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研究十篇

时间:2023-04-04 12:11:50

校企合作研究

校企合作研究篇1

关键词:校企合作 ;研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技术的变革、生产工艺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球环境危机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职业技术教育也从未像现在这样负载着极其神圣的使命。被发达国家誉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的职业教育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它担负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单纯依靠传统的培养模式即学校包办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是达不到的,因而必须采取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教育者与劳动者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国内外对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多,主要关于合作教育的起源、定义与内涵,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特征和现状,以及中国职业院校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经验的现状,本文试图综合各类研究文献,梳理校企合作的发展脉络。

一、校企合作的历史渊源

校企合作教育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科学技术在生产上越来越多的运用,要求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要求生产劳动与教育的逐步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和企业便开始了自发式的零星联系,这就是世界范围内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萌芽[1]。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Sundland Technical College)在工程船舶与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2]。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工程学院教授莱尔曼.施奈德开创了“学工交替”教育,首次推出了校企合作教育[3]。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对合作教育的描述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4]。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描述是:“合作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私营机构中的有报酬的、有计划的和有督导的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s)结合起来;它允许学生跨越校园界限,面对现实世界去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并确定职业方向”[5]。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CAFCE)对合作教育的描述为:“合作教育计划是一种形式上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合作教育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的计划是提供学生在商业、工业、政府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实践与专业学习之间定期轮换”[6]。

我国最早使用的校企合作概念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合作教育的英文为:Cooperative Education,我国在引进此名称时先将其意译为“产学合作教育”,后为使这一概念与我国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习惯提法相符,经1995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会员大会讨论通过,将“产学合作教育”改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7]。“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教育”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同为一个概念并无本质区别。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的教育模式[8]。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互利互惠;其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顶岗实践;以提高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具有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的“双元性”、学生实践情境的真实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有效性、人才通道的直接性等特点[9]。

二、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发展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实行的半工半读、以及社会实践教育,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等等,都涉及合作教育的成分,可谓校企合作的雏形,校企合作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严格地说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后5年的“引入”阶段[10]。在此期间,中国教育与世界各国开始进行广泛的交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产学合作教育实验,标志着我国进入“引入”阶段;第二阶段则以1991年4月在上海成立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为标志,产学教育进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探索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合作教育进入第三阶段,由民间有组织的实验走向官方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表明产学合作教育已纳入我国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中,至此,产学研合作教育这一概念正式形成[11]。中国校企合作的历史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萌芽期――企业办职业教育、发展期――由企校分离走向引企入校、紧密期――政府主导型校企合作,目前中国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为校企一体化发展[12]。我国校企合作教育起步较晚,在1917年黄炎培等人曾提出手脑并用的思想,后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但因战争等原因职业教育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开始与世界广泛交流,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国外校企合作教育,90年代开始进行校企合作教育的试点,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始进入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当中[13]。

在我国,对于“校企合作”这一名词也有着不同的表述。例如,产学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目前我国企业界和教育界主要实施的是两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一种是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还有一种是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包括高职、中职以及其他各种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14]。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部分。其中,狭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15]。广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则是指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类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层次、各种方式的合作[16]。

三、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

随着校企合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广度不断地延伸,各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国际上大致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培训制、日本的官产学合作;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代表是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三是以行业为主导的模式,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是最为典型的“行业主导型”模式,其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7]。国外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1.以学生就业为方向;2.顶岗工作,有偿劳动;3.系统而又严格的管理;4.有国家制度的保障;5.有政府政策的支持;6.推动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18]。

而在我国,自80年代中期,合作教育引入我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在借鉴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试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对于国内校企合作的模式,目前学者们主要有两种分法:第一,按照合作的深度来分,校企合作可分为浅层次合作模式即“企业配合”模式、中层次合作模式即“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深层次合作模式即“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三种模式;第二,按照具体的培养方式来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主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收录了我国各高职院校九种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l”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一科研一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20]。同时,在国内,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表现出“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全面”、“由无序到规范”、“由校企自主到政府主导”等特点[21]。其现存模式也可分为三类:(1)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校办产业(企业)式、行业(企业)办学式、校企股份合作式、校企互动式;(2)按照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2+1式”、“订单式”、“工学交替式”、“产教结合式”、“半工半读式”;(3)按照校企合作的内容,可分为技术合作式、人力资源合作式、资本合作式、教学内容合作式;(4)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方式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企业配合式、校企联合培养式、校企实体合作型式[22]。

综观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历史演变历程,有关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思想与实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思想扩大了教育的内涵,开创了职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从洋务运动时期实业学堂的兴起,过渡到职业学校从行业企业中分离出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形式与内容得到了不断地探索与深化。

参考文献:

[1]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于忠辉.校企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4 (12)

[3][9]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4]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15

[5][6]凌志杰.县级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实现形式研究――基于迁安市职教中心办学历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7]杨晴.商科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8]张炼.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J].职业技术教育,2002(36)

[10][11]黄沪琳.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个案研究――以东莞塘厦理工学校为例[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12]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07)

[13]凌志杰.县级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实现形式研究――基于迁安市职教中心办学历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14][19]苏俊玲.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5][16]孙琳.产教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7]李琦.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以东北师大皓月中等职业学校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8]黄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20] 张杰.高职教育“订单式”校企合作交易成本构成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1][22]]宗彬花.中职校企合作现状.现存模式及突出问题分析[J].职教通讯.2007(11)

校企合作研究篇2

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是指企业和学校(大中专院校、技校等)联合,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要求,依托学校师资、设备、场地、信息、科研等软硬件资源,共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增强培训活力。与传统的培训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在培训的职能上,以质效优先为原则,实行分工合作。第二,在培训资源的使用上,以优势互补为条件,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在培训的管理上,以责权对等为基础,确定双方的责权关系。第四,在培训的效益上,以各自提供的资源为依据,分享培训效益。

二、中小企业企校合作继续教育的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分布广泛,企业众多,门类齐全,加上体制、机制灵活的特点,对市场的敏感度高。事实说明,员工素质的提升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金融危机下一批中小企业倒闭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对中小企业至关重要,实行企校合作是继续教育成功的关键。

(一)企校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

企校合作开展继续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借助于学校规范的办学方式、系统的理论教学、优良的理论师资,再加上企业确定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实践师资、真实的实训场所,就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场所,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

(二)企校合作有利于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充电”,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对企业在职员工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正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大公司无不建立有强大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继续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独立开展继续教育的能力和资源,企校合作可以较好地克服这一弱势,使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科技实力。

(三)企校合作有利于培养企业继续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

企校合作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训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协商缔约,双方组建企校合作指导委员会。根据权责分工和培训目标要求,企业应充分提供现有培训资源,参与培训计划、培训方案的制订,精心挑选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师资,与学校师资共同组织教学,选派得力人员参与教学管理、学员管理与实训实践考核工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人员有机会、有时间不断地进行协商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通过企校合作培训,有利于企业培养继续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

三、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分类

中小企业加强企校合作,推进产教结合,继续教育工作才有生命力。根据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和企校合作现状及发展趋势,从企校合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和层次的角度来分,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企业主导型的企校合作继教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是指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对培训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学校起配合协助作用,主要是提供师资教学;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投入合作,并分享办学效益。因此,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份内之事。企业对继续教育培训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

(二)企业配合型的企校合作继教培训模式

这种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送员工到学校参训,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投入设备和资金协助学校开展实训,利用自身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

(三)企校互动型的企校合作继教培训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实行企校联合,协商互动,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实践结合的部分培训任务。企业与学校之间是互动的、对等的合作关系。

四、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实践形式及特点

中小企业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必须立足企业,联系岗位(工种),关注个体,重在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实践形式:

(一)学历提升型

开展本、专科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即企业送员工到高校深造,或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开办冠名学历班、定向委培班等。如武汉长丰市政水利公司与江汉大学联合开办市政工程本科班,武汉第二电线电缆公司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合开办电线电缆专业本科班。

(二)素质提升型

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企校合作开展各类订单式培训。如武汉市中小企业职教指导中心每年为中小企业开展大量订单式培训,提升企业综合素质。

(三)项目研修型

以企业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市场开发、搬迁扩建、兼并重组等项目为依托,企校合作开展各类较高层次的研修。如节能减排高研班、创业实训班。

(四)专题研讨型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确定某一课题开展讲座,企业学员与学校师资互动交流探讨,主要是针对企业存在的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解剖,寻求对策。如税收筹划专题讲座、企业家报告会。

(五)技能竞赛型

企校合作举办各种技能竞赛,培养选拔企业优秀人才。

上述任一实践形式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对象具有整体性

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来源于同一企业。

(二)层次具有单一性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员工的学历、岗位实际确定培训对象。

(三)内容具有针对性

培训内容明确并符合企业实际需求。

(四)时空具有可选性

培训时间、地点可由企校双方代表直接商定,而无需征求每位培训对象的意见。

(五)管理具有严密性

企校双方或企业单方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纪律及激励措施。

(六)利益具有双赢性

企业批量地享受学校的教育资源,投入少、效益好;学校一次投入、批量加工,社会效益好,规模经济效益也不错。

五、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选择依据

中小企业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与成败,它不是企业、院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目标的一致性

企业与学校的生存发展是推动企校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但前提是目标必须一致。对于企业而言,应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主动介入继续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环节,把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体现到教学改革方案中去,这样企业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类称心如意的人才,继而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继续教育院校来说,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行业现状、企业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优势,深化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否则就会没有市场,进而失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二)合作的互补性

在企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合作双方必须有对等的投入和付出,否则合作是无法稳定和持续的进行的。合作是行为和内容的一种互补和互取。没有补,不可能取;没有取,也不可能补。彼此的取是以彼此的补为条件的、为基础的。合作者决不能多取少补或只取不补,否则只能导致合作的破裂。

(三)利益的互惠性

由于双方处于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追求,所以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存在着利益上的协调与制约。双方根据各自的投入与付出,实现各自的目标追求,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六、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实施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企校合作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层级的员工特点,确定不同的培训项目、标准和进度,不搞“一刀切”。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围绕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员工职业能力提升的要求安排培训科目(内容),开出培训“菜单”供员工选择。

(二)实效性原则

培训目标主要是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由此决定了培训工作必须讲究实效性,使员工在培训中得到提高,学以致用,促进教学。在培训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方式,使学习真正得到实效,员工能力得到提升。

(三)可持续性原则

企校合作继续教育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来开发新的培训项目,使其具有培训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性能,形成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寿命周期系列。不仅要有承前继后的培训项目,而且所开发的培训项目要与企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相适应,要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四)超前性原则

继续教育事业是未来事业,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理念、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预测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变化,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师的素质应是先于学生、高于学生,因此在教师培训目标和内容上要适度超前,占领制高点,争取主动权。

(五)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继续教育的手段也应当适应时展的要求,实现现代化和网络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可以大量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七、实施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关键要素

实践证明,实施企校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要素。

(一)广泛调研、科学规划是实施企校合作继教培训模式的前提

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在彻底摸清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岗位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中长期的继续教育方案,以此为依据选择若干学校备选合作;学校则应根据企业提出的继续教育方案,按照权责分工深入调研、整合校内外资源,制定实施方案(包括项目设计、课程选择、师资及预期效果)供企业论证、选择。

(二)充分信任、诚信协作是实施企校合作继教培训模式的基础

合作必须以信任为前提,以诚信为根本。在企校合作的过程中不能以小事相互指责,也不能以信任、诚信为借口短斤少两。整个实施过程应以双方认定的方案不折不扣地执行,如实施过程中需调整方案则应友好协商,达成共识,确保双赢的目标。

(三)求新求先,保证质量是实施企校合作继教培训模式的根本,也是继续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

企校双方在选题和内容设计上要体现:理论先进、观点新;内容先进,教法新。以保证接受继续教育者以新思想、新理念去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手段、新方法,从而避免为了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达到继续教育后真正技术提高、持续创新的目的。

校企合作研究篇3

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种职业技术类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课程开发一、校企合作的概念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演化发展来的。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都是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职业教育需要行业的参与和配合,这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其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学生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

再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

二、校企合作的方式

通过在校内的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如下:

1、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 实行“订单培养”,要求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实现校企互利双赢。学生从进校起,学校就应将其就业作为项目进行组织规划,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修习方向、规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和积极反馈等。

2、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非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

3、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而组织的教育团体,是近年来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整合多方力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系统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例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整合了教育资源,对原分属教育、劳动、农口、人事等9个部门的18所同类院校进行整合,成立佳木斯技师学院。并于2008年4月8日正式成立佳木斯职业学院,正式列为国家高校序列。根据发展需要,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组建佳木斯职教集团管理委员会,以统筹集团内部所有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对于资源的共享,资源的节约和教育理念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点、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资源,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

5、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6、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7、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研究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动力 构建

一、文献综述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因种种原因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远远没有形成长期良性合作的模式和机制。国内教育界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职校企合作重要性的研究(范唯,2006),目前已经形成了共识;高职校企合作形式的研究,张秀梅(1999)对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总结;金长义(2008)和易峥英(2006)对德国、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洪贞银(2010)对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徐丽华(2008)对高职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王自勤(2008)从经济收益的角度利用博弈论的原理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动力问题;刘洪一(2009)提出了产学创用,官校企行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总思路。既有的文献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意义、问题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但是对校企合作的长期动力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从研究的思维来看,依然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事业单位的“等、靠、要”思想,没有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探讨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二、高职校企合作现状和问题

1、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校企合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开展校企合作的热情很高

高职院校是面向生产、建设一线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企业合作能够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一线需求相符合的院校。尤其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极其缺乏,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的职业性还不够理想的现实背景下,校企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都表现出比较高的热情,校企合作的成就也就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考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当前我国校企合作形式比较多,但层次普遍不够深入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形式:首先,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邀请企业专家成立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其次,企业与学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企业的岗位具体要求培养专门人才;最后,企业与学院相互渗透,学校根据企业需求确定科研方向,企业帮助学校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使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主要以上述第一种形式为主,只有少数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而且也通常只是短期协议。对于第三种合作形式,限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仅仅只有少数院校在少数领域有所突破。整体来讲,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偏重教学的浅层次合作阶段。

3、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以学校为主导的阶段,企业还缺乏长期的内在动力。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依赖人情、公益、慈善等非经济因素形成的短期动力,还远远没有形成多因素、多元激励的长期合作动力。

三、校企合作企业的动力分析

1、高职院校动力

校企合作的动力根据主体不同分为学校动力和企业动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了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获取科研资助、科研成果转化、获得实训设备和资金等方面。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因其资金来源为地方财政拨款,因此在经济上动力并不强劲,其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与师资结构优化上。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投资和学生学费,但因其赢利性的办学本质,在经济动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提升的动力皆很强大。从外在动力来看,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生源日益减少的大背景下,无论民办高职院校还是公办高职院校都面临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满足社会一线需求的强大外力。从学校层面上来讲,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意愿比较强,但是在微观层次上,教师因为缺乏相关的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与激励制度而对校企合作并没有表现出

强大的内动力。

2、企业动力

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动机有所不同。在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如建立实习基地、成立行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中,企业的主要动机更多体现为非经济色彩的感性动力上,如人情关系、公益心、社会责任意识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更多地由经济动力来支撑,如订单式培养项目中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培养获得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有效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效力。企业与学校进行科研方面的合作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上保持或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多、更稳定的经济回报。

3、校企合作表现出动力不平衡的情况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单元,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经济目的是企业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因。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存在着分歧,学校的目标更多是非经济的目标,而企业则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目标。在科研合作方面,企业可能存在着强烈的动机,而高职院校因为师资力量、办学层次等的限制,在科研方面整体而言比较弱小。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除非是订单式合作,校企合作因为存在着“搭便车”现象而往往陷入“囚徒困境”。这种动力上的错位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出现“院校积极但企业消极”的状况。

4、校企合作的外在动力

校企合作从表面上来看只有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而实际上高职院校是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公共事业职能的执行者。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其对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在校企合作这样一个活动中,政府不能缺位。事实上我国已经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在原则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上给职业教育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但是缺乏具体操作方面的实施细则。相对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制定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政策而言,我国的校企合作在国家具体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另外,我国社会中的公民意识刚刚觉醒,企业作为企业公民应该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还不为公众所充分意识到,还没有形成企业行使社会责任的良好风气和舆论环境,同时我国企业的企业公民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没有形成自觉地意识。从组织形式上来看,我国目前还缺乏校企合作方面进行有效粘合的中介机构。这些导致了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外力相对缺乏。

四、校企合作中动力机制的构建

1、改变观念,以平衡的心态积极、主动联系企业

合作的前提是共赢,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大多是国有产权,企业除了发展经济方面的职责外,还必须无条件地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国家行使管理企业的职能,他与国家是一种委托关系,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在这种行政化的体制下,学校可以通过相关主管部门联系甚至强制要求企业承担接纳学生实习等校企合作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作为自主盈亏的主体,经济利益是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动机,也是企业在校企合作的决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占据国内企业数量90%以上的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如果学校依然抱着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靠政府政策,等企业主动联系,那么校企合作几乎很难进行。学校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提供的是高等教育这样一个公共产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是应该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的,但是如果学校能够把自己看成市场经济中与企业平等的一分子,主动跟企业联系,寻找校企合作的机会,那么校企合作是可能的,而且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2、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企业合作渠道,形成校企合作的组织动力

为了寻求企业合作,必须建立比较大的企业网络,学校应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和资源来建立校企合作企业网络。首先,以毕业生为主体的校友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毕业生同母校之间存在着重要的情感纽带,如果能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校友会工作机制,将校友工作前向延伸到在校生,后向延伸的往届毕业生,服务好校友,激发校友支持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应充分调动在校教职工的校企合作积极性。高职院校在战略上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在微观实施层次上应该首先建立教师下企业学习、调研、顶岗实习等机制,为教师下企业提供良好的时间和财力支持

,同时也制定相关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教师能够有效深入到社会,深入到企业,为校企合作开创渠道、模式;最后,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基层专业积极加入相应的行业协会,利用协会资源。行业协会虽然不是行政管理机构,但是行业协会作为信息交流平台、企业间合作平台在企业中依然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学校如果能积极参与各种行业协会的活动,得到行业协会的支持,将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3、寻找切入点,形成多层次、多元合作的系统

在校企合作的努力中,学校总被认为是不具有太多交换价值的一方。事实上,单单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某一个学校可能确实没有它所需要的资源或交换条件,但是在众多的企业中,学校肯定能找到自己可以提供交换价值或资源的企业。因此,学校需要广泛与企业进行接触,发掘企业的需求,并努力找寻可能的对接点,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一定强求一开始就同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也不能指望短时间内同许多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通过某一方面的合作,逐步建立关系和互信,从而寻求多点合作的机会。校企合作的形式有很多种,层次也深浅不一,可以在总体上实现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但是针对某一具体企业则可根据双方意愿建立起某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关系。有些企业可能在目前只能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一点建议,而有的企业则已经与学校在科研、教学、实验场地和设备使用等方面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但是由于合作企业的数量比较大,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学校依然实现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

4、以技术服务和培训为突破口,打造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

这种多层次、多元合作的企业网络一旦在规模上达到一定程度后,在组织自增长机制的作用下,网络中的企业资源将不断增加和优化,但前提是学校的自身交换价值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得到提升,营造企业网络的过程实际上也应该是学校提高自身交换价值的过程。学校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自身的交换价值:首先,应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合作企业提供更多合格的劳动力资源,这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与校企合作能形成自强化作用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高职院校成立历史比较短,而且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是在技校和中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普通高校相比,科研的实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对自身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战略进行调整,尽量在应用型研究上下功夫。在与企业、行业合作的过程中,了解企业、行业的技术需求,以一个或几个专业为切入点,集中力量,形成技术优势,通过合作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同企业建立深层次的科研合作关系;最后,学校应该发挥在培训和课程教学方面的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项目,为企业组织各种培训。当前企业为了提高其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往往会将一部分员工培训项目外包出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积极承接这部分培训,通过这种合约式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培训水平。学校还可以利用自己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方面的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企业培训项目。在培训方面,学校还应该积极争取参加各种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并争取能够同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开发培训认证证书,并将这类行业证书纳入到学生的课证一体教学中,实现校企的双赢。

5、追求实效,建立灵活的学生实习机制

帮助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是很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其校企合作的目的。目前学生实习的难点不在于是否能找到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是如何找到一个能够同时吸收几十、成百学生实习的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灵活的机制:首先,争取一些能够提供大规模实习的机会,如大型企业或大型展览。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同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合作,为行业协会的国际展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每次展会都可以提供超过200个的实习岗位。虽然实习的时间只有三个星期,但是学生在实习前、实习中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而行业协会也通过培训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了展会的组织工作;其次,化整为零进行实习。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都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实习生规模过大而企业无法接纳的难题;最后,力争提高实习岗位的专业

对口率,但同时也要保持适当的宽容度。在理想状况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实习岗位,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学校企业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尽量帮助学生寻找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在无法完全做到专业对应的情况下,对学生实习的岗位应该保持适度宽容的心态,只要能够提高职业能力都应鼓励,而不应该在主观上将这种机械的专业对口观点强加于学生。

6、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扫除校企合作的阻力

在科研合作方面,校企合作的主要障碍是科研成果的产权问题,首先,学校应该根据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技术教育法等文件的相关精神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明确界定科研成果的产权划分,为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开发等科研深度合作铺平道路;其次,学校应该通过科研休假、专职科研编制、科研工作量的核算、科研平台建设等具体制度安排促进和引导教师进行科研,在科研政策上更多地倾向与企业和社会一线结合的应用型科研,并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使教师有动力、有条件走进企业、走向社会一线。在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方面,学校应该在学生实习方面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伤保险、校企责任划分等方面做出相关的明确规定,减少企业和学校的后顾之忧;最后,学校还应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排课等方面实行更加柔性的政策,使得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校企合作的努力,使学生也能全面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

(注:项目资助:本文系深圳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2011年一般课题“职业竞争力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理论与探索”(项目编号yb-2011019),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0年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gdgz10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4).

[2] 张秀梅:中国高校企业合作的现状和前景[j].教育发展研究,1999(1).

[3] 金长义、陈江波: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7).

[4] 易峥英: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5] 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6] 徐丽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7] 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论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8] 刘洪一: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关于高职教育有效运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

[9] 汪建武:高校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

校企合作研究篇5

一、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实践证明,同企业进行可持续的深度合作,需要有高品质的校企合作平台做支撑。实践教学基地是目前高校的主要校企合作平台,各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有创意地运用这类平台进行建设研究。淡化专业界定的开放实验室或开放实训中心,不但可支撑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而且可扶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集电子信息工程、飞行技术、航空设备维修和航空机电维修等专业需要,航空学院同安阳通用航空等五家公司共同建设的电信通讯及设备维护开放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提升实验室教师的育人效果,也可提升实验室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对行业的服务能力(设备维护检修、原材料分析检测、员工专业知识培训等)。研发项目和研究成果积淀(包括学生技能大赛成果),是此类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建设的关键。与实践教学基地配合,此类校企合作平台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的主导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多种人才培养路径并举

为学生铺就多种可能的成长路径,构筑多层次发展空间,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和成长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各地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其办学特色:一是“冠名班”模式,即按冠名企业需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企业生产、经营或服务的流程,重新配置课程、制定教学计划,以企业在线任务或在研项目,重新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内外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专兼职教师相互支撑,构成一种特定的成长路径。二是“订单式”模式,即依据用人订单,确定企业所需人才需要哪些能力,围绕这些能力确定需要开设什么课(教什么)、用何种教学技术(怎么教)。这种定向培养构成了另一种成长路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就业,是这类成长路径的优势。

三、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核心课程建设

确定一门或几门专业核心课程,减少专业课的数量,降低专业课的刚性,通过对核心课程的深度学习,带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这是近年来专业建设中的新尝试。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相关教学资源,特别是企业文化和研发项目,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联手,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与强化教学,有可能取得新突破。

四、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强化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有利于人才、技术和文化在校企之间双向流转、交融,因而有益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如,美术学院和航空学院,联手安阳揽羽模型公司围绕航模的研发与应用开展的此类探索,不但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常规专业水平,而且有可能提升学生在航空模型运动领域里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又如,会同安阳城市规划设计院,建工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与美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共同打造中的城乡规划设计,可以提升两专业服务安阳城镇化建设的能力。显然,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寻求相关专业间交叉、融合的支撑点,是有意义的专业特色建设新探索。

五、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强化第二课堂建设

研究结果证明,学生参与权威性技能大赛,有助于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生获取权威性职业资格证书,有助于拉近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距离。笔者所在校的学生在数学建模、沙盘模拟经营、英语辩论等全国大学生赛事中均有不俗的表现,获取会计证、教师资格证、网络工程师等有影响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逐年递增。若围绕权威性技能大赛,从参赛选题、设计方案到研发过程,充分契合企业需求,充分利用企业条件(包括研究经费),就能显著提升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兴趣与水平;若能同企业充分合作,学生就可能获得飞机驾驶执照、航空设备维修及机电维修资格证一类更具影响力的职业资格。显然,依托开放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强化第二课堂教学(包括学生社团活动)效果,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辅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是极有价值的特色专业建设探索。另外,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可以给高校带来多方面益处:一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可以促进学产研结合,给学校、企业、政府、学生等多方面带来共赢。

校企合作研究篇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企业面临严重的结构性人才紧缺问题,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就业以服务于社会及地方经济,导致全社会人力资源使用的低效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培养及服务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路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学生就业

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存在严重的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问题。一方面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又无法顺利地找到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改变传统的以高校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用人单位及岗位技能的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可大大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一、产教融合的涵义

2014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对接。所谓“产教融合”是指校企双方基于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和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两个角度进行的深入整合双方资源的活动;体现为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面进行教学过程的改革,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和技能的培养。

二、我国高校与企业实行产教学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校企合作能够实现企业和高校双方的资源整合与互利。但是目前二者的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校企业合作,企业缺乏合作动机。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并不完全是一个互惠的过程。很多情况下,是企业基于社会责任感,或通过高校中的个人关系为学生开发校企合作基地。这使得学校开发校企合作基地的步伐举步维艰。没有广泛充足的合作单位,学生因为缺乏选择而兴趣索然,导致学校、企业和学生都不能真正受益于校企合作。

2.校企合作只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到教学各环节。一些高校邀请企业家到学校与学生交流座谈,或请学生们到企业进行参观,或在学生大四阶段招募一些企业来学校进行校园招聘,这些做法是好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些简单的措施并没有解决学生职业技能缺失的问题,毕业后学生仍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问题。

3.学校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通过对全国几百所不同性质的高校进行调研发现,重点大学、普通高校、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具有很大的雷同性,那些非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在学校里并没有真正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他们学会了很多“为什么”,但“怎么做”却知之甚少。这样的知识能力结构很难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4.学生毕业实习走过场。高校在大四下学期为学生安排了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但由于这个时候学生马上临近毕业,他们更加关注就业的问题。每天走马灯一样穿行于各大招聘会上,盲目地四处投放个人简历,加之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固定实习单位数量少,难以控制学生的实习过程及效果。导致学生甚至家长们对实习环节不重视。

5.社会大环境的缺失。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必然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需要的是合格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报酬,培养人才在他们看来似乎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将“人才培养视为已任”的大环境,不利于企业主动与培养人才的高校进行合作。

三、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

针对上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

1.高校主动与企业用人单位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真正需求。从营销学角度,用人单位是高校的“顾客”,如何满足顾客的需要,是营销活动永恒的话题。它并不限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能否利用高校知识培养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某些培养课程;能否考虑为合作企业界的人士提供学历教育的服务;或者让同时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为企业做咨询等等。

2.高校明确目标就业岗位的胜任模型。根据营销理论中“STP”理论,任何组织都不能满足所有的顾客的需求,组织需要将市场进行细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过去,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上常常犯“大而全”的错误,导致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高校应通过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行业、岗位,按目标就业岗位的胜任模型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找到真正合适的“婆家”。

3.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上加大实训内容。首先,应对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修订;其次要调整课程结构,加大实习实践的课程比例;第三,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以实践技能为主要评价维度的学生评价结构等等。

4.校企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校企双方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将高校教师安排到企业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或项目,将企业人士安排到高校从事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的讲授工作。这样一方面为高校培养“双师型”人才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填补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5.全社会应当倡导这样一种人力资源的观念,即人才是属于社会的,任何组织都拥有使用人才的权力,但同时也都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人才并不只是高校的责任,任何社会主体都要主动承担这一社会责任。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校企联合实现产教融合是有效促进的途径。高校与企业在承担各自的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更加深入的融合实现双方优势的互补和互利,能够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Jagdish N. Sheth.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centric marketing [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0,?28(1):55-66.

[2]刘博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4-28(3).

校企合作研究篇7

[关键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55-0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研究职业教育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并应用于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和衡水市的地域经济,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深入研究基于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模式和机制,旨在寻找突破口,促进职业教育走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困境,营造校企良性互动的运行环境,使学校与用人单位、学生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更好的满足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以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面向整个地区大力引进合作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使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为企业急需人才的供应基地与培训基地。以企业实用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单位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培养,为机电行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推进校企对接,形成了“一主线、二证书、三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育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衡水装备制造业企业群、金属制品、工程橡胶骨干企业为校企合作主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举措,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和行业指导作用的衔接,形成了“一主线、二证书、三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育模式。

(二)积极推进“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的课程内容。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内容构建的目的,是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推行“双证书”制。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将教学内容涵盖相应的职业标准,做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职业标准的要求相适应,从而使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相互沟通,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3.人才培养过程突出职业素养教育。积极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推行了“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来组织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

4.积极推进过程考核。制定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标准,采用学习过程考核、闭卷、口试、故障分析、实际操作、生产实践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知识应用考核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构建了学生、教师、现场专家共同参与、以能力考核为主、涵盖知识、态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内部培养。鼓励或安排青年教师利用暑假、节假日到企业参观实习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到企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加快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外部引进。通过从企业调入工程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作为专任教师;三是互聘。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技能的企业人员来学校兼职,企业聘请技术经验丰富的教师到企业兼职。

(四)合理布局基于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基地

机电工程系对实践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重组,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特色,建立了数字化实训工厂、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等28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满足系部所有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

校企合作研究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策研究

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和学校的联动不足。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使学校、企业共处于一个“系统”的基础。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用人部门,一个是人才的输出者,一个是人才的接收者,他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目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联动不足,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和互动,但现实却是学校“一头热”,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主动和热情不足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阻碍。

2.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比较薄弱。校企合作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面临着管理改革的压力。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实训基地管理等一系列原本学校习以为常的常规管理制度,都需要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做出新的调整。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又对学校的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做到新型管理,有效服务地区经济,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3.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WwW.133229.Com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大部分都只注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边合作,缺乏政府的督导、协调作用,导致校企合作形式比较松散,合作时间难以长久。高职院校与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机制、管理方式、价值取向,双方缺乏沟通,还没有认识到双方还有很大的共同利益空间,从而导致校企双方合作不普遍,即使有合作,也难以深入。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主要表现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滞后以及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二、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设的对策建议

1.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外部着手,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从内部着手,调动企业自身积极性。

外部力量对校企合作的促进,可以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在学校方面,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政府层面,政府应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可以通过对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比如采取减免部分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应该从企业内部着手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企业对自身的定位,由原来的纯营利性组织,逐渐转化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营利性组织。提高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校企合作研究篇9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这要求学生走进企业就能直接进入一线的关键技术岗位熟练工作。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与一线多变和多样的关键技术岗位结合起来,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需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合作办学。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达到学之所用,用之所学,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校企无缝对接,为企业“私人订制”优秀人才。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取得了明显地成效,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越来越成熟和完善,这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主动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让相关企业能够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有条件接触企业正在运行的设备,走向“第一线”实习岗位,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真题真做,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最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校企之间仅是友好合作的关系,加之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方面还存有一定的理解误区,致使高职院校比较主动热情,而合作企业则缺少参与热情,甚至认为安排学生实习为额外负担。当然,更谈不上安排专业技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讲解,学生依靠这样的实习并不能对专业技术的培养和创新有更加牢固的掌握,严重地制约了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当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二、精品课程共建

精品课程共建,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打造“双师”型老师队伍和共建精品课程来进行的。通过开设精品课程,实现企业核心技术需求与高职院校相应课程建设的紧密结合,一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加优秀的教材,改善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共建精品课程,不仅提升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还可以通过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等介体,把该精品课程资源推广到更多的高职院校中去,进而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因此,校企共建精品课程是一种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增进知识了解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

三、校企合作完成专业建设模式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设置的专业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规范为标准,适合单位岗位,并具有针对性要求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要由学校、企业共同合作完成。每个专业都要成立由行业、企业、学院的代表的专业委员会,负责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对专业课程、教师团队、实验、实训实习时间、考试和毕业设计、就业等进行系统安排,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即可上岗,不需要专业适应期。因此,校企合作开发学校的专业和课程不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而且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找到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对学校来讲节约了很多学校资源,对于企业来讲也找到了相应的人力资源,当属校企双赢的较深层次的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四、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在学生入学前,企业根据需要技能人才的岗位、人员数量、岗位设备情况、操作技能、与高职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成立“订单班”,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只要学习合格,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就可以直接到协议单位就业。订单培养模式从招生伊始,就使学生明确了就业企业、就业岗位、工作任务,“教”企业规章制度、渗透企业文化,“学”企业岗位知识、技能,“做”企业生产类型,在整个学习期内,紧紧围绕企业需要,岗位需要开展教学做工作,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实现了技能人才用之能到,到之能做,做之能行。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校企无缝对接,为企业“量身订制”急需优秀人才。总之,订单式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专业招生数量与市场供求相背离的问题,解决了由于学非所造成的人才浪费,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该培养模式还可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并通过一定的利益机制把企业和学校的教育捆绑在起,使企业必须关注学校教学质量,给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启示,达到校企双方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实践一再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当属校企合作办学较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就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形式把教育和科研、行业生产等活动联系在一起,以学生为行动主体,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完成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两种行为的交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利用企业的生产基地实现培养学生的目的,科研机构利用企业完成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而企业则利用科研机构和学校完成利润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科研、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产学研结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是教育、生产和科研关系的非常理想化的一种体现。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无一不把高校和生产的结合作为提高生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许多水平高、实力强的高职院校都已通过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建立了共赢机制并充分利用人力、教培及技术资源优势,获取更多企业,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技术监督与服务体系,为其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解决现场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职工培训并承担初、中、高级工和质量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企业为学校提供顶岗实习基地,提供资金与设备等更多支持,从而学校与行业、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全面性、全过程、全员性的合作机制。这种互促双赢的局面,更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

校企合作研究篇10

Abstract:Through consults 01 years until now about “th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massive research literature, is right “th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business both sides angle's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approaches to cooperation and the way innovative design three aspects the research condition in the last few years to carry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induction knot, and analyzes exists ques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by time “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the research can further develop.

关键词:校企合作 现状 趋势

Key words:School business cooper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endency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39-02

一、从校方角度对校企合作所进行的研究

1.1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

此方面的研究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将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与企业、市场接轨方面,还是如何将培养出的学生顺利送上工作岗位方面,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校企合作的基准点。有的研究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人才需求的主体,学校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长期深入地调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就业结构,从而预测企业人才需求的基本趋势『1,根据该趋势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以实现校企合作,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有的研究者则从目前市场上某些专业人才紧缺的现实角度着眼,依照不同类型人才的规格要求,提出了“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观点,指出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进行调节和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紧缺人才『2『3。

1.2关注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方面的研究认为,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

1.2.1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教材

此方面的研究着重强调了学校在教材的设计上应与企业合作,以保证教材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以反映企业生产岗位最新生产技术,避免出现闭门造车。有的研究者在教材的开发设计上提出了“将企业家请进学校进行座谈,与教师共同探讨教材编写思路”、“教师编写出教材后请企业专家审定把关”、“教师进入企业检验教材可行性”三个步骤,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教材的实用性与先进性『4。有的研究者提出“教材设计的出发点应是以特色立项,从规划管理、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校企合作、注重教材选用五个方面进行教材建设”『5。

1.2.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中,涉及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研究是数量最多的。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通过校方与企方的合作――企方对校方进行技术、场地、资金支持,兴办实习基地;校方派出专门人员对实习全过程进行监控――使学生能够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将自己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此类研究中,很多研究者还提出了一些自己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观点。如,有的研究者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三种模式,即“建立校董会”、“合作办学”、“联合办学” 『6。有的研究者从“产学研”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和毕业环节教学的新模式。

1.2.3重视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此方面的研究认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办学,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仅有完备的教材体系和学生的实习是不够的,学校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工作是连接以上两方面的桥梁,是实现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的关键点和主导因素。如,有的研究者指出,“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引进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观念,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是教师主动获得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学校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7。在具体方法上,有的研究者提出,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越来越重视培训与生产的结合,迫切要求专业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又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熟悉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通过“让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扩大企业相关人员与学校教师的交流”,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进而提高教育质量『8。

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素质,是众多以校方视角对校企合作所做研究的研究者的核心论点。通过学校与企业在各个环节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也将是日后关于校企合作研究的重要方向。

1.3推进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

推进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是以校方为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研究的又一主要方面。此方面研究的核心是探索如何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更深入、更恰当的合作,使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加快速、有效、直接地融入市场和生产实践。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当前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研究者指出“当前学校的科研成果还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主要是由于“科研选题脱离市场需求、科研成果的超前性被忽视、中间实验的经费严重不足”三个方面的原因,问题的核心是“学校科研部门与企业相互脱节,缺乏理解和沟通”。同时还指出,“更好地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唯一途径是加强校企结合”『9。在校企合作的具体环节上,有的研究者还提出了以下原则:“选择最佳的合作对象和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机制、建立必要的协调机构、互通信息、互惠互利”『10。

对于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推进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的研究是近来校企合作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二、从企方角度对校企合作所进行的研究

从企方角度对校企合作所进行的研究在整个校企合作的研究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其研究所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为企业培养出最合乎规格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最终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以企方角度研究的研究者也认为开展行业、企业与院校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又能促进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但与校方角度不同之处在于,企方的研究更直接明确地指出,校企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在于,合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和市场发展为导向。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国强在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性人才》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同时他还指出:在与学校的具体合作过程中,要坚持双赢的方针;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计划选择恰当的合作院校;要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不同要求,从“校企互动、定单培养、企业主导、岗位见习”等模式中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要建立适当的校企合作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以实现学校与企业最优化的合作,进而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性人才。

以企方角度对校企合作所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细节的研究则更少,这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三、关于校企合作方式和途径的创新设计

在整个对校企合作所进行的研究中,关于校企合作方式和途径的创新设计的数量还是很多的。以此为方向研究的研究者大都站在学校和企业的高度之上,同时从两方面对双方的深入合作进行探索,并对合作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合理的创新设计,旨在为学校和企业更深入、更有效的合作提供新的道路和方向。

此方面的研究中尤以南阳电力技工学校讲师鲁爽的论文《校企结合的培训发展之路探析》最为典型。文中作者在对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意义――“企业投资扶植,学校企业共同受益;企业参与培训,学校企业共同提高;校企结合,利于针对企业需求提高培训服务;企业学校共同管理,促进学以致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要获得稳定高效的优秀人力资源的支持,关键是要在与学校密切配合,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培训新体系”。在具体的体系建设上则提出了六步具体方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设计培训方案;选择培训方式;重视培训实施;关注培训成果转化;科学的培训评估”。

其他研究者也对校企合作方式和途径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创新设计和研究,但在方向上与上文引用的研究大体相当,在细节和思路上则各具特色。但是,大部分此类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并没有能够经过实践检验。因此,对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的设计进行实验研究必将成为今后此类研究的重点。

四、校企合作的研究趋势

4.1 高职、高专、中专类院校对校企合作所进行的研究在数量上明显多于大专、本科类院校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在教学目标上前者较后者更看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就业情况。但在目前高等教育深入地走向大众教育的整体趋势下,大专、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已经进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因此,普通高校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的必要性已越来越大,普通高校对此的关注程度应有所提高。

4.2 对校企合作所作的研究中,以学校为角度进行研究的数量比以企业为角度进行研究的数量多很多

形成这种局面的是很正常的,因为“校企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模式,加之学校拥有大规模的研究研究者,在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上自然更倾向于以学校为立场。但是,校企合作其本身又同时是一种“合作”,单方面的研究过多难免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因此,加大以企业方为立场的研究力度,强化双方研究的交流,应成为日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4.3 缺少涉及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

在为数众多的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中,涉及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少之又少,即使涉及到也只是一笔带过。显然对于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的学生的职业道德还没有引起研究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在现如今处处重视和呼吁职业道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所培养出的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应引起日后研究的足够重视。

4.4 缺少实验性研究

现阶段对于校企合作诸多方面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操作体系,但却很少有研究者通过实验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当前的研究还未能经受实践的考验,只能停留在理论状态,而这是对研究的深入发展不利的。所以重视实验性研究,应是今后被重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云吉.实施校企合作战略,创建名牌高职院校[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1).

[2] 孙凤芝.现代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3).