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服务财政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6-23 03:33:48

高职教育服务财政经济发展的思考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引导作用,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特别强调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产业调整,人才先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积累的转变。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批适合新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高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作为支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极大的缺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本已不足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增添了新的困难,在新型高端产业型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高职教育发展空间再一次显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方面,全国高职数量及办学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全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在校生总数达960万。另一方面,高职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的1276所高职中,其中国家示范高职院校109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所。高职的办学水平与层次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近年来,通过水平评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逐渐得以规范,在与高等教育接轨方面逐渐走向了规范化、正规化的道路。但同时我们看到,高职教育发展中也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财政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一直都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目前,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以学校上一年的拨款数为基准,结合学校来年的人数规模及学科建设等发展需要,适量增加拨款数量。这种简便易行的财政拨款模式,在高职教育的发展初期,由于学校数量少、结构单一,对集中管理高职院校财政,完善教育经费核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办学成本日益增加,高职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是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偏低。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仅为3.1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9%。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在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投入都不足的情况下,高职教育投入显得更加不足。二是财政投入渠道单一。目前高职院校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学费运营和财政拨款,学校筹资压力大,许多高职院校通过银行贷款实现筹资,实行“负债”办学,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不合理。教育经费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分配极不平衡,普通高等院校财政预算内拨款明显高于高职院校。四是高职教育财政投入布局不均,东、中、西地区高职教育财政投入差异比较大。

(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使人才供需存在一定的脱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人才培养结构来看,与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供需脱节。一方面是企业因业务发展和技术提升的市场需求,难以招到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企业急需的,具备一定技能创新的高技能人才。而另一方面,学院因生源大战的压力,就业市场的竞争,毕业人才难以找到对口或相近的企业或职业岗位,学生抱怨,社会不理解,成为学院棘手的问题和发展隐患,学院和企业出现人才供需的错位。二是就学院内部生存与发展来看,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合理的调研论证程序,专业设置与调整在条件上不够成熟,盲目上马,大而全成为很多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高职教育在专业结构调整上缺乏市场调查与论证,而过于追求市场化的盲目性导致了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的不科学性,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

(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影响了人才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教育的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内容———教材的编写与企业的新技能、新技术改进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企业新技能、新技术的进步存在时间差,滞后性不可避免。学院以培养紧跟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企业人才市场的完全对接是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以市场信息快速化反应为生命线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产品的开发,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引入成为其必然的追求目标。由于商业机密的约束,企业的新技能、新技术难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学院的培养过程中,其结果是学院与企业难以实现自己最为理想的目标。二是人才培养方式难以深入企业实际生产一线,难以达到生产环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难以实现。我国校企合作难以落实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不少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形式上,企业很少让学生真正深入企业管理的实际生产活动中,企业认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对企业的发展是无意和徒劳的,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而对于学生来讲,认为在顶岗实习中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也只是在走形式、过程序,拿学分。其结果是“双赢”的活动变成“双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在起着主要的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面对高新产业下的新技能、新技术的出现,企业对职业人才显得有心无力,而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更是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三是评价方式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人才培养循环提升机制受到挑战。所谓循环提升机制就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活动评价,最后是依据评价结果,重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第二轮循环这样一个过程。整个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结果是评价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本身已经相对滞后的人才培养过程被打破,人才培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反过来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校企合作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在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根据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状况,整合双方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企业中的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服务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培训”、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和日本的“产学合作”在世界上最为著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不仅表现在学院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更多还是表现在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上。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起点不同,学院发展的历史长短不同,学院自身在专业建设上的重视不同等原因,合作水平和方式差别甚大。就目前看,由于国家办学水平评估导向对校企合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有的学院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但是,缺乏实际的工作开展,合作仅仅停留在协议书面上;二是有的高职院校也开展了校企合作,但在校企合作上对学生的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学生并没用真正参与到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是生产、服务、管理的旁观者,存在走形式的状况;三是校企合作存在学院与企业地位不对等的实际,企业凌驾于学院之上,学生的参与实践被认为是负担,是学院一方的个人诉求,学院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必须对校企合作的方式及合作内容的广度、深度给予高度重视和有效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财政经济发展的思考

产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反过来,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必将助推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出现,从而促进地方财政经济的良性互动增长。高职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地方财政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财政的保障,优化财政投入体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还必须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从培养模式与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与内容变革、培养方式的革新等方面去加强工作。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高职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从财政学角度来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需要政府承担起高职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共责任,将高职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加大保障力度。一是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按照教育成本确定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比例,提高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以改变目前国家财政对普通高等教育投入大于高职教育投入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国家对高职教育投入还应适当倾斜。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区别对待各地高职院校,重点关注弱势院校发展状况,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推动地区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拓宽教育财政经费来源。除采用政府直接拨款、银行贷款、减免税收等政策以外,政府还应积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拓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高职教育投资。三是加强教育财政经费管理,提高财政经费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政经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财政教育经费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切实提高财政教育经费监管力度,保障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未雨绸缪,增强专业调整的前瞻性与灵活性,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化进程中,高职院校要更好服务地方财政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未雨绸缪的市场超前意识。职业院校办学市场化特点集中体现在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调整思路。提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服务业比重提高,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影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变化,为此,职业院校在专业调整上必须增强前瞻性和灵活性。一方面要关注产业区建设,关注产业单位的入住情况,关注产业单位的新技能、新技术范畴,要加强专业调整的前期调研工作。另一方面要立足学院实际情况,做好专业调整的师资储备工作,主要采取引进新型产业人才、聘用兼职人才和立足现有相关专业人才转型培养的方式开展工作,在师资的储备与培养上要注重以专业群为单位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岗位或岗位群的变化,引起学科的变化。学科性质的不同及组成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将直接影响高职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程度的好坏。从内部管理来讲,还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坚持“实用、够用”原则,科学调整课程结构,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教育培养具有适应新岗位或跨岗必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实用、够用”必然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做到“实用、够用”,首先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企业调研,建立弹性人才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筛选,这就是课程设置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依据培养目标和学院自身的实际来进行,开展学生能力分析和课程模块研究,既要考虑基础素质与能力的养成,又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既要注意公共基础知识的视野开拓,又要注意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专业技能与创新素质的训练,既要注意学科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生产流程、生产活动在课程设置中的具体体现。需要说明的是因专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凑,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素质与未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的问题,是发展的、弹性的。

(四)依托产业结构调整,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校企合作方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产业类型的变化及新型企业的出现,这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创造了机会。校企合作要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合作,从形式到内容加强工作,以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劳动力价值创造优势的转变。合作方式与渠道的拓展问题。一是技术水平层面上的合作,就学院而言,可以请进来,而更多的是走出去。学院为了紧跟企业先进与前沿技术,可以不定期邀请企业的技术专业人员到学院与学生授课,同时更多地使学生与教师主动走进企业与公司,置身企业管理环节,身体力行地参与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从中学习技术与岗位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与教师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就企业而言,可以聘请学院的专业技术教师为其员工的继续教育进行工作,拓宽技术人员的视野,在互相探讨中进步;也可以通过课题合作的形式,运用学院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促进技术的进步与提高;还可以通过技术改造难题研讨会的形式来进行技术攻关,完成校企合作。二是经济层面上的合作。双方可以就人才培养问题,学院与企业达成经济上的合作,学院就企业为其接纳、培养的人数和水平为其付出一定的培养费;也可以就技术改造上,学生和教师对企业的贡献达成经济上的合作,主要是指学院教师和学生团队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或改进提供服务,企业付给学院和学生团队一定的创新经费;还可以就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为其生产产品,创造价值,给予学生或学院一定的报酬达成经济上的合作。校企合作在经济上的合作既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一次性的,可以是团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可以是单个领域的,也可以是全方位的。

(五)紧跟产业调整导向,争取地方政府扶持,促进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要在人才,而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高职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紧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寻求发展空间。一是高职院校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以及教育部门关于专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从信息上抢得先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市场对专业人才结构的变化,而专业人才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调整以及招生就业等带来发展与改变。高职院校要取得政府的支持必然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二是要注重地方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及前景,这是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地方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强大发展潜力和前景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稳固学院专业的长久之计。学院应紧抓这条生命线而不放松,要开展面向该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加强实践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开拓就业市场。等等。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中,要关注地方对重点产业扶持的相关政策,争取项目支持。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重点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园区的建设必然涉及到重点产业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高职重点专业的扶持与支持。为此,学院要注意理清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求合作,占领重点产业和重点专业发展高地,在拓展学院发展空间上寻求政府重点支持,帮助学院在产业调整中寻求良性发展之路,实现高职院校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共赢发展。

作者:黄吉秀肖兆飞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