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文学教育研究

时间:2022-06-07 05:32:43

生态语言学文学教育研究

一、“生态语言学”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与逻辑词典》将“生态语言学”定义为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196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在其有关哲学与生物学的著作中,首次提到了Ecology这个词,并将生态学定义为:自然界中作为生存竞争条件的所有有机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所进行的研究。此后,各领域的科学家及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对“生态学”进行了全新的研究与诠释。1959年,英国剑桥大学学者特里姆在《语言与言语》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描述的与能动的语言学》一文,首次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语言学发展的历史与变化。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语言学家豪根将生态学与语言学联系在一起,提出并使用了“语言生态”这一概念,为“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学者们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应用于语言学研究,同时涌现了以“生态语言学”为主题的论著,逐渐确立了“生态语言学”这一学科理论框架。纵观“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进程,所有研究者都将研究对象比喻成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揭示语言学与生态学之间互变互动的过程,强调自然、社会、价值、人文等方面在语言学中的影响及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语言教学现象,包括构成教学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语言教学发展的生态趋势,对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生态语言学引入高等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批判了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弊端,而且为高等教育展现了广阔的视野,为现代语言教学理念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教学思路。

二、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中的非生态现状

无论从文学还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英美文学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语言教学与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我们将英美文学教育看成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教学主体、教学活动及教学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当某个或多个要素发生改变时,均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严重影响。英美文学教育是高校语言学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非生态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重视程度不够,逐渐被边缘化。当前,国内高校对英美文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大致雷同,主要有英美文学选读和英美文学史两门课程,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并且大多数高校将英美文学选读作为选修课,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学生也普遍认为对此类课程浅尝辄止即可,不求甚解,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透彻。第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定位及内涵过于单一,大多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阅读的模式;英美文学教学多数授课教师仍以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法多为对文学作品枯燥的长篇大论的讲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不明显;考核方式多以传统的“一锤定音”的终结性闭卷考试为主,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核,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成绩不能够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考核的信度与效度较低。第三,教学环境有待改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生态语言学认为,教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资源和学习氛围等。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教学活动场地的设施装饰、光线、噪音、舒适指数等。据统计,目前多数高校的英美文学教育均采用合班授课方式,学生人数过多,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生均占有率下降,教学场地及空间有限,学生学习环境舒适程度大打折扣。

三、高校英美文学教育语言生态化体系的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英美文学教育是我国宏观生态教育系统中一个微小的生态体系,如同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存在方式一样,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生态系统同样具有关联性、整体性、动态性及平衡性等特征,积极创造并构建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特点的英美文学教学体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英美文学教学工作变得生机盎然,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去关注及探讨的热点问题。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我们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以及生态语言环境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力求探索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

英美文学教育是学生对英美文化进行认知和了解的重要载体,高校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英美文学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应不断提高。英美文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单纯的语言专业基础课,更不是一门专业技术课,而是一门锻炼学生语言技能和文学修养、塑造健康人格和品格、增强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提高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将考查课改为考试课,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合理分配授课班级,采用自然班授课;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语言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优越的语言实践平台;加大师资引进及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多种渠道支持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索及研究。

(二)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

1、教学理念生态化。生态化的教学理念,实际上是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它强调教学运行过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谐性。该理念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和主题,引导、启发、点拨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引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2、教学目标生态化。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教学工作全过程的“指挥棒”。教学目标生态化是指教学目标应该呈现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要求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授,还应包含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语言教育、人文教育及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掌握阅读、理解英文文学作品的能力,促进语言基本功的提高,还应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和人文素质。3、教学内容生态化。教学内容生态化是指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多样化。我们把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个知识点可视为其子系统,各生态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谐共存,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整个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稳定的、有序的生命共同体。教学内容多样化要求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课堂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积极扩展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及时更新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探索保持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有效途径,保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和新鲜感。4、教学方式生态化。生态化教学方式是构建生态化教学体系的需要,它主张尊重学生的内心需求,遵循生态学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开展教学活动,注重教学设计从单一的传递到多元的互动,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我们用生态学的角度去审视英美文学教育不难发现,其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语言文学作品间的互动等多种关系共同交流、沟通、碰撞的过程。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呈现,其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所提及的教学方式生态化,是指教师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能力,合理把握教学进程,运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电影赏析等形式,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同时,开展个性化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充分感受丰富的文学世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文的见解和思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及兴趣。5、考试维度生态化。考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高等教育考试成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制定考试政策,多维度进行考试改革,也是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生态学的理论来看,考试是一个多维度的生态工程,生态化的考试维度应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英美文学教育的生态化考试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谈及。第一个维度是改革考试命题。坚持语言的发展观,树立生态命题观,从考试命题出发,积极倡导语言学习生态化,不断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点掌握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第二个维度是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应涵盖从语言技能到文学素养的综合考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此外,还要增加有利于促进语言文化生态平衡的考试内容,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认同感。第三个维度是改革考试方式。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语言学专业的考试也一样,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应积极完善考试制度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课堂测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形式,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考核的积累。

(三)营造良好的生态语言环境

优美的教学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让整个微观的教学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营造和谐教学生态语言环境的有效途径,努力打造符合英美文学课程特色的教学环境。1、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灵感闪现。例如,教室光线的明亮程度会影响学生的视觉感受,室内外的噪音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室的光照、温度、噪音等自然条件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下学习,学生的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英美文学课程是集文学作品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文艺理论课,文学作品美感的体会以及情感的共鸣都需要课堂自然环境的配合,室内的布置以及教学资源的分配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教学场地较为宽松,教学器材及教学资源的生均占有率便会大大提高,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2、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生命体的生存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环境,英美文学教育是一门语言学与文学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培养的同时,要注重语言学习环境的设立和改善,特别要重视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作品解读。比如,在英美文学作品授课中,结合生态语言学的基本理念,采用情景式教学、朗读式教学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法培养语感、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充分领略作品中描述的意境,领悟主人公的真实情感,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3、搭建语言学习兴趣平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体现生命价值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源动力所在。英美文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尽量筛选和甄别一些学生能够感兴趣的文学作品,避免学生因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在知识讲授中,也应注重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挖掘,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学习的乐趣,将讲堂变为学堂,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

当前,高校的英美文学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大多数高校依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就需要构建一个生态的英美文学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以生态语言教学观为指导,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形式等五个方面构建英美文学教学的生态化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处于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中,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促进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为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作者:琚磊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伦.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文学教育(中),2013(12).

[2]尹根德.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4).

[3]何湘君.论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向[J].海外英语,2015(7).

[4]程静.论英美文学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的接受[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1).

[5]周文娟.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生态语言学[J].阴山学刊,2012(1).

[6]杨永祥.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