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时间:2022-02-28 04:21:56

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文化艺术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用贯穿于先进文化的建造当中,促进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繁华与发扬,推进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合和凝聚功能,因而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具有艺术性,突出表现在精神领域层面,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世纪是各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世界各国重视发展“硬实力”的建设,都必须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增强本国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渗透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探索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理念势在必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艺术性

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1思想政治教育是华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解决社会冲突和社会高发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但同时他是文化,也是艺术。它结合语言、谈心、审美、激励、批评和文学等艺术形式来化育人心、化成天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民大众进行文化教育,承载起社会的教化功能、劝善作用,而不止于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浮华。正如说:“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以载道,以形传神,用形象化的有形表达,来传递形而上的无形思想;文以明道,以文化人,用春风化雨的润物无声,来滋养内部的精神世界。强调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2]27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充分表达并展现艺术性的一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地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曾指出,读历史可以看到成功,认识得失,知道万物更替的过程;学习诗歌能提高雅趣、陶热情操、人洁灵秀;习得道德可以使人知道荣誉感、荣辱感、知道对错。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与多学科相交叉,显示出其结合多学科的艺术性所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个国度和民族的振兴,一直以来是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支柱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需要繁荣发展的中华文化。古语讲:国无魂不强,民无魂不立。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无论有多么丰富的物质,真正的自我是不可能的。作为中华子孙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扬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推进文化的体制改革,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精神创造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各界为社会向好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立言”,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树立道德榜样,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艺术性,体现的是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整个生活的正能量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借鉴一切优秀文化并传承先进文化,在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和融合,从而推动现代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

文化发展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面对大量的文化选择,在历史的过程中凝聚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落后的东西。而我们却常常把“优秀”的内容当成“落后”的东西加以批判。要处理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着力创新转型与创新发展,这为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指明了基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掀起了文化构建的新高潮,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赢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文化领域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力量,构建了社会氛围和文化舆论等软环境;以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重新塑马克思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方面的信念,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得以实现。

1.加强主流文化的建设,提高对亚文化的引导力度

主流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主流文化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它制约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并决定着社会文化的过程。同时,它亦是该社会强大的凝聚力量。倡导主流文化,就是要坚持一元主导。在中国,主导地位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与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主席指出:“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4]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190,就是提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旋律,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承担起了武装、引导、塑造和鼓舞人的工作。我国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的,汲取中华民族和天下优秀文化,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主流文化也会发生变化。除了主流文化,还有各种形式的亚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方面,他们属于主流文化,这是由不同程度的主流文化所主导;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他的特殊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亚文化绝大部分与主流文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如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但也存在方向上与主流文化偏离的亚文化,如乞讨群体的思想、迷信群体的思想等。面对亚文化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承担起了对亚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

2.对反先进文化提高警惕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急速变化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社会思潮起伏变换。反先进文化应时而生。它既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对立的社会思潮,又指低层次世俗文化、文化消费庸俗化、学术文化商品化等。对反先进文化不能默许,更不能放任,必须提高人们对反先进文化真面目的正确认识,而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就成了发扬主流文化,抵制和警惕反先进文化的阵地,并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6]62-63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和融合

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文化活动就是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文化整合。“整合也是一种创造,对文化的整合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造,其目的是将零散的理念整合成新的文化力量,以发挥更强大的整合优势。”[7]191对文化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强调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一种凝结着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从而使各种文化思潮的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在整合过程中,要同化和融合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目的,使其顺乎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运作而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合力,“形成教育合力”[8]177,即:通过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被结合起来是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讲,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力量,这本质上是不同的总和,是它的长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表象,以特定文化功效的传送、流传并践行等为根本载体,是“文化化人”现象的特别表现形式。对于那些根深蒂固的腐朽文化、传播封建迷信、渲染色情暴力文化的东西,特别是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又有损国格和人格的文化垃圾,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予以强有力地揭露和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9]550-551而邓小平同志认为,“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10]183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使用表达艺术性的有效载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当代中国的人心所向,实现了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增进了社会各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因而,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得到很大地提高,产生了凝聚力的集体合力效应。这种影响不仅可以解决人、集体、社会三个层面之间的各种相互交叉的矛盾,而且会创建出和谐有益的社会环境,促进和团结社会各方面积极响应的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广大人民群众领会宗旨并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存在感。

三、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利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使命贯穿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简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因素:

(一)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的能力的展现,也是人的素质的体现。人的活动又通过文化的相互影响,共生出一种发展文明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想人民之所想,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在人们的思想和内心深处进行文化的熏陶和引导,最终人们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外化到日常行为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领导重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要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文化在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邓小平指出:“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6]7只有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才能真正主抓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促进社会风气的不断进步,这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邓小平同志认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如果党的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利害放在一边。不阐不问。怎么能要求群众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党组织的领导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共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10]177-178

(三)红色基因教育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和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和服务品格。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反映的是中华文明历史和地方文化传统的博物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素材和主要阵地,尤其要在青少年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邓小平多次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6]287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10]1062016年2月2日,主席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11]这样更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传达者。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这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作用发挥的强度和成效实现的程度。不仅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而且政治、法律和心理素质都要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五)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引导建设的过程中,互联网作为双刃剑,它的作用和影响是双重的,即利弊共存。以积极的态度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和运用,加强网络中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有效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建立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无论是内容,或是形式,都要有鲜明的主题,都要用主动积极的意识去占领网上阵地,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红色网络,以其鲜明特色吸引广大群众的视线,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创建良好态势的网络环境。

作者:宋萍 单位: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英]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3].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EB/OL].(2014-04-01).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EB/OL].

[5]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8]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三年十一次接受红色基因教育[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