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物流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07 09:44:59

校企合作物流管理研究

【摘要】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提高在校生的实践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校企合作模型尚未成熟,而且缺乏专业知识的转移应用能力。文章将从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出发,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现状,对高校和企业如何利用知识转移的情境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影响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运用到校企合作中。该研究对改善当前高校教学以及对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物流管理;知识转移;情境研究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总是困难重重,高校的理论知识并不能成功转移应用到企业的工作环境中,相应的知识转移情境研究还尚未成熟。知识的转移是当下管理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最新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的情境性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探讨各种知识转移情境的应用。深入剖析当前的校企合作现状,从前人已有的理论模型出发,对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应用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让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走向成熟之路。

管理视角下的知识转移

1.知识转移概述

很多学者对“知识转移”概念作出了解释,虽然解释方法不同,但是表达的想法是非常一致的——关注知识的互换过程,可以在不同的组织和团体间运用,增强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并达到增强原有知识效果的作用。在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主要指的是将高校里的理论知识和企业里的实践理论结合在一起,成功达到沟通和对话的目的。主要以高校的讲师去企业里面讲课、学生去企业里面实习这样的情境达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或将企业的项目交给学校里的教师实施,定期组织研讨会等。

2.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最早对知识的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是外国学者Szu-lanski,他将所要转移的知识、知识的源头、知识的承受者以及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作为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后来学者在研究中均对这些因素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得到了很好的实证效果。但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和国际联合企业,对于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研究还很少。

3.知识转移的情境性研究

(1)外显知识转移情境系统情境将现有的所有外显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这种情境产生渠道是由学校的专业人员设计产生,应用到企业真实情境中时往往不具备竞争力。对话情境是将内部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外部显性知识的外在化情境,传播途径不限于组织的内部,跨组织、跨途径的平台可以将企业和高校联合起来,让对话者可以面对面交流、沟通。但是在对话情境也容易出现彼此沟通不顺利的情况,若双方不能正确地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思维,可能会导致合作失败。(2)内隐知识转移情境源发情境给每个人提供分享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精神体验的平台,主要途径是高校学生通过去企业实践或者是参加活动所体会到的,是一种社会化的情境。在研究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公司进行交换学习达到交流的目的,而高校的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企业短暂的交换身份,进行体验和学习。演习情境是一种内在的模式,主要是在学校、在企业进行现场演习,将一些知识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理论体系中去。演习情境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情境转移方式,但是演习情境在高校中运用的较多,而在企业中多以实践为主,演习较为少见。

校企合作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转移情境分析

1.校企合作中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转移转化率

(1)企业知识转移转化率企业内部知识的转移途径主要集中在学生去企业里进行走访学习,企业会给学生讲述公司的理念,并组织相应的培训。这种知识转移的途径具有低成本、易操作、可实施性强等优点。但是,也反映出企业知识转移模式深度不够、转化效率低、时间和收益不成正比,内容上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2)高校知识转移转化率高校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主要是通过吸收国外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外已经成形的理论体系,但并没有基于中国企业的国情、中国大学生的需求等,在教材研发上没有实现与外部合作,即与用人单位之间合作出版教材。高校的软件设备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进入企业的一个最低平台,企业在软件应用上要求要高于学校的软件设备。

2.校企合作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转移情境难题

(1)外显知识转移情境难题外显知识转移情境难题主要体现在对话情境中。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对话需要在二者的文化和地域特点上进行,而二者在表达的时候并不能清楚地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特有的知识,这就导致了沟通上的障碍。(2)内隐知识转移情境难题内隐知识转移情境难题主要体现在演习情境中。演习情境是最不受地域限制的,既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演习,也可以在企业内进行演习。这两种演习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是现实生活中高校和企业往往把二者的演习割裂开来,导致二者的效果发挥得都不是很完善。高校学生要想进入企业进行演习,就要具备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到企业的实习工作中去,但是高校安排的课程体系并不能满足时间上的要求,加上一些公司是不接受短期实习的,所以校企合作上的演习情境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用的价值。

校企合作实际运用方案设计

1.内隐知识转移情境方案设计

在系统情境上,主要强调虚拟环境中的交流,在高校的课程设计上需要进行一些改进。高校的教师或者是研发人员要抓住校企合作的机会,将优秀企业家的言论或者是实际事例写进教材中,课程理论体系中也要包括企业的改革、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新技术。在课程的修订过程中多加入中国的企业文化,国外的理论要适当减少。另外,在每次的学术探讨以及项目讨论的课程中,邀请企业的专门培训人员或者是成功人士到高校进行讲座,传播企业的文化和最新研究成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对话情境中,主要强调知识的外显化程度,即尽可能地将已有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沟通和交流困难,这是高校和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出版书籍、校企联合设备共享等合作,让相关人员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探讨、磨合,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彼此的思维和想法能够完整地表达出来。

2.外显知识转移情境方案设计

源发情境是一种社会化的转移情境,在后期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高校的学生之所以不能取得实习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和教师的课题项目数量有关系,如果教师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增多,学生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企业的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所以,高校教师在科研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和企业进行对接合作,申请接手企业的项目,研发企业的产品等。有项目的教师不要吝啬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大胆加入进来,为其日后进入企业作准备。另外,企业也要定期组织一些博览会、研讨会、会等,邀请高校合作的师生参加。演习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转化成实际操练的成果,来达到自我完善的结果。高校的演习情境要设置接近真实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变为企业中的一分子,让每个学生在担任不同的角色的同时认识到每个企业角色应该掌握的技能和交往要素。在平时的课堂中,高校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实际案例操作等,让学生扮演企业各个岗位的角色。企业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进行实操演练,对于学生的培训要严格对待,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培训。

在一定的情境下转移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合理运用高校和企业的资源,促进高校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是高校教学的一个目标。物流管理专业强调的是适用性,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结合现阶段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原有的理论模型上进行探新,应用内隐或者外显的知识转移情境方案。校企合作重在理解,贵在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难在提供高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习体验,在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今天,更应该积极探讨更多的知识转移方案来促进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Teece,D.T“echnologytransferbymultinationalfirms:theresourcecostsoftransferringtechnologicalknow-how,”TheEconomicJournal,1977(87):242-261.

[2]Dixon,N.M.Commonknowledge:howcompaniesthrivebysharingwhattheyknow(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0),p.78-79.

[3]Dong,KirschLJ,KingWR.“Antecedentsofknowl-edgetransferformconsultantstoclientsinenterprisesystemimplementation,”MISQuarterly,2005,29(1):59-85.

作者:胡震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