在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选聘乡村环卫工人、生态护林员、巡河员、地质灾害检测员、社会治安协管员等乡村公益岗位,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14. 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为契机,在我县10个以上村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自我发展能力。

(六)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

15.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开展绩效评价,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勘察、入户调查等方式,综合评价资金管理、使用及成效等,堵塞资金管理漏洞,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规范,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16.注重重点检查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日常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月报制度,对损害群众利益、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17.加快预算执行,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下达财政扶贫资金。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拨付流程,加快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5%以上。定期对扶贫结余结转资金进行清理,对结存量大的扶贫资金,分析原因,及时依法依规调整用于急需的扶贫事项。

18.全面实施村级财务“互联网+精准扶贫记账”。运用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规范村级资金会计核算,全面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把到村扶贫资金、到村惠民资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核算管理纳入记账范围。发挥实时查询功能,村民通过手机下载的移动客户端,随时查询村级资金收支情况,主动接受村民监督。

(七)实施财政管理对口帮扶联系制度

19.按照省财政厅要求,配合蒲江县财政局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积极组织参加财政局长、县乡财政干部、财政业务骨干培训以及组织相关股室人员到蒲江县财政局顶岗锻炼等工作。

20.搭建业务交流平台,实时进行信息共享和工作交流。及时总结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经验做法,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三、进度安排

21.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一季度完成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年初预算的安排;二季度按照脱贫攻坚规划及项目需求统筹安排并下达资金到相关乡镇和实施部门。

22.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3月底前,完成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的编制,并上报省州脱贫攻坚办和财政局备案。8月底前,完成方案的中期调整和报备。11月底前,完成2018年度最终方案的调整和报备。

23.扶贫小额信贷奖补政策。二季度完成兑付金融机构的扶贫小额信贷贷款投放财政奖补资金。

24.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根据三家金融机构提供的扶贫小额信贷贷款利息汇总表,经过县政府金融办、县脱贫攻坚办审核无误后财政按季度贴息。

25.加快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各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应围绕22个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只能职责和责任担当,要在规定的实行内尽早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县、乡(镇)财政要主动作为,继续优惠扶贫资金拨付和报账流程,健全扶贫项目评审、领款报账、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机制,确保财政扶贫资金支出预算执行达序时进度和年度支出进度达95%以上。

26.财政监督检查和继续评价。一季度完成2018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制定。二季度制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继续评价和监督检查方案,完成“四项扶贫基金”执行检查。三季度完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四季度完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继续评价。

27.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一季度协助县委农办完成试点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州财政局备案。二季度根据批复的方案下达试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资金。三季度督促各试点村组织实施。四季度协助县委农办完成验收考核和试点总结。

28.互联网+精准扶贫记账。一季度制定实施方案并完成村级财务记账数据上线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制度建设、账户开设、设备购置、业务培训。二季度后正式上线运行村级财务记账工作。四季度接受省州检查和总结经验。

实施方案范文篇7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卫生部门牵头、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网络,地级以上市工作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县级工作网络覆盖率达到60%;

(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网络专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

(三)建立全省公民健康素养监测、评价体系。设立省级监测及干预试点县(市、区)6个以上;各地级以上市至少在3个县(市、区)进行监测,建立1个干预试点县(市、区)。

(四)《健康66条》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解读》传播活动覆盖率以县(市)为单位达到60%,城市以区为单位达到80%。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建立健全全省范围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网络,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由省、市、县三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组成的技术指导网络,搭建多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工作机制。

1.建立“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省级由省卫生厅牵头,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的平台,负责协调各成员部门参与组织、管理全省“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牵头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组织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工作技术指导和实施网络。

技术指导网络由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不同单位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组成。县级以上要不断完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建设,配备开展相应工作的人员和设备,落实工作任务;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

各地要建立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机关、企业、学校、商业服务场所等单位组成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实施网络。

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的技术指导、监测和效果评价。

3.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宣传、教育、共青团、妇联、计生委、工会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整合资源,共同做好工作。

各地要充分利用“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平台和品牌,共同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技能。

在建立健全工作网络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工作网络专业人员的分级培训。培训内容:对于从事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的人员,主要培训社会动员、计划设计、组织协调、传播与教育、监测与评价、《健康66条》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解读》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成员部门的成员和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主要培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健康66条》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解读》。通过层层培训,提高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能力。

(三)大力传播《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小册子、宣传画、巡讲等手段,普及《健康66条》,逐步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水平。

地级以上市专业机构要开发制作不同类型的健康传播材料,争取家庭覆盖率达到70%。

县级以上专业机构每年要结合当地主要卫生问题、卫生日宣传活动开展2种形式以上的宣传教育活动。

县级以上要建立《健康66条》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解读》巡讲师资队伍,在街道社区、镇开展巡讲,每年巡讲活动覆盖当地人口5%以上。

(四)定期开展监测。

省级在每年的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监测项目的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建立完善的健康素养监测网络和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动态掌握全省公民健康素养水平。

各地级市要定期开展当地公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的监测,了解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讲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五)抓好试点,树立典型。

地级以上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及城市“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试点建设,树立一批典型县(市、区),通过典型引导,带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全面开展。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镇(街)为单位开展试点建设,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带动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关系民生、社会和谐的大事来抓。

各地级以上市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保证“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是公益性活动,各地应加大投入,要将“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经费纳入卫生部门年度预算,确保“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顺利实施。

(三)项目带动,促进发展。

各地要结合相关项目,如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群众乐意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推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面实施。

(四)督导评估,表彰先进。

实施方案范文篇8

一、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一)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以“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取入门费等方式以及通过互联网、假借直销名义进行的传销活动。

(二)重点惩处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打着职业介绍、招聘兼职等幌子,诱骗学生参加传销的行为;为传销提供条件的行为。

(三)以城关和城乡结合部等传销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专项行动的重点区域。对问题突出、社会反映强烈的传销活动进行全面整顿。

(四)通过专项行动,使传销活动得到有效控制,群众识别、防范传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被骗往异地参与传销的人员明显减少,防范和打击传销活动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二、主要任务与工作措施

(五)集中力量查处涉及地域广、参与人员多,以及通过互联网传销、利用传销非法集资等社会危害严重的重点案件,严惩从事传销活动的单位、组织者和骨干分子,摧毁传销网络。严厉打击暴力抗法以及传销引发的盗窃、抢劫、非法拘禁等恶性刑事案件。

(六)强化对互联网的相关监管工作,完善有关规定,坚决取缔为传销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行为,为打击查处传销活动提供信息支持。

(七)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教育,使广大学生认清传销的违法犯罪性质、欺诈本质和危害,自觉参与抵制传销行动。

(八)加强房屋出租的管理,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仓储和人员住宿等条件,加大对违法出租行为的处罚力度。

(九)依法规范直销行为,查处违规招募、违规培训、违法计酬等行为,坚决取缔打着直销旗号从事传销以及直销企业从事传销的行为,严格执行直销企业市场退出制度。

(十)进一步完善打击传销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快打击传销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传销组织者、策划者及骨干分子档案,探索建立社会查询制度,健全群众投诉、举报及奖励制度。

(十一)强化宣传工作,以宣传《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为重点,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着重抓好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防范传销的意识和能力。

三、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

(十二)打击传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工作和长期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针对传销活动的新特点和突出问题,对专项行动进行全面部署,逐级分解落实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十三)为强化对打击传销工作的领导,县建立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为主的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督办重大案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

(十四)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密切配合开展专项行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专项行动的指导和督查,注意发现案件线索和传销苗头,发现问题迅速组织力量依法查处,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交公安或司法机关处理,对重大传销组织和线索的查处要提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防止犯罪嫌疑人脱逃。公安机关要加大对传销犯罪的打击力度,快侦快破大案要案。通信管理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利用互联网传销和为传销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为的监控和查处力度。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服务部门要依法协助做好对传销组织者或经营者账户查询、资金冻结的协调工作,打击利用传销非法集资行为。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传销活动进入校园。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对传销屡禁不止、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单位,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广电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政、财政、劳动保障、税务部门依据《禁止传销条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在这次专项行动中还要充分发挥社区管理机构、居委会、村委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十五)要严格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对领导不力、实行地方保护、消极应付甚至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其领导责任;对监督管理不力、敷衍推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包庇、纵容、支持和参与传销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十六)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和督办工作,认真研究解决专项行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完善工作方案。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要积极会同法院和检察机关,共同研究传销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提高打击成效。

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十七)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年2月)。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单位的实施方案抄送县工商局、公安局。

实施方案范文篇9

一、工作目标

简化贫困户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满足率,确保符合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尽快享受到金融扶贫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二、实施对象

建档立卡贫困户(含已脱贫的贫困户)、边缘户。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人民银行支行、农商银行分管领导为组员,负责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二)简化流程。根据工作实际,简化贫困户的贷款程序,取消包保部门审核的流程。按照《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取消就业局小贷中心和担保公司审核环节,只需向合作银行出具信贷担保函,由农商银行对贫困户借款用途及相关条件进行审核把关。

(三)提信增量。以边缘户和已贷款户为重点,提高信用等级,将过去的二、三星户提高到四、五星,增加单体获贷数额。对已还款户,鼓励二次贷、三次贷,切实提高贷款规模。降低小额信贷准入门槛,对具备一定生产技能的贫困家庭,改变以往因历史陈欠因素不授信的做法,综合考虑致贫原因,对贫困户非主观原因形成的,以现实还款能力和产业发展实况为主要参考指标授信。

(四)加大宣传服务。各乡镇街充分利用村公共宣传栏、村广播及微信等媒介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的宣传工作,各相关部门、包保干部加强入户走访时对小额信贷的宣传,确保及时为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应贷尽贷。

(五)强化监管。做好信息排查工作,承贷银行对贷款户每季度开展一次贷后排查,重点掌握贷款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产业基本情况、收益情况,确保贷款户用的好、还得上。严格执行“三色预警”机制,对60天后到期的贷款,银行、乡村共同走访,提醒做好还款准备,实行“蓝色预警”;前30天上门指导确立还款计划,实行“黄色预警”;前7天入户督促落实还款资金,实行“红色预警”。对“红色预警”的获贷户,坚持扶贫、银行、乡村三方共同发力,及早商定还贷方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职责。乡村干部和包保部门要做好政策宣传,充分调动贫困户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商行、乡镇街要继续组织开展贷款实施对象的评级授信工作。各乡镇街要做好入户实地调查,全面掌握本年度新增贷款需求。

实施方案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意识,建立完善基本农田管理制度;促进基本农田保护各项基础工作落实;建立全方位的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实现我区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制度化、规划化、信息化的目标,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水平。

二、主要任务

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质量等级,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责任人,形成基本农田保护台帐,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

三、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成立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区国土分局、区财政局、区农林水利局、区监察局、区统计局及各镇政府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国土分局,负责日常工作。其他各部门职责分工:

负责对保护区内耕地质量进行认定及检测,区农林水利局负责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清理、核实等。协调各承包户在承包证上备注基本农田保护区。

区财政局负责经费保障。

区监察局负责基本农田保护等行政问责。

区统计局负责会同区国土分局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

组织所在村、社按照有关技术规程和要求开展工作,各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组织落实保护责任人,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协议,负责基本农田保护区后期日常管护及制度化建设工作。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示范点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委托专业技术单位负责有关技术工作。

四、时间安排

全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包括编制划定方案、实施细则,完成镇村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示范点前期外业调查和内业建库工作。开展全区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有关准备工作。完成业务培训和宣传等工作。

完成数据扫描、数据采集、绘制工作底图,完成全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业数字化工作。收集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包括制作外业工作底图、耕地质量调查、基本农田的承包情况调查、设置基本农田保护碑、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完成外业调查核实工作。

并组织完成区、市级成果验收。完成数据数据库优化工作。

建立相应保护制度和后期维护管理机制。落实保护措施。

五、工作要求

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切实加强部门配合。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镇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并建立联络员制度。

根据全区土地利用特点,认真编制实施方案。区国土分局会同区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市统一要求。认真编制实施方案,制定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技术要求和实施细则。

全区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经费由区国土分局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进行测算,保障落实工作经费。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分担的原则要求。市、区、镇财政给予相应补助,确保工作经费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严禁弄虚作假。对虚报、瞒报基本农田数据的一经发现,严格验收确保质量。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严格执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要采取措施确保基本农田划定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对主管领导追究行政责任。

六、保障措施

倡导农民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基本农田在保护时效内不得占用,严格实行农用地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基础上。除对国家或全市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交通、水利、能源、军事项目外,不得通过规划修改将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

做到区级有领导小组,定人、定责实施保护。进一步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网络。镇级有保护机构,村级有责任人,小组有信息员、户户有责任明白卡。对基本农田实行重点巡查,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相关要求,不仅追究本级责任,同时要追究其上一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