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课程教学探究

时间:2022-12-17 02:50:59

高校行政课程教学探究

本文作者:李辉宋红燕那顺巴图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以往公文写作类应用型课程教学中,仅仅重视传授基本原则、技能和规范。例如,公文写作课程多数课时用以讲授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要求等,并未注意从中总结和升华教学理念。这与素质教育中强调掌握学习方法、探索学习策略的宗旨不相符合,也在实践中导致“舍本逐末”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课题组主要成员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注重调整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一下几方面。1.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课程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笔者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出发,总结出社会科学类本科生的“四位一体”课程学习目标,即在每一门社会科学课程中,应紧紧围绕“搭建学科框架—夯实理论基础—培养思维方式—修炼基本技能”这四项任务,完成上述任务,即为达到本门课程学习目的。在公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笔者仍旧坚持贯彻这一宗旨。以培养思维方式为例,笔者总结出在公文写作课程中应着重培养“高度决定视野、角色决定行为、细节决定成败”三项思维。具体而言,公文作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外沟通的主要方式,必然具有全局性、政治学和严谨性。这要求公文写作者具有全局意识,站在整个组织的高度思考问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树立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注重细节锤炼,不得有半点疏忽。这些特点都使得公文与一般文学作品写作存在差异,需要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上述思维。2.注重培养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学会角色转换。“受领导之命、代机关之言”是公文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①,这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时刻明确:公文起草者与公文主体之间的角色差异,即每一份公文不是以公文起草者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公文主体(所在机关及领导)意志为转移,切不可在公文中盲目体现个人偏好。3.进一步夯实写作基本功、强调写作规范。写作功底和写作规范是写好公文的根本,但现有教材框架对写作功底的训练较少,对写作规范的强调也基本停留在每一种公文的构成和格式规定上,而未从根本上使学生明确写作规范的重要意义。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写作功底的训练、始终强调基本规范对公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扩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具体实践这一理念。例如,通过“字—词—句—段—篇—章”的训练夯实写作功底;通过反复修改公文草稿、对比优秀公文和错误公文等方式强调写作规范的重要性,这在后续段落中会进一步解释。

传统的公文写作教学一般以教材为基准,以国家规定的十三种公文②为基本内容,以“规章制度类”、“公布知照类”、“请示商洽类”等六大模块③为教学主线,以传授每一种公文的构成要件、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为教学任务。此做法的弊端在于:一是实用性不强。国家规定的常用公文中部分公文是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中很难遇到的生僻公文,例如“命令”、“决议”等公文,在一般基层和中层单位并不常用。二是教学枯燥。以六大模块为教学主线,以每一种公文的构成要件、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为教学任务,使得整学习课程设置单一、枯燥。学生普遍认为,公文写作课程就是记要件、记格式的课程。为此,课题组主要成员突破教学和国家规定公文的限制,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1.将教学内容从国家规定公文扩展至常用公文甚至一般应用文。国家规定公文包括命令、决议、请示、批复等;常用公文则可更多地包括简报、简讯,计划、总结,讲话稿、致辞等;一般应用文还可涉及到简历、学术论文撰写、组织文化设计中的文字工作等等。这些文体在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十分常见,也使学生对公文写作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提高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打消学生的公文写作“无用论”想法。2.以“字—词—句—段—篇—章”为教学主线,训练学生揣词造句、组织段落、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基本功。将上述常用公文和常用应用文分为“不出错的”和“见水平的”两大类文体。“不出错的”一类,如通知、通报等,注重强调写作规范;“见水平的”如计划、总结,讲话稿、致辞,学术论文等,注重写作功底的修炼。按照“字—词—句—段—篇—章”的顺序,以广告语、组织文化设计等精炼句子为载体,训练学生揣词造句能力;以简报、简讯等短小段落为载体,训练学生组织段落、明晰层次的能力;以学术论文、讲话稿、计划、述职报告等较大篇幅为载体,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教学全过程均重视表情达意基本功的训练。3.适当增加图像、PPT、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的运用。传统公文仅以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现代公文写作则更多需要图像处理、PPT制作、音乐甚至视频功能的组合。课题组尝试通过PPT和视频制作训练学生多种媒体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

传统教学大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对于公文写作类应用型课程,仅以讲授公文构件、格式和写作要求,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又面临着学生无兴趣、无积极性、被动完成的尴尬。为此,课题组本着平等、互动、参与的原则,尝试以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1.增加课堂参与,尝试即兴互动。课堂互动参与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又不增加学生课后负担,课题组采取课题即兴互动方式,设置了广告语、团队文化设计、论文标题设计、通知撰写等训练环节,以分组讨论、即兴发言和课后完善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例如,广告语设计环节某小组即兴以红旗轿车、三星手机、MP3等产品为目标品牌,设计出“红旗轿车,龙的本色”等广告语。在团队文化设计环节,某小组以“公文天下,文以载道”为团队口号,既彰显了团队特点,又切合公文写作课程主题。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也产生了很多精彩的创意,为揣词造句、锤炼语言提供了很好的训练。2.转换教学空间,推行实验教学。笔者所在学院具有MBA、工程硕士等教学资质,并能提供实验、拓展训练等专业场所。课题组借助这些有利条件,适时为学生安排了2课时的实验课程。主要针对简介、通知等简单文体写作,实现讲解、资料搜集和撰写的同步完成,并通过这一方式实现教学空间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表示文科生也能上实验课,这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公文写作学习的可操作性。3.组织实习实训,增加实践教学。为了使学生对公文写作实际工作有更切身的体会,课题组在公文写作48课时内安排了4个学时的实践课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选题目的方式,选择实践调研项目,针对学校所在区政府机关、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依托课题组教师在区政府部门的横向合作课题,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例如,《Q市K区科技三项经费立项评审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研究》这一课题,针对Q市K区科技三项费用使用情况进行为期3个月的调研,最终形成的文本包括《Q市K区科技三项经费立项评审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调研报告》、《Q市K区科技三项经费立项评审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两部分。通过实习实训,学生更直观地体会了机关公文写作的一般程序、基本原则及规范,基本掌握了调研报告和实施办法的写作要领。4.组建学习小组,强化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高校本科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课题组在学期初对所学班级学生进行自主分组,组建学习团队,并为团队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教学内容中的视频宣传片制作、项目调研、团队文化建设等环节均以团队形式实现。对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如,视频短片制作中,团队分别完成了《公共管理系风采》、《黄岛印象》、《美丽的唐岛湾》等视频短片制作。其中,团队在短片主题确定、视频拍摄、解说词与宣传语、后期剪辑与制作等既集中讨论、又各有分工。《黄岛印象》视频短片在搜狐视频中展示,得到学院教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肯定,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尝试。5.辅以佳作赏析,强化模仿学习。在每一次布置训练任务之前,课题组并未让学生盲目准备,而是首先提供佳作赏析,让学生首先了解优秀作品的核心特征,有遵循和模仿的依据。例如,在报告撰写训练环节,课题组多方搜集资料提供了《X乡镇党委书记事迹报告》等例文,从注重政治觉悟、学会谋篇布局、明晰写作层次、推敲锤炼语言等方面作以讲解;在视频短片制作环节,任课教师提供了Q市电视台视频宣传短片,以及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了视频制作的蓝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往的社会科学类本科生课程考试多采取平时成绩占20%,期末试卷成绩占80%的做法。平时成绩多以控制为导向,以课堂考勤和回答问题为主要依据。期末试卷多以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为主。针对公文写作课程对实践操作的较高要求,课题组尝试以平时成绩25%,团队作业25%,期末试卷50%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平时成绩中,以课堂即兴互动为主要考核依据;团队作业以视频短片制作、调研报告等全过程的参与情况和作品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期末试卷则做了较大的题型修改,增加了《申论》、实用公文撰写等题型,以此考察学生现场制作公文的基本功,并为公务员考试提供练兵机会。考试方式调整的意义在于实现由控制到引导的转变,即考试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程的学习要点;实现由考试到学习的转变,即考试不仅是为了成绩,更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