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挑战与对策

时间:2022-07-07 08:35:10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挑战与对策

近年来,学术成果造假事件频出。诚然,学术行为不端必然是这一现象显现的主要内在动因,但作为成果载体的学术期刊在评审环节的漏洞也无疑为造假事件的产生创造了机会。随着学术分工的细化,各研究领域相互渗透,研究成果价值评定也超出了期刊编辑的认知边界。学术期刊编辑和稿件录用是期刊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其“真假”与“质量”直接影响期刊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承担学术成果评价责任,学术期刊社通常寻求外部相关学术群体的帮助,同行评议作为主要的方式和方法逐渐融入编辑出版的常规制度。

一、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发展

同行评议是指一个或几个相关领域专家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其领域某一项事务进行评价的活动。参与评议人必须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在评议过程中要采用相同的标准对被评价事务作出鉴定性、评价性的审查与检视。同行评议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的重要质量控制手段。欧洲是同行评议制度实施最悠久的地区。早在1665年《哲学会刊》就成立了编委会,实行的就是类似今天的同行评议制度。三百余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有效提高了期刊质量,为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学术期刊采用同行评议的历史也有两百余年。中国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介绍英美实践经验,如通过有效同行评议美国有效洞察了“论文膨胀”原因,提倡对评审人培训和公开评审意见等。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研究开始反思中国的编辑实践。这些反思分析了中国同行评议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如论文的返修率和返修迟滞问题,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问题等。近些年来,同行评议制度研究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制度流程、系统和创新方法上来,体现了编辑出版的新现象和新规律。

二、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实践

从类型学角度来讲,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主要包括:单向匿名评审、双向匿名评审和开放评审。在单向匿名评审过程中专家知道作者是谁,而作者不知道评审专家。专家根据对作者的了解和稿件内容作出相应评价和建议。编辑把这些意见反馈给作者;双向匿名评审过程中专家并不知道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评审专家。专家只是根据稿件内容作出评价和建议。编辑把专家相关意见反馈给作者。开放评审过程中作者和审稿专家相互公开身份,作者和审稿专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双向沟通。从实施流程角度来讲,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一般遵循如下过程:首先,学术期刊编辑进行初审筛选。学术期刊对稿件有学术规范要求,这就要求编辑对其专业学术研究动态和趋势有较深的理解,并通过洞察力剔除不具学术价值或不合学术规范的稿件;编辑还要通过对稿件语言水平和规范的评价确定其是否具备出版价值。只有通过上述评审的稿件才会进入同行专家评审过程。相关稿件只有经过专业相同或相近专家评议才能达到评审的目标。找到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评审工作的专家是影响评审工作效果的关键一环。只有当学术共同体的专家将学术发展视为自身责任,才能认真履行评审职责,提供有价值的评审建议和意见。多数学术期刊为了保障评审的客观性会找两到三位专家负责同一篇稿件。无论是匿名还是公开评审都应保障将多位专家综合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综合意见不仅是“取舍”的决断,也要对录用稿件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从而达到提高论文质量的目的。健康的同行评议制度对学术期刊不仅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还可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进而树立其专业形象。但同行评议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拖延评审决策周期、阻碍创新研究等问题。

三、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效果的不确定性

就学术期刊而言,同行评议与期刊评价在语义上是对称的,两者联系密切。在编辑实务工作中,同行评议通常只是确定其形式有无以及匿名方式等,基本被视为必备程序;不同期刊也只是在消极保守和积极创新两端作出决策而已。作者、编辑和评审专家对评议工作性质、期刊规范标准以及学术水平的差异化认知综合影响了这一制度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编辑工作质量面临严峻挑战。

(一)作者层面的不确定性

论文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术环境的产物,其对“利益”、“人情”以及“市场化”等要素的态度对其研究成果的质量必然产生影响。作者是把成果当作学术生命,还是简单积累晋升条件;在等待同行评议时,他们期待的是“是否”录用还是得到有价值的学术鉴定;他们担心专家“权力寻租”还是“泄露个人研究创新”;有时他们会对专家评议信心满满,有时又担心编辑把文章给了一个“外行”评审。这些作者的不确定性多数源于以往经验或者其他作者的经验判断。评审周期过长、评审过程不透明不具体是这些不确定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作者往往感觉处于弱势的地位,认为编辑和评议专家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录用与否,而不是成果质量。

(二)专家层面不确定性

专家是期刊学术价值的重要把关人。确保评议专家在复杂学术环境中进行公正的评审,保障评议质量是编辑出版工作的巨大挑战。首先,专家是否符合专业要求不确定。我国多数期刊的专家数据库规模仍然偏小,有些期刊甚至没有建立数据库。作为与同行交流平台,多数专家愿意承担一定量的评议工作,认为评审身份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是其学术责任承担的重要表现形式;当然,部分专家也会由于工作繁忙,对评议工作热情不高。其次,评议专家对评议公正性和客观性的质疑也抱有不同态度。他们在处理与作者及成果关系上往往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对自己参与评审工作本身也没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基于态度不同的个人策略选择不仅削弱了评议专家的公信力和正当性,也势必会影响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口碑,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术创新。最后,评议专家对学术期刊标准也很难把握,即便是有了标准,对于学术研究个性化而言这些标准也难以落到实处。这就使得专家在标准的“宽严”抉择上陷入困境。很多专家会不经意间把个人的喜好强加到评议标准上来;对于研究成果的创新思想无法接受或者不符合自己的偏好而对研究成果产生偏见。

(三)编辑层面不确定性

编辑群体能影响期刊的风格及用稿标准,通过选择同行评议专家、沟通协调评议过程,不仅维护了学术伦理还直接促进了学术交流。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在同行评议过程中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挑战。首先,编辑的权威性越来越不确定。学术专业细化使得话语权越来越掌握在少数“小同行”手里。由于作者最知道自己领域的“小同行”,能够帮助编辑找到合适评议专家。部分期刊允许作者指定评议专家,但这样的流程容易造成同行评议结果造假。这种作者学术圈内的评审流程挤压了编辑的权威性。其次,编辑要处理很多行政和社会交往事务,在利益回避和保障评议独立公正上也广受质疑,其公正性难以确定。再次,编辑在为作者匹配合适的评议专家过程中的理念也很不确定。随着学术研究的细化,某一领域专家作者圈子比较固定,“小专家”圈子的评审势必会受到学术成果以外因素的影响,如果突破这一学术圈而转向寻找“大专家”,那么又会被作者冠以“外行评审”之名。因此,不同编辑在决策过程中理念左右摇摆不定。最后,编辑在与专家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效果也不确定。编辑所关心的公平公正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会由于专家专业知识及视野的影响而失真。专家更容易按照原有的工作方法工作,专业思维也会对评议结果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多名评议专家意见不一致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关学术背景,编辑也很难综合各方意见作出最后的决策。

四、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应对策略

上述不确定性的挑战不仅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要面对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历程。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方法面对挑战,消除或降低不确定性,才是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实施的合理选择。

(一)严选评议专家

优化评议专家队伍可以充分利用期刊编委的学术影响,通过编委推荐,选出德才兼备的评议专家,进而建立动态的专家库,保障评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通过专家推荐也可以有效扩大专家库遴选范围。同时,期刊还应对专家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评估库内专家生理、心理健康情况,工作履行情况,不断调整数据库的组成结构。目前,吸收和培训优秀作者成为评议专家的方式也逐渐得到认可,促进了评议专家队伍建设。为了使专家更好履行评议工作,要充分重视培训工作。在培训中要充分调动专家积极性,把相关研究理论前沿和期刊规范有机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数据库的健康运作要求专家结构合理,这样才能保障评议专家真正是“小专家”。当然,通过其他平台以及作者推荐也是专家资源获取的渠道,但一定要把客观公正评审作为首要遴选条件。

(二)完善评议标准

期刊编辑部应制定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评议标准,通过培训帮助专家掌握评议的原则和尺度,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科学的审稿评价表可以帮助评议专家提高审稿效率和效果。审稿评价总体指标应该包括:原创性、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细节评价指标应包括:研究目的、设计、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数据、图表、结果、讨论、参考文献、文字、标题、摘要等的规范性。此外还要考虑成果的道德伦理观是否正确。这些指标要选取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加以分析处理。定性分析处理是指由评议专家综合分析上述指标,对成果直接录用、修改后录用、修改后再审或者直接退稿作出决策;定量分析处理是根据不同指标的权重,由编辑综合汇总所有专家对指标的评分,作出最终处理决策。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多位专家评审意见实现共享,并对最终决策作出合理说明;此外编辑也有义务把专家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作者,从而建立期刊与作者的互信机制。

(三)拓宽沟通渠道

编辑与评议专家沟通不畅的原因多种多样。由于专家不是编辑部组织架构内成员,因而常常被视为外人。如果编辑只是在需要审稿时才临时去联系评议专家,而在没有评议任务时不往来、不交流,那么评审专家自然被边缘化,工作热情无法保障,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因此,编辑应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增强与专家的学术交流和情感沟通,维护其对同行评议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将同行评议工作纳入学术贡献的评价之中、由相关组织对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表彰和奖励以及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都是值得提倡的沟通办法。

(四)拓展评议形式

目前,多数期刊同行评议制度实施的都是结构化同行评议。在理想的状态下,严格按照结构化同行评议制度规范执行,评审工作也会顺畅、高效。但在面临不确定性挑战的环境中,这种评议制度有可能失灵。近年来出现了用以防范同行评议被操控的量化同行评议,虽然不是主要评议形式,但作为结构化同行评议的补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技术的进步使得同行评议制度出现了新的形式。其中,开放式同行评议是近些年热议的形式。尽管已经尝试了二十余年,但这种形式接受程度仍不是很高。无论是发表前公开评议还是发表后公开评议在国内还少有尝试。

五、结语

诚然,同行评议制度并不完美,在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很多问题;但其在学术期刊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意识到中国学术期刊实行现代意义的同行评议制度历史仍然较短,面临的学术环境相对复杂。面对诸多影响评议质量的不确定性,研究相关要素的制约条件并系统作出科学决策仍是下一阶段这一制度实施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