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建议

时间:2022-03-01 10:39:49

中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建议

一、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合作特点

(一)企业主动1.保证企业人才需求美国劳动力资源匮乏,企业能否找到适合的人才资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在美国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有专门的监督指导员负责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的正常运转,如确定学生具体工作内容和前期准备,保证学生能适应企业制订的整体任务和目标、熟悉工作环境、明确学习和工作的内容;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目标与合适的岗位;工作学期结束后评价学生成绩,告知学生是否获得企业的雇佣。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通过观察、测试,选择最合适本职位的学生,找到潜在的人才资源。2.主动参与学院董事会的管理工作社区学院董事会成员是经过自己报名竞选产生的,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在社会上均有一定的影响,是社会上的知名人士、积极分子、企业主。学院通过他们扩大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他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把自己的社会网络和企业资源介绍给学院使用。阿拉莫社区学院汽车专业实习设备为企业免费赠送,而且均为市场上最为先进的设备,如混合动力汽车等。3.校企合作项目由企业发挥主导地位在美国的校企合作中,校方是实施合作的主体,而企业却在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合作双方成立校企合作联合会,由企业的高层领导担任联合会的领导,发挥领导作用,有话语权、决策权,能感受到学校并不是把自己视为“捐钱机器”,而是更看重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度以及在实践操作层面的宝贵经验。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家认为人力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参加组织得力的合作培训计划,既能节约开支,也能保证充足的、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供应。这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二)学校积极1.服务社区美国社区学院坚持“一切为了社区,一切服务于社区”的理念,是其经久不衰并被社会所承认的根本原因。作为实施高职教育主体的社区学院,以为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关心社区生活,发展社区经济,其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以社区近期或者长期发展趋势为依据,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生源也都以当地学生为主,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发展。在此共识下,企业愿意选择当地的社区学院合作,这也就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2.管理规范实施校企合作的学校均设有自己的合作教育部,成员主要包括有职称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与社会有广泛联系、对校企合作有献身精神的项目协调人员。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学生、雇主、教师、社会诸方面发挥联络、协调、组织的枢纽作用,比如接受学生和雇主们的咨询并提供指导,传达学校的要求和安排,联系雇主、联系工作岗位、指导安排学生参加面试,定期到工作岗位去了解、评估、帮助学生,协调雇主与学校、与学生间的关系等。美国所有开展校企合作的社区学院中都设有这种工作岗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职教育与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合作的比较分析

(一)目标与模式比较两国的职业教育目标高度一致,都是为区域经济服务,其中的区别只是美国社区学院所服务的区域概念更为集中在本社区,类似于中国的市或县,而中国的区域为较大范围的区域,如省一级,尤其是省属学校。校企合作的目标都是为企业服务、为教学寻找职业环境、为学生成功就业而合作,鉴于区域的定义不同,合作的范围也有所不同。西方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名称虽然各有不同,但大体框架和运行机制具有很大的共性,例如我国高职教育界熟悉和借鉴的北美CBE、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等,实质上都是“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互动双赢”深度合作运行模式。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从政府层面将加强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选择。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和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与美国成熟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仍有不小差距,尚未形成统一和固化的模式。

(二)法规完善度比较完善适用的法律制度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推进的根本保证。美国完善的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为社区学院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与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框架。如阿拉莫学院所有分校与当地重量级企业开展合作都有国家法律的强制推动并保障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学校按照自身的需求安排合作项目和内容,企业享受法律规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优惠,其背后是强大的法律制度的保障效应。我国职业教育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政府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性意见,但对于校企合作的推动还停留在政府政策层面,尚未上升到法律保障层面,没有形成强制、固化的体制框架。这样一来,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容易出现盲目性和形式化特点。例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地与用友集团开展校内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软件开发等合作项目,但学院为其经营性呼叫中心提供场地租金减半的优惠,实质上是以牺牲学院利益换取成功合作,增加了学院的办学成本。这种合作模式对于众多高职院校来说不具普遍性。

(三)政企校作用比较1.政府主导性美国校企合作的政府主导作用明显,企业与学校为了各自的发展需求而主动参与,学校主体实施教学,借助企业形成了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环境。例如阿拉莫学院大部分校企合作项目都是在联邦政府和德州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和具体项目主导下开展的,德州政府指定阿拉莫学院承担项目,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美元),但企业必须与学院合作,联合制定合作方案,共同申请才能得到资助。我国校企合作的政府主导作用尚不明显,原因有三:一是国家没有形成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二是政府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预算太低而缺乏专项支持,三是政府在以GDP为主的工作思路中看不到校企合作长远利益。2.企业主动性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动性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政策引导,也就是政府的主导性,二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和认识,三是合作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实力,这其中,政策引导起着风向标和合作氛围营造的关键作用,企业自身的需要和认识是内在推动力,合作院校实力是外在吸引力。与美国阿拉莫社区学院合作的企业都具备的这三个要素,其主动性和热情自然就高。而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在政府主导性不够的情况下,企业对学校更多的是想使用学生这个群体作为廉价劳动力,他们更愿意雇用学校已培养好的学生,而不用企业本身投资培养。另外,中国的校企合作常常需要企业投资,这也是导致企业不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之一。3.学校主体性美国社区学院主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具有很强的选择权,在众多要求合作的企业中选择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企业合作;二是学院作为政府指定培训部门,本身就处于主动地位,只有企业主动才能申请到资金项目支持;三是社区学院根植社区、服务社区,积极主动服务社区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长滩社区学院模式是全面帮助企业,包括规划、市场、技术、培训等,打开学生实习及就业的市场,获得企业主动的培养参与和资金投入。当前,我国企业与学校为了各自的发展需求而合作,从数量和资金两方面看学校处于劣势,往往尽量满足企业要求,例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学校为主培养学生,按企业要求合作制定培养方案,教学以学校为主,设备之外的培训费用、教师企业培训费用由学校支付。这也是中国大部分企业不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所在,更多的是学校为了营造职业环境而求企业帮助,不是企业主动参与。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校企合作中,确实存在着政府主导性不强、企业主动性不高、学校主体性过强的“两不一过”现象,这也是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难以固化、合作深度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层问题分析与深度推进建议

(一)法律层面学院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主要由学校主体推动,企业因当前利益参与,政府内部没有相应的校企合作政策、机构、项目和资金,其参与一定程度上具有挂名性质,造成这一结果的深层原因是法律制度框架没有形成。建议国家逐步制定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增加校企合作专项拨款,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如在税收方面应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优惠,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为进一步规范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二)管理层面学院层面的校企合作机构需要政府层面有相应的指导和管理机构,才能使校企合作规范、高效运行。目前我国教育部职成司和各省教育厅都设置了产学合作管理科室,但在项目和资金方面受制因素太多,发挥作用不大;同时高职院校政企校三方实质参与的董事会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也没有建立美国那样的校企合作项目协调人机制,校企合作宏观规划和微观实施都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建议国家和政府建立类似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的专业性管理机构,并拥有足够的资源和项目资金,以专业化、项目化推进全国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尽快推进职业院校董事会制度改革和建立项目协调人机制,使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更具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三)实施层面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性一方面是学院的积极主动和开拓创新的结果,探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主体性太强、政府主导性不够和企业主动性不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院遇到的困难与瓶颈问题太多:一是缺少政府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多半投入是靠学校本身来完成的,学院在合作中不得不抽出大量日常教学经费增加投入;二是很多项目都是靠学院利益输送吸引企业合作,如全免场地和水电费用、低价代工项目、学生在企业工作性学习报酬极低、免费或成本价为企业开展研发服务等;三是部分项目由于企业出于利益考虑中途中断。建议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项目要求,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具体的推动与管理制度,并就具体校企合作项目建立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及项目协调、审核和参与机制。

(四)企业层面国内企业在合作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经济利益考量的因素,合作范围和合作深度仍然有待提升,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参与校企合作的际华集团、广通汽车、用友集团等几乎主要是冲着学院优惠的场地和廉价人力资源而来的,而能够不带经营利益诉求而大投入和深度合作的企业几乎都是博士、通用、罗克韦尔这些具有西方血统的合资企业,国内大型企业鲜见大手笔投入职业教育事业的项目。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动、企业反哺教育的观念和文化土壤,二是企业长期享受人口红利的惯性思维,尚未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危机。因此建议国家和政府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引导,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设置类似西方大企业的教育项目,共同出资推动,使企业在参与中逐渐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五)学校层面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思路与美国社区学院一直坚持服务社区的办学理念基本相近,部分国家示范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都比较高,能够满足企业的多方服务要求,所以能吸引部分企业参与实质合作,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但对于全国范围内众多高职院校来说推广难度比较大。众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发展实力较弱的院校,虽然在开展校企合作中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吸收一些企业人员加入,但在实际的基地建设、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企业都处于缺位的尴尬境地,校企合作仅仅流于形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借鉴美国经验,广大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要重视企业的作用,给予企业双主体地位甚至主导地位,并给予适当的利益输送,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势,才能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

作者:刘兴刘彩琴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