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研究

时间:2022-10-31 11:14:40

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与办学质量存在紧密联系。然而,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稳健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积极构建成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机制。基于此,文章将人本理念作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构建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等院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建构

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大众化时代,如何在发展方式与治理方式上转型是一个时代课题。高校的管理理念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无法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导致大学生的创造力、批判精神等严重不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新时期,高等教育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构显得尤为必要。

一、以人为本理念概述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人是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现代管理论的重要革新。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向社会各领域渗透,而高等院校是教育领域的引领者,必须承担贯彻这一理念的责任,而且该理念和现代大学精神十分契合。将人本理念有效地引入到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体系当中,所有的规划与活动都优先考虑师生利益,充分考虑教职工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学习氛围,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概述

行政管理始终被高等院校作为发展的原动力,而其在高等院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具体指高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各职能部门为重要载体,充分考虑具体管理机制与程序,针对院本校工作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校园内部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有机整合,确保其效益的充分发挥,以保证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与任务。只有良好的行政管理机制,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建构

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树立。第一,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价值需求。在高等院校中,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对象就是教师与学生,与企业员工相比,该群体特殊性明显,教师具有极强的主体意识与民主意识。而学生同样区别于企业产品,具有明显的主体性与多样性。因此,作为管理人员,应当正确认知特定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始终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要尊重管理学的规律,同样也需综合衡量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进而创设尊重知识与人才的环境。与此同时,还应当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予以激发,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将其确定成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尽可能满足师生的个体化与多样化需求。为其营造理想的学习与工作环境,确保教师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学生学有所成,健康成才。第二,正确定位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从广义角度分析,行政管理工作涵盖了高等院校的全部工作内容,为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目前阶段,国内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高校完全依照法律进行管理仍不现实,因此,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中的主导作用与中枢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行政部门需充分考虑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与学校决策,保证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与高校实际情况相吻合,并将其当做多项工作的规范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照具体规章开展。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工作的常用手段就是制度管理,通过组织协调的方式完成。其次,指导与服务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以后,要积极推动其贯彻落实,行政部门要对二级教学单位进行工作指导并提供服务,以保证工作中的矛盾与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最后,检查与监督工作。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检查与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在检查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相关经验,积极推广有价值的经验与做法。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机制当中,检查与监督环节一直是相对薄弱的,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有必要加大检查与监督的力度。2.管理职能的有效转变。第一,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积极地转变传统观念。一方面,要积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内的“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也同样不可避免,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免受到“官本位”观念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还应当始终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创设宽松与民主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与教学管理中,也一定要将服务理念融入其中,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第二,充分尊重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地位。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摒弃行政本位的传统观念,将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而且要将这种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例如,很重要的资源配置,一定要将教学和科研作为资源配置的重点。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具备丰富的科研成果,充分彰显自身的软实力,而这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对于高校的人力资源配置来讲,应当将重点放在教学教研一线,人才就是最大的力量,要把最优秀的人才安排到讲台上和科研岗位上;同时,高等院校在经费投入方面,也应该对人力资源与课程开发有所侧重,为教师提供好的工作与科研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三,提升管理与服务的效率。高等院校应将专门人才培养作为切入点,积极落实二级管理结构,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问题是一级机构规模庞大且权力集中,对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行政部门对资源的掌控相对较多,行政本位明显。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要求,这种管理机制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一方面要简政放权,对行政审批程序进行简化,将基层有能力承担的相关事项,权利下放,使审批向检查与监督方向过渡。另一方面,高校内各院系应具备适当的办学自主权、财政与人事管理权等,进而从自主权缺失的状态转变成具有自主权的实体,可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及主动性,确保办事质量与办事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要过渡学术权力。高等院校行政部门要适度让渡学术权力。在科研方面的决策上,要始终尊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轻行政部门的负担,也可以将专家学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关键是确保教学、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规律相适应。3.加大规范管理力度,增强行政执行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管理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要高度重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完整的管理体系还应包含责任追究机制。第一,贯彻落实问责制度。在高等院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应积极构建绩效评估指标机制与评估体系,构建以二级单位为核心的问责机制,确定问责的范围与程序,不断强化责任追究的力度,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与公信力。在确定岗位责任以后,还应当落实动态管理制度。第二,构建岗位责任制。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不仅要精简机构,同样需要对各岗位责任予以明确,保证工作人员高效开展工作,避免出现人浮于事或高负荷承担工作等弊端。

作者:柏海珍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詹素琴:《新时期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的探析》,《读与写》2016年第12期。

[2]张浩:《新时期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4期。

[3]徐博,于长志:《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务型转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第6期。

[4]吴铁坚:《新时期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5]齐珊:《新时期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7期。

[6]邱率城:《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刍议》,《知识经济》2015年第4期。

[7]范作闽:《建设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8]孙祎:《高校去行政化与“服务型”行政管理的思考》,《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