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课下的移动网络论文

时间:2022-08-01 04:05:32

高校思想课下的移动网络论文

一、移动网络及其特征

(一)互主体性———信息传播结构从树状变为网状

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信息的传播模式以“主客体”传播为主,是“一对多”的单向线性传播。社会信息的主要流动结构为“树状”结构,传统媒介(报纸、电视、广播等)是这种传播的典型代表。媒介机构(或者国家媒介管理机构)为“树根”,媒介分支机构(以及地方媒介管理机构)为“树干”和大的“树枝”,而每一个受众个体为“枝叶”。“枝叶”那里能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基本由“树根”决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便利,最初的互联网技术虽然还依赖于主要的服务器,但是信息的传播是以非直观的方式出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媒介管理机构的职能,信息开始以网状的方式呈现。当P2P等新技术的进步,以“互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状”传播开始取代“树状”传播的特征,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结构模式。而“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状”结构凸显出来,成为当前信息传播中的主要结构模式。在“网状”结构的传播模式下,社会信息是以网状为结构的多元主体模式来传播的。每一个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是庞大的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数以十亿计的全球网民,共同“织”成了一个信息不断流动的网络。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中,没有了严格意义上的自下而上、从一到多的信息传递机制,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源,都有信息辐射的力量,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从而结束了少数机构、媒介垄断信息的局面,传统媒介“树状”传播模式中的主客体关系不再出现,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信息传播过程,每个人都享有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权。

(二)即时性———信息传播方式从录播向直播转变

在移动网络时代,信息从此前的制作后传播转变为即时性传播。在移动网络时代,媒介的随身性和网络的便利性为即时的而且是体验性的传播提供条件。首先,在信号传递技术上,以光纤传输和卫星通信等为技术支撑的信号传输手段,基本覆盖了人类可以到达的所有区域,在人类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就更加便捷。尤其是智能手机中wifi技术的接入,在资费上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压力,使多数智能手机终端持有者具备了接受或者自己制作“现场报道”的能力。其次,从体验性传播设备来看,智能手机已经基本完成了主要功能的集成,一个曾经只能够接打电话的移动电话把人们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功能和网络软件的主要功能基本囊括其中。同时兼有了照相机、录像机、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子图书和主要电脑软件的运行功能,甚至在有些功能的使用上远远超出了电子计算机。这些功能的集成,为个人的体验性信息传播提供了硬件手段。随着软件技术的更新,持有智能手机的个人可以随时把自己体验到的生活传递到网络空间与他人共享,这在目前已经非常普遍。用这样的方式来记录和传播社会信息,也成为常见的手段。因此,现在所看到的移动网络比较发达地区的社会新闻,几乎全部都有现场目击的视频资料,这是原有媒介手段不可能实现的。即时性、体验性的信息以生动、多元的方式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要。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多数使用人群离不开的随身品,随时浏览更新的信息成为智能手机使用者基本的生活状态。

(三)开放性———从国家、区域到面向世界

开放性是新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基本特征,传统媒介信息的“树状”结构,意味着只要控制“树根”传出的内容就可以保证“枝叶”可能得到的内容,是一个封闭的、可控的信息传播体系。新媒介时代,基于互联网技术所建立的以“互主体”为主要性质的“网状”信息结构,而信息的主体在网络上以隐蔽的方式出现,对信息主体做出具体约束已经不可能,信息主体基本用一种不被约束的开放状态面对网络。从信息通道来看,由于信息全部以编码的方式流动,只有在终端才能看到具体的内容,所以,通过控制信息通道对信息内容加以管制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目前有数据挖掘技术和信息筛选技术,但是这种管理是非常有限的,除了网络突破技术不断更新,信息内容呈现的方式和载体也会容易躲过筛选,比如把文字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把关键字以加空格或加符号的方式呈现等等。同时,国家的开放政策使信息的开放具有了更大的空间。在传统媒介阶段,国外的信息很难全方位地进入国内,而目前,我们的信息内容是和全世界同步的,这大大强化了开放性的特征。还有从信息的总量来看,开放性网络也是大势所趋,据IBM在2013年的研究显示,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到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目前的44倍。这样庞大的数据总量,使任何政府管理机构进行封闭式管理已经成为不可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目标并不是理论本身,而是旨在通过理论的合理性阐释来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由于受教育者的观念不仅仅来自课堂本身,还在于对社会行为的学习和了解。所以,传递社会行为图景的媒介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受教育者的观念。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介的易接受群体,再加上移动网络的使用成本较低,使移动网络的使用群体在校园内部迅速增加。而“移动网络”环境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信息环境,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对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中,具有确定的价值观指向和教育目标体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移动网络时代,信息主体的多元化,信息量的迅速膨大,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互相交融,对学生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多数专业知识教育依赖于课堂教学过程。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教育只是形成观念中的一个环节,因为观念形成的关键取决于成长过程中的信息环境和信息内容,媒介信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观念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移动网络时代,传播媒介的便利性,增加了信息主体的总量和活跃度。仅以微信为例,据互联网相关数据,截至2013年12月,腾讯公司微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4亿,其中活跃账户超过2.7亿,这些账户跨越了国境、人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交流群体。其中,活跃的公众账户超过200万。这200万账户的公众信息成为微信使用群体理解社会,传递个人的社会观念的重要信息资源。信息使用主体的价值观决定了其所使用和传播的信息的价值观,移动网络把全球网络平台这一概念以更加直接、便捷的方式呈现在使用者面前。在网络平台中,跨地域、跨种族、跨语言、跨文化的多元价值信息在这里出现,而“一键拷贝”,“一键转发”,“一键链接”等手段加速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多元的价值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呈现出来。这些价值观念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二)对教学内容提出挑战

传统信息环境中,教师的信息量一般会大于学生。教师靠信息的优势可以建立起内容的吸引力。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具有了独立获得信息的便利渠道,学生观念内容的建立不再仅仅依赖于课堂。由于大学生是新媒介和新信息的易接受群体,在媒介的使用方面往往先于教师群体,这导致学生掌握信息的丰富程度可能会远高于教师。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迅速获取课堂教学正在进行的内容,甚至会看到很多不同的价值判断,靠信息的多少来建立教与学之间关系的做法将在移动网络时代结束。大学生群体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倾向,正处于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龄阶段,理想主义的完美图景,激烈的现实批判更容易吸引他们。移动网络时代,大量信息主体的出现和活跃化,导致网络言论更加丰富多样,偏激的言论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些看起来比较新鲜、有激情的言论更容易感染大学生群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网络空间所提供的判断标准往往是“既定”的现实,而不是“过程性”的标准。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在制度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有部分公共权力的操作者不当使用权力,使社会上的批判性言论增加,在这些言论中,有些是基于情感的义愤,有些是对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过程性和曲折性缺少足够考虑的批判。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势力对我国持敌视态度,导致网络上的批判性言论、过激性言论和颠覆性言论层出不穷。在移动网络时代,这类言论将以更加活跃的方式出现,必然会对大学生的观念造成影响。而这些言论中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有很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内容,这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背后的观念提出挑战。

(三)对教学模式提出挑战

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主要模式,是在传统的“树状”信息传播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并把教与学的关系建立在以“主客体”为基本架构之上的。2004以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的精神,在教育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是相对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现有的改革进度仍然有待提速。首先,新媒介的便利性增加了学生“主体逃离”的机会。教师说、学生听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隐蔽性比较好的手机终端,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人在课堂心在课外”的途径。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一致性的程度在降低。直观来看,自从智能手机开始在校园普及以来,各高校课堂上心不在焉的学生数量在增加。其次,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开卷考试很难成为有效的考核手段。开卷考试曾经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考核中比较多用的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思考和回答问题,但是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开卷考试最后演变成了“抄写竞速比赛”,答题者通过使用移动网络终端获取网络上的“规范答案”,然后把这些内容稍加整理抄写到答题纸上,完成考试。通过开卷考试区分成绩已经变得非常困难。虽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双主体”、“互主体”的概念被部分研究者认同并在教学过程中被大量教师普遍使用,但是,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地开展“互主体”课堂教学,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现有的教学模式亟待做出适合学生信息环境的改革。

三、移动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移动网络是现代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移动网络所呈现的特点是现代社会观念在技术中的延伸,未来的技术进步将继续沿着这一方向前进。所以,要探索与同时代大学生媒介信息环境相协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努力做到让学生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一)合理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做出具体的要求。那么,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准确地理解并合理地建立主渠道地位,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中一个比较根本性的问题。观念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是以对人的观念形成影响,使人有更合理的行为作为目标。知识类教育中的一部分内容是可以通过强制内化为头脑中的观念来形成知识的基础(如语言学习、数学基础规则),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当的逻辑关联扩大知识内容。而观念类教育却必须从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出发,通过以经验观察和切身体验为基础的逻辑推导使受教育者能够认知,再通过实践过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原则,最后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这个过程要比知识教育漫长、复杂得多,将会在人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承担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础观念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唯一的渠道,而是影响大学生诸多信息渠道中的其中一条,这一点在移动网络时代更加明显。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多元的、“网状”信息结构在社会中只可能被强化,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也是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内容、方法的基础。作为主渠道,就是要在大学生观念形成的诸多渠道中起到主导的作用,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观念形成中诸多信息渠道中的一条,不是唯一的;其二,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优势,使其在大学生“三观”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既不能盲目自大,无所不为;也不能妄自菲薄,无所作为。要想确立主渠道的地位,就要对其他渠道有足够的了解,在诸多渠道的基础上探索如何使主渠道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看到,课堂教学具有人员集中、内容突出、手段丰富等优势,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这是其他任何渠道都不具备的条件,这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地位能够建立的基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承担起主渠道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来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相关改革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力争走在媒介环境变化之前,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从学科方法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息息相关,要从这些学科的最新成果中有所借鉴,从而更好地建设自身。尤其是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传播学以讨论信息对人的观念造成的影响为基本内容,在最近20多年来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被许多学科领域所借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传播,要把传播学的理论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传统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于新的时代特征的教学方法。从具体教学方法论来看,“互主体性”是建立课堂教学的方法论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存在者,他们和教师一样也是课堂的主体,二者的主体地位是相互的,只有彼此互相尊重,在交流和互动之中投入程度越深,教学效果才可能更好地实现。观念教育是“说服”、“引导”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表现为通过理性的解说,在诸多观念中建立自己的合理性地位,必须以“思想”为基础建立“政治理论”的相关观念。

(三)教学内容的科学化

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观念和方法基础,要根据学生观念成长的规律、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培育人,来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具体内容。只有按照科学的规律结合具体实际来考虑实际内容,才会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品质,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形式。要突出教学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品质,不能只靠信息量的堆积来传递观念。移动网络时代,靠信息量基本不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着眼课堂教学的优势,从信息处理的品质和方法上下手。这是因为,在信息可以随时入手的时代,学生缺少的不是信息内容的量,而是甄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背后就是价值判断和观念,其根本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指向。所以,教师要把讨论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立场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离开具体问题时还能具有运用方法和立场的能力。要把教学具体内容和教师的研究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把精、专的知识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兼顾体系。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展示处理信息的立场和方法,从而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观念的产生逻辑并进而内化。

(四)基础环境的协调一致

观念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系统,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及其效果,在信息时代,仅仅靠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能撑起培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所以,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同人的成长环境的协调一致。当前,国内媒介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浏览多数门户网站的首页,都可以看到充斥着拜金、娱乐、情色、低俗的内容,噱头新闻、小报标题等“大行其道”,诱惑性话语和图片也随处可见。在这样的媒介信息环境中,任何观念教育都会大打折扣。提高媒介管理水平,分类管理,建立以人性、责任、公正为基本观念的大媒介环境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需求,也是培育学生正确观念的必要条件。要以人的成长规律为依据建立科学的观念培育体系,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安排合理的观念教育,当每一个阶段的观念教育都完成其自身的目标的时候,人的社会培育才能达到人们期待的效果。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知识教育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这对观念教育和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家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社会对上一代人没有给予足够的观念教育,那么下一代人难免不出偏差。所以,培育观念要考虑家庭因素,而培育人往往首先要从培育家庭和父母的观念开始才可能真正有效。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挑战,也提供新的发展机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行动,认真应对,使课程内容尽快适应媒介技术条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为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李海春李娟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